首页 > 文章中心 > 神话传说

神话传说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神话传说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神话传说范文第1篇

论文关键词:仡佬族 神话传说 生态伦理思想

“仡佬仡佬,开荒辟草”。仡佬族作为贵州土地的开拓者,创造了灿烂的文化,成为悠远古老的濮、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仡佬族人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用民族语言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学,有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古歌、童话、寓言、谚语、谜语等。尤其是神话和传说,仡佬人通过它解释万物,总结经验,传授历史,辨别是非,表达愿望。在不断的传承中,神话传说逐步被深化,战胜自然的神灵,开荒辟草的仡佬先民,惩恶扬善的英雄人物,无不被颂扬,并成为了仡佬人的理想追求。

仡佬族神话传说可分为五类:开天辟地、战胜自然、与其他民族的斗争、发明创造和伦理训诫。在这些神话传说中处处闪烁着哲学的光芒,蕴涵着仡佬族民族精神。仡佬人认为天地万物均是神物所造,对生存环境,仡佬先民有惊叹、有恐惧,更多的是敬畏和警觉。他们祈求神力战胜它,然而也警示同族人必须尊崇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这反映出仡佬人与自然万物共同诞生、共同生存的整体生态观,因而形成了仡佬族自己独特的生态伦理思想。袁鼎生等主编的《生态审美学》将生态美分为自然生态美、社会生态美、自然社会系统生态美。自然生态美指生命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协调相互促进所产生的美,社会生态美指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社会环境之间及社会环境各因素之间的和谐关系美,自然社会系统生态美指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平等、和谐关系所产生的美。我们对仡佬族神话传说进行深入研究,发现其生态伦理思想可归纳为三类:重生意识、“天人合一”的自然观与和谐的社会道德价值观。

一、重生意识

仡佬族认为自然万物一切皆有生命,所有生命皆是神物所造。因此,对大自然生命必须万分崇敬,对个体生命必须珍视,这是他们对世界朴素的认识。

仡佬人的生命观里先有天地万物再有人类。在开天辟地神话中记载了天地日月是神物所造。关于人类的起源,据说是经几翻几复发展到第四曹才得以延续下来的。第一曹人是天神用泥巴捏的,第二曹是天神用草扎的,第三曹是天上星宿投生来的,后来才有兄妹成婚制人烟。前三曹造人的神话反映了仡佬族源于自然的人类起源观。万物的形成更是形象生动,《布什密制地》闭讲述布什密制地就像人的身体:肉就是遍坡遍地的泥巴,脑壳就是高高低低的坡头,头发汗毛就是漫山遍野的树木和草,眼睛就是大大小小的消水坑,嘴是山洞,手和脚是分枝分岔的山坡,肚皮就是那些龙潭,肠子就是弯弯曲曲的江河,骨头就是又重又硬的石头,肋巴骨就是那又高又大的大岩另一则神话《巨人由禄》也讲述了万物的生成,同汉族盘古开天地神话相似。《巨人由禄》讲述巨人由禄死后身体变成了万物。这两则神话,《布什密制地》记载了自然万物像人一样五脏六腑齐全,《巨人由禄》记载了万物由巨人由禄的身体转化形成。尽管故事显得怪异而又浪漫大胆,但它表达了在落后的生产方式和恶劣的自然环境中人对生命的重视。自然环境的差异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并由其生活方式而影响其文化精神。因此,一定历史条件下的社会生活方式制约着人的意识形态,从根本上决定了仡佬族神话发展的基调。建立在原始落后的农耕经济上的神话,使他们相信,万物有灵,万物都有存在的理由和条件。

万物皆有生命,它们的生命就像人类的生命一样不可亵渎,崇敬自然生命也就是珍视个体生命。在懵懂之初,由于生产力水平的低下,自然生命在某种程度上还高于个体生命,因此仡佬人对自然万物生命无比敬畏。有人说,敬畏是文明起源的触角,人类对于生存恐惧的思索才促使古人逐渐从野蛮走向文明。仡佬人在长期生产过程中,深刻地认识到自然对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决定性作用,从而对自然之道不断探索。

仡佬族这种重视生命的意识一直贯穿于仡佬族神话传说中,贯穿于仡佬族文化精神中。首先体现在对自然万物生命的敬畏。仡佬族先民固有天地、日月、万物由一种超自然力量支配和主宰的“神创论”看法,使其对创造万物的神物由衷膜拜。山神就是仡佬族最鼎力膜拜的神,并成为诸多神的化身。每年“三月三”仡佬人集体隆重祭祀,称作“仡佬节”。关于山神,据《兄弟赶山》网记载,天神敖伟封“仙体凡人身”的仡佬九兄弟为地盘官,掌管人间事,后赶山壮烈牺牲,“敖伟表彰其功绩:生前他们管底盘,死后追封为山神。敖伟追封时,恰是三月三。敖伟封了代代传,从古至今才祭山。”祭山活动非常隆重,不但要准备丰富的供品,而且在祭山神前十六天先推空磨三转,以此“空空”之声惊动山神准备受祭,然后在祭师的组织下唱念“三月二到了,三月三来了,我们齐来敬山神!敖伟天神,列为山神,地盘业主,请来喝酒喽!”并跪求山神保佑全寨安宁,五谷丰登,六畜兴旺。除祭山神外,每年七、八月“吃新”还祭专主土地的土地神,土地神有八兄弟,分别是天宫土地神、天门土地神、山关土地神、桥梁土地神、龙王土地神、秧苗土地神、寨门土地神和家中土地神。祭拜土地神以求年年有收益,岁岁得安宁。

仡佬族人相信万物有灵,认为天地山川、风云雷雨、日月星辰、金石草木、五谷种子皆有神,他们把成败得失归功于自然物,把难于把握的自然变化和与自己生活相关的动植物人格化。他们按照自己的想象对自然进行创造,供奉和祈祷,以求神灵的庇佑和保护。而对自然万物生命的敬畏随时间的流变、认识的深化进而对自然实体崇拜,正如黑格尔所言,抽象的无形象的自然力量到较具体的、形象已较明确的自然力量,因此,崇拜的对象也就具体、明晰化了。具体表现为:

(一)“竹”图腾。两千多年前,仡佬先民建立了“夜郎国”。关于夜郎王,《后汉书·南蛮西夷列传》记载,“初,有女子浣于(逐)水,有二节大竹流之足间,闻其中有号声,剖竹视之,得一男儿,归而养之。及长,有才武,自立为夜郎侯,以竹为姓。”“竹”,仡佬语音“仡佬”,因而称作仡佬族。从此,竹便成为仡佬族的标志,生命出于竹,死归宿于竹,再度投生的起点也是竹。在不断的与外族的斗争中,仡佬族人民更表现出竹的性格:谦虚不自弃,忍让不忍辱,坚忍不拔的精神。

(二)敬牛王。每年十月初一,仡佬族都要过“牛王节”祭祀牛恩人。仡佬是多难的民族,多次被侵几尽灭亡。据说有一次曾被外族围侵,正在危难之时,仡佬首领家的老牛“哞哞哞”把全寨人引进山洞里终于躲避了灾难。正所谓“仡家一头牛,性命在里头”,从此,仡佬族没有打牛、吃牛肉的习惯,把牛敬奉为“王”。并且每年十月初一用鸡、糯米粑、酒等喂牛,以敬奉牛王,敬慰耕牛终年辛劳。“牛王节”这天还将糯米粑挂在牛角上,牵牛到水塘边照影吃糍粑,年青人对歌欢愉,表示替牛祝寿。

(三)敬树神。仡佬人还把树看作是神,每个仡佬族村寨总有大神树,通常为银杏树。每年八月十五仡佬族要过“拜树节”,他们身着新装,置上酒肉祭树以祈安宁、兴旺。古树还寄托着仡家人的许多情感。瓮安县的相思杉诉说着满珠、敖哥凄美的爱情故事,他们死后变成两股青烟,随着长出了两株杉树,每当明月初升的时候,从树梢上就会唱出动人的歌声,仡佬人把它称作“鸳鸯树”(《相思杉》)。正安、道真等县有拜古树为“保爷”,以保佑孩子“易养成人”(《树干爹》)。还有为纪念先生栽桂花树命名“启蒙树”(《启蒙树》)。

总之,仡佬族对山神、土地神的祭祀,对竹、牛、树等自然实体的多神崇拜,反映了仡佬人对自然万物生物的崇敬,对个体生命的珍视,对生命延续的渴望。

二、“天人合一”的自然观

基于仡佬族的重生意识,因而形成了“天人合一”的自然观。仡佬族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是敌对和奴役的关系,而是一种密不可分、相互依存的关系,人们与自然万物共同生存与发展,很多时候自然还成为仡佬人生命的保护神。因此,在与自然不顺应时,仡佬人便采取一系列活动调整自己的行为,把自然视为是有神性和灵性的生命圣灵并加以崇拜敬畏和祭祀,使自己与自然达到某种协调关系。

(一)生命的保护神。

在人类的起源神话故事中,诸多植物和动物都是仡佬先民的保护神。《人皇制人》记载:洪水滔天,兄妹俩在一个白胡子老公公(实是天神)的指引下分别躲在葫芦和扣空的梧桐树里逃难。兄妹俩照老公公的吩咐一人拿一个鸡蛋放于腋下,等鸡崽孵出来后就打开葫芦和梧桐树(传说人不知天地,鸡知道天地,它知洪水何时消)。结果哥哥落于平地,妹妹挂在悬崖上。后在岩鹰的帮助下,岩鹰驮着妹妹到山脚,兄妹相见成婚。仡佬祖先就是因为葫芦、梧桐树、鸡和岩鹰的搭救才得以保住性命,延续子孙。这类神话反映出山林树木作为仡佬族赖以生存的家园,在他们心目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们和人类自身的生存紧密联系在一起。也因此在仡佬族传统文化中被赋予神圣的色彩。

(二)人与自然密不可分,破坏环境遭惩罚。

“高山苗,水仲家,仡佬住在山旮旯”。仡佬族的住房一直和山石树木相伴,最早是石居,然后“依树积木,以居其上,名日干栏。干栏大小,随其家口之树”(《魏书》)干栏式巢居。这种依山而建,房前屋后植树栽竹的习惯一直沿袭至今。再加上仡佬族一直过着刀耕火种的生活,因此对自然的依赖非常明显,人与自然密不可分。破坏自然遭惩罚的观念代代相传。《洪水潮天》就记载了远古时代为何发洪水家园被毁的原因:有一天,雷公看见人间糟蹋粮食,于是下凡来进行惩罚教育,没想到遭到暗算,还差点被吃掉。雷公一怒之下就发起洪水,只有对他友善的兄妹俩被留下来。

仡佬人不但意识到自然的重要性,还非常注重保护自然环境。许多神话传说借助其教化功能传递着生态保护观念:《围腰坟》讲述一对青年恋人杏子、岩旺抵制寨主迫害,逃婚的故事。他们的遗腹子担任州官后去寻父亲死的崖洞,发现父亲葬于洞里的大坟下,传说是洞里的蚂蚁被杏子的泪水感动,衔黄泥垒起来的。于是州官告示:严禁伤害野生动物,大搞封山育林。《栽树修桥惩恶人》记载阴阳先生命令栽九百九十棵柏香树,搭一座“凉桥”,惩宋恶霸的故事。除传说故事的相传说教,仡佬族还通过一些活动来贯彻执行,比如过“吃新节”,还检查处理乡规民约的执行情况,对破坏寨子安宁、偷砍树木的人进行处罚和教育。

三、和谐的社会道德价值观

仡佬人为了生存、发展,面对恶劣的环境,靠打制粗糙工具与自然抗争,获取生存的权力;同时在这漫长的过程中以自然神灵为精神,崇敬自然生命、珍视个体生命。随着民族的发展,仡佬人在他们的生活中开始直观到人的伟大的自由创造力量,他们歌颂那些争取民族解放和进步而英勇战斗的英雄形象,赞美智慧、力量和献身的精神,倡导和谐的婚姻家庭观,从而产生欢愉的感情。仡佬人在对人的创造的积极肯定的过程中形成一定尺度、标准和面貌的社会道德价值观,这些主要通过仡佬族神话传说的伦理训诫表现出来。它是仡佬人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相互关系时应遵循的道理和准则,是一系列指导行为的观念,它深刻地蕴涵着依照一定原则来规范行为的深刻道理,包括人的情感、意志、人生观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内容。

(一)崇尚勤劳勇敢的精神。

一个民族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和抗击邪恶势力的斗争中,勤勤恳恳,勇于拼搏,敢于斗争。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理想的彼岸。住在石旮旮的仡佬族由于一直尽受歧视屈辱,因此形成了勤劳和勇敢的民族性格和伦理精神。在仡佬族神话传说和古歌中,不厌其烦地讲述仡佬先民开荒辟草的故事,反复复歌颂他们的丰功伟绩。

“当抱原来无人烟,开荒辟草是告佬”(《兄弟赶山》)、“敖伟天神,列位祖先,地盘业主。现在我们地方好,全靠你们的业绩。坡是你们赶来的,山是你们留下的。你们开辟的地盘,宽广抵天边。我们享你们开的田地,享你们开的大河,享你们砌的城墙,享你们建的仓房,享你们修的瓦房,子孙后代用不完,千秋万代不用买。”(《祭山神》)

仡佬祖先创下如此基业,为感恩先辈,后代用敬祭祖先的活动来悼念祖先。在仡佬人的观念中,他们认为生时为人,死则为鬼,灵魂不灭。祖先的灵魂会暗中助后人,因而虔诚地祭祀祖先,就成为人们重要的道德义务。于是,在堂屋或灶房帖“古老先人,地盘业主”的字幅祭祀。“吃新节”便是隆重的祭祖活动,人们把祭祀物品置于神树前,挂在树枝上,由祭师主持唱念丰收吃新不忘老祖宗开荒之功。到底开荒的老祖宗“地盘业主”是谁,是阿仰兄妹?是告佬九兄弟?是竹王?各地有各地的传说,他们均是仡佬先祖,而且他们都有共同的地方,那就是:“勤劳勇敢多智慧,机灵能干有作为。”(《泡桐歌》)这是老祖宗具备的优良品质,不畏劳苦,开荒造田。仡佬族过“牛王节”也正反映了仡佬人崇尚勤劳的社会心理。仡佬人还敬“宝王菩萨”祈求荫佑,祭祀时念祷词:“人家有年我无年,提起猪头要现钱,若得宝王来保佑,朝朝日日当过年。”嗡纪念其开采丹砂之功。

仡佬族祭祖先、祭牛王、祭宝王,一方面是歌颂祖先的丰功伟绩,以此怀念;另一方面也是缅怀后人要勤劳勇敢,不畏劳苦,艰苦创业。

(二)原始集体主义道德观。

仡佬族神话传说中塑造了众多的英雄人物,他们多具非凡的本领,担负起全民族的理想愿望。有率领众人历经艰辛捉阿风怪的阿利(《阿利捉风》),有为凿岩修渠与财主作斗争而壮烈牺牲石鹅大姐(《石鹅坪》),有舍己救人的神医韩婆(《韩婆岭》),有揭竿而起抵御外族浴血奋战被困成仙的田先玉(《田先玉》),还有誓死保家园的奇才晟打浦(《晟打浦的传说》)等。他们不畏,惩恶扬善;为了集体,牺牲个人的原始集体主义道德观正是仡佬族得以发展的核心因素。

(三)和谐的婚姻家庭观。

神话传说范文第2篇

论文关键词:仡佬族 神话传说 生态伦理思想

“仡佬仡佬,开荒辟草”。仡佬族作为贵州土地的开拓者,创造了灿烂的文化,成为悠远古老的濮、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仡佬族人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用民族语言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学,有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古歌、童话、寓言、谚语、谜语等。尤其是神话和传说,仡佬人通过它解释万物,总结经验,传授历史,辨别是非,表达愿望。在不断的传承中,神话传说逐步被深化,战胜自然的神灵,开荒辟草的仡佬先民,惩恶扬善的英雄人物,无不被颂扬,并成为了仡佬人的理想追求。

仡佬族神话传说可分为五类:开天辟地、战胜自然、与其他民族的斗争、发明创造和伦理训诫。在这些神话传说中处处闪烁着哲学的光芒,蕴涵着仡佬族民族精神。仡佬人认为天地万物均是神物所造,对生存环境,仡佬先民有惊叹、有恐惧,更多的是敬畏和警觉。他们祈求神力战胜它,然而也警示同族人必须尊崇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这反映出仡佬人与自然万物共同诞生、共同生存的整体生态观,因而形成了仡佬族自己独特的生态伦理思想。袁鼎生等主编的《生态审美学》将生态美分为自然生态美、社会生态美、自然社会系统生态美。自然生态美指生命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协调相互促进所产生的美,社会生态美指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社会环境之间及社会环境各因素之间的和谐关系美,自然社会系统生态美指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平等、和谐关系所产生的美。我们对仡佬族神话传说进行深入研究,发现其生态伦理思想可归纳为三类:重生意识、“天人合一”的自然观与和谐的社会道德价值观。

一、重生意识

仡佬族认为自然万物一切皆有生命,所有生命皆是神物所造。因此,对大自然生命必须万分崇敬,对个体生命必须珍视,这是他们对世界朴素的认识。

仡佬人的生命观里先有天地万物再有人类。在开天辟地神话中记载了天地日月是神物所造。关于人类的起源,据说是经几翻几复发展到第四曹才得以延续下来的。第一曹人是天神用泥巴捏的,第二曹是天神用草扎的,第三曹是天上星宿投生来的,后来才有兄妹成婚制人烟。前三曹造人的神话反映了仡佬族源于自然的人类起源观。万物的形成更是形象生动,《布什密制地》闭讲述布什密制地就像人的身体:肉就是遍坡遍地的泥巴,脑壳就是高高低低的坡头,头发汗毛就是漫山遍野的树木和草,眼睛就是大大小小的消水坑,嘴是山洞,手和脚是分枝分岔的山坡,肚皮就是那些龙潭,肠子就是弯弯曲曲的江河,骨头就是又重又硬的石头,肋巴骨就是那又高又大的大岩另一则神话《巨人由禄》也讲述了万物的生成,同汉族盘古开天地神话相似。《巨人由禄》讲述巨人由禄死后身体变成了万物。这两则神话,《布什密制地》记载了自然万物像人一样五脏六腑齐全,《巨人由禄》记载了万物由巨人由禄的身体转化形成。尽管故事显得怪异而又浪漫大胆,但它表达了在落后的生产方式和恶劣的自然环境中人对生命的重视。自然环境的差异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并由其生活方式而影响其文化精神。因此,一定历史条件下的社会生活方式制约着人的意识形态,从根本上决定了仡佬族神话发展的基调。建立在原始落后的农耕经济上的神话,使他们相信,万物有灵,万物都有存在的理由和条件。

万物皆有生命,它们的生命就像人类的生命一样不可亵渎,崇敬自然生命也就是珍视个体生命。在懵懂之初,由于生产力水平的低下,自然生命在某种程度上还高于个体生命,因此仡佬人对自然万物生命无比敬畏。有人说,敬畏是文明起源的触角,人类对于生存恐惧的思索才促使古人逐渐从野蛮走向文明。仡佬人在长期生产过程中,深刻地认识到自然对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决定性作用,从而对自然之道不断探索。

仡佬族这种重视生命的意识一直贯穿于仡佬族神话传说中,贯穿于仡佬族文化精神中。首先体现在对自然万物生命的敬畏。仡佬族先民固有天地、日月、万物由一种超自然力量支配和主宰的“神创论”看法,使其对创造万物的神物由衷膜拜。山神就是仡佬族最鼎力膜拜的神,并成为诸多神的化身。每年“三月三”仡佬人集体隆重祭祀,称作“仡佬节”。关于山神,据《兄弟赶山》网记载,天神敖伟封“仙体凡人身”的仡佬九兄弟为地盘官,掌管人间事,后赶山壮烈牺牲,“敖伟表彰其功绩:生前他们管底盘,死后追封为山神。敖伟追封时,恰是三月三。敖伟封了代代传,从古至今才祭山。”祭山活动非常隆重,不但要准备丰富的供品,而且在祭山神前十六天先推空磨三转,以此“空空”之声惊动山神准备受祭,然后在祭师的组织下唱念“三月二到了,三月三来了,我们齐来敬山神!敖伟天神,列为山神,地盘业主,请来喝酒喽!”并跪求山神保佑全寨安宁,五谷丰登,六畜兴旺。除祭山神外,每年七、八月“吃新”还祭专主土地的土地神,土地神有八兄弟,分别是天宫土地神、天门土地神、山关土地神、桥梁土地神、龙王土地神、秧苗土地神、寨门土地神和家中土地神。祭拜土地神以求年年有收益,岁岁得安宁。

仡佬族人相信万物有灵,认为天地山川、风云雷雨、日月星辰、金石草木、五谷种子皆有神,他们把成败得失归功于自然物,把难于把握的自然变化和与自己生活相关的动植物人格化。他们按照自己的想象对自然进行创造,供奉和祈祷,以求神灵的庇佑和保护。而对自然万物生命的敬畏随时间的流变、认识的深化进而对自然实体崇拜,正如黑格尔所言,抽象的无形象的自然力量到较具体的、形象已较明确的自然力量,因此,崇拜的对象也就具体、明晰化了。具体表现为:

(一)“竹”图腾。两千多年前,仡佬先民建立了“夜郎国”。关于夜郎王,《后汉书·南蛮西夷列传》记载,“初,有女子浣于(逐)水,有二节大竹流之足间,闻其中有号声,剖竹视之,得一男儿,归而养之。及长,有才武,自立为夜郎侯,以竹为姓。”“竹”,仡佬语音“仡佬”,因而称作仡佬族。从此,竹便成为仡佬族的标志,生命出于竹,死归宿于竹,再度投生的起点也是竹。在不断的与外族的斗争中,仡佬族人民更表现出竹的性格:谦虚不自弃,忍让不忍辱,坚忍不拔的精神。

(二)敬牛王。每年十月初一,仡佬族都要过“牛王节”祭祀牛恩人。仡佬是多难的民族,多次被侵几尽灭亡。据说有一次曾被外族围侵,正在危难之时,仡佬首领家的老牛“哞哞哞”把全寨人引进山洞里终于躲避了灾难。正所谓“仡家一头牛,性命在里头”,从此,仡佬族没有打牛、吃牛肉的习惯,把牛敬奉为“王”。并且每年十月初一用鸡、糯米粑、酒等喂牛,以敬奉牛王,敬慰耕牛终年辛劳。“牛王节”这天还将糯米粑挂在牛角上,牵牛到水塘边照影吃糍粑,年青人对歌欢愉,表示替牛祝寿。

(三)敬树神。仡佬人还把树看作是神,每个仡佬族村寨总有大神树,通常为银杏树。每年八月十五仡佬族要过“拜树节”,他们身着新装,置上酒肉祭树以祈安宁、兴旺。古树还寄托着仡家人的许多情感。瓮安县的相思杉诉说着满珠、敖哥凄美的爱情故事,他们死后变成两股青烟,随着长出了两株杉树,每当明月初升的时候,从树梢上就会唱出动人的歌声,仡佬人把它称作“鸳鸯树”(《相思杉》)。正安、道真等县有拜古树为“保爷”,以保佑孩子“易养成人”(《树干爹》)。还有为纪念先生栽桂花树命名“启蒙树”(《启蒙树》)。

总之,仡佬族对山神、土地神的祭祀,对竹、牛、树等自然实体的多神崇拜,反映了仡佬人对自然万物生物的崇敬,对个体生命的珍视,对生命延续的渴望。

二、“天人合一”的自然观

基于仡佬族的重生意识,因而形成了“天人合一”的自然观。仡佬族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是敌对和奴役的关系,而是一种密不可分、相互依存的关系,人们与自然万物共同生存与发展,很多时候自然还成为仡佬人生命的保护神。因此,在与自然不顺应时,仡佬人便采取一系列活动调整自己的行为,把自然视为是有神性和灵性的生命圣灵并加以崇拜敬畏和祭祀,使自己与自然达到某种协调关系。

(一)生命的保护神。

在人类的起源神话故事中,诸多植物和动物都是仡佬先民的保护神。《人皇制人》记载:洪水滔天,兄妹俩在一个白胡子老公公(实是天神)的指引下分别躲在葫芦和扣空的梧桐树里逃难。兄妹俩照老公公的吩咐一人拿一个鸡蛋放于腋下,等鸡崽孵出来后就打开葫芦和梧桐树(传说人不知天地,鸡知道天地,它知洪水何时消)。结果哥哥落于平地,妹妹挂在悬崖上。后在岩鹰的帮助下,岩鹰驮着妹妹到山脚,兄妹相见成婚。仡佬祖先就是因为葫芦、梧桐树、鸡和岩鹰的搭救才得以保住性命,延续子孙。这类神话反映出山林树木作为仡佬族赖以生存的家园,在他们心目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们和人类自身的生存紧密联系在一起。也因此在仡佬族传统文化中被赋予神圣的色彩。

(二)人与自然密不可分,破坏环境遭惩罚。

“高山苗,水仲家,仡佬住在山旮旯”。仡佬族的住房一直和山石树木相伴,最早是石居,然后“依树积木,以居其上,名日干栏。干栏大小,随其家口之树”(《魏书》)干栏式巢居。这种依山而建,房前屋后植树栽竹的习惯一直沿袭至今。再加上仡佬族一直过着刀耕火种的生活,因此对自然的依赖非常明显,人与自然密不可分。破坏自然遭惩罚的观念代代相传。《洪水潮天》就记载了远古时代为何发洪水家园被毁的原因:有一天,雷公看见人间糟蹋粮食,于是下凡来进行惩罚教育,没想到遭到暗算,还差点被吃掉。雷公一怒之下就发起洪水,只有对他友善的兄妹俩被留下来。

仡佬人不但意识到自然的重要性,还非常注重保护自然环境。许多神话传说借助其教化功能传递着生态保护观念:《围腰坟》讲述一对青年恋人杏子、岩旺抵制寨主迫害,逃婚的故事。他们的遗腹子担任州官后去寻父亲死的崖洞,发现父亲葬于洞里的大坟下,传说是洞里的蚂蚁被杏子的泪水感动,衔黄泥垒起来的。于是州官告示:严禁伤害野生动物,大搞封山育林。《栽树修桥惩恶人》记载阴阳先生命令栽九百九十棵柏香树,搭一座“凉桥”,惩宋恶霸的故事。除传说故事的相传说教,仡佬族还通过一些活动来贯彻执行,比如过“吃新节”,还检查处理乡规民约的执行情况,对破坏寨子安宁、偷砍树木的人进行处罚和教育。

三、和谐的社会道德价值观

仡佬人为了生存、发展,面对恶劣的环境,靠打制粗糙工具与自然抗争,获取生存的权力;同时在这漫长的过程中以自然神灵为精神,崇敬自然生命、珍视个体生命。随着民族的发展,仡佬人在他们的生活中开始直观到人的伟大的自由创造力量,他们歌颂那些争取民族解放和进步而英勇战斗的英雄形象,赞美智慧、力量和献身的精神,倡导和谐的婚姻家庭观,从而产生欢愉的感情。仡佬人在对人的创造的积极肯定的过程中形成一定尺度、标准和面貌的社会道德价值观,这些主要通过仡佬族神话传说的伦理训诫表现出来。它是仡佬人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相互关系时应遵循的道理和准则,是一系列指导行为的观念,它深刻地蕴涵着依照一定原则来规范行为的深刻道理,包括人的情感、意志、人生观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内容。

(一)崇尚勤劳勇敢的精神。

一个民族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和抗击邪恶势力的斗争中,勤勤恳恳,勇于拼搏,敢于斗争。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理想的彼岸。住在石旮旮的仡佬族由于一直尽受歧视屈辱,因此形成了勤劳和勇敢的民族性格和伦理精神。在仡佬族神话传说和古歌中,不厌其烦地讲述仡佬先民开荒辟草的故事,反复复歌颂他们的丰功伟绩。

“当抱原来无人烟,开荒辟草是告佬”(《兄弟赶山》)、“敖伟天神,列位祖先,地盘业主。现在我们地方好,全靠你们的业绩。坡是你们赶来的,山是你们留下的。你们开辟的地盘,宽广抵天边。我们享你们开的田地,享你们开的大河,享你们砌的城墙,享你们建的仓房,享你们修的瓦房,子孙后代用不完,千秋万代不用买。”(《祭山神》)

仡佬祖先创下如此基业,为感恩先辈,后代用敬祭祖先的活动来悼念祖先。在仡佬人的观念中,他们认为生时为人,死则为鬼,灵魂不灭。祖先的灵魂会暗中助后人,因而虔诚地祭祀祖先,就成为人们重要的道德义务。于是,在堂屋或灶房帖“古老先人,地盘业主”的字幅祭祀。“吃新节”便是隆重的祭祖活动,人们把祭祀物品置于神树前,挂在树枝上,由祭师主持唱念丰收吃新不忘老祖宗开荒之功。到底开荒的老祖宗“地盘业主”是谁,是阿仰兄妹?是告佬九兄弟?是竹王?各地有各地的传说,他们均是仡佬先祖,而且他们都有共同的地方,那就是:“勤劳勇敢多智慧,机灵能干有作为。”(《泡桐歌》)这是老祖宗具备的优良品质,不畏劳苦,开荒造田。仡佬族过“牛王节”也正反映了仡佬人崇尚勤劳的社会心理。仡佬人还敬“宝王菩萨”祈求荫佑,祭祀时念祷词:“人家有年我无年,提起猪头要现钱,若得宝王来保佑,朝朝日日当过年。”嗡纪念其开采丹砂之功。

仡佬族祭祖先、祭牛王、祭宝王,一方面是歌颂祖先的丰功伟绩,以此怀念;另一方面也是缅怀后人要勤劳勇敢,不畏劳苦,艰苦创业。

(二)原始集体主义道德观。

仡佬族神话传说中塑造了众多的英雄人物,他们多具非凡的本领,担负起全民族的理想愿望。有率领众人历经艰辛捉阿风怪的阿利(《阿利捉风》),有为凿岩修渠与财主作斗争而壮烈牺牲石鹅大姐(《石鹅坪》),有舍己救人的神医韩婆(《韩婆岭》),有揭竿而起抵御外族浴血奋战被困成仙的田先玉(《田先玉》),还有誓死保家园的奇才晟打浦(《晟打浦的传说》)等。他们不畏,惩恶扬善;为了集体,牺牲个人的原始集体主义道德观正是仡佬族得以发展的核心因素。

(三)和谐的婚姻家庭观。

神话传说范文第3篇

关键词:白族;霸王鞭;神话传说;舞蹈特点

中图分类号:J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0-0171-01

一、云南大理白族传说与“霸王鞭”

“望夫云”:传说是南诏阿凤公主的化身,她与苍山上的一个年轻猎人相爱,因父王反对,请来罗荃法师将苍山猎人害死,打入海底变为石螺,公主因此而愤郁死于苍山玉局峰上。公主的精气便化为一朵白云,怒而生风,要把海水吹开和情人相见。于是,后人便把这朵云彩称为“望夫云”。后人通过故事改编的舞蹈中大量的使用霸王鞭作为道具,一方面是表现猎人狩猎回村,村名载歌载舞庆祝是自娱用的道具;一方面“霸王鞭”又作为巫师在进行祭祀活动时使用的法器。

“蛇骨塔”:传说很久以前,苍山一山洞里有条巨蟒,路过洞口的人或牲畜都会被它吸进洞中吞食,害得百姓不能上山狩猎和播种,一个壮士决定进洞杀蟒,奋战了七七四十九天,与巨蟒同归于尽以换来百姓的安定生活。人们造塔于蛇骨之上来纪念他,塔名“蛇骨塔”。

白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是祖国西南边疆古老的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云南、湖南的桑植县、四川的西昌地区以及贵州的华节地区。白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不仅善于学习先进的汉文化,同时,与其他民族在大理这块神奇的土地上不断开拓进取,创造出大量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文化遗产。

二、白族民间舞蹈“霸王鞭”的种类及特点浅析

“霸王鞭舞”是白族民间喜闻乐见的一种自娱性的舞蹈艺术形式,它的分布比较广泛,无论是沿洱海居住地区、山区、半山区和坝区都能够看到此类舞蹈的流传,同一种舞蹈由于所处的环境不同,“霸王鞭”的打法、跳法、动律以及节奏,甚至是道具本身的长短和配饰都不同。“霸王鞭”的长短差异与白族的农事活动息息相关。首先从霸王鞭的长短来看,一般直径为80至100公分,坝区或半山区的鞭长为120公分,山区的鞭长为140公分。每条霸王鞭挖出4个小孔,代表了一年中的四个季节,每个空中有6枚铜钱共24枚,表示了一年中的24个节令。鞭子碰击身体的12个关节,分别是双手腕、双手肘、双肩、双胯、双膝关节和双脚腕关节,称为“打十二月”,跳一套动作打击24下,称为“跳24节令”。

沿海地区的“霸王鞭”舞蹈,更多的是以群舞的形式的表演,人数最多可到上百人,但必须是偶数,以便于成双成对的相对来完成队形的变化和动作的花哨。舞蹈的最大特点就是动作的灵活多变,双脚的打跳动作几乎是一条直线贯穿整个舞蹈,舞动过程中有不同空间的变化,双人舞相对打跳时,身体的三个点(肩、背和脚踝)与对方相互缠绕、分开,形成不同的双人舞造型和流动的语汇,配上霸王鞭的清脆声以及道具的样式,使其舞蹈好看而烘托热闹的气氛,很壮观。基本的打法名称也是根据舞蹈的动作和造型、内容来设定的,有“心合心”、“背合背”、“脚勾脚”、“打面花”、“打背花”等等。

以云龙、剑川为例的山区的“霸王鞭”舞蹈则多以独舞的形式来表演,但是舞蹈的过程中加上歌与器乐的配合,三者融于一体才能进行表演,因为此舞的内容多为表现祭祖、祭神的礼仪祭祀活动。剑川以佛教文化为主流,所以舞蹈动作没有太多的变化,主要是为祭祀活动的进行而起到一个辅助的工作。

三、白族舞蹈动律成因浅析

白族是祖国边疆古老的民族之一,是靠山临水而居的民族。通过资料我们可以得知,白族人民的生活和水是有着密切联系的。所以我认为白族舞蹈的特点是:膝关节柔韧、略带弯曲,重心在下,随着旋律均匀的上下起伏,同时,在舞蹈语汇发展过程中,以腰为轴,两肩前后交替上下划立圆,双臂放松前后自然摆动。由于白族人民世代多以出海捕鱼为生,就会形成双脚前后交叉,以稳定身体重心,上体前倾,腰部比较灵活这一些特点。不论是“霸王鞭”、“双飞燕”、还是“八角鼓舞”、“草帽舞”,我认为他们的动律特点几乎都是一样的,不同的舞蹈形式和舞蹈内容,但由于同出一个根系,差距自然不会太大。

神话传说范文第4篇

神话与宗教是原始的哲学和宇宙观,是人类早期的一种文化思想,它们同所在地理环境中人类对生活实践的认识和经验紧密联系。“夫神话之作,本于古民,睹天地之奇觚,则逞神思而施以人化,想到古异,淑诡可观”。神话与宗教不可分,“神话从一开始就是潜在的宗教”,“宗教在它的整个历史过程中始终不可分解地与神话成分相联系并且渗透了神话的内容”。神话和宗教都是先民在生产力水平低下,不能对环境中的现象做出合理解释,难以把握自己命运的状况下,“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将某种超越人类的力量作为依托和精神归宿。

一个民族在创造自己的神话与宗教时,常把与自身的生存发展关系最密切的自然力――环境,当作首要征服与支配的对象。原始人类通过辨析、利用环境,最终形成满意的栖息地模式,即理想景观的原型。正是在环境适应过程所形成的各民族文化深处的理想景观模式,引发了神话与宗教中关于“神境”“仙域”“乐园”之类的直观思辨,进而附会了一整套基于各民族文化心理的解释体系。

2.神话传说中理想景观的模式特征

作为一种对于居住环境的最高期望和美好理想,每种文化都对理想景观有独特的理解和想象,各民族神话中理想景观可抽象化为四种模式:仙山模式、城堡模式、乐园模式。

(1)仙山模式。中国神话两大源头昆仑神话和蓬莱神话中的仙山是人们想象中的理想境域,以昆仑山、蓬莱三山为代表。传说中的悬圃、姑射山、花果山,以及佛教中的须弥山等都屑这种模式。据《山海经》记载:“昆仑之虚,方八百里,高万仞……非仁羿莫能上岗之岩”;《淮南子・地形训》记载:“掘昆仑虚以下地,中有增城九重,其高万一千里百一十四步三尺六寸。上有木禾,其修五寻:珠树、玉树、璇树、不死树,在其西……丹水,饮之不死”。《列子・汤问》对于三山(五山)的记载:“渤海之东不知几亿万里,……其山高下周旋三万里……山之间相去七万里”。由此可知,无论是传说中的昆仑山还是三山(五山),都以强调空间隔离为主要特征,侧重于体现山体的高峻与隔绝。

(2)城堡模式。古希腊神话传说中的理想景观模式,以诸神聚居的奥林匹斯山为代表。奥林匹斯山“位于希腊群山中,是凡人无法攀登的峻峭之山”,气候适宜,长满奇花异草,诸神在那里享受着幸福。主神宙斯居住在陡峭的峰顶,其余诸神居住在各峰之巅,都居于空间重要位置,强调对制高点的占有和视控点的控制。

(3)乐园模式。基督教《圣经》故事中的伊甸园反映了西方人对于理想景观的理解。伊甸园“长着各种树木,既悦目,果实又可充饥”。“河水滋润,四条河流环绕”,有“上好的金子、珍珠、红玛瑙、各种宝石……”

“Eden”(伊甸)是花园和乐园的合称。伊斯兰教的《古兰经》对于“天园”的构想也反映了阿拉伯民族对于理想居住地的构想。天园里有四条河流,“水河,水质不腐”,还有乳、酒、蜜河,“有清凉的树荫,随处都有果树”,那里“有永恒的庇护,纯洁的配偶”。它们都强调园内的布局之美,侧重于园子的赏玩休憩功能,是适合人类居住游玩的乐园。

先民在生产力水平不发达的状况下,为了补偿现实生活境遇中的某些不足,满足人类心理和生理需要,对理想景观有一些趋同化的期望,并多集中于生存层面:理想景观应是适合居住的乐园,在结构特点上强调空间位置隔绝,可满足人的一切生理和物质功利需求。同时,上述景观模式在结构和资源的侧重点上各有不同,这其中包含着深层的意义――文化内涵,它与各个文化定型时期的自然环境、地理要素息息相关,源于各民族的生态经验和文化适应。

3.理想景观模式异同的文化内涵透视

神话传说中理想景观模式都处于高山和海岛之上,但在现实生活中,高山和一些海岛并不具有生存优势,它们之所以能被人类当作“神境仙域”的所在地,则应从深层的文化影响方面进行解释。出于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观念,先民产生了山水崇拜。山林是食物来源,山洞是人的庇护之所,满足了原始人的生存依赖需要,使山岳具有了神圣的威力。山的高不可攀、神秘、不可知,使其充满一种神圣感;另一方面,由于山的高度与天接近,先民以为那里应是神仙的居所。水是生存发展必不可少的因素,对于生命的存在能产生强大的自然威力;同时水的深不可测以及形成的雾、风、雨、雪等现象,使水具有了神秘性,导致灵水祟拜。

诚如茅盾所指出的:“原始人民对高山也有一种莫名其妙的迷信,以为顶上必是神们所居的。希腊神话说神们聚族于奥林匹斯,北欧神话说神们聚居于阿司加尔,都和中国说昆仑乃‘天人济济,不可具记’,是同一思想。”

昆仑山、蓬莱三山的高大、神秘是其成为“神圣之山”的基础。先民通过想象使其具备了理想的仙居环境,昆仑山周围有神水;蓬莱三山位于海中。这种神山和大海结合的景观模式,呈现出水围山绕样式,山上植物和建筑俱全,是个安全性强、生态环境特别优越的生存空间。这种模式也奠定了后世中国园林建筑中“一池三山”的景观格局。

由于具体的地理环境以及文化积淀,不同文化理想景观模式的特点各有不同,中国的理想景观模式偏重于“围合”、“隐匿”,是一种依恋于自然的模式;以希腊文明为起源的欧洲文明,喜好对自身建筑的“炫耀”,注重制高点和视控点的掌控;伊斯兰文明的理想景观无不特别浓墨重彩地描绘绿荫树木和流水。这些文化在景观理想上表现特征的不同,源于早期的生,态经验和文化适应。

中华文明起源于黄河流域,周代是它的文化发展的一个定型时期。周部族在文化定型时期主要在以岐山――长安以西为中心的关中平原为活动地域。这一地域,南有秦岭山脉,西北是黄土高原,是一个庇护性和可捍性很强的空间,具有良好的小气候,夏季雨量充沛,日照强,热辐射多,利于农作物生长。由这一时期的生态经验和文化积淀来看,围合的、资源丰富的自然景观是值得依恋和信赖的,是一种可供藏匿和依恃的天然庇护所,因而中国先民的理想景观是一种依恋于自然的、藏匿的、注重防守和偏于“内向性格”的景观模式。

欧洲文化发源于爱琴海区域,在以爱琴海为中心的希腊半岛和爱琴海诸岛及沿岸地区度过其定型时期,随后扩散到地中海沿岸广大地区。欧洲先民的生活场所土地贫瘠,受地中海式气候影响,缺乏适宜农耕的土地和气候,没有一个自给自足的天然庇护所,使栖息地的捍卫行为失去实际意义。因而欧洲先民没有支持一个集权社会的土壤和空间,稀缺的资源只能维持分散的小型城邦。这些城邦以占据制高点的城堡为中心,城堡是财富的集聚地。因而,欧洲先民注重对于城堡而不是对低生产的栖息地的捍卫。他们信赖的是人工构筑的城堡,是对自身力量的信赖,在没有天然庇护所可以依恃的情况下,炫耀自身的强悍和主动进攻更易使他人感到震慑。因而,欧洲先民更强调对制高点的控制,偏好于向外扩张的战略,与之相匹配的是一种外向型的炫耀式的建筑景观。

创造伊斯兰文明的古阿拉伯人,早期生活在寸草不生的阿拉伯沙漠地带以及多风而荒瘠的高原,气候属严寒酷暑,极不利于人类的生存繁衍。唯有沙漠绿洲才是他们生活的乐园,沙漠地带的严重缺水和酷热,导致了阿拉伯人对于绿荫树木和河流的热切渴望,因而在《古兰经》的描绘中,人类的先祖可在天园中歇息纳凉,啜饮甘泉,遵守意志的人死后也可进入天园,享受幸福。天园的设想是游牧的阿拉伯人从荒瘠的沙漠迁徙到肥沃的两河流域后受古波斯园林的影响,同时明显地带有对理想化的沙漠绿洲的憧憬。

4.理想景观模式的地理回归

所谓“地理回归”。是指人们将理想的价值世界投影于现实生活,在现实世界中建构的一个可直接感受的、有形的、实体的“凡间天堂”。现实中东西方的寺院、神庙、宫阙以及园林建筑等,都有神话和宗教传说中理想景,观在现实牛酌投射,是“仙域”、“乐园”在人间的地理回归。

(1)理想景观模式在选址上的回归。中国,的理想景观模式追求与自然的和谐,更偏好隐藏于屏蔽式结构,选址多在远离尘世的幽静之所。所谓“深山藏古寺”,将人文隐迹于自然,风格相对平和、含蓄。一般会刻意对周围自然环境有所维护,这种对自然资源的保护,有利于维护生态平衡。

乐园模式凸显出对水资源和植被的热爱,选址多接近水源和植被茂盛的地方。古城伊斯坦布尔被称为“幸福之城”,就是由于坐落于马尔马拉海的两岸,与水靠近的缘故。

城堡模式的选址多是在聚落的中心位置,建筑上表现其宏大,注重装饰,体现出对自然的征服和对自身的炫耀。古希腊的雅典卫城,建于城内一个陡峭的山顶台地上,山势险要,从卫城内可看到周围山峦的秀丽景色,既考虑了置身其中之美,又考虑了从卫城四周仰望它时的景观效果,表现出了对于制,高点和视控点的强烈偏好。

(2)理想景观模式在布局结构上的回归,。中国古典园林建造中的山围水绕、“一池三山”的布局结构,表现极为突出。最集中地表现在皇家宫苑的建造上:秦始皇建造规模空前的“阿房宫”,在中国历史上首次确立了“神仙意境”的园林。汉武帝时,“上林苑”建筑出现“一地三山”为主体的神仙意境。北京的“中、南、北海”,南京的“玄武湖”等也是“一池三山”思想指导下的产物。

沙漠荒丘,气候干热,是古伊斯兰城市无法逃避的环境背景,因而伊斯兰城市建筑多采取封闭式的形式。密集的聚居区多由封闭式的庭院构成。《古兰经》中为信徒们修建的“天园”风光中,街墙内随处是果树绿荫,水、乳、酒、蜜四条小河流注其中,这种造园结构对后世伊斯兰园林有极大影响:波斯人将绿荫树密植在高大的土墙内侧,这样既可获得独占感并能防御外敌,四条河流呈十字交叉、以喷泉为中心,这种布局成为后世伊斯兰园林的基本模式。

5.结语

神话传说范文第5篇

“地球是圆的”这个真理性结论,一直未被神仙们发现,可见天宫所处的海拔高度不会很高。

天宫往往处于云雾缭绕之中,云雾也正是神仙们最重要的交通工具之一。我们知道,大气对流层的厚度在赤道地区约为16公里,在两极约为8公里,大气中的水气几乎都集中在这里,是展示风云雨雪的大舞台。结合猜想2,可知天宫处于大气对流层内。

悟空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而地球赤道周长约为八万里,莫非吴承恩当时已经知道地球是圆的以及其周长?这显然不可能。十万八千里实际上是“十千(等于一万)里与八千里之间”,也就是约五千公里。长江的长度为六千三百公里,除去弯曲因素,悟空一个筋斗能从源头飞到三角洲,才是比较符合原著的。

悟空从三星洞(菩提老祖处)回到花果山的时间,按原著的说法是“那里消一个时辰”,可推断悟空完成一个筋斗所花的时间也需要大约半个时辰60分钟(一天12个时辰),即他的飞行速度为:一万里/60分钟=1.5公里/秒。而火箭从地面起飞,速度要达到10公里每秒左右。可见悟空也不能摆脱地球引力的影响而飞出大气层,他也未发现“地球是圆的”。这进一步证实了猜想2、3、4。

悟空的飞行速度仅为1.5公里/秒,比每秒30万公里的光速要慢很多,而很多神仙都能“化一道金光而去”,为什么悟空的筋斗运动与佛手的伸展和大鹏的飞翔还能并称第一呢?实际上筋斗值得夸耀之处是其移动距离而不是速度。我们知道,光的损耗在大气中是非常大的,而且是指数增长关系。在轻雾条件下传输一公里后,光的能量只剩下百万分之一,也就是说,在云雾中企图施展化光飞行术飞行一公里的神仙,必须保证其在仅有百万分之一法力的情况下,仍能召唤回那些弥散的能量才行,要求是非常高的。若飞行两公里,则其法力仅剩一万亿分之一,相信没有哪位神仙能再恢复真身了。即使是在光纤中用最佳波段飞行,由于传输损耗也达0.2dB/km,飞了一万里后,能量几乎全部丧失,所有神仙的法力都加起来也远远不够用。

王母娘娘设宴,并不考虑时差问题,可见天上地下所有仙府魔宫的时钟是一致的。

由猜想1,天宫运动速度接近光速,而由猜想6,神仙们的运动速度还是仅限于低速情形的,这就产生了矛盾。解释有二:一是天宫的运动速度是在很小范围内的振动或转动;二是天宫和所有仙府魔宫都是由另一种形态的物质构成,在这种物质形态下,时钟走速仅为平常的1/365。肉眼观察不到该种物质形态,但在某种意识场的作用下,它可以转化为平常的物质形态,这样凡人也可目睹神仙尊容。大爆炸理论已经揭示了存在一个反宇宙,神仙们完全有可能存在于未知的新宇宙中。

凡人如何能成仙?根据猜想8,要么能进入接近光速的状态,要么能掌握一种特殊的意识场。这世界有没有超光速的东西呢?目前物质的群速度还是达不到光速的,但是相速度超越光速却不成问题。有样很普通的能超越光速的相,那就是意识。意识很容易回到过去,也可进入未来,但要它的速度恰好达到0.999996C,与仙界产生谐振,是很不容易的,所以人与仙魔的界限非常分明。

老君将悟空放入八卦炉中炼丹,花了49天。按“天上一日,地下一年”的规则,从人类看来,悟空在八卦炉里呆的时间便有49年之久,这便非常不符合道理了。需知老君不仅用八卦炉炼了无数仙丹,还炼了不少兵器和法宝。人类自有文明以来不过5千年,从神仙的角度看,那就是5000天,如果老君每件重要宝贝都得炼上49天,那他也炼不出几样东西来。关于这点的解释是:八卦炉里的时钟与凡间是一样的。这样,老君炼悟空,按天宫时钟算花了49天/365=3小时13分,加上准备和收尾工作,正好是半个工作日。这点还说明了为什么悟空从炉里跳出后,天宫仍乱糟糟的,一点对付悟空的办法也没有,并且人们也没传说悟空被炼了49年。

蟠桃园的桃子,多有九千年一熟的,少也要三千年一熟,与猜想10一样,蟠桃园园地的时钟,也必然与凡间相同。可见天宫是个非常有趣的地方,神仙们正是利用了仙凡两界的时间差,制造出了很多人间无法制备的特别是有长时间要求的好东西。

女娲、上帝、宙斯三分天下,却互不来往。可见对这些神仙来说,存在一个不可穿越的天界,这个天界对凡人来说是观察不到的,而且可以随便通过。悟空遇五指而退,也证实了这点。根据猜想8,该天界对构成仙魔界的物质形态有巨大的排斥力,或者对仙魔界的时钟具有扰乱甚至静止作用,使三处的仙魔们无法越界,只能通过凡间进行有限的交流。

根据以上部分猜想,神仙们的日常生活范围不仅未能越出大气层,就是在地球上都受到了限制。那么所谓的月宫、嫦娥、太阳神等,不过是神仙们表达对宇宙认识的一种手段,名称都是自定的,与凡间类似。

老君所在的三十三层天之上的兜率宫所处海拔有多高呢?根据猜想2,兜率宫也不可能超越大气层。实际上,老君的炼丹方法和现在不少制备纳米材料的方法很相像,炉里有很高的温度,还有至少8个不同的温区。一般来说,制备纳米材料都在低真空以下进行,可见兜率宫的高度应该超出了大气中间层,进入了电离层,这就是所谓的“三十三层天之上”吧。若出了大气层,估计神仙们也无法长期生存,无法正常活动,称“天外天”了。如果八卦炉里有火龙,老君还有可能在原子甚至在夸克层次上控制物质的结构,那构成仙丹或法宝的材料就不仅是纳米级材料了,可惜原著里没有提到这点,无法下结论。

神话传说范文第6篇

关于七夕的由来七夕,原名为乞巧节。七夕乞巧,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汉代画像石上的牛宿、女宿图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后来的唐宋诗词中,妇女乞巧也被屡屡提及,唐朝王建有诗说“阑珊星斗缀珠光,七夕宫娥乞巧忙”。据《开元天宝遗事》载:唐太宗与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宫夜宴,宫女们各自乞巧,这一习俗在民间也经久不衰,代代延续。

“七夕”最早来源于人们对自然的崇拜。从历史文献上看,至少在三四千年前,随着人们对天文的认识和纺织技术的产生,有关牵牛星织女星的记载就有了。人们对星星的崇拜远不止是牵牛星和织女星,他们认为东西南北各有七颗代表方位的星星,合称二十八宿,其中以北斗七星最亮,可供夜间辨别方向。北斗七星的第一颗星叫魁星,又称魁首。后来,有了科举制度,中状元叫“大魁天下士”,读书人把七夕叫“魁星节”,又称“晒书节”,保持了最早七夕来源于星宿崇拜的痕迹。

“七夕”也来源古代人们对时间的崇拜。“七”与“期”同音,月和日均是“七”,给人以时间感。古代中国人把日、月与水、火、木、金、土五大行星合在一起叫“七曜”。七数在民间表现在时间上阶段性,在计算时间时往往以“七七”为终局。旧北京在给亡人做道场时往往以做满“七七”为完满。以“七曜”计算现在的“星期”,在日语中尚有保留。“七”又与“吉”谐音,“七七”又有双吉之意,是个吉利的日子。在台湾,七月被称为“喜中带吉”月。因为喜字在草书中的形状好似连写的“七十七”,所以把七十七岁又称“喜寿”。

七夕的由来与传说——超越时空的美丽传说“牛郎织女”牛郎和织女的故事经过两千多年的流传、发展、演变,有各种不同的版本,主要情节是:

天上王母娘娘的孙女织女,其工作是在天上织云彩,也称云锦天衣;牛郎是人间的放牛郎,父母早亡,受兄嫂虐待,每天和一头老牛在一起生活,日子过得很苦。

有一天,老牛告诉他,天上织女要和她的姐妹到银河洗澡,叫他去“偷取”织女的羽衣,这样没有了羽衣,织女就不能飞回天上了,就会做他的妻子。

到了那一天,美丽的仙女们果然到银河沐浴,并在水中嬉戏。这时藏在芦苇中的牛郎突然跑出来拿走了织女的衣裳。惊惶失措的仙女们急忙上岸穿好衣裳飞走了,唯独剩下织女。在牛郎的恳求下,织女答应做他的妻子。

婚后,牛郎织女男耕女织,相亲相爱,生活得十分幸福美满。织女还给牛郎生了一儿一女。

后来,老牛要死去的时候,叮嘱牛郎要把它的皮留下来,到急难时披上就会得到帮助。老牛死后,夫妻俩忍痛剥下牛皮,把牛埋在山坡上。

后来有一天,王母娘娘听说织女“不守天规”,“私奔”凡间,大为恼怒,就派天兵天将捉拿织女。天神趁牛郎不在家的时候,抓走了织女。

牛郎回家不见织女,想起老牛告诉他急难时披上牛皮会得到帮助的话,急忙披上牛皮,担了两个小孩追了出去,牛郎也飞到了天上。就在牛郎要追上织女的关键时刻,王母娘娘拔下头簪,在织女身后一划,那划痕就成了波涛汹涌的天河。牛郎再也过不去了。

从此两人只能隔河相望,日夜泣啼。现在牛郎星旁的两颗小星,称扁担星,人们说那是牛郎织女的一对儿女。最后,牛郎织女的真情感动了天上的喜鹊,它们每到七月七日就拔下自己美丽的羽毛,架成一道彩虹桥,让这对相思一年的夫妇在这一夜相会。

此外,七夕夜深人静之时,人们还能在葡萄架或其他的瓜果架下听到牛郎织女在天上的脉脉情话。

民间如何过七夕?小易

古人在“七夕”时有许多民俗活动。南北朝时就有所谓“七夕节”,优伶扮演《鹊桥仙》戏曲,进时新果品,市井儿童手执荷叶,欢呼雀跃。唐时在七夕夜登高楼危树,安排宴会,以赏节序。宋时以七夕为“女儿节”,妇女在庭院中以巾帕蒙面,仰首星空,默默祷告,根据所看到的迷蒙景象,预卜自己的终身大事。元、明、清各代,称七夕为“七巧节”,当夜的花样更多。最常见的是在庭中摆设香案,盛陈瓜果,望空焚香膜拜,然后一口气在朦胧月色中以丝线连穿7个针孔。

七夕节的民间习俗很多,不是单纯的送一送花或信物。南方城市选择定情信物,得票率最高的是红豆。红豆是江南的,北方不太讲,北方最讲的还是中国结。

穿针乞巧

乞巧的方法多种多样,我小时候也陪自己的姐姐和妹妹一起玩过乞巧活动,比如白天拿一盆水放在太阳晒,晒出一层白皮,端进来让女孩子在里面放针,看大家谁摆的针最好看,谁就是巧女。如果没有摆好,你就乞得了“笨”,就是拙女,所以女孩子很注重这种乞巧活动。还有一种就是用线去穿七孔针,一根线穿过去,难度是有的,就看你的手指是不是巧,是不是经常绣花,既要眼睛,又要手不颤抖。还有九尾针,如果穿过去你就是最心灵手巧的姑娘。光针就有各种各样的乞巧形式。

种生

特别注重乞巧的还有女孩子种生乞巧。就是用一个纸板或者木板弄上一寸厚的土,七月初一这一天就要栽上绿豆、小豆。种生乞巧,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不仅仅会穿针引线,会做活,而且农活一样能做,是生活当中必备的,也是人生活的一种本领。

牛郎会织女

七月被称之为“蓝月”,七月的夜晚被称之为蓝夜,这天的习俗就是牛郎会织女,小的时候我也陪我的姐姐或者妹妹在黄瓜架下或者葡萄藤架子下偷听牛郎织女的悄悄话,谁都说听到了。为什么?因为晚风习习,树叶的响声就理解为他们的情话。

神话传说范文第7篇

关键词:伏羲氏;古代;传说;八卦;文化;价值

中图分类号:G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0-0145-02

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传说贡献最大的是被后代尊称为“三皇”的伏羲氏、神农氏和女娲氏。而伏羲传说的故事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奇妙的情节和神奇的色彩,着重刻画了伏羲文化其固有的创造性和实践性,展现出其兼容并蓄的人文精神和认识世界的科学精神,从而使人们从中受到陶冶和教益。传说伏羲氏教人结网、捕鱼打猎,还教人把渔猎得来的鱼虾肉放在陶器里煮着吃,把活着的野兽畜养起来。最为值得一提的是,伏羲氏还创制了伏羲八卦。我们听说过许多的神话传说,但细想一下也不是大批量的,而且这些难得的神话传说是经过多少年才锤炼而成并广为流传的。一些古代的神话传说之所以可以流传至今,是因为其故事内容本身吸收了时代的限制性和物质的局限性。中国历史上的经典神话传说之一———《伏羲氏的传说》便是如此。

一、关于伏羲传说

有关伏羲传说的故事有很多。相传开天辟地之后,天下依旧十分荒凉。人们都愚昧无知。玉皇大帝便命圣母带着仙犬下凡,管理人间。居于华胥那个地方(今指陕西蓝田)。有一年,雷公神发怒,凡间河水泛滥,使人们遭遇了巨大的灾难。圣母于是化身变成一位美丽的姑娘,当时称华胥姑娘,前往雷泽国(今指甘肃境内)说服雷公,劝他不要随意发怒,祸害人间。一路上,圣母历尽了千辛万苦,当她来到雷泽国附近时,突然发现地面上有一巨人的脚印,由此心动。谁知这一凡心被天上的彩虹感动,便飞下来缠绕住了圣母。恰巧的是,雷公正好在此,于是便领着圣母进了华池,圣母因为与彩虹相交怀孕,并在成纪生下了伏羲,而其实为大风国雷神之子。后人为了纪念华胥姑娘踩了巨人脚印而生下伏羲,至今豫东犹遗,俗称“担经挑”,即“巫舞”的习俗。伏羲自称“风”姓,“风”便成了华夏民族的第一个姓字。后来雷公听从了华胥姑娘的劝说,自此改邪归正,不再随意发怒,危害人间。从此,天下便安乐太平、五谷丰登。

几千年来,人们在创造了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艺术。在文艺的百花园中,民间神话传说以其源于生活、群众创作、口头传播的特征而经久不衰。正如郭沫若所说:“如果回想一下中国文学的历史,就可以发现中国文化遗产中最基本、最生动、最丰富的就是民间文艺或是经过加工的民间文艺作品”。一般民间口头创作的优秀神话传说,肯定人生的意义,整个故事情节是为了说明人通过积极、艰苦的奋斗,可以取得幸福,所谓“不知严霜寒,焉知太阳暖”,只有历经忧患的人才懂得欢乐的价值。

1.史说伏羲

据《中国姓氏大全》载文道:“伏羲氏、女娲皆风姓”。又据史料推测,女娲是母系氏族部落的首领,而伏羲则是父系氏族部落的首领。神话传说中所谓伏羲与女娲的结合,归根结底是两个氏族部落的结合。神话传说二人曾以兄妹相称,事实上,应该是二个氏族部落地位平等结合的反映。

“三皇”—伏羲氏、神农氏、女娲氏,三者反映的是氏族公社时代,女娲氏是女的,是母系氏族公社的首领,应当比较早,伏羲氏、神农氏是男的,是父系氏族公社的首领,应当比较晚。为什么反而把女娲氏放在后头呢?原来这些传说大都经过后人整理,把次序颠倒了。还有,在传说中女娲氏是造人的,把她放在伏羲氏、神农氏后头又怎么讲得通呢?神话传说本来不是历史科学,所以难免有互相矛盾的地方。

伏羲传说所提供的历史知识,有些是可能的,也有些是荒诞的。一般说来,离我们越远的可信程度越少;离我们比较近的就可能比较接近于真实,就该神话传说本身很有教育意义的同时,也反映了一部分我国原始社会的历史。

2.伏羲传说的典型性

生活在天地之间,我们人类会经常问自己天地是怎样起源的?人类本身又是从哪儿来的?这些问题今天都已经有了正确的答案。天文学家告诉我们,地球是星云凝结成的;考古学家和人类学家告诉我们,人类是由古猿进化而来……这些答案在今天已经成了人们的普通常识。然而几千年以前的古代,要是有人提出这些问题,答案往往是一个又一个的神话传说。

伏羲传说反映了远古时代生产和生活发展的进程,我们知道,人类解决居住、食物等等问题,是同自然界做斗争逐步积累经验的结果。这里面包含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探索、奋斗、失败,在这样的过程中,人们从懂得很少到懂得较多,使生活从很不完善改进得较为完善,最后才取得成功。我们把伏羲氏看成象征性的人物,他象征了氏族社会时期努力解决生活问题的群众。

说过:“典型是一种政治力量,树典型等于插旗子,其秘诀就是把需要加以提供的精神、加以推崇的价值观、加以实现的原则、加以推广的经验具体化,在一个或几个看得见摸得着具体人物或事件上,使之成为一面鲜明的旗帜,指引大众前进的榜样、标兵。因此,凡需要提倡一种什么精神,就需要找到一个或几个相应的典型来体现这种精神。”

二、伏羲八卦与伏羲文化的价值

神话传说范文第8篇

龙是中国等东亚区域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异动物,为鳞虫之长。常用来象征祥瑞,是中华民族等东亚民族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文化之一。

龙的形象最基本的特点是"九似",具体是哪九种动物尚有争议。传说多为其能显能隐,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登天,秋分潜渊,呼风唤雨,而这些已经是晚期发展而来的龙的形象,相比最初的龙而言更加复杂。

封建时代,龙是皇权的象征,皇宫使用器物也以龙为装饰。

龙在中国传统的十二生肖中排第五,在《礼记·礼运第九》中与凤、龟、麟一起并称"四灵"。而西方神话中的Dragon,也翻译成龙,但二者并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