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选址报告

选址报告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选址报告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选址报告范文第1篇

关键词:global Mapper;数字高程模型(DEM);视距;雷达覆盖

中图分类号:TB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5)26027502

0引言

传统模式的雷达选址比较单一,由于缺乏工具,大多采用人工现场勘测,耗时较长,并不能直观反映选址点的地形特征,尤其是周边范围较远的地形特征,有时这些地形对雷达作用范围是有影响的,更不能做到对选址点的覆盖情况进行进一步分析。即使使用了google earth等地图工具,只是粗略选择相对较高的位置,也不能做到对选址点周边的高程地形进行分析,难以一次性、大范围、高效的建立整个选址研究区域的数字高程模型,更谈不上覆盖图制作了和航路航线覆盖情况。

本文利用Global Mapper(以下简称“GM”)软件,可以快速的分析选址点覆盖性能。该软件具备三维地形可视化和海量数据快速处理能力,还可以利用卫星地图研究地形情况,极大方便了雷达前期选址和覆盖分析。此外,GM具有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可以输入输出多种数据格式,若运用到其他软件或结合使用,前景也是非常可观的。

1GM软件介绍及可行性论证

GM是一款地图绘制软件,支持多种格式的数据源(如:SRTM数据),还能在线方式获得卫星数据和其他地形图数据源。GM软件通过处理将这些数据源显示为光栅地图、高程地图、矢量地图等,可以建立在不同的坐标投影模型下(如CAAC航图使用的兰勃特投影方式),很容易实现地图作编辑、转换、分析、等功能,同时它还可以对数据集的范围进行裁剪,支持脚本批量处理,并且可以提供距离和面积计算,光栅混合、对比度调节、海拔高度查询、视线计算等。GM软件还提供开发接口,方便使用者二次开发。相比其他理信息系统软件(GIS),GM软件兼容性更好,支持输出不同数据类型格式的文件。对于高程方面的数据分析上,GM软件可以真实的3D方式来查看高程地图或建立3D模型。此款软件上手容易、操作简单,对计算机软硬件要求不高,基本可以满足雷达站选址方面的要求。

在使用GM软件之前,有必要论证其是否可行。第一,要论证其地图数据影影射是否准确,本文加载CAAC航图文件,查看其轮廓重合度来判断影射正确与否。第二,论证其覆盖分析是否可靠,本文采用对比官方专业覆盖图制作软件Wrap结果,分析其覆盖准确性。

1.1地图数据影射论证

通过将CAAC航图以兰勃特投影方式导入到GM软件当中,同时加载SRTM高程数据,对图形重合度进行比对。如图1所示,从地图轮廓及岛屿形状上看,CAAC航图与SRTM数据基本重合的,就可以得到SRTM高程数据中对于CAAC航图是正确的。

图1航图与地形图轮廓基本重合1.2覆盖分析的论证

覆盖分析论证是与某官方软件对比,利用GM视距分析功能制作出来的覆盖图形与官方软件Wrap进行比较。如图2所示,对官方制作的覆盖图与GM制作的覆盖图进行重合比对,其中浅色的部分是GM的覆盖图形,而深色的Wrap计算出来的,从图形轮廓上看是几本一致的,而GM制作的覆盖图轮廓更加细致,那么使用GM制作覆盖图是可行的,甚至更优。

图2GM与Wrap覆盖图重合比较通过上述两种校验,基本确定了GM软件在雷达选址应用分析上是可靠的,分析的结果也是有说服力的。

2雷达选址分析

利用GM进行雷达选址应用分析,主要分为5个步骤:前期准备、选址点覆盖制作、覆盖分析、环境分析。最重要的是覆盖分析,这直接关系到雷达是否达到期望的性能。

2.1前期准备

将GM用于雷达选址,首先要获得高程地图,这个可以到srtm官网上进行下载;其次是制作航图,可以将CAAC航图进行影射,也可以自己制作。自己自作的航图可用性好,加载快,这里可以通过在GM软件中导入每个航点,然后依据航图连接航线。当然,还要准备一些其他的地图,如谷歌卫星地图、城市地图等。

选址前期,需要简要分析期望的选址位置地形情况,这里通过使用3D影像和等高线来分析。如图3所示的3D影像,可以直观看到地形情况,波峰波谷位置;图4是GM制作出来的等高线图,这是对地形情况更加具体的描述,从等高线上容易找到制高点、地形变化趋势。对于雷达选址来说,尽量选择地势平坦区域的中心,也就是等高线稀疏的地方,这个区域越大则越有利,至少保证20公里半径;如果找不到广阔的平坦区域,那么可以选择多个区域的制高点,这样遮蔽角就小;最后,需要根据航图避开航线交汇点。

图33D影像显示图4地形上的等高线2.2选址点覆盖制作

使用GM工具栏上的视距分析工具,将其放置到选址点位置,设置分析选项对话框,如图5所示,选项中包含发射机高度、接收机高度、地球曲率、选择图层、作用距离、方位、菲涅尔区、功率图等。一般将发射机高度设置在above ground,接收机高度设置在above sea,根据需要制作不同高度层,可以用不同颜色区分,作用距离设置成雷达最大作用距离475km(256NM),由于地球曲率原因最大视线距离不可能为无穷大,一般10000m的高度,最大视线距离可以达到450km。菲涅尔区的存在会使无线电强度削弱,即使视线上没有遮挡也不意味该点能建立无线电传输路径,一般只考虑第一菲涅尔区,保证在第一菲涅尔区不受遮挡,这样可以认为是自由空间传输。而高程数据采样,在缺省值的基础上扩大10倍以上,这样计算速度会大大提高,图6即为制作好的覆盖图。

图5视距分析选项图6不同高度覆盖图2.3覆盖分析

当有了完整的覆盖图,就可以对覆盖性能进行分析,根据雷达选址要求。需要进行遮蔽分析,区域及航线分析,顶空盲区分析,报告点覆盖分析。

2.3.1遮蔽分析

按照选址要求需要在360°范围内2~5°采样一次遮蔽角大小,进而画出遮蔽图。使用GM提供3D path功能获取该方向上的地形,如图7所示,这样可以很容易计算出最大遮蔽角数值。如果需要考虑周边的建筑物,可以利用谷歌卫星地图,标志出可能影响最大遮蔽角的建筑,图7中两个黑点之间为标注的建筑物位置。通过这样的方法快速的制作出遮蔽图。

图73D path上的地形情况2.3.2区域及航线分析

区域及航线覆盖能力分析是雷达选址中最为重要的一项。在图6中制作完成的覆盖图中,可以清晰的看出不同高度层覆盖率情况、航线覆盖情况、存在遮蔽区域。为了满足区域内多重覆盖的要求,还要画出与其他异地雷达叠加的覆盖图,查看重叠区域是否满足多重覆盖要求。

航线分析主要是分析各条航线的覆盖情况,这个

数据比区域覆盖更有用,即使区域覆盖率很低,只要航线都能覆盖到,那么选址点覆盖性能还是满足要求。

2.3.3顶空盲区分析

一般而言,雷达在仰角45°以上存在顶空盲区,那么10000米高度就有10公里半径的顶空盲区,在覆盖图中将顶空盲区标出,只要分析标出的区域是否存在航线。其实,在选址前期就要求避开了航线交汇点,那么实际的盲区对航线影响将是很小,一般就一两条航线。

2.3.4报告点分析

报告点分析多用于进近和本次区域,与遮蔽分析计算是一样的,这里计算报告点的仰角是否在遮蔽范围内,但遮蔽范围不一定是最大遮蔽角的地方。使用报告点的高度与距离比较得到仰角,利用GM的3D path功能分析出雷达选址点到报告点的地形情况,如图7所示,在此段范围内选择最大遮蔽角,当最大遮蔽角小于仰角即是满足报告点覆盖的。

2.4环境分析

主要是确认周边不存在雷达场地规范要求中的障碍物、反射体、信号源,这些在完成以上分析时现场探测确认,在GM软件上标志出障碍物、反射体、发射源位置,然后依据雷达选址规范确认是否符合要求。同时,将现场周边道路、水源、供电、传输信息一并标志,分析该点建站是否便利、经济。

3结论与展望

通过使用GM软件视距分析功能结合数字高程模型,可以有效的对雷达选址点进行覆盖计算,利用覆盖图直观的分析覆盖性能,同时还可以分析周边的遮蔽情况。另外,还可以对选址点周边环境做一个分析,是否满足雷达的电磁要求。使用GM软件可大大提高选址工作效率,减少现场勘探工作。另一方面,GM软件不仅可以在雷达选址上发挥作用,只要涉及到无线电传输领域,如甚高频通信、ADSB(广播式自动相关监视)、MLAT(多点点位系统)、基站通信等,都可以利用GM提供的视距分析功能计算作用距离与覆盖能力,基于高程数据模型的视距分析也将会成为重点研究方向,特别是移动通信领域。

当然,使用GM软件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第一,SRTM高程数据的精确度不够,一般分辨率在90m;第二,只反映了地形情况,缺少对周边建筑物、丛林描述。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和大数据时代来临,这些不足也都能被攻破,现在城市3D建筑模型、街景地图都已出现了,相信GM软件在测绘、地图制作、地形分析、3D应用等领域都将会有更广阔的前景。

参考文献

[1]林松,程维明,乔玉良.基于Global Mapper的地貌晕渲制图――以西安幅(Ⅰ49)为例[J].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09,(06).

[2]王臻,胡敏,李响.基于层次细节简化和分形的真实感地形生成[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07).

[3]龚桂荣,杜莹,欧阳峰.虚拟地理环境中地面逼真感的实现方法[J].测绘科学技术学报,2009,(06).

[4]赵娟.ArcGIS插值方法对比及其在云南省土壤污染状况调查中的应用[J].环境科学导刊,2010,(S1).

选址报告范文第2篇

1.规划选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第三十六条:按照国家规定需要有关部门批准或者核准的建设项目,以划拨方式提供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建设单位在报送有关部门批准或者核准前,应当向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申请核发选址意见书。由于各省市、自治区的项目选址办理流程和规定可能有所不同,办理前应充分熟悉相关的管理办法。建议在实际操作中先到省级规划部门咨询申报项目选址意见书所需材料,再由下到上逐级办理批复意见,办理过程中及时与省级主管部门联系人沟通,避免工作出现反复。

2.用地预审

油气管道项目涉及永久性用地的主要为站场和阀室。管道工程属于线性工程,沿线站场、阀室数量多,不可避免占用基本农田。《基本农田保护条例》规定:基本农田保护区经依法划定后,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改变或者占用,国家能源、交通、水利、军事设施等重点建设项目选址确实无法避开基本农田保护区,需要占用基本农田,涉及农用地转用或者征用土地的,必须经国务院批准。经国务院批准占用基本农田的,当地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国务院的批准文件修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并补充划入数量和质量相当的基本农田。因此,在项目前期选址因尽量减少占用基本农田。实际办理中由于项目庞大,工作任务重,用地预审工作大多委托专业机构开展。业主应加强设计单位和预审材料编制单位的沟通协调,及时核对确定项目选址位置的地类、用地面积等信息,防止省级用地初审完成后发生重大调整。

3.环境敏感点

目前我国实行环境保护一票否决制,长输管道工程是连续线性工程,某一点不能通过即影响全线核准进度,且通过环境敏感点需要进行论证、专家评估、逐级报批,办理周期长、难度大,作为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敏感点的批复在确定线路走向上至关重要。因此在可研阶段应充分做好沿线环境敏感点的调查,合理避让环境敏感点,对于确实无法避让的,要提前摸清级别、管理部门、审批要求和流程等信息,为下一步报批工作做好准备。

4.社会稳定风险分析

《国家发展改革委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暂行办法(》发改投资[2012]2492号)规定国家发展改革委审批、核准的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建设实施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项目单位在组织开展重大项目前期工作时,应当进行社会稳定风险分析,并由项目所在地人民政府或其有关部门指定的评估主体组织对项目单位做出的社会稳定风险分析开展评估论证。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需征求利益相关方意见,协调难度大,地方政府出具批复意见积极性不高,因此在没有明确规定要求各地市出具批复意见的情况下,可与地方政府主管部门加强沟通,力争以省为单位开展社会稳定性风险分析评估工作。以省为单位开展社会稳定性风险分析,大致可按照问卷调查、沿线主管部门和利益相关方的座谈、编制社会稳定性风险分析报告、专家评审、省级主管部门(省发改委)审批几个步骤进行。

二、几点建议

1.加深可行性研究深度

管道企业在办理项目前期手续过程中,往往发现可研深度不能满足核准工作需要:如办理用地预审时,国土资源部门要求提供项目站场、阀室的征地坐标确定项目位置,而可研阶段并没有对拟选址位置开展测量、勘察等工作,不能提供详细资料。为适应管道建设新形势的要求,可研报告中间成果应满足核准附件办理和专项评价相关要求,并且专项评价应与可研工作同步开展。企业应加强组织协调可研单位和专项评价单位紧密结合,避免管道路由和方案频繁变更,导致核准附件重复办理。

2.统筹安排各项工作进度

在实际工作中各许可批复的获取常常互为条件、相互牵制,影响工作进度,实际办理过程中应充分调研各许可批复办理所需的材料,因地制宜,做好各个环节的紧密衔接。如某省办理项目选址意见书和土地预审均需要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及批复和压覆矿备案登记表作为附件,而地灾报告和压覆矿工作需要根据线路走向开展,部分省、自治区要求核发项目选址意见书要求以省级环保部门出具的批复意见和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作为报批附件,因此地灾评估、压覆矿调查、环境影响评价中间成果应先于以上工作完成。

3.项目选址应具有一定前瞻性

由于油气长输管道具有设计使用年限长、压力高等特点,管道应尽量远离人口稠密区。近年来,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油气输送管道的安全运行与城市发展之间的矛盾集中凸显出来,不少管道管道所在地区由起初的一级、二级地区发展为四级地区甚至高后果区,管道周边第三方施工威胁日趋严峻,管道一旦发生事故,将带来严重后果,11.22中石化输油管道爆炸的惨痛教训给管道企业和政府敲响了警钟。因此,在管道规划设计阶段应着眼长远考虑,与地方规划部门充分沟通,尽量避开城市中长期规划区,从源头消除潜在的高等级地区带来的安全隐患。

结语

选址报告范文第3篇

关键词:监控选址 多目标选址分析 最佳路径

中图分类号:TP3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3)06-0246-01

1 前言

视频监控已成为辅助校园管理的重要方式。在视频监控系统的构建中,监控选址是其中关键的环节。

2 监控选址可行性研究

监控选址可行性研究是指通过对实际情况进行全面调查研究,分析论证选址切实可行的研究方案。可行性研究通过对视频监控项目的规模、成本、监控范围、监控技术和网络有效覆盖范围进行分析论证,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对监控方案提出意见和建议,从而提出项目是否值得投资建设以及如何建设的意见,为选址决策提供依据,具有预见性、可靠性和科学性等特点。可行性研究报告是确定建设项目之前最有决定意义的工作,监控选址可行性研究是必要性的系统研究。

3 监控选址研究内容

(1)多目标选址分析。早在1909年,阿尔弗雷德·韦伯就对仓库选址问题进行了研究。国内外学者对选址优化问题的研究比较深入,发展了丰富的选址模型和算法。目前,选址模型有静态确定型选址模型、动态确定型选址模型和静态随机型选址模型,选址算法有多目标选址理论、层级选址理论、博弈理论和定性定量选址分析理论。多目标选址理论于1981年由ReVell等就提出,它将决策目标分为成本最小型、需求导向型、利益最大型和环境相关型。我校现由南昌和抚州两地共五个区域组成,校区间的分布区域广、跨度大、部分地形和建筑分布复杂,现在正在建设跨校区基于IP网络的视频监控系统。因此,我们需要利用GIS对校区进行多目标选址分析才能筛选出符合要求的监控点位置。

(2)最佳路径分析。最佳路径是GIS网络分析的热点,是指网络节点之间阻抗最小的路径。最佳路径包括地理上的距离最短、时间最短、费用最少、线路利用率最高等标准。最佳路径选择主要包括距离最短寻优、时间最短寻优和尽量走主干道寻优。路径最短寻优是一种静态寻优,与交通网结构相关;时间最短寻优是一种动态寻优,与实时交通状况有关。尽量走主干道寻优是在距离或时间寻优前提下添加的另一约束条件。在视频监控选址中采用最佳路径分析主要体现如下:监控摄像头采集的数据可以以最短的路径传输至控制端,实现监控网络中最快的速传输度和时间上最短的延迟。

(3)安装角度分析。摄像头采集数据质量的优劣和摄取场景范围的大小取决于摄像头的安装角度模式。固定摄像头监控视角主要包括水平角度模式、垂直角度模式和斜视角模式[1]。水平模式和垂直模式应用范围适用于一些特殊的场合,斜视角适合大场景数据的采集,但斜视角的缺点是背景图像噪音干扰较大、不利于背景图像建模。监控设备应对场景最大化的视角覆盖和数据采集,斜视角角度则符合此要求。

(4)通视性分析。通视性分析也称直线通视分析。通视性分析一般应用于军事领域,如观察点的设置、地面测控点的选取和路径规划等[2]。通视性分析广泛应用于建模与仿真、地形勘探、测量测绘及地理信息系统等领域。通视性分析研究方法有点到区域法、快速点到三角形法、次快速点到三角形法和消隐法。在选址过程中,通视性分析依据监控点周围的地形和坡度、景观和建筑物进行直线通视分析,寻找最佳监控设点位置和角度。

(5)最小成本分析。成本包括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固定成本指在一定条件下不发生变化的费用,可变成本指随着时间、市场变化和管理等方面产生的成本。成本分析方法有综合成本法和边际成本法。在本文中,综合成本法指将视频监控构建的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所构成的成本,按照某种约束的规则,在各监控点间进行成本分摊,从而计算出构建监控点的成本;边际成本法是由软件、管理与服务等引起的总成本或变动成本的边际变化,作为计算成本分析的依据。我们应该结合综合成本法和边际成本法,按照效益最大化、成本最小化原则进行投资建设,即在建设前对学校实际状况、成本状况和需要达到目的进行分析研究,制定合理的成本控制策略。

(6)缓冲区分析。缓冲区是指为了识别某一地理实体或空间物体对其周围地物的影响度而在其周围建立具有一定宽度的带状区域。在监控选址构建中,缓冲区有有点、线、面三种表现模式。点缓冲区是以某监控点要素为圆心,以监控有效侦测距离R作扇型弧段形成的缓冲区;线缓冲区是指以网络布线为轴,以监控有效侦测距离R作线两侧的平行线,在线两端构建弧段和平行线形成的缓冲区;面缓冲区是以监控网络边界为基线向内外侧作平行线形成的区域就是面缓冲区。

4 监控选址的关键因素

(1)人身及财物安全。学校在公共场所进行监控选址自然首先要注重人文关怀和公众利益,人身和财产安全是监控选址考虑的重要因素。

(2)高密度人群聚集区。学校作为人口最密集的单位,通过实地考察将一些高密度人群聚集区作为关注的重点,如食堂、校门口和图书馆的出入口等。

(3)学校保护重点区域。学校重点保护区域主要包括重点实验室、办公楼和教学楼等区域。

(4)大型活动区域。大型活动广场是学校举行重大活动的公共区域,如我校南昌校区的青春广场和抚州校区的东华广场都属于大型活动区域。

(5)监控设备的有效范围。摄像头最大监控角度就是它的有效覆盖范围,镜头视角越大,监控场景就越大,有效侦测覆盖范围也就越大。

(6)网络覆盖范围。网络包括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校区建筑大都布设了有线网络,教学楼和图书馆均覆盖有无线网络。网络有效覆盖有利于减少铺设成本、加快建设进度以及更加合理的布置监控点。

5 结语

本文对监控选址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参考方案。

参考文献

选址报告范文第4篇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是指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在建设项目审批、核准、备案阶段,依法对建设项目涉及的土地利用事项进行的审查。

第三条预审应当遵循下列原则:

(一)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二)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

(三)合理和集约节约利用土地;

(四)符合国家供地政策。

第四条建设项目用地实行分级预审。

需人民政府或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发展和改革等部门审批的建设项目,由该人民政府的国土资源管理部门预审。

需核准和备案的建设项目,由与核准、备案机关同级的国土资源管理部门预审。

第五条需审批的建设项目在可行性研究阶段,由建设用地单位提出预审申请。

需核准的建设项目在项目申请报告核准前,由建设单位提出用地预审申请。

需备案的建设项目在办理备案手续后,由建设单位提出用地预审申请。

第六条依照本办法第四条规定应当由国土资源部预审的建设项目,国土资源部委托项目所在地的省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受理,但建设项目占用规划确定的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土地的,委托市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受理。受理后,提出初审意见,转报国土资源部。

军事项目和国务院批准的特殊建设项目用地,建设用地单位可直接向国土资源部提出预审申请。

应当由国土资源部负责预审的输电线塔基、钻探井位、通讯基站等小面积零星分散建设项目用地,由省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预审,并报国土资源部备案。

第七条已批准项目建议书的审批类建设项目与需备案的建设项目申请用地预审的,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申请表;

(二)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申请报告,内容包括拟建项目的基本情况、拟选址占地情况、拟用地面积确定的依据和适用建设用地指标情况、补充耕地初步方案、征地补偿费用和矿山项目土地复垦资金的拟安排情况等;

(三)项目建议书批复文件或者项目备案批准文件;

(四)单独选址建设项目拟选址位于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确定的地质灾害易发区内的,提交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

(五)单独选址建设项目所在区域的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出具是否压覆重要矿产资源的证明材料。

直接审批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审批类建设项目与需核准的建设项目,申请用地预审的不提交前款第(三)、(四)、(五)项材料。

本条第一款规定的用地预审申请表,由国土资源部统一规定。

第八条直接审批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审批类建设项目与需核准的建设项目,项目单位应当在用地预审完成后,申请用地审批前,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办理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与矿产资源压覆情况证明等手续。

第九条受国土资源部委托负责初审的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在转报用地预审申请时,应当提供下列材料:

(一)依据本办法第十一条的有关规定,对申报材料作出的初步审查意见。

(二)标注项目用地范围的县级以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及相关图件;

(三)属于《土地管理法》第二十六条规定情形,建设项目用地需修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应当出具经相关部门和专家论证的规划修改方案、规划修改对规划实施影响评估报告和修改规划听证会纪要。

第十条符合本办法第七条规定的预审申请和第九条规定的初审转报件,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应当受理和接收。不符合的,应当场或在五日内书面通知申请人和转报人,逾期不通知的,视为受理和接收。

受国土资源部委托负责初审的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应当自受理之日起二十日内完成初审工作,并转报国土资源部。

第十一条预审应当审查以下内容:

(一)建设项目选址是否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否符合国家供地政策和土地管理法律、法规规定的条件;

(二)建设项目用地规模是否符合有关建设用地指标的规定;

(三)建设项目占用耕地的,补充耕地初步方案是否可行;

(四)征地补偿费用和矿山项目土地复垦资金的拟安排情况;

(五)属《土地管理法》第二十六条规定情形,建设项目用地需修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规划的修改方案、规划修改对规划实施影响评估报告等是否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

第十二条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应当自受理预审申请或者收到转报材料之日起二十日内,完成审查工作,并出具预审意见。二十日内不能出具预审意见的,经负责预审的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十日。

第十三条预审意见应当包括对本办法第十一条规定内容的结论性意见和对建设用地单位的具体要求。

第十四条预审意见是有关部门审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核准项目申请报告的必备文件。

第十五条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文件有效期为两年,自批准之日起计算。已经预审的项目,如需对土地用途、建设项目选址等进行重大调整的,应当重新申请预审。

选址报告范文第5篇

(一)农村民生工程和农村基础设施类:

1、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包括和兴堡村、双照村、正洪村、押大村共4个村),总投资245.8万元,其中中央资金198万元。目前,已累计完成投资205万元。和兴堡村安全饮水工程已基本完工,并投入使用;双照村水塔、水厂管理房已经建成,正在铺设供水管网;正洪村水厂管理房已建成,水塔正在处理基础;押大村水塔建成,水厂管理房正在建设。

2、渭河马家寨段堤防加高工程,总投资270万,其中中央资金180万。目前,项目已基本完工,累计完成投资265万元。

3、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项目,总投资52万元,其中中央资金45.4万元。目前,钓台站正在拆除原有建筑,马泉站正在编制初步设计,古渡、陈杨站正在选址。

(二)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类:

1、农村基层计划生育服务体系项目,总投资53万元,其中中央资金41万元。目前,钓台站已选址,正在编制项目初步设计方案;双照站正在选址。

2、钓台中心卫生院项目,总投资96万元,其中中央资金86万元。目前项目区域原有建筑已拆除完毕,初步设计已基本完成,正在进行招投标工作。

3、农村卫生设备购置项目,总投资76万元,设备由市卫生局统一采购,目前尚未配备到位。

二、存在问题

全区17个新增投资项目中,仅有水利项目进展较快,其它项目进展均比较缓慢,特别是动物防疫体系建设项目、农村基层计划生育服务体系项目仍停留在选址、初步设计等前期工作阶段,进展严重滞后,按时完成建设任务压力较大。

三、下一步工作要求

中央新增预算内投资项目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紧密相连,为了促进这些项目按要求完成建设任务,区政府要求:

一要加快项目建设步伐。未开工项目要抓紧办理项目规划、选址、建设用地、可研批复等审批手续,及时完成项目设计、审查及招投标工作,争取项目尽快开工建设。其中,钓台、双照2个乡镇计生服务站和古渡、陈杨、马泉、钓台4个乡镇兽医站务必于4月20日前开工,5月底前全面建成;钓台中心卫生院务必于4月30前开工,5月底前主体建成,6月底前全面完工。在建的押大、双照、正洪村安全饮水工程也要抓紧实施,务必于5月底前全面建成并交付使用。

选址报告范文第6篇

关键词:生活垃圾;处理厂;工程建设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the improvement of people's living standard, greatly enrich the consumer products, the rapid growth of garbage. At present, most of the city in our country has been surrounded by garbage, hazardous elements in the waste caused serious harm to the atmosphere, water, soil, effect of city ecological environment, endanger people's health, has become a public nuisance. At the same time, construction waste disposal field is also representing the general trend, it is a pressing matter of the moment many city. How to do a good job of living garbage disposal preparatory work field of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truly achieve twice the result with half the effort, is each construction unit staff need to understand and master, do a good job of it is the premise and foundation of construction waste disposal sites.

Keywords: factory processing;processing factory;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F540.32

1、可行性研究是项目建设前期的关键

可行性研究报告是工程建设的指导性文件,它制约着工程建设的全部过程和各个方面,他的编制和审批符合程序规定,其深度、科学性、可靠性达到了规定要求,工程建设就能顺利进行,并能取得预期的经济效果,反之,缺乏科学依据或草率从事将会造成建设过程中各个环节工作的被动和浪费。一些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厂设计采用垃圾填埋、制肥、焚烧相结合的综合处理工艺,目前处理生活垃圾的主要方法,在运行过程中,我们按设计要求及有关填埋标准进行操作运行效果良好。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必须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从长远来讲,垃圾填埋、制肥、焚烧三项结合是垃圾处理较完善的方法,但就当前的经济发展现状来说,经济发达地区垃圾成份无机物含量低,可燃值高,宜采用垃圾焚烧的方式进行处理,达到垃圾处理减量化的要求。经济欠发达地区及农业城市,宜采用卫生填埋、高温发酵制粗肥的方式处理垃圾。高温发酵制粗肥,是将垃圾高温发酵后经过筛分,即可制成粗肥,用这种方式处理垃圾,成本低,农民宜接受,且能达到垃圾处理无害化、资源化的要求。

二、踏勘选址(也称初步选址)

建设单位在没有专业部门介入的前提下,要自行踏勘选址,既可以减少费用又可以为上级领导的决策提供第一手资料。踏勘选的场址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1、尽可能不要占用基本农田;

2、处于城市的下风口,最好在城市建设规划区以外;

3、距村居较远,最近不低于500米。

在满足以上条件的同时,要至少选择三个场址进行比较,找出相对比较合适的场址,为下一步申请、勘探、设计和立项工作提供最基本的条件。

三、进行项目申请

在初步选址后,建设单位要向地方政府发改局(委)递交建设垃圾处理场书面申请。内容包括所在城市的概况及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垃圾处理场场址的选择,服务范围及建设规模,垃圾处理工艺初步方案,资金筹措及来源等。

四、委托专业设计研究院做《可行性研究报告》

要通过以下程序和内容进行收集和编制:

1、建设单位要与垃圾处理场的设计部门签定设计委托书。

2、通过有资质的测绘部门对所选的场址的地形进行测绘,收集水务、地震、环保、林业(涉及)、供电、建设部门等提供相关的意见。

3、地方水务部门要对选址的地下水情况进行勘探,确保选的场址不能对地下水和地表水产生影响,并处于城市饮用水的下游,同时做好水土保持工作 。

4、要委托建筑设计部门对场地进行勘察,确定地下岩土的水的渗透系数和岩土的承载力,并写出《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为设计防渗工程做准备。

5、通过测绘队对选址进行测绘,绘出《场地的地形图》和《勘查定界图》(标明用地范围、电子版)。涉及村居用地,要求村居在勘查定界处加盖公章,办理国土预审,并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公示。同时,国土部门要求建设方做地质灾害评估和压覆矿产调查。建设方可委托有资质的科研单位编制。

6、建设单位依据项目申请的垃圾处理场建设规模要绘出《场区平面图》,内容包括火灾及消防的编制依据,火灾及消防的措施,提供给地方消防大队出具《消防意见》。

7、专业设计研究院和环境保护科研单位要通过各自的工作特点联合编制《环境评价的报告》。

(1)《环境评价的报告》的内容要详实。包括概述、编制依据(国家环保标准)、垃圾处理场环境污染现状、主要污染源及污染物影响分析、环境保护措施、环境管理及检测、人员与投资、环境保护预期效果等;

(2)组成专家对《环境评价的报告》的报告进行评审;

(3)通过地方环保部门进行审批,并要求控制废弃成分的排放量。

五、地方建设委员会(局)的乡建科(部)出具《选址意见》(垃圾处理场一般建在城市规划区以 外 )

涉及内容如下:

1、向乡建科(部)递交《申请书》;2、填写乡建科(部)制定的《选址意见表》;3、提供《场地的现状图》和《勘查定界图》(标明用地范围、电子版);4、环保局出具的《环境评价的报告》;5、消防大队出具《消防意见》;6、设计研究院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六、地方国土资源局要出具《用地预审》

涉及内容如下:

1、通过地方政府发改局(委)向地方国土资源局发《预审函》。

2 、建设部门要填写《用地申请表》,并向地方国土资源局递交《申请报告》。

3、涉及到场址建设的地方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按照《土地规划》和《现状分幅表》,分清用地类别、数量进行审批。具体程序:

(1)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对地面上附属物进行清点,按照有关部门规定进行赔偿。土地赔偿一般按照使用土地前三年平均亩年产值的倍数进行补赔:

(2)要切实做好被征地群众的思想工作,一定要把赔偿金由当地政府发给群众。

4、建设单位要把前期做好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地质评估》、《压矿资源调查》、《环境评价《场地的现状图》等其他资料报地方国土资源局进行审核。

七、财政局出具《资金来源》情况说明

垃圾处理工作是公益事业,一般需要政府投资。

八、建设单位要与供电部门签订供电意向书

电力供应是垃圾处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

九、建设单位要与水资源管理部门签订用水意向书

供水同样是不可或缺的环节,是前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以上程序,建设单位可以把以上准备的资料递交地方政府发改局(委)进行立项,生活垃圾处理场工程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也宣告结束。回顾生活垃圾处理场工程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可以感觉到它是复杂的,牵扯的部门比较多,无论是纵向的协调工作,还是横向协调的工作,都存在着重复性和交差性,各部门之间的工作也都具有交叉性的和互补性。

十、工程质量是项目运行的保障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建设单位首先要提高质量意识,树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思想,为保证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厂的建设符合国家的各项要求,我们按照国家计委下发的城建环保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具体要求,建立健全了工程质量保证体系,建立了以环卫处主任为法人代表的项目法人责任制,成立了质量管理小组,签定了项目领导责任制和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并按照工程招投标法进行项目招标,择优选择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中,认真贯彻国家和上级有关质量管理工作的方针政策、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贯彻国家和上级颁发的技术标准、规范、规程和各项质量管理制度,充分发挥监理公司的职能,使该工程严格按照国家批准的建议规模,建设内容,建设标准,建设进度和工程质量要求进行,优质高效地完成项目的各项建设任务,为项目今后的运行提供可靠的保障。

十一、积极推进垃圾处理产业化改革

众所周知,生活垃圾的处理是一项环保工程,它直接影响到城市环境质量。就目前的经济现状来看,垃圾制复合肥、垃圾焚烧环境效益突出,但很难收到客观的经济效益,为此,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财政部、建设部、国家环保总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实行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制度促进垃圾处理产业化的通知》,我们按照文件要求,积极组织有关人员收集基础资料,总结其它地市垃圾处理收费的经验,会同物价部门,通过价格听证形式,按照补偿垃圾收集、运输、处理成本,合理盈利的原则,合理制定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收费标准,只有这样才能为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提供有力的经济保障,也只有这样,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才能走上良性循环的道路。

总之,建设单位的工作人员要以严谨、科学的工作态度和高度负责的工作热情把前期工作做细做实,要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夯实工程建设的基础,真正为实现垃圾处理的“无害化、资源化”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郭伟东.垃圾填埋场建设前期工作重点问题分析[J].沈阳大学学报.2006(08)

选址报告范文第7篇

关键词:全寿命周期;风险分析;解释结构模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土地越来越紧缺,人们环保意识也不断增强等,使变电站的选址风险越来越大。变电站站址的选择与落实将影响到电网的投资、运行的经济性、可靠性等,变电站的站址直接影响着未来电力网的结构,供电质量及运行经济性。如何基于风险分析来进行城市变电站的优化选址是我国城市电网规划面临的现实问题。

国内外学者对变电站的选址问题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变电站站址优化是指:在满足诸如负荷需求、线路容量、变电站容量等约束条件的情况下,寻优新建变电站的位置坐标,使某目标值(如年综合计算费用、线损等)达到最优。我们将拟动力方法引入高中压变电站长期规划的站址优化中,但优化方法没有考虑地理环境等不确定因素带来的影响。我们提出将启发规则运用于迭代算法中,从而解决变电站站址优化问题,该方法无需候选站址。有学者也提出使用线性函数表示的总费用成本函数的模型,将站址优化规划问题确切地阐述成混合整型线性(MILP)规划问题,从而避免了非线性规划和得到局部解的可能。我们提出包含启发式组合优化算法,并通过软件实现站址优化问题,该法站址优化问题的模拟性强。我们考虑未来系统运行中网络重构,提出启发式搜索算法。但该方法的应用基于特定的候选站址数目。我们为多站址整体优化问题提供两阶段优化规划方案,第一阶段采用改进的粒子群算法,得出备选站址;第二阶段着重考虑地理因素对选址的影响,结合层次分析法,获得了更为合理的变电站站址选择方案。我们提出的方法对新建变电站的上下级电网进行了整体优化,在发挥计算机功能的同时,还充分考虑了电力规划专家的经验和判断能力。变电站选址中不确定性因素的问题得到了初步的解决,但缺少对动态的不确定性因素问题的解决。刘巍等基于优化理论,运用非线性寻优及最小费用最大流法,提出一种在多约束条件下的变电站站址分层优化方法,运用非线性规划中的步长加速法实现变电站站址的最优化,它能够在给出优化站址的同时,实现电网网架的最优。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通过建立递阶层次结构图,构建模糊统一矩阵,解决变电站选址中涉及的不确定因素,从而得到最优站址。但该法不能定量描述各种不确定风险对变电站站址成本的影响。我们可采用单亲遗传算法加入模拟退火选择操作,构建了退火单亲遗传算法,得到了较一般遗传算法更优的结果,但计算复杂,而且缺乏对选址问题中的不确定性因素进行分析。我们在枣西220kV高新变电站选址定容优化规划中,采用粒子群算法进行一次规划,并考虑不确定性,建立了变电站评价指标体系,结合综合评价方法进行二次规划,从而获得了最优站址。但方法仍未考虑不确定性对收益和成本的综合影响。我们提出了将数据融合技术和证据理论应用于变电站选址的问题,并解决了多因素选址问题。我们将GIS中的地理信息引入变电站选址问题,综合了可量化因素和非量化因素,并结合粒子群算法,进行变电站选址优化,该方法降低了寻优的复杂程度,提高了搜索精度。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现代智能优化技术的发展,变电站选址从最初的人工筛选方式发展为通过计算机计算自动生成站址的方式,其优化方法也由传统的数学优化方法上升到现代的智能优化算法,己发展了多种智能优化算法。我们采用遗传算法和多目标决策方法的组合方法,得到了变电站选址中的整体最优解。

二.变电站选址的基本理论

1.多源选址问题

多源选址问题比单源选址问题要困难得多。首先,我们将一直的固定位置称为“终点”或“目的地”。多源选址问题一般是已知各个终点的位置、需求量及有关区域的运价等,求解源的个数、位置及将终点划分给各个源的情况及容量。然而,同时求出源的个数和位置并对终点进行分配是相当棘手的问题。与单源选址问题类似,采用迭代方法,先假定源的个数已经确定,再求解最优选和分配问题,然后对不同数目的源多次重复迭代,计算求出的最优解即为最优站址。而这样的迭代算法,需要基于以下两个假定:一是各个源的容量不受限制,二是单位运价与源的总输出量无关。

假定源的个数为n,而各个源的资本折旧费和经营管理费是 n的某个函数:f1(n),这个源n向给定的m个终点供货的最低费用为f2(n)。那么,实际供货的总费用CT为:

CT=f1(n)+f2(n)

形式上,其最小费用解,也即是当总费用取最小时,源的个数为:

■= ■= ■=0

一般来说,源的个数要精确或分配要完全恰到好处这类要求,最优解并不是特别敏感。而在求解f1(n)和f2(n)的时候,一般情况下,f1(n)是很容易的获得的,只需要将费用的数据拟合成一个经验方程或者简单地总费用数据即可。

在这种情况下,多源选址-分配问题的核心是求解f2(n)。而f2(n)就是给定的m个终点运货的最小费用,对于不同的终点,f2(n)是不一样的,则需要先明确某一固定的n值,f2(n)的求解方法。

(1)交替选址-分配法

将m个终点组成的集合划分成n个元素大致相等的子集;

将每一个子集当作是一个单源选址问题,求解所有的n个子集;

将n个子集求解出的n个源与每一个终点的位置进行比较,将每一个终点与n个源的距离按最短距离原则重新分配;

如果分配结果与上次计算的中分配结果不一致,则返回步骤2。否则,认为选址-分配完成,计算即可终止,输出分配结果。

交替选址-分配法是一种单调递降的收敛过程,即计算结果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而变得越来越好,越来越精确。然而,交替选址-分配法对初值有较强的依赖性,即对于步骤1中选用不同的分配方法,按照该法求得的最优解一般有所不同,往往我们希望可以改进所得的解,可以采用同样的一组数据多次重复使用交替选址-分配法。

(2)随机终点法

在1到m个整数中,按照均匀分布函数,随机取n个整数;

将所产生的n个整数看作是源,并按照1到n做好标记;将其余的m-n个终点分配给费用最小的源,即若(xj,yj)是其中的一个源,分配时应使βjωj[(xs-xj)2+(ys-yj)2] 取得最小值;

重复步骤1和2,直到满足终止准则为止,每次重复都应保留总费用最小的解;

为了求出最优解,求解n个单源选址问题,比较计算结果。

2.选址优化的主要方法

近年来,变电站选址优化问题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学者们积极地做了大量的重要研究,提出或改进了一系列实用可行的分析方法和数学优化模型,大大提高了变电站选址问题的科学性与工作效率。本文从定性分析法、负荷重心法、传统运筹优化算法和智能优化算法四个方面,将概括地介绍变电站选址优化问题中的常用方法,并分析他们的特点和存在的不足。

定性分析法

定性分析法是基于对社会经济发展、国家或地方政策、侯选站址的未来负荷分布及成本费用等各方面因素进行综合考虑,根据变电站的容量、以及中远期的规划、与系统的接线方式、供电需求等,采用比较的方法,例如综合评价方法等,合理地选择变电站站址。

在定性分析法中,首先要搜集政策方针类的资料,例如城市电网规划报告、城市土地规划报告等,拟定工作计划、有条理地、按计划地进行选址,并估算变电站选址的各项指标;其次,对有可能建变电站的站址进行实地现场勘查研究;然后,基于现场调查资料的基础,对备选站址进行综合评价,综合得出一个高可靠性且经济的方案。

负荷重心法

负荷重心法是根据负荷的大小及其位置,根据负荷的大小确定其权重,然后根据负荷的位置与权重的乘积求出重心,该重心的坐标位置就是变电站的站址位置。由负荷重心法的定义可知,若变电站的负荷为P1,P2,…Pn,负荷点的坐标分别为(X1,Y1),(X2,Y2),…,(Xn,Yn),如图2-1所示。

其中,黑色的坐标点表示负荷点,白色的坐标点表示根据负荷重心法求得的负荷重心点,即新建站址的坐标点。由负荷重心法定义可知,各个负荷的权重如下式(2-20)所示:

ωi=■

(2-20)

3. 变电站选址的简介

a.变电站选址问题的特点

变电站选址问题是一门综合的科学的学问。然而,影响变电站的因素按照是否容易量化,大致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易量化因素,包括变电站的建设成本,如变电站高压侧进线、低压侧出现的新建投资和运行损耗等;第二类是不易量化因素,如地理环境、地形地貌、环境政策、政策因素等。

因此,变电站选址优化问题是一个既庞大又复杂的运筹学优化问题,求解也比较困难;同时,变电站选址过程中涉及到的变量很多,往往有一些重要的因素常常会被忽略。

b.变电站选址的原则

(1)靠近负荷中心。这一原则是变电站选址的首要原则,变电站站址必须是适应电力系统发展要求的,尽可能的接近负荷中心,这样,既节省了变电站线路的投资又可以降低电网的网损,降低了变电站的线路成本和运行成本。这一原则不仅符合技术经济的经济型评价,又可尽可能避免因远离负荷中心而带来的其他不必要的问题。

(2)地形地貌

适合的地形地貌是变电站选址问题中将选址规划付诸于实际建设和安全生产的重要条件,选择地质地貌较好的站址,可以使变电站建设期大大节省因弥补地形地貌而引起的投资,从而节省变电站建设成本。

变电站的地形条件应选在地势平坦且开阔的场地,例如大片或成片的坡地、台地、谷地、丘陵等,以有利于变电站的建设和运行。

在选择变电站的站址时,应实地调研侯选站址的地形地貌,尤其是地质条件复杂的场地,地址条件的优劣往往对变电站选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3)交通运输

变电站站址应考虑变电站建设施工时期的设备材料的运输,尽可能在交通较方便的场地,例如铁路、公路等附近,以减少应交通运输不便而带来的投资增加,以此来降低运输成本,从而减少变电站建设成本。

4.变电站选址风险管理理论

变电站选址风险识别与评价

(1)变电站选址风险识别

变电站选址风险的识别时是指通过系统而全面地发掘所研究问题的风险元,运用多种途径与方法发现不确定风险因素的过程。风险识别的任务是发掘和总结变电站选址过程中的各种不确定风险因素。

基于全寿命周期的角度来看,变电站选址的风险识别应该从变电站设计规划期、建设期、运营期及报废成本回收期这四个时期来发掘各种不确定风险因素的可能性及可能损失的程度。

(2)变电站选址风险评价

在变电站选址风险识别的基础上进行风险因素的评价,通过变电站选址问题中的风险可能性与可能风险的损失程度之间的函数表达式,将风险事件的发生概率和可能损失的程度统一结合起来进行评价。

一般情况下,风险元是具有统计规律特征的,则能够运用数理统计与概率论中随机变量的相关理论知识对风险元进行评价。在数理统计与概率论中,随机事件一般分为离散型与连续型两种,则风险元也可分为离散型风险元与连续型风险元,本文只考虑风险元为独立且单一随机风险元的

三.基于ISM风险分析的变电站选址优化

1.选址问题的描述

如图4-1所示,变电站选址问题可描述为对于m个负荷点,在n个备选站址中选择一定数量(最多选择p个)的地点作为变电站站址,且变电站的电源点只有一个,使得在变电站选址全寿命周期中的利润最大。其中,在全寿命周期内,变电站选址需要考虑的问题有:选选择哪些备选地点作为变电站站址;如何安排变电站对哪些负荷点供电,才能在满足用户需求的情况下实现全寿命周期内利润最大的目标。

2 模型的假设

本文所研究的变电站选址问题是在给定的某一区域所有备选站址的集合中选出一定数目的地址作为变电站站址,主要考虑变电站进出线总费用和由负荷不确定风险引起的变电站全寿命周期内收益、变电站工程费用以及社会补偿费用等。在分析影响这些费用主要因素基础上得出各项费用的表达式,并使总利润达到最大。

为了便于模型求解,同时使模型不至于太简单而又具有实用价值,作如下假设:

(1)只考虑所有变电站的电源点为同一个电源点;

(2)仅在一定备选站址范围内优化选择最优站址;

(3)一个变电站可以给多个负荷点供电,不考虑变电站之间供电;

(4)系统包括从电源点到变电站以及变电站到负荷点之间两个部分组成,分别构成进线和出线;

(5)变电站与电源点之间、变电站与负荷点之间的线路型号和运输单价费用为已知;

(6)负荷点的总数是不变的

参考文献:

[1]王林梅.城市电网优化规划问题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6.

[2]《运筹学》教材编写组.运筹学[M].第2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3]严司玮,姚建刚,李丰涛等.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变电站两阶段优化选址[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0, 38(5):34-38.

选址报告范文第8篇

关键词:油气管道 项目 核准

为了进一步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国务院在2004 年下发了《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国发[2004]20 号)。该决定确定了现行国家关于投资管理制度的框架,其核心是建立和规范企业投资项目政府核准制和备案制,并明确了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对于油气长输管道建设项目则分层次明确了核准权限:输油管网(不含油田集输管网):跨省(区、市)干线管网项目由国务院投资主管部门核准;输气管网(不含油气田集输管网):跨省(区、市)或年输气能力5亿立方米及以上或管线总长超过200公里的项目由国务院投资主管部门核准,其余项目由省级政府投资主管部门核准。

一、油气长输管道项目核准制流程及要求

1.项目核准制流程

在实际操作中油气管道项目核准流程为:第一步,向国家发改委提出开展项目前期工作申请,获得批准开展前期工作“路条”,其目的是以此为依据,开展项目规划选址、用地预审、环评、节能等核准要件及水土保持、压覆矿产等专项评价审批工作;第二步,开展项目可行性研究、完成办理各项核准要件和各专项评价报告以及获得各项支持性文件;第三步,国家发改委受理核准申请,做出是否核准项目申请报告的决定,提出审核意见。

2.项目核准制对前期工作的要求

从油气管道项目实施核准制后这几年的实践看,核准制对油气管道项目前期工作的深度要求逐步加深、难度逐步提高,以致周期相应延长。主要体现在:

一是核准制对项目支持性文件的要求大大提高。第一,国家对环境问题日益关注,环评是核准的最重要要件之一,若没有专项评价结果,则会对核准要件的办理产生很大影响。第二,国家对土地综合利用管制愈加严格,坚决杜绝超标准扩大征地面积,除了要有地方土地管理部门的意见外,还需国土资源部的审批。

二是实行核准制后对项目可行性研究的深度要求大大加深。例如办理规划选址时,地方规划部门要求线路走向图在人口聚居区或工业厂房密集区等特殊地段,需提供1:10000地形图,甚至有些经济发达地区要求1:2000的地形图,这需要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做大量基础工作。

二、油气长输管道项目核准给项目前期工作带来的主要困难

实行核准制后,油气管道项目在办理某些核准要件支持性文件时,遇到各地法规政策不配套、各政府部门对项目要求不统一的矛盾,集中体现在用地预审和规划选址等方面。

一方面,由于油气管道项目没有形成明确的核准细则,政府各部门对油气管道项目核准程序的理解存在偏差,出现了各环节相互制约的矛盾,加大了前期工作的难度。有些地区在办理建设项目用地预审过程中,要求提交项目选址意见,而在办理项目选址意见书中又要求提交项目用地预审报告,在实际操作中则形成一个死循环,给项目取得相关支撑性文件增加了难度。

另一方面,在办理部分核准附件过程中,一些地方政府部门要求要有企业内部可研批复文件,而企业批复可研需要有地方政府部门的意见,这也在实际操作中形成了死循环,给可研和核准附件办理带来了很多困难。

三、保障项目核准的对策建议

1.加深项目前期工作的深度

在开展油气管道项目前期工作过程中,一方面要适应核准制的要求,加深前期工作的深度,对核准材料高标准严要求,如《中国石油油气管道项目可行性研究编制规定》就因核准要求进行了重新修订。另一方面要委托有资质的咨询单位承担各项专项评价报告和核准要件报告的编制和评审工作,如在办理规划选址意见过程中,最好委托省(区、市)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推荐的规划设计单位进行编制和办理,以提高编制质量和办理效率,最大程度满足地方规划部门要求。

2.加快开展项目预可研工作

为了有序开展重大油气管道项目前期工作,促进项目科学决策,应建立重大项目预可研制度。对于西气东输三线、四线、五线等此类投资规模大、涉及地域广、建设周期长、建设难度大的大型长输管道项目,要抓紧组织开展预可研,充分论证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可行性、经济性,研究上游资源和下游市场,充分论证项目的合理建设规模、最优线路走向和建设时序,尽早取得国家发改委出具的“路条”文件,适时开展可研工作。

3.注重项目规划研究工作

在油气长输管道可行性研究阶段,要充分结合远期规划,必要时考虑充分预留,减轻后期核准工作量和难度。如西气东输二线果子沟段由于地势险要,地质灾害频发,施工难度和管道通过难度极大,在进行隧道研究时就应结合规划为西气东输三线预留必要的隧道和管道,避免后期西气东输三线可行性研究重复工作量,更重要的是减小了后期施工困难、不必要的重复工作和对脆弱环境的影响程度。

4.加强与政府部门的沟通

首先,积极与地方规划及土地部门沟通,在其做近期和远期规划过程中,争取将油气管道发展规划纳入各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及土地总体规划,实现油气管道规划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规划有机衔接。如新疆昌吉地区在编制近期及远期立体交通规划过程中,就将西气东输某条管道规划纳入其中,为后期管道建设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第二,力争将油气管道项目列入地方重点建设项目,让政府部门参与到核准等前期管理工作中,可大大加快核准工作和前期工作的推进进度。如西气东输三线工程就纳入新疆重点项目进行推进,与未纳入重点项目相比,部分核准附件的办理难度相对较小。

第三,涉及油气管道技术改扩建项目,应积极争取走项目备案程序。相对核准程序,备案程序较为简单,同时难度也相对较小,可大大加快合法开工各项手续办理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