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藤王阁序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语文课堂;有效教学;教学效率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28-0099-02
语文课堂的有效教学,依笔者之见就是学生在单位时间内尽可能多地获取语文的信息,掌握语言文字的理解、运用规律。因此,以语文新课标理念来重构课堂教学设计,扎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广大语文教师面临的新课题。笔者也在语文新课程教学实践中,就增加有效学习时间,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问题进行了探索。
一、语文有效教学要增强教学问题的有效性
笔者反思自己的教学,觉得有近一半的教学提问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之所以这样认为,主要是所提问题不能有效激活学生的思维。从教育学的角度来看,课堂提问应该面向全体学生,紧扣不同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进行分层设计,围绕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展开,而且所提问题要能激起学生浓厚的兴趣,引起学生深层的思考。一个有效教学问题至少应具有三个条件:一是必须是学生尚不完全明确的或未知的;二是必须是学生想弄清楚或力图说明的内容;三是必须是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积累相当的。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努力设计出“有效问题”:即问题本身具有趣味性,能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问题具有较好的拓展性,能给学生一定的思考空间;问题不是仅仅停留在“是不是”“对不对”或“好不好”的浅层上,而是要在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上有所作用。
例如,在苏教版中欧·亨利的《最后的常春藤叶》教学中,笔者针对这篇小说,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①文章写了几个人?主人公是谁?②联系文中内容想象一下老贝尔曼画常春藤叶的情景。③作者为什么给读者留下这一空白,没有如实描写这一情节?④结合自己的学习体会和文中的描写,谈谈老贝尔曼是一个怎样的人。⑤学习这篇小说后,对作者的创作风格有何了解?通过这些问题的设计,激发学生对探究阅读文本有浓厚的兴趣,也让学生对欧·亨利(他是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中的一位)小说的独特风格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一个有效问题的提出,能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实现真正的各种形式的课堂“对话”。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学问题设计,要体现新课程标准理念的教材观、学生观和教学观。就教材观而言,教师既要紧扣教材组织教学,又要有效利用课程资源,创造性地用教材来教,而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教教材。就学生观而言,更强调了学生,要确立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以人为本个性化地设计教学问题,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有所发展。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观更强调师生互动,教学过程中既要注重教学设计的预设性,也要根据课堂发展重视课堂新生成的问题。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让学生共同得出答案,共享学习成果,师生在教学问题的解决中,共同提高,共同发展,这才是语文有效教学追求的目标。
二、以提高学习兴趣为突破口,增加学生专注学习的时间总量
心理学认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注意可分为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两大类。有意注意要求学生通过一定努力才能实现,学习效果显著,但容易疲劳,不能持久。无意注意学习效果差,但能调节学习中的疲劳。无意注意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一些新异、变化的刺激因素容易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所以教师应该在重视有意注意的同时,还应充分发挥无意注意调节情绪的功能,使学生在课内能保持尽量多的专注学习时间,从而实现专注学习时间总量的增加。如何达到这一目的呢?对于课堂自控能力较低或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而言,莫过于教师着力营造课堂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一堂课内使学生的兴趣保持在较高的水平,同时,让他们回答较低层次的问题,给他们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使学生的兴趣持续地提高,直至对学科产生恒定的兴趣。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多媒体的应用、课堂练习等都是保持学生注意力的有效方法。
例如,在教学王勃的《滕王阁序》时,笔者通过知识竞赛来导入:“我们祖国地大物博,亭台楼阁林林总总,有谁知道中国的‘四大名楼’吗?”问题既出,学生的兴趣一下子被调动起来,前后左右,七嘴八舌,思维异常活跃。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互相补充,凑齐了四大名楼:“岳阳楼”、“黄鹤楼”、“鹳雀楼”、“滕王阁”。趁着学生意犹未尽时,笔者又抛出第二个问题:“谁还能举出一些与写这四大名楼相关的诗句吗?”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学生的思维再次被激活,纷纷交流日常的知识积累。当有学生说道:“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时,笔者就因势利导:“你们知道这些名句是出自哪位名家的哪篇作品啊?”“王勃的《滕王阁序》”,“很好,今天我们就跟着王勃一起参加都督阎公在滕王阁上的这次盛会。”学生学习的兴致更足了,迫不及待地打开教材仔细阅读起来。
及时对学生的情绪进行调控,强化有效刺激的作用。由于学生生理因素的作用,一堂课内学生的情绪一直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当其行为得到教师的肯定时,必然会兴奋愉悦,而其行为得到教师的否定或没被足够重视时,必然会沮丧,从而使剩下的时间情绪低落,影响学习。所以,教师一定要对学生的情绪进行及时的调控,及时、正确、中肯地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评价,可用赞许的语言、目光,恰当的手势来肯定学生的表现,也可适当变换活动的方式,如踱步朗读、突然停顿等传递信息,对学生的情绪进行调控。还可走下讲台巡回讲课,适时地提问,组织课堂讨论等,活跃课堂气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三、做到清、活、鲜、实,减少有效时间的流失
影响教学效果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是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其教学法水平是一个重要因素。要做到有效学习,一方面教师要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教学水平;另一方面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调整和优化课堂教学设计,在教学中做到清、活、鲜、实。
清就是思路清、要点清、口齿清。教师在钻研教材、用好教材的基础上,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水平,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明确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教学要点要清晰,不同的课型,如阅读课、写作课、复习课等都要有不同的教学策略。教师的口齿清楚是最基本的素质要求,至少要让学生听懂听明白,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艺术。
活就是教师教得活,学生学得活。教得活就是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要提高课堂教学的驾驭能力,灵活处理教材,机智处理偶发事件,及时调控学习氛围,精心设计教学练习。课堂偶发事件处理得当,能因势利导,化害为宝, 产生积极的效果。学得活就是要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在理解中建构知识,在实践中发展能力,在体验中内化情感,在学习中学会学习。
鲜即鲜活生动。教师要努力形成有特色的教学风格,调动师生间的“思维共振”和“情感共鸣”,发挥教学的陶冶功能,使学生如沐春风,做到严肃中有温和,紧张中有轻松,枯燥中充满生动。真正做到:教学中的例题巧解、妙语连珠、体态情趣、幽默插曲、摹态拟声、故错解疑,使学生乐学,消除由紧张思维带来的生理疲劳,淡化情绪生活中的焦虑水平,恢复已倾斜的心理平衡。
实就是实际,包括语文新课程教学实际和学生的学习实际。教师要全面贯彻落实新课标理念,扎实推进新课程教学实践。学生的学习实际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语文教师的一切活动都应该是为了全体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发展。
参考文献:
《释名?释宫室》云:“亭,停也,人所停集也。”亭原是供旅人途中遮荫避雨、稍事停憩的简易建筑。大多坐落在村头、路旁、渡口和山野之间,供过往行人歇脚,称为路亭。有些路亭会有壁画和雕刻,有文人墨客途经此处,观其景致,品其联额,亦会借题发挥,即兴作诗,题于亭壁。而有不同见解者,便又加以点评,路亭成了诗亭。饶州干越亭上的题诗就有上百首。晚唐诗人薛能经过蜀地飞泉亭时,曾看到“亭中有诗板百余”。
两晋时期,文人雅士常在亭间集会,诗酒唱和。传越王勾践曾植兰于此的浙江绍兴西南的兰亭,东晋永和九年三月三日这天,王羲之与名士谢安、孙统、孙绰等42人于此宴集,众人列坐水边,酒杯盛满黄酒,放入曲折流动的水道中,随波逐流,酒杯停在谁的面前,谁就饮酒赋诗。此次雅集,《兰亭序》得以诞生,天下闻名。
大凡风景胜地,多有亭缀其间。泰山天柱峰顶西面有望河亭,每至晚霞西映,山亭一片火红,可观“黄河金带”和“云海玉盘”。四川青城山的茅亭,杉木为柱,树皮盖顶,抑或干脆依树而建,就其干为柱,以其根为凳,枯枝古藤装修栏杆,不似雕工,胜似雕工,极具天然情趣,与清幽的山林景色融为一体,如自然生长,生机勃发。遇雨时滴水不漏,天晴,则沥下点点甘霖。绿盖红妆锦绣乡,虚亭面面纳湖光。潋滟湖水之上,亭更有一番韵味和浪漫气息。杨万里《池亭》一诗中言道:“小沼才阶下,孤亭恰水边。揩磨一玉镜,上下两青天。”且看小桥那头,绿树掩映中隐现翘角飞檐,青荷擎盖,绿柳垂青,倒影如画,别有天地在人间。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亭,自古送别之所,古驿站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 “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楼中人望尽天涯路,柔肠百转难解相思苦。寒蝉凄切之时,柳永与心爱之人对长亭,执手相看无语凝噎。“咫尺的天南地北,霎时间月缺花飞。手执着饯行杯,眼阁着别离泪……好去者,望前程万里!”那崔莺莺十里长亭送别张生,盼他早日高中归来,虽有离愁,更多的却是欢喜与企盼。
亭,亦有明丽妩媚的色彩。借问汉宫谁得似?沉香亭北倚栏干。沉香亭吟咏着唐诗,牡丹妃子,国色天香,花偎人笑,人赛花娇,李白的诗雄浑大气,却也提笔淋漓而下三首婉约《清平调》。牡丹亭上,缠缠绵绵一台昆曲,超越生死的情与爱在水磨腔的诗情画意里濡染浸润,到今天,风采依旧,华丽依然。
亭是大自然中的幽雅小品,它空灵,通透,极具诗词画意的一种空间美。亭之妙处,在于“虚”,在于“空”,虚空纳万境。宗白华说:“中国人爱在山水中设置空亭一所。戴醇士说:‘群山郁苍,群森荟蔚,宁亭翼然,吐纳云气。’坡《涵虚亭》诗云:‘惟有此亭无一物,坐观万景得天全。’倪云林每画山水,多置空亭,张宣题倪画《溪亭山色图》诗云: ‘石滑岩前雨,泉香树杪风,江山无限景,都聚一亭中。’”
小红桥外小红亭,小红亭畔,高柳万蝉声。苏州网狮园,有亭名“月到风来”,风月为我所有矣。静坐亭中,观行云流水,鸟飞花落,佳境天成,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天地之间若是没有了亭,将缺失多少自然生命的生机意趣!
(惠军明选自《人民日报·海外版》,2010年8月26日)
赏 析
一.词义外延有别
“履”在古汉语中可以说是通称,泛指“鞋子”。《说文解字》曰:“足所依也。”成语“郑人买履”、“削足适履”、“西装革履”等中的“履”就是此意。再如:
(1)唐尊衣敝履空,以瓦器饮食,又以历遗公卿,被虚伪名。(《汉书·鲍宣传》)
(2)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而“屦”、“屐”、“屣”则是特称,特指不同质料、不同形制的鞋子。它们有时可以跟“履”一起组词,形成“屐履”、“屣履”之类的词语。然而这些组词,不同于现今以“鞋”为中心词素组成的“皮鞋”、“草鞋”、“棉鞋”等词语,而是有其他用法和解释的,甚至词性改变了。对此,下文再作论证。
“屦”是用麻、葛等制成的单底鞋子,或泛指鞋子。如成语“刖趾适屦”、“屦贱踊贵”、“遗簪坠屦”等中的“屦”意。再如:
(1)屦之相似,天下之足同也。(《孟子·告子上》)
(2)豕人立而啼,公惧,坠于车下,伤足亡屦。(《管子·大匡》)
“屐”通常指木底的鞋,或有齿,或无齿。也有草制的、帛制的。其成语有“裙屐少年”、“屐齿之折”、“视如敝屐”等。例如:
(1)灵运常著木屐,上山则去前齿,下山则去后齿。(《宋书·谢灵运传》)
(2)东坡在儋耳,无书可读,黎子家有柳文数册,尽日玩诵,一日遇雨,借笠屐而归。(张瑞义《贵耳集》)
(3)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叶绍翁《游园不值》)
就“屐”字,有人甚至说,唐代以前是旅游用的鞋子,在宋代以后基本上就是专门的雨鞋了。我们认为此话需要做进一步的考究,至少说前半句有些问题。如《晋书·宣帝纪》:“关中多蒺蔾,帝使军士二千人著软材平底木屐前行。”显然这里的“木屐”,是行军士兵穿的鞋子。
“屣”或指没有后跟的鞋子,或指草鞋。保留其意的成语有“视如敝屣”、“倒屣相迎”、“弃之敝屣”等。古诗文分别就此用例有:
(1)视舍天下若舍屣。(《吕氏春秋·观表》)
(2)闻粲在门,倒屣迎之。(《三国志·魏书·王粲传》)
(3)贫贱尔何忧,弃去如脱屣。(苏轼《巫山》)
二.词语属性相异
“履”,既可作名词,又可作动词。而“屦”、“屐”、“屣”一般只作名词,很少用作动词。
“履”在汉代以前多作动词,如成语“如履薄冰”、“履险如夷”、“不衫不履”。再如:
(1)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庄子·养生主》)——“所”跟“履”一起构成名词性词组,“履”作动词,“踩踏”的意思;“所履”,则是指“踩踏的地方”。
(2)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呑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贾谊《过秦论》)——第五句“而”前后的“履至尊”和“制六合”是动宾词组的并列用法。“履”与上下文的“振”、“呑”、“执”等字,在相同结构位置上做为动词。“履”是“登上”、“踏着”的意思。
(3)父曰:“履我!”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史记· 留侯世家》)——其中第二个“履”为名词,“鞋子”的意思;一、三两个“履”为动词,是“穿鞋”、“着鞋”的意思。
“屦”,多数做名词用。例如:
(1)楚子闻之,投袂而起,屦及于室皇,剑及于寝门之外,车及于蒲胥之市。(《左传·宣公十四年》)——“屦”与“剑”、“车”运用在相类句子位置上,皆为名词。
(2)一日,使史更敝衣,草屦,背筐,手长镵,为除不洁者,引入。(方苞《左忠毅公逸事》)——这里的“屦”,前与“敝衣”,后与“筐”、“长镵”同为名词。
“屐”,一般作名词。刘熙《释名·释衣服》云:“帛屐,以帛作之如屩者。不曰帛屩者,屩不可践泥也,屐可以践泥也,此亦可以步泥而浣之,故谓之屐也。”例如:
(1)介子推抱树烧死,晋文公伐以制屐也。(《庄子·异苑》)——“屐”为动词“制”的宾语,词性为名词。
(2)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屐”和“梯”分别作为“著”和“登”的宾语,都是名词。
“屣”,亦作“蹝”,名词居多。例如:
(1)舜去天下如脱敝屣。(《孟子·尽心上》)——“敝屣”做“脱”的宾语,显然是名词。
(2)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宋濂《送东阳马生序》)——“屣”和“箧”分别做“曳”、“负”的宾语,名词也。
至于“屦”,特别是“屐”、“屣”为动词词性则很少,大多要跟“履”结合成“屐履”、“屣履”才有可能。例如:
(1)身屦(典)军,搴旗者数矣,可谓壮士。(《史记·季布栾布传》)——“屦”为动词“践踏”意。
(2)屐履上层阁,披襟当九秌。(曾巩《游金山寺作》)——“屐履”,则有“登临”的意思,其为动词无疑。
(3)有顷,又白王符在门,(皇甫)规素闻符名,乃警遽而起,衣不及带,屣履出迎。(《后汉书·王符传》)——“屣履”为动词,解释为“拖着鞋子走路”,形容匆忙。
三.词义变迁不同
“履”、“屦”,《说文解字》“段注”曰:“晋蔡谟曰:‘今时所谓履者,自汉以前皆名屦。’”意思是说,做为名词的“屦”,在汉代以前代替“履”;而“履”则以作动词为主。《诗经·魏风·葛屦》:“纠纠葛屦,可以履霜。” 便是其中典型的例证。有论者在《“屦”、“履”、“鞋”的历时发展与更替》一文中指出:表“鞋”义的常用词,在先秦主要用“屦”,战国末期“履”的名词义发展成熟,并在文献典籍中渐显优势,汉到唐代主要由“履”表达,“履”与“鞋”经过宋代相峙阶段后,在明代被“鞋”替代,并沿用至今。这番话基于考据,概述了“履”、“屦”等词义的变迁,“于我心有戚戚焉”(《孟子·梁惠王上》),可备一说。
至于“屐”和“屣”两字,早在先秦作品中就已出现,后代用法基本相承。不过它们不但始终没有能够成为常用词,而且最终也都被“鞋”替代,成为历史词汇罢了。
还有一种语言现象值得注意,即含有“履”、“屦”、“屐”、“屣”等几个形似义近字的成语,同样也是近义的或者是同义的成语。它们所在成语中的位置有时相互可以替代。例如“削足适履”亦作“削趾适屦”;“视如敝屐”亦作“视如敝屣”;“遗簪坠屦”亦作“遗簪坠履”,如此等等。
《惠山听松庵竹炉志》,是顾赓良从众多无锡地方志书和其他文献中集录有关惠山听松庵竹茶炉的记载,汇萃成的一部志书,共八则,计二千五百余字。篇幅虽不大,但将该竹茶炉来龙去脉介绍得一清二楚。为一个小小的茶具――竹茶炉专门作志,这在中国茶文化史上是一件十分罕见的现象,可见其故事多多。其故事如此之多,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由于听松庵在惠山天下第二泉旁,用其所藏竹茶炉煮二泉,烹佳茗,成为明清以来的人们最高雅的享受,天下第二泉与竹茶炉美妙的结合,形成了许许多多同样美丽的故事。第二,听松庵竹茶炉自明初洪年间创制以来,至民国二十一年止,历经明、清、民国三代,延绵六百余年,虽屡毁而屡新,其间许多视为黄钟大吕的物件早已灰飞烟灭,惟独此小小“尤物”却长存而长新,时空的永久性,自然生发出人们对听松庵竹茶炉好奇心。第三,这小小竹茶炉自产生以来,就笼罩着浓重的茶文化氛围,人们对竹茶炉的极尽歌咏之能事,其中不仅包括诗歌、散文,同时也包括书法绘画等等文学艺术样式,歌咏者不但有历代文人,也有僧人、大臣,甚至连位极天子的乾隆皇帝也对其产生永久性迷恋,据笔者粗略统计,参与歌咏者共百余人之多,诗文绘画书法计二百数十首(篇、幅),出版的专著亦有四部(吴钺《竹炉图咏》、邱涟《竹炉图咏补辑》、顾赓良《竹炉志》和《竹炉图咏补辑》)。这种群体性文化痴迷专注的对象却是一个微不足道茶具,何况又延绵六百余年之久,此本身就很具有传奇性、故事性。
顾赓良的《竹炉图咏补辑》,很明显是上继清乾隆时期吴钺《竹炉图咏》与邱涟《竹炉图咏补辑》二书,补充编辑而成的竹茶炉诗文汇辑,该书卷首有一幅《竹炉煮茶图》及《竹炉煮茶诗》书法墨迹,作者不详。其后为诗文,共辑录文四篇,诗十四首。所收录的诗文,均为吴钺《竹炉图咏》、邱涟《竹炉图咏补辑》二书所未载,如竹茶炉最初所有者性海的诗歌《二泉寺退归听松庵和王学士见寄》,特别是乾隆以前的康熙、雍正年间的二次竹茶炉吟咏诗文,上述二书均漏载,现简介如下:
一次是清代康熙二十三年(1684)秋,著名词人顾贞观亦按照惠山听松庵竹茶炉原样,重制一新的竹茶炉。置于其所居“积书岩”。顾贞观(1637――1714)字远平,一字梁汾,号华峰,亦是无锡人。康熙十一年举人,官内阁中书。能诗工词,与陈维崧、朱彝尊称词家三绝。好友吴兆骞以事流放宁古塔,尝作《金缕曲》二阙送之。又为之求救明珠之子纳兰性德,吴兆骞乃得以生还,当时传为美谈。著有《积书岩集》等。顾贞观对这个竹茶炉非常喜欢,当时文人名士也多有题咏。遗憾的是,当初王绂所画的竹茶炉图却不见踪影。此年冬天,顾贞观至京师,拜访好友――著名词人纳兰性德,而此时,纳兰性德正好偶得一卷题曰“竹炉新咏”的诗画合卷,打开一看,竟然有王绂的画和明代诗人李东阳等人诗,他认为“实听松(庵)故物”。顾氏见之,爱不释手,并将自己仿制竹茶炉经过相告。纳兰性德即将“竹炉新咏”诗画卷忍痛割爱送给了顾贞观。又作《竹炉新咏》诗以示纪念。顾贞观也将自己的藏书室“积书岩”改名为“新咏堂”,并请纳兰性德题 “新咏堂”横匾。康熙二十五年(1686)秋,顾贞观携竹茶炉和“竹炉新咏”诗画卷,经海波寺,拜访好友朱彝尊。恰好姜西溟、孙恺似、周青士三位诗人亦至,于是众人坐于青藤之下,一边以此竹茶炉烹泉煮茗,一边以竹茶炉为主题,吟吟诗联句,成四十韵,并写于诗画卷册之上。故此次“竹炉新咏”有顾贞观、纳兰性德、朱彝尊等人诗文。
另一次是雍正十年(1732)冬天,僧人松泉在一普通农家里发现一个不同寻常的竹茶炉,松泉本为听松庵竹茶炉最初所有者性海的后人,松泉认为此茶炉应为性海的故物,于是询问茶炉的来由,农家说其从祖曾为听松庵僧,后返俗,遂携听松庵竹茶炉与茶具回家乡,遂传于此农家,至雍正十年,茶具已失,竹炉无恙。松泉遂乞之而归,并求当时文人题咏,于是无锡人秦道然撰《惠山听松庵再复竹炉记》文和《再复竹炉》诗以记其事。
由于《惠山听松庵竹炉志》与《竹炉图咏补辑》世人多不熟悉,加之以篇幅不长,故经过初步整理,附录于下,以飨读者,以助中国茶文化之研究。
序
物不能自传也,必以人而传;人不能自传也,必有所托而传。三代金石、甲骨、简策之文字,图形尚象之刻画,皆有所托而传者也。后世孳乳日繁,始区而别之曰文(诗为有韵之文)、曰书、曰画三家,遂为文学之大宗,有一于此,即可不朽。吾邑听松庵之竹炉,一细物耳。自王孟端舍人为图咏以张之,竹炉乃以此名天下。明清两朝之贤士大夫以诗文相雄视者,灿然若明珠大贝,极文采风流之盛,而天章稠叠,几欲以山房之雅玩,为天府之球图,至是而竹炉之名益高绝千古。顾天道忌盈,炉图并毁,高宗御笔补图,且出内府所藏孟端《溪山渔隐图》以偿之,与诸臣赋诗题其上,不惜以帝王之尊,同骚人墨客较一日之胜,想见雍容太平之乐,不可谓非山林盛事也。咸丰庚申之变,《御笔图》及《渔隐卷》皆失而复得。先从祖都转公曾为文以记之,归之黄埠墩僧舍,乃不久而《渔隐卷》为裴伯谦所有,伯谦故善,先四兄以是卷为一邑之掌故。慨然留兄处者殆十年。后乃索还,或以为德不卒讥之,非也,窃谓孟端之画超凡入圣,为天下瑰宝,当与天下共宝之,乃欲以一邑私之陋矣,鸣呼,沧桑屡易,文物全非,归老山林,求所谓听松之流风余韵,已渺不可得,辄为不怡。顾甥康伯,园居多暇,独搜缉竹炉之诗文为一编,褒然《竹炉志》也。每一展卷,如置身成宏康乾之世。庄严典重,宛在目前,图卷虽亡,有《竹炉志》以汇萃之,则亡者可不亡,人与物之不能无所托而传之也,有如是哉。
壬申春正秦敦世序。
《惠山听松庵竹炉志》
无锡顾庚良集录
明洪武间,高僧普真,于绣岭亭故址,建听松庵。(《邑志》)
惠山寺大行门内为弥陀殿,后改为竹炉山房,贮竹茶炉及《竹炉图诗卷》。(《邑志》)
秋声小阁,在大悲殿左。峭壁岩,凿坎结小阁,缀柏倚空,如鸟巢猿穴,游人缘萝而登,最称奇胜,王问填以上土石,遂失旧观,久废。(《邑志》)
竹炉,在听松庵,明洪武间,湖州竹工为僧性海编竹为炉,规制精密,高不盈尺,上圆下方,类道家乾坤壶,王绂为绘图赋诗,时多题咏。永乐间,炉归潘克诚,后属杨谟。成化丙申,秦夔为僧撰疏募而复之,以贮秋声小阁,盛胫从子虞。尝仿其制为之。至清初,旧炉既毁,盛制又坏,而绂图亦亡。顾贞观更制二炉,携其一至京师,而得绂图于纳兰成德所,复归于庵。乾隆间,清高宗南巡,有诗叠韵卷中,赐“竹炉山房”额,命张宗苍补写一图,旧图凡四,而失其一也。已亥冬,知县邱涟取卷至署重装,毁于火。事闻,御笔亲仿绂画,为补首图,命皇六子及弘日午、董诰分画二三四图,补录前人题咏,又出内府藏王绂《溪山渔隐图卷》偿之,与诸臣赋诗纪事。甲辰春再幸,五叠前韵,命大学士梁国治书辛未以后御制诗于卷中。及更咸丰十年之乱,炉卷皆失。同治初,秦缃业始得御笔图,华翼纶又出所藏王绂《翠竹卷》,并付黄埠墩僧藏焉,而秦恩延亦旋得《渔隐卷》乃并归之。(《邑志》)
竹炉,旧在听松庵,明洪武间,僧性海命湖州竹工为之,制古而雅,王绂为绘图赋诗,诸名人相继题咏,篇什甚富。永乐初,性海之虎邱,炉遂留藏潘克诚家。成化间,潘之孙某,又以赠杨孟贤。孟贤殁之三年,秦中斋夔自武昌报政还,求访旧物,白诸孟贤之兄孟敬,俾还庵中。一时海内名流,俱为诗文赞美,先是盛冰壑容(笔者按:“容”,应为“搿保盛耄字冰壑。)之侄舜臣,雅慕兹炉,仿制为二,携至都中。一呈冰壑,一赠吴文定公,辇下名公钜卿题咏益伙,后亦付之庵僧。于是仿炉诸篇,与制炉、复炉诸作合而为一焉。藏久炉坏,庵亦废,卷遂沦失。清初有卷鬻于京师者,遂为满洲成容若所得,邑人顾贞观与容若善。乞以归。是时图已有四,贞观乃更制二炉,并归寺中,贮之大同殿右弥陀殿。巡抚商邱宋公装为四卷,识以官印。纯庙南巡至惠山,试炉酌泉,赋诗叠韵,并赐“竹炉山房”额,时四图又失其一,特命张宗苍补之。圣驾回銮,命工仿制,别建竹炉山房于玉泉山以贮之。知县邱涟,取卷至署重装,毁于火。事闻,御笔亲仿九龙山人意,为补竹炉首图,命皇六子弘日午等,分作二三四图补录,前人题咏于其后。又取内府所藏王绂《溪山渔隐图》偿之。甲辰春,再幸惠山,命大学士梁国治书辛未以后御制诗于卷中,永为名山世宝云。谨案,惠山竹炉久已著名海内,兹复恭邀睿鉴,益为泉石增荣,志载未能全备,敬遵御制诗集并无锡知县吴钺编刻之《竹炉图咏》各记序,合参邑志所载,叙其缘起如此。(周有壬《锡金考乘》)
竹茶炉,孟端与性海,一日偕潘克诚在听松庵,适湖州竹工至,遂以古制命为之,一时名人俱有题咏。永乐初,性海赴虎邱住持,以赠克诚,藏六十余年。成化间,杨谟孟贤得之。丙申,秦夔撰疏取诸杨氏归焉,有复炉唱和卷,与旧卷并传焉。(《惠山记》)
听松庵在惠山桃花坞下,双松房之左。庵之胜迹最多,绣岭亭故址一也,双古松二也,石床三也,松风阁四也,王中秘孟端画壁五也,竹茶炉六也,千金紫趾亭七也。绣岭亭系宋光禄滕中元故物,入国朝,僧普真即其地植松万株,创精舍,改颜“听松”,僧宗泐隶入门为松关,詹中翰希原书,左右为凝云轩,傍为松风阁,最后为听松精舍。内双古松,大围二人,小一人,邵文庄公歌之,石床旧在大雄殿,正德中始移置二松下,上刊“听松”二字,若为兹庵而设,后又有秋涛轩,王中秘病目,借寓静摄。目愈,图庐山景于轩之左壁,王少保淮赋长歌题右壁,又画观音大士像,书金刚诸经,人称三绝。松阁下又画《三人行乐像》,三人者,僧性海与王中秘、潘克诚也。目愈后,有竹工从湖州至,爰造炉式,使编竹为之,高不盈尺,圆上方下,类仙家乾坤壶。筑土为质密,叩之作金石声,而其中坎焉以虚,熔铁为栅,横绝上下,规制精绝。一时题咏,名作如林。永乐初,性海住持虎邱,此炉归潘克诚家垂六十年。成化间,巨室杨谟爱之,炉又归杨,杨殁,秦方伯廷韶自武昌报政还里,代性海嗣孙戒宏草疏往索之,炉复还山中。方伯侈为盛事,流传京师,题咏又多,合前诗装成二轴,并原炉贮秋声小阁,昔人于一物之微,矜重若此,后庵僧不戒,画壁既毁于于火,庵亦旋遭回禄。自邵文庄公建于金紫趾亭。遂割庵基之半,葬太夫人过氏,后即改为谕茔。而庵始属虚衔矣。(《锡山景物略》)
听松庵在桃花坞下,即宋滕光禄绣岭亭故址。洪武七年,普真既为退居,乃于庵左右种松万株,风声清远,故名听松。中有四轩,曰云深轩、曰秋涛轩、曰澹泊轩、曰指南轩,最幽邃,王中书孟端寓焉,成化十五年,建松风阁。(《惠山记》)
《竹炉图咏补辑》
无锡顾赓良集录
竹炉诗卷散失志感小引
秦火秋成
成化丙申,高祖方伯中斋公撰疏,募复竹炉藏之松风阁,命僧戒弘守之。后松风阁废,戒弘裔徒迁居二泉书院讲堂,仍守竹炉及《竹炉诗卷》,守僧没,讲堂垂废,予葺而新之,付僧文?管业,示冀存先业耳。奈讲堂之废,终不可回,然余更有惜于炉与卷也,白于县大夫丰时李公,炉得存慧山寺,而诗卷俱质于有力者之家,名公词翰,半为其窃去,无全璧矣。嗟乎!高祖能复旧迹于久失之后,余不能存讲堂于未失之前。有愧于前人多矣。
竹炉新咏记
顾贞观
惠山竹茶炉者,明初听松庵僧性海所制,王舍人孟端诸公各为诗文图赞以记之,岁久炉亡。至成化间,秦太守廷韶购得,复还僧舍,李文正、邵文庄诸公题咏尤众,而炉已渐坏。盛侍郎冰壑,命犹子舜臣仿佛为之,前唱后和,遂成大轴,迩年吴中丞伯成,初令吾邑,见之为加装潢凡二卷,独王舍人赠性海画及李文正篆“竹炉新咏”四字失去,览者以为遗憾。于是舜臣所为炉亦坏,其旧者乃不复存,惟一图在耳。甲子秋,即先端文公山祠,构积书岩于芙蓉亭遗址之侧,为堂三楹,累石疏泉,颇得幽居之乐。因忆山中故事,遂仿旧制,作两炉,炉成,赋近体一章,邑人闻者,竞赓原韵。会余入京师,携其一以行,拟乞题于辇下文章之士。一日坐成侍中容若通志堂,出书画共赏,得一卷,则王、李风流,依然合壁,而吴文定、谢文正诸公赠冰壑先生诗记附焉。余因乞此卷归置岩居,即颜其堂曰“新咏”。容若欣然许为余书之。夫一炉耳,其遗迹之离合显晦,盖有不偶然者,亟愿得时赋咏以记其异,且余亦何幸步前哲之后尘,为九峰二泉增此胜事哉?更百年后,此炉卷存与否莫可定,或未必无好事如余者耳。
康熙乙丑春分后二日,梁溪顾贞观书于燕台旅次。
惠山听松庵再复竹炉记
秦道然
道然字雒生,号南沙,康熙已丑进士,授编修,充日讲起居住官,丁酉江西乡试副考官,改礼科给事中,掌登闻院事。雍正初,纟圭藩邸事,在狱十四年,以子惠田通籍后陈情得释,寿九十。著有《泉南山人诗文集》、《明儒语要》、《困知记》。邑志儒林有传。
竹炉者,山中煮泉之器耳,乃编竹筑土而成,非有怪异瑰丽可爱重也,而工画者图之,能诗者赋之,既失矣,必求复之,斯亦奇矣。及再复也,距其始制时已四百年,而完好如故,则益奇矣。当明洪武初,性海真禅师始制此炉,邑中之与师善者有王舍人绂、王学士达善、朱少卿逢吉,竞为书文图画以张之。一时风雅之士,争传竹炉之名盛,有篇章联成卷轴。永乐间,禅师没而炉亦亡。至成化丙申,先方伯中斋先生,吟赏卷中诗句,而惜炉之不存也,乃作《疏引》募之,果得于邑中巨室。是时先隐君贞靖先生,方主碧山呤社,乃偕社中诸老,共为歌诗,流传京师,遂有文恪王公、文定吴公及先太保端敏公,与一时名卿巨人交相唱和,篇章益富。长沙李文正公题其卷曰“竹炉新咏”,于是竹炉之名,几与第二泉并驰海内,至明末而炉复失,莫有访求之者,康熙丁丑,商丘宋太宰荦抚吴,取竹炉诗卷遍观之,芟其无杂,存其人与诗文之足传者,装成四轴,俾山僧世守之,而终惜炉之不可复得,为山中缺事。雍正壬子冬,有松泉上人者,真公之后,遇此炉于农家,知为山中故物,询所由来,乃其人从祖始为庵僧,后返初服,遂携竹炉及茶具去,今茶具已失,而炉尚无恙。上人遂乞之而归,走告王吏部虚舟,求其作记书石,以垂不朽,虚舟以此炉之初复也,中斋先生倡为疏引,贞靖先生倡为诗文,使竹炉之名大振。则竹炉之存亡,虽山中之故实,亦秦氏之佳话也,作记当嘱某,上人以虚舟意来告,余瞿然而谢曰:“某不敏,其人其文,何足附诸名贤后?”为竹炉重请,辞,上人曰:“昔人有言,诵前人之清芬,公能无意乎?”余无以答,乃敬诵先隐君句曰“湘筠骨格依然好,留与真公弟子传”。又诵先方伯句曰:“从此远公须爱惜,愿同衣钵永相传”。以此应上人之请可乎?上人合十而谢曰:“谨受教。”
王绂《溪山渔隐图卷》复归僧舍记
秦缃业
前明洪武间,惠山听松庵僧性海,尝编竹成炉以煮茗,王绂为之绘图赋诗。后炉坏更制,而绂图亦亡,迨康熙年,内阁典籍顾贞观,得于纳兰成德所,复归诸庵,及高中(宗)纯皇帝南巡,数幸庵中,赐以“竹炉山房”额。乾隆四十四年冬,无锡知县邱涟,携卷至署重装。毁于火,事闻,御笔补图竹炉,仍仿王绂笔意,并取内府所藏绂画《溪山渔图》偿之,与诸臣赋诗记事题其上,即是卷也。自后,庵僧每出炉及画卷夸示游客,薄海皆知,传为盛事。咸丰十年,粤寇遘乱,锡城沦陷。竹炉山房既毁,诸卷亦散失。同治三年,臣缃业得御笔图于上海,时县城虽复,听松庵一片瓦砾,基址仅存,未遑兴构。越明年,即就惠山寺故地建淮湘昭忠祠,而竹炉山房遂不可复问矣。然天章宸翰,终未敢私藏诸家,会黄埠墩僧舍落成,因付住持。臣华翼纶复出其所藏王绂画《竹卷》以补其阙,而《渔隐卷》不知流落何所,不无余憾焉。又数载,臣族弟恩延,始见是卷于洞庭山人家,以重价赎之归,亦不敢私为已有也,拟并归黄埠墩僧舍,俾臣记之。噫!烟云过眼,书画之常,一经易主,莫可踪迹,而古人笔墨,自有真气流行,恐非后世所能抚仿,况是卷,前追吴镇后启沈周,尤称绝笔,乃既失而复得之,不可谓非幸事。至听松庵,自有唐迄本朝,兴废不一,无难复旧,今顾并其基地而亡之,千余年古迹,一旦荡焉,泯焉,殆亦有数存乎其耶?虽收藏得所,易地皆然,然终非先皇帝巡幸赐图之意。安得有贤有司及地方好事者,复构斯庵,复制斯炉,庶几“顿还旧观”乎?(卷首有御题“顿还旧观”四字)
诗
二泉寺退归听松庵和王学士见寄
普真性海
泉上归来已一年,万松阴里屋三椽。坐残白日浑无事,买断清风不费钱。猿堕山崖寻果树,鹤穿林径避茶烟。王猷识我平生意,时寄新诗一两篇。
咏竹茶炉次匏翁
邵宝
雨过春山满汲泉,旧僧炉在好烹煎。缁尘性绝甄陶外,烈火心降汗竹前。白雪翻时群蟹沫,碧云蒸处一龙眠。调元固有商家鼎,不出山林道已全。
盛舜臣新制竹茶炉和韵
李东阳
石罅曾分袅袅泉,裹茶添火试同煎。形模岂必随人后,鉴尝何因置我前。秋共林僧烧叶坐,夜留山客听松眠。王家旧物今虽在,竹缺砂奔恐未全。
来月楼试竹茶炉和韵
王表邦正
楼在空中月在濠,茗炉小试欲生涛,火兼文武功非易,香泻漪澜品亦高。六碗通灵容我共,一尊低唱任渠豪。乘风便为苍生念,何日颠崖命可逃。
仿王舍人制竹炉成漫题二绝
华应象心白
竹炉佳制遗僧舍,千古高闲老孟端。此日渭川无胜具,幽人漫自炼泥团。窗上梅花影自横,枝头倦雀寂无声。飕飕蟹眼如催句,扬出茶烟伴白云。
复竹茶炉和顾梁汾
秦保寅石农
高闲清制尚依然,试茗萧斋一榻前。秋水涧深朝听雨,落花风过午生烟,缥囊珍重三千首,僧院销沉二百年,不是彦先能好事,几回遗韵委流泉。
重制竹炉告成志喜
顾贞观
竹炉清韵忽依然,位置仍宜水石边。书讯有僧来谷雨,鬓丝如鹤伴茶烟。家山梦去忘为客,故国诗成感纪年。冷暖此君须自觉,无劳更试醒心泉。
和顾梁汾竹炉新咏原韵
纳兰成德
炉成卷得事天然,乞与幽居置坐边。恰映芙蓉亭下月,重披斑竹岭头烟。画如董巨真高士,诗在成宏极盛年,相约过君同展看。淡交终始似山泉。
前题
梁佩兰
见说山居思渺然,帘栊清影竹炉边。一春茶事添香云,满地松风上绿烟。长似茂陵忘客病,绝无寒食禁新年。庵中更有高僧约,放鹤归来听夜泉。
顾梁汾舍人自制竹炉携至都下客争赋之余即用原韵为诗二首
吴雯
竹炉活火夜犹然,梦绕吴淞水石边。塞上风尘逢旧制,江南榆柳忆新烟。山移明月空猿鹤,洞改桃花几岁年。认取庐山真面目,天涯随处谷廉泉。
高馆闲过华烛然,涛声小沸前。空怜紫塞冰霜候,可有蓝田暖玉烟。红雪征歌违此日,青樽赌茗订他年,藤萝休蔓王官谷,待酌鸯浆顶上泉。
观新颁竹炉图恭和御制原韵
顾敬恂斐瞻
薜萝深处启瑶图,一日传观遍万夫。泉石分明真态见,烟霞变幻墨痕无。竹房日丽挥龙翰,松径云深护鹤雏,胜迹任教人共赏,不须呵禁列金吾。
胸怀邱壑写新图,未许樵人笑士夫。稚兴欲超桑苎上,风流得似辋川无。彤庭落纸双花管,青琐衔书五色雏,绝胜泥金摹紫岳,何劳封禅问夷吾。
再复竹炉诗
秦道然
四百年间前老衲子,编竹为炉煮泉水。吟诗作画尽名流,点缀林泉助清美。斯人云亡炉亦失,翰墨凄凉久藏庋。吾宗方伯中斋公,爱赏诗篇吟不已。叹息炉亡作募文,果得珠还合浦里。是时碧山盛吟社,公(编者按:此字似为多)吾祖贞靖执牛耳。十老清词追古人,好事流传到京邸。胜国方当全盛日,廊庙公卿富文采。区区竹炉何重轻,短句长篇叶宫徵。倡者吴门王与吴,重以长江文正李。从兹卷轴比牛腰,细物几几并簋。世事推迁不可常,炉再亡来百年矣。山僧松泉好文翰,方袍不异冠巾士。密访穷搜亦有年,一旦得之真失喜。奉持珍重告吾侪,愿将翰墨继前轨。先人清芬吾可诵,脘弱才疏吾知耻。诗有城南杜少陵,书有寓公王内史。合并二妙勒贞珉,炉共山泉同不毁。
竹炉联句并序
朱彝尊
锡山听松庵僧人性海制竹炉,王舍人过而爱之,为作山水横幅并题以诗。岁久炉坏,盛太常因而更制,流传都下,群公多为吟咏。图既失,犹散见于西涯、篁墩诸老集中,梁汾典籍仿其遗式制炉,恒叹息旧图不可复得。及来京师,忽见之容若侍卫所。容若遂以赠焉。未几容若逝矣。丙寅之秋,梁汾携炉及卷过余海波寺寓,适西溟、青士、恺似三子亦至,坐青藤下,烧炉试武夷茶,相与联句成四十韵。明年梁汾将归,用书于册,以示好事之君子。
西神峰连延,龙角氵九泉喷(恺似)。桑苎次水经,第较中冷逊(西溟)。山僧寡当役,谷饮遂夙愿(竹坨)。跏跌长松根,风来耳垂M,(青士)。都蓝选茶具,一一细莎顿(梁汾)。舍彼陶冶工,截竹等辫?(恺)。附以红泥团,其修仅扶寸(西)。坎上离于中,下乃利用巽(竹)。微飘飕飕入,活火焰焰青(青)。初聆桧雨喧,渐见鱼眼目仑(梁)。紫笋舒萌尖,乍点汤色嫩(恺)。王郎穿竹过,爱接支许论(西)。解带盘石间,素瓷迭相劝(竹),钦然惬所遇,伸纸随染渲(青)。蒙蒙岩亭瀑,历历水田畈(梁)。短短茅覆屋,茸茸荻抽马d(恺)。桥欹乃有路,门辟或无楗(西)。林壑虽未深,埃?颇已远(竹)。流传盛新咏,群雅足彝宪(青)。或为篆籀隶,若B鬲敦肤(梁)。或为真行草,若繇靖羲献(恺)。穆如清风作,举一可当万(西)。呜呼百年来,精庐窟猎猎(犭区)(竹)。曩时所珍物,零落委荆蔓(青)。吾家r塘侧,想兹恒缱绻(梁)。形模授巧匠,高下仿遗木爰(恺)。所惜七尺图,虑为尘土坌(西)。开箧逢故人,辍赠得右券(竹)。羊脂镂躞玉,兽锦束腰(青)。臂诸延平津,剑合始无恨(梁)。俄警邻笛悲,永欢壑舟遁(恺)。萧条黄公炉,歌哭与俗溷(西)。是物睹者希,五都绝市贩(竹)。今年吴船来,载自潞沙堰(青)。徒置青藤阴,旅话破幽闷(梁)。质比连勺轻,形嗤石鼎纯(恺)。小勺分宫时,头纲试瓯建(西)。忽忆秋水生,乘此风力健(竹)。逝将挂席归,偶耕师下()(青)。毋令石床空,兼使夜鹤怨(梁)。
惠山听松庵,当明洪武间高僧性海手制竹茶炉,王舍人孟端绘图且为赋诗,名流相继续和,几遍海内,而炉之存没不常,顷灵源上人于斗门张氏访得之,识竹斓扁,土色如漆,丐云川先生广为征诗,余虽未识灵源,然知其工诗善画,窃喜性公宗风未坠也,因贻以长句。
[关键词]司马光家人卦摩崖题刻价值
在著名的杭州西子湖畔、南屏山西麓“小有天园”山腰有一大篇幅的石刻――家人卦题刻,为北宋大臣、史学家司马光书。这里山崖峭立,怪石嶙峋,漫山古藤,盘根错节,草木秀丽,飞鸟往还,登上山巅,可以览尽西湖风光。北宋时这里为兴教寺所在,元末寺圮。明洪武间重建,后改为壑庵。因为景色奇异,又称“赛西湖”。清初为汪之萼别墅。乾隆十六年(1751年)弘历皇帝南巡到杭州,游览此地,赐名“小有天园”。
■
家人卦题刻刻于一自然的山石上,山石高5.9米,长9米,面朝北。题记文右行,正文十二行,隶书,字径二十七厘米,内容为:“家人:利女贞。彖曰:家人,女正位乎内,男正位乎外,男女正,天地之大义也。家人有严君焉,父母之谓也。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而家道正,正家而天下定矣。彖曰:风自火出,家人。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初九,闲有家,悔亡。彖曰:闲有家,志未变也。六二,无攸遂,在中馈,贞吉。彖曰:六二之吉,顺以巽也。九三,家人■,悔厉吉;妇子嘻嘻,终吝。彖曰:家人■,未失也;妇子嘻嘻,失家节也。:富家,大吉。彖曰:富家大吉,顺在位也。九五:王假有家,勿恤,吉。彖曰:王假有家,交相爱也。上九:有孚威如,终吉。彖曰:威如之吉,反身之谓也。”共202字,宽2.21米,高2.71米。在同一岩石家人卦后刻有《乐记》和《中庸》,字迹较为清晰,其侧有米芾题“琴台”二字,宽0.68米,高1.44米,但字迹很难辨认。题刻始刻于宋代,虽经历了近千年,但整体没有遭受破坏,保存较好。1963年3月,浙江省人民委员会公布司马光《家人卦》摩崖刻石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1年4月,浙江省人民政府重新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号迂叟。北宋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运城安邑镇东北)人,出生于河南省光山县,世称涑水先生。司马光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宋仁宗时中进士,英宗时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反对王安石施行变法者之一,之后离开朝廷15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等。司马光家人卦摩崖石刻为北宋宝元初(公元1038年),司马光来杭探望父亲时所书,是杭州摩崖刻石中保存的体量较大,刻字较多的一块北宋石刻,具有一定的书法艺术价值,对研究北宋的历史文化、杭州地方史及司马光个人历史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两浙金石志》中有关此处题刻的记载《西湖志》中有关此处题刻的记载
不过此处题刻历史上也曾有过争议,有说题刻是唐人书的,如周密的《武林旧事》里有提到此摩崖出自唐人手笔,而叶绍翁的《四朝见闻录》、潜说友的《临安志》、吴自牧的《梦粱录》皆云司马光书,阮元的《两浙金石志》也有云:“据《宋鉴》称,绍兴六年十月庚辰,上谕大臣曰:司马光隶字真似汉人,朕有五卷,日夕置座右,所书乃《中庸》与《家人卦》,皆修身治国之道,不特玩其字而已。今摩崖所刊,合乎《宋鉴》,当是诸大臣闻思陵面谕,请刊于石者。”《西湖志》记载:“家人卦,在南屏山小有天园。摩崖题刻,司马光隶书,计十二行,字二十七厘米。”同时收录题刻内容,对《乐记》、《中庸》也有记载。所以题刻的作者是司马光是毋容置疑了。
如果说《资治通鉴》为历代政治家、军事家所必读书籍的话,那司马光的另一部《家范》在当时可谓是家教的范本。司马光自己说,《家范》比《资治通鉴》更重要,“欲治国者,必先齐其家。”。据史志记载,唐代狄仁杰曾著《家范》十卷,但书已不传。司马光乃取前人旧名,撰成此书,以为家教课本,后学准绳。《家范》系统地阐述了封建家庭的伦理关系、治家原则,以及修身养性和为人处世之道。书中引用了许多儒家经典中的治家、修身格言,还收集了大量历代治家有方的实例和典范,为后人树立了楷模。《家范》首载《周易?家人》卦辞以及节录《大学》、《孝经》诸篇语录,作为全书之序。正文自《治家》至《乳母》共十九篇,凡历代卿士以至匹夫凡“家行隆美可为人法者”都辑录在内,所以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和文献价值,司马光不仅仅汇编历代相关的资料或事例,而且还要利用这些材料阐发自己的观点。作者认为,治家“莫如礼”,齐家的规范应是:为人祖者,要“以义训其子,以礼法齐其家”;为人父者,要“爱子教之以义”;为人母者,“不患不慈,患于知爱而不知教也”;为人子者,则应以孝为天经地义,为行动之准则。全书以节录诸经治家之语为纲领,以搜集史事为例证,阐发封建大家庭的伦理关系、道德规范以及如何治家的方法,深受封建社会士大夫的推崇,被列为家庭必备之教育课本,是维护封建伦理纲常、修身治家的规范。《家人卦》作为此书的序之首,宣扬封建家道,从中可以看出司马光的个人思想,以及当时封建思想,可以从中了解到当时封建统治者是如何利用它来禁锢人们的思想的。
司马光擅长楷书和隶书,其楷书的特点是:用笔提按分明,结体规整扁平,在横划的入笔出锋处,时常带有隶意蚕头凤尾的意图和造型,明显融入了隶书传统。而他隶书的特点则是:用笔方折斩截,毫端彰显笔力,笔画沉着刚劲,线条以直弧相参,朴拙之中尽显秀美之态,其隶法之外兼带楷意。司马光留存下来的书法作品不多,家人卦石刻为现存杭州一处刻字较多的石刻,而且有别于司马光存世的手札小品风格。他的字瘦劲方正,用笔的起落明晰利落,质朴淳厚,一笔一画都写得十分规矩,即使是长篇大幅,也毫不马虎,如此端劲的书风,与他忠直严谨的个性也是相似的。宋黄庭坚云:“温公正书不甚善,而隶法极端劲,似其为人,所谓左准绳,右规矩,声为律、身为度者,观其书可想见其风采。”而此处题刻楷隶并济的手法彰显极致,可见此处题刻无论从司马光存世书法的篇幅还是从他的书法风格特色来讲都是弥足珍贵的。
参考文献:
1、施奠东主编《西湖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12月卷十
张旭升笔名:张评
立冬一个礼拜,画家王立勤约我登崆峒山写生,我欣然答应。车到崆峒山后峡,胭脂河的涛声如雷贯耳,湍急的河水不见了往日的浑浊,清清亮亮的,一眼看到水底的碎石、杂草;水面漂浮着芦苇的花絮及枯枝败叶,顺着水势向泾河流去。两块巨大的二郎石矗立在河水中央,强行将水分成两股,迫使河水向两岸挤去,拍打出耀眼的白浪。我站在岸边凝视,分明感觉到细微的水沫溅到脸上,凉簌簌的,下意识地打了一个哆嗦,后退了两步。胭脂河的上游是宁夏泾源县老龙潭,我曾去过一次,有一条峡谷叫胭脂峡,流入崆峒后又称胭脂河了。它们都有同一个特点,那就是两岸生长着诸多的山桃树,立春时节桃花烂漫,紫色的、红色的桃花落入河中,浸染的河水便有了胭脂的颜色,为此还产生了许多传奇故事,久久在民间流传。
阳光很艳,一片清晰。天是蓝色的,漂浮的云是纯白色的,它们慢慢移动,极像南极蔚蓝的大海漂浮的大大小小的冰块,也像动画片大闹天宫的祥云,极具美感,美不胜收。山的下部是暗色的,那是逆光造成的,而山的上部由于强光照射的缘故反射出刺目的光亮,使人睁不开眼。明与暗的对比如此强烈,产生出的视觉效果无以伦比,就像有人刻意的用一只毛笔在山的腰部重重地划了一杠。在明与暗的对比中,我寻找着新的发现。一块零碎的凸起的山石引起了我的警觉,细细观察发现,三只巨大的猩猩头像凸显在我的眼前,并深深地震撼了我。太像了,大自然的神工鬼斧造化出的物像出神入化,除过惊叹好像再无其他语言比拟了。三只巨大的猩猩头像一字排开,高昂着头望着远方。我分明看到它们的眼神带着警觉甚至惊恐,面部严峻的表情似乎在告诉人们在数千年前、数万年前崆峒山曾发生的许多不为人知的天崩地裂、惨绝人寰的悲剧。它们变成了山石,仍就保留了当初的形象,默默地厮守在山林,等待着人类拯救它们。我对王立勤说,它们多像二战时期的“三巨头”,威武、神圣、不可侵犯、所向披靡。王立勤说,诗人总爱感慨,画家总爱发现,而你两者兼备,可绘画。我说不行,诗人的思维方式与画家截然不同,所以我当不了画家,你当不了诗人。
登山是件辛苦的事,但有朋友相伴,不觉得辛苦,反而觉得幸福。王立勤被眼前的一片树吸引住了,从发白的军用挎包里取出速写本,快速地画着素描。我伫立山道,望着对面的山脱口说,那是大象山吗?王立勤答,是。此时的大象山笼罩在阳光下,巨大的身躯、长长的鼻子、黑黑的眼睛、大大的耳朵、强悍的四肢以及皮肤上的瘢痕暴露无遗。大象吸水是崆峒山一大景观,由于逼真,人们总乐意在此拍照留念。崆峒山的树是有特点的,一是密,可用紧密、亲密、细密、密密匝匝、密不透风、密而不乱、密而有序等概括;二是形,可用形影不离、形诸笔墨、形单影只、形销骨立、形形、形影相吊等概括;三是奇,可用奇形怪状、出人意料、出奇制胜、其丑无比、奇观、奇幻、奇妙、奇异等概括;四是怪,可用精灵古怪、怪诞不经、怪模怪样、怪癖、怪相、怪讶等概括;五是秀,可用木秀于林、眉清目秀、秀色可餐、风景秀逸、秀气雅致、清丽、娇媚、俊美等概括;六是傲,可用傲气冲天、傲然屹立、傲慢轻蔑、傲睨自若、傲雪凌霜等概括。总之,把所有最美的语言附加在她的身上一点也不夸张、过分。往林中稍走几步,你会看到粗壮不一、长短不一的藤或缠绕树间,或横七竖八地四处蔓延、或匍匐着山体攀援而上,或断裂、或与枯死的树一道死去。王立勤感慨道,藤过分依赖于树,总是缠得紧紧的,不给树喘气的机会,只知道自己享受生活,结果,适得其反,它缠死了树,它也死了,不懂得相依相存的关系。我说,人也一样,贪婪的心永无止境,拼命地搜刮钱财,造成了诸多人放弃了道德的坚守,追求物质享受,当欲望得不到满足时便顿生邪念,走上了不归路。崆峒山好再无求无欲、空空洞洞、坦坦荡荡,否则也就成就不了天下道教第一山的美名。
行至凤凰岭中段,远远的望见灵龟台新修的庙宇,一条蜿蜒小道从山底直达庙宇。过去这里没有路,人们为了抄近路先踩出了一条便道,而后崆峒山管理局顺应民意,拓宽了道路,加修了台阶,方便了游人登山游览。双眸上眺,望见凌空塔高高矗立,灰色的塔影显现出威武雄壮的暗色调,给人一种英雄赴难,气壮山河的霸气、豪气。唐骆宾王在他的《边城落日》有诗曰:紫塞流沙北,黄图灞水东;一朝辞俎豆,万里逐沙蓬。候月恒持满,寻源屡凿空;野昏边气合,烽迥戍烟通。膂力风尘倦,疆场岁月穷;河流控积石,山路远崆峒。壮志凌苍兕,精诚贯白虹;君恩如可报?龙剑有雌雄。唐李白在他的《赠张相镐》有诗曰:本家陇西人,先为汉边将。功略盖天地,名飞青云上。苦战竞不候,当年颇惆怅。世传崆峒勇,气激金风壮。英烈遗厥孙,百代神犹王。清谭嗣同在他的《崆峒》有诗曰:斗星高被众峰吞,莽荡山河剑气昏。隔断尘寰云似海,划开天路岭为门。松拿霄汉来龙斗,石负苔衣挟兽奔。四望桃花红满谷,不应仍问武陵源。《崆峒山新志》共载唐代至民国诗作189首,现当代古体诗64首,共计253首,现代诗词、散文、游记、小说、影视剧本等可用海量计算。( : )
抵达太清宫,旌旗招展,炊烟袅袅,人们在此歇息,喝水、便餐。我和王立勤坐一长凳,拧开各自带的保温杯慢慢品饮茶水。一道长弯腰曲背,提着一把大茶壶不停地给游客添水。时有人上香,道长放下茶壶在供桌旁打击铜磬,嘴里念念有词:无量天尊,诸神护佑。上香人心存感激,掏出钱夹,百元大票塞与供箱,随后跪地长拜,起身离去。道长的寝室坐满了人,铁皮炉子的碳火直往外窜,旁边烘烤着油饼、蒸馍等食物,大茶缸里煮着高浓度的铁观音,游人不停地品饮,续水。崆峒山海拔较高,寒冷潮湿,道士、和尚及风景区的管理人员都喜欢喝高浓度的铁观音或是砖茶,驱寒保暖。茶不是白喝的,游人总是象征性地付几个茶水钱,好下次上山有个歇息的地方,不被诸神讨扰。出太清宫不远,几处庙宇正在修建,水泥沙子堆了一地,青色的瓦被民工甩向屋顶。看来,新的庙宇不久即将完工,但不知供奉的是哪路神仙。放眼望去,落尽叶子的树木覆盖山体,透露出山的骨架、脊梁、形态、走势。此时我才真正看清了崆峒山的真面目,尚若是春夏时节或是雨雾天气,可真的成了不识崆峒真面目了。透过稀疏的树枝,看到了遥不可及的通天桥。通天桥横跨在两座凸起的山峰间,下面是深达数百米的深渊,峰顶的建筑显得十分挺拔、威武,似有天上仙阁的韵味,用美和奇来比喻再恰当不过了。
平凉大多数人登崆峒山以锻炼身体为主,上至中台便折路返程了。游客中心及购物中心均在中台,商品以旅游纪念品为多,最为有名的要属崆峒剑了,这与崆峒武术有着很深的渊源。崆峒武术在中国乃至海外大有名气,与少林、武当、峨眉、华山并称中华五大武术流派,至今仍被武术界推崇,金庸先生题碑文:威震西陲。春夏时节道士、和尚挥棒舞剑,吸引游客驻足观看,不时发出连连喝彩,称崆峒武术名不虚传,应当发扬光大。茶社、茶摊生意火爆,喝茶聊天成为许多游客的嗜好,桌前摆一杯盖碗茶,边喝边看风景,那的确是人生的一大享受。站在中台看崆峒山的山门竟是那样的气势恢宏,“崆峒山”三个鎏金大字熠熠生辉,那是启功先生亲笔书写。名字留名山是那样配备,相得益彰。中台是崆峒山的中心位置,以此为中心延伸出四座台,分别为东台、西台、南台、北台,酷似一朵盛开的莲花,而崆峒山便成了一座巨大的莲花宝座,支撑起大大小小百余座佛堂禅寺,佛经朗朗、佛灯长明、佛香袅袅。天空的蓝是前所未见的,像一盆清水滴入了几滴墨水,顷刻间散开、融合的那种蓝。飞机从山顶飞过,洒两道白色的烟雾,慢慢蠕动,极似两条巨龙翱翔于天,无意之间的造弄竟也渲染出意想不到的佳境。
东台的建筑赋有特色,除去道观庙宇外还有依山势而建的亭廊,飞檐拱翘、圆木红漆,风铃声不绝于耳。走到悬崖峭壁前,一眼看到深不可测的谷底,虽害怕,却能领略平时无法看到的风光。往右看,陡峭的山峰层峦叠嶂,松树、柏树、杂树相互映衬,画眉鸟、鴏寿鸟、灰喜鹊等鸟类亮翅比美、赛喉,一时间大有鸟语花香的氛围。往左看,崆峒水库尽收眼底,绿茵茵的水似绿宝石那样晶莹剔透;坝底的山行道弯弯曲曲,似一条长蛇在山谷间穿行,而问道宫就镶嵌在谷底,寂静优美;坝底的缆车徐徐上行,穿越崇山峻岭,直达顶端。往上看,星罗棋布的亭台楼阁争相辉映,将天下道教第一山装扮得分外妖娆。此时,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诗句浮出脑海,感叹人的智慧、勇气、顽强是那样的可贵、高尚。山很高大,挡住去路,看得到无限风光在险峰却难以跨越,只有敢于把险峰踩在脚下的人方可伫立绝顶,领略风光无限。事物往往如此,彼此都在对峙、抗衡,一番较量之后才能分出胜负。人往往成为佼佼者并不在于力量的强大,而在于智慧与毅力的交融,还有豁达的胸襟、远见的卓识、深邃的思想,故而,人类一直在征服,哪怕付出血的代价乃至生命。当然,人和自然应当是和谐的关系,融入自然之中体味生命的轮回会使人智慧大增、享受幸福时也不拒绝痛苦与不幸,而要勇敢地接纳。
一和尚蹲在寺前吃饭,脚底放着一只瓷碗,三只猫围在跟前“喵喵”地鸣叫,和尚掰几块馍放入碗中,又夹几筷菜放入碗中,猫儿围拢过去舔吃,不停地摇着尾巴,心存感激。我是被感动了,久久注视。
2012、1、8
甘肃平凉市崆峒区检察院
邮编:744000
关键词: 旅游景点介绍 接受理论 英译策略
近年来,旅游业迅速发展,旅游翻译的研究也成了一个热门课题。国内外诸多学者已经从不同的视角对此进行了研究。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从接受理论视角对宜春旅游景点介绍的现有英译文本进行评价,指出其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探讨、例证接受理论指导下旅游景点英译的策略。
一、接受理论与旅游景点翻译
接受美学,或称接受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以姚斯为代表的康斯坦次学派提出的一种文学批评理论。接受美学认为,任何文学文本都只具有未定性,只有通过读者的阅读才能使其意义的实现具体化。读者的阅读活动、接受程度、审美情趣等因素对作品的意义和价值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接受美学这样解释作为审美主体的读者的作用:“在这个作者、作品和大众的三角形之中,大众并不是被动的部分,并不仅仅作为一种反应,相反,它自身就是历史的一个能动的构成。一部文学作品的历史生命如果没有接受者的积极参与是不可思议的。因为只有通过读者的传递过程,作品才进入一种连续不断变化的经验视野。”(H.R.姚斯,R.C.霍拉勃,1987)由此可见,接受理论的出现实际上打破了先前文本中心理论的束缚,真正将读者摆在一个重要位置上。
旅游景点介绍的最终目的是要旅游景点文本所瞄准的潜在的游客就是旅游文本的读者,旅游机构当然希望通过景点介绍在消费者心理上造成的一定影响,这种驱动力决定了景点介绍文本一开始就是以“读者为中心”,把读者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旅游景点英文版的读者主要是说英语或懂英语的人群。他们的语言、文化、政治等因素与中国的存在着差异,如果这时还拘泥于对原文内容和语言结构的绝对忠实,就可能无法激发起西方读者的注意力和兴趣,更不要谈引发他们旅游的欲望了。由此可见,景点介绍文本的翻译目的决定了景点翻译所采用的标准与接受理论的核心思想是统一的。
二、宜春旅游景点英译中现存的问题
旅游景点介绍的英译旨在传播旅游信息及文化、吸引国外游客。宜春旅游景点介绍的英译具有同样的目的。然而,让人颇感意外的是,宜春景点的现有英译文本(Splendid Yichun(《锦绣宜春》)――中英文对照的宜春旅游册子,以及宜春旅游景点的网站――明月山网站上的英文页面)却是错误连连,在本文中,我们把这些问题归为两类:语言错误和文化误译。
1.语言错误
该类错误包括单词拼写错误、意义遗漏问题、语法错误、表达错误、中式英语现象、用词不当问题、语言累赘、标点错误等。
例:宜春生态环境优越。是全国第一批生态试点城市之一,境内7条主要河流全部达到饮用水标准,10个县市区的大气质量都达到国家标准。
原译文:Yichun’s Zoology environment is very superiority.It is the one of the first trial cities in China.The water of Yichun’s seven rivers meet drinkable requirement.
原文是《宜春简介》中的一个句子,在其译文中我们可以赫然看到各类语言错误。语法错误:译文中“meet”应改为“meets”,“drinkable requirement”应改为“drinking standard”;在这个英译中,硬译的痕迹十分明显,如,“生态试点城市”“10个县市区”的翻译生硬、笼统、不准确,不利于外国读者理解接受。在接受理论指导下,我们试译如下:Yichun’s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s very superior.It is the one of the first ecological pilot cities in China.The water of Yichun’s seven rivers meets drinking standard.
2.文化误译
旅游资料中蕴含着大量的文化信息,如:历史典故、神话传说、诗词歌赋、民情习俗等,这是吸引游客的一个重要因素(包惠南、包昂,2004:148-158)。如果译者没有考虑到中国文化的独特性,忽视译文读者的文化结构,往往容易造成专有名词翻译的不可接受性。
《锦绣宜春》宜春市旅游局和宜春市政府新闻办公室联合编印。
例:唐朝著名诗人王渤的诗《藤王阁序》中提到的“‘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其人、其事、其物均出自宜春”。
译文:During tang dynasty famous poet Wangbo’s poem 《TengWangGe Xu》,there are “thingbravenesssky preciousness”“People famous and earth bier”.All the persons,things,contents come from Yichun.
我们暂且不去讨论该译文出现的诸多格式错误,死译现象,光是《滕王阁序》的英译“《TengWangGe Xu》”就会让英语读者莫名其妙。我们试译为:The famous poet Wang Bo of Tang dynasty has written a poem titled Tengwangge Forword,where Yichun was mentioned as blessed place full of brilliant people,which is the real portrayal of Yichun.
以上所提的这些问题在宜春景点介绍文本英译中很普遍,这就会导致外国游客对译文接受的障碍,造成信息沟通的失败,也就无从吸引他们了。
三、接受理论指导下的翻译策略
旅游景点的英译是对外宣传的重要形式,在传播旅游信息及文化、吸引国外游客、诱发潜在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产生兴趣等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基于目前翻译效果不佳的事实,我们要以接受理论为指导,采取有效的策略,进一步提高译文的质量。
1.音译加注法
旅游景点介绍文本中蕴涵很多中国独特的历史文化,在这种情况下,源语读者即操汉语的人对旅游资料中的少量的文字所承载的文化信息十分了解,但对外国人来说却非常陌生。译者的任务是将原文中的中国文化信息完整地传达给外国游客,要达到这一目的,译者须补充相关的背景材料和文化常识,采取音译加注的办法,从而使其理解、接受。如:
祖籍地:Hu Yaobang’s Ancestral Home;朱轼陵园:Cemetery of Zhushi,因外国游客对、朱轼缺乏相应的了解,这样的景点名称的翻译就很难能吸引他们了。故而,我们试翻译如下:祖籍地:Ancestral Home of Hu Yaobang (a Chairman of China);朱轼陵园:Cemetery of Zhu Shi (a well-known official in Qing Dynasty)。
包圆:Baoyuan(meat and bamboo shoots dumpling),这是宜春的一道特色菜,从其菜名上根本看不出它的用料、做法。因而,译者在音译的同时,可通过加注的方式将详细信息告诉译文读者。
2.增减改译法
英汉旅游文本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中文文本多引经据典、词藻华丽,英文文本多直扣主题、描述客观;在谋篇布局上,前者的写作一般呈直线型,后者则呈隐伏型(Connor,2001)。因此,一字一词地将源语文本翻译成英语文本很多时候反而不是英文读者所乐意接受的,而应该根据英语语言习惯、表达方式、格式、措辞等对源语文本进行必要的增删改写,删除符合汉语语言习惯的华丽词藻和过度修饰。
原文:距云谷飞瀑260米,为老山脚下又一奇特景观,由高山冲沟水系形成。四周峰峦隽秀,竹海掩映,松涛阵阵,瀑泉流经石壁,飞珠溅玉,颇为壮观。游者夜临此处,可亲身感悟“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清幽意境。
译文:Located at the foot of Laoshan Mountain 260 meters away from Yungu waterfall,the spring,composed of the water system of high mountains and swift currents,has become another unique scenery.It’s really a grand sight with pretty hills surrounding,the bamboos setting each other off,the wind soughing in the pines riffles,the sprays splashing out while the spring flows along the cliff.At night,the visitors may sense the dreamlike quietness expressed by the poem“The bright moon shines in the pines,the clear spring flows on the stones”.
中文介绍宜春景点“石壁流泉”的文本中运用了诸多的四字成语“峰峦隽秀、竹海掩映、松涛阵阵、飞珠溅玉”,并引用两句诗来描叙、渲染它的景色,这符合汉语语言文化习惯,而英文行文讲究简洁明快,通俗质朴。因此,在进行英译时译者充分考虑英译文本的读者的接受视野、译文的美感,删掉了一些华丽的词藻,用几个通俗的并列短语“with pretty hills surrounding,the bamboos setting each other off,the wind soughing in the pines riffles,the sprays splashing out”来传达景色的秀美。此外,译者将原文第一句的句子结构进行了调整,以使译文更符合英文表达习惯,同时也使篇章的连贯性更好。总之,译者采取删减改写的策略,缩短了外国游客对译文的审美距离,从而能够很容易地被其接受。
四、结语
旅游景点介绍文本在推动旅游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的英译不能只注重对原文文本意义的传达。从接受理论的角度来看待旅游景点介绍的英译,能使我们关注到译文接受者,即潜在游客的“期待视界”,也就是他们的审美情趣、社会价值观和文化习俗等多方面因素,同时考虑到消费者对于旅游的能动的影响力,从而适时作出调整,更好地迎合市场需求,最终达到吸引外国游客、促进中国旅游业发展的目的。当然,考虑外国游客的“期待视界”并不意味着我们的译文要完完全全地归化,对于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诗歌形式、表达方式我们可以采取异化的方法,以此来拓宽外国游客的视野,使其感受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从而产生来中国旅游的欲望。
参考文献:
[1]姚斯,霍拉勃著.周宁,金元浦译.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