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打油诗

打油诗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打油诗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打油诗范文第1篇

坡曾遇到两个秀才在文庙前辨认“文”二字,一个说是“文朝",一个说是“丈庙”,争执到最后,一个建议:“还是查查字曲(典)吧。”另一个则说:“何不问问皮(坡)先生?”坡闻此,戏作打油诗道:“文朝丈庙两相疑,当路争论众更奇;白字先生查字曲,最后问我皮。”淋漓尽致地讽刺了不学无术而又好为人师的腐儒屡读错字丢人现眼的情形。

明朝画家沈石田收到友人的一封信和一盒礼品,信上写道:“送上琵琶,敬请笑纳。”沈画师打开礼盒一看,原来是吃的枇杷而不是乐器琵琶,便回信道:“承惠琵琶,听之无声,食之有味。”友人读了回信,知道写了白字,十分惭愧,便作打油诗自嘲:“枇杷不是此琵琶,悔恨当年识字差。若是琵琶能结果,满城箫管尽开花。”

相传在一次高考中,历史试卷上有这么一道题:法国1804年至1815年间执政皇帝是谁?有位考生答题疏忽,将“拿破仑”写成“拿破枪”。阅卷老师看后,在答卷边写了四句批语:“该生答题好荒唐,法国皇帝‘拿破枪’。若是果真有此事,不如中国民兵强。”这首打油诗幽默而又通俗,使人过目难忘。

有位女婿托丈人买杏果,误将“杏”字写成“否”。岳丈看后,去街上买了几斤杏子托人带去,并附打油诗一首:“听说贤婿要吃‘否’,害得老汉满街走。捎来一些小黄杏,不知是‘否’不是‘否’?”语言亦庄亦谐,意境风趣逗人。

打油诗范文第2篇

其实,打油诗的由来与打酱油没有关系,它的名称与第一位打油诗人有关,这位诗人就叫张打油。张打油生于唐代,他本是无名小卒,但是,他做的打油诗却深入人心。

他有一首打油诗《咏雪》:“江上一笼统,井上黑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虽然用词简单,甚至有些笨拙朴素,但是却十分贴切传神,全文虽然没有一个“雪”字,但从全貌到特写,从色彩到神韵,都将雪的特点描绘得如在眼前。更重要的是,这首诗写得非常生活化,雪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子,而是邻家女孩,她态度亲和,幽默轻松,反而深得人心。所以,这首诗虽然俚俗,却一鸣惊人,从此开创了一个崭新的诗体――打油诗。

打油诗的由来还有另一个传说,主角仍然是张打油。据说有一年冬天,某位大官在宗祠祭祀的时候,竟然发现宗祠大殿的墙壁上写着一首诗:“六出九天雪飘飘,恰似玉女下琼瑶。有朝一日天晴了,使扫帚的使扫帚,使锹的使锹。”这首诗本来就很俗,还写在这么严肃的地方,自然惹恼了大官。一时间找不到肇事者,有人便把张打油抓了来,只是因为他平时就喜欢做这类诗。幸好大官没有马上给他治罪,而是让他再做一首诗,看看他到底是不是肇事诗的作者。当时,正是安禄山兵困南阳郡的时候,张打油便以此为题,脱口吟道:“百万贼兵困南阳,也无援救也无粮。有朝一日城破了,哭爹的哭爹,哭娘的哭娘。”两首诗内容迥异,但都幽默风趣,一下子把大家逗笑了,连大官也忍俊不禁,破例饶了张打油。张打油从此远近闻名。后来,人们就把这类用俚语俗句、不求平仄对仗的诗称为打油诗。

打油诗范文第3篇

老师气如山,

吾心难以安。

抬头看此景,

冷汗流两边。

上课无聊头仰天,

牛郎织女在缠绵。

我本无心偷着看,

没法此景在眼前。

老师讲课声如洪,

我在桌里调闹钟。

几人睡觉生死共,

被高发觉都扑坑。

上课无聊左右看,

老师忙着班里转。

双目四眼一相对,

低头装学题太难。

寻寻觅觅无答案,

左顾右盼没写完。

打油诗范文第4篇

日照海滩好红火

就数陕西楞娃多

大人碎娃看稀罕

游泳圈上找快乐

附:叶总回复我的《青岛日照连云港五日游》

打油诗范文第5篇

1、男猫憨憨的,女猫嗲嗲的,双喵不出声,安能辨我是雄雌。

2、我是公举奥利奥,又爱撒娇又爱闹。但我最爱大个宝,软软白白很好抱。

3、有猫堪养直须养,莫待无猫空悲切。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有猫时。后世子孙有猫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白日依猫尽,黄金入猫流。世人都道神仙好,惟有猫咪忘不了。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赠我猫。年少不知猫珍贵,老来无猫空流泪。

(来源:文章屋网 )

打油诗范文第6篇

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祝福亲爱的朋友端午节快乐!

送你一个粽子,含量成分:100%纯关心;配料:甜蜜+快乐+开心+宽容+忠诚=幸福;保质期:一辈子;保存方法:珍惜.

生日的时候,我会送你一个蛋糕;中秋的时候,我会送你一盒月饼,端午节来了,我送你一粒糯米,希望你把它种下去,用心呵护,等待收获我的祝福吧。

大家都夸你敏而好学,学什么像什么,我记得那天你学刘德华唱歌,真的很像耶。端午节来了,我想你也应该给大家模仿一下屈原跳江如何?

脱去你的外衣,你是那样白嫩,发着淡淡的幽香,舔一舔再咬上一口,我心飞上九霄云外,啊,粽子我的至爱!

我想就这么一直抱着你不放开,你的香气是如此迷人,你的体态是多么均匀,好想咬你一口,粽子真好吃。

喜讯:端午节当天,手机号头两位数字是13的用户,可以到街边小摊上免费领取粽子,当然,事先要抹上烫伤膏以防被摊主的开水泼到。

虽然你身体很好,但屈原说:多锻练身体,少打麻将,才能多吃粽子,天天健康。

粽子好吃,但要小心;食品加工,让人呕吐;要看证明,屈原就是这样被毒死的!

老妈:从前你会强迫我吃粽子.而今,孩儿不在母亲身边,用短信编织一个虚拟的粽子送给您,祈天下老父老母平安!

今天是端午节,送你只香甜粽子:以芬芳的祝福为叶,以宽厚的包容为米,以温柔的叮咛做馅,再用友情的丝线缠绕,愿你品尝出人生的美好和这五月五的情怀!

好酒清清淡淡,越久越醇;好朋友简简单单,越久越真;好缘份久久长长,地老天长.真诚的友谊叫人终身难忘.祝端午节快乐!

今天端午节!我收集世上一切美好的东西为原料,用无忧为外衣,以我的真心祝福为丝带为你包了一个特别的粽子送给你!吃了它你永远快乐,幸福

粽子可爱,但你比粽子更可爱,我会用全身心的爱来品尝你,直到牙掉光也不放弃

打油诗范文第7篇

张老师擅长编写打油诗,自称“张打油”。记得他刚给我们上语文课时,为了鼓励我们写好作文,便送给我们一首打油诗:“人人都做小作家,个个都把文章发;月月都有稿费花,作文成绩大家夸。”这首通俗易懂的小诗不仅激发了我们对写作的兴趣,还让许多同学因此爱上了原本让人头疼的作文。经过一年多的学习,现在,几乎每个星期都会传来同学们的作文发表在杂志上的喜讯。看到自己的文章印成了铅字,大伙的写作热情越来越高涨了。

张老师不仅自己编打油诗,语文课上,他还改写唐诗宋词,看似信手拈来,却有神来之笔,经过他的一番改造,原本深奥难懂、枯燥乏味的诗词变得生动有趣、韵味悠长。

张老师的作文课尤其有趣,既有紧跟春节联欢晚会潮流的“刘谦魔术舞台”、“刘老根大舞台――双簧表演”,也有单手开瓶盖、物品拍卖等生动有趣的活动,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奖励给我们的奖品――皮尔・卡丹西服“一套”。那天,平时朴素的张老师特地穿了一套笔挺的西服,说他要参加皮尔・卡丹形象代言人的竞选,让我们帮他写推荐信。五大三粗、膀大腰圆的张胖胖老师竞选形象代言人?我们摇头的摇头,耸肩的耸肩,个个面露难色,但当他提出奖品是皮尔・卡丹西服一套时,我们不禁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将自己能够想到的优美词语一一罗列。经过紧张激烈的角逐,我和另外两名同学名列三甲。怀着激动无比的心情,我们雄赳赳、气昂昂地走上讲台,等待着张老师奖励给我们的大礼。只见张老师漫不经心地脱下西服,挨个儿地给我们三个人套上再脱下,然后自己又得意地将西服穿上。从他不怀好意的笑容里,我们猛然醒悟,原来奖品“西服一套”就是将西服往我们身上“一套”啊!虽然我们被张老师忽悠了,但却感受到了张老师的智慧,大家心服口服。

张老师的故事如天上的繁星一般不胜枚举,这些故事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不断闪耀,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

点评

小作者笔下的张老师幽默、机智,多才多艺,深得同学们的喜爱。全文不言“喜欢”二字,字里行间却处处洋溢着“我”对张老师的喜爱与敬佩之情。

开门见山,点明张老师的特点――语言幽默,讲课生动。

例子一详写张老师自编的打油诗激发了同学们写作文的热情。

例子二略写张老师擅长改写唐诗宋词。

打油诗范文第8篇

打油诗里解烦忧

刚退休那会儿,整天听不见锣鼓唢呐声的钟宜淳闷得慌。那时,老伴还在湖南师范大学艺术学院当院长,非常忙。结婚39周年纪念日那天,他们约好举杯同庆,可饭菜冷了又热,热了又冷,就是不见老伴的人影,气得钟宜淳喝了半瓶葡萄酒,写了一首牢骚诗:“结婚三十又九秋,妻对老伴情意浓。三餐茶饭安排就,迎来送往忙不休。今日良辰抛脑后,亲口许诺付东流。我非贪饮图享受,恨你情薄意不投,心伤独自饮苦酒,一醉方休解千愁。”

写罢,仍不见老伴归,她又写了一首诗发泄心中的郁闷:“日日夜夜守高楼,寂寞无边闷悠悠。你为他人酿美酒,我含苦果度春秋。白发催,岁月流,此情此景何时休?待到他年桑榆晚,空留悔恨在心头。”

老伴聂南溪回家后,看到这两首打油诗,满脸堆笑,什么也没说,当即拿起笔也写了一首诗:“日日夜夜守高楼,修身养性乐悠悠。甘为他人酿美酒,愿作奉献度春秋。白发催,童心留,欢乐生活永不休。待到他年桑榆晚,幸福甘甜涌心头。”

老伴的宽慰,顿时吹散了钟宜淳心中的怨气。钟宜淳说:“写打油诗不仅化解了夫妻之间的矛盾,还使她增强了战胜病魔的信心。”2008年春节,她陪老伴到医院看病,不小心摔倒了,腰椎摔骨折了,医生说手术后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恢复,但她坚信自己能站起来,并恢复如初。20多个难眠的日子熬过去了,钟宜淳站了起来。她在病房里练习走路,还在手机上敲出了一首打油诗自勉。

最终,钟宜淳战胜了病痛。康复出院后,她又写了一首打油诗:“百个日夜终度过,轻装漫步下楼来。冰消雪化寒气散,满院翠绿吐清香。喜看阳光多灿烂,笑语柔声问安康。理发小店旧时样,洗染梳剪换新装。背时厄运快滚蛋,幸福美满度时光。”

“疯狂英语”成时尚

2001年,女儿出国时给钟宜淳买了一台电脑,鼓励她练习打字、学上网。通过勤学苦练,钟宜淳在很短的时间里便掌握了五笔字型,还学会了上网看新闻、写日记、QQ聊天、发电子邮件。

为了出国探亲时便于购物、与老外交流,钟宜淳开始学习英语。1983年,去美国访问演出时,钟宜淳随身带了一本英汉字典,靠翻字典搞清楚了一条条街道和一处处商店的名字。2005年去美国探望女儿时,她已经可以独自上街购物,甚至还能和老外进行简单的对话了。

“学英语必须背单词。难是难点,但可以增强记忆力,防止老年痴呆。”钟宜淳说,在她的感召下,一群快乐的老太婆经常聚在她家一起背单词,练习对话。有一次,一位木工师傅听见钟宜淳她们嘴里不停地“叽里呱啦”,忍不住问钟宜淳的老伴聂南溪:“您屋里的婆婆信佛吧?我听她们念了半天经啦!”聂南溪捧腹大笑道:“她们在读英语呢!”

“学了新东西,总能派上用场。”钟宜淳说,2007年在湖南电视台录制春节联欢节目时,她见到了教“疯狂英语”的李阳。李阳听说她在学习英语,当场让她说几句。钟宜淳毫不怯场,脱口而出。钟宜淳准确的发音,惹得李阳直夸她英语真棒!并送给钟宜淳一本他主编的书。

点评戏迷乐开怀

2006年至2009年的“五一”节和国庆节期间,湖南电视台公共频道连续举办了多届《十九和弦戏乐汇》,钟宜淳被多次邀请担任公共大戏台的评委。看到参赛的戏迷们从四方八面赶来,钟宜淳十分激动。每次作点评,她总要先给参赛选手一番鼓励,然后才对他们的着装、动作和唱腔一一进行点评。她的点评恰到好处,从不故弄玄虚。

当戏迷有腔调唱不上去时,钟宜淳马上帮腔解围。看到戏迷表演得精彩时,她和观众一起鼓掌、喝彩。一个叫罗麟书的小女孩,唱起戏来收放自如。钟宜淳夸奖她是一棵难得的好苗子,主持人让钟宜淳收罗麟书为徒,她当场应允。2009年秋,在全国举办的戏剧小梅花奖比赛上,罗麟书以演唱《老娘一世不喂鸡》获得小梅花奖,钟宜淳也获得了“哺育新梅奖”。

“对于愿意来找我学习花鼓戏的戏迷,我来者不拒。”钟宜淳说,由于找她的人太多,她口袋里只好装着两部手机,一部用于联系家人,一部专门用于和戏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