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谈谈你第一次的感受

谈谈你第一次的感受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谈谈你第一次的感受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谈谈你第一次的感受范文第1篇

这次我下了狠心要离开陆正明,他根本不知道过去的种种,已将我对他的爱消磨殆尽。24小时以后,寄住在闺密家的我接到了他的电话:“你冷静下来的话,我们就谈谈。”

我知道他要谈什么,我们在一起8年了,大大小小吵过几十场架。每次吵架,我永远都是最入戏的那个,语无伦次、涕泪横飞。而陆正明永远都是抱着肩膀站在离我大约两米远的地方,像看个史前怪物一样面无表情地看着我,每当我夺门而出的时候,他都会在后面说:“你去散散心吧,冷静了我找你谈谈。”

我多么希望能有那么一次,他不顾一切地拉住我的胳膊,死死抱住我,像身体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即将剥落那般痛楚。对于我的这种想法,他总是说:“沈小靓,如果你能把瞎琢磨的工夫用在充电学习上,我们今天就不会有这么多的矛盾。”

8年前,我第一次在全校表彰大会上见到了著名学霸――陆正明。他是我见过的最帅的学霸。至今我还记得那天他穿着好看的薄荷色衬衫、咖啡色的裤子,用食指尖推眼镜框是他最经典的动作。都说女追男隔层纱,可是这层纱,我整整捅了4年。

我们第一次约会时,是在学校的图书馆,陆正明很严肃地问我:“沈小靓,你的人生目标是什么?”

我说:“找份好工作,嫁个好老公,生个好孩子。我在思修课上说过啊。”

然后,我被陆正明狠狠地鄙视了。那时,少不更事的我,把大谈人生规划和职业生涯的陆正明奉为神灵,他说的每一句话于我来说都是至理名言,他的是非观、价值观、人生观、幸福观,全部被我照抄照搬过来,我以爱的名义,心甘情愿地做了他的影子。

【爱情不是你侬我侬那么简单】

我从闺密家回来的时候,陆正明正在写论文。见我出现,他抱着肩膀走过来,说:“你坐下,我们谈谈。”

他说:“爱情不是你侬我侬那么简单,需要负载很多东西,我们不能因为工作了就停止学习,如果明天没有比今天更进步,我们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呢?只有能把你变得更好的爱情,才是珍贵的爱情。”

就这些话,陆正明不厌其烦地和我说了8年。我承认,我是一个不思进取的女人。只是如今我已28岁,对所谓的成功并无企图,做一份轻松愉悦的工作,每天经营柴米油盐,我已心满意足。可是,我的人生规划对于已经读到博士的陆正明来说,简直太低级了。

陆正明坚持只有两人齐头并进,才能飞得更远。于是,每天晚上背50个英文单词,一周看完一本专家论著,成为我的死任务。当其他情侣吃晚餐、看电影、旅游、逛街的时候,我和陆正明正蓬头垢面地窝在家里,为了所谓宏伟的人生蓝图而不懈努力。

他是自愿的,兴致勃勃;而我是被逼的,无可奈何。

我说:“陆正明,这些年我真的累了。你有没有想过,如果经过努力,我真的考不上EMBA,真的进不去世界500强,那时怎么办?”

陆正明沉默了。

我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我转身去收拾行李,这是陆正明8年来从未见过的场景。当我即将出门时,他忽然说:“我只是想给我的家人增些荣光而已,有什么错?”

【这段让人窒息的爱情】

陆正明来自偏远的农村。那一年,他考上了研究生,生平第一次喝醉了酒。他抱着我说,他家很穷,一直被人瞧不起,他在众人的轻视中跌跌撞撞长大。他永远都忘不了他爸爸在工地被众人使唤的卑微样子。陆正明所受的贫苦,成了他的桎梏,也成了他的动力。他要努力做到完美,当然,也包括他的另一半。

彼时的我,爱陆正明爱到迷失。所以,当他对我提出种种要求时,我只当这是我们正在慢慢靠近。他挑剔我不修边幅,于是我把全部的球鞋、运动衫统统塞进了衣柜,即便脚板被高跟鞋磨出了血泡,也能坚持微笑着行走。他挑剔我工作不够好,于是我辞掉了那份本来做得很开心的工作,重新进了一家工作强度很大的外资企业,每每感到身心俱疲的时候,陆正明总是会说:“小靓,咱们要一起努力。”他挑剔我气质不够突出,于是我开始学化妆、学服装搭配,尽力收敛性格,所谓的得体的背后,全是心酸的血泪史。

还记得第一次去陆正明家拜访,是在两年前的一个夏天。因为陆正明很有出息,所以他家早已翻身,成了当地有名的大户。作为第一次登门的准儿媳,我没有感受到陆妈妈一丁点的优待。我在他们村口的大树下用力捶洗那一大盆的衣物,10米远处,坐着以陆妈妈为中心的三姑六婆,她们就像挑白菜一样处处挑剔我的毛病,当听陆正明说我仅仅读到本科的时候,陆妈妈说:“那她还配不上你。”三姑六婆不断地附和。

那次我只在陆正明家待了两天时间,在家里妈妈从不舍得让我做的家务活,我一样都没少干。我们离开时,在村口遇上了陆正明家的邻居,他询问有关我的情况,陆正明只云淡风轻地说:“是个城里的姑娘呢,父母都是老师。”

在回去的路上,陆正明很快乐,他说:“你知道吗?小靓,如今的我,看到他们那群人的眼神,想起过去他们给我们全家带来的伤害,竟有一种。以后你还要继续努力,我已经足够优秀,等你变得更优秀时,我会再高他们一等。”

那时的我,爱陆正明爱到盲目,即便知道他把我当做显摆的道具,也不觉得有多心酸。但如今,我真的累了。这个让人窒息的男人,还有这段让人窒息的爱情,我真的已经无法再忍受下去。

走之前,我问陆正明:“你真的爱过我吗?”

他点头:“当然,难道你感觉不到吗?如果我不爱你,干吗费力要把你变得更好?”

我说:“可是,陆正明,把我变得更好的人,根本不是你。这些年,你所做的事,就是站在高高的屋顶上,骄傲地举起一只叫情的新鲜果子,以爱情作为诱饵,诱导我不停地爬梯子,可是你并没想过要与我分享那只果子,你只是想让全世界人都看到,你很高大。可是,你知道吗?我之所以愿意不停地爬高,完全是因为那颗叫情的果子,当我发现那其实不是爱情时,一切于我来说都没有意义。”

陆正明脸色灰了。

我离开时,连回头看他一眼都不想。

那个我爱了8年的男人啊!

【你是一个好姑娘】

离开了陆正明,我终于可以过自己想过的日子了。这些年,我一直在忙活陆正明的梦想,却从来没有正视自己想要的生活。那年的“找份好工作,嫁个好老公,生个好孩子”的目标已恍若隔世。这些在陆正明眼中“如砂石一般粗陋的梦想”会导致我永远都成不了一颗珍珠,可是,珍珠一生所受的磨砺,所承受的痛苦,又有谁知晓呢?

我辞了职,因为真的不喜欢那份工作。我开始和平凡的男人相亲,我喜欢听他们规划柴米油盐,喜欢他们身上那种现世安稳的气息。我成不了珍珠,我不过是沧海一粟。

小岩是我的第6个相亲对象。没想到,当年的那节思修课,他也在现场,只是彼时的他,是诸多迷恋网络游戏为挂科重修费四处借钱的学渣中的一个,不会有学姐和学妹把目光集中在他的身上。

小岩说:“那年听了你的高见,就知道你是一个好姑娘。”

我问他对另一半的要求,他却反问我:“为什么找另一半要有要求?我喜欢她就行了。我的家人也是这么想的。”

谈谈你第一次的感受范文第2篇

我满心欢喜地伏案提笔与你交谈,最后却是忧心忡忡地停笔与你告别。我们的交流并不愉快,我认同你的睿智,你轻视我的无知。我们在纸上一次次过招,差点儿厮打在一起,最后还是收卷的组长卖力地把我俩拉开,那时,沮丧的我瞥见了一脸煞白的你。

最是一场考试后,千滴泪珠滚滚来。试卷君,和你交流之后,我心里一直忐忑不安,无法平静。我很怕老师看到我俩交流的内容,对我失望,那是老师对我之前所学知识的检验啊!

又过了几日,老师迟迟未把你的评估报告――批改过的试卷发下来。这可让我坐立不安、心急如焚、辗转反侧、夜难成眠了。但渐渐地,我焦虑的心平静下来,又开始自责起来:为什么我那么粗心大意那么鲁莽?为什么我上课不认真听讲下课就知道疯闹?检讨着自己,滚烫的泪不禁簌簌落下。

红圈满卷,人比黄花瘦。试卷君,今天下午数学老师将“评估报告”发下来了。看着原本清秀的你脸上布满了红圈,我的心就好像被摊到炉火正旺的烧烤架上烘烤一般。我捧着你,仿佛看到你一手握着孜然粉撒在我心上,然后再翻过来烤另一面的样子!

“为什么这么残忍?”我的质问有气无力。你轻挑眉毛,怒目嗔道:“怪我?这明显就是你自己的错啦!”你的只言片语就像一座大山,把我压得抬不起头,喘不过气来,我无力地趴在桌上,陷入深深的反思之中。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试卷君,谢谢你严厉的责问。我已经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每日三省吾身。你的话语似徐来的清风,吹走了我的疲倦、懒散和几缕消极,我现在上课可认真了!我相信,等到下一次考试……哼哼,试卷君,看招!

正是自信满满时,佳期一到又逢君。嗨!试卷君,我们又见面了。你一如既往地略施粉黛,穿着白袍,安静地躺在老师的怀里。很快,你轻飘飘地来了,轻飘飘地落在我手中,清秀的脸上一如往昔平静。这一次,我终于能自信地好好和你谈谈了。

我带着满心的沉着与自信提笔,伏案疾书。考试的最后,我怀揣沉着与自信挥手与你告别。你一如往昔地博学,我却再无往昔的不懂事。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试卷君,我们做朋友吧!

简 评

谈谈你第一次的感受范文第3篇

让学生学会阅读文本,需要学生在个性化的阅读过程中善于提问,自主寻找答案。个性化阅读教学的最高教学境界必然实现创造性阅读。创造性阅读主要适用求异思维,从正向和反向思考问题,尤其在“个性化阅读”教学中,更应以提高问题质量,提高感悟能力、欣赏水平和思维的深刻性为核心,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贯穿于“个性化阅读”教学的始终。

【关键词】

阅读 个性化 创造性

特级教师于漪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铁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

爱因斯坦说:“发现问题远比解决问题更重要。”一堂课如果留下的只是许许多多的句号,那么这堂课一定是平平淡淡的,也一定是索然无味的。课堂上应充满“问号”,因为只有问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还记得在学习《第一次抱母亲》时,揭示课题之后我便把问题抛给了学生:“看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片刻思考之后,小手林立“为什么要第一次抱母亲”“第一次抱母亲,母亲是什么感受?我是什么感受”“他抱母亲的时候多大了”“发生了什么事使我第一次抱母亲”“我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抱母亲”……接下来便围绕这些问题顺利地展开了本课教学。学生所提的问题其实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是学生学习的重难点、课文情感的着落点。当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找到答案时,也就预示着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采用问题教学法,并不意味着教师不需要提问,而是说教师的提问不应是机械地提问,而应该是一种创造性提问,要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导向深入,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一、紧扣教材,探究性提问

课堂提问应该紧扣教材,有一定的探究性,能推动学生对文本的深入阅读和积极感受,促进学生与文本的完美沟通。例如,在教学《三顾茅庐》一文时,围绕文本,我依次设计了以下一系列问题:“顾”是什么意思?“三顾茅庐”又是什么意思?谁“三顾茅庐”?他为什么要“三顾茅庐”?结果怎样?这样,引导学生通过对“三顾茅庐”的分析探究认识到刘备访求贤才的虔诚和诸葛亮的雄才大略,同时也抓住了这篇课文的中心内容,顺利地展开了本课的教学。

二、激活思维,启发性提问

“课堂教学就是即席创作”,它是师生智慧火花的闪现与碰撞。因此,教师应大胆打破预设框架,对学生的意外解答,给予积极地回应与疏导,以激活学生思维,拓展想象空间,让创造的火花灿烂地绽放。课文《荷花》中有一个教学难点:“如果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我引导学生感悟:同学们,如果把眼前的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同学们想想创造这幅画的画家是谁呢?教室里一片静默,孩子们开始静静地思考。

生:是大自然?(在几名学生各抒己见后,我启发他们谈谈自己的理解)

生:(深情地说道)是大自然给了它阳光、雨露、泥土……是大自然给予它生命。

师:(很兴奋,鼓励大家向她学习)同学们,上语文课就是要向她这样说出自己的想法。

生:(这时,一只小手高高举起)大自然就像荷花的母亲,给了它生命!(我第一次听到了这样的回答,情不自禁地给他鼓起了掌)

孩子说用这么一个情意浓浓而又精当万分的比喻来表达自己的感悟,是我始料未及的。如果一开始,我就急匆匆地赶着教案追问:“为什么说大自然就是画家呢”,学生的回答可能正确,但估计会枯燥无味。而我用一个启发性的问题“谈谈你的理解”,让学生放心地说,所以才会出现那么美的语言!

三、,生成性追问

所谓追问,是指在学生解答了教师预设的问题后,教师再根据学生的回答有针对性的“二度提问”。有些时候,教师与学生互动交流时因处理不当,会暂时陷入冷场,钻进死胡同,这也是课堂上经常出现的状况,如我在教学《剪枝的学问》这篇课文时遇到了冷场,我随即改变了方法,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课末,学生围绕王大爷的对话阐述所明白的道理,学生回答很热烈,我肯定学生的答案后,但总觉得不够深刻。于是问:“还有没有和他们不一样的感悟?”学生抓耳挠腮,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课堂陷入僵局,学生都瞪大眼睛瞪着你。一个声音告诉我:不能慌,要沉住气。于是我故作轻松地说:“再读课文,相信品读后一定会找到答案。”学生边读边悟,然后我又提出新的问题,引入正题:

师:满树都是枝条,剪掉了疯长的无用的枝条,树上的枝条会怎样?

生3:枝条会减少。

生4:剩下的枝条会更有营养。

生5:只剩下能结更大桃子的枝条。

师:这些大桃子会给王大伯增加什么?

生6:会给王大伯增加更多的收入。

生7:老师,我悟出来了!有时候,“多”不一定比“少”好。二年级的时候,妈妈让我参加了四个兴趣小组:写毛笔字、学钢琴、学作文、学电脑,结果一样没写好。升上三年级,只选了作文和毛笔字,结果,这两门的成绩都上去了,上个月作文竞赛,我还得了优胜奖哩!

师:(很欣喜)你能悟出这一点,真有点像个小哲学家!我们给他掌声鼓励。

生8:王大伯剪枝表面上是“减少”实际上是为了“增加”。

师:是啊,有时候,要获得必须舍去,只有去掉无用的、有害的,才能得到更多的、更大的。“减少”就是“增加”啊!

谈谈你第一次的感受范文第4篇

自尊的背后往往是自卑,强悍的外表通常是为了掩饰一颗脆弱的心灵。学生攻击行为的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心理需求?学校的心理老师需要用一颗敏锐的心,找出学生问题行为背后的动机,真正帮助学生走出心理和行为的误区。

二、案例

(一)第一次见面

“吕老师,我把他交给你了,你和他谈谈吧,我还要上课,而且我对他实在也没招了。”初二年级的班主任吴老师站在心理咨询室的门口,又气又急地对我说。我连忙询问情况,原来是他们班的王浩同学,因为别人无意中把他撞倒了,他就挥拳打人,把人家的鼻子都打出血了。老师批评他,他却不肯认错,一言不发。“你到我们班一个月还不到,你说自己犯了多少错误,家庭作业不做,打其他同学,问你话还不说,你是不是只会用拳头说话?”吴老师生气地批评他。

我看着吴老师身后这个男孩,一个老师口中只用拳头说话的孩子,却长得并不健壮,反而有点瘦弱,头发很乱,身上的衣服也脏兮兮的。此刻,他站在老师的后面,昂着头,满脸的不服气,两只手紧紧握成拳头。

“吴老师,这样吧,你先上课去,我和他谈谈。”劝走吴老师,我把王浩领到个体心理咨询区,请他坐下,他迟疑了半天,终于坐下了。我倒了一杯水给他,说:“王浩,你先喝点水,平静一下。”看到他慢慢平静下来,我说:“王浩,你刚到我们学校不久,对我可能还不熟悉吧,我自我介绍一下……”我首先作了一个简单的自我介绍。“你可以和我说说发生了什么事吗?”他低着头没有说话,我也陪着他静静地坐着。一节课的时间过去了,他还是一句话都没说,但脸上的怒气已经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有点局促不安。 “今天就这样吧,你可能还没想好怎么说,不要紧,我等你。如果你愿意的话,明天中午到我这里来,可以吗?”他如释重负地点头走了。

这是个什么样的孩子呢?王浩走后,我找到他的班主任吴老师了解他的情况。吴老师对他的情况也不是很清楚。只知道他老家在徐州,他们父母在我校附近的村子里承包了几十亩土地,他就随父母转到我们学校就读了,2010年9月份开学刚转过来,现在还不到一个月。这个孩子学习成绩不太好,家庭作业不能完成,卫生习惯比较差,性格暴躁,经常为了一点小事就动手打人,让老师们很伤脑筋。为了更多了解王浩的情况,我决定和班主任一起去他家里看看。

(二)第一次家访

当天下午,我和班主任去了小王浩的家。他家租住在当地一户农民的旧房子里,在周围漂亮的楼房映衬下,感觉很是简陋寒酸。他爸爸下地干活去了,就妈妈一个人在家。据王浩妈妈讲,他们老家在徐州,家里很穷,有两个孩子,迫于生活, 王浩在老家读完三年级后,父母就带着他和妹妹到山西打工,把他安置在当地的一所小学,期间又换过两所学校。后来经老乡介绍到这里承包土地,于是王浩就随之转到我校来就读了。王浩还有一个小妹妹,现在读二年级。王浩性格内向,不爱说话,但脾气很倔,别人说不得,经常和同学打架。妈妈不识字,根本管不了他,爸爸初中毕业,但脾气比较暴躁,只要听说王浩在学校犯错误,就痛打一顿。母亲有时劝父亲要耐心,和孩子谈谈道理。他父亲不耐烦地说:“对小孩子讲道理有什么用,拳头就是道理。”……听着母亲的讲述,我的心隐隐作痛。脾气暴躁的父亲,颠沛流离的生活,贫穷的家庭条件,不断变化的成长环境,对一个孩子来说,实在是心灵不能承受之重。如何帮助这样一个个性倔强的孩子呢?在回来的路上,我和吴老师商定了对他的辅导方案:第一步先纠正他的攻击行为和一些不良习惯,第二步提高他对学习的兴趣。可是这需要王浩的配合,明天他会来找我吗?

(三)第一份契约

第二天中午,我早早地在心理咨询室等他,我不知道他会不会来,心里一直有一份担忧:如果他不来怎么办?时间在一分一秒地过去,我的焦虑也在一点一点地增加。突然,我听到门外有轻微的响动,出去一看,是王浩。我克制住心中的激动。连忙招呼他进来。“你真是个守信用的小男子汉。”我表扬他。他不好意思地笑了。“我们随便谈谈吧,你已经认识我了,你能不能说说你自己,比如你的爱好、兴趣……”楞了一会,王浩小声地说:“老师,其实不是我想打他,是他先喊我是‘侉子’的。”“哦,是这样,他这么叫你,你心里一定很难过。”王浩可能没想到我会这么说,吃惊地看着我。“好多同学都会这样叫我。”王浩操着一口徐州话委屈地说。“他们这样叫你是不应该。”“你在过去的学校和其他同学相处得好不好?”

王浩摇摇头,“不好。”

“为什么呢?”

“我在山西的时候,同学们都说当地的话,我听不懂,我讲话他们也听不懂,没有人和我玩。”

“你会打其他同学吗?”

“会。”

“为什么打人呢?”

“因为他们会笑话我,我口音和他们不同,我一说话他们就笑,连老师也笑,还说我脏,哪个笑话我,我就揍哪个,看还有谁敢笑我?”王浩下意识地握了握拳头。

“你想,别人笑话你,你很难过,那你打其他同学,他们会不会难过?”

王浩想了想,点点头。

“你和同学相处不好,自己有没有责任?”

“有,我会打人。”

“你想和同学友好相处吗?”

“我想和他们玩,可是他们都不理我,我说话他们听不明白,他们玩的东西我也不会,还有,我打过好多同学,他们不会跟我玩的。”

“是啊,如果你还像过去那样,就没有同学愿意跟你玩。如果从现在开始改掉一些过去的坏习惯,同学们可能就愿意和你交朋友了。你愿意试试吗?”

王浩毫不迟疑地点点头。“行!”

“那我们共同来制定一个行为契约,你按照契约上的要求去做,看看效果怎么样?”

经过和王浩的反复商议,我和王浩制定了第一份行为契约,内容如下:

1.每天早晨整理好衣服,梳理好头发。2.见到老师和同学主动打招呼。3.不主动骂人,不主动打人。4.每周二和周五的下午到心理咨询室向我汇报契约执行情况。

这份契约制定了以后,我又去了王浩家一次,同他父母进行了一次诚恳的谈心,通过谈话使他们明白,孩子的成长离不开良好的家庭教育。希望他的父母多抽一些时间来关心他的学习和生活。当孩子有错时,应耐心开导,而不是一味采用打骂的教育方式,否则不仅无济于事,反而会给孩子不良的暗示:当别人使你不满意时,应该这样对待他。父亲应该以身作则,做孩子的表率。王浩的父母检讨了自己过去错误的教育方法,表示会配合学校好好教育王浩。

我还在王浩的班上做了一次“同伴―友谊”的班级心理辅导活动,通过这次活动,很多同学表示以后要关心其他同学,不能嘲笑同学的缺点,更不能给同学起外号。王浩也很激动,主动表态今后不再打其他同学了。我又找了王浩座位前后的同学,要求他们多与王浩谈心,主动关心他,帮助他进步。

王浩很守约,每周二、周五放学后,他都到心理咨询室来向我汇报契约执行情况,以及和同学的交往情况。每一次,我都能欣喜地感受到他的变化,外表干净多了,脸上有笑容了,虽然还是带着徐州口音,但他愿意说话了。他不仅和我交流现在的情况,而且和我谈他的家庭,谈他过去的同学和老师,谈他未来的理想。谁说他是个不爱说话的孩子?找到愿意倾听的人,他原来有那么多的话要倾诉。

当然,执行契约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王浩毕竟是个孩子,自控能力还不强。虽然很努力克制自己,但有时也会控制不住,和其他同学发生小冲突。每当这时,他就会感到气馁,我总是鼓励他:“我知道你一直很努力,不要气馁,你现在已经做得很好了,只要努力坚持,你一定可以做得更好。”我教给王浩几种调控情绪的方法,每当他感到愤怒时,可以进行自我控制,避免和其他同学发生冲突。

(四)第二份契约

两个月后,根据对王浩的观察,以及他的父母和老师反馈给我的信息,我觉得对王浩第一阶段的辅导还是比较成功的。征得王浩的同意,我们又共同制定了第二份行为契约。内容如下:

1.完成每天的家庭作业。2.每节课至少举手发言一次。3.每天问老师一个不懂的问题。4.每周五下午向我汇报契约执行情况。

在这份契约制定之前,我多次和王浩的任课老师沟通,介绍王浩的情况,希望他们给予王浩更多的爱心和耐心,多关心他,鼓励他,提高他对学习的兴趣和信心。老师们也愿意帮助这个外地的孩子,想了很多方法来调动他的学习积极性。

“王浩变了。”好多老师见到我都这样说。王浩比过去开朗了,讲卫生了,有礼貌了,见到老师知道主动问好,作业也能按时完成,虽然正确率还不是很高,但书写得工工整整,和其他同学相处也很融洽,我经常看见王浩在课间和同学们一起游戏。

新年就要到了,学校举行了一次“冬季运动会”。王浩代表班级参加了男子800米长跑的项目。我看着王浩在跑道上奋力地跑着,他们班的同学在操场上有节奏地为他助威,“王浩,加油!”“王浩,加油!”他也兴奋地朝同学摆出代表胜利的“V”字手势。终于冲刺了,王浩第一个到达了终点,同学们一拥而上,有的扶着他慢慢朝前走,有的帮他擦汗,有的递水给他喝,王浩和大家一起开心地说着、笑着……在冬日的暖阳下,看着这张幸福的笑脸,我的眼睛潮湿了。

三、个案反思

谈谈你第一次的感受范文第5篇

安迪・斯默尔曼是西雅图普吉特湾社区学校,也是善行课堂的创始人。他从未想过自己会成为一名善行专家,直到学校里的一名学生跟他谈及当今的媒体很少涉及正面新闻后,安迪决定和他的学生们一起办报,专门报道当地乃至全国的善人善事。后来,安迪把报纸发扬光大,成立了网上博客,并开设了“善行课堂”。善行课堂是完全免费的远程在线教学项目,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们正确处理情感危机、修复人际关系、改善世界观,并让他们相信善良是可以传播的。来上课的学生不论老少、不分国界。经过校长16年的不懈经营,如今每学期都有250余名新学生加入。安迪称他的学校将不断地向社会传播“正义的病毒”。

善行课堂的课程设置非常有趣:第一周,学生们需要为自己做一些善事;第二周,他们要为自己最爱的人做好事,然后逐渐扩大到社区的人,甚至陌生人。课程内容从简单的观察(将石子扔进湖里,看看荡起的涟漪能散多远),到具体的任务(为所有你遇见的人让路),再到深奥的行动(花一些时间去更加了解这个世界,然后付诸实际行动),绝不会枯燥乏味。“21世纪的人都在寻找生命的意义,”安迪说,“加入善行课堂说不定是一个不错的途径。”正如学生芭芭拉所说:“善行课堂的学习让我明白自己真正该做的事情,让我脱离自我,并用乐于助人、慈悲善良的眼光去看待、对待这个世界,让我觉得周围不再像是充满硝烟的战场。”

学生们还需记录下自己做过的善事,谈谈他们的感受,并到课程网站上和其他学员一同分享。在安迪看来,他的学校加强了人际关系:倘若我被施以恩惠,那么也会想着如何报答,于是善举搭建了两人之间的纽带。另外,这里也没有成绩或学分,“或许成绩能激励学生们做更多的善事,但是互相帮忙本身是无法预测,也是无法评价的。”安迪解释道,“我可没法规定学生们该如何帮助他们的邻居,或是他们的热心肠值多少分。”

65岁的琳达奶奶是名模范生,她回忆道,“过去我总是匆匆对周围的人或事下结论,觉得我生活的世界真是糟透了!”参加善行课并为周围的人做些力所能及的善事让她对生活重新燃起希望。在14周的课程中,几十年来她第一次在游乐场里荡秋千(完成“为你的身体做些好事”的任务);第一次真正去了解她的孙女(完成“为你爱的人做些好事”的任务);第一次清扫了车站的休息室(完成“为陌生人做些好事”的任务)。今年夏天,琳达奶奶计划开设她自己的在线善行课堂,其学生则是她的11位亲朋好友。

谈谈你第一次的感受范文第6篇

一、要不遗余力地引导学生认识语文学习与生活的关系

语文学习主要靠学生自主、自觉,靠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教师的作用主要是教给学习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凭自己较丰厚的语文素养去引导和激发学生旺盛而持久的学习情趣,凭自己的学习经验去陶冶学生的语文学习品质,解答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疑难和困惑。正因为如此,要学生去联系生活活学语文,教师就得煞费苦心甚至可以说是苦心孤诣地去诱导学生认识语文与生活的关系。

1.要从感性的角度去引导。

初中学生,正处在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过渡的认知阶段,他们最容易被新、奇、异、美的事物感动。语文老师如果能抓住这一点,利用他们的好奇心、求新求异思维,从存在或发生在他们身边的人、事、物,情、景、理入手,引导他们感悟生活,领悟其中的奥妙,就很容易激发他们认识语文与生活的关系。每年的第一次寒冷、第一次酷热、第一次最强烈的台风,久晴后的第一场雨,久雨后的第一次天晴,等等,都是语文学习的好材料。语文教师要舍得花时间去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用心感悟这些“第一次”,然后作文。如果发现学生的作文水平有立竿见影的提高,就要马上采取读例文、出小报、推荐投稿等激励措施,巩固成果;用开感悟、体验会等形式给有收获的学生,提供交流、展示平台,让他们谈切身体会。这样做,其他学生定能从这些“榜样”“模范”们的事例中,深刻感悟到生活与语文关系之密切,找到学习的捷径。

2.课文教学要教给学生联系生活“活”学语文的方法。

我们都知道:文学作品是社会生活在作家头脑中的反映。初中语文课文中的诗歌、小说、散文和剧本教学,虽然我们不一定从文学的角度去鉴赏,但只有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去理解分析,学生才能学有所得,或者说学而多得。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语文教育界就语文教学效率低的问题展开过教学大讨论,认为“少慢差费”是问题的根源。为什么会“少慢差费”呢?学术界没形成共识,但教学离开学生的认知水平、脱离他们的生活实际是主要原因之一。新教材跟旧教材相比,无论是课文,还是综合性学习,都更加贴近学生生活,我们的教学就更有理由引导学生去感受教材所赋予的生活魅力。譬如“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综合性学习“漫游语文世界”中的广告词学习,我们就可以先让学生去收集整理各类商业广告,然后让他们在课堂上分类品评广告遣词用语的形式、技巧和手法,我们只需作点拨式的讲解,学生即可体会广告词与语文、商品及生活的密切关系,增强其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又譬如学鲁迅的《风筝》,我们可以边教课文边让学生联系实践,说或写童年时期类似的生活经历;也可以谈谈自己生活中类似的事,学学主题的提炼方法,等等。学朱自清的《春》,我们应该要求学生联系自己对春草、春树、春花、春雨的感受、体验,去“悟”作家描写这类事物的角度和技法,从对比中找到可资学习借鉴的绝妙之处,反省自己观察体验生活的不足之处、语言储备的贫乏之处,写作技法的蹩脚之处等。这样做,课文教学的“例子”作用才能充分显现,学生观察、体验和加工生活的能力才能显著提高。

3.教师应该通过自己的写作范例,去感化学生“活”学。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然而名作家的创作经验虽然魅力无穷,但学生往往觉得太高深、太遥远,可望而不可及,容易产生可“登堂”却不能“入室”的心理障碍。语文老师本身的创作实例或下水作文最具吸引力、感染力,最有说服力,因为教师完全可以和学生一起感受同一生活,并把它诉诸文字。这样的写作实例,既能让学生对老师的写作指导心悦诚服,又能使他们觉得文学创作并非遥不可及、高不可攀,收到激励他们留心观察体验生活,多下功夫积累语言材料,多花时间饶有兴味写作的效果。这方面,笔者有较深刻的体会。2008年,笔者在学校开设了“古代诗歌鉴赏和写作专题”研究课。“神六”发射升空那天,辅导课刚好上完古代格律诗的鉴赏和写作,笔者便要求学生仔细观看电视台直播“神六”发射、运行及返回的新闻,并对学生说老师要和他们一起写作格律诗。第二天上语文课时,笔者把自己连夜赶写的《七律・贺“神六”》作为教学素材,把自己酝酿诗的过程和感受详细讲给学生听,把写作时字词的推敲和斟酌过程加以剖析,让学生实实在在地感受到生活与写作的关系,明白诗歌写作确有奥秘:一定要对写作对象有细致的观察和思考;但并不神秘,只要留心写作对象,具备一定的语文修养,谁都可以成为诗人。教师把学生的现实生活引入课堂教学,把自己的写作体会作为教学素材,比讲授课文更能激发学生从社会生活中学习和运用语文的兴趣,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教师要教给学生从生活中学习语文的方法和技巧

语文学习主要靠学生自觉,靠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老师的作用主要是教给学习方法和技巧,培养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凭自己较丰厚的语文素养去激发学生旺盛而持久的学习情趣,凭自己的学习经验去陶冶学生的语文学习品质,解答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疑难和困惑。要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学语文同样要注重方法和技巧指导。

1.要教会学生用感觉器官去细心观察体验生活。

这是教师一提,学生就懂,卑之无甚高论的问题。但我们的学生观察体验生活时却常常被忽视,非教师启发不可。笔者执教《走一步,再走一步》时,发现大部分学生的阅读水平只停留在能识别文章写了什么,用了什么描法,而不太懂这些描写是用什么感觉器官感受到的。针对这种情况,笔者用一堂课的时间,既教他们各种感觉器官的功能和作用,也教他们怎样用各种感觉器官多角度去感受同一事物,并以课堂及周边环境作为实例,让他们去实践,教学效果非常明显。教后面的课文,如《生命,生命》、《春》、《济南的冬天》等,只要一点,学生就明白了;要他们写自己的生活,不少学生能把真实、具体的感受从多个角度用文字描述出来。由此可见,方法和技巧指导很重要。

2.要启发学生用“心”去感悟生活,感悟课文。

我们都知道艺术家之所以成为艺术家,是因为他们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更因为他们感受生活的能力比一般人强,“在一些平常事物上却能发现那些闪光发亮的东西,能够代表一个人最特出的性格”。在二十多年的教学生涯中,笔者深刻体会到要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非引导他们用心“悟”不可。这种“悟”包括从自己的生活和别人的文章中“悟”――读别人的文章,其实是在“悟”别人的生活;“悟”自己的生活,从某种意义上说,其实就是在用“心”写文章。正因为如此,语文老师要教会学生感悟生活,感悟课文的方法――用“心”去“悟”。为了让学生学会“悟”,笔者上过一次以“树与人”为话题的综合性学习课。我校是百年老校,校园树种繁多,姿态各异:有的像顶天立地的大丈夫,有的如雍容典雅的贵妇人;有的似彬彬有礼的谦恭君子,有的是桀骜不驯的猛张飞,有的像纤细柔软弱的病西施……其中艺术馆和饭堂一带的树尤其有特色,但学生往往视而不见,见其形而不知其神,不能发掘“树”的人格魅力。于是笔者把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综合性学习主题“探索月球奥秘”改为“树与人”,利用一堂课的时间,带学生到学校艺术馆和饭堂前观察、体验树,希望他们能“悟”到树的人格。笔者要求学生:①认真细致观察各类树的形态,充分调动自己的想象力和思维力去“悟”树的“形”与“神”;②用比较法“悟”出树的“形”“神”跟人的“形”“神”的相同相通或相异之处;③把观察思考写成文章;④观察过程中有疑问可以讨论,有疑惑可以问老师。整堂课,学生情趣盎然,思维活跃,想象力、思维力并不比笔者逊色。部分学生的作文情文并茂,笔者不得不感叹他们思维的宽度和深度。

课文的学习也是一样,我们往往只注重阅读和写作能力的训练和培养,而忽视了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去跟文本对话,因而学生从小学到中学读了几百甚至几千篇文章,写起文章来,仍然是搔破头皮也找不到写作章法和套路。笔者曾作过一次问卷调查,要求学生真实回答以下问题:①你写作文时会不会联系学过的课文写法?②你学过、背诵过的文章,对你写作文有过帮助的有多少篇?大部分学生答的都是“不会”“不多”。究其原因,一是学生没学透,囫囵吞枣、生吞活剥地学精读课文、背指定篇目,留下的印象不深,甚至除记得题目,其它都丢得干干净净了;二是教师没有从学生的生活体验入手组织教学。为改变这种现状,教朱自清的《春》时,笔者采用比较法,联系当时的秋天景色进行教学,要求学生把校园的草、花跟课文比较,把顺德的秋风跟课文中的春风比较,找出其异同,然后用课文的写法去写顺德的秋天。这篇课文的教学和作文讲评共花了五节课,耗时确实多,但从学生作文反馈出来的信息来看,笔者觉得值得,因为学生学会了实在的东西。

三、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校园生活的语文教学资源,为教学服务

我校学生大多数每周要上五天半课,除寒暑假和“五一”“十一”这两个黄金周外,基本上是在学校生活、学习,很难有机会去感受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新课标虽然设置了许多要求学生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专题,但基于安全的考虑,学校、家长和老师很难为学生提供自主参与社会生活空间。这点对学生学好语文的确不利,但只要我们语文老师有心,校园这个小社会仍有许多资源能够被开发和利用,足可以弥补学生因活动空间不足造成生活资源不足的负面影响。

第一,学校开展的各种文体活动、学科竞赛活动、学生生活和学习的特定活动,都可以作为狭义的社会生活去发掘。我们应该事前提醒学生去感悟。

第二,我们要利用语文课多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动员学生积极参与。

谈谈你第一次的感受范文第7篇

Q:

事情的背景有点复杂,简单概括就是:我和我先生是二婚,他现在和导致他第一段婚姻破裂的第三者又死灰复燃,虽然在他第一次离婚恢复单身后也回头找过这位第三者,因认为前妻留下的两岁女儿及父母无法接受这个女人而放弃,现在这个回头草和他再度燃烧,他再次不顾和我多年情感及第二次家庭破裂对继女的伤害,毅然离婚!

这事的发生给我带来极大的痛苦,同时,由于继女的亲妈已再婚有孩子,不便接回她,亲爸发生这样的事情继女也不愿跟他过,所以孩子坚决选择要跟我,而我由于婚后没有生孩子,所以条件上是允许的。

问题是,我很矛盾,对孩子的8年抚养在感情上我无法也不忍心拒绝孩子要跟我的选择,我拒绝不出口,因为我爱这个孩子也心痛她的遭遇。但我一个人抚养孩子在生活上是很大的挑战,对我离婚后的生活可能是雪上加霜;如果我接受了,孩子的亲爸妈加那第三者都舒服了,只有我一个人日子难过,我心里也不平衡。

我应该怎样选择怎样平衡,我现在好迷茫好痛苦,可以帮帮我吗?谢谢你了!

痛苦迷茫的猫

A:

这世界上有些东西,人很不喜欢:pm2.5,水里的污染物和病菌。应对的方法是承认有这些东西的存在,然后想出应对办法:水和空气脏了就减少污染,传染病暴发了就照顾好自己。

在H7N9时期,人要尊重病菌。当然,这里尊重的意思,没有褒义,是黄药师尊重欧阳锋,是哈利・波特尊重伏地魔,你的对手很邪恶,你不放尊重点,就会被打趴下。

恨这种情绪,某种程度,像病菌一样。它非常讨厌,但你找不出世上有个没有恨过的人。恨也扮演了毁灭者的角色,如果不尊重它,认为它没什么了不起的,那果子就不好吃了。

恨似乎很容易克制下去,各种药方都有,拜个师傅打打禅,早睡早起吃吃素,几乎各种方法都有用,为什么?因为它们都能暂时分分你的心,把你从恨上拉开。

但恨比爱长久。你很容易看到恨一辈子的人,可是相爱的人却嚷嚷着七年之痒,害怕自己的爱就要消失。

两个相爱的人从同居开始,从灵到肉,爱就开始得到满足,随着满足的增加,对爱的渴望递减,最后习惯,甚至觉得乏味。刚开始有性生活时,有人号称“一夜七次郎”,这就是原来积累了巨大的不满足,一次性释放,但再大的需求,最后也会得到满足的,所以就没有第八次了。

恨总的来说,很难满足,你在心里骂人,别人不疼,你扎小人,又不科学,你真的动手,法律不答应,只有盼着他倒霉了。可是多数人,既不容易大富大贵,也不太容易特别倒霉,基本上是平平淡淡过日子。恨只有靠自己消解,否则那种压力迟早会爆掉仇恨者的胸腔。

怎么消化恨?回到上文了,尊重它,承认它厉害,别以为一天两天忘了它,它就不回来了,它在角落养精蓄锐呢。所以离开恨源,远了,它就难刺激你,最后就忘了。

你不甘心收养这个继女,理由很充足,她父母双全,你现实的经济压力,而且还有替仇人养女儿的不痛觉。最后一点说出来不容易,那是人人都有,人人不敢说的感觉,里面有仇恨的因素,说出来显得不那么正确,没什么爱心。

谈谈你第一次的感受范文第8篇

敞开的时候,一些勇敢的人投身到这个行业的

浪潮中,一家家桌游吧、游戏公司纷纷崛起。

今天让我们走进这波浪潮中的佼佼者,

勇敢的女魔法师——麻花,

听她讲讲从一个桌游吧老板到一个资深

从业人员的感受与憧憬。

从业经历:2008年,在朋友的带动下接触到了桌游,并对此产生浓烈的兴趣。随后于2009年2月自己开办乐游桌游吧,并经营了约一年的时间;随后开始组织策划一些与桌游相关的活动;2011年初进入游人码头,从事专门的桌游比赛及相关的活动策划至今。

还记得第一款让你着迷的桌游是什么吗?

我对接触到的第一款游戏shadow hunter(暗影猎手)印象很深,我们那次聚会的人数较多,因而只能玩多人游戏了。这款游戏中身份猜测和互相陷害的过程很有趣,关键还是一起玩的人都很得瑟。这款游戏动脑子有动脑子的玩法,懒得动脑筋的在里面瞎掺合添添乱什么的也挺带劲,关键是每个人都能有很强的参与感。我想第一次和桌游的“亲密接触”就能让每个人都乐在其中的游戏体验,是它最早吸引我的原因吧。

你第一次开始从事和桌游相关的工作是什么时候?又是因为怎样的机缘?

自第一次玩过桌游之后,一下子对桌游很有兴趣,经常和朋友隔三岔五地一起玩。后来一调查一盘算,觉得自己开个桌游吧挺不错的,乐游桌游就于2009年2月诞生了。

说说在经营桌游吧时的体会吧!最后又是因何而结束了这次自己开店的经历?

其实现在回想起来,当时完全出于自己喜欢桌游,也算是头脑一热就把店给开起来了。开店的时候很多事情都没考虑过,想想自己还年轻,都说年轻人怕什么,闯一闯没关系的,于是风风火火地开店了。乐游总体来说做得还不错,得到很多玩家的支持和前辈的鼓励,最有趣的是有客人帮店起了别名:麻花店。店开了将近一年,后来为什么不做就又和前面提到的一时兴起有关了,很多事情没有考虑周全,比如选址、工商等等原因。尽管如此,这段自己经营桌游吧的经历,对我来说仍是相当怀念的,因为它让我收获到了很多友谊和快乐。

在结束了桌游吧的经营之后,你自己又做了怎样的打算?来谈谈你这段时间的感受和你目前工作的体会吧!

说起来是在还没有结束乐游的时候, 2009年12月和游人码头以及吴大(吴达德,台湾桌游设计师)有过一次活动方面的合作。2009年华东桌游大聚会,当时是国内最大也是最早的一次大型桌游聚会活动,之后又在2010年和华东桌游合作,以及之后和人人桌游,汇佳桌游合作组织的桌游嘉年华等活动,主要就是参与一些活动的组织与策划。就在今年年初,因为之前我就又开始玩《权力的游戏》,也和游人码头合作过,所以都比较熟悉,一拍即合。目前在游人码头,我主要是负责市场宣传方面的工作,产品的推广、赛事组织、各地桌游组织、媒体的联系等等。

以你自己的真实想法来说,你是更喜欢你现在做的工作呢,还是更享受之前开桌游吧的那段时光?

这两者很难比较。现在的工作更职业化,也能使自己变得更专业,而自己开店自由度更高一些。我觉得应该还是更偏向于目前的工作,在游人码头的这一年中,确实从咕噜宝宝和其他同事身上学到很多专业的技能,还有严谨处事的态度和作风,在游人,团队感很浓。也许多年后有机会的话,我还会再开店,作为副业,呵呵。

眼前桌游行业的现状你如何评价?关于将来桌游行业的整体发展做个你个人的预估吧!

桌游行业近几年越来越多的新企业出现,大企业涉足,也陆续有国外桌游企业开始进入中国市场,相信大家都很看好这个市场。产品是丰富了,但希望看到更多的精品。目前国内的桌游还是面向成年人更多,其实青少年市场也不容小觑,所以我个人觉得青少年市场的进一步开拓是未来我们需要更深一步考虑的方向。

现在我看到很多新出的游戏包括由你们发行的《权力的游戏》,在内都是卡牌形式的。你觉得卡牌游戏会是未来桌游市场的主流吗?对这个趋势你怎么看?

卡牌游戏从制作成本上来说较低,可能是出版商的一个考虑点。同时卡牌游戏携带方便,类型也可以很丰富,市面上不论是欢乐型的还是策略类的游戏,卡牌都会占有一席之地。而版图游戏,精美的版图也会是部分玩家喜欢的地方,尤其是RPG类游戏,版图会更具有代入感。只能说不管是卡牌,版图或者最近也经常关注的骰子类游戏,都会有它们各自的受众,这也正是桌游之所以在国外市场经久不衰的原因。

游人码头出版了这么多冰火主题的游戏,麻花有没有特别偏好的家族呢?

拜拉席恩家族,我很喜欢这个家族,其实坦格利安家族也不错,但是相比起来我还是更喜欢鹿家族多一些。

刚看小说的人都会不自觉地把史塔克家族作为主要角色而融入感情进去,为什么麻花会喜欢拜拉席恩家族呢?

其实我是先接触了LCG卡牌游戏之后才看的小说,所以对拜拉席恩家族的喜爱也是从卡牌游戏上产生的。我觉得拜拉席恩家族的打法很正统,光明正大,不阴人。太阳家、狮子家那种都太阴险了,狼家又太血腥,都不适合我。

游人码头汉化“冰与火之歌”的系列游戏,尤其是LCG卡牌游戏,解决了语言门槛问题,为国内爱好者接触这些游戏提供了便利。那么当初是怎么想到做“冰与火之歌”系列游戏的中文化呢?和FFG这样的厂商之间的沟通容易吗?

其实选择“冰与火之歌”的项目宝宝(资深玩家,游人码头的创始人)说是他当初拍脑门想出来的,关于这点下次你们可以抓住宝宝好好采访一下。至于和FFG的沟通方面,由于游人码头对游戏的品质要求很高,因此特别会在游戏的质量上和对方较真。这次上市发售的“冰与火之歌”版图游戏的第二版就出现了这样的情况,我们发现游戏版图有一定的翘曲情况,因此立刻要求FFG方面全部返工,虽然可能影响到货时间,但质量问题上不能商量,不是精品我们绝对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