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四年级写动物的作文

四年级写动物的作文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四年级写动物的作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四年级写动物的作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作业设计; 作业类别; 评价方法; 英语自主学习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7-073-001

作业设计是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高效、适量的英语作业既能保持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又能提高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能力。

一、三四年级常见的作业设计误区

1.重书写,轻口语

《上海市中小学英语课程标准》将小学一~五年级英语划分两级。其中一二年级为一级,三四五年级为二级。一级的学习要求在听、说、读三方面中所占比重较大;二级的学习要求在一级的基础上增加了写话的难度。老师们为了能够夯实学生写话的基础,必然在作业的安排上更加倾向笔试作业。长此以往,不但学生在潜意识里会忽视口语的重要性,而且也会导致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退化。

2.一刀切,齐步走

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外部英语学习环境等因素导致学生之间的英语学习状况存在差异。因此,“一刀切”的作业不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反而会导致两极分化现象的产生和加剧。

3.题量多,趣味少

小学三四年级的学生面临词汇和语法等方面的难度增加,题海战术使还处于小学中年级段的学生觉得枯燥乏味,学习缺乏动力。

二、提升小学三四年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因素

1.内在因素

学生的学习效率受制于一个十分复杂的心理机制。三四年级的学生更加关注对自我的认可,并且他们逐步积累了一定的自学能力。由此可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满足学生的内在学习需求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因素。

2.外在因素

2.1外在引导。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也是自主习惯培养的过程。这需要一段时期的积淀才能发挥作用。就英语学科而言,应培养学生在听、说、读、写这四方面的自主学习能力。

2.2科学的学习策略。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科学的学习方法能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成就感,激励学生不断去挑战,这也是锻炼学生自主创新的重要途径之一。

三、提升自主学习能力的英语作业设计原则

1.尊重学生,以生为本的原则

优质的作业设计应该满足每一位学生的学习需求,提升学生们的学业成就。

1.1差异性。作业的设计应满足各个层次的学生需求,尽量避免“一刀切,齐步走”的现象。比如,在上海牛津英语3AModule4 Unit1Insects的第一课时的作业设计中,将作业划分为三个层面,其中基础性作业是抄写本课的重要单词和句型,听读课文。第二层面的作业则是根据提示完成作文。如果班级里有些学生的学习需求远远大于基础性作业,那么可以附加完成第二层面的作业。考虑到有些学生已经具有超前学习的能力,那么可以将第二层面的作业升级为自由创作。对于此类拓展性的作业应多设置开放性的问题,在反馈中捕捉学生生成的资源。

1.2合作性。当学生进入中年级段时,学生们常常羞于表达,不敢开口。因此,合作性的英语作业一方面保障了语言的交际功能的发挥,另一方面培养了学生自信独立的素质。

1.3趣味性。中小学英语课程标准提倡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树立学习的自信心。考虑到三四年级的学生比低年级的学生更加成熟。那么作业设计可以深化一下:在搜集著名影视动物的名称后挑选你最喜欢的卡通动物进行描述。这样既能满足学生的兴趣,又能提升学生的会话能力。

2.师生互动,多元评价的原则

作业的评价是学生和老师对作业质量问题的沟通方式。小学英语评价具有直接的导向功能、激励功能和诊断功能。

2.1基于“自主性”的评价考量。对于三四年级学生而言,作业评价更加需要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此学段学生一方面可塑性较强;另一方面,此时他们积累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家长和老师完全可以放手给学生去独立完成作业。那么,则应设计一套基于“自主性的评价考量标准。比如,可以设计一个学生作业自评表(如下)。通过学生的自评,使老师了解学生完成作业的状态,并从预习、书写和口语这三方面来引导学生自我提升。而学生通过自评,也能客观地了解到自身学生的状态,并加以完善。

(备注:请用 表达预习、书写、口语三方面作业的状

态,并用简短的语句表达你此次完成作业的感受。)

2.2多样的评价活动。三四年级的学生有着较强的荣誉感,他们乐于合作和竞争。根据此年龄特点和学生们的实际作业情况来设计多样的评价方式。比如,实行小组评价方式。所评价的对象以小组为单位,锻炼学生的分工合作能力,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再如,实行学生间互评的方式。但考虑到三四年级的学生实际操作能力,选择合适的互评作业项目。

2.3教师客观正面的作业评价。传统的教师作业评价只是单纯的分数或者等第,因此其所产生的作业也是较为局限的。教师的评价对于学生的影响是意义深远的。这与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密切相关。因此,教师应尽量对学生作业做出正面和客观的评价。当然,这并不是一味地去表扬学生。面对学生作业的亮点应做好批注并用简单的符号或者单词来给予肯定。同样,当发现学生的不当之处时,也可以做简单的批注并尽量做出正确示范。另外,不同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心理状况也不同,适当的激励性的评语也有助于学生英语学习自主性的提升。值得注意的是,教师的评语应照顾到亮点和缺点两方面。而评价的语气应具有期待性和赏识性。

总之,在三四年级的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心理特征并设计有效的作业方案,减负增效,充分调动学生英语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在多样的作业设计下增强听说读写能力,拓展思维,体验挑战性的任务,锻炼自主学习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华国栋著.差异教学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4月

四年级写动物的作文范文第2篇

小学生天性活泼,对周围世界充满好奇,他们乐于观察,乐于表达,对观察任务充满激情。

一、学观察,广进“材”源

优选作文材料的前提是占有大量的作文素材,解决学生习作“言之无物”的问题。吴立岗教授认为,“中年级是观察活动的‘敏感期’”。中年级最佳的习作形式是观察作文。只有学好观察的方法,通过亲身的观察与体验,才能在习作中表达出真情实感,才能写出“接地气”的好作文。

(一)抓特点的观察

以写作为目的的观察,最大的任务是“调动五官去感受生活和事物的特征”,然而,学生并不清楚什么是“特点”。一名学生写道:“我的小金鱼真可爱。圆圆的眼睛,长长的尾巴,嘴巴一张一张的,还有两个小小的鼻子,不仔细看还发现不了呢!”通过这段描写不难看出,学生的观察是仔细认真的,还发现了不容易发现的小鼻子,但她并没有抓住金鱼最大的特点,如鱼鳞、会游泳,所以读起来根本就不像一条鱼。

“抓特点”,首先要明白什么是特点。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作文内容是“写写我自己”。为了帮助学生找特点,我们准备了观察表(见表一),要求学生在镜子里观察自己的外貌,记录下自己最满意或者最与众不同的地方,对自己的性格与爱好等做自我观察,并采访家长、同学等,对自己的特点进行更全面的确定。在表格中用概括性的词语或者短句进行记录,使学生采集的第一手素材尽量接近真实的自己,在作前指导中帮助学生进一步对自己的特点进行“筛选”。

课堂教学片断一:

师:请大家逐条汇报自己的作文观察表吧。

蒋曜阳:我外貌最大的特点是塌鼻梁。奶奶说一家三塌鼻,一代一代传下来的。

师:一代一代传下来的,可以说是祖传的,是他的一个记号。怎么说才能更有趣呢?

生:这是防伪标记。

师:你有防伪标记吗?可以是天生的,也可以是后天的,如疤痕等,一个疤痕就是一个生动的故事呢。

(生整理修改观察表,寻找自己外貌上的最大特点。)

课堂教学片断二:

师:谁来说说你的性格特点。

张思弈:(实物投影展示观察表)我有时温柔、内向,有时脾气暴躁。

师:同学们,你们对张思弈的印象如何?

(大多数学生倾向温柔内向型。)

师:同学多年彼此已经非常熟悉了,那你选择什么材料,让大家耳目一新呢?

张思弈(想了想):其实,管理班级的时候,我很自信。

师:那么你能否将处事果断、自信的班长形象,作为典型材料呢?这样同学们会对你刮目相看呢!

(生修改观察表,寻找性格中最精彩的一面。)

“特点”就是最与众不同的“点”。在整堂课中,教师紧紧围绕观察表指导学生提炼、修正自己的特点,并找到能体现特点的典型事例。经过这样细致的观察指导,学生准备的材料个性鲜明,消除了千人一面的弊端。对学生而言,“抓特点”并不简单。在观察活动开始之前,教师就应该组织学生探讨观察对象的最大特点,并围绕这个特点作重点观察,如早春校园景物观察中就可以通过一组比较,突出事物的特点:玉兰花苞毛茸茸的,形如毛笔,花瓣洁白硕大;白梅花苞圆圆的,小小的,极像小青豆,花开洁白细密等。“抓特点”要抓到实处。

(二)连续的观察

从四年级上册开始,教材对观察周围事物又提出了新的要求:连续观察。连续观察要求学生在一段时间内坚持对某种事物进行不间断地观察,准确了解事物各方面的特征以及变化。这对学生的观察能力、观察态度和观察习惯都是一种新的挑战。在本册我们安排了三次连续观察的综合实践活动,分别是第一单元的校园紫薇花开花过程观察记录;第二单元的吊兰小植株在水培状态下,气根生长变化观察记录;第五单元的饲养小动物观察活动。

以第一单元紫薇花观察活动为例,先下发观察表。(如表二)

紫薇花观察表

记录人________ 日期________

“连续观察”的要点是发现事物的变化。紫薇是一种很有特点的花,花期较长,花朵次第开放,往往在一个枝条上就能观察到包括花苞、盛开、凋谢、结果各个阶段的形态,非常适合做连续性观察。在观察表的引领下,学生从不同角度对紫薇花进行全面细致的观察,为习作储备丰富的材料。在“连续观察”起步阶段,教师的观察导向必须明确,并及时反馈,不能放任自流。如紫薇花的观察表不能一发了之,重点部分必须分步分时渐次完成:今天观察紫薇的花苞,记录后交流反馈;明天观察紫薇盛开的花朵,包括花瓣、花蕊等;记录后交流反馈。连续观察要边观察边发现,掌握事物发展变化的过程。

(三)自由的观察

“光吃细粮,营养不良”。综合实践活动中,在教师有目的地引领下观察,储备必要的观察知识和观察技能;在广阔的生活中,自主地、有意识地寻找有价值的观察对象,运用一定的观察方法记录生活,是形成观察能力的有力保障。

从三年级开始,学生就有了“记事本”,或长或短地随时记录自己的生活观察。班级创办了《作文周报》,专门刊登学生的生活小记录。学生几乎每天都在用心记录,一学期下来,平均每人写下了5本小日记,近万字的“记事本”精彩纷呈:

忽然,狂风怒吼着、咆哮着袭过来!大树弯着身子,枝条疯狂地摇摆,绿叶儿在风中挣扎,哗哗作响。狂风呜呼呜呼地刮着,如鬼哭狼嚎一般。咆哮声不绝于耳,大地瞬间变得尘土风扬。(夏恒露)

夜空中,点点繁星正漫步着,踩出银色的光芒,闪闪烁烁。这些可爱、机灵的星星眨巴着,好像无数小眼睛,明亮晶莹,在天空中忽隐忽现,不断跳跃着…… (孙麒皓)

放入水中后,高锰酸钾立刻就沉入水底。它们后面留下一道道足迹,像蜗牛走过的地方,又像是下了一场紫色的雨。搅拌后,高锰酸钾慢慢散开,像雾气般,继续搅拌,它又像刮起了一阵龙卷风,在杯子中掀起了一圈紫色的 “尘土”。(盛钰凯)

“自由观察”重在“练眼”,能将生活中的小事、小景,甚至是转瞬即逝的一刻记录下来。“记事本”中这些美妙的文字都是学生用心观察、思考的结晶,涉及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记录了学生的原味童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但是,“自由观察”不等于“自流观察”。实践证明,学生的日常记录也是需要教师引导与鼓励的。如班级创办周报,一周进行一次集中的优秀日记讲评展示,不定时地对优秀日记进行宣读等,都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而效果最佳的情况是语文老师有课程资源整合的意识,及时了解科学、思想品德、体育、音乐等课程的教学内容,在放学前对学生的日记选材进行简单有效的交流指导,拓宽自由观察的空间。

二、学构思,广开“材”路

“构思”是提炼主题,选择题材,布局谋篇的复杂的心理过程,是写好习作的奠基石。从写作的过程来看,构思就是材料的提取与加工的过程,解决的是写作中“言之有序”的问题。在作文前的观察活动中,学生已经占有丰富的写作素材,怎样优选材料,有序表达成为这一阶段的重点。

(一)优选指向中心的材料

小学生习作大致要经历“说话写话、片段练习、谋篇布局”三个阶段,其中写好段落,是打实学生习作基本功的重心所在。第二学段的习作重点应从片段练习开始,以课文的典型语段为例,踏踏实实地进行优选材料的学习。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单元主题是“喜爱的小动物”,课文有《白鹅》、《白公鹅》(略读)、《猫》、《母鸡》(略读)。这四篇课文都用明贬暗褒的手法,表达了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文章多采用总分的结构段式,层次清楚,是指导学生“根据中心选材料”的典型范例。

课堂教学片断:

师:(出示《猫》的片断)老舍先生认为猫的性格怎样?

生: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师:猫的性格古怪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生:既老实又贪玩,既贪玩又尽职;高兴的时候温柔可亲,不高兴的时候一声不出;既胆小又勇猛。

师:你发现吗?老舍先生写猫的性格,选择的材料很有意思。

生:我发现他选的材料都是互相矛盾的。

师:这样矛盾的材料组合是为了说明什么呢?

生:是为了说明猫的性格实在太古怪了,不可思议。

师:对,为了表现猫的性格古怪,作者选的材料也很古怪,看似矛盾,实则透露着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你饲养的小动物有怎样的性格呢?先用一个词概括,再从观察材料中选择能体现这个性格的材料,写一个片段。

(练习用总分的方式写一段话,要求用总起句概括小动物的特点,选择的材料能突出这个特点。)

“指向中心”的选材训练一般分为三步:即什么是中心,怎样提炼中心,选择怎样的材料突出中心。作文的许多规则都蕴含在典范的文章中,小学生的选材训练应以教材为例,实实在在地利用教材中的典型,用“例―规”法总结出作文规则,以此举一反三,进行变式练习。这样指导学生优选观察作文材料,能起到很好的梳理思维的作用,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规范有序。

(二)优选明显变化的材料

在连续观察中,事物往往呈现出阶段性的明显变化,或一些突出的、令人印象深刻的瞬间。如学习了课文《爬山虎的脚》《蟋蟀的住宅》后,我们针对吊兰的气根生长过程开展连续观察。每组分到一个透明的玻璃培植瓶和两棵已经蔫蔫的吊兰小植株,每天观察记录小植株的变化,重点观察气根的生长状况。在连续观察的十几天里,教师每天及时收齐观察记录本,及时反馈学生的观察情况,在班里宣读观察特别仔细的记录,为学生准确、形象地记录气根变化打好语言基础。由于资料充分,再加上平时细致的观察记录指导,本次作文可以放手让学生自由整理写作。教师则侧重写后的讲评指导。

讲评课片段实录:

师:对描述对象的观察是否精彩,主要看重点部分的描写是否清楚、吸引人。我们此次习作的重点描写是什么呢?(A.气根;B.气根的变化)

生:我认为是气根的变化。

师:怎样把气根的变化讲清楚呢?请大家仔细看自己的观察记录本,令我们眼前一亮的变化是哪几次?

(生迅速翻看记录本,议论纷纷)

经过讨论,师生共同得出结论(板书)

原样――抽芽――伸长

细绒毛――绒毛变绿――绒毛变细须

师:让我们再次见证那几次令我们眼前一亮的惊喜瞬间吧。(出示按生长过程精心拍摄的照片,再次印证学生的观察。)

师:让我们看看各个阶段的精彩记录。(出示优秀学生记录片段)

小植株很快适应了新环境。它大口大口地喝水,叶子也渐渐舒展开了。碧绿的气根上抽出了米粒般大小、雪白的芽儿,可爱极了。(蔡松呈)

第二天,它的气根伸直了,尖端长出了一段雪白的根,就像一只冬眠的小白熊刚从树洞爬出来的样子。(史肖博)

气根展开了,长出了一点点白色的小绒毛,好像冬天冰柱发出的冷气。(曹锦驰)

雪白的气根尖上长出了一点绿,好像所有的生命力从这一点绿上开始绽放。接着全部的气根都绿了,长出了雪白的根须。那根须跟山药的根须差不多,不过,小吊兰的根须更加雪白纤细。(孙麒皓)

“明显变化”的材料,往往是隐含在学生众多的观察记录里的。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后,学生积累了丰厚的素材,可是想从中挑选出精彩的部分并有序地写下来,也并不容易。因此,在集体的连续观察中,教师可以全程陪同学生的观察活动,有意识地用图片或视频的方式记录下观察对象的一些明显变化,或有趣的瞬间,做好作文选材的“前构思”,强化观察表象;在自由进行的连续观察中,教师有时无法亲临学生观察的现场,如在家进行的小动物连续观察中,教师不可能全面了解每位学生观察对象的情况。这时,教师可以认真关注学生的连续观察记录,小动物出现“明显变化”的那次记录前打钩做记号,如小狗今天受了惊吓,小乌龟开始冬眠,小金鱼抢食打斗等,帮助学生厘清材料,优选材料。

(三)优选先后次序的材料

细致的观察要能发现事物发展的规律和内在联系,而第二学段学生受到认知水平的限制,有时并不清楚他所观察的对象的生长规律,及各部分之间的联系。

观察校园紫薇花时,拍下一张照片,里面可以看清紫薇从开花到结果的各个阶段的所有形态,但由于紫薇的花苞和花谢后的果实非常相像,出示图片的时候,多数学生却并不清楚各种花形之间的联系。本次选材指导的关键就是对照图片,从观察记录里找到相应的文字,进行先后次序的排列。

师:在这张图片里,你能找到紫薇开花过程的各种形态吗?

生:我找到花骨朵。

师:哪个是花骨朵?

生:圆圆的,像颗小豆豆的。

师:可是这里有两种小豆豆,它们是不一样的,你发现了吗?

(经过比较,学生有了惊喜的发现:紫薇的花苞头上有微微的几条裂痕,对照花朵张开后的形状,他们发现,裂痕张开的时候,花瓣和花蕊就是从开口的地方吐出来的;当花谢以后,又结成了一颗小豆豆,但是明显比花苞时大,更重要的是头上的裂痕没有了。)

师:现在你能根据图片,排列出紫薇从开花到结果的过程吗?

根据回答板书:花苞――裂开――花瓣――花蕊――花谢――结果

师:根据板书,从你的观察记录中找到相应的描写,按照先后次序将这些材料重新排列。

四年级写动物的作文范文第3篇

一、在阅读中交给学生读书的方法

阅读是学生精神成长的引领,要让学生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开阔学生的视野就必须要阅读。但怎样才能在有限的时间最大程度的增加阅读量,达到较好的阅读效果,就需要有好的阅读方法。学生掌握了一定的阅读方法,才能提高其自学能力,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1.课外阅读方面

对浅显易懂的书刊,练习快速浏览法。或通读标题、目录、内容提要、故事梗概等这些封皮,首尾页上的信息,以获取有价值的东西;或一目十行快速浏览主要内容以节约时间。而对自己感兴趣的或有价值的优秀作品,则要精心阅读,细细品味,同时学习做读书笔记;摘记好词、好句、好段;写心得体会、感受;对精彩片段大声朗读甚至背诵。按照《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中年级学生阅读量要达到30―40万字,高年级学生阅读量要达到40―60万字,而要做到这一点仅靠课内阅读是不能完成的。学生不仅要采用这些阅读方法,同时为了提高阅读效果,老师还要进行相应的阅读质量、效果调查。如可以过一段时间检查学生的读书笔记,当然,这些内容也可以让学生以日记的形式呈现;也可以根据学生阅读内容进行简单的问卷调查,如你读的书名?有哪些人物?谁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为什么等?还可以采用于永正老师的做法奖励学生。即一个学生如果一学期积累了几十个课外阅读中遇到的生字并记了下来,就可以得到一本课外读物。我们可以借鉴一下,让学生把自己读过的文章名字或书刊名字记录下来,如果能说出其作者和大概内容就可以获得奖励。相信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学生和老师都会有收获。

2.课内阅读方面

经过教学实践的积累我认为要抓好三个环节,即预习阅读理解指导巩固实践。而三个环节都是围绕大致相同的内容进行的,就是我们熟知的“字、词、句、段、篇、章”,我重点谈一下对第一个方面的拙见。

教会学生预习是理解文章内容和情感的基础,围绕这一方法,我们要让学生根除生字障碍,把不理解的词语通过查字典等方法解决掉,对文中不理解的句子或认为能体现中心的句子做出标记,给文章划分层次并做出简单标记,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实践证明,如果哪一课学生做了充分的预习,上课的效果是不太一样的。我在很多公开课上看到老师在上课前给学生留出一段时间预习,读课文、学生字、词,好像觉得只有这样课堂程序才完整。但我觉得这个环节让学生在下面完成会更好,上课就可以直接对学生预习的内容进行考察,这样既节约时间,学习的效果会更好。但通常情况下,学生不能自觉地进行预习,自然也不能达到预习效果。我觉得下面这个方法可以供老师们借鉴并批评指正,就是把预习当做作业,要求学生熟读课文;在课本上写出重要词语的意思;分段;试着解决思考练习上的问题;写出一处或几处含义深刻句子的理解;在不懂的问题处打上问号第二天提问等。老师可以让组长检查,也可以上课时巡视检查。当学生形成习惯,预习习惯也会养成。

二、注重文章的表达方式,让学生有意识地学习文章的写作方法

四年级写动物的作文范文第4篇

一、创设情境,激发写作兴趣

兴趣是写作的基础。在传统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所采用的作文教学模式基本是教师布置要求、学生写作,然后批改后评讲。在这种模式下,更多学生是被动地参与到写作过程中的,抱有应付的心态。众所周知,写作是主体自主的表达过程,当学生被动地参与到习作中,所写内容自然显得较为牵强,作文也就显得生硬而没有情感了。为此,要提高小学作文教学效率,首先就需通过情境创设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小学生对外界的认知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的,而小学作文也要求学生能从身边的事物观察做起,能文从字顺地将事件描述清楚,在此基础上再加入自己的感情或观点。为此,作文教学中的情境就要紧扣学生的生活实际,能通过情境启发学生的思维。如在四年级上关于拟声词的写作教学中要让学生在理解拟声词的意义和用法的基础上学会把生活中听到的声音用象声词写下来,并能根据生活事件而用上拟声词。为此,教学中教师先让学生闭上眼睛,然后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小动物的叫声,让学生听声猜动物。通过活动后引出拟声词,然后以话题“我知道的声音”来引导学生交流生活中的声音,如厨房内各种厨具碰撞发出的声音、田野里的风声、落叶声等,让学生在说的过程中切实感受拟声词,最后再以编故事的方式来组织学生写作。这样,当学生对拟声词有了具体的感知后,在作文中也就能更好地应用拟声词进行表达,从而达到作文训练的目的。

除此之外,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还需通过和谐的课堂气氛创设,师生关系的调节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要让学生从被动的“要我写”走向“我要写”的状态,这样才能为有效作文奠定基础。

二、合作交流,丰富写作素材

传统作文教学中,教师按照教材中的作文要求给学生讲解要求后就让学生独立完成,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往往不知道“写什么”,于是所写内容都较为空洞。提倡合作交流,就是要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所写的内容将自己的观点表达出来,在表达中相互借鉴,相互吸收,从而丰富写作素材。

首先,教师要注重围绕结构来引导学生进行交流。如在四年级上“写一种植物”的作文教学中,在讨论、交流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确所要写的植物是什么,开头写植物的形状还是颜色,中间部分要突出植物的什么特点,在结尾处是要抒发感情还是表达观点。这样,学生明确了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所写作文也就显得层次清晰了。如以“小河边的发现”为作文题的写作中,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是基本脉络,而“发现”是重点,在中间部分就要突出所“发现”的植物,然后围绕植物的形、色、质等进行描写。

其次,要注重引导学生把自己的体会或感受和其他同学进行交流。表达交流的过程实质就是不断分享和丰富的过程,只有让学生在课堂中将自己的观点充分地进行交流,在相互交流中不断丰富,这样才能为学生的写作奠定基础,让学生“有话说,说得好”。如在五年级上状物的写法教学中,要学生写出秋天树叶形状、色彩的变化较难,教学中围绕树叶的形状展开讨论,学生在交流中列举了不同树叶的不同形状,接下来在写作中学生也就能很好地将不同形状的树叶进行比较,从而突出所写树叶的特点。

讨论交流是小学作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在这个环节中要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教师引导从而让学生充分地进行表达、交流,这样才能丰富写作内容,让学生有话可说。

三、小组互批,不断反思提高

传统小学作文的批阅基本是采用教师全批全改方式进行,教师批阅后进行讲评,这种方式有利于教师整体把握学生的写作情况,但忽视了学生在作文中的主体性,没有让学生积极参与到作文批改过程中,学生得到作文本后也是“一看了之”,效果不是很好。通过情境创设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在交流讨论中明确了写作内容,学生自主写作后,教师要注重以小组互批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对自己所写作文进行反思,这样才能更好地让学生知道作文中存在哪些不足,如何改进。

首先,大胆放手让学生进行小组批阅。作文教学中教师总担心学生不能很好地对作文进行批阅。其实,小学生就是小学生,教师没有必要以成人的眼光和标准来对待他们。通过小组批阅,学生间能相互找到对方的不足,如错别字、错误的句子,也可让学生学到其他同学的写作方法。

四年级写动物的作文范文第5篇

徐闻海石花写作学校

四年级

麦浪星

我十分喜爱小动物,特别喜欢观察蝈蝈。为了观察它的生活习性,我特意抓住了一只大肚子蝈蝈。我把它装在了小竹笼里。

蝈蝈有一寸多长,长着四条小腿;两条小腿,背部和四片翅膀都是翠绿色的;头部有硬壳,长着两根又细又长的触角;下巴向前突出,长着两颗大牙。

蝈蝈开始很害怕我,见我走近笼子旁边,立刻退到笼子角边。用触须冲我摆动,张开大牙,紧盯着我,后腿向里边退着,显的很紧张。过了一会儿,它看我没有动它的意思,便在小竹笼里散起步来,但还不时停下步子来,看看我。

蝈蝈吃东西并不挑剔。蔬菜水果它都爱吃。我喂它一块黄瓜。咦?黄瓜呢?原来山楂片大小的黄瓜早被它那小嘴消灭掉了。

还有一次,我守着蝈蝈玩一只蝗虫。蝈蝈看了,立刻跳在笼子边上,而蝗虫后腿一蹬,“啪”从我手里挣脱,跳进了小竹笼里。蝈蝈猛地一扑,死死捉住蝗虫不放。蝗虫紧蹬后腿,试图逃脱蝈蝈的魔爪。不一会儿,蝗虫被蝈蝈死死掐住了,可怜的蝗虫就这样被活活掐死。蝈蝈得意的吃起“胜利品”来。瞧,它左右手分别稳稳的拿住头和尾巴。牙齿向蝗虫的脖子咬去。“咔嚓。”蝗虫五马分尸。不一会儿,蝗虫便在笼子内消失了。咦?蝈蝈除了吃蔬菜水果以外,还吃昆虫?我又把一只蜻蜒放到竹笼里去。“咔嚓”蜻蜒又被消灭了。唉!

唉,这只既可爱又可恶的蝈蝈令我哭笑不得。小蝈蝈给我家增添了乐趣,可又凶狠。唉!真拿它没办法?

点评:

没有“我”捉蝈蝈在小竹笼里进行仔细的观察,就很难写出这么好的作文来,因此我们常说好的习作来自真实的生活。

四年级写动物的作文范文第6篇

一、巧解课题,指导审题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借揭题时机,巧妙进行审题训练。如教学《草船借箭》时设问:课题中关键词是什么?从题目中你读懂了什么?通过审题让学生明白,本文写的是利用草船借箭的事,是以叙事为主的记叙文。这样,学生了解了文章的体裁和主要内容。通过审题训练,逐步教给学生在写作时有关审题的方法,提高审题能力,避免出现“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的现象。

二、以文为例,仿照写作

叶圣陶先生曾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作文的熟练技巧。”小学语文教材文质兼美,篇篇锦绣、字字珠玑,教师教学时要趁热打铁,指导学生仿照写作。具体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训练。

1.仿写开头。教材中一些文章开头颇具代表性,巧妙利用它们导写是一种好办法。如《燕子》开头写道:“一身乌黑亮的羽毛,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这就是活泼机灵的小燕子。”可以让学生仿写小动物的外形特点。

2.抓住特点仿写。《桂林山水》一课,作者描写漓江的水抓住静、清、绿三个特点,描写桂林的山抓住奇、秀、险三个特点,分别把它们写得很具体,文章结构整齐。可以让学生仿照这种句式和描法,写一写其他的事物。如:写出公园里的花多、香、美的特点;菜市场里的蔬菜多、鲜、齐的特点;妈妈的手糙、巧、勤的特点。《火烧云》一课的作者用“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描写了火烧云的千姿百态,同时展开想象,生动地描写了火烧云的形态。可以让学生仿照这种描写方法,观察开水冲泡茶叶时,茶叶在水中的变化,学习课文展开想象的写作手法进行仿写。

3.仿写结尾。有些课文的结尾恰到好处,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如《桂林山水》一文的结尾:“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让人仿佛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又如《珍珠鸟》一文的结尾:“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样的结尾巧妙点明了文章的中心,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尝试着运用模仿的方法写结尾。

三、凭借教材,展开想象

心理学家认为:儿童借助于想象和幻想来理解他们生活的世界,研究和解释这个世界。想象力是创造的源泉,教师要抓住有利时机,依据教材,引导学生写想象作文。写作方式可采用改写、续写、缩写、补写等。如古诗教学后可让学生进行改写,例如在《清平乐·村居》一词改写时,我提示了两种方法:一是先写人物的活动,再描写景物;二是先描写景物再写人物的活动。这样既让学生巩固了诗意,感受了诗的意境,又培养了写作能力。又如学完《凡卡》一文写“凡卡寄出信后”,要求续写故事的结局。

四、确定重点,提高层次

《语文课程标准》对不同学段学生提出了不同的写作训练要求。因此,语文教学中进行写作训练时要注意把握“梯度”,训练“适度”,体现层次性。针对教材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特点以及学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认知规律,教师要根据不同教材、不同学段提出写作要求。如写“记一件印象深刻的事”,对三年级学生只要求把经过写清楚,四年级则要求有重点、要分段,五、六年级则需适当提高要求,如对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等进行描写。防止出现高年级学生笔下的“猫”跟中年级学生写的一模一样的现象,没有层次,年级升高,写作水平并未提高。

四年级写动物的作文范文第7篇

有个同学给李老师来信说:“我很喜欢写作文,但是每次写作文,总是一不小心,就写长了,我们语文老师说我作文长得目不忍睹,苦恼啊!”

我们要恭喜这位同学,人家的作文是兔子尾巴长不了,而他的作文,却是老寿星自刎――嫌命太长。作文写得长,说明他有积累会表达,用不着苦恼的!

不过,我们看那些考试中的满分作文,还有小作文,大作文,都是要限定字数的,有的考试,在作文区域打上了格子,超过区域的文字,就是写得如花似玉,也不计分。作文写长了,自己吃力不讨好,有时还可能成为无效作文,大面积丢分。怎样才能把作文写短呢?这要分两个方面来说:

一方面是在写作文前,我们得好好开动脑筋,审题、立意、选材和表达,得思考成熟:哪些材料可以写,怎么写,写多少字。千万别把自己当成是水龙头,一旦打开,就关不住,哗哗啦啦流出一两千字,就像同学们常说的“作文好似春江水,奔流到海不复回”。等你写完了,再要去压缩,可得费功夫呢?再说了,压缩作文,是一件非常非常痛苦不堪的事情。如果你作文没有写大纲、打草稿,压缩起来就是小痛苦他妈――大痛苦了。你想啊,一件事还没有写尽兴,一低头,咋就到了作文格的最后一行呢,干脆悬崖勒马,关住水龙头,草草来个结尾。交上去,人家老师一看,你这是脚踏西瓜皮式的作文,给的分也不会高。

过长的作文,分为两种:流水账型和嗦型。

流水账型作文,是什么都写,不分记叙人物的主次和事物的主次,由着性子写得事无巨细,与主题和中心无关的东西,也写得津津有味,和爱吃螃蟹的同学差不多,只要螃蟹驾到,就口水直流,埋头就吃,毫不选择吃的部位,殊不知,螃蟹的肺呀、肠啊什么等,都是有害的,是不能吃的。

嗦型作文,是写某一点的时候,反反复复那几句话,或者换着花样,强调当今比较潮的个性的表达方式,自言自语,完全不顾读者的感受。同学们,简洁是才能之母,别写得太嗦啦!

在此,李老师给同学们一个小贴士:在写作文前打腹稿、打草稿、列提纲。

我们有些同学瞧不起列提纲,说耽误时间。这是个误解。不是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么?

这里有个故事,说是有人问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你准备一份10分钟的讲稿,得花多少时间?威尔逊答:“两星期”。“准备一份一小时的讲稿呢?”“一星期。”“两小时的讲槁呢?”“不用准备,马上就可以讲。”

李老师想借这个故事说明,列提纲就是一种作文准备,得花时间,开动脑筋,列的提纲好不好,直接影响你作文的质量和长短。

还有一方面是作文写好后,发现超过了字数。出现这种情况,那就得好好删减了。古人说:“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作文已经写长了,那只好咬牙枪毙可怜的字了。在删字时,我们得把删字和修改作文结合起来。不管是不是写长了,作文的成功,还得靠认真修改。有人说,好文章是修改出来的。连大文豪鲁迅都说:“文章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

删减作文时,我们脑袋里要有一根弦:一切围绕作文的主题和立意。主题和立意是你写作前就准备好了的。删减前,将作文通读一遍,然后把与主题不太相关的情节和语句拉到“前台”,能够枪毙的,立刻枪毙,毫不可惜,即使是你心爱的句子,或者是你小宇宙千年一遇的灵感的火花,也得忍痛割爱。谁叫它和主题不太相关呢?对于不必要枪毙的,改一改后就和主题有关的句子或者段落,就进行压缩,或者修改。写得太嗦的,那就给他一点颜色瞧瞧,长三只手的句子,砍掉一只嘛!身子太胖的句子,给它减减肥。这里有个例子,是一个四年级同学写的500字作文《春游》,他开头这么写:昨天夜里,我到了半夜都没有睡着,因为我们全年级要去海洋世界参观。老妈说,不就是看一些动物吗?值得你睡不着吗?我没有理睬老妈,她怎么知道海洋世界里的奇妙。唉!我就是睡不着,我也想我的眼睛跟平时一样听话,说闭上就闭上。我拼命赶着瞌睡虫,老想着睁眼一看,就是早上,那有多好!那样,我就可以跑到学校,排队,上车……

四年级写动物的作文范文第8篇

在我班上,有这么一个女孩子,她叫钱思梦,小女孩天资聪颖,各方面表现都不错,可就是作文不会写,一听到作文就头疼,作文成了她成长路上的“拦路虎”。

四年级时我接手该班并教她语文。开学初,老师布置回家作文《我喜爱的一种动物》。当她把作文交上时,我发现她写得语句通顺,用词也很讲究。曾听说她最怕写作文,今天竟写得如此好,我把她的文章作为范文在班上讲评并表扬了她。

放学后,钱思梦悄悄走进办公室,低着头红着脸地告诉我,这篇“范文”是她老妈的“杰作”。不久,她妈妈也如实反映此事。她妈妈说:“这孩子最怕写作文,一听写作文就害怕。”

后来,学校办起了童话写作班,妈妈坚定地把钱思梦送进了这个班。同时,我也在自己班级进行童话写作实践。童话班的老师讲的是她喜欢听的童话故事,其中《小鲤鱼跳龙门》的故事精彩有趣。

故事讲的是小鲤鱼历尽千难万险跳过龙门的经历,钱思梦写得不错。于是我在班上进行了故事续写,我提出一个写作内容:跳过了龙门的小鲤鱼又想走向何方?

没想到这一问,问出了一个写作新天地,同学们纷纷举手,争先恐后地诉说小鲤鱼的故事。我让大家别急于回答,回家后想仔细了,把这故事一段段说出来。

又让人意外的是,钱思梦的故事编得既长又好。故事说了小鲤鱼跳过龙门后,全身披金成了神鱼。神鱼开始回家,一路看到小动物受欺侮,神鱼以他的聪明善良除恶扬善;而他同到家,家乡的父老乡亲们被一个来历不明的黑鱼帮害得东躲……

我让她把故事写下来,小女孩一写就写了二三千字,老妈惊呆了:这个平时爱看书却最怕作文的宝贝女儿,怎么迷上了写作!

是呀,为什么怕写作文而不怕写童话作文呢?其实一点也不奇怪,因为孩子出生以来,首先接触到的文学样式就是童话:孩子在妈妈怀抱里时,听妈妈讲老山羊的故事;进入幼儿园,听老师讲黑猫警长的故事;有了一定阅读能力后,看哈利・波特的故事……孩子们的心中,有一个属于他们的童话天地。现在,我让他们回到那个他们熟悉的童话乐园、那个喜欢的写作天地中,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写作兴趣与热情。他们的思想上不再有负担:不是该写什么,不该写什么,而是怎么写都可以,于是,畏途成了乐事,成了“好玩”。

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好是最大的动力。孩子爱童话,才有兴趣写童话,这样的写作也有了一股无形的动力。同时,童话写作又有别于平时的观察作文,因为童话以想象替代观察(生活),让一个不请世事的孩子去观察纷繁复杂的现实社会,也确实是个难事,别说学生,老师尚如此。童话作文避开了这道“忽悠”孩子们的坎,展示在孩子们面前的全是他们从小就开始熟悉的人与事,这为他们提供了一个无限宽广的写作新天地。老师的表扬加上老妈的鼓励,让钱思梦的心态有了一个180度的大变化,使她笔之所至,兴之所至。

渐渐地,钱思梦进一步喜欢上了童话写作。她利用课余时间读童话故事,做读书笔记,有时自己编编写写童话。老师也常在早读、班会等时间让她给同学讲故事,读她的童话作文。她的写作水平提高很快。五年级时,童话写作辅导老师组织了一个全校性的续写比赛,钱思梦发挥想象,创编了小鲤鱼系列童话《金龙鱼的传说》。这故事有头有尾,故事有起伏,也有一定思想性,从而得到了一致好评,获得了学校的童话写作一等奖。

后来,她和同学们还创编了“狐狸警长破案系列”“环保童话系列”……她还代表学校参加了苏州市高年级学生作文现场赛,获得了二等奖。听到喜讯的那一刻,她激动得都快哭了。钱思梦这个名字开始被全校同学熟悉,成为学校的小小童话作家。在全校故事大王比赛中她还得了一等奖;之后,又代表学校参加了市比赛并获得了三等奖。她成了同学、老师心中的“明星”。作为她的老师,我欣喜地看着她从不愿写作文成长为“小作家”,我想,这是童话写作给了她成长的翅膀。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的初始阶段,应“特别强调情感态度方面的因素”,把重点放在培养写作的兴趣和自信上,让孩子愿意写作,热爱写作,变“要我写”为“我要写”。钱思梦第一次参加童话写作小组活动,在老师的故事引导下,在重点词语的提示下,觉得写童话“很简单”,正是这个“很简单”把她带入童话写作的天地中,她写作的畏难情绪逐渐被有趣好玩代替了。

这个案例使我联想起了古人的一种写作理念,认为写作应该从写“放胆文”起步,逐渐过渡到写“小心文”,即在学习写作的初始阶段,不必强调种种规矩,应让孩子放胆去写,他想写什么就让他写什么,就像初学走路的婴幼儿,首先是让他有迈开步子自己走路的勇气,哪怕他走得歪歪斜斜,不要人为去扶,这时候什么走路的规矩和技巧对他来说都毫无用处。如果童话写作班老师一开始给同学讲童话写作注意点一、二、三、四,生性好动的钱思梦和她的同学不觉得乏味才怪呢。所以,初学写作,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有何不可呢?

当然,不能以童话写作来替代其他作文的写作,童话习作不是万能的,但它较好地解决了学生“无话可说”的问题,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在学生有话可写以后,我们老师逐渐渗透写作的技巧和语言文字的运用训练,在“写一评一改一悟”的教学流程里,学生的写作水平得到了提高,在此基础上逐渐达到“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达到小学阶段的写作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