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父利其然也

父利其然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父利其然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父利其然也范文第1篇

该文不愧为大家名篇,流传至今,哲理深刻,为人津津乐道。文中方父成了鼠目寸光惟利是图的代表人物而备受众人谴责,大家都认为仲永就毁在其父手中,方父是扼杀天才的“刽子手”。方父在这个问题上有责任,自然是脱不了干系的。笔者也无意为方父翻案,但一直对文中的某些细节心存疑虑,认为作者本人对有些情节很难自圆其说,仅就文论事,吹毛求疵,以博方家一笑。

“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未学先知的神奇可信度姑且不论,小仲永“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比起“七步成诗”的曹植还厉害,所以自然就会出现“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甚至“或以钱币乞之”的场景,既然如此,其父“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必然带有现场表演性或才华展示性,仲永可能更要多次当场“指物作诗”以博众人夸赏,依常理推之,他应该有了更多的实践锻炼和施展应变能力的机会,这是典型的“做中学”,这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其父非但不应受责备,倒应看成是一位卓有远见,大胆让孩子“挑战自我、展现自我、发展自我”的教育专家;如果按文中所说“父利其然也”,其父为了能让这样的“好景”常在,达到他长期利用儿子“盈利”的目的,也必然让仲永白天“环谒”,晚上“充电”,或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当然也就不会出现其父主观上“不使学”的可能。既若如此,其父又何过之有呢?

再者,如果当仲永“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这时怎么可能还会有人继续“以钱币乞之”呢?也就是说方父尽管再有贪图小利的想法,也不再可能有误仲永的前程的实质行为了。如果就此打住,结束“环谒”的生活,此时也还为时不晚,仲永要想从长计议,恢复昔日风采,也就必须得“痛改前非”,“亡羊补牢”,从而自觉地勤学苦练,日积月累,断然不会出现“又七年”后“泯然众人矣”的悲剧结果了。

反正文末仲永“卒之为众人”,教训当然是惨痛的,究其责任,我看宜另当别论:到底是仲永本身智力退化,还是其父“不使学”,抑或是“其受于人者不至”,还是兼而有之呢?责任究竟在哪,板子最终应打在谁的身上,我们还当从长计议,千万别让方父成了惟一的“替死鬼”。

父利其然也范文第2篇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在“评价建议”中指出“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在于考察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考察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

中考文言文阅读主要是考查学生运用文言文有关知识、借助注释读懂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包括文言诵读、字词的解释、句子的理解、文意的概括、形象的把握、阅读的感受评价等方面的能力的考查。具体考查要求如下:

①朗读停顿。要求读准文言文句子的节奏,正确地划分出文言句子的节奏。

②字词解释。结合语境,理解文言文实词在文中的正确含义。

③句子理解。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的意思,理解文言句子的深层含义,以及文言句子在文中的作用。

④内容概括。主要是考查对阅读材料的整体感知能力,要求能用简明的语言把文章的中心内容、主要事件等概括表述出来。

⑤形象把握。要求能感受文言文中的形象,能借助文言语句、描写方法、写作手法,感受文言文中的形象。

⑥感受评价。考查学生阅读后对文章的内容、语言和写法能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或疑问,并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并就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形象作出自己的评价。

从阅读材料看,有许多省市在教材中选择,也有不少省市选自课外。不管哪种,都要把重点放在平时的积累上。要多读多背,培养文言文的语感,并将课文按知识点进行梳理。然后适当地读些课外文言文,做一些文言文阅读试题,提高答题的准确率和答题的速度。

【牛刀小试】

一、阅读文言文,完成题目。

桃花源记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2.本文的线索是什么?围绕这一线索,作者写了哪几件事?

3.用原文语句作答:

(1)渔人“欲穷其林“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描写桃花源中人精神状态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桃花源中人的祖先定居桃花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哪些话表明桃源人听了渔人的话之后,仍想继续在桃花源中生活?他们为什么不愿离开?

5.陶渊明生活在政治黑暗、战乱频繁、民不聊生的时代。他笔下的“桃花源“其实并不存在。那么,陶渊明描写这一世外桃源有什么用意呢?

二、阅读文言文,完成题目

周宅酆镐①,近戎人②,与诸候约:为高堡于王路,置鼓其上,远近相闻。即戎寇至,传鼓相告,诸候之兵皆至,救天子。戎寇当至,幽王击鼓,诸侯之兵皆至,褒姒③大说,喜之。幽王欲褒姒之笑也,因数击鼓,诸侯之兵数至而无寇。至于后戎寇真至,幽王击鼓,诸候兵不至,幽王之身乃死于丽山之下,为天下笑。

(选自《吕氏春秋》)

【注释】①周宅酆(fēng)镐(hào):西周的都城酆镐。②戎人:少数民族。③褒(bāo)姒(sì):周幽王的宠妃。

6.用“/”线画出下面句子在朗读时的正确停顿。

诸 侯 之 兵 数 至 而 无 寇

7.解释文中加点的字。

①约() ②闻()③说()

8.用现代汉语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

即戎寇至,传鼓相告,诸候之兵皆至,救天子。

9.后来“戎寇真至,幽王击鼓,诸候兵不至”的原因是什么,用自己的话说说。

10.你觉得幽王是一个怎样的国君?

11.读了选文,联系学习或生活,谈谈你的启示。

三、比较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试题。

【甲】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节选自《伤仲永》)

【乙】

许昌士人张孝基,娶同里富人女。富人惟一子,不肖①,斥逐②去。富人病且死。尽以家财付孝基。孝基与治后事如礼③。久之。其子丐于途。孝基见之,恻然④谓曰:“汝能灌园乎?”答曰:“如得灌园以就食,甚幸!”孝基使灌园。其子稍自力,孝基怪之,复谓曰:“汝能管库乎?”答曰:“得灌园,已出望外,况管库乎?又甚幸也。”孝基使管库。其子颇驯谨⑤,无他过。孝基徐察之,知其能自新,不复有故态,遂以其父所委财产归之。

(选自陶宗仪《说郛》)

【注释】①不肖:不成才。②斥:职责,斥责。逐:赶。③如礼:按照该有的礼节、仪式。④恻然:同情的样子。⑤驯谨:顺从而谨慎。

12.用“/”线画出下面句子在朗读时的正确停顿。

尽 以 家 财 付 孝 基

13.解释文中加点的字。

①异()②丐()③委()

14.甲文中“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的正确译文是()

A.父亲利用他的这种情况,每天牵着仲永四处拜访同乡的人。

B.父亲认为这种情况有利可图,每天牵着仲永到周围同县的人家去拜望。

C.父亲把这种情况看作有利可图,每天牵着仲永四处拜访同乡的人。

D.父亲利用这种情况,每天牵着仲永四处拜访同乡的人。

15.甲文中的“仲永”和乙文中的“富人子”前后都发生了变化,请依据甲乙文段内容填写下表,并分别说说造成其发生变化的原因。

仲永:前()后( ) ,变化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富人子:前()后( ) ,变化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读了甲乙二文,你从中获得了怎样的启示?

22页文言文参考答案:

一、

1.(1)领着妻子儿女和乡邻们来到这个跟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因而跟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 (2)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用说魏、晋两朝了。

2.第一问:渔人的行踪。第二问:逢桃林、访桃源、寻桃源。

3.(1)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2)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3)避秦时乱。

4.第一问:不足为外人道也。第二问:(1)源中生活安宁,(2)能安居乐业,(3)和睦相处。(答出两条即可)

5.表达诗人的理想,即追求一种没有剥削压迫,没有战乱,人人劳动,和乐富足,宁静淳朴的和谐生活环境。

二、

6.诸侯之兵/数至而无寇

7.①约定 ②听到 ③通“悦”,高兴。

8.当戎人来进攻时,击鼓互相传告,诸侯的军队都会前来,救护天子。

9.因为幽王前几次击鼓并没有戎寇进犯,是为了搏取褒姒一笑。这次击鼓,诸候同样认为是幽王为了搏取褒姒一笑,所以没有去。

10.是一个荒误国、把国家大事当儿戏的昏君。

11.例:做人做事,我们都要诚实,以诚相待,言而有信,否则会失去他人对自己的信任。

三、

12.尽以家财/付孝基

13.①感到惊奇 ②行乞 ③委托

14.C

父利其然也范文第3篇

(1)定义

指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插入一些与主要情节有关的内容,然后再叙述原来的事情。

(2)作用

补充、衬托主要情节;解释说明;使文章脉络清晰、结构紧凑;使文章波澜起伏,跌宕有致。

(3)举例

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插入了美女蛇的故事,给百草园增添了神秘色彩,丰富了文章内容。

②《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采用插叙手法,时而写眼前之事,时而又回忆往事,使全文内容丰富而不拖沓,事件交错而不零乱,同时更好地突出了父亲对女儿深沉的爱。

2、把握文章内容,体会其思想感情

(1)理清文章脉络,概述文章的内容(复述文章)

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先写百草园,然后三味书屋,两者形成对照。

(2)理解《诗两首》中蕴含的思想情感,体会诗之美

3、把握文章的写作顺序,体会详略得当的写法

(1)空间顺序

空间顺序是指按事物空间结构的顺序来说明,或从外到内,或从上到下,或从整体到局部来加以介绍。这种说明顺序有利于全面说明事物各方面的特征。《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就采用了空间顺序写作。

(2)详略得当的使用和好处

有详有略,突出中心,文章更具层次感,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

4、理解文章的景物描写

景物描写,是指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的风景、物体的描写。景物描写主要是为了显示人物活动的环境,使读者身临其境。

5、体会文章中借事说理的写法

借事说理的好处是能让人更直观地通过事例来明白文章所要阐述的道理。所借的事例,还起着与该事例结果对比的作用。

6、体会文中的人物(或拟人化的动物、植物等等)形象,作一简要分析

7、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理解简易的文言文

8、作文

(1)日记作文:讲述自己的烦恼

(2)话题作文:回首成长的烦恼

(3)书信作文:为朋友化解烦恼9、知识积累

一、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散文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菜畦qí 皂荚jiá树 班蝥máo 臃肿yōng zhǒng 攒cuán成 秕bǐ谷

系jì一条长绳 拗ǎo过去 锡箔bó

点拨:注意多音字“攒”“系”的读音。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桑(shèn) 葚 收(liǎn) 敛 脑(suǐ) 髓 人声(dǐng) 鼎沸 (kuī) 盔甲

3.用恰当词浯填空。

(1)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点拨:所填词语均为形容词或动词。

(2) 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

点拨:所填词语均为动词。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鲁迅(作者)回忆童年生活的散文(体裁),本文选自《朝花夕拾》

P2注释 ① 选自《朝花夕拾》

1.重点:第2段

(1)空间描写顺序:由低到高、再由高到低;具体描写的事物

(2)三种角度:视觉、听觉、味觉;具体描写的事物

(3)先静物到动物,再由动物到静物

2.动作描写:P5 第7段雪地捕鸟(9个动词)

3.P6 第9段过渡段(作用:承上启下)

二、爸爸的花儿落了 小说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鸡毛掸dǎn子 咻xiū咻 玉簪zān花 骊lí歌 花圃pǔ 懒惰duò

2.用恰当词语填空。

冬天的清晨站在校门前,戴着露出五个手指头的那种手套,举了一块热乎乎的烤白薯在吃着;夏天的早晨站在校门前,手里举着从花池里摘下的玉簪花,送给亲爱的韩老师,是她教我跳舞的。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于是我唱了五年的骊歌,现在轮到同学们唱给我们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难得是欢聚,惟有别离多……”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爸爸的花儿落了净选自《城南旧事》,作者是台湾(地名)作家林海音。

P.43注释 ① 选自《城南旧事》,林海音,台湾作家

1.线索 ——(1)“花”:以花喻人(共出现4次)(2)毕业典礼(时间顺序)

2.题目:一语双关(花的凋谢象征爸爸的去世)

3.伏笔:爸爸病情的恶化(第11、32、54、55段)

4.插叙(现实与回忆交替出现):第13-31段、

三、丑小鸭 童话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讪shàn笑 吐绶shòu鸡 沼zhǎo泽 木屐jī

2.用恰当词语填空。

(1)那只最后从蛋壳里爬出来的小鸭是那么丑陋,他处处挨啄,被排挤,被讪笑。

(2)水正在结冰,人们可以听到冰块的碎裂声。小鸭只好用他的一双腿不停地游动,免得水完全被冰封住。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1.只要你是一只天鹅蛋,就算是生在养鸭场里也没有什么关系。

2他感到非常难为情。他把头藏到翅膀里面。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他感到太幸福了,但他一点也不骄傲,因为一颗好的心是永远不会骄傲的。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丑小鸭》选自《安徒生童话故事选》,作者是安徒生,本文是由叶君健翻译的。四、诗两首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萋qī 怀恋liàn 幽寂jì

2.用恰当词语填空。

(1)我在那路口久久伫立,/我向着一条路极目望去。

(2)但我却选了另外一条路,/它荒草姜萋,十分幽寂,/显得更诱人,更美丽。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那天清晨落叶满地,/两条路都未经脚印污染。/啊,留下一条路等改日再见!/但我知道路径延绵无尽头,/恐怕我难以再回返。

点拨:此句蕴含深刻哲理,耐人寻味,需记住。

三、段背记知识清单

默写《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假女口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现在却常是忧郁。/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

/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四、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1.《假如生活欺骗了你》选自《普希金诗集》,作者是俄国诗人普希金,诗作有《自由颂》《致大海》《致恰达耶夫》等。

2.《未选择的路》选自《中外哲理诗精选》,作者是美国诗人弗罗斯特。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以劝告口吻,强调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未选择的路》:自然界道路象征人生道路,要慎重作出人生选择。

五、伤仲永 文言文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宇注音。仲zhòng 谒yè 称chèn前时之闻 泯mǐn然

点拨:注意多音字“称”的读音。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1)世隶耕 隶:属于。 (2)未尝识书具 尝:曾经。

(3)父异焉 异:感到诧异。 (4)邑人奇之 奇:认为……是奇才。

(5)稍稍宾客其父 宾客:以宾客之礼相待。(6)或以钱币乞之 乞:求取。

(7)环谒于邑人 谒:拜访。 (8)不能称前时之闻 称:相当。

(9)贤于材人远矣 贤:胜过、超过。 (10)父利其然也 利:认为……有利。

3.指出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扳通攀 解释为:牵,引。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l.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他当即写了四句诗,并且自己题写了名字。

点拨:重点理解“书”“为”等词。

2.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从此,指着东西让他作诗,他立刻就能完成,其中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看的地方。

点拨:重点理解“自是”“就”“之”“理”等词。

3.泯然众人矣。跟普通人没什么区别了。

点拨:重点理解“泯然”的意思,“泯”,消失。然,……的样子。

4.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他的这首诗以赡养父母,团结族人为立意。

点拨:重点理解“收族”的意思。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伤仲永》选自《临川先生文集》,作者王安石,北宋(朝代名) 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

词语解释:P37 注释1、3、4、6、7、9、10、11;P38 注释 2、3、5、6、7、9、10、11、14、15、16、17、18、19

通假字:“扳”通“攀”,牵,引

1.仲永变化的三个阶段(根本原因:不使学)

父利其然也范文第4篇

根据2011版新课标素质教育的要求,怎样在课堂教学中少讲多悟,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呢? 笔者有如下几点想法:

一、导入正题少讲。 以前,我在讲新课时,在导入正题后虽然也留出时间让学生自学生字词,了解作者及时代背景,理清课文思路,熟悉课文内容,品味语言及写作手法。但在教学时发现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不够。主要是让学生探究文本的时间不够。因此,揭题后,我大胆延长学生自学文本的时间,让学生对新课文探索、研究、质疑,发现文本内容、形式、思想上的特色。学生主动学习后,教师再作点拨。如教《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一文,我导入正题后,就放手让学生自己学习,学生们根据课文提示,不但学会了词语,也初步明白了文章的思路,找到了先生作为学者和民主战士在不同时期的思想性格的共同点:口的巨人,行的高标。但对先生前后两个时期迥然不同的“说”和“做”,有不少同学理解不够。这样,教师就要进行点拨了,提醒学生分析先生前后不同时期的事例,观察文中《红烛颂》插图里先生黑炭似的相片,感受其专注、进取、忘我、无畏、爱国、学者形象,对臧克家笔下的闻一多先生就会无比的敬仰。

二、问后“留白”。 不少青年教师在公开教学中,提问后就急着让学生发言,学生缺少思考时间。所以,我以为,每次提问后,应有意识地留一些时间给学生读书、思考。 我在教学《伤仲永》一课时,教到结尾时,提了一个问题:“为什么一个颇有天赋的神童竟泯然众人了?”这个问题看似简单,书上直接说“父利其然不使学”,“ 受于人者不至”。实际上内涵丰富,需要学生认真读书,反复思考,联系自身来回答。我要求他们仔细思考,小组讨论。教室里议论纷纷、七嘴八舌,我知道谜底正在揭开。有同学补充说:仲永很小就受到了那么多的表扬,他迷失了自我 !也有说他是被邻居邑人猎奇捧杀了。

三、听后多悟。 老师可以找来音乐,自己绘声绘色地配乐朗读,效果特别好。但是,有的教师为了追赶教学进度,喜欢打断了学生的思路。比如教学《土地的誓言》,听完艾青的《我爱着土地》的朗诵录音。就迫不及待地讲解,对作者及背景稍作介绍就听歌曲《我的家在东北》,听过课文范读就品语句,错过了一次又一次感染学生的极好机会。这就不可取了。现在不符合教学规律的“满堂灌” 虽已很少见了,但七年级还存在着“满堂问”的问题。课堂看似热闹,实际上课堂上的对答如流、抢答如潮,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思维训练的不“够格”。

父利其然也范文第5篇

宋代:王安石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译文

金溪有个叫方仲永的百姓,家中世代以耕田为业。仲永长到五岁时,不曾认识书写工具。忽然有一天仲永哭着索要这些东西。他的父亲对此感到诧异,就向邻居那里把那些东西借来给他。仲永立刻写下了四句,并自己题上自己的名字。这首诗以赡养父母和团结同宗族的人为主旨,给全乡的秀才观赏。从此,指定事物让他作诗,方仲永立刻就能完成,并且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欣赏的地方。同县的人们对此都感到非常惊奇,渐渐地都以宾客之礼对待他的父亲,有的人花钱求取仲永的诗。方仲永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就每天带领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我听到这件事很久了。明道年间,我跟随先父回到家乡,在舅舅家见到方仲永,他已经十二三岁了。我叫他作诗,写出来的诗已经不能与从前的名声相称。又过了七年,我从扬州回来,再次到舅舅家去,问起方仲永的情况,回答说:“他的才能消失了,和普通人没有什么区别了。”

王安石说:方仲永的通达聪慧,是先天得到的。他的天赋,比一般有才能的人要优秀得多;但最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他后天所受的教育还没有达到要求。他得到的天资是那样的好,没有受到正常的后天教育,尚且成为平凡的人;那么,现在那些本来就不天生聪明,本来就是平凡的人,又不接受后天的教育,难道成为普通人就为止了吗?

作品鉴赏:

这篇文章以方仲永的事例,说明人受之于天虽异,但还得受之于人,否则就将复为众人,进而说明未受之于天者,本来就是众人,如果不受之于人,恐怕连作“众人”也难,而且强调了后天学习的重要性,表现了王安石早期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

文题为“伤仲永”,文中却未见一个“伤”字,然而全篇写的正是一个“伤”字。这正如《王荆公年谱考略》所评:“余谓仲水始而通悟,终焉为泯然众人,见于荆公悼叹者详矣!”由此可见,此文契合照应不在形式上而在内容中。这篇议论文,先叙后议,在事实叙述的基础上立论,事实成为立论的依据。第一、二两段只叙不议,为第三段的议论服务,后面的议论,集中强烈,言简意赅,如画龙点睛,使前面所叙的事实立即升华具有典型意义。全文仅二百字,叙事之简洁。说理之透彻,安石散文风格在此已露出端倪。

第一段叙述神童方仲永的故事。方仲永为金溪民,世代耕田。金溪是王安石外祖父吴玫的家乡。“荆公少年,往来外家甚数”《王荆公年谱考略》文中说“于舅家见之”,仲永当是实有其人。所记仲永五岁不识纸笔砚墨,忽啼求,其父借来给他,他立即写了四句诗,并题了自己的名字,这首诗是以供养父母、团结族人为内容。此事传出后,一乡的秀才都来观看。从此,人们指着东西让他作诗,他挥笔而就,文采与道理都有可取之处。县里人听说,亦很惊奇,渐渐有人请他父亲带他去作客,也有人拿钱帛请他作诗的。他父亲认为此有利可图,便每天拉着他到处拜见县里人,不让他学习。这里所记仲永的特异才能是传闻,与真实情形或有出入。然而作者真正用意并不在此,所以免不了用夸张的笔墨,处处耍突出仲永天斌的特异。其一,不仅生五年不识文具,给纸笔即可写诗,而且能以“养父母”团结同族为主旨,“传一乡秀才观之”,可见影响之大。其二,仲永才思如涌,“指物作诗”一挥而就,而且文采、内容均佳,博得“邑人奇之”,有请他作客的,有向他求诗的,真是誉满全乡。作者如此描写突出了神童仲永的特异天资,为下文的因不后学而“泯然众人”作了很好的铺垫,为全文的知识才干“受之人”立论打下了基础。文中的“利”字很有份量,突出其父‘不使学”的原因,更暗示给人们急功近利对人才的危害。“不使学”是仲永由夭才变为平庸的关键,是本文议论的中心。

第二段段,从作者亲自见闻的角度简略交待了仲永从神童沦为“众人”的过程。开头的“余闻之也久”,束上起下,一方面显示上段所写的内容即据传闻而得,另一方面又引出亲识其面的愿望。作者写了两次见闻:一次是仲永十二三岁时,“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暗示在这六七年中,仲永的诗毫无长进。如果说,五六岁儿童作的诗尽管稚拙,人们尚觉可观,那么六七年后写得反而不如以前听说的那样好,人们便非但不以为奇,且因先时之闻名而感到其名不副实了。第二次是仲永二十岁时。这次并未见面,只是听亲戚说:“泯然众人矣!”一句话就交待了这位从前的神童的结局。两次写法不同,但都极简练而有含蕴。“泯然众人矣”一语,把说话人漠然视之的态度生动地表现出来,与先前“邑人奇之”的情况恰成对照,而作者的惋惜感慨之意也隐见言外。

最后一段是作者对方仲永由一邑称奇的神童变成无声无息的普通人一事所发的议论,也是本篇思想的集中体现。作者首先指出,仲永的聪明颖悟是“受之天”,即来自天赋,而且他的天赋远超于一般的有才能的人。这正是为了反跌出下面的正意:“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关键原因是缺乏后天的教育和学习。到这里,已将上两段所叙述的情事都议论到了。但作者却就势转进一层,指出天赋这样好的仲永,没有受到后天的培养教育,尚且沦为众人;那么天赋本属平常的一般人,如果再不受教育,连做一个普普通通的人都不行。前者是宾,后者是主,在对比中更突出了一般人学习的重要性。就方仲永的情况看,这层议论仿佛是余波,但作者主要的用意正在这里。因为在现实生活中,资质平常的人总是多数。方仲永这一典型事例的意义主要不在于说后天赋好的人不学习会造成什么后果,而在于说明后天教育对一个人成长的决定意义。

父利其然也范文第6篇

1、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体会插叙的运用

(1)定义

指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插入一些与主要情节有关的内容,然后再叙述原来的事情。

(2)作用

补充、衬托主要情节;解释说明;使文章脉络清晰、结构紧凑;使文章波澜起伏,跌宕有致。

(3)举例

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插入了美女蛇的故事,给百草园增添了神秘色彩,丰富了文章内容。

②《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采用插叙手法,时而写眼前之事,时而又回忆往事,使全文内容丰富而不拖沓,事件交错而不零乱,同时更好地突出了父亲对女儿深沉的爱。

2、把握文章内容,体会其思想感情

(1)理清文章脉络,概述文章的内容(复述文章)

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先写百草园,然后三味书屋,两者形成对照。

(2)理解《诗两首》中蕴含的思想情感,体会诗之美

3、把握文章的写作顺序,体会详略得当的写法

(1)空间顺序

空间顺序是指按事物空间结构的顺序来说明,或从外到内,或从上到下,或从整体到局部来加以介绍。这种说明顺序有利于全面说明事物各方面的特征。《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就采用了空间顺序写作。

(2)详略得当的使用和好处

有详有略,突出中心,文章更具层次感,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

4、理解文章的景物描写

景物描写,是指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的风景、物体的描写。景物描写主要是为了显示人物活动的环境,使读者身临其境。

5、体会文章中借事说理的写法

借事说理的好处是能让人更直观地通过事例来明白文章所要阐述的道理。所借的事例,还起着与该事例结果对比的作用。

6、体会文中的人物(或拟人化的动物、植物等等)形象,作一简要分析

7、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理解简易的文言文

8、作文

(1)日记作文:讲述自己的烦恼

(2)话题作文:回首成长的烦恼

(3)书信作文:为朋友化解烦恼9、知识积累

一、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散文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菜畦qí 皂荚jiá树 班蝥máo 臃肿yōng zhǒng 攒cuán成 秕bǐ谷

系jì一条长绳 拗ǎo过去 锡箔bó

点拨:注意多音字“攒”“系”的读音。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桑(shèn) 葚 收(liǎn) 敛 脑(suǐ) 髓 人声(dǐng) 鼎沸 (kuī) 盔甲

3.用恰当词浯填空。

(1)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点拨:所填词语均为形容词或动词。

(2) 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

点拨:所填词语均为动词。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鲁迅(作者)回忆童年生活的散文(体裁),本文选自《朝花夕拾》

P2注释 ① 选自《朝花夕拾》

1.重点:第2段

(1)空间描写顺序:由低到高、再由高到低;具体描写的事物

(2)三种角度:视觉、听觉、味觉;具体描写的事物

(3)先静物到动物,再由动物到静物

2.动作描写:P5 第7段雪地捕鸟(9个动词)

3.P6 第9段过渡段(作用:承上启下)

二、爸爸的花儿落了 小说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鸡毛掸dǎn子 咻xiū咻 玉簪zān花 骊lí歌 花圃pǔ 懒惰duò

2.用恰当词语填空。

冬天的清晨站在校门前,戴着露出五个手指头的那种手套,举了一块热乎乎的烤白薯在吃着;夏天的早晨站在校门前,手里举着从花池里摘下的玉簪花,送给亲爱的韩老师,是她教我跳舞的。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于是我唱了五年的骊歌,现在轮到同学们唱给我们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难得是欢聚,惟有别离多……”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爸爸的花儿落了净选自《城南旧事》,作者是台湾(地名)作家林海音。

P.43注释 ① 选自《城南旧事》,林海音,台湾作家

1.线索 ——(1)“花”:以花喻人(共出现4次)(2)毕业典礼(时间顺序)

2.题目:一语双关(花的凋谢象征爸爸的去世)

3.伏笔:爸爸病情的恶化(第11、32、54、55段)

4.插叙(现实与回忆交替出现):第13-31段、

三、丑小鸭 童话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讪shàn笑 吐绶shòu鸡 沼zhǎo泽 木屐jī

2.用恰当词语填空。

(1)那只最后从蛋壳里爬出来的小鸭是那么丑陋,他处处挨啄,被排挤,被讪笑。

(2)水正在结冰,人们可以听到冰块的碎裂声。小鸭只好用他的一双腿不停地游动,免得水完全被冰封住。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1.只要你是一只天鹅蛋,就算是生在养鸭场里也没有什么关系。

2他感到非常难为情。他把头藏到翅膀里面。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他感到太幸福了,但他一点也不骄傲,因为一颗好的心是永远不会骄傲的。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丑小鸭》选自《安徒生童话故事选》,作者是安徒生,本文是由叶君健翻译的。四、诗两首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萋qī 怀恋liàn 幽寂jì

2.用恰当词语填空。

(1)我在那路口久久伫立,/我向着一条路极目望去。

(2)但我却选了另外一条路,/它荒草姜萋,十分幽寂,/显得更诱人,更美丽。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那天清晨落叶满地,/两条路都未经脚印污染。/啊,留下一条路等改日再见!/但我知道路径延绵无尽头,/恐怕我难以再回返。

点拨:此句蕴含深刻哲理,耐人寻味,需记住。

三、段背记知识清单

默写《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假女口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现在却常是忧郁。/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

/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四、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1.《假如生活欺骗了你》选自《普希金诗集》,作者是俄国诗人普希金,诗作有《自由颂》《致大海》《致恰达耶夫》等。

2.《未选择的路》选自《中外哲理诗精选》,作者是美国诗人弗罗斯特。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以劝告口吻,强调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未选择的路》:自然界道路象征人生道路,要慎重作出人生选择。

五、伤仲永 文言文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宇注音。仲zhòng 谒yè 称chèn前时之闻 泯mǐn然

点拨:注意多音字“称”的读音。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1)世隶耕 隶:属于。 (2)未尝识书具 尝:曾经。

(3)父异焉 异:感到诧异。 (4)邑人奇之 奇:认为……是奇才。

(5)稍稍宾客其父 宾客:以宾客之礼相待。(6)或以钱币乞之 乞:求取。

(7)环谒于邑人 谒:拜访。 (8)不能称前时之闻 称:相当。

(9)贤于材人远矣 贤:胜过、超过。 (10)父利其然也 利:认为……有利。

3.指出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扳通攀 解释为:牵,引。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l.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他当即写了四句诗,并且自己题写了名字。

点拨:重点理解“书”“为”等词。

2.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从此,指着东西让他作诗,他立刻就能完成,其中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看的地方。

点拨:重点理解“自是”“就”“之”“理”等词。

3.泯然众人矣。跟普通人没什么区别了。

点拨:重点理解“泯然”的意思,“泯”,消失。然,……的样子。

4.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他的这首诗以赡养父母,团结族人为立意。

点拨:重点理解“收族”的意思。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伤仲永》选自《临川先生文集》,作者王安石,北宋(朝代名) 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

词语解释:P37 注释1、3、4、6、7、9、10、11;P38 注释 2、3、5、6、7、9、10、11、14、15、16、17、18、19

通假字:“扳”通“攀”,牵,引

1.仲永变化的三个阶段(根本原因:不使学)

父利其然也范文第7篇

管仲言齐桓公曰②:“夫垦田创邑③,辟土殖谷,尽地之利,则臣不若宁戚④,请置以为田官;登降揖让⑤,进退闲习 ⑥,则臣不如隰朋⑦,请置以为大行⑧;蚤入晏出⑨,犯君颜色⑩,进谏必忠,不重富贵,不避死亡,则臣不若东郭牙{11},请置以为谏臣;决狱折中{12},不诬无罪,不杀无辜,则臣不若弦宁{13},请置以为大理{14};平原广囿{15},车不结轨,士不旋踵{16},鼓之,而三军之士视死若归,则臣不若王子成甫{17},请置以为大司马{18}。君如欲治国强兵,则此五子者足矣。如欲霸王,则夷吾在此。”

【注释】①选自汉・刘向《新序・杂事》。②管仲:春秋时著名的政治家,名夷吾,字仲,任齐桓公的相,帮助齐桓公建立了霸业。③创邑:创建城邑。④宁戚:齐桓公时的大夫。⑤登降揖让:指接待宾客时的各种谦让礼节。⑥进退:指进退礼节。闲:通“娴”,熟悉。⑦隰(xí)朋:齐桓公时的大夫。⑧大行:官名,掌管接待宾客。⑨蚤:通“早”。晏:晚。⑩犯君颜色:敢于冒犯国君的脸色。{11}东郭牙:齐桓公的大臣。{12}决狱:审判案件。折中:解决纷争。{13}弦宁:人名。{14}大理:官名,掌管刑法。{15}广囿(yòu):《吕氏春秋》作“广域”。囿,是养野兽的园林,指打猎的地方,比喻战场,也能讲通。古代打猎也是为了练武。{16}旋踵:旋转脚跟,指后退。{17}王子成甫:人名。{18}大司马:官名,掌管军事。

【欣赏感悟】

管仲从治国的五个方面――农业、外交、进谏、司法、军事方面选拔人才,向齐桓公提出建议,推荐给齐桓公5个人选,请齐桓公加以任用。管仲不笼统地说某人贤,而是细致地掌握了每个人的特长,然后让齐桓公在治理国家上使用、发挥这些人的特长。

【训练】

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A.辟土殖谷()

B.进谏必忠()

C.鼓之()

D.则此五子者足矣()

2.下列加点词语古今意思一样的项是

()

A.请置以为田官B.犯君颜色

C.决狱折中D.不杀无辜

3.下列各句中的“尽”与“尽地之利”中的“尽” 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担中肉尽(《狼》)

B.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隆中对》)

C.白日依山尽(唐・王之涣)

D.林尽水源,便得一山(《桃花源记》)

4.“夫垦田创邑,辟土殖谷,尽地之利,则臣不若宁戚,请置以为田官”一句中的“不若”是__________意思,这句话说明管仲在推荐人才上____________________。

5.管仲提给齐桓公的一段用人建议,其表现用一个成语来表示,就是___________。

6.将“进谏必忠,不重富贵,不避死亡,则臣不若东郭牙,请置以为谏臣”一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7.“君如欲治国强兵,则此五子者足矣。如欲霸王,则夷吾在此。”这句话说明宁戚等五人具有协助齐桓公使齐国达到_________

____________的本领,而管仲却有帮齐桓公__________的才能。

二、进贤者为贤 ①

子贡问孔子曰②:“今之人臣孰为贤?”孔子曰:“吾未识也。往者,齐有鲍叔③,郑有子皮④,贤者也。”子贡曰:“然则齐无管仲,郑无子产乎?”子曰⑤:“赐,汝徒知其一,不知其二。汝闻进贤为贤耶?用力为贤耶?”子贡曰:“进贤为贤。”子曰:“然。吾闻鲍叔之进管仲也,闻子皮之进子产也,未闻管仲、子产有所进也。”

【注释】①选自汉・刘向《说苑・臣术》。②子贡:孔子的弟子端木赐,字子贡,姓端木,名赐。③鲍叔:即鲍叔牙,春秋时齐国大夫,以知人著称。少年时和管仲友善,很了解管仲。齐桓公执政后要任他为相,他辞谢,推荐管仲为相。管仲辅佐齐桓公进行改革,使齐国富强起来。④子皮:春秋时郑国大夫,名虎,字子皮。他年老退职,推荐子产代替自己,子产把郑国治理得很好。子产,是春秋时著名的贤相。⑤子:指孔子。

【欣赏感悟】

孔子从“进贤”的角度着眼,认为鲍叔牙、子皮贤于管仲、子产。因为管仲、子产表现出来的是治国才能,没有推荐出代替自己的人才,而鲍叔牙让位于管仲,子皮让相于子产,既有超人的眼力,又有高尚的品德,所以堪称为“贤”。

【训练】

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吾未识默而识之(《论语・述而》)

B.往者,齐有鲍叔 凡三往,乃见(《隆中对》)

C.汝徒知其一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晏子使楚》)

D.未闻管仲、子产有所进也进退两难

2.下面的句子中都有“者”,意思和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往者,齐有鲍叔

B.郑有子皮 ,贤者也

C.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两小儿辩日》)

D.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醉翁亭记》)

3.下列各句中的“然”与“然。吾闻鲍叔之进管仲”中的“然” 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父利其然也(《伤仲永》)

B.吴广以为然。乃行卜(《陈涉世家》)

C.然志犹未已(《隆中对》)

D.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

4.朗读“今之人臣孰为贤?”一句,选出语气停顿正确的一项()

A.今之人/臣孰为/贤?

B.今之人臣/孰/为贤?

C.今之人臣/孰为贤?

D.今之/人臣孰为贤?

5.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汝闻进贤为贤耶?用力为贤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什么是真正的贤人这一问题上,孔子是什么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将亡之国不思贤①

夫与死人同病者,不可生也;与亡国同行者,不可存也。岂虚言哉?何以知人之且病也②?以其不嗜食也。何以知国之将乱也?以其不嗜贤也。是故病家之厨,非无嘉馔也③,乃其人弗之能食,故遂于死也。乱国之官,非无贤人也,其君弗之能任④,故遂于亡也。

【注释】①选自汉・王符《潜夫论・思贤》②且:将。③嘉:美好。馔(zhuàn):饭食。④任:任用。

【欣赏感悟】

这段文字,用将死的病人和将要亡国的国君作了对比,形象生动地说明乱国并非无贤,而是昏君不思贤,不用贤。也就是说,亡国的昏君如同将死的病人,贤能之臣就如同好饭美酒。怎样识别一个人将要生病?看他能否吃饭。怎样识别一个国家将要祸乱?看他们是否任用贤人。

【训练】

1.下列各句中的“病”与“夫与死人同病者”中的“病” 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是故病家之厨

B.同病相怜

C.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揠苗助长》)

D.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晏子使楚》)

2.下列各句中的“且”与“何以知人之且病也”中的“且” 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驴一鸣,虎大骇,以为且噬己也(《黔之驴》)

B.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

C.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D.得过且过

3.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A.岂虚言哉 ( )

B.何以知人之且病也( )

C.以其不嗜食也 ()

D.乃其人弗之能食( )

4.朗读下面的句子,语气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A.将亡之国/不思贤

B.何以/知国之将/乱也

C.非/无嘉馔也

D.故/遂于亡也

5.给下面的对联写出上联。

上联:__________

下联:良禽择高木

6.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乱国之官,非无贤人也,其君弗之能任 ,故遂于亡也。

7.“将亡之国不思贤”的意思是什么?为什么说“将亡之国不思贤”?

【参考答案】

一、1.A.繁殖 B.忠心C.击鼓D.足够

2.B、D(A.古义为“把……当作”,今义为“认为“; C.古义为“解决纷争”,今义为“对几种不同的意见进行调和”)

3.B(B.与例句都是“全部取得”的意思,A、C都是“没有了”的意思)

4.比不上能够发挥人的特长

5.知人善任 6.略(见译文)

7.国富兵强称霸诸侯

【译文】管仲对齐桓公说:“开垦荒地,创建新邑,开辟土地,繁殖五谷,使土地得到充分利用,这方面我不如宁戚,请安置宁戚当田官;接待宾客的尊卑谦让礼节、进退规矩,这方面我没有隰朋熟悉,请安置隰朋任接待宾客的大行;上朝早下朝晚,敢于冒犯君主的脸色,直言敢谏,出于忠心,不重视富贵,不贪生怕死,这方面我不如东郭牙,请安置东郭牙当谏臣;判断诉讼案件,解决纷争,不冤枉无罪人,不杀害无辜,这方面我不如弦宁,请安置弦宁任管刑法的大理;在平原旷野中,战车不停轨,战士不后退,击鼓进攻,三军战士视死如归,这方面我不如王子成甫,请安置王子成甫任管军事的大司马。君主如果想富国强兵,有这五个人就足够了;如果想建立霸业或王业,则有我管夷吾在此。”

二、1.C(C.只,仅仅;A.懂得/记住; B.以前/去,到; D.推荐/向前,前进)

2.A(A.语气助词,表示停顿。B、C、D助词,用在动词、形容词或动宾词组之后,组成名词性的“者”字结构,有指代作用,相当于“……的人”、“……的事物”)

3.B(B.与例句都是动词,“是的”;A.代词,起指示作用,译作“这样”、“如此”;C.连词,表转折关系,译作“然而”、“但是”等;D.语气助词,用于句尾,常与“如”、“若”连用,构成“如…… 然”、“若……然”格式,相当于“……的样子”) 4. C

5.你听说过推荐贤人算贤人呢,还是为国家效力算贤人呢?

6.孔子认为举荐贤人的人才算是贤人。

【译文】子贡问孔子说:“现在的大臣中,谁最贤呢?”孔子说:“我还不清楚。从前,齐国有个鲍叔牙,郑国有个子皮,他们是贤人。”

子贡说:“那么齐国贤人中没有管仲,郑国贤人中没有子产吗?”孔子说:“端木赐啊,你仅仅知道一点,不知道全部。你听说过推荐贤人算贤人呢,还是为国家效力算贤人呢?”子贡说:“为国家荐贤算是贤人。”孔子说:“是的。我只听说过鲍叔牙推荐了管仲,听说过子皮推荐了子产,没有听说过管仲、子产推荐什么贤人。”

三、1.B(B.与例句都是“病,生病”的意思;A.是“病人”的意思;C.是“疲劳,困苦”的意思;D.是“诟病,耻辱”的意思)

2.A(A.与例句都是“将要”的意思;B.为“将近,约”的意思;C、D为“暂且,姑且”的意思)

3.A.难道B.凭什么C.喜欢D.是,正是

4.B(应该是:何以/知/国之将乱也)

5.明主觅贤才 6.略( 见译文)

7.将要亡国的国君不能任用贤人。因为亡国之君是昏君

父利其然也范文第8篇

對篇名之解釋,衆說紛紜。其說大致有五:一、論齊一萬物。左思《魏都賦》:"萬物可齊於一朝。"劉淵林注:"莊子有齊物之論。"二、齊一物論。王應麟《困學紀聞》:"莊子《齊物論》,非欲齊物也,蓋謂物論之難齊也。"三、齊物齊論。王先謙《莊子集解》:"天下之物、之言,皆可齊一視之,不必致辯守道而己。"四、明萬物之本然。劉咸炘《莊子釋滯》:"此篇初明萬物之然,因明彼我之皆是,故曰“齊物“。"五、兼有"論齊一萬物"、"論齊一物論"二義。關鋒《莊子內篇譯解和批判》:"題旨兼有“齊物、論“、“齊、物論“二義,而以“齊物、論“爲主導方面,莊子正是以此去齊各種“物論“。"

細審《齊物論》全篇,莊子實旨在“以明”,即闡明萬物之本質。既明本體之不可知性、無確定規定性,本體之幻像“萬物”之相通平齊性、是非標準之無窮相對性,則言論爭辯之“荒謬性”乃不言而自明矣。莊子自謂物性本齊,非因物之不齊而欲齊之也。“物”乃“言”之本。言似沸湯,物乃薪火。明物性本齊,則似釜底抽薪,其沸自止矣,何待“齊一物論”?況"勞神明爲一,而不知其同",乃莊子所不取也。闡明本體、闡明物性本齊,則雖有言論,而終未立言,正因其自然而明之耳。"言無言"、"有謂無謂"、"照之於天",正合"卮言"之意。《呂氏春秋·適音》"以論其教",高誘注:"論,明。"是論即明也。故《齊物論》應釋爲"論相通而等齊之萬物"。劉咸炘之說近之。劉勰《文心雕龍·論說》:"莊周《齊物》,以“論“爲名。"然也。《公孫龍子》及《荀子》之中,以"論"爲篇名者亦夥。

(二)厲風濟

陸德明《經典釋文》:“厲風,司馬云‘大風’,向、郭云‘烈風’。”聞一多《莊子拾遺》:“郭釋‘厲’爲‘烈’,‘厲’、‘烈’音同字通。”

《呂氏春秋·有始》:“何謂八風?東北曰炎風,東方曰滔風,......西北曰厲風,北方曰寒風。"是"厲風"當特指西北風。上文言"泠風則小和,飄風則大和",是"飄風"雖止,"泠風"亦有"小和"。若釋"厲風"爲"烈風",則豈可云"厲風濟,則衆竅爲虛"?故將"厲風"釋爲"西北風"於文意爲順。泛曰"厲風",其大則曰"飄風",其小則曰"泠風"也。又,"濟"音字本有"止"義,雨雪止皆日"霽",故風止亦可曰"濟"。

(三)其覺也形開

成玄英疏:"其覺悟也,則形質開朗而取染也。"陸德明《經典釋文》:"形開,司馬云:“目開意悟也。“"聞一多《莊子義疏》:"案“開“訓“發“。《論語·微子篇》“廢中權“,鄭注“廢“作“發“,云:“發,動貌。“是“開“亦可訓“動“,“形開“猶“形動“也。"

《說文》:“開,張也。”段注:“張者,施弓弦也。門之開如弓之張。” “施弓弦”即繃上弓弦,使之緊張也。故“開”可訓“張”。此句則言其醒也則形體緊張。與上句“其寐也魂交”共言“司是非”者“役役”、“疲役”之態也。“開”,關鋒譯爲“不安”,陳鼓應譯爲“不寧”,雖亦近之,然猶未得其真。

(四)姚佚啓態

“姚佚”同“姚冶”,即“妖冶”,雙聲聯綿詞也。“姚”與“妖”,"佚"與"冶",音近通用。"妖冶"爲常用詞,其他皆爲通借字。朱起鳳《辭通》:"妖冶,女容也。《易·系辭》“冶容誨“疏:“女子妖冶其容。“"《荀子·非相》:"今世俗之亂君,鄉曲之儇子,莫不美麗姚冶,奇衣婦飾,血氣態度,擬於女子。"是亦以"姚冶"言男子輕薄、扭捏之態。故文中之"姚佚",則當指"司是非"者裝腔作勢、扭扭捏捏之醜態,亦即所謂"喜怒哀樂、慮歎變慹"之態。"啓態"實與上"形開"相呼應。王夫之《莊子通》王敔增注曰:"八者情動而其態百出矣。"此說近是。成玄英疏將"姚佚啓態"四字拆開解釋,牽強附會,其說誤甚。

(五)物無非彼,物無非是

郭象注:"物皆自是,故無非是;物皆相彼,故無非彼。無非彼,則天下無是矣;無非是,則天下無彼矣。無彼無是,所以玄同也。"转贴于

凡事物自外物觀之,無不爲彼,自本事物觀之,無不爲此。莊子將“彼”、“是”之辯證關係,推向相對主義,其旨欲以明“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是"本不相對待,相通而爲一。此乃其詭論之所由生也。黑格爾《小邏輯》§172:"直接的判斷是關於定在的判斷。""關於定在",即關於具體之特定存在,非關於抽象、不定之對象。某物自視爲"此",外物視之爲"彼",乃自不同觀察角度而言。然此二判斷均爲關於具體、特定對象之判斷也。若言物亦爲此亦爲彼,則非自某一具體觀察角度而言,其觀察角度則既自視亦由外物視,此乃關於抽象、不定對象之綜合判斷也。故"物無非彼,物無非是",各爲具體、直接之判斷;"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則各爲抽象、間接之判斷。莊子故意忽略觀察角度之異,將具體、有條件(觀察角度不同)之"彼"、"此",歪曲爲具體、無條件之"彼"即"此",又以抽象、間接之判斷"是亦彼也,彼亦是也"作結論,牽強附會。雖有辯證思想因素,然終淪爲詭辯矣。莊子所言,既爲下文"彼是莫得其偶,謂之道樞"張本,亦爲破《公孫龍子·名實論》所載之觀點而發。《名實論》:"故彼彼止於彼,此此止於此,可。彼此而彼且此,此彼而此且彼,不可。"此乃言,彼即彼,此即此;不可以此爲彼,以彼爲此,同時是彼又是此。此乃割斷"彼"、"此"間之聯繫,否認兩者之轉化,故爲絕對主義。莊子言"彼"即"此",兩者同時産生,相通爲一,否認兩者之區別,故爲相對主義。二者趨於兩極,均以詭辯立論。

(六) 以指喻指之非指,不若以非指喻指之非指也;以馬喻馬之非馬,不若以非馬喻馬之非馬也。天地一指也;萬物一馬也。

“指”、“馬”之釋義,衆說紛紜。成玄英疏:“指,手指也。馬,戲籌也。”聞一多《莊子義疏》:“手指謂之指(實物名稱),名稱亦謂之指(抽象名詞),一名而兼虛實二義。......次馬字謂籌馬之馬,今字或作碼。末馬字謂牛馬之馬,而首馬字則兼此二義之名也。"郭沫若《十批判書·莊子的批判》:"指是宗旨、是觀念;馬是法碼、是符號。"關於莊子發此言之意旨,亦諸說不同。章太炎《齊物論釋》:"指馬之義乃破公孫龍說。"聞一多《莊子義疏》:"舊說此破公孫龍指物之辯,非是。莊子卒前,龍蓋年甫及冠,二人論學之年亦不相及。“指非指“蓋亦惠子歷物之說,莊所破者惠施,非公孫龍也。......公孫龍《白馬論》與此全異,說者以此爲破龍之說,亦非。"關鋒《莊子內篇譯解和批判》:"“以指喻指之非指“,即《公孫龍子·指物論》中的第一句話“物莫非指而指非指“。......“以馬喻馬之非馬“即是公孫龍的“白馬非馬“。......在這裏,他們的分歧不過是公孫龍主離、主分,莊子是主齊、主一而已。"

指馬及彼此、堅白等,均爲當時辯論之重要論題。《公孫龍子》一書中亦反復論及之,可以爲證。“指”,本義爲手指;可通"旨"、"恉",含指認、意指、認識等義。"以指喻指"句,當自認識方面就《公孫龍子·指物論》所載之觀點而言。公孫龍(約前325-前250)之生卒年月,略遲于莊周(約前369-前286),因二者之確切生卒年月已不可考,故其論學之年是否相及亦無從定論。然《公孫龍子》一書所載該學派之觀點,蓋由來已久,非始於龍也。莊子豈得不聞此學派之說耶?聞一多之說不足爲據也。

《指物論》:“物莫非指,而指非指。"此乃言,物(指"爲我之物")無不是人類認識之成果(相當莊子所謂"物謂之而然"),然此與物結合之具體認識(即"物指"),卻不是認識。其意爲,人之認識乃具體、與物相結合之認識,此即"物指",不同於抽象、可"自藏"之認識,即單純之"指"。故曰:"指非非指也,指與物非指也。"不是說認識不是認識,而是說認識與物的結合,不是認識。此即"以指喻(說明)指(即“物指“)之非指"。此乃以絕對主義之方法,割斷具體與抽象之聯繫,止承認抽象性,不承認具體性,否認具體之中有抽象。公孫龍學派主"離",將具體認識(物指)自抽象認識(指)中分離出,加以否定,然尚未否定抽象認識,尚承認"指"之存在,當屬間接不可知論。莊子以相對主義方法,割斷相對與絕對之聯繫,片面無限誇大認識之相對性,否認相對之中有絕對,認爲認識(指)即等同於無認識(非指)。此即"以非指(無認識)喻指(物指)之非指"。莊子主"合(齊一)",將認識和無認識混爲一談,對認識本身全盤否定,根本不承認"指"之存在。莊子曰:"故知止其所不知,至矣。"又借寓言人物王倪之口曰:"庸詎知吾所謂知之,非不知邪?庸詎知吾所謂不知之,非知邪?"此當屬直接不可知論。公孫龍之間接不可知論不若莊子之直接不可知論來得爽利,故莊子曰"不若"。"以馬喻馬"句,當自認識對象方面就《公孫龍子·白馬論》所載之觀點而言。《白馬論》:"馬者,所以命形也;白者,所以命色也。命色者非命形也。......故白者非馬也。白馬者,馬與白也。......故曰“白馬非馬“也。"此乃言,帶有其他屬性(如毛色等)之具體、個別之馬,非抽象、一般之馬。此即"以馬喻馬(具體、個別之馬)之非馬"。此乃以絕對主義之方法,割裂具體與抽象、個別與一般之聯繫,止承認抽象而不承認具體,止承認一般而不承認個別,否認具體之中有抽象,個別之中有一般。公孫龍學派主"離",將具體、個別之馬自抽象、一般之馬中分離出,加以否定,然尚未否定抽象、一般之馬,乃過分誇大事物差別性,不見概念反映事物之具體同一性,當屬形而上學之詭辯。莊子以相對主義之方法,片面無限誇大事物性質之相對性,否認事物性質之確定規定性,泯滅事物間之界限,認爲"馬"與"非馬"(馬以外一切事物)無異,"馬"本無所謂"馬"、等同于"非馬"。此即"以非馬(本來無所謂馬)喻馬(具體、個別之馬)之非馬"。莊子主"合",認爲物性本齊,將"馬"與"非馬"混爲一談,從而將具體、個別之馬與抽象、一般之馬全盤否定,無限誇大事物之同一性,徹底取消事物間之差別。又進而否定"有物",曰:"有以爲未始有物者,至矣,盡矣,不可以加矣。"認爲"物"乃幻像耳,"未知有“無“之果孰“有“孰“無“也?" 當屬虛無本體論。惠施學派主張"合同異",莊、惠同主"合",二者之相對主義當有相通之處。《徐無鬼》"運斤成風"一節中,莊子歎曰:"自夫子(按:指惠施)之死也,吾無以爲質矣,吾無與言之矣。"莊子將惠子引爲知音,此或亦原因之一。"天地一指也;萬物一馬也",則當總括言認識本無所謂認識,萬物本無所謂萬物。認識不存在,一切順應自然之"道","寓諸庸","和之以天倪,因之以曼衍",天地自然之"道"即爲認識,此乃無認識之至高境界。故曰"天地一指也"。萬物本無區別,無彼此,天然均齊,"未始有封",渾渾沌沌,"道通爲一"。萬物與馬一樣,乃幻像耳。故曰"萬物一馬也。"至此,莊子已闡明認識(指)與認識對象(馬、萬物)之虛幻本質矣。此乃爲下文考察認識如何與"自在之物"(無、一)本體結合而産生無盡"爲我之物"之過程張本。王先謙《莊子集解》:"爲下文“物謂之而然“立一影子。"是也;然非止於此也。參見(十一)。

(七)厲與西施

“厲”,成玄英疏釋爲“病醜人”,陸德明《經典釋文》引司馬彪云“病癩”,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云假借爲“癘”。

其實,“厲”字本有“惡”義。《詩·正月》“胡然厲矣”,毛傳:"厲,惡也。""厲"亦可訓"鬼"。《左傳》成公十年"晉侯夢大厲",杜預注:"厲,鬼也。""厲"還可訓"惡鬼"。《左傳》襄公二十六年"厲之不如",杜預注:"厲,惡鬼也。"將"厲"訓爲"惡鬼",與"西施"並舉,以示一醜惡、一善美,與莊子文意正合。似不必將"厲"迂曲釋爲病名。關鋒《莊子內篇譯解和批判》將"厲"譯爲"醜陋的女人",於文意可通,然於古訓無徵。

(八)師曠之枝策也

陸德明《經典釋文》:“司馬云:‘枝,柱也。策,杖也。’崔云:‘舉杖以擊節。’”林希逸《南華真經口義》:“‘策’,擊樂器也。今馬鞭亦曰‘策’。‘枝’,猶‘持’也,持而擊曰‘枝’。師曠枝策,即言師曠擊樂器也。”王夫之《莊子通》王敔增注:“枝,柱也。鼓者柱枝,舉而擊節賞音。”聞一多《莊子義疏》:“案《世說新語·排調篇》注引‘枝’作‘支’、‘支’、‘枝’正借字。”又《莊子章句》:“支,計;策,數也。“支策“謂計其律呂之數。"劉武《莊子集解內篇補正》:"乃師曠拄其策以聽音也。曠蓋聰耳而妙知音者。"

“枝”、“支”古本通用。《國語·周語》:“天之所支不可壞也。”韋昭注:“支,拄也。”“支”訓“拄”,"枝"亦可訓"拄"。司馬訓"策"爲"杖",是也。《淮南子·地形》:"夸父棄其策。"高誘注:"策,杖也。"成玄英疏云師曠爲"晉平公樂師,甚知音律",是也。《呂氏春秋·長見》:"晉平公鑄大鐘,使工聽之,皆以爲調矣。師曠曰:“不調,請更鑄之。“平公曰:“工皆以爲調矣。“師曠曰:“後世有知音者,將知鐘之不調也。臣竊爲君恥之!“至於師涓,而果知鐘之不調也。是師曠欲善調鐘,以爲後世之知音者也。"師曠本盲人,故其行則需以杖探路,辨音律時,亦拄之也。是故"枝策"當釋爲"拄杖而辨音律"。劉武之說近之。夫昭文之鼓琴,師曠之辨音,惠施之議論,皆三子之所長也,故莊子並列言之。

(九) 非所明而明之,故以"堅白"之昧終;而其子又以文之綸終,終身無成。

細審文意,自“唯其好之也”以下,乃止就惠施而言;上文舉昭文、師曠,乃爲陪襯耳。"欲以明之彼"句,聞一多《莊子義疏》:"之,猶“於“也。"是也。楊樹達《詞詮》中亦有釋"之"爲"於"之例。句中"彼"字,與上文"以異於彼"之"彼",同指與惠施辯論者,即持"堅白論"之公孫龍學派之屬。堅白,當指公孫龍學派或其先輩所持之"離堅白"學說。此說存于《公孫龍子·堅白論》之中。戰國時名辯中,有"堅白"、"同異"之爭。公孫龍學派主"離堅白",以"白馬非馬"及"得其白,得其堅,見與不見謂之離"(見《堅白論》)等命題論證之。惠施學派主"合同異",以"天與地卑、山與澤平"等命題論證之。《莊子·德充符》:"天選子之形,子以“堅白“鳴。"句中"以"當訓"因",言惠施因公孫龍學派先輩之"離堅白"說而發議論爭辯之。惠施學派誇大事物間之同一性,抹煞其差別性;公孫龍學派則誇大事物間之差別性,抹煞其同一性。二者各執一偏。墨家以"別同異"、"堅白相盈"之論,允執厥中。關鋒《莊子內篇譯解和批判》:"惠施主同、其“堅白論“當爲“盈堅白“。"此說非。故"非所明"句乃言:惠子所好,本身即爲偏見,非己所真明,而以之明人,以其昏昏,使人昭昭,以己之偏糾人之偏,故"離堅白"之輩終不得明,仍以迷守"堅白"之論而告終。"其子",當釋爲"其人",或"那位夫子";即指惠施本人。"其"爲指示代詞,"子"同於"三子之知幾乎"句中之"子"字。 《荀子·性惡》:"傳曰:“不知其子視其友,不知其君視其左右。“"此中"其子"亦當釋爲"其人"或"那位夫子"。王敔釋"其子"爲"其徒"(見王夫之《莊子通》增注),近之。綸,陸德明《經典釋文》:"崔云:“琴瑟弦也。“"崔說是,當釋爲琴弦。引申之,代指琴弦所彈出之樂音。故"而其子"句乃言:惠子其人,亦以其議論似昭文琴弦所彈出之樂音般虛無飄渺、瞬息即逝而告終,終身無成。此乃與上文"樂出虛"句相印證。合二句,莊子乃言,己本偏見,以此明人,則於人無益,於己無成也。

(十)天下莫大於秋豪之末,而大山爲小;莫壽乎殤子而彭祖爲夭。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爲一。

郭象注:"夫以形相對,則大山大於秋豪也。若各據其性分,物冥其極,則形大未爲有餘,形小不爲不足。......苟足於天然而安其性命,故雖天地未足爲壽而與我並生,萬物未足爲異而與我同得。則天地之生又何不並,萬物之得又何不一哉!"縱觀全文,莊子言物性本齊,非以"性足說"立論,郭說未合莊子之意。聞一多《莊子章句》:"天下之物,有相千萬於太山之大者,亦有相千萬於豪末之小者;以此視彼,莫大於豪末,莫小於太山。壽夭之意,說同大小。"上文曰:"彼是莫得其偶,謂之“道樞“。"而聞云"以此視彼",亦未合莊子之意。劉武《莊子集解內篇補正》:"......並非莊子自明其道,特借此不合事理之言,以明如斯之謂,與無謂等。......至於大小,何嘗齊之?固明言“小知不及大知“矣。壽夭亦何嘗齊之?固明言“小年不及大年“矣。"莊子言"小"不及"大","大"之外尚有益"大",其旨終歸於"無",是"小"、"大"皆非也。劉氏所言,實誤解莊意。

莊子此數句,乃以物體空間體積大小、時間壽命長短之無窮相對性爲前提。體積之大小,壽命之長短,乃因“彼”、“此”相對而方顯。若把握“道樞”,"彼是莫得其偶",事物彼此不得相對,相通爲一,合爲一體,無法比較,則無所謂"大小"、"壽夭"。宇宙本無標尺,乃因物體自身而互爲標尺耳。故倘若物體無比較,"彼是莫得其偶", 標尺乃自失。則凡物皆無所謂"大小"、"壽夭"矣。"大山"、"秋豪之末","殤子"、"彭祖",各不得爲偶,則各自"大小"、"壽夭"皆失。均無大小,均無壽夭,此非"齊"乎?故無物大於秋豪之末,大山不爲大,其亦與常人所認爲小之秋豪之末等;無人壽于殤子,彭祖不爲壽,其亦與常人所認爲夭之殤子同。以此類之,則天地與我同壽,故並生而共存;宇宙與我同大,故"萬物與我爲一"。時間、空間與"我",皆"齊一"於無限也。此即下文所謂"旁日月、挾宇宙"。

(十一) 既已爲一矣,且得有言乎?既已謂之"一"矣,且得無言乎? "一"與"言"爲二,"二"與"一"爲"三",自此以住,巧曆不能得,而況其凡乎?

郭象注:“既謂之一,即是有言矣。夫以言言一,而一非言也,則一與言爲二矣。一既一矣,言又二之;有一有二,得不謂之三乎?夫一,無言也,而有言則至三。況尋其末數,其可窮乎?"成玄英疏:"夫妙一之理,理非所言;是如以言言一,而一非言也。且一既一矣,言又言焉;有一有言,二名斯起。覆將後時之二名,對前時妙一,有一有二,得不謂之三乎?......故從無言以往有言,才言則至乎三。況從有言往有言,枝流分派,其可窮乎?"

郭、成之說於意未安。郭曰:“夫以言言一,而一非言也。”則“一”即爲“妙一”矣。“一”即爲“妙一”,其與“言”合而爲“二”,則“妙一”已“對”矣。何謂“有一有二,得不謂之三乎”?成云“覆將後時二名,對前時之妙一”,則將已與“言”對、合而爲“二”之“妙一”,易爲“一之名”矣。“一之名”則當爲“言”,與“妙一”迥異,豈可曰“以言言一,而一非言也”!故郭注未通,成疏偷換概念,以圓其說,謬矣哉!夫莊子蓋言,既時間、空間均與"我"合而爲一,則"我"即宇宙,宇宙即"我"。我之言論(即認識)則已"寓諸庸",合於"道"。此乃"天地一指"之謂也。我之言隨"道"而化,是爲"卮言"。乃不具"我"之偏見,止明"道"而已矣。明道而無偏見,是乃"言無言"。"無言"即不立言,不執一家一說之偏,而同於"道"。若此,無立言之"成",亦無毀"道"之"虧"也。故《莊子·寓言》曰:"言無言,終身言,未嘗言;終身不言,未嘗不言。"此謂發言論而不立言,雖終身發言論,則同於未發言論;雖終身不立言,亦非不發言論也。此即"無謂有謂,有謂無謂"。《寓言》曰:"不言則齊,齊與言不齊,言與齊不齊也。故曰無言。"雖則發言論而不立言,終不若不立言亦不發言論之妙也。故"立言"不若"卮言","卮言"不若"無言"也。莊子未能"無言",不屑"立言",取其中乃爲"卮言"而已矣。然"卮言"雖"言無言",終非"無言"也。故仍曰"一與言爲二"。"一"即宇宙本體,爲未與認識相接觸之"自在之物"。此爲無任何確定規定性、高度抽象之"有"。蓋如黑格爾《小邏輯》所云"純有即無"。上文云:"俄而有“無“矣,而未知有“無“之果孰“有“孰“無“也?"此亦即莊子所稱之"無何有之鄉"、"無竟"。"言"即言論,乃人之相對認識。"一與言爲二"中,"二"乃總數,謂宇宙本體與相對認識共爲二者。"二與一爲三"中,"二"則特指"言"。云作爲"二"之相對認識(言)與作爲"一"之自在之物(無)相接觸,則産生相對認識之成果(即幻像),産生"爲我之物"。此即"物謂之而然"也。物(爲我之物)即所謂"三"。"一"與"言",一結合産生"三",再結合産生"四"......自在之物無窮盡,相對認識亦無窮盡,二者無窮次之結合,則且産生無窮盡之"爲我之物"。故"巧曆不能得,而況其凡乎?""自在之物"如無垠之曠野,相對認識似無數之行人,"爲我之物"則如紛繁之道路。大千世界萬物,緣此而生矣!此涉莊周之宇宙本體論。

(十二) 故昔者堯問於舜曰:"我欲伐宗、膾、胥敖,南面而不釋然,其故何也?"舜曰:"夫三子者,猶存乎蓬艾之間,若不釋然何哉?昔者十日並出,萬物皆照;而況德之進乎日者乎"?

“故”乃發端之辭,自此另起一章。章太炎《齊物論釋》:“‘故’爲發端之辭。”是也。楊樹達《詞詮》中亦有釋“故”爲“提起連詞”之例。“不釋然”即“其寐也魂交,其覺也形開”之類。“十日並出”,《淮南子·本經訓》:“逮至堯之時,十日並出,焦禾稼、殺草木,而民無所食。…… 堯乃使羿 ……上射十日 …… 萬民皆喜,置堯以爲天子。” 又,《楚辭·天問》:“羿焉彃日?烏焉解羽?”王逸注:"羿射十日,中其九日,日中九烏皆死,墮其羽翼。"林希逸《南華真經口義》:"“十日並出“亦見《淮南子》,此蓋莊子寓言,《淮南子》又因之而妝撰也。"屈原(前352-前281)乃莊子之同時代人,若《天問》確爲其所作,則可證"羿射日"之神話古已廣爲流傳,非莊子杜撰也。且莊子止言"十日並出",未嘗言堯使羿射日,則《淮南子》之並非因莊子寓言"妝撰",亦明矣。林說未可信。"德之進乎日者",當指堯。堯使羿射日,"萬民皆喜,置堯以爲天子",是堯爲"德之進乎日者"也。若非指堯,止言"德進乎日",則"者"字無著落矣。堯欲伐三蕃,乃以偏糾偏,"勞神明爲一",故"不釋然"。舜以日喻,"十日並出,萬物皆照",而況堯爲"德之進乎日者",何不以德相照耶?《論語·爲政》:"子曰:“爲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衆星共之。“"明其德則四方歸附,何患三蕃之不附焉?莊子蓋以此喻明其"道"則偏見自亡,故"莫若以明"。然由此亦可窺見孔子思想對莊子思想之影響。

(十三)奚旁日月、挾宇宙?

句首之“奚”字,郭象注、成玄英疏均屬上句,讀作“汝以聽之奚”。“奚”字用於句末,或單字成句,似未見他例;且似可有可無。王敔《莊子通》增注將"奚"字屬下句。"奚"字置於句首,則爲常見之用法。《逍遙遊》:"奚以知其然也?"《山木》:"奚可得邪?"均爲其例。然王敔釋"奚"爲"何不",於義未安。上文瞿鵲子問:"......夫子以爲孟浪之言,而我以爲妙道之行也,吾子以爲奚若?"長梧子之答,則當闡述對"孟浪之言"之見解,否則答非所問矣。"見卵"、"見彈"兩句,言"卵"非能"時夜","彈"非同"鴞炙",以喻空洞之言辭並非即"妙道之行"。即"以指指月,指非月也"之意。"奚旁日月、挾宇宙?"怎樣才能依傍日月、佔有宇宙,即與天地並生、與萬物爲一?是乃爲下文闡述對"孟浪之言"之見解而設問。而下文則對"孟浪之言"逐句解釋之。"爲其脗合,置其滑涽"以下,乃釋"聖人不從事於務";"予惡乎知說生之非惑邪"以下,乃釋"不就利、不違害";"予惡乎知夫死者不悔其始之蘄生乎?"乃釋"不喜求";"夢飲酒者"以下,乃釋"不緣道";"既使我與若辯矣"以下,乃釋"無謂有謂、有謂無謂";"忘年忘義,振於無竟,故寓諸無竟"乃釋"而遊乎塵垢之外"。故至"寓諸無竟"爲止,皆爲長梧子之答語。

(十四)和之以天倪

郭象注:"天倪者,自然之分也。"陸德明《經典釋文》"天倪,李音崖。崔云:“或作霓,音同,際也。“班固曰:“天研“"。聞一多《莊子義疏》:"案倪讀爲■(左“石“右“兒“),■(左“石“右“兒“)、研一字。"《莊子章句》:"■(左“石“右“兒“),磨石也。" 劉武《莊子集解內篇補正》:"是倪與端同義。"

《莊子·寓言》:“萬物皆種也,以不同形相禪,始卒若環,莫得其倫,是謂天均。天均者,天倪也。”是“天倪”與“天均”同,當指自然均齊狀態,亦即“未始有物”之“渾沌”狀態。此即爲“一”,乃自然之本然也。“一”本爲“無竟”、“未始有封”,故將“倪”訓“分”、訓“際”,於意未安。若訓通“■(左‘石’右‘兒’)”,解作“磨石”,則《寓言》篇言“天均”即爲“天之磨石”,亦難通。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解部:"倪,假借爲“兒“。“兒“者,人之微始也。"段玉裁《說文解字注》:"《莊子》“不知端倪“,借“端“爲“耑“,借“倪“爲“題“也。“題“者,物初生之題也。"《說文》:"題,額也。"段注:"《釋言》:“《毛傳》曰:定,題也。“引伸爲凡居前之稱。""倪",朱云可以"人之微始"釋之;段云可"引伸爲凡居前之稱"。是"倪"有"始"義也。《莊子·秋水》:"何以知毫末之足以定至細之倪?"是"倪"則亦當訓"始"。故"天倪"者,"天始"也,即自然之本然也。"一"本"無物","物謂之而然",是物乃幻像耳。幻像合於本體,故曰"和之以天倪";幻像不合本體,則曰"形與影競走"。

(十五)忘年忘義

郭象注:"夫忘年故玄同死生,忘義故彌貫是非。"聞一多《莊子校補》:"“忘年、忘我,振於無竟“,“我“舊作“義“。案莊子意中,本無仁義,焉用忘之?“義“當爲“我“誤,下文“寓諸無竟(境)即承此義。““忘我“又猶上文“吾喪我“,今改正。"(聞一多先生《莊子章句·齊物論》、《莊子校補·齊物論》、《莊子義疏·齊物論》分別見《東北師大學報》1981年第1期、第3期)

許慎《說文解字》:“義,己之威儀也。”《書·文侯之命》“父義和”注:“義,讀爲‘儀’。”《周禮·肆師》“治其禮儀”注:“故書‘儀’爲‘義’,鄭司農云:“義,讀爲儀 。“"《春秋繁露·仁義法》:"義者,我也。"又曰:"義之爲言我也。"由此可知,"義"乃"儀"之本字,本可訓"我"。《莊子·逍遙遊》:"窅然喪其天下焉。"成玄英疏:"“喪“之言“忘“,是遺蕩之義。"是也。"荅焉似喪其偶"、"吾喪我"之"喪",亦言"忘"也。故"忘年忘義",即忘年歲(指時間而言)、忘形貌(指空間而言),亦即"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爲一"。若此乃可"聞天籟"、"遊乎塵垢之外"、"寓諸無竟"。故聞說近之,然不必校"義"爲"我"。郭說雖勉強可通,然未爲佳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