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蝉古诗

蝉古诗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蝉古诗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蝉古诗范文第1篇

小学四年级语文《初秋行圃》教案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认识诗中的圃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并背诵。

2.借助注释,初步理解大意。

3.培养学生的古诗自学能力

过程与方法:

小组讨论,借助工具书自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诗中初秋的景色美丽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秋天渐渐来了,说说初秋时节,你都见到过哪些景色?

我们今天来学习一首描写初秋的诗,板书课题及作者,请生谈谈对作者了解多少。

二、自学古诗

1.自由朗读古诗,注意 读准字音

2.指句朗读,正音

3.回忆一下以前学过的古诗的学习有哪些方法?

4.各小组自学古诗,老师辅导

5.小组汇报结果:古诗大意:这是初秋的一天傍晚,诗人在园子里散步,这时,太阳西下,漫天五彩晚霞,要说这快落下的太阳,真是又是无情,又是有情,园里树上的蝉,正趁着太阳落下的短暂时间,拼命的高声歌唱,园子里一片蝉叫声。蝉的叫声好像就在身边,可是你却无法找到他们,因为,当你找到它跟前的时候,它好像知道你来了,鸣叫声立即停止了。

三、创设情境,自主朗读

小组比赛读,读出诗的节奏和意境

四、板书:

初 秋 行 圃

(宋)杨万里

落 日 无 情 最 有 情,

偏 催 万 树 暮 蝉 鸣。

听 来 咫 尺 无 寻 处,

寻 到 旁 边 不 作 声。

小学四年级语文《初秋行圃》教案二

教材解读:

《初秋行圃》是以儿童的生活为题材的古诗。它以描写蝉为目的,诗人杨万里写落日催暮蝉,蝉鸣声此起彼伏的情景,也写了闻蝉寻声,蝉儿闭口的情形,整首诗通俗易懂、真切传神、趣味横生。虽是即景写景,却亦具有一番清新别致的情趣。

教学理念:

1、以读为主,读中体验。

不管是领会诗的涵义,还是体味其美的意境,都离不开朗读。朗读能激发想象,强化积累,培养语感,所以,朗读必须贯穿于古诗学习的全过程。

2、创设情境,体会情感。

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体会情感是古诗教学的灵魂。在学习“近在咫尺无寻处,寻到旁边不作声”时,教师要积极创设情境,从情感的体验出发,首先在读中感悟、品味,在读的过程中体会作者找不到蝉到的遗憾,然后引导学生再读,再一次交流情感,体会到深藏在作者内心的对秋天美景、对秋蝉的赞美、喜爱之情。

教学目标:

1、认识诗中的“圃”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并背诵全诗。

2、借助注释,在读中理解古诗大意,想象诗句所描写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3、培养学生自学古诗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古诗大意;想象诗中所描写的美丽景色;

难点:体会作者蕴含在诗句中的欣喜、赞美之情。

教学准备:

1、课前复习作者杨万里的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收集他写的其他诗歌。

2、课前布置学生观察初秋的美景。

教学时间安排:

1课时

教学流程预设:

一、激趣导入、整体把握

1、同学们,三年级我们学习了杨万里写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还知道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生齐背后交流)

2、我们今天来学习一首与秋天有关的古诗。板书课题。

二、读题解题,初读古诗

1、指名学生读诗题。

2、通过预习,谁能说说题目“初秋行圃”的意思?

(教师提示:加进去适当的词语把话说完整。)

3、现在正值初秋,在你们眼中,初秋是一番怎样的景象?

学生交流自己在身边看到、感受到的初秋美景。

4、师:那诗人杨万里在这首诗中又描写了什么景色?他什么时候在花园里散步,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又做了些什么呢?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诗。

三、自读自悟,感知诗意

1、教师范读古诗。

2、师:下面老师给大家五分钟时间,自由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学会生字。

3、指名朗读,正音。学习生字“圃”。

4、引导学生回忆以前学习古诗弄懂诗句的方法。

(如,、看注释、看插图、读资料、与同学交流等。)

5、师:下面老师再给大家八分钟时间,小组合作学习,大家可以采用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自学古诗,读了这首诗,你知道诗句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要求:先自学,在不理解的地方打上问号,然后在小组内交流。需要老师帮助的同学或小组,可以举手告诉老师,老师会很快来到你的身边和你们一起学习。

四、集体交流,理解诗意

1、小组汇报学习结果,

师:看到大家学得这样认真,相信大家已经有成果了,哪个小组愿意让我们一起来分享你们学习的成果?

2、学生畅所欲言说出自己读诗的感悟,教师帮助学生梳理古诗大意。

(古诗大意:这是初秋的一天傍晚,诗人在园子里散步,这时,太阳西下,漫天五彩晚霞,要说这快落下的太阳,真是又是无情,又是有情,园里树上的蝉,正趁着太阳落下的短暂时间,拼命的高声歌唱,园子里一片蝉叫声。蝉的叫声好像就在身边,可是你却无法找到他们,因为,当你找到它跟前的时候,它好像知道你来了,鸣叫声立即停止了。)

五、读中品味,体会意境

师:刚才,大家了解了诗意,相信大家再读,一定会读得更美,更投入。谁读第一句?

1、从这句哪些词语看出作者写的是黄昏时候的景象?

抓住“落日”和“暮蝉”加以体会。

2、你觉得哪些字能体现落日的有情?

引导学生品味“偏、催”二字。深入体会作者对眼前美景的喜爱之情,一“偏”一“催”把落日当成了有灵性的人。就是这两个字赋予了“落日”的情意——“有情”,使初秋傍晚的景色充满了勃勃的生机,给读者留下无限遐思。

3、引导学生想象落日的“有情”。

“落日无情最有情”究竟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根据诗句谁能想象出这幅画面?(提示:夕阳、晚霞、地面景物、蝉鸣声……)

4、谁能读出落日的这份“真情”?

预设:(通过教师和学生的评价,逐步让学生读出情,读出形,读出味。)

生读(没有激情)。

师:你这快落山的太阳,怎么这样无情?从你的读中,老师感觉不到漫天五彩晚霞的瑰丽。谁再来读。

生读。

师:老师从你的读中感觉到你是重情谊的夕阳,可我从你的读中没听到满园此起彼伏的蝉鸣声。谁再读?

生读。

师:哦!多美的景致!多热闹的黄昏!老师好象看到了夕阳西下时的灿烂晚霞,听到了园子里嘹亮的“黄昏大合唱”。来,让所有的蝉儿都唱起来,全班齐读。)

师过渡语:

初秋的傍晚,诗人独自在园中散步,抬头望着西边的天空,一轮红日即将落山,夕阳将天边抹上了瑰丽的色彩,为大地披上了五彩的外衣……多美的景致啊!听,众多秋蝉也不甘寂寞,趁着这美丽的时刻,放开清亮的歌喉,开始了“黄昏大合唱”——“真美,服了;真美,服了……”

学生齐读前两句。

5、听到这美妙的“合唱”,你会心动吗?是否想找到这些“歌唱家”,赶快行动——

(1)可诗人找到了蝉没有?

引读:近在咫尺——,寻到旁边——。没看见蝉,心中会是什么滋味?

指导学生带着遗憾的语气来读。

(2)作者心中只有遗憾吗?再看,这漫天的五彩晚霞;再听,这此起彼伏的蝉鸣声,真有遗憾?那又怎样读?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心中的欣喜、赞美之情。

(3)师小结:

看到天边美丽的晚霞,听到园中这悦耳的“大合唱”,作者兴致大增,虽然没有寻到“演唱家”的踪影,可这情、这景足矣!这一样也能让作者诗兴大发——

(学生带着赞美之情齐读全诗,边读边想象意境。)

六、赏读全诗,熟读成诵。

1、鼓励学生用多种方式表现自己对《初秋行圃》的理解。

师:请大家用最擅长或最喜欢的方式来展示这首诗表达的意境。想用自己的话描绘诗句景象的,可以试着说说;喜欢朗读的,可以有感情读一读;想唱的,可以把诗句改成自己喜欢歌曲的歌词,试着唱一唱……

2、学生分组练习、展示、评价。

五、总结拓展,课外延伸

1、引导学生总结刚才学诗的方法。

读:读通、读顺诗句。

译:结合注释、或、或结合插图、猜读理解词语、诗句的意思。

悟:品读、感悟,想象、体会古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诵:声情并茂地朗读古诗。

2、用自己学到的古诗学习法,自学唐朝诗人虞世南的《蝉》。让学生初步了解诗意即可,无须对作者托物言志写法进行深究。(虞世南的《蝉》附后)

3、课外找找杨万里的其他写景诗读一读。

板书设计:

初 秋 行 圃

(宋)杨万里

落日无情最有情,

偏催万树暮蝉鸣。

近在咫尺无寻处,

寻到旁边不作声。

附:

唐 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緌(ruí):结冠(帽)的两条带子叫缨,缨在颔(hàn)下打结,余下的两段叫緌。因为緌是下垂的,所以诗中称“垂緌”。

饮清露:古人以为蝉是饮露为生的(其实它吸树汁)。

小学四年级语文《初秋行圃》反思

开课时,我抓住诗题中的“行”字切入,让学生辨析“行”为“散步”之意,其设想是由此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引导他们走进诗人所在的园中漫步,与诗人一起看日落,听蝉鸣,寻蝉踪,在与作者漫步的过程中达成本课的教学目标。

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由于准备不充分,纰漏百出,与课前设想的效果相距甚远,我总结有这样几大硬伤。

1、读得不充分。

学习古诗,不管是领会诗的含义,还是体味诗的意境,都离不开朗读。本节课,主要是采取了生自由读,指名读和齐读三种形式,对朗读的方法,读中感悟指导不力,所以看似注重了读,实是浅尝则止,没有读进去,读的作用没有完全发挥出来。

2、难点没突破。

“无情”与“最有情”是一对矛盾,如何引导学生来体会?课中我虽提出这对矛盾让学生探究,通过引发学生想象,想象落日赐予园子美丽的景象来体会落日的有情,又因落日离去而“无情”,但学生体会更多的是作者为日落而悲伤,这是因为引导的侧重点不对所致。

3、预设不充分。

课堂教学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因此每节课教师必须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充分的预设,才可能对课堂上生成的东西进行进行有效的控制和引导。今天课堂上出现的一个生成是我没有想到的。“秋天来了,蝉就要死了”,孩子们的认识是蝉只能生活在夏天,天气变寒冷了蝉就要死了,而日落就成了罪魁祸首,又怎么可以说“最有情”?这可是我没有想到的,面对孩子们“秋天来了,蝉就要死了”这样的感叹,突然间我不知道该如何引导。现在想起来,孩子们感受不到“偏催蝉鸣”中所包含的“最有情”是因为孩子们站在了蝉的角度,而不是诗人的角度。如果引导孩子们从诗人的角度来体会,如:正是因为蝉在枝头的寿命很短暂,所以落日催促它尽情鸣唱,落日多善解人意呀!这不是“最有情”吗?这样利用意外的生成有效的引导也是可以突破难点的。如果课前预设充分些,面对孩子们这样的“感叹”,我也就不会迂回反复而不得解了。

4、对学法的指导不力。

在朗读的时候应指导明确,而不能对四年级的孩子提出“你为什么这样读”的问题,在引导学生感悟想象时也要注意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从本课的学习中习得方法,发展能力。

总的来说,这节课留下这些硬伤的主要原因是课前备得不充分,今后教学特别要注意站在学生的角度看问题分析问题,设计的环节要符合学生心理。有了充分的准备,课堂上才能很好的把握和调控。

相关文章:

1.小学四年级语文《井底之娃》经典教案及反思

2.小学四年级语文《水乡行》教案及反思

3.小学四年级语文《荒岛日记》教案及反思

蝉古诗范文第2篇

下面,笔者试谈如何引导学生进入诗词意境来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教学建议。

首先,攻破难点,铺通学生领悟诗词意境的道路。

诗词的语言跳跃而凝炼,给学生领悟诗词的意境带来困难。在教学中,教师可抓住难点给予点拨,让学生得到启发,以对诗词的意境能准确理解。可从三方面加以提示:

1、古诗词的一些字词的用法与现代汉语的用法有差异。如古今词义的不同,古今通假,词类的活用等等,课本的注释较简单或未作注释。例如,姜夔的《扬州慢》中“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的“须”,学生容易理解成“必须”,教师应给学生指出:在这里应作“应当”解释。

2、有些诗词为了符合平仄、押韵等的格律要求,运用了修辞法或颠倒语序,使学生难以理解。例如,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意思是“半夜的明月清风,惊动了乌鹊和蝉”,颠倒语顺,有动有静,描写出夏夜明月清风和林间景物。

3、介绍作品的创作背景或作者经历,这有助于学生更快进入诗词的意境。

例如,学习《念奴娇赤壁怀古》,对苏轼因作诗讽刺新法而被辅入狱,出狱后贬为黄州团练副使(闲职)的背景作介绍,才能理解苏轼借游赤壁抒发怀抱,感到岁月不我与,慨叹自己无法效国的思想感情。

其次,品味赏析古诗意境

攻破难点,初步感悟了古诗的意境,只是浅层次的体会,接下来,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品古诗字词和意象来进一步品味古诗的意境美。

1、品字词。

古诗简简单单的几个字,就能生动地描摹出事物的特征,深刻地反映出作者的思想感情,表达出丰富的意蕴,从而让人回味无穷。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准确找出这个关键字词,从而品味古诗的意境美。

我们可以品动词、形容词。如《旅夜书怀》中的“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两句就很见炼字上的功力:正因为“平野阔”,方见星星遥挂如垂。一个“垂”字又反衬出平野的广阔;因“大江流”,故江中月影流动如涌。一个“涌”字又烘托出大江奔流的气势。

也可以品叠音词。如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不仅增强诗歌语言的韵律感,而且使全词笼罩在一种凄惨愁苦的氛围中。

还可以品副词。如王昌龄的《闺怨》:“闺中不知愁,春日凝装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前两句写经过梳妆打扮之后,兴冲冲地登上翠楼,去赏春景。一个“忽”字,突出闯入眼帘的柳色,使她想起了当年与丈夫折柳送别的场景,想起了丈夫,不禁伤感。“忽”字将这种情绪上的变化写得淋漓尽致,而这正是本诗耐人寻味之处。

2、品意象。

景象与物象都融入了诗人的主观情意,如果某种形象与特定的情意构成了固定的关系,比如说到“明月”,就与思乡、思人相联系,说到“”,就与清高、隐逸相联系,那么这里的“明月”、“”,就成了一种具有特定意味的形象,这种含有特定意味的艺术形象,就是诗歌中的意象。

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寒蝉,秋后的蝉是活不了多久的,一番秋雨之后,蝉儿便剩下几声若断若续的哀鸣了,命折旦夕。因此,寒蝉就成为悲凉的同义词。长亭,长亭是陆上的送别之所。古代驿站路上约隔十里设一长亭,五里设一短亭,供游人休息和送别。后来“长亭”成为送别地的代名词。可见,开篇未直接描写别离,“凄凄惨惨戚戚”之感已充塞读者心中,酿造了一种足以触动离愁别绪的气氛。

再次,启发学生的再造想象,延伸古诗意境。

想象是审美的翅膀,德国著名文艺理论家莱莘在《拉奥孔》一书中说:“凡是我们在艺术作品里发现为美的东西,并不是直接由眼睛,而是由想象力通过眼睛去发现为美的。”学生在正确理解诗词后,根据诗词的语言文字,运用形象思维,展开想象,把诗词的意境用画面创造在脑海里,叙事诗就象电影故事片,写景诗就象电视的风景欣赏片,一个个镜头,一幅幅画面在脑海中浮现,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诗词的丰富的形象,深刻的意境,同时获得如闻其声,如见其形,如临其境的美感。

1、语言描述古诗美景

用语言描述古诗美景不是简单的翻译,而是在翻译的基础上融入学生的想象,充分调动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拓宽古诗内容。在欣赏古诗意境美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有所感悟的基础上用散文化的语言把诗中的美景描述出来,这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还能锻炼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

2、绘画描绘古诗美景

苏轼称王维的诗“诗中有画”,其实中国的许多古典诗词,尤其是写景类的,都具有这一特点。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接天莲叶无穷,映日荷花别样红”等等。所以,针对写景或描绘性强的古诗词,可以让学生在绘画中体会作品的意境。教师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仪器向学生展示意境相同的山水画或自己绘制的图画,这样,图文并茂,更有利于学生揣摩诗中蕴涵的意境美。

3、改编赋予古诗新生命

蝉古诗范文第3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教学;情感

在低年级的古诗教学中,我精心设计了教学方案,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力求在古诗教学中创设情境,使学生走入诗中的世界,领略古诗深邃的意境,更让他们的个性和思维飞扬在古诗情韵中。

一、以画配诗,情随画韵

低年级学生好动爱说,富有想象力。而古诗词语言凝练,感情丰富,在古诗教学中让他们展开联想,并用多媒体提供的画面,活跃课堂气氛,有助于学生对诗意的理解。

《咏柳》是唐代诗人贺知章赞美柳树,赞美春天的名诗。在学生已背诵的基础上,我让学生想象古诗中柳树美在哪儿,你想对柳树说点什么?你们这么喜欢柳树,就用彩笔把它画下来好吗?孩子们的画色彩鲜艳,语言感情真挚,与大柳树对话,与春天细语,诗中隐含的诗意,变作生动形象的图画,使课堂教学效果特别好。

二、类比感悟,彰显诗情

在教学杨万里的《小池》时,我用课件介绍了他的另一首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先让学生找出两首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学生通过比较发现,诗人两首诗都写到了荷花。《小池》中“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而《晓》中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在屏幕上出现两幅画面后,我提问:你喜欢哪种荷花?两首诗中的荷花各表现怎样的春天?学生在屏幕上看到不时变换着的两种画面,纷纷说出自己不同的见解,理解了诗人对春天的不同感悟。

三、即兴表演,入境体验

古诗教学中,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要深入他们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的兴趣、需要和愿望,精心设计发散点和训练点,让学生在理解诗意的同时,帮助他们进入诗境。

《所见》一诗浅显易懂。学生最喜欢的是小牧童驻足而立,待机捕蝉时栩栩如生、富有灵气的形象,易引起共鸣。而诗句却在此戛然而止。“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我在教学时,让学生吟诵此句时加上表情动作。学生做出跳下牛背、紧闭双唇、大瞪双眼,两手欲扑的样子,跳、扑、捕等动作,着实令人忍俊不禁。入境体验更让学生热爱内涵丰富的古诗词。

蝉古诗范文第4篇

关键词:古代诗词;比较法;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2)08-041-1

古代诗词是千百年来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结晶,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璀璨的一颗明珠,也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作为民族悠久文化和智慧的结晶,我们有这个责任将它继承并发扬光大。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却尴尬地发现,尽管我们在这一方面投入了大量精力,做了大量工作,效果却不是十分理想。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古代诗词创作者生活的时代离我们比较久远,学生对他们的生活环境、个人经历缺乏必要的了解和认识;另一方面,主要还是学生对诗词的内容无法认同、解读、欣赏、分析。对第一方面,我们可以通过指导学生搜集相关资料和教师加以补充的方法,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而第二个方面,则要麻烦得多,大家对此多有论述,笔者认为通过比较法来强化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和认同感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古诗词与初中阶段要学习的所有其它课文一样,都可以从主题中心、思想感情、构思立意、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等方面来分析,但是它又有它的特殊性。由于我们接触的古诗词篇幅一般都比较短小,语言极其精练,所以它就对学生从主题、感情、语言和具体的手法等方面分析课文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在这一方面,笔者认为,运用比较法进行教学,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都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的一切。”正确运用比较法,让学生通过对同一与不同题材、同一主题与不同主题、同一作者与不同作者、同一手法与不同手法古诗词的比较,可以迅速提高学生阅读鉴赏水平,使他们尽快获得规律性认识,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下面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从五个方面来谈谈古诗词教学中如何抓住重点进行比较阅读。

1.题材

古诗词中不乏同一题材的诗歌,比如同是咏“蝉”,就有虞世南与骆宾王的两首,虽是写同一个事物,但由于两人的经历、地位、遭遇、处境不同,其诗中所写的蝉也就有着不同的面貌与情趣。以此为突破口,学生就能迅速地理解“知人论世”这四个字的重要性,认识到在阅读诗歌之前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的必要性,形成正确的阅读习惯。教师也可以指导学生通过对诗中蝉的描写和感情的抒发,分析诗歌的主题与思想感情。

2.主题

以爱国主题为例,初中教材中就有苏轼、陆游、文天祥、夏完淳等人的诗词,其中《江城子 密州出猎》《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过零丁洋》《别云间》等都同是以爱国作为主题,但是这中间有诗也有词,诗中又有绝句和律诗之分,体材不同;而在这个共同的主题之下,它们表达的侧重点却有所不同,思想感情也不尽相同。认识到这些相同与不同,学生就会有意识地去寻找主题、题材和思想感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加深对诗词内容情感的认识与理解,从而提高鉴赏古诗词的能力。

3.作者

不同作者写作的内容、手法当然不会完全相同,即便是同一作者,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处境下,其作品主题、感情也会大相径庭。以杜甫为例,他在青年时期所写的《望岳》与安史之乱后的《登高》,一个豪情万丈,一个孤苦伤感。而不同的作者,由于遭遇、处境相似,却会写出思想感情相同的作品出来,如上面提到的《过零丁洋》《别云间》。教师通过对这类作品的分析,把握住思想感情的相同与不同,学生可以“按图索骥”,“依葫芦画瓢”推广到其他的作家作品上去,在实践中掌握比较阅读的方法,形成比较阅读的习惯。

4.手法

诗歌中情与景、叙述与描写、议论与抒情,景物描写的远近高低的层次、动与静、虚与实的处理,以及各种感官的综合应用,千差万别,手法各异,所以诗歌才会千姿百态,姹紫嫣红。而指导学生从上述这些方面下手,把相近、相似、相关的古诗词进行比较,充分认识各自的特点,不失为一条培养古诗词阅读素养的捷径。

5.语言风格

不同的诗词作者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尤其是在语言运用方面,更是呈现出鲜明的个人印记。例如杜甫的沉郁顿挫与李白的飘逸奔放,就风格迥异,认识到这两个人的风格差异,学生在阅读作品时,就可以有意识地从这个方面入手,迅速在遣词造句、表情达意等方面展开分析。

蝉古诗范文第5篇

一、我们可以借助书上的插图,结合幻灯片、绘画、多媒体等手段,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帮助他们感受诗中的画面美。如在教学《小池》时,可以出示本课的教学挂图,让学生细细观察,然后指导学生从挂图中找出古诗所描写的“涓涓细流”、“浓密的树阴”、“停落的蜻蜓”、“初露尖角的小荷”,启发学生想象优美、宁静的“泉池小荷图:,更加深入的体会了“惜”、“爱”、“露”、“立”几个动词的巧妙运用。学生形象思维和想象力结合,可以更好地领悟文章的内涵。

二、教师可根据诗意,以生动形象的语言进行描绘,帮助学生把优美的诗句转化成直观的具体景象。如讲《春晓》时,通过教师声情并茂的描述,把春天美好的景色展现春来:盛开的桃花,欢快的小鸟,柔和的春风……随着悦耳的鸟叫声,和着优美的配乐,学生仿佛自己就在那一幅美妙的画面中,想象力也随之而来。

三、教师可以根据古诗内容适当提出相关问题,引导学生思维、想象,从而更好地理解诗文内容和意境。如教学《所见》:“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越。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教师可以提问:骑牛高歌的牧童,想捕蝉时为什么“忽然闭口立”?在生活中你要捉小鸟或昆虫时又是怎么做的呢?使学生有自己的生活实践联想到诗中所描绘的画面,切实感受诗所表达的意境。

四、运用情景教学法,引导学生感受意境美。在教学古诗时,教师要通过多种方式,多种渠道创设情境,因学生入“境”,展开合理的想象。具体方法有很多:一是介绍作者及背景,介绍作者生活的时代、环境,把握作者作诗时的特殊心情去读诗去想象。二是联系现实生活,把现实生活中学生熟悉的事物引入古诗中,拉近距离,好像在诗和现实生活中搭起了一座桥梁。三是运用直观法,在古诗教学中往往由于条件的限制,不能实景实物进行观赏,可以通过出示幻灯片、图片和录音等辅助手段,教学时指导学生想象诗中的情节、场面。例如《江雪》这首诗,启发学生思索和联想:“大雪漫天飞舞,北风呼啸,天地间白茫茫一片的场面。”从而更好地理解诗文内容和意境。

五、 逐字分析,在理解语言的基础上展开想象,从而达到体会古诗的意境及内涵。古诗语言精练、含蓄、优美,教师应抓住重点字、词,让学生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义,引导学生理解语言,了解大意。如《梅花》这首诗,学生通过对“凌寒”、“独自”、“唯”、“遥知”、“暗香”这几个词的理解展开想象,很快就会知道这首诗歌是在赞美梅花,因为它不畏严寒,散发着芳香。

蝉古诗范文第6篇

关键词:古诗词;意境;教学

古诗词是中华历史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是中华民族传承不息的一笔精神财富,其语言高度凝练,意境悠长深远,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古诗词教学在受到重视的同时,也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师生感到乏味和困难的地方。由于古诗词的写作年代久远,社会环境不同,寄寓的思想感情千差万别,其中还蕴含着许多历史典故,对于今天的学生思维来说反差很大。于是,教师通常把教学的重点落脚在理解诗句的意思上,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进行逐词逐句地讲解,用简单的翻译代替了鉴赏,扼杀了学生理解的多样性。通过让学生背诵来达成目标,导致用片面的观点评价古诗词,把现成的结论硬性地灌输给学生,使学生产生理解的偏误。其实,把对诗意的理解作为古诗词教学的重点和终点是有失偏颇的。古诗词之美,美在意境,正如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说:“文章之妙,一言以蔽之,曰:有意境而已矣。”因此,小学古诗词课堂教学应该充分关注学生对诗词意境的理解和感知。那么,如何让意境引领课堂,从而有效提高古诗词课堂教学的效率呢?

一、知人论世,走近意境

“知人”就是要了解作者其人以及作者与作品的关系。“论世”就是要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环境。“知人论世”是深入学习古诗词的前提条件,有助于了解诗歌传达的感情,有助于理解诗歌表现的意境,有助于更深层次分析诗歌塑造的形象,是解读古诗词的起点。

如在教学宋代诗人陆游的《示儿》时,我通过写作背景的介绍,让学生深切感受到,诗人临终的这篇以诗写成的遗嘱,概括地道出了自己一生的心事:对南宋统治者的屈辱求和,偏安江南的无穷悲愤,对收复中原,统一祖国的热烈向往和坚定的决心,从而更深切地揭示了诗的内涵。

教学柳宗元的《江雪》时,我引导学生联想到柳宗元被贬到永州之后,精神上受到很大刺激和压抑,于是,他就借描写山水景物,借歌咏隐居在山水之间的渔翁,来寄托自己清高而孤傲的情感,抒发自己在政治上失意的郁闷苦恼。因此,柳宗元笔下的山水诗有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把客观境界写得比较幽僻,而诗人的主观的心情则显得比较寂寞,甚至有时不免过于孤独,过于冷清,不带一点人间烟火气。这显然同他一生的遭遇和整个思想感情的发展变化是分不开的。联系到柳宗元的这些个人资料以后,学生更能走近“寒江独钓”所营造出来的孤寂意境。

二、互动交流,内化意境

诗人把自己的意志和感情寓含在诗文中,当学生走进诗文的画面感慨于祖国大好河山的壮丽秀美时,他一定会表达出来;当学生陶醉于声声丝竹之音时,他也必然按捺不住心中的感情;当学生身处于抑扬顿挫的读诗氛围时,他更不会满足于只当一个听众。只有当学生真正领悟到诗文中意境的时候,他们才会恰当地把内心的感受都表达出来。因此,教师更应该将意境的互动贯穿教学之中。

许多古诗所描写的叙事场面,可以让学生扮演角色,通过表演再现当时情景,更好地感受诗文意境,加深理解,留下深刻印象。如《黄鹤楼送别》教学最后,安排学生表演李白送别孟浩然的感人场面,学生充满激情,表演投入,言行举止,惟妙惟肖,博得阵阵掌声,我由衷赞叹:不愧是大诗人、大文豪啊!

还有一些古诗词在教学后,可以拓展延伸,教学生唱一唱,画一画,说一说。这样不但有效地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实现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而且有助于学生内化古诗词的意境。

三、启发想象,感悟意境

想象是学生探求知识的一种重要的能力,在古诗教学中,应该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在诗的意境中遨游,真正理解诗意,感悟诗的意境。

如教学《所见》时,对“忽然闭口立”进行讨论。牧童在什么地方?从书上插图可知牧童立在地上,有的同学却认为立在牛背上。其实牧童立在牛背上也是完全可能的,因为牧童非常想捉知了,站在牛背上似乎比地上更方便捕捉。根据作者描述的情景进行合理想象,只要符合诗的意境都可以成立,这也是学生学习古诗的乐趣。牧童想捉知了,他的神情由动态转入静态,是一刹那的,全诗也要戛然而止,那么牧童捕蝉结局如何呢?这时可以启发学生想象牧童是怎样走近蝉的?怎样捕捉?捉到了没有?若捉到了会怎么样?若没有捉到呢?可能是垂头丧气,边走边留心察看树上有没有蝉鸣;也可能牧童惋惜片刻,又笑而向前,进入“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的意境。这样启发学生大胆想象不但培养了他们的思维能力,而且加深了对诗的内容理解和意境感悟。

四、诗中融诗,深化意境

古诗词包罗万象:人伦情义、家国荣辱、玄思哲理、山水田园……无所不有,这些都是先人的智慧结晶、经验总结、情感的沉淀,历经时间的洗涤都永不磨灭,熠熠生辉。这虽是珍品,但选入课本的古诗词毕竟有限。诗中融诗,拓展阅读古诗词的空间,则更能让学生深化意境。

蝉古诗范文第7篇

关键词:《古诗十九首》 悲凉 美

中图分类号:I207.2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09)17-

一、审美影响

中国自商周以来就是一个深具忧患意识的民族,从文人的歌吟咏叹中处处可寻绎出感伤和悲慨的主旋律。联系东汉末年的时代背景可以发现,汉末纷繁动乱的社会现实使得文学艺术也带上了强烈的悲愁基调。作为具有较高文学修养的《古诗十九首》的作者,很敏锐的感受并自觉地接受了它,于将内心压抑下的心绪体验以诗歌的形式表达出来,这样作为心灵外化形式的诗歌就自然表现出以抒悲情为美的审美风尚。此外,《古诗十九首》的作者虽然在知识和经历上不可能只是那些带有悲愁色彩的东西,可他们诗歌的内容大体相同,美学风貌基本一致,原因还在于其生平遭遇和审美情感审美趣味相一致,所以他们不管选择哪种题材渲染的都是这种悲愁的气氛。

二、主题及哲理

在主题方面,《古诗十九首》的内容描写的多是倍受压抑的爱情苦闷。《迢迢牵牛星》一诗中借牛郎织女的神话传说,写青年男女长期受压抑的爱情苦楚。此外,东汉末年时局动荡,有志之士长期的游宦飘零,使得身心憔悴,因此故园之思常常萦绕心头。《涉江采芙蓉》一首中,诗人欲采集芳草赠“同心而离居”的佳人,但“所思在远道”,山河漫漫万里迢迢,由此更加思念故园。这种“鸟倦飞而知还”的故园之思成了《古诗十九首》中典型的主题。《古诗十九首》的悲凉风格,还表现为生命无常的忧患主题。《东城高且长》中,诗人无法排遣胸中的愤懑,又不愿在声色中求得暂时的宁静,而岁月流逝,暮年不请自至,他仰天长叹:“四时更变化,岁暮一何速。”《古诗十九首》的作者,其不满与愤懑则多是“小我”的心灵苦楚和个体生命的价值关注,他们面对苦难无力支撑,于是只有坠入眼前的物质享乐。如《青青陵上柏》云:“斗酒相娱乐,聊厚不为薄。”《生年不满百》则更为直露:“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对死亡的恐惧,一方面产生及时行乐的颓废思想,另一方面又能唤起诗人对生命的无限珍爱,尽情享受短暂人生所带来的生命。《古诗十九首》中处处弥漫着这种“梦醒了无处可走”的悲哀,体现了那个时代典型的悲剧特征。

《古诗十九首》中的多个主题所传达的思想感情还揭示出许多人生哲理,作者对人生真谛的领悟使这些诗篇具有深邃的意蕴。《青青陵上柏》中:“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充满寂寞悲凉之感。而在《行行重行行》和《冉冉孤生竹》之中时时流露的芳华早逝之感使人不禁生出对青春易逝的惋惜。《青青陵上柏》:“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斗酒相娱乐,聊厚不为薄,”又写出意识到人生短暂苦乐参半后纵情享乐的普遍心态。这些哲理作为一个整体性的认知,始终贯穿在《古诗十九首》中,使这组古诗蕴藉深沉,温丽悲远。

三、艺术手法

《古诗十九首》抒情时不径直言之,而是委婉曲折,借具体物象来阐明情思,含蓄蕴藉而又意味深长。如《青青河畔草》中开头两句“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以无人知道的河边小草和沉静的园中绿柳起兴,随后刻画出一个独居高楼、郁郁寡欢的弃妇形象,颇有寄托之致。在《古诗十九首》中,以具体物象起兴发端的诗篇,由物象构成优美的艺术境界,而以写景叙事发端的作品,则极其自然地转入到抒悲凉之情,水到渠成抑扬有致。它的意境常常弥漫着悲凉的氛围,让读者感受到那个动乱时代的精神气息。《明月何皎皎》以悲秋起兴,“玉衡指孟冬,众星何历历。白露沾野草,时节忽复易。秋蝉鸣树间,玄鸟逝安适。”通过对秋天夜空和四周环境的描写,渲染出一种“满目萧森”的气氛,正好契合诗中主人公体味出世态炎凉后的悲苦心境。《古诗十九首》正是运用比兴、象征、烘托等表现手法,创造出高远凄清又含蓄蕴藉的艺术境界,在内容的表达和情感的抒发上,令人回味无穷。

《古诗十九首》为表现悲凉的内容,在诗歌意象的选择上,往往选择冷色调的物象,人的情绪通过意象具有的感彩展现出来,显得悲凉含蓄。这些诗人们尤其喜爱衰朽的景物,如白露衰草、秋月秋蝉等。种种冷色悲凉的事物,既是诗人内心苦闷的象征,又超越具体情感具有普遍意义,进一步确立了我国古典诗歌以衰朽之物抒哀情的文学传统,尤显悲蕴之美。钟嵘《诗品•卷上》称它“惊心动魄,可谓乎一字千金”。《古诗十九首》的语言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丰富的表现力:“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行行重行行》)隐喻游子思乡之情,多被后人引用;“人生天地宽,忽如远行客”(《青青河畔草》)已成人生苦短年华易逝的形象概括。

《古诗十九首》代表了汉代五言诗的最高成就,其悲凉蕴藉的诗风对后代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马茂元.古诗十九首初探.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蝉古诗范文第8篇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就拿这一首《题李凝幽居》来说吧,这个敲字用的十分传神,正因有了这一个敲字,才更加反映出了当时的夜晚是多么安静,多么清幽。“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中的铺字形象的表现出了秋的夕阳是多么舒缓,轻柔,给人一种画面感,让人神游其中,怡然自得。《天净沙·秋思》这首小令就更是不用说了,短短的二十八个字为我们描述了一幅凄凉,萧瑟的秋思图,让读者也不禁感到了一股股寒意。

徜徉在古诗的国度里,我不仅体会了炼字的重要性,还学会了如何来描绘一种意境,这也为我的语文学习打下了基础。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这一首苏轼的《水调歌头》对于人们来说是再熟悉不过了,每当我读到这一首诗歌时,我的眼前总会出现一轮圆月,那皎洁的月光环绕着我,仿佛为我笼上了一层薄纱。“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每当我读到这一首诗时,眼前又出现了另一番情景。婀娜多姿的荷花在红日的映照下更加娇艳,令人无限神往。

“明日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几句诗将我们带入了一个宁静的夜晚。稻香,蝉鸣,蛙叫,夏夜……好美,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