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雪国出身

雪国出身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雪国出身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雪国出身范文第1篇

关键词:物哀 川端康成 伊豆的 雪国 精神分析法

1968年川端康成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他在文学作品中用西方的叙事技巧来描述东方古典式的美,“非凡地、敏锐地表现了日本人的内心实质”。纵观川端先生的文学创作,“物哀”之美贯穿始终,向世人展现出一幅幅既美且悲的画面。

一.何谓“物哀”

“物哀”一词,日文叫做“もののあわれ”。它作为日本传统的审美意识,源于《源氏物语》,但是真正提出“物哀”这一审美意识的是江户时代的本居宣长。他从文学的艺术表现和读者的审美眼光出发,并且结合对《源氏物语》的鉴赏,系统地解释了“物哀”的内涵。“物哀”审美意识中的“物”是认识感知的对象,而“哀”是认识感知的主体,情感的主体,有感叹的意味,它不仅仅指“悲哀”之情,还包含“喜悦”、“同情”、“赞美”、“爱怜”等情感。

我国的叶渭渠教授将“物哀”分为对人的感动、对世相的感动和对自然的感动三个层次。“物哀”就是情感主观接触外界事物时,自然而然或情不自禁地产生的幽深玄静的情感。这大概就和我国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意境相似吧。

二.川端文学的“物哀”之美

川端康成的文学作品始终追求着“物哀”这一审美情趣。他把一切看作“美”,并且在这些“美”的背后隐含了作者深刻的细腻的哀愁。他所描写的大自然、季节以及女性等既美且悲。本节将通过《伊豆的》和《雪国》两部代表性的作品,从自然、女性和死亡三个方面具体分析川端文学的“物哀”之美。

1.自然美

打开川端康成的作品,一幅幅美丽的自然风景浮现眼前,并且这些自然风景似乎都笼上了一层悲哀的色彩。在川端的眼中,闪闪发光的雪片、皎洁的月光、色彩鲜艳的花朵等等虽然美丽,但是变化无常、生命短暂,一片凄凉。

(1)「重なり合った山々や原生林や深い谷の秋に惚れながらも。

「暗いトンネルに入ると、冷たいがぽたぽた落ちていた。

重叠的山峦、原始的森林、深邃的幽谷、冰冷的水滴等一幅幅宁静优美的画卷呈现在眼前。“我”以一位旅人的身份眺望伊豆的风景,“我”孤单寂寞的悲凉心情与动态的景物浑然交织,全篇呈现“悲”与“美”的感情基调。

(2)「もう寒々と夕暮色が垂れていた……峰にだけ淡い日向を残すになると、の雪の上は夕空であった。

「が出て……薄寒い眺めであったが……枯れた菊のまがきには寒天のような霜柱が立っていた。しかし、屋根の雪の解けるの音はえなかった。

毫无疑问雪国的冬天应该是美的,但是它又是寒冷的、寂寞的、冷酷的。岛村再次遇见驹子的时候,她已经沦落为一名艺妓。遭遇世间变故的驹子并没有因此而堕落,而是苦练琴艺,想过正正经经的生活,并且向往普通女子的真爱。但是,正如这严寒的冬天,驹子的愿望被一步步抹杀。雪国的严寒正衬托出驹子的奋力挣扎,以及对岛村的一片真心化为徒劳后的哀伤情境。

2.女性美

川端康成认为女性是美的化身,是他文学创作和赞美的最高理想。川端笔下的女性有纯洁的,有坚强的,也有沦为爱情和社会奴隶的。她们因美而悲,又因悲而更美。女性的命运总是和爱情结合在一起,并且川端笔下女性的恋情都不是一帆风顺的,甚至是异常的,这给女性的美蒙上了一层悲哀的色彩。

(1)薰子

「若桐のように足のよく伸びた白い裸身

「この美しく光る眼がちの大きい眼は踊子の一番美しい持ちものだった。二重のが言いようなくだった。それから彼女は花のように笑うのだった。

薰子有着雪白的、“小梧桐”般的身体,“花”一般的笑容,是一个天真烂漫的纯洁少女,然而她却因出身卑贱而在苦难中挣扎。“我”和薰子的爱情如同樱花一样,短暂而美丽。这种没有结局却让人回味的美丽爱情,浸润着一种淡淡的伤感。

(2)驹子

「その雪の中に女の真赤なが浮んでいる。なんともいえぬ清な美しさであった。……それにつれて雪に浮ぶ女のもあざやかな紫光りのをめた。

在川端的笔下,驹子是一个集纯洁、善良、美貌、风情于一体的魅力女性形象。她沦为艺妓,却不甘堕落,有着执着的追求,想过正正经经的生活。她对行男的无私奉献,对岛村爱情的全身心倾注感动着每一位读者。然而她真挚的火一般的爱情在岛村看来“一切都是美的徒劳”,深深地潜藏着一种无可名状的悲哀。

(3)叶子

「子は山の膝をいて小豆を叩きながら、あの悲しいほど澄み通って木魂しそうな声で歌っていた。

「子はちらっと刺すように村を一目た……それはいともし火のように冷たい。

叶子“优美的近乎悲戚的声音”、“像针刺似的眼神”,这种不可思议的美穿透了岛村的灵魂。跟驹子的美相比,叶子的美是抽象的,她冰冷的形象,美得令人心颤,令人伤感。或许川端正是想通过描写叶子这种抽象的虚幻的美,来暗示其悲哀短暂的人生吧。

3.死亡美

在川端看来,死是最高的艺术,最美的表现。在他的作品当中经常出现死亡的场景。川端并不是直接描写死亡的场面,而是尽量避开死亡的丑陋,描写生物死后的景象。即使真要描写死亡的过程,他也会将其诗意化,创作出既悲又美的非现实世界的幻影般的画面。

「子はあの刺すように美しい目をつぶっていた。あごを突き出して、首のが伸びていた。火明りが青白いの上をれ通った。

叶子的爱因行男的死而变得徒劳,但她的爱随着这场大火一起燃烧,成为永恒。川端成功地将叶子与大火结合起来,创造出了一个超现实主义的死亡美的深远意境。

川端不仅描写人的死亡,也描写动物的死亡景象,表现出一种幽静的死亡美。

「翼のい虫はひっくりかえると、もう起き直れなかった。蜂は少しいてび、またいて倒れた。

对昆虫垂死挣扎的描写其实是在暗示驹子的不幸与苦苦挣扎。

川端康成用“心”去感受自然、人类甚至死亡,达到了“心物一致”的领域。他所描写的万物世相的背后都隐含了其哀伤、同情的内心实质,体现出“物哀”的审美意识。

三.川端文学“物哀”之美形成的原因

文学创作与作家所处的国家、社会时代、流派等息息相关。同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作品也是作者自我人生的表现,作者借助于文学创作来表现自我的心理世界。本节将运用精神分析法,从个人和社会两个角度来分析川端文学“物哀”审美意识形成的原因。

1.个人经历

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弗洛伊德认为:“作家的创作动机是幻想,是受压抑愿望的无意识的实现。并且作家的创作总是对过去,尤其是童年时期受压抑的经历的回忆。”川端康成自幼失去双亲,随后他的祖母、姐姐和祖父也相继去世。这种孤儿体验对其人格产生了重大影响,造成他的心理扭曲,并且,初恋的失败又加重了他的心灵创伤。于是,孤独、忧郁、哀愁就成了他心理人格的主体。弗洛伊德还认为:“作品的主人公其实就是作者‘自我’”。孤独、忧郁、哀愁的川端康成需要人情和爱情的抚慰,作为作家,他把这种愿望诉诸于作品之中。小说满足了川端对美好人情和纯洁爱情的渴望,是他对自己现实生活中缺失的人情和爱情的补偿性实现。

2.社会历史背景

川端康成的一生(1899-1972年)经历了日本的战争、废墟、战后重建以及高度成长时期,他的作品反映了日本3/4个世纪的社会现实。

心理学家荣格认为:“作为探索人类深邃灵魂的艺术家,只有当他成为一个‘集体的人’,才能真正地窥见到人类最深刻的内在生命律动。在此意义上说,一切伟大的艺术并不是个人意识的产物,而是集体无意识的显现和转化。”因此,“亡国之民”的观念深深地刻在川端的脑海里,这对其战后的生活和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也使得他的作品难以摆脱悲哀的气息,形成“物哀”的独特风格。

四.结语

川端康成的文学作品始终贯穿着“物哀”的审美意识,正是这种日本特有的传统审美观念,才能深刻反映出作者历经无数次个人变故以及世间激变的复杂人生经历。也正是这种审美意识使得川端康成的作品得以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1]川端文学研究会.川端康成の人と芸[M].教育センタ,1974.

[2]长谷川泉著,孟庆枢译.川端康成论[M].时代文艺出版社,1993.

[3]叶渭渠.川端康成传[M].新世界出版社,2003.

[4]川端康成著,叶渭渠译.伊豆的,雪国[M].吉林大学出版社,2004.

雪国出身范文第2篇

[关键词]《伊豆的》 审美意境 美学思想

“山路变的弯弯曲曲,快到天城岭了,这时,骤雨白亮亮的笼罩着茂密的杉林,从山麓向我迅猛的横扫过来”这是川端康成在小说之初为我们描述的伊豆雨景。影片《伊豆的》也是以雨景拉开序幕,“我”(1974年三浦友和饰)站在有些昏暗的木楼梯口,凝望着一个手持红响板,清纯可人的美丽艺妓(1974年山口百惠饰),她那鲜花般娇嫩的面孔在那乌黑的发髻的衬托下。越发显得娇美动人,那一刻“我”深深的沉迷于小的美而不能自拔。于是,一个东京的学生,一个伊豆的,在淅沥的雨中相遇。他们的爱情从天城岭开始,到下田告别,纯洁的连手都没有牵过,然而这柏拉图式的爱情虽然跨越了阶层,却又摆脱不了现实,就像樱花一样,短暂而美丽。影片遵循了原著。呈现了一个唯美的爱情故事,也极好的体现了文学大师川端康成的美学思想。

一、如花似水的女性美与唯美灵秀的审美风格

影片中的小熏子(山口百惠饰)有着鲜花一样的笑容,雪白的小桐树似的身体,发出富有感情而又稚嫩的声音,是一个天真烂漫,朴素娇美的少女。而“我”(三浦友和饰)的亲切友善也渐渐的敲开了少女纯真的心扉,“她”真诚而羞涩的喜欢着“我”,无半点轻浮放荡。熏子与“我”同登天城山的片段向观众呈现了小微妙的情感:“她”紧跟着“我”跑,却始终保持一两米的距离。与“我”交谈亲切而又不那么亲密,“她”会跪下来为我弹去身上的灰尘。从这部分细致的刻画中,我们不难看出,虽然熏子只是一个十四岁的孩子,却成熟懂事。乐于助人。对“我”也有一种朦胧的好感。作品中的各种意象侵润着川端先生的审美思想。川端康成是一位擅长描写女性心理的作家,在他的心里,女性是美的化身,是讴歌的对象,像《雪国》的驹子,《古都》的苗子,《山音》的菊子等都是纯洁而美好的。在《伊豆的=》中有这样一幅画面:“一个女子突然从昏暗的浴场里跑出来,站在更衣处伸展出去的地方,做出一幅要向河岸下方跳去的姿势,她赤条条的,伸展双臂喊叫着什么。她,就是那。”熏子纯洁无暇的形体给人以天使般的洁净,从而烘托出熏子洁净的心灵。也使“我”对“她”的升华为美好的情感。川端康成赋予了小熏子优雅纯真的古典形象,然而这样一个具有古典意蕴的圣洁女孩,却因卑贱而挣扎在苦难的生命线上。作品以柔美、感伤为基调,将那若隐若现,似简非简的人物情感充满诗意的呈现出来,营造出一种感伤、抒情的艺术境界,描绘出一种唯美的审美意境。在美学追求上,川端康成是日本具有唯美主义创作风格的代表性作家,他的美学思想是建立在日本传统美的基础之上的。就女性形象来看,他作品中的女性都出身卑贱,却又具有高尚的品格,这一矛盾统一加重了作品的悲美色调。就结局来看,作品中的主人公与他笔下的女性发生的都是没有结局却又让人回味的美丽爱情,浸润着一种淡淡的伤感。影片中虽然小熏子的美深深的打动了“我”年轻的心,使“我”不由自主的爱上了“她”。然而森然的等级观念折断了他们那支还未来得及绽放的爱情玫瑰。川端康成正是通过描写社会底层的熏子来直观自身。他哀叹自己的不幸,也同情和自己一样不幸的少女,他不仅用笔来描写女性,也用他的心感受女性。如此的混淆创作与现实的界限,是因为无论是作品中的“我”还是现实中的那个人,都不能拥有它的美。因为有遗憾才造就了美。

二、素雅幽远的自然美与情景交融的审美意境

在《伊豆的》中,川端康成把这个凄美的爱情故事展现在如画的背景上:俊秀的天城山,茂密的树林,清冽的甘泉,浓郁的秋色,袅袅的炊烟……而所有这些美丽的景色都与美好的情感交织在一起。在告别的码头上,汽笛一声惊鸣,熏子紧咬着嘴唇,舞动着白色手巾,向着远方。泪水夺眶而出。此时“我”怅惘的情绪与恍惚流动的景物结为一体。悲与美成了作品的审美基调。当轮船开出下田的海面,伊豆半岛南端渐渐在后方消失,“我”一直凭倚着栏杆,一心一意的眺望着海面上的大岛……,泪水扑簌簌的滴在书包上。此时离别的悲凉与空旷迷茫的大海交织在一起。川端先生还选择了“雨”来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情感。开篇伊始,因为雨。使“我”得以追上想要躲雨而停下来的,因此“我”虽已全身湿透,却也觉得这雨是“白亮亮”的,与天城山的俊秀融为一体。在客栈中,们去演出,“我”在店里独自听着在雨中传来的欢笑声与鼓乐声。雨拍打了档板,“我”的心情愈加烦躁,“我”担心的纯净是否会因此而破坏。甚至前面清澈的小河也都变成了“黄汤”。而这雨也只能与昏沉的“我”为伍。此时“我”对熏子的思念就像雨一样连绵不绝。物的朦胧成了“我”情感的最佳载体。“雨”在这篇作品中是抒情的象征,呈现了思想的具体化。可见川端康成笔下的景物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人物情感一起构成美的意境。“雨”是东方文学中的传统意象,“我”与小的情感如雨般晶莹、飘渺、连绵不绝。这种情与景,人与“我”的内在融合,在审美意境的构筑方面具有一种诗性的完美。

雪国出身范文第3篇

[关键词]可能表达 中日对译 心 误译

[中图分类号] H0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11-0058-02

迄今为止,关于日语可能表达众多学者从不同角度作出了详细的探讨。从形态上来看,研究的核心一般为“动词的未然形+レル?らレル(急げる、食べられる)、できる(散できる、散することができる)、动词连用形+得る(しうる、ありえない)”这三种表达形态。从表达的意义来看,虽说可能表达的核心意义都在于强调动作发生的“可能性”,但是其意义因强调的侧重点不同也有所有差异。关于可能表达的意义分类研究有很多,笔者将可能表达所表述的意义进行以下简单分类:A.表示主体的内在能力。动词为意志动词,主体为具有意志行为的人、动物或者人制造的、受人操纵的工具等。B.表示外部条件(自然、社会条件)允许主体实现意志的可能性。动词一般为意志动词。C.表示对象的属性(性质、特征、性能、用途)句中的主体是可能的对象物,不是行为的主体。动词使用他动词,不可用“た”结句。表示“一般来说有可能”。

笔者以日本文学作品《心》的日汉翻译为研究对象,试考查、分析《心》中可能表达的误译现象。

笔者使用的语料库为北京日本学研究中心的中日对译语料库(第一版),与日语原文《心》相对应的译文共有两个版本(译文a的译者为董学昌,译文b的译者为周大勇)。通过对该两版本译文的比较与分析,笔者把《心》中可能表达的误译分为三种:第一,可能表达未译出;第二,可能表达意义理解错误;第三,可能表达翻译错误。

一、可能表达未译出的情况

在笔者找到的误译中,有一部分是日语原句运用了可能表达的表达方式,但是在译文中出现了并没有体现出相对应的可能表达的现象。虽然可以将之理解为意译,但与原文对照来看,仍有脱离原文意义之嫌。

例(1) 先生は大学出身であった。これは始めから私に知れていた。然し先生の何もしないでんでいるという事は、京へって少しってから始めて分った。私はそのどうしてんでいられるのかと思った。

译文a:先生是大学毕业,一开始我就知道。但是先生无事赋闲,却是回到东京过了一些时候之后才知道的。那时我就觉得奇怪,他为什么不找个事做呢?

译文b:先生是个大学毕业生,这点我一开始就知道。但是先生什么工作也不干,光是闲着,却是我在回到东京以后,过了一些时候才知道的。那时我就想到:为什么闲着呢?

例(1)是十分典型的例子,在此处,译文a和译文b都没有把可能表达翻译出来,而对原文来讲,可能表达是十分关键的内容。这里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并非是不明白“先生”选择赋闲在家的原因,而是不明白“先生”是因何条件才能够这样闲着的。结合全文内容,笔者认为,在此“我”所感到奇怪的事情有两个方面,一为“先生”是大学毕业生,但一直不工作,如此赋闲的生活“先生”心里如何承受得了,二为“先生”长年赋闲,究竟是有什么条件才能够如此的。“んでいられる”这种可能表达则有内心承受能力和外部经济条件两重意思,而在两版译文中均未体现出这两层意思。笔者认为,此处可译为“先生何以如此一直毫无忧虑地赋闲在家呢”。

例(2) 私の方はまだ先生の暮し向にして、何もいた事がなかった。先生と知合になった始め、私は先生がどうしてんでいられるかを疑がった。

译文a:我还从来没问过他的家计。从结识先生时起,我就猜不透他为什么不做事。

译文b:关于先生的家道怎样,我什么都没有听说过。我从和先生相识的时候起,就在怀疑先生为什么能够闲玩着不做事。

例(2)的意义虽然和例(1)是一样的,但明显可以看出,译文b的译者已经意识到了可能表达在这里表达的意义并在译文中有所体现,而译文a的译者延续了例(1)中的错误,依旧没有把可能表达合理地表达出来。

二、可能表达理解错误的情况

此外,有些情况下译者是意识到了可能表达在句中的使用,但是却存在由于对可能表达的理解错误导致误译的现象。

例(3) 人をし得る人、せずにはいられない人、それでいて自分のに入ろうとするものを、手をひろげて抱きめる事の出来ない人、これが先生であった。

译文a:能爱别人,也招人爱,可是对于有人正要投入自己怀中,却不能伸手去拥抱,这便是先生。

译文b:能够爱人类的人,又是抑制不住不能不爱的人;可是有人投向自己的怀抱,却又不能张开手臂紧紧拥抱的人,这就是先生。

例(3)译文a为明显的理解错误。“せずにはいられない”表示的是“先生”离开了爱就忍受不了的心态,即“先生”没有“せずにいる”的能力。而译文a却把“爱”的方向理解得完全相反,误译为“也招人爱”。而译文b虽然意思理解是正确的,但“抑制不住不能不爱”的表达也略显生硬。笔者认为,在这里不如意译为“能够热爱人类,甚至离开了爱就无法生存;可是当有人投向自己的怀抱的时候,又无法张开手臂去紧紧拥抱对方,这就是先生。”

三、可能表达翻译错误的情况

例(4) この位私の父から信用されたり、褒められたりしていた叔父を、私がどうして疑がう事が出来るでしょう。私にはただでさえになるべき叔父でした。

译文a:我怎么能怀疑父亲如此信赖、称赞的叔叔呢?在我眼里,叔叔本来就是我引以为豪的人。

译文b:既然叔父受到我父亲这样的信任、这样的夸奖,我怎么能够对叔父产生怀疑呢?对我来说,他本是个值得夸耀的叔父。

例(4) 译文a、译文b把“疑がう事が出来る”分别翻译为“怎么能怀疑……”“怎么能够怀疑……”,这两者是同样的意思。然而,这与日语原文所要表达的意思是有出入的。“怎么能……、怎么能够……”换言之就是“不能……”或者“……就是错的”的意思。而在原文中,作者想要表达的是“我”不可能去怀疑“我”的叔父。依据有两个:1.“どうして”。究竟发生什么样的事情才会使得“我”去怀疑“叔父”,即“我”怀疑自己的叔父不是自己的意志所决定的,而是受外部条件的影响才有可能实现的;2.“私にはただでさえになるべき叔父でした”。“我”一直把“叔父”看做自己的骄傲,仅此而已,完全没有其他的想法,当然更没有可能怀疑他,这里就可以侧面表明,可能表达“疑がう事が出来る”所表示的不是“不能……”、“……就是错的”,而是与条件相关的“怎么会”,“怎么可能”。

例(5)男のように判然したところのある奥さんは、普通の女とってこんな合には大心持よくの出来る人でした。

译文a:夫人不同一般女人,她像男子一样爽快,在这种情况下,是不会拖泥带水的。

译文b:太太跟一般女人不同,有男人一样干脆、爽快的特点,在这种场合,她是一个非常愉快的谈得来的人。

这里的可能表达“大心持よくのできる”所表达的是“夫人”的一种内在的能力,即“在这种情况下”别人和她说话,她会使别人觉得心情非常轻松舒畅,这是“夫人”的一种“不同于一般女人的”特质。译文a就基本保留了原文的意思,“不会拖泥带水的”所表达的正是夫人的特质,译文a采取的是意译的手段,但处理得当并且用词简洁。但是译文b中所使用的“谈得来”与原文的意思不符。在汉语中虽然“动词+得+补语”的形式可以表示可能,但汉语“谈得来”表示说话双方谈话比较投机,表示的是说话双方交流的状态,没有“能力”的意思,更不能表达文中“夫人”所具有的内在能力。

翻译力求达意、准确,以此为基准,才能尽可能完整地把作者要表达的内容呈现给读者。以上探讨分析了《心》的两个译文版本中可能表达的汉译例句,分析并说明了日汉翻译过程中可能表达出现误译的三种情况。译者在对日语可能表达进行汉语翻译时,首先要认识到可能表达的存在,然后认真分析可能表达的意义,最终作出恰如其分的翻译。由于篇幅和笔者水平限制,无法涵盖日语可能表达在进行汉语翻译时出现误译现象的所有方面,同时笔者分析也比较浅薄,有待进一步的分析和研究。

[ 参 考 文 献 ]

[1] 藤井正.可能[C]松村明.日本文法大辞典.明治院.1971.

[2] 森田良行.基日本――意味と使い方[M].角川店.1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