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登乐游原李商隐

登乐游原李商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登乐游原李商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登乐游原李商隐范文第1篇

2、阊闾城碧铺秋草,鸟鹊桥红带夕阳。——白居易《登阊门闲望》

3、红树蝉声满夕阳,白头相送倍相伤。——元稹《送卢戡》

4、江村片雨外,野寺夕阳边。——岑参《晚发五渡》

5、千秋钓舸歌明月,万里沙鸥弄夕阳。——杜牧《西江怀古》

6、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李商隐《登乐游原

7、摘桑春陌上,踏草夕阳间。——李端《春游乐》

8、知音不到吟还懒,锁印开帘又夕阳。——李中《吉水县酬夏侯秀才见寄》

9、清吟晓露叶,愁噪夕阳枝。——刘禹锡《酬令狐相公新蝉见寄》

10、夕阳在西峰,叠翠萦残雪。——皎然《山雪》

11、夕阳连积水,边色满秋空。——高适《陪窦侍御泛灵云池》

12、南忆新安郡,千山带夕阳。——皇甫曾《寄刘员外长卿》

13、愁客叶舟里,夕阳花水时。——岑参《还东山洛上作》

14、墙外万株人绝迹,夕阳惟照欲栖乌。——李商隐《白云夫旧居》

15、东风料峭客帆远,落叶夕阳天际明。——陆龟蒙《京口》

16、东风渐急夕阳斜,一树夭桃数日花。——来鹄《惜花》

17、探讨意未穷,回艇夕阳晚。——孟浩然《登鹿门山怀古》

18、长汀细草愁春浪,古渡寒花倚夕阳。——李咸用《湘浦有怀》

19、日晚菱歌唱,风烟满夕阳。——卢照邻《七夕泛舟二首》

20、疲马卧长坡,夕阳下通津。——岑参《暮秋山行》

21、耿湋河水平秋岸,关门向夕阳。——《送胡校书秩满归河中》

22、今日乱离俱是梦,夕阳唯见水东流。——韦庄《忆昔》

23、瀑布杉松常带雨,夕阳苍翠忽成岚。——王维《送方尊师归嵩山》

24、独立望秋草,野人耕夕阳。——储嗣宗《南陂远望》

25、送飞鸟以极目,怨夕阳之西斜。——李白《代寄情楚词体》

26、岸明残雪在,潮满夕阳多。——刘长卿《送韩司直》

27、形影腾腾夕阳里,数峰危翠滴渔船。——齐己《塘上闲作》

28、空林网夕阳,寒鸟赴荒园。——王昌龄《灞上闲居》

29、横烟秋水上,疏雨夕阳中。——杜牧《秋霁寄远》

30、霁色陡添千尺翠,夕阳闲放一堆愁。——李山甫《南山》

登乐游原李商隐范文第2篇

黄昏,是一天中太阳落去后的那一刻,将整个世界都融于柔和的光影中,美丽却短暂,似乎还隐隐地有一种悲凉在其中,不免让人有些留恋!

古人笔下的黄昏,更多的是愁啊,悲啊,苦啊……也许就是因为太阳就要离开,有些舍不得的缘故吧!

其实,黄昏的美丽是别有一番滋味的!当你在小河边,在山脚下,在院子里,或是走在清静的小路上时,是否曾经体验过黄昏的那一刻?你是否了解那是一种怎样的感觉?

【关于黄昏的小知识】

黄昏,指太阳落去以后到天还没有完全黑的这段时间。

人们为什么要用“黄昏”来表示这一时辰呢?《说文》中这样解释:“黄,地之色也。”又说:“昏,日冥也。”夕阳沉没,万物朦胧,天地昏黄,“黄昏”一词形象地反映出了这一时段典型的自然特色。

最早使用“黄昏”一词的是大诗人屈原,他在《离骚》中写道:“昔君与我诚言兮,曰黄昏以为期,羌中道而改路。”

【与黄昏有关的古诗】

生查子

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

从军行

唐・王昌龄

大漠风尘日色昏,

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

已报生擒吐谷浑。

登乐游原

唐・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

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

只是近黄昏。

卜算子・咏梅

宋・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暮立

唐・白居易

黄昏独立佛堂前,

满地槐花满树蝉。

大抵四时心总苦,

就中肠断是秋天。

望江州

唐・白居易

江回望见双华表,

知是浔阳西郭门。

犹去孤舟三四里,

水烟沙雨欲黄昏。

沙上月

唐・鲍溶

黄昏潮落南沙明,

月光涵沙秋雪清。

水文不上烟不荡,

平平玉田冷空旷。

归燕

唐・杜牧

画堂歌舞喧喧地,

社去社来人不看。

长是江楼使君伴,

黄昏犹待倚栏干。

【描写黄昏的词语】

日薄西山 夕阳西下 暮色降临 暮色苍茫 落日余晖 彩霞满天

倦鸟归林 日落西山 残阳如血 霞光消褪 炊烟袅袅 夜幕降临

渔舟唱晚 落霞孤鹜 炊烟袅袅 百鸟归林

【描写黄昏的句段】

俯瞰小镇的黄昏,宛如天河里坠落了一弯金色的月亮,亲吻着故乡的田园,从炊烟袅袅的村寨里,不时地传几声狗吠鸡鸣,仿佛是一个遥远、朦胧的梦。

黄昏,夕阳洒在河水上的光,像是许多金针银线,随着水波晃动着。

暮色已经模糊起来了,堆满着晚霞的天空,也渐渐平淡下来,没有了色彩。

夕阳慢慢地坠下山去了,满天红霞,好似天女撒下一件红衣裳。

傍晚的天空并不阴暗,而是有一种明丽的蓝色,群山在夕阳的照射下,染上了一层薄薄的红晕。

黄昏,一弯新月悄悄升起,在它的周围,还有几颗星星发出微弱的光亮。

每近黄昏,都有厚厚重重的云雾盘踞在天空,夕阳只能乘一点点空隙,迸射一条条绛色霞彩,宛如沉沉大海中的游鱼,偶然翻滚着金色的鳞光。

登乐游原李商隐范文第3篇

[关键词] 诗词教学;语文;学生培养;审美观;问题

在语文教学中对于诗词教学来说,不仅要提升学生对诗词的解读能力,还要提升学生对诗词的审美情趣才行,这些都是为了让学生更深刻的认识我国的诗词文化。那么如何提升学生对诗词的审美能力,以下本篇就先从诗词在我国的历史地位说起,在讲下诗词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最后在结合实例讲解培养学生对诗词的审美情趣的方法。

一、语文诗词教学的意义

1、诗词是我国宝贵文化

诗词在我国有着很久的历史,它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诗词不仅有着文字优美,而且表达的意思也往往耐人寻味,极富感染力,这也是它能流传至今的魅力所在。在语文教学中开展诗词教学,可以使血神更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学习前人的优秀爱国主义思想,将我国的诗词文化长久的保留下去。诗词文化在我国不仅是是前人思想的传承,更是一种对诗词文化的发扬。

2、诗词可以提升学生的素养

语文诗词教育对学生的成长有着启蒙的作用,可以提升学生自身的素养。诗词教学可以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语文老师的引导使学生自身感受到诗词的艺术美,将诗词中表达的感情加以深化和认可,从而转化为学生自己的优秀品格。诗词文化博大精深,语文诗词教学对于学生的成长来说都是深有裨益的,因此开展好学校的诗词教学工作也很重要。

二、提升学生审美情趣的方法

诗词教学时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重点,这不仅是因为诗词是我国的优秀文化传统,更是一种精神文明的传承,学习诗词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使我们的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故此,语文诗词教学中可以从提升审美情趣开始,让学生慢慢理解和接受诗词艺术。下面就告诉你提升学生对诗词的审美情趣的方法

1、展现诗词的历史情境

为了提升学生对诗词的审美情趣,我们可以先展现一首诗词的历史情境,让学生更深入的了解诗词想要表达的意思。故此,对于由历史情境的诗词,老师可以先让学生自己收集参考资料,在弄懂诗词创作背景的情况下再学习诗词。对于语文诗词教学,只有坚持弄懂诗词的历史背景,才能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认识、接受诗词。将诗词的历史情境展现在学生面前,是学好诗词的一个关键。

2、有感情的阅读诗词

语文教学中,老师要带领学生有感情的阅读诗词。诗词之所以流传至今,不仅和文字精练的艺术形式有关,还和字句间的押韵顺口有很大的联系,朗朗上口故流传不绝。所以,阅读诗歌要有感情而不是枯燥的念读才行。对于古诗词,往往可以理解成一幅已经深远的画,也有人说唱读诗词,因为诗词的韵律感时很有节奏美的,不仅能帮学生理解到诗词中的深情,还能增强学生对诗词的记忆力合理解力。比如大诗人苏轼的《水调歌头》,其优美的韵律让人不自觉的就抑扬顿挫起来,让学生欣赏词律的时候,也能深深的感受到离别之苦和对美好愿望的期盼。有感情的阅读诗词,是语文诗词教学中的出发点,是学生接触诗词最本质的地方,也是学生理解诗词的开始,读诗词的感情投入了,对诗词的理解自然也就轻松了。

3、以多媒体技术教学

在语文诗词教学中,不少学校意境开展多媒体教学的方式,这是提升学生审美情趣的好办法。多媒体技术应用与教学工作中,缩短了教学时间,也方便直观的将诗词画面展现在学生面前,而且对于诗词的参考资料也可以很轻易的就让学生了解,给学生最自主化的学习空间。比如在介绍李商隐的《登乐游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老师就可以先通过网络资源找到和这首五言绝句相关的内容,再配以丰富的画面,那么诗人当时的感情还有向表达的意思也可以很容易的被学生接受。以多媒体技术教学,不仅使学生获取的知识的更全面,还会加深学生对诗词的理解,从而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

4、理解诗词的意境

语文诗词教学中,难的就是提升学生的欣赏能力和审美,那么,怎样激发学生的热情,是学生进入诗词的意境,懂得诗词的美就是老师的事情了。我们可以让学生理解诗词的意境,诗词不仅只是文字的排列和描述,还是一种对生活和自然美景的融合。诗词的意境有很多,可以是一个场景,比如马致远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就勾勒了一副让人身临其境的画面;又可以是虚幻缥缈的境界,如李商隐的“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在语文诗词教学生为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让学生理解诗词的意境是很重要的,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也会加深学生对诗词本意的理解,提升学生对诗词的学习效果。

结论

由上可知,时代的变化性诗词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依然不减,提高诗词教学的灵活性能增强学生的自身素养,提升学生对诗词的审美情趣。而且,我国的诗词中又蕴含着丰富的教育素材,中学又是学生人格形成的重要时期,因此,学生要好好学习诗词才行,语文诗词教学对学生来说可是一件受益匪浅的事情。

参考文献:

[1]王芳.试探初中语文教学情境的创设[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 2011,(02)

登乐游原李商隐范文第4篇

关键词:类比式隐喻亚里士多德修辞认知诗歌

一、隐喻的定义

从词源学角度看,英语中的metaphor一词源自希腊语metapherein(动词)和拉丁文metaphora(名词),其词根phora指一种变化,即位移。因此,metaphor这个词表示的是两种事物间由此及彼的转移过程。[2](P14~15)

汉语中的“隐喻”一词,最早见于南宋陈的《文则》,但他所指的隐喻相当于当代汉语修辞学中的“借喻”,而当代修辞学所指的隐喻则类似于陈提出的“简喻”。[3](P209)

束定芳在《隐喻学研究》中对几部大型词典里metaphor(隐喻)的定义做了综述。[7](P20~22)《韦伯斯特词典》(第三版)所做的定义是:辞格的一种,通常通过一个词或词组以一事物替代另一事物,并以此来暗示两者之间存在一种相似性或类推性;是一种凝练的明喻,明确揭示一种隐含的比较。《大英百科全书》(第10版)的定义略有不同,认为明喻和暗喻之间存在“质”的不同,隐喻可以辨认和融合两种事物;它指出隐喻是诗歌的基本特征,也是语言本身的一个特征;另外它认为除明喻外的所有比喻,如拟人、换喻、提喻、寓言和象征等都可以归入隐喻。

汉语辞典里对隐喻的定义相对简单。《辞海》把隐喻视为比喻的一种,其本体和喻体的关系,比之明喻更为密切。明喻在形式上只是相类的关系,隐喻在形式上却是相合的关系。

综观几部词典的定义,隐喻本质上被视为修辞手法的一种,都是在修辞学的层面上进行的研究。这种隐喻观可以上溯到亚里士多德的《诗学》(Poetics)和《修辞学》(Rhetoric)。

在《诗学》里,亚里士多德对隐喻下的定义是:隐喻字是属于别的事物的字,借来作隐喻,或借“属”作“种”,或借“种”作“属”,或借“种”作“种”,或借用类同字。[9](P87)在《修辞学》里,亚里士多德进一步阐述了他的隐喻观。他多次提到明喻也是一种隐喻,两者只有形式上的细小差别,“所有受欢迎的隐喻,显然都可以作为明喻使用;明喻去掉说明,就成了隐喻”。[9](P319)对比《韦伯斯特词典》的定义可以发现,除了隐喻和明喻的关系颠倒过来,词典的定义在方式和措辞上基本沿袭了亚里士多德的定义。

为避免概念混淆,如无另外说明,本文中所提到的“隐喻”,均指亚里士多德所用的广义上的metaphor,即包括除明喻外的所有比喻。

二、亚里士多德的类比式隐喻

在他本人区分的四种隐喻里,亚里士多德认为借用类同字而构成的类比式隐喻(proportional metaphor)最受欢迎。在《诗学》里,他给这种隐喻作如下定义:“当第二字与第一字的关系,有如第四字与第三字的关系时,可用第四字代替第二字,或用第二字代替第四字”,用公式表示就是A:B::C:D”。[9](P88)

亚里士多德举了几个例子。一是酒神狄俄尼索斯的杯与战神阿瑞斯的盾,他认为杯之于狄俄尼索斯相当于盾之于阿瑞斯,因此可以把杯称为“狄俄尼索斯的盾”,或把盾称为“阿瑞斯的杯”。另一个例子来自伯里克利,他说城邦中丧失了在战争中死去的青年“好比一年之中缺少了春天”。

亚里士多德所举的这两个例子其实并不完全一致。杯和盾的例子类似于互文,用公式来表述就是A可以代替C,同时C也可以代替A。而伯里克利的例子则是单向性的,即不能说“一年中缺少了春天,犹如城邦里失去了年轻人”。从亚里士多德给出的定义看,类比式隐喻指的应该是第一个例子,但这种对等的隐喻毕竟很少,他后来给出的很多例子都是单向性的类比。

亚里士多德的修辞隐喻观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他认为隐喻发生在字词层面。在《诗学》里,他把隐喻字和普通字、借用字、新创字等并列作为字的类属,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区分了隐喻字的四种类别。而他对四类隐喻的分析,比较的也是他所认为的“隐喻字”。例如,第一类,借“属”作“种”,他以“我的船躺在那里”(There lies my ship)为例,认为“停泊”(lie at anchor)是“躺”(lie)的一种方式,所以可以算作隐喻。

其次,亚里士多德认为使用隐喻是为了“使风格显得明晰,令人喜爱,并且使风格带上异乡情调”,因为修辞术本身就是“在每一事例上发现可行的说服方式的能力”。[9](P308,P148)因此他认为,对于好的隐喻来说,本体和喻体之间关系不应太远,要做到既让人易于明白,同时又有愉快和新鲜的感受。而隐喻字如果用得不合适,或是从相差太远的事物中取来,意思就会含糊不清。如高尔期亚把尚未成熟的事件称为“浅绿色的、没有血色的事件”就被认为是过于诗意,不适合听众的理解。

在这一点上,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接近于美国文学批评家艾伦・退特(Allen Tate)。他要求隐喻既要明白,又要新鲜,正类似于退特在“诗歌中的张力”一文中对隐喻的内涵和外延所作的批评。[10](P66~67)

三、隐喻研究的认知转向

如上所述,亚里士多德把类比式隐喻看作是一种修辞现象,并且仅限于词语层面。这样的隐喻观显然过于狭隘。

事实上,隐喻不仅出现在词汇层次,而且还出现在语言的各个层次,包括句子、篇章、风格等。演说辞中常用的例证,就是一种类比式比喻。在我国先秦时代的典籍中,喻证的例子比比皆是,仅举几例:

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宫之奇谏假道》)

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冯谖客孟尝君》)

故北方之畏奚恤也,其实畏王之甲兵也――犹百兽之畏虎也。(《江乙对荆宣王》)

此外,类比式隐喻的公式,让人联想到法国人类学家列维-斯特劳斯(Claude Levi-Strauss)在研究神话时所运用的结构主义分析方法。在《神话的结构研究》一文中,斯特劳斯将俄狄浦斯神话的文本分解成句子,并按句子在故事中的展开位置排列成四栏,每栏包括几种属于同一束的关系,最终得到这四栏之间的联系:第四栏与第三栏之间的关系就相当于第一栏与第二栏的关系,用公式表示同样是A:B::C:D。[4](P47~53)

不过,尽管有着同样的类比结构,列维-斯特劳斯对于类比式隐喻的认识与亚里士多德截然不同。

首先,亚里士多德关注词语层面的修辞,而斯特劳斯研究的是隐藏在神话中的原始思维,他认为神话素只能存在于句子层面,这样神话才能和其他任何一种话语区分开来。

其次,亚里士多德的目的是要把原来直白的含义用相对陌生的方式表达,以取得预期的修辞效果。斯特劳斯所做的恰好相反,他的结构分析是一个类似于解密的过程,目的在于发掘隐藏在表面叙述下的深层结构。

对于“隐”和“喻”的两极,闻一多先生曾作过精辟的分析:

隐语古人只称隐,它的手段和喻一样,而目的完全相反。喻训晓,是借另一事物来把本来说不明白的说得明白点;隐训藏,是借另一事物来把本来可以说得明白的说得不明白点。喻与隐是对立的。……喻有所谓“隐喻”,它的目的似乎是一壁在喻,一壁在隐。[8](P66~67)

“隐喻”这个词本身就综合了“隐”和“喻”对立的两极,亚里士多德所倡导的修辞学用法是从“喻”到“隐”的构建过程,而列维-斯特劳斯的方法所揭示的则是从“隐”到“喻”的解读过程,目的在于揭示隐藏在神话叙述之中的普遍认知模式。

某种程度上,列维-斯特劳斯的神话研究与当代的隐喻认知研究有共通之处。早在20世纪30年代,理查兹(I.A.Richard)就已经提出,人的思维是隐喻性的,而隐喻的主要作用就在于扩展语言、扩展现实。[3](P40)在理查兹之后,马克斯・布莱克(Max Black)、保罗・利科(Paul Ricoeur)、印德基亚(Indurkhya)都对隐喻的认知功能进行了研究,并提出在隐喻关系中,本体和喻体之间存在互动关系。

1980年,乔治・莱可夫(George Lakoff)和马克・约翰逊(Mark Johnson)合作出版了《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Metaphors We Live By),提出了“概念隐喻”的说法。他们认为隐喻是人类的一种基本认知方式,它在日常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不但在语言中,而且在思想和行为中。隐喻的实质就是通过另一类事物来理解和经历某一类事物。[1](P4~5)

莱柯夫将隐喻的认知机制描述为“两域图式映射”,即隐喻在本体和喻体之间建立联系,从而构成图式映射,并达到认知的目的。在莱柯夫的理论基础上,福科尼尔(Fauconnier)提出了“概念合成论”,将莱柯夫的两个空间修正为四个空间,即以类空间为映射背景,在两个输入空间的基础上,通过概念整合产生合成空间。而本体和喻体的对应成分被投射到合成空间中,并相互作用整合成一个完整的概念。[6](P126)

至此,对于隐喻的认识已经从修辞模式转变为认知模式,而类比式隐喻作为一种特殊的隐喻形式,同样具备相应的语言扩展和认识功能。

四、类比式隐喻与诗歌

1989年,莱可夫又和特纳(Mark Turner)合作发表了《超越冷静理性:诗喻分析指南》(More Than Cold Reasons:A Field Guide to Poetic Metaphor),在其中两人提出了“基本隐喻”(basic conceptual metaphor)的理论。

尽管莱可夫没有使用类比式隐喻的概念,但他所做的研究都是围绕类比模式而进行。莱可夫认为,人们天生就掌握了许多基本隐喻,通过与这些基本隐喻进行类比,我们得以理解和认识世界的各种现象。比如,人们在理解生命从出生到死亡的各个阶段,就运用了以下两个基本概念:

1.People are plants.(人是植物)

2.A lifetime is a day.(人生是白天)[3](P89)

由“人是植物”这个基本隐喻可以派生出其它表述,如称“儿童是祖国的花朵”,祝老人“寿比南山不老松”,又如苏格兰诗歌彭斯的诗句“我的爱人是一朵红红的玫瑰”等。列维-斯特劳斯记载的南美普埃布洛人神话也可以作为佐证。他提到他们是“根据植物生命的起源(从土地里长出来)这一模式来理解人的生命起源的。”[4](P22)列维-斯特劳斯发现这一点和俄狄浦斯神话中“人是由土地而生的”看法很相似。

和“人生是白天”这个基本隐喻发生联系的同样是俄狄浦斯神话。斯芬克斯的谜语“有一种生物,早晨用四条腿走路,中午用两条腿走路,晚上用三条腿走路”就把早晨、中午、晚上分别比作人的幼年、中年和老年。诗歌中也时常用到这一隐喻,如:“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李商隐《登乐游原》)

莱可夫和特纳认为,这两个基本隐喻有助于我们理解美国女诗人狄金森(Emily Dickinson)的诗歌“因为我不能停下来等候死亡”(Because I Could Not Stop for Death),在这首诗中有这样两句诗:“我们经过谷物耀眼的田野/我们经过落日。”此处,狄金森用茁壮的植物喻指人的壮年,用落日来喻指人的晚年。莱可夫和特纳认为,这些隐喻是先于她的诗而存在于我们的思维之中,诗人只是巧妙加以运用而已。[3](P89)

莱可夫和特纳对于诗歌隐喻的研究具有开创性意义,但两人过于强调他们所说的“基本隐喻”,即人们生来就具备的那些思维模式。事实上,诗歌中更多的隐喻源自诗人独具匠心的创造。例如,唐代诗人朱庆馀就曾经写过这样一首诗:“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朱庆馀《近试上张水部》)。乍看之下,这首诗写得是新婚夫妻的私密生活,但正如标题所示,整首诗构成了一个典型的类比式隐喻,将洞房花烛夜和科举考试联系在一起,在这一基本映射之下,夫婿喻张籍,诗人本人则以新妇自喻。这样的隐喻手段可谓贴切而新颖,但它并不属于莱可夫和特纳所说的“基本隐喻”。在新婚生活与科举考试之间的类比关联是临时性的、个别的映射,而非天生的思维模式。

再来看一个英国诗歌中的例子。玄学派诗人邓恩在《别离辞:节哀》一诗中,将自己和恋人之间的联系比作圆规,对方是定脚,而自己则是另一只移动的脚:“你对我就会这样子,我一生 /像另外那一脚,得侧身打转;/你坚定,我的圆圈才会准,/我才会终结在开始的地点。”(卞之琳译)在圆规隐喻中,恋人与圆规之间的联系同样不是普遍的,而是诗人的天才创造。在这一基本映射下,一对恋人被比作圆规的两脚,诗人的人生轨迹被比作圆规的动脚所画出的曲线。

由上述两个例子不难发现,诗歌隐喻的确如莱可夫等人所言,在本体和喻体之间形成图式映射,并且通过概念整合形成各部分的类比关系。不过,并非所有的隐喻都如莱可夫所言,可以追溯到基本的、天生具备的认知能力。除了必要的文化背景知识,理解新婚和圆规这样的类比隐喻还需要读者具备一定的概念整合能力,但这部分能力和整个认知过程要比莱可夫设想的更为复杂,其中的基本隐喻和映射模式还有待研究。

五、结语

从亚里士多德的修辞喻到莱可夫的认知模式,类比式隐喻的涵盖范围在不断扩展。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类比式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更是人类的一种基本认知方式。诗歌中的类比式隐喻不仅数量众多,而且用法新颖。对此,莱可夫的“基本隐喻”理论并不能完全解释,有待后续者提出新的阐释模式。

注释:

[1]Lakoff,George and Mark Johnson.Metaphors We Live By[M].

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1980.

[2]保罗・利科.活的隐喻[M].汪堂家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4.

[3]胡壮麟.认知隐喻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4]克劳德・列维-斯特劳斯.结构人类学[M].陆晓禾,黄锡光译.北

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9.

[5]李国南.词格与词汇[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6]刘正光.隐喻的认知研究[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

[7]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8]闻一多.诗经研究[M].成都:巴蜀书社,2002.

[9]亚里士多德.诗学/修辞学[A].罗念生译.罗念生全集第一卷[M].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