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威尼斯的小艇

威尼斯的小艇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威尼斯的小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威尼斯的小艇范文第1篇

【片段】

师:坐在小艇里领略威尼斯特有的风光,既舒适又充满了情趣,这些离不开船夫的驾驶技术。请读读作者是怎样描写船夫的驾驶技术的,用横线画出描写船夫技术好的句子,并加上批注,写出自己的理解,好在哪里?

(生自由读读、画画、写写)

师:同学们学得很认真,请大家交流一下,有哪些描写船夫技术高超的句子?

(交流,结合理解“操纵自如”……)

师:多么高超的驾驶技术啊!你们想不想也来当一回船夫?

(学生跃跃欲试、兴趣高涨)

师:我们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先推荐一人当船夫,其余的当游客。

(小组内推荐船夫)

师:当船夫的同学要想一想怎样抓住游客的心理向游客介绍你的驾驶技术,吸引更多的游客上自己的船。当游客的同学,你会担心什么,准备向船夫提什么问题呢?请大家再读读课文,做好准备。

(生再次读课文,为表演活动做好准备)

师:准备好了吗?现在开始在小组内进行表演。老师再提醒你们,船夫吆喝要讲文明,招揽生意要抓住游客心理,主要介绍你的驾驶技术;游客要认真倾听,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可以问问船夫。

(学生在小组内合作表演)

师:同学们表演得真投入!现在,我们有请三位船夫为我们现场表演。哪位船夫先来?

生1:大家好!我是一号船夫,我的驾驶技术可好呢!坐我的船包您满意,不管怎么拥挤,我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遇到极窄的地方,我也能平稳地穿过,绝不会耽误您的时间。(一边说一边用手比划)

生2:各位游客,你们好!我是二号船夫,我的驾驶技术可谓远近闻名,在这座城市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不信你可以去打听打听。我的行船速度极快,而且操纵自如,您看,前面那么多船只,如果是别人可能就过不去,得堵在那儿。而我呢,则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再看那儿,那么窄的地方,别人肯定得慢慢儿划,耽误您的时间。对我来说,这可是小菜一碟,不仅速度快,还十分平稳,一下子就能穿过去,还能作急转弯呢!我沿途还可以给你们介绍两岸的景物呢!坐我的船,是您明智的选择!

生3:各位游客,你们好!我是三号船夫。俗话说得好:“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您看,我手脚多灵活,驾驶小艇得心应手,我叫它往东,它不敢往西,不管多窄的地方,我都能平稳地穿过,而且速度极快,保证把你们平平安安送到目的地。各位游客,我,三号船夫,才是你们最好的选择!

师:多精彩的介绍。游客们,你们还有什么要询问三位船夫?

生:我请问一号船夫,您说不管怎么拥挤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那会不会把我们给甩到船外去呢?

生1:这您放心,我技术很好,保证不会。

生:我请问二号船夫,你说得那么好,实际上是不是这样好呢?万一你速度太快,特别是作急转弯时,撞到建筑物,那我们不就从船上飞出去了吗?

生2:绝对不会撞到建筑物,我在这里驾驶小艇已经二十几年了,对这里的地形非常熟悉,保证不会出现意外。

生:我想问一下三号船夫,您的船价贵不贵?

生3:不贵不贵,如果您要坐,我可以给您打个折。

……

师:这几个船夫可真会做生意,现在请大家选出你们中意的船夫吧!

生:二号船夫的技术最好,他介绍得很具体,很会说话,坐他的船一定很有意思,他还承诺沿途给我们介绍两岸的风景呢,这一定会充满情趣的!

生:我觉得三号船夫也不错,让人靠得住,比较有安全感。还答应打折呢!

生:我认为一号船夫也不错,不仅讲出了自己的驾驶技术,还能用手做动作。

……

师:看来我们的同学不仅是聪明的游客,还是出色的评论家呢!你们最终选几号船夫呢?

(举手表决选出了二号船夫)

师:我们的最佳船夫诞生了,请二号船夫向前一步,接受大家的祝贺。也把掌声送给其他两位船夫,感谢你们的精彩表演。(鼓掌感谢)

师:驾驶技术高超的船夫啊!让我们用课文中的话来夸一夸他们吧!(引读)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

生: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他操纵自如,毫不手忙脚乱。

师:不管怎么拥挤,

生:他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

师:遇到极窄的地方,

生:他总能平稳地穿过,而且速度非常快,还能作急转弯。

师: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往后倒退,

生: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

【评析】《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生理、心理以及语言能力的发展具有阶段性的特征,不同内容的教学也有各自的规律,应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和不同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威尼斯的小艇》通过介绍威尼斯小艇的样子,船夫驾驶技术特别好以及小艇的重要作用,为我们展示了威尼斯这座水上城市特有的风貌。那么,在教学中如何让学生通过抽象的语言文字描写去具体感悟、理解、体会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呢,活动化教学的方法不失为一种独特的、有效的方法。

威尼斯的小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启迪;乐趣;关系

充满生机,充满灵性,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一定是师生读得入情入境的语文课堂!所以,我们语文教学要拿出整块的时间让学生沉下心来读书,引导学生力求读进去,读得正确,读得流利,读出情感,读出真实的感受。

一、设计本课时所遵循的理念

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张田若)

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语文课标)

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语文课标)

二、说教材

1.教材内容

这篇精读课文通过介绍威尼斯小艇的样子、船夫驾驶小艇的高超技术以及小艇的重要作用,为我们展示了威尼斯这座水上名城特有的风光。

2.本节课的重难点

重点:让学生了解小艇的特点及它同威尼斯的关系。

难点:(1)富有情感地朗读。

(2)领悟作者抓住事物的特点描写的表达方法。

3.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学习课文,了解威尼斯独特的风情、小艇的特点及它同威尼斯的关系。

能力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领悟作者抓住特点描写事物的表达方法。

(3)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优美的语言文字、美妙的朗读和充满异国风情的画面给予学生美的熏陶,使其获得思想的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萌发对美好景物的热爱之情。

三、说程序

1.开门见山

板题、读题、思考:威尼斯与小艇,小艇与威尼斯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文,字字响亮,句句通顺。

(2)谈谈初读之后的切身感受。

(3)假如你真的来到威尼斯,最想拍下的是哪幅画面?用朗读告诉我们。

3.精读课文,了解威尼斯独特的风情,小艇的特点及它与威尼斯的关系

(1)小艇的特点

读这段话,你读懂了什么?请在文中做出批注。这样比喻有什么好处?作者为什么用不一样的比喻词?作者为什么能抓住小艇的特点把小艇写得活灵活现呢?

(2)回扣主题

威尼斯能离开小艇吗?小艇能离开威尼斯吗?你舍得离开威尼斯的小艇吗?如果你想用一个词来形容你心中的小艇,你会怎么说?和小艇告别。

四、说教法

1.抓住题眼,提出本课的重点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与读的兴趣

结课回扣主题,首尾呼应,精美完整,对学生心中逐渐明朗的威尼斯与小艇之间的关系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2.以读促悟,以悟带读,是本课落实重点、突破难点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此方法既是老师阅读教学的方法,也是学生阅读学习的方法。学生理解语言的过程即思维的过程。思维过程是从具体(语言)―概括(内容),再从概括(内容)―具体(语言)两个过程不断反复的辩证统一过程。这两个过程就是从语言形式―思想内容,再由思想内容―语言表达。

3.动静交替,起伏跌宕,彰显课堂节奏美

对“小艇的特点”和“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及“夜晚威尼斯的静谧之美”和“白天威尼斯的喧闹繁华”分别运用了一静一动对比的教学方法。

4.多媒体课件、音乐与语言文字巧妙结合产生的艺术魅力

多媒体课件如果用在学生的想象之后,或学生未曾有过类似的体验产生茫然时就可以适当地应用,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并拓宽其视野、知识面,使脑海中的印象更加鲜明。音乐的美与文字的美如果恰如其分地结合,就会强烈地产生身临其境,美轮美奂的境界,促使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深层理解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也是突破重难点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5.朗读方法的多样性

以读贯穿全课,有自由读、个别读、男女读、小组读、评价读、齐读、改创人称朗读、改创为口语交际、师生轮读、教师范读、师生配乐朗读、填表式朗读等朗读方法。高年级学生自我意识明显加强,有些矜持,难以入请入境地朗读,多样的朗读方法横跨全课堂,使学生的朗读渐渐进入佳境,化难为易!

6.有层次地朗读与领悟表达方式自然而又紧密地结合,促使本课难点――领悟作者抓住小艇的特点描写的表达方式,使难点逐渐迎刃而解

学生喜欢读更喜欢想象,但是如果让他们去研究作者的语言表达方式而学以致用―尝试抓住事物的特点也写出惟妙惟肖的文字来,就显得有些困难。因此,老师引领学生欣赏文字―朗读文字―揣摩表达―内化为自己的写作本领是非常重要的。

五、说学法

学生主要采取“以读促悟,以悟带读”的方法来学习本课。呈现方式:课前预习―课堂质疑、探究―读文、欣赏―想象、感悟、批注―交流感悟―品读、美读―结课释疑。

六、说板书

26.威尼斯的小艇

城闹艇动 城静艇止

威尼斯的小艇范文第3篇

一、由课文标题生发出来的问题

为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我在讲授新课前,首先将课文的标题《威尼斯的小艇》呈现给学生,让大家根据这个题目展开想象提出问题。就这个标题而言,通过分析句子成分的方法,引导学生思考。

师问:题目是《威尼斯的小艇》,那么,标题的主语是什么呢?

生答:小艇。

师问:谁可以根据这个提出一个问题?

生A:这篇文章写“小艇”的什么呢?

生B:这个“小艇”有什么特点呢?

生C:文章会怎么样写这个“小艇”呢?

师问:“小艇”的修饰词是什么呢?

生答:威尼斯的。

师问:根据这个修饰词,大家看看可以提出什么问题呢?

生A:威尼斯在什么地方呢?

生B:威尼斯是个什么样的城市呢?

生C:威尼斯这个城市美不美呢?

师问:文章的标题是《威尼斯的小艇》,那么,根据这个标题,我们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生答:这个“小艇”在“威尼斯”有什么作用呢?

就这样,在我的引导下,学生凭借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想象进行猜想,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地抛出来,从而使得学生的大脑积极运转,引发了学生主动深入思考和探究的欲望,促进学生自学能力的提高。当然这些问题,有的在接下来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找到答案,有的则需要他们课下借助一些工具进行查询才能找到答案。

二、教学过程中生发出来的问题

带着由课文的标题所生发出来的若干问题,我带着大家开始学习本课。首先我让学生根据课后思考题,自学课文,圈点、勾画,四人小组交流、讨论;其次,我让学生对课文进行分段,并概括段落大意,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师问:全文共多少个自然段,可以分为几大段?

生答:共六个自然段。

生答:可以分为四大段。

师问:我们来齐读一下第一自然段。(学生齐读)那这一段讲了什么内容呢?谁来回答一下?

生抢答:小艇是威尼斯主要的交通工具。

师追问:为什么小艇是威尼斯主要的交通工具?

生思考后回答:威尼斯是世界闻名的水上城市,河道纵横交叉。

师总结鼓励:因为威尼斯是世界闻名的水上城市,河道纵横交叉,所以小艇成为主要的交通工具。同学们回答得很好。那么,同学们想一想,我们三河市的主要交通工具有哪些呢?

生齐答:汽车、公交车、电动车、自行车……

师问:很好,在我们这个城市,能小艇能作为交通工具吗?

生笑答:不能。

师追问:为什么呢?

生积极思考:我们的城市没有河道,都是马路。

师启发问:很好。我们可以得出什么道理呢?

生思考后回答:城市的特点决定了城市使用的主要交通工具。

师拓展生活经历:《青岛――一个没有自行车的城市》。我给学生回顾并讲述了去青岛的经历,发现青岛人的主要交通工具是汽车、公交车、出租车,几乎没有自行车。然后我展示了几张青岛的照片,并问学生:青岛为什么没有自行车呢?

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学生总结出答案:因为青岛处于丘陵地带,城市以地势建造,城市道路起起伏伏,自行车使用起来十分费力,不方便,因此,自行车就被青岛人淘汰了。这样的教学不仅拓展了学生的视野,还加深了学生对“城市的特点决定了城市使用的主要交通工具”的认识。

师继续问:我们再来看第二自然段,看看描写的什么?

生答:小艇是什么样子的。

生答:小艇的特点。

师问:很好,那么小艇有什么特点?是什么样的呢?

生抢答:又窄又深,两头翘起。

师追问:很好,那这是小艇的什么特点呢?

生思考后回答:外形上的。

师追问:那小艇还有什么特点呢?

生阅读思考回答:轻快、灵活。

师追问:这又是小艇的什么特点呢?

生思考后回答:行动上的。

师问:同学们想一想,作者在描写小艇的特点时,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方法呢?

生答:比喻的修辞方法。

生A:用“独木舟”比喻小艇“又窄又深”。

生B:用“挂在天边的新月”比喻小艇的两头向上翘起的样子。

生C:用“田沟里的水蛇”比喻小艇行动起来轻快灵活。

师启发问:小艇行动轻快灵活的特点是由什么决定的呢?

生思考后回答:由构造上的特点决定。

讲到这里,我展示了从网络上搜集到的关于威尼斯城市的宣传片让学生观看并感受,激发了他们内心的热情。大家都说,威尼斯是一个十分美丽的城市,真想去那里参观并享受一下坐小艇的快乐。

我顺势引导,总有一天我们可以实现我们的梦想的,但现在我们需要踏实地努力学习。同时,我还激发了学生建设自己祖国和家乡的情感。

……

威尼斯的小艇范文第4篇

——读《威尼斯的小艇》有感

深圳市平湖白坭坑小学罗洁婷

最近,我读了《威尼斯的小艇》这篇文章。威尼斯是世上独一无二的水上城市,这里景色旖旎、风光独好,它拥有妩媚的蓝天、纯净的空气,这都因为威尼斯水道就是城市的马路,市内没有汽车,船是市内唯一的交通工具,自然就少了环境污染。如此洁净的城市,让我明白了“低碳生活”的真正意思和魅力。

我是深圳小公民,我理想中的深圳将是“低碳深圳|”“绿色深圳”。各幢大楼外层都穿上了透明玻璃做的外衣,这样可以充分利用太阳的光线让房间明亮温暖,减少了用电量。街道上穿梭的、排放大量尾气的小车被电动车代替,甚至有部分市民利用自行车或者选择徒步出行,这样既健身又环保。地上随处可见的是大片大片翠流的绿色植物和五颜六色的花朵,把深圳装点成了彩色的世界。灰蒙蒙的天空因此变得明朗、空气变得清新。大家都朝气勃勃,健康向上。

威尼斯的小艇范文第5篇

【关键词】 设疑;促疑;释疑;布疑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32-0-01

质疑是教学研究的出发点,是生长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识的种子,是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新课程对教师提出的最大挑战,是需要教师具有课程意识、学生意识、开放意识、问题意识。学生能不能发现和提出问题,能不能形成强烈的问题意识,取决于教师的引导作用。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题,应该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于是,质疑理所当然成了“自主”的代名词。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自主探究,能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提高学习能力。如我在《威尼斯的小艇》课堂教学中,尝试采用“设疑――促疑――释疑――布疑”设计教学,层层递进,环环相扣,让学生将“疑”进行到底。让质疑成为思与学的全过程,有效地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从而让学生:疑,则进也。

一、设疑――课前鼓励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

让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因此,在教学中,我要求学生重视预习环节,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把自己不理解的问题带进课堂,在课堂上寻求帮助。在教学《威尼斯的小艇》一课时,学生提出了在预习中遇到的问题,着实引起大家的思考。如(1)威尼斯这么美的水上城市,作者为什么在众多事物中,只选择“小艇”来写呢?(2)文中“小艇”等于大街上的汽车,大街指的是什么呢?汽车呢……这些问题一下子调动了学生的探究热情,把大家带进课本,引导大家以探究的状态进入新一堂课的教学。长此以往,一定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质疑意识。同时,疑,让学生产生了浓厚的求知欲。

二、促疑――课上善于创设问题的情境

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学习的内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它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效果。因此在教学中,善于设计一些新颖别致的情境,才能唤起学生的求知欲,从而激发他们探求新知的兴趣。《威尼斯的小艇》在设疑后,学生从文中感悟了小艇的样子是这样奇特,坐在里面又是那样舒适,充满情趣,这都离不开船夫的驾驶技术。那作者是怎样具体写出船夫“驾驶技术特别好”的呢?你们能不能给写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这一部分设计一个表格或提纲,让人一看就知道“船夫驾驶技术特别好”!学生兴趣盎然,边读边设计。整整8分钟时间,学生自行读书,自行思考,自行作业,保证学生独立学习时间,才能让学生的自主精神淋漓尽致地得以表现,让我看到学生的智慧火花。他们的设计各有特色,有的抓住关联词语“不管……总能……还能……而且……”设计;有的分为“情况”与“表现”两方面说明;有的采用“总、分”形式设计;还有的采用“读后的感受”等设计。足见只要留下一个“开阔地”,学生的思维空间将尽情释放,将获得更多知识。

三、释疑――课中授予探究解决问题的办法

授之人以鱼,不如授之人以渔。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人到学校里来上学,不仅是为了取得一份知识的行囊,更主要的还是要变得聪明。”教师的作用在于指导学生学会思考,学会研究,在质疑解疑中学会并会学。所以在教学《威尼斯的小艇》时,学生在设计了表格或提纲之后,让学生向大家介绍自己的设计。“听了他的设计,你看出他都读懂了什么呢?”学生在这平台上各抒己见,人人都得到发言的机会,既培养他们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又养成了倾听他人的意见,虚心向他人请教的良好习惯。学生在发言、倾听、讨论、争议的过程中,各自的想法,解决问题的思路被明确化、外显化、丰富化,知识被深度化。

四、布疑――课后让学生带着新问题走出课堂

威尼斯的小艇范文第6篇

一、立体观察,理清层次,统整教学目标

本单元的主题是“异域风情”,内容由“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回顾・拓展”四部分组成。其中课例有4个,精读课文两篇,分别是《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和《威尼斯的小艇》;略读课文两篇,分别是《与象共舞》和《彩色的非洲》。在这组课文之后设有“词语盘点”,由“读读写写”、“读读记记”组成,不要求书写,《威尼斯的小艇》的后面安排了阅读链接。在备课中我们会发现,同一个内容的目标要求在不同的学段表述形式和难易程度也不同,联系起来,那便是一个纵横交错、有主有次、循序渐进的立体目标体系。对于这样的单元内容,如何准确定位单元教学目标、课时目标?

1.找准通往单元教学目标的“路径”。

在实践中,实现课程标准到教学目标的转化,是教学的起始点。这一转化不是简单的移植,必须经过一个科学的分解环节,即根据课程标准、教材、学生与资源具体情况,将课程标准内容标准部分分解成具体的、可操作的、可评价的、适合具体班级和具体学生的学习目标。

如教学本单元时,从学科课程标准规定的目标到课时目标,经历了这样7个环节,即:课程标准、学段目标、学年目标、学期目标、单元目标、主题目标、课时目标,这7个环节的目标构成了教学目标系统路径,上一环节的目标对下一环节的目标起指导作用,下环节的目标对上环节的目标起铺垫作用,这种指导和铺垫,是由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决定的,建立在学生已有水平的基础上。

2.唱响目标路上的“四部曲”。

新课程标准强调“用教材教”,而不是纯粹的“教教材”,在进行本单元统整教学时,我们可以采用“解”、“选”、“联”、“整”四步,确立单元教学目标、课时目标。

“解”:首先是认真研读单元内容,正确把握教学内容特点。其次是站在整个学科课程系统的高度去审视本单元教学内容,从而正确了解、把握本单元知识的地位、功能、价值。

“选”:将单元内容中值得学的“精华”筛选出来,作为教学的“重心”,即确立单元教学的重难点。在“选”的过程中发现,“抓住主要内容,了解不同地域的民族风情特点,增长见识;揣摩作者是怎样写出景物、风情特点的,学习运用作者的写作方法”。这是这一单元的教学“重心”。

“联”:首先是根据“重心”,将学习生活与社会生活中相联、适合学生学习的内容选编出来,以相同的内容丰富“重心”,以相似的内容区分“重心”,以相反的内容凸显“重心”,以此拓宽学习领域、开阔学生视野。其次是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能力基础、教师的自身特点等“联”教学资源。

“整”:即为统整,这里的统整,不仅是内容的统整,也应是教学资源的统整,更重要的是目标统整。我们可以沿着教学目标的路径,围绕“重心”,将选编的相关内容有机组合,理清序列,形成一个具有聚合功能的教学板块。这一板块不仅明确“教什么”,还应看出“怎么教”、“为什么教”、“教到什么程度”等问题。

经过“解”、“选”、“联”、“整”四步,我们确立了如下的单元教学目标:(1)读懂导语,整体感知单元目标;(2)结合词语盘点,解决生字词;(3)精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概括主要内容,把握内容特点,品味语言表达;(4)回顾总结,领悟表达;(5)积累交流,训练表达;拓展阅读,组织实践活动,举办读书笔记、手抄报、习作展等。

二、整体把握,前后联系,统整教学内容

教材内容≠教学内容,教材内容仅仅是提供给师生对话的基本材料,而教学内容不仅包括教材内容,还可能是师生的生活经验,以及为了帮助学困生和学优生的补充材料。为此,教师应该对所要教学的知识进行科学的统整。

1.整体把握,找准前后联系线。

新的课程标准出台时,已经明确了各个学段、各学科的知识要点,因而,各种版本的新教材编写,都特别注重内容的分解和板块链接的层次感、整体感,有的有明晰的知识、能力线,有的有可感的情感价值观线。

如本单元的内容安排是希望能增长学生的认识,开阔学生的视野,了解多元文化。从写的角度安排训练的重点是“体会抓住景物、风情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而学习景物描写的方法,四年级下册第一个单元“走遍万水千山”已经做了安排。

再如这一单元还有一个训练重点是“抓住主要内容,了解不同地域的民族风情特点,增长见识”,通过对中高学段教材内容的梳理排序,我们发现“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这一训练重点学生在三、四年级的时候都接触过:如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提到了“认真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在三年级下册中《路旁的橡树》等课文中也提出了“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表达了怎样的感情”的训练要求;在四年级上册中的课文导语中有“认真地读一读,说说课文主要内容”。五年级上册第一组、第四组和第六组的导语中都有“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明确要求,以及第八组课文的导语中“阅读本组课文,要抓住主要内容,了解不同地域的民族风情特点”等,从这些目标和要求中我们可以看出,关于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这一训练重点是分5个阶段进行的,经历了“想想――思考――说说――抓住――把握”这样一个过程。从整个小学对课文主要内容的学习与把握来看,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要求和起点,是一步步发展的。“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作为本单元的训练重点出现,不仅是对前面教材的升华和提升,也为以后到高年级学习“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打下了基础。

2.准确定位,瞄准核心知识点。

在各学科的新课程标准中,已经明确了各个学段学习的核心知识点;在各种版本的新教材中,编者也特别注重核心知识点内容的分解和板块链接的层次感、整体感,凸出体现训练的重难点;有些单元的核心知识点与这一单元的课文有很强的联系性……如本单元教材,《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用优美生动的语言,介绍了德国的风景与风俗,而《威尼斯的小艇》则抓住事物的特点,介绍了威尼斯独特的风情,《与象共舞》在饶有趣味的讲述中,让我们看到了泰国独特的风情文化,《彩色的非洲》一文让我们领略了非洲独特的自然景观和风土人情。依据内容特点和课标学段目标要求,我们便发现本单元的核心知识点是:抓住主要内容,了解不同地域的民族风情特点,增长见识;揣摩作者是怎样写出景物、风情特点的,学习运用作者的写作方法。

3.纵横链接,建立实践体验场。

通过单元统整,对原有教材中呈现的教学内容、组织方式、活动形式、目标任务等进行了较大调整,一些有效的教学资源得以合理利用,另外,和其他学科进行有效整合,可以为学生的实践体验提供广阔的训练场。本单元教材,在内容统整时可进行如下设计:(1)依据专题内容,补充介绍其他异域风情,如选读课文《维也纳生活圆舞曲》。(2)根据内容特点,补充同一内容、不同描写的文章,如针对《威尼斯的小艇》一文,可以引导学生阅读课后的“阅读链接”里乔治桑写的《威尼斯之夜》,还可阅读冰心和朱自清写过的关于威尼斯的文章。(3)依据表达特点,前后联系,进行比较,如学习景物描写的方法,可与四年级下册第一个单元“走遍万水千山”进行比较,进一步体会表达方法。(4)依据教师自身特长和学生实际、拥有资源等方面的情况,思考实践体验的方法和内容……将教科书“这本小书”与生活“这本大书”融为一体,密切学科与学科之间的有机联系,密切语文课堂生活与社会生活的关系,从而建立开放而有活力的学科课程,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不断提高综合素养。

三、综合权衡,把握关键,统整教学方法

学科教学本无定法,重在得法,不同内容采用恰当的教法显得十分重要。在选择教学方法时,以下3个方面尤为要注意。

1.以学生发展为终结点。

学生在不同年龄段发展各不相同,同一年龄段发展也是千差万别,不同学生在课堂上达到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因此,教师在做单元统整、设计教法时,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及学生已具有的知识基础、学生已形成的知识(现实起点),寻找一个提高学生能力的最近发展区,确定教学的内容、要求和形式,选择教学的方法。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和终结点,是单元统整时必须要做到的。

2.以教材结构为切入点。

单元教材中的内容讲课时切入点不同,带来的课堂效应也不一样;每个单元的重难点不一样,整合时的内容、方法也应不同,最根本的一点是教师应该恰当地处理教材,以教材结构为切入点,选择合适的方法。

根据本单元的教材结构,教学《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可抓住几个难理解的句子,引导学生认真读书、体会内容及表达方法。《威尼斯的小艇》一课,可把“阅读链接”里乔治桑写的《威尼斯之夜》、冰心和朱自清写过威尼斯的文章一起进行对比,体会描述同一个事物,作家的选材、选取的角度都是不一样的,表达的效果也有所不同。《与象共舞》和《彩色的非洲》两篇略读课文,可以让学生自学,在自学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体会感悟先概述后分述的表达特点。

3.以疑难内容为突破点。

威尼斯的小艇范文第7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摇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0-0194-02

近些年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越来越重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而教师对如何培养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依然存在很大争议,值得对此进行深入探究。

一、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活跃课堂教学气氛

小学语文教学的关键是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首先,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老师要深入学生的日常生活,切实地了解学生平时的生活状况以及学习情况,在平时跟学生交流的过程中,及时地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并对每个学生的人格及情感给予尊重,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同时,做好家访,及时与学生家长沟通,争取他们对教学工作的支持与信任。其次,应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心中有学生,并且每个学生在老师心中的地位是平等的,处理学生之间的琐事时争取做到公平、公正,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良好的形象,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老师的关爱。最后,加强学生与老师之间心与心的沟通,做到坦诚相待,在上课前充分考虑学生对教材知识的掌握情况,争取做到因材施教。

二、加强小学生爱好的培养,提升动手动脑能力

小学生是人一生爱好培养的最佳时期,特别是自近些年素质教育实施以来,全面培养新一代成为当今小学教学的主要任务。因此,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加强培养学生的爱好兴趣,并对学生感兴趣的东西及时给予鼓励,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并加强平时动脑能力训练。如:很多小学生有音乐、美术、阅读、写作等特长,老师依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对小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至关重要。语文知识是广泛的,爱好兴趣的培养更有助于小学生语文知识水平的提高。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对小学生的兴趣的培养,提升动手动脑能力。如:在讲解《匆匆》时,可以先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算算已经走过的日子,并想想这些日子是怎么在不知不觉中溜走的。鼓励学生积极回答、畅所欲言,通过这样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动脑能力。

三、让语文课堂时刻洋溢着欢乐

在21世纪,新课标要求小学语文课堂也要进行相应的调整,为了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就要让小学生们在课堂上体会到快乐。因此,这就要求教师讲授时充满激情,用快乐的基调营造课堂气氛,带动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使得小学生们快乐地学习语文知识,把知识洒落在课堂上的每一个角落。此外,还要用美妙的声音和轻快的语气细心讲述文章中的所有故事,使得语文知识在小学生们的内心汇集,然后适时地对他们加以引导,积极培养他们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

四、通过故事和角色转换来调动课堂气氛,增强理解

一般来说,小学生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比较强烈,仅仅通过故事就能提升孩子们的学习兴趣。特别是低年级的小学生们充满强烈的好奇心,具有比较旺盛的求知欲。这就需要语文教师们在课堂上多多涉及学生们感兴趣的内容,集中学生们的学习注意力,增强他们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通常小学生们对各类的语文故事充满兴趣。针对这一个方面的特征,语文教师们需要在课前搜集大量的信息,然后结合每一次课程的内容安排,由相关内容引导出该堂课程的具体教学内容,会激发学生们的学习语文的兴趣。此外,在教师们讲授新内容的时候,简单省时并且绘声绘色地讲述一个相关的故事,通俗自然,调动课堂的学习氛围,当然也可以随机穿插生活趣闻,能够充分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调动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五、设计情景,调动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得好,只有让学生们充分体验到一种参与课堂和掌握知识的感觉,才是调动学生们学习兴趣的最佳方法。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要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们的兴趣,设计一定的教学情境,然后把学生适时引导进入所创设的情境中去,使学生们亲身领会,实现感情共鸣,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述《威尼斯的小艇》时,老师可以设计引导语:同学们,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让我们一起乘坐飞机去游览威尼斯,看看威尼斯独具特色的小艇。老师可以以导游的姿态介绍威尼斯的简要情况:我们都听说过世界上非常著名的旅游胜地——威尼斯,在威尼斯,大约有401座桥梁位于117条水道之上,把118个小岛连接起来。所以,我们又把威尼斯叫做“桥城”和“水城”等,威尼斯城市没有马路,没有汽车,没有自行车,只有水道,因此,小艇是唯一的交通工具……

六、改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老师们主要是通过教学手段来传递知识和信息,达到教学目的的。而教学内容越直观学生就越容易接受,也更能诱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们可以适量借助图片、模型、实物、幻灯片、电脑等媒介来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例如,在讲述《世界多美呀》时,可以借助电脑幻灯片再现小鸡从蛋壳中破壳而出,然后慢慢站起来的情境,主要展示湛蓝的天空,绿色的树木和花草。通常情况下,可爱的小鸡的画面能够深深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准确迅速理解课文,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七、结论

总而言之,在小学生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们的学习兴趣非常重要。为此,要充分发挥语文教师们的教学能动性,使学生们参与课堂,进入情景,调动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胡光云.小学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J].科海故事博览·科教创新,2010,(9).

[2]张宁.教好小学语文——从培养学生兴趣着手[J].学周刊B版,2012,(12).

威尼斯的小艇范文第8篇

一、巧设谜语法

猜谜语是学生特别喜爱的一项游戏内容,教师可以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征,把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某一知识点编成谜语,导入新课。例如在教学《落花生》一文时,从学生喜闻乐见的猜谜活动入手,先出示一则谜语:根根胡须放泥沙,自造房屋自安家,地上开花不结果,地下结果不开花。(打一植物)学生猜谜语的兴致很高,一下子点燃了他们参与学习的热情。这样导入新课的方式,既增添了课堂上生活的气息,又巧妙地将课内学习与课外阅读结合起来。

二、导游解说法

小学语文入选的课文,从内容上看,风土人情、山川村舍、花草虫鱼,无所不及。结合教学内容和目的,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在课堂上进行艺术的渲染,选择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的情境,引导学生以游人的角色身临其境,引起学生兴趣。如《威尼斯的小艇》导入前先出示概括性的文字资料,教师以导游形式简介威尼斯的概况,并设置导语:“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乘坐飞机,穿越时空的隧道,跨过千山万水,去游览威尼斯,看看威尼斯的小艇,领略这独特的异国风光。”

三、欣赏音乐、影视法

学习《草原》时,先播放歌曲《天堂》及大草原的画面,使学生仿佛置身其中,很快投入到对课文的探究之中;学习《长江之歌》《爱我中华》等可以先欣赏音乐,体味优美、高昂、激奋的旋律,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

四、比较分析法

为了帮助学生领略《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诗中李、孟二人的深情厚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背诵有关送别的诗句:“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等,比较一下这几句诗中所表达的感情与李白诗中的感情有什么不同,表达的形式有什么不同。这种导入的方法既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同时能为学生体味李白的“以景写情”的方法、李白与友人的深厚情谊起到搭桥铺路的作用。

五、课题导入法

教学《鸟的天堂》这篇课文,可以这样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来看看课文的题目,你认为哪个是中心词?

生:天堂。

师:天堂是什么意思?

生:幸福美好的生活环境。

师:你们想知道鸟的天堂有多么美吗?现在我们就一起走进文本,领略它的美丽。

六、设疑激趣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