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短篇美文

短篇美文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短篇美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短篇美文范文第1篇

“伦理转向”与修辞叙事伦理

叙事伦理:故事、话语与阅读

学术史视阈下的比较叙事学

叙事理解的认知理论辨析

小说中背景故事的分类和功能

《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叙述聚焦研究

自我生命意识的觉醒:《砖巷》叙事艺术

认知叙事学视野中的小说人物研究

非自然叙事,非自然叙事学:超越模仿模式

论第一人称叙事小说对模仿认知的违背

论虚构性的标记:一种叙事学的角度

虚构与移情伦理的悖论:重读狄更斯的现实主义

拙劣的情节把戏、情节漏洞及叙事设计

身体的小说化:论医学与叙事的互补

镜子般的回忆录:当代回忆录中的反故事

不可叙述的母亲与《劝导》的隐性情节

我者自述之———巴赫金视角观照下的叙事身份

无神论者的全知:论简·奥斯汀的“不犯错误的叙事者”

《洛丽塔》中的疏离型不可靠性、亲近型不可靠性及其伦理

重新思考不可靠性:易犯错误的和不可信的叙述者

从UCP到A&P:论近期美国短篇小说叙事语态的变化

“思维理论”与虚构人物意识的再现实验

认知、情感与意识:叙事人物意识的后经典研究方法

弗洛伊德、福克纳、卡鲁斯:创伤与文学形式的政治

眼光,身体和女主人公:《劝导》的女性主义叙事学解读

叙事学研究的新拓展:评《审美文化叙事学:理论与实践》

换个角度“话”叙事:评《叙事虚构作品中的奇特声音》

教育叙事研究新视野:评《叙事研究教与学:行走在边界上》

叙述学入门的好帮手:评《叙述学词典》的中译本

认知叙事学研究的新突破:评《整合与叙事研究:方法与实践》

越战小说中的话语控制:再读《恋爱中的汤姆卡特》

建构小说叙事学理论的精到之作——评《小说叙事学》

美国长篇小说的第二次提升:当代叙事中的种族、形式与后种族美学

“非自然叙事学”有多自然:什么是非自然叙事学的非自然?

什么是非自然叙事学的非自然?对莫妮卡·弗鲁德尼克的回应

短篇小说的意义产生方式:以爱丽丝·芒罗的《激情》为例

虚无的口袋:爱丽丝·芒罗《激情》中的“形而上的孤独”

语气暗示与阐释的不确定性:《达洛维夫人》中的情感与伦理

论文化叙事——兼评刘易斯《大街》等四部小说的文化叙事特征

“文本”何以成为“世界”?——《文本世界理论入门》评析

走向第二发展阶段的后经典叙事学——评《后经典叙事学:方法与分析》

不可靠叙述研究的新进展——评《20世纪第一人称小说的叙事不可靠性》

叙事学研究的他山风景——评沃尔夫·施密德《叙事学导论》

史论结合气势恢宏——评《叙事学导论:从经典叙事学到后经典叙事学》

创新与超越——评《叙事、文本与潜文本——重读英美经典短篇小说》

伦理维度与叙事视角的典范结合——评《亨利·菲尔丁小说的伦理叙事》

《激情》中情感强化和读者投入——短篇小说情感沉浸片段的语法结构

短篇美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英美文学;文化气质

英美文化的历史悠久,文学作品种类繁多,包括戏剧、文学评论以及小说等,使得作品风格极具多元化,丰富了英美的文化。“跨文化意识”是指外语学习者对于其所学习的目的语文化具有较好的知识掌握和较强的适应能力与交际能力,能像目的语本族人的思维一样来思考问题并作出反映,以及进行各种交往活动。具有“跨文化意识”的外语学习者能自觉地消除在与目的语本族人进行交往时可能碰到的各种障碍,以保证整个交往过程的有效性。外语教学不仅仅是知识的学习,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一部分,外语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包括文化知识和文化意识。文学又是文化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始终与文化相伴相生。文学的价值就是文化的价值,英美文学中蕴含的文化气质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浓厚的宗教传统;二是典型的“两希”情结;三是强烈的自由意志。下面就对这三方面进行仔细分析。

一、宗教传统浓厚

浓厚的宗教传统是英美文学中蕴含的最为突出的文化气质,宗教文化深深影

响着英美文学的创作,尤其是《圣经》对其的影响。《圣经》对人类历史文化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英美文学作家能够利用它来进行创作,《圣经》中的典故和题材在许多著名的英美文学作品中占有很大的比例。不可否认,《圣经》中的内容丰富、文字优美、蕴意深刻,长久以来都是英美文学作家进行创作的宝库,对英美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出现了许多以宗教神话为核心题材的文学作品,英美作家以此来表达对世间的评判,如17世纪出现的“史诗三部曲”,这三部作品的内容取自于《圣经》中的题材,作品在思想内涵以及道德原理等方面,与《圣经》中体现的宗教伦理秩序也较为一致。以《圣经》中的故事人物以及题材为依据来创作文学作品,使得文学的隐喻性得以延伸,增强了文学的历史延展性,使文学作品更具象征意义,更有文化底蕴,并以此促进了英美文学的发展。毋庸置疑,宗教与文明的力量在持续发展,英美文学作品中蕴含着浓厚的宗教色彩,这种宗教色彩能够使文学作品更具象征意和隐喻意,能够提升出适用全世界普遍使用的价值范式,并能以这种价值范式为切入点,研究和分析英美的优秀文化。[1]

二、“两希”情结典型

英美文学中蕴含的文化气质出来浓厚的宗教传统之外,还有就是典型的“两

希”情结。希腊文化和和希伯来文化是英美作家进行文学创作的源泉,英美文学深受“两希”文化的影响,尤其是道德观念以及语言观念这两方面。希伯来传说以及希腊神话是英美文学作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英美作家善于借助神话传说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如济慈在进行文学作品创作时,对于希腊的神话人物和场景进行了细致的描绘。其实希伯来文化相较于希腊文化而言,更具有象征意义,象征着希伯来人民的坚毅、百折不挠的精神。希伯来文化与希腊文化有着本质的区别,希伯来民族饱经忧患和沧桑,希伯来人民克服了重重困难,历经沧桑,才创造出了丰富的希伯来文化,希伯来民族这种百折不挠的精神以及丰富的文化内涵,深深影响着英美文学的创作。当然,希腊文化和和希伯来文化对英美文学创作的影响,既体现在文学作品创作的主题和内涵上,也体现在文学作品创作的风格以及人物形象的塑造上。由于希伯来传说和希腊神话中的天性自然和豪放真挚深深影响和感染了英美文学作家的创作,许多英美文学作品中都体现出了自由和豪壮的风格。希伯来文化和希腊文化对英美文学创作的风格和价值产生了很大影响,使英美文化的内涵更为丰富。[2]

三、自由意志强烈

东方文学注重于含蓄典雅,而西方文学则更为热烈奔放,尤其是英美文学,

英美文学核心的创作风格就是热烈奔放,一般美国文化作品的创作具有激情,渴望自由。英美文学作品中更多的是对人性的赞美和歌颂,使情节更为丰富,人物的形象更为丰满,从而来表现人性的美好,赞扬人们的开拓精神。就如杰克・伦敦创作的短篇小说《热爱生命》,其主人公是一位淘金者,被同伴抛弃在荒原上,只能独自找寻出路,在他最为虚弱之时,遇见了一匹狼,活着的信念促使他不断坚持,最终他咬死了狼,喝了狼的血,保存了体力,等到了别人的救助。杰克・伦敦创作的这篇小说,对于生命的意义进行了生动的诠释,赞扬了主人公永不言弃的精神,将人性的光辉进行了细致的描绘。在英美文学作品中,人性的光辉是其核心的价值取向,文学作家在进行创作时,总是会对生命和人性的美好进行讴歌和赞美。当然美国文学作品中,更多的表现着美国的精神,如坦率以及个人主义等,像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作家通过《老人与海》这篇作品,表现出人可以失败,但是却不能被打到,可以摧残外在的肉体,但是内在的一致和精神不能被侵犯。英美文学创作中处处体现着勇于冒险以及追求自由的文化,英美文学中具有强烈的自由意志。

四、结语

文学的底蕴是文化,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学,文学与文化息息相关,英美文化的发展,是英美文学进行创作的重要依据,因此必须要仔细品阅英美文学作品,从而了解英美文化的特点,以便更好地研究世界文化,使世界文化更具多样性,世界文化格局更为多元化。

【参考文献】

短篇美文范文第3篇

英国文学源远流长,经历了长期、复杂的发展演变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文学本体以外的各种现实的、历史的、政治的、文化的力量对文学发生着影响,文学内部遵循自身规律,历经盎格鲁—萨克逊、文艺复兴、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等不同历史阶段。战后英国文学大致呈现从写实到实验和多元的走势。

美国文学在`19世纪末就已不再是“英国文学的一个分支”。进入20世纪,美国文学日趋成熟,成为真正意义上独立的、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民族文学。战后美国文学历经50年代的新旧交替、60年代的实验主义精神浸润、70年代至世纪末的多元化发展阶段,形成了不同于以往历史时期的鲜明特色和特征。 二、英美文学批评理论概述

20世纪被称为“批评的世纪”。文学批评理论沿一条从“内在的研究”到“外在的研究”轨迹发展。“新批评”、结构主义、解构主义、新精神分析、读者反应批评、新历史主义、女性主义、后殖民主义等各种批评思想和理论革新了文学观念,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对文学传统、典律构建、文学与文化、文学与社会关系的认识,为文学研究开辟出新的天地。

三、英美文学的认知功能和艺术价值

文学是对人生体验的文化表征。文学作品隐含对生活的思考、价值取向和特定的意识形态。阅读英美文学作品,是了解西方文化的一条重要途径,可以接触到支撑表层文化的深层文化,即西方文化中带根本性的思想观点、价值评判、西方人经常使用的视角,以及对这些视角的批评。

英美文学是对时代生活的审美表现,是英国人民和美国人民创造性使用英语语言的产物。英语表意功能强,文体风格变化多,或高雅、或通俗、或含蓄、或明快、或婉约、或粗犷,其丰富的表现力和独特的魅力在英美作家的作品里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阅读优秀的英美文学作品,可以感受到英语音乐性的语调和五光十色的语汇,回味其“弦外之音”。

四、英美文学研究

开展外国文学研究,有助于我们开阔眼界,了解外国文化,丰富我们的知识,启迪我们的智慧,繁荣我们国家的文学创作和方法。促进中国文学发展,建设我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外国文学研究的意义所在。就英美文学而言,可选择小说、诗歌、戏剧、文学批评理论、作家作品、文学流派、文学史、中外文学比较等作为具体研究对象。我们国家外国文学研究水平参差不齐,对英美经典作家的研究有待深入,对现当代文学跟踪研究有待加强。

五、英美文学教学模式

目前许多学校的英美文学课采用“文学史+选读”的模式。上文学史课时,教师罗列一大堆文学史知识,让学生死记硬背。学生因为是被动地接受老师的“复述”,怎样形成自己对文学作品的见解便无从谈起。传统的文学课除了教授文学史外,常常要搞一点文学选读,作为对史的补充。这种“语录”式节选,破坏了作品的完整性。教师处理这些选段时,把大部分时间用在了解释句子和单词的意思上面。学生浅尝辄止,虽然上了一两年的文学课程,却没有接触过一部完整的小说或一个完整的剧本,没能学会如何欣赏和分析文学原著。由于教学内容是些死的知识,不少人便觉得英美文学课乏味、无用。

英语专业英美文学教学改革思路:

1、读完整的作品。作品选读虽说是精选经典作品的华章彩段,但由于是只选片断,破坏了作品固有的整一性,难免有支离破碎的感觉。只有认认真真读过莎士比亚一个剧本,学生才能对莎士比亚的创作特色真正有所了解,才能说“我读过莎士比亚”,才能与人讨论莎士比亚,也才能写出有自己见解的评论文章出来。阅读文学作品,从整体上去感受体验,学生会有所震动,有所启迪。

2、讲欣赏作品的方法。在传统的文学史课上,教师往往以“满堂灌”的方式,向学生传授文学知识。其实,生活在信息时代的学生可以很容易地通过网络、百科全书光盘等途径搜寻到这些知识。因此,英美文学课的重点应放在指导学生如何欣赏和分析作品上面。以英美小说为例,在阅读作品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分析主题表现、人物塑造、情节安排、叙述角度、象征细节、语言风格等。

3、写阅读心得。读书贵在有自己的心得体会。文学作品可以为写作提供题材和内容,写作则又深化了对文学作品的理解,两者互为补充。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许多名家均为语言大师。学生通过阅读,受其熏陶。英美文学课程的考核不搞闭卷考试,而是撰写课程论文。

按照上述思路组织教学,英美文学课程可以成为一门素质培养课。学生主动参与文本意义的寻找、发现、创造过程,逐步养成敏锐的感受能力,掌握严谨的分析方法,形成准确的表达方式。这种把丰富的感性经验上升到抽象的理性认识的感受、分析、表达能力,将使学生终身受益无穷,是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上立于不败之地的真正有用本领。在这过程中,学生的英语水平也会相应得到提高。

六、英美文学教学与大学英语教学

大学英语教学属基础语言技能训练,教学任务繁重,四级通过率压力大。但作为英语教师,我们不应忽视英美文学这一丰富多彩的资源库。

英语教师面临提高自己业务水平的任务,英美文学是科研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

目前,大学生英语水平普遍提高,阅读能力较强,不少学校开设英美文学选修课的条件日趋成熟。

短篇美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黄源深 成才的"瓶颈" 虞建华 "知"与"用"

中国大学的扩招,英语专业毕业的学生越来越多,看似英语人才有些过剩,实则“小才拥挤,大才难觅”。英语教育已经陷于纯粹的口语、词汇、句法等基本功教学及应付各种等考试,专业知识课,如文学课,只在高年级开,也似乎成了可有可无。英语专业学生的思辨能力和中文水平历来被公众诟病。笔者有幸参加了高等教育出版社在宁波举办的中国英语教学方法高级研修班,从中受益匪浅,在这与各位同仁分享。[1]

研修班上,黄源深教授集中探究了英语专业学生成才致命的“瓶颈”: 英语写作基本没有过关;中文掌握不够水准;知识面狭窄,人文素养欠缺;思辨能力薄弱。英语写作基本没有过关表现在:辨不清口笔语文体差别,通篇简单句;语感弱,中文腔重;词汇量小,酷似小学生的写作;只会描述,不会说理。而只会说几句,不会写,充其量可做个导游,相当于一文盲,却难以胜任众多其他工作。中文掌握不够水准一向是外语专业人的恶名,中文水平直接影响对外语的理解、表达和翻译能力。“几年前上海的一次翻译大奖赛,一个新加坡人战胜了几百个有专业英语背景的中国人,拔得头筹,而令人惊讶的是他不是赢在英文水平上,而是在中文表达上”(前言)。知识面狭窄,人文素养欠缺同样直接影响外语阅读能力、表达能力和翻译能力。外语学生和老师在学和教中,多只见语言的字词句,忽略语言传递的信息和存在的文化。思辨能力薄弱体现在:写文章长于描述,短于立论,课程论文和毕业论文缺乏观点、分析和论述;听讲座提不出问题,更难有论点的交锋;讨论会甘当听众,无法贡献自己的见解;头脑空空,没有想法。结果是,“走上社会后,善于复现相关语境,却难以贡献独特见解,缺乏创造力。他们也许能适应模仿性工作,亦步亦趋跟从别人,却无法独当一面,闯出一片天地来。”[2]

有鉴于此,黄教授做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尝试”,精挑细选编写了一部针对性很强的《英汉散文比较欣赏》,不失为一种局部性补救尝试,以期提高英文写作水平,提高中文水平,提高思辨能力,扩大知识面,提高人文素养。之所以说是“前所未有”,是因为“已有的英语散文教材都是基于一国一语编写的,唯《比较赏析》打破了这一传统,把两种不同语言、不同文化背景和不同时代的名篇佳作按照其“契合”之处予以匹配并进行比较赏析。”(秦秀白,2012:105)针对性强是指黄教授身为教师多年,洞悉英语专业学生的长处和短处,毕业生的成功和问题所在,有鉴于学生成才的“瓶颈”,独辟蹊径,精选历代英汉名家各20篇,以散文的形式和内涵的相似行成对成单元。秦秀白教授认为每单元的英汉散文具有至少两个契合点:“题材相同或相近”和“谋篇布局和遣词造句的手法相近”。内容“涵盖了政治、军事、教育、艺术等重大题材,也包括洞察世情、感悟人生、咏物明志、追求理想、修身养性的抒情随笔” (2012:106)。《比较赏析》的另特色是编者在选用的英文文本和汉语文本上都标出了重点段落,要求学生细读或背诵。这些英文散文都是正式文体,可让学生辨明口笔语文体,学会使用地道的标准的简明的句式,及篇章写作的逻辑性和说理,减少中文腔。而相对应的中文散文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中文水平和对英文的透彻理解,也有益于学生的中英互译水平的提高。中英散文对比学习,也因其题材多样和内容的深刻,可拓宽学生的视野和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比较欣赏》是“一种局部性补救”,是指这本书对突破英语专业学生成才“瓶颈”的一个突破性的开端。要克服英语专业学生的弱点,决非一部教材、一朝一夕所能为,需要全方位长时期治理,但只要我们下定决心,不怠不惰,坚持不懈,才能逐步打破“英语专业人的恶名”的魔咒。[3]

上海外国语大学的虞建华教授在探讨高等院校文学课的“知”和“用”时,提出了三对相对的命题:无用和有用,工具学科和人文学科,学以致用和学以致知。目前的英语文学课教学所遭遇的是,“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发生了巨大变化,实用型的大学毕业生更受用人单位的欢迎,外国文学遭到冷遇,受到轻视,甚至忽视,大学生对外国文学的喜爱近年来已经几乎降到了冰点。”(刘波、罗承宁,2003:86)“英语”专业,各高校对其定位不同,态度不同:多数将它当作“应用专业”,以语言技能训练为主要手段,以语言运用能力为目标。少数将它当作“人文专业”,以人文内涵为主要内容,培养国际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学科定位的模糊性,带来了实施教学方面的混乱。以语言应用为目标的专才教育成为主导,学生通适性能力的培养、文化视野的开拓、健康人格的塑造和人文精神的陶冶遭到忽视,毕业生总体上呈现“小才拥挤,大才难觅”的状况。[4]

英语文学课的有用性,回归人文学科,当学以致知是有充分理据的。老清华、北大和解放前的西南联大英文系除去专门把文学当专业学习外,在语言习得方面也以大量的文学阅读为主,然后配以写作训练。在国际上,外语本身从来算不上大学的一个学科,外文系设置的专业和学科决不是听、说、读、写的技巧训练,它们的外文系就如同中文系在中国,而是英美和西方文学、文化和语言学等。抗战时期教学条件极差但人才辈出的西南联大的英文系,语言能力课(相当于现在的精读、泛读、听力、写作等课程)只占年总学分的不到16%,英语语言水平的提高,是通过诸如散文、英诗、西洋戏剧等其他课程来实现的(刘意青,2010:1-2)。“上个世纪80年代,随着我国的对外开放,大学校园里曾出现过人人都在读外国文学名著、人人都在讨论外国作家、场场外国文学讲座都座无虚席的盛况。”(刘波、罗承宁,2003:86)。目前国内一些重点院校,比如北京大学英文系,已从一年级就开设出英语文学、语言学、文化和文学理论等各种课程,并把这些课程与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的语言训练紧密地结合起来(刘意青,2010:1-2)。黄源深教授建议大幅度调整课程结构,语言技能课应控制在25%以下,文化知识课,包括语言学、文学、欧美文化等,比例应占60%左右,知识可用英语授课。英语专业应该回归到人文学科本位,其意义在于,“学生通过阅读英美文学作品,主动参与文本意义的寻找、发现、创造过程,逐步养成敏锐的感受能力,掌握严谨的分析方法,形成准确的表达方式。这种把丰富的感性经验上升到抽象的理性认识的感受、分析、表达能力,将使学生受益无穷(王守仁,2002:11)”。虞教授以一段生动形象的视频来展示文学语言的魅力。一个乞丐手身边放着一块牌子,写着:I’M BLIND. PLEASE HELP ME,但人来人往,施舍的寥寥无几。后来,一个女青年把牌子翻面,重新写上:IT’S A BEAUTIFUL DAY AND I CAN’T SEE IT,结果,很多行人开始不断地施舍。这两句话,意义上没有太大差别,但深层次上,却有天壤之别。前者是事实陈述,直接请求,以乞丐为中心,而后者是诗一般语言,个人叙事,事实的陌生化,以行人为中心,叙事空白得以填补,乞丐的目的不是直接请求而是暗含其中等。虞教授还提到,曾被一名外籍教授请求回答一道“选择题”:“Professor Yu, which would you prefer: a student who can only stutter out his ideas or one who speaks fluent English but has nothing to say?”这一问题,不得不令人反思目前高校英语专业教育存在的弊端。[5]

鉴于文学课对于英语专业教育的重要意义,虞教授借鉴了以往英语短篇小说编写的经验,特编写了《英语短篇小说教程》,以期“知”和“用”的紧密结合。虞教授的选材的依据是,语言浅显易懂,又是名家大家作品;一定要短,在短时间内能读完;蚕食空间,让学生发散想象空间;脱离文学史,使短篇小说自成体系。名作的浅显和短可让学生不会花太多时间就可以读懂,参与讨论,发挥学生的想象空间,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思辨能力,避免学生无时间阅读,老师自我陶醉地对文本赏析,老师热,学生冷。脱离文学史,可避免老师和学生花太多的时间去了解文学史,没时间研读、分析、赏析文本,本末倒置。虞教授编写此教材是期盼学生“通过文学作品,可以最直接、最形象、最生动地了解英语民族诸方面的文化因素”,学生“不仅要有熟练的外语运用技能,更需要提高人文造诣,对语言对象国家要有更深的文化浸润,对其历史渊源、、思维方式、习俗礼仪等诸多方面要有更透彻、更细致、更广博的了解,以获得更多异域文化的体验,提升进行深层次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从根本上讲,文学中涵容的人文精神,要比文学文本反映的语言知识更加重要,因为编码于文学作品中的精神文化方面的东西,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底蕴,并且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6]

终上所述,两位教授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和探究了因市场经济的冲击和功利性教育的影响,高等院校英语专业的教育偏离了人文学科的正常轨道,导致了学生成为大才的“瓶颈”和文学学习“知”的缺失。两位教授有针对性地编写了《英汉散文比较赏析》和《英语短篇小说教程》,无疑会对目前的英语专业教育改革起到非常大的促进作用。[7]

参考文献

[1] 黄源深,徐凯,周小进.英汉散文比较赏析 (A Comparative Approach to English and Chinese Essays) [Z].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2] 刘波,罗承宁.高校外语专业外国文学教学的困境与对策.华南理工大学学报[J].2003 (2).

[3] 刘意青.序[A].方岩.英语短篇小说选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4] 秦秀白.在散文鉴赏中感悟中西文化的契合与碰撞――《英汉散文比较赏析》评介.中国外语[J].2012(3).

[5] 王守仁.应该终结“文学史+选读”模式.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科版)[J].2002(2).

短篇美文范文第5篇

1.选取博尔赫斯的作品作为文学教学素材的原因 

博尔赫斯在世界文坛上的影响力使得很多西方文学史、拉美文学推广一类的书籍中有不少讨论这位作家的文章,国内也有众多学者研究博尔赫斯,翻译他的作品。在1999年博尔赫斯百年诞辰之际,《博尔赫斯全集》得以在中国出版,博尔赫斯也成为了“在中国的拉美文学出版中第一个按照国际出版惯例成功引进其全集版权的作家”。[1] 

除博尔赫斯之外,拉丁美洲还有很多优秀的、具有影响力的作家,但由于国内接受度等种种原因,他们的作品没有得到很好地宣传和系统地翻译引进,甚至在对其原文作品的获取上也有着相当的困难。对于在文学课上讲授的作家和作品,这种文本资料的匮乏是个致命的障碍。而路易斯·博尔赫斯的作品的情况则相当乐观,学生不仅可以相对容易地获取中文译文的文本,甚至可以获取相当一部分的原文。 

博尔赫斯在世界文坛的重要地位,使得他的作品在西语文学教学中受到重视成为了一种必要。在中国出现的引进和研究博尔赫斯的文学浪潮则成为博尔赫斯出现在西语文学课堂上的必然性。 

2.从教学材料选择的角度分析博尔赫斯作品的特点并对其分类 

博尔赫斯的作品种类涉及短篇小说、散文、诗歌。在这里对他三种作品的教学适宜性特点进行分析。 

A.短篇小说 

博尔赫斯的小说,在文字艺术外,更加吸引人的是他的构思。看似怪诞的故事情节之间的联系需要敏感的读者去体味。他注重故事内部的关联性,甚至,注重故事中的世界与现实世界的联系。也就是说,要读懂博尔赫斯的小说,不是研究透故事本身就可以了,故事中的隐喻是与故事外的某种哲学思想,与某段历史相呼应的。这种前后呼应性,内外呼应性使得博尔赫斯的小说作品在阅读中具有不可分割性,从这点上来说,截取性的阅读是对博尔赫斯作品的一种破坏。 

因此我们可以将博尔赫斯的短篇小说界定为适合在专题性较强的文学课上讲授,不适合在介绍性的课堂上学习的一类题材。 

B.散文 

博尔赫斯的散文多为探索思辨类,主要围绕着其他作家及其作品和作品中的人物、轶事传说和历史故事、学术理论探索和意象等主题进行探讨。 

探讨作家及其作品和作品中的人物的散文有《塞万提斯与吉坷德的预言》[2]、《克韦多》[3]、《马丁·费耶罗》[1]、《济慈的夜莺》[2]等。博尔赫斯热衷于探讨的作家中有像塞万提斯、卡夫卡、王尔德这类的,中国读者比较熟悉的作家,也有柯尔律治、马丁·费耶罗、弗朗西斯科·德·克韦多之类的中国读者较陌生的作家。因此,可根据学生对文章主题人物的熟悉了解程度可把博尔赫斯的作家、作品、人物类散文分为两种:第一种是学生具备一定知识基础的,对主题比较了解的文章,适合在文学课堂上作为教学资料使用;第二种则是主题相对学生而言比较陌生的文章,不适合在非专题文学课堂上作为教学资料使用。 

探讨轶事传说和历史故事类的散文有《柯尔律治的梦》[2]、《铭记J.F.肯尼迪》[1]、《俘虏》[1]等。轶事传说和历史故事一样在教学中存在着对事件了解程度的问题。这类的文章博尔赫斯处理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在文章中对事件进行简述;另一种则是直接对事件进行展开,回顾历史中相关的片段,而对事件本身并不多加描述。作者对事件的两种处理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事件的了解。第一种,学习的前期工作较少一些,对事件的了解可以通过文章本身而进行;而第二种就考验了学生的知识面,学生面对这种文章可能对博尔赫斯所探讨的内容一无所知或一知半解,也可能因为之前读到过相关的历史文章,进而能够把握文章的内涵。本文把博尔赫斯探讨轶事传说和历史故事类的散文分为两种:学生课前所需事件背景了解工作较简单的文章和需要大量事件背景了解工作的文章。 

学术理论探索类的散文有《阿美利科·卡斯特罗博士的惊恐》[4]、《天地创造和P.H.高斯》[1]、《帕斯卡圆球》[1]等。这类文章中的绝大部分对于学生来说都是极大的挑战,尤其是以语言学和文学为专业的学生。因为这类文章的理解难度高,所跨知识面广(神学、哲学、数学、物理学等),阅读前期的知识准备工作非常繁重,因此这类散文在教学材料选取的角度上都属于不适合在课堂上使用的。 

意象的探索类文章有《模糊的镜子》[5]、《指甲》[2]、《迷的镜子》[1]等。这类文章隐喻众多,同时也很有趣味性,对于教师的教材选择是一个考研。教师需要高度把握文章的难度,并需提前确定文章学习程度。此处本文并不做硬性的种类划分,学习目标的高低决定了文章的可用度。 

C.诗歌 

博尔赫斯的诗歌主题主要涉及以下方面:其他作家及其作品和作品中的人物、轶事传说和历史故事、意象以及抒情。 

以其他作家及其作品和作品中的人物为主题的诗有《致约翰·济慈(1795-1821)》[6]、《亚历山大·塞尔科克》[7]、《约翰福音·第一章第十四节》[4]等。 

以轶事传说和历史故事为主题的诗有《亨吉斯特需要人手(公元449年)》[3]、《萨洛尼卡的钥匙》[4]、《亚当被逐》[4]等。 

以意象的哲学探索为主题的诗有《象棋》[2]、《镜子》[2]等。 

短篇美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 年轻一代 年老一代 中国文化 美国文化

1.介绍

作为第一代华裔作家,伍慧明的优秀小说得到了大量赞美和荣誉。她出生在旧金山,是中国工薪家庭的女儿。她通过做服务员和其他临时工作支持自己的写作工作。这些经历都为她的作品提供写作来源,描述中国文化和美国文化之间的差异。她的短篇小说《一件红毛衣》,已被收入手推车奖文选中。此外,小说《骨头》,还奠定了她在美国文学的地位和重要影响。

这个短篇故事描述了一个美籍华人家庭的生活状态。两姐妹在唐人街的餐馆见面。她们谈论父母、她们自己和过去的生活。在故事的开始和结束,两次提到了红毛衣,她们以此表达了愿望和追求的幸福生活。根据她们的谈话,作者描述了年轻一代和老一代如何处理中国文化和美国文化之间的冲突。我们还可以看到一个难题,在美国社会中两代人的努力状态。整个故事揭示了一种强大而勇敢的力量,也表达了广大移民的不屈精神。

2.老一代

短篇小说的叙述者是家族里最年轻的女孩。她的父亲和母亲都属于第一代移民。他们怀着美丽的梦想去海外黄金山。他们希望实现美丽的梦想。“三十年前当妈妈离开香港,她成为所有人羡慕的对象”。作者用这句话引出了这个故事。他们都认为她可以和她的丈夫过着幸福的生活。她将有一个美好的未来,根本不需要工作。但事实并未随他们所愿,反而它变得更加残酷和无情。“三个女儿,一个死了,一个未婚的,另一个对什么都无所谓,三十年来一直在毛衣厂工作,最初的梦想变成泡影”。这就是她的生活,虽然觉得有点羞愧和后悔,但几乎从不抱怨。他们面对失败的打击,无法融入美国社会的主流,由于他们不接受,无法成为真正的美国人。这些都使得他们的梦想破灭了,让他们的生活变得更加困难。不过,他们对自己理想的追求,却永不放弃。父母都工作非常努力:父亲为了赚更多的钱已经变换了很多工作;母亲这些年来一直为她们缝缝补补。他们支持一直藏在心里多年的信念。短篇小说揭示了这个家庭的困境。父亲已尽最大努力做这些工作,但最后失败了。母亲不断重复相同的工作。他们生活在这个社会里非常不容易,希望通过谦卑和努力工作换来下一代更加美好的生活。

父母都是美国公民,但他们的祖国是中国,他们出生在中国。他们是接受中国教育长大的,是不可能完全接受美国文化或理念的。在某种程度上,当他们面对中国文化和美国文化之间的冲突时,一旦父母的态度或想法比较保守和传统,他们就可能会倾向于传统一边。

在中国的传统意义上,人们把“家”和“国家”放在同一位置。对每个人他们都是重要的,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老一辈的移民,他们认为自己的起源是更重要的。因此,回到祖国是每个移民的愿望。在这个短篇故事里,父亲突出体现了这一形象。他喜欢吃一碗热米饭和一盘绿色炒菜。即使住在美国,他对中国食物也有很深的情感。他永远不会忘记家乡和起源。这是一种情感,源自于自身对祖国的深深感情。老一代移民一直保留着家族的地位和文化。父亲一直用自己的方式在许多方面保持中国传统的标准。但下一代出生在美国的人,已经流露了一些差异和反抗。由于家庭不是完全传统的中国家庭,有时他们与父母会有不同的观点和行为。我们读这个故事后,可以感觉到家庭被分解成小块。事实上,整个家庭充满了不幸和争吵:三个女儿,一个死了,一个未婚,另一个对什么都无所谓。父母的婚姻也不幸福。他们的婚姻是一个辛劳的婚姻。他们总是为一些事情吵架。他们的婚姻在开始的时候,并不是因为爱才创建。尽管母亲嫁给了不爱的人,但无论如何,她仍然履行职责。从这一点,我们可以清楚地认识到在老一代人的思想中的传统的想法。也许这样的家庭是老一辈的大悲剧,但是也促成了每个家庭成员的团结与和谐。

3.年轻的一代

老一辈和年轻一代在意识上存在一些基本的相同和差异。就像他们的父亲和母亲一样,年轻一代希望他们能过上幸福的生活,希望他们能获得社会的认可,也希望他们能找到自己的社会地位和价值。在这个故事中,红毛衣恰当地体现了这一观点。“红”颜色代表热情、欢乐和幸福。最年轻的女孩送给大姐一件红毛衣作为生日礼物,这表达了她希望大姐追求幸福的愿望。她希望红毛衣可以为大姐带来好运。并且,它也许会为大姐带来幸福的婚姻,让她的生活更加美好。在这里,红毛衣象征着一种坚持不懈的精神,以及对所有美丽的东西的追求。最小的妹妹在离开唐人街后,曾经试图选择很多不同的工作。她决定开始新的生活。在她看来,唐人街的食物是美味的,但生活是艰辛的。在她的记忆中,父母每天都忙着努力工作。就像故事中所提到的那样,她记得所有关于唐人街的事情。“我们在肉店里听着缓慢搅拌的电机声。我们看到了活鱼从水槽倒入垃圾桶。我们闻到了茶水煮沸的香甜味道”。这些都是唐人街的生活。它给了她无形的力量并为她指出了前进的方向。在那一刻,她毫不犹豫地离开了唐人街,离开了象征中国传统文化的东西。她知道她脑海中的这个想法可以指引她前进。她充满自信地融入美国社会。她不断努力只是为了寻求自己的社会地位和价值。她通过做许多不同的工作和积累的经验,才真正认识到了自己的位置。年轻一代的生活仍然是困难的。他们追求自己的梦想,永远不要停止对它的追逐。从这些我们可以感觉到,他们的精神是与老一代一样的。这也代表了年轻一代在美国社会中真正长大、独立,并成为他们当中真正的成员。

年轻一代人的意识形态和旧一代的差异不仅取决于他们的出生地的不同,而且取决于他们的时代背景和文化背景的改变。面对中国文化和美国文化之间的差异,年轻一代能理性和冷静地处理它。能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能明确识别他们的社会地位和价值。当最小的妹妹面对服务员的问题时说她们不是中国人。她知道她们现在是美国人,但她们不会忘记祖国和历史。虽然这两姐妹不是出生在中国,但她们对中国许多事情有很深的情感。她们总是从父母那听到一些关于中国文化的知识。就像故事中所描述的那样,她们通过记忆中的印象和坚定的信念保持对祖国的印象,“我们对祖国的了解非常少,我们不断重复祖父和叔叔的名字,但是他们对我们来说永远是陌生人。一个家族能长期存在是因为家族中有人在历史长河中有流传长久的故事”。对年轻一代来说,唐人街是他们童年成长的地方。然而,它也是一个充满了爱与恨的地方。父母总是吵架,缝纫机声通常会响一整天,母亲让女儿独自坐在那儿吃饭。这些生活的细节,留在女儿的记忆中。当她们走进中国餐馆时,总是回忆起过去的事情。曾经努力生活的画面不断出现在眼前。所有这些隐藏在心里的往事激励她们继续不断在美国社会拼搏努力。她们有坚定的信念,决定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在此过程中,她们找到了自己的社会价值。我们可以看到她们已经从老一代的失败和挫折中吸收了经验和知识。她们能够分清现实与感情,变得更加成熟。年轻一代经常将中国文化与美国文化相结合。他们不会只从一方面考虑问题。当她们面对信仰和道德观念的矛盾和冲突时,会适当处理这些问题。一般来说,它们反映了东方和西方价值的完美结合。

4.结语

两代人的生活是非常困难的,但她们通过努力工作,追逐梦想实现愿望。尽管她们经历不同时期,但拥有同样的梦想。她们面对困难的态度和精神是积极和乐观的。她们对祖国有同样深刻的感情,是不可能摆脱家庭的强大凝聚力的独特的中国传统的。她们渴望家庭的温暖和幸福,所有这些能鼓励她们在美国社会中发挥能力。尽管年轻一代继承了两种语言和文化,遭遇一些不可避免的苦难和失败,这样的经验赋予她们人生的积极意义和态度。她们把虚构的家族记忆的民族文化与过去和未来紧密结合。她们打破老移民的封闭的生活方式。对于年轻一代而言,虚构的家庭对于中国人来说并不陈旧,它也不是完全的像美国一样开放。这是一个开放空间,在那里混有两种不同的文化,这个开放空间属于移民,也可以让移民们发现自己和实现自己的价值。

参考文献:

[1]程爱民.美国华裔文学研究[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2]戴超武.美国移民政策与亚洲移民:1849-1996[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短篇美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 爱伦・坡 《厄舍古屋的倒塌》 哥特式风格

埃德加・爱伦・坡(Edgar Allan Poe)(1809~1849),十九世纪美国诗人、小说家和文学评论家,美国浪漫主义思潮时期的重要成员。其作品形式精致、语言优美、内容多样,在任何时代都是“独一无二”的风格。坡以神秘故事和恐怖小说闻名于世,他是美国短篇故事的最早先驱者之一,被尊为推理小说的开山鼻祖,被誉为后世科幻小说的始祖。

哥特以独特及富有魅力的表现方式,深深影响这个社会。但它并不是一种生活态度,更像一种反讽。哥特文学以美国的埃德加・爱伦・坡为代表。坡的大部分小说都具有哥特传统的因子。其特征主要凸显在小说叙事中所体现出来的细节方面的生活化和具有魔术奇幻性的叙事情节,其中又不失叙事的现实感。他在精细的哥特环境氛围的描摹上和对叙事情节中偶然性的把控上无不流出怪涩恐怖因子这一独特的审美吸引力。值得一提的是,爱伦・坡的哥特小说极具现实意义,它们映照了当下社会中人们已经异化了的心理状态。孤独而焦虑的人们基于“自体保存”的心理需求自然产生了对崇高感的渴求:人们渴求能处于某种安全地带,在这里具有破坏力的对象对人们展以造成实际威胁和伤害,与此同时又能享受因恐怖、惊险、黑暗等引起的审美。在短暂的一生中,爱伦・坡共写了70多篇小说,主要作品有《红死病的化装舞会》、《厄舍古屋的倒塌》等。

《厄舍古屋的倒塌》描写的是一个古老的具有族内通婚传统的家族中一对具有倾向的孪生兄妹“毁灭”的故事。妹妹多年疾病缠身,哥哥因思想久被压抑而精神失常。当中恐怖章节内容与室外传来的怪异声音凑巧配合一致。此时妹妹破棺而出,披着尸衣站在门口,死在已经晕死过去的哥哥的怀里,挚友仓皇逃出古屋后,古屋在风雨中倒塌在屋旁的池塘里。该故事充满了哥特式小说的元素和风格,光凭其独特诡异骇人的情节就产生了足够的恐怖效果。

一、环境氛围的哥特式情境

作者通过种种方式营造了阴郁凄迷的环境,强化了小说本身的哥特式氛围。这样就为整个小说定下了一个梦魇般的基调,在读者的心里挥之不去,影响整部小说的阅读效果。在文中环境描写的其他侧面也会让读者对此古宅留下死亡和衰朽的印象。比如“表层覆盖了一层毛茸茸的苔藓,交织成一种优雅的网状从房檐蔓延而下,再如由于常年不通风,那些木质结构表面上完好无损,实则早已腐朽了”[1]。总体而言,在小说氛围的营造上没有比死亡二字更能影响读者了。坡同时在日常生活物件的描绘上也强化了哥特式氛围。当叙事人我第一次步入厄舍的书房时,对屋子里简单的物件独特的描绘方式强化了小说叙事的阴郁和神秘的氛围。“黑色的帷幔垂悬四壁,室内家具多而古雅,但破旧而不舒适。房间里有不少书籍和乐器,但却未能给房间增添一分生气。我觉得呼吸的空气中也充满了忧伤。整个房间都弥漫着一种凛然、钝重、驱不散的阴郁”。叙事人的这种描述,给人的感觉就是房间是个停尸房[2]。根据情节的需要、事态的发展,点点滴滴的环境描写已经将整个小说的忧郁、病态、恐惧气氛进行了升华。尤其是把玛德琳小姐放入地窖后的第七天或第八天,作者对一个难眠的夜晚妹妹破棺而出那一段的环境描写,将恐怖气氛一步步推向了。“黑色的帷幔已经破烂,被风吹动,拍打着四壁,一碰到床榻四周地饰物时,就沙沙作响。”这是幽灵或冤鬼出现的场面,形象具体的环境描写再次引起读者的联想,视觉上的恐惧带来心灵的恐惧。

二、外在事件对人物内在心灵的投射

作者最终容许阴郁的外部环境以某种方式进入了内心世界,这在心理上会产生相应的情绪投射,最终影响到作为接受者的读者阅读小说的心境。读者会发现文本色调越发显得恐怖,因为人类的心理所能激发的想象力远远超过外部事相本身。这表明存在于《厄舍古屋的倒塌》中的恐怖主要来自文本中的人物自身。故事中的叙事人甚至承认了房子的阴抑气氛实际是由他自身的想象力所决定的。“我当时是那么地沉湎于自己的想象,结果我真以为那幢房子及其周围悬浮着一种它们所特有的烟雾,一种不与自然之空气亲合的雾气,生发于那些枯树、茅薹和那一潭死水,那是一种神秘而致命的雾霭,阴郁、凝滞、朦胧、沉浊如铅”。笼罩于厄舍府的气氛由于其真实的景观严格说来不应该是让人感到恐惧的,却确实是让人害怕的,那是因为叙事者在其中加入了想象力。心理所产生的恐怖远远超过外部事相所能制造的恐怖,这就是人类为什么如此害怕黑暗,由于具备丰富的想象力,他们相信在黑暗中存有某种东西能够伤害他们、吞噬他们。

爱伦・坡的小说继承了英国哥特式小说的怪诞与恐怖。一系列贯穿小说的环境、景物描写都是作者的独具匠心,营造出的恐怖氛围更是入木三分,畅快淋漓。爱伦・坡将人物和故事情节放置在精心安排的场景中,每个细节的环境描写都是为营造恐怖气氛而设的,以其丰富的形象思维和高超的叙事能力,展现了一个个令人心惊不已和怪诞恐惧的场景,完美地达到了恐怖效果。

参考文献:

[1]陈良廷.爱伦・坡短篇小说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2008.

[2]张守华.《厄舍古屋的倒塌》的哥特体风格透析[J].长城,2010.

[3]肖明翰.英美文学中的哥特传统[J].外国文学评论,2001.

短篇美文范文第8篇

怎么,还沉浸在巨大的惊喜中没回过神来,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嘿嘿,没错,这就是编编们马不停蹄披星戴月连续加班为亲们制作的这期大红的新年号,希望能够在第一时间为开始新学期的你们送上欢乐和好运。

快来看看这期新年号究竟为亲们准备了哪些惊喜?

新学年好礼第一重・经典华丽名家美文+名师温馨牵手阅读:

名家汇聚,看新来的老师如何被鬼崽子气得华丽丽落泪,看“我”的妈妈为什么是个傻瓜,还有传说中很会写诗的席慕蓉阿姨生命中的第一朵花是怎样的美丽,还有还有,那个谁谁,数学家苏步青(数学家怎么还会写作文啊)小时候原来也得过倒数第一啊,哈哈……这么多的好文章,亲们是不是心痒痒了?精美的语言,简约独到的评语,让“日理万机”的亲们来读,很合适哟。不仅能提高你的阅读能力,而且对你最头疼的作文也有很大帮助呢。是不是很爽啊,偷笑吧你!

新学年好礼第二重・精彩奇幻美丽故事+天马行空惊悚传奇:

《大嘴巴讲故事》充分考虑亲们喜欢听故事的“癖好”,于是投其所好,选择了过去和现在都很流行的故事,有一气呵成的短篇,也有荡气回肠的长篇。一个破男孩逃课了,遇到了魔法师,把他变成了一本书,然后给他暗恋的女生打电话……呃,实实在在地吊人胃口。编编们是不是很够哥们儿啊?

新学年好礼第三重・名师手把手引路+实用作文现场练:

《作文乐园》中,编编们知道亲们很多都是初学作文,跟“她”还不是很熟(编编们很不忍心地说),所以编编们变着花样让你们和“她”认识得自然一点,让那些穿着花衣服的好词好句偷偷跑进你的口袋里蹦蹦跳跳,装作与你邂逅……呵呵,一场浪漫缘分就此开始了。希望你们快乐相识、坦率相知,最后幸福相爱(偷笑……)。

新学年好礼第四重・玄幻+爆笑+搞怪:

《哈哈快餐店》里,瞧瞧亲们都在干什么吧,他们竟然给美国总统起绰号,还自称是狗仔队(胆子不小哇……)。还有那个小妞妞,长得很漂亮的那个(畦,好多妞指着自己看着编编,好不谦虚啊,嘻嘻……),你昨天晚上梦见那个吐唾沫的男生了吗?什么意思?嘻嘻,快去“哈哈快餐店”看看吧,“大姐大”恬乐乐她们正在那里high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