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短篇文集

短篇文集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短篇文集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短篇文集范文第1篇

创作年表

1997年,《山花》杂志“三叶草”栏目发表短篇小说《站在屋顶上吹风》等。

1998年,在《收获》、《江南》、《天涯》等刊发表短篇小说《扫烟囟的男孩》、《地震之年》等一系列充满探索风格的短篇小说,引起期刊界关注。《站在屋顶上吹风》入选《中国现代小说季刊》(日文)第II卷第8号通卷44号。

1999年,出版随笔集《我们居住的年代》(作家出版社),短篇小说《明朝故事》入选《小说选刊》第9期。中篇小说《坐拖拉机去远方》,获1997――1999年度浙江省作协优秀作品奖。

2000年,创作长篇小说《饥饿的饲育》(未刊稿)。获该年度“浙江省青年文学之星”称号。

出席全国青年作家创作会议。

2001年,《十月》发表中篇小说《一个长跑冠军的一生》、短篇小说《三生花草》等。

2002年,《人民文学》发表短篇小说《红色少年》等。开始转入历史散文写作。

2003年,出版合集《六十年代气质》、《孤独的慰藉》等。

2004年,在《江南》杂志开设“历史碎影”专栏。《新月的余烬》入选《名家推荐最具阅读价值的人物传记・2004》。《向西,向西》入选2004年度中国散文排行榜,《名家推荐最具阅读价值散文随笔・2004》。创作谈《叙事:世界不那么完美的一面镜子》刊《当代小说》2004年第11期。

2005年,继续“历史碎影”专栏写作。《痛》入选《2005中国散文年选》,《转塘一夜》入选《2005中国精短散文一百篇》。

短篇文集范文第2篇

长篇小说:《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在细雨中呼喊》《兄弟》《第七天》。

短篇小说集:《现实一种》,《鲜血梅花》,《战栗》,《黄昏里的男孩》,《我胆小如鼠》,《世事如烟》。

随笔集《音乐影响了我的写作》,《没有一条道路是重复的》,《黄昏里的男孩》。

杂文集 :《十个词汇里的中国》,《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 。

短篇文集范文第3篇

依我多年的编辑体验,文章肯定是短比长难。长了容易掺水分,例如:小说中的人物对话,家长里短,写得再多也能凑合;短文(杂文、随笔,尤其是诗歌),每个字都需敲打结实,像是个钉子楔进木板,不容轻易移动,读起来方能铿锵有力。我常想,若是我们的作者,能把短篇(不只是小说)当成诗歌来写,中篇像短篇那么锤炼,长篇似中篇那么紧凑,庶几精品力作(至少形式上)的诞生,或可期之有日矣。

依我长期的编辑经验,看那种以己之昏昏,决难令读者昭昭的长篇稿件,实在是够人累的。职业使然,我不得不硬着头皮看下去,而读者却不会买这个账。

作品价值的高下,绝不在乎篇幅的长短与多寡。乾隆贵为皇帝,终生写诗上万首,谁人记得一句?晚唐诗人章碣题诗《焚书坑》,“坑灰未烬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只一首便千古流传。鲁迅先生也曾说过:“一条几何定理不过数十字,一部《老子》只有五千字,却不能说是小品……短当然不及长,寥寥几句,也说不尽森罗万象,然而它并不‘小’”(见《且介亭杂文二集•杂谈小品文》)。

另外,从修辞的角度看,短句子远比长句子生动活泼。有的作品喜欢欧化句式,长得几十字断不开,读起来相当吃力。记得有位前辈作家说过,他的经验是写作时尽量不用“的”、“地”、“得”之类的助词,句子便自然地短起来,且跌宕、流畅、俏皮。果然不假,不妨一试。

短篇文集范文第4篇

《苍凉与世故》李欧梵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28.00

苍凉是一种参差的对照,世故是一场刻骨的悲凉。张爱玲认为,具有启示性的“苍凉”的显现能揭示朴素的真理。她以一种卡桑德拉式的姿态与当时弥漫的民族气质、革命进程唱反调,却从日常生活的小人物世界创造了另一种“新传奇”。

真正的爱只有在世界末日才有可能,在那个时间终端,时间本身便不再重要。正是在那样的时刻,张爱玲的“苍凉”美学才可以想象,她的世故也从刻骨的悲凉中酿出。

本书汇集了李欧梵教授近年新写的6篇关于张爱玲的研究论文。前半部分谈论张爱玲,苍凉代表了张爱玲自己的美学观点,世故则体现了作者对张爱玲的看法。后半部分则是作者在香港生活的所思所行,对于作者来说,在资本主义全球化的冲击下,仍能够坚持阅读、观察和思考,既是一种欢喜,也是一种失落。

爱尚书库:

《契诃夫文集》契诃夫著 京华出版社 ¥29.00

契诃夫生于俄国塔甘罗格的一个农奴家庭,父亲开杂货铺,常逼迫契诃夫在店铺里干活,童年生活给他留下痛苦的回忆,也为他后来的创作提供了生动的素材。

契诃夫不像有些目中无人的作家那样,动辄以“老子天下第一”自居,恰恰相反,他常贬抑自己的作品为“破烂货”、“令人作呕”、“废话”等。当他已闻名遐迩的时候,仍然宣称如果要排座次,他在俄国小说家中只居第37位。稍后他又说:“第一号是托尔斯泰,至于我,是第877名。”这并不是浅薄文人的故意卖弄,而是一个刻意求新的探索者为达到更高目标所做的否定。尽管契诃夫主要以戏剧著称,但是评论界认为,他的短篇小说应当是他更重要、更富有创造性的文学成就。

本书所选都是契诃夫的短篇杰作,如《套中人》、《变色龙》、《希里希别耶夫中士》和《万卡》等。是一本值得珍藏的文集。

《毕淑敏养心妙语》毕淑敏著 时代文艺出版社 ¥18.00

身上的伤口,可能会自然地长好,但心灵的创伤,自己修复的可能性很少。我们能够依赖的只有中性的时间。但有些创伤虽被时间轻轻掩埋,表面上暂时看不到了,但在深处依然存有深深的窦道。一旦风云突变,那伤痕就剧烈地发作起来,敲骨吸髓地痛楚起来。

本书汲取毕淑敏作品的精华,围绕爱情、婚姻、家庭、孩子、母爱、亲情、友情、事业、心情、心灵、苦难、幸福、女人、男人、生存、死亡、学习、教养等命题展开。一句句知心的话语、贴心的关爱,一条条醒心的智慧、人生的感悟,都是不可多得的养心妙药。

对关爱自己的人,这是一本必读书;对女性读者,这应是一本可以随时翻看的枕边书。

《我爱比尔》王安忆著 云南人民出版社 ¥25.00

比尔,是她的初恋男友;阿三,是她画画的笔名。大学时,阿三不惜被学校开除也要和美国男友比尔在一起。因为,她说:“我爱比尔。”与比尔分手后,阿三在宾馆或别的地方结交法国人马丁、陌生的美国老头、美国专家、比利时人和更多的外国人,都只是想找和比尔在一起的异国情调。劳教农场的暗们给阿三取了个绰号“白做”。

短篇文集范文第5篇

关键词:叙事策略;现代主义手法运用;语言艺术

铁凝作为一位80年代崛起的优秀女性作家,不仅能够熟练运用中国传统文学的写作手法,而且能够较好的吸收新时期的现代主义创作手法,实现古今交融,中西结合的独特审美艺术。她在新世纪短篇小说的创作过程中经常运用荒诞化情节和隐喻性象征等写作技巧,使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忽视的事件和场景变得突出而有意味,拓展了小说有限的文本空间,用浪漫的风格演绎平凡的生活,使小说整体上拥有诗意浓郁、意境深邃而又摇曳多姿的艺术表现力。

一、荒诞化情节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传统价值观受到资本主义堕落思潮的强力冲击,贫富阶级对立矛盾激化,人与人之间情谊淡薄、责任感缺失。铁凝基于这些问题,写出了一系列的具有荒诞化情节的短篇小说,言语含蓄,批判锋芒含而不露,显示了其高度的社会洞察力与社会责任感,以及高超的语言运用能力。

《谁能让我害羞》揭示了城乡对立的现实矛盾。少年千方百计想得到女人关注的心思以及“一身的西服围巾花领带,耳朵上还扣着一副庞大的耳机”的怪异装束,因为女人拒绝他引用矿泉水的要求而拔刀相向,甚至在窘迫慌乱之间无法辨别杀一个人与逼一个人给他一口水喝哪个罪过更大,这些荒诞的行为体现了一个羡慕美好生活的下层劳动人民的自卑与渴求,让人心生怜意。而女人对少年的鄙夷嫌弃和那种时刻高高在上的优越感则是显示了上层社会与下层劳动人民的深深隔阂,文中没有出现具体姓名,因而少年与女人便成为两个社会群体的代表,两人刀枪对峙的画面昭示着富人与弱势群体之间的斗争意识,极具社会现实意义。《告别语》显示了铁凝对日渐冷漠的现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相处模式的探索。主人公朱丽长期居住于舅舅家却几乎与他们没有交流,因为母亲长期遭受家庭暴力而在婚礼现场出现母亲眼底淤青的错觉,最后竟然无视对自己照顾无微不至的未婚夫弃婚而逃,明白揭示出了现代人之间缺乏真诚信任与沟通的精神危机。邻居小宝由对访客漠然相对到大声说出“再见”的转变打动了朱丽的心,促使她反思自己曾经的冷漠自闭行为,并通过她为手机充电这一行为传达出她开始外部世界敞开心扉的心理转变,得出人与人之间需要沟通与信任的主题,作者对于社会精神危机的深沉忧虑呼之欲出。

二、隐喻性象征

铁凝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生活中能够以小见大的点滴事物,她喜欢在讲述这些点滴事件的过程中注入自己对事件的感动和对人生的领悟,具体的事物与抽象的精神有机结合,象征手法的运用使得二者相得益彰,在思想内容上呈现出兼收并蓄的广阔画面,不仅在能够取得很好的叙事效果,而且能够诗意含蓄的反映文章主旨。铁凝短篇小说中象征手法的运用大致分为两个方面,一是独立性象征,二是整体性象征。

对生活中常见的具体事物赋予作者所要传达的象征意义,含蓄的透露作品主题的某一方面,进而达到独立意义的象征作用是铁凝短篇小说中常见的手法。如《风度》中,胡晓南所定的具有异域风情的“法兰西”餐厅的名字,象征着充满新奇与风情的都市文明,代表着曾是农村少女现已成为“城里人”的程秀蕊心中对城市美好生活和都市文明风度的渴望与向往;《春风夜》中赵女士家不准保姆碰的土鸡汤,象征着现今社会的贫富差距。在铁凝的短篇小说中,还有一种区别与独立性象征的整体性象征,即作为一个总体形象贯穿作品始终,完整的表达作品的寓意和主旨。《风度》中反复出现的风度一词贯穿作品始终,让读者和主人公程秀蕊念念不忘,她那一生想要追寻和靠近的“风度”,象征着一种城市文明和优质教育所熏陶出的优良品质,这种品质是程秀蕊所钦慕的,也是现今的浮躁社会所缺少的传统美德之一;《伊琳娜的礼帽》以“礼帽”这一意象作为小说的总体象征,它象征的婚姻的忠诚与责任。旅程中,“礼帽”由伊琳娜手中转到了瘦子手中,象征着两人之间的暧昧行为已经对婚姻的忠诚与责任造成了损害,在欲望的面前受到了挑战,在旅行结束后,“礼帽”又回到了伊琳娜的手中,象征的责任感与忠诚度的回归,表现出人在欲望与诱惑面前应该学会拒绝的文章主旨。

铁凝自八十年代起,以其笔耕不辍的辛勤耕耘创作出了无数佳篇,她始终密切关注处于时代变化中的中国普通人的生活境况,充分开掘生活的底蕴,她将饱含温情与智慧的笔触指向深层的人生探索,读者在对其作品中平凡人物进行品读的过程也是对自身心灵的审视过程,在她的引导下,我们能够感受到现实社会所缺少的人文情怀与温馨伦理,让我们依旧能够对生活充满热爱、对人充满关爱。

参考文献:

[1]铁凝:《铁凝文集》,江苏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

短篇文集范文第6篇

关键词:童话 记录 翻译 讽刺 发展

在古代俄罗斯,从未有人对童话做过记录。因为它饱受官方的歧视,不会引起人们的注意,而且还受到排挤和迫害。起初,在文艺界和宗教界禁止童话的讲述,后来,官方也开始禁止。基里尔・图罗夫斯基――12世纪的一位传教士,他说,做占卜、弹奏古斯里琴 [1] (俄罗斯古代多弦的弦乐器,类似中国的古筝) 和讲述童话的人在死后必将经历苦难。这种宗教和民间娱乐,包括和童话讲述之间的关系,整个中世纪在俄罗斯都被严密监视。后来也被官方禁止。1649年阿列克谢・米哈伊洛维奇的法令中也严格地禁止走唱圣诞节祝歌、占卜和讲述童话。但童话在民间是存在的。关于这点,有直接的证据可以证明。尽管,童话受到排挤和压迫,但最终还是渗入到了世俗文学。穆罗姆人公爵彼得和圣母费乌罗妮亚的故事,是古俄罗斯最优秀的小说之一,具有宗教的教育意义,里面使用了一些很有艺术性的童话。

第一批有影响作品来自西欧,经波兰传入俄罗斯。这不让人觉得奇怪,但是第一批叙事文集的编纂者却是宗教人士,这不能不引起了我们的注意。有教育意义的布道被纳入到天主教的礼拜仪式中。但这种布道显得很是抽象和枯燥,且从一开始,经常导致教民的逃避、开溜。为了留住他们,让他们专注听讲,布道中增加了某些具有道德说教和宗教哲学特点的有趣的故事。对民俗文学来说,这些文集显得异常的珍贵。里面收入的一些故事,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们认为,它就是民俗文学的起源。而且流行很广,被翻译成欧洲各国语言,随后传入俄罗斯。

《伟大的镜子》是其中最大的一部文集,荷兰的《speculum examplorum》――《模范镜》是用拉丁语创作完成的,被认为是被赋予道德教益思想的短篇故事[2]。

文集的组成有:

1.具有宗教教益性质的小说,里面的主人公主要是圣母玛利亚,她拯救了处于考验和灾难中的人们。

2.趣闻类的故事。《罗马事业》――创作于13世纪的文集。和《伟大的镜子》相比,里面融入了更多世俗的因素。不仅在古罗马时期,而且在圣罗马帝国时期,即西欧,都以《罗马》为名。编纂者不详。“无论是在欧洲,还是在东方,不同时期的传奇故事是其创作的基础” (苏德吉, 362)。几乎每个文本都伴随着“基督教式的道德说教”(同上)。在1680-1690年由波兰传入,其译版有很多文本,至少有39(波兰语版也是39,而拉丁语版多达180)个。译本传入白俄罗斯,如格列戈里的故事等。(同上, 364-365)。

《七智者的故事》。是个非常流行的文集。有很多的抄本。源自――印度(同上, с. 366)的说法是令人值得怀疑的!因为在印度无法证明。有波斯语和阿拉伯语的版(?),研究认为,这也是译本。拉丁语版是译自13世纪的叙利亚语,16世纪传入波兰,俄语版则是波兰语的译本。最早的抄本出现于1634年。如出一辙,也是经过多次转手翻译而传入俄罗斯。

3\各时期的民间书籍。包含非常多的内容(希波夫斯基。贝宾指出,这种类型的作品数量超过100个,萨夫琴科, 66)抄写业。附有彩图的版印。

在民间文学的收集、记录、出版等方面,《波兰滑稽故事集》是个重要的文集,它于1680年被译成俄文[5],收录的都是些很欢快的故事,具有滑稽和搞笑的特点。但这不是对民间文学的记录和研究,而是广泛应用了民间文学的情节和主题。但民俗学家对此却研究甚少。

6个童话:

1)强大而享有盛誉的耶鲁斯兰勇士、他的勇敢以及漂亮的阿纳斯达希亚瓦和拉迈耶夫娜的故事。

2)美女皇帝的故事(比较,普希金)。

3)七西蒙的故事(比较,阿法纳西耶夫)。

4)隐形人苏洛夫的故事。

5)小傻蛋伊万努什卡的故事。

6)西拉王子的故事。

这里提到的仅是部分主要的文集。萨夫琴科称为第21版。他们是五光十色、内容丰富的各种当下流行的童话集合体,也包括那些人们不太感兴趣的、艺术性思想性欠佳的童话。

参考文献:

[1]Точный текст этого места проповеди Кирилла Туровского приведен выше(см.с.19).

[2]Великое зерцало. Гудзий[Гудзий Н.К. История древней русской литературы. Учебник для вузов. М., 1941, с. 357-362].

[3]Новейшие исследования см.: Державина О. А. ?Великое зерцало? и его судьба на русской почве. М.,1965.

[4]См.: Жданов И. Русский былевой эпос: Ислледования и материалы, т. I-V. СПб., 1895, с. 152-192.

短篇文集范文第7篇

【关键词】沈从文;《丈夫》;贫穷;人性;悲哀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沈从文是一个奇迹。有人说他是“中国的托尔斯泰”,也有人说,他是中国“短篇小说之王”。沈从文的创作风格主要趋向浪漫主义,他追求小说的诗意效果,融写实、纪梦、象征于一体,充满了对人生的隐忧和对生命的哲学思考。

沈从文的短篇小说《丈夫》写于1930年,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由于贫穷,生活在湘西农村的女人“老七”在城里的“花船”上做“生意”,丈夫因想念或照规矩,来城里看望媳妇。丈夫在船上一天一夜,目睹了妻子的所遭所遇,在不停地挣扎之后,最终带着妻子回到了乡下。

小说中的丈夫,在天人合一的宗教理念影响下,允许他的妻子外出卖身“做生意”,并能坦然相对,这是无法用一般的道德观念来衡量的。“事情非常简单,一个不亟亟于生养孩子的妇人,到了城市,能够每月把从城市里两个晚上所得的钱哦那个给那留在乡下城市耐劳种田为生的丈夫,在那方面就过了好日子,名分不失,利益存在,所以许多年青的丈夫,在娶妻以后,把妻送出来,自己留在家中安分过日子,竟是极其平常的事了。”

在劳动力上占优势的男性,把自己的妻子送出来,出卖身体养家。在男权社会中,女性任人摆布,宁愿出卖身体来维持生计。在丈夫来看她,忍受了“接客”的遭遇时,她没有像《红楼梦》中的史湘云遇到贾宝玉时一直喊“赎我,赎我”,而是“女人到后开了口,或者问‘那次五块钱得了么?’或者问‘我们那对猪养儿子了没有?’”她依旧关心着家里的事务,对丈夫没有一丝仇恨。“第二次惊讶,是烟管忽然被女人夺去,即刻在那粗而厚大的掌握里,塞了一枝哈德门香烟的原故。”女人在船上卖身,但心中依旧惦记着丈夫,她仍然藏着一枝哈德门香烟,想在丈夫来看她的时候,也让他尝一尝这新鲜玩意。“到要睡觉的时候……丈夫没有什么话可说,就在梢舱上新棉絮里一个人睡了。半夜里,或者已睡着,或者还在胡思乱想,那太太抽空爬过了后舱,问是不是想吃一点糖。本来非常欢喜口含冰糖的脾气,是做太太不能忘却的。”即便“太太”在前舱陪客,依旧抽空爬到后舱,只因为知道丈夫喜欢口含冰糖,这是她不能忘却的。“‘是我的错。’陪男子在舱里的女人,这样说了一句话,坐下了,对面是男子汉;她于是有意的在把衣服解换时,露出极风情的红绫胸褡。”为了不让丈夫生气,不让他走,女人用尽浑身解数。在女人心中,她的尊严难道真的就不值一提?

“地方实在太穷了,一点点收成照例要被上面的人拿去一大半,手足贴地的乡下人,任你如何勤省耐劳的干做,一年中四分之一时间,即或用红薯叶子拌和糠灰充饥,总还不容易对付下去。”一语道破这一切现象的最根本原因――贫穷。

在中国旧社会经济制度下,贫穷让人失去了尊严,女人沦为出卖身体的,而男人则遭受着心灵的折磨。哪个男人舍得把自己刚结婚不久的妻子送去当?去看妻子时“自己便换了一身浆洗干净的衣服,腰带上挂了那个工作时常不离口的眼袋,背了整箩整篓的红薯糍粑之类,赶到市上来,象访远亲一样,从码头第一号船上问起,一直到认出自己女人所在的船上为止。”本属于自己的女人,却不能相濡以沫,而是像访远亲一样,一个一个地找。到了晚上,妻子要接客时,“这丈夫不必指点,也就知道怯生生的往后舱钻去,躲到那后梢舱上去低低的喘气,一面把含在口上那枝卷烟摘下来,毫无目的的眺望河中暮景。”为了生存,即使自己与妻子的距离只有前舱后舱那么近,但是妻子仍不属于他,他要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妻子与别的男人亲热,硬逼着自己一定要想起家里的鸡同小猪,仿佛“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就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丈夫在与水保交谈时,“记起了自己是同一个有身分的城里人说话,不应当说“我们”,不应当说我们“水碾子”同“猪”,把字眼用错,所以再也接不下去了。”一个在丈夫看来是“有身份的主顾”就把他吓得连字都不敢说错一个,并且把心里想对妻子说的乡下的事都说给了水保听。贫穷使穷人在富人面前,尤其是他认为给他提供经济来源的人面前,时刻小心,生怕得罪了富人,饭碗不保。“在水保走后,年青人就一面等候,一面猜想这个大汉子是谁。他还是第一次同这样尊贵的人物谈话。他不会忘记这很好的印象的。人家今天不仅是同他谈话,还喊他做朋友,答应请他喝酒!他猜想这人一定是老七的“熟客”。他猜想老七一定得了这人许多钱。他忽然觉得愉快,感到要唱一个歌了,就轻轻的唱了一首山歌。”因为能从水保身上得钱,并且这个老主顾还愿意称自己是朋友,就让丈夫高兴地唱起歌来。在钱面前,他完全失去了尊严。

但是当种种侮辱一齐向他袭来,他还是爆发了。“他记忆得到那嘱咐,是当到一个丈夫面前说的!‘今晚上不要接客,我要来。’该死的话,是那么不客气的从那吃红薯的大口里说出!为什么要说这个?有什么理由要说这个?……”这时,丈夫的人格开始慢慢复苏,他忽然意识到了自己是一个丈夫,妻子不应该被其他人霸占。在经历了两个士兵醉鬼上船闹事、后半夜巡官来“过细考察”事后,年青人像是突然明白了一切,变得沉默寡言起来。“男子一早起来就要走路,沉默的一句话不说,端整了自己的草鞋,找到了自己的烟袋。一切归一了,就坐到那矮床边沿,象是有话说又说不出口。”任凭老七问他什么,他都默不作声。当他执意要走,老七把钱塞在他手里时,“男子摇摇头,把票子撒到地下去,两只大而粗的手掌捣着脸孔,象小孩子那样莫名其妙的哭了起来。”掷钱于地,说明钱对他来说已经不再重要,而那“莫名其妙的哭”也正是其心灵压抑下的情感大爆发,是他感情的宣泄和无可奈何的痛楚。

当水保来船上请远客吃酒,只有大娘同五多在船上。问到时,才明白两夫妇一早都回转乡下去了。小说中的丈夫连同他的妻子,在他们一同经历世事,真正觉醒起来后,囿于当时的社会背景和生存状态,他们不可能做到振臂高呼,大喊其冤,他们惟一能做的就是“两夫妇一大早回转乡下去了”。回到乡下,也许他们又过上了贫瘠的日子,但是他们有尊严的活着。而像娜拉为了尊严出走,离开家门后,她有三种结果:不是堕落,就是回来,还有就是饿死。而这夫妻俩最后的出路会不会也如此?妻子老七长期过着不为金钱发愁的生活,而丈夫之前也靠妻子寄来的钱生活,回到乡下,他们失去了收入来源,仅仅依靠劳动,能让他们生存下去吗?这也许就是乡下那些沉默的大多数灵魂最深处的悲哀与无奈。

【参考文献】

短篇文集范文第8篇

文学创作以小说为主,自20世纪50年代至今,共发表长篇小说八部,中、短、微型小说集十余部,评论集十余部,散文集十余部,古典文学研究三部,旧诗集一卷,新诗集二卷,并有取自英语、维吾尔语的译作。1993年出版《王蒙文集》10卷,2003年出版《王蒙文存》23卷。他十九岁开始写的处女作《青春万岁》至今仍在出版不衰。短篇小说《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被《亚洲周刊》评选为“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之一。他的作品被翻译成英、法、德、俄、日、韩、意、挪、瑞、荷等二十余种文字出版。

他曾获得意大利蒙德罗文学奖,日本创价学会和平与文化奖,获得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荣誉博士学位,是约旦作家协会名誉会员。

1.你怎样形容自己的性格?

敏感,急躁,但又乐观、超脱。

2.你最喜欢哪个童话故事?为什么?

王尔德的《快乐的王子》,太善良也太悲哀了。

3.做什么事会让你感觉最舒适最享受?

游泳与写作。

4.你对自己最满意和最不满意的是什么?

最满意的是自学维吾尔语与英语,能使用之。最不满意的是不会任何乐器。

5.近一段时间,让你感到最快乐的是什么事?

七十四岁高龄,我还写了两篇爱情小说《太原》与《岑寂的花园》。

6.如果真的有可以让时光倒流的时间机器,你希望回到什么时候?为什么?

算了,就现在的七十四岁就挺好了。

7.你觉得自己最好的习惯是什么?怎样养成的?

时起居,爱运动与不吸烟。

8.成长过程中什么人或什么事对你的影响最大?是怎样的影响?

是革命和革命者,还有文学家,影响我走上了革命和写作的道路。

9.你最喜欢异性身上的什么特点?

美丽和善良。

10.爱情中最重要的品质是什么?

真诚。

11.你觉得爱一个人最好的方式是什么?

做让她高兴的事,对她的一切感兴趣。

12.失去什么会让你觉得绝望?

健康和信心。

13.你觉得最好的职业是什么?为什么?

大多数职业都是好的。一切职业都比待业好。

14.怎样才能确定一个职业是否适合自己?

干得了,又需要费点劲,最好有兴趣,那是幸运了。

15.讲一讲对你来说最难的一次选择。你是怎样选择的?有没有后悔?

没有后悔,同时我有吾日三省吾身的习惯。

16.促使你成功的最重要的品质是什么?

爱劳动,爱生活,爱家人也爱朋友。

17.你怎样处理工作中的人际关系?讲一个你认为好用的方法。

尽量把坏事忘记。

18.学习或工作觉得倦怠的时候,你怎么办?

休息。

19.你是否遇到过危机,如何克服的?

太多了,克服不了就硬顶着,总会有逢凶化吉遇难成祥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