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徐志摩陆小曼

徐志摩陆小曼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徐志摩陆小曼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徐志摩陆小曼范文第1篇

关于陆小曼的故事有很多,为后人感兴趣和津津乐道的,大多是她与徐志摩惊天动地、冲破世俗的爱情以及她和前夫王庚、晚年伴侣翁瑞午之间的生活故事,却少有人去留意她极高的才情和艺术天分。虽然说陆小曼因徐志摩而出名,但她本人在文学、戏剧、绘画上的天资其实早已显露。

“校园皇后”青年时期现风采

陆小曼的父亲陆定早年留学日本,是一名外交官,母亲吴曼华是江南的名门闺秀,多才多艺,擅长一手工笔画,又有深厚的古文功底,陆小曼是家中九个孩子唯一能存活的一个孩子,家境优越,备受父母宠爱,也使她成为那个人们口中美丽而又任性的小曼。家学渊源,小曼自幼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估计是受到母亲的影响,陆小曼嗜画很深。

在学生时期,她就能诗善画,能写一手蝇头小楷,能唱歌演戏。有一次法国人到陆小曼当时就读的圣心学堂参观,看到一幅油画,问是何人所绘,校方告知是学生陆小曼,法国人很欣赏,当即支付二百法郎,作为学校办学经费,将油画买去,引起校内和社会瞩目。

十六七岁的她精通英、法两国文字,已经担任了三年外交翻译,在校园里常常是前呼后拥,外国人称她是“东方美人”,同学叫她“校园皇后”。

认识徐志摩,让她感受到最为美好的爱情,也让她的生活开始改变。尤其在徐志摩遇难后,大家不由地把徐志摩的英年早逝责难于她,从早年养尊处优、一掷千金的豪门小姐,众星捧月的大家闺秀,到备受责难、重叛亲离,面对人生的大起大落,她只得把所有的情感宣泄到艺术创作上,她的画作纯朴天然,润泽秀丽,晚年则入苍茫之境。

痛定思痛,拜师学艺约法三章

20年代初陆小曼拜刘海粟为师,最初学画还很认真,但学了一阵子后,她便耐不住性子,时作时辍。然小曼是个悟性极高的聪明女子,她还是很快掌握了细笔工整密体的画法,临摹宋代院体画,明仇英的人物画,清沈铨的花鸟走兽画等,陆小曼都颇得神韵。

在北京圣心学堂又学习西方油画,所以在陆小曼早期的绘画中,可看到颇有中国画具有线的表现特点,又有西洋绘画具有光影的特点。1929年,她参与中国女子书画会的筹备工作,并成为该会早期会员。

1931年底徐志摩飞机失事后,陆小曼痛定思痛之余,拜贺天健为师学习山水,拜陈半丁为师学习花鸟,一改过去慵懒习惯。拜师时,贺天健为了防止陆小曼偷懒,约法三章:一、老师上门,杂事丢开;二、专心学画,学要所成;三、每月50大洋,中途不得辍学。

就这样,陆小曼卧薪尝胆,专心画画,10年后,终于在1941年假座上海大新公司(今上海市第一百货商店)楼上举办了个人画展,展出作品达100多件,受到相当好评。1958年陆小曼加入上海美术家协会,后正式成为上海中国画院的专职画师。

1931年春日陆小曼画了一幅山水长卷,可以说是她早期的代表作品,这幅山水画秀润天成、清逸雅致,对于初涉画坛的人而言,起手也足以令人感叹。贺天健在小曼的山水长卷上对她的评价很高,题道:“东坡论画鄙形似,懒瓒云山写意多,摘得骊龙颔下物,何须粉本拓山河。”

一九三一年十一月十九日,徐志摩把这张手卷随带在身,准备到北京再请人加题,但不幸的是坐飞机遇上大雾触山身亡,画作因放在铁箧中,故物未殉人。自此,陆小曼一直保存着这幅珍贵的画作。直到1965年病危前夕,才将它和梁启超一副集字对联、《徐志摩全集》的纸型交给徐志摩的姻表亲、园林学者陈从周教授。

告别玩乐,回归画作

因为深陷鸦片烟瘾,加上与翁瑞午同居,徐家也断了对陆的接济,陆小曼晚年基本上靠翁瑞午供养,生活十分困窘。上世纪五十年代,在一次画展中,时任上海市长的发现了陆小曼的画,了解到她的状况,自称是徐志摩的学生(在北京求学时曾给徐志摩主编的《晨报副刊》投过稿,两人还在报上辩论过),因此聘陆小曼为人民政府参事、文史馆员和画院画师,每月有八十几元的收入。当时,陆小曼已开始戒烟,但是依靠药物每天要接近三块钱,常入不敷出。

陆小曼的画自此不再出售,专交画院,所以市面流传不多。她的作品在1990年代的艺术市场上并非热门,偶尔有亮相但是价格不高。近几年她的作品开始频频亮相各大拍卖会,并走红市场。

有收藏界人士说,近两年,陆小曼的作品升值非常迅速,她的画价已攀升至同时代女画家之首,偶尔遇见一二张小品、扇,其价不菲。个中缘由,一方面由于诗人遗孀的声名与艳史的关系,另外也主要因为陆的笔力清健,意境不俗,因此受到市场的追捧。

在1964年的春天,正值万物复苏,桃花盛开的季节。眼中“北京城一道不得不看的风景”,在经历了六十多年的风风雨雨之后,终于在医院孤独无奈之际,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留下了许多是是非非,但留给人们最多的是她另一个精神世界――她的绘画作品,它将随着历史的长河永载史册,千古流芳,永久的保存下去。

男人该不该娶陆小曼这样的女子

徐志摩陆小曼范文第2篇

1925年,陆小曼给写过两封英文信,很能说明问题。第一封写于6月初,内容如下:“我最亲亲的朋友:这几天我很担心你。你真的不再来了吗?我希望不是,因为我知道我是不会依你的。我只希望你很快地来看我。别太认真,人生苦短,及时行乐吧。你为什么不写信给我呢?我还在等着呢!而且你也没有给我电话。我今天不出去了,也许会接到你的电话。明天再给你写信。媚娘。”

第二封信写于6月下旬:“我最亲亲的朋友:我终于还是破戒写信给你了!已经整整五天没有见到你了,两天没有音信了。……你怎么发烧了?难道你又不小心感冒了?今天体温多少?我真是焦急,真希望我能这就去看你。真可惜我不可能去看你。我真真很不开心。请你一定要好好照顾自己。现在要换成我当先生,等你好了以后,我要好好地教训你,如果你再一次不听话,你就等着瞧!你这个淘气的人!我会处罚你,让你尝尝滋味。大爷!你现在做的,是不可工作,不可以用脑筋,也最好不要看小说,最重要的,是不可烦恼。哦,我现在多么希望能到你的身边,读些神话奇谭让你笑,让你大笑,忘掉这个邪恶的世界。你觉得如果我去看你的时候,她刚好在家会有问题吗?请让我知道!我不敢用中文写,因为我想用英文会比较安全。我的字还像男人写的吧?我想她看到这些又大又丑的字不会起疑心的。祝你飞快康复。你永远的玫瑰(Rose)媚娘(按:Rose的字母里的‘o’是画作心的形状。)又:请不可取笑我的破英文,我可是匆匆写的哦。”

陆小曼写给的这些信,有很多可疑之处,比如:“你为什么不写信给我呢,我还在等着呢,而且你也还没给我电话。我今天不出去了,也许会接到你的电话。”比如:“我最亲亲的朋友:我终于还是破戒写信给你了!已经整整五天没见到你了,两天没有音讯了。”两封信开头的称呼都是“我最亲亲的朋友”,结尾署名一是“媚娘”,一是“你永远的玫瑰媚娘”。大凡有过感情经历的人一看就明白,陆小曼这两封信是写给热恋中的的。信中一个活泼泼的情人形象跃然纸上。

曾说:“陆小曼是北京城一道不可不看的风景。”有文章记载:“北京外交部常常举行交际舞会,小曼是跳舞能手,假定这天舞池中没有她的倩影,几乎阖座为之不欢。中外男宾,固然为之倾倒,就是女宾,好像看了她也目眩神迷,欲与一言以为快。而她的举措得体,发言又温柔,仪态万方,无与伦比。”而呢,又是风度翩翩的“大众情人”。这样的郎才女貌要说是发生点什么关系,似乎也是情理之中。

1931年11月19日,对于陆小曼来说,是一个让她心痛的“黑色的日子”。这一天她的夫君徐志摩乘坐的飞机在济南党家庄附近坠毁。外界都说是陆小曼害死了徐志摩。理由是陆小曼吸食鸦片,挥霍无度,徐志摩就是为急忙搭飞机赶到北京开课挣钱而出事的。徐志摩出事后,第一时间赶来,帮着陆小曼处理后事。

《遗稿及秘藏书信》里收有陆小曼给的六封信,均为徐志摩去世(1931年)后所写。里面有这样的句子:

“想我平生待人忠厚,为人虽不能说毫无过失,但从来不敢做害人之事,几年来心神之痛苦也只是默然忍受,盼的是下半世可以过一些清闲的岁月,谁知苍天竟打我这一个猛烈的霹雳,夫复何言?先生,我想不到会有这种事临到我的头上来的,我,我还说什么?上帝好像只给我知道世上有痛苦,从没有给我一些乐趣,可怜我十年来所受的刺激未免太残酷了。这一下我可真成了半死的人了。若能真叫我离开这可怕的世界,倒是菩萨的慈悲,可是回头看看我的白发老娘,还是没有勇气跟着志摩飞去云外。看起来我的罪尚未了清,我只得为着他再摇一摇头与世奋斗一下,现在只有死是件最容易的事了,我还是往满是荆棘的道去走吧。”

“我们虽近两年来意见有些相左,可你我之情岂能因细小的误会而有两样吗?你知道我的朋友也很少,知己更不必说,我生活上若不得安逸,我又何能静心地工作呢?这是最要紧的事。你岂能不管我?我怕你心肠不能如此之忍吧!”

“我同你两年来未曾有机会谈话,我这两年的环境可以说坏到极点,不知者还许说我的不是,我当初本想让你永久地不明了,我还有时恨你虽爱我而不能原谅我的苦衷,与外人一样的来责罚我,可是我现在不能再让你误会我下去了,等你来了可否让我细细地表一表?因为我以后在最寂寞的岁月愿有一二人,能稍微给我些精神上的安慰。”

看到日渐憔悴的陆小曼,心中充满了同情,一度也想给她一些帮助。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徐志摩遇难不久,陆小曼出人意料地被翁瑞午包养了。翁瑞午本是世家子弟,父亲历任桂林知府,以画鸣世,家有收藏,鼎彝书画,累箧盈橱。他时时以名画相赠,以博陆小曼欢心。另外,翁瑞午还有一身推拿绝技,常为陆小曼推拿,手到病除。又常教陆小曼吸食大烟,试之疾立愈。于是陆小曼就常和翁瑞午一榻横陈,隔灯并枕。尤让人气愤的是,陆小曼还和翁瑞午签订“不平等”条约:不许他抛弃发妻,不正式结婚。此举引起徐志摩生前一帮朋友的强烈不满。志摩已故,但不能让他在地下难堪。于是他们一起出面,公推与陆小曼长谈一次。

当时,陆小曼与翁瑞午住在上海四明村徐志摩生前租下的房子里。在那里坐了半天,最后才说:“翁瑞午有妻有子,又是个花花公子,你何苦这样呢?”陆小曼说:“只要他对我好,我不在乎名分,反正这么多年,我也没有名分。和志摩在一起,我有名分吗?他们徐家的婚丧嫁娶,我一概不能参加,你说我有什么名分?现在和翁瑞午在一起,不也还是这样?我陆小曼就是这个命。”

看到陆小曼从嘴里喷出一股股烟,不无痛心地说:“那你就打算这辈子这样,和翁瑞午在大烟榻上过完此生?”陆小曼说:“那你大博士给我指一条路?我是个女人,我要吃饭。”说:“只要你离开翁瑞午,与他断绝关系,你的一切我包了。”陆小曼没有说话,只是摇摇头,笑着说:“我的事,你包不了,你没法包。”说:“你才29岁,你的一切才刚刚开始。”陆小曼根本不听这些话。最后,只得怅然离去。

徐志摩陆小曼范文第3篇

凌叔华出生于北京的一个仕宦和书画世家,从小就生活在大观园似的豪华庭院里的她,是名副其实的大家小姐。尽管如此,凌叔华立意要做一位“将来的女作家”。1920年,凌叔华考进燕京大学。

1924年,印度诗人泰戈尔访华,凌叔华作为欢迎的学生代表,结识了负责招待的诗人徐志摩和陈西滢。相较话语不多的陈西滢,也许浪漫的徐志摩更能吸引一个24岁女生的心,可当时,徐志摩正沉浸在与林徽因轰轰烈烈的爱情中,根本无暇顾及其他。时间久了,凌叔华的心慢慢聚拢到陈西滢身上。

后来,在徐志摩和梁思成之间,林徽因选择了后者,失恋的徐志摩急需一个倾诉的对象,凌叔华就成了最好的选择。在此期间,他们频繁通信,随着交流日深,徐志摩内心的情感也不由自主地向凌叔华流淌。可很快,空虚的徐志摩就一头扎进了交际花陆小曼的怀里,即便如此,凌叔华依旧没有中断和他的来信。

在两个女人之间,徐志摩极力周旋,直到有一天,他同时收到两封信。当时,徐父很喜欢凌叔华,徐志摩为了让父亲高兴,就随手把凌叔华的信件交给父亲看,没想到,父亲看到的竟然是陆小曼的信。因为陆小曼的已婚身份,徐父觉得很丢人。这件事曝光后,陆小曼不得不下定决心和丈夫王庚离婚。消息传到凌叔华这里,她心痛极了。

也许年轻气盛的凌叔华不想让自己沦为被人耻笑的第三者,也许是赌气,1926年7月,她选择和陈西滢结婚。同年的农历七夕,徐志摩和陆小曼也举行了盛大的婚礼。自此,在大众面前,凌叔华一直否认和徐志摩的这段暧昧岁月,而徐志摩也声称她为“真朋友”。虽然凌叔华和陈西滢的婚礼并没有徐志摩和陆小曼的轰轰烈烈,但在外人看来,他们也算是天作之和。可对于亲近的朋友们看来,他们的婚姻并非想象中的那么幸福。就连后来他们的女儿陈小滢回忆说,父母的爱情从根本上就是一个悲剧。

1929年,陈西滢到武汉大学任教,凌叔华作为家属随往。陈西滢希望凌叔华成为“贤妻良母”的家庭主妇,但凌叔华志不在此,她很想当教授,更想在写作上创作出一片天地来。

1935年10月,英国年轻诗人朱利安・贝尔受陈西滢聘请来到武大。为了迎接新来的客人,凌叔华陪他买生活用品,挑选窗帘,布置宿舍。偶尔,她还饶有兴致地去旁听朱利安的课。朱利安喜欢凌叔华的作家气质,并展开了积极的追求。凌叔华一开始有意疏离,可越是远离,她心里越对这个异国漂亮的男诗人充满好奇。于是,两人相识仅一个多月,朱利安就写信向母亲宣布,他已经和心仪的中国女作家恋爱了。

在不断约会中,他们越陷越深。可很快,敏感的凌叔华就发现了朱利安给母亲信件中关于自己的露骨描写,她大为恼火,并威胁要中断他们的关系。可朱利安已完全离不开凌叔华,于是吵架后,两人密谋去北京幽会。在武汉,他们小心翼翼,可到了北京,一切都显得那么自然。甚至,凌叔华竟然带着朱利安去拜访了自己的很多作家和画家的朋友。

可再炙热的恋情总有面对现实的一天。朱利安从小生活在英国的布卢姆斯伯里文化圈,他的开放让他在与凌叔华热恋时,还与另外的女性关系匪浅,这让凌叔华难以接受。后来,他们的绯闻在武大的校园里被传得沸沸扬扬,而朱利安明确表示不打算结婚,凌叔华处境尴尬。随着甜蜜而来的是无止尽的争吵,凌叔华甚至以死抗争。无奈,朱利安开始筹划他们的未来,比如离开武汉。可计划还未实施,陈西滢终于知道了妻子的外遇。权衡再三,凌叔华决定放朱利安走。这一次,又一个诗人远离她的生活!

徐志摩陆小曼范文第4篇

民国最具才情的徐志摩,终于追到了才女陆小曼,步入了婚姻的殿堂。那时,学者辜鸿铭提出了一把茶壶应配几个茶杯的理论,来比喻一夫多妻制,大受拥有三妻四妾的男子们喝彩。

而徐志摩的好朋友邵洵美却一反其意,在徐志摩、陆小曼的纪念册上,画了一把茶壶只配一个茶杯,并题词云:“一个茶壶,一个茶杯;一个志摩,一个小曼。”也许是好朋友吧,才旁敲侧击,警示志摩要对得起小曼。

陆小曼更是珍惜他和志摩的情缘,为了防微杜渐,一次,她对徐志摩说:“你不要以辜鸿铭的比喻为借口,拈花惹草,给我罗列几个茶杯。要知道:你不是我的茶壶,你是我的牙刷。茶壶好和人合用,牙刷是合用不得的。”

对陆小曼的妙语,不知多情的徐志摩当时作何感想?

大史学家梁启超一生娶了两位夫人,原配李惠仙,生有儿子思成、女儿思顺、思庄;第二位夫人王桂荃本来是李惠仙的丫鬟,后由李夫人做主,给梁启超做了侧室,操持家务,克尽庶职。李夫人去世后,王桂荃成了梁家的当家人,他对李夫人的孩子一样视如己出,思成等也敬重她若生母。她共为梁启超生了六个孩子:思永、思忠、思达、思礼四个儿子,思懿、思宁两个女儿。

梁启超的子女都很争气,个个学有专长,其中儿子思成成了建筑学家,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思礼成了火箭专家,思永成了考古学家,二人都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可谓成就斐然。王桂荃非常引以为自豪,她与外孙辈闲话家常时,怡然自得地笑说:“你们二舅思成学建筑,要造房子;小舅思礼学军事,免不了要毁房子;房子毁了,埋进地下,三舅思永又要去挖地底下的房子。他们一造、一毁、一挖,三个人都处在咱们一家,你们看多有趣呀!”

丫鬟出身的王桂荃,在大学者丈夫和成就非凡的儿女们的影响下,竟也妙语连珠,譬喻出奇,令人耳目一新。

大画家傅抱石的夫人罗时慧,早年就读于武昌艺专,1930年与傅抱石结婚。结婚后,傅抱石对她说:“你我对书画都是半瓶子醋,你要是把你那半瓶子醋倒进我这半瓶,我就不会是别人瞧不起的半瓶醋了。”

从此,罗时慧不再写字作画,一心操持家务,支持丈夫投身绘画,甘当“磨墨妇”,傅抱石终成大家。罗时慧数十年如一日地辅佐丈夫从事国画创作与研究,但是生活中,她率性而行,夫妻之间,时相谐嚯,充满生活情趣和文化氛围。

有一次,傅抱石外出,走到门口,忽然内急,便在门口树下方便行事。罗时慧在后面看到了,大声地问道:“你是不是怕认不出回家的路了,要在树根留点记号呀!”太太嚯而不虐的比喻,让傅抱石大笑而去。

徐志摩陆小曼范文第5篇

我欣赏徐志摩的信仰。说徐志摩是一个有单纯信仰的人,就是:爱,自由,美。确实,这三个信仰正好符合徐志摩的特点,并且他也努力地追求那个——“爱,自由,美”的单纯。志摩经历过重重苦难,为三个单纯的信仰努力着,追寻着,从不曾放弃,不曾退却。他对生的热爱极其强烈,为——爱,自由,美!

我欣赏徐志摩的爱情。在那个年代,特别是女人,爱和婚姻都是有取舍的。要么像那样隐忍而行,要么像鲁迅那样追求并得到真爱。很多人都说志摩是浪子。诚然,他的生命中出现过三个女人:张幼仪,林徽因,陆小曼。他和张幼仪,是没办法的包办婚姻。没有爱的婚姻又怎能持久?志摩并没有抛弃过她,离婚后,他们不是也和谐相处,成为朋友了吗?很多人说幼仪是强忍着的,我觉得不然,张幼仪是一个很洒脱、很坚强的人,所以,在徐志摩空难死后,她在上海创办了女子服装公司,女子银行,开了女性风气之先。他和林徽因,是对方的退却,志摩不可能也没理由永远为她停伫。她毅然选择了事业,最终和梁思成在建筑界获得了辉煌的成就,在日后成为国徽的设计者之一。林徽因虽然退却,但她和志摩都选择了举起祭刀,以最圣洁的方式与以往诀别。他们,虽然没有结局,但毕竟都是爱过的……他和她,都有常人所缺的一种决绝之美!再来看看他和陆小曼,两人真心相爱,冲破重重阻碍,从不曾放弃过,不曾退却过,最后他们终于在一起。如果他们生活在今天,他们的爱情一定会被我们所接纳。只是很遗憾,他和小曼的爱在那个时代被扣上了“反礼教”的帽子,大家都不认可……为什么只有志摩给人以浪子的形象?我欣赏徐志摩的爱情。无论从哪方面,他都是一个专一的情人。只要对方拿爱与他回应,他就会坚持到底,专一到底。志摩的坚韧,有几人能做到?又有几人能创造?

我欣赏徐志摩的功勋。徐志摩为中外文化交流做了很多的贡献,单从他翻译的诗来说,有六十多首外国诗,被他用优美的语句翻译出来。还有康桥和翡冷翠,其实就是剑桥和佛罗轮萨,翻译得这么美,让国人看了就有想出去见见的冲动。志摩就是能创造出这样一些美丽。不得不说志摩的朋友。志摩的朋友中大部分都是外国人,如印度的泰戈尔和英国的哈代。志摩可说是为中外文化交流写了一句题记,谱了一段前奏曲。

徐志摩陆小曼范文第6篇

我看过一个电视片,讲女人故事的。这位女士原本有一个和睦的家庭,后来丈夫移情别恋,与她分手。她非常痛苦,于是,她向前夫和第三者开战,去他们单位闹,让他们无法工作,最后远走他乡。媒体报道了她的故事后,一些与她有相同经历的女性,前来向她求助。她就利用自己的经验帮助她们,让她们向丈夫讨公道、分财产。

先后有15位女性,在她的帮助下维护自己的权利,争得离婚赡养费。但令人震惊的是,在这场漫长的离婚大战中,这15位女性先后患上癌症,有的已去世,有的正在与病魔抗争。她们虽然讨回或部分讨回公道,但却付出了生命这份昂贵的代价!

看罢我久久无语,惊得说不出话来。

我深信,这15位女性,善良贤淑,全身心地爱着丈夫和孩子,忠实于自己的婚姻与家庭,她们没什么过错,她们唯一的过错就是爱得太专一、太投入,以至于深陷其中,不能自拔。她们用别人的过错惩罚了自己。

有人说,男人最大的缺点是不能专一的爱,而女人最大的缺点是爱得太专一。女人爱上男人,就想要嫁给他,从此天长地久、白头到老。但婚姻是两个人的事,你想要天长,他未必要地久。今天爱你不等于明天爱你,移情别恋不仅发生在屏幕上,生活中也时时上演。

当爱不在、情已空,他要转身离去,你该怎么办?在这方面,我最欣赏的女人是张幼仪。

张幼仪是著名诗人徐志摩的结发妻子,一个没受过多少教育、没什么文化的旧式女人。但两人的结合倒不完全是旧式的,张幼仪的哥哥与徐志摩是好友,两人在结婚前就相识。张幼仪爱慕徐志摩的才华,徐志摩又不敢违背父母之命。二人婚后不久,徐志摩远赴英国留学,结识了美女加才女的林徽因,顿生爱慕之情,写信回家要与发妻离婚。

徐志摩陆小曼范文第7篇

1、《偶遇》: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你不必讶异,更无须欢喜,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

2、注:写于1926年5月,初载同年5月27日《晨报副刊·诗镌》第9期,署名志摩。这是徐志摩和陆小曼合写剧本《卞昆冈》第五幕里老瞎子的唱词。

3、这首《偶遇》小诗,在徐志摩诗美追求的历程中,还具有一些独特的“转折”性意义。按徐志摩的学生,著名诗人卞之琳的说法:“这首诗在作者诗中是在形式上最完美的一首。”(卞之琳编《徐志摩诗集》第94页)。

(来源:文章屋网 )

徐志摩陆小曼范文第8篇

语言学家赵元任和杨步伟,人称“神仙伴侣”,赞扬他们是一对为人所羡慕的佳偶。1921年6月1日上午,他们在北京市小雅宝胡同49号住处,请老朋友还有杨步伟的同行朱徵小姐(医生)一块儿吃晚饭,由杨步伟亲自下厨做四样美味的小菜。饭后,赵元任微笑着取出手写的一张文件,说要是朱徵大夫和先生愿意签名作证,他和杨步伟将极感荣幸。就担当了赵元任的证婚人,朱徵担当了杨步伟的证婚人,所附加的条件是:补贴四角钱印花税票!赵元任和杨步伟就这样结了婚。

是送给他俩礼物的第一人。因为事先已经“猜想是怎么一回事,为了有备无患,我带了一本有我注释的《红楼梦》,像礼物一样,精致地包起来。为预防我猜错,在外面加包一层普通纸张”。猜中啦,及时赠送了唯一的珍贵礼品。

徐志摩与陆小曼的结婚可谓好事多磨,他们的再婚遭到了很大的压力。积极参与其事,尽力撮合,充当月下老人,双方的家长才同意他们结婚,不过要求婚礼必须由做介绍人,梁启超证婚。当时,梁启超同样反对徐志摩和陆小曼的婚事,与梁启超之父出面,梁启超才最终答应证婚。在婚礼上,梁启超说:“徐志摩,你这个人性情浮躁,之所以在学问上没有成就……你们俩都是过来人,离过婚又重新结婚,都是用情不专,以后要痛自悔悟,重新做人。总之,我希望这是你们俩这一辈子最后一次结婚!”如此痛快淋漓地臭骂当事人的证婚词,古往今来绝无仅有,想必当时也会汗流浃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