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大学校园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 哲学 大学校园文化 特征
中图分类号:G410 文献标识码:A
1 概念界定
1.1 文化
文化很难准确定义,研究者从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等视角提出了不同的定义。美国的克罗伯和克拉克洪在《文化:概念和定义的批评考察》中收集了定义164种。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的定义得到相对广泛的认可:“文化是一个复合的整体,它包含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个人作为社会成为所必需的其他能力及习惯。”①罗竹风主编的《汉语大辞典》对文化解释为:“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②这也是我国普遍使用的一个定义。
1.2 大学校园文化
大学校园文化是在大学针对自身的教育目标和办学特点,长期逐渐形成的精神环境、文化氛围、制度规范、人文景观和各类活动。通过校园文化建设逐步形成能体现自身特点、反映群体共同追求、群体公认的价值观和道德观、群体共有的文化蕴涵的一些精神提炼和物化表征,并在校园内形成一种潜在的氛围,对校园中的人和事产生顺应这种氛围的影响。从心理学上,大学校园文化是一种“集体无意识”,③是大学代代相传的思想和经验在人们心理上的沉淀。
2 校园文化的主体性特征
2.1 大学校园文化的主体性
主体性是人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作用和地位,是人的意义的体现。校园文化的主体性表现在人对文化的自为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大学校园文化源自师生的自为性。人是文化产生的唯一主体。文化因为人要满足自身的需要而在实践活动逐渐产生,也就是源自人的自为(人的活动),是主体存在方式的对象化。大学校园文化源自师生的自为,师生的需要就是大学校园文化产生的源泉。大学师生以自身为目的,以教育教学活动为手段,从而形成大学校园文化。
大学校园文化延续依靠师生的能动性。这种能动性表现在文化自觉和文化能动两个方面。“文化自觉”由先生提出,意指生活在某个特定文化环境中的人,应该对自身的文化有“自知之明”,包括其文化的起源、生成、特点、走向等。大学师生身处大学校园,就应该对大学校园文化形成“文化自觉”,并以大学校园文化的主体身份推动校园文化的自我认识、自我觉醒、自我创建;文化能动则是指主体的能动性在文化中的体现,是师生有目的地、积极主动地去认识、建设、提升校园文化。具体表现为他们对校园文化的思想和理念以及由此产生的文化行动。
大学校园文化提升依靠师生的创造性。创造性是主体特有的能力,是文化的新颖、独特、深化、提高的内在机制。创造性是校园文化不断进步的关键。自为和自觉只能带来校园文化的产生和传承,而校园文化的进步和创新则必须依靠师生的创造性。校园文化只有不断发挥大学师生的创造性,不断地产生更新更进步的校园文化,提升校园文化的价值实现、道德水平、审美层次,才能推动校园文化的发展。
2.2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校园文化主体性的根本体现
马克思把人的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其最高阶段表现为“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④这说明了人的发展史实际就是全面发展和主体解放的历史。马克思指出:“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由此展开,人的本质包括类本质、社会本质和个体本质。人类本质体现在人的劳动能力和劳动实践的发展,特征是公平和正义,是人的“应有发展”,社会本质体现在人的社会关系的发展,特征是秩序和效率,是人的“和谐发展”,个体本质体现在独立自由的发展,特征是人的自主、自立、自为和自强,是人的“个性发展”。 这三个本质发展之和,构成人的全面发展。
2.3 以人为本是校园文化主体性的时代需求
以人为本表现了以人为本原、根本和出发点的思想。人的发展与完善是终极价值,文化建设应该确立以人为中心、实现人的意义的目标和理念,把人作为一切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以人为本思想是校园文化的主体性的时代需求。大学校园文化的以人为本,表现为以教师和学生为本,重视师生的基本需求、利益、追求、幸福,实现校园的和谐。
3 校园文化的理性特征
理性是大学校园文化的必经之路。教育是针对“人”的事业,其本质是对人的本质的阐释和人的自我完善。大学文化应该唤醒人的理性意识、塑造人的理性精神、培养人的理性能力,大学文化发展过程,就是一个不断理性化的过程。
3.1 校园文化是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统一
马克思·韦伯把理性行动分为价值理性行动和工具理性行动。价值理性是建立在对某些固定价值观念的信仰基础上的理性,重视动机纯正和实质正义,不过多考虑行动的结果;而工具理性则是指建立实现某种实用的、功利性目的基础上的理性,强调工具和手段的有用性,通过预测和精确计算来实现目标,追求效率、重视结果。⑤
大学文化对大学师生实施影响。这种影响不仅对人的生存方式、生存能力、生活质量提供帮助,更对人的自我认识、人格塑造、自我完善提供指引。即:大学文化一方面应具有工具理性,关注师生的现实利益与现实发展,另一方面也应该具有价值理性,关注人类的终极价值。只有在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统一的情况下,才能树立起文化的、历史的理性观,使大学师生在理性思想指引下追求真理、传承与创造人类文化,培养人的独立人格、自由思想和批判精神。
关键词:大学文化;大学精神;隐性文化因素
中图分类号:G6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17-0186-03
近年来,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在国家战略支持和各大学主体的自我努力下,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进步,尤其是在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纵观大学文化建设的历程和各方努力,大学校园文化的隐性因素始终没有得到有效的关注和研究,从而使得其行为层面和精神层面问题百出。原因之一,可能是隐性因素本身难以被觉察和引导的特点。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具体有哪些显性因素,有哪些隐性因素?显隐又该如何判断?隐性因素本身具备哪些特点?明确上述问题,有助于全面推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本文试图努力对以上问题做一简明分析。
一、大学文化与大学精神
大学文化,通俗地讲,就是以大学为载体,通过历届师生的传承和创造,为大学所积累的精神成果及其蕴含这种精神成果的物质成果的总和。[1]华中师范大学的周挥辉教授认为,我们倡导的大学文化就是以追求真理和培养人才为主旨的维系大学存在和促进大学发展的精神、制度、环境和校园文化的总和。大学文化的核心是大学精神,体现在学校的校训、制度、行为中。[2]大学精神的突出作用在于对大学文化的标志性概括与引领。大学精神包括,人文精神、科学精神、自由精神、独立精神等多个层面。[3]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大学文化的载体是大学,创建的主体是历届师生;大学文化本身是历史选择的结果,包含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大学精神是大学文化的核心,其含义极其广泛。
二、大学校园文化中隐性因素的判断标准
有的学者认为,大学校园文化中所谓“隐性文化”主要是指观念和风气,而“显性文化”则是规章制度、标志性建筑等,[4]这种划分不无道理,这是以可视(visible)与不可视(invisible)为标准来判断其是显性因素或是隐性因素。笔者认为,无论是物质、行为、制度或者是精神气质,都有可视与不可视的成分。比如对标志性建筑,显然能够看出其高度、颜色、造型、位置等外观因素,但却难以理解其内涵,或者说其与学校发展的历史渊源的关联及其本身的文化内涵。大学建筑文化具有显隐并存的特点,这种文化是大学校园所特有的无形精神文化与有形物质环境的复合体。它包括两个层次的内容:其物质主体是大学建筑及其营造的校园环境空间,为大学师生提供了教学、科研、生活的物质环境;另一方面,大学建筑所蕴涵的文化内涵能陶冶情操,是大学师生的情感依附,它对大学的文化品质、理想追求、历史风格、声望形象等具有表征作用,是大学文化的物质环境依托。[5]所以,大学建筑的外观易见,但其所寄托的文化品格、历史记忆等因素却难以将其定义为显性。从大学制度文化的角度,可以看到规章制度的存在形式,比如学校文件、宣传标语等,这是制度文化的物质载体,我们能切实地感受到。通常来讲,透过制度本身还可以探寻到制度建设背后的力量。制度的形成过程是利益博弈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各个利益主体均会发出自己的呼声,表达自己的诉求,从而保证在新的秩序规范中有效地保证自己的利益。而各方力量的内部较量却很难从学校的文件和标语中体现出来。除此之外,有学者指出,我国社会在历史转型的过程中存在显性的制度化和隐性的制度化两个方面。显性制度化即正式的、通过明确的公开的规范引导人们的行为,即把人们的行为纳入到正式的制度体系和社会关系模式之中。在中国,它是由国家推动的,自上而下的,在形式上是具有普遍意义的。“在市场体制的推进中,随着交往的扩大,新领域的出现,和不断变化的社会关系,社会产生了新的交往、交换需要,出现了明显的社会力量分化的趋势。这些力量及其交往的需求和利益需求成为隐性制度化的动力。”[6]同时,李金教授指出,这种隐性制度存在普遍性。当前大学制度文化建设中,隐性制度也是无时无刻不在,或为学校发展文化进步提供着隐形动力,或不经意间起着反作用。当然,观念与精神从通常意义上讲是不可视的,但是在现代社会,再抽象的精神也必须由其物质载体,否则又如何能够认识和理解他们呢?
鉴于以上分析,大学文化建设中的隐性与显性因素,非仅以是否为视觉所见为标准,不能以物理角度上的存在称之为显性或隐性。大学隐性文化更多地表现于非物化的文化和物化文化背后所蕴含的人文意蕴。“在林林总总的大学中,几乎每一所大学都能非常明确地告诉你:它具有什么样的办学理念、特色和成绩,但只有一部分的大学有自己独特的‘精神’。这种大学精神是难以言说的,但又是具体可触的。它能将具有不同思想、文化、专业背景的知识分子凝聚在同一个目标下,在大学遭遇艰难曲折时升华为一种顽强的亲和力和奋斗力。在这样的大学受过教育的人,会长久地怀念它。”[7]这种难以言说又具体可触的精神,堪称大学文化隐性因素的内涵。
因此,笔者认为大学文化隐性因素的考量不能忽视以下两类因素,一方面即大学中含蓄与隐含(implicit)的文化力量,应该将其纳入到隐性因素中来,与其相对应的是显著的外在的(explicit)文化因素;另一方面,还应该有非正式的物质因素、行为因素、制度因素和精神因素(informal factors),与之相对应的是正式组织因素(formal factors)。隐性文化的考量不能单纯从某一个角度,而应该从多角度进行评估和衡量。这三个维度:可视与不可视(visible or invisible)、显著的与含蓄的(explicit or implicit)、正式的与非正式的(formal or informal),使用不可绝对化,应该视衡量对象的特点具体加以应用。
通过以上论证,结合大学文化分类的四个层次,可以得出大学文化隐性因素的大致对象:从物质层面讲是:大学建筑风格和历史渊源,情感依附和表征意义;从行为层面讲是:大学师生的行为背后的力量,如动机、目的等因素,其中尤为重要的是学校面临重大选择时的决定;从制度层面讲是:大学当中所隐含的非正式的制度和非正式组织的行为规则;从精神层面讲则是:非口号性制度性精神,更重要的是隐含在大学精神之里的内涵,其中包括师德、学风、管理理念和校史发展进程等方面。
三、大学校园文化隐性因素的性质分析
大学校园文化具有诸多鲜明的特点,隐性文化不但具备大学文化的共同特点,而且本身具有鲜明的性质。梳理大学隐性文化的性质,厘清大学校园隐性文化的特点,继而分析几个特点之间的关系,对于建设什么样的大学文化、如何建设这样的大学文化,具有重要要意义。
1.存在形态的弥散性与聚合性
大学校园隐性文化脱离正式组织模型,因而具有了比显性文化更为突出的弥散性,充斥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整体上呈现出不规则性。同时,也正是这种弥散性赋予了大学校园隐性文化因素细微但整合的力量。隐性因素存在于校园文化各因素的不断运动和变化中,伴随着影响学校发展各方力量的博弈而变化。在这个过程中,成为学校综合实力表现的不可缺少的因素。在学校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和层次都弥散着隐性因素的影响,这种影响力外化于正式组织和成员的行为表现,内在于决策者和管理者的行为动机。大学校园文化的隐性因素聚合于各个行为主体(既可能是自然人,也可能是组织),在不同主体身上表现不同的特点,发挥不同的影响力,也呈现出自然而然的聚合性。聚合性制约着隐性因素的作用对象、呈现方式和力量大小。隐性文化的聚合性特点是正式组织结构和显性组织文化力量场干预的结果,也在一定程度打上显性文化的烙印。隐性因素和显性因素在大学校园文化的场域中不断较量,对隐性因素的重要影响即是其弥散性和聚合性特点的相互迁移与转化。
2.功能指向的积极性与消极性
校园隐性文化对于校园文化建设而言是把双刃剑。就目前而言,大多数学者一提到校园隐性文化都将其称之为推动力量,这是不妥的。一方面,校园隐性文化给实践者提供一个中介或平台,这个平台由于其本身具有强大的力量和优势,能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无时无刻地发挥作用,具有时间上的延续性和空间上的包容性,如初春之细雨,漫洒于天地之间,浸润万物。但是,这只是隐性文化所具备的特点,至于发挥何等性质的作用,还应该视隐性文化本身的属性来定。隐性文化本身是正向力量,具有积极作用,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能够起推动作用。倘若隐性文化本身不具备这种正向的推动力,反而会借助其强大且无处不在的力量场域,给大学校园文化建设造成不能忽视的消极影响。因此,不应该笼统地将隐性文化看成是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推动力量,全面客观地看待隐性文化,有利于深化对其功能上双重作用的认识,也有利于在文化建设中对其进行有效的引导和利用。
3.作用发挥的无形性与有形性
隐身性是隐性文化因素固有的本性,隐性文化因素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的无形性缘于其本身的隐身性。文化存在本身就难以视觉可见,隐性文化这一特征则更加突出,从而使其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更加隐蔽地发生作用。大学校园文化隐性因素在无形中影响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其作用难以估量。正式组织框架下的文化体系,以组织框架内的力量推动文化建设的步伐,在这个过程中必将受到隐性文化的影响。隐性文化因素能够干涉问题解决的过程和结果。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再隐蔽的力量都会从其作用对象的结果上看到痕迹。虽然隐性文化因素很难从过程中把握其作用的发挥,但就结果而言,大学文化建设的诸多方面都可以找到其踪影。简言之,隐性文化因素悄无声息地影响了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
参考文献:
[1]乔树桐.大学精神创新与大学文化构建[J].思想教育研究,2004,(12).
[2]周挥辉.大学文化问题研究[J].中国高等教育,2008,(7).
[3]张路杨.校园文化建设中大学精神的培育对策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0.
[4]韦良.大学隐性文化在大学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分析[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08,(5).
[5]王露.显隐并存,与时俱进——我国高校建筑文化初探[D].重庆大学,2003.
“韩流”对大学生意识、思维和行为产生了各种或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在这种严峻局势下,应如何进行校园文化建设,成为了各大学广泛探讨的问题。本文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大力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尊重多元文化共同发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加强并引导自身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以促进校园文化建设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
“韩流”;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多元文化建设
1“韩流”对大学校园文化的双重影响
当今社会,多数大学生都属于“90后”这个群体,不予置否,“90后”这个群体对于新鲜事物有着极强的接受能力,但是由于这个群体自身的特质,他们对于新鲜事物的辨别能力并不高,因此,面对“韩流”迅速席卷,大学生不能很好对其进行区分,这导致了“韩流”对大学校园文化将会产生积极和消极的不同影响。
1.1“韩流”对大学校园文化的积极影响“韩流”作为外来文化,在全球化趋势下,它对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以及青年的发展必然会产生积极的影响,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同时一定程度上能培养积极乐观的态度,促进大学生人格的完善。
1.1.1“韩流”有利于填补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韩剧《家门的荣光》,在各演员的言行举止中,无一不渗透着韩国民族对于长、幼、尊、卑的重视,比如见面要相互鞠躬问好,在餐桌上如果长辈没有开动,小辈是不允许先吃饭的。而这些在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也是同样作为精华需要被继承和发扬的。因此,在观看韩国影视剧等相关作品时,大学生可以在感受韩国文化传统时,回味中华民族的精髓,使自身更好的坚守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同时填补当代大学生传统文化知识匮乏的状况。
1.1.2“韩流”有利于培养积极乐观的态度在韩国影视剧中,多数人物设定为“灰姑娘”与“白马王子”。在女主角的生活中,一定会遇到各种艰难遭遇,但是,她一定不会放弃希望,一定是以最乐观的状态生活,继而遇到生命中正确的那个人。对于广大乐于观看韩国影视剧的大学生而言,的确产生了很大的支柱作用。当代大学生基本上都是作为独生子女的“90后”,抗压能力并不是很强大,因此,在遇到生活中的挫折时,往往会对自己的未来产生迷茫,失去信心。而韩剧中人物展示出来的积极乐观,坚强努力正是广大大学生所需要的。
1.2“韩流”对大学校园文化的消极影响“韩流”如同一把双刃剑,会对大学校园文化以及青年学生产生消极影响。由于“韩流”背后蕴藏的文化传统以及政治色彩,一定程度上将影响大学生了解中国的历史,甚至是将中国历史进行歪曲。同时,在丰富的物质包装下,它将影响大学生信仰的确立,以至对大学生信仰的坚定产生破坏。
1.2.1“韩流”影响大学生了解中国的历史2013年播出的韩剧《奇皇后》,以中国元朝时期和韩国高丽时期为背景,但整部剧却在各个细节中不遗余力的描绘中国统治的落后,国力的薄弱等等。类似的还有很多剧集,比如:《该隐与亚伯》、《大长今》等等。这些带有主观民族主义色彩的韩剧会极大的误导“90后”大学生的视听,使他们无法正确辨别自己国家的历史,只能一味盲目接纳。
1.2.2“韩流”影响大学生树立人生榜样一个人能否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很大程度上由自身的信仰所决定。但是由于时代的发展,大学生学业负担相对沉重,心气浮躁,不能很好剖析自己,不能明确自己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然而随着“韩流”的广泛渗透,许多大学生将那些由韩国娱乐公司斥巨资打造的明星视为自己的男神、女神。显而易见,这种在树立榜样上方向的扭曲,会对大学生未来的成长造成极大的危害。
2正确引导“韩流”,强化“主流”大学校园文化建设
正是因为“韩流”对于大学生会产生积极、消极两种不同的影响,所以作为大学生学习成长的所在地,大学需承担责任,加强大学校园文化,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更需要尊重多元文化共同发展,引领学生对“韩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进而加强自身大学校园文化建设。
2.1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现,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和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随着时代不断演进,大学校园更要引导学生继承并发展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2尊重多元文化共同发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尊重并学习多元文化,构建以“多元文化”为载体的大学校园文化环境。在校园的思想工作者需要提高自身素质,积极借鉴国内外多元文化,还要不断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促使学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可以通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形式加强学生对于多元文化的理解。
2.3加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引导学生构建正确三观明确中韩文化之间的异同,加强并发扬中韩文化中的相同点,严肃并认真对待文化之间的差异处。可以将中韩文化的交界点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相结合,发展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致力于创造校园文化的多样性,力求贴近校园文化生活,符合道德标准,进而,更好的促进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构建。
3结语
总之,“韩流”文化有自身的优势与劣势,对学生的成长也如同一把双刃剑,各有利弊。但是,随着经济、文化的全球化趋势越来越严重,作为大学生更应该在紧跟时代趋势的大环境中,以辩证的眼光看待,坚守内心的文化价值观。本文从“韩流”文化给大学生带来的消极影响和积极影响,以及面对“韩流”,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应如何应对的方向论述。这更说明,在“韩流”席卷亚洲的当下,辩证对待“韩流”的重要性,加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参考文献:
[1]马丽慧.基于“韩流”背景下的大学校园文化建设[J].学校管理,2015,(11).
[2]杨怡飞.基于“韩流”背景下的“90后”大学校园文化建设[J].时代文学,2014,(11).
[3]陈靖,赵斌,焦昆“.韩流”与大学校园文化建设[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9,(12).
【关键词】佳木斯大学;校园;景观设计
作者:杨涛,刘金萍
佳木斯大学地处美丽富饶的三江平原腹地,坐落在北国边城佳木斯市,是由佳木斯医学院、佳木斯工学院、佳木斯师范专科学校和原佳木斯大学四所院校合并组成,学校占地面积14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95万平方米,设有五个学区和一个高科技园区,随着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佳木斯大学在原有校区的基础上进行了扩大和改建,重视校园的和谐统一和人文精神的体现,大大的改善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也使校园的整体形象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1大学校园景观建设的作用
大学校园景观作为文化精神传承的重要载体,对大学生文化素质的培养有着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它承载和积淀了历史、传统、文化和社会价值,蕴含着巨大的潜在教育意义。在进行校园规划、绿化设计以及人文景观的建造时,要把人的发展目标隐含在设计之中,通过外部优美的环境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审美能力,赋予物质设施以独特的文化内涵,使之具有较为深厚的文化底蕴,彰显校园文化主流,存留于学校的各个角落,也融合到学生的生活中,对学生的观念和行为起着无形的影响,从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2佳木斯大学校园景观设计原则
2.1功能性
2.1.1学习功能
佳木斯大学作为教书育人的高等学府,其校园环境要具有辅助学生学习的功能。除了要有赏心悦目的景观视野外,在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宿舍楼之间还要有尺度适当,有可以休息驻足的庭院,在校园中要有足够的绿地树荫可供阅读背诵,还要有公共的广场庭院空间可供师生讨论交流。良好的景观氛围能启发学生的思想,激励学生的行动。
2.1.2锻炼与休闲交往功能
佳木斯大学培养的是适应当代社会发展的全能型人才,一个合格的大学生,要适应竞争激烈的岗位,除了要掌握良好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外,还需要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强健的体魄与充沛的精力。良好的校园环境能作为运动场馆的补充,能在课余时间为师生的交流、聚会提供良好的户外活动空间。
2.1.3交通功能
佳木斯大学师生人数众多,通常达2万人以上,校内交通具有聚散集中的特点,因此在校园整体环境中,大多数园路都要承担分散人流的作用。一般的曲径、幽路不能承担这样的功能,佳木斯大学校园中的园路兼顾师生流量、速度与景观的关系,尽量减少无效路径,提高交通效率,使之既满通的需要,又有助于整体校园景观的形成。
2.2文化性
佳木斯大学是各种知识、文化、人才融合之地,是培养国家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场所,它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背景、深厚的文化底蕴、典雅的人文气息还有丰富的人工创造的环境,属于具有人文色彩的教育性建筑,同时由于是寄宿制,校园环境对学生意识形态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校园景观设计与建造时,佳木斯大学充分考虑人文性、社会历史性、文化交融性。在校园景观的设计中应当体现多种文化知识的集合,丰厚历史的交织相融,校园景观设计在形式、内容和表现手法等都应传递人的信息、文化的气息,校园里都建造学校创立者、学校培养出的学术大师等名人雕像,都是校园文化性的重要展示。
2.3生态性
要创建一流的大学,就必须拥有与自然环境相协调的优美、自然的校园景观,这样才能保证大学校园的可持续发展。佳木斯大学校园景观设计与建设充分考虑到生态性原则。在校园景观规划设计时,将景观的多样性、景观结构与生物多样性和景观格局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通过生态原理的合理运用,突显生态景观的独特作用,并使其功能得到灵活地发挥。
3佳木斯大学校园景观设计内容
3.1校园主出入口景观
校园的正大门,不仅是交通流线的关键位置,还是人们对这所大学的第一印象。它不仅仅指大门建筑、内外广场,还包括建筑内外的机动车回车空间、停车场及周边的整体环境。佳木斯大学把主出入口作为校园整体景观的一个序幕,把它视为校园景观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风格、布局上应服从于整体,形成独具特色的校园主出入口景观,大门建筑、周围环境、地面的铺装、植物的配置等设计时采用简洁、大方、明快的手法,展现出学校的特色和庄严。
3.2校园中心区景观
校园中心区是整个校园景观中的焦点与,它是学生和教师的主要场所,通常是由图书馆、大礼堂、主要教学楼、行政管理大楼、广场和绿地等围合而成的较大空间。佳木斯大学有五个学区就形成五个校园中心区景观,各具特色,在交通流线和空间的设置时根据各功能空间的不同进行设置,既要满足教学、工作、学习的物质功能,更要满足增进师生交流、激发灵感、创造智慧、提高修养、陶冶情操的精神功能。
3.3开敞空间体系景观
佳木斯大学校园,是名符其实的“大园”,其中,建筑外部的开敞空间又占其大部分。开敞空间是体现校园外部空间质量的重要方面。开敞空间并非越大越好,它的宜人性和层次性才最为重要。因此,大面积的校园开敞空间体系分园而治,在开敞空间体系景观中,组合成大、中、小不同层次的开敞空间,每个层次的空间都有自己不同的尺度和空间感。
3.4植物景观系统
植物在佳木斯大学校园景观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优美的校园环境在对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陶冶情操、净化心灵以及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是除了建筑以外最能体现校园景观特色的素材。佳木斯大学校园在植物景观设计中应充分考虑植物的多样性带来的丰富景观、植物的季相性带来的季节景观、植物的层次感与疏密度带来的不同空间感受。作为景观中活的因素,不同植物的动态变化过程能使校园景观年年有不同、季季有变化、处处有惊喜,依据校园绿化的特点指导植物配置的进行,并采用不同的配置手法和技巧实现景观效果和相应的教育目的。
3.5其他
1.大学校园绿地的功能
1.1环保实用功能
大学校园绿地与其它绿地类型相近,具体有以下几种功能和作用:
(1)丰富校园景观。校园绿地为校园景观增添生机和乐趣,为师生提供空气清新、环境优美和多样的休闲娱乐、互动交流的活动空间和场地。校园内的植物绿化,把学习区、生活区、体育健身区、行政区等功能各异,景观各色的分区系统有机地分隔,增强了各个区域的相对独立性和空间的合理性。
(2)师生学习、互动的户外场地。为全校师生提供了全面的、功能多元化的学习、互动、健身、休闲的场所和基地。师生在郁郁葱葱的环境中赏景,在草坪上学习、活动。另外,校园中种类全、数量多的树种,也为学生植物识别等课外实训课程提供了大量的素材,起到科普教育的作用。
2. 大学校园绿地设计
校园绿地规划设计应从规模和定位出发,结合所处的区位,利用基地地势、水体形式及建筑楼体的情况进行统一安排。中心主场地的绿地要场地开阔、交通便利,突出主旨,体现校园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个性特征,彰显校园特色和时代精神,其它绿地也应结合布局结构、绿地形式、大小和环境的特点,讲求造型新颖、植物配置形式多样。注重以乔木为基干,加之以灌木、花卉来充实完善绿化层次和结构,达到最佳绿化效果,创造生态效应,并注意引入例如秋色叶树种等以求景观四季多变,同时注意与设计理念和环境特点综合考虑,协调统一。
2.3.1 区域
校园中的各部分因效用有所区别,其造景也各有特点,学习区、生活区、体育健身区紧密相连而又各显特色,同时,每个区内因需保持统一而形成连续的景观序列。如学习区内的绿化特点应把握庄重、严整,多为规则严整布局,而学生及家属区、生活区或游览区的小游园内绿化应保持恬淡、清幽基调,景观形式多样,给人创造静谧、私密的空间和情调,布局随园路收放自如、流畅灵活。因此不同区要形成材质多样、景观丰富的基本环境,对整个校园场地空间的内涵和气质达成共鸣。
2.3.2 边界
校园绿地的边界具有增强内部联系,分隔、统领不同景区、丰富视景空间的作用。边界的连续性和识别性是相当重要的,不同区间用过渡连接自然的边界加以分隔,能增强识别性。如体育健身区周围的分隔绿化带,通过乔、灌、草的复合栽植,使有动有静,不同的体育项目与校内的教学区域、生活区域互不影响,起到完整合理的分隔作用。校园内常出现水体的设计,例如水体与陆地的过渡地带与边界线如驳岸的设计中,驳岸一般线条自然、流畅与周围要素结合紧密,陡缓相接,流畅自然的驳岸边界线条给人以生动的自然情趣和与自然息息相关的亲水体验,驳岸中,水与陆的盈动与静谧、精巧与豁达在方向、材质和静、动态景观效应上形成明显的对比,为景观效果增加了另外界面的美。校园内各区的分隔与围合形成对比鲜明,协调统一的环境划分,使边界景观特征更加清晰。
2.3.3节点
校园的中心广场起着主体营造校园气质的作用。这种内聚的风格形式可以由建筑组群、山水地形、绿地空间来形成和实现。而某些场所的物质基础、空间形式等融入历史、文化内涵便形成了场所精神,通过精神内涵的注入与凝练给人以深刻的视觉、心理印象和感受。师生聚集、交流、娱乐、开展各样活动,借助表达的景观意象,传达的景观含义感受和体验校园的内涵积淀,获得共鸣,增加向心力、凝聚力。另外,建筑周围的空间尺度宜人不仅与建筑形式、体量有关,还跟建筑与周围空间边界的间距有关。设计时应首先将广场的人流量作为调研前提,做到尽量满足基本活动的相关需求,在静止观赏时,由于造景的处理手法又显得空间大小适宜。同时,也要加入各色景观,形成景观脉络,赋予深刻的文化内涵,使其成为校园的信念感召和精神统领。
2.3.4道路
道路形态应从使用角度出发,使得各级别、形式的道路比例适中、曲折有度。通常情况,校园主路人流集散力较强,也是重要展示窗口,宜场地开阔、交通便利,路两旁配以遮荫树或树池座椅,开敞草坪点缀以整形,形成开朗的环境风格。主路间隔绿化带可参考组合花坛形式,中间允许人员通行和游览,植物可群落式栽植、孤植等,两侧配以草坪或剪型球、绿篱,表现出规则、含蓄、严整但不失情趣的风格特点。校园绿地内其它道路可结合分区、造景因素生动、自然,游憩小径更可营造曲径通幽、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境。路旁的建筑、园林小品、植物,道路的走势、蜿蜒曲折、形式等也同理能增强、提高道路的层次感和多样性,辅助道路的景观效果,形成动态活跃的景观,增强灵活性和连续性。
2.3.5 标志
校园中的标志,如小品都是直接的文化艺术的宣传平台和传递载体,通过对相关历史和对应文化精髓的精炼概括与细致加工,使之量化、具象,具有宣传、引导、烘托气氛等功能,呈现出积极向上、拼搏进取的精神面貌,形成特色鲜明、风格特别的景观,能起到标志性和宣传作用。标志物不仅表现应有的观赏意义,而且还给人以无尽的精神愉悦和心理享受。同时,营造某种意境,使人流连忘返。
3. 结语
在大学校园绿地中,以上景观要素规划设计的重要环节可概括为:
(1)形成人车分流、自由通行的环路网络系统,宜便捷、具有可识别性、保证安全且两旁有遮荫树,景色宜人。
(2)校园与外部边界宜明朗,形成坚实的防护、隔离。设计宜考虑造景,适当结合镂空等造景形式,形成整体风格统一,景观景点细腻的形成具有生态要素、个性突出的校园。内部边界应结合环境情况,在进行分隔各区域的功能、场地、空间的同时营造良好景观。
(3)按照合理进行功能分区原理,使得各个功能、景观分区互不干扰而又各具特色,必要时保持一定联系,根据分区和艺术布局形成具有代表性的景观。
(5)融合大学校园的基础环境和人文要素,引用校园的主题标志物,形成校园清幽、风格突出、富有个性的大学校园绿地景观。
参考文献
1.杨艺红;高校绿地景观文化研究;南京林业大学;2006年
【关键词】: 和谐;大学校园文化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7-0668 (2008)0110018-01
一、和谐大学校园文化的内涵
中国是最早提倡和谐的国家。早在西周末年周幽王时,周太史史伯就提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哲学命题和思想理论。《论语・子路》中孔子提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学而》中有孔子又说:"礼之用,和为贵",可见,儒家把"和"作为了人们立身行事处世的价值目标、评判标准和理想境界,"和"的思想事实上被置于儒家思想体系的核心。传统儒家认为"和"是一个生成的过程,是宇宙万物产生、发展、运行的根本法则和规律,是不同事物与元素的交汇融合,是一个不同事物或元素相克相生的过程。简言之,"和"是一个统一了矛盾,并且实现着融合的互动的过程。
大学校园文化是从属于社会主流文化的一种亚文化,是社会文化的子系统。最早提出"学校文化"这一概念的是美国学者华勒,他在1932年的《教育社会学》一书中使用了"学校文化"一词。他认为学校文化就是"学校中形成的特别的文化"。那么什么是大学校园文化呢?大学校园文化就是一所大学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积淀和创造出来的并为其成员认同和遵循的价值观念体系、行为规范准则和物化环境风貌的一种整合和结晶,它表现为学校的"综合个性"随着大学的产生,大学校园文化便应孕而生了,并伴随着历史、社会进程的脚步不断地发展和完善。
和谐校园文化是指在校园文化系统中的各个部分、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状态。和谐校园文化,要求我们对校园文化进行整体性的思考,通过和谐校园文化构建,提高大学教育的绩效,培养适应未来和谐社会发展的优秀人才。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人群。他们之所以能成为大学生是和他们优良的智力水平,意志水平和心理品质是分不开的,他们有强烈的上进心,对外界事物有高度的敏感性,有获取知识的强烈欲望,有追求自由、民主、平等的责任心,社会的价值观、道德观、民族心理等无时无刻不在影响大学生,所以在和谐校园文化构建主题是通过和谐、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建设,培养能够传承文化和创新文化的高素质人才。
二、建设大学和谐校园文化的现实意义
构建大学和谐校园文化是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高校是创造文化,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场所,推进大学和谐校园文化建设,构建和谐育人环境将直接为和谐社会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技术支持。
同志指出:"一个有远见的民族,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一个有远见的政党,总是把青年看作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构建大学和谐校园文化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任何思想政治教育都要依附于人类既成的知识智慧和文化载体,单纯、抽象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没有现实基础的。
建设大学和谐校园文化,构建和谐育人环境,其核心就是以人为本,教育以学生为本,办学以教师为本,在具体实践中就是要实现教育主客体之间关系的和谐。在这种和谐的关系中,每个人都可以充当教育者,每个人也都是被教育者;每个人都在以自己的言语、行为、信念、追求等影响他人和环境,同时每个人也时时刻刻被他人和环境所影响、改变。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可以让青年学生徜徉其中思考、理解、感悟、净化灵魂、升华人格、完善自我。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历来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和平台。构建大学和谐的校园文化有利于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融合,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性和实效性,,有利于营造以人为本、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氛围,有利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三、建设和谐大学校园文化的基本策略
需要研究和谐大学校园文化的特征与构建和谐大学文化途径。借鉴老子的"道法自然"思想,通过研究校园文化如下主要特征:精神性、集合性、社会性、历史性、时代性、可塑性,提出构建和谐大学校园文化的基本途径。通过和谐、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建设,以培养出能够传承文化和创新文化的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当代大学校园规划设计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我国大学校园的发展趋势
1.1 办学模式多元化、综合化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变化。从量上的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以便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在质上倾向于高素质、创新型、复合型人才。于是,各个学校都在努力探索自己的特色,找寻最适合自身发展的模式。
1.2 长远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校园管理
大学是一个创造知识和追求真理的地方,校园管理要站在大学总体定位、构想和布局特性的基础上。在学校发展进程中逐渐促成匹配学校人文精神的整体环境,保证校园整体的长期性、稳定性,形成具有丰富时间性的空间并保持长期的发展模式。同时,也要让校园规划和管理具有灵活性,能根据学校的变化进行微调,既可充分利用具有限定使用年限的设施,又可以预留足够的空地,以便将来随着校园发展的需求,局部性地对建筑物进行改建或者增建。与此同时,必须努力保持需求平衡并妥善运营还没有形成固定化利用形态的设施[1]。
1.3 开放的空间构架
大学是教授、专家、学者和学生等自由交流的场所,具有科研、教学、社会服务三位一体的功能,大学之间的联合和大学内的学习互助比较频繁。在校园的规划和建设中,既要有“整体”性的理念,体现严谨性和统一性,又要能透视“内部”的建筑物等,形成进出方便的空间构架。同时,要设置公共空地,即开放空间。这样的开放空间不但可以形成一种轻松自由的讨论氛围,促进各种各样的交流活动,也可以作为人群休息活动的场所。我们所指的开放空间不仅仅是绿地、广场、运动场等一系列可以供人群活动的外部空间,也包括研究室、图书馆等建筑物内部的开放空间,甚至还可以链接到大学外部的开放网络。在这样的开放的空间环境下,不同立场、不同专业领域的教师和学生就可以跨越专业的界限,共同来营造一个聚集着不同类型的人群的空间。同时建筑物的标识也很重要,应根据已确定的学校品牌定位及宣传主题,进行品牌宣传的首层设计,即VI设计。简而言之,VI设计就是对外宣传主色调的确定,决定着品牌宣传的第一直观视觉效果,是学校品牌对外宣传的第一感官,必须高度符合学校的办学历史、文化底蕴及自身办学特色,形成耳目一新、独具一格的宣传效果。
大学校园设计的新理念和新方法
2.1 大学校园新理念
2.1.1整体化
整体化即强调大学校园的整体设计,提倡从整体校园范畴研究最适宜培养新世纪人才的规划模式。在理论层面,整体设计视大学建设为一个系统工程将涉及规划的各要素归纳为一个整体研究对象进行考虑。具体到方法论.整体设计既强调各专业(规划、景观、建筑)的整合.也强调多学科(社会学.建筑学、生态学、人类学、政治经济学等)的文叉渗透与相互促进。从实践角度讲,整体化校园规划强调以清晰明确并贯彻始终的规划结构来统领全局,对功能分区、文通流线、绿地景观等的规划均须依据设计的核心理念进行合理安排:注重对建筑群体的轮脚造型、外部空间形态.环境氛围的整体把握以营造丰宫而统一有序而充满灵性的校园空间:反对孤立.片面地从校园局部入手进行规划(图1,圈2,图3)。
.
2.1.2 生态化
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强调生态可持续观念是当今建筑与规划设计发展的大方向.校园规划应以薄,自然生态为优先原则强调营造缘色校园还,注孟能源的节约、资源的再利用.减少和避免污染物的排放等方面的问题。以校园绿化环境的曹造为例一方面要对荃地中的自然山地.河流湖沼等原有生态环境采取以保护为主的策略.结合功能分区建构校园的整体生态环境布局。另一方面.也要,视人工生态绿化的规划.使人工与自然环境触合渗透相得益彰.校园规划应该根据校方提出的建筑面积要求.规定合理容积率和绿化率.并严格贯彻执行.最终为校园营造出山水相映绿树成阴鸟语花香、优美而健康的生态景观和人居环境《圈4,图5)。
2.1.3地域化
地域化强调综合当地地域及校园文化的特点.营造出独具特色的校园空间与文化氛围.首先.规大学是人类精神的殿堂,如何创造一个优雅宁静而且有浓厚的文化氛围的学习环境非常必要。创新是现代大学提出的第四个功能,所以培养创造性的人才是大学办学的根本宗旨,也顺应了国家自主创新的战略。划应要充分考虑攀地内部及周边的自然环境条件、气候特征和城市背景.针对其特点进行结构布局。其次应注地域文化[3]。
2.1.4人文化
人文化就是要以人为本在校园规划中充分考虑并薄,使用者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创造既能满足师生学习要求.又能激发文流创造的空间和场所.主要内容包括:强调环境育人.1视公共空间与室外空间的创造及优化.建构多层次的交往场所:依
据尺度人性化、以人为本.步行优先等原则组织多个文往空间及校园教学中心区的公共空间。
2.1.5 场所化
社会交往、信息交流、知识讨论的空间环境在校园规划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校园中创造这样的信息环境:老师与学生可以不期而遇,坐下来讨论学术问题,使创意在讨论与交流中迸发,课内课外学生均有一个良好的校园环境可以相互交流学习。校园交往的空间往往是多层次的。先是室外多层次的公共的绿化平台,再至室内外的小尺度过渡空间,最后到具有较强领域性的室内空间,形成了多层次互相渗透的交往空间。
校园规划设计中,首先应尊重自然环境,使校园建筑设施与自然生态环境相融合,营造出一种和谐的氛围,让高校师生工作、学习和生活时心情愉快。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通常把校园分为三个部分进行设计:一是规划校园中心区域设计,以水系原貌、自然山水景、人文景观为主,以小广场、活动中心、人行步道为辅,人们可以沉浸于自然之中,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二是群体组团设计,包括建筑群之间的空间、建筑物之间的庭院空间。在保留已有建筑数目、水文景观的基础上对空间进行再次改造;三是在建筑物内部设计,应该适当地增加人工绿化生态环境,如绿化廊道、屋顶绿化、墙面绿化、绿化平台等。这样将三大部分成为有机整体,使得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相协调一致[2]。
2.2 大学校园规划的新方法
我国大学能发展到今天如此大的规模,是过去没有预计到的。传统的校园规划主要是依靠道路网形成的流动空间或绿化系统形成的平面空间结构。它们的共同点就是依据有形的物质要素构建空间的骨架,形成发展的基础。这种依据物质要素对空间形态进行控制是传统校园的规划大同小异的重要原因,学校没有根据自身特点形成一种具有校区自身的特色的规划模式。
校园物质空间的规划既要求我们保证艺术性和统一性,也必须保证其未来发展的适应性。我们唯一的选择就是基于一种非物质的控制元素来形成校园空间网络结构,才能做到既真正控制校园的秩序,又保证未来建设的适应性。这种非物质元素是空间秩序形成的主要依据(见图1)。
图1 西南科技大学校园规划
2.2.1 轴线要素
大学的空间轴线可分为两大类,一是由建筑、绿化等围合而成的经过艺术构思形成的空间轴线,如西南科技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天津大学等等,其入口都有明显的轴线。二是由自然山水与现状地貌形成的空间轴线,可称为现状轴线,如厦门大学的海岸轴线。引入城市总体规划常采用的发展轴概念,将时间纳入空间发展规划之中。自然轴线、艺术轴线和发展轴线是对校园空间和不可预见的校园空间发展进行控制的有效手段,达到了保证空间整体秩序、艺术性的目的,也具有适应未来的不可预见性的能力。
2.2.2 空间模数
空间的尺度是空间的重要属性。现有大学中有许多整体特征明显而和谐统一的例子,如华南师范大学、集美大学。它们很明显的特征是城市肌理明确,整体风格统一,其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有一个明显的尺度模数,形成空间发展的基本网络骨架,对空间尺度进行控制可以有效地建立空间秩序。采用建筑学中的模数制,可以规定空间尺度的模数,以模数网格为空间发展提供一种秩序,又可以加快设计速度,提高施工效率、降低造价。
大学的建筑物大部分长度在60米左右。通过规定统一的建筑基地大小和建筑红线范围,就能使得校园大部分建筑物统一在一个模数网络中。这种模数网络控制的方法能有效地保证空间的秩序,并且对大学的规模扩张毫无限制,在网格的控制之下,未来大学校园的空间布局与建筑方案具有多种选择的可能。
2.2.3 活动单元的连接方式
对于巨大的城市尺度而言,建筑单元是相对可以把握的。大学校园因为其基本功能的明确性,根据大学所需功能的组织方式,可以将大学的功能分解为一个个功能的组合单体,在空间上,形成一组组的建筑组合单元,对每个组合单元进行研究,控制其基本单元的形式或功能需求,就可间接对空间秩序进行协调。这些基本的结构类型如同生物的细胞。细胞的不同组合形成了不同的生命体,但是基本单元的组织需要规律,从而形成了正常完善的生命体。
不同的方案可以有不同的组织方法。许多大学以院系为单位组合而成。学生活动单元类型越多,其组合形成的整体空间形态变化的可能性越多,单元为基本单元,基本的空间单元越小,内部结构类型越简单,但基本的空间单元规模越大,单元类型越少,其组合形成的整体空间形态变化的可能性越少,但基本的空间单元内部的结构类型却越多,选择什么依据作为校园的基本单元,与大学的组织方式相关。
规划设计和控制的重点之一是基本的空间单元组合类型,其类型规定的越具体,类型可选择的种类越少,校园未来空间发展的秩序性越强。大学校园的发展趋势是以知识为核心组织各项活动,选择以知识活动形成的知识元为基本空间类型,可以形成对大学校园发展空间结构的适应性控制模型。
3 结论
总之,现代大学校园规划的大趋势就是结合各类高等学校自身的特点,将行为环境与形象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环境幽雅的充满书院气息的校园文化氛围;校园的规划还要充分考虑校园未来的多变性,保证未来空间的有序发展。本文总结了当今大学校园规划的新理念新方法,希望能给其他规划人员和相关专业学者带来一定的启发使他们深化对于校园场所内涵的认识.并在今后的大学建设中更好地塑造具有地域、文化、时代特色的校园环境品质。.
参考文献
[1] 吴志强,卢仲良.大学城空间形态的弹性控制方法.城市环境设计,2004.2
关键词: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北区;特色景观;改造思路:营造
一•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北区现状
1.1学校地域特征
中国地质大学北区位于美丽的东湖之畔,苍翠的南望山之下,毗邻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和“武汉中国光谷”。校园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天和冬天两季相对漫长,春秋两季相对短暂,夏天十分炎热,冬天较为严寒。
1.2校园交通道路网络布局
北区以东西向和南北向交错的“十字”道路网络,南北方向途经计算机学院外语学院办公楼,音乐楼,政法学院楼,北区综合楼,东西线经过北区学生宿舍群,北三楼,图书馆。南北向有两条主干道,一条是从隧道口开始,另外一条是从北区大门开始,终点都在北区综合楼,东西向基本联通了学生生活与学习场所,南北向基本功能区是办公,学习场所。
1.3校园建筑及景观现状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园建筑风格大都简洁,现代,强调功能性。在色调上主要以灰,白等淡色系为主,与毗邻的南望山色彩较为和谐。北区的色调同样以灰白等淡色系为主,建筑风格也较为简单现代。但校园缺乏标志性建筑,建筑形式单调,整体过于平淡。北区在景观方面挖掘空间很大,应该说较为缺乏景观的规划和设计。景观节点缺乏设计感,没有特色。北区在标识系统上很缺乏。在植物种植方面借助梧桐树等植物进行造景。
二•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造建议
2.1人车分流的校园交通形式
在中国地质大学(北区)在人流高峰期,人流量较大,交通主干道上没有做到人车分流。会出现交通拥堵以及交通安全问题。经过实地调查,北区大门外右侧有一条通往东湖的路可以实现机动车辆环绕校园进入校园的人车分流目标。
2.2结合专业特点和学校精神增加特色景观小品
中国地质大学北区景观小品很缺乏,而能体现大学精神和内涵的小品更是屈指可数。创造能够体现学校精神和办学宗旨的景观小品迫在眉睫。
根据中国地质大学的办学特色,地质类专业是重点和强势专业。在学校西区正大门有一尊金属制成的地质工作者的人物塑像,这尊雕塑反应的是中国地质大学的刻苦专研,不畏艰苦的专业精神,使进入这所大学的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这所大学的精神。同样的,类似的反应地大人精神的景观小品也能被借用到北区的环境中来。
根据北区的专业特色,北区大多数专业为文科类专业,因此在北区景观小品的设计上应该满足这一特点。符合文科类学生的专业特色。北区还有艺术类专业,在北区艺术楼附近可以建造一些富有艺术品位和展现个性风格的景观小品,也可以是景观小品群。为北区文科和艺术类专业的学生创造一些符合这些专业气质的景观小品。
2.3利用空地增加特色景观节点
景观节点的设计也可以反应学校特色,在北区这个文科专业为主的区域,应该适应这一特点,做到与其他校区有区别,又在整体精神上与其他校区达到统一。在学生宿舍楼前的空地上,可以做一些风格洁简的供学生交流的景观节点。满足学生课余交流增加校园整体气氛。在艺术大楼前的区域可以做一些个性化的景观节点,也可以做一些长廊,充满艺术浪漫情调。让学校的校园成为这些学子的灵感来源。其他的一些景观节点的创造,例如,创造一些专门供学生英语学习的景观一角,或是学生交流外语学习的场所。满足学科需求。使学生愿意到这些地方学习,带动整体学习气氛。
2.4增加建筑外立面的装饰
如果不能改变北区原有的建筑结构,那就让建筑外立面装饰来丰富整体校园的风格和特色。例如在建筑单调的外墙上种植通草和紫藤等以此来丰富建筑原有色彩。也更加生动。另外可以重新装饰建筑的外立面来增加校园景观的层次感,也可以使一些原本平庸的建筑重新焕发光彩。
2.5增加植物景观特色
中国地质大学北区,绿化率比较大,但缺乏比较有特色的植物景观。同在武汉市的武汉大学,因为其校园内的樱花而更加闻名。借助植物的特有气质来衬托大学校园的气质。例如可以种植紫藤花攀爬类植物,校园中种植花开之时,极具美感。紫藤花有其独特的植物精神,其向上攀爬的精神,鼓励学子勇攀科学高峰。植物造景对学校整体气氛的烘托是很有帮助的。增加校园景观的情趣,同时也对校园生态环境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