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人类命运共同体

人类命运共同体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人类命运共同体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人类命运共同体范文第1篇

>> 集体认同:构建命运共同体的关键 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与核心价值的认同 论欧洲一体化进程中集体认同的建构 社会管理集体认同模式的演变与重构 班集体,精神的共同体 “我们是谁”:大众媒介对于新社会运动的集体认同感建构 构建脱贫的“命运共同体” 构建命运共同体 公民身份与欧洲集体认同 病房中的群体认同与自我认同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担当 命运共同体 现代社会消费文化中的群体认同 网络游戏的主体认同与审美体验 趣缘群体中的群体认同研究 “命运共同体”的价值意义 “命运共同体”的文化思考 洪灾中的“命运共同体” 共同体感觉的培育与国家认同教育的可能路径 由“乌合之众”向“共同体”转变的高职班集体建设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June19,2003.

⑤见2014年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与法国谢阁兰基金会于承德召开的中法圆桌会议。

⑥范明生、陈超南主编:《东西文化的比较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概括为本文作者所做。

⑦Rogers E.M.& Dearing J.M.. Agenda-setting Research: Where Has It Been,Where Is It Go?[M].Communication Yearbook,1988: 555~594.

⑧吴瑛:《中国话语权生产机制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35页。

⑨〔美〕约翰・伊肯伯里:《自由主义利维坦:美利坚世界秩序的起源、危机和转型》,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141页。

人类命运共同体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公共精神; 哲学意蕴; 类本质

中图分类号:B 0-0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1623X(2012)02006506

“公共精神”作为人类自古就有的一种精神现象,其涵义甚为庞杂,涉及人类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所有的公共生活领域。尽管现今它仍是一个概念模糊、理论框架松散、学术传统缺乏的研究主题,然而随着近年来学界对“公民社会”、“公共领域”、“公共性”等论题的热烈讨论,公共精神也逐渐成为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前沿课题。如果把公共精神看作是现代性的重要表征和应然诉求的话,那么公共精神也必将成为分析现代文明和现代社会的重要理论资源和学术范式。对于什么是公共精神,以往学界并没有取得太大共识,在不同的时代背景其涵义和所指也大为不同。为此,需要从公共精神的起源、演嬗和走向的历史本真层面去探析和指认其真正意涵。

一、公共精神是人类共同体的

精神纽带在平常的生活中,可以看到以各种名义或目的聚集起来的各种不同人类群体,它们或是因为政治权力、种族关系以及革命运动而组成,或是以、兴趣爱好等为基础,这都属于某种共同体。“人类共同体”是一个涵义宽泛的概念。匈牙利哲学家阿格妮丝·赫勒给“共同体”下的定义是:“共同体是可以在其中获得相对同质的价值体系,以及个人必然从属于结构化的和有组织的团体或单位。”[1]也许不同的共同体代表不同的功能、信仰或兴趣、行动,但最主要的是,其基础是必须要有足够的吸引力和足够的持久力以结合许多的人,激发忠诚的意识,并引起明显的认同感。这种促使人们组成各种共同体,并维持和繁荣共同体的一种内在、持久的精神质态被称为公共精神。

人类命运共同体范文第3篇

【关键词】欧洲一体化;欧洲认同;民族认同;民族主义

在现代欧洲一体化的进程中,欧洲认同的建构也如同民族认同的建构一样,是主动性的甚至是带有人为因素的。但是和民族认同建构不同的是,尽管在很大程度上欧洲认同想走民族认同建构的路线,却面临这民族主义、民族国家先入为主的困境。有人称欧洲一体化是集体民族主义,是超国家的组织,早在之前对于欧盟究竟要建成一种什么性质的组织也存在着许多的争议,那么欧洲一体化的前景如何?它与民族主义之间的关系又是怎么样的?本文试着对这些问题做一些探讨。

1.民族意识的建构与民族主义的起源

在安德森的《想象的共同体》这本书中,民族是这样定义的:“它是一种想象的政治共同体———并且,它是被想象成为本质有限的,同时也享有主权的共同体(inherently limited and soverEign)。”[1]作者列举了一些理由:第一,即使是最小的民族的成员,也不可能认识大多数的同胞,然而,他们相互联结的意象却活在每一位成员的心中。这就是说,拥有同一共同体的成员身份,促使个体在主观臆想上确认与他族的边界,即使这种边界实际上并不存在。第二,民族被想象为有限的。因为即使是最大的民族,就算他们或许涵盖了10亿个活生生的人,他们的边界纵然是可变的,但也还是有限的。受到民族主义动员的成员认识到由族裔身份、文化传统和社会组织所产生的区隔,从而做出了我族与他族的划分。第三,民族被想象为拥有主权。民族国家兴起后,“主权观念”使得以前的统治权威存在的合法性受到质疑,在政治行为上的表现就是对外排除教廷的影响,对内努力营造出一体感。第四,民族被想象为一个共同体。尽管在每个民族内部存在着不公与剥削,民族总是被想象为一种深刻的、平等的同志之爱。

此外,安德森还认为这种“想像”不是凭空捏造的“臆想”,而是把想象当成一种社会过程,贯穿于民族产生、发展、演变的过程始终,民族是在民族主义的想象基础上产生的。他认为民族的产生涉及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文化根源。体现在“宗教共同体的式微”、“王朝的衰落”和“对时间理解的改变”上。二是民族意识的根源。“资本主义,印刷科技和人类语言宿命的多样性,使得一个新形式的想象共同体成为可能。”[2]文化根源是民族主义被“想象”的主要动因,而民族意识作为一种社会结构则是民族主义在现代形成的前提。

尽管作者的视角多维化且广泛,但是我们可以从中发现一个重要的立足点,那就是民族意识、民族主义的产生是“想象”的,作者在文中也这样定义过,即“特殊的文化的人造物”。[3]是一种与历史文化变迁相关,根植于人类深层意识的心理的建构。持相似观点的民族主义的另一位研究专家盖尔纳,也曾在自己的著作中把民族主义称作是“发明”的产物,虽然“发明”与“想象”有很大的不同,但是都带有主动的人为创造因素。对于民族意识、民族主义的产生,他是这样解释的,民族主义是近代工业社会的必然产物,它诞生于满足工业社会独特社会结构的需要中。盖尔纳从一种全新的视角来定义民族主义:“民族主义首先是一条政治原则,它认为政治和民族的单位应该是一致的。……民族主义作为一种情绪或者一种运动,可以用这个原则做最恰当的界定。民族主义情绪是这一原则被违反时引起的愤怒感,或者是实现这一原则带来的满足感。民族主义运动是这种情绪推动的一场运动。”[4]盖尔纳认为关于民族不能仅从意愿和文化的角度来下定义,而要从“意愿和文化与政治单位结合的角度来给民族定义,因为意愿与文化同时也是许多其他事物的基础。

理解了民族意识、民族主义的起源与建构,我们将视角放到欧洲一体化上来思考这个问题,假如欧洲一体化的进程中,欧洲认同的建构不可避免(事实上也证明如此),那么我们就会发现这样一个问题,欧洲认同建构的模式是怎样的?如果欧洲认同的建构过程与民族认同相似,是否能够成功,又会产生哪些问题?

2.欧洲认同的建构与欧洲一体化

正如民族国家通过创造民族象征和神话以及重写历史作为建立民族认同的一个组成部分,欧洲认同的建构也体现了最初的自上而下的一种建构过程。1972年巴黎峰会就第一次提出建立欧洲认同和欧洲政治联盟的目标。1973年的哥本哈根峰会正式提出了“欧洲认同宣言”。该文件认为欧洲认同的基础是“共同的传统”和“国际社会的共同行动”,同时在欧洲一体化的过程中必须尊重“欧洲统一的动态特性”。从欧洲认同宣言到欧盟的诸多教育行动计划,直到欧洲公民权的建立,欧盟在一体化的进程中对欧洲认同的建构做出了各种努力。那么我们面临这这样一个问题,即欧洲认同是否具备如同民族认同一样的条件呢?

学者鲁道夫·宾尼认为欧洲认同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欧洲认同”意味着欧洲人的集体认同,欧洲人自身的特点,他们与众不同的共有特性、制度或者惯例。另一方面“欧洲认同”还表示欧洲人之间的情感,这种欧洲情感至少是与非欧洲人对立的一种共享的骨肉亲情,是他们之间协调一致的利益。[5]那么这种欧洲情感的起源在哪?有学者认为来源于文化,也有学者认为来源于历史,还有人认为这种情感来源于欧洲人共同的命运。可以说这几个方面都是欧洲情感的重要来源,其中文化的同一性更是欧洲人建立彼此血脉联系的重要纽带。文化上的认同是达到欧洲认同的重要途径。可以说,民族国家自产生以来,就一直是欧洲人情感寄托的摇篮。盖尔纳在其为民族所下的两个临时定义中直截了当地指出:“当且只当两个人共享同一种文化,而文化意味着思想、符号、联系体系以及行为与交流方式,则他们同属一个民族。”斯大林在谈及民族时,曾给出的定义就是:“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所形成的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的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共同心理素质这四个基本特征的稳定的共同体。”可见,文化认同一直以来都是打着民族的深深烙印。相比之下,“欧洲认同”是否具备文化认同建构的基础?

纵观欧洲的历史,欧洲文化的同一性是存在的,这在许多的学者中也达成了共识:从古希腊的民主精神、犹太—基督教的伦理观念、古罗马的政治制度到人文主义、理性主义、工业文明及现代性等,欧洲各民族在不同时期或多或少地分享了这些文化传统或遗产。尤其是以基督教文明为核心的文化价值观念更被 看作欧洲文化的同义语。这种文化上的同一性正是建构欧洲认同的重要基础之一。欧盟也正是意识到这点,开始为建构欧洲文化认同而努力。1983年斯图亚特《关于欧洲联盟的庄严宣告》指出,欧共体各国应当“促进欧洲意识,参与各文化领域的联合行动,以确定将共同体文化遗产的意识作为塑造欧洲认同的一个重要因素。”

如果就和上述的观点一样,欧洲认同具备这些基础,那么欧洲一体化的发展会是怎么一种趋势?我们知道,欧洲认同的建构在这些既有的基础之上被建构,会推动欧洲一体化的发展。这一发展趋势在很多年后的今天,人们还是没有得出一个肯定的结论。实际上,早在这之前对于欧盟该建成何种的组织,就一直存在着争议。我们不禁要问这样一个问题:欧洲认同与民族认同,冲突还是共存?

3.全球化背景下的民族主义

关于民族主义的今天,在全球化的背景下面临着自身的困境,这给欧洲一体化的发展也带来了瓶颈。民族国家作为一个先入为主的概念单位已经深入人心,欧洲认同要取代这样的地位是否可能?对于这个问题,学者各持己见,欧盟作为一个超国家的组织,有学者认为一个统一的“新欧洲”必然取代现有的民族国家的地位,欧洲认同作为一种正在发展中的超国家认同属于未来,而民族认同则属于过去。随着八九十年代全球化和区域化的发展,这个观念被更多的人吹捧。而全球化不仅反映在经济和技术方面,它还是一个包括政治、经济和文化在内的综合性社会进程。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改变了民族国家的角色和作用,对民族认同感形成了冲击。德国学者迪特尔·格瑞姆也提出:“如果欧盟欲超越经济共同体的框架而发展成为一个政治共同体那么这一发展必须建立在共同的价值观念的基础上”。这些价值观念“首先是人权、民主、法治国原则、社会福利国原则或是民族命运共同体、多元主义、文化国家等观念”。他还说:“欧盟体现了20世纪政治文明最重要的创新性成果。它并未解体那些拥有在其他方面不可替代的合法性资源与团体归属感资源的民族国家,而是利用他们,为今天国家力量所不能解决的问题提供答案。”[6]可见,政治方面的价值共识和共同体追求能够超越所谓的文化特性从而在新的政治实践中创造新的文化。欧盟一体化每一步进展特别是90年代以来的进展,都有力地说明了文化民族主义的武断性和政治民族主义在学理上的可会意性。甚至有学者提出了“民族国家的终结”这类主题。他们认为欧盟作为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地区在这方面走得最远。欧洲一体化对民族国家的主权和认同提出了最为强烈的挑战,欧盟这样的区域组织将取代民族国家,成为新的“命运共同体”。哈贝马斯提出:“今天,民族国家对内面临着多元文化的冲突,对外面临着全球化的挑战,于是就出现了这样的问题,即是否存在着一种替代物,在功能上与有关由公民组成的民族和由民众组成的民族的一揽子方案旗鼓相当”。[7]

但是这一观点被许多学者所反对,他们认为欧洲认同和民族认同之间确实构成了一种竞争关系,“很容易看出这种关系是界线分明的,是一种此消彼长的零和关系:欧洲统一体越大,作为成员的每个民族国家的民族认同就越弱。”[8]但是他们并不认为欧洲认同能够取代民族认同的地位。他们的主要观点是:首先,尽管全球化、区域化产生了一些新的跨国的社会变化,但是这并没有改变国际体系的无政府状态,民族国家仍然是国际关系中的主要行为体。其次,全球性、地区性的集体认同具有先天的不足,具体表现为其内容的空洞化。再次,他们强调民族认同的重要性及其不可替代性。宣称欧洲认同只不过是一种想象,难以成为现实。如研究民族主义的著名学者安东尼·史密斯就指出由于欧洲认同缺乏民族认同所具有的来自于广大民众的情感层面,缺乏共有的集体记忆、象征符号和神话,所以在内容上,欧洲认同是虚幻的、空洞的。“与法国、苏格兰、加泰罗尼亚、波兰或者希腊那些确定无疑、令人震颤的文化和民族传统相比,‘欧洲认同’显得空洞无物、毫无特征,更像是对整个大陆所有民众与各种文化的一种有气无力的综括,对已经存在的东西没做任何的补充”。[9]他相信: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似乎没有文化和情感的空间来发展一个新的泛欧洲层次上的超级民族的大众认同。”[10]他总的结论就是:在现代世界上,对由国家组成的自由社会而言,民族和民族主义仍是惟一现实的基础。记忆、神话和象征符号的链条把民族与那种普遍而持久的共同体即族裔联结在一起,而正是这些东西赋予了民族独一无二的特征,并使其牢牢控制了如此众多的人们的感情和想像。“那种认为民族主义不久将被替代、民族即将被超越的预测是愚蠢的。”[11]

此外,还有一些学者也对全球化理论提出了批评。他们认为全球化、区域化等一体化进程并没有削弱民族国家的能力和认同意识,相反,在这些进程中民族国家的能力和重要性不断增加,而且并没有足够的迹象表明,“全球认同”的兴起正在取代人们对民族的本能认同。对全球化的反应非但没有削弱民族主义, 相反可能增加了人们的民族认同。如盖尔纳就在自己的著作中说到:“实际上我们看到,随着全球化的进展,国际竞争也更加激烈,而国家(政府)在国际竞争中的作用不但没有削弱,反而日益加强。美、日、欧盟等国家和国家集团拥有压倒性的竞争优势,它们的政府千方百计为自己的企业创造更多的市场机会和生存空间,为此不惜利用优势向他国施加压力;它们大力促使本国企业加大对外投资的力度,极力保护本国市场,保护本国企业在世界各地的利益,并积极调整国内法律法规,以加强本国企业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优势。许多经济活动和经济组织跨越了民族国家的边界,但国家作为资源调解和分配、作为国际比较的基本单位的作用没有改变。”[12]

4.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看到欧洲认同是欧洲一体化进程中必经的一步。它的建构模式与民族认同的建构相似,盖纳尔在书中曾这样写到:民族国家牢固地主宰了人们的社会生活,民族主义牢固地控制了欧洲各国人民的感情。“民族”与“国家”已经完全融合为一体,“民族第一”与“国家至上”观念深深融入人们的潜意识之中。在已经建立民族国家的地方,民族主义表现为对“民族权利”和“民族利益”的坚决伸张和维护;在其他一些地方,建立自己的民族国家就成为民族主义的首要目标。用汤因比的话来说,这正反映了“人类文明世界在政治上分化为地区性国家和它在技术和经济方面的全球一体化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正是人类当今困境的症结所在。[13]正因为如此,全球化背景下的民族主义才面临这样的困境,造成了欧洲一体化的瓶颈。在面临主权问题的让渡上,欧洲一体化总是徒步不前。但是,对于欧洲认同和民族认同之间是相互竞争、相互冲突乃至相互替代的观点有点偏颇,我们至少可以认为,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民族主义变得更具包容性。在欧洲认同逐渐成为一个现实的同时,民族认同还不会消亡。

注释:

①这里的共同命运有一些学者认为是指对于黑死病的侵袭。

参考文献

[1][2][3]【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M].吴叡人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4-54.

[4][12][13]厄尔斯特·盖尔纳.民族与民族主义[M].韩红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1-51.

[5]鲁道夫·宾尼.欧洲认同的历史起源[J].欧洲研究,2006,(1).

[6]迪特尔·格瑞姆.我们时代最伟大的创举[J].读书,2003,(10).

人类命运共同体范文第4篇

关键词:电影;美学;复合型

一、引言

2019年贺岁档上映的《流浪地球》在上映之后受到了观众的热议,在《流浪地球》票房取得好成绩的同时,电影也引发了中国极大的讨论,其中针对《流浪地球》究竟是科幻片还是灾难片产生了较大的争议。产生较大争议的原因主要有:

第一,国内外电影行业对类型片没有绝对意义上的划分,例如之前同样受到极高关注的《战狼2》即可以称之为战争片,同时也可以定义为主旋律电影。

第二,影片本身给观众带来的直观感受在科幻片与灾难片之间摇摆不定。

第三,《流浪地球》的导演团队以及宣发团队并没有明确定义《流浪地球》是标准的灾难片抑或是标准的科幻片。那么,《流浪地球》究竟是灾难片还是科幻片?本文将从电影美学分析系统的两个逐级层面:知觉以及思想入手探讨《流浪地球》的类型归属。

电影美学是电影学和艺术美学的重要分支。是建立在电影学和美学的基础上,研究电影艺术的美和审美问题的一门新兴学科[1]。本文将运用电影美学分析系统下的知觉层面和思想层面两个方面对《流浪地球》隶属于复合类型电影进行论证。知觉层面是囊括观众在观影过程中,视觉和听觉所带来的直观感受,包括4D电影中,通过座椅摇晃以及周围环境特效模仿而形成的立体感知,同属于知觉层面,是决定观众对一部电影的主观感受的主要来源因素;思想层面则是一部影视作品主创团队最核心的价值观和思想传播,也是一部影视作品对于观众最深远的影响及情感触动。故本文将从电影美学中的知觉层面和思想层面两个方面,多角度的分析《流量地球》隶属于复合类型电影。

二、《流浪地球》知觉层面的灾难元素

知觉层面作为一部影片的最突出特征,是观众的视觉和听觉传感到大脑的第一感受。《流浪地球》中大量出现带有灾难色彩以及灾难所带来的连锁反应的场面和音效。在听觉层面所突出的灾难元素有:

(1)大量的全球性新闻及广播,报道地球出现即将毁灭的危机,全球一半的发动机停止运作,以及部分地球即将撞上木星,人类进入死亡倒计时。

(2)冰封的北京、济南、上海,片中人物站在地面呼啸的风声,所体现出来地球表面的灾难和荒凉。

在视觉层面所突出的灾难元素有:

(1)影片18分30秒到19分20秒一镜到底的超长镜头,从冰封的北京逐步上升到领航员空间站,明显交代了人类目前面临的重大灾难以及采取的应对措施。

(2)点燃木星引发的冲击波达到地球时,地表所有建筑大面积坍塌,呈现出宏大的灾难景象。以上各个场面的设计通过视觉和听觉两个大方面对观众产生直接影响,促使观影人通过知觉层面明显感受到《流浪地球》中大量的灾难元素。

三、《流浪地球》知觉层面的科幻元素

知觉层面是一部科幻片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流浪地球》作为中国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科幻片,在其制作成本上耗费3.2亿投入特效制作。在听觉层面上,最为显著的部分就是对领航员空间站上“moss”的设计,moss最常以声音的形式出现,以冷静客观的音效和不带感情的思想为其最大特征,提醒领航员空间站工作人员的工作以及生活作息,并使得空间站工作人员可及时跟地球进行沟通,是高智能化机器人的设定,突出了《流浪地球》的科技感。

《流浪地球》作为一部挑战国产片类型空白的硬科幻电影,其恢宏的故事设定、荡涤悲壮氛围的末日感受式、俯瞰式与浸入式的宇宙器官,让这部电影绝不仅仅是科幻电影下的一次新尝试,而是一次巨大跨越,一个高起点。片中“行星发动机”贯穿着整部影片的故事情节发展,也频繁出现行星发动机的远景、近景、特写画面。剧导演郭帆所说,为了制作这台“行星发动机”,制作组对行星发动机的设计经过十多次修改,用了大概3000张概念图,8000张分镜手稿,10000件道具制作,100000延展平方米实景搭建,甚至还请来了四位中科院的科学家担任顾问,以确保行星发动机在科学方面的合理性。

四、《流浪地球》的思想层面

(一)《流浪地球》思想层面上的灾难元素

有责任感的电影人不仅只为观众提供最底层的感官享受,更应充分认识到电影艺术的文化价值和警世醒世功能,将电影注入思想,使得观众的审美情怀和艺术细胞打开,从而领悟电影的真正价值[2]。在电影《流浪地球》中首次提出“饱和式救援”这一概念,5000台发动机坏了,运送70000个火石,派出410000人参与救援行动,全人类生死存亡的事情,没有一人敢懈怠。这一设定,本身就是灾难性思想的设定,在面对危机来临之时,没有采用需求=供给的总体思想,而是采用了供给=需求×10。因为导演对本影片注入灾难的思想元素,在面对人类共同的危机之时,以最稳妥、最饱和的营救手段和方法去拯救地球,把灾难的发生概率降到最低,人类承受最小的风险。固《流浪地球》在思想层面上充分体现了其中的灾难元素。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想

电影是思想的产物,它反映时代潮流和国民审美,提高电影人的责任意识和观众对电影的审美鉴赏能力,实质就是提高全民的文化修养和欣赏能力。在影片《流浪地球》中灾难是科学幻想出来的,面对这场灾难,不仅需要人道主义,更需要应对的社会组织机制,构建了一个巨大的思想概念——人类命运共同体。

这个社会科幻概念的载体就是影片中的“联合政府”,首先,联合政府这一机构在目前现实世界并没有得以实现,属于导演对于社会组织机制的科学幻想;其次,联合政府消除了目前世界各国存在的竞争与矛盾,真正意义实现了世界大同这一梦想。所以《流浪地球》本片不仅是在浅层意义上的科学技术方面展现了科幻思想,更是在深层次下的社会文明上寄予了美好的科学思想,科幻在未来可能会实现,同时社会科幻在未来也可能实现。

五、结语复合类型电影的大量生产是目前电影趋势所在,复合类型电影的出现满足了不同观众的不同审美需求,也使得电影的表现形式更为丰富[3]。《流浪地球》在票房上的巨大成功,离不开导演对灾难元素和科幻元素的充分融合和展现,也让《流浪地球》在电影价值方面不仅展现了目前中国的特效技术和科学幻想,也承担了对人类社会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想象,从电影的文化价值和精神内涵上进行深度开掘,使其成为一部兼具商业性和人文性的优秀复合类电影。

参考文献

[1]【匈】巴拉兹·贝拉.电影美学[M].中国电影出版社,2003.

人类命运共同体范文第5篇

北京八分钟表演的核心理念是人类命运共同体,以高科技展示作此次表演的为主旋律,在八分钟的表演中,涵盖了地球、五大洲、世界各国共同的东西这些元素,展示了中国的大国风范。

北京8分钟是指2018年2月25日21时18分(平昌时间)起之后的8分钟,在2018年平昌冬季奥运会闭幕式主会场—平昌奥林匹克体育场,由张艺谋指导,名为“2022,相约北京”的文艺表演。

(来源:文章屋网 )

人类命运共同体范文第6篇

2016年11月16日晚,水乡乌镇烟雨朦胧。一家叫“津驿客栈”的民宿这一晚格外热闹。两年前,没人会知道,这里将成为“互联网半壁江山”煮酒笑谈的据点。

如果不是因为世界互联网大会的举办,互联网圈的大佬们或许没有这样的机会同坐一个饭桌,把酒言欢。当然,这一切还要归功于丁磊,一个“不务正业”去养猪的门户网站CEO,攒饭局,带上肉与好酒,这次,连餐具都用自家“网易严选”的产品,植入广告不遗余力。

2016年的饭局阵容堪称豪华,人数从2014年的9人,2015年的13人到这一年的17人。搜狐CEO张朝阳、宽带资本董事长田溯宁、百度总裁张亚勤连续三年出现在这个饭局上。最大的不同恐怕是国内手机厂商的齐聚,华为余承东、小米雷军、联想杨元庆、奇虎360周鸿t,手机市场上的竞争者,聚在一起除了喝酒,就是比比谁家的手机拍照更好看了。

马化腾错过了这次的饭局,有点遗憾。不过,很快,第二天晚上,他加入了另一场互联网大佬饭局,58集团姚劲波、滴滴程维、知乎周源、搜狗王小川、美团王兴都在其中,也许称不上顶级阵容,但却是相较年轻的80后为主力的饭局。好人缘的雷军也来了,他可是什么都不愿错过。

世界互联网大会进入第三年,大佬们的饭局在更新阵容,乌镇也在静悄悄地发生着变化,美景如初,但因为有了科技的加持,展现出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特别美感,也记录着中国与世界的改变。

描绘未来图景

世界互联网大会可谓高手云集。在这里发出的每一个声音都在向你描绘着未来的一幅幅图景。下一个风口在哪里?互联网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刚在“双11”中创下1207亿元销售额的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在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上发表主题演讲时表示,未来30年属于“用好互联网技术”的公司、国家和年轻人。“未来30年一定不会只是‘互联网公司’的天下,未来30年是‘用好互联网技术’的公司的天下,是‘用好互联网技术’的国家的天下,是‘用好互联网技术’的年轻人的天下。”

移动互联网下创新的机会有很多,人工智能是其中一个创新方向。在腾讯公司控股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看来,目前,人工智能离各行各业的应用还有很远的距离,它的发展还需要很长的时间。

但百度抓住了这个机会。对于百度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来说,未来互联网的发展机会将是在人工智能领域。“两年前我来乌镇的时候还在讲,我们怎么样去适应移动互联网时代。今天我要讲的是移动互联网的时代已经结束了。”

2016年对于百度来说是命运多舛的一年,但所幸它找到了一个新的方向――人工智能,百度的人工智能主要体现在“百度大脑”,大会期间乌镇景区外面有百度无人车可以试乘。今天的百度翻译也已经可以支持20多种语言、700多种方向的相互翻译。

人工智能将给每一个人、每一个行业、每一个国家带来很大的变化。这一点毋庸置疑。搜狗公司CEO王小川、360创始人周鸿t等大佬也都强调人工智能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还了15项世界互联网领先科技成果。这是世界互联网大会举办三年以来首次设置此环节。特斯拉增强型自动辅助驾驶、卡巴斯基实验室的“卡巴斯基工控安全平台2016”、中科院的“量子通信技术”、微软的“H oloLens混合现实全息眼镜”等都入选其中。

互联网话语权加码

世界互联网大会似一位记录者,它记录着乌镇的旧貌新颜、互联网事业发展的波澜进程,同样也记录着中国与世界的改变。

2014年11月19日至21日,首檬澜缁チ网大会的主题是“互联互通 共享共治”。2015年12月16日到18日,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主题是“互联互通 共享共治――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第三届大会的主题是“创新驱动 造福人类――携手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来自全球110多个国家和地区、16个国际组织的1600位嘉宾齐聚乌镇,共话未来。从第一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到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参会人员越来越多,中国声音越来越响亮,从乌镇里传出的互联网主张越来越受到欢迎和关注。

主席在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上致辞,表示中国愿与世界各国一道,以全球互联网发展治理“四项原则”和“五点主张”为指引,为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努力。他还提到,在应对网络安全挑战、维护良好秩序方面深化合作,保护知识产权、保护个人隐私,共同建设和平之网、安全之网。

22年前,中国接入国际互联网;22年后,秉承开放、合作、共享、参与的中国互联网,正从全球互联网发展的受益者变成贡献者和引领者。中国的互联网话语权正在加码。

国家网信办主任鲁炜作为亚太地区唯一的部长级代表入选全球互联网治理联盟委员会成员,参与推动ICANN国际化和全球网络空间治理。这表明中国已经高度参与到了全球互联网治理进程之中,中国的互联网治理理念与主张已经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

世界互联网大会改变了中国,在让世界见证中国自信、中国智慧、中国魅力的同时,成功搭建起中外互联互通的国际平台和国际互联网共享共治的中国平台。

从首届到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的主题来看,都紧扣“互联互通 共享共治”,把中国的“共同体意识”运用到互联网发展之中,提出“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这不仅契合了绝大多数国家的心理预期,而且赢得了世界的认可。世界互联网大会组委会高级别专家咨询委员会主席法迪?切哈德表示:“世界互联网大会已经真正意义上形成了国际影响力。互联网是跨国的,是不分国界的,但它与现有的国际体系不会相互抵消,而是必须共存。我们有责任来治理这个新的、精彩空间。”

在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看来,中国在全球的“担当”正在崛起。“主席提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实际上是中国对于世界互联网发展和技术上有担当。我们国家从理念和思想上有全球的担当,为世界的未来和为人类创新技术去着想。主席一开始就讲,互联网是人类的巨大创新所在。我非常高兴的是,我们终于可以站在为人类、为全世界考虑问题的平台上。”

乌镇之变

世界互联网大会也可以称为网络空间的“乌镇峰会”。拥有7000多年文明史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乌镇,作为世界互联网大会的永久会址,是中国互联网发展的缩影。互联网的高端技术与便利,使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更加速了文化的发展与传播,更重要的是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感受到科技带来的变化。这种变化显露在乌镇的每一处角落,世界互联网大会带来的“红利”清晰可见。

如今的乌镇已实现完全“互联”。免费无线网络已实现全覆盖,能承载超5万人同时4G网络在线。在这里用手机使用无线网络,下载速率每秒达20兆。实现支付宝100%覆盖,包括游客中心、酒店、餐厅、超市等。在这里,民宿实现“刷脸入住”,游客使用脸部识别设备即可核对身份。在这里,游客利用手机扫码就可借公共自行车出行。乌镇还成立了互联网医院,医生和医生、医生和患者通过网络视频即可进行交流,其单日最高接诊量超3.1万人次。

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期间,“乌镇智慧养老服务模式”曾经受到了许多人的关注。今年,乌镇开启了“乌镇智慧养老2+2新模式”,通过智慧养老综合平台、远程医疗平台加线下照料中心、卫生服务站的组合,线上线下结合为老人提供健康检查、康复理疗、上门照护、陪同就医、开方拿药、精神慰藉等服务。

腾讯众创空间也在乌镇生根发芽,助推乌镇传统产业向“互联网+”转型升级,并扶持无人机农业应用、旅游、互联网广告等特色创业项目。

经过两年多的沉淀和积累,乌镇已诞生了腾讯众创空间、中电海康“乌镇街”、凤歧茶社、平安创客小镇、亚太周刊轻媒体中心、有方创新创业中心等众创空

间……成为了科技味儿浓厚的现代古镇。目前,乌镇核心区已有互联网类项目41个,引进桐乡市外内资10亿元,实到外资2000万美元。

人类命运共同体范文第7篇

关键词:新三同;辅导员;思想政治;三全育人

近年来,针对高等大学的思政工作新形势、新变化和新要求,上海教育系统深化“三圈三全十育人”理念,推出了“同场域、同频率、同成长”的“新三同”工作法,促进高等学校“三全育人”工作发展和提高,特别强调了在实践层面推进“三全育人”工作的空间延伸、队伍融合、资源互动、功能重构,拟通过重组育人资源、下沉育人力量、优化育人体系,制度化协调各种育人队伍践行一线规则,进入学生发展的最近场域,就地开展思政教育,营造校内“三全育人”微型生态圈,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贯彻落实上海教育系统思想政治工作“同场域、同频率、同成长”的新要求,进一步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深入推进大学生思政工作,本文拟基于“新三同”背景下对辅导员思政工作法进行探析,试图将思政力量融入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当中,立德树人、培根铸魂,来提高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及针对性,满足师生协同发展、共同进步的需求和期待。力求以高等大学辅导员“新三同”工作理念为核心,为思政人注入思政魂,更新升级辅导员育人概念,融入“伴、导、体”精神,做学生的筑梦陪伴者、思想引导人和命运共同体、成长共同体,来深化“三圈三全十育人”理念,践行辅导员育人责任,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多方多维的合力效应,使得辅导员思政工作“新三同”育人成效显著。

一、融入“伴、导、体”精神,更新升级育人理念,提升辅导员“新三同”职业能力

1.“伴”:生活上同场域,做学生筑梦路上的陪伴者高校里学生们最愿意诉说心事、烦恼和困惑的,往往是距离学生最近的辅导员群体,高频率的交流、深入的沟通,使得辅导员的话语及行为对学生的成长起到重要作用。辅导员与学生的亲密度高低与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是正比关系。学生的需求所在之处,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该涉足的地方,队伍的建设、思想的引导、服务的精准,是让思政工作彻底被学生接纳、喜欢的法宝,这样的教育才能终身受益。辅导员要坚持以生为本,让思政工作贴近学生需求、融入学生生活,既要以线下班级、食堂、宿舍等传统校园生活空间为场域开展思政教育,也要注重借助线上网络平台来守好网络思政教育的重要场域,让辅导员做学生圆梦路上的陪伴者,发挥好隐形课堂的作用。2.“导”:思想上同频率,做学生价值取向的引导人思政工作体现人文关怀,同频率理解学生所思所想,同频率与学生追逐真理及学识,与学生的获得感、幸福感同频共振,指引学生做好价值取向,这是一种新的考验。辅导员要高度重视解决学生思想问题,也要高度重视解决学生实际问题,要结合学生的满意情况来闭环提升工作水平,通过与学生高频高质量谈心谈话,夯实学生信念,在关心学生、帮助学生、引导学生的过程中,暖人心、暖人志、暖人梦。通过价值引领、灵魂塑造,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较好地融入到学生个人成长成才的全过程中去,来让学生提高政治站位和思想高度、拥有家国情怀、敢于担当使命、主动愿意为祖国奉献自己的青春。3.“体”:精神上同成长,做学生的命运共同体、成长共同体同成长立足育人实效,化被动为主动,不仅只是关心关注学生独自成长,而是把辅导员的个人成长与学生个人成长进行捆绑,做学生的命运共同体、成长共同体,在启发学生、引导学生、服务学生过程中,一同学习、一同思考、一同探索解决方案,与学生同心同行,真正做到教学相长。通过比赛、演出、录制微课微剧微视频,将育人成果具象化,形成教学相长融洽氛围,形成奖励机制良性循环;通过师生需求的对接、场域的融合,积极传播正能量,使先进理论文化真正入耳入脑入心;通过师生互动过程擦出的火花,迸发的激情,来融合进阶师生两者乃至学校的成长与发展。

二、把握思政育人准则,五育并举构建育人高地,提升辅导员“新三同”工作实效

1.立足内圈“同场域”,打通思政育人平台以学生宿舍生活区为基地,打造一批党建示范、心理咨询、事务帮扶、就业指导工作室及活动场地,充分发挥辅导员纽带作用,可以把爱党爱国爱校主题教育融入到形势政策、劳动教育等课上,并邀请学生共同站在台上讲微课,在学习与讲课的过程中,化被动为主动,激发学生加强对经典著作学习研究的浓厚兴趣,培养学生成为坚定的信仰者,提升主题教育思想厚度。同时,高度警惕海量网络信息对学生思潮的影响,发挥辅导员队伍的主导作用,利用新媒体加强对学生的价值引领,引导学生向着正确方向发展,实现思政场域大融合、线上线下思政育人协同并进。2.拓展中圈“同频率”,融合思政育人资源辅导员要主动去了解学生内心想法和实际需求,掌握与学生“共情”的方法,提高与学生“共情”的能力,用学生喜欢的方式开展思政教育,厚植师生爱国主义情怀,号召学生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绽放青春。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辅导员协同学生参加到各类比赛及活动中去,并将成果进行宣传和展示,依托学校易班及公众号进行线上评选及学习,扩大影响力,来丰富师生崇高信仰和精神财富。通过同频求真求知,引导学生正确面对中国机遇与问题并存的客观现实,深入了解世情、国情、社情和民情,准确分析和研究国际国内热点问题,坚定学生理想信念,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立足国家,胸怀天下,做走在时代前沿的奋进者和开拓者。3.延伸外圈“同成长”,辐射思政育人作用打开校门办思政,注入校内外思政资源,“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注重思想引领和价值塑造有机融合,鼓励学生立下大志、明白大德、成为大才、担任大任,把个人梦想融入到国家梦想中去。开展学生党性教育和规矩纪律意识培养,在理想坚定、思想品德、行为养成、心理健康等方面做好支撑支持。强化师生同成长正面影响宣传,扩大“三全育人”良好辐射效应。聘任优秀校友等先进模范典型为“校外辅导员”,在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等重要仪式中为学生讲思政,不断指引学生心存感激,见贤思齐,努力奋斗,为国奉献。

三、为思政人注入思政魂,凝聚师生合力树典型,辐射辅导员“新三同”工作影响力

人类命运共同体范文第8篇

苇岸,中国自然文学写作先驱。1960年1月7日生,1999年5月19日逝,只活了39岁。他一生留下的文字不多,《大地上的事情》是他的代表作,书中记录了苇岸曾亲身感受到的大地之上万物沧海桑田的变化。苇岸的语言克制而简洁,他将自己置身于大自然之中,观察太阳、月亮、大地和小麦的生长,记录胡蜂、蚂蚁如何筑巢,关注人与自然万物如何建立深刻联系,“谦卑地与万物荣辱与共”。除了对自然万物的钦羡,书中更怀有对人类命运的忧戚。他告诫并提醒人们“在背离自然追求繁荣的路上,要想想自己的来历和出世的故乡”。――这样的语言虽然写于15年前,但时下读来,非但没有“过时”,反而愈发显出它超前的价值。

在城市化日渐加深的今天,苇岸与《大地上的事情》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可能,一种通过这样优秀和美好的文字,关注并拯救不断被破坏的人类文明的可能。

在苇岸39年的人生中,他一直生活在“天明地静”的北京昌平,他热爱大地,和大地上的一切。他活得很认真:为邻居胡蜂做小传,观察太阳的道路怎么会发生弯曲;他喜欢旅行,常常挎着望远镜和相机行走于北方各省,观察和体验大自然赋予生命的大美。“只要你天性能够感受,只要你尚有一颗未因年龄增长而泯灭的承受启示的心,你就应该经常到大自然中去走走。”为了写作《一九九八 廿四节气》,他甚至在一年中的大部分时日里,深入田野查看天气情况和地理变化,测量气温和风力。在他心目中,自然万物是同存共荣而缺一不可的,因而“大地上的事情”都值得悉心关注。

他推崇托尔斯泰和“圣雄”甘地等人的非暴力主义,积极倡导并践行梭罗、萧伯纳等人主张的素食主义。在苇岸看来,“自觉的素食主义本质就是节制与自律”。1999年春,苇岸罹患肝癌。在医生和亲友的劝说下,他没有将素食主义贯彻到底。临终前,他让他妹妹马建秀记下他最后的忏悔:“我平生最大的愧悔是在我患病、重病期间没有把素食主义这个信念坚持到底。在医生、亲友的劝说及我个人的妥协下,我没能将素食主义贯彻到底,我觉得这是我个人在信念上的一种堕落。保命大于了信念本身。”

在生命的最后,他的骨灰被撒在了他所在意的大地上,实现了他来自大地又终归大地的夙愿。

【编辑提点】对于土地和自然,苇岸并不是置身事外的观察者或旁观者,他的存在本身,就是大地的一部分。在他短暂的一生中,他用思考和身体力行,诠释了他建立在土地伦理之上的生命价值。他的美好、纯粹、清洁、简净,折射出这个时代的匮乏。正如文学评论家林贤治所说,“苇岸走了。他的品质和精神留了下来。苇岸的存在是大地上的事情。他与大地同在。”

【素材运用关键词】热爱;信念;坚守;节制与自律

苇岸在体验自己的生命意志的同时,也感受和尊重其他生命的存在与价值,在他的笔下,作为生命共同体中的蚂蚁、蜜蜂、胡蜂、麻雀、野兔、麦田,甚至白雪、阳光,都显出其生命的本真和美好。而万物之中,苇岸尤其偏爱那些卑弱的、普通的、颜色与土地贴近的生灵,比如蚂蚁,比如蜜蜂,比如麻雀。

我观察过一次日出,日出比日落缓慢。观看落日,大有守侍圣哲临终之感;观看日出,则像等待伟大英雄辉煌的诞生。太阳从露出一丝红线,到伸缩着跳上地表,用了约五分钟。

我把麻雀看作鸟类中的“平民”,它们是鸟在世上的第一体现者。它们淳朴和生气,散布在整个大地。它们是人类卑微的邻居。在无视和伤害的历史里,繁衍不息。

麦子拔节了,此时它们的高度大约为其整体的三分之一,在土地上呈现出了立体感,就像一个十二三岁的男孩开始显露出了男子天赋的挺拔体态。野兔能够隐身了,土地也像骄傲的父亲一样通过麦子感到了自己在向上延续。

【编辑提点】苇岸的文字平实,冲淡,富有哲学含义。他以近乎白描的方式,让人领略到自然界的生机与灵动,带领我们早已麻木的眼睛重新发现那些被忽略的原始的美。它唤起了我们每个人内心潜藏的对土地应有的亲切之情,以及心底最善良的温情,并以此重建人们与土地的联系。

【素材运用关键词】质朴;自然之美;尊重生命

1998年,苇岸以一年时间,于每个节气日的上午九点,在昌平一处麦田,架起相机朝同一个方向、同一片风景按下快门,记录下大地一整年的变化,并以此为基础写作大型散文《一九九八 廿四节气》。然而这部作品最终只完成了四分之一,还剩下大量的草稿,这是苇岸去世之际最大的遗憾。

二十四节气令我们惊叹和叫绝的,除了它的与物候、时令的奇异吻合与准确对应,还有一点,即它的一个个东方田园风景与中国古典诗歌般的名称。这是语言瑰丽的精华……

【编辑提点】在这片麦田里,他架起的不仅是一部相机,更是一种对世界的观察方法,同时也勾勒出了一个生命的时间轨迹:不同的节气,同一个画面巨大的变化对比,让人清晰地看到了四季的更迭,万物的成长。这种变化的力量是巨大的,令人震撼的。然而今时今日的我们,还有多少人能真切地关注并体会到这种来自于时间自然的变化呢?

【素材运用关键词】时间的力量;变化;被忽略的美

1992年,苇岸从城西北角的西环搬到昌平一个小区,上午、下午,阳光都可以进入家里,放眼望去,东边是工整的农田,温暖的村庄,西方是满目绿色的茫茫平原。苇岸觉得自己离“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很接近了。但是两年之后,这个小区的周围建立了新的住宅楼、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苇岸的诗意视野被剥夺了。而类似的事情直到如今仍在加速上演着,森林被毁坏,河流干涸,雾霾围城……

苇岸在当年便敏锐地预料到了这一切,他在文字里表达他的担忧和焦虑。但就像他其他的文章,他的批评文字也是温和而潜隐的,看上去更像是一种对事实的陈述。但对今天的读者而言,却可以从中展开更为深广的反思。

在神造的东西日渐减少,人造的东西日渐增添的今天,在藐视一切的经济的巨大步伐下,鸟巢与土地、植被、大气、水,有着同一莫测的命运,在过去短暂的一二十年间,每个关注自然和熟知乡村的人,都已亲身感受或目睹了它们前所未有的沧海桑田性的变迁。

放蜂人在自然的核心,他与自然一体的宁静神情,表明他便是自然的一部分。他懂得自然的神秘语言,他用心同他周围的生命交谈。他仿佛一位来自历史的使者,把人类应有的友善面目,带进自然。他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与自然最古老的一种关系。只是如他恐惧的那样,这种关系,在今天的人类手里,正渐渐逝去。

【编辑提点】我们出发太久了,以至于忘记了为何要出发;对器物的现代化追求太久了,我们也忘记了为何要现代化。如果现代化就是要以鳞次栉比的摩天大楼取代千里沃野,如果现代化就是以雾霾中国取代乡野微风,那么,这个代价会不会太大呢?

【素材运用关键词】发展的代价;警醒与反思

“土地道德”是由《沙乡年鉴》的作者,美国生态学家、环境保护主义先驱利奥波德最先提出的。

什么是土地道德,迄今所发展起来的各种道德都不会超越这样一种前提:个人是一个由各个相互影响的部分所组成的共同体的成员。土地道德只是扩大了这个共同体的界限,它包括土壤、水、植物和动物,或者把它们概括起来:土地。简言之,“土地道德是要把人类在共同体中以征服者的面目出现的角色,变成这个共同体的平等的一员和公民。它暗含着对每个成员的尊敬,也包括对这个共同体本身的尊敬。”――尊重生命,崇尚和平,节制自奉,忠于精神,勤劳向善等等,正是怀有这些由“土地道德”延伸出来的精神,对于书房窗外的蜂巢,苇岸说,“这是我的家徽,是神对我的奖励。”他描写大地,“看着生动的大地,我觉得它本身也是一个真理。它叫任何劳动都不落空”……

文学评论家林贤治说,苇岸的全部作品所奔赴的关于“大地道德”的主题,在中国现代文学中,具有开创的意义。

【编辑提点】苇岸的所有文字,一以贯之的都是博爱、勿贪,少些功利之心,多些生命敬畏……无论科技如何炫目发达,社会如何多元复杂,人也不能忘记自己所来之处。就此而言,大地召唤更多的像苇岸这样的人,他们相信天地万物是一个共同体,小到一棵野草、一声鸟鸣,也拥有本真而神圣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