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徐志摩的诗

徐志摩的诗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徐志摩的诗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徐志摩的诗范文第1篇

关键词:云意象 爱 美 自由

“意象”是诗歌的审美范畴,有“象”的具体可感性,由想象力所形成的一种超越于物的形象化显现,它要表现的是一种内心的东西,是对“意”的主观创造性的表现,“意”与“象”的关系,亦即“情”与“景”、“心”与“物”的关系。

诗人意象的选择凝聚着诗人对生活的独特认识、思考和感受。阅读中国古典诗歌中,我们就会发现,“云”是诗人笔下经常运用的一个意象,文人墨客用 “云”表达了自己或孤傲、或思乡、或自由、或超脱等多种情怀。徐志摩是中国现代最善于捕捉意象、最擅长运用意象来抒发思想感情的诗人之一。“云”是徐志摩诗歌中反复出现的意象,综观徐志摩的诗歌,有大约三分之一的诗歌选用了“云”意象。但徐志摩借用“云”这个“象”所表达的“意”却和古典诗词中的不尽相同,却又有相通之处,下面我们略加分析。

一、 古典诗词中的“云”意象

云是一个普通的自物象,但形状、色彩、动态又显示着丰富的美。古往今来,云自然随意、孤高、闲适自由的特征被无数文人推崇,他们赋予了云特定的内涵,有的诗人是单纯对自然景象的赞美,例如:李白的诗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王维的“隔窗云雾生衣上,卷幔山泉入镜中”等;有的用云来表达孤独寂寞的心情,例如:李白在《送友人》一诗中写道:“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浮云”象征“游子”,浮云无根,让人深深地体会至游子的孤寂。还有人用云来寄托美好的理想,表达世事无常等。

二、徐志摩诗中的云

每个诗人的笔下都有一个常用的意象,艾青曾深沉地歌咏大地:“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而艾青对于光明、理想和美好生活的热烈追求,常常借助太阳这一意象得以表现。徐志摩的诗歌中经常出现的一个意象就是云,既有“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然》),又有“在夏荫深处,仰望着流云”(《杜鹃》),还有“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再别康桥》)等等,徐志摩大约三分之一的诗歌选用了“云”意象,诗人选用“云”表达着自己对单纯信仰“爱、美、自由”的执著追求。

1、对爱的追求

“爱”是徐志摩的灵性,“爱”也是徐志摩写作的动机,徐志摩的爱情诗歌注重真挚、热烈情感的抒发,浪漫、优美情调的表现,诗歌写作手法变化多样,其中有一些爱情诗选用了“云”意象。

《偶然》是一首爱情诗,语言优美,“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这首诗以“偶然”这个抽象时间副词为题,使诗歌充满情趣哲理。“云”这个意象表现了情人见面时内心的澎湃、轻柔,也说明爱情来得突然,在诗人毫无准备的情况下,爱情走进了他的心里。

2、对美的追求

在《康桥西野暮色》中,开头就提到了“紫云绯云褐云”,第二节又把云彩比喻成一块大琥珀,非常新颖别致,云将康桥郊外的黄昏美景完美地表现出来了。除了康桥之外,徐志摩还有许多描写大自然的诗篇。例如《夏日田间即景(近沙士顿)》,这首诗歌描绘了田野里的南风、柳林、豌豆、杨梅、麦浪,阳光,还有满天的白云黄云,整首诗歌语调轻快活泼,于描写自然美景的同时也充满着浓浓的抒情意味。

另外“云” 这个汉字符号具有“ 神彩” 美,云是飘荡而有色的, 在视觉上,云既给人流动感, 同时也给人色彩纷呈感, 不显单调, 有诗意, 有韵味。徐志摩是“ 三美” 主张的倡导者,要求诗歌语言具有绘画美,“云”意象能更好地表现徐志摩对诗歌艺术上的美的追求。

3、对自由的追求

云在外在形态上轻盈、飘动,而内在特质则蕴含着自由、潇洒轻松的特点,因此,云又成为徐志摩寄托自由理想的载体,比如《再别康桥》,诗人反复同“云彩”作别,这里的云彩实际象征着民主自由,诗人作别的其实是心中英美式的自由、民主,而这种民主自由是作者内心渴望又不能实现的。

徐志摩用“云”诠释着他对“爱、美、自由”的追求,“爱、美、自由”就是徐志摩的理想主义,当他的爱情陷入了瓜瓜葛葛、是是非非时,当他的政治理想无法实现的时候,“云”较好地表达了他寂寥的心情、对社会的不满和对理想的渴望。当他“独坐在半山的石上, 看峰上白云蒸腾” 时, 又怎能不对云自由、轻松、自然的“丰姿” 产生共鸣与渴望? “我亦爱在白云里安眠不醒”, 这正是徐志摩对扼杀个性的黑暗社会的无声抗议。然而,个性自由失落的困扰只是他痛苦的一半,另一半则是他政治理想的破灭。徐志摩最有兴趣的就是英美式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然而当他19 22 年回国以后, 中国的现实没有办法让他的政治理想实现,他不得不“怅望云天,泪下点点”。从这方面来看,徐志摩笔下的“云”和古典诗词中的“云”又有了相通之处,即用“云”来寄托理想,表达寂寥,抒发对社会和现实的不满。

总之,徐志摩的诗歌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是用心与爱吟唱的人生乐曲,让我们化作天空的一片云,和徐志摩一起细细品味人间至纯的爱、美、自由。

参考文献:

[1]徐志摩. 志摩的诗[M]. 百花文艺出版社,

徐志摩的诗范文第2篇

【关键词】徐志摩诗歌 开创精神 格律 意境 性灵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1-0053-02

徐志摩在诗歌方面的创作成就与性格经历是密不可分的。纯净、真实、热情的他具有了天才诗人所具有的一切气质。他从小生活富足,虽然以后家境慢慢衰落,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也就是少时的无忧无虑造就了他的性格,再加上传统的教育和留学的经历都为他在诗国的腾飞插上了翅膀。反过来说,他归国后的生活轨迹很大程度上是由他的性格决定的。他的性格体现在他的行动之中,徐志摩的所做所为就如他的诗歌一样惊世骇俗。而徐志摩对爱情的执着就注定了他的痛苦。而这种痛苦使他在诗歌里得到了充分的宣泄,也成就了他的诗名,也是他诗歌中成就最高的。

一、从形式上看徐志摩诗歌具有内在外在高度统一的美感

他遵从了闻一多的三美的理论,即所谓的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但又有自己独特的实践,这主要体现在他对各种诗体的尝试,他认为每一种诗体都有其最合适的内容来填充。其中最典型的是他对十四行诗体和散文诗体的尝试及突破。徐志摩诗歌的很多方面的发展都是很有创造性的,他敢于突破古典的抒情方式,并糅入西方的各种思潮,还大胆的创造新的体式,敢为新诗开拓新的格律,意境优美、唯美。

二、格律方面,徐志摩的探索阻止了新诗过于散漫、内容流于肤浅空泛之弊,从而使内容更有节制、思想更有深度

闻一多讲诗歌格律时谈到了三美,在徐志摩的诗歌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和贯彻。茅盾曾批评徐志摩的诗歌《不知道风在哪一个方向吹》中说到:“我们能够指出这首诗歌形式上的美丽,章法很整饬,音调是铿锵的。但是这位诗人告诉了我们什么呢?这就是很少一点了。”但是诗歌并不是以传达内容的多少、优劣论成败的,作者在这首诗歌里更多的是表达了一种心情,这是一种感情的传达。诗歌所承载的内容应该是多方面的,特别是抒情诗,对感情的传达的丰富程度和真实程度反而是一首诗歌成败的一个重要标准。

先来看徐志摩的外在形式,主要是谈格律方面的创新,徐志摩诗歌的格式简单但却变化多端,从而衍生出了许多的美感。

徐志摩在诗歌的结构上是独具匠心的,撇开内容单从形式上看,他的诗歌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类,一是比较整饬的方块形,这一点上与闻一多是一致的,闻一多的诗歌体式结构绝大多数都是严整的豆腐块,这可能是他们受古典诗词的影响,讲求句式、字数的整齐划一。再一种就是长节的矩形块,隔行退格的形式(或多行退格),一般退一格或者两格。第三种是每行齐头,只是从后面看多有参差,形成一个错落的美感。第四是每句均后错一字,形成倒阶梯状。

三、徐诗的意境无疑是美轮美奂的

从整体上看,徐的每一首诗都是一个鲜活的形象,而这个形象,或传达了一种感情或象征了一种精神或者势力。但无疑都是美好的意境空明清新而深远,这就使得他的多数作品都能引起读者的共鸣。共鸣属文学理论的范畴,是文学接受的最高阶段,是作者、作品与读者一种心灵的契合,从而体现作品的力度,使人的人格实现提升,而徐的诗的意境就拥有这种强大的力量。他的诗歌不单单是所谓古代诗歌中的情景交融和虚实相生,而更多的是渗进了一种强烈的抒情,其有很强的抒情感染力,读后韵味无穷。

四、“性灵”是徐志摩诗歌中的一种气质和内蕴

往往那诗人头脑中的灵光一闪,经过诗人的加工之后,便会成为一首绝唱。徐志摩同泰戈尔一样崇尚性灵。徐志摩的性灵还体现在他的文章中冥冥中像是个预言,让人感到惊讶。死亡是每个诗人都深深思考过的一个永恒的话题,但是徐志摩这样能在生前绘声绘色的描写自己死亡的人,还是不曾见到过的。

徐志摩的诗歌在白话诗歌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在某些方面具有开创之功,首先是在诗歌格律方面,很多都是值得现代诗人去借鉴和学习的,在一些方面,让后辈是无法企及的,在当时倡导诗歌的格律对于防止诗歌的散文化,寻求新诗歌在中国的发展道路方面功劳是不可磨灭的。还有他的诗歌的优美意境,唯美的追求,给后人留下了丰富的美的遗产,他有才华,他的诗歌充满着性灵,但是他并不放纵自己的才华,他只是尽情的去展示,并且有节制,放开但又不放纵。他就是这样创造着美的遗产,那一首首优美的诗歌就这样如溪流般的不经意间已在你的胸膛里流成了河流。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相信他的诗歌一定还能够继续流传下去,成为近代文学宝库中璀璨的明星。

参考文献:

徐志摩的诗范文第3篇

我欣赏徐志摩的信仰。说徐志摩是一个有单纯信仰的人,就是:爱,自由,美。确实,这三个信仰正好符合徐志摩的特点,并且他也努力地追求那个——“爱,自由,美”的单纯。志摩经历过重重苦难,为三个单纯的信仰努力着,追寻着,从不曾放弃,不曾退却。他对生的热爱极其强烈,为——爱,自由,美!

我欣赏徐志摩的爱情。在那个年代,特别是女人,爱和婚姻都是有取舍的。要么像那样隐忍而行,要么像鲁迅那样追求并得到真爱。很多人都说志摩是浪子。诚然,他的生命中出现过三个女人:张幼仪,林徽因,陆小曼。他和张幼仪,是没办法的包办婚姻。没有爱的婚姻又怎能持久?志摩并没有抛弃过她,离婚后,他们不是也和谐相处,成为朋友了吗?很多人说幼仪是强忍着的,我觉得不然,张幼仪是一个很洒脱、很坚强的人,所以,在徐志摩空难死后,她在上海创办了女子服装公司,女子银行,开了女性风气之先。他和林徽因,是对方的退却,志摩不可能也没理由永远为她停伫。她毅然选择了事业,最终和梁思成在建筑界获得了辉煌的成就,在日后成为国徽的设计者之一。林徽因虽然退却,但她和志摩都选择了举起祭刀,以最圣洁的方式与以往诀别。他们,虽然没有结局,但毕竟都是爱过的……他和她,都有常人所缺的一种决绝之美!再来看看他和陆小曼,两人真心相爱,冲破重重阻碍,从不曾放弃过,不曾退却过,最后他们终于在一起。如果他们生活在今天,他们的爱情一定会被我们所接纳。只是很遗憾,他和小曼的爱在那个时代被扣上了“反礼教”的帽子,大家都不认可……为什么只有志摩给人以浪子的形象?我欣赏徐志摩的爱情。无论从哪方面,他都是一个专一的情人。只要对方拿爱与他回应,他就会坚持到底,专一到底。志摩的坚韧,有几人能做到?又有几人能创造?

我欣赏徐志摩的功勋。徐志摩为中外文化交流做了很多的贡献,单从他翻译的诗来说,有六十多首外国诗,被他用优美的语句翻译出来。还有康桥和翡冷翠,其实就是剑桥和佛罗轮萨,翻译得这么美,让国人看了就有想出去见见的冲动。志摩就是能创造出这样一些美丽。不得不说志摩的朋友。志摩的朋友中大部分都是外国人,如印度的泰戈尔和英国的哈代。志摩可说是为中外文化交流写了一句题记,谱了一段前奏曲。

徐志摩的诗范文第4篇

从这两所学校所出的名人来看,剑桥培养出来的大多数是科学家。比如它是诞生最多诺贝尔奖得主的高等学府,大约有80多名诺贝尔奖获得者曾经在此执教或学习,70多人是剑桥大学的学生,这其中包括牛顿、达尔文等世界顶级科学家。爱丁堡则出政治家。一共出现过11位国家元首,比如英国前首相布朗就是爱丁堡大学的学子。它还出过7位大法官,并有4位王室成员在此接受教育。

当然,说到在中国人心中的江湖地位。爱丁堡是远不如剑桥的。尤其是那些与剑桥有关的名人逸事,迄今很多人可能仍在津津乐道。

写到这,不由得想起了网上曾流传过的一个关于徐志摩《再别康桥》的八卦往事――剑桥人说。徐志摩的这首诗其实是写给林徽音的。是他想对林徽音说的心里话,当时徐志摩正在疯狂地追求着林徽音。1922年春天。徐志摩和林徽音结伴同游剑桥。据当年徐志摩的同学、后来在国王学院担任院士的英国人罗伯逊爵士回忆说。林徽音特别喜欢剑河上的一座桥,至于哪座桥,老人记不得了,但老人却记得徐志摩每天都陪林徽音在桥上或散步或伫立。后来学生们只要看到他们俩人在桥上,就宁可绕路也不忍心走过去,生怕打扰了他们。

徐志摩的诗范文第5篇

他的诗,他的散文,他的小说,还有他的日记,他的书信,都是我今生读书生涯中的最爱。徜徉在他的诗文所营造的浓厚的缠绵又炽热,秾丽又肉艳,清新又飘逸,奇谲又谐和的情感氛围里,那是一种难以言说的艺术享受。而他那富有传奇色彩的不顾一切的情事,更是让人感到限的感慨。

徐志摩生命中的第一个女性是张幼仪女士。这场婚事可以说是我国传统意义上的婚姻,就是那种门庭相当,户院相对的,张幼仪女士如果作为生活中伴侣,那是相当的够格的,娴淑温顺,善良勤劳,那是没得说的,但是这些并不是徐志摩内心所真正追求的,徐志摩内心所真正追求的的伴侣是心灵上的应和的那种,所以他跟张幼仪女士的感情,该怎样形容呢,有情无爱,或是有爱无情,或是无情无爱,不管怎么说,反正两人就是意气不合,志趣不投,想想看,在一个家庭里,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的两个人,一个说东,一个道西,一个津津有味地说着他所喜爱的事情,一个在旁边听一头雾水,无以应和,这是哪门子的调啊,根本就是不合拍嘛。可以说,徐志摩与张幼仪的这场婚事一开始可能就是一个错,最后无疾而终(或是有疾而终,因徐志摩上了上海女子商业储蓄银行副总裁,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最让人感喟的是她还不计前嫌,一心一意为徐志摩担起了赡养老人的义务,真难为这个柔弱又坚强的女子了。

徐志摩生命中的第二个女性是林徽因女士。徐志摩遇上林徽因女士时,她已是一个名门之妇,就是当时梁启超的儿子梁思成的夫人,而梁启超是徐志摩的老师,这件事因为这种关系变得复杂起来。你说,自己的学生“勾引”自家的儿媳妇,这无论如何也是不能忍受得了的。徐志摩可能也意识到了这一层,所以虽然心里对林徽因爱得肝肠寸断,也只能把那洋溢的热情压制在心里。而梁启超和梁思成虽也知道徐志摩和林徽因这一层关系,也“懒得明挑”,毕竟是家丑不可外扬的,彼此之间仍相互来往,“相安无事”,但这可苦了徐志摩和林徽因,情感的煎熬,让人憔悴,特别是对于徐志摩,林徽因已然成为了他梦中的情人,就像明代著名的戏曲家汤显祖《牡丹亭》中的柳梦梅和杜丽娘,爱得隐晦曲折,但又没有像他们那种大团圆的结局。

徐志摩的诗范文第6篇

作为那个时代的名人,徐志摩在追求自身幸福生活的同时,也对民族命运有过深刻的思考。他与张幼仪的婚姻是那个时代的不幸,他与林徽因的淡淡情愫令人唏嘘,他与陆小曼的婚姻热烈而深情,却又坎坷多舛。2000年时徐志摩的故事被拍成连续剧《人间四月天》,来纪念这为杰出的诗人如梦如歌般的人生往事。

1897年初,浙江省海宁县硖石镇保宁坊的一户地主家,一个婴儿呱呱落地,取名徐章垿(留学英国时改名徐志摩)。父亲徐申如望子成龙,把他送到私塾和新式学堂,由老师们严格教导。由于天资聪颖,加上勤学好问,涉猎广泛,徐志摩很快就在同学中脱颖而出。1915年夏秋之间,他从杭州第一中学毕业,考入北京大学预科。徐志摩的第一次北京之行可谓来去匆匆,同年10月,他就回到家乡与第一任妻子张幼仪结婚。

中国历史上第一桩西式离婚案

1915年10月,徐志摩和14岁的张幼仪在父母的包办下结了婚,这段婚姻算是经济政治联姻。1916年秋,徐志摩继续北上,到天津的北洋大学(天津大学)的预科攻读法科。翌年,北洋大学法科并入北京大学,徐志摩也随之转入北大就读。与第一次进京时隔两年,1917年9月,徐志摩再次来到了北大上学。

1918夏天,徐志摩赴美国留学。留学之前,由妻兄张君劢介绍,徐志摩拜梁启超为老师,还举行了隆重的拜师大礼。1920年9月,他由美国来到英国留学。同年初秋,徐志摩在伦敦见到17岁的林徽因,一见钟情,与林徽因之间若即若离的淡淡情愫由此萌发。

1920年底,张幼仪出国与丈夫团聚,但此时的徐志摩正疯狂追求林徽因,不久张幼仪怀有身孕,徐志摩却要求她打胎,并提出离婚。传统的张幼仪坚决不同意,徐志摩一走了之,不知去向。1922年张幼仪在德国柏林生下了儿子彼得,当从医院回家后,一直杳无音信的徐志摩露面了——来找她签离婚协议。其时林徽因已经回国,徐志摩得知林徽因与梁思成在一起了,急着回国追求她。没有吵闹,没有纠缠,张幼仪在离婚协议上签了字,这是中国历史上依据《民法》的第一桩西式文明离婚案。

寻访小石虎胡同

怀着对心上人的美丽憧憬,1922年底徐志摩来到了北京。来到北京不久就在石虎胡同7号(今小石虎胡同33号)好春轩住下了,出任松坡图书馆第二馆的英文干事。

传说,胡同里原来有座古庙,庙前有座石雕小虎,胡同因此而得名。1965年整顿地名时易名为“小石虎胡同”。

小石虎胡同33号院上世纪60年代前为7号院。7号院在明代为延陵会馆,是江南举子进京科考居住学习的地方;清初,这里成为吴三桂之子吴应熊的府邸。康熙年间,这里成了右翼官房;雍正三年改为右翼宗学,据说曹雪芹曾在这里当过教师;后来梁启超在其东侧建松坡图书馆第二馆;上世纪90年代,成为了“西单民族大世界”。

小石虎胡同很好找,原来中友百货大楼(现在的汉光百货)的北侧短短的一截小巷子便是。来到这里,远远的便看见胡同南侧原本的西单民族大世界被整个用围挡包裹了起来,看起来是要改建,其中一家店正用喧闹的大喇叭奋力的进行最后的甩卖。正巧这家店外墙上,我找到了“小石虎胡同33号”的门牌。短短的一截胡同,很快便走到了尽头,在胡同的右侧一株巨大的古树和建筑物几乎融为了一体,这应该就是被称为“京都古枣第一株”的枣王吧,据说它已有600多年历史。

徐志摩匆匆回国,想追回心上人,可此时的林徽因与梁思成已经订婚,并且恋爱关系已相当稳固了。

有一个小故事,颇能说明志摩的执著与尴尬。梁启超是松坡图书馆的馆长。松坡图书馆有两处院子,一处在西单附近的石虎胡同7号,就是徐志摩住的地方,另一处在北海公园里的快雪堂。快雪堂是一处幽静高雅院落,星期天不对外开放,梁思成因关系特殊备有钥匙可以自由出入,便约了林徽因来此相聚。徐志摩找林徽因也会找到这儿。去的次数多了,自然引起梁思成的反感,梁便在门上贴一纸条,大书:Lovers want to be left alone.(情人不愿受干扰)。徐志摩见了,只得怏怏而去。

小石虎胡同 诗歌事业的新起点

在《希望的埋葬》一诗中,他写道:“希望,只如今……如今只剩些遗骸;可怜,我的心……却教我如何埋掩?……我收拾一筐的红叶,露凋秋伤的枫叶,铺盖在你新坟之上,——长眠着美丽的希望!”那凄美飘落的红叶是否也象征着他发现林徽因爱上梁思成之后,那完全破灭的希望呢?

1924年春,徐志摩在石虎胡同好春轩住处的墙上挂了个牌子,上书三个大字:“新月社”。新月社的前身,是徐志摩与朋友们两周一次的聚餐,大家饮酒赋诗,有时徐志摩还表演京剧和昆曲的唱段来助兴。

时间变换,沧海桑田,曾经的辉煌都已散去,现在的小石虎胡同33号已被商业的洪流所包围,被市井的喧阗所征服,不知这里的旧物是否还记得当初新月社的才子们翩翩的风度,飘逸的朗诵,是否还记得,徐志摩写下的那首诗,那首优美的《石虎胡同七号》:“我们的小园庭,有时淡描着依稀的梦景;雨过的苍茫与满庭荫绿,织成无声幽冥,小娃独坐在残兰的胸前,听隔院蚓鸣,一片化不尽的雨云,倦展在老槐树顶,掠檐前作圆形的舞旋,是蝙蝠,还是蜻蜓?……”

东松树胡同 与陆小曼热恋

徐志摩创立新月社后,还在东松树胡同创建了新月社俱乐部。俱乐部的成员有梁启超、林长民、、林语堂等,以及一些崭露头角的年轻作家,如沈从文等。后来,徐志摩从石虎胡同搬到了东松树胡同,新月社与新月社俱乐部也就合二为一了。

在这里,徐志摩除了继续自己的文学事业外,还经历了一场惊世骇俗的恋情,与名媛陆小曼坠入了爱河。

陆小曼其父曾是日本名相伊藤博文的得意门生,回国后任赋税司长达20余年。1920年陆小曼与年轻有为的王赓将军结婚。陆小曼成为王将军夫人后,聪明漂亮加显赫的身世,成为北京上层社会交际花。王赓工作繁忙,这时王赓留学美国时的好友徐志摩悄悄地介入进来。

从传统道德讲,徐志摩追求陆小曼,算是对结发妻子不忠,对朋友王赓不义。然而徐志摩向来是随兴而为、不拘绳墨。而且在当时风气初开的潮流中,他们还受到青年男女的怂恿、喝采,豪气干云地踏上“不思旧姻求新婚”的道路。

1926年农历7月7日,徐志摩和陆小曼举办了婚礼。有意思的是他俩执意请梁启超证婚,梁启超说必须让他在婚礼上行训斥礼,徐志摩应允。大庭广众之下梁启超骂道:“徐志摩,你这个人性情浮躁,所以在学问方面没有成就,你这个人用情不专,以致离婚再娶……以后务要痛改前非,重作新人。”盛典举罢,徐志摩与陆小曼南下定居上海。此后,徐志摩曾在上海和南京的一些大学里担任教授,还办起了《新月》月刊,成为新月派的灵魂人物。其间,他曾再次来到英国剑桥,在回国途中,写下了脍炙人口的名作——《再别康桥》。

徐志摩的诗范文第7篇

一、诗歌的康桥情结

康桥,即剑桥,是英国著名的剑桥大学所在地。1918年,徐志摩赴美留学,梦想着要做一个理想中的政治家,只可惜最后事与愿违。庆幸的是,他在这里结识了很多名人名流,并与他们有着深入的交流。1920年,徐志摩因追随大哲学家罗素而从美国来到康桥,从此开始了人生当中的第一次康桥之旅。

在这里,徐志摩逐渐安定下来,每天和老师一起交流,在康河河畔畔流连忘返,他的情感世界也变得逐渐丰富起来。尤其是在1920年的冬天,徐志摩在康桥是遇到了林徽因,,遇到了他一生当中最为重要的女人。他和她一见钟情,无法自拔。徐志摩是林徽因第一个爱上的男人。徐志摩虽已结婚,但同样是第一次爱上一个自己真正喜欢的女人。才子佳人,情定康桥,那一场风花雪月的倾城之恋,成为了康桥永久的佳话。同时,也使得因包办婚姻给徐志摩带来的痛苦和束缚变得烟消云散。

在康桥的两年,是徐志摩一生中最快乐,最为充实的日子,也是徐志摩的人生观,价值观发生转折点的时期。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康桥是他人生里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那条在他心目中最美丽的康河,就像母亲河一样,给了他最美的印象,也是他写作的灵感源泉。徐志摩对康桥有种特殊的感情,有种特殊的爱。这种感情,这种爱,我们可以称之为康桥情结。这种情结对他一生所产生的影响极为深刻,对徐志摩的文学创作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在康桥,徐志摩全身心地投入自己的学习,接受着康桥文化的洗礼,还可以在与罗素、狄更斯、曼斯菲尔德等名士的交往中,汲取自己的营养,陶冶自己的情操,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同时,康桥的那绝美的风景也洗涤了徐志摩的心灵,让他的心更加贴近自然,贴近自己的灵魂。他把大自然的美,以及自己对大自然,对人生,对理想的追求融入到写作当中去,最终,形成自己独特的情感丰富,语言轻灵,追求自然美,音乐美的写作风格。

徐志摩短暂的一生,一共有三次康桥之旅,第一次是求学之旅,时间最长,经历也最丰富,也是他最快乐之旅。第二次时间最短,犹如惊鸿掠影,除了写下《我所值得的康桥》之外,没有值得纪念的地方。而第三次,也就是最后一次,却是他的失意之旅,寻求安慰之旅。那时的徐志摩,经历了事业和感情的双重打击,正是人生最时的时候。这一次归来后,他便写下了这首著名的《再别康桥》,从此,直到他生命的终结,他再也没有去过康桥。再也没有见过他魂牵梦绕的地方。他挥一挥衣袖,作别了西天的云彩,作别了梦里的康桥。

二、《再别康桥》的音乐之美

徐志摩是新月诗派的重要代表。新月诗派的前身是,梁实秋,闻一多等人创设的新月社,后来因为徐志摩等一大批很有才华的青年诗人的加入,最终形成了新月诗派。新月诗派以严格的格律著称,所以又称格律诗派。在新月诗派的发展壮大过程中,闻一多在理论方面提供了较多的帮助,他曾系统地提出了新格律诗的理论,认为诗是“做”出来的,主张戴着格律的脚镣跳舞,并提出了著名的“三美”主张,即“音乐的美”(音节)、“绘画的美”(词藻)、“建筑的美”(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1],徐志摩对闻一多的这种理论相当的推崇,并力行实践。《再别康桥》就充分的体现了“三美”主张,尤其是那齐整的节奏,优美的旋律,极富音乐美,也很有感染力。

这首诗一开篇,就连用了三个“轻轻的”,气息悠悠绵长,音节抑扬顿挫,旋律轻灵明快,充分体现了格律的特点。全诗分为七节,开头几句除了应有的变化之外,几乎没什么不同,这种重复造成了全诗的一种回环往复的韵律之美,并构成了主题的回旋。这七节诗,每节又分四行,每行两顿或三顿,不拘一格而又法度严谨,在韵格上严守二、四押韵,抑扬顿挫,朗朗上口。

再加上徐志摩很善于叠字的运用,“轻轻”“悄悄”等叠字的反复运用,增强了诗歌轻盈的节奏。就如李清照的《声声慢》一样,有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感觉。七节诗错落有致地排列,有一种独特的审美。整首诗就犹如一首美妙的小曲,极富音乐感染力。

记得曾经说过:“他的人生观真是一种‘单纯信仰’,这里面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徐志摩的一生就是这三个字的真实些照。他对爱的不懈追求,对自由的无限向往,对美的努力实践,在他的诗歌写作生涯中一直没有放弃。

徐志摩的诗范文第8篇

一、开头悬念

清代文人李渔说过:“开卷之初,当以奇句夺目,使之一见而惊,不敢弃去。”文章开头应讲究落笔艺术,在新课的导入中也应如此。结合多年的教学,我认为开头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式设置悬念:

1.背景悬念:比如上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教师可以给学生介绍英国剑桥大学国王学院的后园立了一块白色大理石的石碑,上面刻录了《再别康桥》中“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中这两句著名的诗句,并称之为这就是20世纪中国最伟大的诗人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我们可以向学生寻问:为什么徐志摩的诗能刻在剑桥大学的石碑上?徐志摩是否能称为20世纪中国最伟大的诗人?《再别康桥》到底有何魅力?通过多角度设疑,激发学生的兴趣,进而引发学生对这首诗的感悟和赏析,引发学生对徐志摩的诗及其人的兴趣,诱使学生课外的主动学习,主动探究。

2.诗文悬念:学习《鸿门宴》时,课前我们可以导入和李清照的诗,如:“宜将胜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和“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评论的是哪一个人?项羽是一个英雄还是一个沽名钓誉之辈?说他是沽名钓誉,理由是什么?李清照认为他是一个英雄的理由又是什么?司马迁为何又把也归入到本纪中?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对比分析项羽形象,进而引导学生阅读《鸿门宴》,结合史例谈自己的认知,借助项羽这一形像贯穿全文。从而达到“窥一斑而知全豹”的目的。

3.图片悬念: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相关图片如上《神奇极光》可以让学生浏览太空美丽的极光,从而激发他们对太空的遐想,进而引导学生结合课文探究极光形成的原因;学习《断臂的维纳斯》,教师可以把不同形象的维纳斯画像展示给学生看,激发学生对维纳斯的美的认识,并通过比较分析让学生自己感悟“到底是断臂的维纳斯美还是不断臂的维纳斯美?”答案不一定统一,但一定要让学生有自己的认知,目的是激起学生的探究意识,审美意识。

二、内容悬念

内容是文章的血肉成分,文章的生命是有鲜活的内容组成,因此,教师要在深入领悟内容的基础上提出提纲挈领的问题:

1.问题悬念:比如分析《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中语言艺术,我们可先抽出三拳的细节描写。从味觉写,从视觉写,从听觉写,作了一大串形容,若是单从字面上求简,这三拳只须说“打得鲜血迸流,乌珠迸出,两耳轰鸣”,便足够了。作者为什么要不厌其烦地进行如此的描写?这样的描写让我们感悟到鲁智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教师要能通过这样的提问,引领学生去学会鉴赏作家的语言艺术,学会理解运用“详写和略写”。

2.情节悬念:比如《项链》中项链的遗失难觅的悲剧原因,我们可以让学生阅读感悟玛蒂尔德逃离舞会的场景“他在她的肩头上披上了那些为了上街而带来的衣裳……她感到了这一层,于是为了避免另外那些裹着珍贵皮衣的太太们注意,她竟想逃遁了……不过她绝不听从他,匆匆忙忙下了台阶儿。等到他俩走到街上竟找不着车了;于是他俩开始去寻觅,追着那些他们远远地望得见的车子。他俩向着塞纳河的河沿走下去,两个人感到失望,浑身冷得发抖。末了,他俩在河沿上竟找着了一辆像是夜游病者一样的旧式轿车――这样的车子白天在巴黎如同感到自惭形秽,所以要到天黑以后才看得见它们。”这个情节的设计,致使项链的丢失难觅真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三、结尾悬念

常言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但是设计巧妙的课堂总结,不仅可以再次激起学生思维的,还可以激发起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不仅能巩固知识,检验效果,强化兴趣,还能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开拓学生的思路,发挥创造力,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把一堂好课的教学推向,达到“课结束,趣犹存”的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