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人之初社区

人之初社区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人之初社区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人之初社区范文第1篇

人生如梦,岁月如梭。

记得小时候,很不爱说话,妈妈曾不止一次的训诫过我:让我多说话。我却总是低头不语。

现在:“你就不能老实一点吗?哪里有女孩子的模样”妈妈说。不明白,不明白,真的不明白。大人的心思好复杂呀!头好晕。

不过现在我上课举手发言,成了班级活跃分子之一,也是语文老师的得力干将之一呢!

在旧社会,处处充满了剥削,也算是民不聊生吧:在新社会,大家处处都可以看见一片片和谐安宁的社区景象,和以前还真是日新月异呀!

因为心态改变了,所以心情改变了;因为一切改变了,所以什么都不在担心了。

其实改变也分“东西”也分“南北”。走入正确的路则为光明之路;走入错误的路则为误入歧途。

人之初,性本善。”在人的生命之旅中,有一些人因改变而精彩,也有人因改变而迷失自我。

如:杀人犯、小偷等。他们选择了错误的路,或许他们本性善良,但善恶之差只在一瞬间。他们放弃了自己的本性,宁愿承受世人的唾弃,但他们没有想过他们的家人,他们的行为是大家所不耻的。

世界因改变而精彩,世界正因为有改变,才能让我们生活在同一所大地上,却拥有不同的蓝天。

人之初社区范文第2篇

2010年10月29日,哈尔滨市首届“十大法治人物”评选活动顺利落下帷幕。在当选者中,有伸张正义的律师、辛勤普法的园丁、还有奋战在公检法第一线的公职人员。与这些人相比,一位八旬老人的入选理由很特别,因为他已在法治战线上坚守与奉献了60年。他就是黑龙江省法治战线上的常青树、哈尔滨市南岗区老科协理事——卢连基。

1990年,卢连基从哈尔滨市南岗区检察院检察长的岗位上离休了。“离休第一天,一大早他就夹着包出去了。等他回来一问才知道原来是去做普法讲座去了。打那以后他就一天也没闲过。”卢老的老伴吴承黎老人评说卢老的离休生活。

离休后的卢连基反倒比上班时更忙了。法学研究、法制宣传、法理讲座,各种公益性的社会活动占满了卢老的日程表。为了普法,他查资料、做笔记、写讲义,费时又费力,为了普法他放弃了那些能为自己带来不菲收入的法律顾问工作。卢老有多年的老胃病,可是为了普法,他却常常来不及吃上一口热乎饭。卢老的女儿告诉记者,一次卢老犯了胃病却还坚持在一天之内跑了两个单位做普法讲座,虽然他在台上眉飞色舞的讲法条、说法理,可在后台的女儿却看到他的手一直紧紧地捂在胃上……说到这儿,卢老的女儿不禁潸然泪下。

普法“不老松”

为了把枯燥乏味的法律条文讲的生动易懂,卢老可是下了不少功夫。他会针对不同的讲课对象把法律条文融入不同的生活实例中进行讲解,还会把一些道理编成对仗工整的小短句,便于人们记忆。“人之初,性本善,受教育,是关键。人不学,不知义,学习法,要努力……”这是卢老花费数个月自编自创的《学法三字经》,不但分类清晰、朗朗上口,而且言简意赅、好读好记。“给孩子们讲法,他们问我法律有什么用,我就告诉他法律天天保护你,你却不知道。就像你们每天吃冰混、喝汽水。冰棍卫不卫生?汽水干不干净?都有法律来规定。我的责任就是让人们明白法律其实就在我们身边。”一说起他钟爱的普法事业,卢老立刻变得神采飞扬。

在全省各地的学校和部队里留下了卢老坚毅挺拔的普法身影,一家家工矿企业里留下了卢老铿锵有力的普法声音。这位政法战线上的老兵,年逾花甲却退而不休,在普法道路上一干又是20年,成为了“二五”、“三五”、“四五”普法教育工作中连续三次获全国法制宣传教育先进个人称号的龙江第一人。20年间,他向干部、师生、居民等宣讲法律教育课400多场,听众达12万余人。光是讲义就写了113本,累计达200多万字。而他创作的普法歌曲、诗歌、案例连环画,编写的《未成年人“两法”图解》、《“二五”普法习题与题解》等多种普法资料和涉及各个方面的经验总结论文和评论更是达到了45万字。每次演讲完,都有人围着他问这问那,久久不肯离去。有一次卢老连续讲了三四个小时后,嗓子哑得再也说不出话来,他还是坚持着用手写的方式一一回答了听讲群众法律方面的疑难问题。

执着精神感染身边人

在卢老生活的哈尔滨市北安社区,居民张大娘告诉记者:“我们社区人人都是法律专家,为什么啊?因为有卢老啊!他一有时间就给我们讲法律,从《宪法》、《刑法》到《婚姻法》、《妇女权益保障法》,凡是我们用得着的或是有疑问的法律知识和法律问题卢老都会不厌其烦地给我们讲解。他的努力让我们每个居民都学会了依法办事,以理服人。整个社区也变得更加和谐了。”卢老正是用这种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与付出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人之初社区范文第3篇

关键词:道德行为;道德启蒙;道德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6-392-01

在新的社会环境下,如何开展幼儿道德教育,道德教育的方式、方法如何与《幼儿园工作规程》相结合,始终是我们幼教工作者所探询的问题。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幼儿道德行为的表现及评价

道德是一种社会范畴,幼儿的道德行为主要体现在待人接物处事上。在幼儿园日常教学中,只要你稍加观察,就会发现孩子们的道德表现有多种多样:有的孩子有爱心,懂礼貌,与小朋友们友好相处,爱护公物,会与同伴分享快乐等。而有的孩子则显得无礼貌,惟我独尊,不爱护公物,对人对事漠不关心,只知道享受,不知道付出;或心理素质过于脆弱,自尊心太强,任性、固执。所有这些都是幼儿所具初步道德的表现。但是我们不能简单的以此把孩子们划分为“好的”“坏的”对立的两样,因为孩子的这种道德品质,都是不固定的,都不是一成不变的,也就是说,孩子在这个时期的可塑性是很强的,经过良好的教育都是可以向好的方向发展的,幼儿德育则是这个工程的起点,在整个德育过程中有其特殊的作用和影响。所以对孩子的道德教育一定要有信心,有耐心,更要有爱心。

二、幼儿道德启蒙教育的重要性

“人之初,性本善”孩子呱呱坠地来到人间,天真无邪是孩子的天性。但我们看到幼儿园里的小朋友性格各异,表现不同,究其原因,品德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家庭、社会和幼儿园教育和影响下,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由于每个孩子的先天因素及后天环境各有不同,所受到的影响也不同。所以彼此或多或少都具有不同的品德个性。现代社会是一个开发型、多元化的社会,各类新闻,公众媒体,影视作品内容多、范围广,良莠并存,幼儿在社会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影响。孩子上幼儿园之前都是在家庭成长,所以在某种程度讲,家长是孩子的最早启蒙者,家长的道德修养对孩子的道德影响也是巨大的。在幼儿园里,教师根据《规程》要求,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实际情况,有目的,有计划,系统性的对幼儿进行道德教育,努力使每一个孩子都获得良好的道德认知,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三、幼儿道德教育的方式方法

1、捉住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从常规入手。

使道德教育与生活实践相结合,针对幼儿接触过的各种事情,随时随地进行教育,为幼儿良好品行的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孩子偶尔说出有礼貌的话语时,教师和父母要善于捉住这些事例进行随机表扬鼓励好的典型,使孩子知道什么是应该做的,知道什么是不应该做的,引导幼儿养成辨别是非的好习惯,同时也在潜移默化的净化孩子的心灵。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幼儿人格成长的摇篮,家庭是孩子接触的第一个环境,就家庭环境会给孩子人格的形成打下难以磨灭的烙印。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也是孩子的终身教授,父母的人格力量对孩子的成长具有深远的意义。著名文学家老舍曾饱含深情的说:“从私塾到小学到中学,我经过起码百位老师吧,其中有给我很大影响的,也有毫无影响的,但是我的真正老师把性格传给我的是我的母亲,母亲并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可见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到位。因此父母时刻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为孩子营造一个温暖和谐的氛围,为孩子做榜样。其次,父母在生活中对幼儿的做法作出正确的评价。让孩子知道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什么是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为孩子指明方向。因此,家庭环境是幼儿德育教育的基础教育,也是关键的教育。

2、通过各种感观进行德育渗透教育。

孩子通过阅读图书、听故事、看动画片等辅助手段及时进行德育渗透教育,哪些是正确的,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及生活中的事情,这就要求家长和教师为幼儿提供足够的资料,培养幼儿的兴趣,使孩子喜欢听、读、看故事、儿歌、图片、动画片等。同时要引导幼儿从中发现哪些是应该学习的,哪些是不应该学习的,去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道德标准。幼儿园环境创设是培养孩子道德情操、道德认识的重要手段李岚清同志曾说过:“美的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因素。美对个儿的素质影响是很大的,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对人的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注重环境美是我们幼儿园环境布置的一个重要原则。良好的教育环境有助于幼儿良好品质的形成和发展。幼儿园 通过环境的创设与美化、设计来创造适合儿童成长的教育环境,利用环境与儿童相互关系,来诱发和调整改变儿童的行为。根据孩子的行为表现,利用环境创设来进行道德情感和道德认知的教育,使孩子们在生活中不知不觉地受到教育。

3、德育教育渗透于各领域教学中。

教师要不失时机的利用各教学领域教学和游戏进行德育教育。当幼儿学会了正确的关心行动以后,要及时地进行顺势的强化巩固。教师采用“寓教于乐”的方式,把道德素质教育的内容纳入各教学领域中进行,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及兴趣,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4、要做好家庭、幼儿园、社区之间的相互关系。

人之初社区范文第4篇

一、界定相关概念

农民工子女是指在本地乡镇企业或者进入城镇务工的农业户口人员的子女。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农民进城务工就业管理和服务的通知》将进城务工就业的农民工的子女称为“农民工子女”,作为一个统称,农民工子女不仅指随父母进城务工就业的子女,还应当包括托留在农村的“留守儿童”。本课题组主要的研究对象是7~13岁的学龄儿童。

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审美情感教育主要涉及审美教育和情感交流两个层面。儿童的审美情感是他们移情的产物,与其感性生命活动息息相关,所产生的审美愉悦是一种外显性的高峰体验。这种感情是一种全身心的情感体验,是对优秀艺术作品所传递出的情感的再度体验。

二、透视农民工子女审美情感教育现状

(一)家庭对儿童审美情感教育培养意识淡漠并存在交流障碍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儿童处于社会化早期,家庭教育重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是“人之初”的教育,也是“长成”教育或者说是“养成”教育。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教师,但这对于留守儿童来讲无疑是一种奢望,因为父母双方或一方在外务工,他们基本上缺失了父母亲对其在衣食住行、能力、爱好、审美、人格、感情等方面的教育,特别是基本缺失了对父母亲的心理归属和依恋。家庭抚养人迫于繁重的生活压力,对子女教育管理的时间不足;大部分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倾向于金钱补偿,缺乏必要的亲情沟通,对留守儿童心理缺乏及时有效的疏导。

(二)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所导致的学校教育资源不平衡

相对于城市中小学先进的现代化办学条件和大量的城市公共资源,农村中小学的条件十分简陋,许多农村的中小学校审美素质教育投入严重不足,教育经费紧张,专业教师匮乏,人员结构失衡,教师队伍老龄化趋势凸显,而且兼课现象非常普遍,这些所谓的“副课”常被挤占,审美素材单调陈旧,教学方法不够灵活,师生之间情感交流渠道不畅。

(三)农民工子女易受外界不良风气感染

由于缺乏成人的监督和管教,个别留守儿童往往会养成自由散漫的习气,时间观念差,爱迟到、旷课、进网吧。调查发现,历年青少年刑事犯罪案件中,有近20%的青少年为隔代抚养的农村留守儿童。

三、农民工子女审美情感教育缺失的原因

(一)社区教育的基础设施、环境和氛围不利于儿童身心发展

社区教育辅助功能缺失。对于社区教育辅助功能的发挥,我国城乡整体上都比较落后,但城市社区略好于农村社区。而面对这项缺失,城市有很多补偿功能存在,农村却几乎没有。村民们只是凭着朴素的道德观念和对传统习俗的坚持生活着,他们对孩子们的教育身教多于言传。而这种环境和氛围不利于儿童的身心发展。

(二)“分数制”严重制约了儿童审美素质的综合提高

在残酷的升学就业压力下,学生的学习兴趣、综合能力会受到严重的影响。一些研究表明,“分数取向”和“学习取向”的观念是背道而驰的。一方面当学生知道学习的内容要被考试而被记分时,他们很可能对学习任务产生厌恶情绪。另一方面,他们又很关心分数,渴望取得高分,只注重“死记硬背”的方式,培养了大批“高分低能”思维肤浅的学生。

四、提高农民工子女审美情感教育的对策研究

(一)教师应在教学活动中注重培育儿童的审美情感

一方面,要围绕“情感”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寓教于乐,重视欣赏教学的开展。要提高艺术欣赏教育在整个儿童艺术教育中的地位。不仅包括课前组织学生参与作品的挑选和归类,还包括让学生仔细“读画”体验。在规范教学流程的同时,使教师的理解与学生的体验相结合,逐步丰富学生的知能结构,提高其对艺术形象的审美感受能力。另一方面,要深入挖掘当地社会文化资源,开展体验性审美活动,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感知与体验”被视为完整的艺术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河南省农村民间习俗形式多样,扎根于农村的美术课程,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生活中的美,并教会他们如何从农村丰富的绘画土壤中汲取素材。

(二)学校应为儿童的审美情感发展提供良好的育人环境

学校是儿童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三大教育阵地之一,除了承担教育的功能外,还承担着部分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功能。通过为留守儿童建立素质教育档案,为社会各界关爱留守儿童提供必要的信息和参考。更为重要的是在办学过程中需要树立新型育人理念。对于部分留守儿童家庭作业无人辅导的现象,学校可以发挥职业优势,对留守学生进行课外辅导,组织各种兴趣比赛或兴趣小组等,发掘学生的各方面潜力,促进其全面发展。可以开展心理咨询与辅导,开通心理信箱、校长信箱等等,对个别特殊的学生要发挥班主任和德育导师的能动性,给学生以特殊照顾等等,营造全校上下齐心协力关爱留守儿童的氛围。

(三)家庭教育要重视对儿童审美情感的正面引导

对儿童而言,家庭是他们由生物人转化为具有情感智慧的社会人的重要变量。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克服性别、年龄、学科歧视尤为重要。研究发现,家庭成员的一言一行都对儿童具有很大的暗示作用,和谐而温暖的家庭氛围会对儿童健康的身心成长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只有根据孩子兴趣,在日常生活中恰当地进行引导,才能促进孩子特长的形成,为日后更好地融入社会打下基础。教育方式上提倡“赏识”教育,即鼓励、激励孩子,给予他们更多关注、关怀和关爱,可以通过各种形式尽可能地与留守儿童进行审美体验交流,让孩子在无形中受到启发和引导,从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四)社会及教育主管部门需要加大政策及资金支持

政府财政是开展类似社会活动的重要资金来源,资金到位能保证活动的有效开展。此外,教育主管部门加大专业人才的引进,并通过开展专项调研活动,掌握留守儿童审美情感教育的基本情况,了解其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同时充分利用自身的导向作用,加强社会舆论对此问题的关注,整合社会资源形成教育合力,多维度的协调有助于留守儿童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五)提倡并践行“大家庭”的思想,全社会形成“多维互动”的教育合力

人之初社区范文第5篇

我们把学校教育分为德育、智育、体育等三个主要的方面。在学校教育中,智育重在对人的智力开发,这是培养创新人才才智机构的主要方面,而智育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来实现的,德育是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品德教育的集合,现在也有人把心理健康归为德育。长期以来,学校教育总是人为地把德育与其他诸育割裂开来,把德育当作是学校分工中的一个门类,总是把“教学”放在一切工作的中心地位,这种“教学崇拜”还有不断加强的趋势,使学生才智因素的培养有观念和行动上的保障。在此情况下,对学生非才智因素培养的任务就显得十分重要。而德育是完成这方面任务的重要手段。事实上,德育、智育、体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的三个重要方面,德育属于教育目的的范畴,德育不是学校的一种工作,而是学校一切工作的归宿,是学校一切工作的最终目的之一。因此,在培养创新人才的过程,要把德育渗透到诸育当中去,做到相互联系,密切协调,共同育人。

塑造人类的精神和铸造人的灵魂,这是时代赋予教育的重要任务。不少人往往有这样一种思想误区,即把学生道德的有无,片面地定义在对人的意志与行为的限制与防范上,将道德教育变为空洞的说教和粗暴的灌输。这种通过强硬的纪律约束,严密的管理程序,量化的评价手段和无情的惩戒措施,严格控制了学生的道德行为和道德成长,无视人的价值内涵和精神品性,把本应温情脉脉的道德教育变为琐屑的行为训练和消极防范。毋庸置疑,信息时代对人的要求之高是前所未有的,道德的社会作用之大是前所未有的,道德教育的紧迫也是前所未有的。人的全面发展首先是德育的发展,学校教育不可能少了德育。

学校德育是个系统工程,是就其内容和实施途径来说和。就内容说,学校德育应该包括爱党、爱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勤奋学习、遵纪守法、心理健康等各方面;就实施途径而言,是以专门的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课为主,各学科渗透,充分利用校内团队、各种群体组织和集会、节日庆典、升降旗仪式、晨会和课外活动等形式进行落实的。

实施素质教育首先是思想观念的转变,而思想观念转变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充分利用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课堂,对实施素质教育的主体――学生,进行思想渗透和灌输。如何加强职业学校各学科的德育渗透,是当前教改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在全社会普遍重视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大氛围下,学校作为专职教育单位,“把德育放在学校一切工作的首位”已是我们的共识。加强对学生进行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和心理品质教育,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起着主导的决定性作用。为了推动“课课有德育,人人是德育工作者”这一教育理念,积极开展“各学科渗透德育”,拓展德育阵地,增添德育渠道,丰富德育形式,扩充德育内容,使学校传统美德特色教育在学科渗透中增添新的时代内涵,在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作为我们职业学校不仅要对学生进行“五爱”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还要特别加强职业道德教育、职业理想教育和创业教育。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由此看来,人的一生,“习”性教化可谓是最重要的了。从出生到入学应属童年时期,是启蒙阶段,主要受教于家庭环境和父母;从入学到毕业(不管何级)属青少年时期,是成长阶段,主要受教于学校环境和教师;从学校毕业以后是成年时期,是工作阶段,主要受教于社会环境和自我教育,以至终身。童年虽短,却是人生之基石。古人所云“三岁看老,百岁瞧小”,早已道出了这一时期的重要性。此时期的关键应取决于家庭教育环境的优劣和父母亲属的素质。而跨入社会后的成人期,其工作、生活、为人处事的“德性”、方法,主要来自前两段时期的“教化”所得。那么,学校教育在整个人生长河中,起到什么具体作用呢?笔者认为:学校教育主要应起补救、输送、升华的作用。因此,作为人生中间阶段的学校教育来说,就要针对每个学生家庭教育的现状,及时采取补救、输送、升华的措施,这应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主导思想。

首先对那些家教失误的孩子,学校是医院,教师是医生。我们应发扬医护人员那种救死扶伤的革命人道主义精神,不歧视,更不能辱骂学生及其家长。而应采取一切力所能及的措施,通过学校环境的影响,家教制度的建立,政府行为(社区活动)的支持,使其逐步转化到“健康”人群中来,共同接受良好的道德品质教育。

人之初社区范文第6篇

当一个生物人离开母体之后,就开始在社会中依靠前人创造的人文世界生活,也可以说,人一离开母体即开始从生物人逐渐变成了社会人。现存的人文世界是人从生物人变成社会人的场合。这个人文世界应当说和“人之初”是并存的,而且是世世代代的社会人共同创作的。

生物人逃不掉生死大关,但属于社会人的生活用具和行为方式即文化的零部件却可以不跟着个别生物人的生死而存亡。文化的社会性利用社会继替的差序格局,即生物人生死的参差不齐,使它可以超脱生物的生死定律,而有自己存亡兴废的历史规律。这是人文世界即文化的历史性。

个人通过社会认同而进入文化,历史靠一代一代人的创造,靠一代一代人的积累,是一代一代人生活体验中积累起来的文化实体。每经一代人,文化就会根据新的情况进行新的适应及新的创造。历史就包括了这些变动。个人是历史中的过客,过客都会留下些东西,把它积累在共同的文化库中。积累什么,创造什么,是时代和历史决定的,有其自身的规律,而这个规律也在变,它的变仍然要靠各代里的一个个人。所以我说“通古今之变”这句话概括得真好。过去的学者讲史,都是讲今在史中,以史表达,以史现世,不仅是讲史,而且讲各代的所有的变化,就是讲“通”。这些说明,历史发展本身是有逻辑的、有道理的和有规律的。这正是中国文化之所以重视历史的原因,可是我们多年来忽视了。

我这一代人是从新学开始的。新学制度至今也有一百多年了,这种制度改变了文化传递的方式和内容。我在小学时设国、英、算三科。国文主要讲文字语言,即文字象征化的语言,是一种符号体系;英文是外文,开始有了文化接触,所以要学;算术是自然科学的基础。我在中学时这三科也是学习的重点,在学生心里也变成为主课,成为评学生成绩的基础。就国文课而言,则从学古文变成了学白话文,范围并不限于历史。

在新学的新传统里读书,历史知识的积累比不上上一代。上一代学国学就是学经史,五经皆史,讲历史的事实、经过和变化。“经”是讲从过去历史中看出来的做人的道理。“经”和“史”二者是密切联系的,学习的材料都是历史,也就是过去人的生活方法和经验,而学习的目的是做人,也就是符合文化的历史性。我们这一代人学习时,经史分开了。国文只讲语言,不讲文化,语言又从古文变为白话文。旧教科书里的四书五经都不学了,学文字只作为工具,国文工具便化为语文,就是学识字和作文。

到了大学时代,自然科学比人文科学受重视。在我进大学时就遇到了这一潮流。我最初选的是医预科,也是重自然科学的。

从中学到大学,即使是在历史课上,我学的也只是古史,到秦汉为止。进了大学,历史不是必修课。那时人们不但不将历史看做学术,而且作为常识也学得不够。

对中国历史的认识,我还经历了一个混乱的时期,代表性的思潮就是“古史辨”。“古史辨”基本上是否定中国历史的,其影响深远。直到时期,在清华大学、西南联大,才有钱穆讲中国通史。而当时我本人对于这方面是不重视的。近来进行学术反省,老了再来补课,回想当年才知道,这是因为批判历史的风气占上风,我们这些学生受到的“否定历史”的影响很深刻。这是很悲惨的。中国有这么悠久的历史,到这一代被轻视了,即使是专业学历史的人,内部对历史的意义也存在争执。

我自己作为一个社会科学的研究者,研究的出发点也通常与历史无关。我这代人入门学社会科学时,在西方又有一种倾向,即主张认识中国应从现实出发,即主张“实证论”。我当时知道要科学地对待文化,却以为要研究文化的科学无须从历史着手。我在学习功能学派的人类学研究方法时,主要是受马林诺夫斯基老师的影响。马林诺夫斯基老师的功能论轻视历史在文化中的作用。由于轻视历史,所以我早期的社区调查不注重历史部分。经过反思,我得到一种自我批判,现在意识到,要理解文化,就要看到文化是历史的产物。

文化是由人创造的,它在认同的社会中得到流通而取得共识,离开个人而成为社会实体,从而产生了塑造人的文化的作用,并在历史过程中发生着变化。历史的内容是不同世代人的创造、继承和改造的结果。它是客观存在的变化,是有其规律的,这个规律是可以作为对象来研究的,是可以实证的。在后期的农村发展调查研究工作中,我越来越看到历史的重要性。我所概括的“三级两跳”的农村发展阶段论,是一个历史过程,是从实际中来的,不是虚拟的。

最近我发现自己的想法又有了新的变化。从国际大形势,从中西文化的接触中,我进一步看到非历史主义的社会科学存在的许多缺点。回过头来看看中国文化,从中看到过去的中国学者对待历史是十分认真的,是具有立身之道的。

从我这一代人一生所经历的变化,看中国历史从被重视到轻视又被重视的过程,我意识到的确到了要静下心来反思和审视中国文化的宝贵之处,认识中国历史在文化中的地位的时候了。因此,大学教育必须形成重视中国历史和文化的风气。在漫长的经典教育时期古人给后人留下了历史宝库,要向新一代人开放,要让他们接触到,并引导他们学习,产生兴趣,重新建立起重历史的风气。

人之初社区范文第7篇

【关键词】孝真情实感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德育

在传统的中国社会与文化中,儒家的“孝”德具有根源性的重要作用。何为“孝”?《尔雅?释训》对“孝”的解释是:“善事父母为孝”。 孔子在《孝经》中说:“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可见“孝的本质是一种爱与敬的情感与行为,因此,它是一切道德之本源,不仅如此,它还是人们实践道德的起点。”[1] 人生下来,最早从父母那里感受到人间的爱,随着成长,逐渐的形成对父母,对他人,对社会的爱。由亲情启蒙,进而到道德的升华是德育的基本途径。我们认为以儒家“孝”德为切入口,以真情为支点,对青少年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合乎道德教育规律的,具有实效性和重要意义。

一、儒家的“孝”德

1、人是情感的存在

儒家创始人孔子,就很重视人的情感活动,在他看来,人的最本真的存在就是“真情实感”。所谓“真情”,就是发自内心的,毫无掩饰和伪装的真实情感;所谓“实感”,就是实有所感、真实存在的,不是虚幻的或凭空想象的。“真情”必须是有“实感”的真情,“实感”必须是有“真情”的实感,“真情”和“实感”是不能分开的。只有“真情”与“实感”统一起来,合而为一,才是一个真实的存在,真实的生命,真实的人。最后,人要成为真实的人的存在,这就需要有人

的“真实情感”,这种“真实情感”是人所本有的。人的形体存在是时空中的存在,人的情感活动是非时空的,超时空的,但由于它同时空中的形体存在不可分,因此,它是具体的,不是抽象的。

2、 孝出于真情实感

孝的本质是一种原始本真的自然情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儒家强调孝,即实现亲情之爱。任何人,从出生到走上独立生活的道路,都是在父母的抚育、爱护下成长的,学校不能代替父母的爱护和教育。这一点对任何一个社会而言都没有例外。“孝”作为一种情感,虽出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表现在行动上,不只是尽其赡养父母之责,更重要的是,要有“敬爱”之心,这种“敬”的情感,不仅是报答父母的生育和养育之恩,而且包涵着对父母一生勤劳、无私奉献、人生经历等人格力量的尊敬。孔子说,“三年无免于父母之怀”,这是一个千真万确的事实。有人可以请保姆、家庭教师,但是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情感联系是不能割断的。儒家揭示了这一真理,要人们珍惜它,爱护它,并由此出发建立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普遍和谐,首先是家庭和谐。父母、子女之间的真情的爱,是一种天赋德性,也就是人类的道德情感。这里没有丝毫的虚假与功利打算。孔子的“父为子隐,子为父隐”,就是出于真情实感,具有超历史的永久价值。如同孟子所说,“幼而知爱其亲,长而知敬其兄”,是自然而然具有的。儒家认为“孝”出于“真情实感”,这是对人的情感存在的一种最基本的肯定。人作为生命存在,首先是从情感活动开始的,婴儿初生时的第一声啼哭,就是情感活动的萌芽,也是生命的诞生。婴儿出生后,首先接触到的是父母兄弟(姐妹),他的情感活动首先是在同父母兄弟的接触与交流中发生的,这时,喜、怒、哀、乐等各种情感都表现出来,其中,最基本的情感便是对父母的爱,由此便有所谓“孝”。

3、情感是可贵的,人也是可贵的,人有“良心”

儒家将情感放在首要地位,看作人的基本的存在方式。“凡人情为可悦也。苟以其情,虽过不恶;不以其情,虽难不贵。苟有其情,虽未之为,斯人信之矣。未言而信,有美情者也。”[2] “情”是好的,凡有“真情实感”的人,是可信赖的。《孝经》引述孔子的话说:“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所以为贵,从某种意义上说,就因为人有情感。在儒家看来,人的情感不同于动物的情绪、情感。人固然有动物性的情绪、情感这一面,但人之所以为人,还在于人有不同于动物的

高级情感,特别是道德情感居于重要地位,这从孟子关于“四端之心”即“四端之情”的著名论述看得很清楚,这也就是他所说的“良心”。 中国人常说“天理良心”、“天理人情”,“良心”即是“人情”,人心之“良”,即是人情之“美”。这样的人情不是专为个人打算的“私心私情”,而是普遍化的道德情感。

4、孝敬父母,人之根本

“人之初,性本善”,“百善孝为先”,孝心是人性的一种体现,是最纯洁的亲情。“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儒家的一个重要传统是,培养人的道德情感与情操,

要学会“作人”,首先要尊敬父母。很难设想,一个不孝敬父母的人,能有很好的道德素质。儒家教导说,学要“为己”,即培养自己的德性,哪怕不识字,也要堂堂正正作个人。“仁者爱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孝敬父母的情感推延开去,进而养成良好道德品质。

二、以“孝”为切入点,以真情为支点,以实践为载体,创新德育模式

情感道德教育不仅靠理性的灌输,更要靠心灵的感染。孝的本质与特点决定了以孝为切入点,重视真情实感的教育,并切实的以实践为载体,整合家庭、学校、社会多方资源,对青少年进行教育和引领的策略,具有可操作性,有广泛的群众性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1、以家庭教育为载体开展体验“孝”德教育

家长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第一教师。家庭是未成年人最主要的生活场所,也是培养他们思想道德素养的一个主阵地。家庭教育对于一个人良好道德质量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教育对象的个体性,教育空间的独立性,形成了家庭教育"言传身教"的育人特征。这里,家长的道德认知及自身的道德质量水平,就显得十分重要了。大量的观察表明,青少年道德质量的优劣,与其所在的家庭道德环境和道德教育有极大的相关性。在一般情况下,家长道德素养高,且注重对子女的道德教育的家庭,其子女的道德状况较好;相反,家长本身道德素养差,又忽视对子女的道德教育,其子女的道德素质往往较差。“教育者首先受教育”,[3]作为家长,必须加强自身的修养,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平。对儒家“孝”德的认知与实践,言行一致。在赡养老人,关心下一代等方面,是真情实感,给子女树立良好榜样,使子女受到良好道德的熏陶。教导子女与亲人和睦相处,与邻居友好往来,体验亲情的美好,友谊的可贵,从而养成尊老爱幼,诚实正直,有礼貌,讲团结等良好日常行为和习惯,形成做一名具有良好思想道德素质公民的前提和基础。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随时关心子女的道德行为表现,要善于发现子女在道德行为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地进行教育。教育时,要理直气壮,态度鲜明,也要循循善诱,认真引导。既不可被子女的"现代意识"所战胜,又不可因子女的排斥心理而气馁。家长要善于用先人的道德营养和自己的人生体验,去对孩子进行热情而细致的引导。这是孩子成长的需要。

2、以学校教育为载体开展体验“孝”德教育

学校教育是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体、主管道。学校教育要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并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学校德育最根本的是教人做人。伟大教育家陶行知指出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为此,道德教育中需要我们首先去理解一个关键词就是“人”。什么是人?我们如何认识和看待人?道德教育所要培养的是什么样的人?“孝者德之本”。孝顺父母,尊敬师长,是做人的起码道德要求,是最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美德。“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4]孟子的“四端之心”,既“良心”是为人的根基。显然,儒家“孝”德教育是学生进行自我实践、自我感悟、自我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活动载体,是学校德育所要建构的发展学生对他人的爱心和责任感的道德基础。围绕“孝”字,学校以及各个班级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如黑板报比赛,故事比赛,如诗歌朗诵比赛,手抄报比赛等等。发动学生在学校、家庭就“孝”德开展大讨论,组织学生走进社会,参加社区的公益活动,并用实际行动来养成自己的孝心:在家孝敬父母、在学校尊敬老师,在社会关心公益。

3、我们要把“真”贯穿于德育教学的全过程

“真”即是真实和真诚,真情实感。“真”是对事物本质的规律认识及掌握。 真,人之德的要素,做人的根本。教育者要以真心育人,以真信取人,以真知吸引人,以真理说服人,以真功培养人,把“真”贯穿于整个德育的全过程。就是教师要无私地爱学生。只有真诚地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真心,是教育好学生的基础 ,是育学生之美德的动力和源泉。以真心取人,是育人之德的前提。教师要以“真”的魅力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结语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科曾说过:“我们的儿童,就是我们的晚年。正确

的教育,就是我们幸福的晚年 。不良的教育,就是我们未来的痛苦,是我们在他人面前在举国面前的罪过”。 [5]这话深刻地说明了青少年儿童教育的重要性,尤其是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性。我们认为以“孝”德为基础,以真情实感为根本进行情感德育教育是一个有益的探索,意义深远。我们还将继续探寻规律,发展新的模式。

参考文献

[1] 肖忠群《孝的当代价值》《光明日报》 2000年08月22日

[2]《中国哲学 ・郭店楚简研究》辽宁教育出版社 2000

[3] 蒙培元《 漫谈儒学与家庭伦理――从亲情关系说起》2002年《文史哲》第4期

人之初社区范文第8篇

关键词:人文素质;渗透式教育法;思维方式培养;IT人才教育

1研究背景

走在美丽的校园里,常常会看到绿化带上有食品袋、包装盒、烟蒂等杂物,觉得非常不和谐;路上学生们隐约传入耳中的对话中夹杂着的脏话,让人感到不够美。尽管实验室门口挂着“不许带食物进实验室”的条幅,尽管老师一次次都说不要在实验室吃东西,但学生每次实验课下课后,实验室内总有饮料瓶、食品袋留在计算机键盘旁。还有的学生毕业后要出国留学,请老师写推荐信、翻译资料等,离校时连给老师道声“感谢”,说句“再见”都没有。

在送新生报到的家长队列中,还有为十八九岁的儿子掉眼泪的妈妈。她恨不能包办孩子的一切,却不知道自己无形中阻碍了孩子的正常成长。大学同住一个宿舍,有人不会打扫卫生,也有人不愿打扫卫生,不懂得基本的人际交往礼仪、生活常识和保持自己身心健康的行为方式。

学生在大学的IT专业学习四年后,走出校门,踏上工作岗位,很多企业培训新员工的课程包括商务礼仪、有效沟通、企业文化等内容[1]。如果从小学到大学,一个人整整接受了十五六年的教育(没有加上幼儿园教育),连基本的行为方式和接人待物的礼仪都不懂,只是一个“工匠”,不是一个有思想、有理想抱负和坚定信念的社会新生活开创者,就背离了教书育人为君子、成圣贤的根本宗旨。这是值得反省和深思的。

本文探讨的另一个问题,是学生的思维方式普遍存在有悖基本哲学常识的现象。谁都知道“天上不会掉馅饼”,可是逃课、不做课后学习功课、考试抄袭、毕业设计蒙混过关、总想轻松拿到毕业证书等做法和想法,在大学生中普遍存在。这本身就流露出想吃“免费午餐”的思维方式。反过来看,这样的IT专业大学生到社会后,用人单位还会觉得你达到了大学生应有的水平吗?你轻松拿到的文凭别人还会再相信吗?这一现象对那些认真对待学习生活,塑造自身良好素质的大学生们也是一种不公平。

事实上,我国适龄青年中只有23%左右的人才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他们应该成为社会的精英,成为未来社会新生活建设者中的栋梁。尤其在目前的社会中,样样事情都离不开IT,社会的运转业已依托在计算机信息技术之上了。所以,IT人才人文素质的培养关乎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关乎一个民族的兴旺。人文素质体现了一个人的志向情趣抱负、文化品位、思维方式和生活工作习惯,越早培养越好。

人之初,性本善。苟不教,性乃迁。教与不教,正确的教与错误的教,最终结果差异巨大。所以,大学IT人才培养必须包含、融入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

2以不教示教

国外人文素质教育的模式是以美国著名哲学家和教育家杜威归纳总结的渗透式教育方法为代表,即以“不教示教”,以音乐、体育、艺术、与企业结合等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2]。渗透式教育以圣贤教育为主,倡导博爱、社会责任;不仅关注个人的幸福,还关注子孙后代的幸福,关注整个人类的福祉和命运。

我们应该采用开放的教育思路与手段,将寓教于乐的形式和目前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的方式相结合,弥补人文素质教育的缺失。丰富业余体育和文化生活,成立文体俱乐部,构建既具有健身性和文化性,又有机结合民族性与时代性的大学生文体生活方式。把传统的文体活动,如合唱团、吹笛子、拉二胡、弹琵琶、戏剧节等,以及武术中的太极拳、太极剑和舞龙舞狮运动,还有具有时代特征的野外拓展运动,如轮滑、飞盘运动、木球运动、定向运动、体育舞蹈等新兴项目开展起来,作为学生修身、健体、养心的主要训练手段。特别是野外拓展运动课程,是集体育、教育、心理、植物、动物、地质、地理、旅游、探险、法律等众多学科于一身的新型户外运动项目,值得推广。

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采用“先行后知”、“边行边知”、“愈怕愈行”等体验式学习方式,打破传统的以课堂“教”为主的单纯文体教育模式,让学生愉快、积极、刺激地参与,在大自然中学到知识、掌握技能、领悟道理。野外素质拓展不但可以使学生掌握许多生存技能,挖掘自身潜能,还可以学会更好地与人相处等人文知识和技能。师生共同参与这些活动,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就是以“不教示教”的方法之一。

校园文化是一种氛围、一种精神。在推动校园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中,文体活动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积极创建校园文体生活氛围,是实施IT专业大学生人文素质拓展的有效途径。它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内、课外文体文化活动为主要形式的一种群体文化。这种特定的文化氛围是和学校的培养目标、校风校纪、生活方式等内容相联系的。

另一个方式,是在IT专业课教学中融入人文教育,在IT专业大学生人文价值观培养中起到春雨润物细无声,以及习惯成自然、每日三省、水到渠成的作用。如欧美的IT专业大学生,从入学到毕业,人文教育始终贯穿于实验、课程设计、社会实践、作业、论文以及毕业设计等各个教学环节中。我们连续3年选用美国影印版教材《Computing Essentials》,该教材每章都有讨论IT涉及的社会、法律和伦理、自身身心健康的问题。教师要求学生课后分析IT带来的法律、道德和社会、生态环境、人身安全等问题,引导学生全方位思考IT发展与人民生活、技术发展与社会的关系。这使学生从技术里跳出来,以更宏观的视角审视IT,思考技术发展方向等人文的深层次问题,确实值得我们借鉴。

美国大学普遍为IT专业大一新生开设的通识教育课程更与我们不同。该课程的学时量大,涵盖人文知识范围宽泛。如芝加哥大学通识教育课时占到大学总课时的50%,常青藤学校中最少的通识教育课时也占到了总课时的20%。内容包括各种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各种观念、各种价值观;世界历史文化(如读《古兰经》);美国文化;科学核心课程;人文社会科学核心课程等[3]。因此,通识教育使IT专业学生具有社会责任感,而不只是提高IT技术技能。迄今为止,为什么计算机界的最高奖项――图灵奖都被外国人拿去?我们认为,人文素质教育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

还有一个现象,是IT职业伦理教育的差别。发达国家的职业伦理教育已经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与实践经验。作为应用伦理学的一个分支,近代职业伦理十分活跃与繁荣。如医学伦理、生命伦理、基因工程伦理、生态伦理、科技伦理、经济伦理、企业伦理、政治伦理、国际关系伦理、家庭伦理、媒体伦理、计算机伦理、网络伦理、工程伦理[4]等。从理论上划分,职业伦理教育可以分为哲学层面的伦理理论教育和具体的职业伦理规范(又称为职业操守)教育,是“道”与“器”的关系。两者既相互联系又各自有独立的研究内容。

但我国的工程类伦理教育还不是很普及。如我国教育部计算机与信息类专业高等教育教学大纲中规定必须开设的计算机伦理、信息伦理或网络伦理等课程[5],到现在还只有少数学校开设,仍然没有普及。而英美等国的大学中都有计算机与社会责任,计算机与社会,软件工程师的职业伦理,哲学、科学和技术这样的研究中心。在谷歌上用关键词“Professional Ethics Education,file type:pdf”搜索,获得约1 070 000条结果;用“职业伦理教育”在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系列数据库查找,1999年至今的文档总共只有记录13条。可见伦理教育在国内外受关注的程度有多么大的差别。

3走出校园,认识生活

做一个受社会欢迎的人,与人相处很融洽的人;做一个有抱负的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才是IT人才教育的真正目的。据我们观察,凡是在学校参与了社会企业兼职的学生,各方面都显得成熟一些,人际交往礼仪也好很多,毕业就职也顺利得多。只在学校不出门的学生,大多很害羞,不善与人沟通,就业较困难,而且适应新生活环境能力也弱。所以,鼓励、引导学生利用暑假兼职,认识社会,学习与各种各样人沟通的技能,走进企业,走进社会,都是很好的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方法。

走进社区做志愿者,更是一个良方。因为志愿者群体整体素质比较高,而且都是有理想、有抱负的人,追求的人生目标高于一般人群,文化修养相对也高。

西方志愿者主要起源于罗马时代的博爱精神、基督教的宗教责任及救赎。志愿者活动可以传递爱心,传播文明。志愿者在把关怀、帮助带给社会的同时,也接受了爱心、感恩教育,是一种非常值得推崇的教

育理念。参加社会上的志愿者活动,结交这样的朋友,对IT专业大学生来说终生受益。同时,学生走入社会,审视自己,也可以为将来的IT职业发展选定目标,促进学生早日转变学生身份观念,朝职业化人士身份转变。

4结论

我们认为,从社会的宏观文化环境,到学校的IT职业伦理教育和文、体、艺、户外、社区等多元化的渗透模式,再到微观课堂中的人文与技术内容融合,都需要探索和构建一套灵活适当的人文教育体系和模式。这可以为IT人才成长提供开放的空间,为塑造一个有社会责任、能够关注人类未来和具备诚实、可靠、笃信、责任心、仁爱等人类基本价值观[6]的IT技术人员提供必要的教育手段和途径。

目前,各行各业都建立了完善的职业执照认证制度和体系,但与其他国家相比,我们还须在IT职业伦理规范建设、微软用户行业职业道德信誉度监督、职业教育模式的多元化、开放性校园文化建设等领域与社会开展多层次合作,大力发展网络教育,为我国的和谐社会建设培养合格的IT人才。

参考文献:

[1] 查建中,何永汕.中国工程教育改革三大战略[M]. 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

[2] 龚志宏. 西方高校渗透式道德教育及其启示[J].探索, 2006(2):139-141.

[3] 郭斌. 通识教育师生谈(14):名著工程与美国的通识教育[EB/OL]. (2007-05-18)[2010-09-16]. fudan.edu. cn/tsjy/article.php?id=120.

[4] Terrell Ward Bynum, Simon Rogerson. Computer Ethics and Professional Responsibility[M]. Wiley-Blackwell, 2003.

[5] 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专业规范(试行)[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30-147.

[6] Anderson, Ronald E, D Johnson, et al. ACM Code of Ethics and Professional Conduct[J]. 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 1992(35):94-99.

Training of Human Art for IT Education in Chinese Colleges

FENG Jixuan

(College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Zhejiang Wanli University, Ningbo 315100,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