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借人之智 成人之美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借人之智 成人之美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说“互联网+教育”

早段时间,长沙教育有两件大事备受关注:一是“星城杯”教师教学竞赛,二是第四届“魅力教师”评选。前期网络预热,现场网络直播,教师们即使去不了现场,轻点手机,所有动态尽在掌握,运气好的,留言互动后还获得了幸运礼物。于是不少人感慨,教育牵手互联网,果真更加地“高大上”。

而除了这样的亲身体验,关于互联网教育的一些数据,更充分彰显着它的魅力。如:2015年,互联网教育行业的市场增长率在全行业中高居第三(32%),市场规模已突破1192亿元;2016年,中国互联网教育用户数量已经突破1.2亿,且以每年52%的速度快速增长……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互联网+教育”已不再是概念,它汹涌而来,冲击着我们的视野,也引发了我们最本真的思考:如何定义“互联网+教育”?

有人说,“互联网+教育”就是打破常规课堂模式的教学形式,将教学过程从线下移至线上,或者线上线下结合,比如近年盛行的慕课、翻转课堂、微课等,都是实践;有人将传统教育与互联网教育进行比较,说“一所学校、一位老师、一间教室,是传统教育;一张网、一个移动终端,几百万学生,学校任你挑、老师由你选,是互联网教育”;还有不少人着力于智慧校园建设,提出了“互联网+课程、互联网+学习、互联网+教学、互联网+评价、互联网+管理”体系概念……众说纷纭。

但有一点,却是大家的共识:“互联网+教育”,教育为本,互联网为用。无论技术如何发展,教育始终是核心目标,互联网只是用来提升和变革教育的辅助手段。简单地说,“互联网+教育”,是要“借人之智,成人之美”,即借助互联网的智慧,成就教育之美。

二、做“互联网+教育”

近些年,基础教育界各个学校都在积极探索、实践,互联网背景下的教师、学生及W校管理,凸显出明显的“小变大”。

1.小讲台变成大舞台。教育信息化发展,教师始终是主角。网络环境下,丰富的资源,多样化的手段,让教师在讲台上不能也不会再局限于一支粉笔、一本教材、几本辅导书。很多学校,以集体名义甄选、开通了一些教育资源网站账号,教师们足不出户就可以聆听专家讲座、观摩优质课堂、借鉴教辅资料,专业成长更快捷;有的学校,由政府投资,建立起强大的教师服务系统,平台更广阔;也有不少教师,巧妙地将网络软件资源引入工作,比如WPS工作圈、百度云盘等,办公效率明显提高;而借助精准的大数据分析,“杜绝重点班、平行编班”的新常态下,教师们适时调整教学,备课更精准,课堂更高效。互联网,让小讲台变成大舞台,教师们舞出了更美的姿态。

2.小课堂成就大智慧。2016年11月,“全国中小学未来教育高峰论坛”在湖南省长沙市明德天心中学隆重举行。这个活动,源于学校引进的一个信息化课改项目:依托专业机构的网络平台资源,学生在课前读教材、看微课、预习检测,知识学习基本自主实现;回到课堂,学生则着重于在教师们的引领下,互动答疑、总结提升。不少学有余力的学生,借助平台尽情享受着丰富的学习资源;学习困难的学生,也可以随时点击,反复温习。网络让知识教育化繁就简,教育重心转移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合作的习惯与能力,将真正成就学生的终身智慧。

3.小学校实现大教育。毫无疑问,网络让学校管理也更便捷。现在,官方网站、微信、微博,已成为各个学校的基本配置,不少班级都建有QQ群、微信群;不少学校配备了自己的网上阅卷系统、家校互通平台、教育APP等。这些,不仅扩大了宣传,方便了沟通,其实也凝聚了人心。当融学校、家庭、社区等为一体的智慧校园全面建成,小小的学校,管理功能无限放大,实现的就是大教育!

三、谋“互联网+教育”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信息化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教育部2012年印发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中也强调:“我国将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从而促进教育的创新和变革,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学质量。”从国家到地方到相关部门到基层学校,把握“互联网+”潮流,谋求教育新发展,势在必行。立足现实,我们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做文章。

1.新(理念)。要让教师们充分认识到:在不久的将来,谁能“玩转”网络,谁便掌握了教育的主动权。想象一下,面临着升学挑战的各个中学,不需要再补课,但凭借网络课堂可实现培优、补差的线上辅导,使教学质量得到提升。而且,网络环境下的知识获取极其便利。但教育面临的方法指导、“思维、道德品质”以及“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核心素养的培养更具挑战,教师是否具备因材施教、授人以渔的能力,课堂是否具备吸引力,直接决定着教师自身甚至学校的竞争力。这些都得从理念更新开始。

2.强(实力)。实力包括硬实力、软实力。硬实力,比如优质无线网络的全覆盖、多媒体设备的配置,应用系统、服务平台的构建或引入等,都需要相关部门积极作为,提供保障。软实力则更为重要,现在国际上对人才有一个新提法叫“双深人才(Double Deep Employee)”,即除了自己的专业,还必须掌握一定的计算机专业知识。所以,在引导教师们提升专业素养的同时,也要引导他们增强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比如制作微课、开发课程、利用网络实现师生互动、家校互动等。

3.丰(资源)。网络上有海量资源,但真正符合学校实际的才有价值。明德天心中学,就计划以部编教材更新为契机,依托信息化课改,用三年时间,丰富教学资源,建立起方便师生的分学科、分门类的校本资源库。对于要实现办学特色的众多学校来说,开发独具特色的课程资源,建立起课程文化体系,学校才更具生命力。因此,丰富资源是目标,也是基础。

4.优(评价)。伴随着长沙市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服务平台投入使用,学生发展“过程性评价”又向前迈进了一步,这是“互联网+”的产物,未来必定成为常态。如对于学校信息化教改班任课教师,考察资料上传数、网络平台使用率,显然比“批改了多少次作业、作文是否有眉批、尾批”更合时宜。因此,探索合理的评价标准、评价方式,构建起全方面的评价体系十分重要。

总之,互联网教育时代已经开启,信息化、现代化大背景下的“互联网+教育”是必然趋势,相信只要我们善谋划、勇实践、勤思考,美好时代终会越来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