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海明威的简介

海明威的简介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海明威的简介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海明威的简介范文第1篇

【关键词】海明威 硬汉 成长轨迹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4-0087-01

一、“稚嫩的硬汉”――尼克与巴恩斯

尼克是《在我们的时代里》的主人公, 也是早期硬汉形象的雏形。尼克作为海明威人物世界中的第一个硬汉形象,他处世老成、持重、酷爱大自然、喜欢户外活动,但拙于表现。他孤独、敏感、内向、诚实、缺少幽默、情绪消沉,同时带有一定的悲观和无奈。这是海明威早期作品对“硬汉形象”的最初探索。杰克・巴恩斯是海明威第一部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中的主人公,他同尼克相似,他也参加了战争,并且在战争中他的身心受到伤害。尽管杰克失去了生活的重心,但他在失败面前坚持了人的尊严,具有“重压下优雅的风度”就是所谓的硬汉性格。杰克深深地爱着布莱特,但他却丧失了性能力不能与之结合。这是海明威塑造的第一个较为成功的硬汉形象,是“迷惘一代”的第一人。一个男人,一个丧失的男人,能够正视他的残疾,顽强地坚持了人的尊严,就可谓“硬汉子”。虽然痛苦和失望不会消失,他已经成为生活的一部分,但“太阳”会“照样升起”,生活也会继续下去,表现出了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二、“成熟的硬汉”――亨利和乔丹

亨利是海明威小说《永别了,武器》中的主人公。他自愿来到意大利战场参加了该区的红十字会救护车队。爆炸中的一次意外伤害,带给他切肤之痛,初步领略了战争的残酷。战争的残酷终于把亨利惊醒,他决心告别武器,脱离战争。为摆脱宪兵的追捕,享利和凯瑟琳逃到了中立国家瑞士,在那里,他们度过了一段幸福而宁静的生活。但不久,凯瑟琳死于难产,婴儿也窒息而亡。享利一个人被孤独地留在世界上,悲痛欲绝,欲哭无泪。此时的他已觉得战争和这个世界是那么的虚无和荒诞,人生就跟火中的蚂蚁一般,不管你怎么挣扎怎么努力,最终还是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陷入了永恒的绝望和孤独之中。

亨利与巴恩斯相比较,两者同样缺乏生活理想,没有精神支柱, 没有奋斗目标,只是迷惘的抗争者,对于命运的抗争显得又是那么的被动和无措, 灰色与消沉。但亨利还是有较大的进步的。亨利敢于采取行动,认识到战争的无意义后, 退出了战争并永远与战争绝别了,力争过自己的幸福生活,这是有一定的进步意义的。 “硬汉”面对死亡应有的态度是:生活中有值得为之生存的,也有值得为之献身的。为突出乔丹的硬汉形象,海明威在小说中又塑造了一系列具有陪衬意义的其他硬汉, 游击队长索尔、玛丽亚、安塞穆和皮勒德,他们也以不同于他们的方式展示出海明威所赋予的硬汉精神。

三、“完美的硬汉” ――桑提亚哥

桑提亚哥是《老人与海》中的主人公,海明威也是凭借这篇小说获得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老人与海》是对人类精神力量的一曲赞歌。他虽失败了,但是在同鲨鱼的搏斗中却表现了非凡的毅力,塑造了一个在重压下仍然保持优雅风度、在精神上永远不可战胜的硬汉形象。明知自己不会赢,可依然坚持到底,从这里我们强烈地感受到那种不断挑战自我极限的崇高与伟大。从肉体到精神都完美地体现了“一个人并不是生来就给打败的, 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有人认为桑提亚哥这个硬汉形象是对孤独和苦难的赞美,有人说在于表明劳动者求生之艰难,也有人把它看是存在主义文学的回声。我们看到在桑提亚哥这一主体形象身上,不仅凝聚了海明威作品“硬汉”模式卓绝的特性,而且海明威在这里表达了他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及其前景的看法,他认为人类挑战自己生理极限的力量是不可摧毁的。每个人最大的敌人应该是自己,而不是外在的一切,只要坚持到底永不放弃,终会取得成功。他已经是作为一种象征,上升到了哲理的高度。战争给海明威带来的从肉体到心灵上的创伤,一直是隐藏在他心底的痛楚,他把战争视作毫无目的的屠宰场加以鞭笞,因而他早期的世界观是悲观的,以至于他早期作品中的“硬汉”形象是那样的苍白无力,是那样的压抑和迷惘,他自己也成了“迷惘一代”的代言人。直到参加西班牙内战,他对战争、对世界有了一个新的认识,他强烈的意识到这个世界上还有一种值得人们为之去奋斗、去献身的战争,也就产生了乔丹这个光辉形象。《老人与海》中的硬汉形象桑提亚哥便是老年海明威“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体现,也应该可以看作是海明威身上全部的坚毅、忍耐、抗争和不屈等精神力量的释放,是他永不服输的人格和精神写照。

海明威的简介范文第2篇

摘要 海明威是美国著名小说家,被誉为美利坚民族的精神丰碑,其写作风格以简洁著称,对美国文学及20世纪文学的发展有极深远的影响。本文主要探讨海明威非洲题材小说的形成与创作,分析其作品中所体现出来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为发掘其作品的深层意义提供重要依据。

关键词:海明威 非洲题材 小说 自然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欧内斯特・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l899-1961),美国著名小说家。其作品写作风格简洁明了,对美国文学的发展有极深远的影响。1954年,海明威凭借《老人与海》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本文试通过探讨海明威非洲题材小说的形成与创作,来发掘其小说独特的艺术魅力。

一 海明威非洲题材作品中的人与自然

非洲大陆的自然,是人化了的自然,经过人们感官的过滤,充当了生活图画中的风景,表现了人们内心的活动。而在海明威非洲题材的作品中,狩猎是一个不变的主题。如他的作品《非洲的青山》就详细描绘了追猎与对话、记忆中的追猎等以追猎为幸福的人与野兽的悲剧,歌颂了人类勇气的尊严。可以说,海明威非洲题材的作品主要是通过狩猎的内容,来概括人与自然界的冲突。

1 海明威非洲题材小说的自然景观

在海明威的非洲题材小说《非洲的青山》、《弗朗西斯・麦康伯短暂的幸福生活》、《乞力马扎罗的雪》中,景物描写都起着烘托的作用,道出了非洲别具一格的原始自然和人文景观,令读者对非洲大陆心驰神往。

在《非洲的青山》中,海明威深深地植根于非洲的土壤,向读者展示了非洲大陆独特的自然风光,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受。他是这样描写肯尼亚风光的:

“那是一片苍翠的地区……从山上茂密的树林里往下流淌的几条水道将整个地区劈开……天空中飘浮着许多大块的白云,森林里高大的树木密密匝匝。”

海明威以景抒情、以景喻情,以朴素无华、准确生动、简洁明了的语言将非洲细细书写,好像是一幅绘好的油画,天地一体,明暗和谐,牵引着读者的视线来到这天高云淡、山青水美的境地,让读者细细品味着他对这片土地的一片深情。

动物是海明威作品中的一个主要音符,而这缘于海明威本人对打猎和斗牛的喜爱。狩猎是海明威非洲之行的主要目的,也是他非洲小说描写的主要内容。

在《非洲的青山》中,海明威再现了在非洲深林中打猎的经过,描写了他与动物斗智斗勇的惊险场面。而在《曙光示真》中,他则描写了与妻子玛丽及游猎队一起追猎一头凶悍狮子的过程。在作品中,海明威以精湛的艺术手法真实地再现了惊心动魄的狩猎场面:在当地森林里有一只凶猛的狮子作恶多端,害得周边不得安宁,游猎队在跟踪这头狮子多日后,选择了一个合适的时间把猎捕放在傍晚太阳落山之前,并对可能会发生的意外都有了周全的考虑与准备。大家一起向着狮子“一定会在的那个地方”前进,并为狮子布好了阵,向着狮子一步步往前“跨出”、“挪动”,我们和狮子互相对峙着,而狮子在夕阳下显得“巨大、乌黑、狮身很长,夹杂着黄褐色、灰色和金色……狮腿埋在灌木里,我看见它的头转过来向我瞥了一眼,然后又迅速转过去望着玛丽和金・克”。大家镇定自若,然后狮子又试探性地“微微”移动,玛丽开火后,狮子“跃入”灌木,向北部那丛浓密的树林跑去,它巨大的头颅向后摆动。这时,“我”扣动了扳机。接着金・克的大双筒也在开火,狮子挥动着前腿向前滑倒,巨大的头颅垂了下去……像这样猎手追踪猎物的场面在海明威的非洲题材小说中出现过多次。它牵动着读者的心弦,使其犹如身临其境般地随着事态的发展而变得心情松弛或紧张,并清晰地感受着这种人与兽、强兽与弱兽的角逐中的兴奋和热情。海明威笔下这种几乎接近现实的、大胆冒险的、自由刺激的生活方式,对于20世纪30年代的西方世界,产生了极其巨大的影响。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知,海明威的这些非洲题材作品中的各种景色,如巍峨高耸的山顶、阳光下乞力马扎罗山反射出的灿烂耀眼的白光,苍翠塞伦盖蒂平原上黑压压的成群结队的角马,森林中的各种动植物、天上的飞鸟,以及人与野兽之间的角逐,全部都是其作品中的闪亮光点,给读者以新奇的独特感受以及对非洲大陆独自然风光的无限遐思。

2 海明威非洲题材作品中的人文景观

非洲大陆清新、神秘,风光秀美,森林浓密,繁多的动物充满野性魅力。因此,在海明威的非洲题材作品中,作家如同工笔画家一样详细描摹了奇特非洲大陆的色彩斑斓的自然景观。与此同时,海明威也非常简明地表现了非洲人民粗犷豪放的性格、朴实敦厚的丰富感情, 以及耳目一新的古朴民风民俗,使其非洲题材的小说成为非洲文化空间的一道别有韵味的风景线。海明威对非洲自然景观如痴如醉,对非洲人民那些古老、奇特的乡土风俗更是充满了神秘和新奇。而他具有的超强的观察力,又使他将纯朴憨厚的非洲人的热情好客、妇女们表现这种性情的情绪描绘得淋漓尽致。如他在作品将妇女们的激情表现得酣畅淋漓:她们拍着手,情绪亢奋地一边叫着一边舞动着身躯;在服装的色彩上,女性喜欢穿红底或蓝底印花的艳丽服装。海明威把她们追求色彩明艳的性格与男性喜欢热闹、爱唱爱跳的性格极为和谐地描写出来,从而把非洲大陆的人文感染力极其形象地表达出来。

例如,在《一个非洲故事》中,朱玛与戴维的父亲打象归来时,当地土著人把他们作为英雄,举行了隆重的庆祝:他们用葫芦杯开怀畅饮,同时用乐器进行助兴:“大鼓擂起来了,恩戈麦鼓也敲得更响了。”又如,在《曙光示真》里,关于恩戈麦鼓会的精彩描写:

“他们穿着短裤跳舞……他们戴着脚铃,优美的舞姿中透出从容和训练有素……鼓会上安排了四个传统舞蹈……在村子里跳奔放得多的舞蹈。”

在这部作品里,海明威还描述了在众人的帮助下,妻子玛丽杀死狮子后,人们进行庆祝的热闹场面:

“大家在一旁大杯、大杯地喝着啤酒……他们便将玛丽抬起,先是绕着篝火舞了一圈,然后穿过营房绕着躺在地上的狮子转了一圈……最后又绕着猎车和伐木卡车转,……他们托着她晃腰跺脚跳着舞,这是一场狂野精彩的狮子舞。”

在这个故事中,海明威所描写的非洲坎巴族人祝贺胜利者的方式会反复地、紧紧地对胜利者的手捏了又捏,不停地兴奋大叫。而万德罗一马萨伊人会不停地上下跳跃,拍着胜利的肩膀,并且方式十分奇特:他们始终狂热地注视着胜利者的眼睛,并将其大拇指放到他们的拳头里握紧了,摇晃一下,拉一拉,然后再握住。

3 海明威非洲题材作品中的人与自然

人生活在大自然的怀抱里,首先是自然的,然后才是社会的。人与动物最大的区别是人具有理性思维。如果用非人道的态度对待大自然,不仅会导致人类自身道德的堕落,也会破坏人和自然的和谐关系而自取灭亡。海明威作为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美国有钱人,他对非洲纯朴的人们很有同情心,并奉献着自己的爱心。在海明威的思想深处,潜存了人与自然和平共处的意识。

例如,在海明威的《非洲的青山》中,他表达了这种思想:所谓的文明人每到一片大陆,就会通过乱砍乱伐等行为使这片大陆迅速变老。而他们没来之前,土著曾与之和谐地共存;是闯入者的肆意破坏,损害了土壤,使绿地迅速衰竭、绿洲变成沙漠。在《曙光示真》中,海明威曾写出这样的感触:

“非洲大陆虽然古老,但能使一切入侵者和掠夺者回到童年时代……拥有孩子的诚实、纯净和高贵从来都是一种奢侈。”

其意是在于告诫人们应当用心去感受自然,体验自然的美。而在《一个非洲的故事》中,作品以少年戴维为主人公,以第三人称为视角,以追猎大象为故事情节中心,叙述了追杀大象的过程。作品真实地解说了戴维的父亲、这位美国富人到非洲草原来体味追猎的快乐,“并不是靠打大象谋生”,而是朱玛在五年前杀死了这头大象的伙伴,现在他想帮助戴维的父亲来杀死大象,并想赚卖象牙的钱。作者颇具人情味地描绘了有着“尊贵威严的气概”和“堂堂风度”的大象的男子汉气概:它无视被追逐的死亡危险,仍来看望已死的伙伴。作品暗示了世人的残忍和无情。而主人公戴维的心理活动丰富而又复杂,一方面他想向父亲证实自己的勇气,但当他完成了使命时,心口却有一种“空虚之感”:感受到自己这些追猎人的残忍,他觉得“大象倒似乎成了自己的同胞手足”,大象死前的眼睛满怀深情地望着自己,成了一种“自己有生以来见过的最充满着活力的东西”。大象死了,留给戴维的只有悲伤与孤寂,成为他无尽悔恨的根源。

在海明威这部描写狩猎的作品中,我们看到了狩猎者深深的内疚和反省。作者用年幼的戴维迷惑不解的眼光感知人类与自然:为什么人与大象、人与自然不能和平相处。这篇文章从道德角度呼吁人类要用人道主义对待自然;人类不是主宰者和征服者,而应与自然中的其它一切动植物平等相处。

二 海明威非洲题材小说中的死亡情结

通过分析海明威的作品可以看出,死亡情结贯穿了他的整个创作生涯。在海明威的笔下,世界就是大斗牛场,充满着相互厮杀、残酷与罪恶、痛苦与死亡;而人的生命在这个世界里非常渺小,最终要饱尝失败的磨砺和死亡的痛苦。海明威曾对自己的传记作家说过,他认为死亡是一种安定的美,死亡不会使他恐惧,人要正视死亡。正因为如此,海明威笔下的人物多为具有阳刚之气的男性主人公,他们往往缺乏文人的优雅,只是一味地去拼、去死。正是在这种思想的引领下,海明威最终才会他用心爱的猎枪炸掉了自己,以这种激烈的方式表明了他对死亡的理解。

在海明威的非洲题材小说的名篇《乞力马扎罗的雪》中,他描写了主人公哈里面对死亡时,以接受死亡的超然态度,欣然回忆欢乐的往事,从而忘记恐怖的死亡:

“你千万别相信死亡是镰刀和骨骸,它很可能是一只鸟儿,或者是像猎狗一样有一个大鼻子。”

这部小说的男主人公哈里,原本是一个优秀的正直作家,但由于他没有经得住金钱和女人的诱惑而蜕变了,“每天什么都不写,贪图安逸,……磨钝了他的才能,松懈了他的意志”。因为厌倦了生活,哈里到非洲来狩猎,却不慎将腿划伤,后恶化成坏疽。在等待回国治疗时,哈里追悔过去,试图获得精神上的重生,但却死去。其实,哈里早就料到了肉体的死亡,但是在他残存的生命之中,追求精神不朽的向往和死亡又紧紧相随,当死神向他身边靠近时,他忽然幻觉老康普顿驾着飞机来了。在哈里的幻觉之中,“整个世界那样宽阔无垠……那儿就是他要去的地方”。海明威在作品的最后,将主人公哈里的精神描写发挥到了极点――他幻化为风干冻僵的豹子立在乞力马扎罗山巅上。海明威试图通过这部作品向人们说明哈里悲剧性的结局是社会腐蚀弱者的典型,以及人他个人的理想:无论经历怎样的人生,堕落得多深,仍要渴求新生的力量。在哈里的身上,浓缩了作者的个人理想,再现了他本人的生活经历。如主人公自我谴责的背后,他给“那个已经离开他的女人”写了一封信,信中说他从没忘记对她的爱。其实,这也是海明威自我反省的标志:海明威曾不顾第一任妻子反对去战场采访。在这里,他借哈里之口来倾诉对第一任妻子的爱。作品中哈里对死的渴望和超然幻化成的美景,实际是海明威精神世界的一大快慰。

三 结语

非洲题材的小说,在海明威的创作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而在今天自然资源越来越小的情况下,海明威非洲题材的小说不但以其独具特色的非洲自然风貌、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让读者耳目一新,更以其别具深意的主题意蕴――人们与自然唯有和平相处,才能让生命延续;而具有重要的阅读价值和艺术魅力。

参考文献:

[1] 于冬云:《对海明威小说的重新阐释》,《烟台师院学报》,1997年第3期。

[2] 董衡巽:《海明威评传》,浙江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3] 张勤、熊荣斌:《〈乞力马扎罗的雪〉的意识流探微》,《外国文学研究》,1997年第2期。

[4] 曾繁亭:《孤独的雄狮》,河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5] 王诺:《欧美生态文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作者简介:

海明威的简介范文第3篇

本文系广西教育厅2010年科研项目(项目编号:201010LX523)和广西梧州学院2010年科研项目(项目编号:2010C017)阶段性成果之一。

欧内斯特・米勒尔・海明威美国20世纪最为著名的作家之一,凭借其深沉含蓄,简洁凝练的语言艺术风格闻名于世;同时因为“精通现代叙事艺术”而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海明威的小说充分体现了他独特的“冰山原则”创作风格。宏伟壮观的冰山露在水面以上的只有八分之一,而其余的八分之七则是在水面以下。海明威所创作的小说作品展现给读者的只有精髓所在的八分之一,另外想要表达的八分之七的小说主题思想则是需要读者用心去体会的。这一原则在海明威小说中最为明显的体现就是小说中的人物语言对话。海明威小说对话的模式是美国好几代作家进行小说创作模仿的标杆,对美国的文学创作影响深远。人物的语言对话在海明威的小说中占据了主要地位,约有整个篇幅的三分之一,有的甚至达到三分之二,特别是在海明威的短篇小说中更为明显,有的时候就是接连几页的人物对话,有的则通篇都是对话,如小说《杀人者》和《白象似的群山》等。在海明威的小说中,除了对话以外,所有关于附带的情绪、神色、感情和语调等都被省略了,对于话语的解释和注释都省略了,剩下的只是用单词来表达意义。在海明威的小说中,人物的对话往往是单刀直入,含义深远,虽然表面上看对话之间具有很大的跳跃性和有着似有似无的联系,但是读者仍然可以从中感受到强烈的内在关联性以及对于主题的阐释和情感过度的凝聚力量。这样的人物对话起到了一种意想不到的效果,常常是对说话人的表情,动作,手势,甚至是对话的背景和氛围都不重视,以便可以给读者留下大量的想象空间。

一、有关小说《杀人者》的总体概述

海明威的短篇小说《杀人者》一直被美国的文学家誉为是短篇小说的经典代表,同时也是海明威人物对话艺术最具代表性的小说之一。罗伯特弗洛斯特(美国诗人)赞誉《杀人者》是“世界上最了不起的小说”。海明威小说创作的“冰山原则”在《杀人者》中通过含蓄凝练的文字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体现。小说《杀人者》的语言简洁明了,没有大段的修饰性的语言,几乎都是简短的人物对话,但是却蕴涵着深远的寓意。在小说中,很多思想作者都没有直接表露出来,只是留下了大量的空间让读者自己去想象,凭借其凝重的八分之七支撑起来读者看到的八分之一的“冰山”的峰顶,用“最少”的部分对“最多”进行了阐述。读者初读海明威的小说《杀人者》会感觉平淡无味,没有什么文学色彩值得探讨,但是如果对其中的语言进行仔细的品味,读者就会发现像是咀嚼橄榄一样,越嚼越有味。读者可以从海明威的小说《杀人者》中感受到深远的寓意,从平凡之中见伟大,这是该小说的主要特征所在,也是海明威独特的语言写作风格。

二、人物对话推动小说故事情节的发展

海明威在小说中创作的人物对话可以传递出事情发生的地点,或者事情的开始和结局,对于故事情节的发展起到了自然而然的推定作用。也就是说,海明威用小说中的人物对话代替了生硬的记事语言叙述。在小说《杀人者》中,海明威主要设置了三个重要的场景――杀手的到来(亨利快餐馆)、安德烈森的反应(赫希小公寓)和尼克决心离开此地(亨利快餐馆),给我们讲述了一件杀人未遂的故事。在小说中,没有特别深入人心的震撼场景,也没有刻意的人物形象塑造,看上去就是最平淡无奇地对这件事情进行客观冷静的“如实报道”。小说中的整个故事就是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进行编排,故事的反战情节就是靠人物之间简短的单调式的对话展开以及作者的寥寥数语的描述。在小说《杀人者》中,海明威并不是作为一个全知全觉的讲述者出现的,也不是对故事进行一一的讲述,而是在小说中人物的对话中将主题思想传递给读者。

亨利的餐厅的门敞开着,这时候走进来了两个男人。他们在角落里坐下了。

乔治问道:“请问想吃点什么呢,先生?”

“我也不知道,”其中的一个男人回答道,“你想吃点什么呢?Al。”

“我也不知道,”Al说道,“我也不知道我想吃点什么。” ――《杀人者》

海明威在小说中起笔突兀,在开篇开门见山地从两个杀手写起,没有任何关于故事背景的交代,对对话者之间的心理活动也没有任何描述,对于对话者的身份和名字也没有做明确的交代。但是,小说中人物的对话却给读者留下了某些暗示:走进餐馆的人竟然连自己想要吃什么都不知道,那么他肯定是怀有其他的目的了。在接下来两个人的故意刁难点菜,还有像摄影师准备拍摄集体照的创景准备一样的对话中,读者可以感受到两个人的弦外之音,他们来到这个地方一定有不可告人的目的,在最后,两个人干脆直截了当地道出了此行的目的:“我们来就是为了杀一个瑞典佬。”

在后来得知他们要暗杀的对象并没有来到这个餐馆的时候,两个人只好扫兴而去。

“等了这么久,聪明的孩子,”他对乔治说道,“你可真是有运气啊!”

“这可是实话啊,”迈克斯回答道,“聪明的孩子,你真的该去赌马啊!”――《杀人者》

这段对话的言外之意就是:那个人今天幸亏没有来,要不然你们的餐馆就遭殃了。今天算你们走运,否则你们就大难临头了。

小说中另外的两个场景都是通过人物对话来展现的。小说《杀人者》通篇都是以人物的对话为主,没有任何关于对话者的信息描述,对于故事的缘由也没有进行任何解释,同样听不到任何有关作者的声音。这两个杀手是从哪里来的?他们两个为什么要杀那个瑞典人?最后他们杀了那个人没有?关于这些问题,小说中都没有做任何的阐述,只是留给读者自己去想象。海明威直接截取了生活中的一个真实的片段,然后经过精心的删减,去掉了那些外在的背景语言和有关自己的看法,只留给了读者故事的本身。从表面上看似极尽繁华的资本主义生活中提炼出了最平凡的人物来呈现当时的社会现实和人生。海明威这种独具匠心的语言艺术给读者留下了无尽的空间去回味其中的含义。

三、人物对话传递了人物的性格和神情

在小说《杀人者》中,海明威对于故事主人公的心理、感情,无论是喜悦的,还是痛不欲生的,都没有进行多余的渲染,只是留下充分的空间让读者去想象,但是小说的语言中却包含着丰富的副语言。虽然在小说中海明威没有直接告诉我们人物的内心活动,但是我们依然可以从小说语言中感受出来。海明威曾经这样说过:“如果你想去描绘出一个人,那么这个人还是平面的,和一张照片是一样的。但是你根据自己的理解描述出来的时候,对他进行塑造,那么就变成了立体的了。作家的主要文学创作任务是去塑造出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物,不是角色,因为角色是模仿的,不是自我塑造的结果。假若一个作家把人物的形象塑造得深入人心,即便是没有大角色的出现,但是书还一定会被广泛流传的。”在小说《杀人者》中,海明威并没有从正面直接对人物的形象进行塑造,而是通过人物之间的对话来进行间接性的刻画,这样就给了读者一种“立体”的效果。

海明威在小说中用了寥寥几笔就对两个人的外表进行了概括性的描述:“阿盟的身上穿着德比的帽子和黑色的大衣扣在了自己的胸口上。他长着一副又小又白的脸蛋,嘴唇绷得很紧,他穿着一件丝绸围巾和手套。”对于麦克斯的描写则是:“迈克斯和他是大体相同的身材。到那时他们的外表有所不同,但是穿着的倒是像一对双胞胎。他们都穿着很紧的大衣。”看过这样简短的描写,读者的脑海中就会浮现出电影画面中经常出现的杀手的形象:带着圆顶的帽子,穿着紧身的黑色大衣,带着手套,给人一种不可一世的感觉,立刻会产生一种不好的印象,虽然描述不多,但是形象却很鲜明。

当餐厅的小伙计尼克找到前拳击手安德烈森并告诉他有人要杀他的时候,安德烈森的反应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样惊慌失措。“奥利・安德烈森悠闲地躺在了床上,头枕着双手,并没有多看一眼尼克。”奥利・安德烈森在这个时候还可以悠闲地躺在床上,说明他已经知道会有人暗杀他,他却束手无策,只能坐着等死了。“对于这样的事情,我也是无可奈何,我能有什么办法啊?”“我已经惹怒了对方,那么也就没什么办法了。”奥利・安德烈森知道那并不是恐吓,但是却还“不知道他们究竟长什么样子”,并且也不愿意去警察局寻求帮助,因为“即便是去了,也是没用的”。自己也不打算逃离这个地方,因此就麻木不仁躺在了床上,等待着死亡的降临。

四、结 语

海明威用他自己独特的语言艺术用最简洁凝练的语言给全世界的观众传递出了最寓意深远的思想内涵,这也是其独特的“冰山原则“的运用。通过对海明威小说《杀人者》中语言的分析,我们可以得知小说中的语言对于海明威小说主题思想的表现和人物形象的塑造,对故事情节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Ernest Hemingway. The Killers[A].杨立民,龚雁,等.现代大学英语[C].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4.

[2] 曹萍.海明威短篇小说《杀人者》的语言风格[J].外国文学研究,1997(04).

[3] 孙致礼.精练含蓄的艺术结晶――试析海明威的短篇小说艺术[J].外国语学院学报,1980(03).

[4] 权枫.海明威短篇小说《杀人者》中杀手形象的塑造――从语用学的视角出发[J].飞天, 2010(02).

[5] 张巍然.短篇小说《杀人者》中对话的人际功能分析[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2012(05).

海明威的简介范文第4篇

[关键词] 矛盾意识;形式和内容;生命与死亡;个人奋斗;硬汉性格与自卑

《老人与海》是最典型的海明威式小说,集中体现了海明威的创作艺术、世界观和人生哲学。作品的主题思想具有深刻的哲理性:人类应当勇敢地面对磨难、面对失败,绝不妥协。在这部作品中,海明威描写了老人的渺小与大海的壮阔,老人的执著与大马林鱼的韧性,老人的顽强与鲨鱼的凶残,老人在物质上的失败和精神上的胜利,老人在生命与死亡的较量中的搏斗,老人的悲剧色彩与崇高意识、虽败犹荣的乐观精神、压力下的优雅风度等等,从很多侧面都体现了作家的矛盾意识对整部作品的影响力。

作家矛盾意识产生的根源

海明威亲身经历过两次大战的苦难,带着肉体和精神的双重创伤开始文学生涯,思索人生。20世纪初的社会整个价值观念体系发生了严重的动摇和危机,产生了迷惘和失落的一代。海明威对世界的看法渗透着浓浓的悲观色彩,却仍未放弃对人的主体性价值的信念。他认为,人应该保持自己的尊严。面对个体生命必然的孤独、失败和死亡,海明威努力探求一种留住主体价值和尊严的现代生存方式。海明威创作的意义,就在于他在揭示人类悲剧命运的同时,担负起在文学中重建人的形象与尊严的工作。虽然他的硬汉子在现实中是一些一无所获的精神胜利者,自然法则是人类的力量所难以抗拒的,但人的精神力量是不可低估的。[1]人的主体精神能够承受并超越一切孤独、失败和死亡的现世痛苦,永远也不会衰败。孤立的、不屈不挠的“个人奋斗”是海明威所崇尚的信条。这种失望情绪与抗争观念并存的思想状态,是一个复杂的“矛盾体”,而这个“矛盾体”在《老人与海》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语言的简约凝练和意义的深刻开放

简洁、干净、含蓄、凝练是海明威独特的创作语言,行文中留有大量的空白和未定性。给读者足够的空间参与作品潜在意义的现实化,并且和海明威的冰山创作理论不谋而合,如果人们读懂了《老人与海》,就会看到其中“更深的东西”。冷静而客观的表述并不妨碍他传达对某种本质内容独到而深刻的见解。他的作品达到了意义的最深层次,也达到有意识的风格和语言的最大局限。其作品的思想深度弥补了在广度上的不足。海明威隐藏了作品复杂的主题思想。他的叙述语气是那么的轻描淡写,那么的客观和克制,他的写作风格充分体现了少就是多的冰山原则。简单的故事却富有象征意味,是一则多层次的寓言。生命中充满了不可预知的危险、威胁,甚至死亡,主宰人的是他不能控制的力量。人需要特别的行为准则来对付一切。世界摧毁每一个人,但事后,很多人在被摧毁的地方变得更加坚强。老人就是这种行为准则和精神境界的化身。

崇高、乐观的精神和浓郁的悲剧色彩

精神的崇高美是海明威赋予老人的典型特征,他极力称赞人在孤独状态中挑战死亡的勇气,面对残酷现实的坦然与果敢。提倡为生活而斗争到底的“奋斗哲学”,相信“人的精神不可征服”的观念。故事本身就是一首英雄主义的赞歌。“这本书描写一个人的能耐可以达到什么程度,描写人的心灵的尊严,而又没有把心灵两字用大写字母标出来。”[2]桑提亚哥对生活、对未来充满信心与希望,即使在84天没有捕到鱼的恶劣环境下,老人没有丝毫的退却,其乐观精神仍然无处不在。许多细节描写和对话都体现了老人乐观和坚毅的性格。尽管老人最后失败,但这种失败比刚刚获得的局部的胜利更能揭示老人的乐观精神:在注定的失败面前,人类也应当保持优胜者的风度,不失尊严。作者也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毁灭,惟有在毁灭中,人才能从徒劳、无意义与悲惨的结局中获得一种崇高感。崇高感以震撼的方式使人深刻地感受到自己的本质,它激发起人超越自己的愿望,向一个更高的境界迈进,在崇高感中去寻求自己的光荣、安慰和满足。重压下的风度,不只具有单纯的崇高品质,还将崇高与优美结合在一起,以优美的姿态跳死亡之舞,蔑视死亡,以超然的态度和反常的风度,为其崇高增添了风采。[3]

同时这也是一部具有古希腊悲剧色彩的作品,反映了亚里士多德的悲剧观和报应论――悲剧主人公的厄运,是由于他犯了错误。“我出海太远了”是老人犯的一个致命的错误。老人爱海,但海没有给他带来好运,老人敬佩强者巨鲨,而巨鲨却霸占猎物,老人具有狮子般的雄心,但摆脱不了年老体衰、孤立无援的境地。这是老人的悲剧,也是人类的悲剧。将老人与海、自然与人扭结在一起展现,正是海明威写作方法的高明之处。马林鱼的顽强衬托了桑提亚哥的刚毅顽强,只有在明显处于下风的环境下,只有在孤独的境遇里,硬汉精神才能得到升华。乐观精神和悲剧命运,是不可分离、相互促进、互为条件的。

生命之赞歌与死亡之永恒

桑提亚哥捕获并战胜马林鱼的过程从不同的侧面集中体现了海明威对人的力量与意志的赞美,对人的命运的关注。人是渺小的、被动的;但似乎又是伟大的、能动的、超越其上的,人必须依靠忍耐和意志,有一种穿透困难和障碍的韧性,才能具备与自然社会抗争的资格,才能跨越两次大战给人们心理上留下的“死亡地带”。《老人与海》反映西方文化的特点:悲壮地面对死亡,在死亡面前努力保持人类的个性、价值与尊严,不轻易放弃生的希望,敢于和死亡作斗争,力图掌握自己的命运。

海明威对死亡有一种特殊的兴趣,他能感悟到死亡的精神内核。他认为,人生“最大的乐趣就是感受到在死亡的控制下产生的对死亡的反抗”。海明威既在描写死亡,又在借助死亡烘托生命主题。他把对死亡的痛楚和对生活的正确态度有机结合起来――在一个荒诞无稽的世界里生活,人需要勇气、尊严和风度,如果失去了这些,那么等待主人公的只有死路一条了。生存与死亡,两种意识的对抗,形成巨大的张力,折射出海明威对西方文明的无奈和否定。他描写的是死亡英雄,更是生命英雄。英雄的超人之处在于向人的生命的极限挑战并超越它。通过以生命换荣誉和尊严的悲壮行为,震撼人心地展示了人的生命价值和对人生意义的理性思考。《老人与海》某种意义上说正是对人生命内在的激情唱出的一曲悲怆的颂歌。桑提亚哥同大海的较量,不是一般性的征服自然的斗争,而是在向生命的自然极限挑战。事实上,为常人所不能接受的种种失败,在海明威的生命英雄那里则是胜利的表征。他改写了胜利与失败的定义,改变了乐观与悲观、希望与绝望的本来关系。

对个人奋斗的肯定和否定

桑提亚哥代表了海明威式个人主义英雄所具有的全部品性。他的一切行动都与周围人分离,只身一人,驾着孤舟,搏斗在远离人烟的大海上。然而,在博大、深邃、凶悍且神秘莫测的大海面前他显得如此孤独、孱弱、渺小。桑提亚哥先后曾7次自言自语,“要是孩子在这儿就好了”,充分显示了老人的孤独感,他需要别人的帮助共同克服巨大的困难,分享捕鱼的乐趣和刺激,他需要一个倾听者和对话者。“一个人既是而又不是孤岛。有时,他必须是世界上最坚固的孤岛,然后才能成为大陆的一部分。”海明威既要做孤岛,又要做大陆的一部分,既要离群索居,又要做人类一分子。因为光靠一个人的力量,绝对没希望。硬汉形象在人格上往往处于分裂状态,他对人生和世界有着真正独特的感受,他渴望理解,却不被理解,于是他感到,在人群中比独自一人更加孤独。因此他逃避文明,具有的心理倾向。他把个人生存的价值提到高于一切的地步,但同时又否定其存在价值:桑提亚哥是孤立的个人奋斗者,只能在失败中寻求自我安慰。结尾处一些旅游者围着大马林鱼的骨架议论纷纷,却分不清这是鲨鱼还是马林鱼。这个讽刺性的结尾影射了客观世界对同厄运搏斗的老人的不理解,同时也说明人要想完全逃离社会是不可能的,完全采取个体性价值取向还会产生新的危机和新的荒诞。

[参考文献]

[1]朱蔓.《老人与海》:生命活力与自然法则的对话 ――解读海明威的“人与自然”观念[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03).

[2]董衡巽.海明威谈创作[M].北京:三联书店,1986:143.

[3]刘铁.给人类增添信心与力量的文学形象――论海明威的 “生命英雄”[J].外国文学研究,1998(02).

海明威的简介范文第5篇

摘要 《老人与海》是海明威一生思想和艺术探索的总结。这篇小说中,他热衷的主题――“硬汉精神”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海明威在《老人与海》的艺术处理上,除了做到准确、鲜明、生动外,还特别讲求丰富。他用那丰富高超的艺术手法建造了一座美丽的百花园,栽种着各种名花异葩,让我们尽情饱览这一切。可以这么说,《老人与海》就是海明威“精通于叙事艺术”的一个光辉的范例。

关键词:白描 照应 直叙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老人与海》是海明威的巅峰之作,正如他自己所说:“这是我一辈子所能写的最好的一部作品,可以作为我全部创作的尾声。”这部作品是作者晚年思想的最后闪光,“人可以被毁灭,却不能挫败”是小说所要揭示的主题。其主人公桑提亚哥在茫茫大海上孤军奋战的形象是海明威二三十年代创造的“硬汉性格”形象的继续与发展。

1953年5月,《老人与海》荣获普利策奖,1954年海明威成为诺贝尔文学奖的得主。作品所表现出来的富有感情的人物形象,深刻的心理描写,情节与景物之间无与伦比的和谐,叙述的简洁凝练,以及行文的流畅,这些在艺术上早有定评的杰出成就,正是它成为海明威叙事艺术珍品的原因之一。

《老人与海》的故事很简单,人物只有老人桑提亚哥和小孩曼诺林两人,从表面看老人虽然失败了,但在精神上他并不屈服,可以说这是一曲打不败的失败者的赞歌,突出表现了海明威高超的叙事艺术。其刻画的人物富有感情,人物的心理描写与作品中的情景、景物自然的融合,叙述简洁凝练,行文流畅清晰。

首先,小说开门见山地破题,一开始就用寥寥几笔把整个故事点了出来:“他是个独自在湾流中一条小船上钓鱼的老人,至今已去了84天,一条鱼也没逮住。”在展现老人的形象时,作者用了极为简练的白描手法,对老人的外形作了大致勾勒:“老头儿后颈上凝聚了深刻的皱纹,显得又瘦又憔悴。两边脸上长着褐色的疙瘩,那是太阳在热带海面上的反光晒成的肉瘤……他身上的每一部分都显得老迈,除了那一双眼睛。那双眼啊,跟海水一样蓝,是愉快的,毫不沮丧的。”这就是老人的青春之貌。紧接着按照故事的发展来叙述老人桑提亚哥在海上的遭遇,以及他和曼诺林的情谊,然后把故事逐步铺开。

其次,海明威从西方现代派画家中,吸取了直觉的表现手法,从视觉、听觉、嗅觉和触觉来描写动作,塑造人物形象。他把桑提亚哥的行动写得丝丝入扣,分外逼真。作者善于捕捉叙述对象的动作,如老人将钓饵放入水中的一段:“天还没大亮,他把鱼饵放下去,随波漂流。每一份钓饵都笔直垂着,钩柄插在粗鱼的钓饵里,系牢缝好,钩子突出的部分,弯曲和尖端,全部盖满新鲜的沙丁鱼……太阳第三次升起,他只觉得绳子的压力微微放松,就用右手轻轻拉,绳子又跟往常一样拉紧了,不过他拉到绷断的边缘,绳子开始往内缩。他把双肩和头部由绳子下面滑出来,开始轻轻收进绳子。他双手摆动,尽量靠身体和腿部来拉。老腿和双肩随着拉绳的摇摆动作而旋转。”作者将他出海前他与曼诺林如何做好准备,出海后怎样观察海面下饵,鱼上钩后如何捕捉以及最后怎样竭尽全力跟鲨鱼搏斗,都作了十分准确细致地描写。动中写人,用白描的手法加以勾画,将老人的具体行动写得层次分明,栩栩如生。

再者作者在直叙中有插叙,在插叙中交织着老人对往事的回忆和对眼前事物的感慨。老人出海不久便梦见孩提时见过的非洲海滩,海峡和大山。第二天又想起了曾与一个码头上的大力士比手劲的胜利背景。他常常梦见狮子,思念曼诺林,在茫茫的大海上自言自语,这都给他带来了力量和勇气。他有时也议论“杀鱼是不是罪过”,对受伤的左手感慨一番,如:“这算什么手啊?”这些心理描写和细节刻画往往天衣无缝地结合在一起。用第三人称“他”的口吻描述老人的相貌、阅历居住环境,生活状况,展现给读者的是一位饱经风霜、坚强独立的硬汉形象。叙述者的人称不断改变――第三人称和第一人称交替使用,使单调的捕鱼过程显得多姿多彩,引人入胜。

《老人与海》非常讲究照应的完美,对比的强烈。老人独自一人住在海边一座简陋的茅棚里,第85天的黎明他从这里扛着工具由孩子送他出海;两天后的黎明,他独自驾着小船又回到了海边。孩子第一个来看他,整个故事就是这样,在时间、地点、人物及道具方面形成了照应关系,有头有尾,产生一种完满的美感。同时老人的性格威力也是在不断出海――捕大马林鱼――斗鲨等一系列冲突中逐渐显示出来的。大马林鱼、凶鲨它们强壮有力,为所欲为;老人年老体弱,孤单一人而临强大的敌手,展开交锋和冲突是非常激烈的,老人能在最后打退一切进攻者,这种威力不能不让人赞叹。这种以弱对强地斗争,能够强化矛盾冲突,更鲜明地突出主体性格的深厚层次。文中使用这样的照应对比,有助于对作品进行全面集中的把握,整体感很强。

余秋雨先生曾经这样评价说:《老人与海》不过是一个简单的故事,却成了一个伟大的作品,原因何在?因为在这个作品里边有一种“未知结构”。“未知结构”是什么呢?就是看完这个作品以后,你却很难评价这个名叫桑提亚哥的老人究竟是胜利者还是失败者。他在奋斗,捕获了一条非常巨大的鱼,可是到了最后,他拉回来一副空骨架,他究竟是胜利者还是失败者?海明威先生一直在积累或是寻找,找到一种释放的方式,将自己的内心有意识或无意识地表现出来。《老人与海》就是他表现自己的一生的方式,老人其实就是他自己的象征,“人可以被毁灭,却不可以被打败”这几乎可以被看作海明威一生的精神支持。

参考文献:

[1] 袁贤铨:《简论海明威的“冰山”风格》,《宁波大学学报》,1996年第1期。

海明威的简介范文第6篇

桑地亚哥是一个老渔夫。他年轻时非常出色,曾经和一个黑人比赛掰腕子,比了一天一夜,最终战胜了对手。到了晚年,妻子死后,他一个人孤独地住在海边简陋的小茅棚里。但是,老人的硬汉精神丝毫没有衰减,仍然热爱棒球,仍然会梦见狮子――这些都是力量的象征。

有一段时间,桑地亚哥乘小船打鱼,他接连八十四天没有捕到一条鱼,连他的帆看上去都像一面“标志着老打败仗的旗子”。本来有一个叫曼诺林的男孩是跟他在一起的,可是日子一久,曼诺林的父母认为桑地亚哥走背运,吩咐孩子搭另一条船出海,果然曼诺林第一个星期就捕到三条好鱼。村里很多打鱼的人都因为桑地亚哥捉不到鱼而拿他开玩笑,但是在曼诺林的眼里,桑地亚哥是最好的渔夫。桑地亚哥瘦削憔悴,后颈满是皱纹,脸上长着疙瘩,但他的双眼像海水一样湛蓝,毫无沮丧之色。就在第八十五天的早上,他又驾船出海,他要到深海去打鱼。

这一次,他碰上了一条足有十八英尺长、比他的船还大的大马林鱼。桑地亚哥对这条大鱼充满了赞美和尊敬,同时也更激起了桑地亚哥向它挑战的决心。大马林鱼不肯轻易屈服:它时而与老人默默地对峙,时而把船拖向深海,时而围着船打转,时而掀起巨浪要把船打翻……老人与大马林鱼奋战了两个昼夜,在这个过程中,他不断地与鱼、鸟、大海对话,不断地想起男孩或者回忆往事,他凭借顽强的毅力和坚强的信念挺了过来,征服了那个庞然大物。

桑地亚哥把大马林鱼绑在船边胜利返航。可是鲨鱼嗅到了大马林鱼的血腥味跟踪而至。桑地亚哥见到第一条游来的鲨鱼的蓝色脊背。他把鱼叉准备好,干掉了第一只鲨鱼。几个小时后又有两条鲨鱼逼近船尾去咬大鱼的尾巴,老头把刀系在船桨上杀死了它们。随后又用刀子准备杀死一条犁头鲨,却不幸把刀子折断了。他又改用短棍击退了两条星鲨。半夜里当鲨鱼成群结队涌来时,筋疲力尽的桑地亚哥已无力对付它们,但他仍坚持搏斗,甚至把船把都打断了,最后鲨鱼还是吃光了桑地亚哥两天辛劳的成果,只剩下一副鱼的骨架。船终于驶进了小港,老人回到茅棚。天亮后,人们看见船旁硕大无比的白色鱼脊骨,都感到无比惊叹。

第二天早上,孩子来看望桑地亚哥,见到他疲倦得熟睡不醒时不禁放声大哭。桑地亚哥醒来后,孩子给他端来一杯热气腾腾的咖啡,两人相约过几天一起去打鱼。孩子离开后,老人睡着了,他又梦见了非洲的狮子。

综合评价

海明威认为,《老人与海》“是这一辈子所能写得最好的一部作品”。可以说,《老人与海》在海明威的创作中占有特殊地位,是作者创作思想和艺术探索的总结性作品。作品通过描写老渔夫桑地亚哥同大自然的顽强拼搏及其失败的遭遇,表达了生活中的人应当勇敢地面对失败的主题,同时,又流露出人在斗争中必然失败的悲观主义思想。

海明威在他的作品中,塑造了一系列著名的“硬汉子”形象。而桑地亚哥是作者对他笔下的“硬汉子”形象所作的一个哲理性的总结,他把“硬汉子”提到了人类永恒的本质特性的高度。海明威在桑地亚哥身上体现了人的自尊自强的巨大精神力量。这与他早期作品中“迷惘的一代”的形象是大相径庭的,具有较大的积极意义。然而《老人与海》整部作品的调子比较低沉。桑地亚哥尽管是个强者,但由于他进行的是一场力量悬殊的孤独的斗争,失败是必然的。作品的悲观主义情调与作者的宿命论思想是分不开的。

在作品中,海明威独特的叙事艺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作品的成功得益于他那高度简练的叙事技巧和简约、含蓄的语言风格。作者擅长以最简单的语句来表达最复杂的意思,从而使语言朴素无华。作者在叙事状物时没有矫饰,很少用比喻,只是纯客观的叙述,大笔的勾勒。作者还擅长使用象征暗示的手法,以增强文字表达的内容的深度。表面上看,作品采用的是写实手法,写的是老渔夫桑地亚哥及其在海上的冒险经历;实际上,作品中的形象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寓意性。大马林鱼、鲨鱼和狮子都是自然界中强者的化身,大海则是厄运的象征,桑地亚哥则是人类中“硬汉子”的代表,他捕鱼的不幸遭遇就是人类总是失败的象征。

书中警句

1.每一天都是一个新的日子。走运当然是好的,不过我情愿做到分毫不差。这样,运气来的时候,你就有所准备了。

2.不过话得说回来,没有一桩事是容易的。

3.现在不是去想缺少什么的时候,该想一想凭现有的东西你能做什么。

4.人不抱希望是很傻的。

5.一个人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6.“好好休息一会儿吧,小鸟儿,”他说,“然后再试一试你的机会,人、鸟儿、鱼,不都是这样的吗?”

名家评点

1.人可以失败,但不可以被击败,外在的肉体可以接受折磨,但是内在的意志却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这是《老人与海》一再强调的论点。真正的大师都是用最简单的语言来表达最深刻的道理,真正的好作品都是用生命的历练做题材。《老人与海》所刻画出来的正是海明威一辈子最好的画像,正如海明威所说,“我一直读过200多遍,每读一次,我就多一分收获,好像我最后得到了我这一生辛苦工作所欲得到的东西”。――陈人孝

海明威的简介范文第7篇

[关键词] 电影与文学作品;《老人与海》;“硬”;圣地亚哥

海明威在名著《老人与海》中塑造了一个不屈不挠、执著顽强的“硬汉子”,电影 《老人与海》又把这种人物性格演绎得惟妙惟肖,活灵活现,使得主人公圣地亚哥 从文学作品中“硬”到了电影屏幕上。

文学《老人与海》中主人公性格分析

(一)执著前行

老渔人——圣地亚哥是《老人与海》这部小说的主人公,生活和岁月已经把这位打鱼的老人折磨得“后颈上凝聚了深刻的皱纹,显得又瘦又憔悴”,可是他的那双眼睛啊,跟海水一样蓝,是愉快的,毫不沮丧的。故事开始时,老人正赶上“背运”,整整八十四天没打到鱼了,就连和他在一起的一个孩子,也不得不在第四十天时离开了他,但他并未丧失信心,而是决定到远远的海上去打鱼,以完成“他生来要干的”任务,因为作为一个渔夫,他的全部尊严和光荣在于他能否完成这个任务。于是,老人就在月色中,一个人驾着小船执著地向茫茫的大海驶去……耐心地在大海上搜寻着、追捕着……

(二)坚强不屈

老人在第八十四天中午时钩住了一条他要战胜的鱼类,可是那条鱼,反倒连船带老人一起拉着,向平静的海面漂游而去。一天过去了,那鱼并无疲倦之意,但是老人并不气馁,他坚信“不管它是身子有多大,总不能把我这船永远拖下去”,而且他已决定死也要和它死在一道儿,他坚信它能撑多久,他就能撑多久。不久,那鱼把“钩丝猛地一拉的时候”,老人的手也被划破了,而且不一会儿抽了筋,真是祸不单行:什么疲劳啦、饥渴啦以及那疼痛啦,都无情地折磨着他,但他仍然坚持着、忍耐着。

坚持、等待,直到第二天午后,那条神秘的鱼才第二次露出了水面,老人又兴奋又激动,可是鱼又潜入了水中。

在太阳第三次升起的时候,老人忍住一切苦痛,抖擞当年的威风把剩下的力气统统用来对付鱼在死之前的挣扎,终于它死了,老人胜利了,但他已是精疲力竭了。

(三)顽强反抗

在凯旋而归的途中,凶狠的鲨鱼们又跟老人开了一个不小的玩笑,他的战利品被咬去了大约四十磅,而且更糟糕的是他的渔叉连绳子都被带走了。“你尽可能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他就是这样一个人,他绝不向命运屈服的,他把刀绑在桨上向鲨鱼扎去,刀断了,他就用桨,用舵把,用短棒,用一切可以用来敲打的东西与鲨鱼们搏斗着,他决心跟它们拼到底,他就是这样不服输的人。

可是到了半夜的时候,成群结队的鲨鱼向老人的船游来,他又跟它们斗起来,结果整条死鱼肉都被鲨鱼吃掉了,老人这时“反而感到了轻松了”,什么也不再想地驶着船,“灵巧地往自己的港口”开去……次日清晨,在路边的茅棚里,老人又睡着了。

这就是海明威笔下最成功、最鲜明完美的不屈不挠的“硬汉子”形象。他是在“人生”这个大海里与“厄运”顽强搏斗中,以失败而告终的,是在维护和捍卫自己的“尊严”和“光荣”中失败的,他的信心和希望却始终未曾破灭,他从未向失败屈服,而是勇敢面对失败,他在对待失败的风度上取得了胜利,他永远不会失去人的尊严,他在精神上永远是个胜利者。

电影《老人与海》中人物个性的升华

文学作品中,海明威按照自己的性格塑造了一个不屈不挠、坚强刚毅、士可杀不可辱的“硬汉”人物性格,当这部杰出的文学作品被搬上银幕时,导演在尊重文学主题的同时,把人物性格的刻画发挥得淋漓尽致,使用特殊的布景来渲染天气的恶劣,反衬老人(圣地亚哥)的执著,选择了大海这个生存环境,鲨鱼是一股恶势力,马林鱼是人类追求的一种理想和欲望,狮子是能创造奇迹的象征。

(一)人物形象的刚毅

在人物选择上,电影《老人与海》选择了一个历经沧桑、肤色棕红、眼睛湛蓝的老人作男主人公圣地亚哥,他的眼睛大大的并且炯炯有神,目视前方,仿佛在寻找什么东西,聚而不散,鼻梁笔挺,处处渗透着执著、干练、刚毅、坚韧。这样给了观众一个极其深刻的印象,从表情、神态上都使观众感觉到了一种硬气、倔强。

另外一个人物的选择是非常可爱的孩子马诺林,他是老人的同伴,这个小人物一出现就给观众留有一种天真可爱的感觉,小人物是服务于大人物的,一个孩子肯定是坚持不住的,主人公圣地亚哥第40天没有打到鱼的时候马诺林离他而去,而老人在出海的第85天才打到鱼,从马诺林没有信心坚持下去而选择放弃这个情节,导演反衬出老人的信念和顽强,这种反衬只有看到影片才能真切感受得到,因此我们说电影是活生生的再现文学中的情景。

(二)大海反衬坚持不懈

大海——老人赖以生存的物质世界。大海在整部影片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主人公第一位,大海第二位,有

海才有鱼,海为他提供了施展坚毅和顽强的场所,影片中的海水是湛蓝色的,并且我们会多次看到海水的镜头,这让我憧憬到海水是美好的,老人的工作环境是美好的,老人认为大海是:“仁慈的,美丽的,影片布置了日升日落、观月隐月现的平静祥和的自然环境,圣地亚哥与鱼鸟做伴,和风水对话,这是大海的一部分,在海面上飞翔的鸟儿,鸟儿一面点水搜寻,一面发出微细而凄惨的叫喊……”因此这个生存环境是美好也是可怕的,在这种环境中生存需要勇气和毅力。用双重性质的大海来考验老人的耐力和韧性,这是影片的又一成功所在。

“海洋是仁慈的,十分美丽的。”在老人执著的等待和守候下,终于捕捉到了一条大马林鱼,马林鱼象征着希望和欲望,老天对老人不薄,在他顽强的等待中,终于给了他回报,最终老人捕到了一条“比小船还长两英尺”的大马林鱼。影片中的小船既小又破,在的海面上飘荡,圣地亚哥驾驶着小船来回飘荡,给观众的感觉是能打到鱼吗?小船随时都会被突如其来的大浪打翻打沉,环境如此恶劣,圣地亚哥仍坚韧不拔,矢志不渝,终于捞上来了大马林鱼,巨大的马林鱼,眼睛瞪得溜圆,身体肥大,比老人的船还长两英尺,老人使劲全身力气将鱼拖上船来,这一动作的刻画十分逼真,马林鱼笨重干拖不动,老人蓬头垢面,龇牙咧嘴使出吃奶的力气拼命往上脱,“一二一,嘿呦嘿呦”最终把马林鱼拖上来了,鱼上船了,老人也没力气了,倒在了船的一边,此时马林鱼硕大的身躯一颤,小船晃个不停,差点把老人甩出船去,然而老人是幸运的,没有被甩出去,影片中从老人捕到马林鱼,捕到了希望到老人拖鱼上船用了相当长的时间,渲染了老人在拖鱼上船过程中种种的障碍和重重的困难,体能体力的不足,外界因素的干扰,无不说明收获到希望是多么难,然而老人胜利了,他战胜了恶劣的外界环境和客观的屏障,这些障碍更深刻反映出老人性格倔强、坚韧、不服输的一面,形势越严峻他越不气馁,外界的干扰给了他前进的动力,人定胜天。

(三)恶势力烘托不屈不挠

幸福是短暂的、美好的,有时长着翅膀会飞,大海又是残忍的,海里不仅有马林鱼,还有大鲨鱼,鲨鱼代表着恶势力,成群结队的鲨鱼向老人袭来,夺走了他辛苦追捕到的大鱼,粉碎了他的“光荣”。屏幕上再现的大鲨鱼虎视眈眈,张着大嘴径直冲老人的小船袭来,用锋利的牙齿来啄老人的破船,倔强的老人怎么能放弃等待已久的胜利呢,当然是顽强的反抗,动作迅速地保护马林鱼,可是老人势单力薄,体力不支,鲨鱼势力强大,咬着马林鱼拖着老人的船往前走,孤立无援的老人没有放弃,使尽全身力气保护着捕到的希望,眼睛死盯着残忍的鲨鱼,时不时地用绑了刀的船桨来击打鲨鱼,搏斗的时间安排紧凑集中,精彩纷呈,聚焦了观众的眼球,使观众无不被老人的顽强而折服,带刀的船桨被鲨鱼咬掉了刀,老人便用船桨来拍打鲨鱼,丝毫没有放弃的意思,鲨鱼在抗争的同时把马林鱼吃得只剩个骨架,尽管如此老人仍没有放弃,我们在憎恨老天的不公的同时为老人失望落空而感到惋惜,影片的情节是老人失败了,一败涂地。但给观众的感觉老人是胜利的,战利品可以丢,希望可能被恶势力蚕食,但是老人的气节没有丢,骨气仍在,意志品质相当顽强,在观众心目中他是胜利的,结果不重要,重要的是与恶势力抗争的过程,一般的人是做不到的,但圣地亚哥做到了,以不屈不挠的性格做到了,这是影片《老人与海》烘托反衬出来的。

文学《老人与海》对于人物性格的塑造是鲜明的、成功的,这是作者海明威个性的真实写照,海明威塑造了一个个性鲜明的古巴老渔夫——圣地亚哥,这源于他在古巴时的亲身经历和体会,所以海明威在人物选择和性格描写上是成功的,刻画出一个坚韧不拔、矢志不渝、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倔老头。

然而,能写出成功的文学作品是一回事,演出精彩的电影是另外一回事,海明威在文学《老人与海》中把圣地亚哥人物性格刻画得出神入化,这就对电影《老人与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怎么样才能把圣地亚哥硬汉的风格活灵活现在银幕上,如何再现、深化主人公的人物性格,这都是电影《老人与海》要事先考虑的,然而电影《老人与海》做到了,首先在主人公的选择上,导演选择了面如刀刻般的老人,眼神犀利,炯炯有神,目光执著,肤色黑红,发型随意,从人物的外表处处体现出倔强坚韧的性格,使观众一上眼就感觉出一个倔老头,在背景的选择上,影片呈现了蔚蓝色的大海,既是美好的生存空间——老人维持生计、赖以生存的环境,又是老人失去胜利品的地方——失去了马林鱼的战场,大海的双重身份使得我们更多觉得它是“后海”,在恶劣的环境中圣地亚哥仍然不屈不挠,坚持不懈,最终还是捕捞上来了象征希望的马林鱼。善变的大海反衬出老人的坚持。鲨鱼代表着恶势力,他们想通过捷径抢夺老人期待已久的果实,影片中的鲨鱼至凶至大,不止一个,虎视眈眈、穷凶极恶,但老人无所畏惧,顽强反抗,镜头多处定位到老人干练、迅速反击的动作,这不是一般的不屈服,尽管最后灯光定位到老人拖住的被鲨鱼啃下的骨架,但仍不失老人强悍的坚持。影片对老人和鲨鱼搏斗的反复回应彰显老人的顽强。

影片通过对大自然——大海,希望——马林鱼,恶势力——鲨鱼等的浓妆淡抹烘托出老人倔强、果断、坚持、顽强、不屈不挠、坚韧不拔、坚持到底的“硬汉”风格。使得观众从活生生的电影中体验到了老人足够“硬”的一面,把文学作品中的“硬汉”风格刻画得真真切切,淋漓尽致,生动逼真。使观众不得不被老人的个性所折服,男人就得这样,士可杀不可辱,你可以消灭我使我不存在,但是你打不掉我的骨气,人死气还在,这就是我们眼中的“纯爷们儿”。影片对主人公个性的烘托和升华是成功的,能把出色的文学作品推到一个高度,这是别具匠心的。影片对人物性格的反衬对于激励现今的青年人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海观.《老人与海》译后序[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

[2] [美]杰弗里·迈耶斯.海明威传[M].北京:中国卓越出版公司,1989.

[3] 董衡.海明威笔下的“硬汉性格”[J].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外国文学研究,1982(03).

海明威的简介范文第8篇

(长春理工大学文学院,吉林长春130022)

摘要:海明威在《乞力马扎罗的雪》中运用了多种创作手法,并且以现实中在营地时的哈里与潜意识里的哈里为双重线索,构建了作品含义深厚的结局,生动地刻画出了小说主人公哈里的人物性格,描绘出了人物内心世界的活动历程。

关键词 :《乞力马扎罗的雪》;意识流;文本分析;创作手法

中图分类号:I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4)06—0111—02

收稿日期:2014—01—20

作者简介:杨燕翎(1963— ),女,吉林长春人。长春理工大学文学院,教授,研究方向: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李洋(1988— ),男,吉林白城人。 长春理工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美国作家海明威的小说作品不仅以写作风格简洁著称,藏在水下的八分之七的“冰山”亦充斥着丰富的象征与意向,从而构成行文上的张力。在《乞力马扎罗的雪》中,通过分为几个叙事手法不同的单元的形式,表现了作品中不同人物形象的心理进程,因此,在阅读《乞力马扎罗的雪》时,需将小说中的各个单元整合起来进行分析,通过综合文中的对话、人物心理、作者的叙事手法与小说结尾来理解海明威这篇匠心独运、使用多种创作手法的小说。

一、对话中的认知反事实假设:争吵与后悔

“反事实思维在头脑中主要以条件命题的形式来表征”,[1]是对过去已经发生过的事件,之后进行判断和决策后的一种心理模拟。可以说,所谓反事实思维,就是与事实相反的假想。

认知反事实的现象在《乞力马扎罗的雪》中早有出现,小说一开始,哈里和海伦被困在南非某地,虽然有充足的给养和相对舒服的驻营地,但哈里却拖着一条伤腿无法移动,两人只能等待救援的到来,这时两人的对话显得意味深长,可以说“人物的内心世界是这篇作品的天地,对话则是心理活动的折射和反映”。[2]在等待救援的过程中,两人就哈里是否应当喝威士忌苏打而产生了一系列争论,海伦在这时率先改变了主题:

“我真希望我们从没到过这里来”,女人说。她端着酒杯,咬着嘴唇看着他。“要是待在巴黎你绝对不会得这种病。你一直说你喜欢巴黎……我说过我会去任何你想去的地方,如果你想打猎,我们可以去匈牙利,那样也挺舒服的”。[3]

在这段对话中,海伦的后悔是全文一个重要的标志。“我真希望我们没来过这儿”,表示出了一种认知反事实假设的行为——海伦希望两人并没有来到南非。海伦表明了她对南非之行的反感及潜在含义之下的态度,即她希望此行并没有发生。

海伦在这段对话中进行了很多关于可能性的设想,“要是待在巴黎你绝对不会得这种病。你一直说你喜欢巴黎。我们本来可以待在巴黎……” 这一新的设想比之前的设想增加了更多的细节,更多的“希望”,海伦在比较当前的情况下,得出了结论:在巴黎,哈里也就不会受伤。

哈里的回应则显得唐突和轻蔑——“你的臭钱”。因为哈里认为海伦想要得到舒适的假期的假设行为不过是她的钱财的象征,海伦所想的假期是一种舒适的却让人沉陷的逃避。对金钱的敏感和对舒适假期的拒绝使哈里对海伦的假设非常反感。

想要理解哈里的反应,必须更深入地理解原文,哈里认为“舒适”是写作的大敌,“他所知道的人很多都因为舒适而不再工作”。他的愤怒其实正是对海伦渴望舒适生活的回应。

然而,在之后的时间里,哈里变成一个既轻视又享受舒适的人,他承认他和海伦在一起是为了“更舒适”,即使哈里后来有意识地逃避这种舒适的环境,他和海伦仍然带有大量的食物、酒和当地的向导,他尝试回到困苦生活状态的这一行为失败了。

二、文章中的意识流创作

“‘意识流’是来源于心理学的词汇。美国机能主义心理学家先驱詹姆斯创造出意识流一词,以表示意识的流动特性:个体经验意识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但是,意识的内容是不断变化的,从来不会静止不动”。[4]意识流文学泛指注重描绘人物意识流动状态的文学作品。在 《乞力马扎罗的雪》 中,海明威通过意识流式的叙事手段,增加了现实之外的哈里的人物存在感,回忆了哈里的过去。在小说里,意识流的部分是斜体字的印刷式样,以同正文部分相区分。

由于巴黎生活的舒适,哈里丧失了为写作和生活而奋斗的动力,面对自己现有的窘境,哈里也心有所知。虽然表面埋怨海伦,但在内心深处的潜意识里,哈里明白这是自己浪费天赋所导致的结果,因此,他来到非洲以寻找自我,但非洲之行让哈里在停下脚步回忆的同时,亦带来了不可避免的死亡。小说中的这部分采用意识流的写作手法,来表现哈里在等待的过程中是如何在半昏半醒间浮想联翩,回忆且自省自己的一生的。

最后,哈里觉得“重压突然从他的胸口移开,一切又正常了”。实质上,这正象征着灵魂已脱离肉体,在精神的世界里哈里终获自由。哈里的这些心理活动,在文中通过意识流的创作手法表现了出来,正是意识流在死亡和灵魂升空之间架起了桥梁,才使得小说在短促的时间内就完整表达出了主人公的心路历程。

三、结局处的虚实设计

小说的结局包含两个部分,一部分描写哈里精神世界的攀升,另一部分描写哈里在营地的死亡。

初次阅读时,读者往往会误认为第一部分是小说的结局:前来救援的直升机带着哈里飞过乞力马扎罗的山顶,哈里得到营救。然而,当读者继续阅读时,才会发现这一结局最终只不过是一场超现实主义式的写作手法,即在这一场梦幻的最后时刻,海明威话锋一转,鬣狗发出怪叫,海伦发现哈里已经死了,原来前面的铺垫对应的却是哈里的潜意识,也就是文章中的意识流部分。

哈里实质上是在此刻得到了精神世界的解脱,此时“死亡本身已不重要,重要的是人在死亡面前做些什么。哈里追寻的是生命的超越,是一种解除个体束缚、复归本真的神秘体验”。[5]哈里迷茫的人生在死亡的脚步下逐渐清醒、升华,灵魂也在最后得到了升华。

哈里在营地的死亡则是小说在现实世界中的结局,海伦一觉醒来之后发现哈里停止了呼吸,营地外传来鬣狗的哭声。伴随着死亡的来临,哈里失去了成为伟大作家的机会,他没有如之前的虚幻结局里一样被胜利营救,迈过乞力马扎罗这座象征困难的高山而成为伟大的作家,而只是在鬣狗的哭声中死去。

为何是鬣狗的哭声?海明威的《乞力马扎罗的雪》深受德国地理学家汉斯·梅尔的小说《Across East African Glaciers:An Account of the First Ascent of Kilimanjaro》的影响,这两部小说共同的一点便是都把猎物分为高贵的与卑贱的,梅尔的麋鹿和海明威笔下的豹子都属于高贵的象征,而鬣狗则是低贱的东西。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哈里在精神的世界里攀过乞力马扎罗山时,对应小说开始部分的是豹子,而鬣狗则在文章的结局处象征死亡。

四、结语

读者无疑会同意这样一个观点:哈里本可以成为一名伟大的作家。虚幻的营救这一结局结合这一论断,给读者提供了一个特别的体验,即发现这一切并非真实,哈里实际上带着自己未完成的成就死在南非营地里,这一现实让读者感到非常失望,而“失望”一词,却也恰恰是《乞力马扎罗的雪》一书中从未提到却无处不在的一个词汇。哈里和海伦再也没法一起回到巴黎生活,哈里永远地失去了写出大师级作品的机会。不会有对哈里的胜利营救,这一切最终成为了一场非事实思维里的假设,而读者感受到了哈里的后悔、失控以及对一切“如果……”的人生假设,而这正是海明威出色的叙事技巧的体现。

参考文献]

[1]杨红升,黄希庭.关于反事实思维的研究[J].心理学动态,2000(3).

[2]张勤,熊荣斌.浮想至绝顶——《乞力马扎罗的雪》的意识流叙述风格评析[J].外国文学评论,1996(4).

[3]海明威.乞力马扎罗的雪[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