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石室圣心

石室圣心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石室圣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石室圣心范文第1篇

直到回来以后忙着公司各种事件,穿梭在拥挤的地铁里,突然想起广州地铁里萦绕耳边的粤语。坐在电脑前忙碌的间隙发呆时,想起玲珑沙面岛的浪漫和那个悠然徜徉的午后,想起阳光透过石室圣心堂的玫瑰窗打在夏狮脸上的五彩光斑,想起下午坐在海心沙吃着榴莲顶着温暖的霞光,想起入夜后荔湾美食节喧嚣的市井人间烟火味。

这就是广州,不是一个看头十足的旅游城市,却像一个偶然遇见的风情女孩,一个回眸,在这个没有冬天的城市里,温暖、真实而平静地渗透在生活的每个细节里,这是属于广州这座城市的鲜活。

跨过那座石桥,时间便慢了下来,两个初来广州的恋人就一脚跌进了这个柠檬黄与苹果绿的白日梦里

的士司机操着一口儒雅的粤式普通话跟我们说着自己儿时在沙面岛13分钟跑一圈的快乐童年,跨过那座石桥,下了车,时间便慢了下来,两个初来广州的恋人就一脚跌进了这个柠檬黄与苹果绿的白日梦里。

有历史沉淀的欧式西洋建筑是我和夏狮漫步一个城市时的最爱。

日光倾城的午后,广州后花园的宁静需要慢慢用步伐去丈量:古树成荫的沙面大街两旁,是彩色方盒子形状的房屋;新巴洛克式的卷廊,混搭着中西合璧的民国风格建筑群,街上走着三三两两的文艺青年和前来拍婚纱的恋人。

沙面的风情建筑表面上被翻新过,但很多楼已经人去楼空,漫步在沙面大街,看那些排成一排排被盖上灰尘的旧报箱,阳台和窗楣处讲究的橄榄枝雕花,一扇门上贴着张落满了灰尘的纸条:“某某某请回电。同学某某找。”走累了,坐下点一杯咖啡,信手写下温暖的明信片投进墨绿色的老旧邮筒,感受那份宁谧和灵性。这灵性里有战争时期英法侵略者留给我们的财富和伤痛,也有民国时期的老旧往事,还有寻常巷陌里隐约能察觉到的温存细节。这些东西,才是超越倾城暖阳与异国建筑的风情所在。

从沙面出来顺着珠江边漫步,穿过纷繁杂乱的杂货批发市场,拐进一德路就是魂牵梦绕的石室了。来广州之前,就计划好了要在石室圣心的彩光下,什么都不做,就在长椅上冥想,让自己工作以后日渐疲惫的心和烦恼放下,就这样奢侈的呆上一下午。我想石室的风情就是刺眼的阳光通过玻璃投射进来,变成柔和五彩圣光的瞬间吧。夕阳透过彩色的玫瑰琉璃窗,投射在身上,和夏狮找一个长椅坐下,闭上眼许一个愿望,感受悠扬的管风琴,仿佛瞬间回到了西岱岛上的巴黎圣母院。

“一片吃心在旅途”,寻味而去,一天的幸福时光便从早茶和广州人的热情下开始了

因为不会说粤语,又希望在这个满口粤语的广州不感到陌生,我约了在广州本地的几个好友一起出来吃饭。“一片吃心在旅途”的我们漫步在清晨广州的街头,广州的灿熙一家带着我们去荔湾湖边的饭馆吃广式早茶,烤鹅、云吞面、马蹄糕、虾饺、卤水、蒸凤爪、还有最经典的广州肠粉,寻味而去,一天的幸福时光便从早茶和广州人的热情下开始了。一车人一起在海心沙公园里兜风,灿熙一对在红砖厂里送给我和夏狮的广州地图丝绸画,制罐街里被摄影师街拍……这些遇到的人和事所构成的广州市井文化是有别于其他城市的标签,当然这市井绝非贬义,是我和夏狮中意的市井,真实的很温暖。我和夏狮与从未见面的广州好友一起,在北京路逛街聊天,感受北京路的熙熙攘攘,夜市的热闹,车水马龙的繁华,像许久未见的闺蜜,让我们在陌生的城市不再感到陌生。

这些旅途中不确定的随机性事件,和热情广州人带来的意料之外却又情理之中的惊喜,和那些真实的人情味,是这次羊城之行最难忘的部分。我想这可能是因为漫长的海岸线和温暖的珠江水让广州人变得追求生活的细致绵密,人情世故也细腻中透着包容。

返程的飞机上,夏狮问我在石室圣心堂冥想的那一个下午都在想什么。我想,她知道答案。一对步入社会不到一年的恋人,面对那么多未知和压力,我们有自己的态度,却在现实的坚持和妥协中让自己的思绪变得渐渐混沌。一次次的出发,总有遗憾,但却无悔。青春有限,可能从二十岁到三十岁之间的这十年的那些篇幅,那些迷惘,那些逃离,那些和内心的对话,那些空间的维度要比其余几十年加起来的内容还要多。

石室圣心范文第2篇

当所有的旅游节目、旅游达人纷纷推出欧洲教堂游的纪录片、攻略、推荐目的地时,摄影师陈小铁默默地在中国拍了十年的教堂,然后在欧洲教堂游越来越热的时候,冷不丁的提出了他自己的观点—“在中国看教堂”。他拍过山西泽州县中国最后的古堡教堂,拍过上海全盘西化的徐家汇大教堂,拍过哈尔滨有俄式洋葱顶的圣索菲亚大教堂,也拍过乍一看跟寺庙无异的大理古城圣三堂。天主堂、基督堂、东正堂,遍布在中国的土地上,还有和中国本土文化相结合,中西合璧在外形上就独一无二的中国教堂们,这一万多座教堂就足够一个教堂迷眼花缭乱了。鼓励大家“在中国看教堂”的陈小铁,计划着这辈子都要全身心投入“在中国拍教堂”的业余爱好,在这个十年如一日坚持拍教堂的无者看来,“有的时候,专注比技巧还重要”。

陈小铁这一专注,就专注了十年,从“摄影师陈小铁”变成了“中国教堂建筑研究员陈小铁”。“我没有想过会那么长时间,我没想到时间那么快就过去了,我就老了十岁,我真的没有想过。”

在这十年内,拍教堂也从陈小铁的一个个人的业余爱好,逐渐发展成为学术性的研究,“我很感谢清华大学建筑系的一个教授,他对于我的研究很支持,他说我除了拍还要写,把历史脉络,把这些东西都收集起来可以成为文章。”由此,“拍教堂”变成了“中国教堂田野调查”:“中国的教堂主要是由外国传教士设计,中国人利用就近的材料建造,教堂的主要部分例如大铜钟、神像和十字架则由国外定制运到中国,体现了近代中国匠师们的才能和在实际营造过程中所发挥的巨大智慧。比如,北京西什库教堂为三层哥特式建筑,围以传统中式台基和汉白玉栏杆,四座石狮子拱卫;大理白族天主教堂采用白族建筑的‘塔式三滴水’;而在云南德钦茨中的藏区天主教堂,则见到一个汉族民居常见的挑檐屋顶;涠洲岛盛塘村文艺复兴时期的哥特式天主教堂,用岛上的珊瑚、岩石、石灰拌海石花及竹木建成;岳阳的圣经学校,除却玻璃、高窗、壁炉,也有着滴水瓦、脊饰。” 这些独具特色的中国教堂,拉着中国教堂建筑研究员陈小铁越陷越深,“我总是想描绘她的全部,但却只能记录她的一个片段。”

清华大学教授的鼓励其实并不是陈小铁第一次得到建筑业内人士的肯定和帮助,早在他的大学时代,就认识了广州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的汤国华教授,两人缘起广州圣心大教堂的交往,颇有些“惺惺相惜”的意味:陈小铁用镜头记录下圣心大教堂从破败到重现辉煌,汤国华则带着学生,用笔头临摹下圣心大教堂的彩色玻璃窗,作为复原花窗的依据。“从建筑学的角度来看,昨日的教堂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侵袭,但今日的教堂却已演变成中国近代建筑的宝贵遗产,成为了中国近代社会发展历史中多元文化的见证,有重要的文化意义。”这句话,是“中国教堂建筑研究员”陈小铁和建筑学教授汤国华都认同的观点,也是支撑着小铁走过这十年的观点。

十年之前

说到当时为什么会选择拍教堂,陈小铁说,是四个城市和四座教堂让他最后确定了教堂摄影的这条路,然后把这个当初的业余爱好坚持做了十年,做成了日常生活中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第一座城是哈尔滨。陈小铁还记得当年18岁的自己看到圣索菲亚大教堂那瞬间的内心震动,红墙绿顶的圣索菲亚大教堂鹤立鸡群的“站”在周围一堆灰扑扑的低矮民居中,“洋葱头,看起来好像一个城堡一样,就像过圣诞,她跟旁边的建筑是格格不入的,很突出”,即使是15年后的现在,说起当年的圣索菲亚大教堂,陈小铁还是难掩语气的激动和兴奋。因为第一次去的时候没有拍照,陈小铁不甘心跟这座中东铁路上的“遗珠”保持“擦身而过”的状态,他在2003年和2005年先后两次回到哈尔滨,专程拍摄圣索菲亚大教堂,在零下20多度的严寒里终于圆了给“洋葱头”留影的梦。

第二座城是陈小铁读大学的广州,在这里他找到了哥特建筑风格的圣心大教堂(石室),不少于十次的参观和拍摄让他记录下石室不一样的方方面面,既有没修复时的破败景象,也有修复过程中的石室,和现在修旧如旧的完好如初。哈尔滨、广州,再加上青岛的德国教堂和湛江的法国教堂。“当我在这几个地方生活,发现这个题材以后,我发现在中国不是一个地方有,而是很多地方都有,我觉得这个题材可以深入地做,所以就开始跟踪拍摄了。”

黄金时代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拍摄中难免遇到失败的经历,但值得庆幸的是,那个找不到教堂、找到了又不合适拍的坏时代,随着越来越多人关注教堂摄影而过去了,现在的陈小铁,正处在他的黄金时代。

“我相比这方面的研究者来说最优势的地方就是年轻,我有这样的体力,这样的精力去做这件事情,能每次背着50公斤的设备、为省钱坐着火车去拍教堂。”陈小铁不无得意地说。每次拍摄前都要花大量的精力去确定下一次要拍哪座教堂,然后在网上、在地图上甚至在地方志上找资料,确定教堂的位置,再和当地的相关人士联络,确保教堂的现状是适合拍摄的。这一大串的准备工作都齐活了,才能前去拍摄,尽量避免失败的案例。

“我还是有失败的例子,比如2003年在网上看到湖北襄樊下面的村有中国四大教堂之一。中国四大,这一句话太吸引我了,我凭着网上的文字,就直接出发了。”心里装着对中国四大教堂之一满满的期待,陈小铁的这趟旅程极其折腾,“坐了火车坐汽车,坐完汽车还得再坐摩托车才能上山找教堂。到了半山腰司机突然停下车,跳下去就跑了,后来才知道他着急地去抓路上的野兔了。”历尽艰难,他终于来到这座木盘山,找到了传说中的中国天主教第二大教堂,沈垭天主堂。却发现原来大规模的教堂只剩下一些附属建筑,拍出来效果并不理想。

早期失败的案例让陈小铁在这之后愈发认真谨慎地做行前准备,终于换来了最让他引以为豪的作品之一,中国最后的古堡教堂—山西晋城市泽州县圣母玫瑰堂。“我去之前的半年跟当地的杨忠义神父用纸笔书信联系,我去了两封信,他回了两封。”陈小铁带着这四封信,去到晋城,找到了这个屹立在天然巨石上的大箕教堂,“这是中国中部唯一的欧洲城堡式教堂。82岁的神父杨忠义每天12点准时敲响钟楼上的大钟。我现在还保留着杨神父用拉丁文写给我的祝福语。”

十年之后

石室圣心范文第3篇

关键词 : 欧洲建筑样式 建筑文化交流 装饰表现

Abstract: Since 1840, China has presented a brand-new look, and many new buildings came out .There are some foreigners who move their the building styles into china, there are also some China's domestic constructors who link some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Western architecture with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to develop the hybrid type, moreover some Chinese architects who studied abroad and returned to their homeland began their reflection and exploration on Chinese construction future. During this period, a number of Western architectural features and decorative approach has its own unique position and role. Research on the role of these elements has enormous inspiration and reference on our protection, inheritanc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domestic architectural features.

Key words: European architectural style , architectural cultural communication , decoration performance

1 欧洲建筑样式进入中国的过程

由于宗教在欧洲世界的特殊地位,中西文化大规模交流也首先从这些传教士开始,特别是明朝末年的利玛窦,他与我国的大科学家徐光启合作把许多代表西方先进文化科技的书籍翻译成中文,除了科技外,他还大量的把古罗马的建筑书籍引入中国 。在他之后更多的传教士涌入中国,他们为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从明末开始,中国的建筑开始逐渐引入一些西方的装饰手法,到了乾隆年间,大肆修建的圆明园还专门针对西方文化建了一区欧式园林建筑,俗称“西洋楼”,由西方传教土设计指导,中国匠师建造。建筑形式是欧洲文艺复兴后期“巴洛克”风格,造园形式为“勒诺特”风格,但在造园和建筑装饰方面也吸取了我国不少传统手法。从圆明园开始,大量的西方建筑手法开始在中国的建筑中运用,它们不仅仅给我国的建筑带了更多的装饰表现的空间,也对本土建筑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考验。

2 20 世纪初期欧洲建筑样式对中国建筑的影响

随着中国国门的打开,经济模式的逐渐变化,中国本土原有的封建建筑文化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原有的一些建筑手法已经不适合新时期的资本主义工业化、商业化要求,这迫切要求中国的建筑出现新的变化,这个时期出现了新旧两大建筑体系并存的局面。新建筑体系是和近代我国的工业化、近代化、城市化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它的形成主要有两大途径,一是从西方国家直接的传入和引进;二是中国原有的建筑主动的去适应这个要求进行变化、改造、转型的。我国的新建筑体系主要是通过第一种模式建立起来的,经过了一系列发展加上大批的中国留学生在国外的学习并回国参与中国建筑的构件,并大量运用新的建筑技术和新材料,中西建筑文化的大幅度交流冲破了封建时代的阻隔,建筑业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行业,新建筑体系也成为中国近代建筑的活动主流。

2.1 欧洲古典建筑样式对中国建筑的影响

( 1) 哥特式建筑教堂在中国的运用

哥特式建筑是 11世纪下半叶起源于法国, 13~ 15世纪流行于欧洲的一种建筑风格,主要见于天主教堂,也影响到世俗建筑。哥特式建筑以其高超的技术和艺术成就,在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最负著名的哥特式建筑有巴黎圣母大教堂、意大利米兰大教堂、德国科隆大教堂、英国威斯敏斯特大教堂。

中国最大的哥特式教堂——石室

广州市越秀山一德东路,有一处纯花岗石建造的哥特式教堂,他就是天主教圣心堂。由于它纯由花岗石砌筑,所以被当地居民称为“石室”。很多人认为石室是仿制法国巴黎圣母院,不过却有很多本土特色。首先它的朝向本来是向西,后改为向南;其次建筑的陡坡屋顶,欧洲采用的是木衍架,而中国匠师采用的是自己得心应手的抬梁式木构架解决了屋顶的结构问题;再次石室不是用水泥,而是用中国传统的桐油糯米石灰浆筑成的,这中材料既可以防水而又坚固而有韧性,历久而强度不减。最后室外排水的兽头,没按西洋作成怪物的形状,而是作成了中国传统的石狮状。

( 2)俄国建筑文化在哈尔滨的运用

1891 年沙皇俄国开始修建西伯利亚铁路,这条铁路穿过我国的东北地区, 1895年 5月,俄国又以哈尔滨为中心修建中东铁路,也开始了大规模建设哈尔滨。哈尔滨的建筑基本上是俄式建筑的移植,其特征十分的明显,这种建筑的传入是伴随着文化的传播而传入的,是一种整体文化的移植而不是简单的建筑形式的移植。俄国的教堂建筑以“洋葱头”闻名于世,到了哈尔滨也把这种建筑的表现带了进来。

在中国近代的建筑中外来建筑占了很大的比重,他们的出现给中国建筑加入了新鲜血液,而哈尔滨的俄式建筑群因其独特的风格,对我们研究近代建筑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2.2 西方近现代建筑样式在中国的运用

( 1)西方近代折衷主义样式

这类建筑中的代表作就是建于 1921-19 23年的上海汇丰银行新楼。从平面上看类似一个正方形,大楼主体采用最新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大楼的外立面模仿砖石结构,处理成严谨的新古典主义形式。从横向的角度看全楼有 5段,中间的部分有贯穿 3层高的仿罗马科林斯式双柱,底层的营业大厅的内部装潢有拱形玻璃天棚和整根意大利大理石雕琢的爱奥尼式柱廊。其它比较有代表性的建筑还有建于 1924 年的北京大陆银行;建于 1911年的清华大学校门和清华学堂等。这类建筑的装饰性和功能性基本上适应了当时中国部分城市的需求,因此得以大量涌入给中国的建筑格局带了巨大的变化。

( 2)中西混合式建筑

为了适应顾客人流增多和商品陈列的要求,旧式的消费场所等修改门面成为了一种必然趋势,采用新材料玻璃开柜,突出招牌等手段,同时为了商业竞争的目的而形成追求“洋气”门面的风气。这些改造主要是模仿西方建筑的一些手法,但是由于模仿的个体本身以出现折衷主义的趋势,再加上辗转套搬,结果造成了很复杂的变体。这些店面的改进是近代中国商业在比较低的条件下追求商业广告效果的产物,对中小城镇和其它类型的建筑造型也有很明显的影响。

随着城市部分地区的建筑西方化在这些地区的边缘或者相近地区也受到了影响,但是由于诸多因素的存在,它们只可能把西方建筑的一些表现手法和要素揉入中式建筑的主体或者把西方建筑的主体中注入中式建筑的要素。这类建筑在一些旧式消费场所和清末一些新建的政府部门中得到了很大的运用。

( 3)装饰艺术和现代式

20 世纪 30年代初,欧美新兴的摩登风格——装饰艺术样式和西方功能主义的现代主义风格也慢慢开始在中国登陆。装饰艺术样式是一种向国际式过度的样式,他的主要特点是体形简洁、明快,喜欢使用阶梯型的体块组合,流线型的圆弧转角,横竖线条的墙面划分和几何图案的浮雕装饰。中国建筑师在当时把这两类设计样式统称为“现代式”,许多设计师热心参与了现代式的新潮设计,不过当中以装饰艺术样式为主题,少数已是准“国际式”和地道的现代派建筑。

2.3 中西方建筑文化交流中的中国传统建筑的发展

早在 19世纪时期,为了适应中国习俗,迎合中国人心理,西方传教士在中国兴建教会学校和教堂时,就开始尝试使用中国传统建筑样式来修建校园或者教堂。在前期,在屋身保持西方建筑的多体量组合,顶部揉入以南方样式为摹本的中国屋顶形象。在后期主要特点是关注屋身和屋顶的整合,把以南方民间样式为摹本转变以北方官式样式为摹本,整体形象走向了宫殿式的仿古追求。

从 20世纪 20年代开始,新一代的中国建筑师根据中国传统建筑文化进行了“中国固有样式”的探索。随着中外建筑文化的碰撞,除了将本土建筑“洋化”外,还有着另一类趋向就是尽力将外来建筑“本土化”,这类趋向经过由外国建筑师发起,后由中国建筑师引向了后形成了在 20世纪 30年代在全国推广的“中国固有样式”的建筑风格。

( 1)以 1925年中山陵设计竞赛为标志,中国建筑师开始了传统建筑复兴的设计活动。这股传统复兴建筑,在“中国化”的处理上差别很大,当时针对这些建筑的不同形式,大体上把它们概括成三种设计模式:第一种是被视为仿古做法的“宫殿式”;第二种是被视为折中做法的“混合式”;第三种是被视为新潮做法的“以装饰为特征的现代式”。这三类处理手法不仅仅为中国近代复兴传统建筑提供了不同的道路,也为中国现代建筑发展做了必要的演示。实际上中国现代建筑的探索道路也基本上沿着这样的道路前进。“中国固有样式”的探索在中国的建筑历史上是伟大的一页,它留给了我们一些成功的建筑和可以借鉴的处理方法,更激励着后来的建筑师更好的去中国式建筑的发展。

( 2)庐山近代建筑

庐山的建筑是近代中国难得一见的文化建筑群落,特别是牯岭的规划和建成,是世纪之交城市建设和规划的一道灿烂的霞光。在庐山的建筑规划中,多采用了欧洲乡土别墅的券廊式和现代的规划技术和材料,在实际建设中也深受西方社会文化和宗教的影响,同时也注意本土的园林传统文化和哲学思想的影响,尽力使用本土的材料和利用地形和风景,是将中西建筑文化良好结合的优秀之作。

处于一个新旧时代交替的历史阶段,中国的建筑基本上在坚持自己独立的发展轨道,许多西方建筑元素只是起到了衬托和完善的作用,换句简单的话来说中国本土的建筑文化吸收西方的积极因素取得了新时期的发展。

3 近代中国建筑的发展对当代建筑发展的启示

中国近代建筑特别是 20世纪早期的建筑在我国建筑的发展中起到了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它们是中国建筑由古典向现代转化的一个缓冲期,所以在这个过程出现了形形的建筑造型,有些建筑在今天看来可能是不成熟的,但是他们那种伟大的尝试确实给后来的建筑提供了很多可以借鉴的道路和方法。

3.1 近代建筑的保护小谈

中国近代建筑数量众多,风格也是百花齐放,而且很多现在仍然在使用,对它们的研究和保护对我们完善和发展中华民族的建筑宝库有着十分重大的作用。在这样的大前提下,对近代建筑的保护显得十分重要和迫切,但是对近代建筑的保护也要有一定的原则:( 1)保护真实性;( 2)加以再利用;( 3)加以整治更新;( 4)综合价值的考虑。对待近代建筑,我们可能无力将其全部保护,但是对于那些比较集中的区域或者有着重大意义的建筑应该科学的对待,不能一拆了之,毕竟祖先给我们留下的财富数量是有限的。

3.2 当代建筑发展启示

在当今世界,建筑的发展在功能要求的趋势下造型趋向单一模式,国际主义的建筑充斥了世界各个大小城市,中国建筑未来发展的趋势是很多人所深深关心的,在这里我仅就个人观点对中国建筑的未来发展提一些设想:

( 1)重塑中国建筑的灵魂

一些古典的建筑样式和构件可以成为建筑的细部装饰或者点缀,而不应该成为建筑的主体来支配建筑本身。在本文中,我们也多次提到了中外建筑师大多数时候走的折衷路线,广集百家之长根据建筑自身的情况具体处理,很多很古典的中式建筑为了装饰和功能的需要也大胆的采用西方的建筑构件和装饰手法,但是在建筑本身却不依附任何的风格或者样式。实际上支撑建筑的不是砖瓦门窗,而是文化和思想。

( 2)平衡中国建筑形式和功能之间的关系

在平衡功能和形式的过程中,借鉴国外的“双轨制”。在日常的生活中以功能为主体的建筑考虑到经济因素,视情况来处理装饰,即使是成本低的也要作到少而精。而在一些大型建筑或者公共活动场所就不应该只把功能放在第一位了,用科学的态度有效的使用好装饰效果,作出中国的特色。

结语

当今世界,国际化的趋势日益明显,很多建筑都受到同一种风格的影响,在高度功能化的基础上外型上出现大范围雷同。在这样的背景下很多国家提出了建筑文化回归“民族主义”的口号。如何正确的对待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便成为了一个令人思索的问题,研究并借鉴 20世纪早期这段时间的中国建筑中中国化的努力是很有必要的,学习当时如何把国外在某些区域的先进东西融合到中国本土建筑文化中,再创中国建筑的辉煌。

参考文献

[1] 潘谷西:《中国建筑史》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1

[2] 陈志华:《外国建筑史》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1

[3] 张复合:《中国近代建筑研究与保护》

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