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苏州幼儿园

苏州幼儿园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苏州幼儿园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苏州幼儿园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吴文化 幼儿园一日活动 幼儿教育

一、论题解读

(一)论题背景

吴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最具活力和创造力的地域文化之一,而苏州是吴文化历史形成的中心。我园作为一所苏州乡镇幼儿园,周围存在很多社区,蕴含了丰富的社会资源。多彩的民间文化、淳朴的民风、厚道的乡情、历史悠久的人文风景等都是幼儿园可利用的教育资源。这些在幼儿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的吴文化资源往往会被幼儿忽视,没有真正体验这些吴文化的内涵。因此,需要我们将吴文化融入幼儿园教育中。

文化,即“人文教化”,一直以来对人的社会化具有潜移默化的教化功能,规范着人的行为,培养着人的身份认同,陶冶着人的性情,造就着人的品格[1]。维果茨基说过,社会文化不仅影响人的认知发展,更影响正在成长的儿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指出:“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了解自己的亲人及与自己生活有关的各行各业人们的劳动,培养其对劳动者的热爱和对劳动成果的尊重。”[2]

教育的精华,不仅是帮助幼儿习得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促进幼儿的精神成长,让幼儿在探索中获得灵魂的升华。而吴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吴地人民数千年的智慧结晶,蕴含着无比丰富的教育资源和教育价值。以苏州吴文化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为资源,把富有地方色彩的美的事物呈现在儿童面前,通过看看、听听、说说、唱唱、做做等多种方式,与吴文化自由互动,培养他们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和喜爱,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承担起传承吴文化的责任和义务。

吴文化有哪些资源?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如何实施吴文化教育,对于吴文化的传承及幼儿品格的成长有着重要意义。因此,笔者选择这个问题作为研究课题。

(二)概念界定

1.吴文化。

无锡市鸿声中心幼儿园课题组老师认为,吴文化是泰伯奔吴所带来的中原先进文化和江南本土“夷民”文化融合而成的地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体现为谦和、礼让、务实、创新等精髓内涵[3]。吴文化广义的定义是:地域特色浓郁的文化、景观独特的水乡文化、土语十足的吴语文化。

本研究关注的是苏州工业园区某乡镇幼儿园在一日活动中所实施的吴文化教育,是根植于本地居民的吴文化。

2.幼儿园一日活动。

《纲要》指出:“幼儿园一日活动时间安排应有相对的稳定性和灵活性,即要有利于形成秩序,又能满足幼儿的合理需求,照顾个别差异。”“要保证幼儿每天有适当的自主选择和自由活动时间,教师直接指导的集体活动要能保证幼儿的积极参与,避免时间的隐性浪费。”“尽量减少不必要的集体行动和过渡环节,减少和消除消极等待。”因此,根据新《纲要》的精神,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定义是:幼儿在园的全部教育过程,是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4]。

(三)研究现状

苏州高等幼儿师范学校附属教育幼儿园的顾旅明在《幼儿园吴文化教育活动的指导策略》中提出用丰富、独特、优秀的本地乡土――吴文化资源,对幼儿进行教育尝试,陪伴幼儿成长,促进幼儿素质的全面发展,并从幼儿的兴趣和环境创设等方面提出指导策略。无锡市教育研究中心的黄树生在《以泰伯的名义:创建以吴文化为内核的园所文化》中提出,幼儿园以吴文化特色园所文化建设为目标,探索园所文化发展的目标、实施途径、操作策略等,以“吴风雏燕”才艺节和体艺节为活动载体,创新幼儿园文化,鼓励幼儿在富润的吴文化情境中积极体验同伴成长的快乐,激励幼儿在文化感悟中健康成长。

二、研究方法

文献检索法:借助图书馆、网络等渠道,查阅各类幼教专业书籍及杂志,检索各大网站等获取吴文化教育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实践的现状研究。同时,提高论文的科学性。

三、讨论与分析

(一)吴文化资源的类型

吴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流传的民间舞蹈、戏曲、民间工艺流派纷繁,吴文化蕴涵着无比丰富的教育资源,广泛而庞杂,综合各类文献,可将其分为以下几类:

1.民风民俗。

(1)地方节日:清明节、端午节、重阳节、中秋节、元宵节等;

(2)吴地生活:纺车、石磨、石臼、农具等;

(3)饮食服饰:水乡特色传统小吃、蓝印花布水乡服饰等。

2.景观文化。

(1)吴地富含典故的山、水;

(2)特色建筑如苏州园林、直水乡。

3.民间艺术。

(1)吴地民间工艺:如扇面画、苏州蛋画、苏绣、稻草编织、蓝印花布印染等;

(2)吴地民间文艺:如童谣、民间传说、昆曲、评弹等。

(二)吴文化引入幼儿园教育的价值

1.传承民族文化,培养民族认同感。

传承民族文化是每一个中华儿女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吴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吴地人民数千年的智慧结晶。而挖掘吴文化教育资源,就是把富有美的地方色彩事物呈现在幼儿面前,通过说说、看看唱唱、做做等多种方式,与吴文化自由互动,在对家乡历史、名人轶事、民风民俗、旧貌新颜、地方艺术等的了解与认识过程中,感受人民用聪明的才智创造出的灿烂文化,培养他们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和喜爱,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承担起传承吴文化的责任和义务。

2.丰富儿童人格,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发展。

吴文化是五千年华夏文化在江南水乡孕育的一朵奇葩:扇面画细腻,吴语甜糯委婉,房舍粉墙黛瓦,小桥流水、花窗翠竹、古街雨巷……步步是景,处处如画。浸润在绝美画卷中的吴地人民礼让谦和、开拓创新,并创造出极富特色的民间艺术瑰宝:馥郁的乡土气息的蛋画;精细雅洁的苏绣;粗犷质朴的稻草编织;以及竹刻、剪纸、彩灯,等等,是不可多得的、丰富的教育资源。孩子们置身在吴文化的情境中,与自己能理解和接受的人、事、物的真实接触,更能真正触动他们的心灵,在了解、认同并创新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鲜活地引领儿童生命成长,让人格自然而完美起来[5]。

(三)以吴文化教育为核心的幼儿园一日活动的实施方法

1.以主题活动展现吴文化的民俗民风。

节日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一种重要文化现象,凡是人群居住的地方便会有节日。民俗节日主要指节日中的民俗活动。苏州节日民俗之多彩,除了中国传统的民俗大节如春节的拜年、守岁、贴春联、放鞭炮,端午节的划龙舟、吃粽子,中秋节的赏月、吃月饼外,苏州民俗节日如四月十四轧神仙、六月二十四荷花生日、七月七日乞巧节、重阳节、冬至节等也有着丰富、生动的文化艺术形态,轧神仙更是其中至今盛行不衰的一种民俗节日活动。

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教师以苏州轧神仙为主题进行幼儿园环境创设。幼儿园以班级为单位,进行“轧神仙”主题活动。鉴于庙会是各种表演形式、各种买卖、各种思想呈现的地方,在班级开展“轧神仙”时就要有各种各样的人物,如乞丐、小贩等,教师应让幼儿自由选择想要扮演的角色,并鼓励孩子合作卖自己画的漂亮画、合唱一首歌曲、一起在“火宫殿”卖小吃、展示自己做的民间工艺品等,同时还可以邀请其他班的教师和孩子参加“轧神仙”。在班级有了组织“轧神仙”的经验后,幼儿园可以在全园搞一个大型的“轧神仙”活动,激励所有教师和幼儿都来参与,以此深化幼儿对庙会的学习经验和情感体验。其次,幼儿园可以开展以“轧神仙”为主题的墙饰活动,如组织幼儿用绘画的形式在主题墙上反映庙会活动的场景,在活动室门厅和窗台展架上展示幼儿手工制作的用于庙会活动的各种工艺品和小吃品模型等。最后,各班可以根据幼儿的兴趣与经验设置曲艺说唱、剪纸、绘画、小吃、杂耍等特色活动区,让幼儿在丰富的庙会民俗节日文化环境中亲身感受长沙民俗风情的魅力,愉快地创作,自由地交往,自主地学习。

2.创设专用活动室展示吴文化的民间工艺文化。

苏州的手工艺品主要有苏州玉雕、苏绣、檀香扇、苏州丝绸等。这些手工艺品主要是静态的物品,不易引发孩子的注意与兴趣。教师除了要对这些工艺品多加介绍,引导幼儿学会观察它们的美之外,还要注意多为幼儿营造自发欣赏、自主创作、展示交流民俗工艺品的区角活动环境。为此,各班活动室可专门设置“小小手工艺坊”,摆放各式各样的苏州手工艺模型、插图,以及图文并茂的文化背景与操作流程介绍等。此外,还可以将一些工艺品如苏绣等悬挂或贴在活动室、楼梯、走廊等处。如有条件,在幼儿园内建立“民俗工艺博物馆”,展示精美的苏州玉雕、檀香扇等实物,以及历届幼儿利用画笔画的扇子等手工作品,并在这些手工作品上贴上幼儿的照片及说明,提高幼儿创作的积极性。

在民俗文化主题教育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应巧妙地融入民俗工艺文化,如在大班“我是民间小艺人”的主题教育活动中,教师可以先带幼儿参观幼儿园的“民俗工艺博物馆”,欣赏苏州工艺品实物和历届幼儿仿制的手工艺品,接着让幼儿讨论制作这些工艺品的材料和方法,而后鼓励幼儿大胆制作。如可以向幼儿提供手帕,让幼儿在上面绣花,以此装饰主题墙,或者作为送给教师的节日礼物;可以向幼儿提供T恤,让幼儿在上面彩绘苏州檀香扇,而后将T恤衫送给来访的客人,或将其悬挂在楼梯、过道上作展示;可以向幼儿提供扇子等半成品,让幼儿和父母一起利用这些半成品制作自己喜欢的民俗工艺品,参与“民俗工艺博物馆”的展示,加强幼儿对民俗文化的认识,提高其制作民俗工艺品的乐趣。

3.在班级内开设区域游戏展示吴文化的民俗饮食。

苏州有着独特的饮食文化,除苏帮菜自成一大菜系外,还有苏州小吃,历史悠久,亦闻名天下。如卤汁豆腐干、松子糖、玫瑰瓜子、枣泥麻饼、猪油年糕等,都是脍炙人口的美食,不可不尝。还有苏州的碧螺春――中国十大名茶之一,更是茗中佳品。为创设以苏州民俗饮食文化为主题的环境,幼儿园可以在一个比较宽敞的地方搭建一个区角,而后在其中设置很多活动区,如小吃区、苏帮菜区、饮茶区等。每一个区设置代表各种饮食的图片、模型或实物,以方便孩子们了解各种小吃的具体名称、种类、制作材料与风味,并借助这些材料进行买卖游戏或者角色游戏等。为了提高幼儿的兴趣、加深幼儿的理解,教师还可以结合苏州童谣开展游戏活动,如“卖糖粥”等童谣不仅节奏明快、朗朗上口,还有一种独特的地域文化意味,幼儿十分喜欢,边游戏边自由吟唱。

参考文献:

[1]沈春英.苏南高职院校学生素质教育运用吴文化资源的思考.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9(12):86.

[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10.

[3]无锡市鸿声中心幼儿园课题组.吴文化传承视野中的园所文化建设研究课题实施方案,http:///webs/articleRead.aspx?ID=654,2014年2月12日查阅.

[4]朱全英.合理安排幼儿一日活动时间的研究,http:///ViewInfo.asp?ID=82,2014年2月12日查阅.

苏州幼儿园范文第2篇

关键词:吴文化;特色幼儿园课堂;构建建议

一、吴文化的内涵

吴文化以先吴和吴国文化为基础,经周(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的生长,及隋、唐、宋、元历育,至明代形成高峰。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才智艺术型”的地方文化,相比其他的文化,其特征突出表现为秀慧、细腻、柔和、智巧、素雅,不仅有精良的手工艺,而且有独树新帜的戏曲,还有蕴含诗情画意的古典园林,更是有优美动人的吴歌。可以说,吴文化是苏州历展的见证,是其发展的精髓所在。

二、利用吴文化构建特色幼儿园课堂的必要性

之所以说利用吴文化构建特色的幼儿园课堂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现阶段,幼儿园的教育存在形式化和模式化的现象,也就是说,部分地区的幼儿园教育教学都是以教授幼儿基础的知识为主,主要的目的是为幼儿进入小学阶段的学习奠定基础,整个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幼儿参与的热情和积极性并不高,而将吴文化纳入其中,能够有效地缓解和解决幼儿课堂枯燥无味的现象。

第二,现阶段,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在倡导幼师对幼儿传授一定的基础知识外,更重要的是对幼儿进行素质教育,而吴文化无疑是幼师开展素质教育的重要资源,所以,利用吴文化打造特色的幼儿课堂就显得尤为重要和必要了。

第三,吴文化是苏州历展的精髓,而幼儿又是弘扬吴文化的重要继承人,在其接触事物,认识事物的最开始就向其渗透吴文化,无疑是能够为其今后一生的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而且,幼儿时期,幼儿的时间又比较充裕,幼师充分地利用此段时间让幼儿在轻松的环境中认识更多的吴文化,掌握更多的吴文化就显得更为重要和必要了。

三、利用吴文化构建特色幼儿园课堂的方法

由上述分析可知,在幼儿阶段利用吴文化构建特色的课堂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而如何将其落到实处,就是需要幼师重点研究的内容了。因此,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实践教学经验和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就如何利用吴文化构建特色的幼儿园课堂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1.通过情境创设来让幼儿切身感受到吴文化

对于幼儿来说,如果通过大量的文字讲述来让幼儿认识吴文化,记忆吴文化是不可能的,而通过情境的创设来让幼儿感受吴文化就很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也能够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幼师可以带领幼儿开展一个博物馆之行活动,当带领学生参观了苏州博物馆、苏州戏曲博物馆、民俗博物馆等博物馆之后,幼儿园就很容易知道什么是文物,什么是珍品了。在此活动之后,幼师就可以组织学幼儿在班级中开展“小小博物馆”的主题活动来帮助幼儿更好地认识吴文化,这时候就需要在幼儿家长的帮助下在班级中存放更多的有关吴文化的资料。例如,苏绣精品的照片、作品的名称、所用材料以及苏绣针法等,幼师可以组织幼儿们为其他幼儿讲解自己带来资料的内容来帮助其进一步地理解吴文化,同时,也能够让幼儿在日常活动和游戏中更好地认识吴文化。

2.开展活动,让幼儿在参与中感受吴文化

可以说,桥文化也是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应的,也成为幼师的重要教学内容之一。此时,幼师就可以在班级中的阅读角中设计一个新的板块,那就是写一个大大的汉字“桥”,让幼儿在家长的帮助下沿着苏州水系寻找桥,在家长的帮助下,幼儿很快就能够找到望门桥、忠信桥、望星桥、寿星桥、吴王桥、官太尉桥、雪糕桥等星罗棋布、古色古香的桥,此后,幼师可以为幼儿们布置任务,和家长一起搜集自己喜欢的桥的相关资料和照片,并能够用自己的话把自己对它的理解讲述出来,这样一来,阅读角里很快就有了各式各忧诺淖柿希通过幼儿用自己语言的讲解,也能够让更多的小朋友对不同的桥有不同的认识,同时,幼儿自主学习的能力也能够有所提高。

3.通过影片来让幼儿感受更多的吴文化

饮食文化同样也是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时,幼师就可以为幼儿播放《满意不满意》《小小得月楼》《美食家》这样的影片或者是精彩的片段,让幼儿更好地感受吴文化的独特魅力。

总之,吴文化是我们苏州发展的精髓所在,是值得我们骄傲的,需要尊重和继承弘扬的重要精神财富,幼儿作为祖国的花朵,我们的未来,对其讲述更多的吴文化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而要想让更多的幼儿在吴文化的熏陶中健康快乐的成长,就需要我们能够为其打造具有吴文化特色的幼儿园课堂。因此,作为幼儿教师,一定要明确自己的责任和重任,在实践教学活动中不断地总结经验,不断地研究更好的、更适合幼儿发展的方案和方法。

苏州幼儿园范文第3篇

一、过去的美术教学,会把幼儿绘画单纯看作是一种技能训练

只注意孩子线条画得好不好,像不像,颜色对不对,是否与老师的范画一样……这样束缚了幼儿的想象力,抑制了孩子创造性的发展。根据当前素质教育的要求,我渐渐地领悟到:通过美术教育,不仅仅是提高动手能力和创造力,而且也培养了孩子发现美、表达美的情趣,以丰富的想象和独特的创造来表现、发展人的潜能和个性,使孩子的能力和人格得到健康成长。

二、现时有许多的文章与资料都谈到非常重视幼儿绘画的创造性

但对于技巧的练习是谈之却少。就从我个人的一些教学经验来谈,创造固然重要,反之,没有技巧的练习创造从何而来呢?就从中班的孩子来说,他们的思维创造力远远要大于技巧的表现,但由于技巧的局限性导致他们“心中有画”但无从下手。我认为,对于初学画画的孩子来说,技巧的练习应该作为重点来抓。特别是小班的教学,还是老老实实、规规矩矩地进行范画讲解。时下,不正说幼儿园美术教学要以创造为主,活动中进行讲解,这样会限制幼儿的思维。我觉得不然,创造是建立在一定的基础之上的,只有认清这两者的关系,在活动中才能更好地做到有的放矢,收放自如,更好地进行美术教育。

三、就幼儿美术活动而言,乡土资源对于丰富幼儿的美术活动内容与形式

优化幼儿园美术园本课程体系,促进教师美术教学专业成长等具有很大的优势,是创编具有园本特色的美术活动基础。一方面,乡土资源为幼儿所熟知,具有真实可感、直观性强的特点,易于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其次,乡土资源的多元化,可以丰富和充实幼儿的美术素材。幼儿可以根据个人爱好和特点选择喜欢的美术形式和美术内容,最大限度地提高幼儿的参与度。

在幼儿园美术活动的开展过程中,积极主动地引进乡土资源,并对其予以整合也是促进幼儿园教师专业化成长的一个很好的平台。

四、在班级的具体实施措施

(一)家长工作

1.家长园地

幼儿园美术活动是一个开放系统,在幼儿园挖掘、整合乡土资源的实践中,要不断补充与完善,最终达到对乡土资源的创新。在此过程中,幼儿的家长是一个“用之不尽、取之不竭”的宝库。而家长园地的作用是老师及时向家长汲取美术素材的一个很好的途径。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任教师,对于幼儿美术素养的形成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家长生活的空间里,具有丰富的乡土资源的积累,班级老师就可以充分利用家长所掌握的丰富的乡土资源,加强与之合作,使之能够将自己所熟知的与美术相关的乡土资源带到幼儿园,从而丰富幼儿园的美术内容和形式。

2.亲子活动

鼓励家长积极参与美术活动。幼儿美术素养的提升离不开教师对乡土资源的取舍与创新,更离不开家长的积极参与。因此,以美术活动的开展为出发点,邀请家长参与到幼儿的美术实践活又欣矗与孩子们一起寻找美术素材,一起培养美术情趣,一起开展美术创作,不但可以提高幼儿美术实践的价值,还搭建起家园合作的平台。

3.家长问卷

为更好地了解和收集苏州的乡土资源,前期可以向家长发放家长问卷,通过问卷的形式让家长收集一些苏州的乡土资源,比如本地的“名胜古迹、风俗习惯、童谣歌谣、手工艺品”等。教师根据家长提供的前期资料整理出自己班级所需要的资源,后期让家长再着重去收集资源,便于班级美术活动的开展。

(二)班级环境

1.班级区域中体现

我们可以通过家长、幼儿、老师共同收集大量的丰富的乡土资源,创设成材料库。让幼儿自主选择材料,自己决定怎么玩。在整个活动中,孩子始终处于自主自愿的活动氛围中,动手能力、合作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同时,还进一步了解了苏州的文化。

2.班级环境

班级环境的范围比较广,在班级环境的创设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幼儿制作出来的成品来进行环境的创设。比如:在主题墙中体现,在班级吊饰的装饰中体现。这样使班级的环境和研究的方向得到统一。

(三)班级课程

苏州幼儿园范文第4篇

[关键字] 吴侬软语 游戏 童谣 一日活动

“吴侬软语”的真正代表是苏州话,最大的特点就是“软”,正如人们所说,苏州话即使是打仗,语调仍然悦耳。仔细听来感觉苏州话最大的特点其实就在于发音上,的确给人一种温软的感觉,一个“傩”字形容其语调节奏是再精确不过了。这么好听的方言,或许在不久的将来就会被大家遗忘。小时候常常围绕在耳边最多的一句话就是“XXX从娃娃抓起” ,那纵观我们的现在幼儿园的孩子们,有哪些孩子还能说一口正宗的苏州方言,即便是苏州当地的孩子,大多也只停留在能听懂但是不太会说的基本上,所以如何将我们的吴侬软语更好地传承下去,我觉得是当今社会应该关注的问题。

在游戏活动中学习吴侬软语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更是幼儿最感兴趣的活动之一,所以我们就利用这一点,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学习吴侬软语。比如,我们以前教过孩子们玩“摇啊摇”和“炒黄豆”的民间游戏,现在我们将儿歌内容用苏州话教孩子念,让他们一边玩游戏一边学习苏州童谣,既增加了游戏的趣味性,又让孩子们在玩的同时学会了简单的苏州童谣,寓教于乐。又如:前些日子我们利用下午的时间教幼儿学习了一个苏州童谣《头,蓬蓬飞》但是效果没有预期的好,大多数孩子能理解其中的意思,并且能学着念,但是有一部分小朋友还是不能理解也不会念,所以我们就收集一些音像资料把它编成了一个律动活动,有了音乐和动作以后,小朋友们都能很认真的学习,一边跳一边念,孩子们在自己的表演中理解着童谣的趣味,感受着其中的乐趣,提高了语言的发展。

二、在日常活动中学习吴侬软语

幼儿园的一日活动有很多环节,我们利用每一个细小的环节对幼儿进行吴侬软语的“熏陶”教育,比如每天早晨和放学的时候我们都会用苏州话进行打招呼“老师早” “老师再会”等,早晨谈话后的点名环节,我们都是用苏州话进行,很多幼儿虽然是新苏州人,但是经过几天的熏陶,虽然不会说,但是已经能听懂老师用苏州话叫自己的名字,也能学习用苏州话说“到”,可是还是有个别小朋友不能马上接受,比如:高同奥、吴雨含、王婷钰等,在老师叫他的时候没有回答,反而在叫别人的时候却回答了。针对这种情况,可能是点名每天只有一次,他们每天只能听见一次很难记住,所以我们除了点名时用苏州话叫他们,在平时的一日活动中也多用苏州话来叫他们,久而久之,现在他们也都能记住了。又如:一天中午,戴老师拿好饭进来,我在一组一组擦桌子准备让孩子小便洗手吃饭,擦到第四组时,只看见张智羿和胡可小朋友在窃窃私语,于是我随意了说了一句“吃饭了”,听到之后胡可小朋友去洗手了,可是张智羿小朋友仍旧没有反应,于是我再和他说了一遍,他还是没反应,这时我才反应过来,我刚才无意之间说的一句“吃饭了”是苏州话,而他是新苏州人的听不明白,我马上再去普通话重复一遍他才明白。所以我们可以利用各种空余的时间,比如:晨间谈话、课间、散步等,和小朋友一起说说简单的苏州话,比如一些日常用语:好、早、再会、谢谢、吃饭、睡觉等,让孩子耳渎目染,在不知不觉中学习吴侬软语。

三、在教学活动中学习吴侬软语

苏州幼儿园范文第5篇

关键词:科学;幼儿档案;积极作用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1-0127-02

幼儿个人成长档案是记录幼儿个体在园期间各方面发展的一个过程性资料,也是能够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幼儿某一时期或某方面实际情况的一份历史见证。设计并做好幼儿个人成长档案就能比较全面、真实地反映幼儿的生活和成长轨迹,以帮助教师做出准确、客观的分析和判断,从而真正实施差异性的指导。现今,设计各异、制作精美的“幼儿成长记录”在各大教育网站上都能买到,可是这些记录本无论在版面设置上还是在栏目内容上,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设计不周、缺乏个性等不足,因而不能真正全面、合理地反映出幼儿发展的轨迹。因此,从幼儿园的实际出发,科学地建立幼儿个人成长档案,就成为一项既十分必要又具有现实意义的重要工作。我园地处苏州古城的中心城区,由于近年来本社区大量接纳新苏州人的落户,因此至今本园幼儿的三分之二已是他们的孩子——新苏州幼儿。由于受不同家庭文化、教育背景的影响,这些新苏州幼儿在言语举止、生性习俗、行为习惯等诸多方面存在着与本地幼儿的不同之处,尤其是与《纲要》精神、幼儿园教育要求不相符合。显然,我们必须根据我园生源结构的特殊性,科学地建立起能体现我园特点的幼儿个人成长档案,才能为帮助教师对幼儿的发展状况进行即时性或动态性评价提供必要的依据。据此笔者认为,必须从我园幼儿的实际状况出发,注重科学完善档案栏目,充分认同幼儿的个体差异,激励幼儿的不断进取,努力形成家园的教育合力,如此才能真正做到科学建立幼儿个人成长档案,正确发挥档案的积极作用。

一、立足幼儿发展需要,科学完善档案栏目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的总则部分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与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这就告诉我们,教师必须根据不同幼儿个体的不同发展需要来实施教育,以促进每个幼儿实现最适宜自己的方式去发展,而幼儿个人档案恰恰能给教师提供很多具有参考价值的信息。对于我们这样一所新苏州幼儿占绝大多数的幼儿园,市场上印制的那些“幼儿成长记录”已远远不能满足教育的实际需要,只有针对本园幼儿的实际状况去设置档案栏目,才能大大增强所收集信息资料的实用价值。

1.按照不同年龄特点,档案栏目有所区别。不同年龄段幼儿的身心发展成熟度差异较大,会表现出不同的行为和心理特征,档案栏目的设置理所当然应该体现不同年龄段的特点。如小班的孩子刚从婴儿期进入幼儿期,认知的直觉性特点十分突出,思维须借助事物的具体形象或表象来进行;情绪容易受外界因素影响,波动性较大;他们特别好动、爱模仿。我园在小班幼儿的档案中就设置了“边做边说(唱)”(鼓励幼儿用口头和肢体语言一同来表达想法)、“快乐天使”(鼓励幼儿来园不哭闹、游戏中尽量保持积极的情绪)等栏目;中班的孩子较小班的孩子注意力集中了,已具有初步的情绪控制和交往能力,规则意识逐步增强以及能用身体感官去探索事物等特征。我们就设置了“小帮手”(鼓励幼儿在幼儿园争做值日生、在家帮助家人收拾碗筷、折叠衣服等)、“友好之星”(鼓励幼儿同伴交往中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不争吵)等栏目。而大班孩子的个性特征较为明显,如他们在活动中的自主性、主动性、目的性、计划性、自控性逐渐显现,他们喜欢有挑战性的学习内容,表现出好学、好问等。我们在档案中也相应地制定了“我是小主人”(教师、家长在放手、放权的情况下幼儿的生活、学习能力)、“我的计划我做主”(培养幼儿制定计划并按计划行动的能力)等栏目。这些栏目的设置让孩子们有了张扬自己的充足空间。

2.根据群体结构变化,档案内容相应调整。随着新苏州幼儿的大量入园,我园的生源结构有了很大的变化,新招收的小班幼儿中有三分之二是来自五湖四海的外地孩子,这些孩子中又有很大一部分是在老家由爷爷奶奶带大的,不仅行为习惯较差,而且最大的困难是各说各的方言,给老师、同伴与他们的交流造成了较大的困难。在发现了这些情况后,我园教师及时地调整了自己的教学重点,同时也对档案内容作了相应的调整。例如把“边说边做(唱)”这个栏目改成了“会说普通话”,鼓励幼儿到园要说普通话;在“学习不走样”这个栏目里又增设了小专栏“好习惯大家学”,鼓励他们仿效好的榜样,养成良好的卫生、行为习惯,如此等等。根据孩子群体结构的变化,相应地调整档案的栏目,有利于促进幼儿按照教育要求去努力,群体的教育成效体现得较为及时和明显。

3.认同幼儿个体差异,全面反映成长痕迹。幼儿的个性是千差万别的,因此幼儿成长档案不仅应体现年龄层次的差异和群体结构的特征,更应体现个性化的特点,以利他们的健康成长。①关注幼儿生活习性,引导幼儿逐步适应。我园的幼儿因为来自不同地域,所以他们初入园时在生活习性上总存在着一些不适应的现象。我们在保持档案栏目的设置与《纲要》要求基本一致的基础上,还根据各班孩子的特殊情况,为每个幼儿自身的发展需要“度身定做”了档案的专栏。如:有个小女孩叫兰兰,她来自新疆,全家都信奉伊斯兰教,所以凡是和猪肉有关的食物她一概不吃,再加上许多蔬菜她也不爱吃,因此营养严重不良,长得又瘦又小。为此,教师在和家长协商后,每到幼儿园吃猪肉的时候就请家长送午饭。教师在兰兰的档案栏目里特设了“营养均衡身体棒”的小专栏,既体现了对他们民族习俗的尊重,又注重帮助她改正挑食的坏习惯。②针对幼儿发展偏差,栏目设置呵护进步。由于家庭教育观念和行为的问题,难免有的孩子在发展上也会存在一些必须纠正的偏差。此时教师多指责孩子,无异于在责怪家长,也就难以得到家长的支持和配合了。针对孩子存在的问题,在栏目的设置上有所针对,多多反映孩子的进步,既能唤起家长的重视,又能激励孩子继续努力。例如:涵涵的父母都是外地来苏的“高知”,孩子非常聪明,语言能力又强,在班里小朋友都叫他“小博士”(父亲是博士),但由于家长比较忽视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涵涵有比较任性、骄横的缺点。教师加强了与家长的沟通,以引起家庭教育的重视,并在涵涵的档案的“好习惯大家学”这一栏目里特辟了一个小专栏“聪明的孩子不任性”。由于家长能不时看到孩子的转变和进步,也逐步认识到了以往教育中的不足。③鼓励家长积极参与,丰富幼儿档案素材。陈鹤琴先生曾经指出:“幼稚教育是一种很复杂的事情,必定要家园两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因此,幼儿成长档案除了幼儿园提供以外,还应该包括在家的甚至在社会群体中的素材。这一部分能帮助教师看到幼儿其他方面的发展状况,看到孩子成长的家庭氛围和家长与自己协同合作所付出的努力,这就需要得到家长的支持和配合。为了鼓励家长的积极参与,我园利用家长会、班级博客以及调查表上的附言等,以不同的方式向家长宣传为孩子建立成长档案的目的和意义,并以“金点子招募”的形式邀请家长参与到幼儿成长档案版面、栏目和内容的设计中来,既让家长知晓了幼儿园在教育上正在进行的工作,也让他们懂得了建立幼儿个人成长档案的重要意义。在建立的过程中,每个月我园教师都会通过博客或短信向家集幼儿离园后的一些素材,对于能提供音像等过程性材料的家长,我们也会在幼儿个人档案里的“星爸、星妈”栏目里给他们贴上一颗五角星。由于家长的积极参与,幼儿成长档案中的素材更加丰富多彩,档案也成为了密切家园关系的无形纽带。

二、珍视幼儿点滴成就,发挥档案积极作用

《纲要》在教育评价部分明确指出:“幼儿的行为表现和发展变化具有重要的评价意义,教师应视之为重要的评价信息和改进工作的依据。”幼儿成长档案就记录了孩子成长、发展过程中的点点滴滴,这些幼儿生活和成长的轨迹就是教师进行教育评价时的重要依据。因此,教师不仅要建好还要用好幼儿成长档案,以充分发挥档案辅助教育的功能。

1.注重幼儿成长过程,彰显亮点及时更新。《指南》在实施原则中强调了应“支持和引导每个幼儿从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按照自身的速度和方式到达《指南》呈现的发展‘阶梯’”。这就告诉我们,应多多关注幼儿的成长过程,张扬他们各自的亮点。如:在整理晨晨的档案时,教师发现他的画从胡乱涂鸦一步步地到眼前的涂色均匀、画面整洁,这对于一个小班幼儿来说是十分可贵的。发现这个变化后,教师把他的个人档案展示在班级门口的公共栏里,让更多的孩子和家长看到他的进步,同时鼓励他把在家里自己画的、比较喜欢的作品也拿到幼儿园来,及时更新档案里的内容。这一做法,让他对绘画兴趣大增的同时,也激励了他争取其他方面进步的积极性。每个幼儿都有他自己独特的成长和发展方式,他们不时会给成人带来一个个惊喜。也许这种惊喜很不起眼,但对于具体的幼儿来说,可能已是一个不小的突破。我们成人应该多多留意,为他们留下各自美好的记忆。

2.重视积累正确评价,激励幼儿不断进取。幼儿各方面的发展状态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生阶段性的变化,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发现这一过程中他们新的亮点,注重积累相应的素材,再用这些材料去激励孩子继续努力。如:珍珍在小班、中班时就是个比较优秀的“学习型”孩子,在她的档案里有许多令人夸奖的内容,但也总能看见她哭鼻子的照片:摔跤哭了;没拿第一哭了;饭吃不下也会哭……可自从进入大班后,这样的照片就越来越少了。原来,珍珍参观小学后,萌发了她做小学生的愿望,她想做一个勇敢、坚强的孩子。教师充分肯定了她的想法和决心,并把她一个个进步的镜头都拍了下来:手不小心被小朋友挤痛了,她憋着硬是没让眼泪流下来;在看到班里其他小朋友的手工作品比自己做得更牢固,更美观时,她还能微笑着;她大口大口地吃着自己不是太爱吃的馒头……细心的老师将这一张张照片配上简短的文字,放进了她的成长档案里。每当一次次翻开她档案时,这无声的记录总能给大家讲述出一个孩子为了目标不断进取的故事,她也更感到自信了。事实说明,教师注重发挥档案的辅助功能对孩子进行正确的评价,能收到激励孩子不断进取的教育效果。

3.恰当运用档案素材,形成家园教育合力。虽然幼儿的成长档案只能记录孩子个人的成长轨迹,但它是师幼、家长共同的辛劳成果和关注点,教师要善于用好这笔财富,引导家长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协助幼儿园共同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我园孩子大多来自不很发达的省份,家长的文化层次大多不是很高,他们就怕自己的孩子不如别人的,因此往往把自家的孩子与别人家的作横向比较。针对家长这一较为普遍的倾向性问题,我园利用每月的班级开放日,请家长来园翻看孩子个人成长档案中孩子进步的历程,并用一句话作出评价。那些平时因为生活、工作压力大而很少关注孩子的家长在看了档案后,又惊又叹。“儿子,你进步了!”“小蕊,原来你那么能干啊!”一句句发自肺腑的话语表现了家长对孩子的充分肯定,他们也学会了用纵向的眼光来评价孩子。我们教师也会把在档案里发现的问题请家长带回去一起协助教育,如:彤彤的有些生活习惯不够文明,老喜欢把一只脚翘在椅子上,经教师反复提醒,改变仍不大。彤彤爸爸看了档案里儿子的“不雅”照片和老师的“温馨提示”后,忍不住笑了,说自己在家里就是这样的,所以孩子也学会了。在和家长取得一致意见后,彤彤爸爸痛下决心以身作则,改掉坏习惯。在他的积极配合下,没过多久彤彤的小脚就再也没放到过小椅子上了。他还当起了班级的管理员,每当看到这种现象时,他也会对小伙伴说:“快把脚放下来,小椅子会脏的。”

苏州幼儿园范文第6篇

【摘要】家长工作是幼儿园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幼儿园完成教育任务、提高教育质量不容忽视的一项工作,实现家园共育,促进幼儿健康成长是家长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江苏省苏州市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山湖花园小学附属幼儿园相较其他幼儿园更具特殊性,地处经济开发区,新吴江人居多,目前共有948名在读幼儿,约70%的幼儿为新吴江人家庭,地域涉及到30个省份,在如此多不同文化的共处下,势必就会导致幼儿园、教师要面对不同家庭的合作共育问题。

关键词 幼儿园园情;家园共育;教师;家长

中图分类号:G6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5)12-0058-01

一、新吴江人家园共育新问题

1.文化差异带来的问题。新吴江人来自四面八方、五湖四海,他们的生活习性、性格各异,认识问题、文化程度、教育方式等必然不同。不同的家庭背景、文化背景和就业背景的家长对教师的指导交流需要有所不同,沟通方式也不一样。

2.祖辈抚养带来的问题。作为新吴江人,为了在吴江立足,工作都十分卖力,家中双职工居多。平时工作一忙起来根本无暇顾及幼儿的生活料理,更别提教育了,孩子多托付给父母照顾,而爷爷奶奶的文化程度大多不高,祖辈家长还有着与年轻家长不同的特点:他们更为宠爱孩子,更加关注琐碎的生活细节;他们喜欢以经验代替科学,思想较为保守,不易变通;他们爱唠叨,眼里只有自己的孩子,在一定程度上为我们开展家长工作造成了困难。

3.流动生多带来的问题。我园(此处指江苏省苏州市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山湖花园小学附属幼儿园,下文同)位于人才流动较快的经济开发区,有些人才工作满几年后可能会被调动到其他分公司,于是孩子就面临中途转校。也有些新吴江人初来乍到,出门打拼在外,工作繁忙。所以,很多家长选择在孩子出生后放在老家给父母带,等到自己能够在吴江买房立足再将全家迁移至吴江。因而流动生也比较多,这些孩子的教育也带来了一定的问题。

二、新吴江人家园共育新经验

1.与家长宣传我园理念。对于来自四面八方、五湖四海的家长,教师面对的不仅是个性迥异的孩子,还有千差万别的家长。这时幼儿园处在主导地位,要向家长宣传理念——统一观念。办园理念赢得家长认同是家园健康合作的基础,幼儿园要充分宣传本园的课程设置、发展目标、教学特色等,提供机会让家长了解正确的教育观。让教师掌握必要的技巧,树立正确的家长工作理念,正确把握家长工作的指导思想,以此唤起家长的主体意识,引导他们建立正确的育儿观,积极合作,在彼此尊重与合作的基础上同步教育,共同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和谐发展。

2.与家长沟通不拘形式。步入信息化社会的今天,通过网络交流给家园联系带来极大的便利。许多幼儿园除了传统的交流方式外,还通过网络互通有无。我园也不例外,其实与家长沟通的形式有很多,传统有传统的好处,现代化有现代化的优点。不管怎样,我们呼唤的是不拘形式,关键在于沟通便捷,畅通家园交流,更提倡有创新的沟通方式。要多渠道提供切入点:一是平时利用网络、信息等形式及时告之家长每个活动;二是指导家长科学育儿,不要过于心急,要多观察幼儿、关注孩子各方面的情况,不要只看一个点,平时多于孩子交流;三是教师要与家长建立朋友关系,多交流,多沟通,帮助家长共同教育孩子;四是介绍有好的家教经验的家长相互认识,互相取经,让家长感染家长,优势互补。

3.与家长携手信任互助。针对我园祖辈抚养的问题,“只有认同,才有真正地接纳和支持。”信任是一种非常不可思议的力量,如果信任某人,他告诉自己的任何事情都会相信。同样,如果不信任某人,他告诉自己的任何事情很少会相信。与家长之间的关系也是如此!例如,早操后,小朋友们陆续走进活动室。奇奇的爷爷不放心跟过来嘱咐:“热了脱衣服,冷了再穿上,渴了多喝水……”他爸爸妈妈工作很忙,经常出差,出生后就一直由爷爷奶奶照顾。老人照顾得很细致,甚至有点包办代替,奇奇都上大班了,爷爷还给他穿衣服。作为教师,首先要不怕麻烦,每天把孩子在园的饮食起居情况向家长做细致交代,如每天在幼儿园是否大便,有没有不舒服,一天喝了几次水等,都讲给老人听。同时,努力培养孩子良好的自理能力,鼓励奇奇自己穿衣服,做值日生,及时表扬他,增强他的自信,并动员孩子不要老人帮忙。爷爷在帮奇奇做这做那时,奇奇会说:“我能行,老师都说我最能干。”爷爷感叹:“孩子真的长大了。”从此,爷爷非常支持幼儿园的工作,提出了不少好的建议。与老年家长交流,要求教师更加耐心、细致,在处理问题上更加讲求方法和策略,这样,家园双方才能更好的配合:①调动起老年家长的教育力量;②协调好老年家长与年轻家长的关系;③努力使老年家长对幼儿园更加信任。

4.与家长交往亲密无间。幼儿园要唱主旋律,尽量为家长多提供亲身参与和体验的机会,实现家园互动,合作共育。例如,在“三八”节来临之际,为了进一步加强家园联系,让家长真正走进幼儿园,走进孩子中间,了解孩子在园的学习生活情况,我园开展了 “亲三八爱妈妈”活动。从爱妈妈教育入手,然后引入给妈妈制作一朵康乃馨的活动。家长和孩子们一起动手专心制作,其乐融融。到最后当孩子们拿着花高高举起展示时,家长都惊叹起来。孩子们纷纷拿着刚制作的康乃馨献给妈妈,说着“妈妈我爱你”抱一抱、亲一亲妈妈的时候,一起唱着“我要亲亲你”,活动达到了。

苏州幼儿园范文第7篇

关键词:幼儿园大班;小学;训练;教学方式;过渡

一、幼儿园大班的作息时间的调整

要在大班教学的后期一段时间,逐步的增加每一节课的时间,减少课外活动和休息的时间,使得幼儿的作息时间接近小学的标准,这样潜移默化地过渡,幼儿进入小学就能够更好地适应小学的作息。

二、幼儿园大班的教学方式的调整

要先了解小学低年级的教学方式,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定期去小学低年级去听课,与低年级的教师座谈,了解低年级的教学状况。幼儿大班期间的教学形式都是感性、直观的,小学低年级的则是理性、抽象的,所以,我们在幼儿大班后期的教学中,应该适量增加课堂上的教授量,逐渐增加理性的、抽象的教学内容,多给幼儿动脑思考的机会,慢慢地让幼儿接纳和适应小学的教学方式。

三、幼儿园大班学生身心素质的调整

在幼儿园的时间里,幼儿都过惯了特定的学习生活,学习中贯穿太多的活动和游戏,而且时间很充足,没有任何的压力可言。而要让幼儿尽快地去适应小学相对单调的课堂学习和有一定压力的学习生活,就必须要提前做大量的工作。要强化训练他们坚持认真上课的耐心和毅力,慢慢养成上课集中,不做小动作,遵守纪律和善于动脑的良好学习品质。同时还应该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让他们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良好行为习惯。

四、幼儿园大班教学内容安排的调整

小学低年级的教学内容不同于幼儿园大班,小学教学的每一节课都有它相应的教学任务要完成,而幼儿大班则是每天或是每周有相应的活动主题,这就要求我们在考虑幼儿的接受能力的基础上,在幼儿园大班的后期,在教学内容安排上做一定的调整。为每一节课定下一个小小的任务,慢慢地再提升学习的要求。同时还要根据幼儿的发展水平,合理控制难易程度,科学地设计一些作业形式,让他们巩固所学的知识。

总之,幼儿园与小学是两个不同的教学层面,我们只有在大班时期多让幼儿做一些适应性的训练,才能让幼儿园和小学能够更好、更平稳地过渡。

参考文献:

苏州幼儿园范文第8篇

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为指导,经过归纳和分析,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要,最终决定将民俗文化中的黄天源糕团文化开到了幼儿园的区域游戏中,让孩子们自小耳濡目染苏州的优秀文化传统,让孩子们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收获、成长。

关键词:

民俗;文化;实践

我们的家乡——苏州,是一个有着2500年悠久历史的地方,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怎样让幼儿对本土资源有深刻的认识呢?我们最终决定向幼儿渗透民俗文化中的黄天源糕团文化。如何将这个具有苏州特色的黄天源糕团渗透给幼儿,让幼儿感受黄天源糕团的特色呢?我们决定将黄天源开到了幼儿园的区域游戏中。

1了解黄天源——视觉体会糕团特色

幼儿的游戏经验都来源于生活,来源于社会,让幼儿亲自体会黄天源糕团的特色比老师口头介绍的效果要好很多,于是我们因地制宜带领幼儿步行来到了观前街上的黄天源,这是一所位于苏州观前街的老字号黄天源总店,创设于道光元年(1821年)。一踏进黄天源的店堂,幼儿的眼睛就被各式各样的糕团给吸引住了,有红的有绿的,有方的有圆的,这时乐乐指着其中一块白白的方方的糕点告诉笔者:“老师,这是重阳糕,我吃过”。其他幼儿也纷纷指着各色的糕点互相述说着,“这个糕叫什么名字呀?”“这个糕是菱形的。”“这个糕为什么是绿色的,不知道是什么味道的哦”……为了让幼儿能进一步的了解糕团的特色,我们将他们看到的每个品种的糕团都买了一个回去。回园后我们请幼儿从糕团的形状、颜色上来描述了一下,并且一起了解了每个糕团的名称,同时还告诉他们黄天源的糕团是苏州的一大特色。此次的参观活动不仅让幼儿从视觉上感受了黄天源糕团的特色,同时也激起了幼儿的自豪感。

2品尝糕团——味觉体验糕团特点

要让幼儿对苏州的糕团有更深入的了解光靠看是不够的,苏州糕团的特点是色、香、味、粘、型都很别致,组织幼儿进行品尝活动能够让他们从味觉上更完整地体验到苏州糕团的特点。在品尝糕团前,我们让幼儿先摸一摸,看一看自己手上的糕团,幼儿非常开心,争相恐后地表达着自己的感受,“这个糕团闻起来真香”,“我手上的糕团摸起来有点粘粘的”,“老师,我的糕团不粘的”,“我手上的糕团里面还有红红的馅”……终于到了品尝的时刻,孩子们一改以往的嘈杂,安静地品味着,细细地咀嚼着,看着他们认真的模样,想必一定充分体验到了黄天源糕团的特色了。品尝结束后我们请幼儿说说自己品尝的糕团是什么味道的,吃了有什么感觉,有的幼儿说是甜的,有的幼儿说是咸的,还有的说感觉有点粘牙齿……通过视觉和味觉的体验,幼儿对黄天源这个苏州的本土特色民俗文化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当被问及想不想将黄天源搬到我们游戏中时,幼儿都拍手称好。

3黄天源游戏——行动体现认知过程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是建立在幼儿已有经验之上的,是幼儿力所能及。“黄天源”就是幼儿在参观、品尝后生成的一个游戏活动。游戏开始之前我们和幼儿一起进行了讨论:从游戏场地选择到门面制作,再到游戏规则的确定,无不体现了孩子的主导性。

在第一次活动开展后,我们发现黄天源的售票员坐着没事可干,于是在评析活动时将这个问题提出来和幼儿一起讨论,孩子们积极开动脑筋,意见各不相同,最后他们根据参观时看到的情景提出让售票员制作票据,这样售票员就不会无所事事了。我们根据幼儿的建议在第二次游戏开展时提供了纸和笔,之后我们发现有了幼儿自己设计的票据后这个游戏情节又丰富了不少:每个来黄天源吃糕团的幼儿首先会去排队买票,然后将票给服务员,最后找位置坐下安静地等待服务员给他端来糕点。几次游戏后,我们发现幼儿的兴趣没有一开始那么浓厚了,眼看黄天源的生意开始越来越差,游戏都没有小朋友去玩了,黄天源的工作人员也非常苦恼,一个个撑着小脑袋在冥思苦想着。最后,德德说黄天源生意不好有可能是因为那些顾客比较忙没时间来吃东西,我们就开设一个外卖窗口,把糕团装在盒子里外卖给别人,让他带回家吃,他说有一次他奶奶就是从黄天源买了一盒糕点带回家给他吃的。大家听后都觉得这个建议很好,悦悦说开设外卖窗口后可以让那些没功夫来店里吃的工作人员有机会将黄天源的糕团带回去品尝,这样黄天源的生意肯定会变得更好。笔者提问到,那外卖的糕团也用橡皮泥做吗?这样装在礼盒里各种颜色的橡皮泥会不会混合在一起呢?宝宝说不能用橡皮泥做礼盒糕团,除了会混合起来,放的时间长了橡皮泥也会变硬。其他小朋友听后便互相开始讨论该怎么办呢?这时笔者提议要不用海绵吧,小朋友听后立刻都安静了下来,冬冬问用海绵怎么做呀?笔者说可以把海绵剪成糕团的形状,然后放进盒子里外卖就可以了,这样保存的时间也长了呀。冬冬又问那一盒里面放几个呢?笔者没有给出答案,而是让幼儿自己讨论一盒放几块糕,多少钱一盒。幼儿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有的说放10块糕,有的说放2块糕,也有的说放5块糕,最后经过举手表决确定了五元一盒,一盒里面放5块糕。第二天,笔者观察到黄天源在开设了外卖窗口后,生意又好了,娃娃家的爸爸来买了回家给孩子吃,小舞台的演员买了在表演结束时一起品尝。

在黄天源的游戏中幼儿积极参与,遇到问题互相商量,共同寻找解决方法,学会了初步的人际交往的技能。在游戏中体验到了与同伴、老师等共同生活的乐趣。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资源是鲜活的、生动的。作为教师,我们需要用善于发现的眼光来观察周围事物。同时也要关注幼儿的需要,从身边现有的资源入手,将这些资源中有教育价值的内容融入到我们的教育教学之中,帮助幼儿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邱学青著.学前儿童游戏[M].江苏教育出版社.

[2]金雪芳.让家乡本土资源融入幼儿园课程[J].学前课程研究,20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