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上海高考语文作文

上海高考语文作文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上海高考语文作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上海高考语文作文范文第1篇

一、基础是细胞

在高考试卷中,对基础知识的考查比比皆是,大到对文本的解读,小至对名篇名句、文字的书写等等,无不是对考生语文基础知识的考核。因此,夯实基础,是高三语文复习的关键,是高考取得优异成绩的重要前提。

1.落实默写,加强识记。2010年福建高考对名篇名句的考查,由2009年的12篇增加到18篇(段),针对这18篇(段),学生要人人抓落实、篇篇抓过关,且要做到会背、善记,即所有要求的篇目均会背诵,又能掌握每篇的名句、重点句及其正确的书写。教师要帮助或引导学生归纳、整理出这18篇(段)中的形近字、同音字及易错字,并通过练习或考试的形式加以巩固,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必要的失分。

2.落实古文,加强拓展。高中教材中,文言文知识是与高考试题联系最密切的一部分,但高考并不考教材的内容,而是知识的再现、能力的迁移,正如叶圣陶所言:“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高考试卷中出现的实词、虚词的意义及用法,句式特点等,大多可在教材中找到例子。如2010年福建高考语文第2题: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未及属稿

属:撰写

B.为余言周维城事甚具具:完备

c.遂大困,寻死富阳

寻:不久

D.挟三百金之富阳贾 贾:商人

题中加点的“属、具、寻、贾”等四字,不止一次在教材中出现,只是变换了另一个语境而已,如果学生熟悉教材内容,那么就很容易得出正确的判断。教师在复习必修5个模块的文言文部分时,要针对高考要求的120个实词和18个虚词的意义及用法,旬式特点等,有计划、有步骤地加以归纳、总结并做好知识的迁移引导。另外熟记、巩固教材中的实词、虚词的意义及用法、句式特点等,对解读试卷中的文言文、诗歌鉴赏、文化经典部分将是轻车熟路、轻而易举,因为高考要求的是“阅读浅易的文言文”。

3.落实名著,加强识别。“文学名著”的考查,主要是考查学生课外阅读量的积累和课外阅读的效率,仍然定位于检测学生是否“读书”,虽然考查中外八部小说,篇目较多、阅读量较大,但试题仍是对名著主要内容和故事情节的考查,无论是选择题、填空题,还是简述题,能力层级均为A级(识记)。正因为名著篇目较多、阅读量较大,在高中三年教学中,对名著阅读应该有一个宏观的规划。可采取化整为零,逐渐积累的方法,根据教材后指定的阅读篇目及本校的特点,把八部作品分散在各个学期完成,高三复习时加以总结,化零为整,强化突破。同时,在学生掌握名著情节的基础上,教师要注意指导学生辨别同一个情节或人物在命题角度上的变化而作答的差异,从而提高学生的考试应变能力。

4.落实语用,加强联系。“语言运用”部分,范围广、涉及面大、实际运用强。如2010年福建高考语文第16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3分)

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开幕式上,中外艺术家联袂登台,奉献了一台美轮美奂的大型文艺晚会。《相约上海》用欢快的歌舞、款款的深情,――;《江河情缘》通过多瑙河与长江跨越时空的深情对话,表现了中国人民海纳百川的胸襟和朝气蓬勃的活力;((世界共襄》充满浓郁的异国情调,传递出世界各地人民对中国人民的真诚祝愿。

(1)画线的句子在语言表达方面存在错误,请找出并加以改正。(1分)――改为――

(2)填入上面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句是(2分)( )

A.描写了“今夜部州月,闺中只独看”的真实故事

B.营造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浓厚氛围

c.吹响了“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的时代号角

D.勾勒出“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的美妙景象

本题所选材料为2010年5月份报刊登载的关于上海世博会的报道,这样的题目设置既能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科学、文明”的教育,又能在现实情景中考查考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考查内容为成语使用(或修改病句)、语言连贯两个考点。

“语言运用”部分是现行初中教学的一大盲区,这给高中教学顺利开展增加了难度,如果知识点逐个讲解,内容多,耗时长,且收效甚微。我认为除了“修改病句”这一考点需单独复习外,其他考点如仿写、成语使用、语言连贯得体等等均可以结合作文教学进行。

笔者每次外出教研、学习,内心得到的感受只有一个,那就是:只要基础好,什么先进经验都比不上。因此,基础的落实、巩固,将是一个战无不胜的法宝。

二、能力是灵魂

高考是能力的考试,“考而不教,教而不考”已是明摆着的潜在规律。高考命题的指导思想明确指出:“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关注考生的发展潜能,在考查考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情况的基础上,注重语文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的考查。”它把考查的能力分为六个层级,即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等六种能力。能力是高考的灵魂,是基础知识内化或外化的结果,能力的高低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考生语文素养的高低。可以说,解答试题的过程其实就是考生语文能力外在显现的一个过程。

当然,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习得的,高中三年的学习过程其实就是学生各种语文能力逐步形成的过程。高三语文复习更要以“能力”为突破口,在巩固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加大学生各种能力如审题、语言运用、阅读、探究等的培养力度。其中,写作是高考能力考查的重头戏、是各种能力的综合体现,分数占70分,作文的得失关系到语文成绩的高低。因此,作文训练要贯穿教学始终。而审题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是写作的重点、难点,这两者关系到作文的成败,是教学的重中之重。如2010年福建高考语文作文题,是典型的新材料作文,充分展示了新材料作文的特点:从要求上看,体现了“四自”方针:自主立意、自选角度、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从材料内容上看,开放性大,采用“无主题材料”,即材料没用一个明确的中心思想,从另一个角度,也可说是

“多元主题材料”。“多元主题材料”,写作角度多,但必然涉及“多元有界”,必然涉及“最佳立意”,因此,今年作文存在一定的审题难度,检测的是考生对材料的多角度审读和提炼能力。准确地审题立意是写好今年作文的关键。

因此,作文教学中,在加强语言表达能力训练的同时,要做好以下几方面:首先要明确新材料作文的写作特点,领会“四自”方针,指导学生多角度、多层面地分析材料,领会文意,提炼观点,切实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其次,辨明作文类型,加强文体写作指导,对现在流行的四种作文类型: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材料作文和看图作文,根据各种类型的写作特点,逐一训练,让学生辨明写法,同时针对记叙文、议论文、散文等不同的文体特征,适当训练加以区别,规范文体写作:再次,适时提高审题难度,培养学生的耐挫心理。高考命题是不可臆测的,教师在复习过程中,应做好种种预设,以最坏的打算获取最好的成绩。

三、技法是支架

技法指的是学生答题的技巧和方法。高考是在一定框架下答题的特定考试,有其潜在的游戏规则。虽然有的考生答案大意基本相同,但有时评出的成绩却有出入,因此,如何规范答题是考生减少失分的必备条件。我认为,在高考试卷中,最佳的答题规范有三:观点明确、开门见山、分点阐述。当然,题型不同,命题角度不同,答题技巧也存在差异,教师在分析试题、讲授习题答案时,应帮助学生归纳各种题型的答题技巧,让学生掌握答题规律,在答题时有“法”可依。

作文是评卷中主观性最强的题目,虽然采用两评或三评四评,较为公平、公正,但由于评卷时间短,阅卷老师大多是匆匆扫过,难免会出现误差。因此,开篇点题、观点明确、材料新颖、结构匀称、有文采及书写规范等,将是作文训练的重点,也是考场作文获得好成绩所必备的技法。

探究题是新课标下的产物,旨在考查学生对文本的个性解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探究精神。它不仅题型开放,而且答案也常是丰富多彩不拘一格的,只要紧扣要求,思想健康,表达简明连贯得体,条理清晰,即可符合要求。如2010年福建高考语文第15题:

文章倒数第二段,作者对江南春天中“看不见w的春风另有一番描述。请你结合文章内容,谈谈这样写好在哪里?(6分)(文学类文本闼读之林斤澜《春风》)

文章最后说“《内经》‘天人合一’医学模式的基本观点,与近年医学界提出的‘社会一。理一生物医学模式’的基本观点是相通的”。这句话给你什么启示?请结合全文,谈谈你感受最深的一点。(6分)(实用类文本阅读之王庆其《“天人合一”的医学模式》

这两道探究题都是要求考生对文本的个性解读、深度解读。文学类文本《春风》要求探究的是“写法”,实用类文本《“天人合一”的医学模式》要求探究的是“启示”,都是从一个侧面命题,探究性不浓,答题时只要围绕所提出的问题展开即可。但如果是从多角度命题的,答题就相对比较复杂:首先要简明扼要亮出观点,可从正面肯定,也可从反面否定:其次要紧扣文本恰当引用论据,遵循“内引外联”的原则,既要充分利用原文信息,又要合理联系现实状况;最后略加小结。答题思路可概括为:观点――引据――论述――小结。

上海高考语文作文范文第2篇

一、吃透2017年高考《考试大纲》的变化

2016年10月内部公示的题型与最新公布的高考语文《考试说明》题型的变化具体如下:

从表格中我们可以看出题型的变化,我们要高度关注新题型训练,才能在有限的时g内有针对性地查漏补缺,做到科学应考。

1.关注高考题新型变化,提升能力训练

实用文本四选一+五选二+一个主观题、文学类文本四选一+两个主观题、成语五选二题,是《考试说明》中出现的新题型示例,需要我们关注并通过一定量的训练熟悉掌握。

虽说材料填充题、构思框架(思维导图)题、鉴赏评价题、任务型材料作文题仍然是语文高考中的热点题,但这些热点题也许会借鉴独立命题省份的命题优势,以更灵活的形式出现,这就更需要我们既要扎扎实实地训练好这些热点题,又要借鉴北京上海等省市的相关题型。

2.关注高考内容调整,两种文本复习并重

以往考试内容2个选考模块“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要求考生2选1。这次考纲修订把两类文本的二选一形式,改为都是必考,这就要求我们学生要文学类和实用类阅读并重,而且要侧重文学类文本的阅读。

3.进行专题复习,重视古代文化常识积累

新考纲将古代文化常识特别列出,要引起高度重视。以2016年高考看,全国一到三卷的第五题都是考查古代文化常识,但从修订后的导向来看,对古代文化常识的考查还有可能出现在古诗鉴赏和语言运用材料甚至是作文材料中,所以应该作为一个专题单列重点进行复习。

4.强化快速阅读能力,提升审美鉴赏能力

2017年高考语文新课标试卷的阅读文字由7000字上升到8000字。这就体现了新考纲中适度增加阅读量的要求,这也符合考查信息时代要求的快速阅读能力和信息筛选处理能力,而且阅读速度和阅读量是衡量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指标。因此我们在复习应考中要强化快速阅读能力,在规定时间内能快速捕捉中心句或者关键词。

二、注重关键能力,提升语文素养

1.提高论述类文本阅读的能力

论述类文本阅读的关键能力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理解文中的重要词语和句子,二是分析综合。新考纲在“分析综合”中增加了“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这个考点,这意味着论述文今年考点回归到文体特点上来,也提醒我们在今年的考题中可能也会出现这一类的题,所以我们在复习中要关注论点、论据、论证及其它们之间的关系,特别是注意筛选支撑某一观点的论据它们之间是否一致,概括证明某一观点的论证方法是否得当,利用文中观点材料进行联想推断的是否合理。

2.强化文学类文本阅读的意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的关键能力有四点:一是理解,理解文中的重要“词语”“句子”。二是分析综合,分析作品的体裁特征、表现手法、结构特点。三是鉴赏评价。四是探究。新考纲在“理解”中增加了“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理解文中概况句子的含意”两个考点,这意味着文学类文本的阅读更加重视考查学生最基础的阅读,复习训练中要特别关注表达主旨的关键句、带有暗示性的语句。文学类阅读还要关注体现“更高层次的思维能力”的“鉴赏评价能力”,这一考点可能会出现在对小说的人物形象、散文的某一手法的评价上。这就要求我们对文学类文本的阅读要从人物形象的分析概况、故事情节的分析概况、环境描写的特点、散文的主旨寓意等这些有关阅读的素养上下功夫。

3.注重实用类文本阅读的概括

实用类文本阅读的关键能力有四点:一是理解,理解文中的重要“词语”“句子”。二是分析综合,主要是筛选信息、概况中心意思等。三是鉴赏评价。四是探究。新考纲在“理解”中增加了“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理解文中概况句子的含意”两个考点,这意味着实用类文本阅读会在重要语句在文本中的含意方面的考查,更会在新闻阅读材料中考查某一事件取得成功的背景、原因以及社会意义。这同样要求我们在复习中有意识地关注体现人生观念、价值取向、社会意义等一类的新闻材料,在平时的阅读中多关注主流媒体的新闻报道,了解社会热点问题。

4.提升古诗文阅读的素养

古诗文阅读的关键能力有四点:一是识记。二是理解,理解有关文言文阅读方面的基本知识。三是分析综合,主要有筛选信息、分析概况内容要点。四是鉴赏评价,主要有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新考纲在“理解”中增加了“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这一考点,而反映在试卷中,与之对应的就是古诗词鉴赏题目,新增的客观题是需要关注的,客观题主要考查对于诗句的基本理解,尤其是诗句的浅层的理解,也许会加入对“传统文化”的考查。主观题考查的深层的理解,尤其是语言品味、表达技巧、形象分析方面,不排除有对于课内知识的对比性的考查。

上海高考语文作文范文第3篇

根据附表不难判断,今年的高考作文仍然考查话题作文应该不成问题,问题是会考什么样的话题。要回答这个问题,不妨从命题人的角度去设身处地地想一想。

首先,我们的思路应该摆脱一种思维惯性,跳出一个思维怪圈,这就是从1999年至今由“记忆???创新???诚信???规则、选择???转折、杂、理智与情感???寻找、忘忧”构成的一个话题陷阱。我觉得不仅语文教师和高三学生要跳出这个陷阱,命题组和命题人更应该跳出这个陷阱,否则就会作茧自缚。

其次,应该明确确定话题的基本原则。

第一,这个话题应该是适合相应年龄段的广大高三学生的,不能超出他们的智力范围、生活范围、情感范围。

第二,话题应该是适合城市和乡村的广大高三学生的。比如中学生出国留学、网络交友、性教育、低龄化写作等等,这些话题比较城市化,广大农村学生将会无话可说,会导致高考城乡不公。

第三,话题应该是可叙可议、可诗可文的,这样才能体现话题作文的自拟标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的“三自方针”。

第四,这个话题应该尽量避开社会上的猜题和押题,既出人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使人既感冷僻,又觉亲切。

因此,根据上述思路和原则,笔者不揣冒昧,推荐热点话题如下。

话题一:校园安全。

这个问题是社会治安、公共安全问题的一部分,写起来可大可小。既与学生切身利益有关,又让学生有话可说。

话题二:规范用字。

在城市和乡村有很多不规范的字体,墙壁上写的,广告牌上写的、霓虹灯上挂的,有大量的繁体字、错别字、缺边字(一个字不完整的)。这与城乡文明是不相符的,既与语文有关,更与作文有关。

话题三:社会公德。

比如香口胶已成为城市污染中一个值得关注的新焦点。有关资料显示,在2002年国庆期间,游客在40万平方米的天安门广场中竟留下了60万块香口胶残渣,总耗资达100万人民币才彻底清除。而在深圳,有人大代表提出议案,呼吁消灭香口胶污染。而在农村,随地吐痰、乱丢垃圾的现象非常普遍。既污染了城乡环境,也是与城乡文明极不相符的。

话题四:名著阅读。

国家教育部2000年3月颁布的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第一次明确规定中学生“课外自读文学名著”,并列出“课外阅读推荐书目”。2003年5月又颁发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进一步对中学生阅读与鉴赏明确提出了独立性、整体性与个性化的要求。高中生在与名著“接触”的问题上,应该有更多的体验,有话可说。

话题五:流浪乞讨。

北京市关于要对地铁禁乞的征求意见稿以及关于在王府井禁乞的办法刚一出台,各种正反意见仍在激烈交锋中,江苏、上海、成都等地就顺着首都的示范效应“呼应”而上。

这个问题虽然是城市问题,但是问题的根源在农村,相信城乡学生都会有议论可发、有故事可叙。

话题六:“三农”问题。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和放松。

这个问题虽然是农村问题,但也是备受全国人民关注的热点话题,城市学生理应关注。

话题七:“春运”问题。

中国特有的春运问题,成了让全世界惊愕的“世界奇观”。不少专家学者认为,隐藏在春运背后的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大问题,中国人的乡土观念、城乡二元结构、资源配置、户口壁垒等一系列深层次因素。

上海高考语文作文范文第4篇

以实施素质教育为宗旨,以推进课程改革为契机,以师资队伍建设为前提,以课堂教学改革为重点,以学生学法指导为突破,追求既有“山的沉稳”,又有“水的灵动”的普通高中语文教研,努力提高国家课程的二度开发水平,巩固并提升我市普通高中语文学科教学质量在全省的地位,初步形成具有苏州区域特色的普通高中语文教育风气,不断扩大我市普通高中语文学科教研工作在全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二、工作思路

1.坚持“一个中心”

即坚持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在全省高中教学“减负”的大背景下,课堂教学的“主阵地”地位愈加明显。

一方面,要争取、保证语文教学应有、足够的课时(如文科班课时);另一方面,要在既有课时基础上做文章,有效、优效、高效地开展语文课堂教学;再一个方面,也要研究课堂45分钟如何向课外延伸。

在教师层面,要引导研究不同类别的课堂教学,如周一语文课如何对学生双休自学进行检测,高三课如何把新授课与复习课区别开来,作文课如何把作前指导、当堂作文、作后讲评、学生修改、二次讲评等贯穿起来,试卷讲评课如何体现知识梳理、错题整理,名著导读课如何体现讲练结合。

在教研组备课组层面,要引导重视三个层面的课堂教学,即常态课(随堂课、推门课),研究课(专题复习研究、一课三教等),展示课(名特教师、学科带头人展示)。

2.抓住“两条主线”

一条主线是阅读,一条主线是作文。两条腿走路,要走得均衡,缺一不可。

关于阅读教学。三个反对:反对“泛语文”,反对“伪讨论”,反对“去文体”。

三个主张:主张课前预习,主张课堂点拨,主张文本细读。三个提倡:提倡读写结合,提倡课外延展,提倡专题学习。

关于作文教学。抓住“对不对”和“好不好”开展训练,前者是审题,后者是立意、结构、内容、语言、文体等,循序渐进地解决“写什么像什么”“写什么有什么”“写什么亮什么”这三个问题。要重视作文批改和讲评方式的变革。基本分拿不到,一律重写。

3.加强“三项研究”

即研究学生,研究高考,研究教法和学法。

研究学生。要研究学生的学习状态,状态远大于方法,方法远大于苦干;要研究学生的知识基础,看有无存在漏洞,需要不需要进行必要的补全;要研究学生的学习方法,看是否方法到位,事半功倍。在不同层次(指学习基础)的学校和班级,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采用分层教学,甚至是个别教学。

研究高考。要研究高考命题,《语文考试大纲》,《语文考试说明》,江苏、全国、上海、福建等地高考语文试卷,特别注意2011年大小阅读命题变化;要研究高考阅卷,如文言文翻译给分模式变化;作文阅卷五类卷变为六类卷,记叙类文章再次得到强调。

研究教法和学法。特别是高三复习课,如何激趣导入,如何讲述考点,如何分析例题,如何教授解题方法,如何做好当堂练习,如何当堂讲评总结,如何布置课外作业,一定要成竹在胸。

4.落实“四大机制”

(1)区域联动机制。以学科研究中心(设在苏州市第十中学)为基地,在全市范围内抽调骨干教师,分别组成2010届高一高二高三语文学科中心组,开展集体备课、专题研讨、资料汇编等活动。在此基础上,举办全市高中各个年段的教学研讨活动。全市高中语文教研员及重点学校高三备课组长外出学习并落实学习报告制度。对张家港和昆山两市进行教研考察,总结经验。市直属、高新区、工业园区、相城区高三教学研究共同体继续活动,高三原则上每月安排一次,高一高二原则上每学期安排两次活动。

(2)资源共享机制。充分利用苏州市网上教师学校、苏州市高中语文QQ群等阵地,实现高中教学尤其是高三教学资源的共享。苏州市网上教师学校以上传课例和课件为主;苏州市高中语文QQ群(高一高二群群号51770895,高三群群号69136369)共享空间以上传专题复习资料为主。此外,继续编印《苏州市普通高中作文指导材料》《苏州市高中语文悦读》等。

(3)过程管理机制。强调高中三年是一个过程,要循序渐进。强调高三一轮、二轮复习是一个过程,避免复习无计划,见资料就用、逢题目就做、复习课就练、练过只讲答案的低效做法。

(4)信息反馈机制。做好数据汇总服务,帮助学校具体分析,落实到人,落实到学科专项;做好高考最新信息搜集和应对的服务。

三、本学期几项具体工作

1.暑期学生自学能力竞赛。9月13日-14日,高二高三,市区集中在苏大附中、苏州外国语学校。

2.高三备课组长会议(高三复习研讨会)。wWw.gWyoO

3.高一语文教学研讨会。

上海高考语文作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新课标高中作文素材缺乏素材积累方法

高中学生作文的现状不容乐观。在作文教学中,最让学生痛苦的是无话可写,我们老师在课堂上,将写作方法讲了一遍又一遍,学生把老师讲的技巧掌握得非常熟练,开头怎么写,中间怎么写,结尾怎样点题,但在学生的笔下仍是“枯井干泉”,学生还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究其原因是作文素材太少,如何给学生“下锅米”,成了高中语文教师教学的重点。因此,指导学生获取充实的材料,是写好作文的关键所在,“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只有引来作文素材这源远流长的涓涓“活水”,才能使学生“有米可炊”,有文可作。

下面就怎样积累作文素材的具体做法简述如下:

一、 语文课本,作文素材取之无尽的宝藏。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告诉我们:“必须增强课程资源意识,重视课程资源的利用和开发。”作为高中语文课程资源重要组成部分的教材,蕴藏着丰富的作文资源。

课本中所选课文,绝大多数都是久经考验的名篇。如果认真挖掘课文内涵,你会发现,从时代背景、作者介绍、文本解读,直到单元小结,课下注释,课文链接,都是可供无限挖掘的素材“富矿”。作文教学中,我们坚持把课本作为取得作文“素材之水”的来源之一。

例如学到了《离骚》时,我给学生简介了屈原的生平,引导学生积累作文素材。在一次作文中,学生以屈原投江的事例论证正确的选择的作用,可以使人名垂千古,是正确的、伟大的。课文里有大量的素材供我们使用,这些素材都是我们平常熟悉的课文知识,让学生明白他们都是写作的材料,更有利于他们去积累了,所以这是一个不错的积累途径。从近年高考中许多考生作文实践来看,很多作文高分考生都大量引用教材中所涉及的事例或典故,有的甚至是直接以教材中的文章或故事为蓝本进行改写。

另外,也可教学生化用名句、名篇,点石成金。从教材中积累的素材除了事例性的材料,其实也包括语言性的素材。在作文时可以引用这些平时积累的名句、名篇,而且这种引用或化用往往可以收到点石成金的效果。

做生活的有心人,做学习的苦心人,我们就能收获更多的语文素材,写作时自然会“下笔如有神”。 只要俯身关注课本,从课文中搜集和吸取作文的养料,并且有意识地加以利用,我们绝不会再有心枯笔涩的感伤。

二、 现实生活,作文素材用之不竭的源头。

陶行知先生也曾指出:“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它离不开生活。”新课标在关于写作教学的建议中也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要“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

进行作文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认识作文所反映的生活面是十分广阔的,作文所能反映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关注自身生活。自身生活是我们文章写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题材库,就看你能不能做自身生活中的有心人,给生活一份特别的关注。立足自身生活,就是写好自己,写自己的经历、感受或看法,挖掘个人自己的内心世界,自己的思想情感等内容。

关注家庭生活。家庭是我们成长的摇篮,对家庭生活我们最熟悉,感受最深。朱自清脍炙人口的散文《背影》就是选取父亲送儿子时在车站买橘子这样一件细小的事情来表达父亲炽热的爱子之心和儿子对父亲的深切怀念之情。如果同学们也能像作者那样,用心观察,真心体验,珍爱亲情,热爱家庭,也许有一天我们的文章也会感染众多读者。

关注学校生活。学校生活多姿多彩,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写作素材。都德的《最后一课》,魏巍的《我的老师》、海伦.凯勒的《我的老师》,这些散文在选材上多是些平淡无奇的小事,但正是这些平淡无奇的小事却蕴含了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思想与感情的流动。如何在平凡庸常的生活中发现材料,这些文章为我们提供了范例。

生活是作文的源泉,只有观察捕捉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采集生活中的林林总总,才能写出情真意浓、血肉丰满的作品。

三、 课外阅读,作文素材五彩缤纷的花园。

目前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改革有一个重要的导向,即十分重视课外阅读,其目标是努力扩大阅读视野,学会正确、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读好书,读整本书,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位。

不过,高中学生可利用的阅读时间有限,真让他们每天拿出几小时的时间来进行课外书籍阅读是不现实的。但是,作为考生,作为一个想在高考中有所作为的考生,不能以“没有时间阅读”作为自己“无知”的借口,各种媒体――电视、广播、报纸、杂志都是触手可及的作文素材来源,新闻联播、新闻30分,焦点访谈都应成为重要的关注对象。高三一年中,所有的考生肯定要做大量的试题,就目前高考语文试卷的构成来看,文学作品阅读、古诗文阅读、科技文阅读可以直接为高考作文提供丰富多样的素材,毋庸赘言。

近年高考作文亦在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例如, 2004年上海卷高考作文题:《忙》, 2006年上海卷:《我想握住你的手》,2006年北京卷:《北京的符号》,以上阅读积累可指导学生以摘抄、读后感、剪报本等形式留存、交流。

上海高考语文作文范文第6篇

一、试卷亮点

1?郾 恢复Ⅰ、Ⅱ卷,试题向高考靠拢

从2010年起,武汉市中考语文试题恢复了Ⅰ、Ⅱ卷,试卷满分为120分。无论形式还是内容,都努力贴近湖北高考语文试题的形式。2012年武汉中考语文试卷,第Ⅰ卷为选择题,包含“基础知识”、“阅读”等10道题;第Ⅱ卷为非选择题,包含“阅读”、“语言运用”与“写作”等。第Ⅱ卷采用填空题、选择题、问答题、写作题等多种题型,灵活多样,多方面考查考生的语文素养。试题各部分比重基本不变:基础知识和语言运用约占20%,阅读约占40%,写作约占40%。难度系数为0?郾 65左右。

武汉中考语文命题的回归,最大的好处就是有利于初、高中语文教学的衔接,避免了初、高中语文教学各顾各、两张皮,有利于学生的高中语文学习。

2?郾 命题形式与内容稳定之中有创新

2012年武汉市中考语文卷延续了近三年中考命题的基本格局:一是题型稳定,阅读部分保持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三大基本题型;二是各大板块的基本分值不变;三是难易度遵循了考试手册规定的1∶1∶8;四是试卷的结构框架一如既往。不过,无论是文言文阅读还是现代文阅读,无论是综合性学习还是作文,命题坚持“取材课外,贴近时代”,体现了稳定之中有创新的特点。

3?郾 立足教材,不回避热点

虽然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综合性学习题均取材于课外,但这些材料只是一个载体,知识点与能力点都在课内。如2012年武汉市中考语文卷文言文考查第9题的四个文言文句子,第12题的古诗文默写,均直接取材于课文。表现出鲜明的导向功能。

为了防止师生猜题押题,试卷既回避社会热点,又不远离热点。如关爱留守儿童是每所学校曾经或永远的话题。2012年武汉市语文综合性试题以此为内容,第17题要求为“留守儿童现状的调查问卷”设计一个调查问题,第18题“阅读下面几则材料,提取相关信息,用一句话概述我们如何更好地关注留守儿童的精神生活”,第19题就参加社区成立的“留守儿童活动中心”打电话征求爸爸的意见。这三道题多方面考查了考生的语言表述能力、提取信息能力与概括能力。

4?郾 突出能力,注重运用

“整体理解能力”能体现试题的区分度,也体现出“稳中见新”的特点。2012年武汉市中考语文卷现代文阅读题《美丽的邂逅》第13题“作者为什么把在旧书摊上淘到一本书称作一段‘美丽的邂逅’”;第15题“概括情感产生的原因”;第16题“请结合文章的主旨,说说作者在文中表达了哪些愿望”。这些题既考查了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分析、归纳、简单评价能力,又考查了学生的思维品质。答好这类题,要立足于整体阅读,这些命题,很好地体现了中考的选拔功能。而综合性学习题更侧重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考查,更贴近生活,更注重运用。

5?郾 作文题关注生活,变中求新

2012年武汉市中考作文题一改过去四年材料作文的局面,采用“文字材料+命题作文”的形式,让师生始料未及,体现出鲜明的创新色彩。不少考生觉得难以下笔,不少教师觉得命题出乎意料。但仔细阅读所给材料,导语指向性明确:随着电脑的普及,书写过分依赖电脑,提笔忘字,书写潦草难于识别;走进大街小巷,看标语广告,错字、别字随处可见;加上部分名人博客的误导……中学生越来越不注意书写,以“敬畏文字”为题,可谓切中时弊;天天与文字打交道,素材随处可见,学生有事可写,有情可抒;文体不限,减轻了难度,也有利于考生展示才情。

二、武汉市中考语文试题给我们的启示

1?郾 准确把握命题趋势。纵观武汉市近四年的中考语文试题,从题型到各部分分值,从试题结构到难易程度,基本上没有太大变化。初三语文复习要在研读课程标准的基础上,认真梳理知识点,循序渐进,把具体考点对应到中考试卷的每道试题上,任何主观判定“热点”而忽略其他考点的做法都不可取。另外,“能结合具体语言环境和生活场景,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是考点。

2?郾 重视方法与能力的培养。现代文阅读,除了掌握必要的文体知识外,重在掌握阅读方法,培养阅读能力。包括:①揣摩语言,理解文中关键性词句的意义。②理清思路,分析文章结构,划分段落层次,指出过渡句(段)的作用。③概括要点,归纳中心,概括段意、层意。④鉴赏人物对象、写作特色、评价思想内容。⑤感受体验文章的思想感情。

3?郾 作文:关注生活,夯实文体。作文要关注生活中的寻常小事,关注有价值的生活细节。以积极、健康的情感态度来发现身边的美好,感悟平凡中的价值。记叙能力是写好其他文体的基础,备考时文体训练以记叙文、散文为主,但也须兼顾议论文。掌握一定的写作技能是学生提升作文水平的必要手段,如审题技能,扣题技能,化虚为实、化大为小、一波三折、巧设悬念等写作技能。

(湖北/周远喜)

上海高考语文作文范文第7篇

高考作文“60分”“70分”,事关升学、就业、前程、理想、梦幻、人生……

高考作文是语文教师的“苦口婆心”“细致入微”“勤勤恳恳”,是语文教师的“心动”“开颜”“振奋”“沉醉”,是语文教师的“神伤”“憔悴”“尴尬”“无味”,是学生不解家长,埋怨社会“误尽苍生”的指责,高考作文是语文教师永远的“痛”?

今天的名人们记得昨天的“老师”们曾经这样教作文:

一、以“入”滋“出”

1923年至1929年在北京师大附中就读的钱学森老人回忆中学作文时说:“我们那个时候……不死抠课本,提倡多看课外书。附中的选修课很多,学生的知识面很广。”

“中国进一步改革,既得利益者必须做出让步”,理论的提出者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前所长资中筠教授:“记得我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就学做文言文。比较特殊的是从小学六年级到高中一年级在国文课之外加每周一堂‘经训’课,从低年级到高年级依次为:《论语》《孟子》《大学》和《礼记》《诗经》《左传》。高中二、三年级则改为中国文学史。当然只能浅尝辄止,使学生对传统文化有一个概念,不可能真的像旧时那样读经。但是有没有这个概念还是大相径庭的。”

当代作家汪曾祺回顾沈从文沈先生教创作:学生要写一部作品,沈先生“会介绍你看一些与你这个作品写法相近似的中外名家的作品。”

疾呼中国文艺理论“问题意识”的浙大教授王元骧盛誉恩师“戴(戴汉节老师)先生除了选教了一部分课文外,还针对时弊,选了一些名家名作以及当时报刊上发表的优秀作品,由他自己刻写、油印出来,作为补充教材发给我们,还在讲课过程中不时引导我们自己去找些名家名作来读。”以广泛的阅读滋养作文之输出。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同样是教授作文,大方之家不是盯着“写”之输出,而是着眼于“读”之输入。

二、以“感”缀“文”

被誉为“中国最后一位士大夫、国学宗师”的现代历史学家钱穆大师,自称民国初年任江苏省无锡后宅镇泰伯市第一初级小学校长,时属文之法如下:

“又一日,命诸生各带石板石笔铅笔及毛边稿纸出校门,至郊外一古墓:苍松近百棵。命诸生各自择坐一树下,静观四围形势景色,各自写下。再围坐,命诸生各有陈述。何处有人忽略了,何处有人遗忘了,何处有人轻重倒置,何处有人先后失次,即据实景互作讨论。余又告诸生,今有一景,诸生多未注意,诸生闻头上风声否。因命诸生试各静听,与平日所闻风声有何不同。诸生遂各静听有顷。余又告诸生,此风因穿松针而过,松针细,又多隙,风过其间,其声飒然,与他处不同,此谓松风。试再下笔,能写其仿佛否。诸生各用苦思写出,又经讨论,余为定其高下得失。经半日,夕阳已下,乃扬长而归。如是,诸生乃以作文课为一大乐事。竞问,今日是否又要作文。”

《那年冬天没有雪》的作者现任《人民文学》主编程树榛记忆业师导文之法:

“每当节假日,我们总是在杜老师的带领下,到这些名胜古迹去觅奇览胜,借以增长知识。每天一处,杜老师便向我们讲述这些古迹的来龙去脉和有关历史人物的业绩。游罢归来,他总是给我们留下作业,记述一下游览后的感受,然后交给他批阅、评判。”

苏轼《题跋》卷二《题渊明诗》:“陶靖节云:‘平畴交远风,良苗也怀新’,非古之偶耕植杖者,不能道此语;非余之世农,也不能识此语之妙也。”没有“偶耕植杖”之体验,“不能”写“平畴交远风,良苗也怀新”之“妙”,当是钱穆大师、“杜老师”“太老师”等共识否?

三、以“教”从“学”

“无论是上语体文或文言文,先生是不讲的,他要学生先看,先讲解,然后由他对讲错的加以纠正;对讲得不清楚或不全面的加以补充说明。有时他向学生提问,有时则要求学生向他提问。他的课堂教学的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近代语文学家夏尊先生讲坛形象在现代翻译家钟子岩脑海中“佛光”生辉。

其实,人与人之间的交际,大多需借助言语文字等符号,而言语文字与其所表达的意念之间只是一种约定俗成的而非必然性的联系,老师借助语言表达的思想,如果不能为学生所理解,那么老师的语言,在学生脑中就是一种无思想的噪音。所以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钟子岩老先生记忆中的虽是夏老教授阅读的情形,可以想象,夏老教授作文也必不会逼“学”就“教”。

四、以“文”立“人”

原上海作家协会主席徐中玉教授总结早年国文教师马仲殊引导作文之法:“至于写什么和怎样写,反而要鼓励他们勇于思考、勇于探索、勇于创新。古人早就感到对青少年作文,必须教他们‘大胆’‘放’,否则即使文字清通,将来不会有多大成就。”

启功老人的作文教师陈垣先生“发作文时,要举例讲解。缺点尽力在堂下个别谈;缺点改好了,有所进步的,尽力在堂上表扬。”

沈从文教授创作:“学生习作写得较好的,沈先生就做主寄到相熟的报刊上发表。”

夏尊先生在《爱的教育》译者序言中批评当时的教育:“于教育的生命,从未有人培养顾及……总逃不了一个空虚。”“教他们‘大胆’‘放’”“缺点尽力在堂下个别谈”“寄到相熟的报刊上发表”……毋庸讳言,“太老师”们当然眼中有“文”,但心中更有“人”,如果忽视了那“人”的兴趣、体验、尊严,“文”又何以得作?

英国作家德・昆西在《致一位青年的信》中说:“文学的全部目的是给人以力量,而不是授人以知识。”如果说我们应该追问语文教师:今天的作文教学是否也存在“力量”与“知识”之错位,我们是否更应该拷问全社会:为考试而作文、为分数而语文是否切合“太老师”们“勤、慎、诚、恕”之“人格教育”诉求呢?

参考文献:

[1]钱海荣.《语文教学中的尴尬及其思考》.images.省略/article/.

[2]商友敬主编.钱学森.《学得轻松活泼》[J].《过去的教师》.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年4月.第92页.

[3]资中筠.《何谓素质教育》[J].第159页.

[4]汪曾祺.《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J].第129页.

[5]王元骧.《我们当年学语文》[J].第199页.

[6]钱穆.《师友杂亿》[J].第224页.

[7]程树榛.《读书・作文・老师》[J].第196页.

[8]钟子岩.《夏尊在春晖》[J].第88页.

[9]徐中玉.《六十多年关系中的感想》[J].第235~236页.

[10]《夫子循循然善诱人――陈垣先生诞生百年纪念》[J].第281页.

上海高考语文作文范文第8篇

苏格拉底和拉克苏相约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游览一座大山。据说,那里风景如画,人们到了那里,会产生一种飘飘欲仙的感觉。许多年以后,他俩相遇了。他们都发现,那座山太遥远太遥远了,就是走一辈子,也不可能到达那个令人神往的地方。拉克苏颓丧地说:“我竭尽全力奔跑过来,结果什么都不能看到,真叫人太伤心了!”苏格拉底掸了掸长袍上的灰尘说:“这一路有许许多多美妙的风景,难道你都没有注意到?”拉克苏一脸尴尬神色:“我只顾朝着遥远的目标奔跑,哪有心思欣赏沿途的风景啊!”“那就太遗憾了”,苏格拉底说,“当我们追求一个遥远的目标时,切莫忘记,旅途处处有美景!”

在此引用这个故事,希望给面临高考的学生们一个提醒:在高考旗帜的引领下,我们在书山题海中也许跋涉得太久、太远,也太累了,临近目标的时候,不妨稍稍停驻匆忙的脚步,回头看看,也许真的会有新的发现——作文尤其如此。

高考未免觉得缥缈,而成功的例子却是实实在在,其中的经验也亲切鲜活,真正值得借鉴。这里引用安徽省2008年高考被评卷专家组判为59分,作为一类卷“标杆”的高考作文。

带着感动出发

文/安徽一考生

暴雨之中,是谁,为你撑起一把伞?漫漫黑夜,是谁,为你点亮一盏灯?怀着一颗感动的心,你会发现,暴雨后总有美丽的彩虹,黑夜里总有星星在闪烁。带着感动出发吧,让你的人生变得温馨而美好。

感动,珍藏在我们的心中,又时刻向外散发着光与热,带着感动出发,用善于发现的眼睛探寻人生路上的风景,我相信,无论是广阔的大自然,还是热闹的周边社会,都会使我们收获最宝贵的财富。

带着感动出发,在大自然的奥秘与美丽中行走,我们将收获发人深思的哲思。当川端康成感动于夜半时盛开的海棠花,他便在这洁白如雪的花瓣中领悟了孤寂与纯美的结合律;当宗璞驻足在紫藤萝瀑布下,体味这紫色生命带来的感动时,他便领悟了生活与不幸的辩证法;当史铁生在地坛的花花草草中停留,感动于昆虫的辛劳时,他便看穿了生与死的轮回……人与自然中生灵万物因共同的感应而感动,便是这样一把钥匙,让我们打开自然的感应之门,收获朴实而深刻的哲思。

带着感动出发,在人间和社会的喧闹与冷暖中行走,我们将收获感人至深的温暖。当奥运圣火在异国他乡遭遇袭击,我们看见,一位瘦小的残疾女子弯腰护住火炬,完成了她一生中最出色的防守,那一刻,奥运圣火为之感动,燃烧出耀眼的光芒!当冰雪肆虐我国南方时,我们看见,无数绿色身影忙碌在铁路两旁,那一刻,冰雪为之感动,为之消散!当地震突袭四川时,我们看见,一位年过花甲的老人面带忧虑,在废墟间穿行,那一刻,国人为之感动,世界为之惊叹!在风雨之中,在瓦砾之上,我们用感动见证了最顽强的民族,最伟大的爱!带着这样的感动出发,谁不会变得更加成熟?谁不会更了解温暖的含义?

带着感动出发,我们在自然中聪慧,我们在社会中成长。于是,我们要将这感动传递给更多的人们,伸出你的双手,将爱心的感动传给孩子;坚守你的岗位,将敬业的感动传给同事;攀登你的高峰,将拼搏的感动传给同伴。我相信,这些感动会在人们心中发芽,开出美丽的花朵,使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加色彩斑斓,而这,也就是带着感动出发的意义所在。

请带着感动出发,在暴雨中为他人撑一把伞,在黑夜中为他人点一盏灯。带着感动出发,我们的人生,我们的世界,将永远是晴天,永远充满光明!

反复玩味这篇高考作文,笔者认为这篇作文张扬着强烈的回归意识,它的成功可以为“言之有物”这个棘手问题提供有益的借鉴。

1.回归社会,关注热点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引导学生直面现实,关注社会人生是高考作文的应有之义,而且每年的高考考纲中都明确指出“不回避热点”,尤其是近年高考,多个省市命题所用作文材料、背景与社会热点问题都不约而同的“零距离”接触了。2008年安徽卷这篇成功的考场作文正是很好的体现了“关注社会人生、关注社会热点”的命题思想。文中选取了北京奥运、南方雪灾和汶川地震等热点材料,很好地提升了作文的现实意义和时代气息。更为可贵的是,作者并没有堆砌材料,而是高屋建瓴,言简意丰地只用一句话概括一则材料,表述一个重大事件,并且字里行间饱含深情,使事件感人至深。这样看来,“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学习方法是很不适宜高考要求的。

2.回归课堂,重温经典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对缺乏“发现美的眼睛”的学生而言写作的材料匮乏或者选材狭窄,往往成了作文难的瓶颈。或者把《龟兔赛跑》的寓言 “发酵”成500多字的故事,或者为了凑足800字而照抄考卷阅读题文段,或者拼命“抖箱底”、“开杂货铺”等等令人望而生厌的现象屡见不鲜而且层出不穷。其实,他们是“抱着金饭碗的乞丐”。这里所谓的“金饭碗”指的是我们在课堂学习中“结识”的历史人物、文化名人以及他们的经典作品、不朽精神和传奇故事。聪明的作者把课本里学过的知识信手拈来,作为自己文章生动鲜活的材料,举重若轻,让经典的光辉映照自己的文字,精彩纷呈。“当川端康成感动于夜半时盛开的海棠花,他便在这洁白如雪的花瓣中领悟了孤寂与纯美的结合律;当宗璞驻足在紫藤萝瀑布下,体味这紫色生命带来的感动时,他便领悟了生活与不幸的辩证法;当史铁生在地坛的花花草草中停留,感动于昆虫的辛劳时,他便看穿了生与死的轮回……”在这里,我们应该深深感受到学以致用的真谛和重温经典的魅力。即使同一个素材,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拓展,发掘经典的深层价值。这里举2007年高考优秀作文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