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折柳送别的诗句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送别诗是抒发诗人离别之情的诗歌。阅读送别诗时应注意:
1.艺术手法。古代送别诗常以交代送别的时间、地点、环境为发端,借景物描写来烘托渲染离情别绪。如高适的《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前两句用白描手法写眼前之景:漫无边际的层层阴云,已经笼罩住整个天空,连太阳也显得暗淡昏黄,失去了光芒,只有一队队雁阵,在北风劲吹、大雪纷飞的秋冬之际匆匆南迁。诗人在这荒寒壮阔的环境中,送别董大这位身怀绝技却又无人赏识的音乐家。以绘景渲染出离别的气氛,足见内心之郁闷。因此,即景生情、情寓景中、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是送别诗常用的艺术手法。
2.常用意象。(1)杨柳。从《诗经》“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开始,“柳”便与离别结下了不解之缘,加上“柳”与“留”谐音,古人送别多折柳相赠,所以杨柳便成了一个离情别绪的意象。如“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2)长亭。古代驿道旁置亭,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送别亲朋好友时往往在亭中设酒饯行,所以长亭也就成了一个抒写离情别绪的意象。(3)南浦。古代诗歌中,南浦是水边送别的场所。古人水边送别并非只在南浦,但由于长期的民族文化浸染,南浦已成为水边送别之地的代名词。如“送君南浦泪如丝,君向东州使我悲。”(王维《齐州送祖二》)(4)灞陵。唐代,人们出长安东门送亲友,常在灞陵分手。因此,灞上、灞陵、灞水等,在唐诗里经常是和离别联系在一起的。如“送君灞陵亭,灞水流浩浩。”(李白《灞陵行送别》)
此外,“寒蝉”“阳关”“古道”“夕阳”“西风”“斜阳”“日暮”“流水”等也都是与离别有关的意象。
3.思想感情。不少送别诗具有豪迈高亢的特点。如“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诗句意境开阔,情思豪放,格调昂扬,送别而不伤别,惜别而不伤情,一扫送别诗的沉闷伤感气氛,一洗悲酸之态,积极勉励更超出流俗常情,给彼此之间的友谊,开拓了一种旷达的境界,显示出大丈夫洒脱的胸襟,道出了诚挚的友谊可以超越时空界限的哲理,给人以安慰和鼓舞。而较伤感的送别诗写得同样漂亮。如“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杜牧《赠别》)诗中通过“垂泪”的蜡烛,点染了男女主人公离别时的感伤,缠绵悱恻中透露出真挚的感情。
模拟训练
金陵酒肆留别
[唐]李 白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1.诗歌描绘了一幅_________的画面。
2.结合诗歌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送魏万之京
[唐]李 颀
朝闻游子唱离歌①,昨夜微霜初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②树色催寒近,御苑③砧声④向晚多。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注释]①离歌:离别之歌。②关城:潼关、函谷关。③御苑:皇家的宫苑。④砧声:捣制寒衣的声音。
3.首联、颔联哪几个词表达了季节的怎样的特征(离别的环境)?从中又表达出诗人送别时的什么情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送元二使安西》是王维所著的一首送别诗。这首诗别具匠心地借别筵将尽、分手在即时的劝酒,表达出对友人的留恋、关切与祝福,使人不难想到这对好友频频祝酒、殷殷话别的场面。
【教学目标】
1.能读准这首诗的字音、读出诗味,并准确背诵。
2.借助注释理解诗歌意思,图文结合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境,通过关键词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
【教学重、难点】
借助注释理解诗歌意思,图文结合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境,通过关键词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学习读古诗的方法,能读准确、读懂意思、读出诗味。
【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搜集资料,了解诗中所涉及地名的地理位置以及古人“折柳相送”的习俗;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理解诗题
背诵《赠汪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说说汪伦和李白分别用什么样的方式送朋友的?(板书:以歌相送 以目相送)
小结:同样是送别诗,送别的形式却不尽相同。
1.这节课,我们还将再学习一首送别诗,相信大家会有新的
发现。
齐读诗题。
2.说说你从中了解到了什么?
指名交流,引导学生理解“使”(出使);“安西”(唐朝的安西都护府,在现在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县。ppt出示地图:安西的位置。)
3.把每个字的意思连起来说说题目的意思。
小结:理解诗句意思就应该这样老老实实地把每个字的意思弄明白,这样才能做到准确。
4.根据题目意思,你觉得应该怎么读?(送/元二/使/安西)
小结:了解了意思,我们就能准确断句,把握好其中的节奏。
二、初步感知,读准字音
1.王维又是怎么送别元二的呢?我们一起走进这首诗。请大家捧起书,自由诵读,读准字音。
2.指名读诗。
预设①:该生读得正确。(师相机板书“朝”“舍”。)
师追问:你把这首诗这种最容易出错的两个字读对了,能告诉大家为什么读“zho”和“she”吗?
小结:看来,根据意思来确定多音字的读音是个有效的方法,能够帮助我们读准字音。
预设②:该生读得不正确,则另请学生读。
师设问:到底哪一个读音是正确的呢?有一个检验的好方法,就是弄懂这个字在诗中的意思,根据意思来确定读音。
学生回答后小结:看来,多音字的读音不可以随意选择,而要根据所在语言环境中这个字的意思来确定。
3.把多音字送进诗句中,齐读古诗。
4.小结:孩子们能够准确诵读,这为我们后边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板书:读准字音)
三、体会诗情,读出诗味
1.柳中情
(1)细雨蒙蒙,柳色青青,诗人和元二就在这样的环境里作别。当时,正值春天,周围应该还有哪些景物?但诗人却特别提到柳树,这是为什么呢?(板书:柳)
(2)指名交流,引导学生了解古人“折柳相送”的习俗,体会诗人对朋友的不舍。
(3)在蒙蒙细雨的滋润下,这柳树显得格外的清新,诗人不舍的情谊也格外浓。
指名带着这样的情感朗读这两句诗,读出景中诗味。
(4)小结:原来,我们司空见惯的景物里都蕴藏着深深的情谊。(板书:情)
2.酒中情
(1)过渡:如果说前两句是以柳树来传递诗人的情感,那么后两句中,诗人又是借什么来表达自己的情谊呢?(板书:酒)
(2)他们喝了多少杯?(一杯又一杯)你从哪个字看出的?
一个“更”,一个“劝”,你读出了什么体会?
朋友就要走了,诗人难舍难分,只好借这酒来表达自己心中的不舍。所以,诗人端起酒杯――生接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3)创设情境,想象画面。
西出阳关无故人。(出示图片)这就是阳关。阳关以西便是大漠茫茫,黄沙漫天,陪伴元二的将是无尽的戈壁和满目的荒凉。从渭城经过阳关,再到安西,大约有3000多公里,横穿了大半个中国。若是元二用当时最好的交通工具马车,也要半年多的时间才能到达。朋友即将远赴荒凉的安西,举目无亲。此时此刻,王维会端起这杯酒对元二说些什么呢?
根据学生交流点评,相机引导朗读。如:我听出了这言语中包含深情的关怀;原来,这杯酒里还有真诚的祝福;那是“酒逢知己千杯少”的期待……
不舍也好,关怀也好,祝福也罢,此时此刻,千言万语都装在这一杯杯酒里――(生接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4)这哪里还是一杯普通的酒啊,这分明就是王维的一片深情。让我们也端起这杯酒,送元二一程吧。――(生接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5)小结:我们抓住诗中的关键词,体会到了诗人的情感,也就读出诗的味道了。(板书:读出诗味)
(6)介绍背景:据史料记载,王维在元二走后的几年后便去逝,此次的告别竟成了诀别。后来,还有人把这首诗披以管弦,谱成了一首曲子,名为《阳关三叠》(ppt播放)。
别离容易相见难,一段真挚的友情,成就了一首万古不朽的诗篇,让我们记下这段以酒相送的千古佳话。配乐背诵。
四、升华情感,拓展积累
1.感知送别形式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以目相送,《赠汪伦》是以歌相送,这首诗是以什么相送?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其他的形式(板书……)。但不管是哪种形式,情谊都是相通的,都是“以情相送”。这便是送别诗的一大特点。
2.诗中真情流淌,感人肺腑
现在让我们拿起笔,将这段以酒相送的佳话积累在学习单上。
学生誊抄,教师巡视,提示书写姿势和书写规范美观。
3.展评书写作品
五、教师小结读古诗的方法
布置作业。
一、反复诵读
古诗词节奏鲜明、音韵铿锵,读起来别有一番韵味。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读出古诗词的轻重缓急、抑扬顿挫,在深情朗读中感受古诗词的音韵之美。
(一)读准字音。读,讲究字正腔圆,字正则音正,腔圆则韵足。教师应引导学生读准字音,读通诗句。例如学习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要求学生大声读诗,把诗中的“渭、浥”两个生字和“朝、舍、更”三个多音字的字音读正确,做到声音洪亮饱满。
(二)读出节奏。古诗词形式整齐、节奏鲜明,在恰当的地方停顿,就能读得抑扬顿挫,富有节奏感。教师可以示范读,指出诗句中停顿的位置。如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告诉学生读出节奏的方法,即一个词一个词地读,读的时候注意做到“声断气相连”;或者采用师生“前四后三轮换读”的方法,读出古诗的节奏。
(三)读出韵律。古诗词讲究押韵、平仄等,可以采用平长仄短的读法,把诗的韵律读出来。例如朗读岑参的《逢入京使》:“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教师先进行范读,让学生注意倾听,看看哪些字是轻读,哪些字是重读,轻读的字是第几声,重读的字是第几声。要让学生明白现在一、二声的字相当于古代平声字,要读得轻而缓;三、四声的字相当于古代仄声字,要读得重而急。这就是平长仄短的读诗方法。另外,诗中押韵的字叫韵脚,“漫、干、安”三个字就是诗的韵脚。读韵脚时可以比其他的字读得略重一些,声音延长的时间略长一些,但也不能一味地加大音量或者拉长字音,应根据需要来把握重音或者拉长音的分寸。
二、揣摩诗意
在传统古诗词课堂教学中,教师主要采用“串讲”方式释义。这种方法做到了字字落实、逐句理解,但过于单调,学生感到枯燥无味,从而丧失学习古诗词的兴趣。教师应从整体把握,让学生在具体的学习情境中领悟诗意。
(一)自主揣摩。引导学生掌握学习古诗词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去揣摩古诗词的意思。例如教学《泊船瓜洲》,可以让学生通过借助注释、查找工具书、联系上下文领悟诗义,看插图想象诗句的意思等。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了对诗文的理解和体验,比教师用“串讲”的方式品词析句更加有效。
(二)互动探究。当学生大致了解了诗意后,教师要引导他们在小组内交流自己对古诗的理解,探究有一定深度和广度的问题。在学习《泊船瓜洲》第三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时,教师抛出问题:“想一想还可以用什么字替换诗中的‘绿’字?”学生一下子来了兴趣,积极展开交流。有的说用“到”字,有的说用“满”字,有的说用“入”字,有的说用“过”字,还有的说用“舞”字……最后发现不管用哪个字替换都没有“绿”字用得好。因为“绿”字既有色彩美又有动态感,把春风写得活灵活现,生动表现出了整个江南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景象。
三、举象入境
古诗词的意境是由一个意象或多个意象形成的艺术境界。朱光潜先生说:“诗人的本领就在见出常人之所不能见,读诗的用处也就在随着诗人所指点的方向,见出我们所不能见。”教师要想方设法把诗歌的意象打开来,让学生见到意象,进而领悟诗情。例如执教《送元二使安西》这首诗,教师可以抓住“雨、柳、酒”三个意象进行教学。“雨”是送别诗常用的一个意象,表现悲伤的感情。诗的一二句描绘了一幅雨后美景图:洁净的道路、青青的客舍、翠绿的杨柳,与阳关以西的荒无人烟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诗人送别好友时的伤感。“柳”是一个特殊的意象,从《诗经》“惜我往矣,杨柳依依”开始就有了借柳寄托离愁别绪的开端。“柳”者,“留”也,“柳”“留”谐音,折柳相送表示情真意切的惜别之情。“酒”这个意象更是文人墨客在诗词中常用的,借酒寄别情、消离愁,酒可谓送别的绝佳媒介。《雨霖铃》中“都门畅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让人深感离别凄苦。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利用多媒体播放抒发离愁别绪的乐曲,出示雨后美景、折柳相送、劝酒话别、荒芜阳关等图片,让学生步入离别境界,领悟诗人表达的感情。
四、拓展延伸
关键词:杨柳 折杨柳 意境 离别 思乡 伤怀
由于杨柳所含意蕴独特,故常常被引用于传统文化当中,或言志,或抒情,颇受文人墨客的青睐。但由于文化背景、政治立场、客观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杨柳之所指也不断发生着变化。这种文化意蕴的多义性,在历朝历代的典籍之中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杨柳是中国古代文学中重要的意象和题材,有着较为悠久的历史,《四库全书》子部中的类书对历代古籍中的杨柳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列举。
杨柳根据所指不同,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中,杨柳并无特殊意义,只是作为季节指示或者单纯的景物描写;第二类中,杨柳被作为情感的寄托,用来象征思乡之情和离别之苦;第三类中,杨柳被赋予人格化的特征,用来指代淑女或者君子;第四类强调的是杨柳的实际功用。下面分类举例介绍。
一.杨柳作为季节指示或单纯的景物描写
1.杨柳作为时令季节的指示
杨柳的生长期较长,经历春、夏、秋三季,杨柳枝叶色彩的变化标志着季节的更替。初春时节,杨柳为鹅黄嫩绿,暮春初夏则为翠绿,夏天变为深绿,秋天渐趋枯黄,冬天枝叶凋零。杨柳色彩由浅入深的变化,标志着从春天到秋天的季节变更。魏晋时期,对于杨柳在春天的审美形象多有关注。隋唐以来,不仅对春柳关注有加,而且还进一步开拓了杨柳在夏、秋、冬三季的独特美感,特别是秋柳的萧瑟和清疏之美,为杨柳形象的自然美增添了新的审美视角。
类书《艺文类聚》卷二中记载,梁吴均的《咏雪诗》中写道:“微风摇庭树,细雪下廉隙,荧空如雾转,凝阶似花积,不见杨柳春,徒看桂枝白。”如该诗题目所示,此诗中的杨柳只是作为白雪的陪衬出现,但“杨柳春”几个字,从侧面体现出“杨柳”与“春天”的关联性。
《古今事文类聚》前集卷八中记载了志南的诗句:“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同样是对季节的暗示,“杨柳风”并不寒冷,杏花雨也不会令人感到不适,此处彰显出暖暖的春意。《记纂渊海》卷二中梁简文帝“春风本自奇,杨柳最相宜”的描述,也是暗示出“杨柳”与“春天”的关系。从以上引言中可以看到,此处的杨柳与意象无关,只是作为季节与气候的指示词。
2.杨柳代表盎然春意,勃勃生机
先秦到唐宋以来,人们对杨柳形象美的认识经历了从整体到局部、由“求形”到“求神”逐步深入的过程,杨柳的形象也由挺拔茂盛转变为柔弱易衰。
先秦时期,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侧重于从整体上关注杨柳生命力强的特征,还没有注意到杨柳的枝、干、叶、花等局部特征,杨柳此时是一个生机勃勃、枝繁叶茂的树木形象。
汉魏时期,杨柳在时人心目中仍然是一个生机勃勃的早春芳树形象,不仅杨柳树受到关注,而且杨柳的枝、干、叶也受到了关注。
六朝文人对杨柳有了新的审视,他们侧重于杨柳枝叶疏朗的外形和清秀俊爽的风姿,杨柳的审美价值得到了空前的重视。
唐代以来,文人侧重于杨柳望秋先零的特征,杨柳由汉魏时期的根粗叶壮变为枝细条弱,柔弱的特征逐步定型。此时,杨柳的审美价值成为了关注的重点,人们对杨柳的观察更为细致,不仅杨柳树的整体美感受到关注,并且枝、叶、絮的美感也得到了最大限度的表现。
晋傅玄的《阳春赋》中提到“万物乐生,依依杨柳,翩翩浮萍,桃之夭夭。”此处“杨柳、浮萍、桃花”都是春意盎然的象征,代表着勃勃生机。《御定渊类函》卷十三中记载:元刘秉忠三月诗曰“背阴花木锦成丛,幽谷莺啼上苑中。李白桃红杨柳绿,天涯无处不春风。”也彰显出杨柳顽强的生命力以及勃勃生机。
3.杨柳没有特殊的指代意义,只是作为景物描写
北周庾信于三月三日华林园《马射赋》中提到:“落花与芝盖同飞,杨柳共春旗一色。”此处提到“杨柳”,并非言志,亦非抒情,只是摹景状物,将杨柳比作春旗,凸显春意。
类似的记载同样见于《锦绣万花谷》前集卷三中,如其中所录乐天的诗句“梨花院落溶溶月,杨柳池塘淡淡风。”以及坡的“梨花千树雪,杨柳万条烟。”等
二.杨柳意象的情感意蕴
杨柳是中国文学中一个重要的意象,其所指也具有多重性。杨柳作为人们寄托美好情感和愿望的载体,主要用来表达悲、思、离别之情,经历了由相思到离别的发展过程,这跟“折柳”的民俗有着密切的关系。唐代之前多以杨柳喻相思,“折柳以寄远”。汉唐以来,文学上由“折柳寄远”生发出“折柳赠别”,以杨柳寓离别较多。
1.离别之情
《艺文类聚》卷三中梁沈约所著《咏春初诗》曰:“扶道觅阳春,相将共携手。草色犹自绯,林中都未有。无事逐梅花,空教信杨柳。且复归去来,含情寄杯酒。”离别之情无以寄托,只得以诗酒相托,此处的杨柳表达的正是离别之情。
沈约的《又春咏曰》:“杨柳乱如丝,绮罗不自持。春草黄复绿,客心伤此时。青苔已结洧,碧水复盈淇。日华照赵瑟,风色动燕姬。襟前万行泪,故是一相思。”此诗同样将杨柳与离情相关联,以杨柳暗喻惜别之情。
类似的记载在典籍中还有许多,比如《锦绣万花谷》续集卷九中郑谷的《题咏》:“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又如《古今事文类聚》后集卷十七中记载的韩的诗句:“杨柳枝,芳菲节,可恨年年赠离别”都表达了离别时的伤感与不舍。
在离别之情中,“折杨柳”是较为有代表性的一种寄托离情别意的方式,因“柳”与“留”谐音,故以“折杨柳”来衬托离别时依依不舍的情感。
《折杨柳》本是宋朝诗人李新的一首诗,原文如下:“东风来何时,百花已飘零。独余堤上柳,惨淡含春荣。扁舟复何适,延客江上亭。顾无青玉案,何以送子行。攀条欲相赠,上有双流莺。流莺正求友,奈此别离情”。该诗表达了送别友人时依依不舍的感情,自此诗始,后人以“折杨柳”来表达惜别之思。
2.悲伤之思
《艺文类聚》卷三十二中,梁简文帝《咏人弃妾诗》曰“可怜淮水去来潮,春堤杨柳覆河桥。泪痕未燥讵终朝,行闻玉佩已相要。”“柳”通“留”,依依惜别之时,泪痕难干,只得以玉佩作为信物彼此寄托了。又如梁元帝《寒闺诗》曰:“门前杨柳乱如丝,直置佳人不自持。”等都无一例外地承载着深沉的思念。
元好问《归舟怨诗》:“渡头杨柳青复青,闺中动离情”以及程诰《春闺诗》:“画楼红烛黄昏,思妇啼春泪痕。杨柳轻烟别院,梨花细雨重门。”描述的都是闺中对远方夫君深深的思念之情。
3.怀乡之念
《山堂肆考》卷一百十一记载了王之涣边塞诗:“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这是典型的以杨柳表达怀乡之念的例子。
4.纷扰愁绪
《锦绣万花谷》前集卷三中,记载了李太白以杨柳衬托悲哀心境的诗句:“门前杨柳暗沙汀,雨湿东风未放晴。点点落花春事,青青芳草暮愁生。”借杨柳表达哀伤之情,是较为少见的。《锦绣万花谷》后集卷二十五中,记载了许浑“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舟。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的诗句,此诗读罢,忧郁沉闷之情油然而生。又如《记纂渊海》卷八十一中,记载着骆宾王的诗句:“愁心极杨柳,摇动乱如丝。”以摇摆的柳枝来表达纷乱的愁绪,极为恰当。
三.杨柳被拟人化,作为人格象征
对杨柳美感的认识,诗人不只停留于其外在形态,更着眼于内在的神韵和人格象征。魏晋时期杨柳多用以比拟名士的秀爽风姿。陶渊明之后,杨柳又成了隐士的象征。时至唐代,杨柳越来越倾向于以青春女子拟之。渐至中晚唐,杨柳又多用来比拟妓和小人。总之,魏晋至中晚唐以来,杨柳的人格化由不同流俗的清俊之士和超然世外的归隐之人,演变为地位卑下的青楼歌妓和趋炎附势的卑劣小人。杨柳形象的多变,使得杨柳意象的人格象征意义非常广泛。
《艺文类聚》卷八中,应贞的《临丹赋》中写道:“杨柳婀娜乎”,此处将杨柳拟人化,以杨柳之柔美比拟女性婀娜之身姿,此为古来杨柳较有代表性的意境之一。此外,在《海录碎事》卷七下中,也有以“杨柳小蛮腰”来形容女子妙曼的身姿体态的记载。以上诸例都体现出古人以杨柳形容妙曼身姿的创作意图。
四.杨柳的实际功用
有些诗文中虽然提到杨柳,但此处所指的杨柳并没有指代意义,而是强调了它的实际功用,比如《太平御览》卷六百六十中记载:“楚国先贤传曰:孙敬编杨柳简,以为经本,晨夜诵习。”以杨柳编简,此处记载介绍了古时杨柳的实际用途,这种关于杨柳实际功用的记载在典籍中是较为少见的。《古今事文类聚》前集卷五十八的《丧事部》中,记载了杨柳在丧事中的用途:“韦书要语天子坟高三仞树以松,诸侯半之树以柏,大夫八尺树以栾,士四尺树以槐,庶人无坟树以杨柳。”
《御定渊类函》卷四百十五中记录了李时珍定义杨柳的来由:“本草李时珍曰:杨枝硬而起故谓之杨柳。”
古籍中记载的杨柳并非总有指代意义,如上所述,其中描写的是杨柳的实际功用。
以上是对《四库全书》子部类书中的“杨柳”的多种意境进行了分类汇总,古典文学中杨柳成为重要的题材和意象,对文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历代将杨柳作为描写对象的作品不计其数,构成了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杨柳所蕴含的独特意蕴,也是其它物象所不能替代的。
参考文献
1.石志鸟:中国古代文学杨柳题材与意象研究南京师范大学博士论文[D]2007
2.朱敏:传播与接受视野下柳意象的发展流变 文教资料[J] 2008
3.[唐]欧阳询主编:《艺文类聚》,上海: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影宋本[M],1959
4.汪绍楹:《艺文类聚》断句本,上海: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M],1965
民族团结课上,回族学生给我们展示的一节课,突然让我意识到我们民族的悲哀,博大但是与底蕴已断,许多民族都有自己的图腾,信仰。但是作为汉族的我们呢?中打到一切牛鬼蛇神,破除所有封建迷信。我们求的神,拜的佛就这样成了“泥菩萨”。二战以后,地球上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当人类的脚步第一次踏上月球时,当遥远的太空第一次展现在我们的视线中时,所有自然中不可知的美好想象,所有被赋予神迹的事物所带给我们的信仰和寄托,就这样不着痕迹的弱化了。从最开始的“敬鬼神而远之”到现在的无神论,中国人的信仰就这样在科技的进步中不见了。
快节奏的生活让我们享受到很多,也让我们承受了很多,我觉得时代在召唤信仰,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心也在召唤信仰。而流淌在中华大地上5000年的历史文化中,我们应该能够找到一个切合点,传承发扬起来。
这时,我看到《采薇》,不得不说非常不喜欢人教版这样“断章取义”的肢解这些美文。我打算尝试运用儒释道的精神禅意去衔接这首诗。“上善若水”“仁义礼智信”“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我不奢求能达到什么效果什么目的,只是想给孩子们一点感觉,给他们打开这一扇能够固守内心的窗。
开始布置预习作业,让孩子们去找相关的资料,这是一个宽而又宽的范围,能找到什么,等获得什么,这就要看每个学生的立意点,敏感度了。在预设感悟情感的问题的时候,我突发其想应该让学生去按照哲学命题“我是谁”“我来自哪里”“我将到到哪里”去思考。还有预习时候的说图,想象场面,还有查找相关的诗句......这些都零零散散的布置下去了,我的网也就这样没有边际的撒了开去,能捕到什么?我实在是不敢想象!
我开始战战兢兢的预设自己的课堂,学生也陆续在我的空间留言,或许他们不懂,但是他们确实感受到了很多复杂的情感,而且在他们不自知的情况下,说了很多我们觉得有道理但是又惊讶万分的话!
像是轮回一般,他们的感悟因为深刻而开始“空”,我开始把他们往回拉,往这首诗歌的具体意境中拽。
我觉得这节课最应该的流程就是读,说,赏析。比较专业的赏析在我们班已经有一部分学生很在行了。但是,这样就要造成在课上至少拿出20分钟的时间给学生思考,书写,讨论。我改变了这种策略,打算继续冒险尝试。
开始上课了。
一、导入时,我直接出示一张“春柳”的图片,学生说感受。
这个时候板书:柳乐(快乐)
接着,顺势而出:100年前李叔同的《送别》1000年前柳永《雨霖铃》1500年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指名读,这个时候学生已经进入离别的情境中。指名回答,发现了什么共同点。是的,都有柳,古人折柳相送,别离苦。(板书:哀)
这时,我引题: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俗,而根源就在3000年前的《采薇》
二、我读一遍,学生正音,分平仄。
齐读,想象诗的画面。
学生说,补充。
三、小组合作。
出示文本中“我”去和归的两幅图,并命名《爱别离》《求不得》。结合诗句、图画下的题目,任选一幅图,展开合理的想象,用准确、通顺、优雅的语言进行描绘。(提示:何时?何地?“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将到哪里去?……)
此前,学生已经查找了相关的佛教七苦,甚至有学生给我留言:求不得分两种,一是得到复失去,一是可望不可及。那么,对于诗中的形象“士卒”呢,到底是哪一种?还是兼而有之?
很顺利。小组汇报,评价。其中,马宝庆同学在“求不得”环节中开始补充到:采薇,采的是思念,而这思念就像薇菜一样,在心底有最柔嫩的开始,慢慢茁壮成长,最后蔓延开来。对于这个士兵,他想留在家里,却不得不走,这是过去不可得,他在战场上想要回家,却回不去,这是现在不可得,当他终于踏上归途时,对于家人是否存在的恐惧,对于前途的渺茫,这是未来不可得。由于狁之故,让他得不到亲情,爱情,友情,由于狁之故,让他得不到现在的团聚。这使得“我”如同野生的薇菜一样,生死枯荣,爱别离,求不得,都是一种经历,或许,红尘不可留恋。
其实,采薇本来就寓意相思。我还没说,他已经敏感的觉察了出来。掌声开始响起,他一边说,我心里在大声喝彩!这次评价的机会,我没留给学生,自己抢了过来。极力压制着自己的激动:我送马宝庆一个字:禅!送他两个字:禅意!送一个不贴切的词:博大精深的马宝庆!(学生开始笑)
接下来,孩子们都开始用自己充满感情的话语描述自己的感受,而到袁有辰小组时,他们起来用一首诗来表达自己的感悟:
从军离家见杨柳,
春风轻轻把柳吹。
薇菜把把我来思,
想要返乡卸甲归。
无妻无子无父母,
回乡途中雪纷纷。
天空有泪为我流,
载渴载饥行路上。
落叶归根心凄凉,
我心伤悲谁体会!
掌声再起。他骄傲的问,谁能给这首诗歌起个名字,大家开始热闹起来了,有的说《泪纷飞》,有的说《别离》,有的说《思乡》,听到这我灵机一动,应该倒过来,学生念到《相思》。袁有辰说,老师,我们决定用《相思》这个题目。好吧,我很荣幸。
最后,出示汉乐府《十五从军行》,学生开始带着自己的感受读,读《采薇》。
一咏三叹的读。
悲伤的情感已经融满了课堂。
开始总结,我回到了课的开始,柳本来是美的,让人愉悦快乐的,而用这样美的事物承载哀伤的情感,这就是反衬的写法。“以乐景写哀情,倍增其哀!”
随后出示《采薇》的填诗训练。学生的表现很不错,都知道要把寓意相反的四字词语填进去。
于丹说,每一个中国人生命的深处都蛰伏着诗意,也许人的年岁越长越需要这一种温暖,需要我们生命年华中的浪漫,让我们从现实的纠葛中拥有一种挣脱地心引力的力量。也许这才是我们的信仰。
关键词:中古;离别诗;意象
中图分类号:I20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04(2013)05?0176?06
大凡与伤离相关的物象与情事都被中古诗人广泛运用,因此中古离别意象非常多,《初学记》“离别部·事对”以中古送别诗与送别事实为例,列举了二十九组事对,其中如浮云、零雨、参辰、弦栝、牵衣、总辔、二凫、双鸾、白云、黄鹤、秣马、理棹、弭棹、送南浦、造北林等都是中古送别诗中广为运用的意象。肖瑞峰《花上雨——古典文学中的别离主题研究》则以“柳”、“水”、“酒”、“月”、“泪”、“草”、“云”、“南浦”、“灞桥”等作为别离主题赖以发生的意象,这些意象在中古送别诗中都已经开始运用,除此之外,中古诗人在送别诗中还运用了大量其他意象。按诗人所选择物象与离别的关系来看,这些意象主要有三种类型:空间隔离型意象,送别地名式意象,飞翔运动式意象。
一、空间隔离型意象
空间隔离型意象主要以两地遥不可及的物象或地名来表达诗人主观情意。因为离人即将远去,与留者形成空间上的隔离,为了表达这种隔离感,诗人便以相隔遥远的物象夸张式地表意。在中古送别诗中,这类意象往往相对出现,或者用空间上相隔遥远的一对,如胡—越,朱鸢—玄菟,参—辰(商);或者用方位上背反的一对,如东—西,南—北;还有用得最多的一种是“歧路”意象。到了歧路,便意味着送者与离人的分手,从此天各一方,惟有苦苦的思念,故歧路这一意象很早就在送别诗中定型了。
关于“歧”这一意象可能与杨朱叹歧的典故相关,这一典故见于《列子·说符》与《淮南子·说林训》,杨朱之叹有人生面临十字路口时如何抉择的意思,故歧路意象在送别诗中经常有着深远的意味,特别是有些诗人在苦闷之际送别好友,往往借题寄意,直接用上杨朱之典在送别诗中表达出无从抉择的内涵。中古送别诗中运用杨朱叹歧这一意象的如:
所好亮若兹,杨氏叹交衢。(嵇康《答二郭诗》)
杨朱焉所哭,歧路重别离。(潘尼《送卢弋阳景宣诗》)
定知能下泪,非但一杨朱。(阴铿《广陵岸送北使》)
君登苏武桥,我见杨朱路。(庾信《别张洗马枢》)
丝染墨悲叹,路歧杨感悼。(王彪之《与诸兄弟方山别诗》)
这五联诗句都蕴含着诗人复杂的思想感情,把诗人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委婉表达出来,赋予诗歌以深沉的意蕴。像庾信诗中以“苏武桥”与“杨朱路”两个意象对句并置,结合其淹留北国的身世,便显得沉郁顿挫,语短情悲。再如潘尼诗中“歧路”与“杨朱”相对,把杨朱哭歧与通常的歧路别离之意错综交织,组合在一起,既是用典又是直抒胸臆,上句诘问,下句作答,惜别之情以理性的方式表达出来,别具用心。
中古送别诗中歧路意象还有很多,有的也许只是直接表达分手之意,并不含身世之感。然而,一路追送,说不完的话语,到了路口便要各奔东西,歧路意象便把诗人这种难分难舍之情表达出来,赋予诗人感情的歧路亦在送别诗中得以广泛体现。歧路意象与其他别离意象组合运用,效果更深一层。孙楚《征西官属送于陟阳候作诗》:“晨风飘歧路,零雨被秋草。”“晨风”出自苏李诗“欲因晨风发,送子以贱躯”,《文选》李善注:“晨风,早风。言欲因风发而己乘之以送子 也。”[1](1352)孙楚将“晨风”与“歧路”组合在一起,更深一层,有一路顺风的祝福之意。“零雨”出自《诗经·豳风·东山》“我来自东,零雨其濛。”“零雨”在这里就已经有烘托诗人远离家乡离愁的意思,“是一个表现离情别绪的原始意象”[2](53);秋草,《楚辞·七谏》:“秋草荣其将实兮,微霜下而夜降。”古诗有“回风动地起,秋草萋已绿”、“过时而不采,将随秋草萋”,均写秋草即将衰飒之象,以之来比喻人生的迟暮,有着强烈的生命意识,孙楚诗中的“秋草”亦含有此意。两句诗中并置四个意象,都与别离相关,虽没有一个字说悲谈愁,却处处透露出离愁别绪与别离人生所致的深深遗憾。中古送别诗歧路意象往往与挥手、执手、悲、慨叹等意象连用,或以在歧路徘徊的行动表达别意,或以分歧泪下表示离情,或以落叶、征蓬意象组合达意,或以背飞强化临歧增强感染力,都是在歧路意象背景之下的递进一层,以此增强了抒情效果。
因此可以说,中古送别诗中,歧路意象已经成熟,其意义除字面的分岔路外,还表示分别,隐喻人生道路的选择,成了一个原型意象,后代送别诗中运用这个意象,其义旨基本定型。
空间隔离型意象中,朱鸢与玄菟相隔遥远,一此一彼,造成空间上强烈的跳跃感,更加强化了诗人的离情。如庾信《送周尚书弘正》:“交河望合浦,玄菟想朱鸢。共此无期别,知应复几年。”诗人以地名意象入诗,从空间隔离上抒发从此天各一方的离别之情。倪璠注:“《汉书》曰:‘车师王治交河城。’又曰:‘合浦郡,武帝六年开,属交州。玄菟郡,武帝元封四年开。高句骊,属幽州。’交趾郡朱?县,交河与合浦,玄菟与朱?,皆极远之地。以喻己与弘正南北隔绝若胡越矣。”[3](370)交河与合浦所隔遥远,惟望而已,难得面晤;玄菟与朱鸢则渺若胡越,只有梦中徒然想念。虽只有短短四句,却意象具足,情深意挚。又如王褒《别王都官》“东西御沟水,南北会稽云”,以御沟水与会稽云对举,既含隔离的地名对举,亦有水与云意象的对接,还有东西南北方位意象上的背反,表达别离,效果非常明显。胡与越则从古诗起就广为应用,其中还把“胡马”与“越鸟”对举,两种来自异域的动物意象与相隔遥远的空间上下句对比,强化了隔离效果。运用天空星宿意象来表达别离之情,也是中古诗歌经常用到的写法。古诗“迢迢牵牛星”首把牵牛星与织女星的寓言意象赋作成诗,苏李诗“昔为鸳与鸯,今为参与辰”,以昔日的和鸣嬉戏与今后的乖离对比,表达离别之情,鸳鸯共白头,而参星居西,辰星居东,彼出此没,互不相见,乃多重意象的对照抒情。
空间隔离意象里面,很有特色的一种就是背反方位意象。留者伫立远望行者,形体隔离的速度相对缓慢,而二者以相反的方向位移,形体隔离速度更快,亦更容易激发诗人的别情。如陆机《赠弟士龙诗》“我若西流水,子为东峙岳”,写我行彼留,东西对比,已经有较强的空间隔离感;谢朓《金谷聚》“车马一东西”,则通过背向位移加快离别速度、拉大离别空间,给人以强烈的震撼力;虞炎《饯谢文学离夜》“离人怅东顾,游子怆西归”,江淹《冬尽难离和丘长史诗》“兹别亦为远,潮澜郁东西”,沈约《送别友人诗》“君东我亦西,衔悲涕如霰。浮云一南北,何由展言宴”等,都用方位背反意象表达离情别意,具有很强的感染力。何逊《送韦司马别诗》“予起南枝怨,子结北风愁”,则以处北方之人想南方,留南方之人念北方,交错设想,互文见意;如果仅以“枝”与“风”的意象难以表达出空间隔离所造成的思念情深,加上背反的方位意象后,指代更加明确,表象下的隐喻指向了诗人与朋友,以方位上的相背表达隔绝之远,倾诉诗人对于离别之后自己与朋友心理的悬想,确实颇费心机。刘孝绰《侍宴离亭应令诗》“轘辕东北望,江汉西南永”,以轘辕与江汉意象对举,用东北与西南相反方位意象并置,不写愁与悲,但从其意象组合所表现出来的场景境界,离愁别绪不言自出。何胥《被使出关诗》“绛水通西晋,机桥指北燕”,从起点歧路生发,却不用歧路意象,而用“西晋”、“北燕”异辙的路途指向性意象表达从此天各一方之意,虽没有反向运动那样强烈的震撼力,但也收到了同样的功效。曹植诗“雄飞窜北朔,雌惊赴南湘”,江总《赠贺左丞萧舍人诗》“江南有桂枝,塞北无萱草”,《遇长安使寄裴尚书诗》“北风尚嘶马,南冠独不归”,陈政《赠窦蔡二记室入蜀诗》“若奉西园夜,浩想北园愁”等把相对方位词配以其他指称意象,从而从字面上与形象上给读者强烈的空间距离感,达到了表达离情别意的目的。
总之,中古诗人以悬想的笔法把空间隔离型意象用于送别诗中,一则以空间距离表达作者与友人实际上的异处,再则以空间隔离表达从此之后诗人与朋友各自人生道路上可能出现的分歧,或者以空间上的背道而驰渲染离别的震撼性,或者设为彼此异处、并时互想远隔千里之外的情事以述意,增强了送别诗情感表达效果,亦丰富了送别诗的写作手法。唐人送别诗中广泛运用这种空间隔离型意象,与中古时期的积淀是分不开的。
二、送别地名式意象
送别地点是送别诗一个重要的写作要素,故在送别诗中标示送别地名,或标于诗题,或显示于诗歌正文之中,是中古送别诗的一个写作特点。像陟阳候、新亭渚、征虏亭、领军府这些地名出现在中古送别诗中,也许是实指,从意象角度看,属于特称意象,其意义都比较明确,基本不存在隐喻意思。但中古送别诗中,还有一类泛指地名广为运用,如浦、津、亭、河梁等,还有如灞陵这种地名虽然有具体地点可考,但在送别诗中却泛化了,不必拘于实地。这类意象已经带上了祖离送别的意义,故可称之为送别诗中地名式意象。
浦,《说文解字》:“濒也,从水甫声。”“濒,水厓。人所宾附,频蹙不前而止。从页从涉。凡频之属皆从频。”在中古送别诗中,与浦字组合成意象的主要有南浦、极浦、浦阳、渎浦、长楸浦、丹浦、湓浦、溆浦、合浦、秋浦、澧浦等,也有两处单独用浦字的。其中“南浦”、“极浦”、“溆浦”等都出于《楚辞》,而运用最多的则是南浦。
《楚辞·九歌·河伯》:“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从此,“南浦”便成为水边送别地点的代名,文人墨客于水边送别好友亲人,便自然想起南浦这一意象。江淹《别赋》亦曰:“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4](39)在诗歌方面,中古时期运用南浦意象的如:王台卿《南浦别佳人》直接以“南浦”入题,其题意也直接用《河伯》诗意,何逊《与崔录事别兼叙携手诗》“脉脉留南浦,悠悠返上京”,《道中赠桓司马季珪诗》“君渡北江时,讵今南浦泣”,王僧孺《送殷何两记室诗》“掩袖出南浦,驱车送上征”,王褒《别陆子云诗》“解缆出南浦,征棹且凌晨”,吴均《同柳吴兴乌亭集送柳舍人诗》“河阳一怅望,南浦送将归”,柳恽《赠吴均诗》“寒云晦沧洲,奔潮溢南浦”,张正见《征虏亭送新安王应令诗》“凤吹临南浦,神驾饯东平”。上例中,南浦意象基本是送别的代称,并不实指。吴均的诗题目标明送别地点是乌亭、张正见诗是征虏亭、何逊后一例题目亦标示为道中相赠,实际送别地在亭而不是浦,诗中称南浦,便是以此意象进一步渲染离情,同时,《河伯》送美人的意旨也许蕴藏在诗人笔下。
《楚辞·九歌·湘君》:“望涔阳兮极浦,横大江兮扬灵。”极浦指遥远的水涯,但以其中“浦”字与离别之地密切相关,亦可以用来表达离别故地的意思,一般用于水行很远,极目回眺的情境之下。如江淹《杂体诗三十首·谢法曹惠连赠别诗》:“停舻望极浦,弭棹阻风雪。”其中便包含远离故土而生的思念之情。卢思道《赠别司马幼之南聘诗》:“晚霞浮极浦,落景照长亭。”极浦与长亭相对,都是指送客远行之地。“溆浦”则出于《楚辞·九章·涉江》:“入溆浦余儃佪兮,迷不知吾所如。”此“溆浦”并非指江边之地,而是指江上的汇流处,在何逊《咏白鸥兼嘲别者诗》中,便从此意出发来表达离别之意,其诗写雄鸥告别雌鸥单飞曰:“雌住雄不留,孤飞出溆浦。”把溆浦作为雄鸥出发地,赋予此意象离别之意。
浦意象主要用于水路送行,陆路相别则一般用亭意象。《释名》:“亭,停也。亦人所集也。”[5](卷五)秦汉时指一级行政机构,《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大率十里一亭,亭有长。”[6](742)亦指所设的供旅客宿食的处所,即后来的驿亭。《汉书·高帝纪上》:“及壮,试吏,为泗上亭长。”颜师古注:“秦法,十里一亭。亭长者,主亭之吏也。亭谓停留行旅宿食之馆。”[6](2?3)《太平御览》卷一百九十四“居处部·亭”类收集了各种对亭的解释与用例,非常完备。而在中古时期,许多重要的祖饯活动都是在亭上举行,诸如征虏亭、华林都亭、洛阳东亭、夕阳亭、冶亭、新亭,都曾经有过祖饯活动。《史记·范睢蔡泽列传》亦有“三亭”地名出现,《索隐》称:“三亭,亭名,在魏境之边,道亭也,今无其处。一云魏之郊境,总有三亭,皆祖饯之 处。”[7](2402)《太平御览》引《永嘉记》曰:“乐城县三京亭,此亭是祖送行人之所。”[8](938)由此可知,道亭是亭的一种,是陆路送别场所。庾信《哀江南赋》:“水毒秦泾,山高赵陉。十里五里,长亭短亭。”[3](162)正因为亭的送别功能,故亭很早就成为送别诗中的意象。
中古送别诗中亭意象运用亦很频繁。运用泛称亭意象入诗的有:殷仲文《送东阳太守诗》“虚亭无留宾,东川缅逶迤”,颜延之《为皇太子侍宴饯衡阳南平二王应诏诗》“夕怅亭皋,晨仪禁苑”,阴铿《广陵岸送北使诗》“亭嘶背枥马,樯啭向风乌”,《江津送刘光禄不及诗》“泊处空馀鸟,离亭已散人”,王褒《送别裴仪同诗》“河桥望行旅,长亭送故人”,《始发宿亭诗》“送人亭上别,被马枥中嘶”,庾信《应令诗》“浦喧征棹发,亭空送客还”,卢思道《赠别司马幼之南聘诗》“晚霞浮极浦,落景照长亭”,张正见《征虏亭送新安王应令诗》“亭回漳水乘,旆转洛滨笙”。其中殷仲文、阴铿、庾信都从人去亭空的角度抒发怅惘之情,而卢思道的长亭夕景境界开阔,格调高雅,如同一幅凄迷清幽的离别图,阴铿《广陵岸送北使诗》与王褒《始发宿亭诗》则把马鸣意象与离亭意象错综在一起,听觉与视觉意象互补,刻画了凄凉悲戚的客行场景。这些诗句之所以有如此的感染力,都与离亭这个意象分不开。正是离亭的具体可感与送别事件息息相关,再填补上或山水、或人物、或动物等景致,便活化出了送别场景,再配合以真挚的抒情,诗歌意境便在离亭这个大背景上营造出来了。
中古送别诗中,还有特称亭意象,或者是写实,即便如此,有这些特称亭意象的烘托,送别之情便更加清晰准确地传达给对方与读者。这种特称亭意象一类出现于标题中,一类出现于诗歌行文中。属前者的有谢灵运《北亭与吏民别诗》、范广渊《征虏亭饯王少傅》、孔法生《征虏亭祖王少傅》、鲍照《吴兴黄浦亭庾中郎别诗》、鲍照《送盛侍郎饯候亭诗》、谢朓《新亭渚别范零陵云诗》、谢朓《和徐都曹出新亭渚诗》、吴均《同柳吴兴乌亭集送柳舍人诗》、吴均《送柳吴兴竹亭集诗》、刘孝绰《侍宴离亭应令诗》、阴铿《晚出新亭诗》、徐陵《新亭送别应令诗》;属于后者的有:夏侯湛《离亲咏》“发轫兮皇京,夕臻兮泉亭”,陆机《于承明作与弟士龙诗》“分途长林侧,挥袂万始亭”,谢惠连《西陵遇风献康乐诗》“饮饯野亭馆,分袂澄湖阴”,乐府《石城乐》“闻欢远行去,相送方山亭”,江淹《谢法曹惠连赠别》“昨发赤亭渚,今宿浦阳睿”,柳恽《赠吴均》“相思白露亭,永望秋风渚”,乐府《白附鸠》“石头龙尾弯,新亭送客渚”。当然,具体特称亭意象基本是写实,与泛称抽象意义上的亭相较,其蕴含情感要薄弱得多,但如果结合当时送别景况,在表情达意上,特称意象亦不逊于泛称。
“江津”意象在中古送别诗中也偶有运用,如刘孝绰《江津寄刘之遴诗》,阴铿《江津送刘光禄不及诗》,在诗题中直接置入“江津”,既是实指地点,亦是一种地名意象,以此暗示离别;又如孙万寿《早发扬州还望乡邑诗》:“山烟蔽钟阜,水雾隐江津。”江津作为出行地,既是一种独特景观,亦包含了浓郁的乡邑之情。
灞陵是一个更具体的意象,其方位地点都有据可依。“灞”在古代地理书中多作“霸”,灞陵是一个人文积淀非常深厚的地名,其地名来由、历史沿革与周边情况在《三辅黄图》、《水经注》与宋人程大昌的《雍录》中有详细的梳理。灞陵之所以被历代文人作为送别诗意象而递相沿袭,与其地理上的要冲地位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分不开的,再则古人有登山临水送别祖饯的习惯,灞陵位于白鹿原上,地势较高,亦更适合于送别诗意象。中古时期灞陵意象有多种称谓,或曰灞岸、灞涘,或曰灞陵岸、灞池、清灞,主要用于送别诗、登临游览诗与曲水宴集诗中。中古运用灞陵意象表达送别的诗句主要有如下数联:
南登霸陵岸,回首望长安。(王粲《七哀诗》)
回顾灞陵上,北指邯郸道。(《邯郸歌》)
灞池不可别,伊川难重违。(谢朓《休沐重还丹阳道中诗》)
灞涘望长安,河阳视京县。(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诗》)
纚舟去浊河,揆景辞清灞。(何逊《临行公车诗》)
君住青门上,我发霸陵头。(吴均《酬闻人侍郎别》)
安知霸陵下,复有李将军。(梁元帝萧绎《别荆州吏民诗》)
秦关望楚路,灞岸想江潭。(庾信《和侃法师三绝诗》)
灞陵行可望,函谷久无泥。(卢思道《赠刘仪同西聘诗》)
行吟灞陵岸,回首望长安。(王胄《言反江阳寓目灞涘赠易州陆司马诗》)
镜中辞旧识,灞岸别新知。(释智才《送别诗》)
王粲离开长安投奔荆州,灞陵回首,悲痛惜别之情陡然涌上心头,此“霸陵”既是写实,又是一种有着独特历史意蕴的地名意象,此后,霸陵意象便被文人广泛运用。《邯郸歌》则直接用汉文帝灞陵指示慎夫人邯郸道典故,其中饱含思乡离别之意,蕴辛酸苍凉之感。庾信入北,卢思道、王胄、释智才均处北方,诗中灞陵、灞岸既可理解为实指,亦是象征,表达离别之意。而谢朓、何逊、吴均、萧绎均为南朝人,其诗中灞陵意象很明显是虚写,以之托意。因此,可以说,灞陵意象在中古时期就已经完成,并在送别诗中熟练运用。其意思除表达离别之外,还饱含身世凄凉与世事沧桑之感。
三、飞翔运动式意象
飞翔运动式意象指飞鸟与那些能够自由运动的意象,如鸳鸯、燕子的成双成对,恰与行人留者即将远别形成鲜明对照;又如鸿鹄、别鹤高举远飞,既与行人离别相类,又志存高远,适合表达对离人祝福与依恋之意;鸾、凫、鸥、雁等,或者如神欲仙,或者优游自如,或者高翔归飞,与朋友亲人相别的现实迥异,却是诗人比照抒情的得体物象。这些意象多数以强烈的反差形式表达诗人即将与朋友分离,如以大雁、鸿鹄归飞与自己或朋友出行对比,从而表达浓郁的离别情愫;还有些诗人以双鸟的分离直接寄托离情,属顺用意象;还有这些飞鸟如鸿、鸾、鹤等还是高洁不群的象征,以此类意象结构送别诗,便于诗人抒发抑郁不得志之情、表达高洁的自我人格。当离人愈行愈远,留者总有一种长相追随的欲望,故那些能够自由追随的运动式物象被中古诗人作为表达追伴天涯意思加以运用,这类意象有双飞翼、梦、流水、浮萍等。
诗歌中运用飞鸟意象起源很早,其意蕴亦非常丰富。以飞鸟作为送别诗意象可以追溯到《诗经·邶风·燕燕》,诗人以原野里紫燕双飞的乐景反衬送离的悲情,以鲜明的反差倍增其哀乐。后代送别诗中以成双成对的飞鸟意象托意抒情,均或正用或反用《燕燕》范式。如“苏李诗”与嵇康《赠秀才入军》中以鸳鸯、双鸾等意象表达对朋友亲人相聚时的怀念,并接述此刻的分离,哀乐对照,更增愁绪。而乐府古辞《艳歌何尝行》“飞来双白鹄”则全篇写双白鹄的生离死别,表面写物,实质是叙人,是以飞鸟意象借喻别离。琴曲歌辞《别鹤操》则是“痛恩爱之永离,因弹别鹤以舒情”,其曰:“将乖比翼兮隔天端,山川悠远兮路漫漫,揽衣不寐兮食忘餐。”亦是借别鹤抒离情。曹植佚《诗》亦是由别鹤发想,写离别之情,其中隐藏不平之气与对黑暗现实的不满之情。其诗曰:“双鹤俱遨游,相失东海傍。雄飞窜北朔,雌惊赴南湘。弃我交颈欢,离别各异方。不惜万里道,但恐天网张。”另鲍照有《代别鹤操》,阮卓《赋得黄鹄一远别》均发想于《别鹤操》,以别鹤意象表达离情别意。又,江总《别袁昌州诗》“别鹤声声远,愁云处处同”,以别鹤与愁云并置,托物寓意,是别鹤意象的精炼运用。
中古送别诗中的燕意象主要有双飞燕与归燕两种类型,双飞与分离对照,表达羡慕之意,与鸳鸯同一构思,类似的还有双凫、二凫意象;归燕表达思乡之情,类似的还有归雁、归鸿意象,其中寄寓了离人的故土之思。但由于这些飞鸟意象并不完全表达送别之意,在中古送别诗中运用亦没有完全定型,故不赘。下面仅择要谈谈鸿鹄意象。
鸿、鹄在《说文解字》中互训,李时珍认为即所谓天鹅。鸿、鹄在古诗中经常单用,在诗人心中,鸿鹄是远大志向的象征,同时亦是矫健善飞的代表。如汉高祖刘邦《鸿鹄歌》:“鸿鹄高飞,一举千里。羽翼?就,横绝四海。横绝四海,又可奈何。虽有矰缴,尚安所施。”另外,白鹄还以其羽毛洁白不染喻纯洁义,《庄子·天运》“鹄不日浴而白”是这类用法的依 据[9](128)。在中古送别诗中,诗人用鸿鹄意象主要表达两种意思,其一表达借鸿鹄双飞翼追随离人远行的愿望;其二以孤鸿远别,进一步渲染离愁,其中经常蕴含高洁人格的意义,有时还与罗网意象交错运用,以鸿鹄意象向朋友倾诉冲破黑暗挣脱束缚的愿想。
中古送别诗中鸿鹄意象用例较多,寄意深远、涵蕴深刻的诗联有:“目送归鸿,手挥五弦”(嵇康《赠秀才入军》)、“青雀东飞,别鹄东翔”(麋元《诗》)、“鹄飞举万里,一飞翀昊苍。翔高志难得,离鸿失所望”(杜挚《赠毌丘荆州诗》)、“巢幕无留燕,遵渚有归鸿”(谢瞻《九日从宋公戏马台集送孔令诗》)、“轻鸿戏江潭,孤雁集洲沚”(鲍照《赠傅都曹别诗》)、“相思将安寄,怅望南飞鸿”(刘绘《送别诗》)、“承君客江潭,先愁鸿雁鸣”(江淹《卧疾怨别刘长史诗》)、“遥裔发海鸿,连翻山檐燕”(沈约《送别友人诗》)、“海鸿来倏去,林花合复分”(吴均《赠鲍舂陵别诗》)、“与子如黄鹄,将别复徘徊”(刘孝绰《江津寄刘子遴诗》)、“黄鹄一反顾,徘徊应怆然”(庾信《别周尚书弘正诗》)、“黄鹄飞飞远,青山去去愁”(江总《别袁昌州诗》)等等。
除以飞鸟意象表达离别之情外,六朝诗人还以对行人追送跟随的意愿表达难舍之意。而这种追送跟随的愿想只有借助飞翔、流水等方式实现,故双飞翼、流水乃至浮萍都成为诗人表达难舍难分的意象。当这些物象均难以表达惜别之情时,便只有梦了,以虚幻的梦中相见来聊解思念之苦。“苏李诗”:“愿为双黄鹄,送子俱远飞。”以善飞的黄鹄表达跟随意愿,开中古送别诗追随构想之先河。曹植《送应氏诗》“愿为比翼鸟,施翮起高翔”、阮侃《答嵇康诗》“常愿永游集,拊翼同回翔”等属此类用法。陈政《赠窦蔡二记室入蜀诗》“无因逐萍藻,从尔泛清流”,不用善飞的鸟而用随水逐流的萍藻来表达自己的别情,取象比较独特。从先秦时期淇水送别等开始,中国历代送别多发生于水边。因此,既可以象征绵绵愁绪,又可以表达伴离舟远行意思的流水意象在诗人笔下运用广泛。如鲍照《吴兴黄浦亭庾中郎别诗》“连山眇烟雾,长波回难依”,谢朓《和别沈右率诸君诗》“叹息东流水,如何故乡陌”,何逊《南还道中送赠刘谘议别》“握手分歧路,临川何怨嗟”,尹式《送晋熙公别诗》“气随流水咽,泪逐断弦挥”等都以流水意象表达离别之绪。
四、结语
中古离别诗的意象运用还处在发展阶段,很多意象属于与离别周边语境紧密关联的写实意象,还没有像唐人那样广泛运用“柳”、“折柳”、“月”等符号性特别突出的离别意象,还不能令读者很快见象知意。然而,从以上归纳的三大类型可知,中古离别诗意象运用的自觉性越来越高,主要体现为三大特点:其一,紧扣离别题旨,营造空间隔离气氛。中古离别诗常用两地对举、方位背反、反向运动式意象组合,既表达了客观可感的远隔天涯式静态空间距离感,又表达了愈离愈远令人焦虑的动态时空距离感。其二,紧扣离别语境,渲染依依惜别的情愫。随着中古离别场所的固定化,离亭别馆、河梁津浦也逐渐符号化,周边自然物象、人造物象都涂抹上浓郁的人情味,中古离别诗以这些地点意象入诗,算是抓住了离人惜别的心理,但是,要将离别语境与更丰富的社会物象融合在一起,生成兴象浑融的审美想象空间,还有待唐人的进一步开拓。其三,中古离别意象经历了一个由实向虚的发展过程。三大类型的离别意象,都有事实可据,许多地点也都有迹可考,因此,中古离别意象的忧伤离愁情绪并不是特别挚烈。然而,随着地点的固定化、符号化,意象所指也逐渐虚化,特别是以梦意象写离别,弱化写实,抒情性便随之增强,惜别的意味便越来越浓郁。
中古离别诗意象集中在三大类型,主要原因在于:第一,离别就是要实现人与人之间的空间隔离。因此,空间感是离别之际双方的重要反映,诗人运用空间隔离型意象或背反飞翔运动式意象入诗,既是写实,又是言情,堪称得当。第二,中古文人上承古人观物取象、感物吟志的传统,在以物象起兴的基础上,更重视借景抒情,情景相生。因此,离别之际,分岔的歧路、双飞的禽鸟、熟悉的故土更容易激发诗人感物赋作,相关意象便水到渠成地进入离别诗中。第三,中古文人重视审美,尤其重视凝练诗歌的形式美。遥隔千里的两地对举、方位的对举,能够形成诗歌句式结构的整饬美;劲健的鸿雁、洁净的鸳鸯、敏捷的双燕等飞翔意象也有着独特的视觉美感。总之,优秀中古离别诗的意象是经过诗人精心拣择的,体现出中古文人独特的心理认识与美学观。
参考文献:
[1] 萧统编, 李善注. 文选[M].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
[2] 陈植锷. 诗歌意象论——微观诗史初探[M].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0.
[3] 庾信著, 倪璠注, 许逸民校点. 庾子山集注[M]. 北京: 中华书局, 1980.
[4] 胡之骥注. 李长路、赵威点校. 江文通集汇注[M]. 北京: 中华书局, 1984.
[5] 刘熙. 释名[M]. 四部丛刊初编本.
[6] 班固. 汉书[M]. 北京: 中华书局, 1962.
[7] 司马迁. 史记[M]. 北京: 中华书局, 1959.
启示一:在孩子记忆力最好的时候,先“吃”下去,作为以后终身消化、“反刍”的文化储备
儿童时代是记忆的高峰阶段,我们应该让学生在记忆力最好、心灵最澄澈的时候直面经典,吸取中华文化的精华。虽然他们现在并不能准确地理解古诗文的含义,但是这种背诵会在其记忆的底板上刻上深深的烙印,使其终生受益。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儿童时代背会的东西往往终生不忘,这便是所谓的“幼学如漆”、“童子功”。所以,我们大可不必畏首畏尾,放心大胆地让学生去积累吧!能理解的,尽量帮助孩子理解;不能理解的,不求甚解也不为过,先积累下来,今后可以在言语实践活动中逐步加深理解,以作为学生长大后终生消化理解的文化储备。就像一颗种子深埋在土壤中,吸收养份,储备能量,等待时机,开花结果。
启示二:古诗的写意性也决定可以先让学生积累下来,储备在心里,然后用一生的阅历、经验去“反刍”
古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大难题,我们在教学中虽然竭力让学生去读背、去理解,但学生总是一知半解,这让我们许多语文教师犯难:小学生到底要不要学古诗,到底该怎么学古诗?学古诗确实很难,因为古诗大多是写意的,很多古诗是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对古诗的理解也是因人而异,阅历、年龄不同,对古诗理解的高度、深度、厚度也不同。所以,我认为小孩子学古诗现在不理解不要紧,可以储备在心里,将来长大了再慢慢消化,像牛“反刍”那样。只要让他们多诵读、有所意会就可,“诗中有真意,欲解已忘言”。我们应该让学生在记忆力最好的时期把这些虽然半懂不懂、似懂非懂甚至全然不懂但对学生未来人生有重要影响的诗句“吃”下去,然后用自己一生的阅历、经验去“反刍”。
鉴于此,我认为古诗教学的侧重点应该是对古诗文的积累,且可以“重在积累,不求甚解”。
一、积累——要帮助形成知识块
我做过一个调查,发现身边的老师们让学生积累古诗词的方法无非两种:一种是买一本书让学生一首一首背,一种是想到什么背什么,随意性比较大。这样学生头脑中积累的古诗就如一盘散沙,随着时间的流逝会慢慢地流失。如果采取以下方式进行积累,那么就可以把古诗聚成一串珍珠,形成知识块,这样就不容易遗忘。
(一)依靠主题,带活积累
我们每册课文里都录用了四首古诗,每首古诗都有一个主题。古诗词积累就可以依据这个主题,立足课内,拓展课外,从一年级到六年级形成一个鲜明的积累体系。如,二年级上册古诗《赠刘景文》和《山行》都是描写秋景的,读后我们会被诗中描绘的深秋美景所陶醉。《赠刘景文》写秋末之景:荷枯、菊败,橙黄、橘绿,色彩鲜明,突出了秋天的特点。《山行》描绘秋色,展现出一幅动人的深山秋色图。由此,可引导学生积累相关的诗篇,形成“秋天的诗”的主题。另外,如写花的诗:《题》、《卜算子·咏梅》等;言志的诗:《石灰吟》、《竹石》等;写景的诗:《山行》、《归田园居》等;送别的诗:《别董大》、《赠汪伦》等,我们都可以通过确立主题的方法来积累。
(二)依据生活,建立积累
根据古诗文所反映的时令进行分类积累,它能促使学生从时间的角度把握古诗文的脉搏,从而流畅地记忆。从《早春》《春江花月夜》到《夏日》、《小池》;从《秋浦歌》、《秋思》到《冬景》、《江雪》,同学们背过了灿烂的春,缤纷的夏,金色的秋,绚丽的冬。顺着四季走来,一路朗朗童音。这样在不同的节气里让学生们诵读相关的诗,不仅有助于学生梳理知识,更有助于古诗和学生生活情景相结合,为他们内化古诗词、运用古诗词埋下了伏笔。
课本里的每首古诗就好像每一个戏剧的引子、每一个景点的导游,教师得先把孩子从声、光、色的世界里引进古诗的殿堂,然后借助主题给学生指出一条条路径,让学生有可能走进更多的诗人、更多的古诗。这样,当学生想起这个主题的时候,他就能想起这个主题的相关古诗,从而实现古诗的有效积累。
二、积累——要帮助激活知识块
形成的知识块不能让其变成死石块,这样的知识是没有活力的,只有把积累到的知识放到“心”的熔炉去冶炼后,在语言实践中不断地运用,从而建立起新的知识块,这样才能真正把积累的知识变成自己的东西。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把积累到的古诗文不断地运用激活,建立新的知识块呢?给学生一个语文实践的机会很重要。
(一)课堂中的运用激活
课堂上,教师时常有意识地提醒学生运用古诗词对文章进行批注,把古诗积累与阅读教学结合起来,这是最有效的运用。如,在教学《燕子》一课时,可以跟学生说:“燕子动作敏捷、活泼可爱,古人在几千年前就写下了很多有关燕子的千古绝句,你能给我们吟诵几句吗?”学生略加思索,便想起了“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等诗句。给学生提供一个运用的平台,经常运用这些积累的古诗词说话,学生的消极积累就会转化为积极的有效积累。
(二)生活中的运用激活
古诗是古人的作文,是古人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后的表达。古诗从生活中来,我们应该让他回归到生活中去。某日,一值日生负责倒垃圾,倒了数次仍见垃圾桶满满的,长叹一声:“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那些背诵过的古诗词悄悄地走进了学生们的生活,犹如一汪清泉流淌在学生的心间,激荡着他们的情感,升华着他们对生活的认识。
(三)作文中的运用激活
关键词:作文写作 ;素材积累; 方法
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我们都知道“金素材,好作文”的道理。没有鲜活的素材,即使拥有深刻的立意、巧妙的构思、靓丽的语言,在有限的测试期间里得到高分的机率也不会很高。而素材的积累,是一个缓慢的渐进过程,不能一蹴而就。那么,如何解决材料缺乏、时间紧迫的矛盾呢?现结合工作实践,对按照人物、主题和角度归纳素材等方法进行阐述。
我自2006年来到二中后,教过3个毕业班,我了解中考试卷中有9分左右的课内文言文阅读题,6至8分的课内古诗文默写题。在初三下半学期的4和5月,我们要复习初中三年6本语文书,而中考试卷中所考到的语文书内知识仅占15分左右,上述数字的落差如此之大,自感得不偿失。今年开学时我带着这种不甘,提出一个设想:为什么不把语文书当作考场作文的素材库,让原本不到20分的试题,变成50分作文这一大股东的绩优股。这一灵感转瞬即逝的关键时刻,我果断地抓住这闪念的尾巴,尽快落实在学生的周记中。我将课本素材系统化,帮助学生在较短时间内加深记忆、理解,从而积累起丰富的素材,并探索灵活使用这些素材的方法。我的初步做法是:每当复习一册书后,都要求学生运用本册书中的古诗,连诗成文。如九年十班李鑫同学的周记作业《说日本地震》:现在,整个世界陷入危机,山洪、海哮、地震频频袭来,从中的汶川到日本福岛,世界好像“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日本地震是21世纪最大的一次地震,有日本人为自己不在国内幸免于难感到高兴,真是“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花”。不过,这只是一小部分日本人,大多数日本留学生都是“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新闻中撕心裂肺的呼救声响彻耳畔“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涌上心头。而此时,我国却不顾核泄露的危险向日本伸出了援助之手,我想所有日本人应该“感激涕零,不知所言”。身为初三学生的我,也好想对那些受难的人说一句:“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此举好处:一是积累作文素材,二是便于学生理解本句诗意思,为中考试卷中的理解默写提供一个巩固诗句字词的方法。但是,要充分利用课本素材,写出“大千中脱颖而出,寻常中卓尔不群”的高分作文来,除熟悉这些素材资源外,还要有积累、归纳和运用素材的能力。
一、按照人物归纳素材
置身灿若星汉的课本人物素材,张张鲜活各异而又熟悉的面孔在我们面前闪现。如何将这张张各异的面孔定格,化作自己文中永恒的一瞬,是大家一直积极探索的问题。面对人物,画家可以用颜料去涂抹,摄影师可以举起相机去拍摄,而考生所能做的,就是拿起手中的笔去描绘。我在课堂中经常说一句口头禅:如果把这一点引用到作文当中,效果不错。为此我上了几节系统知识归纳课。如复习八年级上册《杜甫诗三首》,当你翻看古诗文译文书时会发现初中6本书中杜甫的诗歌有7首,我按照他写诗时间的先后顺序整理为《诗圣的一生》。教学目标是增强学生归纳同类知识的意识、整合杜甫的诗歌,理解他的人生,便于学生将他作为素材中一颗闪耀的明星。根据归纳杜甫诗作的思路,我趁热打铁和同学们一起找寻、汇集初中6本书中的人物素材活水。比如李白的诗歌:七上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七下《峨眉山月歌》、《春夜洛城闻笛》,八上《渡荆门送别》、《送友人》,八下《行路难》、《宣州谢楼饯别校书叔云》,九下《月下独酌》。
二、按照主题归纳素材
主题是文章的灵魂,是选材的依据。材料是为中心服务,是中心的依托。学完初中6本语文书后,可从所积累的素材中提炼主题。也可按相应主题归纳素材,继而运用。比如:杜小康的孤独之旅、狗娃的变脸传承经历、枣儿渴望爸爸早日归家的心酸都会触动学生的情感体验,不失为作文中有关成长之类的素材;七年级下册方仲永的神童之变,吕蒙的非复吴下阿蒙,八年级下册宋濂的艰苦求学经历,还有七年级上册朱熹的《观书有感》,皆适合端正自己学习态度的作文;七下刘长卿的《送灵澈上人》、八下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八上李白的《送友人》送别的主题一目了然;七年级上册王湾的《次北固山下》、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七年级下册岑参的《逢入京使》、八上李白的《渡荆门送别》、孟浩然的《早寒江上有怀》、崔颢的《黄鹤楼》等诗词的思乡之情浓烈之至;唐雎、陈胜、墨子、曹刿等人都可作为歌颂有才能有胆识的人的典型人物。除此之外的爱国之情,寄情山水的怀才不遇的愤懑都可以用语文书的内容对号入座。
三、按照角度归纳素材
我们经常和课本相伴,出现在课文里的让我们记忆犹新的文人墨客有很多。在考场作文中,在阐释某一概念的内涵或者表达某一个观点时,我们不妨独具匠心,从不同角度把一些与自己要表达的立意有共同点的名人归纳组合在一起,恰到好处地引用化用名人典故、诗词、名言警句,令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能很自然地引起共鸣,增加文章的文化含量、名人效应或人文精神。且所选用的材料是新鲜的甚至是具有独创性,才没有“嚼人家嚼过的味道。”如:《沁园春 雪》、《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和《咏雪》《湖心亭看雪》中的“雪”字着实是一个角度,借“雪”来抒发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歌颂无产阶级革命英雄的一腔豪迈之情;抒发了岑参对朋友武判官的送别之情。抒发了两代人的生活雅趣和文化的传承,显示谢道韫的才气;抒发了张岱清高自赏的品质和淡淡的哀愁。
九年四班田卓雅同学,把自己变身为明月,以明月身份看待杜甫“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的留在心底的思念,苏轼“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留在心底的美好祝愿,李白“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表天览明月”留在心底的远大志向,从而激励自己发出夺目的光芒。同样是选用月的素材,赞颂古人以明月为系抒感,紧扣题目《留在我心底的风景》。但她这种另辟蹊径的切入角度,成为写“风景”作文中一颗闪耀的明星。同样的作文题目,九年四班于璐同学小标题作文,“长风破浪,济沧海”“上绝顶,览众山”“除弊事,惜残年”从李白,杜甫和韩愈的诗词中的名句切入;张致禹“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月影如涛,桑田变沧海”搜集天下美景,融多种文言词句片断,从文言文中写山水的角度切入; “口的巨人,行的高标”的闻一多 “政通人和,百废俱兴”的滕子京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范仲淹为九年十班李明扬的作文素材,其中的亮点是根据语文中人物吾日三省吾身,端正自己平时对待学习压力大的态度,从三人身上的人格魅力角度切入;王雪纯同学从“秋天”切入,热烈赞颂与秋天有关的人物的精神,且以刘禹锡《秋词》中我言秋日胜春朝作结,升华主题;还可以《醉翁亭记》的禽鸟、《斑羚飞渡》里的镰刀头羊,华南虎的不羁性格,《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中快乐的鱼等动物的角度切入;亦可以《爱莲说》中的莲,《桃花源记》中的桃花等植物角度切入;角度无处不在,只是缺少发现。素材应有尽有,只是有待整合。
四、套用古诗文,趣味横生
孔子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在这种形式中,考生需要首先确定好要表达的主旨,然后运用生动的语言展开联想,自然而巧妙地将人物与材料连接在一起,做到自然明快,水融。如:九年十班的张宏泽同学,借《陋室铭》格式表达同学之情。房不在大,能住就行。人不在多,热闹则行。家虽简单,却很温馨。墙顶上有缝,蟑螂入帘轻。谈笑有同学,往来无长辈。可以打扑克,嗑瓜子。无书声之乱耳,无学习之劳心。左边张延城,右边布晓旭。吾曰:“何陋之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