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上林湖

上林湖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上林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上林湖范文第1篇

江南,在我的梦里,被一派清凉的湖水环绕着,白墙黛瓦之间流淌着她眉宇之间的秀气,到了傍晚,即将穿过桥洞的乌篷船与船桨留下的精致水纹,啊!水面上还有漂浮着的桃花瓣。

江南,又像极了一个背着行囊走四方的少年,手中的锄头刚抵过金矿,就迫不及待的卸下了身上的行囊,一座座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山退一程又退一程。

而那一日终于见到了上林湖的面容,终于,我找到了寻寻觅觅已久的梦中的江南!

此时的上林湖,环绕在烟波雾影当中,好像忽地,朦胧中就会出现一个丁香般的女子,优雅的划着小船,与我共欣赏着上林湖看不厌的湖光山色,这洞天,没有了往日的喧嚣繁扰,此时,水里又映出另一个洞天来,山水相拥环抱,好像有心思的少年早在心底埋下了“为伊消的人憔悴”的种子,还有那水鸟,轻盈的落在水面上,他将头深深地埋进翅膀里去,把灵动的脖子扭得淋漓精致,他爱着土地!

上林湖,你是江南最美的剪影,这剪影并不是白墙黛瓦小桥流水,而是你那能洗铅华的湖水,和青瓷堆砌起来的文明碎片!这样不经尘染的你,悄悄地潜入了我的梦中,使得我魂牵梦绕。

梦影桨声里,天犹寒,水犹寒,山是归根山,水是忘情水!这样不经尘染的你,竟完整的书写了我梦中的江南!

上林湖范文第2篇

青瓷为瓷器之祖,越窑是青瓷之宗。越窑青瓷被称为“母亲瓷”,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青瓷窑系,早在东汉时,中国最早的瓷器已在越窑的龙窑里烧制成功。越窑持续烧制了1000多年,于南宋初停烧,是中国持续时间最长、影响范围最广的窑系。作品以光素为主,也有划花、刻花、堆贴和镂空的纹饰。常见的纹饰是花鸟、水草和人物等。线条流畅简洁,纤细生动。晚唐五代时期诞生越窑青瓷极品工艺——“秘色瓷”,釉面青碧,晶莹润泽,如宁静的湖水一般,清澈碧绿。

古越有湖名上林,湖畔有窑称越窑。曾经在一本旅游手册上看到如此描写上林湖越窑遗址:“小船驶过,可以透过清澈的湖水,看到湖底无数的古代瓷片、窑具……”瞬间有了奔赴宝地,一睹为快的冲动。

盛夏七月,一个雨过天青的午后,我们来到慈溪,从上林湖畔开始,探寻越窑青瓷的故事。从市区出发,不过半小时车程,就到了上林湖畔,湖水中、浅滩上,躺着无数瓷器碎片,清亮的、灰暗的、浅淡的……弯腰拾起几片,细细凝视,猜测这沉睡千年的故事。坐上船,摇摇晃晃,看着湖底的瓷片,真有一种穿越时空,回到晚唐的感觉。

船停,拾阶而上,山色掩映中,是一座古龙窑,旁边石块上写着荷花芯窑址。古窑40多米长,2米多宽,沿斜坡而建。那些温润如玉、青绿中略带闪黄的越窑青瓷,便是在这龙窑的烈火中诞生……

古代烧窑的成品率低,差的就直接砸碎倒湖边了。越窑盛时,环上林湖有青瓷窑120多处,终日炉火不断,难怪湖边那么多瓷片,难怪这里被称为“露天博物馆”。如今,只剩下一具龙窑,满地瓷片,平静地躺在这里,见证着“古陶瓷碎片俯身可得”的传说。

九秋风露越窑开

当人们发现陶器固有的缺憾以后,瓷器文化的胚芽便在制陶业的土壤中徐徐萌动;当人们发现釉的神奇,伴以烧成温度、焙烧气氛、胎釉收缩技术的娴熟后,原始瓷犹如一道亮丽的风景,横亘在浙江东北部。其时,越国稳固,便成了原始瓷的中心产地。

东汉中晚期,从原始瓷蹒跚走来的成熟瓷器在浙江上虞创烧成功。随着制瓷技术的播撒张扬,一个颇具规模的瓷窑体系迅捷在宁绍地区形成,其伟岸雄风一直接续到北宋。因窑址主要分布在今浙江上虞、余姚、绍兴、宁波等地,这里原是古越族人居住地,唐时称越州,越窑因此得名。

说越窑青瓷的历史是中国半部陶瓷史并不为过。从东汉到南宋,1000多年的烧造历史中,越瓷创烧、发展、鼎盛和衰落的发展过程,直到南宋初年停烧,经历辉煌、技艺失传。尤其隋唐时,经济的发展使得陶瓷工业的制造技术突飞猛进,窑场扩大,作坊激增。唐中期,余姚县上林湖窑产品因为质地超群被朝廷录为贡瓷,并置官监烧。此后,品质愈发晶莹的越窑备受文人雅士推崇。顾况曰“舒铁如金之鼎,越泥似玉之瓯”、孟郊曰“蒙茗玉花尽,越瓯荷叶空”、许浑曰“越瓯秋水澄”、郑谷曰“茶新换越瓯”……

到了晚唐,越瓷贡品中出现一个“千古绝唱”——秘色瓷。造型优美,胎体细薄,釉层均匀,釉色青翠,青瓷追求“似玉类冰”的釉色得到完美体现。秘色瓷烧制成功不久后,吴越国就把烧造秘色瓷的窑口划归官办,命它专烧贡瓷,成为“臣庶不得使用”。秘色瓷,偏偏不明说是青瓷,也不像宋代那样,取些豆青、梅子青等形象的叫法,却用了一个“秘”字,着实逗弄得后人伤了一千年的脑筋,而细想想,这个“秘”字又包含了多少实与虚的内容。如此极富深意的名称,恐怕只有浸泡在诗歌的唐代人才琢磨得出。

南宋初,随着越窑的停烧,举世闻名的“秘色瓷”和秘密配方一同消失了。直到1987年,陕西法门寺地宫出土数件瓷器,釉色青翠匀净,造型精巧端庄,胎壁薄而均匀,尤其是湖水般淡黄绿色的瓷釉,玲珑得像冰,剔透如玉,匀净幽雅,令人如痴如醉。直到看见物账碑上“瓷秘色”三个字,古陶瓷专家才恍然大悟:原来它就是越窑青瓷中的极品——秘色瓷,只是从前相见而不相识罢了。

在这之前,秘色瓷一直是个谜,只知道它是皇家专用之物,有越窑烧制,从配方、制胚、上釉到烧制,整个工艺都是秘不外传的,其色彩只能从“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 去想象……

越泥似玉发茶香

走进慈溪博物馆,近千件越窑青瓷看得眼花缭乱,也打破了心中青瓷的一贯形象,它不是那么“青”,有一点偏“黄”,看惯了粉青和梅子青,刚开始有一点不习惯,可一件件看下去,竟觉得这才是青瓷原本的模样,如此越发遗憾不得一睹秘色瓷的模样。

瓷青而茶色绿,陆羽在《茶经》中说越瓯“类玉、类冰”,夸的便是秘色瓷。直到今天,秘色瓷仍然被抬到一个神秘的地位。之所以如此,还是在于技术上难度极高。青瓷的釉色如何,除了釉料配方,几乎全靠窑炉火候的把握,不同的火候、气候,釉色都可以相去很远。要想使釉色青翠、匀净,而且稳定地烧出同样的釉色,那种高难技术一定是秘不示人的。

正因为如此,在恢复越窑青瓷生产的各地,都以是否能恢复秘色瓷作为恢复技艺的关键。

我们又来到坎墩大道的浙江中立古陶瓷博物馆,这里6月初曾举办过一次“复制唐五代宋上林湖原生态越窑秘色瓷鉴赏会”。随着越窑遗址再度入围世界申遗目录,现在慈溪兴起了恢复古秘色瓷烧制术的热潮,有的已见成效,闻长庆是其中一个。

65岁的企业家闻长庆是个收藏家,4年前开始研究秘色瓷,“烧秘色瓷,最重要的就是原材料瓷土,要达到古人的水准。”我们看到他的制作工场堆满山上挖来的瓷土,几个大水缸权当古人的沉淀池,用古法对瓷土进行腐化、筛选和沉淀。“古人要沉淀3年,这样腐化出来的土质,和液体一样,瓷土的质量最好。我们没有条件,只能用水缸代替,最多沉淀半年就要用了。”与成堆的瓷土一样堆着的还有满堆的柴火,熊熊燃烧的柴窑,一窑要烧36个小时。瓷土容易,釉料和烧制的温度就只能靠实验了。他自制了很多釉料,根据不同的配方做出一个个小标本,与古物进行颜色和成分对比。

经过上万次的烧制,尽管10个烧坏9个,他还是烧出了葵口洗、盏等品种。从外表和成分数据上看,已是秘色瓷。其中一个葵口洗,还在“宁波市第五届工艺美术精品展览会”上获得过金奖。尽管他烧制的作品从外表到本质距离秘色瓷都还有差距,但已经非常不错。

春风大雅能容物

恢复秘色瓷的还有宁波工艺美术大师施珍,不过,她更多的精力放在越窑青瓷技艺的传承上。

来到上越瓷艺研究所,适逢研究所“满窑”。施珍小心翼翼地把装好瓷坯的匣钵搬到窑膛,分行码好,次第安排好窑位。“这里是我近两个月的作品,记不清烧了多少窑了。”施珍轻轻地关上窑门,开始了又一次让满满一窑瓷坯“蝶变”的烧制过程。

施珍家学渊源,是中国著名陶瓷教育家施予人的孙女,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1997年,作为中国第一个陶瓷美术领域的交换生,赴韩国首尔产业大学陶艺科进修。和很多从学徒做起的陶艺大师相比,施珍不仅有着稀有的中西合璧的“学院派”背景,还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浙瓷协会会长徐朝兴惟一的女弟子。

2001年,她成立上越陶艺有限公司,专注让作品来说话。2011年,又创立了上越瓷艺研究所,开始潜心研究探索越窑青瓷烧制技艺的传承创新。

上林湖畔层层叠叠的青瓷碎片时常触发她的灵感。跳刀金鱼双耳瓶、越窑系耳纹草洗、缠枝葵口瓶……上越研究所作品陈设间摆放着数十件施珍的得意之作,件件釉层柔和淡雅,匀润如玉,灵动清澈。“创作时,我能感到古人的脉动和气息。”从施珍的作品中能看到越窑青瓷的影子。

最让业内称道的是她独创的立体填釉技艺。根据在韩国的求学经验,她在高丽青瓷平面填釉的基础上,创造出独特的立体填釉法,又辅以阴刻和阳雕,让古老的越窑青瓷焕发出全新的光彩,而她也藉此拿到了浙江工艺美术的最高奖。

复原越窑难在如何烧制出如薄冰美玉般的秘色。经过多年仿古尝试,施珍已能将越窑的“秘色”诠释出来。但她觉得光是仿古,难以成功。她试着从理论研究方面找到突破,主持了“越窑青花瓷”研究课题,旨在通过越窑青瓷和传统青花元素相结合,研制“当代越窑青花瓷”,已获得国内许多专家的关注和肯定。

“古窑薪传,青瓷增辉”是施珍在微信上的签名,创作之余,她还要忙着做青瓷烧制技艺的传承与发展,目前主要是培养学徒,提供中小学生陶艺体验艺术基地,已经通过立项,获得了8万元财政补助。所以研究所的二层小楼时常有成批的陶艺小爱好者光顾,她免费提供给孩子们陶泥、烧制工具,教孩子们读懂青瓷内涵。“传承就是要承上启下,”施珍说,“教这些孩子跟艺术创作一样重要。”

秋水文章不染尘

所有做越窑青瓷的艺人中,孙迈华的产业是做得最好的。他的公司慈溪越窑青瓷有限公司,距离上林越窑遗址不过3公里。

2001年,慈溪市决定全力恢复越窑青瓷的生产,重塑逝去的越窑文明。孙迈华就是在这一年被“引进”到上林湖的。选中孙迈华,是因为他烧制青瓷的技艺精湛。他说:“北宋末年,上林湖一部分瓷工迁往了龙泉,从某种意义上说,龙泉青瓷是越窑青瓷的延续。”

作为“引进”人才,孙迈华不负所托烧制成功越窑青瓷。2011年5月,越窑青瓷烧制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他更是成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越窑青瓷烧制技艺传承人。

这两年,不少报道越窑青瓷的媒体,都提到了孙迈华。然而,在业内,部分人并不认可他,提及这个名字,都说他是龙泉青瓷的人。但是,他的产业的确做得不错,公司规模虽然不大,但已经陆续开发出人物注子、鸡首壶、八棱瓶、倒流壶、平口牡丹瓶、原始瓷罐、瓷碗等不同品种的产品。其中,不仅有传统的器形仿制品,还有根据客户要求的样式、图案而开发出来的新品。

上林湖范文第3篇

关键词:苑囿;治山;理水;中国;古代

中图分类号:K878.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1-0230-03

苑囿,又称皇家园林,它是封建帝王为自己建造的园林,是皇帝进行游玩、享乐、理政、朝臣、寝居等活动的重要场所。中国历代帝王都有建造苑囿的嗜好,现存的苑囿大多是明清两朝的遗物,它们是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也是美轮美奂的名胜景观,它们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体现了中国古典园林造园艺术的卓越成就。在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艺术中,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崇尚自然,模仿自然,创造与自然和谐的美。中国古代苑囿中有许多杰出的造园艺术手法,而治山理水是其中最重要的手法之一。在苑囿中通过治山理水等造园艺术手法的运用,使苑囿达到了“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美妙境界。

一、中国古代苑囿中的山水概述

中国古代苑囿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商周时期,中国就开始了囿的营建。商纣王在位期间,他大兴土木营建园林

――囿。《史记・殷本纪第三》记叙了商纣王在囿中荒的生活:

“益广沙丘苑台,多取野兽蜚鸟置其中。慢于鬼神。大乐戏于沙丘,以酒为池,悬肉为林,使男女倮,相逐其间,为长夜之饮。”

“厚赋税以实鹿台之钱,而盈钜桥之粟。益收狗马奇物,充仞宫室。”[1]

公元前11世纪,周文王筑灵台、灵沼、灵囿,其中灵囿最负盛名。周文王时的“灵囿”[2],方圆70余里。春秋战国时期,“楚庄王筑层台延石千重,延壤百里。”[3]吴王夫差筑“姑苏台”,郑国筑“原囿”,秦国建“具囿”[2]。鲁国筑“朗囿”[3],各诸侯之间相互攀比,建囿之风盛极一时。这一时期的囿大者不过百里,小者40里左右。除了利用自然的山陵、水池外,已开始出现少量的人造假山、池塘。

从秦朝起,囿已被称为苑或苑囿了。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便开始大规模兴建苑囿。秦代最早营建的苑囿是上林苑,秦始皇十分迷信神仙方术,他在上林苑中挖池筑岛,引渭水入池以作海,池中象征海上的神山蓬莱山,山上建有“兰池宫”。

到盛汉时期,汉武帝刘彻将秦代上林苑进行了修造,建成后的上林苑占地十分广阔,上林苑中还开凿了许多称作池的湖泊,其中昆明池面积最大,方圆40里。汉武帝还在建章宫北建太液池,这是一个碧波荡漾面积宽广的水域,池中筑有高达20丈的渐台,并在水中堆出蓬莱、方丈、瀛洲三座神山。这三座神山的出现,形成了后世皇家园林中被奉为经典,为历代仿效的一池三山的苑囿模式。

南北朝时期,苑囿有如下特点:宫苑的规模小于秦汉时期,南方的宫苑逊于北方,在苑林设计方面,不再讲求广漠巨大,规模雄伟,较多地关注山水的细微部分,同时吸收了士人园林的一些优点。造园艺术受山水诗画的影响更加注重崇尚自然,突出山水风格,人工山水已成为园景的骨干,中国园林风格有了第一次大的转变。

隋唐时期是中国苑囿建设的一个高峰期,隋炀帝在洛阳营建显仁宫,他向全国各地征集奇材异石、嘉禾异草、珍禽奇兽,来充阗苑囿。他还建造西苑,周长二百里,苑内有海,周十余里,海中筑蓬莱、方丈、瀛洲诸山,高百余尺。苑内还布置五个湖泊,并挖渠迂回勾通,网络成一个周流完整的水系。唐代最著名的御苑是华清宫,它南依骊山,北靠渭河,这里天然温泉涌出,山上瀑布飞溅,重岗青翠,风光旖旎。

艮岳是北宋最著名的御苑,它是一座以杭州凤凰山为蓝本,在平地上凿池堆山所建造的大型山水园林。苑内山林岩壑,俊幽高深;叠石树峰,实胜天然,人游其间,如身置深谷幽岩之中。

明清时期掀起了中国园林艺术发展的新。明清两代的苑囿保持、继承了历代皇家园林的特点和精华,并有重大的发展和创新,使中国皇家园林艺术达到了封建社会的最高水平。

明代的皇家园林,仍以万岁山(琼华岛)、太液池(今北海)为主体,西苑和太液池是明代御苑的杰作。当时将太液池向南拓展,成为北海、中海、南海三海相连的水域,在紫禁城西部形成一道宽狭相间的水面屏障,在三海沿岸和琼华岛上增建殿宇楼阁,总称西苑。

清代最著名的苑囿是北京西郊的颐和园、圆明园和承德避暑山庄。颐和园占地4 350亩,昆明湖占总园面积的3/4。昆明湖水面广阔,有长堤将其分为南湖与西湖两区,昆明湖中建有三岛,象征传说中的三座神山,其中南湖中的岛叫南湖岛,它与万寿山遥遥相对,形成宾主呼应之势。圆明园规模宏大,占地面积五千二百余亩,是京城最大的苑囿。园内有前湖、后湖和福海,三水域占地近两千亩。圆明园是采用平地挖池堆山、分区布局、集锦式造园的手法建造成的大型山水园林,有一百五十多个景点,既不雷同,又和谐统一。承德避暑山庄是清代在北京地区以外建造的一座规模更大,更具游乐性和浓厚山庄情趣的大型苑囿。 苑内分为三区:湖区、平原区和山峦区。湖区的中心有如意洲、月色江声、环碧三个岛屿,中间连以长堤,它们将湖区分为六个水域。平原区位于湖区的北部。广大的山区横亘在山庄的西北部,占整个山在面积的80%以上,有数条峡峪自西北斜向东南。 避暑山庄利用先天的地利,开拓出了七十二处优美的景点,构成广阔奇特的风景区、成为世界园林实例中的伟观。

由上可见,两千多年来,山和水这两种造园要素在中国古代苑囿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突出的价值,它们既是园林中优美景观的组成部分,同时也体现了一种高超的建园艺术和技巧,其中蕴涵着古人热爱自然,与自然和谐相融、天人合一的审美情趣。

二、中国古代远苑囿中的治山

苑囿中的治山是指在苑囿建造假山,或者是利用苑囿范围内的自然山来造景的造园艺术手法。山是大自然的一种地形地貌,它首先以其高峻的形象,容易引起人们的注视,同时以其连绵起伏的雄姿,如画的构图,如诗的意境,展示着自身的美,从而激发起人们对美的遐思,对美的向往。山,作为自然美的一个典型代表,必然要被作为一个园林艺术要素吸收到苑囿中去。

在中国古代苑囿中,为模仿自然,再现自然,符合园林化的造园需要,山也就增加了许多新的意义。山在苑囿中的意义主要表现在:(1)造景,特别是在平地造园的情况下,用人工修造的山来造景是惯常采用的方法。(2)衬景,即用人工筑成的山来衬托其他的景物,如,在避暑山庄和外八庙的许多建筑中,都建有假山来作衬景。(3)赏景,即建造假山作为登高欣赏其他景物之用。如北京皇城内的景山。(4)障景,用人工堆叠的山来形成一道屏障,隔断人们的视线,避免所有景物一览无遗,如避暑山庄湖区的洲岛上建造了许多用作障景的土山。(5)分隔区域, 即为了分区造景的需要,修筑连绵的土山来分隔区域,如,在圆明园中有二百五十多条人造山丘,把园林分成许多相对独立的景区,这些土山既为各景区创造了一个幽雅、宁静的环境,又为各景区起到了背景和气氛烘托的作用。

中国苑囿中的山,种类多而齐全。按山的成因分:有自然的山和人造的山两种。自然的山是造园选地之前,该地原来就存在的山,如唐代的华清宫、南依蜿蜒起伏的骊山;承德避暑山庄里,原来就是一片广袤的峰峦。苑址内的自然山本身就为园林的设计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园林中的人造山按质料构成有土山、土石相间的山、石山三种。土山,常用开挖池沼、疏浚河道的土筑成。它坡度平缓宜于绿化,满坡林木给人以自然山林的外貌形象。土山经雨水冲刷,容易造成水土流失,山脚用石块垒砌防护,这便形成了土石假山,以土为主的土石山,常点缀一些山石,或取其挺拔雄伟之势,或铺地以作磴道。以石为主的土石山,或在其四周培土或在其顶部覆土,栽上花木,以衬托山势。石山,全由人工用石块垒砌而成,苑囿中常见的石山有两大类:一类叫湖石山,湖石是一种灰白透青的石头,外形多由曲线组成,石形千奇百怪,给人的感觉是圆的,上面有许多透空与不透空的孔窍。一类叫黄石山,黄石外形多由直线构成,颜色呈黄色或棕红色,总体感觉呈方形。苑囿中用来堆叠假山的石块中不乏巨型的石头,以其能表现出山石的自然美者为佳,如,能够表现出山的雄、奇、俊、俏、险、幽等特征者。

古代苑囿还有大量的园石,古代园石的挑选标准是瘦、透、漏、皱、丑。“瘦”是指石头的外形修长纤细不臃肿。“透”是指空洞和空洞之间有相联通的孔道。“漏”指石头上有天然的空洞。“皱”指石头表面有丰富的天然凹凸起伏纹理。“丑”指石的憨拙,丑到极处便是美到极处。对园石的这种审美标准是古人在长期的造山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苑囿中点缀一些园石,可以增加园林的景观,使园林更加生动。

苑囿中有许多假山闻名于世。如北海的静心斋,其假山以北方石材堆叠,规模很大,在中心湖面的四岸展开,峰势舒缓,无论从哪一个方面看出,都能够得到峰峦叠翠的壮观景色。颐和园前山坡上的大黄石山和后山坡上象征铁围山的假山,高20多米,外形气势恢弘,山内岩洞千变万化。这两处的假山都与真山相连,且溶为一体、精彩之处,叫人真假难辨。

苑囿中治山与添加点缀景物是紧密相连的,在这方面,古人积累了许多重要的经验:关于治山,“定宾主之朝揖,列群峰之威仪,多则乱,少则慢”,“山要回抱”,“山知曲折,峦要崔嵬”,“山头不得一样”,“千岩万壑,要高低聚散而不同,叠■层山,但起伏轩昂而各异。”……关于点缀景物,“山藉树而为衣,树藉山而为骨,树不可繁,要见山之秀丽;山不可乱,须显树之光辉。”[3]等等,可见古人对自然山景美认识的深刻,要达到这种境界,只有通过精心的治山和绿化配置才能如愿。

总之,苑囿中的山,不论它的位置、大小或由何种质料的石材构筑而成,都力求气势雄伟,姿态万端,并须近乎自然。选择和布置各种绿化,是为了丰富山石、池水的景色,从而构成精美的景观画面,以再现自然之美。

三、中国古代远苑囿中的理水

苑囿中的理水是指在苑囿中修造各种水体,或者是利用苑囿范围内的自然水来造景的造园艺术手法。

水是地球上与人类生活最密切的物质之一。地球上没有哪种物质像水那样易于拨动人的心弦,使人有所思、有所悟。爱水是人类的天性。

水是万物生长之本。园林万木欣荣,百花吐艳,走兽悠游、飞禽欢跃,呈现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无不以水为源,所以古人称水是园林的“血液”。

园林中有了水便可以创造许多优美的景致,如,造出或浩淼广阔,或蜿蜒曲折,或小巧别致的各种水的静景;或造出飞瀑流泉的水的动景。还可以在水里栽种各种花草,在水上建桥,在岸边建亭楼廊舫等等,利用水来造出各种美景。因此,水是中国古代苑囿中必不可少的造园要素之一。理水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杰出的造园艺术技巧。水在苑囿中的精妙利用,充分体现了苑囿是人化的自然这一评价。

苑囿中的理水,无论是“静”还是“动”,水面是大是小,一般都遵循以下四个原则:

首先,组织水景要因地制宜,顺应自然。在苑囿的座基地域内,随地形地貌的变化和水源的情况布置水景,既便于造出优美的水景,又可节省人力物力。因此,造园家们在苑内组织水景时,特别注意顺应自然。颐和园的昆明湖和西苑的三海都是浚引西山、玉泉山之水组织而成的大面积水景。

其次,苑囿中的水以活为佳,忌水体成为死水。园林中的水必须要有来源,水入园处处理要自然,出水处要畅通,这样园中的水才能保持流通,成为活水,园水才能保持洁净和富有生气。为了保持水体流通,中国苑囿中许多大面积的水域都建有一套切合当地实际情况的工程设施,如堤、桥、堰、闸等,运用得极为巧妙,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再次,水面的处理曲折有度,宽窄相宜,分聚得当。苑囿中水域的形状几乎都是不规则的几何平面,这种形状是通过人工堆叠土岸和石岸约束水体形成的,造园者们有意识地把水岸建造成逶迤曲折的形状,很少做成整齐划一的直线形,使水面给人留下岸曲水回,变化多端的印象。宽窄相宜则指苑囿中的水面该宽则宽,该窄则窄,宽处则尽其舒展,浩渺辽阔;窄处则如带缠绕,顺畅自然。分聚得当是指苑囿中对“大”、“小”两种水面的处理方法。一般地说,水面小则聚,水面大则分,并采取多种多样的水面划分方法。苑囿中水面小则聚的例子很多,特别是在“园中之园”里更常见。如西苑北海中的静心斋,颐和园的谐趣园、避暑山庄中的文园,由于空间相对较小,水面都采取集中的方式,然后围绕水域,布置各类建筑及景物,给人的感觉倒也很完整、紧凑、和谐。苑囿中对面积广阔的水面,一般都采取了分区的处理方法。对浩渺水域的分区并不是简单地平均划分,通常做法是保留一个面积最大的水区,将其余水域规划成几个较小的水区,这些小水区的形状大小也不雷同,尽量做到多样化,使其更符合自然的意趣。如颐和园中的昆明湖,总体上被分为前湖和后湖两大部分,前湖又分为南湖和西湖,南湖最为辽阔,占整个昆明湖面积的绝大部分;西湖又被分为两个湖区,南湖与西湖间以长堤隔开。后湖被分为六小湖,三千二百多亩的昆明湖经过这样的划分,使水面极富变化,妙趣横生。在苑囿中面积最大的水区里,通常还有一个“一水三山”的布局模式,山指水中建造的岛屿,象征传说中的三座神山,以祈求长生不老。在大面积的水域中建岛,实际上是对水面的一种抽象的、间接的划分,它的好处是:不至于使广大的水面显得空旷和寂寥;它为湖面增添了景致;它易于引起游人登舟泛水的欲望;它不仅没有破坏水面的辽阔,反而更能映衬出水面的广大,且能使人产生无穷的联想。

最后,水面同其他园林要素之间的配合,要主次分明、相互映衬。或以表现水面为主,则其他园林要素,如亭、台、舫、榭、堤、桥及各种建筑小品,成为水景的点缀;或以某个重点景观为主,如山屿、楼阁等体量高大的物体,则水面就成为衬景,并根据宾主地位,随宜布置各种景物。

可以说,中国古代苑囿的自然美,很大程度上应该归功于治山理水这两种造园艺术手法的灵活运用。在苑囿中,通过治山理水等造园艺术手法的运用,创造出了许多精美绝伦的景观,因此,苑囿常常被人们称之为“人间仙境”,它体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非凡创造力,以及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参考文献:

[1] 《史记》:《史记・殷本纪第三》:第1版[M].北京:中华书局,1959:105.

上林湖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丘台;圃囿;宫苑;皇家园林

中图分类号:TU-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5-148-01

一、殷商时期

中国最早有史可证的王朝是殷商,从殷商出土的甲骨文中发现了以满足“人王”精神需要为主要特征的“囿”、“圃”的叙述。而且商代社会进入了畜牧的最盛时期,物质文明达到了相当的水平,具备了一定的造园基础。而到了商纣时期,“圃、台”作为之前的狩猎、祭祀的物质功利性已经十分淡化,可以说它已经超越了功利价值逐渐演变为具有审美价值的建筑了。据此,有关专家们推测,中国皇家园林始于殷商。考古学揭示河南省偃师市商朝王宫后院的水池遗迹,证明了至少在3000多年以前就有了用于休闲娱乐的自然趣味空间——园林。“丘、台”建筑主要是模仿山岳、象征神授的权力,所以主要由直线和斜线组成,孤高巍峨,是一种强烈表现体积感和力量感为特点的“团块美”,这是皇家苑囿的最原始形式。

商、周时期的皇家苑囿还处在园林发展的初期阶段,就造园艺术来讲,自然还是很不成熟的。就造园思想而论,则是以崇拜自然、追求自然为基础。其表现是,在模拟一个狩猎游戏的自然环境中,集中一些珍奇动物植物,兼做集景似的猎奇鉴赏,园林景象还谈不上表现统一主题的有机艺术结合。然而苑囿中必设高台,以代替接天地的山;筑台必取土而成池,所以这便蕴含了未来皇家园林中有山水园的基础。

二、秦汉时期

公元前221年秦王赢政“吞二周而亡诸侯”,中国第一个造园就出现在秦汉。秦汉宫苑运用蓬莱神话思想体系构建“一池三山”的山水布局,由此,水体、山体的建筑成为鼎足而立的中国传统皇家园林的景观要素。上林苑始建于秦始皇时期,扩建于汉武帝时期。上林苑瑰丽宏大,是秦汉强大的象征,北I临渭水,西至周至县界,周围两百多里。从上林苑的自然山川来看,有巍峨壮观的终南山,岩石奇异,茂林修竹,景色十分壮观。上林苑中还开凿了巨大的人工湖——昆明池。在上林苑建修了36个宫殿区域,其中有12个宫,如建章宫、承光宫、望远宫、蒲陶宫等。有36个观,如白鹿观、象观、鹿观及射熊馆、博望馆等。离宫别馆建筑壮丽,金碧辉煌。汉武帝在上林苑中栽植大量名果异树,奇花艳卉。在上林苑中还养育珍禽异兽,有虎、熊、鹿、野猪、狐狸、兔子等百兽。还有各种鸟类,有山中鸟、树上鸟、水中鸟等。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营造宫室,规模宏伟壮丽。这些宫室营建活动中也有园林建设如“引渭水为池,筑为蓬、瀛”。汉代,在囿的基础上发展出新的园林形式——苑,其中分布着宫室建筑。上林苑是秦汉时期皇家园林建筑宫苑的典型。

总之汉代皇家宫苑包含了多种园林形式和技法,如栽树移花、凿池引泉的运用,叠石造山、动物造景、水面划分、山水及植物的配置、利用和改造自然等艺术和技法,是秦汉时代环境艺术的典型,并未后世皇家园林的修造和管理提供了基本模式。

三、魏晋南北朝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园林发展史上的重要转折时期,对自然美的欣赏更趋自觉,渴望与天地同流,皇家园林受到士人园林的影响,这一时期,由于艺术观念发生质的变化,皇家园林面貌发生了很明显的变化。譬如魏初文帝曹丕黄初元年筑华林园,是在汉旧苑的基础上扩建的,园址在洛阳,园中以人工堆成土山、石山,开凿水池名“天渊池”,引谷水绕于殿堂前,形成院内完整的水系。沿水系有雕刻精致的小品,园中动物植物花木俱全,并有公演出娱乐的场所。以上所述的皇家园林虽没有完全除去汉代宫苑的“体天象地”,“一池三山”式的人间活神仙境的构造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同时还发展了古代苑囿中对山水的处理手法,布局以山水为主干,构成重岩立岭山路崎岖的景致。并且都有林木掩映,楼观高下随势,力求达到妙极自然的境界。

四、隋唐时期

隋文帝统一了中国,在其全盛时期以极大的气魄,隋炀帝杨广,吸收了东晋、南北朝以来士人园林艺术趣味和艺术手法,大造宫苑,最豪华壮丽的是洛阳的西苑。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全盛时期,推崇气格刚健之美。园林从仿写自然美到掌握自然美、并由掌握到提炼,进而典型化,以取石造山,有若天成作为园林艺术创造和品评的最高标准。使我国古典园林艺术从自然山水园向写意山水园过渡。比如建于骊山山麓的唐代离宫华清宫等。

五、宋元明清时期

上林湖范文第5篇

南青:指的南方浙江的越窑青瓷。以慈溪县上林湖、上虞县窑寺前的产品最具代表性。从商周战国秦汉六朝几代,这里一直以烧制青瓷为主,具深厚的制瓷基础和技术力量,至唐代技艺更加娴熟,被称为“诸窑之冠”。

北白:指的是北方河北的邢窑白瓷,以内丘城为中心发展起来。其历史可上溯到北朝,隋后期曾短期繁荣,经过唐早期的低靡,唐中期生产极盛,晚唐开始衰落。

南青北白瓷质极佳,晚唐时代,击瓯作乐风靡,用一些越瓯、邢瓯注以多寡不同的水,击以成乐,声音极其美妙。

(来源:文章屋网 )

上林湖范文第6篇

名胜介绍

日月潭:日月潭是台湾著名的风景区,是台湾八景中的绝胜,也是台湾岛上唯一的天然湖泊,其天然风姿可与杭州西湖媲美。湖面海拔740米,面积7.73平方公里,湖周长35公里,平均水深40米。潭中有一小岛名珠仔屿,亦名珠仔山,海拔745米。以此岛为界,北半湖形状如圆日,南半湖形状如一弯新月,日月潭因此而得名。日月潭本来是两个单独的湖泊,后来因为发电需要,在下游筑坝,水位上升,两湖就连为一体了。潭中有一个小岛,远看好像浮在水面上的一颗珠子,故名珠仔岛,现在叫光华岛。以此岛为界,北半湖形如日轮,南半状似上弦之月,因名日月潭。旧台湾八景之一的“双潭秋月”就是由此而来。日月潭之美在于环湖重峦叠峰,湖面辽阔,潭水澄澈;一年四季,晨昏景色各有不同。七月平均气温不高于摄氏二十二度,一月不低于摄氏十五度,夏季清爽宜人,为避暑胜地。

阿里山:阿里山列为台湾风景区之一,美景纷陈早为人所称道,因此有“不到阿里山,不知阿里山之美,不知阿里山之富,更不知阿里山之伟大”的说法。由于山区气候温和,盛夏时依然清爽宜人,加上林木葱翠,是全台湾最理想的避暑胜地。阿里山的森林、云海和日出,誉称三大奇观。这里所产的是世界罕见的高级建筑木材,如台湾杉、铁杉、红绘、扁柏和小姬松,称为阿里山特产“五木”。到了阳春三月,阿里山成为一个绯艳绚丽的樱林。这里的樱花驰名中外,每年二月至四月花季,登山赏樱花的游人络绎不绝。山上有高山博物馆,陈列各种奇木异树,高山植物园内种有热带、温带、寒带数百种植物,游人既可饱览林海在微风中泛起层层波澜的胜景,还可增长见识。在晴天的破晓时分,登阿里山的塔山观赏云海,确是赏心乐事。游人但见云海茫茫,瞬息万变,时而像连绵起伏的冰峰从山谷中冒出,时而像波涛汹涌的大海,从天外滚滚而来。难怪阿里山的云海是台湾八景之一。观日出的地点则以祝山为妙。祝山海拔仅次于塔山,为2480公尺。黑夜退去,天空呈鱼肚白,祝山后先现出一丝红霞,慢慢变成弧形、半圆、大半圆,越来越红,越来越亮。一轮红日先从云海边上升,再从山顶冒出,光芒四射,蔚为壮观。

赴台小常识

上林湖范文第7篇

牙克石冬季寒冷漫长,积雪期长达5个月,雪质丰厚,硬度适中,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环境与冰雪景观,使牙克石名扬中外。“雪”和“浩瀚的大兴安岭”是牙克石独特的自然资源,如何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牙克石市委、政府果断提出整合旅游资源,建设以滑雪为主的多种冬季旅游项目,避免冬季旅游基础设施的闲置与浪费。实现冬季旅游破题,彻底解决了冬季旅游的瓶颈问题,打造出一个中国北方独具魅力的森林生态和冰雪旅游城市,使冰雪旅游成为牙克石市经济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4年首届呼伦贝尔・中国冰雪节是牙克石探索旅游之路、实现经济跨越的点睛之笔,它掀开了牙克石冰雪旅游的历史篇章,成为冰雪经济的破“冰”之作。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末,他们就开发建设了国家AA级景区凤凰山滑雪场。随后的几年中,投入上亿元改造凤凰山滑雪场,使其成为规模最大、雪道种类最齐全、雪上项目最丰富、国内雪期最长的天然滑雪场。目前,牙克石凤凰山滑雪场已经成为呼伦贝尔市和冬季旅游的重要景区。2008年,牙克石市又在凤凰山核心旅游景区海拔987.5米的最高山峰处,建设凤冠滑雪场以及滑雪索道等,以更多独特的游乐项目,吸引游客欣赏四季的风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休闲度假旅游悄然兴起;随着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的提升,牙克石市冰雪旅游产业也逐渐成为经济建设中的一支生力军。2004年,牙克石市旅游业收入1.62亿元,而到了2008年末旅游业收入增长到8.1亿元,2009年,牙克石市共接待旅游人数达69.44万人次,旅游业收入9.58亿元。这不能不说是牙克石市近年来依冰造势,靠雪生财,不断发展旅游业的成功之作。如今,牙克石已经从守着聚宝盆受穷,到依托自然资源实现美丽与发展共赢,成为中国北方独具魅力的森林生态和冰雪旅游城市。

上林湖范文第8篇

德化的山,云峰峻伟,雄险奇艳,充满阳刚之气。德化的水,流清澈,多姿多采,有阴柔之美。德化的山因人文而充满灵气。山水,人文交相辉映,形成了独具魅力的人文,生态景观。

德化境内的戴云山,主峰高1856米,被称为“闽南屋脊”。戴云山高逼云霄,绵延千里,气势磅礴。春天,山上百花姹紫嫣红,五彩缤纷;夏季,山上树木舞影婆裟,清凉的风使人心旷神怡;金秋,山上林木盛装迎宾,红树黄花,漫天飞舞,多情的风,使人乐而忘返;瑞冬,山上雪花飞舞,银装素裹。

石牛山素以峰险,石怪,树奇,洞幽而闻名。而气势磅礴,蔚为壮观的岱仙瀑布就在石牛山脚下。山因水而壮美,水因山而闻名。

德化的山,气势磅礴,各俱风采。瓷都的水又有另一番韵味。

龙门滩景色怡人,静谧和谐。泛舟河上,既能欣赏美丽的山光水色,又能品泛舟垂钓之乐趣,既能领略“高峡出平湖”的气势,还能体会人与自然融洽相处之感,这真是一个休闲,疗养的胜地啊!

石龙溪水流湍急时如飞珠溅玉,平缓时如银湖白波,溪水清澈见低,波光潋滟。原始森林,蓝天白云,险峰奇石,尽在清澈见底的溪流的映衬之中。河上之景与河中之水相互映衬,更凸显出一份奇丽。

除了以上这些,德化还有美湖的千年古樟树,西天寺的世外桃源,古寨古堡里的刀光剑影,身临其境,让你流连忘返。

瓷都不仅有其独特的生态景观,还有其悠久的历史。

德化是中国历史上三大古瓷都之一,陶瓷文化最俱魅力。境内宋,元,明,清的古窑址星罗棋布,其中的屈斗宫古窑址更是名扬天下,现被列为国家一级文物保护单为。

德化瓷都的发展历史,制作工艺,精湛的质量与独特的风格,及其在中国陶瓷历史上的重要地位都是令人心生感慨,叹为观止而不可及,使得中外学者争相考证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