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荆轲刺秦王知识点

荆轲刺秦王知识点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荆轲刺秦王知识点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荆轲刺秦王知识点范文第1篇

一、巧导入,激发兴趣,让学生“想学”

文言文的字词句和现代汉语有很大的不同,与学生的知识水平,语言习惯距离也较大,学生较难读懂,认为“文言文深不可测,枯燥无味,难以学好”。这是学生对文言文不感兴趣的原因之一。因此,在文言文教学中,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一个重要心理成分,它是推动学生探求知识和获得能力的一种欲望。

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导入新课的艺术是非常关键的。导入的新颖活泼,悬念的重重设置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荆轲刺秦王》一课,我是这样导入的。公元前228年,秦王政派其大将王翦攻打赵国,杀掉赵葱,最后攻克邯郸,俘虏赵王迁。王翦随机奉命率兵驻扎中山,准备向燕国进攻。燕国这时处于朝不保夕、危如累卵的困难境地。燕太子丹这时好像热锅上的蚂蚁,在秦军压境的危急时刻,不得不派人采取行刺这种恐怖政策。于是历史上有名的刺客荆轲出现了,那么他是怎样取得秦王的信任进而接近秦王行刺的呢?最后行刺是否成功了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荆轲刺秦王》,共同去感受那惊心动魄的一刻。这样的导入一下子抓住了学生的好奇求知心里,让学生想学这篇文言文。

二、是文言文教学要让学生学“文”,也要学“言”

“言”是文章的语言材料,“文”是文章的思想内容。要想深入了解文章的“文”,必得从文章的物质外壳“言”入手。在教学中应注重文言词句语法的梳理,以求得字字落实、句句落实,最后译成白话。这样做显得落后了一些,但是文言文不外是由字词、语法组建起来的,只有扎实积累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用法,搞清楚一词多义、多音多义、词类活用现象、古文句式语法规律,才能理清文句结构,详加辨析,加深了解。字词意义理解上采用了“见字拆字”的办法,弄清本义然后生发引申弄清一个词的意义群体。例如“兵”,它的甲骨文是两手持兵器,故本义是“兵器”,由兵器引出拿兵器的人——士兵;再由士兵引申出“多个士兵”——“军队”义,再由士兵、军队打仗引申出打仗时的谋略战术——“兵法”义,以此则环环相扣,深切理解意义群。语法上,学生积累了文言句式的基本类型:疑问句、陈述句、省略句、倒装句等的常识后,就可以根据句法结构理解文句内容。否则学生根据现代句法就会感觉古文是句法不通、难以理解。

三、人人参与,增强趣味

传统的文言文教学无非就是教师一边讲让学生一边记重点的文言知识,因为学生有畏难情绪,教师一般也是为了节省时间,就直接灌输给学生古文的基础知识,至于那些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词,文言句式等,不讲为什么,只让学生死记硬背就万事大吉了,殊不知这样更加让学生觉得古文枯燥乏味,兴趣全无,纵然教师讲的津津有味,学生听的是昏昏欲睡。只有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让他们竞争阅读文言,而且各学习小组比赛阅读,最终评出最佳阅读小组,这样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整体感知文本中来,然后再让各小组展示他们质疑的知识点,并悬“赏”征集答案,这样以来学生兴趣大大增强,他们不再等老师来讲知识点而是自己讨论并探究学习,课堂气氛活跃,民主而热烈,所以高效的文言文教学课堂首先应该是人人参与,人人快乐学习。

比如学生对文言句式和词类活用不理解时,我举到一个“肉夹馍”的例子,“肉夹馍”实际上就是文言句式状语后置和宾语前置句,应该是“肉夹于馍中”翻译出来就是“于馍中夹肉”这是一个典型的状语后置句,再者应该是“馍中夹肉”不是“肉中夹馍”,这样看来,我们生活中简单的“肉夹馍”实际上就是文言倒装句中的状语后置句和宾语前置句而已。学生听了我讲的这个例子后,立即对词类活用和文言句式很感兴趣,畏难情绪也缓解了许多,所以“高效课堂”下的教师需要调动生活经验,才能更好的增强文言文的趣味性。

四、合作探究,当堂检测

荆轲刺秦王知识点范文第2篇

一、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古代散文同现在散文一样,需要读者用心去体会,用有感情的语言朗读出来。在古代散文教学之初,教师可以先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下这篇散文的朗读,然后让学生从声音中去体会里面蕴含的情感。这种“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教学方法能够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奠定感情基调,利于学生对文章的初步理解。另外,我们也知道,因为古代人和现代人的价值观不同,所以对同一事物的情感未必相同。如果不做好感情基调的铺垫,学生就无法正确把握文章的核心思想和情感,理解出现偏差。

二、借助多彩画面,充实文章背景

古文是中国古人的生存记录,是古人生活的真实再现,是古人情感的自然流露,学生对古代的散文不能理解的一大原因就是学生没有生活在那个时代,对文章的写作背景难以想象。我们可以借助多媒体使学生更详细地了解作者艰难的人生历程,更真切地感受作者直面人生的人格魅力,并在此基础上找寻自己与作者的相通点,缩小与作者之间的距离,培养自己对作者的喜爱之情。例如:《六国论》中六国灭亡的根本原因,引人深思,发人深省,这些都能够带给学生一个很强烈的视觉享受和思想内涵的提高,让他们真正能够融入到作者生活的那个年代,以作者的眼光面对大好山河,面对锦绣风景,面对战争萧瑟,面对艰难生活。《鸿门宴》选自《史记》,我把学生收集到的有关《史记》和司马迁的资料在学生交流选择的基础上通过多媒体展示出来。其中有司马迁的生平及坎坷经历、《史记》的成书过程及后人的评价等。通过合作交流,学生既有了相关知识背景的了解,也学会了对所收集资料的整理和补充,感受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

三、充实形象,体会花好月圆

中国古代的散文中有不少的诗情画意,不少的唯美唯情,甚至可以说这种意境美就是中国古代散文的一种巅峰,一种代表性的艺术。对于读者来说,要品味和把握这种意境,就要身临其境,和作者一起投入散文中的世界。但是学生毕竟生活经验比较欠缺,所以这种意境对于学生来说难以想象。如果老师只是单纯靠文字讲解,要求学生闭上眼睛想象,也恐怕只是漆黑一片。多媒体通过图画、音乐、表演等具体生动的教学情境的刺激,使得学生对课文的感受得到了强化,这可能是其他教学手段无法取代的。因此老师可以选取一些同样主题的图画,或是电影、动画来表达相似的思想,因为古代散文多数是用来叙事,所以意境更加的重要,这样才能够从侧面烘托出情感的真挚,引发共鸣。在《荆轲刺秦王》中我们可以借助电影情节,帮助学生理解文中主要人物荆轲的英勇,同时也能感受到秦武阳这样很有对比性的人物形象,先让学生有个整体感知再来细细品味文言的魅力,一定能事半功倍。再如《六国论》之中,教师将六国战后衰败的画面展示出来,才能够更好地引发学生对战争和灭亡的思考。

四、扩充知识,以散文促进散文

古代散文有很多,而在我们的高中语文教材中选取的只是沧海一粟,要想让学生真正接受古代散文,就要通过大量的阅读和分析。借助多媒体,老师可以选择与每篇古代散文相似的文章,将其制作成为幻灯片播放出来,供学生阅读或理解。或者将同一作者的其他作品展示出来,体会作者思想的变化和写作手法的改变。这样学生能够借助多篇文章的巩固学习,真正体会到教材中文章的意义,了解作者的感情表达方式,也有助于学生自学其它类型的古代散文。例如在学习《过小孤山大孤山》时,可以扩充《西门豹治邺》、《大铁椎传》的教学;在讲解《六国论》、时,可以扩充《狱中杂记》等内容;教学《种树郭襄驼传》时,可以加以《游沙湖》、《苦斋记》等内容。

五、积累知识,建构文言知识体系

高中文言教学重视学生掌握每种特殊句式和词类活用,单凭教师“一张嘴、一本书、一支笔”的传统教学会使课堂气氛“死气沉沉”。在每课文言文结束后都可以利用多媒体把这课的重点文言知识进行总结,在一个单元结束后更是可以进行单元重点概括。当然,没有多媒体我们一样可以总结,但有了多媒体的帮助,课堂的知识容量可以更大,同时可以把每个知识点用不同颜色,不同字体或是动画效果展示出来,这样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就会更轻松。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下记忆知识点,从而顺利构建文言知识体系。

教师要学会精用多媒体。比如说展示作者生活背景图片或是影视资料,而不是大幅的文字简介;让学生先想象意境,再通过图片展示;让学生自我制作幻灯片,以形象的语言和生动的画面展示自己对散文的理解。

荆轲刺秦王知识点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文言文;教育教学;方法探析

文言文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陶冶学生的情操,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有着重要的意义,因而教学中应该强化文言文的教学。

一、明理而行,与时俱进

文言文的历史很悠久,受生活和学习环境的影响,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感到很困难,有的同学认为学习它与时代潮流不相符,学了之后也不过是为了应付高考,平时的口语表达是极少用到文言文的。其实,这样的观念不对的,作为中国历朝历代通用的书面语形式,文言文记载了中国几千年灿烂的文明,体现了巨大的思想、文化和艺术魅力。但由于文言分x、古奥难懂等特点,高中生在阅读文言文时难以充分理解文言文蕴含文化内涵,容易产生思想上的隔阂。语文教学中要加强方向性的引导,思想上的启发,架起学习文言文内容的桥梁。

语文教学中要使学生明白学习文言文并没有过时,学习它能更好地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提升自身语文素质。例如汉代王充曰:“知古不知今谓之陆沉(拘泥),知今不知古谓之盲瞽”,学生在“知今”的同时也要做到“知古”。今天的文化,与古代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是对古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具有借鉴和利用意义,“知古”才能更好地把握现实,才能更好地学习现代语文。文言文与现代语文可谓之为“源”与“流”,两者有着紧密的关系,学好文言文是学好现代语文的基础,它也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关键,所以,高中生要学好文言文,丰富自身内涵,树立不断与时俱进的思想。

二、紧扣课改,优化资源

近几年,随着石阡县教育教学的不断改革,教师们在文言文教学领域进行了很多新的尝试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以前的文言文的课堂上,教师常常是逐字逐句从文章的开头到结尾进行讲解,学生埋着头一字不落地记录,生怕漏掉其中一个词语的解释,有的学生则是一本资料书管到底。这样的教学使老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学习效果较低。

教学改革后,通过以课堂教学为载体,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小组合作探究。教师由“师长”变“学长”;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究;学校“讲堂”变“学堂”。语文学科组教师集体编写学案,优化资源配置,发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积极性,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除了教学观念的转变之外,文言文教学更多地要使在学生眼中枯燥无味的内容变得有趣味,让他们产生想学的思想。因此,教师教法非常重要。例如教学《荆轲刺秦王》,为何出现刺客荆轲?他是怎样获得秦王的信任接近秦王行刺的呢?结果是否成功了呢?今天就让我们走共同去感受那惊心动魄的一刻。这样的导入一下子抓住了学生的好奇求知心里,让学生想学这篇文言文。有条件的还可以借用多媒体,剪一断影视作品,通过资源的重组,充分利用形象生动的影视作品导入文言文的学习,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三、注重技巧,不断提升

语文教学中对文言文中涉及的基础知识和重要考点,通常是一遍又一遍地讲解,比如“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概念,不知道要重复多少遍,但效果并不理想,往往学生听了下课又忘记了,不重复讲解又不现实,因为这些基础知识是学习文言文的根本,必须高度重视。

文言文的教学中要适当教会学生技巧。比如通假字就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一种用字现象,它是借用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表另一个字,如《鸿门宴》中“令将军与臣有S”,“S”通“隙”有隔阂、嫌怨的之意。通假字的掌握是解读文言文必备的基本功能之一,因此在教学中要反复强调这个概念,让学生理解、掌握。对于一词多义的现象,我们不仅要了解词的本义,还要了解其引申义、比喻义、假借义。如“畔”本义是“田边”的意思,引申为“旁边”,如河畔;又因为其与“叛”同音,假借为“背叛”的意思,即其假借义,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的“亲戚畔之”。对于“被动句”、“省略句”、“定语后置”、“宾语前置”、“固定句式”等常见的文言文句式要让学生做到了解他们的构成、识别和使用方法。语文新大纲对文言文的实词、虚词、句式等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教师要做好文言文基础知识的教学,立足教材和学生实际,运用灵活生动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技巧,正确翻译、理解文言文,提升教学效果。

总之,文言文的教学中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先让学生在思想上明白学习文言文的重要性,做好思想准备,实施过程中注重教学方法的运用,优化资源,注重学习技巧,夯实基础,不断提升学生文言文的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优化高中文言文教学方法浅探[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5(12).

荆轲刺秦王知识点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一文言文教学 罗列重点学知识 点拨思路背课文

把语文课堂变为一个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让学生真正乐学、会学、学会,我常常这样希望着。如何放手课堂,又能让学生学有所获?在教堂实践过程中,我深深体会到新课堂改革其实不是解放老师,而是对老师有了更高的要求;或者说学生“能撬起整个地球”,老师就必须想方设法提供给学生足够有力地“杠杆”。

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二单元和第三单元都是古文,有的文章篇幅相当长,文言知识点众多,其中大多数篇目都要求全文背诵,并且课程安排在学生要学习九门功课的高一阶段,这无疑给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都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因此,在平时的备课过程中,我有意识地开始探索如何通过给予学生必要的学法指导、思路点拨,化文章、知识点的繁难为简易,从而打消学生的恐惧心理,提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1.罗列重点学知识

积累必要的文言知识,基本能疏通简单古文的大意,这是高中学生必须掌握的一个能力,而高一又是打基础的关键一年。可是,从必修一的《荆轲刺秦王》、《鸿门宴》开始,看到学生见到课文第一眼时叫苦不迭的神情,我心里也有点犯嘀咕,如何才能放手课堂,让学生学有所获呢?

经过几节课不同思路的教学实践,我逐渐思考出适合我所带班级班情的教学方法。每个课时,我都会精心做好幻灯片。只要是文言文教学,其中有一项内容亘古不变,那就是罗列、标记该课时的文言知识点,作为学生上课合作探讨的一个重要内容。如在上《赤壁赋》的第二课时时,我在幻灯片上罗列、标记了第三段的重点句子,并给出提示。

①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

②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③西望夏口,东望武昌……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④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⑤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⑥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⑦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

(提示:加点只要求翻译,划横线的要指出文言现象。)

这样一罗列,大段大段的文章没有了,学生看到的只是几个有标注的句子。讨论探究有针对性了,文言知识也能把握重点了。一番小组合作讨论之后,学生踊跃发言,教师强调课本批注和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翻译方法,课堂的重难点知识就这样突破了。同时,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课时课下重点注释的批注和文意初步的疏通,以及复习课时集体的再次口译和巩固是极其必要的,这就有助于强化学生对重点文言知识的识记。经过一段时间的文言文学习,当学生有了一定的文言知识储备后,教师就可以及时地引导学生总结高中常见的文言现象,并辅助现代汉语语法知识,让学生对常见的文言现象有一个系统性的总体认识和一定的理解。

当然,对于知识点少、故事性强的文言文,教师就可以尝试让学生自己去理解文章,然后通过讲故事、课本剧等方式来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灵活了教学方式的同时,还能锻炼学生的文言文理解能力。

高一文言文的学习,仅仅是高中文言文学习的初级阶段。教师罗列重点文言知识,仅仅是学生入门文言文的一个引子,当学生有了一定的基础之后,教师就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在文言文中去发现、去思考文言现象,从而提升学生的文言文理解能力。

2.点拨思路背课文

文言文背诵可以加强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当然也与高考名句默写息息相关。但是,一提到名句默写,学生就觉得这是个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引导学生思想上重视背诵固然重要,但不可否认的现实是,这鸡肋并非那么容易得到。因此,教师的点拨引导学生背诵就显得极其必要。

我点拨课文背诵思路的最初尝试,是在学习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时。文章第三段和第四段主要阐述了王羲之的生死观,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背诵起来自然不容易。于是,我在学生学习完三、四段的时候,对学生进行了简练而具体的背诵思路点拨。

人生一世短暂两种人生态度兴趣性格迥异沉浸快乐,年华消逝情随事迁,感慨系之已为陈迹,怅然难觅寿命听凭造化死生大事,岂不痛哉 (第三段)

阅读前人,引发共鸣批判老子的生死观生死感慨,古今相同写作此文,以期共鸣。 (第四段)

结果发现学生比平时背诵的效率高多了。于是,在学习《诗三首》中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一时,我继续采取了这种方法。

自述本性痛悔做官向往自由回归田园乡村近景乡村远景远闻近听归后感受收束全文

而在《诗三首》中曹操的《短歌行》的学习中,鉴于文章所贯穿的内容主要是作者渴望建功立业、期求贤才的情感,所以我没有给学生进行背诵思路点拨。结果在背诵过程中,我发现虽然两首诗歌的篇幅都比较短,但是《归园田居》的背诵情况明显比《短歌行》好。这又一次让我意识到,教师给学生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重要性。

在文赋大篇苏轼的《赤壁赋》的学习中,我更是不失时机的运用了这一方法。

荆轲刺秦王知识点范文第5篇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已有经验

进入21世纪以来,新的时代背景对历史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引导国民在急剧的变化中熟知本国的发展历程,坚守住自己的文化传统,并在此基础上拥抱变化、积极创新。初中阶段的历史学习是学生系统学习历史的开始,对于学生培养历史学习的兴趣及正确的历史观有着奠基性作用。因此,初中历史的有效教学不仅对学生个人有着重要意义,对国家的发展也至关重要。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发挥历史教育的作用,初中历史教学也在不断与时俱进地变革着。《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要求教师灵活运用多样化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创建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探索创新能力。使学生在历史学习的过程中,既能学到知识,又能深化认识。然而,目前的状况是,不少学生并不重视历史学习,只是在考前背背知识点。基于学生已有的经验开展教学是将学生带入历史知识殿堂的有效方法,教师根据学生在小学阶段所讲授到的历史知识及理解运用以往所学历史知识的方法进行课堂教学,使学生更为容易地接受知识,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自信心。下面,本文将对如何基于学生已有经验进行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提出几点策略,并结合教学实践进行研究分析。

一、利用学生已有经验导入课堂

在初中历史的课堂教学中,设计好一堂课的开头,可以有效地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集中注意力,更好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例如,在教授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上《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这一课时,由于本次课程的目标是让学生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背景、“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分别为何以及各国的概况、明白这个时期分裂局面形成的原因和对中国历史的影响。教师在课堂开始前首先以学生在幼儿园或小学学习时所熟知的历史故事如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周幽王烽火戏诸侯、荆轲刺秦王等以及一些历史人物如孔子、老子、晏子、孙子等作为导入,指导学生回忆起这些故事的情节、人物的事迹,引导学生思考这些事情发生的背景、事件间的关系,然后引出本次课程的主题,开启本次的课堂学习,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不觉陌生,学习知识时印象更深。

二、巧用学生已有经验理解知识

学生的已有经验不只是以往学习过程中所了解的知识,也包括其所掌握的学习方法。在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探索,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探索意识,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例如,在教授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经济发展与重心南移》这一课时,由于本课的目标是让学生了解经济重心南移的历程和各个关键的历史阶段,理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教师在讲授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时首先提问学生“中国古代的经济发展是以什么为主”,指导学生回答是以农业为主,然后引导学生基于自己的经验思考促进农业发展的因素,即土地、劳动力、生产技术等,进一步引导学生发现每一个经济南移阶段的共同特点,即战乱、大量人口南迁、带来先进技术开发地广人稀的南方等等。使学生在一步一步的推导中深刻理解知识点,学会总结历史现象的

原因。

三、引进翻转课堂模式,促进有效教学

引进先进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与课堂质量,“翻转课堂”是一种较为前沿的教学模式。“翻转课堂”即在新型的教学理念的指导下,通过数字化平台,采用互动式的教学方式,_展教学。教师制作导学视频并下发给学生,学生通过在线自学视频、阅读相关电子书、在互联网上广泛搜集材料、与同学们交流等方式学习并自主规划学习内容、学习节奏和呈现知识的方式,课堂就主要以讨论探究的方式开展。在历史教学中引进翻转课堂模式,可以有效地利用学生的已有经验,大大地提高课堂效率。例如,在教授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推动社会进步的科技成就》这一课时,由于本课的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四大发明以其意义,而且学生在以往的学习中已对此有过接触,教师在课前做好导学案,布置学生课下通过自主学习进一步了解四大发明,在课堂上分享学习心得,并重点讨论四大发明对历史发展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但是也应注意到,基于学生已有经验之上的教学活动,要求教师对学生的认识能力和认知水平十分了解,并精心设计教学流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开展基于学生已有经验的有效教学,能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推进初中历史教育的变革。

参考文献:

荆轲刺秦王知识点范文第6篇

关键词:新课程;有效课堂;问题设置

新课程改革以素质教育为鲜明旗帜,要求我们在还原学生学习地位的基础上有效激活学生的学习和探索欲望,将课堂打造成积极互动的探索过程,让学生在互动中体验知识的发展过程,从而迁移知识生成能力。因此,我们必须将课堂教学重心从传统的“知识中心”转移到以生为本的“学生中心”,关注学生的认知情感,认知历程和认知结果等整个学习体验过程的每一个细节,这样才能确定学生是否有学习的积极性,是否学会以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方式最终掌握知识和技能。

鉴于此,笔者集合这些年对新课改的学习、理解和实践,对怎样在教学实践中唤起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探索欲望,引导大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知识生成的探究活动中,亲身体验学习语文的快乐,最终完成教学目标进行如下分析与探索。

一、抓住学生心理,激活探究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也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所以,新课程无论如何改都无法绕过提高学习兴趣这个话题。由于语文知识包罗万象,如果没有兴趣的话,同学们会听不进去,进而如坠雾中昏昏欲睡。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在课堂伊始短时间内就能抓住学生心理,找到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兴趣点,及时激活大家的学习和探索欲望,保证在学习活动中能在紧密联系学生固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发撒思维,提高学习的主动性。

例如,许多同学对文言文学习觉得深奥难懂,甚至丧失了学习兴趣。针对这种客观情况,我们就要能从学习内容中先提取学生感兴趣的结合点。比如学习《荆轲刺秦王》时,为了课堂伊始先声夺人,我们可以通过影视片段和故事切入。几分钟的巧妙切入,让学生沉浸其中,心有疑窦之时,我们及时转移到知识脉络的学习中来。这样同学们在疑窦和兴趣的促使下,会积极去探索竞相知道当时是怎样惊心动魄的一幕,最终达到激活自主探索的教学目的。

实际上,语文知识谁都能学会,之所以当前有许多后进生,是因为我们当初没有激活他们的兴趣点,继而没有引导他们深入地进行学习和探索,错失了掌握知识生成的黄金期。由此可见,激活兴趣这一老生常谈,还需要继续重视下去。

二、通过合作学习,培养自学能力

常言道“教是为了不教”,这就是说教学任务不是给学生灌输死答案,而是引导他们掌握学习方法,养成独立自主的良好学习习惯。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上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认知规律进行有计划的自学能力培养和引导,这样的过程突出了同学们对规律的探索和方法的实践,为培养大家成为“会学习的人”奠定基础。笔者认为最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要数小组合作学习。

1.立足W习实情,搭配学习小组。学习小组不是前后桌机械的凑群,我们要跟进学生的实际认知能力和优势特长进行统筹搭配,常见的搭配原则是“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也就是小组之间是同等能力关系,而组内搭配有中、低、高三个层次的学生。一般来说一个组以5个人左右为宜,太少交流不充分,太多则影响合作交流的质量。这样设置不但利于组内形成以优势带劣势,而且便于组间公平展示、对比和竞争,从而利于促成学生进行相互学习、相互赶超的学习氛围,也容易达到优势互补,相互学习,最终实现共同进步的教学目的。

2.把握教学内容,巧设讨论要点。小组合作学习也不能任马由缰,那样只会制造熙熙攘攘的虚假繁荣。因此,我们要对合作学习设置好对应的任务和方向,让大家有共同的学习目标和探索准绳。这就要求我们严格把握教学内容的重点要求,分别设置讨论重点,指导同学们自主探寻熟悉文章的内容和主题思想,这样才能保障合作学习的正常开展进行多方面、多层次的交流和探讨,最终生成知识、迁移能力。

例如,笔者在教学文言文《苏武传》时,就根据大纲要求和学生的认知能力,留出以下问题让学生合作探究:①疏通文言知识,将文章中的通假字、词类活用(如被动用法、使动用法等)和古今异义的词汇进行归纳总结;②归纳文中出现虚词,并进行分类比较;③总结文章中出现的倒装句,并进行归类。

如此设置问题直指知识目标,让学生通过有计划的交流互动全面掌握文言知识,有层次地完成教学目标,达成教学任务。

3.完善展示交流,教师适时指导。合作学习是以学生为主的自主学习模式,但是这不等于将教师置之度外,教师依旧是学习的指导者、组织者和监督者。如果没有监督,就可能存在合作不力,甚至出现谈天说地的现象;如果没有指导同学们遇到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会迟滞合作进度,也有可能组内思想无法统一,形成认知偏差。

这里还以上例,因为文言文晦涩难懂,且讨论和归纳的知识点繁琐,许多同学表现出消极情绪,讨论过程中笔者就曾发现有同学竞从教学内容偏移到了电视剧《汉武大帝》,这是合作课堂不允许的,需要我们及时拨乱反正。当然更多的是学生遇到问题,一时无法达成一致意见。比如文中有“天雨雪”一句,许多组都无法达成一致意见,因为不少同学都认为气象中本身也有“雨雪天气”这里的雨未必就是“下(雪)”的意思吧。笔者发现这种情况,等到大家交流成熟时,趁热打铁进行指导:如果理解成“雨雪天气”那中间就缺少必要的谓语,句子不成立;再者根据后文的“啮雪”可以知道下的是雪。

荆轲刺秦王知识点范文第7篇

关键词:课堂分组讨论;预设;主导者;主体地位

课堂分组讨论教学法的理论基础来源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建构主义理论作为国际教育改革的一种新的主流思想,已成为教育界的热门话题,它在认识论、学生观、教学观等方面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对我国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具有明显的积极意义。

这种“以人为本、尊重人、发展人”的教学理论自然成为新一轮课改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课堂讨论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为新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的组织形式,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小组讨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可以实现心灵的对接,意见的交换,思想的碰撞,合作的探讨,实现知识的共同拥有与个性的全面发展。它是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有效承载体;是课堂上促使教师和学生角色转换的有效途径。但在应用的过程中,也暴露出许多问题,下面我就想结合自己的体会谈一谈个人的看法。

一.教师课前预设工作不充分

1.为讨论而讨论的泛讨论时有发生。小组讨论的前提条件应该是某项任务需要多人的合作才可以完成,或者多人合作确实比一个人独立完成效果好。在课堂教学中,很多内容或活动需要学生独立完成,并且这样做了效果也很好,这时候就没有必要讨论。

2.讨论的问题偏难或偏易。难度适当是非常关键的,有些问题发散性太强,或是牵扯到教师在课堂教学时无法向学生阐述的内容,讨论就会没有结果。我在讲《荆轲刺秦王》的内容分析时,就曾经设过一个讨论题,“荆轲这一形象给你带来了什么样的审美感受”,学生讨论几分钟后,还是一团雾水,最后有一个学生说:“老师你给我们讲讲什么是审美感受吧。”这时我才明白,刚上高一的学生理解这个名词确实有些难度,我只好换用其它名词来代替,那么之前的讨论就以失败告终。但问题也不能太容易,尤其是有些知识性问题,这类问题对学生而言就是简单的知道和不知道,没有讨论价值。

3.讨论前没给学生预设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有些教师刚刚提出问题就要求学生分组讨论,结果学生面面相觑。此时的学生还没有独立思考,要求他们立刻形成自己的观点或看法,是不科学的。

4.讨论的时间过多或不足。其中后者的现象比较突出,一节《鸿门宴》,教师出了一道讨论题:“刘邦的性格特点是什么,你怎样看待?”问题提出后,马上让学生讨论,教师只是在学生中象征性地走了半圈,就让学生回答,结果可想而知。这个问题不仅涉及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有学生本身的情感倾向等诸多因素,不到一分钟的讨论时间是远远不够的,这样的合作学习,多数学生来不及反应,自我实现的需要得不到满足,通过合作学习以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也就无法达到。

二.教师课中主导者的角色作用没有发挥好

1.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只做旁观者和巡视者。本学期听了几十节课,在学生小组讨论时,很少发现教师参与其中,大多是做旁观者和巡视者,教师的主导地位没有体现出来。

2.调控力度不够,讨论随意性很强。一节语文课,教师提出的讨论题是“如何看待巴金对包弟始爱终弃的行为”,学生七嘴八舌,看起来课堂气氛非常活跃。但仔细倾听,发现有一组学生并没有讨论老师的问题,而是在讨论怎样养宠物狗。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畅所欲言是对的,但是没有规矩没有调控的小组合作学习,很容易使课堂成为自由市场,嘈杂无序。

3.对学生生成性的讨论结果,指导和点评不到位。一节讲病句的习题课,各组意见不一,我当时心想,课堂的亮点即将出现了,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将展开新一轮的思考,模糊的认识及混淆的知识会得到进一步明确,学生的知识体系将得到进一步加强。但没想到的是,教师只是问全班同学应选哪个,大多数同学说出了正确答案,于是教师也就跟着说“对了,这就是正确答案”,讨论就此结束。发言学生的疑问根本没有得到解决。

三.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全面发挥

1.学生的参与面有限,甚至成了“精英”的对话。

学生学习基础和心态是有差异的,因此分组讨论时,往往少数反应快的学生讨论投入,发言频繁,思维懒惰或性格内向的只能坐在那里“看戏”甚至利用这个机会说闲话;小组展示时仍是那一两个学生。这样真正参与的只是少数几名学生,达不到共同发展的要求。

2.学生间缺乏主动合作,讨论只是各讲各的的观点。目前的课堂讨论这种现象很严重,讨论开始,学生你说你的,我说我的,把自己的观点汇报完毕,讨论也就随之结束。这种讨论充其量就是学生观点的简单相加,学生之间没有进行真正的对话,没有观点的相互碰撞和启发,没有相互质疑和论辩,学生的认识并没有的到真正意义上的修正、发展、深化、完善。

怎么才能把这种先进的模式用好,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反思与改进。

一.适合用才用。小组讨论是一种较为宽泛放松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掌握全面而系统的知识,很难对一个历史章节,甚至一门学科形成相对完整的结构感,所以并不适用于所有的课型,尤其不太适合高三毕业班进行系统化复习时的课型。因此,这种形式虽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有效手段,但不是万能的,不能滥用。只有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二.选好讨论题。分组讨论的问题要精选,做到难易适度。教师必须吃透教材,明确重点难点,围绕重难点设计问题,尽可能把具有开放性、探究性的问题作为讨论的载体。让学生的思维互相碰撞、互相启发,让他们的认识进入一个新的境界。在一节《曹操献刀》的语文课上,学生分析完曹操的形象后,老师提出了一道讨论题,“根据本文故事,后人总结了一条歇后语,曹操杀吕伯奢——将错就错。你怎么看待曹操这种将错就错的做法”,这个问题既基于本课的重点“多角度鉴赏人物形象的技巧,理解小说中人物性格的多元性”这一主题,答案又具有不确定性和现实性,所以学生讨论的非常热烈,发言都很精彩,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受到了听课者的一致好评。

三.把握好讨论的时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课堂上,要准确把握好时机,真正需要讨论的时候,才讨论。什么时候最好,我想有如下几个方面:在得出规律性的结论之前,引导学生讨论;在理解知识点的关键处,组织学生讨论;在教材出现难点,学生思维受阻时,引导学生讨论;某一问题可能有多种答案或者留有空白时,引导学生讨论。这样才能达到训练学生思维的目的。

四.掌握好讨论的时间。就问题进行讨论最少要经过三大步骤,首先思考并得出结论,其次组织语言表述,最后聆听他人观点同时结合自己观点进行判断(这条根据发言人数要反复进行多次)。所以有意义的讨论是需要时间保证的。

五.做一个真正的组织者和参与者。教师在课堂讨论中,不仅仅只是巡视者的角色,更多的是组织者、引导者、思考者:组织学生以明确的学习目标为核心进行讨论,避免讨论的随意性;用适当的方法来引导学生,使他们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保证全体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加强巡回指导,适时对个别学生给予帮助,使群体教学和个体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及时收集学生讨论中的信息,对教学过程适当进行调控,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六.关注“弱势”群体,适当“偏心”。组织小组讨论的目的之一便是使每个学生都有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事实上,性格内向的学生,表达欠佳的学生和反应较慢的学生在讨论中总容易扮演听众的角色。这就需要教师在讨论后的交流中,有意的给这些学生创造弥补缺陷的机会,让他们畅所欲言。

七.引导学生进行小组互评,做好评估和总结。在小组汇报完毕之后,还要引导学生进行小组间的互评,让小组与小组间形成交流和碰撞。很多课堂进行小组讨论时都忽略了小组之间的交流,小组讨论完就急匆匆地结束。这是极不科学的。当小组的讨论水到渠成时,教师就要做好评估和总结,对讨论中学生所发表的各种见解,观点进行总结,抓重点,把有关知识内容,如原理、观点的提法统一到材料上,通过总结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荆轲刺秦王知识点范文第8篇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5B-0049-02

有效性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课堂教学的生命。关于有效性,教学论专家余文森教授作过通俗的解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基于此,激活讲台下一个个鲜活的学习个体,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便成为有效性课堂的应有之义。那么,如何达成有效性课堂?结合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来进行。

一、史实故事化,激发学习兴趣

不少学生觉得历史课无聊、枯燥、乏味。这是历史课不受学生喜欢的主要原因,也导致了初中历史科目被边缘化的地位。要想扭转这种被动的局面,首先要从激发学生的兴趣入手。初中生的年龄尚小,注意力不易稳定集中,意志力比较薄弱,往往凭兴趣认识事物。有了兴趣,学生才会保持积极、持久的学习热情,才能理解和领悟历史现象及其背后的历史规律,得心应手地分析历史问题。教师若能在历史教学中穿插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历史小故事,能大大增强课堂的吸引力,使学生充满兴趣。

例如,教学“人类的产生”的内容,笔者绘声绘色地讲述“女娲造人”的神话来吸引学生:上古洪荒时代,神通广大的女娲大神在这莽莽榛榛的原野上行走,总觉得有一种连自己也说不出来的寂寞。一天,她恍惚地坐在一个池塘旁边,茫然地对着池塘中自己的影子。忽然,一片树叶飘落,静止的池水泛起了小小的涟漪,她的影子也微微地晃动起来。呀!她灵机一动,是呀!为什么她会有那种说不出的孤寂感?原来是世界上缺少一种像她一样的生物。于是,她马上伸手在池边挖了些泥土,和上水,照着自己的样子揉捏起来,捏成了一个小小的东西,也有五官七窍,双手两脚。捏好后往地上一放,它居然活了起来。她为自己的杰作感到无比开心。为了加快速度,她顺手从附近扯下一条藤蔓,伸入泥潭,沾上泥浆向地上挥洒,结果点点泥浆变成一个个小人……在这样充满神秘色彩、趣味性强的故事吸引下,学生们激起了探究人类起源及过程的极大兴趣,为课堂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讲述秦灭六国时可插入“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在教学“三国鼎立”时可介绍“三顾茅庐”的典故……总之,将历史事实故事化,把枯燥的说教变为生动的描绘,以曲折的故事情节、生动的形象去吸引学生,定能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运用文本插图,增强记忆效果

新课程初中历史教材中有很多精美的插图。笔者认为,课本插图这一直观、现成的教具在历史教学中能发挥很大的作用,其隐性价值不容忽视。历史学科的最大特点是过去性,初中生受年龄的局限,对事物的认识主要基于感性,对历史现象认知比较困难。这些插图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还原历史场景,增强历史学习的直观性和趣味性,还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认知文本内容,通过插图对一些较难记忆的知识点进行轻松的理解和记忆。当然,由于插图很多,限于课时,教师不可能每图都讲,面面俱到,只能根据教材要求和讲课需要选择性地讲解。

比如,在讲授“商鞅变法”这一节时,课本中的“商鞅舌战图”是反映变法艰辛的最好实例,既可以使学生直观地了解商鞅作为改革家一往无前的胆魄,又可以让学生懂得改革的波折艰辛和改革是当时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从而提高学生对商鞅变法产生的历史作用(即“秦国的封建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加强,逐步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的认识。在上课时,笔者围绕“商鞅舌战图”引导学生:“图中就是商鞅舌战群臣的激烈场景,这是一场注定改变历史走向的大辩论。只见那商鞅神情激昂,手拿竹简,谈古论今,掷地有声,以一己之力,以大无畏变革的勇气向守旧派宣战。坐在对面的守旧派大臣被商鞅驳得张口结舌,坐不安席……”此时,学生早已沉醉其中,陷入历史的沉思而意犹未尽,对这个重大历史事件的认识更深了一层。

简而言之,插图是历史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教学中如能恰当、充分地运用好这些插图,可克服历史本身的过去性、抽象性,增强教学的故事性、形象性,对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打造有效性课堂起着重要的作用。

三、编演历史剧,创设课堂情境

初中生具有活泼、好动的特点,据此可创设表演情境,让学生直接担当历史当事人,演绎形形的历史人物。这样做,可诱导学生主动学习,走近历史人物的心灵,激发探究历史的激情。

例如,在讲述“和同为一家”这一节的时候,笔者采用了编演历史剧的形式来增强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具体的步骤可设计为:(1)仔细阅读文本中和“吐蕃使者求婚”相关联的内容,并指导学生分角色表演;(2)仔细阅读文本中与“文成公主西行”、“文成公主在吐蕃”等相关的内容,指导学生分析人物和情节,继而进行角色扮演;(3)播放藏族民歌:“今天文成公主来,狮子进了大森林,孔雀落在大平原,不落的太阳高高升起,从此幸福太平……”烘托渲染背景氛围,开始表演情景剧……通过开展上述精彩的扮演活动,不仅极大地激起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发掘了学生的学习潜能,更重要的是,学生在具体的扮演活动过程中,进一步地明确了封建社会中民族和亲政策的积极意义,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

利用编演历史剧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创设课堂情境,通过生动活泼的历史情景再现,让学生在寓教于乐中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记忆,既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更让学生的思维插上了翅膀。

四、挖掘乡土资源,拓宽学生视野

人们对自己土生土长的故乡,或对自己长时间生活和工作的地方(也叫做第二故乡),会有一种难以割舍的感情。乡土历史最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从情感上极易接受。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教学的需要,充分发掘学生周边的乡土历史资源,有选择、有针对性地在课堂教学中渗透乡土历史资源的讲授,激发学生探究和学习历史的浓厚兴趣。

例如,在教学明清文化时,笔者通过图片、视频给学生们展示了目前广西境内保存最为完好的明清古建筑群——扬美古镇的风貌。扬美古镇始建于宋代,是当时远近闻名的商品集散地,这样便可和宋代商贸发达的历史联系起来理解。为了让学生近距离感受历史,笔者还带学生实地走访南宁市的邕州老街和清代建筑黄家大院。邕州老街位于邕江南岸江畔,置身于仿明清建筑风格的商业店铺和骑楼式的建筑之中,人好像回到了明清时代热闹非凡的街市,而老街的香火龙表演、庙会巡街等极具地方特色的民俗也让人大饱眼福。黄家大院——黄氏家族民居,建于清朝康熙初年,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是南宁市清朝建筑物中保存最完好的一处古建筑群。黄家大院是典型的清代南方民居,不仅具有很高的观赏、科研以及历史人文价值,更重要的是它见证了世居于此的一代又一代黄家人筚路蓝缕、艰苦创业的历程,它延续传承的是一种精神和信念。

在历史教学中适当讲解乡土教材,不仅能自然而然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拓宽其知识面,更能让学生在家乡的变迁中感受历史,在历史的沧桑中看家乡的发展,激起他们的自豪感、荣誉感,激励其为了家乡的建设而不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