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灵魂的事

灵魂的事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灵魂的事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灵魂的事范文第1篇

我叫***,于2007年9月参加工作,至今已经整整14年了。在这14年的时间里,我把满腔的热血献给了我挚爱的孩子们,把勤劳和智慧融入这小小的三尺讲台,使这块儿沃土上的花儿茁壮成长,竞相绽放。

作为一名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始终秉承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与学生建立起了平等、尊重、和谐的师生关系。每当学生在学习或生活中遇到困难时,我总是伸出援助之手,用自己的真诚去打动他们,带领学生们走出人生的一片片荒漠,让他们重新得到快乐,在阳光下健康的成长。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强调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及习惯的培养,强调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和自主性学习,注重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开展形式多样,寓教于乐的活动,使学生乐学,学有所得,教学深受学生欢迎。

在搞好常规教学的同时,还乐于思考教育教学中发现的问题,勤于学习、思索新的教育教学理念,珍惜每一次学习培训的机会,及时总结教育教学经验,积极参加各类课改活动,努力提高业务素养。工作的尽职尽责,教育教学成绩的出色,使我得到了学校和学生的一致好评。

昨天已经过去,未来在于耕耘,虽然脚下的泥土并不肥沃,开拓事业的铧犁还很沉重,但我坚信:只要努力耕耘,施肥浇灌,收获定会一年胜过一年。

灵魂的事范文第2篇

一群登山探险者欲攀珠峰,找了一位尼泊尔人做向导。向导凭借多年的带路经验,轻车熟路地引领大家向目的地进发。珠峰之险,世人皆知。可开始的时候并未遇到想象中的险阻,于是大家兴味渐浓,雄心逾涨,似有一鼓作气征服这世界首险之势。峰回路转,至一平坦处,此段正可高歌猛进,谁知尼泊尔向导却一屁股坐在山石之上,眼望山下,默默无语。此时并无人员掉队,大家都已跟进,于是齐问向导:等谁?

尼泊尔向导虔诚而平静地答曰:等等灵魂。

众人无言。

妙哉斯言!

有多少时候,我们只顾赶路,灵魂却掉队了!

周国平先生说:现代生活的特点之一是灵魂的缺席。从一定意义上讲,现代人只是为生活奔忙,而不知生活为何物,因为很多所谓的生活的场景中,灵魂并不在场。

想一想吧:当我们为了虚荣健步如飞,追风逐月的时候;当我们为了取宠满脸堆笑,觥筹交错的时候;当我们为了金钱殚精竭虑,挥汗如雨的时候;当我们为了风流争风吃醋,寻死觅活的时候,我们的灵魂何在?

有多少事,有多少时候,有多少生活的场景,我们只是把躯体扔在那里,灵魂却早已暗暗地溜走,使我们的人生出现许多真正意义上的空白。坦率地说,不是灵魂不够朋友,而是我们常常漠视这个朋友存在,根本不关心它的需求。用现代的话说,我们活得不够自我。

人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此言不谬。人的眼睛有两个功能,一是外观大千世界,风云变幻,二是内察心理萌动,灵魂嬗变。一个人如果只会用眼睛捕风捉影,走马观花,就象一架受人操纵的摄像机,即使他明眸善睐,也无异于瞎子。一个聪明人不但是生理和机体上的耳聪目明,更重要的是他善于观心自鉴,内省灵魂。他在花花世界里开拓出自己的心灵空间,把灵魂这个最忠实于自己的朋友供奉在里面,凡事都与其商量,倾听它的意见,体谅它的感受,尊重它的诉求,以求做事心安理得。所以即使他在闭目养神的时候,他对世事也是明察秋毫,了如指掌,因为他的灵魂并未睡着。

灵魂的事范文第3篇

关键词: 灵魂;不朽;理性;肉体;回忆;柏拉图

中图分类号: 1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080611038

一、关于“灵魂”的综述

据亚里士多德记载,“灵魂”一词最早似乎在泰勒斯时代就开始使用了。“灵魂”最初的意思是指生命的气息。在毕达哥拉斯那里,灵魂和万物都是由“数”构成的,通过灵魂把宗教和哲学结合在一起,使灵魂不朽的宗教信条提高到了哲学层面。到柏拉图那里,他在运动变化的万物之先加上了不死的灵魂,使万物的运动从属于它,“灵魂”就成了使一切生成物产生、运动的始因。这一观点来自苏格拉底,也是柏拉图的一贯思想。柏拉图在《斐德罗篇》中认为,灵魂都是不朽和自动的,而这种自动性就是灵魂的本质和意义。他一方面,在其著作中提到“灵魂轮回”的次数很多,赋予了灵魂人格化的神的意义,这些论述具有强烈的宗教神话色彩,是柏拉图“灵魂”观中的糟粕。另一方面,柏拉图也赋予灵魂以理性的实质。在《斐德罗篇》中,他把灵魂分为理性、激情、欲望三个部分,认为灵魂是不朽的,实质上是指理性不朽。他在《蒂迈欧篇》里进一步描述了这些组成部分形成灵魂的过程,“并且只为理性部分保留了不朽。”梯利也认为,柏拉图的理想“是要理性即灵魂不死的一面。”从《斐多篇》到《蒂迈欧篇》,灵魂由纯粹理性的精神实体转向以理性为核心的集知、情、意为一体的精神实体,但他始终强调灵魂的"理性"性质。如黑格尔所说:“我们看见,即在这种分离中,灵魂的本质也没有被看成实物式的存在,而是被认作共相。”因此,柏拉图还进一步把灵魂的本质认作共相,但他常常把理性(共相)的相对独立性绝对化,走向了唯心主义。

“我们看见,即在这种分离中,灵魂的本质也没有被看成实物式的存在,而是被认作共相。”因此,柏拉图还进一步把灵魂的本质认作共相,但他常常把理性(共相)的相对独立性绝对化,走向了唯心主义。

二、柏拉图的证明概述

柏拉图认为,只有关于理念和理念世界的知识才是真实的知识,只有通过理性才能达到这种知识。那么,理性究竟如何才能达到对理念的真正知识呢?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柏拉图使用了毕达哥拉斯学派的“灵魂”不死且在多个躯体之间转生的观念并对其进行了补充,使之成为哲学的一个永久性论题,并在《斐多篇》、《斐德罗篇》、《美诺篇》等著作中对此作了详尽具体的证明。柏拉图关于“灵魂的单纯性”和“回忆说”证明在他的哲学中占着重要地位,因此本文予以了重点论述。柏拉图的证明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

(一)从对立面的相互转化来证明。在《斐多篇》中,柏拉图提出了一个重要的哲学思想:事物的生成、变化、转化总是在对立的双方之间进行的。用他的话说,“凡有对立面的事物必定从其对立面中产生,而不会从其他来源中产生。”既然生与死是对立面,而对立面之间交替发生是有一个过程的,那么生从死中产生,就是死向生的复活,所以生和死之中的一个必然会产生另一个。由此可知,死者的灵魂是在某个地方存在着的,并且会按适当的顺序再回到地上来,所以“灵魂”是不朽的。但是照此逻辑,灵魂的不朽和有朽同样也是相互转化的,因而灵魂的不朽也可以转化为有朽,灵魂不灭本身就是不能证明的,所以柏拉图的证明没有达到目的。

(二)理念论的证明。柏拉图继承和改造恩培多克勒提出的“同类相知说”的认识论原则,提出灵魂像理念,二者有相似性,进一步对灵魂作出了理念论的证明:灵魂来自理念的领域,具有理性能力的它与理念相通,是人体中认识理念的成份,灵魂能够理解理念,而理念是永恒的、不变的,因此灵魂本身必定也是永恒的和不死的。但柏拉图只说了灵魂和理念的相似点,而没说它们的不同;“理念论”证明犯有“预期理由”的错误,因为也可以用阿那克萨戈拉的“异类相知说”来证明灵魂的有朽性;灵魂的不朽和理念的不朽也是循环论证的。

(三)灵魂本质的证明。《斐德罗篇》中对灵魂的永恒性增添了另一个论据,即自身运动之物必定是没有开端而且不灭的。“灵魂是自我运动”的思想早在柏拉图之前就存在,但他进一步把“自动”的原则归属于“灵魂” 而不是归属于“肉体”,因而发展了“灵魂是自身运动者”这一概念,得出“一切灵魂都是不朽的,因为凡是永远处在运动之中的事物都是不朽的。”因此无论是神的灵魂还是人的灵魂都是不朽的、自动的,这种自动性就是灵魂的本质和定义。这是后来亚里士多德的“第一推动者”的最初表述,也成为后来基督教的一个经典性的论证,但这个论证也是循环论证:凡是自动的就是不朽的,不朽的就是自动的。

(四)道德论的证明。在《国家篇》中,柏拉图从道德伦理角度证明了灵魂不朽。他认为,事物都有善性和恶性,但在世上做善事未必有善报,做恶事也未必有恶报,因此美德的实际酬报就应求助于灵魂的永生。恶的东西有破坏和毁灭的作用,它能侵蚀并毁坏灵魂,但无论是内在于灵魂的恶,还是外在于灵魂的恶都不能毁灭灵魂。正如他所说“既然任何邪恶都不能毁灭它,无论是内在的还是外来的,那么它显然必定是永恒存在的;既然是永恒存在的,那么必定是不朽的。”康德后来在其道德形而上学中反其意而用之,他提出“灵魂不朽”作为公设,作为德福实现的必要条件。

(五)灵魂的单纯性证明。柏拉图在《斐多篇》别强调了灵魂的单纯性,他将灵魂和肉体进行比较得出:肉体是有朽的,灵魂是不朽的。用柏拉图的话说就是,“复合的东西是要遭受分解和毁灭的,反之单纯的东西是不会被分解和毁灭的;而那永远自身相等、自身同一的东西就是单纯的”。肉体和灵魂只有短暂的结合,其关系实质上就是灵魂内部的理性和欲望的关系,起决定作用的总是灵魂自动的原则,灵魂始终支配着肉体活动。灵魂和肉体的相互作用是柏拉图的道德修养的思想基础,他在这里阐发了苦行主义的原旨,具有禁欲主义的倾向。这种崇尚理性,鄙弃肉体的思想成为后来基督教伦理和禁欲主义的理论来源,但不同于基督教弃绝个人一切的禁欲主义。肉体对于经验主义者来说是使人们能与外在的实在世界相接触的东西,但对柏拉图来说,它却具有双重的罪恶:“它既是一种歪曲的媒介,使我们好像是通过一层镜子那样地看得模糊不清;同时它又是人欲的根源,扰得我们不能追求知识并看不到真理。”正是在这个特定的意义上,他认为肉体是灵魂获得知识的一种障碍。正如梯利指出的,在柏拉图看来,“灵魂要把握纯粹的真理,必须不受它的干扰。”在这里,出现了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相分离的二重化,有导致唯心主义认识路线的迹象。这一学说是他的伦理观、政治观和美学观的最终基础,是和柏拉图的整个形而上学密切联系在一起的。灵魂的单纯性证明是一个有力的证明,但是“单纯的东西不灭”这一前提需证明;其次,柏拉图的论证思路并不新,它与巴门尼德论证“一”和德谟克利特论证"原子"的思路相同。

(六)回忆说的证明。绝大多数的人都理所当然认为知识必须得自于感觉和知觉,但在柏拉图那里却有一种截然不同的观点:没有任何一种配称为“知识”的东西是从感官得来的,唯一真实的知识是必须关于理念的。这意味着他对认识的途径提出了新的回答,使理念作为知识对象得到了合法性证明,从而结束了苏格拉底在寻求理念时所陷入的那种茫然状态。这也使他对感性知觉的批判具备了更充足的理由,也解决了意见是否能成为知识的问题。可以说,在西方哲学史上先验论是从他的《美诺篇》正式开始的。虽然近代哲学中唯理论的天赋观念与此密切相关,但决不可以把它想像成是天赋观念。那么如何才能达到对事物理念的认识呢?柏拉图认为,灵魂是永恒的和不朽的,并多次降生,见到过这个世界及下界存在的一切事物,所以具有万物的知识,因而知识不是从学习得来,而是对已经存在于心灵内、灵魂内的东西的一种回忆。回忆说的成立是以先验理念的存在时间上存在在先的被回忆内容和以灵魂的先在为前提的,否则就成了无内容的空洞回忆。正如他说的,“我们的学习不过是回忆――是正确的,那么,我们必定是从某个先前状态获得我们现在回忆起的东西。但是如果灵魂在进入人体之前不存在,这是不可能的。所以,这个命题也证明灵魂是不朽的。”这种“灵魂回忆说”是典型的先验主义的,且是神秘主义的。这个论证犯有和“灵魂不朽说”同样的错误:循环论证,即回忆以灵魂的先在为前提,灵魂不朽使回忆成为可能。不管柏拉图的这个论证看起来有多么荒谬,但正如一位学者评论的那样:“事实上,无知的人通过合理的询问确实能学到一些东西。即便理性探索的结果或许不尽人意,但这总比认为理性探索毫无价值要强得多。”当然,关于感觉在回忆中的作用,柏拉图也予以了关注,肯定感觉经验在认识中的某种作用,但他的看法是先后矛盾的。

三、总结

从哲学上说,灵魂不朽实质上就是理性不朽。这一规定有着很大的重要性,即由于思维理性不是灵魂的特质,而是它的实质,所以灵魂也就是思维本身。因此,黑格尔认为,“柏拉图所讲的灵魂不死和我们宗教观念里的灵魂不死,意义不同。柏拉图所谓灵魂不死是和思维的本性、思维的内在自由密切联系着的”黑格尔的观点值得我们重视,如果我们把柏拉图的灵魂不死等同于宗教观念里的灵魂不死,其哲学意义将荡然无存;反之,我们就会看到这一规定里的积极意义:精神、思维、理性才是至上的、自由的。“灵魂不朽说”还表达了一种逻辑、哲学上的论证,这种论证虽然有错、但毕竟发人深省,它诉诸理性、逻辑力量,而不是诉诸情感和信仰。

“灵魂不朽”和“灵魂轮回”观念在当时的希腊是普遍流行的观念,但却是在柏拉图这里得到明确的表述。但“他的这些论证是经过改造的,适合于他的听众;他把毕达哥拉斯的推理方法运用到这些基本上是毕达哥拉斯信徒的听众身上,让他们用自己的思维方式来考察某些问题”。无论柏拉图的理论根据是什么,无庸置疑的是,他确实相信这种理论。虽然在他的论证中体现了一种逻辑推理和神话的奇怪的混合,但从人类发展史来看,是毫不足怪的,因为科学思维同宗教、神话是有密切联系的,到今天,这种联系还存在,只是科学和神话的比例不同罢了。一位学者正确地评价道:“柏拉图的神话似乎是他理性主义识见的表达,这种识见在其能准确地表达出来之前不得不等待逻辑的精深发展。柏拉图已具备了这种识见,但尚缺乏恰当的方式,以当代哲学家易于认可的语言将它们表达出来。”总之,柏拉图的“灵魂不朽说”虽然是披着原始神话外衣的一种学说,但为他的理念论的提出开辟了道路,是柏拉图思想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在整个西方哲学发展史也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文德尔班.哲学史教程:上卷[M].罗达仁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2]梯利.西方哲学史[M].葛力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3]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2卷[M].贺麟、王太庆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4]柏拉图全集:第1、2、3、4卷[M]. 王晓朝译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5]罗素.西方哲学史:上卷[M]. 何兆武、李约瑟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6]汪子嵩、范明生等.古希腊哲学史: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7]苗力田主编.古希腊哲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

灵魂的事范文第4篇

世间万物,皆有其魂。

遥望长江浩荡,如万马奔腾,桀骜是它的灵魂。细观新芽嫩草,勃勃生机是它的灵魂。故而人们判断一幅画的美丑,便是看它能否让人读出画中之物的灵魂。如“诗豪”刘禹锡所言,‘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没有人会爱一潭死水,因为它缺乏自己的灵魂!当你读遍大山大河、名花翠柳、野树虬枝时,那些亘古的灵魂会向你讲述一个个沧桑遥远的故事——坚持、韧性、追寻、生机……。如果从一花中读出一个世界,从一木中读出一世浮生,读出它们与生俱来的品质,历久弥新的灵魂,那么,寻常的野草也有莫大的光辉。

而人,也能读灵魂。

冰冷的历史巨轮下,推动着他们前进的就是无数英豪的灵魂。读他们,你会感觉到“安能折腰事权贵”的不羁和豪迈;你会体会到“安得广厦千万间”的悲愤与胸襟;你也能明白“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的落寞和寂寥;当然,也会笑叹“也无风雨也无晴”的豁达和闲适。读着这些被历史碾过却更显璀璨的灵魂,就能含笑面对“压力山大”的工作学习,就能摆脱的“追名逐利”,你便也能包罗万象,冷眼视权贵……

你会发现,有知识有文化的药家鑫同拾破烂也不忘帮助他人的付平相比,只是一个社会唾弃的蛀虫。你也会发现,肇事想尽办法转移资产躲避罚单是施小林同义务抚养三百孤儿的石清华相比,丑态毕现无遗。你就会,看灵魂深处的人性之美。

当被奢华挡住双眼,当被势利蒙蔽心灵时,当你对社会的不公充满愤怒时,不妨读一读灵魂。金戈铁马收复失地,血撒白练不叛祖国的铿锵的峥嵘将擦亮你的眼睛。浴风沐雨扎根磐石,骤风暴雪直指苍穹坚韧的脊梁将撑起你的灵魂。灵魂的雪亮于韧性,可自问,何种逆境需埋怨?

再看历史,你能看见巨轮下灵魂的微笑,再读书,你能看见书页间闪光的璀璨,再读人,你能看透他们的美丑——揭开冠冕的外衣。

灵魂的事范文第5篇

关键词:人鱼故事;主题学;温婷娜;小人鱼

在中外故事的海洋中,总是不乏人鱼的形象,无论是西方有着动人歌喉,妖艳的塞壬,还是东方楚楚动人,对月流珠的鲛人,亦或是至今广为流传的美人鱼的故事……这些形象千姿百态,性格各不相同,这些故事或悲或喜,但它们有着共同的题材,共同的母题和重叠的主题。

以富凯(Fouquet)的《少女温婷娜》(Undine)、安徒生(Andersen)的《海的女儿》(The Little Mermaid)、小川未明(Ogawa Mimei)的《红蜡烛与美人鱼》(The Mermaid and the Red Candles)为例,它们都是以人鱼故事为题材,讲述了舍弃一些珍贵的东西去追寻另外一个世界的东西,但美好的想象破灭,以失望告终的故事。这些故事有着相同的主题,亦有不同的意义。它们通过另一世界的生灵与人的交互,展现了人生中的诸多命题。

一、主题学浅述

主题学是源于19世纪德国学者格林兄弟等人对民俗学的研究,后来美国学者哈利・列文创造了英文术语thematology,汉译为“主题学”。主题学并不等于主题研究,它的研究范围要宽泛得多,它包括题材、主题、母题、情节、人物、意象等方面的研究。

在比较文学这样一个饱受争论的学科里,关于主题学的争论很多,目前,受到广泛认同的是谢天振教授的说法,“着重研究同一主题、题材、情节、人物典型跨国或跨民族的流传和演变,以及它们在不同作家笔下所获得的不同处理。”①

抛开针对主题学这种研究方法的争论,简单来说,它不失为一种视野。对于同一题材,同一情节,同一人物,不同作家有着不同的处理方法,通过这些不同的处理,我们可以看到不同时期、不同性格的人的感悟,亦可以看到人思考的轨迹,更值得我们不断去思索这一题材背后更深的意义。

二、不同表现的人鱼故事

(一)《少女温婷娜》

《少女温婷娜》是18-19世纪德国作家弗里德里希德・拉・莫特・富凯笔下的故事。讲述的是调皮充满野性的水族少女温婷娜,在养父家里遇到了骑士胡尔特勃兰特而一见钟情。婚后温婷娜性情变得温顺体贴,但后来胡尔特勃兰特爱上了别人,温婷娜伤心透顶回到水里,在胡尔特勃兰特新婚的当夜,按照族里的规矩,让胡尔特勃兰特死在自己的一吻中,温婷娜也在葬礼上化为银白色的泉水。

(二)《安妮特与人鱼王子》与《海的女儿》

与《少女温婷娜》不同,《海的女儿》是个流传甚广的故事。住在海底的小人鱼在十五岁第一次浮出海面的时候救了遭到海难的王子。从此便爱上了他,她为了王子用自己最动听的声音换取了双腿,来到了陆地上。王子把她带进王宫,他很爱小人鱼,但最终娶了邻国的公主,也就是当年醒来时在海岸上见到的人。按照海巫婆所说,在王子另娶她人后,小人鱼将会化作海上的泡沫,她的姐姐们为她求来了可以让她回到大海的刀子,但要杀死王子。小人鱼丢掉了刀子,跳进海里,在即将化为泡沫的时候成了天空中的女儿们的一员,为自己创造灵魂。

在小人鱼之前,安徒生还在《安妮特与人鱼男子》中塑造过另一个人鱼男子的形象。讲的是一个叫做安妮特的人类女孩遇到了一个人鱼男子,她随人鱼男子住到海底,一起幸福地生活了八年。后来,她因听到了教堂的钟声而想回到陆地,人鱼男子和孩子都没能拦住她。安妮特回到陆地后,发现五十年过去了,一切物是人非,她又想返回深海,但没能回去,死在通往大海路上的岩石间。

在这个故事中,作为人鱼的男子亦是个被背弃的形象,他面对妻子对于陆地和海洋两方面的留恋很无力。正如白慕申先说所说的,“她强调,一旦人类背弃爱情,将会导致人鱼感到孤单或‘被抛弃’,两者间的关系也会产生灾难性的后果。”②

(三)《红蜡烛与美人鱼》

19世纪到20世纪,日本童话作家小川未明同样是以人鱼故事为题材,创作了不同于以往人鱼故事的《红蜡烛与美人鱼》。

它讲述的是一只美人鱼憧憬着海面之上的明亮生活,她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和自己一样孤独悲伤,于是将孩子生到了陆地上。这个孩子后来被一对蜡烛店的老夫妇收养。孩子长大后异常美丽,她在蜡烛上作画,蜡烛店的生意因此而特别的好。神奇的是,凡是带着这种蜡烛的人出海都会避免灾难。后来,一个商人听说了这个女孩是美人鱼,高价从老夫妇那买了来,小美人鱼临走之前匆忙将蜡烛都涂成了红色。这些红蜡烛后来被一个皮肤白皙的女人买走了,当夜便发生了海难。从此,只要看到被点起的红蜡烛,一定会发生灾难。没过几年,这个小镇就消失了。

三、追寻、牺牲与背弃――人鱼故事分析

从以上故事可以看出,这几个人鱼故事无一例外地有着这样的情节:渴望一种生活,这种生活与自己所生活的状态不同;鼓起勇气,舍弃了一些珍贵的东西,从而进入了曾经渴望的那种生活;现实与自己想象的不同,被背弃,悲剧收场。

首先,我们可以发现,在《少女温婷娜》中,温婷娜是父亲希望她有个他们水族所没有的灵魂,在《海的女儿》中,小人鱼希望能拥有人的灵魂,希望可以看看天上的世界,在《红蜡烛与美人鱼》中,美人鱼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在明亮热闹的小镇幸福地长大,而不是像自己一样和兽类生活在阴郁、黑暗、孤独的海底。

他们都在追寻自己所没有的东西,追寻属于自己所生活的世界之外的东西。这些带着美好想象的追寻便是所有故事的出发点。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追寻呢?我们从故事中可以发现,这些人鱼都有个共同的特点,他们有着类似人的心灵,但身边一起生活的却是缺乏感情的异类。温婷娜曾说,“无论是形体和文化教养方面,我们和你们差不多,所以也自称为人类。”③《红蜡烛与美人鱼》中也有类似的表达,“自己的样子与人并没有什么太大的不同,如果与鱼类呀,或者是住在深海里的各种凶猛的兽类比起来,自己的心灵和样子也许更像人类吧!既然这样,自己为什么还要和鱼类呀、兽类什么的一起生活在冰冷、黑暗、阴郁的大海里呢?”④也就是说,他们的生活环境远远不能满足他们的情感需要,思想需要,所以他们是孤独的。在他们看来,自己所处的世界是低等的,而自己的心智远远高于这个世界中的同伴,应该生活在更高级的世界,更好地生活。但这里有一点值得注意,外在世界的美好仅仅是人鱼看来的美好,他们没有接触到那个更高级的世界,美好仅仅是想象中的美好。也许,这也是悲剧的源头。正如我们现实中一样,因为心灵的需要,势必会不断去追寻。当然,追寻中也会遇到这些人鱼同样的问题,自己所没有的在他们看来是最美好的。

其次,是放弃与牺牲。温婷娜的父亲威力无比,她的生活本是可以呼风唤雨的,她自己也说,“比起你们人类来,我们的生活条件要好得多。”⑤但她放弃了这种生活,去品尝拥有灵魂的苦与乐。小人鱼是海底的公主,有爱她的祖母、父亲和姐姐们,有着海底最动听的声音,有着无忧无虑的三百年的生命。而她放弃了这些,带着苦痛去陪伴所爱的王子。美人鱼母亲为了让孩子在热闹明亮、充满人情的小镇成长,她和小美人鱼都放弃了可以让对方摆脱孤独,温暖彼此的天伦之乐。

面对舍与得,本就是个难题,因为放弃过一些珍贵的东西,因为为了追寻会有所牺牲,那么一旦失败便是双重的失败。对于温婷娜来说,假如骑士背弃她,她要按族里的规矩要了骑士的命,那么也就是说,温婷娜要么同时拥有爱情和灵魂,一切美满,要么同时失去爱情和灵魂,一切一场空。对于小人鱼也是如此,要么同时拥有爱情、灵魂与生命,要么不但不能获得灵魂,还要失去已有的生命,曾经海底的幸福生活也白白牺牲掉了。同样,美人鱼母女也是,假如所谓明亮的小镇生活冷得寒心,母女便白白忍受了十几年的孤独与离别。

所以说,这样的放弃与牺牲是有风险的,就像一场未知的赌局。而正因为有这样的风险,悲剧的结局便更让人唏嘘。

最后,就是背弃与破灭。温婷娜的丈夫爱上了别人,小人鱼的王子要娶邻国的公主,小美人鱼的养父母将她卖给了要展览她的商人,她们无一例外地遭到了背弃。温婷娜曾把人类拥有的灵魂看得那么美好,她珍视着自己获得的灵魂,却发现原本就拥有灵魂的人们是那么丑陋。小人鱼一直为王子默默付出,到头来才发现对她含情脉脉的王子并不爱她。美人鱼母亲曾认为充满人情温暖的人间竟是那么冷酷,小美人鱼怎么也没有料到疼爱她的老夫妇会为了金钱将她卖给商人。

这么看来,这种背弃换个说法就是现实与预期的不相符。

在温婷娜看来,灵魂是可以带来美好的。尽管她最初对灵魂有着一种恐惧,仿佛灵魂会禁锢一些自由:

“灵魂这个东西一定很可爱,但同时也一定非常可怕。”⑥

“灵魂一定是一个沉重的负担!光是想一下,就会叫我害怕,叫我伤心呢。哎,没有灵魂,我是多么轻松,多么欢快呀!⑦

而我们从她前后的对比可以发现,灵魂在最简单的层面上似乎是一种束缚,是文明、伦理对于野性的束缚。温婷娜似乎也把它看成了一种控制与约束。而在后来,随着温婷娜真正拥有了灵魂,灵魂又似乎不仅仅这么简单,它更像是在人类伦理社会所形成的的真善美,温婷娜也的确是这样做的。但是她后来发现,身边那些本来拥有灵魂的人却不是这样。在她满心欢喜安排贝塔尔达与亲生父母相认的时候,却不曾想到贝塔尔达因为自己是渔夫的女儿而羞恼成怒;在她坚定信任丈夫的誓言时,却不曾想到丈夫会移情别恋;在她还相信着丈夫悲伤地怀念她的时候,却不曾想她的丈夫已经抛却短暂的悲伤准备迎娶第二位新娘。

这么看来,有灵魂并不等于成了美好的人,连温婷娜的丈夫都诧异,“要是我已给了她一个灵魂,那么这个灵魂比我自己的还好呢。”⑧那么灵魂是什么呢?故事中有这样一句话,“他没有灵魂,所以他的心只能反射外部世界的表面现象和原始现象,无法看透内部的本质。”⑨也就是说,灵魂也许代表的是一种理解的能力。就像拥有灵魂之前的温婷娜粗鲁充满野性,只因为渔夫阻止她听客人讲故事便十分生气跑掉了,她只看到了表面的不顺心,没有想到深层的原因,而拥有灵魂之后,她温柔体贴地去爱自己的丈夫和养父母,甚至落魄的贝塔尔达。

温婷娜曾经没有灵魂,在她获得灵魂后,她像自己理解的人那样通过灵魂用爱和善来塑造自己,去待人。但事实上,人却并没有那么做。于是,她成了另类,所以她看到贝塔尔达拒绝与亲生父母相认会惊诧地喊出,“你究竟有没有灵魂呀,贝塔尔达?”⑩她会说,“天哪,我对你们傻里傻气的风俗习惯和冷酷的思维方式一窍不通,我这一辈子也休想懂得其中奥妙。”这个有灵魂的世界并不像她想象的你们美好。

而对于《海的女儿》中的小人鱼来说,她的一切似乎是个赌局。温婷娜在人类中等待可以给她灵魂的那个人,她是有很多选择的,而小人鱼将一切放在了王子身上。王子的爱很简单,就是救他的那个姑娘,在王子心中,也就是那个邻国的公主,因为小人鱼身上有公主的影子,所以他对小人鱼含情脉脉,极其亲近。小人鱼错以为这些便是爱的表示,她以为付出一切便可得到爱的回报。然而她只是一个幻影,是王子心中的替代品。我们不能说王子娶公主便是对小人鱼的背弃,因为他并不知道救他的是小人鱼,这是另外一层次的悲剧了。但是,他对小人鱼种种的表示,甚至说出“我不会爱她的。你很像神庙里的那个美丽的姑娘,而她却不像。如果我要选择新嫁娘的话,那么我就要先选你――我亲爱的、有一双能讲话的眼睛的哑巴孤女。”这就不能不说是一种背弃了。她没有想过,她付出的本可以得到王子的爱,但障碍却在这些付出无人知晓。陆地上的世界并没有她想象的那样简单。但是值得一说的是,虽然说小人鱼被背弃了,她的爱情破灭了,但是这里的爱太过简单,本就值得商榷,在我看来,故事的核心并不在爱情上,小人鱼虽然也受到了背弃和破灭的打击,但是也收获了应得的东西,这是后话。

在《红蜡烛与美人鱼》中,背弃与破灭便有了不同的意味。背弃是小美人鱼遭到的背弃,破灭是美人鱼母亲对于陆地上那种光明生活的幻想的破灭。老夫妇发现小美人画的蜡烛非常受欢迎,便拼命地做蜡烛,而小美人鱼“忍着手痛,用红色的颜料画着画。”其实在这个时候,我们就隐约可以看出小美人鱼遭到的背弃,“虽然神明的名声这么高,可是谁也没有想到过一心一意在蜡烛上画画的姑娘。所以,也就没有人觉得这姑娘可怜了。姑娘好累啊,她常常会在美丽的月夜把头探出窗外,含泪地眺望着北方那遥远的、让她思念的蓝蓝的、蓝蓝的大海。”小美人鱼之前一直想的是报答养育她的老夫妇,她是爱他们的,也相信他们爱自己,但是生活却并不像她母亲想象的那么温暖,那么富有人情,她在光明的小镇的生活同样是孤独的。

小美人最终没有逃过被卖掉的命运,这是她心中对爱的破灭,也是美人鱼母亲对于人间生活的破灭。故事一开篇便讲了美人鱼母亲对于人类生活的憧憬:

“说人类住的镇子很美,说人类比鱼类、比兽类都更有人情味,更善良。”

“听说这个世界上最善良的就是人类。而且还听说,人类从不欺负和折磨那些可怜无助的生物。一旦接受了,就绝对不会抛弃。”

但是结果呢?

“一开始,老夫妇觉得姑娘是神明赐给他们的,怎么能轻易卖掉呢!那么做是一定会受到惩罚的,于是就没有答应。”

“加上可以挣大钱,也就利令智昏,答应把姑娘卖给江湖商人了。”

“老夫妇的心肠已经像魔鬼一样了,不管姑娘怎么说,也听不进去了。”

“姑娘把自己关在屋子里,一心一意地在蜡烛画画。可是老夫妇看见了,既不觉得可怜,也不觉得哀伤。”

“‘好了,你该走了。’说完,就要把她带走。”

“这是一个非常平静的夜晚。老爷爷和老奶奶关上门,睡觉了。”

从上可以看出,老夫妇对美人鱼并没有所谓的“人情”、“善良”。他们开始不答应卖掉小美人鱼仅仅是因为怕受到神的惩罚,而不是爱她。他们后来决定卖掉小美人鱼的时候,没有一丝怜悯与同情。人类生活的景象与美人鱼母亲的设想成了天壤之别,人情温暖被麻木冷酷所替代。

当然,虽然有着极其类似的脉络与情节,几个故事还是不同的。

温婷娜的故事中,灵魂似乎是个主角。在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非常明显地看出温婷娜拥有灵魂前后的变化,以及拥有灵魂的温婷娜与没有灵魂的泉王科勒博恩之间的差别。在追求这个灵魂的过程中,她的心也明显在摇摆,她很清楚面前的两条路,不是义无反顾的,而是充满了好奇和恐惧。

有了灵魂之后,她是温柔娴静的,是博得大家喜爱的,但同时也是卑微的。故事中随处可见她害怕失去,她努力地去割断与自己世界的联系。当她发现自己与那个没有灵魂的世界仍有联系时,那个待人温柔的温婷娜瞬间会变得不客气,见到叔叔要护送她,她不是高兴,而是“只见温婷娜惊骇地扭过身去说:‘现在我跟你再也不相干了。’”所以说,她为了维护当下的幸福,是很卑微的活着、爱着。然而这一切却没有用,面对丈夫的移情别恋,她极力忍耐,但当丈夫即将迎娶第二位新娘时,她杀死丈夫也并非恨,而是带着无奈伤心地维护水族的规矩,她救不了丈夫,只能化为清泉陪他。

她的爱情与灵魂是拴在一起的,要么同时获得,要么同时失去。这样的处理在安徒生那里便有了很大的变化,在《安徒生的小美人鱼》一书中提到了安徒生的这样一段话,“那样的结局完全不对!那只是偶然出现的情况。在这个世界上,我不愿意看到那种情况。我让小美人鱼走上更贴近自然、更神圣的道路。”当然,按照白慕申先生分析的,“感情丰富的安徒生内心不忍让小美人鱼遭受到三重的不幸,即失去心爱的王子、失去不灭的灵魂、在15岁时像海面的泡沫那样离开世界。”这是一层原因,但更重要的是“他不愿意让小美人鱼依赖人的爱情去得到不灭的灵魂”。 因此,小人鱼并没有依赖那段盲目的爱情去获得灵魂,而是自己去创造,这是更智慧的道路。

所以,在我看来,《海的女儿》中最核心的并不是个爱情故事,小人鱼的故事摆脱了最简单的依托爱情获得灵魂。我们可以发现,小人鱼的结局和祖母与海巫婆所说的不同,小人鱼用自己纯真善良的行动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通过联姻获得灵魂只是规则,重要的不是这个规则的形式,而是这个规则的内涵,这样故事就不仅仅是故事这么简单,规则也就不仅仅是规则,而在于这一切的背后是什么。《少女温婷娜》没有说明为什么要通过婚姻,为什么爱情破灭灵魂也会得而复失,《海的女儿》便解释了这一点,爱情的背后是无私的付出,是全心全意,是为了爱可以忍受一切苦痛,小人鱼做到了这些,所以即使她没有得到形式上的婚姻,她的行为也足以为自己创造一个灵魂。安徒生处理的很有道理,用这种不依赖外物的方式,通过自己内在精神上的东西获得,似乎才是灵魂应有的获得途径。

而《红蜡烛与美人鱼》又是另一层次的问题。美人鱼母亲在海中眺望陆地,忍受着海中的孤独,渴望着陆地上的生活,而小美人鱼在陆地眺望大海,同样忍受着孤独,思念着远方的大海。这里没有探讨灵魂,但却这有和灵魂一般的人心问题。故事中有个约定俗成的说法,人是最善良的,人间充满人情。这似乎就类似于人有灵魂这一说法。但小人鱼带着她母亲这种对于人的设定去和人类生活的时候,看到的却是冷酷和黑暗。

其实,这些悲剧可以归结为对自己所不知道的东西的错误的认知。这种错误不一定是不好的,比如温婷娜对灵魂的看法,小人鱼对爱的无私,小美人鱼对养父母的感激与报答。但是他们不知道外面世界不美好的一面。也许,作者正是通过这样的故事来揭示我们生活的世界中所存在的问题。在作者的笔下,这些来自另一个似乎是荒蛮世界的生物有着未受污染的干净纯洁,这种美好裸地暴露在我们生活的纷杂的世界里的时候,势必会受到伤害。这种伤害让我们心疼,难道干净纯洁不对么?她们渴望着我们的世界,却失望而归,这对我们是莫大的讽刺,是最值得我们思考的。

注释:

①乐黛云等编.中西比较文学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P184.

②(丹)白慕申著.甄建国,周永铭,胡洪波译.安徒生的小美人鱼[M] .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10.P59.

③(德)弗里德里希德・拉・莫特・富凯.钱鸿嘉译.少女温婷娜[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P32.

④小川未明著.周龙梅,彭懿译.红蜡烛与美人鱼 小川未明童话[M].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2006.P50.

⑤(德)弗里德里希德・拉・莫特・富凯.钱鸿嘉译.少女温婷娜[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P32.

⑥(德)弗里德里希德・拉・莫特・富凯.钱鸿嘉译.少女温婷娜[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P27.

⑦(德)弗里德里希德・拉・莫特・富凯.钱鸿嘉译.少女温婷娜[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P27.

⑧(德)弗里德里希德・拉・莫特・富凯.钱鸿嘉译.少女温婷娜[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P45.

⑨(德)弗里德里希德・拉・莫特・富凯.钱鸿嘉译.少女温婷娜[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P51.

⑩(德)弗里德里希德・拉・莫特・富凯.钱鸿嘉译.少女温婷娜[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P43.

(德)弗里德里希德・拉・莫特・富凯.钱鸿嘉译.少女温婷娜[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P44.

(丹)安徒生.叶君健译.安徒生童话全集[M].(英)克拉吉英译;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9.P77.

小川未明著.周龙梅,彭懿译.红蜡烛与美人鱼 小川未明童话[M].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2006.P53.

小川未明著.周龙梅,彭懿译.红蜡烛与美人鱼 小川未明童话[M].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2006.P54.

小川未明著.周龙梅,彭懿译.红蜡烛与美人鱼 小川未明童话[M].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2006.P50.-P51.

小川未明著.周龙梅,彭懿译.红蜡烛与美人鱼 小川未明童话[M].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2006.P54.-P55.

(德)弗里德里希德・拉・莫特・富凯.钱鸿嘉译.少女温婷娜[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P35.

(丹)白慕申著.甄建国,周永铭,胡洪波译.安徒生的小美人鱼[M] .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10.P70.

(丹)白慕申著.甄建国,周永铭,胡洪波译.安徒生的小美人鱼[M] .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10.P70.

参考文献:

[1](丹)安徒生(Andersen,H.C).叶君健译.安徒生童话全集[M].(英)克拉吉英译;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9.

[2](丹)白慕申著.甄建国,周永铭,胡洪波译.安徒生的小美人鱼[M] .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10.

[3](德)弗里德里希德・拉・莫特・富凯.钱鸿嘉译.少女温婷娜[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

[4]小川未明著.周龙梅,彭懿译.红蜡烛与美人鱼 小川未明童话[M].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2006.

灵魂的事范文第6篇

每个生命出现在这个世界上都是奇迹,都是曾经苏醒的灵魂。但有的生命在睁眼的刹那又归于沉睡,把活性的灵魂交还给上帝,只留下空的躯壳在世间游荡残喘。但更多的生命却在苏醒中不断升华灵魂,使生命的大旗高举。生命不能缺失灵魂,灵魂要有激情托举生命。灵魂的激情来自感动这样一把不灭的火,学会感动就能使灵魂更有活力,就能使生命更加精彩。

这世界能让我们感动的人很多,能让我们感动的事很多,学会感动其实并不难,只要我们的灵魂想去感动,肯去感动,这世界就一定会被感动,可惜的是,这种感动太少了,如沧海一粟。感动的力量可以撼苍天、泣鬼神、动乾坤、济浮生。但我们大部分人都是凡人,我们的使命就是关注身边那些能令我们感动的人,能令我们感动的事。

当你出行平安归家团聚,你应该感动,你应该想到那些天灾人祸对每一个人的眷顾机率都是平等的,可为什么别人碰上而你却避开了呢?这就是你的福气,你应该大大感动。别人用宝贵的生命替你承担了危难,你此生就应该更多的舍身为别人。

当你出行偶遇一棵向你临风摇曳的草,你应该感动,你敢肯定这棵草不是与你有缘而从前生跑到来世相聚于你吗?为什么你们偏偏在此时此地相逢相约了呢?草也是生命,可能就是你的化身,见面就是缘,就是你的福气,你应该大大感动。爱护一棵草也一样胜造七级浮屠。

当你出行踏入了一条清亮欢腾的溪河,你应该感动,君不见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而你却有幸今生踏进了这条清亮欢腾的溪河,溪河流水的清彻纯洁对你的人生难道没有启示吗?你应该大大感动。今生今世你只有不昧良心才对得起这条爱你的溪河。

最值得感动的是那些曾经关心过我们的人。一个人在自己的漫漫人生旅途中,有艳阳风霜,有坦途泥泞,有得意落寞,有簇拥伶仃,但能始终不渝而倾心地记挂着你、关切着你、扶助着你不息成长的人能有几人呢?特别是在讲究实惠、物欲横流的今天,这样的年轻人、同辈人和年长者又有几人?不为这种无私圣洁的关怀而感动,就是人性的沉伦,良心的泯灭,灵魂的冷漠。

你大可不必为身边的同事和朋友的背叛而气懑,你要为他们找到新的依托而感动;你大可不必为曾经受到的羞辱而气懑,对强权你原谅自己,对弱势你原谅别人,你要为自己的大度而感动。为自己的言行举止而感动,也是一种了不起的灵魂砺炼。

感动弥漫于世间,当你闭上眼睛的时候,你要为梦到的人和事而感动;当你睁开眼睛的时候,你要为见到的人和事而感动。当然,你如果是拒绝溶化的冰,不感动也没有人说你。但是,灵魂希望感动,期待感动,呼唤感动。生命只能在感动中升华,人性只能在感动中温暖,世界只能在感动中美丽,灵魂只能在感动中永生。

感动要从身边做起,要从自己做起,要从小事做起。不要乞求别人先感动,不要乞求世界为你而感动。感动只能从默默做起,从自觉自悟做起,感动是道德的苦行,不是功利的索取。只有当人人都会感动、都会自行感动时,无数的小感动就如细流奔大海、寸土堆高山,最终汇聚成大感动。人人献出一片爱,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交响协奏曲才能终成天籁之音。

灵魂的事范文第7篇

这生与死的分别,非名非利,只在于灵魂的高度。

污浊的灵魂受人唾弃,高尚的灵魂让人敬仰,低下的灵魂永远落魄卑微,坚毅的灵魂始终傲然挺立。躯体可以死去,但灵魂却能永垂不朽!

灵魂的高贵来自于对梦想的追求。在法网赛场上,所有人都看好前法网冠军斯齐亚沃尼,而对一个名叫李娜的中国选手并不抱有希望。但是李娜没有心灰意冷,她的教练和团队也没有放弃,他们刻苦训练,竭尽全力向奖杯一步步的迈去。谁能想到,备受忽视的李娜竟接二连三的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在决赛的赛场上,竟又以2:0的比分赢了斯齐亚沃尼,夺得苏珊朗格朗杯,跻身世界第四!当五星红旗伴着中国国歌声升起在红土球场的时候,一同升高的还有李娜充满信念的灵魂。因为秉持着心中对梦想的不懈追求,在追梦的路途中灵魂便能够受到磨练,也就升华了、坚毅了。

灵魂的高贵还来自于对世界的博爱,已逝的流行天王迈克尔-杰克逊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迈克尔一生光辉灿烂,纵然身价亿万,却始终没有停止过慈善事业。他生前支持了39个慈善机构,为世界慈善事业捐款3亿美元,并且两次提名诺贝尔和平奖。试问,在获得成就后能尽力帮助慈善的名人有几个?能一生不间断的做慈善的又有几个?尚且不说迈克尔的音乐影响有多大,纵是他的大爱之心就足以让世人铭记于怀,他的高尚的灵魂就足以永存于世!

兰生幽谷,不为莫服而不芳;舟在江海,不为莫乘而不浮;君子行义,不为莫知而止休。万物之间的差距,其本质不在于外表,而是灵魂的高低与否。

今天,我们匆忙的行走在人生的道路,很多时候,我们都忘记了去抚摸灵魂,去倾听灵魂,去回望灵魂,去感受灵魂,时间久了,貌似充实的我们却已然成为了空虚无聊的行尸走肉——

灵魂的事范文第8篇

灵魂不灭观念,其实在我国远古时代就已产生,北京周口店的山顶洞人就已经有为死者放置赤铁矿粉末,随葬石珠、骨坠、有孔兽牙等装饰品的葬俗,这些都是灵魂不灭观念的物证。仰韶文化遗址发现不少瓮棺葬,瓮棺上多凿有小孔,有学者认为,这些小孔是供灵魂出入的通道。另外,我国一些少数民族不仅认为人的灵魂存在,而且认为一个人还有多种灵魂。云南阿昌族认为人有三种灵魂,人死后必须把三种灵魂送到不同的地方去:一个送到墓地;一个供奉在家中;一个送到鬼王或父母的所在地。在我国古代的观念是人死后,肉体与灵魂分开,灵魂不灭的观念在我国先民的头脑中不仅早已存在。

而人死后,灵魂会根据生前的善恶行为而轮回转生,则是佛教传入中国以后的事了。佛教传入中国以后,人们将佛教的灵魂学说和因果报应、轮回转生的理论作为维护其道德说教的有力工具,使人们相信人死之后的灵魂,可因生前的善恶,或升天为菩萨,或重新投生作人,或转生为牛、羊、猪、狗等等,甚至成为饿鬼堕入地狱。由于受这种轮回转生观念的影响,人们不但重视生前的行为操守,也重视死后灵魂的归宿。

为了让死后灵魂有一个好的归宿,人们对死者的后事处理,如人死之后,请僧人念经,举行水陆法会,为一切水陆众生供养斋食,诵经礼忏,追荐亡灵等等。

“生”与“死”的问题,佛教在人的生死问题上,提出了较为系统的说教,如“三世说”,即前世、现世、来世的生死观;查根究底的因果关系和不生不灭的理论;抵达西文极乐世界的途径等等。

因果报应,生死轮回是佛教的根本教义之一,也是佛教灵魂学说的集中体现。佛教强调人的行为、意识直接决定并主宰他以后的命运,佛家把人生加以延长,分成前生、今生与来生三界;把报应分成现报、先报、后报三种。

人生有三世,世世代代灵魂不灭,因而轮回报应不息。因果报应与生死轮回把人们的道德行为与命运的主宰权交给了自己,善有善报,恶有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