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范进中举

范进中举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范进中举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范进中举范文第1篇

“现世宝”,指斥丢脸的家伙,所谓“现世”,作出丑解;称女婿为“现世宝”,后悔“把个女儿嫁与你”,语重气粗,分明贬称;“烂忠厚没用的人”,便是告诫女婿不能同“平头百姓”来“拱手作揖,平起平坐”时称谓,也是贬称;至于范进向他要路费盘缠,要赴省应试时,“我一天杀一个猪还赚不得钱把银子,都把与你去丢在水里”,自然要大受其训,不但不给一文钱,还以“癞蛤蟆”、“尖嘴猴腮”来作比喻,发泄愤怒,更是不顾女婿面子、辱及女婿人格。

范进中举后,胡屠户“提着七八斤肉,四五千钱,正来贺喜”,发现女婿痰迷心窍,发疯了,这时的称呼,与先前截然不同了:(1)“虽然是我女婿,如今却做了老爷,就是天上的星宿。”(2)“贤婿老爷,方才不是我敢大胆,是你老太太的主意。”(3)“我哪里还杀猪?有我这贤婿,还怕后半世靠不着也怎的?”

这时,从我“女婿”、“贤婿”的爱称表示亲昵,到“贤婿老爷”、“天上的文曲星”的褒称,表示敬重。这些称谓的异同,判若两人,把胡屠户嫌贫爱富、趋炎附势的势利心理刻画得淋漓尽致、一目了然。范进“人因功名变”,胡屠户“亲(情)从利禄来”,称谓作为一扇心灵的“窗口”,让人们从中辨认出胡屠户是怎样的一个人:当他接了女儿、女婿“包了两锭”银块时,称“贤婿”为“姑老爷”,贬斥自己的儿子为“你那该死行瘟的兄弟”、“这死砍头短命的奴才”,便“低着头,笑眯眯的去了”。这一精彩片断的描写,从称谓上前后形成鲜明的对比,尽把对人物的褒贬与语言的感彩统一起来,浑如一体,充分显示出胡屠户内心精神世界的虚伪与卑微可笑。

此外,文中张乡绅与范进中举后初晤的称谓,也值得我们仔细玩味、辨析:(1)“世先生在桑梓,一向有失亲近。”(2)“贵房师高要县汤公,就是先祖的门生,我和你是亲切的世弟兄。”(3)“弟却也无以为敬,谨具贺仪五十两……”“世先生”是对世代交往的人的泛泛敬称,这是张乡绅与范进初次相见时拉关系的套话称呼;进而到认出“贵房师高要县汤公,就是先祖的门生”,于是以亲呢的“世弟兄”相称,并进一步到了以“弟”相称的地步,敬奉贺仪,赠送房屋。这里的称谓随着关系的一步步拉近,逐渐趋于亲密无间了,最后才有了张乡绅的所谓“你我年谊世好,就如至亲骨肉一般”的肉麻语言。范进称胡屠户为“岳父”,称自己的授业老师为“宗师”,称邻居为“高邻”,称张乡绅为“老先生”(自称“晚生”)等,都是以礼相待,用的是尊称,特别是绅士、同官的尊称以“先生”、“老先生”、“先达”、“方家”、“相公”、“足下”、“尊兄”等,而自称则多以“晚生”、“晚学生”、“卑职”、“学生”、“同学弟”、“不才”、“下官”等谦称,这是比较常见,讲究谦卑礼让的称谓。

范进中举范文第2篇

关键词:范进中举;人物塑造;对比;讽刺

一、 小说与人物形象塑造

(一) 人物形象塑造在小说中的重要性

人物作为小说的三要素之一,能起到表现主题、反映社会生活和时代背景的作用,在小说创作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小说中经典的人物形象或者有代表性的人物群像,能让小说更加出彩。这方面的例子数不胜数,比如鲁迅笔下的阿Q,又例如《百年孤独》中的布雷恩迪亚家族等。因此,如何塑造人物形象不仅是小说创作者应当注意的问题,也是我们探讨小说的过程中必须重视的问题。

(二)《范进中举》的人物塑造

中国的古典小说尤其是明清小说中不乏人物形象塑造非常成功的作品,《范进中举》就是其中之一。陈维昭[1] 认为明清小说在塑造人物方面有三种基本模式,其中一种是对客体世界的人物的无限贴近。如果我们要分析《范进中举》的人物形象塑造,必得从吴敬梓的角度出发,去探讨怎样塑造人物形象和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塑造人物形象。

二、 反常与讽刺

(一)范进发疯――反常法的应用

梅斌[2]曾指出在中国古典小说中常用反常法来塑造人物形象。这种反常法即指有意表现人物在特定环境中异常的心理状态和行为。《范进中举》中对“范进”这个主人公的刻画就运用了这种反常法。这个科举之路不顺、穷困潦倒、受尽轻视的范进直到自己五十四岁的时候才考中举人,却在听闻自己中举的消息后突然发疯。对于这个情节,人们通常认为这是一种夸张的表现手法,但笔者认为,用反常法来解释效果更佳。虽然原文中众人对范进发疯的看法是“新贵人欢喜疯了”,但从范进“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的言行看,这更像是一出反常的抨击残害读书人的科举制度和批判范进这一类“读书人”闹剧。试问在正常情况下,谁会在自己通过考试后发疯呢?范进发疯这一异于常人的行为也反映了他追求功名利禄的扭曲心态。吴敬梓在塑造范进这一形象时,仅仅是突出一个反常的情节,就达到了意料之外的艺术效果。这也启示后人,在创作小说的过程中如何运用反常去塑造人物形象。

(二)“范进”形象的讽刺意味

笔者在前文讲到范进发疯这一反常情节,但这一反常情节非常符合范进这种迂腐懦弱又固执功名的读书人的性格逻辑,也与书中所描写的腐朽的科举制度大背景吻合。@在本质上体现了作者高超的讽刺手法。另外,在张乡绅拜访范进的情节中,范进对张乡绅刻意奉承的行为也可以感受到作者的对范进这个人物的讥嘲。吴敬梓生活在封建社会走向没落的清朝,他本人也经历了家族与生活的重大变故,他对他所处的时代有着较之他人更深刻的认识。所以,他才会如此讽刺范进这样的读书人,这一点在《儒林外史》的其他人物塑造上也可以看出。

三、对比的艺术

(一)胡屠户

胡屠户作为《范进中举》中的主要人物之一,历来受到人们的关注和分析。吴敬梓在刻画胡屠夫这个人物中,明显使用了对比描写。对比是一种将具有明显差异的二者放在一起进行比较的表现手法。在小说创作中使用对比描写,可以使人物形象更深刻,从而达到更加清楚地表达作者的观点态度和让读者更加明了作品的创作意图和主题思想的效果。在《范进中举》中,胡屠户对待范进的态度的可谓是经历了一个急转弯。在范进中举之前,落魄的范进为了能够去参加乡试曾向胡屠户借钱,胡屠户拒绝了范进,还将范进骂了个“狗血喷头”。然而,在范进中举之后,胡屠户不仅为主动为范进一家送钱,还担心送去的钱太少,不够范进拿去赏人。可以看出,胡屠户在本质上是个自私自利而又趋炎附势之人。文中多处前后对比使胡屠户这一个具有浓重市侩习气的屠户形象跃然于纸。这也凸显了作者塑造胡屠户这一形象的本意。

(二)张乡绅

《范进中举》一文对张乡绅的描写集中于文章的后半部分。前文除了胡屠户对张乡绅的评价外,并没有直接描写张乡绅与范进的互动。但从后文他给范进送银两送房屋、亲切称呼范进为“至亲骨肉”、极力拉拢范进的行为中我们可以作出合理的推测――之前张乡绅与范进并非熟识。这就是吴敬梓的高明之处,他并不直接对比张乡绅的前后言行,却能让读者自己想象和填补这一空白。笔者在此认为这也可以算是一种“隐性对比”。这样的对比既避免人物塑造中语言过于累赘,又能让读者感受到人物的性格特点、内心本质想法和作者对人物的态度。张乡绅这个形象,基本代表着封建时期虚伪而狡诈的剥削阶级。从时代本身出发,吴敬梓对这一形象的塑造无疑是成功的,也是相当具有现实意义的。

四、结束语

《儒林外史》是中国古典小说中的讽刺佳作。分析《范进中举》的人物形象塑造也代表着这一佳作的深入解读。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在于它永恒的意义。笔者相信,即使在未来,对《范进中举》中人物形象塑造的分析也不会过时――因为这样的分析除了文学价值外,更重要的还是启示我们对时代和社会的思考。

参考文献:

范进中举范文第3篇

那次的公开课,上的是《范进中举》第二课时,前一课时主要完成了如下教学任务:简要介绍了作者、作品、科举制度;概括了文章主要情节;分角色朗读了课文。第二课时的主要教学任务是分析人物形象、概括文章主题、赏析讽刺艺术,预设的教学目的是:抓住主要情节,通过人物前后的对比,分析人物形象;体会讽刺艺术;了解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残害和当时社会的世态炎凉。

主要教学设计如下:

一、品读课文,感知人物形象

1.范进中举喜极而疯的情节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找出范进发疯过程中反复说的两句话。

2.请结合课文内容分析,范进未中举人时,“不好”在哪些方面?中举后,又“好”在哪里?

3.通过上面的对比分析,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下面人物的性格特点。

范进;胡屠户;张乡绅;众乡邻。

二、探讨文章主题

1.范进中举后为什么会发疯?

2.文章通过叙述范进中举前后的不同遭遇,表现了什么样的主题?

三、赏读文章,体会讽刺艺术

结合相关内容分析,文章通过运用哪些手法达到了讽刺的艺术效果?

四、疑点辨析

范进中举,喜极而疯,是喜剧,还是悲剧?请谈谈你的看法。

五、布置作业

中了举人的范进经济状况、社会地位都获得了极大的提升,而他只是千千万万读书人中“幸运”的一个,那些未中举人的读书人命运又将如何呢?请同学们课后预习《孔乙己》,看看鲁迅先生笔下的一个连秀才都没考中的读书人到底遭遇了些什么,比较范进和孔乙己的异同点。

一堂课45分钟结束,未能完成预设的教学任务,匆匆讲完讽刺艺术,下课铃就响了。我只布置学生课后辨析疑点:范进中举到底是悲剧还是喜剧?

诚然,这节课学生发言面广,课堂气氛比较活跃,自己对学生的指导也比较到位。但是,因为在分析范进中举前后经济状况和社会地位变化的环节中纠缠时间过长,导致预设的教学任务没有完成,这是我本节课的最大遗憾。接下来的几天,我还一直在思考:如何才能精简不必要的过程,使课堂结构更完整呢?

后来又有幸听到了同组其他老师的同题的公开课,有的老师上课容量大、节奏快,一节课能圆满完成教学任务;有的老师上课选点少、挖掘充分,虽不能做到全面开花,但也能让学生受益良多。听课过程中难免会观察到学生的反映,有了一些有趣的发现:知识容量大的课堂上,学生或聚精会神聆听老师讲解,或面呈呆滞状、神游天外;选点少,给学生充分思考空间的课堂上,学生或激烈讨论或冥思苦想,偶尔也有谈到题外话手舞足蹈者。学生的种种表现不一而足,甚至会延伸到课外。突然间纠结自己几天的问题豁然开朗:一堂课的完整与否能够重于学生的收获吗?课堂结构再完美,内容再精深,如果学生不能吸收,没有收获,那有什么成功可言呢?那么,什么样的课堂才算是成功的呢?新课改背景下,人们常提到的有效教学倒是可以拿来一说。

“有效教学的评价标准是学生的有效学习,其核心是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教学是否有效,关键是看学生的学习效果,看有多少学生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有效学习,取得了怎样的进步和发展,以及是否引发了学生继续学习的愿望。”

我以为,不管课堂结构完整与否,学生能够从中有所收益,能够取得一定的进步和发展,能够激发他们继续学习的愿望,这样的课堂就是成功的课堂,也可以称之为有效课堂。那么,怎样才能创造有效课堂呢?

首先,教师要精选讲授内容,适当给学生留白,不求面面俱到。我以前上课,经常对学生不放心,总希望学生能将我想到的点全说到,说不到之处就要点拨学生。包括这次上《范进中举》时也有如此毛病。范进中举前后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的变化作者写得很详细,可以比较的点非常多,我希望学生都能找到,无一遗漏,所以在学生找不到的地方,花力气点拨了一番。但事后想想学生仅是在短时间内阅读文章后的体会,我是教学十几年,查阅了多少参考资料后才有的收获,怎么能强求学生一下子达到要求呢?做老师的恨不得把所有已知的知识全部灌输给学生,其实是一种错误的想法。全部灌输的话,学生对老师的依赖感会越来越强,自我思考、辨析的能力就会逐步丧失,创新意识也会逐渐消退。甚至某些时候,你已知的不一定都正确,如果学生带着某种错误的认知前进那更危险。所以,大胆留白,相信学生,让学生课后再去咀嚼、消化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我觉得,学生领悟多少比教师教多少更加重要。

其次,教师要对课堂进行充分的预设。立足文本,精心预设,才能为各种可能的生成做好充分的准备。预设的内容,不仅要面对博大精深的教材,还要面对各种状态的学生。面对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师要能灵活地调整教学策略,应对各种突发状况,成为课堂智慧的引领者。比如这次《范进中举》教学中,我自己对范进中举前后的变化倒是深入教材研究了很多,但是没有预想到学生的思维状态是简单的,所以开始的引导比我想象中的费力许多,在此环节费时较多,差点打乱了我的教学节奏。再有我估计学生对范进前后的性格对比不容易理解透彻,所以备课时早有打算。在教学时我引导学生分角色朗读文章第11段,也就是范进和张乡绅攀谈的一段,学生很快就明白了范进中举后圆滑世故、虚伪的一面。所以,当你预设到课堂可能出现的状况越多,你的课堂驾驭就会越自如,学生的思路就会越容易理顺,教学效果就会越显著。否则,学生糊涂,老师也只能干着急。

再次,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真正培养学生的能力。有效教学理论强调,在教学中,教师应改变传统教学中以教师的探究代替学生的探究、以教师的思维代替学生的思维、以教师的活动代替学生的活动的弊端,真正把课堂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把本属学生的思维过程还给学生。这首先就要求教师课堂上给予学生充分的思维时间。而事实上,很多教师为了赶时间或者为了维持一堂课的完整性,多数时候是一个问题提出来后就迫不及待地喊学生回答,这时候即使能回答的也是那些优秀学生,或者是一般学生的一些粗浅、错误的理解。而缺少思维时间的学生就得被老师牵着鼻子走,顺着老师的所谓引导思考下去。更有甚者,有的老师的启发引导太过裸,就是填空式的回答。这样的课堂教学,对于学生来说,有何收益呢?反之,如果不怕耽误课堂教学,给学生充分的思维时间,让大多数学生能够积极思考,形成自己的想法,使得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教师的指导帮助在教学过程中有机和谐地统一起来,必然能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这样的学生,也必然能够通过主观能动的学习,建构起自己的知识体系,树立起创新意识,从而学会学习,促进自身的成长和发展。

范进中举范文第4篇

入选原因:我国古典名著,曾选入过中学课本。所选部分反映了中国历史上一个时代的现实生活,可以引起学生对功名、地位、金钱的审视与评价。

五四时期的钱玄同在《儒林外史》新序里一开头就说“中国近五百年来第一流的文学作品,只有《水浒》、《儒林外史》和《红楼梦》三部书”,并评价说:“《儒林外史》有三层好处,都是适宜于青年学生阅读的。其中一层为《儒林外史》与《水浒》、《红楼梦》所共有的,两层为《儒林外史》所独有的。”第一层好处是描写真切,没有肤浅语,没有过火语。《儒林外史》描写各人的性情,言语,动作,都能各还其真面目,真是淋漓尽致,各尽其妙,而又没有一句不合实情的肤浅语和过火语。第二层好处是没有一句语。“这是《儒林外史》的大特色”他说:“《水浒》和《红楼梦》,其文学虽好,但是也还有几段的。独有《儒林外史》最为干净,全书中不但没有一句描写之语,并且没有那些中国文人照例要说的肉麻话。这不是他的大特色吗!”第三层好处,钱玄同先生说是“是国语的文学”,他说:“《水浒》还是方言的文学,《儒林外史》却是国语的文学了。《水浒》和《儒林外史》之间并没有国语的文学之大著作,所以《儒林外史》出世之日,可以说他是中国国语的文学完全成立的一个大纪元。”

课文内容:选自《儒林外史》的第三回“周学道校士拔真才,胡屠户行凶查捷报”。节选部分通过范进中举前后周围人对他的态度,反映了一个时代的众生相。以范进中举为中心事件,对范进中举前后的境遇进行了对比刻画,形象生动的刻画了他周围的人,尤其是对范进的老丈人胡屠户,在范进“中举前”和范进“中举后”的不同表现,反映了当时中国人的世态和人心。正所谓“穷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典型的中国世态人情的写照。。

写作特点:1、鲜明形象的人物语言

善于用人物的语言刻画人物的性格。文中胡屠户说的、骂的、训斥的、夸口的、恭维的话,占了很大的篇幅,通过语言描写,把这个市侩形象栩栩如生的勾画了出来,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范进的语言也随着他的身份、地位的变化而不同。范进中举前,对胡屠户的训斥只是“唯唯连声”,低三下四的说:“岳父见教的是。”中举以后,他不再称胡屠户为“岳父”而改称“老爹”。表现他因社会地位的提高心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已经觉得自己高人一等了。张静斋拜会范进那些表示最亲密友谊的词语,充分表现出这个作过官僚的乡绅圆滑与世故。

2、运用夸张、对比的手法进行讽刺

范进中举惊喜得发了疯这一情节,用的是夸张的写法,但不失真。“中举发疯”在当时的士人中虽不是普遍现象,却也是“会有的实情”,因而是真实可信的。当时的读书人热衷“举业”,一旦功名到手就如醉如痴,惊喜若狂。作者根据现实生活加以夸张的描写,具有尖刻的讽刺效果。

对比手法主要运用于描写胡屠户这个人物。作者写了胡屠户在范进中举前后截然不同的两种态度,形成鲜明的对比,使他的前倨后恭、欺贫爱富、趋炎附势的庸俗典型的市侩性格,跃然纸上。

语言特色:感而能谐,婉而多讽(鲁迅《中国小说史略 清之讽刺小说》)

教学提示:1、小说的主人公虽是范进,刻画最生动的却是他周围的人。要引导学生读懂课文,查阅资料,对人物形象进行分析。

2、自主、合作、探究:

探究一:范进的发疯。是喜极而疯,或是受封建科举制度的逼迫?

(极度的渴慕功名,孜孜以求而不得——受尽饥寒交迫,亲友乡邻的冷嘲热讽,对仕途功名已经绝望——不可能实现的梦想突然实现,命远之舟瞬间由从低谷卷上浪尖)命运的巨大反差,现实的巨变,使他从一个极端突然走向另一个极端,他怎么会不疯?

范进的发疯,不是作者凭空虚构的,是范进人生历程的必然。

探究二:范进中举发疯,是喜剧还是悲剧?结合整个社会看呢?

探究三:范进中举,乃至于整个《儒林外史》,应定位于讽刺的,还是定位于写实的?

一般的看法,都把这部小说当作是讽刺小说,就连教材也这么说。有必要引导学生探究一下,究竟是讽刺的多一些,还是写实的多一些。说是讽刺,小说中所写的哪一点不是当时社会,甚至是现代社会所司空见惯的人和事?

《香菱学诗》

入选原因:《红》是我国古代小说的顶峰之作。属于课标规定的课外阅读的古典名著的范围。所选的片段可以对学生的阅读和写作有所启发。

课文内容:选自第四十八回。香菱是一个从官宦小姐沦为奴婢的悲剧人物。她有着不幸的命运:从小遭受灾难,被拐卖,又被呆霸王薛蟠生拖死拽弄到家里,终于沦为侍妾,受尽凌辱和折磨。薛蟠遭打外出后,香菱随着宝钗住进了大观园,有机会接触大观园内这许多富于才情的少女们,特别是像林黛玉这样的才女,萌发了强烈的精神追求,在黛玉的指导下,香菱刻苦学诗,经过三个阶段,终于写出了好诗。

写作特点:1、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细节描写表现人物性格。

2、运用侧面烘托,使人物形象更丰满、生动,更具体感人。

语言特色:1、叙述语言:简洁明快、准确生动、质朴自然、耐人寻味

2、人物语言:个性化

教学提示:1、人物形象:香菱——聪明可人、爱诗如痴

黛玉——富有学识、教学有方

2、"香菱学诗"的过程有哪三个阶段?从中可以看出要做成功一件事必须具备哪些因素?

拜师——尝试——成功

一是自己要有兴趣,二是有名师指点,三是要反复练习。

王国维《人间词话》中,对古今成就大事业者所必须经历的三种境界的概括,可以用来形容香菱学诗的经过:

第一境界:悬想阶段——"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第二境界:苦索阶段——"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

第三境界:顿悟阶段——"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3、哪些语句表现香菱学诗的专心?你最喜欢哪一段?说说理由。

4、比较香菱三首诗,说说其优劣。

第一稿:内容肤浅,表达“月亮很亮”的意思;用语陈旧,堆砌前人的词语;没有真情实感。

第二稿:优点——能用“花香”、“轻霜”等比喻,较新;用“人迹”、“隔帘”等情景来烘托。不足:内容如宝钗所评,是在咏月色而不是咏月;“玉栏”“玉盘”等词仍有陈旧的气息。

第三稿:句句无月,句句写月;用词典雅含蓄,立意新奇别致;切合自己身世,借月怀人,有真情实感。

精华欲掩料应难,影自娟娟魄自寒。

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轮鸡唱五更残。

绿蓑江上秋闻笛,红袖楼头夜倚栏。

博得嫦娥应借问,缘何不使永团圆。

简析:她仿佛对月低吟,顾影自怜,把自己沉痛的遭遇融入寒月之中,结句的感喟本是自己的心声,却推及处境同样寂寞的嫦娥,曲折含蓄。如果说离愁、思绪这种深沉的感情,在第一首是肤泛的,在第二首是游离的,到第三首就变成实在的,意趣真切,余韵悠长。

5、自主、合作、探究

——结合全书,谈谈对香菱这个形象的认识。

(1)身世:香菱是一个从官宦小姐沦为奴婢的悲剧人物。她有着不幸的命运:从小遭受灾难,被拐卖,又被呆霸王薛蟠生拖死拽弄到家里,终于沦为侍妾,受尽凌辱和折磨。薛蟠遭打外出后,香菱住进了大观园,有机会接触大观园内这许多富于才情的少女们,特别是像林黛玉这样的才女,萌发了强烈的精神追求,本文就是从香菱刻苦学诗写起的。

四句谶语:根并荷花一茎香,生平遭际实堪伤。

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

(2)性情:精华灵秀,悟性极强。

学诗时"挖心搜胆,耳不旁听,目不别视",已到了"呆"、"疯"、"魔"的程度。

原来香菱是一个极富文学气质的人,她早就想学诗了,但苦于没有机会,只好自己弄本旧诗,偷空看两首。进入大观园后,深藏在内心的精神饥渴一下子勃发起来,进园的当晚就来找黛玉,希望向黛玉学诗。黛玉热情指导,列举名作让香菱阅读。香菱拿了诗回来"诸事不顾,只向灯下一首一首地读起来。宝钗连催他数次睡觉,他也不睡。宝钗见他这般苦心,只得随他去了。

精神食粮的大量摄入,使香菱的内心充实丰富起来,她悟出了一些道理,她说:"诗的好处,有口里说不出来的意思,想去却是逼真的。有似乎无理的,想去竟是有理有情的。"她举了《塞上》一首为例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倒像见了这景的。"香菱的艺术感受力很高,她读诗眼前就能出现诗歌中那动人的形象。香菱所体会到的,正是今天已众所周知的艺术辩证规律。

——林黛玉论写诗是如何论的?你有哪些感触?

林黛玉论写诗主要集中在本文开篇处,"不过是起承转合,当中承转是两副对子,平声对仄声,虚的对实的,实的对虚的,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词句究竟还是末事,第一立意要紧。若意趣真了,连词句不用修饰,自是好的,这叫做''不以词害意''"……

林黛玉看似轻巧的几句话,却句句点出写诗的要旨,"重在立意,轻在形式",如今作文何尝不是如此呢?

——林黛玉在全文中是如何指导香菱作诗的?对我们有何现实的指导意义?

林黛玉收香菱作学生,提出做诗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首先,多读多想。黛玉让香菱诵读王维的五言律诗一百首,杜甫的七言律诗一二百首,李白的七言绝句一二百首。"读诗百遍,其义自见",诵读这种方法对于我们学写诗也是非常正确而必要的。随着诵读篇目数量的增加,你对诗歌的语言感知能力就会越来越强,诗歌的阅读水平也就会越来越高。这好比盖房子,先要打好地基,地基越牢固,房子也就可以盖得越高大。诵读就是学好诗歌的根基,这是提高鉴赏能力的根本途径。

其次,师法其上。黛玉认为,要学诗就要学一流的。王维的五言律诗是最好的,除了杜甫,没有人能赶得上他;七言律诗,杜甫的诗要是打一百分的话,恐怕要再找出一个八十分的都不可能,后来一个李商隐也还可以;七言绝句,那是不会有人写得过李白的了。这三个人,李白是"诗仙",杜甫是"诗圣",王维人称"诗佛",唐朝的诗歌,成就最高的就是他们三位了,以前一直是这样评价的。后来白居易取代了王维的位置,因为他的诗里面有一些反映劳动阶级的生活、思想等等,还有他的长篇,如《长恨歌》《琵琶行》都不错,但是以前一直是以李白、杜甫、王维三个人为首的。林黛玉这个看法也是很对的。要学就学一流的,学不到一流还可以成为二流,要是一开始就学二流的,那只能学成三四流了。我们在阅读时,也要挑选文质兼美的作品,这对于陶冶情操,培养纯正的文学趣味是非常有益的。

第三,大胆实践,敢于想像。香菱学诗,第一首,通篇就是说了"月亮很亮"这么一个意思。所以黛玉就说,初学者看的诗少,措辞不雅,要放开胆子去做,要有想像力才行。这也是很对的。恩格斯在评论德国诗人普拉顿的时候曾强调说:"写诗必须有大胆的想像。"可以说,没有想像就没有形象思维,也就没有诗。形象思维的过程自始至终都贯穿着丰富的艺术想像,大胆的想像可以使极平常的生活景象焕发出奇特的美感、美质,令人耳目一新。

——结合文章内容,谈谈课文中的林黛玉有怎样的性格特征?如何理解?

范进中举范文第5篇

可取之一:对失败的坚忍

范进考了三十四年,失败的次数据不完全统计达二十余次。“二十余次”是个很有趣的信息,这说明了从二十次之后,也就是范进考了二十几年之后,他对失败已经习惯了,反正是失败,至于多少次就无须去记了。对于失败的习惯甚至延续到范进中了秀才之后,参加乡试。因为在发榜的这一天,范进并没有像大多数考生去等发榜而是去卖鸡,这一方面是因为家里断顿了,另一方面就是范进根本没想到自己会中,确实是的,三十四年的失败让范进不敢抱有太多的奢望。太多的失败把一颗心磨砺得已足够坚强。其实,一个能够如此面对失败的人本身离成功就已经不远了。小人物的悲剧在于他没有也不会有足够的依赖,任何一点风吹草动都会让他们“粉身碎骨”;小人物的悲剧还在于他们中的决大多数人并没有对失败有足够的心理准备。没有这份修炼,小人物将永远只能是小人物。

可取之二:对寂寞的坚忍

贫穷是范进在进取道路上最大的障碍。在参加童生考试时,在十二月上旬的天气里,在主考官周进眼中的范进是“面黄肌瘦,花白胡须,头上戴一顶破毡帽,穿著麻布直裰,冻得乞乞缩缩。”其家庭情况更是一贫如洗“家里住著一间草屋,一扇披子。门外是个茅草棚。正屋是母亲住著,妻子住在披房里。”吃的是有上顿没下顿,用胡屠户的话“这几十年,不知猪油可曾吃过两三回哩?”参加完乡试“家里已是饿了两三天”。但其实和贫穷相伴的还有寂寞,没有门庭若市的喧闹、没有声色犬马的繁华。贫穷让范进陷入绝境,而寂寞却在无形中成就着范进。读书催生了贫穷,而最终读书却战胜了贫穷,这是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在我们现实生活中精神的追求往往是和物质的追求相悖的。但你无法否认,成功往往正是属于这一类能够坚守自我,耐住贫穷和寂寞的人。小人物最容易沉沦,其原因之一就是无法抵制物欲的诱惑,无法忍耐寂寞。这一切最终让他们只能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要知道,飞蛾化蝶最关键的是它在蛹的沉默坚守中积蓄了足够的力量。

可取之三:对非议的坚忍

文中老丈人胡屠户那一段辱骂堪称经典中经典。

范进因没有盘费,走去同丈人胡屠户商议,被胡屠户一口啐在脸上,骂了一个狗血喷头:“不要得意忘形了!你自己只觉得中了一个相公,就‘癞虾蟆想吃起天鹅屁!’我听见人说,就是中相公时,也不是你的文章,还是宗师看见你老,过意不去,舍给你的,如今疑心就想起老爷来!这些中老爷的,都是天上的文曲星;你不看见城里张府上那些老爷,都有万贯家私,一个个方面大耳。像你这尖嘴猴腮,也该撒泡尿自己照照;不三不四,就想天鹅屁吃!趁早收了这心,明年在我们行事里,替你寻一个馆,每年赚几两银子,养活你那老不死的娘和你老婆才是正经!你问我借盘缠,我一天杀一个猪,还赚不到钱把银子,都给你去丢在水里,叫我一家老小喝西北风?”

范进中举范文第6篇

一、初读后,揣摩创作初衷

在学生初读后引导他们静思,有利于体味作者的写作意图。如在苏教版(下同)八年级下册《海燕》的教学中,我在学生初读后,提问:“作者为什么要写海燕?”“作者将海燕与其他海鸟相比较,有着怎样的意图?”要求学生结合诗歌的写作时代背景,围绕“咏物抒怀”的表达主题,深入自我构思,让他们带着认知情感获得更多丰富的感思与体验,获得更有理性和更有价值的学习素材。

二、对话前,积淀探讨素材

阅读是理解的前奏,更是学生探索的基石。多给学生创设相应的话题,让他们在积极思考中有效抓住对话内容,获得丰富感思,这更有利于提高阅读教学的效果。

如在九年级下册《藤野先生》的教学中,为了帮助他们理解藤野先生正直热忱、治学严谨、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我特地设置了一系列的思考题目,没有让学生立即进行互动交流,而是给他们足够的静思探索的机会。我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作者为什么‘弃医’?”“作者通过善意的谎言,旨在告诉我们怎样的道理?”“由在仙台学医到最终投笔战斗,作者给了我们怎样的启发?”这些话题的设置,使得学生在能力所及的思考空间内主动调整学习策略方法,主动拓展延伸,获得深刻的理解感悟。

多给学生设置相应的话题,让学生能够有针对性地思考,帮助他们在认真挑选素材的过程中有更多自我酝酿和自我沉思的机会,从而使得课堂教学更有情趣,更有生气和活力。

三、写话中,升华文本情感

写是学生认知思维由语言信息输入向输出转化的过程,让学生由单纯识记向主动灵活运用转化,帮助他们形成更为真切的感知与体验。这样的过程需要静思,需要学生在自我转化的过程中找到写作表达的灵感,找到更能彰显闪光点的出口。

如在八年级下册《范进中举》的教学中,为了展现范进中举后的种种心理活动,我就范进喜极而疯被救醒后的情形,要求学生进行扩写。我给了学生一定时间静思,让他们从各自学习理解的角度把握其中的表达线索和情节。有的同学写了范进顿时变得趾高气扬,对前来贺喜的邻居都是爱理不理的样子,似乎自己就是大官人。有的同学写了范进瞧不起妻子,说她长得一点也不好看,要不是胡屠户的强硬拉郎配,便不会应允这门亲事。有的同学写了范进坐在破凳子上,眼球一动不动,在盘算着怎样才能离开这样的破屋,过上幸福生活,等等。但凡这样的表述,无不体现了范进中举后的扭曲心灵,让人们对封建科举制度有了更多的认知体验。

范进中举范文第7篇

一.品味字句见真情

如教鲁迅先生的《范进中举》一文,我对范进发疯时的话语的“噫!好了!我中了!”这三句话,引导学生细细琢磨,仔细品味,觉得这三句话发人深思、耐人寻味。

“噫!好了!我中了!”三句全用了感叹号,连续宣泄,一句一叹,写尽了范进中举时的狂喜心情。从中可以看出,这些话不是简单的“疯人疯语”,而应该是“哲人哲语”。

先看“噫!”一字一叹号,我们完全可以推测出范进在得到中举信息时惊疑、狂喜的复杂心情:先是不信,他在街上听到邻居的报传时疑是欺诈便是明证;然后面对众多乡亲及报信小吏又不能不信,但又不完全相信,因而半信半疑;当最终确认是事实时,压抑在心中50多年的情感终于不可遏制地爆发出来,千言万语汇聚成一个字“噫!”“人生荒唐行,一把心酸泪。都云范进痴,谁解其中味?”简单一字,凝练千言万语,语言之精炼可见一斑!

再看“好了!”两字一叹号。如此动情,“好”在哪里?让人产生疑问。品读下文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张乡绅的举手拱送、胡屠夫的曲意奉承、众乡邻的刻意巴结——真是一朝得“道”,名利全有,确实“好了”。我们再对照一下范进中举前的情景:考试前借盘缠被骂得“狗血喷头”,“摸门不着”;考试时家中“三天无米下锅”,老娘饿得“两眼昏花”——这是文中所显现的,对文中没有直接显现的,我们也可以推测,这几天张乡绅、众乡邻对范进家的悲惨遭遇视而不见,漠不关心,不知到哪里“云游”去了。而中举后,这些人则又像从地里钻出来似的,热情得让人承受不了。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好了!”乃范进梦寐以求的生活之曙光,出人头地、扬眉吐气之心声,也是对当时知识分子一生终极目标的高度提炼与概括。

最后,“我中了!”三字一叹号。“我中了”是“好了!”的根本原因。一切现状的改变都取决于此,这也是几千年下层知识分子苦苦追求的目标。正因为“中”与“不中”是“天堂”与“地狱”的分界线,所以范进的发疯在情理之中而非意料之外。而且这类“发疯”现象绝非偶然,从报录人“熟知”治病偏方可以看出此病为中举人的“通病”,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范进之流利欲熏心的可悲可笑,更能深刻地认识到封建科举制度的腐朽及其对读书人的腐蚀和毒害。

通过对范进语言的一番分析,我们深刻地认识到这些话恰恰真切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本质。只言片语之间容纳无限内涵,这正是一切不朽名著的伟大之处和流芳百世的根本原因。

二.推敲语言得真知

如教鲁迅先生小说《孔乙己》一文时,文中反复写到孔乙己在酒店欠下了“十九个钱”,那么这“十九个钱”是分几次欠下的呢?我引导学生反复阅读品味并挖掘出这“十九个钱”绝非一次所欠。因为在他自命清高、得意之时,排出九文大钱,如果是两次就会欠“十八个钱”,这说明他至少是分三次欠下的。一次次欠钱,他要接受多少嘲笑、讽刺?这对爱面子的孔乙己来说是多么大的打击啊!不到万不得已他是不会随便欠钱的。文中也说“他的品行比别人都好,就是从不拖欠”吗?在一次次地打击面前他的精神就会变得麻木不仁,也正是一次次的欠钱说明他穷困潦倒到了极点。

又如教鲁迅先生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文中有这样一句话:“中间挂着一块匾道:三味书屋;匾下面是一幅画,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在教学时我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是一只梅花鹿而不是别的什么呢?为什么是伏着而不是站着的呢?”

我引导学生翻阅了有关资料,发现鲁迅先生这样写有一定的象征意义的。自孔子以来,读书都是为了功名利禄。在《论语·卫灵公》中有孔子勉励弟子们用心力于学术以求功名利禄的记载:“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孔子从道德修养和学业造就两方面为弟子们指出了谋求“禄”的途径,具有很强的鼓动性和吸引力。几千年来,“学而优则仕”的观点已深入人心,读书就是为了做官,做了官就有很丰厚的俸禄(很肥大就象征丰厚),这样就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因而,鲁迅在这里用的“梅花鹿”的“鹿”实际上是“禄”的谐音,而“伏在古树下”的“伏”与“福”谐音。由此可以看出,鲁迅这样写是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的。

三.讨论问题辩真意

鲁迅先生的小说名篇《孔乙己》中只要孔乙己一到酒店众人就拿他取笑作乐。阵阵笑声,叫人难忘,无不令人掬起一把辛酸的泪水。作者在文中反复写众人的“笑”又是为了什么呢?

问题一提出,学生略一思索后,一个学生答道:“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都看着他笑”,笑他“脸上又添新伤疤了”,笑他“又偷了人家的东西了”,孔乙己“青筋条条绽出”的争辩,也只是引得众人“哄笑起来”。不错,因生活所迫孔乙己脸上的确添了新伤疤,但那是他不辛遭遇的见证啊!然而“短衣帮”不是同情和安抚,而是以此作为笑料,用孔乙己的痛苦和窘迫换来自己的快乐。 “你当真认识字么?”“你怎么连半个秀才也没捞到呢?”于是众人又“哄笑起来”。“学而优则仕”,孔乙己连半个秀才也没捞到,只值得奚落和嘲笑。殊不知,“短衣帮”也和孔乙己一样,同样处在社会的最底层,同样受着统治阶级的欺压。对此,他们全然不知,却在他们劳累而苦闷的生活中以哄笑孔乙己来寻求片刻的欢乐,这“哄笑”的背后,不正是表现了他们的麻木不仁吗?

范进中举范文第8篇

一、趣,即激趣

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至理名言是说学生只有达到“乐之”的境界,才能进入学习的最佳境界。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有以下几种方法:

1. 立足于引,激起学生主动探索的兴趣点。瑞士教育家皮亚杰指出:“儿童是具有主动性的人,所教的东西要能引起儿童的兴趣,符合他们的需要,才能有效地促使他们的发展。”语文课堂教学引入方式多种多样,在上课前的引入要吸引学生注意力,并使其积极参与教学实践中,以激活课堂气氛。

2. 着眼于问,激起学生主动探究的好奇心。心理学告诉我们:儿童朝气蓬勃,思想活跃,对事物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新颖有趣,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惊奇,从而产生“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强烈求知欲望。

3. 倾心于爱,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只有热爱学生,与学生建立感情,学生才易于接受老师的教诲。正如列宁说的:“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

4. 致力于励,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自信心。我认为“成功乃成功之母”。对学生应及时肯定、及时表扬、及时鼓励,当学生受到老师的好评后,就会产生愉悦感,如沐浴在春风里,同时又感到如虎添翼,增强了学生主动探究的信心和力量。

二、导,即善导

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情感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超前意识和自学能力,变过去的“牵着学生走”为现在“引导学生”。善导,教师要重视导向性的点拨和提高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善导时,并不是包揽全局,而只能点拨,应将主动给学生,要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的观点。

三、思,即引思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课堂教学中,设疑布障激思,注意启发诱导思维,才能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促使知识的理解由“死学”变为“活学”。有位教育家说过:“中小学教师若不熟悉提问艺术,他的教学是很难成功的。”因此,我认为教师必须在课堂提问上下功夫,加强提问艺术,从而带动整个课堂,提高教学质量。

1. 提问要抓住契机,富有趣味性。如《范进中举》一文,一开始就提出问题“范进中举时是多少岁?”一石激起千层浪,一下抓住学生思维,当明确范进中举时已是54岁高龄后,再问“范进20岁开始参加科举考试,到暮年方能中第,这30多年的中举梦说明什么问题?”从而引导学生思维直奔主题。

2. 提问要把握问题难度。课堂提问目的是要激发学生积极思维,好的提问应该是难度适中的,即“跳一跳摘桃子”,不能可望而不可及,也不能伸手可得,而应该经过思考得出答案,学生享受到思维劳动后的成果,才能感到由衷的高兴,才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

3. 注意课堂提问的质量。教师应该精心设计问题,严格把握数量和质量,既不提不需思考的问题充场面,也不提偏离目的节外生枝的偏题、怪题冲淡内容。课堂提问应该以能否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为准则,以一当十。正如钱梦龙先生所提出的:“活跃有思维的活跃与语言动作的活跃,有价值提问是能启发学生积极思维的,那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活跃’。”

4. 做好对课堂提问的回答和评价。我认为,对学生的回答要做出积极评价,评价应以表扬为主,充分肯定优点,注意保护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即使批评也要有爱心,不可伤了学生的自尊心。其次,我觉得不要太强求统一,应该允许有不同的答案,鼓励学生求异。学生的求异思维,就是创新的前奏。更何况站在不同的角度看问题本身就有不同的见解,应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四、讲,即精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