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写诗的格式

写诗的格式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写诗的格式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写诗的格式范文第1篇

一、 概念上位法

“青菜” “黄瓜” “茄子” “辣椒” “花菜” “豆芽菜”……这么多词,我们可以用一个词概括——“蔬菜”。这里面包含一种重要的概括方法,即“概念上位法”。所谓概念上位法,就是想出一些具体概念(种概念)的上面的类(属)概念。也就是说,我们概括时,思维要从一些具体词语(概念)往上面想,想想这些具体概念受什么概念所统领。找出统领具体概念的词语后,再根据句意组织成概括的语句。请看下例:

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请分别概括这首诗颔联和颈联的内容。(2008年江苏高考题)

颔联中有两组概念词语,分别是“吴宫(花草)、晋代(衣冠)”和“幽径、古丘”,与南京有关的“(东)吴(王)宫、晋代”上面的类(属)概念是什么呢?是“六朝(古都)”或“古代(都城)”;“幽径、古丘”上面的类概念是什么呢?是“古迹”或“历史遗迹”。这样,答案就出来了。颈联有“山、天、水、洲”几个概念,这些概念的上位概括是“自然”,前面的一些定语词语,这些词语的上位概念是“金陵美丽的”,这样,答案也就出来了。高考答案:颔联写六朝古都的历史遗迹,颈联写金陵美丽的自然风物。再看下例:

绝句(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请分别概括这首诗的前两句和后两句内容。

前两句中有“黄鹂、翠柳、白鹭、青天”,其上位概念是“自然风物”,这些概念的前边的定语的上位概念是“生机”,故而答案是“前两句写诗人看到的充满生机的春天自然风物”。后两句“窗、门”的上位概念居所(环境),“西岭、千秋雪、东吴、万里船”这些词是“含”“泊”这两个动词的宾语,上位概念“开阔”“美好”,故而,后两句应这样概括:后两句写诗人美好而开阔的居住环境。

概念上位法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概括技巧,不少概括题必须用这种技巧。

二、 词语替换法

在把握一个短语的含义的时候,我们可以用词语概括(替换)它,在把握一个句子和一个语段的含义的时候,我们可以用一个或几个短语来概括(替换)它,这就是概括的另一种技巧——词语替换法。请看下例:

作者指出人们往往对异类持什么态度?(2009江苏卷《说“异”》)

该题的文本信息源:

不能容忍异类的现象,时时可见。打工者来自不同的地区,农村人与城里人衣饰的差异、口音的不同……都可以泾渭分明地用来划分同类与异类,更不要说大的方面了。不要把一切原因都归结为漫长的封建帝制,更深刻的原因在于我们的“国民性”。蜂拥而上的党同伐异和肆无忌惮的语言暴力,正说明我们缺少起码的宽容心态。一个高度发达、受人尊敬的大国,首先要有宽宏大量的国民气度,最起码要能容忍那些并不妨碍别人、又不违犯法律的异类行为。

该段文字说明人们往往对异类所持的态度。我们可以将“蜂拥而上的党同伐异”用“排斥”(一个词)替代,“肆无忌惮的语言暴力”用“打压”(一个词)来替代,“正说明我们缺少起码的宽容心态”,摘录的关键词为“缺少宽容”。故而答案便是“排斥、打压,缺少起码的宽容”。

有时,我们可以将整段的内容用短语和语句来概括,如2009年江苏卷第17题:“文章结尾说‘异类的存在不仅正常而且必需’,为什么?”

找到对应的文本信息源,我们可以将一段话用一个短语或一句话来替代:宇宙万物间普遍存在异类现象,所以是正常的;异类的存在可以促进事物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所以是必需的。

三、 格式引导法

1. 下定义概括的格式:被定义项=种差+属概念。语法表现为,××(主语)是(“指、为、即”等)××(定语)××(宾语中心词)。

例如:根据下面一段文字,概括说明什么是“洼地效应”(不超过30个字)。(2009年高考江苏卷第3题)

区域竞争的焦点更多地集中在综合环境的竞争上。这里的“环境”既包括政务环境、市场环境、法制环境、人文环境等“软环境”,也包括绿化覆盖率、空气质量、居住条件、基础设施水平等“硬环境”。谁的环境好,“洼池效应”就明显,吸引力就强,项目、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聚集就快,发展就快。

“洼池效应”指:

该题相当难,全省几十万考生中得满分者寥寥无几。但是,如果能有格式引导,得分会高一些。

很显然,这是个下定义题。该题难就难在语段没给出被定项的属概念,这属概念要根据前后语境的提示靠自己感悟想出来的,大部分学生能“意会”,难就难在不能准确地“言传”。“洼池”是个比喻,“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里的“洼池”就是能“吸引”水地方,是个比喻,这个比喻义根据文段的最后一句话是可以得出的,是“吸引人才的环境”,是“环境优势加速生产要素向该区域集聚从而促进发展”,此内容可作种差(定语部分)。“效应”到底是什么?我们知道“多米诺骨牌效应”,说的是连锁反应,但“效应”总不是“反应”呀,那是什么呢?整体把握后,是一种“状况”,是一种“现象”,是“由某种动因或原因所产生的一种特定的科学现象”。如果能准确地感悟出(想到)该词(“现象”),此题差不多就能得满分。答案:洼池效应指环境优势加速生产要素向该区域集聚从而促进发展的现象。

可见,下定义式概括只有在下定义格式的引导下才能较好地概括。

2. 新闻语段概括的格式:按照“(时空)谁干什么(或怎么样)”格式来概括。例如:

概括下面一则消息的主要信息,不超过35字。(2009年山东卷)

《人民日报》巴厘岛5月3日电,东盟10国与中日韩财长会议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发表联合公报宣布,亚洲区域外汇储备库将在今年年底前正式成立并运行,以解决区域内的短期资金流动困难,并作为现有国际金融机构的补充。

根据公报提供的数据,在规模为1200亿美元的亚洲区域外汇储备库中,中日韩3国出资80%,东盟10国出资20%。其中,中国、日本各占32%,韩国占16%。具体金额为中国384亿美元、日本384亿美元、韩国192亿美元。

这里的“谁”应是“亚洲区域外汇储备库”,“怎么样”应是“将在今年年底前正式成立并运行”,“中日韩3国出资80%”,在此格式下,答案很快就出来了:亚洲区域外汇储备库将在年底成立,中日韩出资最多。

3. 图文转换概括格式:栏目词语+表格具体内容的总趋势、总倾向。也就是说,首先要看清图表纲目、栏目、坐标轴的文字,这是读懂图表的关键,然后再看图表具体内容,应忽略小数字而抓大数字,忽略一些枝节而把握总的倾向、总的趋势。我们可以找出2009年高考广东卷第22题看看,如果按此格式引导,概括起来就比较快,比较准确。

写诗的格式范文第2篇

关键词: 海德格尔 诗学 要点

海德格尔认为:“一切艺术本质上都是诗。”“艺术的本质是真理。”当艺术作品使存在之真理创生显现,便放射出真理的光芒,也就是诗意的光辉。艺术的本性是真理,也就是诗,并非意味着“真理”和“诗”完全同一,两者是同一事情的两个不同名称。下面总结海德格尔诗学的要点。

一、诗的本质:真理的形成发生和表示

海德格尔关于诗歌本质的论述,是建立在他的独特的真理观上的,他反对传统的“主体所拥有的知识和客体的事实相符合”的真理观,认为:真理实际上已经在那里,只不过是被遮蔽了。他认为“存在”的真理早于主体存在,认为真理便是被遮蔽的“存在”本身的展现或澄明,是存在的无遮蔽状态,发现真理就是展现或澄明“存在”。

艺术或诗是海德格尔认为最为重要的展开或澄明真理的方式,与科学相比,艺术或诗是更原始、更根本的真理的形成和发生,艺术或诗是真理的形成和发生,真理之作为存在者的疏明和掩蔽得以演历在于它以诗构成。他说:“真理把自身设立于由真理开采出来的存在者之中的一种根本性方式,就是真理的自行设置入作品。”

海德格尔认为人们应通过艺术来探讨真理,这件事情本身就是一件很诗意的事,写诗就是遮蔽与无蔽间的斗争。海德格尔还提出:“一切艺术本质上都是诗。”他说:“真理,作为存在者的澄明之所在遮蔽的斗争,发生于创作中,就如诗人作诗,一切艺术,作为在者真理之到来的那个让发生,本质上都是诗,艺术品和艺术家都以之为根基的艺术的本质,就是真理之自行置入作品,正是由于艺术这一诗的本质,艺术乃在众在者中间打开那敞开之境,在此一敞开中,一切事物都非同寻常地存在。”

二、诗的主题:诗乃存在之命名

海德格尔说:“在本质意义上,语言本身是诗。”认为语言是最原始的诗,它保存了诗的最原初的本性。诗在语言中发生,语言使存在之境既澄明又遮蔽,使人对存在之境永保持一种“接近―远离”的双重关系。而诗正是对存在之境的切近,即对存在真理的显现。

海德格尔认为诗就是一场对存在的对话,而“存在”和“此在”是我们这个“贫困”的时代最应该关注的主题,诗歌应以这个时代所关注的主题为主题,只有“存在”和“此在”的诗歌,才能获得永久流传的生命力,称得上是伟大的作品。在德国文学史上,里尔克是海德格尔认为的很好地表现了“存在”和“此在”的诗人,海德格尔认为里尔克的伟大在于他的诗关注“此在”的存在,关注“此在”的存在者。

海德格尔这样评价里尔克:“我们把里尔克的主要诗作中的一些基本词语当做标志,这些基本词语只有在它们被说出的那个领域的语境中才能得到理解:此领域就是存在者之真理。自从尼采完成了西方形而上学以来,这个领域获得了展开,里尔克以他自己的方式,诗意地经验并承受了那种由形而上学之完成而形成的存在者之无蔽状态。”

三、诗的内容:开启一个世界,凸入一个大地

海德格尔认为这个时代是“众神隐去”而人空虚的时代,是一个技术统治使人异化的时代,是一个人失去自然家园和心灵家园的时代,是一个“贫困与黑暗”的时代。生活在这样的时代中,我们应该寻求存在的真理。既然诗歌的本质是真理的表示,而真理是在遮蔽与澄明之间斗争,因此,海德格尔就主张写诗要呈现真理在遮蔽与澄明间的斗争,要反映真理产生的这一过程。

海德格尔认为凡・高名画《鞋》是诗人写诗的榜样,他是这样欣赏《鞋》的:“从鞋具磨损的内部那黑洞洞的敞口中,凝着劳动步履的艰辛,这硬邦邦、沉甸甸的破旧农鞋里,聚积着那寒风陡峭中运动在一望无际的永远单调的田垄上的步履的坚韧和滞缓,鞋皮上抬着湿润而肥沃的泥土,暮色降临这双鞋底在田野小径上踽踽而行,在这鞋具里,回响着大地无声的召唤,显示着大地对成熟的谷物的宁静的馈赠,表征着大地在冬闲的荒芜田野里朦胧的冬,这器具浸透着对面包的稳靠性的无怨无艾的焦虑,以及那战胜了贫困的无言的喜悦,隐含着分娩阵痛时的哆嗦,死亡通过时的战栗,这器具属于大地,它在农妇的世界里得到保存。”海德格尔认为农妇所穿破的一双鞋“开启”了泥土、夜色、田野、大地、谷物、冬日、面包、贫困、喜悦、分娩、死亡……这些就是世界,劳动的艰辛、丰收的喜悦、生活的操劳、休闲的惬意……这些就是真理。而这一切都是在农妇的鞋子中体现的,是在农妇所生活于其中的世界与大地的“斗争”中展现的。

海德格尔认为:当今世界,上帝死了,众神隐去,科技快速发展,我们在享受着科技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遭受着科技这把“双刃剑”带来的前所未有的生存困境问题:环境恶化,人口膨胀,人的异化突出,贫富差距拉大,战争阴云不散,能源正在耗尽,人们的幸福指数降低……科技带来的丰富物质财富,不断刺激人的需求,人们为了物欲的追求,像机器一样高速运转,不停地“烦忙”“烦神”,在裸的金钱关系侵蚀下,人类的人性渐泯失,精神更贫乏,自由被剥夺,更加感到累、感到空虚无聊、感到不堪重负。

如何让人摆脱在“烦”中的“沉沦”,如何远离人的异化远离物欲压力?海德格尔认为诗歌可以为我们提供这样一个场所,让我们暂时摆脱科技的异化、物质的束缚、金钱的诱惑,重新面对自己内心的自由和纯洁的人性。诗歌能够通过向我们呈现真理,给予我们救赎自身的力量。

四、诗的语言:最美的语言

海德格尔把诗歌称为狭义的诗,而把语言称为本质意义的诗,认为诗能卫护语言这一存在的家园。他认为,诗歌或者说狭义的诗,是本质意义的诗的最具独创性的形式。海德格尔认为语言是存在的家,人以语言之家为家,而在“思”中的人和在创造中的“艺术家”“诗人”应该成为语言的看家人。人以语言守护着存在,通过诗与思而达成对语言的守护。他说:“思与诗交谈的目的在于揭示语言的本质,以便使凡人重新学会寓居于语言中。”海德格尔期望诗与思的探讨能为人们揭示语言的本质,为人们寻觅存在的家园。

海德格尔还认为诗活动在语言中,因而诗的本质要通过语言的本质来理解。诗在语言中让长驻者驻定。诗是通过语言并在语言中建树的活动。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最为重要的活动,是人类的“存在”最为显著的一个方式。存在住在语言这个家中,那么,我们可通过语言来窥探语言内部的存在。但是,我们现在使用的语言已经被格式化、僵尸化和模式化了。当我们说的时候,会中模式化语言的“圈套”,使得我们说的能指,不是我们内心的所指;我们用来交流技术的语言,不能表达我们真实生动的内心活动。海德格尔还因此把我们平时格式化的交流的“说”称为“讲”,而把作诗称为“说”,而真正能够表达我们心声的语言应该是“流传的语言”的“说”。

海德格尔告诫诗人在作诗时不要进行重复自己和别人的喋喋不休,主张诗人的语言要有智慧,以含蓄的方式给人以启发。诗人也用语言,但他和一般作者和说话者不同,诗人也不把词语用罄,正因如此,语词才真正作为语词而且一直就是语词。

五、诗的方法:对存在的沉思

海德格尔强调了“诗”与“思”的相互依存关系。一方面,思维是使诗作成其为诗作的本质根据,他说:“一切诗作的根源是思维。”“诗作的本质寓于思维之中。”一方面,诗作是思维成其思维的本质根据,他说:“思维是在思维者历史性对话中创造的存在真理。”“思维必须是在存在本身之谜中进行创造的东西。”因此,“一切沉思的思维是诗作,一切诗作是思维”,“诗作和思维是互以对方为必要条件的”。

海德格尔认为写诗的重要方法是沉思中的想象和暗示。他大力推崇“想象”和“暗示”,诗之道就是对现实闭上双眼,诗人不行动,而是做梦,“诗人所特,想象而已”。海德格尔肯定:语言生命在于多义。诗语具有超越品质,它并非在寻常意义上编造诗句,而是努力捕捉神奇。

与“诗”相对应的“思”,并不是指一般科学意义上的理性思维,也不是指人们日常所讲的艺术的直觉思维,而是“对存在的沉思”,即对“存在”的观照、审视,对存在之真理的把握、昭示。是人本学意义上的理性与非理性的交融。“思”是“在”之“思”。

海德格尔认为现代化社会已经使得人从与自然的伙伴关系中抽身出来,成为物欲的奴隶,人在改造万物的时,也被物的世界蛮横统治着。现代社会,我们拥有的物质极大地丰富,但我们也付出了身心疲倦的代价。我们感到累,感到烦,感到空虚,仅仅是收获烦的人生是违背人的本性的,也不是我们追求的需要的,这种生活其实是脱离了万物,也脱离了人自身的个性和特点的,这种生活是不幸福的。人们追求的应是诗意的人生,人人都期望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荷尔德林认为纯洁的人性才是最宝贵的,人需要生活在自己内心的纯真与善良之中,也就是“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诗的本意是以有限语言,表达不可言说奥秘。海德格尔认为诗人的任务就是帮助人们寻找到存在依托和心灵家园,完成诗意地栖居。他说:“诗人荷尔德林步入其诗人生涯以后,他的全部诗作都是还乡……接近故乡就是接近万乐之源,故乡最玄奥、最美丽之处恰恰在于对这种本源的接近,绝非其他。唯有在故乡才可亲近本源,这乃命中注定。因此,那些被迫舍弃与本源接近而离开故乡的人,总是感到那么惆怅悔恨。”

六、诗人天职:引领人类还乡,诗意地栖居于大地之上

海德格尔认为诗人之天职就是引导我们还乡,引导我们回家,引导我们回到的精神的故乡,“诗意地栖居”。诗人的责任就是通过诗歌引导人们回家,回到精神的家园语言的家园。他说:荷氏贫病交加,却能以诗语追怀往事,于绵绵悲伤中祈求神的昭示,帮助人民度过漫漫长夜,他得以“重新奠定诗的本质,为我们确立一个新时代”。

海德格尔认为:真理实际上已经在那里,只不过是被遮蔽了。也就是他认为“存在”的真理早于主体而存在的,认为真理便是被遮蔽的“存在”本身的展现或澄明,或者说是存在的无遮蔽状态。他认为应该通过艺术来探讨真理,写诗就是遮蔽与无蔽间的斗争。他还提出:“一切艺术本质上都是诗。”

写诗的格式范文第3篇

古体诗词与现代诗歌,形式上的区别是最明显也是最根本的区别,尤其是在平仄的讲究上。计较形式,也就是说,固执地以为,写诗一定要精通格律并按照规定的格式字数完成它,是有害的,弊大于利。

现代诗对于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丢失也使得它在一定程度上没有了那种清新明丽,让人心旷神怡的阅读感受。而从某种意义上说,古诗是对人的精神世界和自然世界的完美阅读,而现代诗则更多了对语言的玩味和取舍。真正写到情不自禁的时候,现代诗一不小心就可能变成一场文字游戏。这也正是当今诗界和所有真正的诗人所应竭力避免的。

人们都是社会的人,诗人也一样,具有社会性,诗人永远是社会的一分子,没有诗人不食人间烟火竟能写出绝世华章。诗人是社会的,同时也是他自己,是个体,有个人独特的生命体验,与这个社会有共性的东西也有本身的特质,一粒沙子有大小,有质地的分别。无论诗人是孤独无比,灵气非凡还是高瞻远瞩放眼未来,从本质上说,仍然属于这个社会,同时属于个人。

写诗的格式范文第4篇

词作完整的故事性。天刚刚蒙蒙亮,海雾笼罩,千万只欲发的船只随海浪游动,我站在船边,听海涛阵阵。突然一位和善的老者站在我面前问我:你今夜可有归宿的地方?我望着他,摇摇头,叹口气说:我所走的路程很远,现在已到黄昏,还没有到达。即使我学诗能写出惊人的句子,又有什么用呢?我会写诗,妙句连连,却没有用处。你看,长空万里,大鹏一翅冲天,飞得多高啊。我今夜不停宿,风送快船,让我直抵蓬莱三仙岛去吧。

词的结构特点。词的格式一般为上下两阙,本词打破了上、下阙的结构形式,以故事性情节为主干,实现了人神对话,且采用第一人称将自己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运用叙事的方式记录下来,打破了词作上阙写景下阙抒情的一般套路。且巧设“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不仅使全词浑然天成,而且更好的凸显了词中人物形象。一个“闻”字让问者显现,“归何处”的问答结果却答非所问,看似矛盾,却让我想离开这现实,去那遥远的蓬莱仙山的隐含情感凸现。隐者显现,显现者隐身。词人笔下的天帝祥和、谦逊,牵挂我的衣食住行,如老父亲关心自己的儿女,天地之间,人神之间隔而未隔,真是好一个“问答”了得!

孤独的情怀。本词采用叙事形式,人神对话吐露心声。众所周知,南渡时的李清照失去爱人赵明诚,她悲痛、孤独,这时北宋已经灭亡,南宋朝廷权奸误国,抗战不力,她饱经离乱之苦,精神上十分孤独苦闷,正值家破国亡,无国泰民安的社会,无贤明的君主,失去了懂自己的爱人,孤单的词人只有将一腔爱国之情、思念亲人的煎熬之感向神诉说。

李清照的孤独又无可逃遁。她向天帝诉说,可是天帝只问她今夜住宿何处,不问她今夜的孤寂。所以看似人神对话其实是词人的自我对话,自我慰藉;看似与神遥远得不可触及,其实神就住在自己心里。

李清照的孤是被裹胁的。她和丈夫情投意合,志趣相同,可懂她者去也;她爱自己的家园,可家园被毁;她爱父母,可亲人逝去,她只有随和她一样流离的人流离,包裹在无边而又深邃的孤独之中。

化用诗句、故事。首句:“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干帆舞”化用唐代诗人李贺《天上谣》中的“天河夜转漂回星,银浦流云学水声”;第四句:“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化用屈原《离骚》中的“日忽忽其将暮(日暮)”“路曼曼其修远(路长)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尾句“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借助于《庄子・逍遥游》中的故事。巧妙的化用让词作丰满、大气,意味无穷!

写诗的格式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唐代寒山诗歌 音乐美 修辞手段

中国是诗的国度,其古典诗歌丰富多彩,世界闻名。尤其是唐诗,代表了中国古典诗歌的最高成就,在中国文学史上璀璨夺目。究其原因,主要在于诗歌本身独特而精妙的语言艺术。诗歌独特的奥妙在于其语言的“陌生化”,作为语言艺术的诗歌对此有特别的重视。正如雅各布森所说,诗歌就是“对普通语言的有组织的违反”。诗歌语言是一种被重新安排过的创造性语言,这种语言既遵循语言规范,又超出此规范(即变异)。此外,汉语自身音节结构的特点本身赋予了汉语音乐性的特征,而诗歌语言又是汉语在某种程度上的一种升华,毋庸置疑,它极大地增强了汉语的音乐表现力。

诗与乐同出一源,最初此二者与舞蹈是三位一体的混合艺术,我国最早的诗包括《诗经》、楚辞、乐府民歌等都能合乐而唱。这种观点也为世界各民族所公认,西方早期的诗歌如古希腊的《伊利亚特》、《奥德赛》等也能合乐歌唱。后来它们分化发展为三种独立的艺术形式,但诗歌在此之后仍有很强的音乐性,音乐性是诗歌的灵魂所在,音乐美造就了诗美。诗与乐的关系最为密切,而节奏便是二者的共同纽带,是形成诗歌语言音乐美不可或缺的要素。

既然诗歌和音乐的关系如此密切,那么中国古典诗歌的音乐性是如何表现出来的呢?本文仅从唐代寒山诗歌入手,以其语言修辞的节奏为视角,通过分析以下的各种修辞手段对这一问题作一番探讨。

寒山是继王梵志之后唐代白话诗派的最重要代表,具有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素养,其诗歌中既有人生无常的感叹,又有悲天悯人的情感;既有山林隐逸的禅语,又有世俗生活的洒脱。它是佛教思想在中国诗歌领域中结出的精华,其语言所带来的音乐美产生了独特的艺术魅力。寒山诗歌语言的音乐美,除了表现在语音方面讲究平仄押韵等外,还表现在修辞方面,即通过各种修辞手段或语言手段以构成诗歌音乐性的美感。平仄、押韵等固然可以增强诗歌节奏感,但二者却不是唯一要素,修辞格也是生成诗歌语言节奏美的方式之一。就寒山诗歌来说,为了达到音乐美,其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修辞手段。

一、复叠

由于历代对这种现象的理解有点出入,因此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我从修辞角度,采用了陈望道的观点。《修辞学发凡》曰:“复叠是把同一个字接二连三地用在一起的辞格。共有两种:一是偏离的,或紧相连接的而意义不相等的名叫复辞;一是紧相连接而意义也相等的,名叫叠字。”寒山诗歌大量运用了这种修辞手法。

(一)复辞

《文则》是中国第一部修辞学论著,其全面、深刻的理论为后来修辞学的发展繁荣奠定了基础。《文则・丁二》载:“文有交错之体,若纠缠然,主在哲理,理尽后已”。复辞即陈Y所谓的“交错之体”。寒山诗第79首最为典型:

益者益其精

益者益其精,可名为有益。

易者易其形,是名之有易。

能益复能易,当得上仙籍。

无益复无易,终不免死厄。

寒山此诗说的是道家的修炼之术,只有“能益复能易”才能修成正果,否则免不了死之灾难。“益”和“易”在句中反复间隔出现,前两联二者均出现3次且位置相同。第一个“益”或“易”是形容词,第二个作动词,第三个是名词,它们词性不同,意义也不同。这非但没有重复之嫌,反而给人精深的哲学思辨,句式整齐而不呆板,抑扬顿挫,富于节奏。“益”和“易”在整个诗体结构中处于一种相互对立、相互辉映的复杂关系之中,这种节奏一旦形成,它便对作者及接受者形成一种统辖作用和力量,为整首诗的节奏模式奠定了基础,并成为支配整个诗体结构的力量。复辞手法的运用,不仅显现出诗歌的节奏感和旋律美,而且使其气势强而有力,具有强烈的感染性。朱自清认为叠字的运用“重复而不可厌,繁颐而不觉乱了”(《古诗歌笺释三种》)。

(二)叠字

叠字这一现象,前人刘勰在《文心雕龙》的《物色》篇中已较早提到:“故‘灼灼’状桃花之鲜,‘依依’尽物柳之貌,‘杲杲’为日出之容,‘漉漉’拟雪雨之状,‘喈喈’逐黄鸟之声,‘嗤嗤’学草虫之韵……并以少总多,情貌无遗矣”。寒山诗歌复叠手法中运用最多的即叠字。这些叠字有放在句首的,如第256首中的“朝朝无闲时,年年不觉老”;有放在句中的,如第183首中的“砖瓦片片落”;有放在句尾的,如第28首中的“溪长石磊磊,涧阔草蒙蒙”。有名词,如人人、声声等;有动词,如“拂拂”、“窥窥”等;有数词,如“三三”、“两两”等;有量词,如“片片”、“寸寸”等;有象声词,如“啾啾”、“札札”等;形容词最多,如“纷纷”、“渺渺”、“忽忽”等。我们以寒山诗歌中第31首为例:

杳杳寒山道

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涧滨。

啾啾常有鸟,寂寂更无人。

淅淅风吹面,纷纷雪积身。

朝朝不见日,岁岁不知春。

这首诗显示了寒山高深的艺术驾驭能力,通篇句句都用叠字,且与诗中的山水、人鸟、风雪等巧妙的结合,组成一幅精美绝伦的画面,呈现出特殊的音乐美。而且他在写诗时遵循了“阻缓原则”,使我们熟悉的事物以“陌生”的面目出现,当读者读到“杳杳、落落、啾啾”等这些加点叠字时,立即会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并陶醉在这优美的节奏之中,从而放慢阅读的速度去细细体味诗的美感,进而达到共鸣。叠字是一种典型的语义信息强化的表达格式,诗人用叠字把景物描绘的幽冷寂寥,把自己超然物外、不问世事的心情表达得酣畅淋漓,看似单调的字却成就了自然而又丰满的音乐形象,读起来和谐连贯。可以说,叠字在构建诗歌乐感方面发挥了巨大潜能。

二、顶真与回环

顶真常见的修辞格之一,即用前一句的结尾作后一句的开头,从而使相邻的句子前后顶接、蝉联而下,使得文章紧凑,文质合一。这种辞格早在《诗经》中便有了萌芽,如《大维既醉》从第二章到第八章都用了连环体。根据连环节在句中的位置,顶真可分为句内顶真和句外顶真。句内顶真如寒山诗第136首中的“问道道不会,同佛佛不求”;句外顶真如第211首中“若能如是知,是知无背面”。既有词的顶真,如第275首中“痴人何用疑,疑不解寻思”,又有短语的顶真,如第239首中“达道见自性,自性即如来”;既有严式的顶真,如第280首中“本志幕道伦,道伦常获亲”,又有宽式的顶真,如第28首中“登陟寒山道,寒山路不穷”,等等。从形式上看由于这种修辞文本范式使上下句首尾蝉联、上递下接,使语气和语义环环相扣,节奏感极强,因此诗人的感情更能畅通无阻地抒发,从而引发接受者的共鸣和思考并加深对文本内涵的理解。

回环是讲究语序回环往复的一种辞格, 这里采用广义的理解,即把一个字、词、短语、句子甚至段为单位颠倒顺序,构成具有节奏感并具有连贯意义的一种修辞手法,它用“往复”这种富于音乐美的语言形式来表达事物的运动过程和辩证联系。回环早在《经》、《书》中就有出现,《老子》一书中就有回环形式,如“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知者不言,言者不知”等。回环辞格有严式回环和宽式回环之分。如寒山诗第7首中“学文兼学武,学武兼学文”即属于严式回环。回环辞格在语句形式上的回环往复,是构成诗歌语言节奏美、形式美的一种有效的格式。

顶真和回环是汉语中两种常见的修辞方法,二者表面看起来很相似,易混淆,实际二者是有区别的,我们来看寒山第287、100这两首诗:

①高高峰顶上

高高峰顶上,回顾极无边。

独坐无人知,孤月照寒泉。

泉中且无月,月自在青天。

吟此一曲歌,歌终不是禅。

②欲识生死譬

欲识生死譬,且将冰水比。

水结即成冰,冰消反成水。

已死必应生,出生还复死。

冰水不相伤,生死还双美。

例①属于顶真格,例②属于回环格,从以上可以看出,顶真与回环都是将前一句结尾的词语作为后一句开始的词语,但顶真的基本格式是:甲乙,乙丙,丙丁……,回环的基本格式是:甲乙,乙……X,X甲。顶真反映的是顺接或连接关系,它从一个事物或另一个事物顺连而下;而回环则是在词语相同的情况下,利用语序的变动来揭示事物之间的关系。尽管二者的修辞形式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增强诗歌的节奏感,构成诗歌的音乐美。例①中前两句写诗人孤高绝俗,远离世人,而后两句深入禅之意境,认为不刻意追求、不特地体会、不求自得的才是真禅。从诗句内部看,后两联前后语句分别被“泉、月、歌”这些顶真词紧紧相连,这些顶真词便成为语义交叉的聚焦点,由它负责将语义传导到诗句的其它部位。而从它的外部形式看,前后语句便有种热烈拥抱之势,使其衔接紧密,语言流畅,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例②中诗人把生死循环比喻成冰水转化,从“水”到“冰”,再由“冰”到“水”;由“死”到“生”,再由“生”到“死”,视觉上给人恰似循环往复的美感,以灵活的方式表现了诗歌深刻的内涵,形象地表达了禅宗的生死轮回观,同时也带来了音乐的美感,展现了寒山深厚的语言功底。

诗歌的语言具有音乐性,对此一般没有什么争议,但对这种音乐性的具体内涵理解却因人而异。有人认为讲究平仄押韵才是有音乐性的,笔者认为这种解释有些偏颇,因为诗歌语言的音乐性在于其内在节奏及律动,绝不仅仅在于平仄、押韵,修辞手段的恰当运用亦能体现节奏,增强乐感。诗歌的节奏是由同一类基本单位的不断重复、反复回旋而形成的,这在寒山诗歌运用的复叠、顶真、回环等修辞手法中得到了充分印证。寒山把日常化的语言放在“特殊的光束”下照射,引发了读者强烈的感想,展现了“诗性的质地,音乐的美感”。

参考文献:

[1]陈望道.修辞学发凡[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2]项楚.寒山诗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0.

[3]周生亚.古代诗歌修辞[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5.

[4]王希杰.汉语修辞学(修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5]骆小所.试析叠字及其修辞功能[J].楚雄师专学报,2001.

写诗的格式范文第6篇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发展学生的语言。语言是一门由语音、词汇、语法构成的复杂系统,学生要掌握语言,必须将这些因素“内化”。朗读形成的信号刺激强度,远远超过学生默读、教师讲解等。朗读可以更加有效地把书面语言系统“内化”在大脑之中,逐渐建构完善一个处理语言的“格式塔”,从而把语言学习过程变成语言习得过程。

二、朗读有助于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标准、规范地朗读课文,是经过自己精心地备课,加上自己的人生阅历、生活感受、审美情趣,在对课文的意蕴和作者的创作意图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借助一定的技巧进行的艺术再现活动,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通过这样的范读,教师可以将自己对课文的理解感受很快地、直接地传达给学生,使学生和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从而使学生更深入地体会道文章的丰富内涵。

三、朗读可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表达,包括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两种,无论哪种表达,都要求做到用词准备、生动、语句通顺、连贯,句式灵活、多样,内容具体、清晰等。学生发展语言是一个不断从“内化”到“外化”的过程,其中“内化”是基础,没有这一基础就不能“外化”或不能很好地有效地“外化”。朗读可以使学生对读过的文字印象深刻。通过读课文,学生可以积累语言材料,掌握各种句式,学到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方法,将会促进说话、作文能力的提高。

四、朗读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

朗读还是一种强有力的文学欣赏手段,创设情境。读书朗诗是一种美的享受、美的陶冶,如果我们能绘声绘色地配乐朗读《草原》一文,特别是再观看表现草原风景的多媒体课件,学生就会感受、体验到草原的动态美、静寂美、辽阔美、风俗美,蒙汉人民的友谊美等更多更丰富的美,这样学生在朗读中受到了美的感染、美的熏陶,有了美的欣赏能力,从而也能生成美、创造美。

五、朗读有利于学生积累、发展语言、提高写作能力

通过读,学生与语言多次面对面地进行接触,品尝语言的“原汁原味”。读的过程中语言艺术就在学生头脑中积累下来,不知不觉间,内容与文章的写作技巧就转化为学生自己的东西了,一旦用时,就会自然涌上心头,我们也都有这样的经验,儿时读过的名家名篇,现在回想起来仍然记忆犹新,对于其中的一些语言现象早已潜移默化地形成于自己的语言结构中,并且不时地在运用。

写诗的格式范文第7篇

关键词: 李白 诗歌 浪漫主义

如果盛唐诗坛是一个群星灿烂的天空,那么李白就是这个星空中光芒四射的一颗巨星。这位伟大的诗歌天才以其不朽的诗歌征服了一代又一代读者。李白留给后人九百多首诗篇,是我国古代文学中的珍贵财富,其诗明丽清新而又飘逸魔幻,具有一种激荡宏大的情感张力,不仅具有强烈的浪漫主义精神,而且创造性地运用了一切浪漫主义手法,使内容和形式得到了高度的统一,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一、个性化的形象,强烈的主观色彩

作为浪漫主义诗人,李白极富天才的艺术想象力。李白是一位具有强烈的主观性和长于自我表现的诗人,他纯任天性,不耐拘束,崇尚自然,洒脱飘逸。李白的生活经历很广,思想很复杂,他那强烈的个性在诗歌中留下了浓厚的自我表现色彩。他要入京求官,就高呼:“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南陵别儿童入京》)政治上失意了,就愤言:“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行路难》)。

李白的主观感彩,往往也表现在叙事或写景的诗篇中,他的山水风景诗多表现祖国河山的雄伟奇险,泼墨如云,运笔如椽,力重千钧,浩瀚的气魄和恢宏的气象尽揽其中,渴望自由和个性解放,让人感到有诗人的形象活在其中。《蜀道难》就是他最富于浪漫主义奇情壮景的山水诗。

二、感情热烈奔放,慷慨激昂,处处展示积极浪漫主义的情怀

诗缘情,诗歌是以表达感情为创作动力和目的的一种文体,诗歌的感情真挚与否和其感人程度深浅,往往成为一首诗成功与否的关键。由此,诗人必须灵活运用自己所掌握的艺术手法,表达自己的艺术情感,引起读者的共鸣。因此,抒情性成为绝大多数诗歌的一大特点。与其他诗人不同的是,李白的抒情不是涓涓细流、细致委婉,而是井喷式,一旦其感情兴发,就毫无节制地喷薄而出,奔腾而下,一泻千里,且节奏急切,激越铿锵,宛如火山喷发,大气磅礴而慷慨激昂。因而,在李白的笔下,不管是奔腾的黄河、高峻的蜀道,还是高山明月、北风雨雪,都不再是客观事物的简单模拟,而是深深地烙上了诗人浓厚的艺术感情。这种强烈的抒情性是李白诗歌的一大特色。

特殊的情感,需要特色的艺术表达方式,表达方式的恰当与否,直接影响着诗歌的完美程度。李白为表达其热烈奔放的情感,经常运用以下三种方法。

1.运用丰富的想象、夸张的手法、生动的比喻来抒发热烈奔放的思想感情。

李白是一位积极浪漫主义的诗人,他不像杜甫、白居易那样长于客观细致的描绘,而是善于运用极其简练的语言来作直接的抒情,其思想情感不是回旋掩抑、曲折婉转、缠绵悱恻,而是不吐不快、喷薄而出、奔腾直泻,犹如澎湃浩荡的长江,波澜壮阔,慷慨激昂,酣畅淋漓。表达这种思想情感的最好、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运用丰富的想象、大胆的夸张和生动的比喻等艺术手法,与喷发式的感情表达方式相吻合。李白诗歌的想象,往往是发想无端,想落天外,洒脱不羁。这种奇特的想象常常随其情感的流动而变幻无穷,言出天地之外,思出鬼神之表,带有一种随意生发又意趣无穷的狂放精神,极尽才思敏捷之所能,充分体现其积极浪漫主义的思想情怀,如《月下独酌》。还有如《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返。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行路难》:“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他那“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去还复来”的非凡的自负和自信,那“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狂傲独立的人格,那“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雄心壮志,那“戏万乘若僚友,视同列如草芥”的凛然风骨,以及那瑰丽神奇、瞬息万变的想象,那如自然冥一的飘洒风神,曾经吸引过无数文人墨客。

2.运用对比、衬托、讽刺等艺术手法,表达对封建权贵的蔑视和对黑暗现实的不满。

由于深受道教思想和游侠思想的影响,李白身上有一种狂傲不羁的风格和飘逸洒脱的气质,自我意识异常强烈,他追求绝对自由,渴望建功立业,蔑视权贵,如《上李邕》中的“世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因而,其“功成身退”的人生理想,在当时现实生活中很难得以实现。浪漫主义的人生理想与残酷严峻的现实政治的矛盾,使李白经常陷于一种悲愤不平、失望痛苦的情绪中,为了更好地表达对封建权贵的蔑视和对黑暗现实生活不满的情绪,李诗常运用对比、衬托、讽刺等艺术手法。如《古风・西上莲花山》,此诗的前一部分写诗人在华山虚幻飘忽的游仙经历,描绘了一幅轻灵飘渺的仙人飞天图,表达诗人当时欲想摆脱现实生活的一切烦恼,飘然世外的思想情感。后一部分是现实纪事之作,“俯视洛阳川,茫茫走胡兵,流血涂野草,豺狼尽冠璎”,写诗人毕竟不能忘情现实之外,在飞仙而去的时候,蓦然回首,从高空俯视人间,发现茫茫洛阳大地到处是烧杀抢掠的安史之乱中的叛军,生灵涂炭,人民的鲜血涂满了野草,诗人的飞仙梦破灭了。此诗通过前后两部分的对比,用美妙洁净的天上仙境的描写,反衬出人间战乱的残酷和污秽,表达了诗人不忘人民遭难、国土沦陷的黑暗现实,讽刺了当权者的骄奢逸、昏庸无能,深刻地反映出李白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人民的关爱,以及对黑暗统治者的痛恨和愤怒之情。

3.善于运用自由解放的语言和灵活不羁的格式来表现豪迈奔放的思想感情。

在体裁和格律方面,李白诗歌非常自由解放。这种自由解放的体裁和语言,是李白表现其狂放豪迈性格和宣泄内心情感的最好形式,也是李白积极浪漫主义艺术风格的最好载体。李白的这种自由解放的语言和体裁,主要表现为句式的参差错落、灵活多变,感情起伏跌宕,语言奔放而富于变化,恣肆豪纵而又流畅自然,这些特点在李白的乐府诗、歌行等七言古诗中表现得特别突出。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那种个体人格意识受到正统思想压抑的文化传统中,李白狂放不羁的风格、变化莫测的想象、清水出芙蓉的美,对后世诗人敢于突破传统的压制,具有很大的鼓舞作用,也奠定了李白在中国诗歌史上不可替代的地位。

总之,李白是时代的骄子,盛世的歌手,是盛唐文化孕育出来的天才诗人,也是中国古代的天才作家。他追求自我价值,幻想努力实现自我的人生准则使他具有独特的思想境界,超凡的想象力,他的诗歌以奇丽瑰伟的想象,慷慨激越的思想情感,潇洒不羁、自信自负的特点而独步诗坛,为他赢得“诗仙”的美名和历代人士的好评。他的诗歌以朝气蓬勃、春意盎然的浪漫气质表现出无限生机,具有强烈的浪漫主义精神,成为盛唐之音的杰出代表,从而出色地完成了初唐以来诗歌革新的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

[1]谈李白诗歌.光明日报,1955.11.13-20.

[2]历代李白评价述评.文学评论丛刊(第五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

[3]毛水清主编.李白诗歌赏析.广西人民出版社,巴蜀书社,1986.9.

写诗的格式范文第8篇

因为喜爱,所以珍惜;因为珍惜,所以格外小心。

美丽而经典的诗歌,是我们心头的床前明月光,是我们梦里的花落知多少,是我们恍惚间的山深闻鹧鸪——平淡素朴而摄人心魄。堆典故砌辞藻,并不能造就深邃的优美;用平常的文字,搭配出新奇的意境,绚烂之极终归平静,才会美到极致,才会成为长盛不衰的永恒。

我读到的第一首诗是一年级课本上的《画》:“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大约因为迟钝,我当时并未能理解这首诗,直到上初中了,听别的小孩咿咿呀呀时,才瞬间大悟——哦!难怪诗歌题目叫“画”啊!那是我第一次有顿悟的感觉,一直沉寂在记忆里的第一首诗顷刻间复活了!至于老师当时讲了什么,是半个字都不记得了的。从那以后便喜欢读古诗,但很多时候读不懂,只是一种隐隐约约朦朦胧胧的喜悦。

很长一段时间,我热衷于解析诗歌,直到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解析到自己都要作呕的地步,我才知道对于诗歌教学,我犯了巨大的错误。我清晰地记得,这句诗我是从初三语文教材后面附录部分的满满一页文字里寻到的。当时也不懂,只是觉得真美啊,真美啊,美到我好几次把它画成了画。但是,不幸,自从给学生们解析过几回以后,它在我心中就死了。我没能在学生心中植下“壮美”的种子,反而亲手折断了我自己心中“雄浑”的幼苗。诗无达诂,朦胧是诗歌的生命,想经由解析而明晰乃是诗歌之美的死路。罪过!我曾经让无数诗歌的美窒息而亡。

我以为,把“诗歌赏析”纳入中考的必考项目,是加速诗歌的死亡。这类赏析题目通常是4分:2分分析诗人的思想感情,一般写思乡怀亲,忠君报国即可;2分赏析某个动词或意象,如“红杏枝头春意闹”之闹字,标准答案是“闹字采用了拟人的手法,写出了春意盎然的景象,体现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不按这种格式回答是要扣分的。因为语文考试受标准答案的制约,我也不得不这么教我的学生。记得一次段考,赏析“谁家玉笛暗飞声”的“飞”字。我可怜的语文课代表的回答是:“飞字把玉笛声比作长翅膀的小昆虫,让我联想到笛声的轻盈悠扬”。多么灵动而诗意的感受啊,可惜阅卷老师半分都没有给。诗歌被谁给毁了?语文教学被谁给毁了?被标准答案毁了,被阅卷老师的刻板给毁了啊!

诗歌,是表达瞬间感受的。写诗,是把瞬间感觉翻译成文字的过程。这种翻译定格,本来就包含着感受的失真。即使诗人自己,也未必认为他笔下此时此刻的文字就妥贴细腻地传达了他彼时彼地的感受。何以我们相隔千年百年,竟狂妄地以为标准答案就是诗人当时的唯一感受?甚至竟可笑地判定不同的表述就是错误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