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故园东望路漫漫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2、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3、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凤栖梧》
4、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李白《三五七言》
5、亡妻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6、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岑参《逢入京使》
7、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元稹《离思》
8、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李白《三五七言》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这是诗人岑参的思乡诗“逢入京使”里的一句。虽然我的家乡不在长安,但我的思乡情如同岑参。
回想家乡的一幕又一幕,我的泪水情不自禁地流了下来。我的家乡在潮州饶平,那里中了很多树,都栽在小径两旁,口渴了,一伸手,就可以栽下个果子吃,晒热了,就躲在下。
家乡的小学不像小学,而像农场。校门两侧种着荔枝树,上面结着又大又甜的荔枝,荔枝下面常常有几头黄牛在逍遥地吃草。再往前走,就看到一个菜园,里面是园丁中的蔬菜,也是学校饭堂的佳肴。里面种着西红柿,胡萝卜,大白菜和毛豆等等,远远望去,五彩斑斓!接着就是高大的教学楼。
现在时代在发展,以前矮矮的草房子,变成了三次层的瓦房;以前是借用木梯上楼,现在是旋绕的石梯。回乡看看,都认不出哪家是哪家的,只能找人问问才知道。
回想家乡的一件件事,我的眼睛又涌起一大把泪水。我曾与表弟争一条鱼而打架;我曾与爷爷一起泡甜茶;我曾与表姐一起做茶叶蛋糕;我曾与表妹玩捉迷藏;我曾与巧儿跳房子;……
诗人们魂牵梦萦的思乡之情,往往因遇到某种机缘奔涌而出。逆旅夜雨、明月高悬、夕阳西下、塞外芦笛等等,都会牵动诗人对故土的思念。诗人们便会触景生情挥洒自己不尽的乡思。被称为中国第一思乡诗的《静夜思》便是如此: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触发诗人思乡之情的便是秋夜的明月。诗人仰望着玉盘的明洁,月桂的婆娑,思绪万千:今夜的月儿多圆啊,可人呢,怎能团圆?于是诗人想起了故乡。想起了故乡的什么呢?诗人没有具体讲。还是让我们读者去想象吧!
再来看李益的《夜上受降城闻笛》: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这首诗中,也写了月色如霜,也渲染了冷清凄凉的氛围。长年在边关要塞的戍卒将士在这种氛围中更觉寂寞。在这样的氛围中,忽然不知从何处传来芦笛声,婉转悲切,如泣如诉。这袅袅之音,深深地触动了将士们的怀乡之情。“一夜”可见思绪持续时间之长;“尽望”点出感染范围之大。同样,李白也写过“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的诗句。都以芦笛声为诱因,表现深切的思乡之情。悲凉哀怨,感人至深。
遥思远忆。上一类的古诗往往是诗人因景物而引起思乡之情,而思乡的具体内容,诗人并没说明。还有一类诗则是通过思念故乡的具体情景来表现诗人的乡愁。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佳节,本是家人亲友团聚的日子,但诗人却“独”在“异乡”,因而“倍思亲”。诗人思念什么呢?诗中构想了这样一幅情景:在这重阳佳节,家里的兄弟都登高去了。他们一个个唱着跳着,欢快热闹。可就在他们挨个插遍茱萸的时候,遗憾地发现还少了一个人。兄弟们也许一下子安静下来,手执多出的一棵茱萸念叨着远行的我呢。这里,由“遍插”到“少一人”自然引起了情思。诗人通过想象出来的情景,曲折地表现了自己的乡愁,显得婉约动人。
无独有偶,白居易的《邯郸至除夜思家》也是如此: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诗人并没有写自己如何想家,而是猜想家人此时也会坐到深夜,同样在想着自己,他们此时大概正在念叨着我在外地的生活怎样吧。其实诗人猜想家人想自己,正曲笔表现出自己对家人的深切思念之情,感情质朴而深沉。
问讯梅菊。“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远在异地,当见到从故乡来的人时,那种激动欣喜之情可想而知了。见面时一下子涌上心头的一定有许多情况要打听:家人是否平安,故乡的父老乡亲生活怎样等。但有这样的一位诗人,他并不问这些,而只是问绮窗前的寒梅开了没有:
君从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王维《杂诗》
热爱家乡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表现在热爱家乡的山水、土地、风物、人情,以至一草一木上。你看,诗人问家乡寒梅时是那么仔细——“绮窗前”,那么关切——“著花未”,从中可见诗人对家乡时时怀念的赤子之心。梅花常是高尚圣洁的象征,诗中的寒梅显然是代表故乡的。故乡在诗人心目中是何等美好啊!诗歌从小处着眼,表面看来,似一杯淡水。其实于平淡处,含有浓郁的诗情,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强烈眷恋之情。
我常想,王维写这首诗是不是受南朝陈文学家江总的启发呢?《长安九日》:
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
故园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诗中先写自己“心”与“形”的南辕北辙,形象而精炼地写出了羁旅远方的心却飞回了故乡。诗人想念故乡,想象着那篱笆边纯洁美丽的,“今日几花开?”是开了一朵、两朵,还是三朵、四朵呢?读着这样的诗句,我们仿佛看到诗人还要一一去点数似的,那急切之状、痴情之态,跃然纸上,真是一往情深啊!
修书传语。关山难越,锦书难寄。思乡的人啊,往往只能对月空吟,对影沉思。此时,要是遇到赶往故乡去的人,那叫诗人们多么欣喜啊!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张籍《秋思》
终于可以给家乡捎封信了!诗人把全部的思乡之情都倾注在家书中。他写了又写,看了又看。觉得该说的全说了,才把信封上。但在行人要出发的时候,诗人还是禁不住又拆开封,再看看。生怕还有什么没说清楚。诗中的“欲”、“复”、“又”等字眼,恰当而曲折地表现了诗人的感情。“临发又开封”这一细节,生动细致地表达了深沉的思乡之情。
我们常说于细微处见真情,诗人往往会抓住典型的细节来表现自己的思想感情。再如岑参的《逢入京使》: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一)
二、1、B2、无3、B4、D5、A
三、《山中杂诗》吴均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竹里馆》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二)
1、(1)春季:苇芽蹿高,绽开一片两片叶子
(2)夏季:苇叶三片四片地展开
(3)秋季:顶上的穗子由绿至黄继而变白
2、①用苇叶、柳条可以做成“乐器”吹奏;
②假日苇塘边劳动的快乐;
③神秘的“呱呱迪”的叫声和它的窝;
④有可供解馋的野草;
⑤从苇塘花花草草的变化中欣赏自然之乐。
3、、招惹的意思。这一动词准确传神地写出了大人们被我们的欢乐与希望所感染(吸引)的情状。
4、A句:运用比喻、拟人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出苇芽的尖锐之态,突出其生命力之强。
B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一些花儿在春天竞相开放之态,凸显出春天的美丽和给人的愉悦之情。
5、要寻找苇塘,只能在记忆中寻找,因为随着时间的发展它已经消失在了高高低低的屋舍下了;表达了因苇塘的消失而产生的惋惜和怀念之情。
启示:围绕“自然之乐”或“童心”谈均可。
快乐点击:(门)外(汉)(东)道(主)(书)呆(子)(读)书(郎)(地)方(官)
(泡)网(吧)(空)城(记)(乡)下(人)(马)后(炮)(奥)运(会)(狗)腿(子)
(三)
二、1、B2、C3、B
4、巍峨的高山挺立着身姿,那是在教我们高远;忙碌的蜜蜂采撷着花蜜,那是在教我们勤劳。5、略
三、古诗默写:
《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东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四)
文学作品阅读:
1、浮躁猝不及防谛听静谧
2、从冬天开始孕育,来得缓慢。标志::小草发芽、杨柳吐絮、春燕南飞、春江水暖等。
3、(1)秋天有钴蓝的天空。(2)有人画的。(3)有温情的声音。(4)还可以剥蟹煮酒。
4、“抿”字活画了舍不得大口喝,只是品尝地呷一小口的情状。“吐”字写出了喝进茶之后呼出一口
气的无比惬意之感。“染”更写出了与自己的呼吸都揉和在一起的温馨。这几个词称赞喝茶时的忘我情态。
5、总结上文,以生动地比喻形象地表现了秋天的伟大母亲般的胸怀,赞美了秋天对人类的无私奉献。
(五)
一(略)
二、1、A2、C
3、白色是天真,纯洁无暇;蓝色是宁静,深沉幽雅(或者:黑色是沉重,冷漠无声;
紫色是神秘,深邃悠远)
四、默写:
《逢入京使》岑参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滁州西涧》韦应物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知识卡片:1.琅琅上口口声声2.琅琅上口或朗朗上口3.琅琅上口4.琅琅上口或朗朗上口
(六)
一、略
二、1.C2.欧阳修、关汉卿、王羲之、杜甫、张仲景、关羽、陆羽、吴道子
3.①家父②小女或犬子③令郎4.B
5.头上是蔚蓝的天空
6.见到奔腾的江河,你只盼无愧地做浪花里晶莹的一滴;虽是一滴,却能滋润禾苗
(七)
一、25.另一个丢包人的无端猜忌、怀疑与丢包的女士形成对比(说对丢包的女士起“衬托”、“反衬”或“烘托”作用亦可)(1分),突出了丢包的女士的真诚待人和尊重他人的鲜明个性(1分)。
26.拾提包——(还空包)——(送票据)
27.例句:“阳光一点点离散,她的心也揪得越来越紧。”
简析:天色逐渐变晚,而丢失的提包毫无着落,烘托了丢包的女士焦急的心情。(分析突出了景物特色和人物心理特征1分。
29.【示例】只有真诚和善意才能消除隔阂。【示例】对每一个卑微的善举都应该心怀感恩。【示例】善意终归会得到别人的尊重。
二、默写:
《江南逢李龟年》杜甫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送灵澈上人》刘长卿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知识卡片:请给下列各组中加点的多音字注音。(注意:题目中忘了加点,烦请对照此处加点)
患上口角炎后会出现嘴角周围发红、发痒,接着出现糜烂裂口、嘴角干疼等情况。(jiǎo)
从口角到握手,米卢和希丁克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jué)
农村五保对象和城镇“三无”对象将集中供养。(gōng)
城主担心佛到城里后,所有的人都阪依了佛,自己就无法受尊重了。于是下令:“若有人敢供养佛陀的话,就要课五百钱税金。”(gòng)
陷人我军包围的敌人累累如丧家之犬,早已无心应战。(léi)
望着漫山遍野的累累硕果,果农们心里像喝了蜜一样甜。(léi)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文本的内涵非常丰富,学生对文本的反应往往是多元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个性化阅读教学成为一种时尚,不可否认,它使课堂热烈了,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涨了,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出乎寻常的张扬。然而,在这看似繁华的“七嘴八舌”背后,我们也觉察到了一种个性化阅读教学的浮躁和浅薄,令人对个性化阅读教学的发展深感忧虑。因此要上好阅读课,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必须实行文本细读。为此,我进行了如下探讨:
1 多读,是文本细读的前提
文本细读是个很好的理念,细读的前提是多读。教材须反复读,只读一两遍不会有什么感觉。朱意说:“大凡读书,须是熟读。熟读了自精熟,精熟之后理自得。”这是读书人的切身体会。书读熟了,在课堂上才能成为一个谙熟一切的向导,在前边引领着,提示着,点拨着,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自己读,读明白了,才能文意兼得。不要企图读一两遍就能进入文本,即使是悟性好的人。要一遍一遍地读,一遍一遍地思考,直到读到豁然贯通,这样才会有新的发现。
2 通过朗读进行文本细读
朗读是文本细读的关键,朗读能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受能力,使之通过对课文语言的音节、语调、语气以及语速、轻重、停顿、韵律、节奏等方面不同的朗读,仔细体味其中蕴含的意趣,从而加深对语言文字和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
在教学中应根据课文内容灵活采用多种多样的形式。课本中大量文质兼美的白话文,字面上较易理解,字里行间的蕴含有时不可言传,而通过朗读,却溢于言表,使人心领神会,轻重强弱、抑扬顿挫、徐疾停连,准确性、逻辑性、层次感、对比感等,更要通过朗读反复揣摩。教师应情化自己,进入情境,再从学生的审美需要出发,用感情线牢牢地牵住学生,以情激情,方能有效地传情播情,让课堂充满诗情画意;学生则在教师的引导下,处于自由、愉快、活跃的气氛和抒情格调中,调动情绪,饱含感情地朗读,从而体会文章的语言美、情感美、意境美,受到感染,得到教育,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3 比较阅读,感受不同文本的文学风格
文本细读教学中的比较阅读应从语言文字入手,仔细推敲词句,想想作者为什么用这个词而不用那个词,用这种说法而不用那种说法,词语选用的对比,句式结构的对比,表达方式的对比等,指导学生通过多方面的对比,加深对话语意义的理解。
乌申斯基曾言:“比较是思维的基础。”可见,比较是使思维深化的重要手段,同时比较贯穿于阅读思维的全过程之中。我们强调鉴赏性比较阅读,就是主张让学生阅读不同的文本,并且在仔细研读过程中,努力发现文本之问的细微差别,感悟不同文本的文学风格,从而“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语文新课标强调让学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进行阅读。我觉得,鉴赏性比较阅读是阅读文学作品的一种十分有效的方法,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扩大学生的视野,而且还可以促进学生鉴赏水平的提高,发展学生阅读思维能力。
一个有趣的事实是,在比较阅读中常伴随一些令人新奇的发现。例如,张籍有一首《秋思》:“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还有岑参的《逢入京使》:“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两相对照读,不都把思念故乡和亲人的心情写活了吗?这样,学生就读出了兴趣,学会了比较同一类题材的不同写法和诗人不同的情感方式,也关心起诗人的身世际遇了,这样既可以增长知识,又有利于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4 关注细节,在细读中倾心与文本对话
要把学生培养成一个有慧心、好深思的文本细读者,就必须让学生学会关注细节,文学作品的动人魅力大多隐藏在细节里面,引导学生关注这些细节,迅速进入语言情景并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与作品融为一体,方能“使其言若出吾口,使其意若出吾心”。
5 读写结合,体验文本细读的魅力
[文章编号]:1002-2139(2013)-2--01
马克思说:“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是在于它是一种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段话正说明人文精神的教育观。那么,在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又表现在哪里呢?
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精神,就是关注学生,关注学生的情感和内涵,从而启迪学生的心智,陶冶学生的性情,给学生的人生以底蕴。人文精神最集中的特点是对学生的心理的滋养。
语文学科本身就反映人类社会的人、情、事、理,表现民族精神、民族情操、民族审美情趣等,承载着丰富多彩的文化。文以载道,语言本身就是人的生命意志的体现。同时纵观古今,大凡优秀的文学作品,其辉煌之处,往往是能折射出作家人格的魅力。一个缺乏人文底蕴的作家不可能写出伟大优秀的作品。所以,作为语文老师应该从这些作品,这些伟大的作家那儿让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形成时期的中学生领悟人文精神。让人文精神成为引领我们学生前进的光辉旗帜,让人文精神成为照亮我们学生漫漫前途的耀眼明灯!那么,怎样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培养呢?
一、课堂上,从课本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品中吸取营养,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我们教材中所选的文章都文质兼美,既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又具有强烈的思想性。这让我们的语文教学比较容易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及审美情趣方面的教育。例如,陶渊明的作品独爱,陆游的作品赞赏圣洁的梅花,王安石激颂挺拔的松树,周敦颐盛赞莲花,老师在对这些文章分析的时候,就应该引导学生感受美的语言、美的形象、美的意境,启发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在自我完善中塑造健康的人格。在唐宋诗词中,人文精神更是一种不但在空间上不分地域,而且在时间上不分古今,十分持久而又十分高尚的情感。孟郊的“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游子吟》)表达了诗人对母亲深深的爱恋以及对母爱的感激.。王维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和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静夜思》)都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渴望。每当夜幕降临,诗人们的思乡情丝总会被那一轮明月,那一缕花香所勾起。岑参的《逢入京使》“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描写了诗人远涉边塞,逢入京使者,托带入京口信,以慰家人的典型场面。在朴实的语言下显示出的是浓浓的思乡之情。在唐宋诗词中,这种人文性的体现并不是客观、静止的,孤立、冷峻的,而是与人文环境互为观照的,动态的探寻的过程,特别是在作品文辞表达上的“意”中体悟出来的,它是智慧的,深层次的,让学生感受到了“家”是游子的归宿,是每个漂泊心灵的温暖港湾。
二、借助于写作实践,熔铸人文精神
教作文,就是教做人。在作文教学过程除了传授知识和写作技巧,更重要的是不断帮助学生加深对社会、人生和大自然的认识、理解、思考的过程,同时还是不断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感悟能力,用真善美的情操去陶冶学生,完善他们的人格的过程。略举几点简要说明:
①忧患意识:人们常说“乱世出英雄”,因为乱世中人们的忧患意识才最强烈。即便是在太平盛世,那些有着强烈责任感的人也都会发出不一样的声音。而反映在文学中,那些名垂千古的历史文化名人们,那些传世作品传达出名垂千古的历史文化名人们对时事的关注和担忧。司马迁的发愤著《史记》、韩昌黎的不平则创散文、金圣叹的怨毒著小说,都能使人感受到他们升腾如虹的浩然正气,正是这份正义之火迸发了强烈的写作冲动,进而喷涌酣畅淋漓的文字。在高扬人文精神的今天,我们的学生更应具备厚重的历史意识、深沉的忧患意识,应具备责任在肩的危机感,展现民胞物与、温润怛恻的情怀。
②现实意识:在选材运材上,要聚焦现实生活。要多关注社会热点,只有真切感受时代脉搏的跳动,才能使笔底流淌蓬勃的生命气息。要求学生搜罗新的材料、提炼观点、整理思路,并加以汇总,形成材料板块。
③鲜活语言:使用成语或文言典故,这样就会使文章呈现典雅凝炼之美;采撷谚语甚至顺口溜,不仅读起来回琅琅上口还会有泼辣鲜活之感。句式上长短整散的结合,更能显示雅俗共赏、出神入化之美。平时经常和学生交流辨析新的语言现象,有助于学生去粗取精,提纯语言,用活力四射、生气郁勃的真正的当代汉语表现生活。
写作训练是一系统工程,以含英咀华求文采绚烂,以深厚学养求涉笔成趣,以敏锐思辩求奇崛恣肆,以洞悉世情求矫健洒脱。拓宽眼界,关注现实,才能真正写出具有时代精神和创新意识的至情至性之文。
三、借助于课外活动,形精神。
语文教学不应该局限于课本和课堂,要与社会、家庭、生活等相沟通,形成一个大语文观。生活中随处可取的很多语文资料是大语文学习的极佳选材。现在的网络如此发达,我们不妨借助于这个平台,引导学生汲取知识,感受其中的人文精神。如我每个周末布置的固定的作业就有观看《百家讲坛》、《东方时空》《焦点访谈》等,一些优秀的影视作品,并写作观看节目的心得体会。在娱乐中就可以开阔知识和思想的视野。通过这些活动,受到了来自专家学者们的学识熏陶和精神营养,培养了从生活中、从社会中学习语文、将语文学习终身化的大语文学习的观念,将观察和思维的视野扩展到生活的各个角落,从而形成全方位的人文精神培养理念。
四、语文教师应加强自身的人文修养,为学生树立榜样。
摘要:本文通过对岑参边塞诗中作家展现的自我生命价值的追问,探求边塞诗内核流动着的生命意识,即:人生需要社会层面的“有为”、文化层面的“融合”与精神层面的“超越”。
关键词 :岑参 边塞诗 生命意识
诗歌在唐代出现了无比繁荣的景象:无论是体制的完备,还是题材的多样;无论是意境的深邃,还是韵律的精严;无论是揭示生活的深度,还是反映生活的广度,都标示着我国诗歌发展过程中不可企及的高度。许多诗人走出故土家园策马边塞大漠,将边塞战争和风土人情写入诗中,创作出了许多情辞慷慨、意境雄浑、诗风悲壮的边塞诗,他们以开阔的视野、激荡的胸怀、磅礴烂漫的气质和一往无前的英雄主义情怀对盛唐精神进行了最完美的诠释。作为唐代边塞诗歌杰出代表的岑参,其诗作中所体现出的鲜明生命意识使之卓然屹立于诗坛,显出区别于其他作家的独特艺术气质,明代徐献忠曾言:“嘉州诗一以风骨为主,故体裁峻整,语亦造奇”,本文试从岑参边塞诗的生命意识角度进行作品内涵的讨论,以期对其作品获得更深入的认知。
一、人生价值的自我实现和肯定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国富力强的时期,对外战争的胜利是常态,这使得社会各阶层包括知识介子在内的成员都感受并表达着个性张扬、自信高涨的时代情绪。法国著名的历史学家勒内·格鲁塞在他的《草原帝国》中是这样描述当时的社会心理的:“一个受到震惊的亚洲从他身上看到了一个陌生的、史诗般的中国。决不向蛮族求和,也不以重金去收买他们撤兵,唐太宗扭转形势,战胜他们,使他们害怕中国。”边塞的实际生活体验,让作家们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这样的情绪,岑参也不例外,他两次出塞,深入西北边陲,有着非常翔实的边塞生活体验,对边塞的自然风光、风土人情有了直观的认识。西北荒漠的奇异风光与风土人情,同岑参长于写感觉印象的艺术才能和好奇的个性相融合,他用慷慨豪迈的语调和奇特的艺术手法,生动地将其表现出来,别具一种奇伟壮丽之美。
岑参突破了以往征戍诗写边地苦寒和士卒劳苦的传统格局,在他笔下,在大唐帝国的伟力面前,任何敌人都不能成为真正的对手,所以他并不需要写士兵们的出色奋斗和艰苦牺牲,他展现的是在严酷的自然与人类心灵的博弈过程中,人通过感觉、思维对自我存在价值的审视。作家在这场伟大的博弈中书写了自己的心灵轨迹,大致构成了“思乡心中悲摧万里寄语平安——艰辛更见慷慨磨砺铁骨铮铮”的心理模式,为了更好地理解岑参对人生价值的自我实现与肯定,我们可以在具体诗作中触摸他血脉的跳动:
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碛中作》)
这首诗大约写于公元749年,即唐玄宗天宝八年,是岑参第一次从军西征时所作。“碛中作”,顾名思义即写于大沙漠中的诗。茫茫大漠中的行走,让人很容易产生一种浪迹天涯无所归依的生命失重之感,更何况这样的煎熬已经“辞家见月两回圆”了。诗人回顾两月以来的行程,如今宿营在广袤无垠的大沙漠之中,生命的渺小无力之感就更加强烈,而这样的一片思乡之心全然寄托于一轮圆月之中,在这广袤的苍穹下,又究竟该怎样安放这一缕乡愁呢?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锺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逢入京使》)
杜甫说“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在离战火最近的塞外,这家书的可贵恐怕也胜过万金了。常含热泪的双眼无法望尽连接着游子与故国的道路,马上匆匆的一面,不能让诗人用笔墨尽诉思念,那就干脆不用笔墨,为我捎带句口信报声平安吧!不用繁琐冗长的唠叨,“平安”二字既让家人安心,更是一个远离故乡的游子能为亲人所做的一切。西出阳关,奔赴沙场,舍弃了家中的安逸闲适,离别了至亲的妻儿,所为何求?是要功成名就封妻荫子,还是要千古流芳万世敬仰?诗人作出了自己的回答:“马走碎石中,四蹄皆血流。万里奉王事,一身无所求。也知塞垣苦,岂为妻子谋”(《初过陇山途中呈宇文判官》),用自己全副身心的跋涉,超越一切苦难不为换取个人的私利,而是有一种更高卓的理想在支撑着他;“剑河风急雪片阔,沙口石冻马蹄脱。亚相勤王甘苦辛,誓将报主静边尘。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将自我有限的生命融入塞外广阔的空间中,让其尽情释放出热力,以期超越时间的限制,达到生命的扩展,这就是以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人们对盛唐精神的彰显,在积极进取和克服困难的过程中获得的勇气。
二、殊方异域的切身感知与体验
岑参走向了边塞,从某种意义上讲岑参也投向了更加广阔的天地中,那么他从大自然中得到了什么样的收获,造化又给予了岑参什么样的馈赠呢?
(一)多元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从繁华富庶的都城到了纵马驰骋的大漠,边塞的生活与诗人的长安有着太多的不同:长安的伟大是帝国、是权威、是城阙巍峨,是风情万种的当垆胡姬,是诗人金龟换酒的潇洒浪漫;塞外的独特是大漠、是风沙、是公侯干城,是秦时明月汉时关的辽阔,是古来征战几人回的悲歌慷慨。岑参诗歌中有关边塞生活的描写显得立体而丰富,这里有诗人打开了听觉、触觉、嗅觉去感知的军营环境:“雨拂毡墙湿,风摇毳幕膻”(《首秋轮台》);这里有“暖屋绣帘红地炉,织成壁衣花氍毹……灯前侍婢泻玉壶,金铛乱点野驼酥”(《玉门关盖将军歌》)温暖而流动着绮艳之色的将军营帐;这里有“曼脸娇娥纤复浓,轻罗金缕花葱茏。回裙转袖若飞雪,左延右延生旋风”(《田使君美人舞如莲花北延歌》)的令人心旌摇曳的舞会轻歌……一切都是习于中原生活的岑参眼中的新鲜事物,感受的新奇易使作家以一种“他者”的视角来关注描写对象,使他用一种趣味性的眼光来看待呈现在眼前的各种文化,进而发掘出其为人熟知但淡漠了的某些特质——大漠中严酷的自然条件并没有使人们远离彼此,反而使各种文化突破了隔膜,更宽容友善地被人们接纳,于是,作家笔下出现了各种族之间互相来往,共享欢乐的动人情景:“琵琶长笛齐相和,羌儿胡雏齐唱歌,浑炙犁牛烹野驼,交河美酒金叵罗”(《酒泉太守席上醉后作》),即便是纪律整饬肃穆庄严的军队中也流动着一种脉脉的温情,人们以一种开放的心态接纳不同的文化:“军中置酒夜挝鼓,锦筵红烛月未午。花门将军善胡歌,叶河蕃王能汉语”(《与独孤渐道别长句兼呈严八侍御》)。对边塞生活真切地体验消弭了文学传统中征人出塞的凄苦无助,让边塞的一切人与事都获得一种异域的亮丽色彩,让我们从以往战争的血腥与苦痛中解放出来,重新审视这广袤天地间的生命状态,在这样的审视中,作家放弃了一种高高在上的强势文明的霸道,敞开心胸接纳生活中的新挑战:“自逐定远侯,亦著短后衣。近来能走马,不弱并州儿。”(《北庭西郊候封大夫受降回军献上》)这发自内心的一种归属感让生命无论是从外在的装饰,还是到内在生活习惯的自觉遵守,都表现出一种贴近本土的接纳和认同,这是一种拥抱全新生活后的喜悦与自得,是一份生命从容不迫的气度与担当。
(二)宇宙自然的相互对立与统一。生活激发了岑参新的生命热情,而自然造化却启示他从更高的角度来认识生命的本真: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侧闻阴山胡儿语,西头热海水如煮。 海上众鸟不敢飞,中有鲤鱼长且肥。岸旁青草长不歇,空中白雪遥旋灭。蒸沙烁石燃虏云,沸浪炎波煎汉月。(《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
“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造物主仿佛是一个神奇的魔法师,将极寒与极热两种极端的现象奇妙地收藏在边塞,尽管这两种美之间反差如此巨大,但它们却又统一于奇幻妙曼、极致狞厉的审美感知中,险远之地的大美,是造物主对“有志者”的馈赠。雪夜风吼、飞沙走石,热人、暑气难当,这些边疆大漠中令人望而生畏的恶劣气候环境,在诗人笔下却成了衬托英雄气概的壮观景色,是一种值得欣赏的奇伟美景,人与自然相互照应,自然的奇美与战胜险阻到达此地的人的精神之美相得益彰,争相交映。
三、生命意义的智慧感悟及人生价值的高卓超越
人与自然的关系可以大致分为三类:依存关系,即人类一切活动都基于自然界这一基础;工具关系,即自然是人类开发、探究、征服的对象;精神层面的关系,即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自然是人类平等对话、交流的对象。岑参边塞诗的创作并没有仅仅停留在对当下生活.的表层描述上,他立足于自身和天地自然的精神交流,探索宇宙的本质,生命的意义与价值,在哲学层面进行了较为深远的拓展,感悟自然并与之平等对话:
火山今始见,突兀蒲昌东。赤焰烧虏云,炎氛蒸塞空。不知阴阳炭,何独烧此中?我来严冬时,山下多炎风。人马尽汗流,孰知造化工!(《经火山》)
西汉贾谊作《鹏鸟赋》说:“天地为炉兮,造化为之;阴阳为炭兮,万物为铜。”揭示了人与自然塑造与被塑造的关系,岑参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在诗作中幻化出一种新奇的意境:万物的出生、成长、毁灭无不是一次锻炼,天地在它展开的这样一个伟大的过程中使生命脱去了虚妄与狂想、盲目与无知,渐近一种澄明通透的境界。烈焰腾空,尽显天高地阔,万物锤炼,集全部阴阳于一地,这举世无双熊熊燃烧的火山成全了生命的精诚、纯粹,于是一种生命意义的智慧感悟生发开来,推动着诗人完成人生价值的高卓超越: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与其他苦于征戍、悲切叹惋的作品不同,岑参的诗歌没有“雨雪纷纷连大漠”和“心事一杯中”的苦痛,这滴水成冰苦寒逼人的时空中,诗人的注意力聚焦到了最富代表性的风雪上,常人眼中狞厉峥嵘的景象因岑参内心的喜悦与温暖,化为了怒放的春天的花朵,给人蓬勃浓郁的无边春意的感觉,着想、造境俱称奇绝。饯别宴会上的急管繁弦,处处都在刻画异乡的浪漫气氛,也显示出客中送别的复杂心情,而友人在大雪纷飞的崎岖路上渐行渐远的足迹,更交织着诗人惜别的不舍与不尽的情思,那翻飞的一抹红艳就如他胸中激荡的热情在暴风雪中向我们传递出诗人生命的温暖,而这温暖跨越千年仍能被我们感知。这股生命的热力最终在边塞大漠开出了最圣洁的花朵:
其状异于众草,势笼众如冠弁。嶷然上耸,生不傍引,攒花中折,骈叶外包,异香腾风,秀色媚景。因赏而叹日,尔不生于中土,僻在遐裔,使牡丹价重,芙蓉誉高,惜哉!夫天地无私,阴阳无偏,各遂其生,自物厥性,岂以偏地而不生乎,岂以无人而不芳乎?《优钵罗花歌并序》
这被称为“优钵罗花”的植物就是今天我们所说的“天山雪莲”,雪莲花美,雪莲花奇,它生得风骨凌然,在远寒孤僻之地傲霜斗雪;它生得自在随性,不因冷遇就放弃了绽放生命的光彩,这样的形象实在是作者对生命意义的智慧感悟及人生价值的高卓超越最成功的建构。我们不必去塞外寻找这么一株风姿卓绝的花朵来同诗人笔下的“优钵罗花”一辩高下区分虚实,因为它绽放的土地是心田,只有真正理解了生命意义的人才能在心中将它播种,用自己生命的热力浇灌它、培养它,使它绽放出世上最妙曼的风姿。《石州诗话》曾指出:“嘉州之奇峭,入唐以来所未有。又加以边塞之作,奇气益出。风会所感,豪杰挺生”,贯穿在作品中的所谓“奇气”,实则就是充斥在作家生命中的强烈的生命意识。
一.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龙”形象
龙一直被国人视为中华民族和民族文化的象征。在众多关于龙的含义的说法中,大致可以将其概括为两类:一类认为龙是多种动物组合而成的神物;另一类认为它实际是不存在的,是所有蜿蜒生物的统称。如蛇、蟒、鲵、闪电、彩虹等条状物。“龙”在中国经历了一个形象生成和内涵不断演变的过程,但总的来看,在价值判断上,它被赋予的正面内涵多于中性和负面内涵。
(一)光辉熠熠的龙形象
1.“龙”象征良骑
龙是天地间最重要的交通工具,在上古时期的祭祀仪式中作为沟通天地的媒介、人神交通的使者或助手。《史记?韩非列传》中有:“夫龙之为虫也,可扰狎而骑也。”《史记?平淮书》:“天用莫如龙,地用莫如马。”这里的“龙”就相当于地上的马。“可以驿传信命,通达玄灵者,其惟龙乎!”(《太上皇?斋仪》)就直接点出了“龙”传信通灵的身份。
2.“龙”象征才能卓著的人
“龙”作为优秀的人才这类象征意义十分常见,在成语中就有“龙跃凤鸣”、“望子成龙”等,将成贤成才的希望寄予“龙”来表达。
郭璞《游仙诗》:“进则保龙见,退为触藩羝。”“保龙见”意为潜伏的龙已经出现在田野里,预示具有中庸德行的圣明人物定会有作为。同样,王安石在《浪淘沙令》中也用此意:“汤武偶相逢。风虎云龙。兴王祗在笑谈中。”“风虎云龙”旧时比喻圣主得贤臣,贤臣遇明君。
3.“龙”象征国家以及险要、重要的地方
“龙”作朝代、政治要地之意解出现在很多诗句中,如“龙盘王气终三百,犹得澄澜对敞扉。”(《南朝》)此处“龙盘王气”指南宋;“云暗鼎湖龙去远,月明华表鹤归迟。”(《挽文山丞相》)“龙”这里指宋朝;“更无鱼腹捐躯地,况有龙涎泛海槎?”(《后秋兴之十三》)“龙涎”暗指已被灭的明王朝。
除以上指代朝代外,也有表示要地之意。如:“苍龙阙下君不来,白鹤山前我应去。”(《行路难》);“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从军行》)“龙城”,此处借指敌方要地。
4.“龙”是影响天气变化的“神”
《论衡?感虚篇》有:“龙闻雷声则起,起而云至,云至而龙乘之。云雨感龙,龙亦起云而升天。”龙听见雷声就腾起,一腾起云就来,云到龙就乘坐它升天。云雨感召龙,龙也就驾起云升天。在《周易》中也表现出龙影响云雨神通的观念,“云从龙,风从虎。”
5.“龙”象征雄伟磅礴的气势、热闹的场景
“龙”在象征浩大声势、热闹的场景的情况也比较常见,如:“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梦游天姥吟留别》)龙吟熊吼声震动山岩泉水,使深林战栗,高山惊悚;“钟山如龙独西上,欲破巨浪乘长风。”(《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钟山如蟠龙乘西风而上,这里用“龙”,增强气势。
6.“龙”象征飞黄腾达、登科中举
“龙门”常常成为登科、进入官僚统治的门槛。如:“凤诏恐君今岁去,龙门欠我旧时游。”(《和白乐天》)这里的“龙门”指声望卓著人的府第。《鹤冲天》中:“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用“龙头”指状元。这类用法的诗句还有很多,不再一一列举。
(二)作为邪恶力量化身的龙
“龙”也有象征孽障、邪恶、阻碍、恶势力的形象内涵。
《汉书?五行志》:“刘向以为夏后季世,周之幽、厉,皆?R乱逆天,故有龙鼋之怪,近龙蛇孽也。”这是讲“幽王宠褒姒”的故事,据《史记?周本纪》载,周幽王宠褒姒,即起于龙孽出现。到了汉代,龙降灾祸事就被称为“龙蛇之孽”。“谢榛在《耽诗二首》中更是直接将“龙”作为铲除的对象:“待兔堪嗟我,屠龙岂让人。”
此外,“龙”在古代文学作品中以中性意义呈现的时候,往往无类可循,因为此时它可以与任何事物发生关系。作为类别中的一种“蛟龙”的用法很常见,《劝学》中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同样用法还有“麾蛟龙使梁津兮,诏西皇使涉予。”(《离骚》)“燕歌易水怨,剑舞蛟龙腥。”(《琴曲歌辞?蔡氏王弄?秋思二首》)等。还有一类就是视“龙”为真实存在的动物,如:“日翻龙窟动,风扫雁沙平。”(《渡黄河》)“龙章虎皮,是何等物?”(《与王霖秀才书》)等。
“龙”作其他意义或与其他字词组合成新意,如:“起龙调节奏,却凤点笙簧。”(《夕出通波阁下观妓》)“龙”是指龙笙,一种乐器;“鱼龙爵马之玩,皆熏歇烬灭,光沉响绝。”(《芜城赋》)鱼龙,古代杂技名;“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逢入京使》)“龙钟”,涕泗流溢,意为沾湿;“凤髻金泥带,龙纹玉掌梳。”(《南歌子》)“龙纹玉掌梳”,图案作龙形如掌大小的玉梳。
在浩如烟海的文学作品中,笔者未能穷尽所有,参阅的不过是沧海之一粟。因而,所得出的结论也不免偏颇。不过总体上看,“龙”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褒义占主要地位。在中国人心目中,“龙”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这与历代以来皇族对其的专用不无关系。“龙”是皇权贵族的专属,在皇层阶级中,龙袍、龙椅、龙纹等等都不是为了崇龙,而是御龙。对下层更多的是起到一种威慑、震慑作用。愈是这样,愈是加强了普通民众对龙的热衷。以至于很多与“龙”无关的东西也被加上“龙”的字眼。但是,“龙”在个别情况下有其负面意义,象征着邪恶、霸道、恶人、邪恶势力等。
二.外国文学作品中的“dragon”形象
在西方文化中,dragon是巨型怪兽,牙齿尖锐,身披鳞甲,长爪长尾,靠巨翼飞行,战斗力和破坏力极强,异常凶猛易怒,是邪恶、暴力、恶势力的象征,这可以在《圣经》和许多神话故事中得到印证。显然,西方中的dragon与中国的龙形象是有出入的。另外,暴戾的dragon在西方文化中并没有像龙在中国一样衍生出丰富多彩的文化样式。
(一)狰狞邪恶的dragon
西方文学作品中的dragon大多是残暴、嫉妒、邪恶、诡诈的。
《圣经?启示录》中提到:Then the dragon stood before the woman who was about to give birth,so that he might devour her child as soon as it was born.(龙就站在那将要生产的妇人面前,等她生产止呕胡,要吞吃她的孩子。);Michael and his angels fought against the dragon,and the dragon and his angels fought back.(米迦勒同他的使者与龙争战,龙也同它的使者去争战。);But the dragon was not strong enough to prevail,so there was no longer any place left in heaven for him and his angels.(但是龙并没有得胜,天上再没有它们的地方了。);So that huge dragon-the ancient serpent, the one called the devil and Satan,who deceives the whole world- was thrown down to the earth,and his angels along with him.(巨龙就是那古蛇,名叫魔鬼,也就是撒旦,它迷惑天下。它被摔在地上,它的使者也同它一起被摔下去。);Now when the dragon realized that he had been thrown down to the earth,he pursued the woman who had given birth to the male child.(龙见自己被摔在地上,就逼迫那位刚生完男孩的妇人。);So the dragon become enraged at the woman and went away to make war on the rest of her children.(龙向妇人发怒,转向与她其余的儿女争战。)在《圣经》中,“龙”是邪恶、堕落、丑恶、诡诈的象征,是撒旦的化身。
“龙”凶恶残暴,总是与人们为敌。在戏剧大师莎士比亚的戏剧《约翰王》中,庶人这样说:“圣乔治啊,你自从打死了那条恶龙以后,就一直骑在马背上,悬挂在酒店主妇门前,现在快教给我们一些剑法吧!”在《罗密欧与朱丽叶》中,当朱丽叶听到她表哥被罗密欧杀死时,她伤心地说:“啊,花一样的面庞里藏着蛇一般的心!哪一条恶龙曾经栖息在这清雅的洞府里?”显然,“龙”在这里成为了残暴、邪恶的代名词。
(二)dragon的正面形象
西方文学作品中dragon的正面意义是孕育在其负面意义基础上的。
古希腊神话中的dragon常常是凶恶的动物和守护者。在赫拉克勒斯的十二件功绩中,第十一件“盗取金苹果”,忠心耿耿守护金苹果的就是巨龙拉冬。拉冬还有一个兄弟,在另一个希腊故事中它守护宝物金羊毛。这里“龙”的形象不是完美的,其褒义意义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褒义,而是作品在已有价值理念即dragon是庞大的阻碍的框架下所展现出来的美好的品质。
《骑士降龙记》[3]中的dragon本身热爱诗歌创作,渴望得到欣赏而且很有品味。但却被诬陷而成为人们眼中的“恶龙”。
由于笔者参阅资料有限以及dragon在西方文化中非主导地位,我们选择主要从《圣经》及神话故事中探求dragon的身影。西方《圣经》及神话传说对后世文学有着极大影响力,dragon的意象内涵在历史的演变中也没有发生较大变化,主要象征着凶恶的守护者,它暴虐、凶狠、与人们为敌,偶尔会担任忠诚的守护者。
三.对外汉语教学中对中西“龙”文化差异的应对策略
通过对中西文学作品中的“龙”形象进行简单的对比,不难发现“龙”在中西方文化中呈现的较大差异性。针对这种形象差异性可能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产生文化误读现象,笔者试求在传统教学方法外通过引领学生进入民俗活动中切实体验国龙的文化:
民俗(Folklore)――即民众的知识。[4]由于民俗范围的广泛性、复杂性及民俗研究者们对民俗理解的侧重点不同和世界各地区民俗存在的巨大差异性等方面原因导致对于民俗是什么这个问题在民俗学家中至今没有一个普遍认同的意见。既然这样,我们要想简单涉猎民俗,不妨列举民俗的各种形式,这也是民俗学家威廉?汤姆斯向初学者介绍的一种最为合适的了解民俗的方法。著名英国民俗学家博尔尼女士在“什么是民俗”中指出了Folklore这个词的广阔内涵并进行了简单列举。综合他们的意见,我们大致可以认为民俗包括:流行于落后民族或保留于较先进民族无文化阶级中的传统习俗、歌谣、俗语、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叙事歌曲、歌谣、谚语、谜语、儿歌、辱骂、反驳、嬉笑谩骂、戏谑逗弄、祝酒、绕口令、问候、送别用语等,有关生物与无生物自然界,人类性质和人所创造的事物,精灵世界和它与人类的关系,以及有关巫术、咒语、灵物、护符、命运、预兆、疾病和死亡等方面的古老而野蛮的信仰。也包括诸如婚姻的继承、童年和成年生活以及节日、战争、狩猎、捕鱼、饲养牲畜等方面的习俗、礼仪和一些民间信仰(或迷信)、民间医药、民间器乐(如钢琴曲)、民歌(如催眠曲、民谣)、民间方言、民间比喻(如瞎得像蝙蝠)、名称(如绰号和地名)、民间诗歌(如从口传史诗到签名册上的诗句、墓志铭、厕所文学、五行打油诗、跳绳歌、弄儿歌、数数歌),还包括游戏、姿势、符号、祷文(如饭前饭后的感恩祈祷)、恶作剧、民间词源、食谱、被子与刺绣的花样;房屋、谷仓、篱笆的样式,小贩的街头叫卖等。总之,民俗是建立在一个文化群体所创造的全部传统之上,被整个群体或单独的个人所表现,它能够反映一个社会的前景,以至于反映其文化和社会认同:它通过模仿或其他方法口头传承其社会标准和价值。
在中国,“龙”作为图腾也好,当做信仰也罢,一直对中华文明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人们对它的尊崇、迷恋情结在民俗活动中可见一斑。中国民间风俗大部分沿袭了数百至上千年,尽管历史变迁,但是这些风俗的形式和内容并无太大改变。引导学生参与中国民俗活动,必然会使教学活动增趣不少,这种亲身参与、学乐结合的方式也更容易被外国学生接受。下面简单列举一些有关“龙”的中国风俗:
1.正月初五吃龙须面
农谚:正月初五龙睁眼,家家户户把面擀。云南瑶族在正月初五这一天过龙头节,这是云南河口大瑶山地区瑶族的传统节日,当地群众当天用各种供品祭祀龙王。红河哈尼族和基诺族都有类似的祭龙活动。
2.正月十五蒸龙
农谚:正月十五把龙蒸,保得一年好收成。这中风俗在沂南地区最为显著。沂南每逢正月十五都要用白面或杂面捏面灯和面龙,放到锅里蒸熟。蒸熟的面龙放进粮囤子里,据说能保得这一年米满囤,粮满仓。
3.正月十五挂龙灯
农谚:龙灯门前挂,神鬼都不怕。在正月十五的晚上,家家户户门前挂龙灯,驱鬼辟邪、光耀门庭。这种习俗在河北一带还都有保存。有些地区则是舞龙灯。
4.祭龙潭节
这是云南兰坪、宁蒗等地普米族在正月和二月之间的传统节日(宁蒗普米族一般在三月、七月举行)。普米族各家各户都有自己的“龙潭”,即灵泉,多在深山老林或山涧峡谷中。届时,全家前往“龙潭”,在附近歇三日。他们用木棍或木板搭起高台,称为“龙塔”,即龙宫。将祭品摆在龙塔上,请巫师登坛念经,祈祷龙神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5.二月初一“春龙节”
这在旧时盛行于山东惠民一带,乡民取灶灰作青龙状,以图吉祥。又名“引钱龙”。
6.二月二龙抬头
农谚:二月二,龙抬头,妖魔鬼怪犯了愁。在广大北方地区,二月初二这天才开始一年中的第一次理发,取龙抬头吉祥之意。贵州侗族在二月二这天要接龙,全寨人杀一头牛,每户分一块牛肉,称为“吃龙肉”。
7.五月五“赛龙舟”
五月五日端午节这一天举行划船比赛,采集各种各样的草药。因为屈原投汨罗江而死,人们哀怜他的死,便划船去救他。赛船用轻快便利的那种,人们称它为飞凫。比赛双方一边自称为“水上兵车”,另一边称为“水上骏马”。[5]
8.六月六“晒龙袍”
六月六“晒龙袍”是土家族的传统节日。这一天,他们把衣服拿出来晒,认为这样可以避免霉渍和鼠啮。若是遇到阴雨天,则认为主秋季水灾。
另外,在云南贡山地区的独龙族,根据物候变化将一年分为十二个节令,称为“龙”,据此安排农事和其它生产活动。[6]这十二个节令分别是:
(1)得则卡龙。意为人无活可做,山上有雪,男子打猎,女子织布;
(2)阿蒙龙。意为草开始生芽,山上有雪,开始种小麦、小米、青稞;
(3)阿暴龙。意为草地上有草,砍火山地,种洋芋;
(4)奢九龙。意为有些鸟开始叫了,砍火山地,种南瓜等;
(5)昌木蒋龙。意为什么鸟都叫了,栽秧,种包谷等;
(6)阿累龙。意为竹笋出了,栽秧、薅草、挖贝母、捕鱼等;
(7)布安龙。意为麦子可以吃了,竹笋光了,挖贝母、薅草、捕鱼结束;
(8)阿送龙。意为山上松叶开始黄了,种芥子,吃青包谷、瓜类、收小米;
(9)阿长母龙。意为山上下霜,树叶黄了,收包谷,砍草;
(10)曹罗龙。意为稗子、包谷收了,山上有雪,收包谷、搭包谷架;
(11)总木加龙。意为各种粮食收完了,山上有雪,收鸡脚稗;
(12)力奇龙。意为江水清且小,江边有雪,打柴、狩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