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活化石的资料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生物多样性的内涵:它包括三个层次:生物种类多样性(即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生物种类多样性,基因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三者关系:
(1)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最直观的体现,是生物多样性概念的中心。生物种类多样性影响生态系统多样性。
(2)基因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内在形式。基因多样性决定种类多样性,种
类多样性的实质是基因多样性。
(3)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外在形式。生态系统发生剧烈变化时也会加速生物种类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的丧失.所以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二、我国是生物种类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其中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仅次于巴西和哥伦比亚,居世界第三。我国是裸子植物最丰富的国家,被称为“裸子植物的故乡”。
三、生物的各种特征是由基因控制的。不同生物的基因有较大差别,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在基因组成上也不尽相同,因此每种生物都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
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是基因的多样性。
四、我国是世界上基因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特别是家养动物、栽培植物和野生亲缘种的基因多样性十分丰富,为动植物的遗传育种提供了宝贵的遗传资源。
五、每种生物都是由一定数量的个体组成的,这些个体的基因组成是有差别的,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基因库,;每种生物又生活在一定的生态系统中,并且与他的生物种类相联系。
某种生物的数量减少或绝灭,必然会影响它所在的生态系统;当生态系统发生剧烈变化时,也会加速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的丧失。
因此,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
六、造成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
(1)生态环境的改变和破坏
(2)掠夺式的开发和利用
(3)环境污染
(4)外来物种的影响
七、被称为植物中的“活化石”是银杉;被称为中生代动物的“活化石”的是扬子鳄;中国鸽子树(珙桐)也是植物界的“活化石”。
八、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1、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我国现已建成许多保护生态系统类型的自然保护区和保护珍稀动植物的自然保护区。
自然保护区是“天然基因库”,能够保护许多物种和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为开发生物科学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基地;自然保护区是“活的自然博物馆”,是向人们普及生物学知识和宣传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场所。
2、人们把某些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的保护和管理;建立濒危物种的种质库(植物的种子库、动物的库)以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
2、荣县大佛,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是国家AAAA级景区,位于荣县县城东郊,为唐代所刻,佛像坐南面北,通高36.67米,是一尊代倚坐佛装弥勒摩崖石刻造像,有中国第二、世界第三大佛之称。
3、盐业历史博物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于1959年,是中国最早建立和自然科技史博物馆之一,位于市内自流井区解放路,原为到自流井经营盐业的陕西盐商集资兴建的西秦会馆。博物馆主要收藏、研究、陈列中国盐业历史文物和资料。
4、飞龙峡风景区由尖山和农团两个国家AA级风景区组成,包括尖山湖、飞龙峡、保安寨三个核心景区以及若干次级景区。景区内有桃林、石榴园、飞龙峡、桃花岛、长恩寺等景点。
5、自贡燊海井景区位于大安区阮家坝山下,属于自贡世界地质公园盐业园区的一部分。游客不仅能看到百年传承的建筑,还可领略盐业加工的步骤,是科普教育、访古考察等佳地。自贡燊海井是自贡盐业历史最好的展现之地,也是一部生动地土法生产井盐“活化石”。
其实,“八音”不只海南有,它是中国传统器乐吹打乐的一种。“八音”原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乐器科学分类法。古代启蒙读物《三字经》云:“匏土革,木石金,丝与竹,乃八音”。古人根据制造乐器的材料不同,将乐器分为匏、土、革、木、石、金、丝、竹八类,用这八类材料制成的类乐器称“八音”。这种记载,最早见于《周礼・春官》。这也是最早的乐器分类法之一。匏类:匏是葫芦的一种,一年生草本植物,又称“匏瓜”。据《本草纲目》记载:“葫芦是匏和瓠的总称,首尾大小如一的叫瓠,无柄圆大形扁的叫匏,匏短柄大腹的叫壶,有长柄的叫悬壶(古时候葫芦也写作壶卢)。”成熟的葫芦瓜皮已木质化,可做容器和乐器。此类乐器利用匏的自然形状做音斗,如笙、葫芦笙、葫芦丝等均属匏类乐器。土类:指瓦器、陶器制成的乐器,如埙、缶属土类乐器,用陶土烧成。革类:指皮革,用兽皮畜皮制成的乐器,如鼓类,常用的有军鼓、战鼓、鼗、雷鼓等。木类:指用木材制成的乐器,以红木为最优,木类乐器如板、木鱼、梆子、恰等。石类:指用石头和玉制成的乐器,如磬、编磬、特磬、玉笛等。金类:用金属铜、铁等制成的乐器,如编钟、特钟、铙、D、铜锣、铜鼓、铙、钹等。丝类:古时候不少乐器用丝做弦,现代弦乐已有一部分用金属弦或牛筋或塑料弦代替。丝类乐器有琵琶、琴瑟、筝、二胡等。竹类:用竹制的乐器,如管、萧、笛、篪、竽、龠(古代乐器形状像笛)等。现在所说的丝竹就是用丝音和竹音作音乐的代称。
“八音”今仍是我国民间器乐乐种。我国各地区的“八音”不尽相同。如:山西五台山一带的八音会,所用乐器有管子、唢呐、海笛、笙、梅笛、箫、堂鼓、小鼓、大镲、小镲、大锣、云锣等;广西壮族的隆林八音乐队,使用的乐器共有8件,它们是:横箫(笛子)一对,高胡、二胡各一把,小三弦一把,锣、鼓、钹各一副。南宁市邕宁壮族八音则主要由大唢呐、小唢呐、五孔笛、锣、鼓、钹、壮族乐鼓等组成。彝族八音所用乐器有二胡、环箫(无膜笛)各一对,以及牛角胡、五(小锣)、鼓、钹等;仡佬族八音又名八仙,所用乐器有二胡、横箫(笛)各一对和五、锣、鼓、钹等。而贵州省布依族八音坐唱又叫“布依八音”,因用牛腿骨、竹筒琴、直箫、月琴、三弦、芒锣、葫芦、短笛等8种乐器合奏而得名。
海南“八音”有自己的特色。它源于潮州音乐,因使用8类乐器而得名,即:弦(二胡、椰胡)、琴(月琴、扬琴、三弦)、笛(唢呐)、管(长、短喉管)、箫(横箫、直箫、洞箫)、锣、鼓、钹等;海南俗称的“八音”,涵义更宽,既包括乐器、乐曲,也包括乐队。大部分来自民间的传统乐器,为民间艺人所创造,具有浓郁的海南特色,如花梨木制作的唢呐,椰子壳制作的椰胡,竹管制作的春封、调弦、的箫、喉管,木制的子鼓、梆板等。
海南“八音”,有汉唐以来我国古音乐的遗韵,有很高的音乐研究价值。被誉为“民族音乐活化石”。史书记载海南“八音”源于唐代,兴盛于明清,并伴随华侨传遍整个东南亚。明代海南琼山县(今属海口市)就出了一位熟操“八音”而闻名京城的音乐家汪浩然,他在成化年间(1465-1487),与其子晋京,同选为宫庭乐师,著有《琶瑟谱》3卷、《八音摘要》2卷,二书均收入清代《四库全书》。
海南“八音”,植根在群众之中,乡土气息浓郁,乐曲丰富,有自己的特色,按习惯分为大吹打、锣鼓清音、清音和戏鼓四类,目前收录有历史遗传下来的乐曲达500多首。经常演奏的多是:《海南音乐》、《广东音乐》、《庆新婚》、《新拜堂》、《酬宴会》、《闹军坡》、《大贺喜》、《小贺喜》、《送子》、《大贺寿》、《拜堂》、《大开门》、《万岁喜》、《槟榔香》、《庆丰年》等喜庆曲目;也有《万花灯》、《河边洗裙》、《比目鱼》一类的生活写照。
海南“八音”,在历史上八音发展经历了两次浩劫。第一次是1939年日本入侵海南以后,实行“三光政策”,民不聊生,不少人背井离乡,鼓息锣停,乐队散落。第二次是在“”期间,八音被视为“四旧”,弦断管破,遭受重创。
海口市十分重视对这个“民族音乐活化石”的保护和培植,去年公布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就包括海南“八音”。
古老的“八音”,曲谱采用的是“工尺谱”,外行人看起来如同天书,村里的老人无法转换成现代的五线谱或是简谱。曲谱多是祖辈流传下来,每个乐手的曲谱很零散,不成系统,年轻人学起来也是东一句,西一曲,残缺零散。由于农村的村民忙于各自生计,没有多少闲散的时间操练八音乐,特别是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农村大批青年外出经商、打工,也就告别了海南“八音”,使得“八音”队伍青黄不接。同时,时尚文化的冲击,传统八音的欣赏人群流失,青年人对“八音”逐渐失去兴趣。“八音”乐器、乐曲都有失传之危。
现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难题,存在一定的共性,那就是人员的青黄不接。
我们高兴地看到,为了全面抢救和保护八音,美兰区文体局已经开始征集遗存下来的古老乐器,通过影像记录的方式保留传统乐器的制作工艺,收录“工尺谱”,并请专门的音乐专家转换为人们熟知的五线谱。美兰区文体局还把举办八音培训班列入议事日程,通过政府组织,灵山镇文化站推动,举办培训班,培养一批又一批的八音演奏人才。
我喜欢的一张邮票
爸爸有一本精美的集邮册,里面有很多精致的邮票,其中我最喜欢的是一张银杏树的邮票,因为它的图案非常美丽,每次看到它我总是爱不释手。
这张邮票高五厘米,宽三厘米,面值80分。邮票背景是一棵高大挺拔枝繁叶茂的银杏树。每一片银杏叶都金灿灿的,整个银杏树宛如一棵金树。金色的树木,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显得更加绚烂夺目。近景是一枝翠绿的银杏树枝。精致的扇形叶片包围着碧玉般的圆形果实,好似妈妈在呵护幼小的宝宝。这张邮票是2006年由国家邮政总局为了纪念孑遗植物而发行的。孑遗植物,指绝大部分植物物种由于地质地理气候变迁等原因灭绝之后幸存下来的古老植物,被人称为活化石。
由于对这枚邮票的喜爱,使我更加想了解关于银杏树的知识。通过查资料,我惊奇的发现,它是比恐龙还古老的物种,而且是我国特有的,所以植物学家常把银杏与恐龙相提并论,并有植物界的大熊猫之称。银杏树的生命力真顽强呀!而银杏树对人类的价值也很大,银杏全身都是宝,银杏种仁营养丰富,可做保健品和高档食品添加剂,银杏树对治疗心血管疾病及抗衰老,抗痴呆等有显著的疗效。
就这么一张小小的邮票,却使我知道了许多新知识,我以后要像爸爸那样一邮,从中获得更多知识。
下面给大家介绍我们中的几位重要成员,请根据自我介绍,写出我们的大名吧!
A
①我又名紫杉,世界珍稀濒危植物,已于1994年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我是250万年前第四纪冰川时期遗留在中国的树种,是名副其实的“植物大熊猫”。
②我是珍贵的天然抗癌植物:提取物紫杉醇具有独特的抗癌机理,有效阻止癌细胞增殖。
③我享有“健康树”“长寿树”“贵族树”和“黄金树”的美誉。我能净化空气中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一氧化碳污染物及空气中的挥发性有机物。我全身是宝,木材可做高档家具,果实可做保健品,根部可做工艺品。
B
①我是一种高十至二十几米的常绿乔木。
②早在两亿多年前,我曾广布于北半球的欧亚大陆,在德国、波兰、法国及前苏联曾发现过我的化石。但由于第四纪冰川的浩劫,许多植物相继死亡,我也濒于绝迹。我是世界幸存至今的唯一的一属一种,目前只在中国分布。
C
①我是与恐龙同时代的植物,起源于古地中海植物区系,被誉为植物的“活化石”和植物中的“大熊猫”。
②我有喇叭状花朵呈四瓣绽放,颜色为白色或淡黄色,数根如发丝的黄色花蕊点缀其中,蒴果也呈四裂瓣。可能是因为花朵与果实均呈四瓣,人们才给我起这样的名字。
③我虽如“熊猫般珍贵”,但对生存环境要求并不高。奇怪的是,在荒郊野外能茁壮成长的我,一旦离开天然环境,反而无法存活。
D
140年后的今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柯高浩、柯文夫妇又来到了这里,为这“最不可思议的动物”带回了弥足珍贵的“出生证”……
神秘之旅一条隐藏秘密的小道
2009年2月26日上午11点,当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柯高浩、柯文夫妇带着一份沉甸甸的文件在成都双流国际机场走下飞机时,这份有关国宝大熊猫最珍贵的“出生证”终于回家了。正是这份“出生证”帮助大熊猫敲开了国际大门,从19世纪发现大熊猫到现在的100多年间,西方的“熊猫热”一直持续不退,这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这一切,都源于140年前皮埃尔・阿尔芒・戴维在邓池沟天主教堂发现了大熊猫。
“我们要把大熊猫的‘出生证’放回那里,让世人知道大熊猫是从那里走向世界的。”成都不是他们的目的地,他们的目标是隐藏在大山深处的邓池沟天主教堂。两个多小时后,柯高浩、柯文夫妇在法国驻成都领事馆领事助理孙雅俊、中国科学院专家何芬奇、四川省旅游局巡视员孙前等人的陪同下出现在距离成都200多公里的宝兴县城。
“140年前的今天,戴维也走到了宝兴,但他走了八天时间。”何芬奇正在和胞兄一起翻译《戴维神父传》,对于戴维发现大熊猫的故事,他如数家珍。
“2月22日,向穆坪出发。多云的天空偶尔有几缕阳光透过云层。我们早上8点出发,向西走了26英里后……” 1869年2月22日,戴维从成都出发,沿着四川盆地的边缘到了邛崃,经西河的马湖、油榨等场镇后,到了芦山县的三汇场(现名大川镇), 在当地人的帮助下,他翻越了海拔3000多米的大翁顶,来到了宝兴县盐井乡,随后到了邓池沟教堂,整整走了八天时间。
邓池沟天主教堂又名灵宝神学院,是法国远东教会1839年派人到四川秘密建造的教堂。早在1802年,法国巴黎远东教会的周耶神父就开始在这里传教。1829年,周耶病逝并被安葬在这里,这里就成了川西天主教区的大本营。1839年,第二任神父德耶在这里广招信徒、弟子,这里便成了灵宝神学院(又称穆坪修院,骆书雅任川北代牧区主教时,又将穆坪修院迁至彭州白鹿领报修院)。戴维是邓池沟天主教堂的第四任神父。
历史总是在不断地重复和轮回。2005年,又一个叫戴维的人(戴维・谢泊尔)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委员会委托,来实地考察、评估四川大熊猫栖息地申报世界遗产项目。一年后,四川大熊猫栖息地被正式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此时的邓池沟天主教堂也已成为四川雅安市对外开放的宗教场所和旅游景点。
站在教堂所处的山腰向北望去,依稀可以看到气势磅礴的夹金山。教堂的背后有一条时隐时现的小路,这里地势险要,是古时川人或马帮进藏和往返成都的必经之路。
戴维走的正是这条小路。
这条今日已荒芜的小路,在西方人眼里成了一条东方的神秘之路, 戴维发现大熊猫的夹金山大熊猫栖息地便成了“上帝遗忘的后花园”。
是猫是熊冰川“活化石”横空出世
1826年,戴维出生在法国比利牛斯山区。在35岁的时候,他认识了一个生命中的贵人――法国科学院的汉学家儒莲。儒莲不仅向他介绍了古老而神秘、富于刺激的东方国度――中国,还为他引见了一些动物学家和植物学家。此后,戴维便向往着到中国传教。1862年2月,36岁的戴维被批准到中国传教。从此,他和中国结下了不解之缘。
临行前,法国巴黎自然历史博物馆研究部主任米勒・爱德华兹交给戴维一项任务:帮助巴黎自然历史博物馆到中国采集动植物标本。中国地域广阔而复杂,自然物种多种多样,驯化历史悠久而辉煌,被西方博物学家称为标本收集的“福地”、生物考察的“天堂”。从16世纪起,西方的生物收集者只要来中国,总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无数的奇花异草、不尽的珍禽异兽,使西方探险家、搜集者、引种者每每满载而归,为博物学、生物学、分类学的完善和丰富增添了无法忽略的业绩,弥补了不可或缺的记录。
戴维神父是一名学识渊博、具有狂热献身精神的法国人,与其说他是一个虔诚的神职人员,不如说他是一名执著的博物学家。他始终认为,应该寓神学于科学之中,科考也是对上帝的贡献和莫大荣誉。于是,他抱着“探索真理就是认知上帝”的神圣信条来到了中国。
同年,戴维得到清朝政府同意,前往内蒙古考察旅游。在此期间,他收集了不少标本,利用回国休假的机会,把所有标本带回巴黎。凭借散布在中国各地的传教点,戴维的足迹从内蒙阿拉善到北京南海子,从四川宝兴到福建挂墩,其中最为可圈可点的当属在京南皇家猎苑目睹“四不像”(即麋鹿),在西南丛林遇见大鲵、珙桐、金丝猴、绿尾虹雉……特别是在川藏山地与憨态可掬的大熊猫的不期而遇。戴维在中国西南腹地的考察,揭示了中国作为世界木本植物分布中心、多种农业作物发源中心,特别是栽培植物起源中心的结论,强调了中国生物区系的古老性和丰富性。
1865年,戴维被派往北京传教。在北京周边地区,戴维发现了不少欧洲少见的动植物,于是,他在传教之余采集、整理了很多非常有价值的动植物标本,并寄回巴黎,爱德华兹教授对此十分满意。不久,法国生物通讯协会吸收戴维为协会会员。这年夏天,戴维前往北京南部考察,在皇家猎苑里,他意外地发现了一种从没见过的物种――“四不像”(即麋鹿),于是将其制成标本带回巴黎。经法国动物学家证实,麋鹿确为世界罕见,博物馆为此发表了戴维的科研论文。
1868年11月,戴维经汉口、沙市、宜昌,进入四川,12月到达重庆。在重庆,在法国外方会传教士范若瑟家中,戴维得到一个令他喜出望外的消息:穆坪有个法国传教点,那里的生物物种极其丰富。一过完元旦,戴维就迫不及待地溯岷江而上,经壁山、隆昌、资中、简阳至成都,在成都的华西坝天主堂稍事休息后,在成都西北的彭县做了短期的标本采集。1869年2月,他起程前往穆坪这个令他成就丰功伟业的地方。
1869年3月11日,戴维记下了他生平第一次见到大熊猫皮的情景:“在我返回教堂的途中,这条山谷中的主要土地占有者、一个姓李的人邀请我们到他家去用茶点。在他家里,我见到一张展开的“黑白熊”皮。这张皮非常奇特,猎人告诉我,我很快就会见到这种动物。我听说猎人们明天就出发到野外去猎杀这种食肉动物,它可能成为科学上一个有趣的新物种……”1869年5月4日,“我的猎手们在穆坪东部地区(今宝兴县东河一带)守候了两个星期,为我带来了一只‘黑白熊’和六只仰鼻猴,这只‘黑白熊’特别可爱。”当地的猎手们第一次为戴维捉到了活体“黑白熊”。戴维很有可能就是在这里为这种“最不可思议的动物”称体重、量身材、检查健康状况的。这憨态可掬、滑稽可笑的动物使戴维惊喜得不停地“感谢上帝”。新的发现令戴维极度兴奋,他将这一消息告诉了爱德华兹教授,并附上描述“黑白熊”的书面报告。戴维本想将这只活体“黑白熊”送回巴黎,没想到“黑白熊”经不起运送途中的颠簸和气候变化,不幸死于半途,戴维只好将毛皮标本送到法国自然历史博物馆。戴维关于“黑白熊”的描述报告当年就在博物馆《新闻公报》上发表了。报告是这样叙述的:“‘黑白熊’,据我的猎人讲,其体形大,耳短,尾很短,毛较短,四足下有很多毛。颜色为白色,耳朵、眼圈、尾尖和四肢呈黑褐色,前肢黑白部分向肩胛延伸,在背脊上汇合成带状……我刚获得一只幼体,并见过成体的皮,毛色均相同,颜色分布也一致。我从未见过这种动物,这会不会是一个新物种呢……在过去的20天里,我雇佣了20名猎人来猎捕这种奇特的熊的成体。”
巴黎自然历史博物馆将这张熊猫皮展出后,无人能识。根据兽皮,人们看到它有一张圆圆的大白脸,眼睛四周有两圈深深的黑斑,像是戴着一副墨镜。于是,有人断定世界上根本没有这种动物,皮是假的;也有人说它是一种奇异的熊。爱德华兹教授经过对“黑白熊”毛皮和骨骼的仔细研究,发现戴维在物种的判定上出现了错误,“黑白熊”不是戴维所认定的熊属类,而是与小熊猫相似的另一种熊猫。爱德华兹教授在1870年发表的论文中这样写道:“就其外貌而言,大熊猫的确与熊很相似,但其骨骼特征和牙系统与后者的区别十分明显,而与小熊猫和浣熊相近。这一定是一种新属,我将它命名为‘大熊猫’。”
继发现大熊猫之后,戴维还采到了冰川时代的“植物活化石”珙桐和“昆虫活化石”大卫两栖甲的标本。
戴维离开邓池沟教堂时,他的行囊中是大批动植物标本。当地的传教士帮助他将一箱箱标本走水路经重庆运到上海,再运回巴黎。遗憾的是,这期间正赶上英法战争,一些标本在邮寄途中丢失了。据戴维自己统计,他一共采集了3000号标本,而实际运抵巴黎的却不足2000号。
大熊猫的发现,震惊了世界――西方学者的猜测得到了证实:在遥远的东方,果然存在着冰川时代的“动物活化石”!戴维,这个来自19世纪中叶的法国传教士,从此让世界把关注的目光转向中国西南这片森林密布的崇山峻岭。
辗转索求一纸“出生证”终于回家
1872年,戴维在中国病倒了。两年后他退休回国,身体才慢慢恢复过来。从此,戴维再也没有来过中国。
1877年,戴维的两卷著作《中国之鸟类》公开出版,书中记载了他发现的772种鸟类,其中有60种前人从没发现、报道过;书中还有200个种类的哺乳动物,经鉴定,其中新的种类有63个。1884~1888年,戴维的又一著作《戴维植物志》公开出版,书中记载有他搜集到的世界罕见的植物品种。他的这两本书,成为后代学者到夹金山科学考察的“探秘宝典”。
2001年11月,在戴维诞辰百年之际,他的故乡――法国埃斯布莱特市亲友团在市长戴海杜的率领下来到宝兴县邓池沟追思先贤。他们的到来,引起了时任副市长孙前的关注,一位法国市长为什么要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来到四川宝兴邓池沟?一个法国人,跟中国的大熊猫有什么关系呢?
2002年11月,孙前带队赴法国访问戴维故乡,并在法国巴黎自然历史博物馆见到了宝兴大熊猫标本及相关资料,这正是当年戴维神父从宝兴带回的那只大熊猫标本。孙前详细了解了戴维在中国的神秘之旅,遂萌发了一个念头:雅安是大熊猫的故乡,更是世界大熊猫文化的策源地,如果能把当年戴维发现大熊猫的报告和巴黎自然历史博物馆馆长米勒・爱德华兹的鉴定报告这两份文件送到大熊猫首发地的话,将赋予世界自然保护地核心区的夹金山更加厚重的文化符号。
于是,孙前一有机会就辗转游说,四处央求,法国大使馆、法国驻成都领事馆、在法国工作的中国人、法国巴黎自然历史博物馆……然而他的努力却没有一点回音。
后来,孙前卸任雅安市副市长,调任四川省旅游局巡视员,但他求索的脚步一直没有停止。2008年,孙前求索大熊猫“出生证”的故事感动了中国科学院鸟类研究所专家何芬奇。何芬奇找到了他的朋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专家柯高浩、柯文博士夫妇。经过他们的努力,法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答应将那两份文件送给邓池沟教堂。在戴维发现大熊猫140周年之际,柯氏夫妇从法国巴黎自然博物馆取得了那两份文件,并接受法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委托,专程从法国飞到中国,代表博物馆把大熊猫的“出生证”送到四川省宝兴县邓池沟。
2009年2月27~28日,这批珍贵资料的捐赠仪式分别在宝兴县邓池沟天主教堂和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雅安碧峰峡基地举行。法国巴黎自然历史博物馆馆长将戴维神父所寄大熊猫标本致学术界的报告和巴黎自然历史博物馆馆长米勒・爱德华兹的鉴定报告复制件捐赠给了宝兴邓池沟天主教堂。
位于桂西山区德靖台地大石山区的那坡县也不例外,从2009年8月份开始,那坡人民面临着“旱魔”和“火兽”的严峻考验:土地干裂、水源干枯,许多地方人畜饮水出现困难,森林火灾存在极大隐患,春播夏种都无法进行。据那坡县政府的资料数据显示,由于天气持续高温少雨,降雨量比历年同期偏少60%,全县9个乡(镇)都出现了历史上罕见的旱情,全县人畜饮水及工业、农业、林业和渔牧业用水出现严重困难,造成经济损失1155万元,受灾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78.9%;截止3月7日全县共发生森林火灾18起,过火面积约718亩,受害森林面积约392亩,造成经济损失达150万元[1]。
那坡县位于广西的西南部,处于云贵高原东南边缘的余脉,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大部分属典型的喀斯特地貌,为中、低山峰丛洼地及峰林谷地地形。当地人称峰丛洼地和峰林谷地为“弄场”。那坡地区系扬子地块边缘,由于该区石灰岩地质纯,多节理缝隙,透水性强,渗透率高,山高坡陡,石多土少,致使土壤瘠薄,粮食产量很低。仅有的少量耕地集中在大小不等的“弄场”,“弄场”低洼易涝,也易旱。夏季山洪往“弄场”里灌,形成涝灾,摧毁农作物;冬春雨少,人畜饮水都十分困难[2]。但是历史上,在当地生态系统未遭到大肆破坏之前,该地区森林茂密、物产丰富,气候温和,四季如春,有“天然空调”的美誉。可如今除少数村庄的庙宇和人迹罕至的山顶以及田边地头尚存少量林木外,其余全部是光秃秃的山、裸露的岩石,就连灌木丛、草木丛也难以看到。该地区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便旱灾频发。
据气象资料统计,20世纪50年生干旱9次,60年代18次,70年代25次,80年代25次。从1958年到1990年,春旱15次,其中严重的8次;夏旱19次,其中严重的10次;秋旱16次,其中严重的3次;冬旱18次,其中严重的5次;冬春旱相连8次,秋、冬、春旱相连1次,209天;冬、春、夏旱相连1次,227天;春、夏旱相连1次,92天[3]。但是2009年的干旱却是当地六十年不遇的最严重的一次干旱。素有神秘及文化“活化石”之称的黑衣壮(黑衣壮:壮族的一个分支“敏”,他们因保持了制作和穿着黑衣传统服饰的习惯,并且拥有自己独特的生活习俗)刚好就世居于这个如今严重缺水、生态环境脆弱的大石山区。虽其自然环境如此恶劣,但黑衣壮人却凭借着蕴含在其文化社会结构中的地方性知识、与山区生态相适应的生计模式应对自然灾害,度过了难关。不仅体现了他们的生存智慧与地方性知识,也显示了黑衣壮文化强大的生命力和适应性。
世代生活于广西那坡县喀斯特地貌环境中的黑衣壮人,由于水资源分配不均匀,山区和半山区水资源紧缺、对降雨的高度依赖等原因,不断与自然抗争和磨合,总结出了一套与水紧密相关的地方性知识。
然而,最初的植物结构是极为简单的,种类也很贫乏,并且都生活在水域中。大约是在4亿年前,植物由海洋推向大陆,植物的登陆改变了大陆原本一片荒漠的景观,使大陆披上绿装而富有生机――春季嫩芽初绽,夏季葱茏繁茂,秋季灿烂金黄,冬季傲雪凌霜。亿万年的时光之河流淌过寂静的银杉树林,浸润过桫椤如巨伞一般的身躯,滋养了铁树花开花谢,见证了胡杨的不朽传奇。遵循着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这些植物历尽沧桑,长久地存活下来,生生不息地展示着自己的苍劲和峻秀。
广袤的疆域、多样而复杂的地形和气候条件,使我国成为全球植物种类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我国拥有高等植物达3万多种,超过世界总种数的10%,仅次于巴西和印度尼西亚,居世界第3位。全国各地不断有千年古树、古树群、珍稀植物、濒危植物及各种不知名的植物被发现。
本期,我们就要带读者们一起,走近这些堪称“活化石”的植物,去追寻时光的脚步,一探其亿万年来生存繁衍的奥秘。
在内蒙古的茫茫荒漠中,生长着近百种古老残遗濒危植物,其中的四合木和半日花为古地中海孑遗物种,距今已有7000多万年的历史。内蒙古西鄂尔多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也因此被称为亚洲干旱地区孑遗植物的“避难所”,探索物种起源、发展、演变和古生物、古大陆变迁的“科研地”。
在广西的大桐木湾村,古树就是历史文化的见证。那里有着20多株千年银杏、80多株500年以上的银杏。古树与风格独特的古建筑、与世世代代的村民生活融合为一体,穿越历史沧桑,至今仍叶繁枝茂。
在广东韶关的一条山谷里,作者吴健梅无意中发现了伯乐树群,时值花期,满树繁花,绯红一片,如云霞般美丽,当时她只觉得惊艳感叹,却并不认识这国家Ⅰ级保护树种、“植物中的龙凤”、古老的残遗植物。“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偶然寻得伯乐树的经历,让吴健梅对这种奇特的植物产生了深刻的印象和浓厚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