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反思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反思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一年级 数学教学 建议

【中图分类号】G623

作为一年级的数学教师,我们要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出发,积极主动地尝试不同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成为学习的主人,为以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目前小学教育课堂提问现状反思

1. 提问“只顾数量,不求质量”。

2. 答案被老师完全控制。

3. 候答时间过短。

4. 不注重利用课堂生成资源。

上述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着课堂提问的有效性,使其低效甚至无效。

二、导语激趣

课堂导入是一堂课的重要环节,成功的导入能促进学生形成追求新知的良好的心理状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人们常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所以,教师应在上课开始,就用导语粘住学生的心,让学生跃跃欲试。如在教学计算100 以内加法时,则可设计“考考老师”的活动,让学生出题,老师说得数,然后老师对答如流,准确无误。这时学生就会产生好多疑问,这时老师再提问“这是怎么算的呢”?这就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进而转化为良好的求知活动。

三、直观教学激趣

根据小学生对具体形象的东西感兴趣的特点,采取直观教学法,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寓于具体的形象之中,使学生从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事物上形成数学概念,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如:在教学得数是6 的加法时,老师可以在黑板左边贴上了5只小企鹅,边贴边提问:“黑板上贴的是什么?有几只?”学生回答后,板书“5”,再在右边贴上一只,一共有几只小企鹅?(同时在小企鹅外面画一个圈),问:“一共有多少只小企鹅?用什么方法计算?”学生回答后板书“+”,边指图边问:“5+ 1 等于几?”学生回答后板书:“6”。

从上面的例子清楚地看出:把两个数合在一起,求一共是多少?这样的情况需用加法计算。通过图画的辅助诱导,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也便于学生理解,从而使学生印象深刻。

四、活动激趣

儿童的天性就是爱动,根据小学生爱动的这一特点,为学生创设一个活动的环境,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探求新知的活动中,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生特别是一年级的小学生,天真活泼好动,而数学是一门具有高度抽象性和严密逻辑性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枯燥的数字,转变成荣誉接受的身边熟悉事物或比较生动的小故事,以激起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如“初步教同样多”时,我用“孙悟空分桃”引入。话说唐僧师徒四人走累了坐下来休息,唐僧说他有点口渴,于是派孙悟空去找水喝。过了一会儿,悟空抱着15 个又大又红的桃子回来了。八戒一看馋的直流口水,悟空见了偏逗他,他给了师傅6 个,沙僧5 个,八戒4 个。八戒一看抡起耙子朝悟空打去,他要和师傅,师弟一样多。这下可把悟空给难住了,急的他又蹦又跳有挠头。同学们都想帮助悟空。这时老师可以适时告诉他们有一种分法可以使他们都吃到一样多的桃。同学们的求知欲油然而生,在这种积极的状态下,学生会愉快地接受新知而不感到乏味,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六、儿歌激趣

小学生学习数学往往觉得较抽象和单调,据此,教师可以适当地将数学知识编成口诀、儿歌等,这样不但便于学生掌握,而且使学习富有情趣。

如在学习“凑十法”时编配了“凑十儿歌”:

小朋友,拍拍手,大家来唱凑十歌,

一凑九,二凑八,三凑七来四凑六,

两五相凑就满十,九和一,八和二,

七三、也好凑,两数相凑都是十,

做加做减想到它,又对又快用处大。

七、游戏激趣

小学生常常感觉不到数学学习的愉快和美妙。为促进学生的学习热情,数学教学中应当设计适量的游戏教学活动。

游戏活动使教学具有游戏性、表演性和愉悦性,他们在游戏中能突显出自己的能力、激发他们的创新潜能并获取快乐。在快乐中学习,不但提高了对数学的认识而且又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所以在一年级教学时,教师既要充分准备又要抓住时机,把游戏活动和数学教学有机的结合,使数学教学变得生动有趣。如:教学识数时,可组织学生说对口令、找朋友、击掌合数等,使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活动,主动学习。

八、竞赛激趣

一年级学生都有强烈的表现欲和荣誉感,开展学习竞赛活动,能使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涨,促使学生积极地动脑、动手、动口。从而能使学生在活跃课堂气氛中学习新知识。在教学中,应常组织学生开展小组竞赛、夺旗竞赛,这样活动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九、复习建议

教学时唯有抓住数学的本质,围绕数学的核心知识展开复习,方能事半功倍。依靠延长学习时间固然可以有所收益,但若不是建立在准确把握学科本质组织教学的基础上,轻则会事倍功半,重则南辕北辙,劳民伤财,误人子弟。只有围绕核心知识展开教学才会有效果,延长学习时间才会有意义。我们总抱怨时间不够用,其实皆是因为没有把握住数学的本质,没有抓住核心知识,拎出考点所致。具体表现为:怎么讲,总觉得还没有讲完,没有讲透,唯恐知识点遗漏;怎么练,总觉得还没有练到可以胸有成竹地应付考试的程度,总觉得时间不够用,并且这种焦灼的情绪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愈发严重,越是临近考试越是严重。结果,自然就是学生,被老师的情绪所影响,老师和学生都在一片焦灼不安中走向考试。

总之,构建一年级数学课堂教学的方法建议还有很多,需要我们广大数学老师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进一步共同探讨研究。

参考文献:

[1] 张媛媛. 让数学课充满乐趣[J]. 中国校外教育. 2009(S1)

[2] 王军.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 中国校外教育. 2011(03)

[3] 郑姝珏. 数学教学中应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J]. 小学时代(教师). 2011(02)

[4] 温良伟. 在《数学课程标准》指导下搞好数学教学[J]. 教育教学论坛. 2011(08)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反思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幼小衔接 小学一年级 数学教学

一、问题的提出

常有老师说:一年级的孩子最难教。究其原因,刚入学的孩子学习知识准备少、学习习惯不到位,需要老师花更多的时间从“零”教起。但近几年,随着学前教育对学科知识的强化、学前培训的兴起,一年级老师面对的现实是:现在的孩子越来越难教了。学生间知识基础分化日趋加大,教得浅了孩子本来就会,教得深了部分孩子又吃不下,到底该教什么?怎么教?因此与早期幼儿园关于幼小衔接研究“一头热”的现象不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小学教师对如何进行幼小衔接时期的教学也给予了不同程度的关注,并在教学中做了探讨和研究。

1990年至1994年,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与国家教委开展的关于幼小衔接的合作项目――《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是迄今为止我国开展时间较早但涵盖范围较广、具有权威的一项研究。该研究认为,把学前教育的最后半年与小学教育的最初半年作为“幼小过渡时期”,便于教育者在这一年中增强衔接意识,明确衔接要求,采取有针对性的特殊教育措施,实现教育的连续性与阶段性的辩证统一[1]。根据此项研究,小学一年级第一学期正处于“幼小过渡时期”。

2008年秋季起,上海市教委在小学一年级入学初期设置了2~4周的学习准备期,课程设置主要包括学科课程与学校综合活动两部分,围绕学习兴趣的培养和学习习惯的养成而展开,以期使初入学的幼儿能更好地适应小学生活,顺利实现幼小衔接。

本学期(2012学年第一学期)我执教一年级2个班的数学,每班48人,正处于幼小衔接的过渡阶段。我校处于城乡结合部,班内学生有的来自公办幼儿园,有的来自民办幼儿园,入学前的数学知识水平参差不齐,个体差异较大;而我校所用教材又是注重思维训练的中科院实验教材浙教版《数学》,给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期初开展的学习准备期课程,在数学学科方面更多针对的是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和课堂常规训练,在后续的数学教学中如何处理好幼小衔接这个问题仍然存在。然而小学阶段又有着严格的教学目标与进度,因此做到小学与幼儿园数学教学方面的顺利衔接,最终还是要落实到每天的教育教学内容与活动中来,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实践中开展相关的研究。

二、幼儿园与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与形式的对比

(一)教学内容对比。

对于数学知识的教育内容幼儿园有明确的分段要求,以“数的领域”相关内容为例,列举如下表。

我校所用一年级数学教材,本学期的教学内容选取“数与代数”领域中的相关内容,按单元排列如下表。

通过对比可以发现:从教学内容方面来看,小学一年级第一学期在“数与代数”领域的数学学习内容除第四单元外,大部分在幼儿园阶段已有所涉及。

(二)教学形式及教学目标对比。

幼儿园的教学形式主要以游戏为主,在操作、游玩中渗透数学知识学习,“数学味”较淡,教学方式比较自由灵活,没有严格的约束力和规范性。尽管有一系列的教学内容和要求,但对目标的达成要求比较低,主要以幼儿的体会、感知、了解为主,学不学会不作过高要求,因此幼儿的掌握程度差异很大。此外,近年来也有一些幼儿园教育呈现小学化的趋势,片面强调教学效果及学习结果,偏重机械记忆,针对读、写、算等数学技能进行大量训练,使一些幼儿虽然掌握了技能却丧失了数学学习兴趣。

小学数学教学要求相对比较严格,有明确的教学目标与达成度要求,教学形式以讲解法、讨论法为主,教学活动中游戏色彩减弱,即便是动手操作也更强调学生在操作中的思维过程。在目标的达成度方面,对于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方面要求每个学生都要基本达标。

(三)几点思考。

1.通过对比发现,小学一年级第一学期的数学教学内容绝大部分在幼儿园阶段有所涉及,两者重复较多,其实这不仅表现在“数与代数”领域,其他领域也同样如此。虽然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更具学科特点,但儿童对重复的内容往往不感兴趣,那么小学一年级特别是第一学期教师究竟教什么?如何教?

2.由于幼儿园阶段的学习对幼儿目标达成度的要求不高,或者说从幼儿身心发展来看这些内容并不需要掌握,因此这也导致了一年级新生在入学前数学知识基础两极分化的情况比较严重,教师在教学时又该怎样处理呢?

基于此,我和组内的数学老师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相关研究。我们认为在小学阶段做好数学方面的幼小衔接工作,意味着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已有知识基础,引导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增强数学意识,逐步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式来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掌握初步的数学思想与方法。

三、幼小衔接视角下的数学教学策略

(一)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本身的关注,激发其学习兴趣。

幼儿在幼儿园里的数学学习以游戏为载体,其对数学的兴趣往往是对形式的兴趣,而不是数学内容本身。近年来由于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倾向,加之一些家长盲目机械训练,使一些幼儿在入学前就对数学产生惧怕心理,降低了数学学习的兴趣。我在暑假对一年级新生进行家访时,很多家长就说:“老师,我孩子的数学不是很好,10(或20)以内的加减法还不大会,希望老师多教教他。”试想学前的孩子已经被自己的父母评价“数学不好”,那么他对接下来的数学学习还有多少兴趣可言呢?因此在小学一年级调动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尤为重要。

但另一方面,研究表明小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更多来自教材、教师的教法或为了提升自己在教师和同学中的地位等外部动机[2],但外部动机常常不能持久,一旦达到目的动机就会下降。因此有趣的教学形式(如:游戏、故事、动画等)固然重要,但教师更要引导学生的注意力从外在形式转向数学知识本身,使其发现数学学习内容的趣味性,从而激发其学习与探究的内部动机。《新课标(2011版)》也明确要求数学教学要让学生了解数学的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即在学习实践中体会数学的价值,看到数学内在的本质和魅力,从而激发学习兴趣[3]。

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看世界,将数学与生活相联系,从而使数学知识鲜活起来,产生学习的兴趣。初入学的小学生由于自身水平所限,对数学知识的关注很少,或者说比较单一与片面。开学第一天我问学生:“你知道数学课学什么?”学生的回答往往局限于“加、减、乘、除”或“数数”等基本的算术知识。事实上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诸如“比较”、“度量”、“图形与位置”、“统计”等内容都与数学有关,即使计算也与生活息息相关,但这是初入学的幼儿所不能体会的。因此教师要注意加强双向联系与运用,使学生发现:原来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是这么紧密,数学知识并不是高高在上的,也不是枯燥乏味的重复练习,从而产生学习兴趣。如:在认识了“立体图形”后,我们设计了小练习,让学生与家长一起去寻找和辨认家里的物体形状并记录下来。这样不仅复习了所学的几何图形,更让孩子的视角从课堂走向了课外,从较小的学具模型关注到较大的具象实物(一些孩子在学习几何图形时能辨认课上展示的教具学具,但对较大的物体如冰箱等却不能把握其形状),使他们发现原来数学知识与身边的事物也有联系,拉近其与数学的距离,产生继续学习的兴趣。

其次,数学作为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其本质与表现形式往往具有简洁、明确、强烈的规律性等特点,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到数学知识的这些特点,从而激发其好奇的天性并产生探究的兴趣。如学习“交换加数位置和不变”一课时,在学生学习了“4+5=5+4=9”这一形式后,结合书上的练习(见图1),我启发学生:“这里的算式有什么相同之处?”“你能用等号把它们连起来吗?”学生很快能口答出“1+6=6+1=2+5=5+2=3+4=4+3”,当看到这样的等式时,孩子们由于新奇感顿时兴奋起来。这时教师追问:“你还能继续往下写吗?”有的孩子马上想到了“0+7”和“7+0”,此时教师再追问:“再往下写呢?”学生由兴奋转入了沉默。当教师将形式改为“-”时,大家顿时醒悟过来,个个举起了小手,最后当一条长长的等式“1+6=6+1=2+5=5+2=3+4=4+3=0+7=7+0=7-0=8-1=9-2=10-3=11-4=12-5”出现在黑板上时,教室里沸腾了。学生对这样的等式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潜移默化中他们自发感受到了数学的形式美和规律性。两个班的孩子在写减法时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按规律续写,连还未学的退位减法也根据规律写了出来。整个过程中学生对等式的意义有了更深的理解,也对本课的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课后,还有学生意犹未尽地对我说:“老师,数学真有趣。”

(二)注重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应用,挖掘其思维深度。

之前的比较显示小学一年级第一学期与幼儿园在数学学习内容方面多有重复,但限于幼儿当时的思维发展水平未必对所接触到的数学概念都有深刻的理解与把握,其理解大多是模糊的、表面的,很多知识与技能仅仅是简单的模仿和机械记忆而已。如一些孩子能熟练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却不能看图列出正确的算式,说明其对加减法意义还未明确;有的孩子能背诵数的分与合,但在做加减法时仍要依靠扳手指解决,说明其对数的组成背后所蕴含的意义及作用并不了解。但是在小学阶段,在教授这些内容时学生往往觉得似曾相识或已经知道结果,从而失去学习的新鲜感导致注意力下降,继而影响后续的新知学习。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首先要让学生充分表达、展示其原有的知识基础,同时适时补充、点拨使学生对概念的理解逐渐清晰、深刻,然后在理解的基础上挖掘所学内容中的思维深度,加强应用,进而促进学生逻辑思维的发展。

在学生掌握水平较高的数学内容方面,教师要深入挖掘内容的思考性,使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以提升。如,在认识“1―9”时,我们发现大多数学生已建立了初步的数概念,能手口一致地点数,顺数与倒数,对数与数之间的关系也比较明了,说明他们在学前对这部分的知识已掌握得较好。因此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我们做了两个改动:其一深化对数字“1”的概念理解,并强化其作为单位“1”的意义;其二强调对物体数量的多元化表征,培养学生初步的符号意识。对于“1可以用来表示什么?”这样的问题,开始时学生的回答较为单一,大多是“1个苹果、1支铅笔、1个人”等,具有如下特征:视角较微观,多为孩子身边视线所及的具体物体,只有个体而没有群体的概念。由此可见,虽然学生对于“1”的基数意义掌握得较好,但是比较狭隘。于是我们在教学时进行适当深化,将“1”的意义由形象向抽象、由单个向整体、由基数意义向序数意义拓展,通过图片观察、启发交流等,孩子渐渐发现:“1”还可以表示1个正方形(学过的图形)、1滴水(微观)、1片大海(宏观)、1个教室(空间)、1盆苹果(整体)、1排队伍(群体)、1阵风(无实体)、1个想法(抽象)、第1名(序数)……从而丰富了儿童对数的感知与体验。在其后的教学中,我们又用“几个1是几”这样的结构来深化“1”作为计数单位的意义,为后面学习20以内数的组成打下基础。另一方面,教材在认数环节已逐步建立“实物―符号―数”的认数结构,因此在教学时我们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符号化意识,如“9只蜜蜂你可以用什么来表示?”(9个小圆点、9根小棒、数字9等),加强学生的多元表征能力,逐步渗透以形代物、数形结合的思想。

在学生掌握水平较弱的板块,教师要注意深化知识的理解与应用,适时补充、加强指导,从而使孩子的认知水平在原有基础上得以提高。如,在学习了加法意义后,教材并没有独立的课时学习10以内加法的算法(而是附在加法意义一课中以练习形式呈现),但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在计算方面两极分化现象尤为严重。一小部分孩子对10以内的加减已熟练掌握,但有相当一部分孩子计算很慢,有的孩子仅能靠扳手指完成,甚至个别孩子连扳手指都不会。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除了孩子所接受的学前教育程度不同以外,与其身心发展水平也有关系。研究表明:10以内数的组成和加减所要求的数抽象能力与入学前幼儿实际思维抽象能力的发展水平不相适应,因为数的组成与加减实质上是一种抽象水平上的数运算[3]。因此我们认为有必要补充一节10以内加法的算法课,引导孩子探索加法的算法,同时也是分层教学的需要:对于会算的孩子来说为其提供多种解题策略,优化其自身算法,并使其了解到数学的解题方法并不是唯一的;对于计算不熟练或扳手指的孩子来说,主要任务为学会一种较便捷的算法。在课上我和学生一起探究“2+5”的算法,学生提供的算法多种多样:①直接算,即已形成条件反射;②数数,经讨论后优化为从5往后数两个或在数射线上数;③想分与合:2和5合成7;④心里想小

的优势,课后扳手指的现象明显减少,计算熟练度与正确率有所提高,同时对接下来10以内的减法算法的学习也有一定的帮助。另一方面本节课出乎我意料的是最后两种算法,由于计算简单及例题中“5”的特殊性,学生把之前学的量的多元表征直接应用到了计算中,这也体现了前后所学知识的联系性,同时给了其他孩子一个启示:原来我们之前所学的数学知识是可以在后面的学习中进行应用的。事实上,这节课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意识明显提高。此外也给作为教师的我一个启迪:一年级孩子虽然年龄小、思维水平比较低,但如果教师在平时教学中注重知识的理解与应用,则学生同样能表现出较高的思维水平与应用意识。

(三)加强学生数学语言的表达训练,儿童化与科学性并重。

相对数学知识方面,幼儿园和学生家长在幼儿数学语言表达方面的关注程度都比较低,此外与学生身心发展相关,一年级学生的数学语言水平都比较低,大部分学生不能正确、完整地表达出自己的思考过程。但语言是思维的外衣,学生表达的过程就是内部思维外化的过程,因此加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训练是非常有必要的,同时也能推动其逻辑推理能力的发展。另一方面,初入学儿童的语言表达往往是零碎的、简短的、形象的,如何使他们生活化的语言逐步转向精确的、严密的、科学性的数学语言呢?教师要在日常教学中加强数学语言的表达训练。

首先,在语言表达训练时要引导学生关注数学,逐步学会用数学名词来表达某些数学现象。如刚入学时在表述方向、位置时,学生常用的是“这里、那里、这个、那个”等指向不明确的词语,那么教师要及时介绍方位词:“左上、左下、右上、右下”,并在平时的表述中不断强化、运用。又如在学习了加减法后,教材中常常有这样的练习(见图2),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用“加数、加数、和”、“被减数、减数、差”这些学过的数学名词来表述规律,如:“第一个加数不变,第二个加数每次减少1,和也每次减少1。”尽管一开始的起步有些艰难,但通过教师不断地强化与鼓励,学生还是可以顺利做到的,而当他能够流利表达的时候,他的逻辑推理能力又前进了一步。

其次,数学语言的训练也要注意阶段性和连续性,循序渐进。如对于“1、2、3、4、5……”这样的递增现象来说,学生的语言表达由粗略到精确是有一个过程的,教师要耐心等待。刚开始认数时孩子会说:“我发现它们是顺着数的。”思维水平较高的孩子会说:“它们是从小到大的。”对这样的表达教师要表示允许,特别强调后一种表达并完善:“它们是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而到了加减法阶段,学生对数与数之间递增的数值感知更加清晰,他们会说“它们一个比一个大1”,或“每次增加1”,即使一些学困生对此不能表达,但他们也能对此类话语进行理解。这时教师要强化这样的表达:“它们从小到大排,每次增加1”,使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日益精确。

最后,在加强语言表达训练的同时也要注意儿童语言的趣味性。如开学初用“数宝宝”来称呼数字,能给刚入学的幼儿带来亲切、趣味的感觉。又如“比轻重”一课中,在讲到三个物体的比较轻重时(见图3),由于里面涉及了不等量的传递性,加之语言表述过长:“小狗比小猴重,小猪比小狗重,因此小猪也比小狗重(这个结果学生往往不能表达到位),所以小猪最重、小狗最轻。”学生即使知道最终的结果也表达不清。这时有一个学生说:“我觉得它们像在打比赛,小狗打败了小猴,小猪打败了小狗,那么小猪肯定能打败小猴。”虽然这样的表达不够精确,但形象化的语言使孩子们一下子豁然开朗。此时再让学生用比较的语言来说一说比的过程,就相对容易很多。因此加强数学语言的表达训练,并不是说要摒弃儿童自己的说法,使之生硬地使用教师的框架套路,而是给予学生充分表达的自由,教师在此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加以引导,使他们的表达更规范、更精确、更有数学味。

四、收获与反思

“当一粒种子被移植到另一片土壤时,这粒种子可能会长得更加茂盛,也可能会枯萎。辛勤的园丁会寻求最好的方法让它重新焕发生命,而不是遭受挫折。”这是我们在探索研究中一直努力的方向。通过一个学期的实践与研究,在促进学生的适应与发展的同时,也取得了一些阶段性的收获。

一是对幼小衔接阶段的小学生的心理、认知及知识基础等方面有了更好的把握。在教学中为了更好地实现幼小衔接,我们对学生的学习心理、原有认知基础更为关注,也常常通过口头调查、访谈等形式来了解学生学习情况,从而能更准确地把握学生的心理、认知特点等情况。

二是促进了教师在教学设计及教学行为上的专业自觉。在实践中我们以学生学情为基础来对教材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在教学设计时更加关注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特点,更加关注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与知识经验,在课堂上根据学生的现场表现与学习反应及时作出教学调整,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师的应变能力与教学能力。

三是为数学学科方面做好幼小衔接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与策略。目前幼小衔接工作更多关注的是学生学习习惯、学习环境等方面的衔接,或是围绕学生初入学的适应情况而展开,针对某一学科开展的研究比较少,我们的实践研究可以为这方面提供一些有益的经验与帮助。

同时反思我们的实践,还有以下需要在后续实践与研究中加以关注与改进之处:

其一,如何更好地把握儿童的年龄特点与抽象的数学知识之间的平衡。在实践中我们希望学生更多地关注数学知识本身,能用数学语言来描述数学现象,习得初步的数学思想与方法(如教材所要求的符号意识、函数思想等),从而增强数学意识;但一年级学生因其年龄特点对抽象的知识学习有时会发生困难,需要教师不断地摸索,找到两者之间的平衡点。

其二,加强两个学段之间的教学交流与研讨。幼小衔接的研究关乎幼儿园与小学两个学段,必须增进两者之间的联系与研讨,研究才能更好地开展。

参考文献:

[1]北京地区项目领导小组.在过渡中促发展在发展中求适应[J].教育科学研究,1994(5):23.

[2]冯维.小学心理学[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87.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反思范文第3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游戏教学法;实际运用

在现代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的将游戏教学法引入到实际教学中去。通过利用游戏教学法进行教学,教师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的投入到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同时利用游戏教学法进行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知识,教师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强化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这样一来,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必然会得到有效的提升。

一、在建构游戏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

简单地说,建构游戏就是指儿童利用各种建筑材料,如积木、积塑、沙土、金属部件等,按自己的需要、兴趣和意愿进行建筑、构造的游戏。建构游戏的目的在于提高儿童的动手能力,并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建构知识并提高能力。

要在建构游戏中渗透数学教育,教师首先要做的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让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数学学科的实用性,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并在建构游戏过程中进行深层次的感受和领悟。例如,在小学一年级一单元《数一数》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学会数数,掌握最基本的数字。此时,教师可以在建构游戏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具体地说,在建构游戏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使用积木建构心中美丽的图形,并尽可能多的使用积木,同时保证图形的完整性与美丽。在此过程中,学生就会根据自己的兴趣构建不同的图形。此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数一数每一种积木的数量,让学生在充满乐趣的游戏中学习数学。

二、做好学情分析,精心设计教学游戏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尚不完善,完整的数学知识体系尚未构建。在进行游戏教学活动以前,教师要对所任教班级的小学生做一个详细的数学学情分析,了解他们的数学认知水平和个性特点。教师要想到设计的教学游戏能否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还要考虑游戏教学中所涉及的数学知识点是否符合学生现有的生活阅历和学习经验。此外,教师在实施游戏教学的整个过程中,还要对学生做一些必要的引导,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要根据学生的学情来设计游戏教学,而不是简简单单地运用游戏活动。

三、做好总结和反思

在游戏教学过程中,经常有学生对新知识有疑问,遇到这种情况,应该给学生时间进行讨论,然后老师进行总体性讲解。在游戏教学的最后,教师应该将所学知识进行串联和总结,并强调本节课的重点。课后应该给学生留家庭作业:向父母口头阐述游戏教学的内容,并在父母的帮助下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

四、师生互动,全员参与

在学习四则混合运算的过程中,进行数学游戏设计环节时可以开展“找朋友”的游戏,学生每4人一组用扑克牌计算,全员参与,形成较好的学习效果。其中事先按照班级的学生设置10以内的数字供每个学生佩戴。数字为0~10之间的任意数字,随机发放到学生的手中。随后让学生自由分组对面站成两排,结果为“10”的两名学生是好朋友。学生根据自己的计算选择任意一种计算方式,只要结果为“8”即可。依次类推。将“10”以内的四则运算法在游戏中让学生牢牢掌握,这是整个教学过程进入全员参与的过程,以此在游戏中找到乐趣,在学习中找到成就感,促进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进行。

五、拓展环节游戏化

所谓的拓展环节,就是将知识更好地消化的环节,就是要在拓展活动中使得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从而做到学而致用。在拓展环节,采用游戏化教学的方式也是十分重要的,如果采用枯燥的口头叙述的方式来进行拓展环节的课程,那么很容易就会使得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这样一来不仅不能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反而会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降低,因此,促进拓展环节的游戏化就至关重要。

在现代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积极的利用游戏教学法进行教学,通过合理的运用游戏教学法进行教学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更好的投入到学习中去。同时教师还要注意,在使用游戏教学法的时候,教师要保证课堂教学纪律,避免课堂教学出现混乱的情况,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游戏教学法发挥好最大的价值,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要灵活的运用游戏教学法。

参考文献: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反思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中小学衔接;认识负数;观点;反思

中小学数学衔接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其中包括了知识的衔接、教学方法的衔接、学生学习能力的衔接等诸多方面。笔者在对中小学部分教材研读过程中发现,中小学数学的衔接任重而道远。本文以“认识负数”一课为例,从教材、教法、知识起点等诸方面浅谈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的认识。

一、中小学中不同的“认识负数”

1.中小学对“认识负数”一课的目标定位

苏教版小学数学第9册第一单元为“认识负数”,本单元一共进行三课时的教学活动,主要目标是:(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知道正、负数的读写方法,知道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2)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之间的联系。

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第一单元《有理数的概念》,其中第一小节分为“比0小的数”和“有理数”两课时。这是学生进入初中的第一节概念课,其主要目标是:(1)经历具体的情境,理解负数的意义,体会引入负数的必要性,会判断正数和负数,并以此为基础理解有理数的意义。(2)在具体的情境中,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逐步从感性水平上升到理性水平。

观点:从以上两册教材对负数教学的定位中可以看出,知识的水平有所重叠,中学教材中的已有知识基础水平定位偏低,但中学的发展目标定位略高于小学,将负数作为有理数学习的切入口。

2.中小学教材中“认识负数”的不同编排方法

(1)知识点:负数的引入

小学教材:通过温度计等生活情境唤起学生对负数的初步感知、负数的存在。

中学教材:第一句话:小学里,我们学过的数中,0是最小的数。出示几幅情境图,引导学生,在读出温度、海拔、人口增长率的过程中,感知负数的存在。

观点:完全脱离了小学教材的基础,与小学教材基本重叠,小学在认识负数之后,学生也在练习中逐步知道不只有负整数,还有负分数、负小数等。

(2)知识点:正数和负数的意义

小学教材:像+4,19,+8844这样的数都是正数,像-4,-11、

-7、-155这样的数都是负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

中学教材:叙述方法与小学教材基本一致,只是在正数、负数的举例上更加广泛地使用了分数、小数、百分数等,同时增加了读法和写法的内容。

观点:小学五年级和初中七年级的教材叙述方法基本一致,没有很好地进行知识的过渡与衔接。

(3)知识点:正数、负数的练习

中小学教材不约而同地采用将正数和负数填入相应的集合图中的做法,只是中学填写的数据更为广泛,并出现了“集合”这一概念。

观点:相应的知识水平没有明显的提高,与小学教材的内容基本重叠。

(4)知识点:用正数和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小学教材:没有明显出现“相反意义的量”这一概念,只是通过生活场景中的盈亏和亏损、收入和支出的不同表示方法感知到两个相反意义的量可以用正数和负数表示,并利用不同方向,强化这种初步的感知。通过练习将这种感知利用正数和负数表示出来。

中学教材:直接出现了“正数和负数可以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并通过举例直接说明相反意义的量的含义,让学生在对比中理解相反意义的量,并通过练习强化正数和负数概念。

观点:无论是五年级教材还是七年级教材,立足点都是当时学生的心理水平和学习能力。五年级教材立足感知,七年级的叙述方法更加有利于中学生的理解和思维能力。但是七年级的许多练习题都是出现在五年级教材上的,七年级的练习没有很好地体现出知识水平和能力水平的提高。

3.中小学对于“认识负数”的教学方法

小学:通常是两种引入方法:(1)通过读取生活中常见的负数(如温度计中的负数、海拔中的负数)帮助学生感知负数的作用。(2)通过观察、探究,发现负数在表现支出、亏损等方面独到的作用,引用数学史的知识进行引入。教学中紧紧扣住生活场景,如,存折、收入支出表、温度计、公共汽车上车和下车的人数等场景,在引导学生使用负数的过程中感知负数的意义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中学:中学教师抱怨,小学学过负数以后,不知道中学的“认识负数”该怎么教。笔者专门研究了中学“认识负数”一课的引入,不外乎三种方法:(1)小学的情景引入法。(2)感知负数的应用,通过数学史引入。(3)谈话、练习法引入,通过有层次的练习,帮助学生在练习、回忆之中加深对负数的理解。

个人认为,第三种引入方法是中学教师的不得已而为之的方法,就是为了解决教材中对于这部分知识的重叠,从更加有利于学生的发展的角度进行的处理。

二、对于中小学数学衔接的再认识

结合笔者的教学与思考,笔者认为,从有利于中小学数学教与学的衔接工作考虑,有以下三方面工作值得反思与商榷。

1.做好中小学知识与教材的衔接

中小学教材的知识叙述与呈现方式应更加统一与一致。在教学实践中,教材是教师用来教学的材料,也是学生用来学习的材料。在中小学的教材中不应出现知识、概念完全重叠的现象。这样就会造成高一年级无法准确定位学生的知识起点,造成教师无从下手的困惑,或者出现炒冷饭的现象。在现阶段,建议通过适当沟通中小学教研活动的关系,梳理中小学相交的知识点,适当交流,掌握对方的知识点的教学起点和方法,从而为学生创设更加有利的知识起点。

2.中小学教学方法的衔接

应适应学生心理和能力的发展。小学教学内容,多是用具体形象、直观描述的方法来阐述知识。如三角形、圆的知识,从小学一年级就开始出现图形,而在五六年级才给出一个描述性的定义,其意义叙述为“像红领巾、三角旗、房架的外形这样由三条线段所围成的图形叫三角形”。这是由小学生年龄特点所决定的,小学教学还是要立足于感性知识的产生,不要过于拔高知识的终点,这样既造成了学生的学习困难,又影响了初中的正常教学。

初中教学对想象、抽象、概括的思维方式有较高的要求,因而要使学生较好地适应初中的学习,应继续以形象直观作为拐杖,逐步提高学生抽象概括思维的水平。

同时,小学的教学也应重视在应用直观形成感性知识的同时,在小学高年级注重及时抽象,在具体应用中深化知识,为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打好基础。

3.中小学数学学习方法的衔接

注重语言表达,形成清晰的概念与逻辑推理能力。小学生的学习容易重结果而轻过程,就“负数”单元来说,帮助学生认识负数、判断负数是比较容易的,关键是引导学生在认识负数的过程中了解负数在生活中的应用,这时让学生说一说:“这个负数表示什么意思?你是怎么想的?”将他得到结果的过程外显,就能更好地形成清晰的概念,并在语言表达的过程中逐步形成良好的逻辑推理能力。清晰的概念与逻辑推理能力对于中学生的学习影响力也是毋庸置疑的。

参考文献:

[1]杨庆余.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王传兵.七年级学生对负数概念的理解.华东师范大学,2007.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反思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兴趣;学习;解决问题

学习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是推动孩子积极主动地寻求知识的原始动力;学习兴趣也是孩子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和最强烈的心理因素。孩子一旦对学习产生了兴趣,那么他就会竭尽全力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显得更为重要了。那么,该如何培养和提升孩子的学习兴趣呢?下面就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谈谈本人几点粗浅的做法。

一、营造浓厚的课堂学习气氛

情景策略,就是把若干新知识渗透到奇妙有趣的情节、场景或故事之中,以情景中的问题解决为需求,激发学生在环境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兴趣和自信,认识“做中学”的价值、培养学生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整合创新的技巧。运用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中要经常开展一些有趣的活动,投其所好,让学生在开心中学习数学。

二、在游戏中,轻松自如地学习

例如,教学“猜数游戏”时,我设计了“找朋友”的游戏:参加游戏的小朋友头戴数字卡,伴随着“找呀找呀,找到一个好朋友”的旋律,相互找朋友,头饰上的数能组成需要分解的数,就是一对好朋友。(如:2和4组成6;3和3组成6;1和5组成6中,“2”和“4”是一组好朋友,“3”和“3”是一组好朋友,“1”和“5”是一组好朋友。)学生们在感性直观、轻松自如的游戏中,感知了抽象的数学的理念,其乐融融,教师又何乐而不为呢?

三、适宜的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适宜的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尤其利用多媒体图、文、声、像并茂这一优点,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把抽象的数学具体化、形象化,激发学生的兴趣,将更有利于教学。低年级很多数学知识都适宜制成多媒体课件。例如,在学习“文具”引出对10的认识时,我简单地操作键盘,屏幕上出现了数字娃娃“0”,接着跳出“1,2,3,4,5,6,7,8,9”,同时出现画外音。“9”说自己最大,看不起“0”,“1”出来打抱不平,说:“如果我与0站在一起,就比你大。”我问:“小朋友,你们相信吗?”屏幕一闪,1和0站在一起,把孩子们紧紧吸引住了。我自然地把学生引入本课的难点:“10的认识”,孩子们轻松地掌握了。总之,这种利用多媒体课件学习数学的教学方法,对教学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四、讨论式的互助学习

我们应该组织有效的合作学习。在讨论前要考虑各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学生独立思考,再在组内讨论交流,这样,每个学生都有思考的机会和时间。小组讨论的时候,教师要深入到小组当中,了解合作的效果,讨论的情况等等,从而灵活地调整下一个教学环节。

例如,在教学小学一年级数学“乘车――连加、连减或加减混合”时,我大胆地把教材中的两个例题作了变动,把它们设计成学生熟悉的富有生活情趣的下课情境,使学生更容易地掌握。在教学例题后,我安排了这样一个环节:让全班学生分四大组讨论,每组创设一个情境,再让学生根据内容列出连加、连减或加减混合。

五、手到心到的操作学习

例如,在教学“加与减(一)――跳绳”的试一试时先让学生摆一摆,先摆2个,再摆几个就是9个了。在摆的时候,要想一想已经摆了2个,再摆7个,一共就是9个,让学生自己把结果摆出来,到展示台上展示。老师再在黑板上画出以下图形:

2+( )=9

通过观察、操作等多种形式,使学生由具体到抽象,逐步理解数量关系,图和数的配合,可以一眼看出摆出来的2个,只要与7个合起来就是9个了。所以答案就是7,在方框里画上7个就好了。

在学生完成操作之后,要给学生一个反思的时间,让他们对照自己所摆的结果想一想,我是先摆什么,再摆什么,得出什么样的结果,让实际操作的全过程在学生头脑中有一个比较深刻的印象。

六、贴近生活的学习

数学知识是来源于生活,而又应用于生活之中的。所以在教学中,我有意识地帮助学生,用所学知识去解决一些生活中实际的问题,使学生有用数学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