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扇形统计图教学设计

扇形统计图教学设计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扇形统计图教学设计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扇形统计图教学设计范文第1篇

统计来源于生活,又直接服务于生活,让学生亲身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活动过程,有利于更好地理解统计的基础知识,形成统计观念,因此,创设恰当的情境,突出统计活动的过程是统计教学的基本要求,曾蕾老师的频数分布直方图教学设计,较好地把握好了这一点。

为了使学生经历统计活动的过程,曾老师在课前就设置了统计全班同学的体重、统计高速公路出口各时段的车流量等预留作业,这些活动都是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统计活动,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自觉地去完成这项作业,从“活动一、提出问题,引出新知”到“活动三、探究活动”,每一个环节都设置了一个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让学生从这些情境中经历整理、列表、描述、分析数据的基本过程,并对这些问题作出合理的决策,体会职工月收入的分布情况、学生身高分布情况等,能培养学生从数学的角度看问题的习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使学生初步具有综合运用统计知识的能力。

不过,设计中有些地方值得商榷。

1 数学问题情境的设计,往往要考虑问题的难易程度、问题空间的大小,这是决定学生愿不愿去操作和能不能去操作的关键因素,如:预留作业“统计一天每个时间段进出某高速公路的车流量”,从时间和空间的角度去分析,学生应该不会选择这个问题,即便选择了这个问题也只是根据自己的猜想随便写几个数字而已,这样达不到老师设计这个问题的目的,因此,我们设计问题情境时要考虑它是否能引起学生思考,学生是否愿意动手操作,只有学生亲自去做了,才能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若把这一个问题改为:统计全班同学的视力,或统计全班同学每天的睡眠时间,或统计全班同学一周中某天完成家庭作业的时间等,这样更贴近学生的生活,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更乐意去探究。

2 文中活动三中的探究活动,作者的意图是想通过活动三,达到学生自己完成频数分布直方图描述数据的全过程,培养学生的计算、作图能力、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交流的意识的目的,那么问题设计中要求每个小组绘制好统计图(不限定一定用直方图),就应改为更明确的要求:每个小组绘制好每组数据的频数分布直方图,这样才能更好地让学生掌握这节课所要学的知识,若学生只画出了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或条形统计图,那么只达到了复习这三种统计图的目的,没有达到巩固直方图画法的目的,为此,教师不妨在学生画出数据的频数分布直方图后,再要求学生选择其他统计图分析,让学生自己发现条形统计图与频数分布直方图的区别,这样安排,复习了折线图、扇形图等,使学生对初中阶段所要掌握的统计图有―个全面的了解,能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我们设计的问题随境一方面要让学生乐学,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另一方面要使学生更好地借助具体情境,理解数学概念,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扇形统计图教学设计范文第2篇

关键词:认知结构;整体认识;欣赏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9-0148

一、设计思路

在“概率与统计”这一课中,学习整体性认识统计和渗透统计的思想观念尤为重要。因此,笔者通过让学生观看视频、整体感受,以及利用实际问题来认识统计调查的整体过程和方法;利用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整体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让学生始终带着明确的目的、整体的思路、自然的思考去认知。体现“整体――局部――整体”的认知过程。

二、课堂实录

1. 视频引入――整体感受

师:请大家观看我国今年第一季度经济情况的新闻会片段,请注意片段中出现的数据:今年以来,国民经济运行出现了积极变化,整体表现好于预期。初步核算第一季度国民生产总值6574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700亿元……

师:片段中有许多数据,为了清楚了解,我已将它们做成一张表格

师:该发言人得出的第一季度经济情况是好,还是坏?他的依据是什么?

生:好,根据很多同比增长的数据。

师:这就说明了,我们在生活中需要一些数据来了解世界的现状以及变化规律。这些数据这么重要,他是怎么得到的呢?

生:应该是调查后,统计得到的。

师:你真棒,已经具有统计的思想观念,请大家用掌声对她表示欣赏。(同学们掌声热烈,表情愉悦)由此引出所讲的内容。

2. 解决问题――整体认识

师:首先来解决身边的问题,我们学校重视文化建设,每年举办科技节、读书节、体育节、艺术节4个“文化节”活动。如果班长想了解全班同学对这4个“文化节”的喜爱情况,然后在班级举办一些活动,你认为他该怎么做?

生1:可以找个时间在班里表决一下。

生2:可以用问卷调查统计。

师:大家的方法都对。实际上大家都是想得到数据,即收集数据。

那么,如何去收集数据呢?方法有很多,例如刚才这位同学说的问卷调查就是常用的方法。如果用问卷调查,我们先要做什么?

生:设计问卷。

师:怎么设计?问题是什么?选项是什么?

生:问题是:下面四个“文化节”中,你最喜欢的是什么?选项:A.科技节 B.体育节 C.读书节 D.艺术节 。

师:如果大家都将问卷写好交给课代表,他能直接看出情况吗?

生:不能,答案还没有整理,可用表格整理。

教师赞赏同学们的讨论能力、学习能力,并说明用计算机制做表格方便,出示:

教师介绍设计表格的横、列内容,以及用划记法记录数据。

师:刚才我们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数据,针对这个问题有其他更简便的方法吗?

生:可以让大家直接举手。

教师按照他的方法现场得到表格:

师:如果要更直观地看出表中的信息,你有什么办法?

生:可以用条形图。

师:对,可以用条形图直观描述数据,如何画条形图呢?

教师和学生共同探讨画条形图的方法。并出示:

师:由图得出大家最不喜欢的“文化节”是什么?喜欢它的有几个人?你是怎么看出的?

生:大家最不喜欢的“文化节”是“科技节”,只有4人。我是先找到最矮的条形,它标示是4人,对应横轴是表示“科技节”。

师:正确,大家的思维都很有条理性。每个条形既要看它横轴表示什么,也要看它纵轴的高度表示的数值。在条形图中能看出各部分占总数的比例吗?

生:不能,可以用扇形图直观反应。

教师赞扬同学们反应真快。并出示:

师:你能根据扇形图得出大家喜欢“文化节”的情况吗?

生:由图可知,大家最喜欢体育节,喜欢它的人数占总人数的41.2%。

师:如果让大家自己画扇形图,你会怎么画?

师生共同探讨画图方法,并强调关键是计算各扇形圆心角的度数,圆心角=360°×比例。

师:现在有两种统计图都可以直观描述数据,它们有什么异同点?

生:相同点是都很直观,都能反应各部分的大小;不同点是条形图是反应具体的数值,扇形图是反应各部分占的百分比。

师:你的比较能力、概括能力好强啊!最后,你根据这些数据分析得出什么结论?建议班长在哪些“文化节”中多举办活动?

生1:我得出的结论是大家最喜欢“体育节”,所以建议班长在“体育节”中多举办活动。

生2:我建议学校取消“科技节”。

生3:不行,我建议改正“科技节”,让更多的人喜欢它。

师:大家说得都对,只是分析问题的角度不同,都是根据数据的分析来决策的。回顾这次统计调查,经过了哪些步骤?

生:就是黑板上写的这些过程。

师:在这次调查中,全班同学是要考察的对象,我们对全体对象进行了调查。像这样考察全体对象的调查方法叫全面调查。例如:2010年我国进行的第六次人口普查,就是全面调查。

3. 巩固检测――发展能力

由学生独立完成课本课后练习:1、2。

激趣应用:如果了解全班同学对《西游记》中的主要人物:唐僧(道德)、孙悟空(能力)、沙僧(规矩)、猪八戒(性格)的喜爱情况,来判断大家的价值取向。你会怎么做?

学生口头表述解决过程,完整地运用本节的内容。

4. 小结提升――形成结构

学生独立回答,教师边引导边出示课件反映主要知识框架:

三、体会与反思

1. 进行有效的整体性教学

学生在视频引入中有效地整体感受知识;从整体过程中学习局部知识,表现为学生对每一环节目的明确,从一个环节到下一个环节过渡自然,整个过程始终保持学习的主动性;在知识应用中,学生条理清晰、知识提取流畅,充分说明了整体性教学的有效性。

2. 抓住内容的本质

统计调查的核心是“让数据说话”。本节课借助计算机统计数据和绘制统计图表,将学生学习的重点放在理解统计的思想和从事统计的活动上来。

3. 培养学生的能力、渗透统计的观念

本节课通过问题的解决这一核心,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和空间,通过合作、交流用统计调查的途径发展了各方面的能力,渗透了统计的思想观念。

4. 学生的情感得到了充分满足

本节课教师用欣赏的眼光积极评价学生的表现,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特别是热烈的掌声既将学生的思维充分地打开,也将学生的情感一次又一次地推向。

5. 教学设计和实施的不足之处

为了强调整体性设计,本节课的容量偏多,还有进一步推敲整合的空间。由于是公开课,过多重视课堂完善,个别环节不够开放,例如应用问题只是让学生口头分析讲述,没有实际实施。

参考文献:

[1] 吴亚萍.“新基础教育”数学教学改革指导纲要[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扇形统计图教学设计范文第3篇

“体验学习”从名称上就可以看出是以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作为核心,以学生亲历躬行为主要方式的学习。换言之,就是通过学生的亲身参与获取知识的一种学习方式。它以“主体实践,亲身体验”为主要学习方式,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的过程,使其获得参与实践探索的积极体验。可见,“体验学习”本身就是一种新课程的思想。那么,“体验学习”究竟如何才能走进数学新课堂呢?

一、改变教学方式,让教师的教学行为使“体验学习”成为可能

1. 备课――变“教案”为“学案”

传统意义上的备课是教师参阅教学用书、教案拟好知识能力目标、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以此安排选择教学方法,确定教学流程。整个备课中的施教环节递增有序,梯度有进,环环紧扣,可谓天衣无缝。教师按此教学施教,可完全按照自己既定的教学流程步步推进,直至课堂结束。审视这样的备课,学生的主体地位明显缺失,即便有学生的参与也仅仅是被动地接受。而“体验学习”理念的备课截然不同,教师在深入阅读教材、教参后,站在学生的角度,以学生的活动设计为主要推进措施,让学生参与其中,享受学习的快乐。例如,教学“长方形周长”一课时,传统备课就是教师在多媒体上呈现出一个或多个长方形图形,然后让学生讨论如何计算长方形的周长。同样以“体验学习”来教学“长方形周长”一课,教师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把课前准备的长方形图片作为学具,自我探究如何计算长方形的周长。两个教学设计,反映了不同的教学理念,效果也不同,最大的区别在于是否让学生充分参与教学活动,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 上课――变“直接给予知识”为“引导学生体验”

传统的课堂中,教师起着中介作用,按照既定的教案进行相应的教学,将教材的内容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学生完全置身于教师的掌控之中,教师可按教参要求训练学生,学生的学习行为都在其掌握之中,学习的效果可想而知。“体验学习”理念下的课堂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教师搭建的平台里“闯”,学生把自己的学习经验、自我学习后的感悟及同学间互动学习的结果融入自我的知识结构体系中,这样的学习就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和实践性。对学生来说,对学习、对课堂充满了信心,课堂也就成为其生活的乐园。所以,在数学新课堂中,教师应做到: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引导体验,让学生探索;组织讨论,让学生交流;激发表现,让学生发挥;组织评价,让学生体会。

3. 作业――变“重复性练习”为“实践性作业”

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减少机械性的重复练习,多布置学生喜爱的数学实践性作业。例如,学了“统计”这一单元,让学生回家去收集资料,整理出有价值的数据,并把它制成统计表或统计图,回来后在班级中展示、交流。有的同学调查了自己家的厂子的生产情况,制成了条形统计图;有的同学上网查找到欧盟各国加入情况,制成了折线统计图;还有的同学上街调查过路人对慈溪环保的看法,制成了扇形统计图。学生们从这个作业中受益匪浅,不但获得了大量信息,深入理解了“统计”的概念,而且提高了亲身实践的能力。

二、改变学习方法以促进学生学习行为的变化

1. 动手操作法

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动口的方式,在操作中体验,在体验中发现,在发现中探索,从而主动去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一般来说,教师可先让学生动手摸一摸、摆一摆、拼一拼、分一分,初步感知,建立表象;然后教师引导其观察、分析、设疑、引思,通过讨论和思考,掌握规律,逐渐形成从具体到抽象的概念,并能够运用亲身体验出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

2. 问题探究法

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应充分考虑问题设计的探究性。通过引入具有深入探究性的问题,调动学生思维的发散性,能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考虑和分析问题,让学生参与其中并且乐于其中。问题探究法采用的主要方式包括自学课本、尝试探究、操作观察、假设推理、小组讨论等自主学习手段。例如,教学“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时,在引出要探究的问题后,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究解决的方法,进而可以得出多种不同的算法,并且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

3. 走出课堂法

将数学与生活相联系,能使学生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基于此认识,教师可以有意识地把教学内容与社会实际联系起来,让数学走进生活,使学生获得更丰富的感受性材料和亲身体验。例如,教学“千米的认识”时,教师可以先不急于让学生死记单位间的进率,而是让学生进行实地观察并亲自动手测量,通过看一看、走一走、数一数、算一算,进而主动思考问题。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学生体会到了探索、体验的乐趣,激起了强烈的求知欲,培养了一定的能力,并逐步建立起“千米”的长度观念。

扇形统计图教学设计范文第4篇

针对多媒体技术在日常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结合自身的体会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学生的空间想象应用多媒体和网络资源效力高

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空间能力。而空间能力的培养,仅仅依靠教师的一张嘴、一支粉笔、一块黑板是远远不能够实现的,即便我们利用传统的教具来进行演示教学,毕竟局限性太强,可能班级上只有很少的一部分本身空间感就很好的同学可以体会和理解。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就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通过多媒体强大的图形和视频功能。多媒体能用具体形象的媒体展示给学生,使其能从中体验形象与抽象的关系。我们可以将立体图形进行全方位展示和讲解,再配以悠扬的音乐,整个教学过程会变得更加容易。效率也会更高。多媒体工具不仅让学生的空间感增强。同时也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二、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应用多媒体和网络资源提高快

在对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方面,针对把一个用橡皮泥做的正方体,用一刀切去一部分,那么剩下部分切口图形为哪些形状制作了多个正方体。然后用Flash制作动画,一把剪切的形象演示出来,剪切的角度由小而大变化,给学生以形象直观的了解。开发他们的发散性思维。如在处理教科书中数据的表示时,首先用Excel制作了统计表,接着利用Excel的强大功能再把它转化为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图型等表达方式。使学生能在实践生活中体验数据的存在,数据的快速处理,对开阔学生视野,体现发散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有较大的帮助。

现在的数学教育为了方便学生的学习,经常会组织一些以数学学习为基础的活动,这些活动都离不开计算机多媒体的支持,教师可以举办一些可以通过学生自己动手的活动,例如通过计算机的一些随机数据和网络中的资源,让学生自己发现数学领域中的一些规律,从而自主地进行解答,充分地发挥学生自己动脑的能力,并且培养了学生善于发现规律的优点。

三、学生学习数学应用多媒体和网络资源教学兴趣浓

数学课程的特点之一是内容抽象。因此,考虑如何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做到生动形象,是数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时常思索的问题。而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应用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个难题。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通过大量的文字、图片、声音、影视资料等素材和丰富的转场效果,利用视听互动的功能,创设一种与课堂内容相适应的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清晰的画面通过大屏幕展示出来,使学生们能够集中注意力,在无意之间就能学到知识,掌握所学内容,这无疑增加了学生的自信和对学习的热爱。例如在图形的平移和旋转中,学生对图形的特征虽然了解,但应用上把握不定。我在设计课件这一部分时,采用动画显示图形的平移和旋转,例如,可以使三角形自左飞入,然后按动画叠放次序播放,将所要平移的三角形自动地缓缓沿着移动的方向移动,让学生能够体会到平行移动由移动的方向和距离决定,加深了对平移的特征的掌握。

四、数学实验教学可应用多媒体和网络资源进行模拟突破难点

扇形统计图教学设计范文第5篇

在当今社会,统计学知识被应用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大量数据等待分析处理,譬如统计全国人口情况、经济收入情况、农业收成情况等数据,对我国社会与经济的发展做统计行的研究与调查,这些工作都需要有统计学的知识作为支撑才能够完成。所以统计学知识在当代社会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数据处理能力、以及数据分析能力也已然成为人们的生活常识,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统计学知识在中小学数学教育中的发展前景越来越好。例如在进行数据收集整理以达到既定目的的时候,收集数据以后还需要对数据进行处理,也就是对数据进行分析,于是人们发明了统计图表——报表、直方图、柱状图、扇形图等等。

二、中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统计学知识

统计学,这既是一个很具有趣味的学科,也是一门十分贴近人们生活的学科,从平常的百姓到研究技术人员,没有人不在使用着这门学科。它通过搜索、整理、分析数据等手段,以达到推断所测对象的本质,甚至预测对象未来的一门综合性科学。统计学是一门贯穿于小学、初中、高中以及大学的一门学科,它一般出现在教材的后几个章节,重视程度往往没有其它章节深刻。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进步与深入,统计学知识正在慢慢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在小学数学教材中出现了统计图表以及平均数的简单介绍以及应用,让学生不断接触一些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知识、数据信息。在中学数学教材中,开始更加深入的对统计学的知识进行介绍以及应用,增加了一些统计图表种类的应用,增加了众数、方差、极差等统计学名字的介绍,对于学生来讲,更多的是对于统计学知识的实际应用。

三、统计学知识在中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发展趋势

统计学知识在中小学数学的教材内容中通过一次又一次的修订,正在不断增加所占章节的比重,知识内容也更加的深入。在我们的生活中,统计学知识往往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便利,而且统计学也正向着更好地方向发展:

1.整体化。在过去的中小学数学课堂上,尽管有统计学知识的出现,但多数以零散形式出现,知识点不能穿成一条线,这不仅对于教师讲课有难度,学生进行理解消化记忆,也成了困难。对学生在统计学方面的长久研究是一个难以跨越的困难。近些年来,教育理念进步,教育体制进行改革,中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也越来越多样化,教材的改革将统计学知识进行统一,虽然统一的不够完善,但相对以往,已经进步了很多。这对于统计学知识在中小学的传播学习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也推进了统计学更加深刻化的进程。

2.实际化。近些年来,教育者越来越崇尚将课本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里,解决社会生活的问题。统计学知识成为了首选。首先,基础的统计学知识简明易懂,适合所有类型的学生学习。基础的统计学知识可以被应用到各行各业,这促进了基础统计学的推广。稍微复杂的统计学知识在高中进行学习,这些知识可应用到更深刻的领域。

3.数量化。在过去,由于教学条件的限制,一些知识不能被吸收采纳,被剔出。如:回归分析中方程形式过于复杂,而被一些省剔出高考范围,这是统计学的学习缺失。但近年来,教育水平进步,教学工具全面,学生学习工具更多,如可使用计算器,对回归分析问题的解决是一种有效手段。

4.娱乐化。以往学习统计学时候,全部是课堂上进行,学习单一枯燥,不利于学生的理解,和实际应用。在教育理念的进步下,提倡学生走进生活,走进社会,这为统计学的学习提供了充分条件。学生可以在生活中理解学习,寻找与统计学知识有关的生活问题。这既达到了将知识融合进生活的目的,也促进了统计学知识的发展,同时,学生的学习也不会像以往一般枯燥,可以在学习的时候寻找快乐,使学习的过程更加娱乐化。结束语在现在中小学数学教学中,统计学知识的学习依旧停留在书本上、课堂内这样一个阶段,但是在不久的将来,对于统计学知识的学习将会走出课堂,不断地进行实际生活中的一些实践调查,这也对于培养学生们的自我动手能力以及创新能力、提高学生们灵活处理问题的能力、增强与他人沟通的技巧都有一定的帮助,最重要的是让学生们可以在舒适的氛围中,轻松愉悦的学习统计学知识。

参考文献:

[1]李春国.小学数学统计知识教学初探.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2014(10).

[2]马玉林,邹军文.初中数学统计知识及教学探讨.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11(4).

[3]杨亦荐,张柔棉.谈中小学里的统计学知识新课程研究,2009年7月,总第155期.

[4]张敬书.对中小学概率统计教学的再认识中学数学月刊,2002年9月,17-19.

[5]史宁中,孔凡哲,秦德生,杨述春.中小学统计及期课程教学设计课程•教材•教法,2005年6月,第25卷第6期.

扇形统计图教学设计范文第6篇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恰当应用微课技术,能够构建一个迥异的互动、交流环境,使教学的诸要素及各个环节有机融合,形成相对的优化势态,切实提高教学的趣味性、感染力和教学效率.

一、以微课技术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说过:“若要使教学成功,最关键的要素莫过于让学生形成浓厚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一种学习品质,是推动学生主动求知的内在力量,也是初中数学教学的追求所在. 由于初中生的意志品质还不完善,自我控制和自我判断能力有限,教学环境是否具有感官反射性对他们的学习兴趣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这就使得创设新颖而生动的教学情境,以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教学情境的创设中,微课技术能够以色彩丰富的画面、生动可感的声音,将原本枯燥的数学知识渲染为具体、形象、生动、感人的环境和片段,展现数学知识的精彩与灵动,从而使其在增强教学内容的趣味性、激发学生浓厚学习兴趣方面表现出得天独厚的优势. “二次函数及其图像”是九年级下册的重点和难点内容,传统教学手段一时难以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我们可以就“二次函数的图像”制作一段微课,在悠扬的音乐声中让y=x2,y=x2-1,y=(x-1)2和y=-x2,y= -x2+1,y=-(x-1)2的图像像小动物般地逐次跳出. 在学生的浏览中,教师可给予必要的提示. 由此创设的教学情境,引起了学生的高度兴奋,同学们饶有兴趣地观察图像变换,带着浓厚的兴趣进入新知识的学习.

二、以微课技术打破教学时空限制,丰富学生感性认识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和行为心理学都明确地告诉我们:人总是要借助直观的、动态的表象去理解和认识抽象的、静止的事物,这种认知方式与生俱来,且要伴随一生. 初中生正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重要时期,借助直观形象发展抽象思维是一种必然选择. 初中数学的许多内容直观不足抽象有余,用传统的教学手段难以让学生形成深刻的感性认识,阻碍着学生通过理解、感知、操作、思维等心理活动形成完整的认知结构. 微课技术打破了教学时空限制,将文字叙述的定理、定义衍化为精彩的视频呈现给学生,实现了直观媒体信息的交互传输,动静结合,声形并茂,有利于学生以丰富的感性认识为基础进行深度思考. 比如七年级下册的“统计调查”与十几岁学生的生活经历几乎没有交集,学生学习起来只能是机械地记忆. 应用微课技术,我们收集社会上大量有关统计调查的信息和资料制作成微课视频展示给学生,让学生仿佛置身其中,进而在学生的脑海中建立起丰富的感性认识. 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学生的直观概念清晰,对于设计简单的调查问卷、收集整理数据以及绘制扇形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等方面的学习自然得心应手.

三、以微课技术引领自主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新型学习方式,是突出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和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行为诠释. 受教学课时和教学条件的限制,初中数学课堂还无法构建一个完全开放的自主学习环境,学生的学习方式训练自然难以尽如人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微课技术给学生构建了广阔的学习平台,学生可以利用微课视频创设的方便迅捷性和开放的学习空间,主动去收集并分析自己感兴趣的信息和资料. 或以微课网络资源下的人机互动、人际互动,开展教学问题的小组合作讨论、操作、交流等系列合作探究活动,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和不同观点交锋,在信息的同时交互、异时交互中形成正确的判定,进而培养学生以信息获取、处理和交流表达为标志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图形的旋转”一节时,我们引导学生利用“中国远程教育网”“数学教育联盟”“中学数学教与学”“初中数学资料库”等网络微课资源,自主进行本节学习目标、内容解读、重难点分析、巩固练习等学习资料的查阅筛选,在对相关知识自主深化理解的基础上展开小组合作探究,完成对知识的全面掌握和相关能力的初步形成. 微课技术为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创造了条件,有了网络微课资源的支撑,学生的自主学习就成了有源之水、有本之木.

四、以微课技术密切联系社会生活,突出教学应用价值

扇形统计图教学设计范文第7篇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3A-

0032-02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小学数学开设了“综合与实践”内容,明确了“综合与实践”的教学内涵与意义。尽管一线教师对它有了一定程度的重视,但仔细剖析实际教学还是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内容选择无从下手、活动组织力不从心、教学重心有失偏颇等,加上主观上将其简单等同于“综合练习”或者轻易看成“兴趣活动”,导致了教学方向的偏离,降低了活动的效益。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总目标之一就是帮助学生积累基本活动经验,而“综合与实践”是积累基本活动经验的重要载体。如何正确诠释该课程的内涵,演绎“综合”与“实践”的精彩?笔者就此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突出学科特征,散发数学味

整合各个独立的学科,融合学科差别、建立大学科观是国际上教材编写时的共同趋势。但“融合”不等于“溶合”,不可以上着数学课却感觉是在搞社会活动,这样张冠李戴就丧失了学科特点,数学课必须要坚持数学特色。

散发数学味首当其冲就是要简约教学目标。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课要落实四基,于是为了达成所谓的情感目标,那些贴着爱国主义、互助友爱、公益环保等的标签都跑进数学课堂。由于数学“综合与实践”课不像“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和“统计与概率”那样有鲜明的知识特点,它更多的是三部分知识的有机揉合和方法的灵活运用,一些教师就以为是没有新知识,在教学内容轻松简单的情况下增加思想价值来为自己的课堂加码,这样的想法是很肤浅的。如,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旅游费用的计算》一节综合实践课,曾有教师在旅游景点的选择环节就安排“看图片”“说经历”“谈感受”“选景点”四个步骤,近十分钟被强行挤占。可想在费用的理解、选择和计算等的教学上会是怎样的仓促,一节课就在学生涂涂画画中草草收兵。简约教学目标就是要突现数学学科内容,那些数学所特有的知识、思想和方法是必须要“放在头版头条”的。数学不是一个筐,什么东西都往里装,要用数学的魅力来吸引学生学数学才是最持久,也是最强大的动力。

二、整合数学知识,强调综合性

数学课程标准中对“综合与实践”的解释之一就是“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思想、方法解决一些数学问题或现实问题的过程”。很明显该注解的关键词中有“综合”,换句话理解就是我们的教学要培养学生能综合运用不同的方式方法去学习综合性的数学内容。正是借助这种综合性强的课程载体才能更好地提升学生探索和解决数学实际问题的能力。

“综合”不仅是数学内部各分支之间的联系,也是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迁移。如,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面积是多少》一课,学习如何计算复杂的图形面积,学生不仅需要综合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和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方法,还要灵活选择分割、拼接、旋转等解决方法,在不规则的面积问题上还要将精算与估算有机结合,这里就很好地将数学知识和数学方法进行了有效综合。实际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图形的特征,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将不规则转化为规则,化腐朽为神奇。又如,学生在学习了统计知识后,可以创设《小鬼当家》的活动内容,在课余时间利用表格记录一周里全家的日常开支,绘制成折线和扇形统计图。一方面既让学生亲身经历了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全过程,巩固了统计的知识,另一方面也让学生学习基本的理财常识,学会合理安排生活开支,从小培养理财意识,也与语文教科书中设置的“勤俭节约”主题单元教学相得益彰。

三、联系实际生活,注重实践性

如果说综合是一种思维方式,那么实践就是一种探索精神,是可以享用一生的学习品质。教师在教学其他三个板块的内容时是通过创设有趣的情境活动使学生获得新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而“综合与实践”的教学则是引导学生运用以往的数学知识解决现实的问题,它需要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去开展各项具体的实践活动,在活动过程中提升研究性学习能力,培养终身学习的意识。

实际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广泛参与实践,既要“全程”也要“全员”。如,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活动流程是收集图形、观察特点、寻找并画出对称轴、创作轴对称图形。活动前教师要鼓励每一个学生走进生活、走向大自然、走向社会,用自己极具个性的方式捕捉身边的轴对称图形,比如拍照、绘画、录像、采集等。学生亲自实践了,他们的感官印象才深刻,没有了实际的观察,所谓的“数学来源于生活”就成了部分人的独家发言。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不仅可以发生在课外,在课内也一样可以生动模拟。如,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的《小小商店》就可以让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在教室内开办“小小文峰超市”。学生自己从家中带来各种各样的日用品,并事先向家长了解具体的价格,再准备一些仿真的纸币。活动时学生扮演顾客、导购员、收银员等,自由购物、自行结算。在模拟实践中积累“买”与“卖”的经验,增强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完善课题过程,加强研究性

“综合与实践”从本质上说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活动,如何选择有现实意义而又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是教师教学设计时的首要环节,接着是问题的展开、问题的解答和活动的总结。其实一次综合实践活动,就是让学生经历了选一选、问一问(选题),想一想、议一议、说一说(开题),试一试、做一做(做题),讲一讲、评一评(结题)。这样的四个环节就和科学家做课题研究完全一样,只不过他们的课题历时较长、难度更大、综合性更强而已。

在培养学生主动进行课题研究方面,国外有很多成功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一方面得益于他们的学科整合设置,从一年级起就开设《社会研究》《科学》,而《图书馆课程》则是从幼儿园一直贯穿到初中阶段,前后一共历时九年。这些课程都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文献研究、信息采集与分析能力。另一方面数学自身的教学也重视课题的研究,一个星期的作业可能就是主动撰写一份研究报告,而不像我们多以被动型的练习为主。发扬“拿来主义”的精神,我们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研究活动,因人而异、因地制宜。高年级学生分组进行社区小调查,动手制作小模型,撰写微型调研报告或数学日记等;低年级学生由于识字量不多,写作能力有限,借助日记来表达自己的研究过程可能有些难度,教师可以开展绘画日记的实践活动,让每一个学生都快乐地卷进数学学习的“漩涡”中。

扇形统计图教学设计范文第8篇

论文摘要:多媒体辅助教学已成为教师必须掌握的基本功。数学教师除了要语言精准、严谨、生动,板书作图要规范,体态语言要恰当贴切,还要掌握简单实用的课件制作技巧。并且这些外在基本功还要和教师内在基本功——教育思想和教学设计思想结合,才能真正发挥其强大的教育教学效果。

论文关键词:多媒体 数学课 课堂教学

在轰轰烈烈使用多媒体的当下,我们体验到多媒体所带来的容量大、效率高的便利的同时,不免也发出一些疑问。有些课件就是简单的“搬黑板”,比原来黑板的劣势还要更大的是“不留痕迹”,过目即忘。有些课件就是运动的“超级热闹”,不该“动”的时候“乱动”,学生正在思考的时候突然冒出来一个动画,还没来得及反应“呼”地又一下,画面还很大,严重干扰学生对学科知识的思维,纯粹是一种无聊刺激,使原本注意力就不太集中的学生更加集中不到正题上。数学是动静结合的学科,有时需要灵动的思维,有时需要安静的思考。可能是制作技术水平受限,又想达到“动”的效果,于是就有一些课件插入了一些动态图片,小的尚可,有的大得冲淡了主题,反而哗众取宠,喧宾夺主。这不是教师的错,更多时候,教师处于不知道或者不得已状态。

那么,到底该何时使用多媒体呢?笔者对此有以下看法:

一、用在动态变换处

“图形的变换”是新教材中的重要内容。《数学课程标准》对此部分的要求是:经历探索物体与图形的基本性质、变换、位置关系的过程,掌握平移、旋转、轴对称、相似等的基本性质,在探索图形的性质、图形的变换以及平面图形与空间几何体的相互转换等活动过程中,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发展几何直觉。

多媒体最突出的优势当属直观生动。数学书本的内容是静态的,所以要成为教师授课最有意义的补充当属化静为动,把平移、旋转、相似、轴对称等变换的动态过程展示出来,让学生通过对动态的观察。找到对应点、对应线段、对应角。比较变换前后的图形,概括出变换的性质。“空间与图形”部分有很多平面展开图以及平面图形旋转成立体图形的内容,仅凭语言叙述和静态的模型,是难以让所有的学生都理解深刻的。此时,就可以运用各种软件,制作成动态课件帮助学生学习。

新教材提供了内容。多媒体提供了载体,让所有的教师和学生都亲身经历着这些“变换”的知识对思维扩展带来的明显变化,促使教师和学生对数学的理解更为深刻,在探索图形之间的变换关系及基本图形变换性质的过程中,学生在头脑中想象图形的运动,不仅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还获得对图形自身的进一步理解。

二、用在创设情境处

新课程指出,教学要本着“创设情境——建立数学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教学思路展开每节课的教学活动。我们可以结合教材,经常创设一些教学情境,拿来一些实际问题,选取一系列现象,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实验、度量、猜想、验证、实践,参与到数学知识的学习中来。“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概率与统计”、“实践与应用”这四个领域中的每一部分都会有创设情境的丰富素材,如一个实际问题的叙述与照片、多幅生活图片信息、生活现象的音像资料这样一些来源于生活的数学内容作为情境创设。对学生进行每节课的浸润。“学以致用”的思想不言而喻即可习得。同时,还能增强信息的精彩度和大容量,节约教师备课与讲课的时间和空间。

创设情境的时间一般很短,但是对本节课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善用多媒体创设问题情境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探究欲望。

三、用在学科融合处

学科之间的相互融合是一个基本趋势和要求。华师版的全英文阅读材料逼着我们去学好英语;地理学科的海拔、比例尺、方位、坐标等直接用于数学学习中:数学知识的联系和变化所体现出的运动的哲学观点:历史上的名人、名著在数学史上的地位和成就;体育的循环赛计算场次,台球的运动路线预测用数学知识解决;数学公式、图形体现出的和谐美、对称美、简洁美:对化学上的溶液配比进行数学计算:物理公式推导,重心和杠杆原理在数学推理中的运用;用圆、曲线描述磁力线;用计算机绘制统计图等内容,无不反映了数学与其他学科知识的密切融合。对数学教师而言,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挑战。教师不仅要掌握精深的本学科知识,而且在传授给学生这些知识的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对现代科技、生产、生活中的各种实际问题和新生事物保持高度的敏感性,比较充分地理解和掌握自然与社会的辩证法以及方法论,自觉地应用于学科问题的学习和研究,

数学课改最大的改变就是突出“用数学”的思想意识。讲究“做出来的数学”,学生操作得到的知识技能不仅记得牢,而且体验深刻。这些学科融合的知识大多比较浅显,所以可以利用多媒体恰如其分地嵌入到自己的数学教学中。比如在统计的学习中,借助电脑不仅加快了统计速度,而且使数据更加直观化。像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就可以利用多媒体示范教给学生,在Excel表格中插入函数,对一些数据(比如身高、体重、分数、跳绳次数)作处理。学生就能感觉出这三个特征数各自的特长。还有最直观的统计图,教师在上数学课时用多媒体给学生演示几遍操作方法。找几个学生在多媒体上试一试。学生会非常感兴趣,而且对饼状图(扇形图)、柱状图(条形图)、折线图都跃跃欲试。再与信息课教师联系好,利用信息课让学生到机房操作相应内容,必要时请信息课教师再讲解辅导学生,学生还会用它分析自己和班里的一些数据。是用数学的眼光和方法解决问题,

四、用在展示作品处

以生为本的课堂追求的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思想,给他们展示的机会。并尽可能多地创造这种机会,留更多的“空白”让学生去填补。教师设计出的课堂不是一个完美的“圆”,而是一个不封闭的“半圆”,教师要做“智慧之泉”的发掘者,所以,在这样的设计框架下,一定会进发出许多学生的灵感和创意、一些有价值的思考、一些新颖的解题方法,怎样能够将它们迅捷而完整地呈现给课堂上的每一个成员呢?使用多媒体是独一无二的最佳选择,

五、用在交流分享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