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找到你影评

找到你影评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找到你影评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找到你影评范文第1篇

“每一本摄影书都是一个可以进入的世界,如果你有一本优秀的摄影书,你就可以重游这个世界,你会发现一些新鲜的、不同的事物。”

几年前,柯尔柏开始意识到画廊只是为商业利益服务的。在决定一幅作品能否被挂上画廊的墙时,艺术方面的因素发挥着微乎其微的作用。于是他开始将注意力转向摄影书,开始更仔细地欣赏它们,并在其中找到了看待摄影的不同方式。

在柯尔柏眼中,每一本摄影书都为读者展开一个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游览是一种独特的感受摄影的方式。同时,在达到最完美的境界时,摄影书就再也不只是一本照片的合集或是一本精心制作的相册了。在这样一本摄影书中,个体的照片都已经变得不再重要,摄影书自身就是一件艺术品。但柯尔柏清楚地知道,这一点并不容易达到,太多的摄影师都无法割舍自己对单幅照片的依恋,这就使得优秀的摄影书变得更加难能可贵。

从2010年起,柯尔柏开始采访一些摄影师、编辑、设计师和出版商,听他们谈论自己都做了些什么书、是怎么做的,然后将采访稿到他的摄影网站“认真”上(图1)。他先后采访了查尔斯街出版社(Charles Lane Press)的执行主管理查德 · 罗纳迪(Richard Renaldi)、摄影师艾瑞克 · 科赛尔斯(Erik Kessels)、设计师汉斯 · 格雷曼(Hans Gremmen)、编辑爱丽丝 · 罗丝 · 乔治(Alice Rose George)等众多制作、出版摄影书的参与者。

柯尔柏进行这些采访主要是基于一个想法:如果你能采访一些知道怎样做出一本好的摄影书的人,那么看到这个采访的人就会对制作一本好的摄影书意味着什么和需要些什么增进一点了解。

在采访中,柯尔柏发现抛开摄影师、编辑、设计师、出版商等各自职责的不同,他们有一些共同的理念:一本优秀的摄影书是由不同元素结合在一起构成的,照片、编辑、排序、设计、构造等等,一样都不能少。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没有任何一个元素可以替代别的元素,唯有整体的和谐才能缔造出一本优秀的摄影书。

因而,在制作摄影书的时候,每个参与者都必须忘我地投入,将注意力放到作品身上。这也同样绝非易事,设计师可能会将设计凌驾于摄影作品之上,摄影师可能不愿意编辑改动自己的作品,印刷质量可能非常不好,这些都会毁掉一本优秀的摄影书。

“一本好的摄影书就是一件艺术品,但其实不论是好是坏,独立出版的摄影书都是摄影师充满创造力的表现。”

“我们其实并不需要任何摄影书,我们需要的是食物、房屋和医疗保健。摄影书是个奢侈的事物,我们做它是因为我们不用为别的很多事情操心。人们常常忘了这一点,但我认为记住这一点很重要。”在谈到摄影书存在的必要性时,柯尔柏这样说道。

此外,一本优秀的摄影书会给摄影的发展带来一些无可替代的好处,将摄影带上新的高度,因为它赋予了摄影新的生命力。这些因素都使得摄影书出版,特别是其独立出版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与热爱。

一方面,越来越多的人们希望能在自己的书架上摆上一两本自己制作的摄影书,一本可以永世流传的摄影书;另一方面,出版摄影书也变得比以往更加容易,人们开始意识到他们其实不必去找那些大型的出版商,这样你既不会遭到他们拒绝,也不用四处推销你的摄影书指望他们帮你出版。在这样的背景下,独立出版的地位便日益凸现出来。

在谈到这一话题时,柯尔柏首先对“独立”这一概念提出了自己的质疑:“如果你仔细想一下,就会发现‘独立’这个词其实没什么含义。独立于什么?我也不知道……我猜想,从最广义的角度来讲,个人摄影书的出版商是那些与包括施泰德尔(Steidl),哈杰坎茨(Hatje Cantz)和光圈(Aperture)在内的大型出版商竞争的小型出版商,但其实即使是小出版商也常常会用到发行商,那么区别在哪呢?我也不知道。”

抛开概念上的争议,独立出版的存在确实为摄影书增添了独特的魅力。一个摄影师可以把自己的摄影书做得极其简单,但这丝毫不影响它的魅力,因为个人的摄影书本身就很富于自我表现力,这正是人们喜欢它的主要原因之一。从本质上来讲,自己做的摄影书就是一种小型出版物,通常在短时间内用制作完成,印刷质量相对较差,但这对它来说正合适。不管最终的作品是否完美,它都是对摄影师创造力很好的展示。

“我们的博客主要是为了帮助摄影师销售他们独立制作、出版的摄影书。”

独立出版摄影书会遇到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发行。主流的出版商有它们专业的发行商,发行公司拿到书后进行公关和市场推广,然后将书送至书店或诸如亚马逊网站之类的零售商。但出版自己摄影书的摄影师并没有这样好的条件,大多数发行商不会和单独的摄影师合作,即使是有合作也会非常昂贵,发行和销售便因此成为一大难题。

对于柯尔柏个人来说,这个难题又使得他无法了解到很多独立出版的摄影书的相关信息。柯尔柏在自己的博客“认真”中写道:“每次我逛专营摄影书的书店时,都会看到大量我从未听说过的作品,这让我十分难过,因为我知道自己对好多优秀的摄影书都闻所未闻。”

于是,柯尔柏决定创办一个博客,收集世界各地独立出版的摄影书,并帮助它们解决销售发行问题。2010年,他与荷兰摄影评论人、摄影博客“迪恩夫人”(Mrs. Deane)的博主之一赫斯同发起了“独立摄影书网站”(The Independent Photo Book)。(图2)

摄影师们只需将自己摄影书的信息用邮件传给柯尔柏或是直接提交到网站上,柯尔柏他们就会在网站中发帖刊载这些信息。网站对这些摄影书不做任何筛选,只要摄影师提供清楚明确的信息告诉人们如何购买就可以。

柯尔柏介绍说:“人们可以通过关注这个博客了解到书店里或是亚马逊上没有的摄影书。从本质上讲,我们就是在试图解决独立出版的摄影书的发行问题,至少是解决部分问题——你还是要自己负责派送这些摄影书,这也是个工作量很大的事情,但至少现在人们可以很容易地在网上找到你的作品。”

目前该网站已经收集了600余本独立出版的摄影书的相关信息,这些书涉及的题材各异,制作、印刷手段也不尽相同。图3至图8展示的是今年7月份以来该网站上刊载出的一小部分摄影书,其中有反映城市生活环境的黑白数码印刷作品(图3),描绘世界文化遗产的彩色数码印刷作品(图4),也有拍摄动物的凸版印刷作品(图5),用光影特效诠释夜景的平版印刷作品(图6),还有记录旅途的喷墨打印作品(图7),反映人与自然关系的激光打印作品(图8)等等。进入独立摄影书网站,就仿佛置身于摄影书的王国中一般。

找到你影评范文第2篇

国内热闹,国外同样如此。在美国,Myspace的用户超过了两亿人,Facebook超过了七千万。看看欧洲,法国起家的Viadeo浪漫地称自己是欧洲最大商务SNS网站,而务实的德国人却早在2006年就把XING网站打造成全球第一家上市的Web2.0企业,而在2008年,XING网站预计销售收入超过4000万欧元。

但是,收入与名声、用户量严重不匹配,这也让人们对SNS的前景与估值糊涂透顶,雾里看花,莫衷一是,这可能就是大家对SNS的一致看法。到底SNS价值几何,为什么小小的“六度理论”(通过六个人,你可以和世界任何一个人搭上关系)让这么多的业内大腕迷失方向?让我们看看最近国内哪些SNS网站正在上演好戏吧。

()

谈到它就不得不说说它家产品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泡与被泡。主要针对的用户群体是中低端,其产品内容也是和定位强强联手。

域名简单好记,易于传播,有视频认证,提升粘性和网站真实性,这也是51最开始的杀手级应用,俊男美女大量集中展示,首页的千娇百媚和玉树临风让人过目不忘,网站脚印、留言、回复等沟通功能较为完善。为用户交流提供可能,简单易用,用户易于理解,符合中低端用户的需要,注册流程更是简单中之简单,可以号称是“中国最优秀的网站注册功能之典范”。但对于中低端的大众用户,其惰性较强,很难坚持blog和照片的更新,经常是三个月热乎,然后就冷掉了。51目前缺乏长期留住用户的手段,而网站上优秀的内容较新浪等竞争对手较少,缺乏可读性,这就造成了51网站的长期粘性较弱,大部分用户玩了3个月到半年就走掉了,不解决这个问题,51将难以有巨大发展。最讽刺的是,用户在51认识了帅哥美女就去QQ上深入发展了,业内有一阵还戏称51是QQ最大的用户来源之一,可见问题的严重性,目前51已经集成了WebIM功能,软件IM也在开发中,希望能为用户提供深入交流的工具,但前途如何,不好说。

开心网()

玩了几天开心网,发现从套路上讲跟它的老大哥校内网还是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功能上和为用户提供的服务体验上十分相似。比如校内的新鲜事儿到了开心就变成了好友动态了,其实说来说去还是一个意思,功能就是把你的朋友在你上次登出之后这次登录之前在网站上做过的一些事儿记录下来,让你看得一目了然。前一阵子校内刚刚开通了应用程序子模块,可以安装一些第三方的小玩意儿在校内上和其它朋友一起玩儿,但我查了查才知道,原来现在很流行的“好友买卖”游戏在开心网上早就流行过了,当校内上流行把好朋友压到1块钱互相抢着买的时候,开心网正流行停车场呢。除了是互动游戏的先驱外,开心还有几个功能做得不错。比如我的同事们玩得最多的大家来投票,投票的话题五花八门,生活、明星、游戏、健康、八卦、恶搞……另外还有影评,开心的影评很短,大约就是一两句话,你可以随时看到身边爱好电影的朋友最近在关注什么,他们怎么看待某部炒得火热的大片,是不得不看比如《洋葱新闻》还是浪费时间比如《赤壁》。

开心的记录更像是一个心灵写字板,把偶然的突发奇想和难逢的感受写下来,写给自己看,同时也写给朋友们看,让他们随时随刻都能了解你的现状。当然了,难免有一些想法奇怪的人,他们的记录就充斥着诸如“保护一条不会过马路的野狗也是英雄行为”“妈妈生你出来不是让你惹麻烦的”这类东西……总之,偶尔在开心网上看看朋友的记录,了解一下他们的动态也不错,对于现在这个生活节奏过快的社会而言,这不失为一种联络朋友间感情的好方法。

赛我(.cn)

找到你影评范文第3篇

要“颜值”更要“言值”

75后的席越是北京人,身材高挑,稳重端庄。从大学时候起,就为报刊写专栏,写影评。2001年留学加拿大,毕业后进入加拿大太平洋铁路公司任财务分析师。

那时,她身处世界500强企业,虽然喜欢它的薪水,却不喜欢那份工作,但席越一直以为,所谓成功就是有一份固定的职业,升职再升职,没有想过要改变。

直到有一次,席越听了乔布斯在斯坦大学毕业典礼上的演讲,他说“你的工作将会占据生活中很大的一部分。只有相信自己所做的是伟大的工作,你才能怡然自得。”“如果你还没有找到你爱的事业,别停止,马上去找”。听到这里,席越流泪了,开始思考寻找自己喜欢的事业,而不仅仅为一份收入而工作。

2005年,有感于加拿大华人移民生活的乏味与枯燥,席越和朋友在加拿大办了一份简体中文杂志“新生活周刊”,希望能够给移民带来帮助与改变。整整两年多的时间,她每天全职上班,然后用另一个全职时间做这份杂志,不但没有从杂志拿过一分钱,还常常掏钱宴请受访人和撰稿人。

在此期间,席越还出版过两本书,第一本《先嫁人后嫁书》,讲述一个独自在加拿大的女生,对生活和爱情的憧憬。第二本《他们在中国》是访谈录,采访了30多位在中国生活的外国人,讲述他们在中国的经历。“我一直特别希望可以做点事情,能够更大面积帮助到其他人。”席越这样说道。

席越有位朋友,是温哥华超跑俱乐部成员。2015年年初,那位好友要参加跑车比赛,席越前去凑热闹。在比赛现场,她看到十几个华人“富二代”开着兰博基尼,身边的女朋友除了高矮胖瘦不一样之外,简直像是从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问起原因,回答竟是现在的男生喜欢这类形象。朋友对席越说:“这些华人女孩怎么了?似乎只知道用尽各种心思取悦土豪男友,看不到她们自身特质和自信。”

朋友的话引起席越的深思。在她看来,这些女孩在优越的环境中长大,没有生存竞争的压力,即便如此,她们仍然靠整容来兑取自身存在的价值。太物质化的结果让她们缺乏自我,以为美貌就是成功。席越突然觉得自己应该做点什么,来影响、改变这些年轻的女性,仅有颜值还不够,内心强大,才不会迷失。

席越开始在腾讯大家上写女性主题文章,帮助解答在生存、价值观方面的困惑。但她很快发现,专栏作家的影响力较小,必须有一个传播性更强的手段,来帮助女性认清个人的价值。

席越想到了TED演讲,她看过至少100部TEDTalks(泰德演讲),深切地感受到公众演讲产生的巨大影响力。2015年10月,席越放弃在加拿大的舒适生活回到国内,借鉴TED演讲的形式,创建全新品牌“遇言・不止”,她要打造“中国女性版TEDTalks”。

分享动人的故事

按照席越的规划,“遇言・不止”将邀请各行各业、身份不同、性格迥异的优秀女性,分享自己在事业、生活、情感中的困惑,以及笑对人生的态度,然后制作成10分钟左右的视频,用强大的精神力量激励女性观众。

确定演讲内容之后,接下来席越要考虑的,是演讲的形式。席越考虑到一般的公共演讲平台,需要做场地匹配、演讲培训等冗长繁重的前期准备工作,不仅成本较高,而且面对成百上千的观众分享故事的方式,并不适合女性。女性在更小的空间里,才会有安全感。

为此,席越采用轻演讲视频模式,把“遇言・不止”的拍摄地点选择在位于北京东四环百子湾附近的一家摄影棚内,“以便嘉宾能够敞开心扉。”

虞婷曾经是中央电视台的主持人。2013年12月13日,她被确诊患上乳腺癌。这时,她已经离开央视,有了自己的影视公司。面对突如其来的诊断书,长期过着高压生活的虞婷,把它称为自己前半生奋斗的成绩单。

席越向虞婷发出邀请时,她十分犹豫,担心将病情公开,会给公司与客户带来不安全感。最终,在席越的鼓励下,虞婷勇敢地站到镜头前,作了题为《乳腺癌,就像一场重感冒》的演讲。她说:“我感谢乳腺癌,它让我看见前所未有的东西,使我更加懂得爱,爱生活,爱生命,爱亲人,爱朋友。”视频播出后,引起很多同样身患癌症女性观众的共鸣,播放量超过60多万次。

一位患者在公众号上留言:“原来我正在经历的,别人也经历过,面临困境只要坚持,走过去就是一片新天地。”席越说:“这正是‘遇言・不止’存在的意义,给予女性鼓励与陪伴。”

席越说:“对于演讲嘉宾而言,分享故事不仅鼓励困境中的人,也让嘉宾勇敢地面对自己,自我升华。”

王梦醒是一位职业赛车手,曾获得过国内赛车亚军。但花环的背后却是身上的累累伤痕,一次意外还让她在鬼门关走了一遭。

那是王梦醒第一次去沙漠参加比赛,没想到出了事故。沙漠地势复杂,出去寻找救援的队友又打错了坐标,她在沙漠里躺了4个多小时,救援的飞机才找到她。当时,她只感觉呼吸困难,已经没有力气害怕。队友一直喊着她的名字,跟她说话,生怕她睡过去就再也醒不过来。迷糊中王梦醒感觉自己被固定在担架上抬上车后,就什么也不知道了。

找到你影评范文第4篇

如今,她长大了。不仅仅是长大,还拥有了完美的一切。

我一直都想快点长大

娜塔莉・波特曼是童星当中少有的不因出名而堕落,也不因过早涉足影坛便放弃学业的好孩子。

1981年出生于耶路撒冷的波特曼,父亲是名医生,母亲是位艺术家。3岁时,波特曼举家迁往纽约,许是受母亲的影响,从小,她身上就有一股孤高冷傲的艺术气质。这气质让她成为被幸运女神眷顾的孩子,某天,她在长岛的大街上闲逛,一位星探相中了她,并把她推荐给《这个杀手不太冷》的导演吕克・贝松。

据说那个角色原本是为丽芙・泰勒准备的,但因为她当时个子太高,不得不放弃。波特曼表现得不错,吕克・贝松唯一担心的就是她的年龄,她太小了,会有那么强的表现力吗?当波特曼得知导演因此而考虑放弃她时,又回到导演面前再一次为他进行了精彩绝伦的表演,这次,吕克・贝松当场就把剧本交给了她。

因为这部影片,波特曼一夜成名。

在电影史上的所有童星中,波特曼是最独特的一个。她不像秀兰。邓波儿那般以欢乐歌舞取悦观众,也不像《哈利・波特》中的赫敏扮演者艾玛・沃特森以一头金发赢得粉丝,她的早熟、镇静甚至是冷酷征服了很多观众。多年后,波特曼回忆童年时说:“我一直都想快点长大,希望我的言行举止能像大人一样。”

但影片中小女孩与中年男人之间暧昧的感情却引发了不小的争议。一些访谈节目也反复批评影片会对青少年造成不良影响,这些言论和抨击虽然并不针对波特曼本人,却足以让12岁的小女孩心惊胆颤。与此同时,波特曼的片约也大多和玛蒂尔德属于同一形象。

“我不想在12岁时就被人当成性幻想对象,所以我选择走上相反的道路。”

波特曼选择了继续学业,她的父母也支持她的决定,母亲甚至为她聘请了专业的经纪人。

在她名声大噪后,父母没有疯狂地利用女儿来捞世界,而是想方设法把年纪尚小的她保护起来,比起涉足影坛,他们更支持女儿向着心中的名牌大学而努力。为了避免追星族的打扰,她改用祖母的姓氏“波特曼”代替自己原来的“赫许勒”。

因为是独生女,波特曼从小就与父母的关系格外亲近,这也就能理解为什么她的父母总是结伴出席她每一部电影的首映礼。当医生的爸爸给了她过人的学习能力,当艺术家的妈妈则赋予了她敏锐的艺术直觉。从儿时起,波特曼便努力朝着父母期望的方向努力,她从不会去接拍那些让父母感到不舒服的影片。对她而言,让父母感到快乐与骄傲更加重要。“如果冒犯他们,我会比失去某些愚蠢的影片中的角色更让自己生气。”也因此,波特曼从小被认为是“乖乖女”。但请不要认为她是毫无主见的孩子,父母只是给出一些建议,她自己会做出最后的决定。波特曼在一次采访中坦言,自己和其他小孩不一样,“我比较有野心,我知道我喜欢什么,想要什么,所以我很努力。我是个很稳重、认真的孩子。”

做聪明的女人

眼下最火的电影《社交网络》中有这样一段台词:“哈佛出了19个诺贝尔奖得主,15个普利策奖得主,2个未来的奥运选手,还有1个电影明星。”这个电影明星就是娜塔莉・波特曼。

波特曼18岁的时候,《名利场》杂志发表评论说,她完全有希望成为总统,因为她不仅颇具表演天分,而且门门功课都是A。不久后,波特曼同时接到了耶鲁大学和哈佛大学的录取通知书,经过权衡,她最终选择了哈佛大学心理系。

不同于其他明星总是标榜自己身上任何一个值得炫耀的亮点,对于上哈佛一事,波特曼一直非常低调,甚至一度不肯承认自己在哈佛读书,为的是回避一窝蜂的影迷,“我不想影迷来访。我听说当年波姬・小丝在普林斯顿时,每年有好几百人去探访。我不想也落得这种下场,因为我不愿意与陌生人交往。也许有人觉得我这样做不太礼貌,但我确实不需要这样的交往。”

波特曼更喜欢和同学打成一片,她努力成为精英,也尤为喜爱精英人物。她曾不无自豪地说:“我的同学当中,有人曾和大提琴家同台演出,有人曾出过诗集,还有些人是奥运会选手。”

对波特曼来说,只有和这样的精英人物在一起,她才能找到自我价值:“当人们把你称为美女,你在他们心中就只剩下了外貌,你的人格魅力和智力都变得不那么重要了。所以到哈佛大学的学习对我来说格外重要,因为只有和这些异常优异的同学在一起,我才能看到真正的自己。”

很多童星出身的好莱坞明星频频登上花边小报头条时,波特曼却始终保持着理智、正统的公众形象。狗仔队们费尽心机,也只拍到她牵着约克夏爱犬散步的照片罢了。是保密工作做得好?还是洁身自好?我相信你会在心里暗暗评判。或许有人会觉得波特曼有些傲慢,没错,这个哈佛毕业生竟然说,电影只是自己的副业,甚至认为电影会妨碍她进行心理学方面的研究。“做个聪明的女人,而不是愚蠢的电影明星。”这是波特曼对自己的要求。

在波特曼的心底,她更想成为梅丽尔・斯特里普那样高贵优雅的人。她认为梅丽尔优雅得不同寻常,虽然没有人把她当做性感的标志,但即使她日渐老去,也仍然是一个有趣的人。波特曼认为,那些只关注自己身体的演员,可能会红极一时,但很快就会失去一切,因为青春不能永驻。

基于这些理念,波特曼做出的选择总是特立独行。个著名的例子便是她曾推掉电影《洛丽塔》和《罗密欧与朱丽叶》的邀约,而去出演舞台剧《安妮・弗兰克的日记》。她把整整一年的时间献给了这部舞台剧。在她每场演出结束后,她都需要用一小时来向观众谢幕。

也因此,她的好友,《偷心》的导演尼古尔斯这样评价她:“波特曼的头脑远远超过她的美貌。”

我只在乎自己在创作中快乐与否

对童星来说,即使年少得志,长大成人后依然不可避免的命运是担任配角。波特曼也不例外,成年后的她出演的20多部影片中,大都担任配角。她隐藏在大牌导演和演员的光环下,比如在迈克尔・曼的《盗火线》中出演艾尔・帕西诺的继女;在《火星人攻击地球》中出演杰克・尼科尔森的女儿。大量的配角使她一度陷入了“片红‘人不红’”的境地。不过,她的配角表演却在专业领域大受好评,在朱莉娅・罗伯茨与裘德・洛等主演的电影《偷心》中,波特曼扮演了一名疯狂的脱衣。影片中,她虽是大腕们的陪衬,却获得了第77届奥斯卡奖最佳女配角提名,并赢得第62届金球奖最佳女配角奖。

当然,这并不是说波特曼就不擅长当主角。看看她

出演女王的《星球大战前传》和剃光头出镜的《V字仇杀队》,你就会知道,当镜头聚焦在波特曼的面孔上时,她会绽放出一种怎样夺目的光芒。

回首波特曼的从艺之路,可以发现她不是十分善于经营自己。波特曼显然是那种希望以才华惊人,并靠艰苦磨练打拼出一方天地的女演员。

让波特曼摘得奥斯卡影后桂冠的《黑天鹅》并不是部讨巧的电影,影片讲的是芭蕾舞演员尼娜从配角晋升为主角,却因为过度焦虑不断自残,并为演出付出了生命代价的故事。

波特曼的表演好似一夜之间回到了十几年前,尼娜身上带着和“杀手”中玛蒂尔德同样的冰冷与柔弱、偏执与狂热。波特曼在演技上的“回归”基于她与角色问的惊人共鸣。她说:“虽然我不像尼娜那样为了舞蹈而节食和自虐,但我很理解她,她仿佛就是我的写照。小时候我也拼命地取悦家长和艺术指导,这令我很是痛苦。但在某一天,我突然就放下了这一切,我变得只在乎自己在创作中快乐与否。”

因为这部精心打磨的片子,波特曼在这个颁奖季收获了约16个最佳女主角奖杯,除奥斯卡影后桂冠外,还包括,第68届金球奖剧情类最佳女主角,2011英国电影学院奖最佳女主角,2011美国电影独立精神奖最佳女主角,第17届美国演员工会奖最佳女主角,第16届广播影评人协会电影奖最佳女主角,2010伦敦影评人协会奖银奖最佳女主角等等。

他给了我人生量重要的角色

2010年圣诞节后的第一个工作日,波特曼突然通过经纪人对外宣布:“我,娜塔莉・波特曼怀孕了,即将和本杰明订婚。”

这次结缘,也要感谢《黑天鹅》,本杰明・米莱皮耶是影片的编舞指导,今年33岁,出生于法国最有名的葡萄酒产地――波尔多。在西方舞蹈界,他堪称顶尖巨星式的人物,而且论名气论排行,绝不输于波特曼在好莱坞的地位。目前,他是纽约芭蕾舞团的首席领舞者。

波特曼和本杰明的认识,大概要归功于本杰明一时兴起的“玩票”。当时,本杰明结识了《黑天鹅》的导演达伦・阿罗诺夫斯基,后者对于电影和音乐的独特认识,让本杰明相信《黑天鹅》不会是一部平庸的芭蕾电影,从而决定加盟该片,饰演片中跟尼娜搭档跳舞的那位王子,此外,他也担任该片的编舞指导。于是,就这么跳着跳着,王子跟“天鹅公主”童话般地恋爱了。

波特曼与本杰明・米莱皮耶迅速坠入爱河,并很快怀孕。波特曼的择偶眼光又一次令她与好莱坞的风气相去甚远:日进斗金的大牌演员、导演、制片人似乎都不对她的胃口,她更青睐纯粹的艺术家。

波特曼不喜欢那些关心自己体重和外貌的男人,“我更喜欢有着男子汉气质、有充分自信、不断追求自己人生目标的男人。”波特曼对恋爱怀孕的喜讯并没有低调处理,她这样解释其次的高调:“我并不喜欢和陌生人分享我的私生活,但这次怀孕真是令我太开心了。”

在获奖感言中,波特曼称未婚夫为“我美丽的爱”,她表示:“他已经给了我人生最重要的角色。”

找到你影评范文第5篇

如今,越来越多的电影开始通过电脑进行数码化制作,最后存在硬盘里,送到你家附近的影院,或者传输到你指定的大小屏幕上。这毫无疑问是一场电影革命,其影响之深远,堪比当年有声片、彩色片以及电视的问世。无论这些改变是不知不觉还是显而易见,数码技术都已经给我们看电影的方式以及电影本身带来了变化,从用数码相机拍摄的低成本电影,到满是电脑生成画面的豪华大片,无不是这场革命的产物。为此,《纽约时报》首席电影评论人曼诺拉·达吉斯和A·O·斯科特为这个越来越重要的造梦工具展开了讨论。

A·O·斯科特:在让-吕克·戈达尔1986年的影片《导演的坚持》中,一位电影导演(由戈达尔本人饰演)表示:“拍电影最难的地方,就是扛盒子了。”那些如今渐渐被当成古董的金属盒子是用来放置已经曝光过的胶片的,那个时候,胶片是这种艺术形式的实体存在。然而,在现今的数码电影里,带着硬盘到处走,或者把数据上传到服务器,恐怕是习以为常的事情了。那些笨重的胶片盒,属于机械化的过去,它跟放映机的嗡鸣、输片齿轮的震颤一起被封存了起来。

是该哀叹、庆贺还是无所谓呢?那些前数码时代的玩意——打字机、唱片机、书本和报纸——往往是漂亮的。但可以说,它们的魅力不足以扭转被淘汰的命运。事实上,无论是对艺术家还是消费者,新都很有诱人之处。主流制造商正在逐步停止35毫米摄影机的生产。接下来几年里,数字放映机不但会在大型影院普及,还会进入老片和艺术片院线。一种共识正在形成:胶片的日子已经到头了。如果真是这样,导演还可以叫“电影制作者”(filmmaker)吗?或者,这个头衔是不是该留给那些坚守传统的人,比如在新片《大师》中坚持使用70毫米胶片的保罗·托马斯·安德森?

曼诺拉·达吉斯:虽然有人急着要把胶片埋葬,尤其是大制片厂,但它还没死呢。胶片没有必要消失,它非常好用,一百多年来一直很好用。数字技术和工具正在改变电影,但无论它们多么诱人,都不至于让胶片的退出成为必然或自然的事。16毫米摄影机很酷。35毫米胶片的画面让人叹为观止。在有关胶片终结的讨论中充斥着一种缺乏依据的技术决定论,同时也掩盖了一个事实:这种材料之所以正在被淘汰,并非因为数字技术更优越,而是这种转换对成本控制更有利。

胶片的终结不单纯是个技术上的必然;还有经济上的考量(包括数字版权管理)。2002年,七家大制片厂联手成立了数字电影倡导组织——其中一家后来退出了,该组织的使命是“建立和记录数字电影开放式体系结构的推荐规范,确保统一的、高水准的技术性能、稳定性和质量控制”。这个组织成功地制定了一套技术参数,要求所有打算和制片厂合作的人——从软件开发者到硬件制造商——必须遵守。正如理论家大卫·波德维尔所说,“影院从35毫米胶片到数字格式的转制,是针对一个需要大量输出、饱和覆盖、迅速周转的行业设计的。”他进一步提到:“在这种震慑式的商业策略下,把电影放在胶片里似乎是一种浪费。”

A·O·斯科特:如果说影院向数字放映的转型受到了一股自上而下的资本力量驱使,那么与此同时也有一股自下而上的潮流在推动数字电影的崛起。

从古到今,艺术家都是根据他们的目的来选择任何可能的工具的,他们会把新技术应用到他们自己的创作中。电影的艺术革新往往是存在一个技术性因素的,这一点不需决定论者多言。《公民凯恩》中那些震撼的深焦构图,是跟新型镜头有关的,但摄影师格雷格·托兰德的才华是不言而喻的。1950年代末出现了重量相对比较轻的肩扛式摄影机,真实电影(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法国一批纪录电影工作者成立的一个电影流派)的纪录者和新浪潮的电影作者们才有机会捕捉到生活的实感。安东尼·多德·曼特尔(丹麦著名摄影师)的许多道格玛95影片以及丹尼·鲍尔的僵尸惊悚片《惊变28天》都在数字媒材的局限中找到了诗意;亚历山大·索库罗夫的《俄罗斯方舟》用“斯坦尼康”在冬宫博物馆内拍摄了一个90分钟长的单镜头,是数字技法的代表作;还有迈克尔·曼的《借刀杀人》中那段洛杉矶夜景,以及史蒂芬·索德伯格的《切》中的山区游击战场——后者的拍摄完全倚靠轻盈、机动且相对廉价的Red摄影机。只要方法得当,即使是脏乱、模糊的色彩也是可以摄魄的,更小、更轻的摄影机可以带来一种令人眩晕、震颤的亲密感。

胶片的颗粒、光泽、色彩和色调范围至今仍是数字电影无法比拟的。用一台音质卓越、灯泡光能强劲的放映机,把一部干净的洗印片投射到大银幕上,还有什么比这更让人开心的呢?我看过很多老电影的拷贝都经过拼接,满是刮痕,色彩黯淡,声轨也残破,要么就是录像带——另外还看了不少本地老片影院或录像租赁店都没有的东西。但我享受其中,我那痴迷于电影的青春期就是这样渡过的。

曼诺拉·达吉斯:我们现在说的可不是某种材料的消失——油彩、水彩、丙烯或水粉——而是一种本体论和现象学意义上的深刻转变,是要改变一种媒介。你可以用油彩或水彩创作一幅画。电影则不然,自诞生以来,电影在绝大多数时间里都是通过摄影机中机械传动的感光胶片(起初为赛璐珞)进行拍摄的,胶片经过化学处理后变成洗印片,然后在发行商和影院的全权掌控下,用放映机在影院里为观众放映洗印片。柔软的胶片、摄影机和放映机一起成为现代电影的基础:就是这部分把静态的照片变成运动画面的。在过去十年里,数字技术改变了电影的制作、发行和消费方式;胶片的终结只是一场大规模转型的一部分。

我不反对数字技术,不过我也更喜欢胶片:我爱胶片的颗粒感和画面的质感,只要不是太差劲,都会比数字片更有吸引力。是的,只要导演——我能想到的有索德伯格先生、曼先生、戈达尔先生、大卫·芬奇和大卫·林奇——和放映师是行家,数字片也可以很精彩(我遇到过多次数字放映的故障,比如画面停住或出现锯齿)。我讨厌很多数字电影在视觉上有种不易察觉的丑陋,包括有些会去模仿胶片的效果。由于成本压缩,以及从业人员跟不上技术变化的脚步,我们已经淹没在丑陋的数字片里(无论是用胶片还是数字技术拍摄,状态稳定的胶片始终是电影保存的首选媒材,数字技术的多变性就是导致落选的其中一个原因)。

那种单薄、画面不干净、出现马赛克或者轮廓突兀的电影,我们实在看了太多了,它们都没有胶片的那种丰富的密度,色彩往往也不理想。我对灰不溜秋的肤色已经烦透了。数字电影的影响还包括手持拍摄手法的大量使用,这一点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数字器材有相对较好的便携性。与此同时,数字后期制作和剪辑还导致叠画(dissolve)的数量大幅提升。叠画原本是在摄影机内进行的,或者用光学打印机,但现在你需要的只是一个剪辑软件,点一下鼠标就完成了。这改变了镜头的完整性,同时也改变了蒙太奇——用爱森斯坦的话说,蒙太奇就是镜头与镜头的碰撞。在导演的叙事方面基本上还是一成不变(这真是不理想),不过现有的改变已经够剧烈的了。

A·O·斯科特:数字技术已经形成了新的视觉陈规,新方法来拍出的电影感觉不高级,这一点我同意。但是大烂片任何时候都会有,多数的电影人和其他的艺术家会用最新的技术去实现一如既往的平庸,这一点是亘古不变的。然而,有那么一些人发掘出了新的美学可能性,推动这个年轻的艺术形式向前走。

这里有一个有趣的哲学命题:这种艺术形式是否——或者说在多大程度上——还是原来的那个形式?用数字技术制作和发行的电影叙事,是否会大幅偏离我们原本熟知的“电影”,以至于看不出两者之间存在任何亲缘关系?这种新型的数字电影是会把旧电影彻底吞没,还是继续保持两者的共存?虽然变革已经很剧烈,我们在相当程度上还是处在一种初级阶段。

曼诺拉·达吉斯:电影的历史,就是技术革新和风格变换的历史。新设备和叙事技巧的引入,改变电影的视觉和听觉效果,从而激发进一步的变革。把胶片淘汰出去,是否会对电影本身带来改变?我们不知道。从电影自身的前后差异看,也许1938年的那次转变要更剧烈,也就是从派拉蒙公司决定投资一家开风气之先的电视公司那一刻开始。到1950年代末,在电视上看好莱坞电影对美国人已经是家常便饭。他们已经习惯了电视的便利——家用录像那几十年未曾改善的烂画质证明了这一点——这种便利变得越来越重要,已经超越了画面尺寸或其他任何一种特性。

找到你影评范文第6篇

关键词:SNS;人人网;“使用与满足”理论

20世纪60年代,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米尔格伦提出了“六度分隔”理论,就是说想要认识一个人,通过朋友找朋友的方式来找认识他的人,最多只需要六个人。SNS的全称为Social Network Service,即社交网络服务。依据六度分隔理论,用户可以通过认识朋友的朋友来扩展自己的人脉,运营朋友圈的朋友。近年来,众多SNS网站,如人人网(原校内网)、开心网、朋友网(原QQ校友)等,在高校校园悄然走红。

作为中国最早的校园SNS网站,校内网成立于2005年12月。2009年8月,校内网正式更名为人人网。目前,它已经成为国内颇具规模的交友社区类网站。调查显示,人人网已经拥有超过1.7亿的注册用户,月度活跃用户为3100万,成为Web2.0时代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大学生互动社区。

一、人人网的优势和传播特征

(一)人人网的优势

人人网建立之初最显著的特点之一就是要求用户提供特定大学的IP地址或使用大学的电子邮箱来进行注册,这样一来就保证了注册用户绝大部分都是在校的大学生。用户注册后可以状态、上传照片、撰写日志等。网站还鼓励大学生用户实名注册、上传真实照片,目的就在于消减网络匿名性所带来的安全感缺失,让大学生在网络上也能充分体验现实生活中的乐趣。

人人网具有强大的搜索功能是一个强大的“怀旧求新”的交友平台。高校BBS严格的封闭管理系统使大学生离开学校后无法登录校园BBS,人人网满足了已毕业大学生的“校园情结”;同时,传统校友录网站重集体轻个人理念的限制,使大学生更加青睐校园SNS。就这样,以人人网为代表的校园SNS在中国迅速流行起来。

2010年底的一份调查报告指出,在不提示品牌名称的情况下,有三成以上的SNS用户首先想到人人网,遥遥领先于其它SNS网站,可见人人网在用户中的心里占有率极高。在SNS社区使用情况上,人人网更是以绝对优势成为行业的冠军品牌。最近半年内,有近五成的用户使用过人人网,在曾经使用率方面位居所有SNS网站首位。在最常使用率的对比中,人人网依旧以30.8%排在首位,并且具有相当高的用户忠诚度。

此外,报告同样对SNS的用户行为和用户特征进行了分析。在用户行为上,SNS网站呈现出用户黏性高的特点,接近六成的用户每天都会访问SNS网站,并以年轻化、高学历、学生群体为主。

(二)人人网的传播特征

1.以实名制为核心,强调真实性。强调真实是人人网的一大特点,通过熟人寻找熟人,传受双方都具有双向选择性。用户选择好友的标准一般是相似的兴趣爱好、生活圈以及相近的地缘关系。好友关系一旦确立并相对稳定之后,用户就必须要对自己传播的信息承担一定的责任,因为不真实的信息可能会使自己被其他好友孤立与排挤。

人人网的出现和迅速走红,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前大学生群体对网络真实性的呼唤与渴求,同时也反映出大学生群体对待网络的态度渐趋理性与成熟。随着网络社会化应用的发展,网民对网络的要求越来越高,不再仅仅局限于娱乐等方面,而是希望其能对自身的工作及个人的发展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支撑和帮助[1]。

2.以用户为主导,提供展示平台。在通常情况下,网站的内容是由编辑来安排的,但是,在人人网上更多是用户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偏好来决定。用户成为内容的主宰者,而不再是完全被动的接受者。人人网的内容指向明确,这样一来,一方面可以激发主动型用户参与内容生产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又可以使被动型的用户更容易得到个性化的满足。更重要的是,由于个体在内容之间起着穿针引线的作用,内容与内容的关系变得更为多样化,人与内容的关系也变得更为自由、灵活[2]。

如今,网络越来越成为人们塑造自我形象的一个重要平台。与传统网络社区不同的是,人人网更多的是通过用户所提供的各种信息,来展现一个人的形象与思想,它实际上也成为了人们进行形象塑造的一种手段。

3.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相结合,人际关系“重新部落化”。在人人网中,信息主要是通过人际传播方式进行扩散的,即以人际传播为出发点,经由群体传播和群体间传播,最终实现大众传播。这就成功地将个性化信息以大众传播的方式进行扩散,成为真正展现自我价值的“自媒体”;但同时凭借着好友关系的保障,个性化信息可以得到快速、大规模的传播,又使其具有了大众传播的效果。

网络的出现,使人际传播进入了一个完全不同的时代。然而,早期的网络人际传播只是单纯地扩大了虚拟世界的人际关系范围,而现实世界中的人际传播范围却逐渐缩小。但是,SNS的出现逐步打开了封锁人类的“盒子”,使人际关系“重新部落化”,并日渐实现了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融合。

二、大学生对于人人网接受过程中的“使用与满足”

(一)“使用与满足”理论

20世纪40年代,美国兴起了“使用与满足”理论研究,该研究的焦点集中在受众对媒介的接触活动极其深层次的心理动因。它把受众成员看作有着特定“需求”的个人,他们的媒介接触活动是基于特定需求动机来“使用”媒介,从而使这些需求得到“满足”的过程[3]。

(二)大学生使用人人网的需求分析

卡茨、格里维奇和赫斯从关于大众传媒的社会及心理功能的文献上选出35 种需求,并将其分为五大类:1.认识的需要;2.情感的需要;3.个人整合的需要;4.社会整合的需要;5.舒解压力的需要[4]。下面将结合以上几点对大学生使用人人网的需求进行具体分析。

1.满足认识的需要。相关调查显示,大学生愿意通过网络了解外部世界的变化,获得与自己间接或直接相关的信息,从而更好地指导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互联网上存在着海量信息,大学生通过人人网的平台可以获得新信息、学到新知识。

2.满足情感的需要。大学生是一个情感需求较强的群体。他们渴望与他人沟通情感,但在现实中又很少可以进行“面对面”式的交流,而网络传播则给他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结识朋友的方式。借助人人网的便利优势,结识新朋友变得更为简单。通过自己的好友,不但可以找到你们共同的朋友,还有机会认识朋友的朋友,轻轻松松就可以扩展人际交流的圈子。随着交流与沟通的不断加深,大学生们对于关爱理解的情感体验也就得到了满足。

3.满足自我确认的需要。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按照由低到高的顺序把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最高层次即是自我实现的需要。现实中这类需求很难得到满足,而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则成为可能。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个渴望展示的舞台,人人网让大众成为记者、成为作家。在一个完整的传播过程中,用户自我确认的效用得到了充分满足[5]。通过人人网这个自我展示平台,大学生可获得高度的自我认可和个性体现。

4.满足社会关系的需要。网络的出现为人际交往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平台,它打破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在某种程度上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在这里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意见,同时也能保证某种程度上的安全,而这在现实社会中是很难达到的。因此,虽然网络是虚拟的,但它提供的这种真实感,让用户得以在安全隐秘的网络氛围下建立起十分紧密的朋友关系。同时,现实生活中的人际关系和人脉资源通过人人网也得到了更为便捷的巩固与整合。

5.满足娱乐、缓解压力的需要。作为一个年轻的群体,大学生的私人空间日益狭窄,现代社会紧张的生活节奏在无形中也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这些压力一旦得不到舒解,就可能转变成心理压抑,因此及时找到一个宣泄情绪的途径对于大学生来说尤为重要。人人网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休闲娱乐、排解压力和焦虑情绪的极佳平台,帮助他们“逃避”日常生活中的种种压力,带来情绪上的解放感。

(三)大学生从人人网获得的满足

1.人人网满足了大学生对于展现个性的要求。Web2.0时代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就是去中心化,对于年轻的大学生来说,彰显个性的要求日益凸显。人人网设置的各类组件如分享、应用、小站等适用于不同的受众,它本身并不会将这些组件强制添加到用户的首页上,用户在注册之后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偏好来进行选择,这种自主参与的方式也恰恰迎合了大学生在网络中充分展示个性化的新要求。

2.人人网使大学生获得了群体归属感。人类的社会性通常表现为人们以群体的形式进行活动,因此,人们如果想要获得某种程度上的满足,都不能脱离一定的群体。群体是满足个人需要的重要手段,是个人信息来源和社会安全感的提供者,是个人自我表现的场所和手段[6]。在人人网上,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择加入不同类型的小团体,在成为群体成员的同时,也就获得了相应的归属感。

3.人人网是大学生自我表达和社会参与的重要途径。大学生往往具有很强烈的自由表达的愿望,并且渴望参与社会事务,网络为他们提供了实践的平台。在人人网的讨论区,围绕着各种焦点话题,大学生可以各抒己见、畅所欲言,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在这个过程当中,大学生在自我表达和社会参与上获得了满足,反过来这也推动了人人网的发展。

三、结 语

尽管人人网的迅速流行具有多方面的原因,但不可否认大学生的积极参与至关重要。受众即市场,人人网争取到广大的大学生群体,是它获得成功的重要保证。从另一个方面来看,大学生在使用人人网的过程中也获得了不同程度的满足。这两者密不可分,相互推动,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能向群.SNS:网络人际传播的现实化回归[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

[2]李游.SNS的传播学特征及价值解析[J].当代传播,2009(3).

[3]刘琰.关于“QQ”中“使用与满足”理论的初步调研[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9).

[4]安佳.“使用与满足理论”在SNS网站的应用[J].新闻爱好者,2009(12).

找到你影评范文第7篇

关键词:模仿游戏 传统文化 传奇人生 艾伦・图灵

电影《模仿游戏》(The Imitation Game)改编自安德鲁・霍奇斯编著的《艾伦・图灵传》,以倒叙方式,从艾伦・图灵(Alan M. Turing)的学生生涯,到1939年残酷的二战时期授命协助盟军破译密码,历经曲折,获得成功,但最终因受传统文化影响的同性恋罪名而备受迫害的传奇人生(1912-1954)。该片于2014年11月14日在英国上映,2015年7月21日在中国大陆上映,获得第87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改编剧本奖,以及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女配角等7项提名。截止2015年5月14日,该片全球累计票房达2.19亿美元;截止2015年10月26日,该片全球累计票房达2.27亿美元。该片将英国传统文化、解码机的成功研制、二战战局的扭转及艾伦・图灵的悲惨命运相结合,展示了艾伦・图灵作为社会人在其心灵深处无法割舍的情感寄托,作为自然人即使在战争和无知的时代也难以泯灭的人性美。

一、追寻背离传统文化寻觅“真爱”

在清一色的男子中学,艾伦在数学方面表现突出,但似乎由于太过聪明而受到班里同学排斥、孤立。有一次,他被同学用钉子钉在木板下面,这对他孤僻的性格产生了直接影响。但幸运的是,艾伦遇到了同学兼众生的挚友――克里斯托弗・马尔孔。克里斯托弗在艾伦被人排斥或欺负时,表现的不仅仅是对他的同情,更是一种深层次的理解,正如他所认为:“他们打你不是因为你比他们聪明,而是因为你和他们不同。”这似乎说明了克里斯托弗对艾伦缺乏基本的社交技巧、性格过于孤僻表示理解,同时也暗示了克里斯托弗对艾伦有男生不该具备的特质、可能让人无以言表的情感趋于认同。但是,这也似乎暗示了在那个“恐同”年代,对同性感情过于依赖,可能会招致严重的惩罚:克里斯托弗因为肺炎死亡,艾伦接受化学,孤独终生,自杀身亡。

然而,克里斯托弗对艾伦极其关心,引导他走进神奇的字谜游戏,启发了他对破解数字游戏的神奇之旅,他的出现无疑填补了艾伦孤僻的青春期,甚至引领他直达科学巅峰的康庄大道。随着时间流逝,艾伦对“谜”一样的密码传递只有彼此才理解的信息,久而久之,这种新奇变成了心理上的严重依恋,他对于克里斯托弗的感情不再是男子学校少年间单纯的友谊,而是逐渐转变为同性间的爱情。经过假期漫长的等待,开学之初,图灵手持用密码写成的“我爱你”的卡片在默默等待克里斯托弗的到来。遗憾的是,等到最后一个同学也没有等到挚友的到来。取而代之的是,校长叫他去办公室,才得知挚友克里斯托弗因为肺炎已经离世,艾伦强忍极度悲伤。用只有自己和挚友才能懂的密码写的表白未能及时送出,象征着在那个时代对于同性的感情无以言表的尴尬,同时也再次暗示世人对同情的无法理解。艾伦对生涩的同性感情过分依赖,无人知晓,当然无法得到适当的引导和疏解,这为他后来的人生悲剧埋下了伏笔。

针对纳粹德国“Enigma”机,艾伦制造的密码解码机实际的名字是“Bombe”,不是挚友的名字“Christopher(克里斯托弗)”,编剧虽然虚构这一部分,但也事出有因,运用夸张的艺术手法展现了图灵对克里斯托弗真实存在的同性感情,为剧情的发展做了良好的铺垫,为艾伦人生的悲剧画上了浓重的一笔。当成功破译“Enigma”而拒绝与女主人琼结婚后,被宣布为同性恋并被英国政府注射药物迫害后,密码解码机“Christopher”成为了艾伦人生最后的灵魂“伴侣”,因为他认为自己“不是一个人”。当时的英国,同性恋被法定为一种罪行,因为同性恋“伤风败俗、不可容忍”,这与先前遭受同学打击、排斥异曲同工。但当他坦然接受惩罚后,他却更倾向于认为密码解码机“Christopher”有思想、有灵魂,“她”的陪伴是温暖的,是可以信赖的。[1]虽然艾伦为了同性恋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但他对同性“真爱”的奢望从未终止。

另一方面,艾伦虽然对琼・克拉克女士求婚,遗憾的是,未能成为其真正意义上的“爱情”。首先,艾伦确实表现出喜欢琼・克拉克。为了缓和艾伦与同事的紧张趋势,琼・克拉克故意跟他的三位同事打招呼,而当同事休・亚历山大过来跟琼・克拉克打招呼并邀请喝酒后,艾伦和琼・克拉克进行了一番对话。艾伦说“他喜欢你”“你故意让他喜欢你的”,眼神里透露出一个男人“吃醋”的无奈。其次,对理想的追求迫使艾伦向琼・克拉克求婚。随着剧情的发展,“Enigma”破译依旧无法进展,艾伦焦头烂额时,琼・克拉克找到艾伦,说她“25 岁,未婚,独自一人”,父母要求她回家。根据当时的社会背景,不允许一个女性独自在以男性为主的场所工作,艾伦只好对琼・克拉克的父母说她是去做秘书的。但是,当琼・克拉克的父母认为她这么大还是一个人在外工作时,琼・克拉克也只好突然宣布退出,艾伦为了挽留琼・克拉克只好隐瞒自己的同性恋取向而向她求婚。最后,艾伦迫于压力解除婚约。无论是斯图尔特・孟席斯还是彼得都知道了艾伦曾经的同性恋经历并以此威胁,艾伦找到琼・克拉克坦然承认自己是同性恋并要求解除婚约,琼・克拉克似乎对艾伦的同性恋行为表示默认同意,但出于对琼・克拉克的安全和幸福考虑,艾伦还是选择“离开”。

二、执着追求理想的“传奇人生”

一个人对理想的追求无论多么执着,千万不能无视团队精神。密码破译团队见面后,艾伦将办公桌单独设在一个角落,拒绝和他人合作。电影中彼得问大家“谁饿了吗?我们去吃午饭”其实是想邀请一起去吃饭,但他没有回应;当大家一起出去吃饭时,艾伦却说“我饿了”“能帮我带些汤吗”,结果大家也无人理会他。情节切换到艾伦拿着信找到丹尼斯顿指挥官时,他说“你的破译者同事拒绝和你共事,他们提交了正式投诉”,但艾伦还是坚决要求丹尼斯顿指挥官帮助购买零件和设备,讲述了理由,认为团队以人工计算来破译是徒劳的,并直言“炒了一起共事的同事”,将节省的费用购买“机器”的零件和设备。见丹尼斯顿指挥官不肯购买,他追问丹尼斯顿指挥官的上级是谁,这是丹尼斯顿指挥官告诉他是英国时任首相温斯顿・丘吉尔,并且告诉了详细的地址。艾伦没有罢休,他追上斯图尔特・孟席斯,请求将新信转交时任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当获准同意购置设备并委任负责人时,他当即开除两位同事,认为他们是“菜鸟般”的译码者,其他三位同事则认为他“太残忍”,进一步激化了他与团队的矛盾。这时,站在旁边的斯图尔特・孟席斯也问他“你在学校受欢迎吗?”,对艾伦的处事方式表示很难理解,但这对艾伦后续的处事方式起到了一定的引导作用。虽然艾伦对理想执着追求、对成功的信念无比笃定,但他忽略了同事,无视团队,缺乏基本的社交技能。

随着琼・克拉克女士的介入,逐渐调和他与同事的关系,大家逐渐开始帮助艾伦。首先,当他和琼在草地上讨论时,同事休・亚历山大走过来告诉他“如果把电线设对角线穿过插件版模型会让转子速度快500倍”,艾伦开始欣赏同事,说明大家对他的研究还是认同的。其次,当丹尼斯顿指挥官携士兵破门而入,关闭机器并扬言开除艾伦时,同事休・亚历山大第一个站出来表示,“如果开除艾伦,必须开除我”,因为“他是对的”,接着另外两名同事也做了上述表示。丹尼斯顿指挥官对大家的一致举动很惊讶,但至少说明密码破译团队对艾伦信念和理想是绝对支持的。看到大家都支持自己,艾伦流出来泪水,感恩的人性展露无遗。最后,当艾伦在酒吧受到海伦女士的启发,疯跑回实验室开启、调试、运转设备时,大家真正作为一个团队通力合作,并最终破译密码成功。

电影接近尾声时,不忘同事友谊的琼・克拉克女士在艾伦的寓所见到他得知:受传统文化影响,英国当时的社会对同性恋有着非常残酷的制裁,要么被关进监狱,要么被政府强制进行化学,即注射雌性激素。为了能够继续追求理想,进行科学研究,虽然他自己知道严重的后果,但艾伦还是选择了注射雌性激素。在长达一年的时间里,雌性激素各种副作用产生了严重后果,如艾伦的不断发育,这使艾伦身心受到重大创伤,与最后命运的终结有直接关系。[2]影片结尾处,艾伦颤抖的双手、难掩的哭泣与琼・克拉克的会话形成鲜明的对比,在观众感受人性的温暖与人间真情的同时,我们也不得不感叹艾伦是用自己的行动甚至生命完美诠释了他美好的人性。如此对待对理想执着追求、对二战结束有不可磨灭作用的功臣,让人感受到人性的丑恶。[3]

三、幸遇改变人生的“传统女性”

该影片中女性的出现对剧情的发展举足轻重。琼・克拉克女士虽然面试迟到,但其天赋让她在艾伦选拔“Enigma”破译成员的考试中脱颖而出,二人开始出现交集。当琼・克拉克听说艾伦因为被假想为间谍郁闷时,她找到实验室说:“我有个主意可以让你振奋起来”。然后,镜头逐渐切换到酒吧琼・克拉克引导艾伦与同事和谐相处的场景。经过一番对话,琼・克拉克告诉艾伦:“不管你多聪明,Enigma总比你聪明。如果你想解开这个难题,你必须要得到一切可能的帮助。”此后艾伦“带苹果”给同事,说明琼・克拉克的引导是正确的。正是这种引导,让艾伦的处事方式发生了质变,让这种关怀传递下去。然而,影片开始时,指挥官丹尼斯顿与前来应聘的图灵有一段简短的对话,当丹尼斯顿指挥官问艾伦“为何想为政府工作”时,艾伦回答“其实,我真的不想”“我是暴力不可知论者”“我对政治不感冒”,说明艾伦直率、心地善良。在纳粹德国以势如破竹之势席卷欧洲时,艾伦发出“我们不是在跟德国战争,而是在跟时间战争”的声明,此时艾伦对德军生灵涂炭、草菅人命的战争恶性深恶痛绝,也充分展现了他善良的本性以及对和平的希望。

战争是残酷的,为了保卫家园,无数伟大的“母亲”让自己的儿女赶赴战场、浴血杀敌。自始至终,艾伦的母亲没在电影出现,或许正是缺乏母亲的关怀、安慰与引导,艾伦的人生轨迹发生了逆转,但艾伦对女性的尊重及其善良的本性从未改变。与母性关怀对应的是指挥官丹尼斯顿的冷暴力。自始至终,丹尼斯顿对艾伦冷淡、鄙视、疏远且漠不关心,让艾伦身心受到巨大伤害。当艾伦请求指挥官丹尼斯顿购置设备时,他认为,每一个为政府工作人都是“一个非常大的系统中一个非常小的齿轮”,艾伦作为一个“齿轮”只需要“服从上级的命令”,而不是申请10万英镑去制造所谓破译密码的机器。即使命运对艾伦如此不公,他想到的是如何解决经费问题,对生活充满希望。当截获情报时,丹尼斯顿首先怀疑艾伦,他认为“孤立者、没有朋友或家人、傲慢的家伙”最有嫌疑。影片通过丹尼斯顿再次明确,或许正是因为艾伦从小缺乏家人或朋友的关爱、社会交际能力的匮乏、性格的傲慢等家庭与社会因素,才导致他喜欢、暗恋或依赖同性。最终,因为没有搜到确凿的证据无法逮捕艾伦,但丹尼斯顿警告说:“内政部可以保你,但你迟早要犯错,而我早晚会抓到你,以叛国罪绞死你。”面对如此威胁,如果没有理性的回归,没有善良的本性,没有执着的追求,没有坚定的信念,没有对和平的憧憬,没有同事的帮助,艾伦肯定会退缩。但是,在琼・克拉克的支持、帮助与鼓励下,艾伦不但没有退缩,反而对工作更加狂热,与同事关系更加融洽,对理想的追求更加笃定,对生活充满更多的希望。

当丹尼斯顿指挥官携士兵破门而入欲开除艾伦时,同事力挺反而受到牵连。丹尼斯顿下最后通牒,解码机实验最后期限仅一个月时,他感恩同事又担心同事受连累。但是,研究依然举步维艰,镜头再次切换到酒吧,第二位关键的女性出现――海伦。休・亚历山大与琼・克拉克的同事海伦一见钟情,休・亚历山大想让艾伦帮忙搭线,虽然艾伦不太愿意,但还是跟着走向海伦。此时,彼得想与与艾伦的另一位同事打赌,彼得认为艾伦肯定会搞砸。艾伦被几次提醒,虽然休・亚历山大与海伦是初次见面,但搭讪成功且两人相谈甚欢。当海伦说谈到德国那个勉强算同事的“很纯洁”的男朋友时,她说:“我们俩都会从一个特定的德国无线电塔截取情报,于是我就在德国那边有了个发出那些情报的对应人。每个人发电报的手感不一样,渐渐你会知道对应的那个人发电报的节奏,这是很奇妙的亲密感。”当海伦被问及怎么知道对方有女朋友时,她说:“每一次发信息,都以同样的5个字母开头――Cilly,就认为Cilly是女朋友。”这时,艾伦认为不可能,因为“德国人的规矩应该是每封信的开头以5个随机的字母组成”,在现实的变化中,艾伦逐渐回归理性,研究看到了希望。休・亚历山大邀请海伦去喝酒,此时艾伦如梦初醒,狂奔回实验室,成功破译德军密码。最后,艾伦感叹:“到头来,破译Enigma只需要认识一个德国人就可以。”这与影片开始艾伦的面试环节形成鲜明的对比。为了开个玩笑缓和与艾伦初次见面的紧张感,丹尼斯顿试图问:“马格瑞特(丹的女秘书,第三位女性)有没有告诉你可以边喝茶边等?”艾伦答:“不,她没有。”丹又问:“她显然没有告诉你这是个笑话。” 艾伦问:“她应该说吗?”基于此番对话,笔者认为,马格瑞特应该是艾伦母亲的原型,暗示父母应该引导孩子,可是对于一个缺乏母性关怀的孩子,处事方式不妥、缺乏社交技能或感性地喜欢同性,是不是应该饱受责备?当破译密码大功告成,丹尼斯顿却说:“在你们中有一个德国奸细,在朋友的帮助下找出了德国奸细,成功破解了德国认为最机密的密码。”此时,有这么多同事、朋友的见证,艾伦无需做太多辩解。笔者认为,在经历生活的坎坎坷坷之后,艾伦会逐渐学会与人交际并回归理性,整个过程揭示了一个道理:人与人之间的交际,自己与朋友、家人之间的沟通,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源,一个人很难或几乎不可能完成一件大事,而自己恰恰是失败沟通、交际的受害者。自始至终,或许正是由于女性的关怀,艾伦才进一步彰显了自己本性的善良,传递了更多“正能量”。

四、结语

影片《模仿游戏》令人感动、耐人寻味、发人深省。据历史学家估计,艾伦成功破译德军密码使二战结束至少提前两年,拯救约1400万条生命。英国首相丘吉尔也曾表示,二战以同盟国取得胜利而告终,最应感谢的人是艾伦;2009年,时任英国首相布朗对“艾伦受到的骇人待遇”表示了官方道歉;2013年,伊丽莎白女王公开赦免了艾伦的“定罪”……艾伦虽然实现了从传统文化到传奇人生的跨越,但受制于当时的传统文化,他对真爱的极度渴望、理想的执着追求、对善良本性的恪守,都引发人无尽的思考。

注释:

[1]张艳:《影片的互文性解读》,电影文学,2015年,第3期。

[2]张宁:《与之比较分析》,电影评介,2015年,第15期。

找到你影评范文第8篇

在驱车赶往采访地点的路上,编辑们便接到了陈导的电话,他很有心地询问我们是否吃过早餐,想要为我们准备早餐,语气里带着南方男性特有的温柔和贴心,作为标准的听觉动物,编辑还未与陈导接触,但对他的印象分已经高到破表。

因为采访的当天,陈正道要飞去香港工作,所以十分幸运,这次的采访地点约在了陈正道在北京的住处。编辑们也想透过生活环境,了解到一个更鲜活的80后优秀导演。

“黑框眼镜,圆寸头,舒适的居家打扮,一个很容易用文字勾勒出的80后男孩子。2月的北京,春寒料峭,而陈正道却在自己的家中过着小夏天,一件简单的短袖T恤,赤着脚在干净的地板上走来走去,闲适又自在。脸上蓄着的胡子没有让他显得老成,反而透出几分可爱的神情。

高富帅VS属丝:梦想和缺憾若在,谁都不是高富帅

年轻人自称丝是一种个人的自我认同,带有刚刚好的自卑,刚刚好的自大,面对自己想要的,不再强装自己,每个人都很微不足道,微不足道的同时也勇敢承认自己想要什么。

――陈正道

陈正道在北京的住处,布置得简单而整洁,整体呈现纯白的色调,一走近公寓的大门,便看到玄关处立着《101次求婚》的宣传海报,电视的旁边也放着101次求婚的宣传照片。101次求婚就像陈正道刚刚满月的小BABY,它的影子挤满了陈正道生活的角角落落。

到2013年,陈正道已经在北京生活了2年半,无论从聊天的内容还是新片的讲故事的手法,都可以让人感受到这个32岁的年轻导演已经很好地融入内地,融入北京。

“生活在慢节奏的台北,一年中的一些记忆,虽然很美好,但是我总会忘记他们的先后顺序;在北京你会把每一件事情记得非常清楚,我哪一天在北五环招不到车子,哪一天的北京大雨让我回不了家,哪一天打开门发现,空气已经变成柳橙汁的颜色。”台北对于陈正道来讲就是扎扎实实的小幸福,而北京却是充满心跳的加速度。

将时间拉回到2006年,那时陈正道的标签还是台湾清新小品《盛夏光年》,一个急于想要通过电影表达自己的年轻人。而七年过去,今时今日,打开搜索引擎,输入陈正道的名字,最多出现的字眼是“80后第一个票房过亿的青年导演”,“亿元票房俱乐部的80后新贵”。两张标签之间,无形中也是陈正道的一场丝逆袭之旅。

作为80后导演,“接地气”的陈正道也是“深谙丝之道”,在诠释101次求婚这场爱情逆袭之余,自己也对丝这个文化现象提炼出别样的看法。当大荧幕前的女孩子还在对高以翔这个顶级高富帅心有戚戚焉,陈正道已经将他推进丝的庞大队伍中。“这个世界上没有高富帅,只要你还有梦想或者遗憾的事,你就是一个丝。”陈正道如是说。

天生极具喜剧天赋的黄渤,总能在拍戏的过程中,找到更棒的喜剧点,临场修改剧本和台词便是常有的事情。而对于母语非中文的高以翔,改一句台词足以头疼一整天。这边丝黄老师兴奋地改着剧本,那边我们的高富帅高以翔,满头大汗地窝在片场的角落,一边给经纪人打电话求救,一边让助理帮忙正音,剧本上面都标着笨拙的发音。由于英语中倒装句很多,面对中文台词,高以翔经常不清楚情绪应该放在一句话的哪一个部分,讲每一句台词都很紧张。荧幕上高富帅的大方得体形象背后,隐藏着自己的窘迫和紧张,众人目睹高富帅闪耀登场的画面之时,他已变成一个演技的丝,默默等待自己的逆袭。

小短片VS大制作:越拍越长的胶片

导演不能忘记最幸福的事情是:在你的人生里有那么多的人,坐在一问间黑黑的屋子里,花两个小时的时间,去感受你的生命,听完你想讲的事情,他们能夸奖我,我很开心,骂我,也没有什么不可以。

――陈正道

“小的时候被父母逼着学过钢琴、大提琴、二胡、画画,大学学设计,可终究都是学不好,直到有一天已经成为导演的他在为电影混音的时候发现:自己的构图还蛮漂亮,音乐还不错,突然才明白,之前学画画学设计学音乐,这些半途而废的投资,都是为了今天锻造出一个更好更全面的导演,这些其实都是人生为你安排好的。”回望自己从设计转向影视创作的人生旅途,陈正道用这样一句话做出了一个完美的诠释。

陈正道大学念设计,转向影视创作的契机是一次课后的拍片作业。年纪轻轻半路出家,陈正道许多拍电影的手法都是现场工作人员手把手教出来的,工作人员会不断提醒他“这个镜头是不行的,要考虑光圈、焦距、景深,这样拍出的镜头是剪不出片子的。”

非学院派出身的陈正道不习惯用专业术语和现场工作人员沟通,和他相处久的灯光师总是会吼他:“说人话!”而陈正道也总会用台湾男生嗲嗲的腔调向工作人员卖萌,亲切地叫着“哥哥,姐姐”。

回望自己的成长历程,陈正道承认,自己年纪很轻,运气很好,起点很高,23岁便入围威尼斯电影节青年导演竞赛单元,创造了导演年龄最低的纪录。然而当这个满怀兴奋的学生导演来到当地,走进电影院才发现:观影的现场还是有观众很快就离场,国际影评报纸刊物的评价也不好,竞赛单元里的其他电影好到神乎其神。一个偶然的契机,他和那个竞赛单元的选片人聊天,选片人提到了他人围的原因:组委会认为台湾是一个盛产电影的小岛,台湾有侯孝贤,有蔡明亮,有杨德昌,只要陈正道入围,国际舆论一定会关注,一定会有新闻点,陈正道当时反问:那你觉得我的片子好吗?他笑笑说:你才23岁嘛。

面对《101次求婚》的亿元票房,陈正道也坦言:他常常在想,除去超强的卡司,火爆的话题,给力的宣传,自己的作品票房还剩多少?从20岁出头到30岁出头,对于陈正道来说,最大的成长莫过于勇敢地正视自己,坦诚自己没有的,勇敢说出想要的。

在台湾时,拍电影只是陈正道情绪抒发的一种方式,他努力钻研电影本质,修炼一个创作者该有的修养,而北京让他开始做一个扎扎实实的电影梦,这里广阔的市场就是年轻导演成长的最好沃土。相比于崇尚精英和权威的60后和70后,80后的导演更加自我,他们不再武装强装自己,承认自己是席丝,不再回避自己的微不足道,而微不足道的背后又有他们想要逆袭这个世界的庞大梦想。

小女孩VS女神:成长的积淀让美丽更惊人

所有被大荧幕之神挑中的女生,青春期上下看不出其潜力和魅力,在青春期过早散发魅力的女孩子,比较容易过早的迷失,成为一个美女,先天条件很重要,成为一个女明星,反而需要女席丝的心态。

――陈正道

谈到最想合作的女明星,陈正道毫不犹豫地说出范冰冰的名字。和一些欣赏台式小清新的导演相比,陈正道可以说是货真价实的“女神控”。作为一个资深女神控,陈正道也对女神的养成有着自己的独到见解:他所了解的光鲜亮丽的女神,在学生时代并不一定是同龄女孩里最耀眼的,他们在躁动的青春期,默默忍耐,默默积淀,读足够的书。当自己足够理性,思想更加成熟的时候,再开始决定自己要变成一个怎样的美女,这样的女孩子蜕变之后往住美得惊人,这个过程也同样赏心悦目。

一个漂亮的女孩子如何成为一个真正的女神?努力用女神的标准要求自己么?恰恰相反,成为一个女神往往也需要一种席丝的心态。谈到和他合作的两个女明星,陈正道用一句话概括了这两女神的特质:林志玲私下是男人,而关颖私下就是“流氓”。在大家眼中,关颖是名门千金,而私下的关颖讲话很大胆,和工作人员一起大口吃肉,大口喝酒,拍摄结束后,总是撸起袖子帮灯光组搬设备、收道具。而林志玲呢?到了今时今日的地位,每次在接受采访之前,她都准备好回答三个问题:我的声音天生就是这样,我是很晚才成名,我只演过三、四部电影。柔弱的外表之下,也埋藏着渴望逆袭的梦想。不甘于在大导演的电影中打酱油,勇敢地和新锐导演合作。她们都是名媛范、女神款,但又带着最积极的席丝心态,不断努力,等待逆袭。

谈到本刊一直在举办的中国校花大赛,陈正道也给出了自己的意见,先天拥有美丽外在的女孩子更应该利用自己的优势,向整个社会传递正面的力量,美丽是这个世上良善观念传递的最好载体,校花们的内心建设和外在条件同样值得我们关注。

年轻导演VS电影圈:用更正面的心态去看待电影圈

开始抱怨伯乐难求之前,先检讨自己是不是千里马。

――陈正道

从23岁开始拍片以来,很多媒体都问过一个相似的问题:想给在路上奋斗的年轻导演什么样的建议?也有很多学弟学妹向他抱怨:没有背景,没有投资,明明自己拍得很好,却没有人赏识。而陈正道最想给年轻的导演的一个建议就是:用正面态度和善意眼光看待电影圈。陈正道在20岁出头的年纪拿着一台便宜的摄影机,找学弟妹帮忙,拍了自己人生第一部片、第二部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