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拜伦诗集

拜伦诗集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拜伦诗集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拜伦诗集范文第1篇

在1691年至1723年这段时间,被称之为30年的海盗“黄金时代”,成千上万的海盗活动在商业航线上。此外,有许多伟大的政治家、探险家也都出身于海盗家庭。如台湾郑氏王朝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原是海盗,在“英西战争”中立下大功的英国航海家、探险家弗朗西斯・德雷克等。丹麦国王胡尔丹王子、后来自己也当上丹麦国王的海尔戈也是一个狂热的海盗。海尔戈生性狂暴,执政3年后,主动把政权交给弟弟哈拉利德,自己则干起了海盗行业。同一时期的挪威国王科列斯和日德兰半岛(今丹麦领土)公爵霍尔文季尔二人均为著名海盗。挪威王子奥洛绰号“快如风”,受父王之命当了海盗,以便把其他强盗赶出海域。他在海上强大无比,实力雄厚,消灭了70个著名的海上强盗。

古代的海盗头子,许多是独眼龙。据说在16世纪以前,六分仪还没有被发明出来,用来确定海上坐标的是一种叫做“直角器”的东西。所谓直角器,是一种T形的木制量具。使用时先将其放在眼睛前,再将横向的长轴与水平线重合,而垂直的指针则需要指向太阳,操作者往往需要长时间直视太阳,因此有许多航海者活活看瞎了一只眼睛。当然,也有很多是在交战中失去眼睛的。

通常由于电影、游戏和动画片的关系,海盗船长留给人们的印象总是独眼、木腿、缺胳膊或断臂上套上一个鱼钩、脸上一道伤疤,总之不这样便没有霸气、匪气。而在真实的历史中,海盗船长长得和普通人一样,只不过船长的衣服的确比普通水手干净一些罢了。无论是海盗头还是一般海盗,都要遵守严格的纪律。

西方国家奉行重工商政策,政府大力兴办工业和发展海外通商贸易,同时也鼓励国人去海外从事商业活动,进行殖民与掠夺。许多西方国家和民族以当海盗为荣,视海盗为海洋勇士。德国的伊奥阿希姆・马耶尔教授说:“从前,海盗行为不仅得到允许,而且得到鼓励,因为人们认为这是光荣的事业。同平民中那些以强悍和勇猛而著称的勇士一样,国王和王子们也从事这一行业。”

这种对海盗的传统看法,至今仍在社会各个方面反映出来。英国有“海盗节”,其老刀牌香烟以海盗为商标。北欧各国(挪威、瑞典、丹麦、冰岛等)也都有“海盗节”。挪威足球队称“北欧海盗团”,男称海盗,女称挪威女海盗;瑞典足球队素称“北欧海盗”。英美有海盗式轰炸机、海盗1型攻击机,美国航空航天局有火星探测器“海盗1”号和“海盗2”号等。

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海盗已渐渐失去生存的基础。但是,近几年,亚洲的印尼与马来西亚(马六甲海峡一带)、西非的尼日利亚沿海与几内亚湾、东非的索马里与也门(红海、曼德海峡、亚丁湾一带)的海盗出没较多。

尤其是2008年下半年以来的索马里海盗极为猖獗,搅得国际社会惶恐不安。中国出兵船护航,为前所未有之举。

在西方文学作品中,对海盗的形象总是付诸浪漫主义的描述,这当然与海盗的开拓精神有关。这些四海为家的海上强人,总给人十分惊喜的感觉。也许是因为17世纪地中海的海盗盛行,英国大诗人拜伦1814年的诗集《海盗》在发售当天便卖出1万册。拜伦之后,海盗的形象便频频出现在戏剧与芭蕾之中。

海盗的生活是残酷和艰苦的,但也是充满激情的,他们的故事在后世的民间传说中成了传奇。拜伦在《海盗生涯》中写道:“在暗蓝色的海上,海水在欢快地泼溅。我们的心是如此自由,思绪辽远无边。广袤啊,凡长风吹拂之地、凡海波翻卷之处,量一量我们的版图,看一看我们的家乡!这全是我们的帝国,它的权力到处通行……”

与海盗有关的游戏,如《怒海争霸》、《大航海时代》、《海狗》、《海盗王》、《新海盗王》等,动漫有《海贼王》,还有迪斯尼乐园里的海盗船;蔡依林则有一首歌曲就叫《海盗》,以及汤姆・史密斯的《像海盗一样交谈日》(每年9月19日);小说与电影则有《喋血船长》、《小飞侠》、《虎克船长》、《金银岛》、《A计划》等,而以《加勒比海盗》系列最为著名。

1883年英国作家斯蒂文森的小说《金银岛》,使得骷髅船头海盗的形象赫然高大起来。海盗在此后的形象,总是与酗酒、女人、黑眼罩、假肢、鹦鹉相关――那便是“黑胡子”爱德华・蒂奇的“标准照”。西方海洋文明诞生了海盗文化,并将其美化。近年来的电影《加勒比海盗》便是一例,其第一集《“黑珍珠”号的诅咒》于2003年首映,引起全球轰动,海盗仿佛成了敢爱敢恨、敢作敢为、有勇有谋、叱咤风云的“海洋英雄”的化身。

拜伦诗集范文第2篇

想象你的长发,诗人拜伦的那种栗色,绵柔松软,悠扬地贴着耳轮,发梢不经意却又合谋过似的环成一个梦幻般的圈;想象你的蔷薇颊,像剥过壳的新鲜鸡蛋,清嫩嫩仿佛要漾出水来,净丽到让人感到一种肌肤之间相亲相近的况味;想象你的眉眼,流出那叮叮咚咚的小溪,蜿蜒向前,像胎盘包围婴儿一样温婉地将周围的人护围。

我在想象你,萨福――希腊第十位缪斯。2600多年前的那个莱斯博斯岛上的女子。我在想象你,但那只是一个可能的你,你的身上充满肉桂的芬芳,但同时也充满争议。

你是历史上惟一和荷马相提并论的女诗人,老柏拉图的枕下藏有你的诗篇,诗人庞德阅读了秉承你诗作的H.D开创了“意象主义”这一现代经典流派,你的那些“萨福体”,被墨勒阿革洛斯赞为“虽然不多,但朵朵是蔷薇”;而同样是你的诗,曾被基督教认为内容艳逸而遭焚毁之灾,而公元1073年悲剧再次发生,因伤风败俗的罪名被罗马教会公开烧毁。

那个奥维德,向来是不喜欢你的。

而不管奥维德怎么说,我一向把他的理论归为“无厘头”一类置之不理。因为,我相信你,萨福,是个美丽而圣洁的女子。你是在法国诗人波德莱尔诗集《恶之花》中所说“太阳般燃烧,西瓜一样清凉”的女子。我无力还原真实的你,但我能从画、从诗中描摹出一个可能的你。

荷兰画家罗兰斯的《萨福与阿尔凯乌斯》,画的是两个女子注视着正在弹奏竖琴的阿尔凯乌斯,一个是你,还有一个是你心爱的女孩。你看着依赖你的女孩含情脉脉地看着一个美少年,你悲伤了,你甚至还怀着些许心酸的嫉妒。阿尔凯乌斯在弹奏竖琴,原本女孩安静地坐在你的柔膝下,含着温暖的笑听着你弹奏竖琴的。而现在,竖琴不变,主角换了。你感到悲伤――论琴技,你是不可一世的,你指间流淌出的音符比百灵鸟还要曼妙。而此刻,竖琴在一个男子怀中,他没有弹出比你更妙的音乐,却从你那里抢走了女孩的心。画上的你很宁静,你只是静静地和女孩一起听着美少年弹竖琴。你的脸还是那么美:纯真,剔透,柔软,但你的心里,暗涌着苦苦的泉。

出生贵族的你因为变故流亡到西西里岛,那里的居民为你竖起雕像;当你再回到诞生地莱斯博斯岛时,你已是一位年轻而气质非凡的女诗人。你同样获得极高的声誉,岛上的货币上印有你的头像。崇尚美与艺术的希腊人民纷纷把自家女孩送到你身边,向你学习诗歌、音乐。你像一个慈爱的母亲,温柔地对待每一个女孩,保护她们,爱恋她们,像春天的雨露情意绵绵地滋润着柔嫩娇弱的花蕾。她们也同样尊敬着你,爱恋着你。

你的死扑朔迷离。但除奥维德以外的众多学者都认为你是跳崖自尽的。卢卡斯人相信,跳海是可以治愈无望的爱情。你也许真的以一种自由落体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但那是因为你太纯净、太理想化,而这是一个理性的世界。你从莱斯博斯岛上轻轻地来,又在卢卡斯崖上潇洒地走。你留给了后人争议和谜团,还有无尽的遐想。

哦,你在我想象中一定就是这样的,萨福。

拜伦诗集范文第3篇

关键词:徐志摩;托马斯·哈代;诗歌

一、徐志摩的哈代情结

阅读徐志摩的诗,使我们感觉到他的人生经历了一个由乐观到悲哀的过程。他的四部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勾勒了由积极向上、满怀希望到颓废绝望、走向死亡的图画。纵观徐志摩的诗歌作品,我们可以明显地感到两种迥然不同的风格:一是在他前期的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受英国19世纪浪漫主义风格的影响而创作等歌颂人生与自然的诗作,这其中既有拜伦的叛逆精神又有华兹华斯的闲情逸致,既有雪莱的热情笔触,又不乏济慈的唯美主义;二是后期徐志摩在英国维多利亚文人尤其是托马斯·哈代所特有的悲观厌世的人生观念的影响下所创作等悲怜命运多舛等情调低抑的诗品。正如美国著名中国文学专家西里尔·伯奇曾说:“我认为如果无视徐志摩对哈代的崇敬仰慕和偶然模仿,就不能解释他诗歌生涯中一个重要问题,即他的忧郁,翻开他四部诗集中的任何一部,人们会发现,在他那热烈奔放,才思焕发,恋情炽热的诗篇中,还夹有一类诗,充满惊人而深刻的哀怨。”他接受哈代的真诚和素养,无论是取自文学灵感还是个人灵感,他都获得了巨大的动力。在他短短的一生中,不仅翻译了哈代的二十多首诗歌,而且曾四次撰文或赋诗对这位老人进行深切的追忆和凭吊。那么徐志摩究竟为何如此的崇拜这位伟大的诗人,将其作品介绍给国人,同时极力的模仿哈代赋诗的风格呢?作者归纳有以下几点:

1、性格的相仿

天生浪漫,追求自由的徐志摩风流倜傥。爱情与婚姻生活充满了起落不定的传奇色彩,早期追求浪漫的田园气息的情怀转变成后期的悲天悯人的心态。徐志摩天生忧郁的气质与桀骜不羁的天性与哈代不谋而合。从哈代的作品中,他发现自己孜孜追求的资产阶级理想的自由、平等与博爱与当时业已腐朽不堪却有根深蒂固的封建专制互相矛盾。哈代在诗歌中所表现出来到愤世嫉俗的思想给许志摩的内心深处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于是,他译介了诸如哈代的《致人生》(To Life),《窥镜》(I look myself in the mirror)等。徐志摩视哈代为知音,徐志摩把哈代分析得很透彻,说哈代是“厌世的”,“偏挑那阴凄的调儿唱”,“爱把世界剖着瞧”有“夜鸮的古怪”,“爱真诚、爱慈悲”“高擎着理想”,但哈代“不是完全放弃希冀”。在许志摩眼里,哈代是反抗悲观的深沉的英雄。徐志摩后期灰暗的心境使他从中获得了“灵魂探险”的勇气。从1925年起他思想上搏斗的轨迹就日益深刻。在《自剖》、《再剖》等一系列文章里,徐强忍着痛苦,坚持“往更深处挖”,“我相信真的理想主义者是受得住他往常保持着的理想煨成灰、碎成断片、烂成泥,在这灰这断片这泥的底里,他再来发现他更伟大更光明的理想”,“在我这灵魂的冒险是生命核心里的意义”,这些心态明显有哈代思想的烙印。

2、境遇类似

20世纪初,中国新诗的现代性一直是一个核心命题重心所在,而徐志摩在当时却被一笔带过,被看作前现代诗人。作为新月派的创始人,尽管他在诗歌创作上产量颇丰,却遭到很多诗人的质疑。在遥远的英国,哈代也遭受了和徐志摩一样不公平的对待。哈代为众人所知的,大多是他的小说,像《苔丝》,《无名的裘德》,《远离尘嚣》,等等,而他真正诗人的身份却不大为人关注。他的妻子曾经说过,“读他的一百行诗胜过读他一部小说”,由此可见其诗歌的价值。哈代就是这样被遮蔽了,被强行驱逐到前现代的境地。与其说哈代是一个什么样的诗人,不如去了解他拥有什么样的心智。看看哈代的诗《中间音调》,《月食》,《对锁》,《声音》,《以后》,《写在“万国破裂”时》,《两者合一——有感于泰坦尼克号的沉没》,就可以发现他的现代心智的成熟,这是一个“有着非同寻常的知觉和诡诈的人”,“艾略特需要满满一捧灰土才能察觉到的恐惧,对于哈代来讲,一小撮就够了。”

徐志摩大量译介哈代的诗歌,把哈代的思想介绍给国人。1924年初,徐志麾又在《东方杂志》第21卷第2号上写了《汤麦士·哈代的诗》一文,高度评价了哈代的作品,指出从哈代的诗歌和小说中,我们能够发现他对于人生的不满足,发现他不倦地探讨着人生这猜不透的谜,发现他的暴露灵魂的隐秘与短处,发现他悲慨阳光之暂忽、冬令的阴霾,发现他冷酷的笑声与悲惨的呼声,发现他不留恋地勘破虚荣或剖开幻象,发现他尽力地描画人类意志之脆弱与无形的势力之残酷,发现他迷失了“跳舞的同伴”的伤感,发现他对于生命本体的嘲讽与厌恶,发现他题咏“时乘的笑柄”或“境遇的讽刺”。哈代60年创作生涯,只不过是一种心灵活动,他不断地观察、描写、考虑、分析、解释、问难的只是人生问题的一个解答:人生究竟是什么?我们为什么要活着?既然活着了,为什么又有种种的阻碍?徐志摩说哈代像春蚕吐丝制茧似的,抽绎他最微妙轻灵最可爱的音乐,纺织他最缜密最鲜艳最经久的诗歌,这是他献给我们珍贵的礼物。

1924年,徐志摩写了诗歌《一条金色的光痕》,发表于2月26日《晨报副刊·诗镌》,原诗有序,其中有对哈代评价:“汤麦士·哈代吹了一辈子厌世的悲调;但是一只冬雀的狂喜的狂歌,在一个大冷天的最凄凉的境地里,竟使这位厌世的诗翁也有一次怀疑他自己的厌世观,也有一次疑问这绝望的前途也许还闪耀着一点救度的光明。”

3、谒见哈代

也许正是因为与哈代颇为类似的境遇,与哈代的会见使徐志摩更加的崇拜这位英雄。1925年,由狄更生引见,徐志摩终于在英国拜访了哈代。这位老人的高傲和忧郁的气质使徐志摩油然而生一种敬畏之情,越发激发了对他的崇拜。次年,徐志摩便撰写了《谒见哈代的一个下午》一文,记述了这次会面。后来他又在《新月》创刊号上发表《汤麦士·哈代》一文,对哈代和法国的法朗士极为推崇:“他们的伟大不是偶然的,思想是最高的职业。因为它负责的对象不是人间或人为的什么,而是一切事理的永恒。”‘并高度评价了哈代的文学成就:“哈代在这六七十年间最关心的还不只是一茎花草的开落,月的盈昃,星的明灭,村姑们的叹息,乡间的古迹与传说,街道上或远村里泛落的灯光,邻居们生老病死,夜蛾的飞舞与枯树上的鸟声。再没有这老儿这样的鄙塞,没有他这样的倔强。除了他自己的思想他再不要什么伴侣。除了他本乡的大地他再不问什么世界。”徐志摩翻译了哈代的《她的名字》、《窥镜》、《分离》、《伤痕》、《在火车上一次心软》、《“我打死的那个人”》、《公园里的座椅》、《两位太太》、《送他的葬》、《人生》、《在心服里的颜面》、《多么深我的苦》、《在一家饭店里》、《一同等着》、《疲倦了的行路人》、《一个悲观人坟上的刻字》、《一个厌世者的墓志铭》、《文亚峡》、《八十六岁诞日自述》、《对月》、《一个星期》等21首诗,可见他对哈代诗歌的喜爱。

拜伦诗集范文第4篇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卞之琳《断章》,原载诗集《鱼目集》,文化生活出版社1935年版)

人生风景,层出不穷。孤鸿声里,暝色高楼,断肠人在天涯是风景;小桥,流水,人家,“东风暗换年华”是风景;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海涅的《新春曲》乃至拜伦的《唐璜》,都是自然、社会、人生的一轴轴滚动的风景。

庄周云:“天地有大美而不言”,景因文而名。卞之琳于1935年写下的这一首《断章》,有如断臂的维纳斯,营造了一帧于瞬间变为永恒、令人遐思无限的“风景”。

卞之琳是我国的杰出人物之一。他与徐志摩、林徽因等同属于三十年代现代派诗人。他们的作品素具理趣,朦胧的风格,都喜欢在诗作中使用不定的代词,即“我”可以和“你”“他”互换,以置换、转化、互动,构建一种相对审美精神,从而产生不同凡响的艺术效果,如林徽因的《别丢掉》,卞之琳的这首《断章》,都是显例。

《断章》绝句一般的四行诗,不同的读者可以从中体验、感悟到不同的审美意蕴。“你站在桥上看风景”,你与“风景”的关系是互为对立的两端,但人物、景物在相对、互换中,都悄悄发生了变化,因为“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你又成了“风景”。你原先看到的“风景”,在注目于你的人中,又不是“风景”了;“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此际,没承想在楼上赏景的“你”,又下意识地来到窗前,欣赏明月的万里清辉,不经意间却又成了一道令别人心旌摇震,梦绕魂牵的“风景”――在别人的梦境中,“你”是他的一轮皓月,前两句的意蕴从连环往复中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升华,形成了一种无限繁富的多元开放系统。对此,台湾诗人余光中还专门写了一首《连环》的诗:“你站在桥头看落日,/落日却回顾,/回顾着远楼,/有人在楼头正念你。//你站在桥头看明月,/明月却俯望,/俯望着远楼,/有人在窗口正梦你。”

艺术总是把特殊变为普遍,把诗人的直觉变成欣赏者的立场、视觉和感觉,使读者与作者在诗作的“风景”中遇合,进而与意境遇合。俗话说:观景不如听景,听景不如想景。依照“以心会心”说(姜夔《白石诗话》)及现代接受美学的观点,诗作又该是诗人与读者共同创造的。有些接受美学家甚至认为,读者的作用比诗人更重要。即所谓“作者未必然,读者未必不然”(郭沫若语)。《断章》所讲述的“风景”,是诗人意识到的,同时也可能讲述了诗人没有意识到的,读者就是这时候联想到自己的心“景”(意境)“站出来发言”(余华语),并根据自己的境遇和理解重新阐释并对作品进行“二度创造”。

拜伦诗集范文第5篇

如今,想要自己创业的人越来越多,然而,实体店铺的高额租金,巨大的成本投入,以及需要承担的高风险,都让人望而却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将自己的创业梦想寄托在网络上,期待在网络上获得创业的“第一桶金”。

尽管网络店铺不需要昂贵的租金,也不需要承担很大的风险,但是对于那些期望成功的创业人士来说,网上开店仍然需要谨慎。正如同实体店铺需要落户在黄金地段一样,网络店铺也同样需要一个适合自己的网站。

入驻网络的几种模式

目前,人驻网络的方式主要有4种。

其一,人驻淘宝等C2C网站。低成本的快速周转,巨大的用户群,使淘宝等C2C网站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但是淘宝也有着其自身的缺陷。商品品质的良莠不齐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品牌的形象,自己管理商品、发货也会限制经营范围的发展壮大。

其二,给当当、卓越之类的B2C平台供货。这样做的优点是销售额比较大,也比较省心。但是无法树立自己的品牌形象,受B2C平台的约束也比较大。如果有一天当当、卓越成长为国美、苏宁,平台内的品牌恐怕都要受到约束。

其三,做专业品类电子商务平台的供应商。比如京东商城等。这样做的优势与给当当之类的综合B2C平台供货的意义差不多。

其四,建立自己的网络销售渠道和自己的网络品牌直销店。虽然前期的投入大一些,但是能带动自身的品牌,网络渠道和终端都在自己的掌控之下,利润能够保证,也能够发展壮大。不过这样也就意味着会面临运营的问题。因此,对互联网不熟悉,缺乏电子商务方面的运营经验的个人或企业千万不要轻易尝试。即使只能临渊羡鱼,也不要盲目地退而结网。

各大主流网站优劣势对比

对于建立自己的网络销售渠道暂且不提,因为这毕竟不是一般人能力范围之内的选择,仅仅对于各大主流的C2C、B2C而言,也都是有着自身的优势和劣势的。因此,在对这些网站的选择上也要结合自身的情况,作出最适合的抉择。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2008年中国网络购物调查研究报告》显示,网站品牌可靠性、产品种类丰富度、电子支付安全性、送货速度及送货质量为购物网站的核心功能。这些方面任何一点做得不好,都可能会造成用户流失。对于目前各大主流网站,在这几个方面都存在着自己的长短板。

商品种类的丰富性是淘宝的突出优势,淘宝在这方面的满意度最高。数据显示,满分为5分,淘宝的顾客满意度得分达到了4.47,而其他网站的相应得分还不到4。淘宝网在商品种类方面已经形成规模效应。除了丰富的商品种类,淘宝网在商品搜索功能、论坛方面满意度也最高,这两点为淘宝网增色不少。但淘宝网在送货速度、送货质量及客户服务解决效率方面仍有较大改进的余地。目前送货速度及送货质量已经成为淘宝网核心功能中的短板。

当当网在品牌可靠性、送货速度及送货质量方面相对较好,满意度高于三大C2C网站,虽然还不及卓越亚马逊网,但是在商品种类丰富性方面当当网还是比卓越亚马逊网具有很大的优势。

卓越亚马逊网在品牌可靠性、电子支付安全性、送货速度及送货质量、客服解决效率方面的口碑最高,网站核心功能发展较好。不足的地方在于商品种类丰富性不够。

TOM易趣网核心功能中的优势也在于商品种类丰富性。但是在送货速度及送货质量、电子支付安全性方面相对差强人意。

分析消费群体选择网站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了解了网站自身的优势是一方面,对于各大网站的消费群体更要全面了解。

网上开店,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卖东西,因此消费群体的购买能力是不得不关注的问题。尽管网购用户的个人月收入水平高于全体网民的平均水平,但是比较不同网站的情况,消费群体的消费能力还是有着很大的差距。据《2008年中国网络购物调查研究报告》显示,当当网与TOM易趣网的用户月收入水平最高,5000元以上用户比例超过二成。拍拍网用户的收入水平则相对较低。因此如果网店销售的物品相对价位较高的话,当当网和TOM易趣网似乎会是更好的选择。

除了购买能力,消费群体的年龄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网购用户年龄以18至30岁网民为主,比全体网民年龄分布更为集中,年龄较小和较大的网民比例都比较小。拍拍网用户的年龄明显偏小,24岁以下网民比例超过2/3,当当网用户年龄30岁以上比例占四成,卓越亚马逊网30岁以上比例是27.7%。

消费者的性别也是制约网站选择的另一主因。比较各个网站用户性别特征分布,当当网和卓越亚马逊网的女性比例较高。TOM易趣网用户特征与其他同类网站不同,其男性用户占据六成以上。因此,如果销售游戏类产品的话,显然TOM易趣网会比当当网更具有优势。

网购用户的学历水平同样也会影响商品种类的选择,毕竟没人会想把拜伦的诗集卖给目不识丁的人。尽管目前网购用户中大专及以上学历者比例已高达85%,但是从各大网站网购用户的学历对比来看,当当网与卓越亚马逊网的学历水平明显高于C2C网站。

拜伦诗集范文第6篇

说点似乎是题外的话。诗歌是文学语言中最高级的艺术,一本好诗集,封面装帧也很重要。初拿到《爱丽尔》,扑面而来的感觉,总觉得女性纤细的味道浓了些,秀气有余,锐度不够,好像为了迁就一般的小文青,让人有点若有所失。当然细看,还是比较精致,不俗。当我撩开护封,白色精装的壳面在我眼前一亮,一下子便悟到了设计师的用意。壳面简洁大方,白底封面就一行“爱丽尔”的手写体英文,封底则是一行英文的“西尔维娅・普拉斯”,一种简洁的美,白色的沉静意味深长,空白抑或无穷的可能性。再回到护封,便可理解了,普拉斯毕竟是女人,拥有所有女性柔美的一面,从护封到精装壳面,预示了一个柔弱的女子被命运一击,归于凤凰涅的历程,而这中间绽开的诗意,则见于集子中的诗句。封面就是这样,用视觉语言演绎了作品。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读到《美国自白派诗选》,赵琼和岛子译的,印象很深。甚至仍能依稀回想起初读的感觉,一种语言和肉体同时被刺痛的。当时译诗少,大都是古典和浪漫主义风格的,普拉斯风格化极强,又极具神经质,超现实主义的写作风格,触及到人的神经末梢。加上诗人的传奇性经历,往往容易吸引更多的诗歌读者。

一九三二年,普拉斯生在波士顿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童年的生活经历与一般中产阶级家庭的子女差不多,上学读书,不说循规蹈矩,起码没有显出什么异常之处。读书成绩不错,中学毕业,拿到奖学金,进了著名的史密斯学院。这之前,她八岁时,父亲生糖尿病,截掉了一条腿,没想到还是得别的病去世了。烙下的阴影,以后潜移默化地显现了出来。写作上的印迹,后来诗作中可见一斑,心理上的挫折感,到了一九五三年才爆发。导火索是一件小事,哈佛大学开办暑期写作班,醉心创作的普拉斯当然趋之若鹜,不知何故,她没被录取。其实小事一桩,写小说或诗歌,是不是学院出身无关紧要,况且就一个暑期班而已。还有一件事,也让她备受打击。她的诗作,遭到大诗人奥登退稿,理由有点让人受不了,说她的诗用词随便,肤浅油滑。对一个想成为诗人的年轻人,是有点颓丧,但不至于致命。普拉斯却为此吞服了安眠药自杀。有些情形,她的自传体小说《钟形玻璃罩》中有所涉及。情绪紊乱后,曾经数日,甚至一个月未眠。换了谁都会意识到这不正常,普拉斯也同样如此,开始看精神病大夫了。这一年一个闷热的日子,她给母亲留了一张纸条,说是心情不佳,外出散心,要第二天回来。事实上,她哪儿都没去,躲在地下室里,想一了百了。到第三天,有人听到她从地下室发出痛苦的,送到医院才捡了一条命。否则,诗歌史上又少了一个天才,当然,那也没什么,人类历史上从来就无所谓多和少。在马萨诸塞州精神病院待了几个月,她做过可怕的电惊厥疗法和注射胰岛素。自白派的另外几个诗人,像洛厄尔和塞克斯顿都在这家医院看过病,洛厄尔是躁狂症发作,一种艺术家常见的病。

休了一阵子学,她不但大学毕业,成绩优秀,还获得了富布赖特奖学金,能到英国剑桥深造。似乎冥冥之中的安排,就此开始了和英国诗人泰德・休斯的传奇故事。他们几乎一见钟情,在剑桥大学晚会上,他俩擦出了一段惊世恋情,据说休斯带着女友去的,却被普拉斯吸引,短短数小时,便难以克制地相拥在一起了。他俩结婚后,普拉斯获得了剑桥硕士学位,一九六年生下女儿,签约出了第一部诗集《巨像集》,成了受人关注的诗人。过了两年,又生了儿子。儿女情长注定和诗人无缘。休斯的朋友来访时,普拉斯发觉休斯和朋友之妻有瓜葛,便深感挫折,六年的婚姻,像瓷器般瞬间迸裂。都说诗人多情,这样的风流,除了给诗坛贡献几首爱情诗,诗人本身却要承受更多的感情煎熬。占有和背叛,与所有常人一样,都会为此失常,而女诗人脆弱的神经,需付出加倍的痛苦。加上抑郁症,普拉斯的情绪如同过山车,忽高忽低,躁狂发作时,两次把休斯的信和诗歌稿子撕得粉碎。分居后,她仍然不懈地写作,收入《爱丽尔》中的大部分诗作,都写于伦敦寓所中,其中只有少数几篇被杂志选登过。

一九六三年的一天,说不清什么具体原因,普拉斯打开自家的煤气开关,自杀身亡。那天早上,几个人破门而入,只见普拉斯躺在厨房地板上,所有煤气阀门都开足了,门下面用毛巾和布块塞得很严实,为的是不要熏着她的两个孩子,面包和牛奶放在婴儿床的边上,怕孩子饿着了,那是母亲留给他们的最后的食物。

有一阵子,“下半身”写作比较瞩目,袒露隐私蔚然成风,写诗的觉得这样才过瘾,诗歌蜕变成发泄的工具。这多少与自白派的风格搭界,但怪不到普拉斯头上。眼下国内类似袒胸露背的口水诗,最多是真正自白派的末端,是其流弊所致。

即便被休斯删除的那首《女儿岛》―他把此诗从英国版本中去掉,亦可感受到她诗意的转化,“你表演、表演、表演,为得到那震颤。/阳痿的丈夫踉跄出门找咖啡。/我试着让他待在屋里,/一根古旧的避雷杆,/酸之浴,铺天盖地来自你。”这首诗中的夫妇,是普拉斯的镜像,对丈夫休斯愤怒的鞭挞尽在其中。但她还是用“避雷杆”、“酸之浴”的意象化用了内心极度的情绪,诗之所以为诗,意象和语词的提升不可或缺。这里,或许就印证了洛厄尔对她的赏识:“完美的控制,像滑雪者的控制,避开每一处致命的险境直到那最后的跌落。”辨识句子险境的能力,成了诗歌技艺的一部分,要是普拉斯顺着膨胀的怒气一泻千里,就跟如今的口水诗相差无几了。

短暂的三十一年生命里,真正创作的时间仅在最后的七年,其间她写了二百多首诗、七十多篇短篇小说、一部诗剧、儿童读物和长篇小说,还有一部长篇小说的未完稿。且不说散见于杂志报刊的散文等,她创作的多产有目共睹。

英国诗人希尼的文章《不倦的蹄音:西尔维娅・普拉斯》,对诗人的作品有精到的理解。他概括了诗歌旅程的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学会如何交叉他或她的手指以吹出正确的哨音”,简而言之,就是学艺的阶段。许多写诗的一辈子都停留在这里,只知道诗歌是抒发自己的感情;第二个阶段需要“穿越社会联系和情感劝服”,其实讲的就是视域的扩大和技艺的多样性;最后一个阶段便是“对诗歌洞察及诗艺知识进行一次未经允许的追踪”。普拉斯越过前面两个阶段,终于抵达一般人难以企及的最高阶段。“普拉斯在那些日子里以梦游者般的自信写出的诗篇就属于”那种“技巧再没什么用处了”,“站在那里,像眼睛和耳朵一样敞开着,它接受了倾天而下的世界的全部音乐和象形符号”。这个时候,诗人仿佛不是她自己了,如同里尔克写《杜伊诺哀歌》时,能听到天际传来的声音,诗人成了接收天线,仿佛记下神谕似的。对写作的人而言,这个阶段可遇而不可求。一般评论和媒体对这位传奇女诗人的评价就到此为止,神话和奇迹的产生,也源于此。这当中,对死亡的恐惧和迷恋,被语言的神奇作用化解了,变得不是那么狰狞而令人战栗,超越的幻觉轻易地越过了这一切。

希尼的评论没有停留于此,他说:“一首像《爹的》这样的诗,也许可以被看作是技艺超群的,它的暴力和正当性也能够因诗人的父母和婚姻关系而得到理解或原谅,但它仍然过于纠缠于传记场景,放纵地在他人的伤心史中横冲直撞,它只是在简单地透支自己要求我们同情的权利。”到了这里,似乎出现了批评和微词。何谓过于纠缠,涉及到怎样处理这类自传性题材,拿捏的尺度十分关键。所谓举重若轻,大概就很重要了。“爹地,我曾不得不杀了你。/可我还没能动手,你已经死去― /大理石般沉重,一只装满上帝的口袋。”这儿对父亲的感受,举重还是重,少了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主张的“轻”,那是一种非凡的能力,而非发泄憎恨生发的激情。好的诗歌细节和小说一样要紧,父女关系的复杂,只有诉诸于不同的细节,方可呈现其纠结之处,往往令人两难的处境,更现实和准确。希尼并不认为“自我不能成为诗歌合适的表演舞台”,这给自白派开了通行证,毕竟大多数读者和诗人,尤其一开始,习惯把自我视作唯一的题材和兴趣点。但希尼笔锋一转,“我相信,最伟大的作品只有在达到了确定的自我遗忘,或至少达到了一种为普拉斯所拒绝的镇静自若之时才能出现。”言下之意,普拉斯并未写出最伟大的作品,或是因她的激情难以“镇静自若”,要“自我遗忘”,更非轻而易举。好比东方智慧的层次,所谓见山见水,要达到“自我遗忘”谈何容易。我们看看《诗经》、《离骚》、《神曲》、《浮士德》这些伟大的作品,应能了然于心。

《爱丽尔》这首诗,希尼评价不错,“原初的隐喻既包容了传记场景又为它所包容,在任何意义上一种元素都没有强行征用另一种元素”,他或许认为,一般的诗人能做到普拉斯这样已经极其不易,就算写自我,隐喻的选择也很重要,《爱丽尔》中的有些片段通透而细微,生活的场景和疯狂状态,在准确的意象中冷静地融合在一块了:

现在,我

起沫成为小麦,数片海域的微光。

孩子的哭声

……

是露珠,自杀性地

与冲力合而为一

飞入血红的

眼睛,那白昼的大埚。

不知什么时候开始,诗人成了疯子的代名词,一切大概源于浪漫主义的想象。雪莱和拜伦只是近乎于癫狂,诗歌需要不同寻常的想象力,诗人是作品的载体,理所当然得承担这超乎常态的激情,超载的结果便是精神错乱。我们的文学史,特别喜欢渲染这样的传奇,诗人超凡的洞察力遭到了天谴,而这更像一种命运的奖赏。尤其是现代主义以降,世界的无意义和荒诞,迫使思考终极意义的人,比方说诗人,不变疯才奇怪呢。可以举出一大堆的疯子诗人,普拉斯仅仅是这一长串名单中的一个。年轻时,我也觉得令人窒息的地球上,芸芸众生仿佛受了诅咒似的,过着毫无意义的生活,只要一思考,就会变疯,疯子成了智者的现代化身。自杀也成为疯子的殉道方式,死亡好像是自我拯救的唯一通道。

国人亦不例外,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诗人之死,蜕变成文化史层面上的重大事件,死于疾病和衰老算不了什么,自杀才是壮举,一种浪漫中的极至的悲情。身体能做的最疯狂的事儿,莫过于结束这一切,是不是上帝死了,一切都是可能的。对有些诗人来说,沽名钓誉的最佳捷径说不定潜意识里就是死亡。它或是我们探寻终极意义时,不得不吞下的一种宿命。也有人寄生于自杀的诗人身上,像吸血虫一般,吞噬日益膨胀的名和利,反正文学史需要自杀的烈士,以证明艺术和人生的不可知和神秘莫测。文学的价值仿佛应运而生。我不会揣测普拉斯的名声和自杀之间的关联。要是你把普拉斯首先当作一个活生生的人,一个邻家可爱的小女孩,又会怎样理解一个诗人?

拜伦诗集范文第7篇

好像是道魔咒,民国的才女们要么短命,要么一生情路婚姻坎坷。大都没有好下场。

而冰心似乎是个例外。这个喊了一辈子“有爱就有一切”,被世人称为“文坛祖母”的她,活到了100岁。

她和著名学者吴文藻相濡以沫了60余年。那个年代的文坛与现代的娱乐圈一样,鱼龙混杂,然而像她这样集美丽与才气于一身的著名作家,竟然鲜有绯闻,守住了一份纯净与安宁。在一个迷惘与呐喊并存的时代,这似乎正成为一段属于她的传奇。

她好像是开在尘世的安静角落里的花朵,心无旁骛地吟唱着爱情与亲情,远离纷扰,干净而通透。

政治是女人的天敌。于是,她一开始就远离政治与权力,在新思想与旧道德之间平衡。贴近婚姻,或许是她幸福的谜底。

在离乱的民国,“冰心”这个名字,就像《诗经》里的一个低眉采荇藻的女子。

她和吴文藻的相遇,纯属阴差阳错,不过这倒成就了文坛上的一段旷世奇缘。

野有蔓草,零露溥兮。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

野有蔓草,零露。有美一人,婉如清扬。邂逅相遇,与子偕臧。

――《诗经・野有蔓草》

邂逅相遇,适我愿兮。1923年仲夏,冰心和吴文藻相遇了。

这年冰心出版了散文诗集《闲情》,在文坛崭露头角,她以优异的成绩从燕京大学毕业,被学校送到美国威尔斯利女子大学攻读硕士学位。8月17日,冰心在上海乘上约克逊号邮船赴美。

在船上,冰心想起同学吴搂梅说她弟弟吴卓这次将同船出国。于是冰心请她的大学同学许地山到清华中国留学生中找一个姓吴的同学。

也不知是谁传话没传清楚,结果把吴文藻给喊出来了。冰心见站在她面前的青年,身材魁梧,高高的鼻梁上架着一副玳瑁镶边的眼镜,两道眉毛又粗又黑,以为是吴卓,便以亲切的口气问道:“昨晚在轮船上休息得好吗?你姐姐来信说,你也乘这一班船出去……”

吴文藻十分诧异。他的姐姐远在江阴,因家庭贫寒,无力供她读书,她怎么会结识这位燕京大学的留学生呢?就问:“家姐文化低,不知她什么时候给你写了信?”

冰心也感到奇怪:“我前几天刚接到她从美国寄来的信,说吴卓……”

――卓如《冰心传》

吴文藻这才恍然大悟。冰心知道是许地山找错了人,脸一下子红了。

后来为了打破僵局,她开始在栏板上和这个刚认识的青年聊起了天。

吴文藻想起不久前读过的几本评论拜伦和雪莱的书,随口问冰心看过没有。冰心坦然回答还没有读过。吴文藻爽直地说:“你学文学的,这些书你都没看!这次到美国,要多读一些课外书,否则就算是白来了。”

吴文藻恰到好处的诱导与恭维,使冰心的心微微一动,这些年她听到的赞美太多了。

因为邮船上漫长的旅途,同在这艘船上的后来成为一代文学大家的梁实秋,提议办一份文学性的壁报,调剂一下单调的海上生活,于是《海啸》应运而生。

这天,大家正围着看新出炉的文章,冰心也来了。有人朗读梁实秋试译的诗《约翰,我对不起你》。

清华的一位学生听后说道:“我们班就有个傻子,叫吴文藻,有个女生一直在追他,这次出国前还要送他礼物。而他却对人家说:‘我这一去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我们就做个好朋友吧。’你们说这个人傻不傻?”逗得大家哧哧地笑。冰心把这话清晰地印在了记忆里。

一天餐后,冰心在甲板上遇到吴文藻,同他谈起这事。吴文藻犹豫了一下,终于说出了自己的一段经历:“那是我乘火车回江阴度暑假,车到山东后,上来了一位女子,我按我们清华的规矩给她让座。她告诉我,她在山东女子师范教书,也是回江阴度假的。回学校后,她觉得我这个人实在。知道我要出国,送了一枚领带上的别针,是心形的,背后有个‘爱’字。我怕耽误人家,才说出那番话的。同学们说我傻,说不妨把她作后备的。我觉得对不起人家。”冰心不由得对吴文藻产生了好感。

――卓如《冰心传》

到了学校没多久,冰心就收到了同船男留学生的来信,信中大都是写对她的爱慕。冰心一一婉拒了。

在无数雪片般的来信中,其中有梁实秋。

只是梁实秋不知道,再聪明的女子,也是需要男人的恭维的。而他在船上一见到冰心,便批评起这个很自尊的女子来。两人之间在甲板上有过这样一段有趣的对话。

梁实秋:谢小姐去美国学什么专业?

冰心:文学。梁先生呢?

梁实秋:文学批评。

其实聪颖如雪的冰心何尝不知道。一个所谓的才女,不知道自己也就罢了,几十年一晃就过去了。知道了,却端着那份心比天高的架子,如果拿捏不当,再遇上个心比天高的才子,两人的爱情不是悲剧才怪呢。

所以,尽管梁实秋当时也对她表示了好感,她也很欣赏他的才气,但是这样的男人,终究只能够远远地看着。她和他一交锋,心里便明镜似的透亮着。

大概过了一个多月,吴文藻也给冰心写了封信。一来二去,两人慢慢地熟悉起来。

在达特默思学院攻读社会学的吴文藻生活非常简朴,他把公费生有限的钱都省下来买书、订杂志。他购书的范围越来越大,一边阅读,一边把重要的内容用红笔画上圈圈;读完以后,就精心包好,寄给在波士顿的冰心。冰心一收到吴文藻邮寄来的书,就赶紧看,而且读得非常认真,就像看老师指定的参考书,看完就写信,向吴文藻说读后的心得。

这天,恰巧波士顿的中国留学生演出《琵琶记》,冰心就写信邀请吴文藻来看演出。吴文藻是个典型的书生,接信后心里十分矛盾。他很想去波士顿,但一来一去要花好几天时间,于是给冰心回了一信,对不能来参加波士顿中国学生的盛会深感抱歉。信发出后他心里感到懊恼,又在《琵琶记》演出的当天赶到了波士顿。冰心见到他,感到意外的惊喜,悄悄对他说:“这次你来看我,我很高兴。”一句话让吴文藻明白了她深藏在心底的情意。

――卓如《冰心传》

吴文藻走后,冰心内心的情愫开始发芽了。她为他写下了这样一首情诗:

躲开相思,

披上裘儿,

走出灯明人静的屋子。

小径里冷月相窥,

枯枝――

在雪地上

又纵横地写遍了相思。

浓得化不开的思念别绪,像温热小窝的灯影,倔强、清脆,让人心疼得只怕一松手,就会像枯枝一样支离破碎。

1925年冰心利用暑假到康奈尔大学补习法语。她到补习班时,惊奇地发现吴文藻已先期来到了这里。此时在这里读书的中国留学生,都到别处度假去了,这里只有冰心和吴文藻两个中国人。课余他们一起领略水光山色,到湖上泛舟。吴文藻终于鼓足勇气问道:“我们可不可以最亲密地生活在一起?”冰心的脸立刻涨得绯红,一句话也没说,低头回到了宿舍。这晚冰心夜不能寐。吴家与谢家门第是否相当,两人名位的高下,这都不在冰心考虑之列;她思索的是吴文藻的性格与自己不同,今后的家庭生活能否和谐。可是,性格不同,说不定反而可以相辅相成呢……

第二天,他们又到林中漫步。冰心坦言:“我思索了一夜,自己没有意见。但是我要得到父母的同意,才能最后定下来。”吴文藻喜不自胜。暑假结束,冰心回到威尔斯利女子大学,整理衣物时,她取出吴文藻送她的礼物细看:一支“理想”牌钢笔和一大盒印着谢婉莹三字的第一个字母的信纸。她细细品味着这份礼物的含意。

――卓如《冰心传》

三年后,冰心乘上约克逊号邮轮回国,应司徒雷登的邀请,在燕京大学任教。

一天她的父亲谢葆璋忽然收到吴文藻从剑桥寄来的一封求婚信,信中说:“令爱是一位新思想旧道德兼备的完人。她的恋爱与婚姻观,是藻所绝对表同情的。我常觉得一个人,要是思想很彻底,感情很浓密,意志很坚强,爱情很专一,不轻易地爱一个人,如果爱了一个人,即永久不改变,这种人的爱,可称为不朽的爱了。她虽深信恋爱是个人的自由,却不肯贸然独断独行。她这般深谋远虑,承欢父母,人格活跃,感化及我……”

把这样的一封求婚书翻译成文言文,差不多就是这首《菩萨蛮》了。

枕前发尽千般愿,要休且待青山烂。水面上秤锤浮,直待黄河彻底枯。

白日参辰现,北斗回南面。休即未能休,且待三更见日头。

其实用不着发这么多的誓愿,一切已水到渠成。

谢葆璋说,从信上看,吴文藻是一个妥当人。

这一句话,预示着两人好事将近。

1928年冬,吴文藻通过博士论文答辩后,取道欧洲回国,在燕京大学社会学系任讲师。他一回到北平,就将一个钻石戒指送给冰心。冰心微笑着低声说:“还没有得到父母的同意,这戒指不能戴。”吴文藻到上海拜见冰心的父母后,这才和冰心订婚。燕京大学将正在建造的南大地60号作为他们婚后的住宅。

――卓如《冰心传》

婚礼安排在1929年6月15日下午。主婚人是当时燕京大学的校长司徒雷登。

冰心与吴文藻“马”和“羽毛纱”的笑话发生在抗战前的北平,有一天他们同到城里去看望冰心的父亲,冰心让吴文藻上街去给孩子买萨琪玛(一种点心),孩子不会说萨琪玛,一般只说“马”。吴文藻到了铺子里,也只会说买“马”。

冰心还要送她父亲一件双丝葛的夹袍面子。吴文藻到了“稻香村”点心店和“东升祥”布店,这两件东西的名字都说不出来。

幸好那两间店铺的售货员和冰心家很熟,打电话来问。“东升祥”的店员问,您要买一丈多的羽毛纱做什么?

冰心闻之大笑不已,就说:“他真是个傻姑爷!”谢葆璋笑着说:“这傻姑爷可不是我替你挑的!”冰心也只好认了,写了这样一首打趣诗给吴文藻。

香丁

羽毛纱

样样都差

傻姑爷到家

说起真是笑话

教育原来在清华

抗战后他们到了云南,有一次梅贻琦校长夫妇到冰心呈贡家里来度周末,冰心把这一腔怨气发泄在清华身上,哪知道梅校长笑着添了冰心的那首打趣诗两句:

冰心女士眼力不佳

书呆子怎配得交际花

拜伦诗集范文第8篇

关键词:传播;媒介;中国文学史;解构;重构

中图分类号:I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751(2013)06—0159—07

作者简介:陈晓洁,女,济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山东大学文学与艺术传播学博士(济南250022)。

文学发生史与媒介演变史是两条交错在一起的主线,从大的轮廓上看,一方面是媒介作为文学活动得以实现的载体和环境,深刻影响着文学艺术的传播和发展,另一方面是文学艺术的传播反过来影响着媒介的形态和演变。当我们在这种交错的主线指引下观照文学活动时,文学史上的作品、作者、读者、事件、资料、数据等都将被重新归类、分析、编排和阐释。各种文学传播现象、传播案例的历史和学术价值也将被重新审视和评估,并确认其在文学传播历史与理论研究框架中的位置和相互关系。

将传媒视野引入文学史研究,有助于重新解读文学与社会、文化及思维的互动关系。作为现实生活的反映,文学与社会文化的发展密切相关,特定历史阶段的传播技术和媒介形态构成文学活动的具体媒介环境,媒介环境的演变深刻改变着人类社会,这些改变也必然影响到文学活动。把中国文学史研究放在具体媒介环境中去分析,站在客观科学的立场看待文学与媒介的互动共生,坚守构建和谐健康的文学传播环境的理想,对促进新媒介环境中的文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解构与重构的理论出发点

正如克罗齐所言“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当代史是人类自我认识在历史进程中的再现,而要把这种再现归结为历史本身,需要对当下的视点有个清晰的了解和认识。我们在传播媒介的视阈下重新审视文学发展史的时候,首先要明确我们立足于什么样的时代语境和视点,从什么样的立足点去看待文学的历史,或者说我们解构和重构的理论出发点是什么。

从文学的当下现实出发,我们的立足点至少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文学属性多样化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在当下媒介环境中,文学属性的具体内涵已经发生变化,文学作为精英艺术的那些特征逐渐淡化,而作为文化商品的那些特征正在逐渐彰显。我们要从多样化的属性特征去看待文学的历史。

事物的属性是多方面的,从不同角度去考察就能归纳出事物的不同属性。这说明事物是复杂的、生动的,正是这种复杂性才使世界呈现出多姿多彩的形态。之所以事物的不同属性在人类实践的价值尺度上被分别置于本体的地位,是因为事物本身的演化及其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是我们考察事物属性的语境和前提。不论是事物自身发生变化,还是外部关系发生变化,都会导致事物的不同属性之间的更替和凸显。当前的媒介环境重构了文学的外部关系,赋予文学艺术新的文化身份,同时也迫使我们去思考文学本体发生的变化。

媒介的演变使文学的单一性特征转变为多样性特征,使“单调”的文学变成“复调”的文学。长期以来,作为艺术的一个重要门类,中国的文学合乎逻辑地呼应着民族和国家的文化需求,始终显现着意识形态属性。改革开放以来,作为精英艺术的一种,文学扮演着突破政治重围和历史重负的先锋角色,通过对历史文化的反思,不断探索新的文化身份。随着大众文化时代的到来,文学也逐步走向了市场化,原先的意识形态本位和精英艺术本位逐渐发生动摇,在市场无形之手的推动下,文学滑入文化产业的怀抱。

把文学视为一种文化产业,并非否定它的意识形态属性和精英艺术属性,而是调整了文学属性之间的关系。随着时代变迁,文学的商品属性从过去的边缘地位逐渐走上了前台,成为强势属性,而意识形态属性和精英艺术属性逐渐退居到后台,这不是说它们消失了,相反,文学艺术的意识形态属性以一种更加隐蔽的方式,在商业大潮的掩护下,在不同阶层、民族、国家和地域间扩散,如同无色无味的空气渗透到各种文化形态和文化产品的缝隙中,以一种更加消遁于无形的战术,成为某些文化和国家进行意识形态扩张的武器。

把文学置于文化产业的本位上,是中国文学的自我调适,也是世界范围内文学变化的显在的方式,文学一旦进入产业化运作,必然导致创作、管理、发行、阅读等诸多传播环节的调整和改变,并进而把影响扩大至全社会。文学的产业化意味着文学成为商品进入市场流通过程,通过消费实现利润。资本和市场是产业的两大要素,文学产业化也就是文学成为资本,被市场化,文学资本通过文学生产、流通、消费获得经济收益。文学的资本化不只是意味着经济资本的投入,还包含着文学资本的发掘、积累和运作。文学资本一般以文化资源的形式潜在着。“一个国家越是拥有稀缺性的文化资源,便越能拥有更为强大的文化能力,并在产业化运作中转换为文化资本的相对优势。”①文学一旦被历史车轮裹挟着进入市场,就必然要依循市场化运作的规律。于是,如何扩大文学的传播范围,推动市场和消费,以争取更大经济效益就成为文学产业化的预期目标。文学作为传统精英文化的光环褪去了,带着商业指环的文学放低了身段,在不同的媒介和场合下做着专职或兼职工作,以便在越来越汹涌的商业大潮冲击中争得立足之地。

文学属性的内涵所发生的变化提醒我们不要以固化的一成不变的眼光看待文学作品和文学现象,要从多个角度,结合具体语境动态地、客观地看待文学在不同历史时期呈现出来的具体特性。

(二)文学价值多元化

其次需要明确的是,当下媒介环境中的文学价值出现多元化。无论是意识形态还是审美,都不再是文学主要的或者唯一的评判标准。因此,立足于当下传播环境的中国文学史研究也要采取多元化的价值标准。

进入大众媒介时代以后,文学的市场形态得到前所未有的发育,同时也带来一系列新问题。一部文学作品的成功越来越取决于市场传播的广度和深度,虽然这并不是说文学的艺术价值标准丧失了,但是至少在评判文学作品价值时,市场价值成为重要评判标准之一。

文学作为精英文化的一个象征就是文学史编写的“名著”传统,我们的文学史其实是名家、名著史,这种传统把文学的审美价值作为评判标准和目的,因而贬低了历史分析中的语境关系,减少了对文学演变过程中其他影响因素以及这些因素之间相互关系的考察。把审美特性与文学其他特性分离开的做法阻碍了对文学的非美学考察,而这些非美学因素——尤其是传播媒介的变化——有可能是形成或影响特定历史时期或特定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的重要因素。

从当下的语境出发反思文学理论和文学史研究,我们更能感受到那种孤立的艺术或审美角度的局限性。作为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艺术审美是文学非常重要的构成要素和特性,但并非全部,除此之外,文学还是一种信息,一种商品,一种文化媒介,这些不同层次的要素和特性共同构成文学这种社会现象的性质和形式,通过在不同的视角和框架中建构起这些性质和形式因素的相互关系,文学的本质属性得到了不同层次的表述和展示。

文学理论并不是僵化的理论,文学理论的领域和视野经历过多次变化和扩展。“当代西方文论在研究重点上发生了两次重要的历史性转移,第一次是从研究作家转移到研究作品本身,第二次又从文本转移到研究读者和接受。”②这两次转移体现了文学研究的关注点呈现出“作家—文本—读者”的逻辑顺序和历史轨迹。这个顺序和轨迹也构成了文学传播发展的基本历程,对应着文学传播活动中的几个要素:“传者—信息—受者”。文学理论研究的路线从最初研究信息的发出者开始,然后转向信息本身,认识到文学信息的文本是最重要的,之后又认识到文学接受者对信息传播效果的制约和影响。这个逻辑历程与传播学研究发展的逻辑顺序正好契合,而且也符合信息传播的基本范式和规律。

当我们站在文学与媒介双向互动的立场,依据多元化文学价值标准,在媒介环境演变的视野下观照文学史的时候,传统的文学史研究将面临被解构的压力。许多习以为常的结论,或者曾被忽视的见解和史实在新视野下显示出新的价值和意义。也许恰恰是这些曾经被忽视的线索和痕迹以某种方式构成了今天的文学,并且还会继续影响文学的未来发展趋势。

二、研究视角和方法的扩展

从最近几年关于文学传播问题研究的相关文献中,我们能看出如下几个转变趋势:一是向传播学靠拢;二是向媒介形态靠拢;三是向主体间性靠拢。向传播学靠拢表现在分析文学与媒介的视角和方法从传统的政治经济学、文艺学、美学等向传播学理论,尤其是媒介研究理论转变。麦克卢汉等传播学者的媒介理论成为许多学者分析文学传播现象和规律的重要理论工具。向媒介形态靠拢表现在从泛泛而谈媒介对文学的影响,逐渐过渡到结合媒介的具体特征,从媒介形态的演变以及具体媒介类型出发,分析媒介对文学的影响。向主体间性靠拢则体现在从单方面分析媒介对文学的威胁和冲击,转向比较客观地看待文学与媒介之间的关系,在二者相互作用的视角中分析问题。

这些变化趋势正是文学研究主动拓展研究领域和研究视野的一种表现。传媒视阈下的文学研究需要积极地借鉴传播学尤其是媒介形态理论,既要关注微观领域的具体文学传播现象,也要宏观概括文学活动中文学与媒介的整体互动规律,从互为主体的立场上辩证地解析文学与媒介的关系,为当下的文学创作和文学研究提供理论支撑,为文学的发展提供借鉴性的思路和方法。

(一)引入媒介形态理论

文学传播活动首先是基于媒介的活动。如果离开具体媒介形态,文学也将不复存在。从某种程度上说,正是因为传播媒介的变化,才导致如今文学的社会角色和作用的转变。所以,从传媒视角分析文学活动时,我们首先要关注传播学领域中的媒介形态理论。

英国传播学者尼克·史蒂文森在《认识媒介文化》一书中把西方关于媒介的研究方法大致分为三种:第一种是批判的研究方法,探究媒介的内容与意识形态、权力控制等因素的关系;第二种是象征和文化的方法,探究媒介的符号意义以及受众对符号的解读;第三种是研究媒介形态的方法,考察媒介本身对我们共同视野的影响。③前两种媒介研究方法都属于内容研究,媒介理论研究长期以来把关注的焦点放在媒介所承载的内容方面,正像英国传播学者大卫·霍尔莫斯所说的那样:

除了少数几个理论家,比如麦克卢汉、德博尔,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包括鲍德里亚,媒介研究的主流领域很少关注媒介的形式和某一种具体的媒介,看起来图像的具体内容以及围绕图像进行的表述具有一种魔力,这种魔力掩盖了促使内容得以实现循环的特定传播模式。……传播媒介的实际结构特性所产生的社会意义相对来说很少受到重视。④

这种状况随着信息媒介的革新而发生了变化。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带来了一种转机,使我们能全面理解媒介所包含的综合维度,而不仅仅是作为附属于语言学的衍生品。互联网为媒介理论提供了恰如其分的视角,使其得以借助媒介来理解传播,理解传播媒介的社会意义。这种借助媒介来理解传播的方法把关注点放在媒介的形式上,以研究媒介本身为目的,考察媒介形态特点所构建的媒介环境对人以及社会、文化的总体影响。如今这种研究媒介形态的理论范式逐渐走向成熟独立,形成一个比较紧密的学术集群——媒介环境学,成为与批判学派和经验学派并行的第三种传播学研究范式。

以伊尼斯、麦克卢汉、波斯曼、翁、莱文森、梅洛维茨等为代表的媒介环境学的立足点是“人”,认为媒介的形式特性构成社会传播环境,媒介自身的传播倾向影响了人类的思想和社会文化的样态。这个理论提示我们从媒介与人互动的“人文——技术”视角考察各种媒介形态对人的心理、思维、感知等产生的影响以及媒介对人类社会文化的重大影响,力求为人类传播活动的发展提供一种反制力量,提醒人们对媒介的偏向和影响做好预先准备和防范,以维护传播环境的平衡。

媒介借助自身的特性塑造了特定的传播环境,在特定媒介环境中发生的文学活动自然受到这个环境的影响;同时,文学活动又会反作用于它所产生的媒介环境。在这种交互关系中,无论是作者与媒介、文本与媒介,还是读者与媒介的关系,都会对文学的历史面貌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以往的文学史研究把目光更多地投向文学作品、作家、文学流派、艺术特色等方面,媒介曾经被认为是外在的物质载体,似乎是中立的、毫无价值倾向的,以至于长期被文学史研究所忽视。因此,积极地接触并且深刻分析西方的媒介形态理论,借鉴其理论观点和视角,对文学活动进行新的开掘和尝试,不仅是文学史研究充实学科内涵的需要,也是拓展学科发展前途的重要途径之一。

(二)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相结合

媒介的影响需要从不同角度去理解,从微观的角度来看,媒介会影响人的传播心理和行为;从宏观的角度来讲,媒介能够影响社会和文化的整体面貌和特征。所以,我们借助传媒视野考察文学活动时,既要关注微观领域的具体文学传播与接受行为,也要关注宏观的社会整体效果。

从现在的文学传播研究成果来看,关注微观领域的成果相对比较多一些。以“媒介”为主题词在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中能搜索到三千多篇与文学相关的文献,从论文数量来看,说明媒介因素已经引起学界的普遍关注。在这些文献中,大部分是从微观或者中观的角度论述某种媒介对文学的影响,或者针对某一具体文学类型或者文学作品的媒介形式演变展开研究。宏观分析媒介形态与文学活动的关系的研究成果并不是很多。

媒介是传播学的核心概念之一,其含义大致可以从两个角度去理解:第一,它指信息传递的载体、渠道、中介物、工具或技术手段;第二,它指从事信息的采集、加工制作和传播的社会组织,即传媒机构。⑤前者强调的是媒介作为传播手段的属性,后者强调的是媒介作为社会组织的属性。在文学传播的历史进程中,无论是作为传播手段的具体媒介形式,还是作为社会组织的各类媒介传播机构,都在文学传播活动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通过影响文学传播活动中的各中介因素,影响着文学史的整体面貌。

我们无论是从传播手段的角度去理解媒介,还是从社会组织的角度去理解媒介,都存在宏观研究和微观研究的相互协调问题。研究某一具体文学流派或文学作品的传播活动时,要同时关注特定历史时期和时代的传播媒介的总体特性以及这些媒介特性为社会、文化所提供的特定信息传播与解读的方式。因为任何媒介形式本身都具有一定的倾向性,都是对人的某些感官的扶持,同时也是对另外某些感官的遮蔽。这样就会影响人们的编码和解码行为,并进一步影响社会信息传播方式和人们的思维方式,最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包括文学在内的文化艺术形态。

同样,当我们在传媒视野下力求宏观地解析文学活动与媒介、文学史与媒介的关系时,我们也要注意避免过于空泛。西方的媒介形态理论着眼于考察媒介形态特性所塑造的媒介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宏观影响,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中观和微观层面的具体情况,缺乏具体分析,导致出现过于空泛的偏颇。因此,我们在将媒介形态理论引入文学研究时,要注意宏观概括与具体梳理相结合,要重视原始文献史料的挖掘整理工作。不论是研究作为社会组织的文学传播媒介,还是研究作为传播手段的文学传播媒介,我们都需要在文学与媒介互动共生的大视野中解析具体案例和材料在宏观历史坐标中的作用和定位。

(三)构建文学与媒介的主体间性

文学是一个活动的过程,首先,它表现为一种历史过程的建构,正是文学发展的历史轨迹构成了我们今天的文学;其次,从具体的传播过程来看,文学也表现为作品所承载的信息在作者和读者之间的流动过程。

而媒介表面看来是一个名词,其实它同样是在发展演变的过程中逐渐累积起来的一个动态的概念,这个概念记录着人类社会信息传播的方式、手段和结果的变化历程,可以说,我们今天任何信息传播行为都是媒介演变进化的结果。

不管是从历史还是现实的坐标来看,文学与媒介这两个处在不断变化中的概念之间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而且它们之间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谁决定谁的关系,我们要从主体间性的立场去解析它们之间的互为主体、交叉逆反的辩证关系。因此,将传播视阈引入文学研究时要注意以下两点:

第一,任何处于传播过程中的事物都不是孤立的存在,其存在的状态和行动轨迹都受到与其他因素相互关系的影响,是关系性的存在。因此,我们分析媒介对文学的影响时要采用辩证的方法,既要考察媒介技术形态对文学创作、出版、发行、阅读、反馈等环节的影响,也要考虑到文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和因素对媒介的影响和作用。同时,也不能把媒介的形式和内容割裂开,要思考文学媒介与文学内容的相互影响,从多个方面、综合多种因素考察文学与媒介的相互作用。也就是说,我们既要看到文学活动中的媒介,又要看到媒介环境中的文学,两者互为背景、互为主体,形成主体间性的关系;既要看到媒介形式的影响,也要看到媒介并不是个空壳,要结合内容进行分析。这样我们才能对文学史有全面的立体的认识和分析。

第二,媒介不是孤立的存在,不是单独对社会和文化发挥作用的因素,媒介的作用和影响是社会信息系统中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构建多元化理解和阐释的关系模式时,仍然要全面考虑各种因素,避免将某个因素的影响夸大化,遮蔽了其他因素的作用,由此而做出误导性的结论。尤其要注意的是关注人的作用,关注人的主观能动性。人面对媒介时不是被动的,媒介是人创造的产物,也是人选择的产物,而并非反之。所以,人的意识、情感、思维是决定媒介作用以及媒介与社会互动的重要因素。毕竟媒介的作用也好,媒介对社会的影响也好,都要借助人和人的活动为中介才能实现,从这一点来说,人又是媒介的“媒介”。

三、历史资料的发掘与重释

明确了理论指导方法之后,我们面临的首要基础性工作就是史料的重新发掘、收集和整理、阐释。一方面,先前的文学史研究提供了文学传播活动的发展轮廓以及丰富的文献资料,是我们研究的可靠基础和素材;另一方面,一旦用传媒视野对焦文学研究,梳理文学发展历史进程中那些涉及传播或媒介的人物、现象、事件、背景以及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我们有大量的工作需要从头做起。我们可以借鉴米歇尔·福柯的知识考古学的方法:“过去一向作为研究对象的线性连续已被一种在深层上脱离连续的手法所取代。”⑥正像我们上面论述的那样,区别于传统文学史把历史对象置于一种原则、一种意义、一种价值观下的线性连续时间里研究的方法,媒介理论视野下的文学史要尊重历史对象的特殊性和差异性,尊重文学的多重属性和多元价值。

中国文学史已然形成唯杰作传统,各时期的名家、名作构成文学史的主要内容,对这些名家、名作的研究也以考察其艺术价值为主要目的。那些在文学和艺术价值上并不是很突出的作品往往被轻描淡写,甚至直接被忽视。然而,当我们从媒介发展的视角去考察时,会发现许多艺术水平可能不是很突出的作品,却在文学传播发展进程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扮演着特殊的角色,甚至那些名家、名作的艺术价值也是建立在这些并不突出的作者、作品和事件所奠定的基础上。所以,我们只能去重新发掘史料,整理文献,在新的视角和框架内解析原有的和新发现的史料。

在此,笔者建议传媒视野下的文学史研究多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文献资料:

(一)和媒介尤其是文学传播媒介演变相关的资料

对于文学来说,媒介的变化或快或慢地引起文学内部各要素以及各要素之间关系的深刻变革,我们往往会因为对文学作品内容的关注,而忽视了文学传播媒介本身的形态所发挥的影响和作用。

如报刊连载小说这种文学形式的特点就和它所依附的媒介密切相关。报刊连载小说虽然也是小说,但是呈现出不同于传统小说的特点,因为媒介并不是简单地为小说提供一个平台而已。小说在最初登上报刊的时候,就已经被报刊这种媒介形态所改变。比如报刊的快捷性、连续性和版面特点使作者得以紧密结合时事,一边写作一边发表,把文学创作和现实的距离拉近到前所未有的程度。1932年,青年作家张天虚(笔名“天虚”)在北平《世界日报》的副刊《蔷薇周刊》上连载了两个月的中篇小说《黄埔滩头的梦》,这部连载小说以“一二·八”战争为题材,体现出强烈的时代特色,同时也鲜明地体现出报刊这种媒介对小说创作的影响,表现出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在发表于同年5月20日的小说后记中,张天虚尖锐地抨击5月5日签订的《上海停战协定》。⑦时事成为文学创作的一部分,文学成为影响时事的重要力量,文学创作因为媒介的变化以一种更加积极的、同步的方式参与到现实世界中去,这对传统文学出版形式来说是很难做到的,这种强烈的现实性和即时性是媒介赋予文学的新特征。

(二)跨文化、跨地域传播的文学史料

我们需要从传播学的框架和角度分析那些跨文化、跨地域传播的文学史料在文学传播史上的地位和意义。文学传播媒介不仅表现为物质媒介形式,而且表现为符号媒介形式,媒介环境是符号环境和感知环境的统一,这两个因素中的任何一个发生变化都会改变媒介环境,并进而引起社会文化的整体变化。

语言符号不仅是表征的手段,其本身就影响了表征的意义,不同地域和文化中使用的不同语言符号其实隐含着不同的价值观念和文化传统的密码,所以,跨越地域、文化、民族等界限的文学传播并不仅仅是信息的“翻译”,也是不同思维的碰撞和交融。当文学从一种符号系统转化成另一种符号系统时,这种转化是一个双重解码的过程。这个过程对文学的内容以及传播过程、传播受众、传播效果的影响也必然与原有文化语境截然不同。因此,分析跨文化、跨地域传播的文学史料不仅对于研究文学作品的传播轨迹、文学流派的形成、文学风格的转向、文学在异域语境中的解读和影响等问题都具有重要意义,而且能让我们从文化的大视角分析文学媒介与文学现象、文学活动的历史关系。

中国近现代一些先进知识分子曾经把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裹挟在新的诗体、语汇和意境中,介绍到我们这个历来以诗歌为傲的古老国度。比如,1905年马君武先生在留日期间全文翻译了拜伦的《哀希腊》,语言风格沉郁真挚,富有鼓动性;再比如,1914年应时翻译出版了《德诗汉译》,这是第一本翻译德语诗歌的文集,也是一本罕见的翻译诗集。作者选择德国诗歌代表人物如戈德(歌德)、翕雷(席勒)、哈英南(海涅)等人的名作,采用中国传统的五言、七言、古风和楚辞等体裁译成。1939年此书再次自费重印时,萧友梅在序言中这样写道:“譬如《鬼王》(今译《魔王》)一诗……而溥泉先生(应时)则纯照古诗体译成,固不失其本意,即使离开乐谱朗诵出来,亦觉得淋漓尽致,声调铿锵,因此更不能不佩服溥泉先生艺术手段的高妙了。”⑧这本诗集在文学史上也许不为很多人所熟悉,但是在跨文化传播的研究视野中,在研究中西方文学比较以及文学参与社会改良活动等方面,却是一部很有价值的文献。

同时,我们还需要重视汉学家的作品对中外文化交流以及中国文学传播的价值和影响。如曾任香港总督的约翰·弗朗西斯·戴维斯在青年时期曾在广州工作过,他出版了研究中国古典诗歌的专著《中国诗歌评论》,编写了《中国概览》、《中国见闻录》、《时期及媾和以来的中国》、《中国杂记》等专门介绍中国文化历史、风土人情的著作。此外,他还翻译了一些中国戏剧和小说。这些专著和翻译作品对于研究特定历史阶段中国文学的变化趋势以及中西方文化交流具有重要价值。

(三)与文学编辑、印刷和出版等活动相关的史料

作为构成文学传播媒介的重要环节和因素,编辑、印刷和出版等对文学活动的影响很大,并且这种影响随着大众媒介的发展和扩张表现得越来越明显。文学史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书籍史,文学在发生之初就已经受到相关制度和技术条件的影响。不同历史时期的传播制度、媒介形式以及媒介技术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文学的样态和效果,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文学主体发挥能动性的深度和广度。我们在考察文学形态的演变过程时需要把它放到媒介环境的大背景中,结合社会传播具体条件和媒介形态对其进行关系性的分析。

例如,我们对清代通俗小说的考察,如果离开了对当时印刷出版大环境的研究,肯定会失之偏颇。“清代前期通俗小说传播的信源和明末比发生了较大的改变,文人对清代前期通俗小说出版的介入,使他们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媒介掌握者,成为制约通俗小说创作水平高低、促进通俗小说发展的主要因素。”⑨正是因为文人型出版人的出现以及文人介入传播链,掌控了出版媒介,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清代前期《玉娇梨》、《平山冷燕》等才子佳人小说的兴起。不管我们对清前期才子佳人小说的艺术价值如何评价,从文学出版的角度来看,这是文学传播史上非常重要的一章,它促使文人进入文学流通、文学商业化的链条中,对清代文学乃至中国文学史产生了重要影响。

再如王富仁在《传播学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认为,没有现代印刷业的发展以及近代以来逐渐繁荣发展起来的报刊杂志,就没有“五四”文学革新。他认为:

现代小品散文的繁荣,现代杂文的产生,诗歌绝对统治地位的丧失,小说地位的提高,中国话剧艺术表演性能的一度弱化与阅读性能的一度加强,莫不与现代报刊杂志这种主要传播媒体的特征息息相关。即使说现代白话文就是适应现代报刊的需要发展起来的,也不为过。⑩

从文学传播的宏观历史维度来看,王富仁对白话文与现代传播媒介之间关系的界定是正确的,也是有积极意义的。作为中国文学传播史上一次重要的媒介变革,白话对中国文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是文学符号媒介的一次自我革新,它既是由现代报刊杂志引发并扩散,同时也为现代报刊杂志的发展成长提供了符号媒介的便利和基础。张伟在《尘封的珍书异刊》一书中这样描述“五四”前后的报刊出版状况:

20世纪20年代初,受“”的影响,很多年轻人满怀报国激情,到处寻找真理,思想非常活跃,而当时的出版环境也比较宽松,有钱有人便可以很方便地出书出刊,当然一遇到风波就得马上停刊了事,或者另起炉灶。因此,便形成了当时出版界空前繁荣,而很多报刊却又旋起旋灭的奇特情境。

当时很多文学期刊都是一些志同道合的青年人利用业余时间各自凑钱创办的,所发表的文章大多是各自创作的,比如应修人、潘漠华等人所办的《支那二月》;蒋启壎、楼适夷等人所办的《现代生活》;滕固、章克标等人所办的《狮吼》等。“五四”前后这些报刊杂志的出版发行对白话文以及中国文学的发展演变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遗憾的是,目前我们对这方面的研究还很不够。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将传媒视野引入文学史研究是以一种历史唯物主义的客观态度对待文学活动,以一种多元化的现实主义态度对待文学当下的现实境遇,这方面的研究不仅会为文学研究提供广阔的天地,而且将成为文学理论和文学史研究的学科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