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沈从文边城

沈从文边城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沈从文边城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沈从文边城范文第1篇

当我们大家走进《边城》时,那种最本真的自然文明将冲击着当代这种物欲横流的物质文明,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沈从文佳作边城读书心得2021,更多阅读心得点击“读书心得”查看!

沈从文佳作边城读书心得1夜深人静的夜晚,躲开白天城市的喧嚣,让自己沉浸在一片静穆之中,在属于自己的小天地里品读《边城》,思绪也随着书中人物的变化发展起伏

《边城》写的是一个恋爱的故事,情节简朴优美,湘西山城茶峒掌水码头顺顺的两个儿子天保和傩送,同时爱上了城边碧溪老船夫的孙女翠翠。但翠翠心里爱的却是傩送,当天保明白了实情后,深知不能勉强,主动退出了竞争,架船下辰州,好忘却那里的一切,却不幸遇难。傩送虽然一直爱着翠翠,但哥哥为此而死,使他心中压抑,又对老船夫有误会,也在痛苦中离家去了桃源。而翠翠独自承担所有的变故,在等着,等着那个也许永远不会回来,也许明天就回来的人。

人世间的美好与凄凉,在文中体现得淋漓尽致。翠翠与爷爷至深的亲情,天保、傩送两兄弟的手足之情,祖孙二人与村里人的和谐融洽又质朴的邻里关系,人与自然的统一,淳厚的民俗与民风……

又或许是秀美的景色,喧天的锣鼓,热闹的节日,吸引了眼球,掩盖了喜庆祥和背后的凄凉与伤痛。但作者清新隽永的笔词下的确有丝丝忧伤的情怀。就像这里也有亲人的离别与去世,有满满的期待未果,还有懵懂、朦胧,却又无疾而终的爱情……

有些时候,我们看到繁华,却看不穿繁华背后的萧索与凄凉,经历了喧哗,却没有想过曲终人散后的寂寞是否也会升华。

有些时候,我们看到了现象,却拨不开迷雾,也有些时候,有些话不说,就再难澄清,再难说出口。

每个人都可以选择自己的道路,但长久以来,生命便如一条河流,激流曲折,却永远也回不了头。

我们总抓不住一些东西,改变不了一些事物,美丽的背后也有诉说不完的苍凉。就像翠翠这样明媚的孩子,最终也只得在江畔孑然一身独自的痴痴盼想。

这里的忧愁是一滴化不开的墨,滴到心上,纠缠不止,然后风干,凝结在那里,无法抹去,只有那澄明的江水,依然诉说着那些古老的故事……

沈从文佳作边城读书心得2读完边城,我突然有种想去湘西看看的欲望,从前不知道什么是牧歌式的小说,现在,还是不知道,但我知道的是,它很美,很美。

天空是格外寂寥,夜晚格外漫长。如果没有她的骂他的笑,那个五月端阳便只是一个普通的暑天,淹没在记忆里再无他异。只是,一切不是了。

爷爷是个淳朴的人,他不多拿客人的钱,跑上去追客人,他兢兢业业从不让客人不能渡船,五十年如一日。他的牵挂只有他的孙女翠翠,他也在最后一夜劝导翠翠“一切要来的都得来,不必怕!|”坚定地活下去,让人忍不住有种要落泪的凄凉。

翠翠是大自然的女儿,从不发愁,从不动气,山林中,是她真正自由的地方,翠翠的心中是渴望爱情的,她常看着结婚的新娘子,幻想着自己是新娘,当她想到端午,就闭上眼睛,她期待浪漫的爱情。

兄弟俩注定着要将此生所爱一分为二。天保兄,我知道把心爱之物让给他人时的痛苦,所以无法想象将心爱之人拱手时的心痛。无法想象更不愿尝试,但天保却不得不去面对。我相信天保爱她。因为他不曾说没有她便不能活。不然,在失去哥哥后,她是不是会自责的认为“没有她便不能活,但为了我他宁可不活”?那样弟弟的服罪感是不是会更重?

凄美的苦难总是促不及防,为什么兄弟俩要离去?为什么爷爷这么快就告别故乡?为什么最后只剩下翠翠一人孤独的守望?

牧歌式的小说往往就如中国水墨画,《边城》里没有华丽的背景和复杂的人际关系。但它却可以让人想很多。它把一段爱情的变得平淡却不清淡。总有些东西留下后是挥之不去的。边城那里有一段感情未能尽善尽美,这世上又有多少人或事能不留遗憾?

读罢边城,真有种想要泪流满面的冲动了。

农村山城是一幅静止的图画。千年万年不变。生活里面的人叫画中人。他们在社会上地位可以忽略不计。然而画中一切于画外的人永远充满向往。

唐朝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记载:问今是何时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这些无论魏晋的人的生活在别人眼中却是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的怡然自乐。

沈从文也有文《桃源与沅洲》说:千百年来读书人对于桃源的印象既不怎么改变所以每当国力衰弱发生变乱时想做遗民的必多这文增添了许多人的幻想增加了许多人的酒量。至于住在那里的人呢却无人自以为是遗民或神仙也从不曾有人遇着遗民或神仙。

农村的确只是失意人酒后的谈资或闲暇人的雅兴。至于生活在那里的人呢却无人以为自己是神仙和遗民。他们生存在所谓的世外桃源承载着图画的完美与历史的厚重。他们无法摆脱如画般静止的命运与生活。这潜在流动的悲剧命运。

《边城》里那一种沉重古老静止的边城风景以及边城小人物的生活状况如画。而画中的人物呢?

茶峒小溪溪边白色小塔塔下一户人家家里一个老人一个女孩一只黄狗。太阳升起溪边小船开渡夕阳西沉小船收渡。

沈从文佳作边城读书心得3夜阑人静的夜晚,躲开白天城市的喧嚣,让自己沉浸在一片静穆之中,在属于自己的小天地里细品沈从文先生的《边城》,思绪随着书中人物的变化发展起起伏伏……

边城写的是一个恋爱的故事,情节简朴优美,——掌水码头顺顺的两个儿子天保和傩送,同时爱上了城边碧溪老船夫的孙女翠翠。但翠翠心里爱的却是傩送,当天保明白了这个三角恋爱的实情,深知不能勉强,主动退出了竞争,驾船下辰州,好忘却那里的一切,却不幸遇难,傩送虽然仍然爱着翠翠,但哥哥为此而死,使他心中压抑,又对老船夫有误会,也在痛苦中离家去了桃源。而翠翠独自承担所有的变故,在等着,等着那个也许永远不回来,也许明天回来的人。

如诗的边城,诗意地演绎着人生,诗意地演绎着生活。书中所示的人性美浸透着完美,而翠翠的无限期等待又显示着不完美。她的爱情悲剧可以说是那个年代造成的,她和傩送本来完全可以结合在一起,培育出美丽的爱情之花,可惜二人却失之交臂,留下了悠长的遗憾。

而现在谁会放弃自己的爱情呢?在当今这个社会谁主动放弃自己想要的东西,完美的爱情都是我们想要追寻的。在《边城》中傩送为了亲情而放弃了爱情,亲情固然重要,但为了亲情而放弃了爱情,也是可悲的。而翠又在不知道天保是因不能得到她的爱而忧郁出走落水身亡,不知道傩送是因为不能得到她的爱而离乡远行,也不知道爷爷突然离世全是由于替自己的幸福思虑奔忙而心力交瘁。后来在陪伴她的杨马兵向她说明后,她才如梦初醒,这实在让人不免为她感到惋惜和可悲。

故事就这样结束了,结局怎样?给人留下了悬念,傩送最后回来了吗?她们俩最后在一起了吗?我不禁陷入了幻想之中,希望他们有情人能终成眷属。看过《边城》,让我对世间完美的爱情又一次产生了怀疑,对人性多了一份了解,但又明白了自己的幸福就应该去争取,争取了,得不到,也就没有什么可遗憾的了。

边城就是这么一出健康纯洁,而又弥漫有淡淡哀愁和浓浓诗意的爱情悲剧和人性的悲剧。

沈从文佳作边城读书心得4沈从文的《边城》的确写得很漂亮,把小说当散文来写,意境非常美。

看过《边城》的一些介绍,其中每个人、每件事物都有一定的象征意义,把整个时代都写出来。但作为一般的读者,我承认自己没有办法看得太透。

《边城》所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这样一副画面:“有一小溪,溪边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户单独的人家。这人家只一个老人,一个女孩子,一只黄狗。小溪流下去,绕山岨流,约三里便汇入茶峒的大河,人若过溪越小山走去,则一只里路就到了茶峒城边。溪流如弓背,山路如弓弦,故远近有了小小差异。小溪宽约二十丈,河床为大片石头作成。静静的水即或深到一篙不能落底,却依然清澈透明,河中游鱼来去皆可以计数。”在如今,城镇的物质建设虽然显得腾飞发达,但是在建设的背后又显露出另一方面的破坏。就像自然环境,是那样的污染不堪:树木被伐、空气干躁、噪声不断、垃圾成堆。这样的环境,使人的身心受了严重的压抑。所以,人又是那么向往农村那种清静、舒畅的生活空间。或许这也是《边城》作者的思路。

并且在现今的时代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显得是那样的陌生和功利。为了自身的利益,大家似乎都卷入你争我夺的潮流当中。在建筑物空间越来越狭小的同时,人与人的心灵同样显得狭窄;在交通便利的今天,人与人来往的途径是那样的便捷,但人的沟通却是那样的艰难。一道墙,不单是隔绝了人与人之间的居住场所,也同时隔绝了人心灵的来往;一扇防盗门,似乎避免了外人的闯入,但同时也囚牢了自己与外界的联络。

而在《边城》里面让我们看到的是人的淳朴、勤俭、友善、和平的景象。“管理这渡船的,就是住在塔下的那个老人。活了七十年,从二十岁起便守在这溪边,五十年来不知把船来去渡了多少年。年纪虽那么老了,本来应当休息了,但天不许他休息,他仿佛不能够同这一分生活离开,他从不思索自己的职务对于本人的意义,只是静静的很忠实的在那里活下去。”在写到主人公翠翠的时候是:“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故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人又那么乖,如山头黄鹿一样,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平时在渡船上遇陌人对她有所注意时,便把光光的眼睛瞅着那陌人,作成随时皆可举步逃入深山的神气,但明白了人无机心后,就又从从容容的在水边玩耍了。”文章在写到掌管水码头顺顺时说:“这个大方洒脱的人,事业虽十分顺手,却因欢喜交朋结友,慷慨而又能济人之急,……明白出门人的甘苦,理解失意人的心情……为人却那么公正无私……既正直和平,又不爱财”。在说到两位年青人的时候,又写得是那样受人欢迎:“结实如小公牛……豪放豁达,不拘常套小节……和气亲人,不骄惰,不浮华。”而更让人称奇的那只小狗也格外显得乖巧、懂事:“有时又与祖父黄狗一同在船上,过渡时与祖父一同动手,船将岸边,祖父正向客人招呼:‘慢点,慢点’时,那只黄狗便口衔绳子,最先一跃而上,且俨然懂得如何方为尽职似的,把船绳紧衔着拖船拢岸。“美丽总是令人忧愁”。《边城》作者在给我们展现这一幅人与自然相得相融,优美和谐图画的同时,却又流露出一副面对人生悲凉命运的无奈与困惑的面孔。

本应该是圆满美好的家庭,在母亲与父亲相聚不得志而前后离世下,翠翠从小就过着与爷爷相依为命的生活,他们的孤单与悲凉时不时的涌流心头。“黄昏来时,翠翠坐在家中屋后白塔下,看天空被夕阳烧成桃花色的薄云”、“听着渡口飘来那生意人杂乱的声音,心中有些几薄薄凄凉。”、“他在日头升起时,感到生活的力量,当日头落下时,又不至思量与日头同时死去的,是那个伴在他身旁的女孩子。他的朋友为一只渡船与一只黄狗,的亲人便只那个女孩子。”其中,还让我们看到不幸的是,作为“水鸭子”的大老却在水中淹死;以歌声让翠翠的心飞翔的二老却离家出走;与翠翠朝暮相处、形影不离的爷爷,又在雷鸣夜晚中悄悄离世……这一切的发生,犹如一个个巨石压抑着翠翠幼小的心灵。在《边城》结尾,作者想通过二老“也许明天回来”来点燃翠翠心灵的一时希望。但“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又岂不是给她一种无限的困惑、迷茫。一个从小就遭受人生悲惨命运的心灵,本想寻得一处关爱、拯救的归宿,却一直得不到实现。这也岂不成了许多人的写照?

沈从文佳作边城读书心得5夜深人静的夜晚,躲开白天城市的喧嚣,让自己沉浸在一片静穆之中,在属于自己的小天地里品读《边城》,思绪也随着书中人物的变化发展起伏。

《边城》写的是一个恋爱的故事,情节简朴优美,湘西山城茶峒掌水码头顺顺的两个儿子天保和傩送,同时爱上了城边碧溪老船夫的孙女翠翠。但翠翠心里爱的却是傩送,当天保明白了实情后,深知不能勉强,主动退出了竞争,架船下辰州,好忘却那里的一切,却不幸遇难。傩送虽然一直爱着翠翠,但哥哥为此而死,使他心中压抑,又对老船夫有误会,也在痛苦中离家去了桃源。而翠翠独自承担所有的变故,在等着,等着那个也许永远不会回来,也许明天就回来的人。

人世间的美好与凄凉,在文中体现得淋漓尽致。翠翠与爷爷至深的亲情,天保、傩送两兄弟的手足之情,祖孙二人与村里人的和谐融洽又质朴的邻里关系,人与自然的统一,淳厚的民俗与民风……

又或许是秀美的景色,喧天的锣鼓,热闹的节日,吸引了眼球,掩盖了喜庆祥和背后的凄凉与伤痛。但作者清新隽永的笔词下的确有丝丝忧伤的情怀。就像这里也有亲人的离别与去世,有满满的期待未果,还有懵懂、朦胧,却又无疾而终的爱情……

有些时候,我们看到繁华,却看不穿繁华背后的萧索与凄凉,经历了喧哗,却没有想过曲终人散后的寂寞是否也会升华。

有些时候,我们看到了现象,却拨不开迷雾,也有些时候,有些话不说,就再难澄清,再难说出口。

每个人都可以选择自己的道路,但长久以来,生命便如一条河流,激流曲折,却永远也回不了头。

我们总抓不住一些东西,改变不了一些事物,美丽的背后也有诉说不完的苍凉。就像翠翠这样明媚的孩子,最终也只得在江畔孑然一身独自的痴痴盼想。

沈从文边城范文第2篇

关键词:沈从文 《边城》 人性 人情

沈从文善于描写湘西边地特有的民俗风情,山光水色,以构成其理想的人生形式。《边城》即体现了这样一种审美追求。特定的地域文化环境造就了他小说独特的风格。在《边城》中,他通过对边地茶峒的秀丽风光的描写,在那青山绿水,秀丽的自然风光里,两个相依为命的摆渡人,翠翠和她年老的外公,每天都守着渡船,为来往的过渡人摆渡,又是那样的热情。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人民之间的那种和谐,人性的美和古朴的风土人情的有机结合并与自然融为一体,这一幅乡村世界的和谐画面,充分体现出湘西边地人民的人性美和人情美。

《边城》的人性美、人情美,首先体现在翠翠身上。在美学上极有见地的沈从文,对“翠翠”形象的刻画,寄托了他的审美理想。作品着重表现的是翠翠的品性美、童贞美和爱情美。翠翠与青山绿水作伴,心灵上没沾染一丝尘埃。她乖巧伶俐又带有山区女孩的淳朴,天真而不娇嫩,就如湛蓝的天空下刚长上青枝翠叶的嫩竹,而她在恋爱中所表现出来的情爱美,则更是真切感人。她在隔绝的“边城”里,从模模糊糊的状态下,逐渐经历爱情,也慢慢懂得爱情,爱上了傩送,感情纯洁真挚……傩送远去,她又矢志不渝地苦恋并执著等待着心上人的归来。清纯可爱的翠翠,她浓缩了人性最纯美的形态以及对于自由的追求,彰显了作家对于生命彻悟的大智慧和深沉之爱。沈从文笔下的翠翠,以人性的善良与纯朴闪烁着耀眼的光辉。

翠翠天真善良、善解人意、温婉多情。她的身上凝聚着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的特定内涵:保守着人的勤劳、朴素、善良、热情,她是作者倾注“爱”与“美”的理想的艺术形象。翠翠实际上就是作者的精神寄托,她的美不仅体现在自然生长的外界美,而且体现在她那种顽强的生存能力,而旺盛执著的生命力是她的灵魂。这种女性形象,自然率真,又不乏传统,是美的象征。她继承着传统的衣钵,同时又面对现实的挑战走向新生活。她那超越一切世俗利害的朦胧的爱情,以及恬淡自足的生活,都灌注了作者美好的怀旧、想象与企盼,也隐伏着悲剧感。

《边城》处处洋溢的自然、纯洁、真挚的人性美,同样体现在外公和天保、傩送身上。外公是中国传统美德的典范,一辈子尽忠职守、轻利重义、宽厚仁慈、豁达爽直。他生活虽然清贫,但却从不贪心;乐善好施,却从不索取,“凡事求个心安理得”。他爱护、疼惜孙女,为孙女的亲事担忧,操劳和奔波,但最终未能如愿,带着深深地忧虑、遗憾在雷雨交加之夜溘然逝去。

大老、二老两兄弟,勤劳能干,性情豪爽、慷慨。大老爱翠翠,糊里糊涂地陷入爱情的矛盾中,最后他感到希望破灭,爱愿难成,只能孤独地外出闯滩最后不幸而亡。二老也爱翠翠,他为追求爱情,和哥哥“决斗”,夜半唱情歌,却并不为心上人所知。最后也孤独地出走,远下桃源。作品既写出了他俩对爱情的忠诚、坚贞,又表现了他们自我牺牲的美德。他们爱翠翠,都是以感情为重的。在他们心中,爱之所在,与世俗的钱财、地位毫不相干,他们慎重选择爱人,但在自己的幸福与别人发生矛盾时,又能忍痛割爱,成人之美。

沈从文用优美古朴而又略带忧伤苍凉的笔调,倾诉着一个个普通平凡的小故事,构建成他独特的“湘西世界”,而《边城》正是这个世界的核心之作。这正是作品清新的故事中蕴藏的热情,朴实的文字中隐伏的悲痛。时而含隐深沉,诉说着人世的悲凉与不平;时而慷慨欢悦,歌唱着生命和人性、风俗和人情,最终共同交织成理想的独具一格的乐章。边地淳厚朴实的人情世态,健美古朴的风俗习惯,新奇幽雅的山光水色,情调爽朗明快,色彩绚丽清新,是一幅优美别致的风土人情画卷。而男女的情爱,祖孙父子间的亲爱,人民相互间的友爱,以及自然万物之爱与湘西之美糅合在一起,了无痕迹地融人了全部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之中。

沈从文边城范文第3篇

关键词:《边城》;修辞艺术;诗化特色

作为京派作家沈从文的代表作,小说《边城》有着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学史地位,这不仅是由其主题、思想等内容因素决定的,也由其修辞、风格等形式方面的原因。通过《边城》,沈从文向世人展示了其在词语锤炼、句式使用等方面的才能,并以诗化特色使读者对作品印象深刻。因此,对《边城》中修辞艺术和诗化特色的探讨有利于进一步解读《边城》,也有利于进一步理解沈从文。

一、《边城》中的修辞艺术

(一)词语的锤炼

首先,《边城》中用词恰当、传神,淡中寓奇。过分修饰、精雕细琢的用语在《边城》中较为少见,但这依然不妨碍从中读出韵味来。从沈从文对文学语言的追求看,恰当、传神、节制、亲切是其主要追求,不喜欢文字的意气浮露,这也符合以他为代表的京派作家的集体追求。细读《边城》便可发现,附加的辞藻并非作者行文的依附,同时又注意对用词的锻造和琢磨。相反,由于注重锤炼词语,《边城》在文体上独具风格,有个性、有真意、无伪饰是作品语言上的一大特色。其次,描述返璞归真,情彩兼备。从《边城》的字里行间可以体味到以水为背景的青翠的绿色,这给边城世界涂上了一层异样的光彩,体现了作者对这里的人、事、景、物的眷恋。在描写自然景物时,作者笔调平淡自然,毫无雕琢藻饰的痕迹,“以翠逼人”一词可恰当地体现其词语锤炼的效果。第三,对话极有表现力,多方言和口语化。沈从文曾经说过:“我的文字风格,假若还有值得注意处,那只因为我记得水上人的语言太多了。”《边城》中的人物对话的特色之一就是有明显的口语化倾向,这些表达看似平白简单,实则是经过作者反复推敲的结果,由此人物的心理活动,尤其是炙热情感恰到好处地渗透到了这些话语中,细细读来饶有滋味。

(二)句式的使用

首先,多用短句,有明快灵活的效果。作品的文体和形式决定了作品风格,短句读起来停顿频繁,如一行行诗句,给人明快有力的感觉,且有行云流水的美感。明快短句在《边城》中随处可见,这无疑是作者有意识的处理,同时这也是作者吸收民间歌谣和民间故事的成果。其次,政局与散句相互穿插,有韵律美和节奏感。结构相同或相似的一组短句即为整句,其特点为句式整齐、意义鲜明、声音和谐、一气呵成。例如,“车是车路,马是马路,各有走法。大老走的是车路,应当由大老爹爹作主,请了媒人来正正经经同我说。走的是马路,应当自己作主,站在渡口对溪高崖上,为翠翠唱三年六个月的歌。”该句以充满艺术感染力的方式区分了两种求婚方式。另一方面,若整句过多,则会有单调、冗杂、浮夸的弊病,因而作者选择将整句与散句配合使用,这样一来既凸显了整句的表达效果,又使作品获得了整体的和谐。

二、《边城》中的诗化特色

(一)诗化的故事情节

小说《边城》共21节,按照故事情节的发展和演进,可将小说的前三节视作故事的开端,第4至19节视为故事的发展,第20节是故事的,而最后一节是故事的结尾。这21节语言优美,故事动人,如一首首散文诗搜集在一起,又彼此关联,浑然天成,诗化的情节跃然纸上。例如在最后一节中,作者以浪漫主义的方式给故事情节画上了一个完整的句号。一方面,在祖父去世后,一家人的命运遭际充满诗意想象,伯父、翠翠、黄狗给人以亲切、祥和的感觉;另一方面,在结尾处,作者写道:“到了冬天,那个圮坍了的白塔,又重新修好了。”这与雪莱《西风颂》中“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这句诗遥相呼应,有异曲同工之妙,沈从文将结尾安排得诗意盎然。《边城》有一股强烈的“文似看山不喜平”的意味,其表现手法明暗结合,经纬交织,多组矛盾松弛有度,极显张力,充分体现了作品故事情节的诗化特征。

(二)诗化的环境

无论是自然环境描写还是人文环境描写,沈从文都注重以抒情化的方式将它们绘声绘色地呈现出来,使读者对这一“湘西世界”风貌充满遐想,因此,《边城》中环境的诗化集中表现在自然环境的诗化和人文环境的诗化两个方面。

在沈从文的《边城》中,作者极力表现边城的山水风光之美,古朴清醇的神韵随处可见,简单叙述的表面背后蕴含着无尽情思。绿色是该小说的主色调,它是希望、宁静、和平的象征,同时它也是山水田园诗的颜色。在《边城》中,山、水、各类景物无不是绿色或具有绿的神韵与内在,由此一种朦胧的绿色意境跃然纸上。《边城》如一卷绘画集,是由一幅幅绿色的风景画和民俗画构成的,优美而又富有诗情。

无论在现实生活还是在文学创作中,沈从文始终怀有对故乡的一份痴情和眷恋,与之对应的是他对现代社会和都市文明中庸俗面貌的憎恶和厌倦。因此,他注重在作品中展现记忆中的充满诗意的“湘西世界”,在那里,尤其是《边城》中,社会政治环境波澜不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简单,亲情、爱情也因此得以透彻地展示,而人与自我、人与自然的关系也相对和谐,较少有异化和分裂,在这样一个世外桃源中,肮脏腐朽的东西一扫而空,因而也“不存在什么阶级分析的东西”。这时,边城世界显示出了其文化环境原生态和健康性,并因此而充满诗意。每逢正月十五,人们耍狮子、舞龙、放烟火,“小鞭炮如落雨”;当端午节,人们到观赏龙舟竞赛,在河中捉鸭子;在中秋节,青年男女倾吐爱意,在月下参与对歌的活动。沈从文回忆、幻想的写作方式以及抒情笔调给这些描写增添了朦胧的效果,增强了诗化效果。

(三)诗化的人性

沈从文的作品注重对“人性”的探讨,展示优美、健康、不悖乎人性的人生方式是其创作的重要追求,这在《边城》中有特别的体现,并且表现出浓郁的诗化特色。《边城》描写翠翠和她的以撑渡船为业的祖父的生活,并叙述了翠翠与船总的儿子天保、傩送之间爱情纠葛。透过爱情、亲情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乡情和友爱之情,健康、优美、质朴的边城人性和民风得以诠释。在翠翠、爷爷、船总、顺顺、天保和傩送身上,这种诗化人性表现得最为突出。翠翠作为小说的主人,是沈从文审美理想的象征,并通过优美自然的语言呈现出来;从作品内部来说,翠翠是整个作品的灵魂之所在,她身上承载着“爱”与“美”,与整部作品的旨趣有内在的统一性。在风景美、风俗美的边城世界里,翠翠无疑是人性美的化身,优美的自然环境养育着她,和谐美好的生活环境塑造着她,她皮肤黑黑的,有一双水晶般的眸子,她天性活泼、伶俐,既是只小兽物。又善良乖巧,残忍的事情她从来做不出,她是作者心中的自然之女。充满纯美化和理想化。长大之后,她心理有了一丝变化,深思和羞涩取代了部分乖巧和活泼,她是湘西古老生活方式孕育的少女,而边城世界里的许多人和她一样,具有纯净的人性之美,而其美主要是以诗化的方式实现的。

结束语

沈从文在现代文学中获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尤其包括其在修辞和表达技巧方面的造诣,而《边城》是沈从文修辞艺术和诗化表达艺术的集中体现。无论词语的锤炼还是句式的选择,都展现着作者的匠心独运。为与作品的主题和思想配合,《边城》被赋予了诗化的表达方式,从故事情节到环境再到人性,无处不体现着作者多诗化效果的追求。(作者单位:长春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 刘洪涛.《边城》:牧歌与中国形象[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3

沈从文边城范文第4篇

关键词:沈从文 《边城》 浪漫诗情 乡土中国 反现代性

中国的浪漫主义文学思潮正式崛起并取得全盛是在五四时期,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产生了分化,并处于边缘状态,沈从文正是在这时形成自己独特的写作风格。沈从文是一个众说纷纭的人物,曾志清称他是中国现代文学中最伟大的印象主义者,有论者视他为实证主义的作家、现实主义的乡土作家,杨春时和俞兆平都认为他是最接近经典的浪漫主义,而他也自称是30年代“最后一个浪漫派”。

一、“最后一个浪漫派”的“浪漫诗情”

沈从文自称是“最后一个浪漫派”,《边城》可以说是一部浪漫主义田园诗的杰作。小说写得精致、灵巧、含蓄、隽永,充满诗情画意。①作者所描绘的边城茶峒,凭山依水,风景如画。

《边城》是一首浪漫主义爱情诗。小说当中,翠翠与傩送之间的爱情故事, 成为作者沈从文创作这部充满人性和抒情作品的载体,抒情就是这一部小说所要发挥出的目的。因此, 沈从文在这部小说中的叙事笔调,流动着并且倾泻出对于美丽、对于爱的一种咏叹和忧伤,使整部故事成为一部爱情的寻觅以及幻想的浪漫主义美学杰作。天保和傩送兄弟二人喜欢上了翠翠,以此作为故事的经线,而老船夫的关爱、撮合孙女的婚事等作为纬线,进而作者又推波助澜,让翠翠和傩送以及天保之间的爱情纠葛起来,成为一种非常独特的乡镇爱情图景,其中又伴随着翠翠、傩送等人的内心曲折,表现出一种来自中国传统诗歌当中的隐隐忧伤,带着一种独特的浪漫主义的感伤忧郁,抒发着各自心胸中的浪漫和伤感。正如翠翠为新娘子摆渡的那一段,“站在船头,懒懒地攀引缆索,让船缓缓地过去”,②从这一段就表现出一种纯情的遐想,对于幸福有着憧憬,这里面的感伤和浪漫主义的画面感,都生动地表现出来。整部小说当中,都是围绕着翠翠的爱情故事进行和展开的,小说结尾,“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这个等待给人无限的遐想。

《边城》同样是一首讴歌人性的赞美诗。爷爷和翠翠的亲情、傩送和天保的兄弟情、边城人民的邻里情等都展现了人性的美好。这里的每一个人物,不论是船夫、姑娘、士兵、过往商客,尽管物质生活条件不同,但他们的心灵都是那么质朴、诚挚、善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真诚相待,和睦相处,一家遭难各方帮助,决不以金钱、利害、得失来权衡一切,没有受到都市文明所带来的精神污染。这些作者笔下的美好人性是湘西“诗意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乡土中国”东方式的浪漫主义

在小说《边城》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作者妙笔下美丽的湘西自然风景,同时也可以领略到独具特色的湘西民俗和传统节日。中秋夜,青年男女用对歌的方式在月下倾吐爱慕之情;每到端午节,家家锁门闭户、官民同乐,一起到河边、上吊脚楼观看龙舟竞赛,参加捉鸭子的比赛;正月十五的夜晚,舞龙、耍狮子、放烟火,使得小小的山城沉浸在一片欢乐之中。在这些具有纪念意义的传统节日中,湘西人民有着独特的庆祝和纪念活动。这是中国乡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正是对这些传统节日和自然风情的描写,给当时处于社会变迁中的读者留下了理想化的精神家园,重新回到了民族文化之中,找到了新的精神领地。作者在《边城》中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湘西风俗画,用平白直叙的语言,为这座偏远闭塞的“边城”营造出了优美的生活氛围,而这种氛围弥漫在整部作品中。在那个时局动荡的年代,不管“边城”外的人们如何不幸,生死存亡的恐慌感都似乎永远影响不到这里。这个作者构造的理想世界,在今天依然有着极大的魅力。随着科技的进步,沟通工具的不断更新,人与人关系的不断淡漠,外来文化侵蚀着历史传承下来的文化,越来越热衷于西方节日的现代人,只能在这样的文学作品中去遐想和体验传统节日的精彩。作者特意把故事的发展,穿插了提亲、陪嫁、对歌以及丧葬等苗族风俗的丰富描写,从而使得整部小说充满着浪漫主义的画面感,这方面占了小说将近三分之一的篇幅。而翠翠和傩送兄弟二人的相识、 傩送对翠翠的一见钟情, 这些或是美好或是矛盾的事件, 都发生在端午节, 边城的乡土意味和独特浪漫就更加明显了。

三、“对抗现代性”的“纯白之心”

很多学者把沈从文和鲁迅进行比较,把 《边城》这类作品当成乡土写实小说 , 认为沈从文是现实主义写实作家。其实沈从文与鲁迅的创作还是有很大差别的,鲁迅认同现代性,直逼现实,先前看,加法,求“快”,而沈从文却是回避现实,反现代性,向后,减法,求“常”。

正像所有浪漫主义对现代性的反抗一样,沈从文关于对现代性的对抗在《边城》中有明显体现。五四时期中国面临内忧外患,迫使人们站在历史主义的立场上, 争取现代性, 批判传统文化。《边城》所写的背景是在之后不久,作者对时代特征并不是不了解,但是, 沈从文则站在历史主义的反面, 批判现代性, 呼吁伦理的价值回归。他自己也直言不讳地说:“我的读者应具有理性, 而这点理性便基于对中国社会变动有所关心, 认识这个民族的过去伟大处与目前堕落处。”②作者意识到民族精神的堕落,作者崇尚的是一个具有纯朴民风的社会,因此作者构建了一个完美的理想世界来抗衡民族精神的堕落。

沈从文所关注到的正是这个人类也许永远也作不出完美回答的问题, 人类社会的历史进步往往是以伦理的相对退步为代价的, 而人类精神又恰恰要求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梯上的伦理主义复归。他并没有随波逐流,投身狂热的革命浪漫主义文学,而是去追寻人性的本质。这一点使他具有了与20世纪中国主流文学不同的气质。正是沈从文的“纯白之心”,他的创作才成为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难能可贵的经典。

四、总结

沈从文通过《边城》让我们领略了具有淳朴风情,远离现代喧嚣的诗意世界。他在《边城》中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③这正体现了浪漫主义作家“回到自然”的特点,这是和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提出的“返回自然”的口号契合的,这个口号的提出为浪漫主义文学和美学理论的发展开启了思想的闸门。当然,这里的“返回自然”不仅意味着返回朴野绚丽的大自然,返回人类的原始生活状态,更是回到人的自然本性。沈从文正是通过以《边城》为代表的系列小说来达到他构建希腊人性小庙的目的。沈从文为代表的浪漫主义作家完成了从自我表现的浪漫主义向自然表现主义的转变。

注释

① 张德林.怎样评价《边城》[J].书林,1984(1).

② 沈从文.沈从文全集[M].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

③ 沈从文.沈从文文集[M].广州:花城出版社,1984.

参考文献

[1] 张德林.怎样评价《边城》[J].书林,1984(1).

[2] 沈从文.沈从文说文物(民俗篇)[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4.

[3] 沈从文.沈从文全集[M].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

[4] 汪曾祺.晚翠文谈新编[M].北京:三联书店,2002.

[5] 沈从文.沈从文文集[M].广州:花城出版社,1984.

沈从文边城范文第5篇

一、翠翠“成熟中的生命缺少了什么”

这一话题来自于学生预习时的问题,不曾想看似简单的问题在课堂上却发散出了五彩。有学生说翠翠缺少的是理解,生命走向成熟的过程中,内心往往更需要得到别人的理解;有学生说是缺少关爱,翠翠是没有父母的孤雏,只有爷爷的爱对她而言是不完整的,所以她会感到孤寂与薄薄的凄凉;有学生说翠翠缺少外面的世界,生命太平凡了,青春的心绪总是躁动的,这才会使她有下桃源县过洞庭湖去的幻想;还有学生说是缺少爱情,生命在成熟,爱情也在萌芽,翠翠的心底对爱情就是那样说不清道不明、剪不断理还乱地潜滋暗长着。

丰富各异的答案让这一小问题成为课文一个很好的切入口,也成为翠翠内心的破译口。应该说,学生的体悟十分精彩,全方位地解读了翠翠的心理。翠翠的心事中自然有对爱情的向往,尤其与傩送的相遇让翠翠心中掀起一阵波澜。翠翠的心事无人知晓,这时本应由母亲来体察和关心,而现在失去母亲的翠翠只能独自神往爱情却无法表达。对爷爷倾诉?这是属于一个女孩子的心事,翠翠怎么可能对爷爷倾诉?抓住这个小切口、多关联的问题,由此出发,就有可能走进翠翠朦胧而微妙的心灵世界。顺势而下,也能让学生迅速理解翠翠的胡思乱想,那是因为她觉得爷爷不理解自己就拿胡思乱想来惩罚他;之后莫名其妙地哭,那是表面风平浪静与内心波涛汹涌的体现,那是感情的闸门被过渡人不经意地敲烟灰动作给“敲”开后无人理会、无可倾诉的委屈。

领略《边城》,除了领略人情美及优美的语言外,能否走进翠翠的心灵是解读文本从“隔”到“融”的关键。

二、《边城》的“黄昏意象”

诗化的《边城》中有许多意象,如水、梦、雾、黄昏、虎耳草等等。课文节选部分的情节就是在黄昏中开始展开的。在文中,这是景与情的交融,黄昏时分是最美、也是人最敏感、感情最脆弱的时候,唯其如此,翠翠才会面对看似热闹的黄昏场景,涌起一种“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的薄薄的凄凉,沈从文写景达到了景即人、人即景的高度契合。然而细读《边城》,沈从文多次以细腻之笔来描绘黄昏图景还别有深意,即由此构成一种独特的“黄昏意象”,使得这部像朝阳一样温暖的小说给人一种黄昏夕阳的忧伤,传达出作者复杂的人生体验,耐人咀嚼。

黄昏是美丽的,但这种美丽却注定是转瞬即逝的,李商隐就有“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咏叹,这咏叹既是对黄昏之美的无限留恋,也传达出美之幻灭的无限悲凉。而在沈从文心中,边城不也是那一片唯美却又难以挽留的黄昏吗?边城的美丽是如此让沈从文倾心,而这一片美丽却注定是要消逝的。沈从文常说:“美丽总令人忧愁。”在他眼中,美丽的东西总是易于毁灭,总是不真实的,就如同天上的虹、睡中的梦。他一方面以迷醉之笔描绘着让人心醉的边城黄昏,一方面在心底却又难免留下一声深沉的叹息。

所以,沈从文正是借“黄昏”意象的描写传达出对边城的凄凉之爱。这其中包含着他对边城的无限留恋和对其消逝后好景不再、好梦难圆的无奈与凄凉。

三、“善的悲剧”探析

研读质疑环节,一个敏感而又细腻的女生站起来说,她深深为边城人的人性之善和人情之美所打动,但同时又有这样的疑惑:“都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为什么这么善良的人到最后造成的却是这么令人难忘的悲剧?”真是旁逸斜出的一问!一石激起千层浪,有学生认为悲剧更能打动人心,每个人都有淡淡的忧愁,小说就表现了人普遍的哀愁;有学生认为如果是大团圆的喜剧,我们的期待心理得到了满足,而小说可能就不够吸引人了。对这个有质量有深度的问题,我也感觉到了,于是引领学生围绕着悲剧的话题进行了一番对话,最后以“悲剧就是撕开伤口给人看,痛苦使肉体千疮百孔,却使灵魂得到了净化和升华”作结。课后有专家评课时认为这一问题并未得到很好的解决,只在探讨悲剧美的处理有失偏颇,这引发了我的反思。

《边城》不长,共7万多字,读了全篇又读得细致的学生就容易产生上述女生的疑问。“善的悲剧”与他们的认知相冲突,造成悲剧的原因不是人性的恶,而是人性的善,探究“善的悲剧”的原因与内涵就很有必要。

“善的悲剧”首先是因为误会。所有的人都没有错,但所有的人加起来就是错。沈从文就说过:“一切充满了善,然而到处是不凑巧,既然是不凑巧,因之素朴的善终难免产生悲剧。”误会先在爷爷和大佬之间发生,大佬唱歌不是弟弟的对手,爷爷却还以为优美的歌声出自大佬,去恭维他;大佬闯滩不幸溺死后,更让爷爷和二佬父子的交往充满了误会,以致最后忧心去世;而翠翠和二佬也是因为误会而相遇相爱,却也因误会而分离。这些误会与边城人的孤寂心理息息相关,边城中芸芸众生没有谁不处于孤独的境地,心灵的隔绝与孤寂造成了误会,也产生了孤独。这里沈从文也表现人类孤独的痛苦,揭示了人其实在根本上都是孤独的这一哲学命题。

沈从文边城范文第6篇

关键词:废名 沈从文 生命

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史上,废名与沈从文这两个名字常常同时提及,因二人作品类型、风格的相似常被划分到同一派别,诸如乡土文学、抒情文学、京派文学。他们的作品确有诸多相似之处,同属于京派文学,远离政治、远离社会现实而向自然贴近,在田园牧歌中思考生命的终极意义,自觉地向抽象的生命本体追寻。然而我们对两个作家的比较不能只停留在共性层面而忽略其个性的一面,废名与沈从文虽同样以生命哲学为核心来展开审美、创作,但二人的思考方向却是相异的,这一相异之处在二者作品中得以体现。

废名的早期创作是偏向现实主义一派的,而小说《桥》的出现标志其创作风格的转向,这一转向不仅仅是创作手法的改变,更是废名思想的转变,其人生观、生命观在作品《桥》中充分展现。而沈从文的《边城》也可以说是其巅峰之作,创作《边城》时的沈从文正新婚不久,整个人生发生巨大转变。从一个乡下人变身为小有名气的作家,并娶到了心仪的妻子,这一翻天覆地的人生转变促使他思考人生、命运,向生命的深度探寻,《边城》则是沈从文思考的产物。废名、沈从文这两位作家都将其对生命的关注注入作品中,巧合的是《桥》与《边城》确有许多相似点。同样将人物放置在世外桃源般与世隔绝的小城,同样是年迈的老人抚养着年幼的孙女,小城的人同样善良淳朴,作品都具有田园牧歌气息也兼有忧伤的基调。废名与沈从文都将自己对生命的认识与思考融入桃源之中,重新构建桃源,然而他们的桃源却各具特色,呈现不同的面貌。本文将对废名的《桥》与沈从文的《边城》展开比较分析,从而探究废名与沈从文的同而不同的生命观。

一、死亡意识下的生命悲悯

“死亡”一词带来的恐惧常常令人对它避之不及,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对死亡的关注素来少见。直到“五四”给中国新文学注入了新鲜空气,海德格尔、卡夫卡、陀思妥耶夫斯基等西方哲人的死亡意识开始在中国传播。然而自觉关注死亡、直接描写死亡的作家仍在少数,废名、沈从文便在这少数之列。他们二人对死亡的关注或许是受西方死亡哲学的影响,另一方面也与自身经历有关。废名从小体弱多病,疾病的折磨不仅令他的身体与死亡靠近,也让他在思想上更加关注死亡,由死亡延伸出对生命的思考。沈从文的死亡意识则源于他亲眼目睹大量残忍杀戮和一次次与死亡擦肩而过的切身经历,这些经历使他明白死亡是人类无法逃避的存在,无法逃避则只好面对承担,“向死而生”。

基于废名、沈从文的死亡意识,他们在作品中毫不忌讳死亡,并且有意识地描写死亡。废名的《桥》尤其明显。《桥》中有大量与死亡相关的意象,诸如“坟”“塔”“碑”等,也描写了“送路灯”“村庙”等许多与死亡有关的民俗,这些描写是废名有意为之,其自觉的死亡意识必然导致他将笔触伸向死亡。在认识到死亡的无从逃避之后,废名开始接受死亡、欣赏死亡,甚至借小林之口道出“死是人生最好的装饰”。在《桥》的下篇第三章《窗》中有这样一段描写:小林凝视着熟睡的细竹联想到生老病死,进而联想到佛像,感叹“艺术品,无论它是一个苦难的化身,令人对之都是一个美好,苦难的实相,何以动怜恤呢”?这是典型的废名创作手法,随着意念流动的描写道出思考的核心。死是无法避免的存在,美与死同时存在,在死亡面前美愈发显出光芒与可贵,同时也不免令人心生怜悯与忧伤。在这一认识上沈从文与废名不谋而合,沈从文相信“爱与死为邻”,①认为“极少人能避免自然所派定的义务,‘爱’与‘死’”,“一个人过于爱有生一切时,必因为在一切有生中发现了‘美’,亦即发现了‘神’”。②死与爱、美都是人生中必不可少的存在。沈从文在《边城》中并没有像其他作品一样过多描写死亡、杀戮,然而死亡意识同样存在。故事中有这样一段:翠翠被爷爷丢下一个人站在河边时,“落日向上游翠翠家中那一方落去,黄昏把河面装饰了一层薄雾。翠翠望到这个景致,忽然起了一个怕人的想头,她想:‘假若爷爷死了’”。黄昏的落日象征着老人迟暮,象征着死亡。翠翠面对落日,心中油然生出对爷爷死亡与自己的未来的担忧,这种担忧也体现在爷爷身上。同样是一段黄昏时候的描写,翠翠坐在溪边,望着溪面为暮色所笼罩的一切,或许是基于同样的担忧开始呼唤在船上的爷爷,爷爷一面回答道:“翠翠,我就来,我就来”,一面却自言自语到“翠翠,爷爷不在了,你将怎么样?”死亡意识存在于祖孙两个人的心中,在表面单纯美好的生活背后潜存着因死亡而起的担忧、恐惧以及对生命的悲悯。因此,《边城》不仅仅是一曲田园牧歌,它更是对生命悲悯的哀叹。不管是废名的《桥》还是沈从文的《边城》,都是在田园牧歌的外衣之下诉说生命的悲悯、存在的困境,这种悲悯的成因除死亡之外,也由不同形式的命运导致。

二、命运未知下的生命思考

“命运”一词并不令人恐惧,人人皆有自己的命运,真正使人担忧的是命运的未知,偶然性与不确定因素直接导向人类生存的变数,从而产生对生命不可思议的慨叹。废名、沈从文作为关注生命哲学的作家,思考生命的终极意义,自然也不会忽略命运的不确定性。并且他们在作品中不断表现和感慨着命运的未知与变数。小说《桥》并不热衷人物描写,更多的是思维、心念的表现,然而废名也在交代人物命运的同时表现出对命运变数的慨叹。小说中的三哑叔曾经四处流浪靠讨米为生,终于在讨到史家奶奶门下时命运发生了转变,成为史家的长工。小林遇到的和尚曾做戏子扮赵匡胤、扮关云长,最后流落到关帝庙做和尚,终日对着关公像发笑,偶然因素令其命运发生改变,却又巧妙地仍将他与关公联系在一起。小林与琴子、细竹三人出门看海,遇到的大千、小千与他们有着相似的境遇,小千暗恋姐姐的丈夫(与细竹相似),大千丈夫的死去又消除了姐妹之间的尴尬气氛,让二人重归于好、相依为命。而小林与琴子、细竹三人的命运又将如何?这仍是未知数。所以琴子才会感慨“人与人总在一个不可知的网中似的,不可知之网又如鱼得水罢了”。废名感慨命运的未知与变数,沈从文亦是如此。《边城》里造成翠翠命运转变的偶然因素是大老的死,大老是弄水的好手,常年在水上活动从未出事故,可以说偶然性是他死亡的主要原因,正是这一偶然事件造成翠翠命运的转变。试想如果大老不死,两兄弟仍每日为翠翠唱歌,翠翠最终或许与二老会有个圆满结局。未知与变数其实并不可惧,毕竟变是一种永恒的存在,它只会让人在回望历史时感慨命运的不可思议,真正令人感到生命沉重的是命运的变数所带来的哀与乐。因此,废名、沈从文才会在作品中不断描写命运的偶然变数,在感慨命运的不确定的同时对生命肃然起敬,对人的存在展开终极思考。

三、自然生命下的静与动

自然是废名与沈从文不可忽略的共性,他们对生命的认识与思考在自然中展开,规避一切现实来还原生命的本真。这里的自然有两层含义,一是指自然环境,在远离俗世的自然环境中展开对生命的思考,以自然之静来衬托生命的静谧。另一方面是指最自然的生命形式,即生命的本来面貌,从而找到生命的终极意义。然而这两方面的自然在废名、沈从文的笔下是合二为一的,二者不可分离,相辅相成。

废名的《桥》将人物放置在自然山水之中,在自然中进行他们诗情画意的人生。整篇小说中没有父亲的角色,父亲代表着父权文化,而废名似乎有意规避它。他认为“母亲同小孩子的世界,虽然填着悲哀的光线,却最是一个美的世界,是诗的国度,人世的‘罪孽’至此得到净化”。母亲与孩子的关系是最原始、自然的存在,废名否定父权,所渴望实现的正是这种贴近自然的本真存在。因此他让在外求学的小林又回到史家庄,回到自然的怀抱。然而史家庄绝非废名理想的桃源,真正的桃源在于梦。小林重返故园,仍在因生老病死而对生命产生悲悯,仍对人的存在产生慨叹,他真正的理想家园在梦里、在思想意识与灵魂里。因此才会说“我感不到人生如梦的真实,但感到梦的真实与美”。正如小说的题目为《桥》,废名也说最先定下的题目是《塔》,其实“桥”与“塔”只是意象而已,在小说中也曾出现,却并非实实在在的物,只是心生的幻象而已。比如《塔》一章中细竹向小林解释她画塔的原因,只是因为琴子给她讲的故事中出现了塔,而她就将话语之塔经过头脑中的成像而转为画上之塔。其实这个塔并非实在,只是虚幻的象而已,也是废名所说的梦。类似的意象遍布整部小说,而废名想要透过这些意象来构建他的理想桃源,实现生命的存在价值。在废名所造的梦境里或许可以摆脱生存的困境,可以对生命的哀痛产生短暂的麻醉,然而这种理想毕竟太过消极颓废,太过沉静而丧失了生命的力度,因此有人评价废名的《桥》呈现“僵尸似的美”,美而没有生气。这一点恰是沈从文超越废名之处。

废名与沈从文都思考生命,认识到死亡、变数等哀与乐所带给生命的沉重与困境,废名选择归于自然,归于梦,在灵魂深处创造桃源,让生命在宁静中实现其价值。沈从文与废名的根本不同在于他能在融入自然之后超越自然,他认为“极少人能避免自然所派定的义务,‘爱’与‘死’。人既必死,即应在生存时知其所以生”,真正的“向死而生”是承担生命中必经的哀与乐,绝不逃避。所以《边城》里的爷爷会说,“做一个大人,不管有什么事皆不许哭,要硬扎一点,结实一点,方配活到这块土地上”,这才是沈从文提倡的优美、健康的生命形式。他承认“一个人的一生可说即由偶然与情感乘除而来。你虽不迷信命运,新的偶然与情感可将形成你明天的命运,决定他后天的命运”,而他也相信理性的力量,相信理性所带来的勇敢可以战胜一切苦难困境,这才是生命的最高形式。这也是沈从文在自然中追求生命的纯粹、静谧的同时所把握到的动,即生命的力度。

注释

① 沈从文.烛虚[A]//友情集[C].长沙:岳麓书社,1992:280.

② 沈从文.美和爱[A]//友情集[C].长沙:岳麓书社,1992:329.

参考文献

[1] 废名.桥[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沈从文边城范文第7篇

沈从文笔下的边城是美的,柔美的凤凰古城就如一张洁白的纸般纤尘不染,让我不敢触碰。而傩送、天保也是美的,他们身上的善良、古朴与淳厚也将茶峒人浓浓的情意传递。再看看翠翠,她有着湘西少女特有的矜持与腼腆,而就是这种天真的羞涩的爱,为整个湘西都带来了朦胧的美感。正当我沉醉于这古朴的民风中时,天保因意外而离开人世,傩送因自责而独身远行,没有人知道他去哪,什么时候会回来。爷爷也为翠翠急成大病,在风雨之夜归天了。偌大的边城里,翠翠孤身一人望尽天涯,等待着不知会不会回来的傩送……不可名状的忧伤在我心头萦绕。曾经不食人间烟火的湘西之美,如今却成了揪心的痛。我不禁想问,如此的悲情与沈从文的写作愿望可相符?

我想,答案要从作品的时代背景找起。

当时的中国城市中充斥着腐朽与市侩的味道。所谓的上流社会虚伪、势利,人人都拥有着唯利是图的人生观,就像沈从文在《长河・题记》中所写到的那样“表面上看来,事事物物都有了极大的进步,试仔细注意注意,便见出在变化中的堕落趋势。最明显的事,即农村社会所保有的那点正直朴素人情美,几乎快要消失无余,代替而来的却是近20年实际社会培养成功的一种唯实唯利的人生观。”由此可见,边城里面的生活是在消失着的,甚至可能已经几乎快要不复存在了的。所以,作者写《边城》的目的,不仅仅是讴歌湘西城中那“优美、健康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更多的,他希望担当起一名作家,一名伟大的作家的责任―批判社会中所存在的“病态”。没错,作家从根本上讲,就是批判性的,如同鲁迅那般,将文字化作投枪与匕首,剖析这个社会的黑暗与令人作呕。可是,沈从文是做不到鲁迅般犀利的。记得课本上有一张沈从文先生晚年的照片,那是一位慈眉善目的老者,那微笑是那样温和与宽容,如同沈先生故乡的山水一般,温暖人心。我想如此的沈从文,是不愿直面描写当时混沌不堪的中国的。所以他选择用美丽的湘西让人们看到人性之美,让人们将“对美好人生的憧憬”转化为“对当前一切腐烂现实的怀疑”。

如此一来,《边城》的悲剧似乎很好理解了。《边城》在给人获得美的感受的同时,感到一种莫名的忧伤与惆怅,如同在他所描绘的明净景物与温暖人情之上披上了南方雨后时节一般的潮湿,是一种令人挥之不去的愁苦,却又不曾惹人大哭落泪。我想这就对了,这就是沈从文先生想让人看到的。那美好在消失中却又无能为力的无奈,就如同翠翠望向江面的渴望。所以,他必须把“这美好的东西毁给人们看”呀,这样人们才会发现在《边城》这温暖作品背后潜伏着的是作者的不安与悲伤;这样人们才能看到《边城》是浪漫的,是浪漫主义的,可它却又是现实的,又是有着强烈的现实意义的,它惟有是悲剧,才能让人们体会到美的可贵,才能让人们对肮脏的现实产生极端的憎恶。

《边城》因悲剧而现实,更因悲剧而深刻。

沈从文边城范文第8篇

关键词:西南联大;大学文化;“常”;现代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32-0026-01

一、沈从文在西南联大

抗战爆发后,沈从文在杨振生的引荐下任西南联大的教授。从1939年9月开始,沈从文在西南联大文学院中文系和师院国文系授课,直到西南联大结束。沈从文讲授的多为现代课程,如“现代中国文学”,“国文读本”等,而现代文写作是沈从文讲授最多,也是最具特色的课。

沈从文讲课从不从本本出发,也不唯理论是从,而是从自身出发讲自己的感受和见解。而教写作课要做到这一点没有深厚的知识,没有丰富的创作经验是不行的。沈从文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是因为他本就是现代文学的创造者之一,他对现代作家、作品及事件都相当熟悉。沈从文没有闻一多讲课时的语气力量,也没有朱自清授课的条理明晰,但他能写文学作品,有更多的创作经验,亦创造了自己独特的授课风格。

西南联大作为一所与抗战共始终的大学,有着自己独特的历史条件。而沈从文作为联大教授中的一员,他的创作风格与联大这种特殊的历史条件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与左翼文坛注目于社会政治之“变”不同,沈从文潜心于表现“与历史似乎毫无关系”的人性之“常”。他认为“一个伟大的作品,总是表现人性最真切的欲望!”并称自己创造的神庙里“供奉的是‘人性’”。他的小说在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时间长河中,在乡村和城市的题材空间中,通过对人性世界和病态世界的对比,严肃地探讨了人生,讴歌了健全的人性形式,从而构建了一个从人性道德角度去表现人性之‘常’的独立自足的艺术系统。

二、沈从文创作的文化内涵:“常”

在沈从文二十多年的创作生涯中,人性的立场始终贯穿其中,他以大量的文学创作为中国现代文坛营造了一个丰富而深邃的人性世界。在其创作中,不同的时期的“边城”风貌有着不同的文化形态,对此沈从文先生曾用“常”和“变”这一概念,既关注边城在时间流转中由于外来影响而产生的变异,又同时意识到边城在变异过程中始终留存下来的固有的文化形态:“常”。

1941年8月,沈从文的《烛虚》集在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收散文和文论各四篇,散文分别是《烛虚》、《浅渊》、《长庚》和《生命》。其中《烛虚》鞭挞浑浑噩噩、苟且偷生的废物,着眼于青年健康的人生观和向上奋进意识的养成,并且剖析自己表现了对社会上恶劣现象的怨愤和自己的一些悲观情绪。

作为既为特殊文化浸染又不得不接受现代思想文化的“乡下人”式的知识分子,沈从文的文化内涵与二十世纪现代中国文化之间分别从属于不同的文化价值系统,存在不同的文化历史渊源。

三、从西南联大看大学文化对沈从文创作的影响

西南联大作为抗战时期的一个特殊产物,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创造了中国乃至世界高等教育史上的奇迹。而沈从文作为其中的佼佼者,对西南联大来说是标志性的意义,同时西联大学那深厚的大学文化对其创作上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

在文学创造上,沈从文曾被冠以“唯美的乡土文学作家”之名,但事实上他从来就不是“纯文学”的提倡者,也并不排斥文学的功能性,在他的眼里,文学之“道”就是着笔于表现人性,他的文学思想即首倡的“美育代替宗教”思想。流亡到昆明后,沈从文同联大绝大多数知识分子一样,坚信“救国经世,尤必以精神之学问为根基”。基于这样的自我定位和价值选择,沈从文方能在一派“文章下乡,作家入伍”的大潮中沉潜下来,并默默地承受着外界对他的种种非议与误解,埋首于“艰难而痛苦”的精神创造,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点。

沈从文曾多次说到他的创造是为了表示对于美的类似宗教的“崇拜和倾心”,“供奉的是‘人性’的神庙”,并由此途径探讨“民族品德的消失和重造”。这一时期,沈从文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湘西》、《长河》、《潜渊》、《烛虚》、《看虹录》、《七色魇》、《摘星录》可以看做是这时期的重要作品,在创作手法上,是一种“向着生命深处”走去的产物,是自己“情感发炎”的结果,而非前期的以奇情异俗的描写打动人。

西南联大在存在的短短八年时间里,培养了两千多名毕业生,不论他们走到哪里,也不管他们命运如何,无一不把他们在联大的岁月视为自己一生的精神财富而倍加珍惜。而联大的教授们,在西南联大这个独特的历史环境下,创造了大量的优秀作品,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一个个不可或缺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