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以变化为题的作文

以变化为题的作文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以变化为题的作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以变化为题的作文范文第1篇

2011年重庆市潼南县中考作文题(二):

树有根,有根才枝繁叶茂,葱郁参天;花有根,有根才经冬历夏,年年花落花开。人有根吗?有人说,亲人的呵护关爱,师长的培养教育,同学的切磋琢磨是我成长的“根”;有人说,家庭、学校、家乡,都留下了我美好的回忆,是我情感的“根”;还有人说,追求、奋斗、学习、合作、尊重、诚实、谦虚,是我安身立命的“根”……

请你以“根”为题作文。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③凡涉及真实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XX代替;④不得抄袭。

题型透视

从题型上归类,重庆市潼南县所出的是一道独词材料作文题,具体说来,命题中除材料提示外,仅提供一个字或一个词语,作为话题或题目。因为此种题型仅用一个字或词语作为文题,很多同学不习惯,感觉无从下手。要写好这类题型作文,取胜的关键在于吃透独字内涵,拓展外延,将其还原为普通文题,然后再进行写作。

这类题型的失误点在于,很多考生不知如何切入,只能望题兴叹;有些考生虽然知道如何突破,但题解陷入表面化,导致文章立意肤浅,内容单薄,毫无创意而索然寡味。

考生要注意如下几点:一是结合材料提示挖掘命题的内涵,不仅要防止错解,还须避免肤浅;二是要学会拓展独词的外延,从判断词性开始,明确命题词语的本意、引申意和比喻意,然后选择合适的角度写作;三是化实为虚、以小见大是写作的技法,考生应联系生活,将命题拓展到生活,以小见大反映自己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四是要创造亮点,为自己的写作赢得更多的分值。

应对策略

一、审读词义,吃透内涵

独字题一般词义明白清楚,看起来很简单。但由于没有修饰和限制,在审题方面要比多字题困难得多。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考生认真分析试题提供的提示材料,了解命题字的内涵。本题材料提示:根”,有树根、花根、人的根、情感的根和安身立命之根等等,通过分析,我们知道,这些内容涵盖了“根”的本义、比喻义和引申义,这也就提示我们,在写作过程中,考生既可依照本义确定写作角度,也可从比喻义和引申义的角度阐发自己的认识,确定写作的角度。

二、巧补文题,拓展外延

独字为题,写作不便,但我们完全可以通过设置独字的语境或添加修饰语,来使之更具体、更明确。如“根”,通过补题,题目可以变成“故土·根情”,则可以抒发自己心中永远割舍不掉、挥之不去的乡情,故土是根角度立意;如果补题“把根留住”,则可以把“根”理解为“道德”、“诚信”、“公德”、“良知”、“合作”、“尊重”等,联系生活,呼吁留住这些品德的事例,在生活中并不少见;如果补题“成就事业的根基”,则可以从“万丈高楼平地起,一切都应从基础开始”这一角度来写作立意。需要注意的是,本题规定了以“‘根’为题作文”,考生在写作中题目只能是“根”,不能再任意添加修饰语,但我们在构思文章时,可以暗含这种意识,从而使独字型作文化为我们比较熟悉的写作类型。

三、了解词性,把握文体

确定了命题独“字”的内涵,还要通过判断其词性,通过确定词性,初步确定写作的文体。虽然写作要求中规定“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但词性对文体是有一定的制约作用的。一般来说,是动词的适宜于写记叙性文章,如“悟”、“悔”等,通过叙述生活中的一件往事,展现自己对生活的“悟”或“悔”,表明对生活的看法和反思;而如果是名词,则既可以写成记叙类,也可以写成说明类或议论类的,如“路”、“窗”、“桥”、“锁”、“镜”等。考生可根据自己掌握的材料、理解的深度、文体的特点和要求,选择自己熟悉的文体写作。写作时,一旦文体确定,就要严格按照这种文体的要求去写,切不可随意变化,写出“四不像”的作文。

四、语言优美,巧添亮点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考场作文亦如此。要想让阅卷老师第一时间对你的写作产生好感,方法很多,或者通过运用独到的素材展现你的才气;或者运用优美的语言吸引他们的视线;或者巧引妙为,让诗词和哲理性语句成为文章的亮点;或者精巧布局,让文章纵横捭阖,尺水兴澜。无论怎样,考生在写作中都要“思接千载,心游万仞”,调动生活的积累,纵横驰骋的想像和联想,将亘古与未来的素材绘成流光溢彩的形象,寄寓蕴藉深沉的情怀,恰切地表达题旨来征服阅卷者。

佳作工坊

家就是人们年青时想尽方法要离开,而老了后不顾一切要回来的地方。

——题记

小的时候对家没概念,模糊地不去思考它的真谛。无法理解那么多思乡的感慨,那么多想念的眼泪。13岁以前,总是围着家转,没有新奇,没有感动,一切都只是本来的那样,仿佛太阳就应该从东边升起那么简单。

渐渐懂事的时候,总是望着天边很远的地方发呆,想像太阳落下的地方是什么样子,于是渴望飞翔,像鸟儿一样自由自在地飞翔。没有牵挂、没有束缚,一箫一剑走江湖一样潇洒地去流浪。对于家,只是想逃离,它的概念大概就好比一个鸟笼,锁住了我自由的翅膀。

在紧张的小考之后,我义无反顾地选择了离家最远的学校,逃离的欣喜远无法用言语来形容。终于盼来了开学,父母领着我来到这远地他乡。他们的叮咛嘱咐让我心里一下子有了一种悲伤,压在心头难以言喻,在他们转身的那一刹那,突然无意识地冒出一句话,“我想回家”!那一刻似乎多年的疑惑都烟消云散,为什么人们总说“在家百事好,出门一事难”,“每逢佳节倍思亲”。原来那些思乡的感情真的可以浓到无法释怀,浓到了流泪难以用语言来表达的程度。

初三的生活更加沉闷,更加辛苦,每每遇到挫折总是不由自主地想回家,仿佛到了家什么事都能解决,再大的困难也不会害怕。

以变化为题的作文范文第2篇

一、聋生写作方面存在的问题

为获得聋生写作当中存在问题的具体信息,笔者从茂名市特殊教育学校当中随机选取了20名初高中聋生的40篇习作进行了分析,并对这部分学生进行了逐一访谈。调查结果如下:

1.害怕写作的聋生所占比例高达96.67%,他们普遍畏惧写作,写作文主要是为了应付老师、家长和考试,态度消极;

2.他们的习作当中表达错误出现概率较高,有85.00%的习作当中存在较多的病句,且病句多为句子成分不全,如“我爸爸的工作是银行”、“我妈妈的工作单位是公司”等;

3.有高达93.33%的习作属记叙文体裁,且取材于学校、家庭和个人经历,文章表述较为零散,缺乏整体认知;

4.有76.67%的习作结构混乱,聋生往往不知道该如何写作文,不懂得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完全是随心所欲,想到哪里写哪里,根本不讲究章法;

5.有63.33%的习作有明显的修改痕迹,尽管如此,语句不通的现象并未消除;

6.作文后面只有任课教师一人的评语,学生之间的互评几乎见不到。

二、聋生写作存在的问题溯源

之所以出现前面所说的问题,主要是因为以下六个方面的原因:

(一)缺乏足够的写作兴趣

对作文不感兴趣的并非只是聋生,大部分普通学校的学生也并不喜欢写作。这应该主要是由于写作自身的特点决定的。写作本质上是一种思维训练,加之文字的多变性和灵活性,如果不能感受到创作所带来的乐趣,只是一味地生编硬造、凭空想象,的确是一件痛苦的事情。

(二)先天不足影响写作能力的提高

由于先天不足,聋生无法感知外界的有声语言,只能依靠手语、唇语和书面语来与人交流,从而严重影响了他们对文字的理解与表达。身处无声世界,他们难以将事物的表现和头脑中的词汇逐一对应起来,理解抽象的词汇就更加困难了。

(三)手语对书面语的负面影响

聋生与人交流,首选的方式是手语。他们可以表情丰富地快速完成各种手语动作。在手语当中,手势动作的先后顺序并不严格,颠倒顺序往往并不影响意思的表达。如用手语表达“我要先吃饭了”,可以先打“先”的动作,也可以先打“吃饭”的动作。但是,在书面语中,如果表达顺序稍加变化,就有可能成为病句。聋生由于打手语时比较随意,不太注意词语先后顺序,在书面表达时,可能会沿袭手语的习惯,于是出现了“看书完了”、“吃饭你记得”等病句。

(四)观察事物随意、盲目,往往只注重表面现象

聋生在写作时,经常觉得无话可说、无内容可写,这与其主动观察生活意识淡薄、观察能力差有关。由于听力先天不足,聋生认识事物的渠道主要是视觉,而观察的随意性、盲目性使之认识事物多停留于表面现象,如无人加以有效引导,则往往不能看透事物的本质。

(五)思维单一,缺乏逻辑性

与正常人相比,聋生在知识迁移方面的表现不尽如人意。对他们来说,所学的知识点都是孤立的、不系统的,遗忘速度特别快。他们不善于、甚至不懂得如何对所学知识分类,不知道如何按照一定的原则和顺序整理手头的素材,不会将头脑中的意识和概念加以整合汇总,形成文字。

(六)评价方式单一,缺乏跟踪反馈

从抽样调查来看,80%的教师在给学生的作文写完评语之后,就没有下文了,更别说多样化的师生、生生互动了。教师在评改聋生的作文时一言堂为主、形式较为单一的做法无法激发和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三、多媒体技术在聋生写作教学当中的应用策略

在计算机日益普及,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逐渐提高的前提下,利用多媒体技术来辅助语文教学,突破困扰聋生写作能力提升的各种瓶颈已经成为大势所趋。针对前面提出的六个困扰因素,笔者提出如下建议:

(一)借助多媒体技术创设作文情境,激起学生的表达欲望

初高中聋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书面表达能力。但受听力障碍影响,他们虽身在现实生活之中,却缺乏对人、事、景、物的细致观察,这使他们每到作文之时就感觉无从说起、无米下锅。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引导聋生对事物完成多方面的感知,使之产生兴趣,开展想象和联想。而多媒体技术无疑是促使聋生多方位感知事物的最佳选择。在作文课上,我们应该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图文并茂、声像兼具的势,用多媒体技术来完成作文教学情境的分设,形成良好的作文氛围,吸引聋生的注意力,调动他们写作的积极性,使之产生强烈的表达欲望。

如在以《我眼中的大海》为题的作文课上,我们可以用大屏幕给学生展示一幅幅美丽的海景:金色的阳光照在海面上,波涛荡漾;渔民驾船捕鱼,唱着歌儿,不紧不慢地收着鱼网;金色的沙滩上,欢跑的人儿……音画交融、声色并茂的直观信息使聋生迅速地将思维聚集到小小的屏幕之上,顿时感觉趣味盎然,也会自然而然地联想到自己看到过的、经历过的种种与大海相关的景象,在不知不觉中进入写作的意境之中,这时再动手写作,文思自然顺畅了。

(二)借助多媒体技术再现场景,丰富聋生的写作素材

生活是写作之源。但受生活空间限制,聋生本来就接触事物少,加之容易忽略对身边事物的观察与思考,自然无法掌握丰富的写作素材。针对这一特点,教师不妨运用多媒体技术,生动地展示学生熟悉而又陌生的身边事物、听说过的未来假想与过去的历史,给聋生创设开阔的视觉空间,为其提供丰富的写作素材。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经常用PowerPoin制作一些贴近聋生生活,容易引发他们思考的幻灯片,为其提供动笔的素材。如,录制学生校园生活的片断,建立影像库,用以再现课间活动、升旗仪式、校园演出等片断,使聋生重回活动现场,再忆当初感受,就会改变其单调乏味的课堂感触,产生富有生活气息的作品,形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源泉。

(三)借助多媒体技术引导聋生有序观察,抓住事物的特征与重点

在教学中,可以利用多媒体直观、形象的特点,综合训练聋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帮助学生通过观察获取写作素材,学会作文,掌握写作的方法与技巧。

1.引导聋生掌握观察的方法和顺序

有顺序、有条理地观察生活事物,是聋生观察能力不断提升的关键。对于静止的景物,我们可以按空间角度,按由远到近、由上向下、由里到外、从整体到局部的方法进行观察;对于随着时间不断变化的事物,则主要是根据时间先后顺序观察事物的活动情况、外貌特征、变化趋势,掌握因果规律。如在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指导学生写游记时,先选定一处学生熟悉的景点,然后借助实景地图,在大屏幕上按照先整体后局部、先远后近的顺序引导学生观察景点的整体景观,认识景点所在的方位,掌握合理的观察方法和观察顺序,明白写作时描述景物的技巧和重点,在提高观察力的同时,提高其表达能力。

2.引导聋生抓住事物的特征与重点

观察深入细致,描写抓住重点,文章才能写得生动而具体。但是,聋生没有深刻的生活体验,对已经熟知的事物印象不深,常常提起笔来或无话可说,或言之无物。针对这种现象,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重放片断、减慢播放速度、定格重点画面、截图对比等功能,引导聋生学会抓住事物的特征与重点,增强教学效果。如在指导学生写《我的家乡变了》时,引导学生观看改革开放后不同时期所拍摄的图片、录像(如果手头没有,也可以用百度搜索或从旧报刊杂志上扫描),以“变了”二字为重点,定格和慢放精彩内容,甚至将不同时期的标志性建筑放在同一张幻灯片上让学生细细观察、认真对比,从多方面了解改革开放给城乡带来的巨大变化。在这样的情境中完成作文,聋生会体验到作文的快乐,而且也不再有无从下手之感了。

3.借助多媒体技术增强聋生自主作文的能力

多媒体技术可以营造生动形象的画面,可以再现真实感人的场景,这会使聋生的多种感官受到强烈刺激,激发其强烈的表达欲望,使之兴致勃勃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进而完成主动创作,培养其自主作文能力。

如在让学生描写学校运动会时,可以先让学生看比赛录像实况,学生在活力沸腾的比赛场景当中,不仅能看到别人的表现,甚至还能看到自己的表情、动作,引发对当时真实情景的回忆。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曾让学生看完录像片断之后逐一叙述比赛情景,学生你争我抢,互不相让,每个人的描述都形象生动,与平时作文完全不同。如有的学生这样叙述:“张XX是4×100米接力最后一棒,眼看我们班就输了,我们挥着手、跺着脚一起为他加油,他居然跑得跟兔子一样快,超过了所有人,这比赛真精彩!”这就是聋生主动观察、主动感知、情动而辞发的结果,是其自主作文能力提升的表现。

4.借助多媒体技术让学生推敲琢磨,自评互评

修改评价是作文教学当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但从教学实践来看,聋生往往不能主动发现自己作文当中存在的问题,更不会主动修改。在教学当中,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学生的作品,与全班学生共同对照讲评,共同发现作文当中出现的语法错误和修辞问题,引导W生一块推敲琢磨,促进其将手语转化为书面语言,促进其书面表达能力的提高。此外,还可以将修改后的佳作上品、精彩句段集中起来,全班学生共同欣赏点评,增强聋生的成就感,让他们感受写作带来的快乐。

参考文献:

[1]李淑敏,刘云龙.巧用多媒体,让聋生写作教学活起来[J].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2012,(20).

[2]杜丽华.多媒体在聋生语文教学中的作用[J].教育,2011,(12).

以变化为题的作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阅读教学激发兴趣教学方法

《语文课程标准》规定:“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的对话过程中进行。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创造条件,让他们参与到语文教学活动中,激发他们对语言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学的意识和习惯。那么作为教师,在语文教育教学活动中,应充当学生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应尽量为学生的语文探究学习创设一个宽松的环境,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和尝试语文探究活动,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学习差异,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给学生提供一个自我探索、自我思考、自我表现的机会,鼓励学生大胆地、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从而培养学生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激发他们对语言学习的兴趣以及对语文探究的欲望。

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关键是培养学生的语言阅读能力。阅读是一种以问题为载体,以主动探究为特征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学习和社会生活中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的结论的过程。然而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知、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因此实施小学语文教学,必须是以学生为主体全面加强课堂教学的开放性,实行开放型教学,激励学生积极主动的探究语文规律,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为了使我所教的学生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在课堂教学上体现以指导学生自己读书为目标,进行全面训练。

1.初读课文,培养学生整体感知的能力

1.1让学生听读课文。教师在范读课文后,检查学生提前的生字、词语等情况,初步理解题目的含义。例如:在教学内容《最佳路径》这一课当中,首先从题目入手,抓住“最佳”二字,让学生初步了解这篇课文是围绕这两个字来描写世界建筑大师罗培斯为迪斯尼乐园的路径设计而大伤脑筋,后来他从一位年老的葡萄园主卖葡萄的方法上受到启发,最终使他设计出的路径被评为世界上最佳的设计。这样,使学生很快的了解到本节课的整体结构。

1.2让学生朗读课文。通过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例如:教学内容《第一朵杏花》中,重要的段落是在课文的最后几段,体现了文章所表述的思想感情。又如:在学习《第一次抱母亲》这一课时,每个段落都有其中心句,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学会自己找中心句,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概括能力,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1.3默读课文,总结课文的主要内容。可以在分段总结的基础上进行,特别是关键的词句、段落,从而理清作者的思路,把握文章的脉络。通过这个过程,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理解能力,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2.精读课文,指导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

2.1熟读成诵,指导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以及文章的重点和难点。根据文体的特点,引导学生思考,灵活地利用不同的方法,是学生自主地做出选择、分析。

2.2深思解疑,学会自己提问题。通过学生质疑,小组解疑,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例如:学习《最佳路径》时,学生提出为什么说迪斯尼乐园的路径是最佳路径,这样的问题有助于帮助学生更深入地把握文章的中心。

2.3默读课文。例如:在《第一朵杏花》一文中,学生在读的基础上,了解竺可桢一丝不苟的进行科学研究,从这个小故事中,我们可以在竺可桢爷爷身上受到启发,只有坚持不懈的努力,一丝不苟的科学研究态度,才能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从而调动学生自己去思考、观察、开动脑筋的能力。

3.积累妙语佳句,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3.1浏览课文,找出文章的妙处。例如:在《第一多杏花》一文中,首先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为什么要以《第一朵杏花》为题,这就是本文教学的切入点,抓住这个问题设计教学环节,就可以使整个教学环节有机得联系在一起,更有整体感。

3.2背诵佳句。在读课文的基础上,找出句子的妙处,在今后自己的写作上和口语交际中加以借鉴。

以变化为题的作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当代语境;中国版画;创作多元化

[中图分类号] J227[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3729(2009)02-0019-04

“语境在西方现代语言哲学语义学派那里,是指词语使用中所处的环境,但作为版画的语境,已超出了语言学的层面。它是精神意蕴和语言媒体的综合结晶,生成于形式语义场,艺化于社会环境中,透溢着时代的文化精神,体现着一个时期版画之境界及特色。”这是齐凤阁先生对版画语境这一概念所作的精辟论述。语境始终内化在版画的具体创作中,是在对版画创作艺术规律良好把握基础上的升华。语境与版画创作意识相结合,可纳入并引导版画创作的审美判断、价值取向、精神诉求、表现内容和表达方式。中国版画由20世纪发展至今,经历了不同时代的社会变革,其语境几经转换,在当代已初具新的特色。

一、版画观念的变化

1、对传统观念的否定与消解

1980年代后期以来,中国版画在精神内涵、价值取向、语言形态、视觉方式上经历了一系列转变。版画家的艺术观念不断演化,注重主体精神和本体语言的美学追求取代了批判现实、再现生活及风情描绘的既往艺术语系,在纯化版画语言、精粹制作技艺、强化版画艺术表现力方面也实现了超越。

综观当前中国版画样式及画风,可以看出由社会转型所带来的版画家价值观、文化心态、审美取向的变异:消解了从1950年代一直延续到1980年代初的版画群体创作模式,减弱了借助于地域特征、自然风景和风土人情为依托的创作手法,开始更注重以艺术价值为重心的纯视觉艺术体验,走上了对艺术本体语言进行深入研究的探索之路,更注重艺术的独创性和个人风格,以充分表达自己的艺术观念和情感。过去的版画创作主要以写实为主,多数作品通过绘画情节和具象的描述来反映生活。这是传统造型艺术功能表现的一种方式,但却不是艺术表现的唯一方式。今天,更多的版画家在不断追求自由的表现,重视画家内在感情的抒发和个性的发挥,并运用更为丰富的联想将有限的画面扩展,使作品内涵的空间更加广阔。

陈龙是1990年代接受学院教育的版画家,他的木刻版画创作是在北大荒开始的。他的作品依然追求着辽阔、深远的意境,只不过他把对现实生活的讴歌转换为对个体生命的关注,把写实再现转换为对心理空间的探求,把套色木刻的一般性语言转换为包含主体精神的本体语言。比如,用精细入微的刻印技术,悖论性地否定传统套色木版画的语言外壳,以一种全新的观念消解技术,从而实现对传统木刻版画的超越和现代转换。1998年以来,他的版画作品以鲜明的图式特征与风貌、强烈的主体意识与精神意蕴,不断引起版画界的关注。原因在于,对北大荒前代版画家的创作而言,他的作品不仅视觉形态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而且对于传统木刻版画具有明晰的变革意义,并在视觉形态的转换中不断升华精神意蕴。

的创作把中国版画推进到一个与传统版画完全不同的状态,在装置和行为方面扩展了版画活动的舞台。向装置艺术与行为艺术倾斜的版画家不在少数。青年版画家张濒和冯梦波二人都倾向于把版画创作元素化,以印板、印痕的组合来创作装置品。如冯梦波的作品把各种印痕如胶鞋、套、足迹、人像、书页、纸型等制成片断,然后在绳网上悬挂起来。这种利用各种当代符号、图型和资讯的创作方式明显倾向于波谱化。1994年5月,应天齐举办第九次“西递村系列版画艺术展”,展出了装置作品《门》《西递祭坛》等32幅西递版画,展览开幕时推出行为艺术“出售西递契约”:销售印有西递宗谱的文化衫、时装裙,并将蓝底白字的西递宗谱大量张贴于街头。

当今艺术的发展趋势使艺术家认识到不能局限在个人的圈子里,观念的改变使他们放宽了视野,并去借鉴其他的艺术形式。在1990年代中国美术创作中,版画通过装置、行为艺术和元素化的方式进入到其他艺术种类的情况是很普遍的,版画的边缘化不仅为版画自身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性,而且推动了其他艺术创作。我们可在许多波谱艺术家的作品中发现印痕,如魏光庆的《红色框架系列》、王广义的《大批判》、友涵的《系列》等就是在印制上作文章的行为艺术和装置艺术。

2、主观表现的意识增强

在传统观念逐渐淡出的同时,版画家的主体意识正在逐步增强,个性化探索的方向和意识也越来越明确,求变求新求异的意识也越来越明显。在版画的主客体关系上,版画家的主体性表现越来越清楚,为我所用的意识、你随我变的意识、由自己来掌握整个作品处理的意识也清楚起来。这些变化源于版画队伍中年轻作者不断增多,而在参展画家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们的版画作品在语境的表达形式和表达内容上都有超越前人、追求创新、彰显个性的特点。这类作者的文化修养特别是现代文化意识明显提高,这是版画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证。

铜版画家王连敏的版画创作植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沃土中,但又倾心于在现代主义表现手法的探索中实现对个性品质的确立,在独特生命体验的表现中实现对人类生存状态及生命价值的拷问。王连敏铜版画把生活在底层的人们那种失落、无奈、敏感等,以夸张的举止与表情展现得淋漓尽致。其表现手法近乎粗糙的疏松,铜版画飞尘、糖水技法的熟练运用一反传统铜版画的单一色调,呈现出较为浓烈艳丽而不失厚重的套色的反复叠加,这使他的铜版画在轻松与随意中完成了对当代版画的一次正视。他的作品《纪念――消失的记忆》试图对他以前的铜版画形态作一种解构。作品暗含了作者对当代城市改造中旧城不断消逝的无奈,以及对现实生活中底层人们的焦虑、迷茫甚至恐慌的一种复杂心态,隐去了以前作品中带有的那种戏谑和调侃的意味。其精神指向具有某种悲天悯人的人道主义情怀,出色的表现力真实地反映了社会转型期人们特有的那种精神状态。王连敏说:“追求作品的精神内涵和表现形式的和谐与完善,是我版画创作的宗旨。语言的深化定会拓展语境的空间。”

范敏的铜版画创作结合素材固有的色彩与质感,恰如其分地凸显出美柔汀的技法特性,使作品充满了平静、凝重而又审美的内敛氛围。其作品在精神指向上,蕴含着对传统文化价值的反思,以及对当下人类生存境地的思考与批判。他在《韵》系列中试图通过传统符号将心中的无形世界转译出来,它不是对传统文化的愉悦与向往,而是对传统文化的审视与反思,或是一种低吟的伤叹。这或许就是现代人对生存环境形而上的冥想。青年版画家李秋实的作品《静・净・境》和《心灵之网》,显露了感性和理性的流畅与自由,理性的文化语言与感性的技法表述合而为一,洒脱俊秀。他依靠技巧和思维想象,展开个性化的叙述场景,界定着现实与未来在虚实两境的依附形态,使观赏者感受到独特的意境之趣。

可见,艺术创作是具有个性化、独创性的活动。艺术的内涵源于创造而不是模仿,艺术作品的独创性比制作的精致、手法的娴熟更有价值。

3、游戏性与随意性的表现方式

形式风格的单一是传统版画创作的不足之处。由于艺术风格流派与政治思想长时期混为一谈,束缚了艺术家在形式风格上的探索,从而削弱了版画艺术的感染力。改革开放以来,宽松的创作环境使版画家能够毫无顾虑地大力开拓版画艺术的表现方式,强调画家的独创性和鲜明的个人风格。当代版画家的艺术观念与创作手法都相当自由,许多作品给人以较为轻松的感觉。尤其是当代一些青年版画家,他们的思维方式与前辈已有所不同,在作品中更加凸现游戏性与随意性。如韦嘉的版画,或寂静的梦幻、或文学的诗意,从爱的拥抱《悄无声息》、追忆童年生活的《鸟语》,到情感恬淡的《断线》,他都能牢牢把握和揭示一闪即逝的事物,创造出更加自由、更加开放的空间,超出了人们以往对版画主题的认知范畴。

21世纪初,电脑、摄像等电子技术的发展与普及,把中国当代版画又带入到一个新的阶段。例如用数字技术搜集资料,或将手绘图像、实物等扫描到电脑中,经图像软件处理,输出正片,再感光制版,即可运用于照相凹版、PS平版或网版中,并以传统印制方法印成版画。这种对新科技的运用,极大地缩短了制作版画的时间。在版画这个定义里,出现了电脑版画这一新事物,最直接的方式是在电脑中作画,直接从打印机中输出。尽管电脑版画在版画界尚存争议,但是运用电脑来制做版画的观念与手段似乎为当代版画发展的趋势之一。我们有理由相信,当代中国版画语境的多元化必然会使游戏性与随意性的表现方式成为当代版画语境表达中的一部分。

二、版画视觉形态的变革

1、传统图式结构的破坏与重组

当代中国版画往往突破三维空间的局限与传统的透视法则,以时空错位的构成方式打破和谐而追求失衡感,倾斜重心而追求失控感,颠覆秩序而追求零乱感等。丝网版画家钟曦的版画创作追求现代品质与观念理性,注重画面视觉符号的研究。他于1995年以前创作的《钟声》《失落的羽毛》等,以对传统文化符号的现代提纯,或通过对自然生态的焦虑与关注,体现画家的人文与现实关怀。此后的作品如《速力系列》《维度系列》《生命系列》等,则在理念追逐中实现对泛文化语境的超越,在对速力与空间的把握与放纵之间,实现视觉图式的变革。近期作品如《悬浮》《漂》《透光》《家谱・元》等,则有意摆脱中外丝网版画共存的机印效果与制作感,在随意的绘画性(手绘感)中寻觅个性落点,颇富创造灵性。

在印刷方式上,王华祥从现代印刷高清晰成像技术中得到启示,在绝版套色中凭借扎实的造型功力达到了版画套色从未有过的清晰度。张敏杰的版画则在现代印刷术中摄影图形技巧的启示下创作出独立的连环式的递进动作和同一元素在不同区域重复出现的艺术效果。张广慧的版画是在现代印刷术电分颗点原理中得到启示的,她改造以往的画稿刻版方法而采用套版叠印的方式。由于他们是在现代印刷的不同方面吸收异质因素改造版画的常规图式,所以在观看他们的版画时,你会感觉这些作品让人耳目一新。

2、注重视觉冲击力与怪异特性

版画是一种复数艺术,在制作过程中,印痕及重复印制起着重要作用。使整幅版画作品构成特有的节奏和强烈的视觉效果,才是版画艺术的本质特征。版画在语言表现上极其自由,因而能表达出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同时,版画作为印痕艺术,材料的印刷效果在具体制作过程中是难以预测的,经常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效果,这给予了艺术家任意发挥想象的自由。

在铜版画方面,谭平的抽象作品是工具与媒介在版面上无数偶然性反应的结果,这个结果是他开始时所无法预料的。偶然性的抽象版画因其不限定性,给人极大的视觉想象空间及满足感,它摆脱了具象的束缚,非常注重材料语言在画面上的自主表达能力,对材料与媒介的依赖性也比较强,视觉效果十分强烈。铜版画家易阳的《永恒的旋律》在“浅蚀”和“飞尘”的基础上用酸液直接在版面上流淌和随意描画,制造出破坏的斑痕和流动的水迹,造成了画面的对比和张力。在彩色木刻创作中,张濒的《红色娘子军系列》采用强烈色彩和分色法绘制剧中人物,显得光怪陆离,他把司空见惯的“”图像加以转换,表现了新一代画家对逝去历史新鲜又好奇、崇仰而又玩耍的复杂心态。年轻版画家刘卫培的作品《内隐的游戏之灯》在抽象的图式表达中极具现代气息,给人以怪诞新奇的视觉感受,完全脱离了版画旧有的模式。

3、借助本土语言与西方现代艺术语言表现画面的内容与形式

版画家徐仲偶喜爱中国的传统文化及其意象思维,又对西方重视个人体悟、个人视觉经验、个人语言结构的独特性及由此而生的对传统的反叛性,还有那种特有的视觉形式的冲击力和震撼力感兴趣。兼东西之长成为徐仲偶艺术语言探索的基本思路,这使他的版画成为一种既不同于西方现当代艺术,又不同于东方古典传统艺术的全新的中国现代艺术。他以4年之功,创作了宽1 m、长10 m的黑白木刻版画《青龙镇》。作品以湘西乡镇生活为题材,以沈从文小说《边城》为依托,刻画普通平凡的日常生活,淡如流水,逝若云烟,包含着对古往今来人生意义的东方化的理解,作品中建筑数百,人物上千,安排得自然流畅、有条不紊。整个画面以朴实无华的艺术语言刻画出一种恬淡的自然生态。《榫卯结构》以中国传统木结构器具和建筑为起点,创作了许多既非建筑构件亦非工具器物的木结构。他致力于在三维空间中处理各部分复杂的结构关系,但又以一种平列的方式把整个结构压向平面,使之成为农业文化的象征,威严而陈旧,古老而荒谬,熟悉又不可认知,合理又不可制造。在印制过程中,画家又做了分割、拼接、遮挡等处理,使画面虚实相生、阴阳互补。

何为民是一位学贯中西的高学历版画家,在他的木刻版画中,色彩、光影等因素皆被摒弃,只余下单纯的黑线与白线。除了受到民间剪纸的启发,中国的秦汉瓦当、画像砖及印章等艺术形式也给予他极其丰厚的养料。对传统道释文化的融会贯通,并以当代语汇重新阐释,使何为民的黑白木刻艺术独步于东西方版画艺坛。

中央美院王维新的铜版组画《古都北京》以象征性的手法把北京五大古建筑用精致细腻的铜版画技法加以表现,具体场景与幻觉图像共置一处。他借用商周青铜器纹样、汉代画像石人物造型,表达了对中国文化的思考。

张广慧在版画创作中立足于将楚文化精神与现代生活相结合,逐步摸索出一条坚实的创作道路。以1990 年代初期《鱼》系列作品为他艺术语言探索的起步,1990年代中后期推出了《渚》《洗发》等系列版画作品,作者以楚文化为大背景,在木刻套印的语言探索中逐步形成了明晰、鲜明的创作个性。

上述中国版画家,并不都是有着地域文化特征的代表人物,他们只是在中国文化转型的特殊语境中,仍旧努力工作的艺术家的一个缩影。重构版画艺术在视觉和文化上的影响力,似乎还很遥远。脚踏实地地做一些有利于版画艺术发展的工作,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影响下加强与国际版画界的文化交流,对于在新时期进一步发展中国的版画艺术,是很重要的。

变革的浪潮正以前所未有的丰富性、多元性、新奇性向人们扑面袭来,将包括审美意识在内的一切观念纳入全新的生活律动之中,置身于这一情势之下,版画家也应不断超越自己,作出新的选择与定位。

[参 考 文 献]

[1] 齐凤阁.20世纪中国版画文献[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

[2] 宋源文.中国版画(总第23期)[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

[3] 杨劲松.版画,还是艺术――浅论中国版画的当代性选择[J].美苑,2002(1):30.

[4] 贾方舟.走向现代――新时期美术论集[C].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1994.

以变化为题的作文范文第5篇

2013年11月下旬,我刊广东站组织了广州、中山和东莞等地45所中小学的350余名校长及业务骨干考察了松山湖中心小学、龙岗中学、松坪学校及华侨城中学,深入细致地了解了它们的特色教育开展情况。

作为随行记者,笔者与考察团成员一同领略了松山湖中心小学的“班级精神家园建设”模式、龙岗中学的“四人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松坪学校的“先学后研·三段六式”模式以及华侨城中学的“GIFT—思维素质构建”模式。

在为期两天的考察活动中,这四所学校在教学改革、教学实践中有什么经验值得借鉴?考察团成员在观摩与交流中收获了怎样的实战经验和专业灵感?本期《深度报道》将为您呈现。

记者手札

为自主创新力喝彩

2013年11月20日上午,考察团来到本次活动的第一站——松山湖中心小学。在这里,一堂德育示范课具体体现了该校“班级精神家园建设”的创新内涵,具体包括两点。其一,“一、二、三”策略,即一条主线:主题活动;两种模式:案例分析、自主管理;三项策略:个性命名、班级博客和值周风采。其二,道德教育目标,即把学校打造成师生的精神家园,尽可能创设真实可感的生活场景,让学生发现生活、感悟生活和体验生活的道德性,并经历生活的道德要求和冲突,最终形成自己的德行。

离开松山湖小学,考察团来到本次活动的第二站——龙岗中学。龙岗中学的“四人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备受关注。在交流、讨论环节,龙岗中学“四人合作小组学习”模式的主讲教师在微格教室为诸位教师答疑解惑,就“如何对不同学生分组”“如何展开教学设计”等细节性问题进行深入交流。

2013年11月21日,考察团来到本次活动的第三站——松坪学校。松坪学校小学部“先学后研·三段六式”的教学模式非常重视学生的自学和预习。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开展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和组组互动的研究性学习。例如,在教学《》一课时,课堂以学生诵读和自主体会为主,即在诵读中品味,在品味中诵读。合作小组中的每个学员都能从诗文的各个方面进行精彩解读,显示了他们充分的课前预习。其实,学校全面推行新课程改革的关键在于教师的认同,教师认同之后,新课程改革才能更为顺利。

离开松坪学校,考察团来到本次活动的最后一站——华侨城中学。华侨城中学将“享受教育”作为办学的核心理念,从学生的思维方式入手构建独具特色的“GIFT—思维素质构建”模式,既重视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又注重将快乐带进课堂;既让学生的学习成为一种享受,又让教师的教学成为一种享受。起初,不少教师对新课程改革持怀疑态度,但随着对新课程改革理念的不断学习,他们逐渐认识到新课程改革带来的好处,因此,认同并践行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这次特色教育考察活动约有50多位教师积极参与,反响热烈,他们都希望通过此次活动收获更多经验,提高自身水平。通过考察发现,特色教育主要以新课程改革为重心,深入探讨颇具特色的课改模式,力求从理念到教学、从教师到学生都呈现出崭新面貌。

校园巡礼

松山湖中心小学:班级是学生的精神家园

“小学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大学四年,我们每年都会关注,学生在毕业时,是急于离开这所学校还是非常眷恋这所学校?”松山湖中心小学校长刘建平颇有感触地说,“如果急于离开学校的学生比较多,那将是教育的悲哀”。

班级精神家园的建设

为了让学生眷恋学校,为了让班级成为学生的家,松山湖中心小学竭力打造班级精神家园,从培养学生爱同学、爱老师和爱集体入手,让班级成为学生的精神家园,让学校成为学生眷恋的地方。

松山湖中心小学的“班级精神家园建设”模式已有七年历史,并摸索出一套独有的班级建设模式——“文而化之”,即以颇具个性的班级文化铸就精神家园,也就是说,班级成为教育的生态区,班级工作注重精神文化建设。

一方面,主题活动是班级建设的主线。例如,“我爱我家”“糖果甜心”“做事有始有终”“食品安全知多少”和“志向与学习”等主题活动均从生活出发,在生活中进行,再回到生活中。另一方面,每个年级的主题活动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例如,一至六年级主题活动的侧重点分别是“我与己”“我与家”“我与人”“我与国”“我与他”和“我与天”。总之,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精神世界。

除了主题活动,班主任在每次的班主任例会上,不仅布置近期的班级工作,更针对班级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以架起师生沟通的桥梁。

班级的个性化建设

首先,别具一格的班名生动体现了班级的个性化建设。例如,“酿蜜坊”“智慧谷”“太阳家族”“青青葵园”“快乐丛林”“春华秋实”和“松湖雏鹰”等意蕴十足的班名,寄托着学生、教师和家长的殷切期望。此外,班徽成为班级的精神象征,班歌每个人都会唱、爱唱,班级口号更是铿锵有力,催人奋进。班级的个性化建设首先由班主任提出目标,并选择适合的班名、班徽、班歌和班级口号,在获得学生的认同后,向政教处申请。只有班主任对所带班级的发展方向和精神面貌了然于心,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班级的个性化建设。

其次,班级博客展示班级风采,成为家校沟通的平台。班级博客大到版面设计和栏目设置,小到颜色选择与字体大小都有统一规定,都要与班级个性化建设的内涵相匹配。在班级博客中,既有针对班级问题的讨论帖,又有班级自行落实的各种调查,还有学生的优秀作文片段。总之,班级博客记录着可爱的学生、可敬的教师和可亲的家长,成为班级网上的精神家园。

最后,值周班级工作是班级自主管理上升到学校自主管理层面的一大举措。从“我的风采我展示”到“我的岗位我负责”,从“红领巾广播站栏目广播”到“国旗下讲话”,班级参与值周工作不仅能展示班级的精神风貌,更能锻炼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刘建平说:“若干年后,学生或许不再记得语文、数学和英语的成绩,却清楚地记得曾经所在班的班名、班徽和班歌,记得某次国旗下的讲话,记得某个广播站的节目,那就是松山湖中心小学‘班级精神家园建设’模式的成功。”

龙岗中学:一场自下而上的课程改革

龙岗中学的课程改革由教师自行摸索,并在学校统一推广下逐渐成熟和发展起来。从初期的全面铺开,到后来的示范班,再到最后的课题班,这一过程呈现出逐渐收缩的特点。如今,课题班的所有文化课都采用“四人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进行教学,且成效显著。在这次课程改革中,鼓励教师的自主探索精神最具借鉴价值。

科学引导课改模式

龙岗中学的课程改革,关键在于教师观念的改变。“四人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之所以成效显著,并形成较为科学的、自下而上的课改模式,主要有三个原因。

其一,尊重教师的课堂自。龙岗中学从2007年12月开始全面推行“四人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但效果不理想。经调研发现,并非所有教师都适合“四人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因此,学校决定尊重教师的课堂自,按照教师的意愿开展教学活动。其二,要求教师有扎实的理论基础。龙岗中学的“四人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申报了国家课题,2010年结题之后,为了推广课题结果,学校设立了课题班,并采用“四人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教学课题班的所有文化课。此外,学校还组织教师研习相关的理论。其三,具有完整的操作模式。龙岗中学的课程改革不仅思路明确,更具完整的操作模式,因此,想要参与课程改革的教师可学习和借鉴。

鼓励自主探索精神

龙岗中学校长縢细浪将教师在课堂教学改革中遇到的困难分为三种:一是不少教师(尤其是年龄较大的教师)认为自己的教学方法很有效,不愿修改;二是参与课程教学改革的一部分教师不仅没有学到精髓,更丧失了自己擅长的教学方式;三是少数教师被动参与课堂改革,缺乏应有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归根结底,课堂改革的关键在于教师。

在龙岗中学率先实行课堂教学改革的刘锦钰老师说:“采用‘四人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一方面是为了提高工作效率,从繁重的任务中解放自身;另一方面,看到学生在活跃的气氛中快乐地学习,使人有一种满足感。”其实,“四人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灵魂在于课堂设计,只有好的课堂设计,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他们的竞争意识,让他们在竞争中互动,在互动中学习。值得一提的是,学校只有鼓励教师的自主探索精神,他们才能在课堂教学改革的过程中,不断探索和创新,最终获得长足的发展。

松坪学校:渗透文化、充满活力的课堂

在松坪学校的“先学后研·三段六式”模式诞生之初,学校的美好愿景就是:期待渗透文化、充满活力的课堂。在这样的课堂上,思维碰撞,智慧闪烁,情感交汇,文化流淌,生命升华。

形成模式,寻求变式

四年后,在“先学后研”的课堂上,学生既主动建构知识,提升学业成绩;又充满智慧,富有感情,有文化;还变得自强、自信,并收获成功和幸福。同时,教师获得发展,教师团队精神在课堂改革中悄然形成,一批教师名声鹊起。

“三段六式”模式初步形成之时,时任校长以“路是人走出来的,我们正在走出这条路”为题,提出在全校推广“三段六式”模式的构想。随后,学校动员家长和学生一同推广“三段六式”模式。

后来,学校通过学习、借鉴、实践、总结和提升等方式,不断完善课堂教学模式,最终形成了“先学后研·三段六式”的模式,即学生以学案为指导,自学新知,发现并提出疑问,以形成研究课题,然后小组分工协作,探究疑难,展示成果。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既掌握知识,又形成技能。

学校鼓励教师寻找适合自己的“教学模式”。例如,语文教师李星到杜朗口中学观摩和学习,回来后,她大胆实践,最终摸索出适合小学高年段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她的成功激励了和她搭班的数学教师周莫涵、英语教师李兰英,最终两位教师也分别找到了适合小学数学和小学英语高年段的教学模式。

建构模式,全线铺开

在学校看来,课堂改革最终的成功还在于:建构模式,全线铺开,最终形成常态化教学。为了激励全校教师大胆尝试、落实课堂改革。学校研究制定了与课堂改革相关的各种制度,并成立专门的课堂教学改革考核小组,旨在让教师认清课堂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在这种氛围下,更多教师开始关注课堂教学改革,并积极改进和不断完善教学方法。例如,四年级(2)班的班主任兼语文教师刘谨对课堂教学改革的研究如痴如醉,她多次把学生带到“课改标兵”李星的课堂,让自己的学生看看别人的学生是如何自学、讨论、质疑与合作的,最终把自己的课堂变成渗透文化、充满活力的课堂。

如今,在松坪学校,课堂教学改革不仅深入人心,更成为学校的重要文化。总之,课堂教学改革激起了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真正热情。

华侨城中学:把课堂还给学生

华侨城中学成立于1981年,之前一直是企业办学,直到2000年转为政府办学,自此,学校开始了飞速发展。在副校长陶芸看来,如何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在课堂上快乐地学习是课堂教学改革需要思考的关键问题,因此,要实现学校的跨越式发展,就要从课堂教学改革入手。

生本理念下的“卓越”课堂

其实,华侨城中学拥有较为成熟的课堂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合作小组以“搭配均匀”为原则分组。具体有三点:一是综合考虑学生的个性、特长和人际关系等;二是小队成员男女结构适宜,开朗的学生与文静的学生搭配、学科基础较好的学生与学科基础较差的学生搭配;三是每个小组安排6—7人,不仅设置一位中心组长,更根据组员的特长安排相应的职务。在课堂教学中,合作小组的具体运作也有三点:一是讨论问题时,先是同桌一对一讨论,若不能解决,就把问题交给中心组长;二是每个组员不仅要分担一至两科学科长的职责,更要分担纪律、统计、纠错、展讲、展写和组织协调等任务;三是不仅组内管理要明确,组与组之间的管理更要有纵横之分。归根结底,分组学习旨在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基于此,学校经过多次调研和会议,构建了“GIFT—思维素质构建”模式(GIFT是引导guide、创新innovate、自主independent、发现find和团队team的英文缩写)。引导、创新自主、发现和团队正是华侨城中学定义“卓越”课堂的基本元素。

陶芸强调,学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始终贯彻“学为主,生为本”的理念,以知识问题化、预习结构化、课堂生本化、展示多样化和评价多元化为基本原则,最终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观念转变中的高效教学

学校实行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和难点在于教师观念及态度的转变,为此,华侨城中学有两个举措。其一,领导率先垂范。华侨城中学校长刘良斌将近60岁,还冲在课堂教学改革的第一线。领导走在最前面,这对所有教师来说都是无言的鞭策。其二,学校组织教师向名师、学者以及在课堂教学改革方面成绩突出的同行学习。

课堂教学改革使华侨城中学的课堂教学焕然一新。具体有三点:一是课堂成为学生体验幸福、享受成长的殿堂,同时,学生的思维能力、自主探究能力和协作学习能力获得全面提升;二是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教育教学行为得以转变;三是教师既实现了专业发展,又体验到身为教师的职业幸福。

的确,课堂教学改革是为了更接近教育教学的本真,具体须做到四点:一是课堂教学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它需要循序渐进,纵深开掘;二是领导班子的决心和各种保障措施是课堂教学改革顺利进行的根本保证;三是营造健康的学术氛围,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打造一支骨干队伍;四是做到科学评价与激励,加强学习与交流,并注意总结与提升。

权威声音

引领革新,大有可为

——访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博士卿素兰

《中国教师》:新课程改革推行十余年,您对全国的课堂教学改革怎么看?从全国的课堂教学改革反观深圳南山区的课堂教学改革,您有怎样的感觉?

卿素兰:新课程改革已推行十几年,从全国范围看,它对教育教学理念起到较大的推动作用。但具体情况不尽相同:有的教师受益颇深,认为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的教师在夹缝中生存,对新课程改革的理念缺乏深刻的理解。

在深圳这样经济发达的城市,新课程改革的步伐的确走在前面。其中,南山区的新课程改革颇具特色。总体而言,学校的组织形式、桌椅摆放以及教学流程等都发生了较大变化。具体来说,可分三个层面:一是南山区的教师基本上是外地调来的名师,虽然他们经验丰富,但有部分名师坚持传统的教学方法,这需要时间转变他们的思想;二是南山区的学校从创建模式到微调模式,一直在不断探索,逐渐成熟;三是南山区的学生纷纷受益,虽然受益程度不同,但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学生的独立自主性越来越强。

《中国教师》:您觉得怎样的学校更容易推行新课程改革?怎样的校长更愿意推行新课程改革?怎样的教师结构更适合推行新课程改革?

卿素兰:一般来说,民办学校比公办学校更容易推行新课程改革,毕竟公办学校还有体制的限制。在公办学校中,小学阶段最易推行新课程改革,初中阶段次之,高中阶段较难。

其实,大部分校长都支持新课程改革,尤其是那些有较强发展意识的校长更希望借助新课程改革使学校的面貌焕然一新。当然,大部分教师也支持新课程改革,尤其是刚入职的青年教师更易接受新课程改革。的确,部分资深教师自我观念较强,习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使新课程改革的全面铺开有一定难度,因此,新课程改革需要循序渐进地开展。

《中国教师》: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您觉得教师应培养学生具备怎样的能力?

卿素兰:我觉得,教师要培养学生具备学习能力。学习能力包括: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其中,思维能力包括:发散性思维能力和聚焦性思维能力。例如,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的沟通、交往、组织、合作、表达与思维能力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归根结底,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是让学生受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中国教师》:现在出国的学生年龄越来越小,有的学生甚至小学毕业后就选择出国。那么,我们目前新课程改革的模式跟国外的教育模式是否贴近了?

卿素兰:方向基本一致,但国外不会对课堂进行质量测评,并且学习能力不再是唯一的培养标准。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学生的交往能力、思想品德与综合素质也成为培养目标。总之,新课程改革具有前瞻性和正确性,未来必定大有可为。

《中国教师》:目前正在尝试新课程改革的学校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

卿素兰:具体有四点。其一,校长的认识是否到位。其二,是否有真正懂教育教学的专家、学者参与新课程改革。其三,学校是否给予教师发挥的平台和机会,对教师是否有激励政策。其四,学校在实施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必定存在程度上的差异。

考察团论坛

晓园中学主任凌艳秋:课堂诠释个性发展

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师生交流、评价监督,以使学生自主学习,旨在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沟通能力和自我展示能力,最终在课堂教学中发展学生的个性。例如,松山湖中心小学。其优势有两个:一是让学生作为主体自主学习,既提高学生的素质,又提升教师的综合能力;二是相关主题班会的举办,使学生的自身能力凸显,个性发展得到诠释。这样,既增强学生对生活的感悟,又活跃课堂气氛。

花都剑岭小学主任林惠梅:从知识课堂变为情感课堂

在教学环境和教学理念相结合的前提下,教学从科学的世界进入生活的世界,课堂从知识课堂变为情感课堂。例如,松山湖中心小学。学校努力培养学生的文雅气质和探索习惯,认为这比基本知识的教学更有意义。又如,松坪学校。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按照学生能力的高低分配不同的学习任务,使学生有展示的机会,并收获成功的喜悦,最终更加积极和主动地学习。

广州市江南外国语学校校长徐卫红:享受教育也是享受幸福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学校应做到三点:一是使学生获得实实在在的进步;二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学生;三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做好“导”,学生应展示“演”,以收获崭新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例如,华侨城中学。它提出的“GIFT—思维素质构建”模式将育人环境与自然相结合,使学生善于学习,拓展思维。这样,学习变成了快乐的事,获得教育就是获得成功和幸福。

猎德实验学校校长黄亦斌:以人为本,以生为本

新课程改革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的理念。例如,松坪学校。其优势有两个:一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不同层次设置教学模式,遵循人的发展规律,使各种年龄和不同层级的学生参与相应的学习,最终获得不同的发展;二是关注学生的体验,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开发,最终形成较为成熟、可操作和借鉴的改革模式。其弊端有三个:一是由于教师的能力具有较大差异,所以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有所不同;二是教师在应用合作模式时,存在形式主义的弊端;三是教学缺少现代化设备和多媒体技术的应用。

广州开发区第二小学校长李悦新: 完美演绎“思、研、行、著”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更需要教师静心思考和努力钻研,以拥有独立的人格与自由的思想,最终感染学生。例如,松坪学校。在“先学后研”的课堂教学模式中,完美演绎“思、研、行、著”,体现学校教育以培养兴趣为前提,诱发学生的主动性;以指导观察为基础,强化学生的感受性;以发展思维为核心,着眼学生的创造性;以培养情感为动因,注重学生的感受性;以训练语言(能力)为手段,着眼学生的实践性。

海珠区金影小学主任李瑞芳:“教”与“学”的和谐

新课程改革倡导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营造自由、民主与和谐的氛围;师以教为乐,生以学为好,旨在形成美好的教学形态。因此,针对特色学校,须依托校本资源,发挥自身优势,并在专家的有效引领下,凸显学校的特色。例如,松山湖中心小学、龙岗中学以及松坪学校,它们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不仅打破常规,更彰显“教”与“学”的和谐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