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赠别诗

赠别诗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赠别诗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赠别诗范文第1篇

嘉兴市秀洲区教育研究和培训中心 徐如松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借助注释,了解古诗的大意。

2.通过理解、诵读,想象、体验诗中描写的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

3.背诵古诗,培养主动积累古诗的习惯。

教学过程

01课前谈话,积累古诗

1.在我国历史上,一千多年前的唐朝,是个诗的国度,有着成千上万个诗人。其中名气最大的是谁?李白。他的诗歌,我们学习了不少,一起回顾一下(出示,齐读):

《静夜思》(一上P74):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赠汪伦》(二上P116):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望庐山瀑布》(二下P76):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天门山》(三上P84):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古月朗行》(三下P95):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2.李白的这五首诗歌,你能把它们分成三类吗?(可以按照写“月亮、景色、赠别”等分类,只要言之有理,最终落到“赠别诗”)

3.这节课,我们再学一首“赠别诗”(板书:赠别诗)

02揭示课题,感知诗意

1.【出示课题】齐读《黄鹤楼 送 孟浩然 之 广陵》。谁能说说这些画线词语的意思?你是怎么知道的?

黄鹤楼:楼名,在湖北省武汉市长江南岸,地处长江中游。

送:送别。

孟浩然:唐代著名诗人,是李白的好朋友。当时,孟浩然的名气比李白大一些,他比李白大12岁。

之:去,到。

广陵:扬州的别名。

2.联系作者李白,谁说说题目的意思?(时间 地点 人物  事情)

在黄鹤楼上,大诗人李白送别好朋友孟浩然,他要到东边的扬州去。

3.“鹤”笔画较多,“孟、浩”“陵”要求会写。请工工整整地填写人名、地名【出示“地图”】评价。

黄鹤楼  孟浩然  广陵

4.请大家打开课本,翻到第100页,大声朗读。要求读正确,读流利。【音乐】

(1)读诗歌,刚才老师提出了两个要求:读正确、读流利,其实还有一个更高的要求,那就是读出停顿、读出节奏。你认为自己达到了哪个层次?自己再试一试。

(2)检查:请“读正确”的同过来读……(自评)【正音】孟、陵;

再请读流利的同学读……(自评)

最后请读出节奏的同学读……(自评)

(3)【出示题目和前两句】研究题目与前两句诗的关系:

相同的是什么?(地点、人物、事情)

不同的是什么?(第2句诗中有时间“烟花三月”,指春天时节。“烟花”,形容花开得繁茂,像想浮动的烟雾。

烟花三月好时节,万紫千红总是春。游玩黄鹤楼的人们一般都是什么心情?(兴奋)然而此时此刻,李白却要在此与好友孟浩然话别,心情又会怎样?(伤感)伤感表现在哪里呢?

03想象情景,感受别意

1.我们到诗歌的第3—4句里找一找。(学生自读)

2.这两句诗写的是什么?是李白的所见、所闻,还是所感?找出依据(“见”)

3.李白“见”到了什么?孤帆——远影——碧空尽——天际流

你认为他站在黄鹤楼上,送了多少时间?

4.(出示插图),想象刚才在黄鹤楼上话别的场面(学生说话)

此时此刻,你最想读的是哪两句?——这就是”寓情于景”。

5.这首古诗,前两句叙事,后两句写景。齐读。再读,边读边想象送别画面,争取背出来。【配乐】

6.检查背诵。

04拓展深化,体验深情

1.出示:《赠汪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指读。

2.这两首诗都是李白写的。写作的角度有什么不同?

(1)“赠”“送”:汪伦送李白,表示感谢;李白送别人,表示留恋。

(2)形式:歌送;目送。

3.两首诗中,相同的是什么?

(1)离别之情;(2)感情的依托都是“水”。

4.这节课马上要下课了,老师也要和大家告别了。你们准备怎样送别老师呢?不用歌送,也不用目送,就写几句话,来表达自己的心声吧。

(出示古诗,要求选用)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唐·王勃)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唐·王维)

赠别诗范文第2篇

《赠汪伦》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于泾县(今安徽皖南地区)游历时写给当地好友汪伦的一首赠别诗。

诗中描绘李白乘舟欲行时,汪伦踏歌赶来送行的情景,十分朴素自然地表达出汪伦对李白那种朴实、真诚的情感。“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两句李白信手拈来,先用“深千尺”赞美桃花潭水的深湛,紧接“不及”两个字笔锋一转,用比较的手法,把无形的情谊化为有形的千尺潭水,形象地表达了汪伦对李白那份真挚深厚的友情。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想象丰富奇特,虽仅四句二十八字,却脍炙人口,是李白诗中流传最广的佳作之一。

(来源:文章屋网 )

赠别诗范文第3篇

【关键词】 中学语文;语文教学;诗的意境

一般认为“意境”的正式提出始自王昌龄的《诗格》:“诗有三境。一曰物镜,欲为山水诗,则张泉云峰之境,极丽绝秀者,神之于心,处身于境,视境于心,莹然掌中,然后用思,了然境象,故得形似。二曰情境,娱乐愁怨,皆张于意而处于身,然后弛思,深得其情。三曰意境 ,亦张之于意而思之于心,则得其真矣。”

意境,它抓住了诗词艺术美的特征,作为抒情性作品中广阔的自然和生活图景,渗透着作者丰富的情思而形成的能诱发读者想象和思索的艺术境界。意境的哲学基础为先秦时期庄子的游心哲学;意境的准备期为两汉魏晋;可以说,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思与客观景物相交融而创造出来的艺术境界,通过对境象的把握得以达到“情与景汇,意与象通”。

“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 “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 诗歌的美不仅在于诗歌的语感,更在于诗歌的意境。因此走进诗歌的意境是理解诗歌的关键。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以看到,课本引入了大量的古代优美诗词,大家都知道,领会古诗的意境既是古诗教学的重点,又是古诗教学的难点。那么怎样才能引导学生领会诗意,进入诗境呢?我认为有以下几种方法:

一、抓典故

古诗中诗人常用典故来蕴含自己的思想感情,所以,碰以此类古诗教师必须要向学生讲明典故的出处,明确典故的场景,从而体会用典故所需表达的不尽之情意。

二、变换角色

唐代诗人喜漫游天下,赠别诗因之空前繁荣。在唐代较突出的2000多位诗人中,几乎每一位诗人都写过赠别诗。在那些传唱不衰的唐诗中,有许多都是别离之作。南宋严羽在《论浪诗话》中说:“唐人好诗,多是征戎、乡旅、迁谪、别离之作,往往能感动激发人意。”是啊,从古至今,友情是个古老而又新鲜的话题,古时候的文人雅士吟唱“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千金易得,知音难求”“人生得一知己足矣”……人们又说:“在家靠父母,在外靠朋友”。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让学生们摇身变做千年前的“小李白”、“小杜牧”来体会诗人在与朋友离别时,那种依依惜别之情,他会怎样说?又会怎样做?

三、扑捉意象体味意境

意象对于诗词意境的营造显得尤为关键。如“孤雁、枯藤”等意象描绘的意境的多为给人以“忧愁、忧伤”之感;而“青山、绿水、红杏”等意象所营造出来的则是欢快的意境。因此扑捉意象对于把握整篇诗词的意境是一个关键点。意境的创造依赖于诗中描绘的生活画面及其形象。假若我们把诗中描绘的生活画面及艺术形象看成诗中意境的本质内容,那么分析诗中描绘的生活画面,认识其艺术形象,则是分析意境的重要一环。如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我们首先可以扑捉该诗词的意象:天门、楚江、碧水、青山、孤帆、日边。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来想象该诗的意境:江水从远处奔流而至,把南天门从南天门从中切断,两山夹峙,像一座巍峨的大门,为浩浩荡荡的江水打开。长江碧水,向东倾泻,因地势之故,急转回流,声势倍壮。两岸青山,夹江对峙,奇峰争出,神态如飞。晴空万里,沿江眺望,忽见一只鼓着风帆的小船,远远驶来,小船就像来自小船的近旁。抒发了作者雄放的豪情壮志。

四、了解写作背景

由于学生和诗人不是处在同一时代和同一环境,学生对于当时的历史、器物、服饰、风土人情、作者的思想情感等在理解上有隔阂,并不利于审美鉴赏能力的提高。要使学生更好的进入古诗词作者所营造的意境中,首先需要学生理解这篇诗词的写作背景,要知道诗人写这篇文章的心情如何,要表达的思想如何,以及诗人的词风如何,只有明确了系列的写作背景,才能更好的来理解、来把握整篇诗此,进而领略其中的意境。

赠别诗范文第4篇

少女之所以叫做豆蔻年华,起源于诗人杜牧一句诗,在诗句中杜牧用豆蔻比喻十三岁的女性,赞美对方的举止优雅、姿态轻盈,因此后人称十三岁的少女为豆蔻,但年满十六岁的少女,则被称为碧玉,表示女子像美玉一样无瑕。

少女叫豆蔻年华的原因豆蔻来源于杜牧《赠别诗二首之一》中的“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其中豆蔻形容的就是十三岁的少女,举止优雅,姿态轻盈,所以后人将少女称为豆蔻年华,表示年轻美好。

少女被称为豆蔻年华,还有一种解释是说,豆蔻在花朵含苞待放的时期,非常的饱满俏丽,就像是十二三岁的少女,正处于青春正好的时期,娇美动人,因此将少女比作豆蔻。

古人常用各种物体表示年纪,比如十六岁的少女称为碧玉,十二岁的少女称为金钗,除了表示女性的年纪外,男性各年龄段的称呼也不相同,十五岁的青少年被称为束发,二十岁的青少年则为弱冠。

(来源:文章屋网 )

赠别诗范文第5篇

毫不夸张地说,中国的古典美正是构建在距离上的亭台池榭。我们大可想象,这距离是“君住长江头,妾住长江尾”的相远相思,或者是比地理距离更加遥远的门第观念与等级尊卑,或又是“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的生死相隔,或又是忠臣与“不己知”的君王一段扼腕叹息。

有人说“诗是痛苦的结晶”,而文学则爆发于强烈的情感,而距离则是横亘在现实与美之间的通途。而当今这信息高速发达的社会却大大缩短了本应天水相隔的距离。手机,网络随时将信息迅速传递,火车飞机将相爱的人立刻送到对方身边,网络上各种体验让爱情、阅读这本应严肃而投入的内容“快餐化”、“泡面化”,并黯淡化,让本应结集于心,奔突于胸的块垒并非用酒或诗浇灌,而是自行崩溃,永远不再。

没有了距离,没有了强烈的情感,没有了尖锐的锋芒,所有人都是鹅卵石,在互相促进更为圆滑中失去了古典美丽,只留下现代的忧伤。

赠别诗范文第6篇

清明之夜,静室独思、把玩回味古人关于清明节的一些诗词和记载,突然感觉很奇妙。清明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之一,也是我国传统节日中最特殊的一个。首先,传统节日都是以太阴历(夏历)的某个固定日子为准,如正月初一春节、五月初五端午节、八月十五中秋节、九月初九重阳节等,唯有清明节是以太阳历为准,在每年公历的4月4日至6日之间,与太阴历基本无关,却与农时有着莫大的关系。其次,其他节日大多以喜庆为主基调,只有清明节,祭祖、寒食、踏春、插柳、饮乐五大主题,把悲伤、喜悦、劳作、游乐融为一体,既有追旧、又有抚今、形成了一种奇妙的矛盾组合,把五大主题重新排序一下,一天之中,似乎浓缩了某种人生的意味。第三、其他节日,人们大都不在意天气情况,阴晴雨雪都不会太影响节日气氛,唯有清明节,诗人们的情绪似乎总是被天气左右着,无论是风和日丽、还是雨霏霏,无论是早晨正午还是黄昏黑夜,都给人以无限意味、生出不同的感慨来。忍不住翻阅一些书籍资料,想整理、考据出一些头绪来。

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梦梁录》记载:在古代,清明节这一天,“官员士庶,俱出郊省坟。”祭祖、上坟、扫墓,表示对先人的敬意和孝思。据《旧唐书》记载:“寒食上墓,礼往无文,近代相沿,寖以成俗,士庶之家,宜许上墓,编为五礼,永为例程。”为什么要在清明扫墓呢?这大概是因为冬去春来,草木生发的缘故。而草木萌生,总是从根上开始萌动,而祖茔,正是人们心目中的自己的“根”,所以要去亲临察看。一方面给坟墓添土除草;同时供上酒食果品等祭品,填新土、压坟头、烧些纸钱,或在树枝上挂纸条,举行简单的祭祀仪式,以表示对死者的怀念。这样的祭祀无疑是悲伤凝重的,若是孤独一人,又赶上阴雨霏霏,更会平添无限的悲戚哀伤,唐代杜牧那首著名的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写的就是清明节的这种特殊气氛。南宋诗人高翥有《清明》诗云:“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月落狐狸眠冢上,夜来儿女笑灯前。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更直接写出了对人生、生死的感悟。(明)高启《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 “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写尽了动乱年代清明坟墓无人祭祀的荒凉与冷清。清明节不仅是人们祭奠祖先、缅怀先人的节日,也是中华民族认祖归宗的纽带,每年清明,都有大批的海外华侨华人专程回归故乡,祭扫祖先陵墓、追怀先人功德、拜会亲友、寻根问祖。即使远在异域、无法在清明节期间返回故乡,人们也要焚化一些纸钱、或写下一些文字,称之为“遥祭”、“心祭”。祭祀,似乎奠定了清明节沉重伤感的主基调。

清明节又名寒食节、踏青节。寒食节的起源,应为远古时期人类的火崇拜,古人认为火有神灵,要祀火。各家所祀之火,每年又要止熄一次。然后再重新钻燧取火,燃起新火,称为“换火”。换火之后,负责“钻燧取火”的祭司或部落首领,要派人将新火种传送给下属各部,称为“传火”,“换火”之前要禁火三天,称为禁火节。禁火节人们只能吃冷食,后来又转化为寒食节。(唐)韩翃有《寒食》诗:“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传蜡烛”指的就是“换火、传火”的习俗。换火时,旧火熄灭、新火重生,犹如奥运火炬般次第相传、绵延不绝,传达了新旧更迭、生生不息的生命信息,至今还留有一句成语“薪火相传”。

关于寒食节的来历,还有一个传说,相传春秋战国时代,晋公子重耳为躲避祸害流亡期间,因饥饿晕倒,介子推从自己腿上割下一块肉,烤熟了送给重耳吃,救了重耳的性命。后来,重耳回国做了君主,介子推不愿为官。便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今山西介休县东南)。晋文公让军士上山搜索,没有找到。乃下令举火烧山,想把介子推逼出来,孰料烧了三天三夜的大火,终究不见介子推下山。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留下遗书劝晋文公爱惜百姓“勤政清明”,晋文公把介子推母子分别安葬在那棵烧焦的大柳树下。为了纪念介子推,又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祭祀。 晋国百姓对有功不居、不图富贵的介子推非常怀念,每逢他死的那天,大家禁止烟火来表示纪念,称为寒食节。此后,寒食节成了全国百姓的隆重节日。【宋】黄庭坚清明有诗:“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候。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士甘焚死不公候”指的就是介子推的典故。寒食,反映了一种传统的美德、操守和气节。

上巳节也是中国古老的传统节日, 上巳,是指以干支纪日的历法中的夏历三月的第一个巳日,是古代举行“祓除畔浴”活动中最重要的节日。《周礼·春官·女巫》有:“女巫掌岁时祓除、衅浴。”郑玄注:“岁时祓除如今三月上巳水上之类。”《韩诗注》解释说:“今三月桃花水下,以招魂续魄,祓除岁秽。”开始日期在农历三月上旬的巳日,魏晋以后改为三月三日。故又称三月三。从先秦到汉代,上巳节的习俗活动有三种:一是到水边举行祭祀仪式,并结伴到水中洗浴,以祓除过去一年中的污渍与秽气,称为“祓”或“禊”(祓禊fu2xi4)祓,为祓除病气,禊,是修洁净身。祓禊,即除去凶疾的祭祀仪式。《论语》:“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七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就是写的当时的情形。二是招魂续魄,在野外或水边招唤亲人亡魂,也召唤自己的魂魄苏醒、回归。三是春嬉,青年男女到野外踏青嬉戏,并自由择偶或交合。

据古老传说,上巳节这一天是伏羲、女娲交合造人的日子,直到今天在一些地方还有“三月三”祭祀伏羲女娲的习俗。这一天也是青年男女相互交往,谈情说爱和众人游乐的日子。《周礼·地官·媒氏》中说:“仲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 每年这一天,上至天子诸侯,下至庶民百姓,人们都穿上新缝制的春装,倾城邀约而出,或到江河之滨嬉戏沐浴,或到深山幽谷采摘兰草,或到郊野陌上宴饮行乐,认为这样可以祓除不祥。而未婚嫁的青年男女更是节日的主角,他们载歌载舞,自由寻找或约会情人,谈情说爱、私奔野合。《诗经·郑风·溱洧》中描写了水边人群聚集、青年男女交游示爱的场景: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兰兮。女曰:“观乎?”士曰:“既徂。”、“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訏且乐。”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从此,“令会男女、奔者不禁”成为“三月三”节日中最核心、最重要的内容。

魏晋以后,该节日又增加了祭祀宴饮、曲水流觞等内容。于是后来的“三月三”不仅就有了东晋永和九年(353)三月三日,王羲之等四十余人于兰亭集会,曲水流觞,欢饮之间写下“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的雅事;更有了杜甫《丽人行》诗中“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的暧昧、香景。还有了崔护“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的相思之情。宋代诗人吴惟信“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苏堤清明即事》)其中“半出城”一语道破了清明期间男女游人蜂拥出城、踏春郊游的盛况。而“万株杨柳属流莺”更隐含了踏春男女之间难以言表的情怀。此节在中国流传时间甚长,不少地区至今尚有余韵可寻,现在南方许多少数民族中盛行的各种以三月初三为期的节日活动,也与古代的上巳节有渊源关系。即使到了现代,人们依然把青年异性之间的艳慕吸引叫做“春情”、思春、怀春。上巳踏春的欢快清新、浪漫旖旎成了清明节的另一基调。

戴柳的风俗,据说起源于晋文公,而插柳的风俗,据说最初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的。杨柳有强大的生命力,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柳条插土就活,插到哪里,活到哪里,年年插柳,处处成阴,隐含着生命繁盛、生生不息的主题。柳树是古时人们做棺木的上好材料,故有“清明不插柳,死后变黄狗”亦即死后会遭人遗弃的民间俗语。清明前后,春风和煦、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植树风俗使得人与大自然实现和谐与沟通,为清明节增添了一股清新之气,增添了更多的春天的希冀与梦想。踏春之时,仕女簪花、士子别柳,更有一种敞开心扉、返璞归真的天然野性,民间谚语亦有“清明不戴柳,红颜变白首”的说法。“寻花问柳”,也就成了一种顺应天时人性、自然而然的事。

清明插柳戴柳还有一种说法:柳在人们的心目中有辟邪的功用。清明节是祭祀之日,那些得不到祭祀的孤魂野鬼,便会趁机作祟。人们为防止鬼的侵扰迫害,而插柳戴柳。南北朝时期,受佛教的影响,人们认为柳可以却鬼,而称之为“鬼怖木”,观世音菩萨以柳枝沾甘露水济度众生。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里说:“取柳枝着户上,百鬼不入家。”清明既是鬼节,值此柳条发芽时节,人们自然纷纷插柳戴柳以辟邪了。

汉人有“折柳赠别”的风俗。最初的“赠柳”,也只发生在恋人、夫妻或异性朋友之间,男子远行,女子折柳相赠,《诗经

?偊b小雅

?偊b采薇》里说“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柳”与“留”谐音,以表示依依惜别、款款挽留之意。后发展到同性朋友之间折柳赠别。李白有词云:“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灞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主人送客至此桥,离别赠柳以表示不忍相别的心意。杨柳是春天的标志,长长的杨柳枝条,在春风中披拂摇曳,似飘曳的长发、似挥舞的手臂、似缠绵的柔情,总给人以无尽的遐想。加之柳枝寓意着家乡、兼有生命力强、驱邪平安之意,“折柳赠别”就蕴含了多重的美好祝愿。古人的诗词中也大量提及折柳赠别之事。唐代权德舆诗:“新知折柳赠,旧侣乘篮送”,宋代姜白石诗:“别路恐无青柳枝”,明代郭登诗:“年年长自送行人,折尽边城路旁柳。”清代陈维崧词:“柳条今剩几?待折赠。”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人们不但见了杨柳会引起别愁,连听到《折杨柳》曲,也会触动离绪。清明折柳,与浓浓的亲情、友情之中,又带出了浓浓的离愁别绪。

清明更是我国农民一年辛勤劳作的开始,南方桑蚕初孵、黄淮小麦返青、华北土地解冻,唐王维诗《新晴野望》:“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描写了清明期间雨后乡间的景色,一派清新之气,以及雨后农家全家去下田的忙碌充实,表达了作者的欣喜之情,和农家欢快放松的心情。我国古代还有清明节听蛙鸣预测年景的习俗,宋范成大春田园绝句:“湔裙水满绿苹洲,上巳微寒懒出游。薄暮蛙声连晓闹,今年田稻十分秋。”形象地写出了农人“听蛙计年”的喜悦之情;“高田二麦接山青,傍水低田绿未耕;桃奇满村春似锦,踏歌椎鼓过清明。”清明节过后,就该是紧张忙碌的农活了。民间更有“雨打清明前,洼地好种田、雨打清明后、高田可种豆”“清明有雾,夏秋有雨、清明起尘,黄土埋人(沙尘暴)”等农事、天气谚语。一年之计在于春,清明节激人奋进,促使人们为了新的生活而努力。

赠别诗范文第7篇

那么,离情怎么会与折柳有关联呢?一是“柳”“留”谐音。折柳送别表示送行者对行人挽留不住,借“柳”表示留恋之意。二是与柳条顽强的生命力有关。《战国策》中讲到杨树枝“横树之则生,倒树之亦生,折而树之又生。”杨柳同科,习性相近,一株柳枝随便插到哪里,只要有水土,它就能够成活生长,适应性非常强。送行的人图个吉利,希望行者在外,能够服水土,随遇而安,于是柳枝成了这一愿望最好的象征物。三是柳条细且长,将缭乱的离情与春天的柳丝联系起来。《诗经·小雅·采薇》中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来我思,雨雪霏霏。”诗句,其中的“杨柳”是创造典型环境,烘托离情的景物,“折柳”能渲染心中欲罢不能的愁苦之情。

“折柳”送别习俗始于汉代,送行者常折柳以为留念。《三辅黄图》中载:“灞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把柳枝作为离情的载体赠给行人,因此,“折柳”后来作为“送别”之词。

汉以后的人们沿袭“折柳”习俗,将其写入送别诗中。如隋代无名氏的《送别》诗云:“杨柳青青着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柳条折尽”这一现象说明在隋代折柳送别这种习俗,已经相当普遍了。

到了唐代,折柳送别习俗尤为盛行,折柳与离情有关的诗也最多。如王之涣的《送别》:“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青门柳》“青青一树伤心色,曾入几人离恨中。为近都门多送别,长条攀折减春风。”《忆江柳》“曾载杨柳江南岸,一别江南两度春。遥忆青青江岸上,不知攀折是何人。”施肩吾《折杨柳》:“伤心路旁杨柳春,一重折尽重又新。今年还折去年去,不送去年离别人。”戴叔伦《提上柳》:“垂柳万条丝,春来织别离。行人攀折处,是妾断肠时。”

随着折柳习俗的盛行,乐府诗《折杨柳》也成为了叙离情别意的代名词。折杨柳是古横吹曲名,“晋太康末,京络有折杨之歌”《辞源》,起先多叙出征兵阵之事,辞多哀苦,后多突出亲朋情别离寄思的内容,不再限于叙唱士率辞家从征,但情辞仍多凄伤。如六朝·粱·萧绎《折杨柳》:“巫山巫峡长,垂柳复垂柳。同心且同折,故人怀故乡。山似莲花艳,流如明月光。寒夜猿声彻,游子泪沾裳。”李白的《舂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塞下曲六首》(其一):“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装腰下剑,直为斩楼兰。”诗中的折柳即《折杨枝》的省称,眼前无柳可折,“折柳”之事只能在“笛中闻”。

到了宋代,折柳送别人的习俗沿袭不改。寇准的《阳关引》:“塞草烟光阔,渭水波声咽,春朝雨霁轻尘歇。征鞍发,青青杨柳,又是轻攀折。”张先《江南柳》:“隋堤远,波急路尘轻。今古柳桥多送别人,见人分袂亦愁生,何况自关情。”王琪的《望江南柳》;攀折处,离恨几时平,已纵柔条迎客掉,更飞狂絮扑旗亭,三月听莺声。”周邦彦《兰陵王柳》:“柳阴道,烟里丝丝弄碧,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登临望故国,谁识华倦客。长亭路,年去年来应折柔条过千尺。”

当然,折柳不仅是送别,也是望归。李贺《致酒行》:“主父西游困不归,家人折断门前柳。”此处的“折柳”是“攀折而望征人之归,至于折断而犹未得归。以见迟久之意。”(王琦《李贺诗歌集注》)隋代无名氏《送别》中的“柳条折尽”也有望归的意思。李商隐的《离亭赋得折杨柳》之二;含惹雾每依依,千绪万条拂落晖。为抱行人休尽折,半留半送迎归。”这儿的柳条不仅用来送行,还有迎归之作用。

赠别诗范文第8篇

一、 天文方面

日月星辰的朝起暮落,从而引发的春夏秋冬的轮回,白天与黑夜更迭,清晨与傍晚的分野。

自然气候与天气变化会引发诗人的感情波动。于是,春的万物初发,春之生机盎然,春之春色满园,常常引发对亲人佳人的思念,尤其是边塞征战诗中的征妇思夫或征夫思妇,如:《诗经》里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亦会蕴含某种哲理,如王安石的“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而炎热的夏季由于其万物葱茏,热烈开放适宜于抒发对前程的憧憬;天气炎热,户外活动少,乘一方阴凉,常抒发闲适之情。这类诗歌较多。如:白居易的《池上早夏》、陈子昂的《夏日游晖上人房》。而描写炎炎烈日下农夫的劳作,则常抒发对下层劳动人民疾苦的同情和悲悯,如《锄禾》。秋天呢,在农人眼中是丰收季节,但是在诗人笔下,萧瑟的秋风,清凉的秋雨,寒意侵人的秋霜,清冷的秋夜月色,这些总是引起诗人的离愁别绪。送别时,这些秋风秋雨秋霜秋月,在诗歌中就起到化情入景,景中含情的效果。浓烈的秋味给诗人的离愁增添悲凉,给赠别凭添苦涩(即使送别时不在此时,诗人也许会“硬性”安排在此时)。这类诗占的比例较大,如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柳永的《雨霖铃》等。寒冷的冬季呢,边塞的苦寒正可以考验将士的勇气与忠诚。如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清晨早起成为诗人悲愁的出发点,常表现前途未卜,四处漂泊。如《商山早行》中的“晨起动征铎”句。傍晚黄昏又是离别的最后时刻,悲悲切切,难舍难分总在夕阳西斜,暮色渐起时,如柳永《八声甘州》。而深夜难以成眠则成为失意文人落拓学者坎坷士子愁绪凝结之时刻,悲愁不能解而失眠,从自身的不幸想到家国的苦难,以致会涕泗交流,白发增生,如张继的《枫桥夜泊》。

二、 地理方面

古代诗人由于其仕途坎坷,落魄流浪,常常是居无定所,浪迹祖国的山山水水,从地域的不同中也能看出一些诗人流浪的轨迹,其诗歌情感抒发就有迹可循。例如,在古代,一般而言北方尤其是西北较富裕与繁华,是经济与政治中心,随着朝代的推移南方尤其是东南方渐成经济重地。因而那些遭贬的文士与官员就会不约而同的被贬到那些未经开发人迹罕至之地。例如,南方,过了五岭就是蛮荒之地,更不用说海南了,苏轼即遭此劫难。往西一点,柳宗元等四人被贬彰州封州柳州之地也是未经开化之处,刘禹锡情愿代替柳宗元前往,感动了皇帝,可见那里的条件之艰苦。西北方呢,直到清代乃至现代也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在中华民族的朝代更迭中变化最为频繁,更是战事频发地区,诗人被贬或是流放或是流浪到此,抒发的多为慷慨悲壮之情。征战诗感怀诗较多写在此处。东北呢,据史料记载,明清两代有近百万人被发配至宁古塔,清代诗人顾贞观历经十余年才将好友从此处救回来(《金缕曲季子平安否》)已属难得。虽未贬但是四方流浪者也不在少数,在流浪之地抒发的情感和表达的思想就很相似了――失意失落悲苦思乡成为主题。唐代诗人杜甫与李白则最有代表性。杜甫在安史之乱中颠沛流离,历经大半个中国,他的诗歌里成都,长安成为较多出现的两个城市,据此就可猜测他的诗作于流浪之中,抒感也就大致断定,如“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由西向东,飞速回转,写得是收复失地得以归乡的狂喜之情。李白呢,从祖国西北乘舟而下,出三峡,到长安,下山东,游江南,足迹遍及祖国大半个河山,所写诗作与所经之处息息相关。如《梦游天姥吟留别》别山东诸老的赠别留恋,《朝发白帝城》写从被贬夜郎的途中回归的喜悦等等。

三、 知人论世

作家本人的生活经历以及时代背景对作品的产生和情感的抒发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因而知其人、论其世,了解诗人的生活经历和写作的时代背景,也就能准确地理解和把握诗歌的思想内容。知人论世,应当是“论世”第一,“知人”第二,高考诗歌题考纲要求以唐宋诗词部分为主,那么,唐宋的历史大事以及朝代兴衰变化学生就得了解。像唐代历史,前期的贞观、开元盛世,中期的守成藩镇割据,晚期的分裂,从而造成诗人的不同心态,早期“宁做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的豪迈,中期“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的埋怨,晚期呢,“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失落。宋朝从立国到灭国,经历前后两宋,北宋事实上并未统一中国,更不用说南宋小朝廷偏安江南了,而宋与唐的疆域比差多了,因而压在宋朝诗人心头的一直有国土沦散,故国难圆的痛心,从苏轼到辛弃疾到陆游再到文天祥莫不如此,刻骨铭心的家愁国恨充满字里行间。爱国题材成为母题,爱国诗歌比比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