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德胜员工守则

德胜员工守则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德胜员工守则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德胜员工守则范文第1篇

去年暑假,有一个美国女孩戴安娜到我的公司实习,她的母亲是华盛顿大学的教授,是一个研究中国历史的专家。她请我到她家吃一天的饭。我在美国很少到别人家里去吃饭,更何况是吃一天的饭。想到要花整整一天的时间,就带了两本书去。

到了她家不久,有个人敲门,大概五十来岁,穿着工装,带着工具箱。女教授对我说:“是个木匠,来给我修橱柜的。”于是,我第一次看到上门的美国木匠,我对女主人说:“我的同行来了。”(我是卖别墅的)。

我在那里很寂寞,就开始观察他。他一边熟练地修着橱柜,一边跟我聊天。这个人很健谈,他说:“我最喜欢木工这个职业了,这个职业也给了我丰厚的收入。”我说:“我是卖别墅的,对质量要求非常高,对木工很有感情,所以,我很尊敬木工。”讲着讲着,他对我说:“春天和秋天的时候,我还有第二份工作,是个兼职。”我问他:“那你兼职干什么呢?”

“我是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的签约摄影师。”

在世界摄影界,只要你是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的签约摄影师,也就意味着你在摄影界有着崇高的地位。结果他一讲自己的名字,把我吓了一跳,我看过很多期的《国家地理》杂志,很多著名的非洲照片都是他拍的。

我赞叹道:“你是一个大艺术家。”他摇摇头说:“我是一个木工,拍这些照片,都是业余的。”我觉得这个人有点犟。他说:“在我们传统的美国人眼里,什么是自己的分内工作,什么是业余工作,我们是有着自己的标准的。我父亲也是个木工,我小时候的学习成绩不是很好,但爸爸并没有多管我,他总是跟我讲人要勤劳,你把一件事情做好了,你就能获得很好的收入。我牢牢记住了爸爸经常讲的这句话,后来,书读得不怎么样,只好跟着他学本事,学完之后,我就开始自己做木工活。”

在美国,木工收入是中上层的收入,年薪在5万美元以上。这个时候,他越做得多,报酬就越高,生活就变得越好。他说:“我喜欢玩,有了多余的钱,就到非洲去旅游。旅游不能不干事啊,我就照相,我照了相之后就寄给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编辑发现我照得蛮好,用了几期后,就和我签约了。现在,我业余的这份工作,一年又能挣个五六万美元。”在美国,每年十几万美元的收入算是很不错了。

德胜员工守则范文第2篇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驱动市场型企业;创新;路径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61(2009)02-0137-05

1.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的提出

古典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以经济自由思想为旗帜,提出了“经济人”的概念及其最大化假设。他认为,现实社会中,一切从事经济活动的人,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私利的“经济人”,并且追求自身财富最大化[1]。以此为基础,企业被认为是追逐利润的机器,其唯一任务就是承担实现利润目标的经济责任。新古典经济学继承了古典经济学的“经济人”假说和企业对利润追求的认识,用边际效用来阐述价值决定的理论。弗里德曼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思想是对自由市场经济的根本颠覆,这类思想将彻底动摇自由社会的根基。因此,按照他的观点,在自由经济中,如果说企业有社会责任的话,“企业仅具有一种而且只有一种社会责任,那就是在法律和规章制度许可的范围内,利用它的资源,从事旨在增加它的利润的经营活动。”企业主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承担对社会的慈善和道义责任,如果企业超出了经济责任之外去承担其他责任,就会对股东、顾客等产生伤害[2]。

然而,进入20世纪以后,伴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企业对社会的影响越来越深刻,人们对企业的社会功能开始反思,开始审视企业只是赚取利润的工具以及在自由市场经济中个人对自身利益的追求会自动使整个社会变得更加美好的古典经济学假说。1996年,美国华盛顿政策研究所的两位研究员的一份研究报告揭示了现代巨型企业非凡的经济力量:在世界经济100强中,公司51个,国家只有49个;全球公司200强的销售总额占全世界经济活动的1/4;除掉中、美、日、德、法、意、英、加和巴西9国以外,全球公司200强的销售总额高于其他182个国家的全部国民生产总值;全球公司200强的销售总额7.1万亿美元,几乎是世界上45亿人口收入总额3.9万亿美元的2倍[3]。企业财富的迅速增长并不总是能够使整个社会变得更加美好,企业在追求自身利润进而推动社会进步的同时,也给社会生态、经济生态和环境生态带来了挑战和伤害。企业为了利润使“血汗工厂”成为社会毒瘤,恣意压榨劳工,提供不安全不健康的工作环境;利用信息不对称优势,剥夺顾客的知情权,提供不安全的产品;利用法规不健全和产权不明晰的漏洞,使内部成本外部化,大肆进行资源破坏、污染环境,社会成本大大增加。在这种严峻的挑战下,环境保护主义运动、消费者运动、工会等社群组织运动高涨,政府也开始采取立法,要求企业践行社会良心,担负应有的社会责任。“受托人观”、“利益平衡观”、“服务观”等理论的出现和发展为人们重新认识和评价企业活动提供了新视角[4]。企业只具有经济理性,遵从利润最大化和道德中立进行经营的思想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从反面的社会事件来看,人们也不能再容忍企业一味追求利润而不顾社会正义的行为。例如,中国四川地震后的万科“捐款门”事件、当前正在闹得沸沸扬扬的三鹿三聚氰胺事件等。

很多有远见的学者和明智的企业管理人员意识到,作为一个生存于特定社会和环境中的活动主体,企业不能只是以为股东创造最大化的剩余价值作为其生存的使命和基础,必须对产生与支持它成长的社会、对影响它经营目标实现或受其经营影响的关联群体和环境负起责任。脱离了企业社会责任来谈企业的持续经营既不现实也不道德。承担社会责任的“经济德性”应该和企业原始的“经济理性”并行并重。只顾利己而不兼及利他的没有“德性”的企业,既违背了作为社会成员必须承担的成员义务,同时又必然会危及自己的长期社会生存基础。因为人们不能容忍一个社会个体在拥有巨大资源,具备道德行为能力的情况下,不去尽其所能促进社会成员和社会环境的全面发展,而是践踏法律、社会和环境的价值尊严,挑战人类的法律规范和道德底线。目前,生产守则运动在社会中迅速发展,并且由跨国公司“自我约束”(Self-regulation)的“内部生产守则”逐步转变为“社会约束”(Social-regulation)的“外部生产守则”。SA8000社会责任国际标准的出现,对企业社会责任在全球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作为全球首个企业社会责任第三方认证体系,它规定企业必须承担对社会和利益相关者的责任。在学者、政府、中介组织、公众、媒介等的共同推动下,越来越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广泛的社会责任活动来,把社会责任融入了企业远景、宗旨、使命和战略,承担社会责任成为企业的生存基础。

2.驱动市场型企业社会责任的特点

驱动市场型企业作为社会运行的基本细胞,和其他企业一样也要承担社会责任。这不仅有利于企业创新,对驱动市场型企业形成正向驱动,也是社会对驱动市场型企业的内在要求。Kumar认为驱动市场就是顾客价值系统的非连续创新和支持这一创新实施的独特的商业系统(或价值网络的重构)[5]。一方面,驱动市场型企业的活力在于动态的创新能力。对于驱动市场型企业来说,承担社会责任强有利于为创新提供新视角,吸引和稳定高素质的员工队伍,促进知识在企业内部共享,聚集创新所需的稀缺资源和网络成员的创新能力[6]。另一方面,驱动市场型企业强调创新和变革,变革本质是结构的重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顾客、分销渠道、竞争对手等的商业和消费行为在“解构”的基础上进行新的“重构”。因此,不论是法律所确定的基本社会规范还是道德所确定的隐形契约,都不能有效、全面地对企业的行为过程和行为结果进行约束。驱动市场型企业要慎用创新带来的信息不对称优势,加强创新的责任评估。驱动市场型企业社会责任除具有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的统一、法律责任和道德责任的统一、内部性和外部性的统一等与一般企业社会责任的共同特点之外,还体现在责任的自觉性和责任的系统性上[7]。

2.1责任的自觉性

企业社会责任是法律责任和道德责任的统一,是强制约束的基本规范和追求至善的道德诉求的统一。由于法律约束的存在,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时,不应是全然的自由行为。对于怠忽承担法律规定的社会责任的企业,法律必然给予惩罚。道德表达了社会对企业的伦理要求,形成了企业经营的“软性”约束力量。然而,驱动市场型企业往往通过创造性的手段挖掘、引导顾客需求,领先行业变革,引领社会发展。法律规范往往落后于创新的步伐,产生“法律盲区”;公众由于知识局限不能有效地对企业行为进行评价,产生“道德失语”。尤其在技术迅速发展和全球化融合加速的背景下,各种新的问题层出不穷,并且由于问题之间的交织,使其对社会的影响更复杂。例如,器官移植、基因工程食品等新的课题不断涌现,在这些领域还没有健全的立法,并且其本身就蕴含着伦理和道德上的争议。因此,承担社会责任应该成为驱动市场型企业的内部“基因”。驱动市场型企业自觉地承担社会责任,既是对自己所在社会网络的一种资本投资,又可以依靠日渐增加的社会资本构建差异化优势,增加进入壁垒,维持企业的竞争地位。总之,驱动市场型企业要主动自觉地建立明确的道德准则和道德规范,并将道德标准的实施融入企业的控制系统中。

2.2责任的系统性

驱动市场型企业凭借创新能力向顾客传递独特的价值主张和重构配置支持这一价值主张的价值网络,进行行业、市场、产品层面进行创新。驱动市场型组织作为变革的主体,变革的对象不仅针对顾客和竞争者,还包括市场当中的其他参与者,如同盟者、机构、渠道成员、潜在加入者等。驱动市场型企业的变革本质是结构的重构过程。驱动市场型企业推动变革所孕育的伦理问题和技术运用过程中的巨大风险要求企业的行为选择必须承载相应的道德责任。并且,重构的全面性和深刻性决定了驱动市场型企业必须考虑社会责任的系统性。例如以生殖技术、克隆技术等高新技术驱动市场的企业本身就蕴涵着一系列伦理问题。驱动市场型企业要把“技术研究的求真精神和科学技术运用的求善精神有机地统一起来”,强化企业的道德责任,促使社会、人和自然之间实现和谐发展[8]。

3.驱动市场型企业社会责任的路径选择

驱动市场型企业社会责任的属性诉求,决定了社会责任的实践路径既具有传统的实现形式,又必须有新的路径考量。

从传统的角度看,驱动市场型企业要诚信对待员工,承担较高的工资、劳动安全、福利、教育等方面的义务,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保障员工就业稳定与合法权益;对顾客秉持诚信原则,提供优质产品和满意的服务,保证顾客的知情权、选择权、安全权等;对合作伙伴秉持诚信原则,平等互利,友好合作;对社会公众诚实相待,确保和增加社区就业,积极参与公益和社会福利事业、社区服务等,提供力所能及的公共服务,做一个对社会负责任的“企业公民”;对环境友好,以保护和改善自然生态环境为前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积极发展再生资源和环保技术,实现环境资源在“代际”之间的合理分配。在做好上述工作之外,驱动市场型企业社会责任的实施还要进行新的路径重构。

3.1培育全面社会责任管理文化

全面社会责任管理的思想主要来源于Waddock等学者对于跨国公司在实施责任管理方面的研究。全面社会责任管理强调企业要把社会责任意识纳入企业的全员意识,贯穿于企业管理整个过程,强调全员社会责任和全过程社会责任。全员社会责任管理是指驱动市场型企业要在整个企业中构建和传播企业社会责任意识,使企业内部的每位员工意识到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性。全过程的社会责任管理是指企业中的任何一个环节、任何一个阶段的任何工作都要与企业的社会责任相联系。企业应当对整个经营的全过程进行管理,并要求企业在不同环节发现的社会责任问题的相关信息必须尽可能在企业内部所有部门共享,以利于共同提高企业社会责任管理的水平。

为了更好地培育和贯彻全面社会责任管理的文化,驱动市场型企业要在责任意识、决策准则和机构建设上进行提高和加强。首先,企业高层应该具有长远眼光,有效协调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企业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关系,提高对社会责任的认识高度,并把责任理念和决策行为结合起来。优秀的企业家必须要有强烈的社会意识和社会导向,不能把自己和自己所引领的企业降低到与没有价值诉求的“利润机器”等同的程度。其次,在企业内部建立基于社会责任的决策准则,使企业的日常决策行为能够在利润和责任之间实现均衡。没有道德决策规则的约束,全面社会责任管理的文化就只能是存在于人们头脑和意识中的理念,可能变成企业的清谈,成为企业财富经营的副产品,是富人基于怜悯和同情对穷人所表现的仁慈。理念文化必须以制度文化作为实现自身机制的手段和保证。再次,要建立专门的社会责任管理部门,具体负责企业社会责任指标体系的设计、社会责任战略、计划的制订、实施和监管控制[9]。

3.2构建责任战略

责任战略指企业以承担社会责任为愿景,将诚信经营、节约能源、爱护环境、善待员工、热心社会公益的经营理念贯穿在企业采购、研发、生产、销售以及市场服务等价值链的各个环节,塑造具有高度亲和力和感召力的企业文化和品牌形象,更加有效地整合社会资源创造有利于企业经营和发展的内外部环境,从而打造企业的社会责任竞争力,获取竞争优势保证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新型战略[10]。对于驱动市场型企业来说,由于其自身的创新性,影响的全面性和深刻性,要求企业必须把社会责任融入到企业战略中,只有这样才不至于使企业社会责任流于形式。构建企业社会责任战略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第一,要建立体现对各利益相关者要求的战略愿景,有效平衡企业发展、社会关注和环境生态之间的关系,这是企业社会责任战略的灵魂。谋求利润应该成为企业创造社会财富,增进社会福利的结果。第二,驱动市场型企业要根据利益相关者的责任压力和企业自身的资源能力水平,选择适当的责任战略。有些学者提出对于责任压力小,企业资源能力有限的情况可实施不作为战略;对于责任压力大,企业资源能力有限的情况可实施退出战略;对于责任压力小,企业资源能力充足的情况可实施关注战略;对于责任压力大,企业资源能力充足的情况可实施履行责任战略。我们认为,由于驱动市场型企业行动的自主性和结构重构性所带来的社会责任自觉性和系统性的特点,驱动市场型企业的责任战略应该在资源允许的情况下,更强调积极地实施先行战略。第三,积极地进行愿景和责任战略的传播。要通过持续的沟通,确保企业中的每一个员工和供应链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认识到承担社会责任的重要性,同时与企业外部的利益群体沟通,建立适当的责任期望。第四,建立责任战略实施的组织和资源支持。企业要在机构设置、人员编制、资源投入等方面给予支持,建立支持企业社会责任的相关报酬、信息、评价及报告系统制度。第五,对企业社会责任情况的评价和改进。通过循环往复的评价和改进过程,发挥学习机制作用,不断改善和提高企业社会责任管理水平。

3.3将道德嵌入企业创新过程

驱动市场型企业的本质特点就是创新和变革。驱动市场型企业社会责任的有效履行就表现在通过创新有效利用资源、增进社会福利的同时,把社会责任的决策标准应用到企业决策过程中来,减少创新对社会的负面影响。创新精神疏离道德,必然导致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诸多不和谐问题,给企业自身乃至整个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潜在的隐患。将道德嵌入企业创新过程是企业社会资本的必然要求。利益相关者构成了企业生存的社会网络,企业的创新过程实质上是驱动市场型企业与内部和外部社会网络中的关系群体的知识共享和智慧碰撞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讲,驱动市场型企业创新决策的成功与其说是取决于企业个体创新决策意愿和能力,不如说是创新决策建立在对社会网络成员所推崇的道德的遵守和自律,使创新型企业能够获取社会网络中知识和资源支持的结果。因此,企业的创新过程应当进行价值考量,把道德嵌入企业的创新过程,以促进社会进步的价值追求作为创新精神的根本宗旨。

驱动市场型企业要遵守显要义务论、社会公平论,并对自己创新决策和行为从目的、手段和后果三个方面加以综合考察。在创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驱动市场型企业可以通过生态技术创新,把企业创新和道德有效地结合。生态化的技术创新是在以经济增长为中心的前提下以促进自然生态平衡协调、社会生态和谐和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企业应该从生态设计开始,贯穿生态材料的选择、生态生产、生态包装、生态消费、生态回收的整个过程,对技术创新成果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进行全面考察。

3.4改进商业生态,实施共生策略

企业和利益相关者一道构成了企业运营的商业生态。在重构商业生态过程中,驱动市场型企业要立足于改进商业生态的整体生存质量,而不只是提高企业自身的赢利水平。在高度相关的现代社会,没有企业所在商业生态生存质量的整体改进,企业创新所能带来的潜在收益就不能全部展现。驱动市场型企业作为推动行业重构的重要力量,有责任和义务整合整个价值链条的增值过程,为利益相关者带来最大的回报。目前,技术竞争越来越从技术垄断范式向技术竞争优势范式转变。技术竞争优势范式的主导思想有五个方面:整合企业内部和外部的资源和能力;反映外部市场环境的变化;研究和开发用于未来竞争的技术;通过持续创新获取新技术和新能力;开拓和占领潜在的未来市场[11]。技术范式的转变必然影响企业边界的纵向变动和横向变动[12]。企业通过加强或改变纵向价值活动联系,提高企业的专业化程度,快速响应高度变化的市场需要。企业通过加强或改变与产业竞争对手间的横向价值活动联系的过程,实现资源的共享,形成规模经济或范围经济。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及企业对竞争优势和核心能力的高度关注,企业将通过网络化的结构在更为广阔的范围内整合资源,使企业只从事其最核心的业务。驱动市场型企业驱动市场的力量来源就是比竞争对手更有效的积累和应用企业独特的资源和核心能力,并且依据企业的资源和能力来重构市场结构和参与者行为。为了更好地利用市场变化带来的机遇,驱动市场型企业要改变以前“零和”博弈的竞争思想,实施共生策略。共生策略以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生发展为特征。驱动市场型企业通过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以诚实的交换及履行承诺的方式,巩固企业与利益相关者的关系,实现和商业生态成员的共融共生,达到共生共赢的战略目标。

3.5推动标准规范,促进标准升级

把标准作为生产者和客户之间联系的主要纽带,通过规则创建工作,既能为社会带来巨大利益,也能为驱动市场型企业带来巨大利益。对社会来说,由于建立了标准规范,提高了社会对企业经营行为和经营成果的可预期性,有利于进行监督检查,减少企业的“失德”和任意行为给社会造成的伤害;对顾客来说,标准的形成降低了顾客的购买风险、提高产品质量、增加选择余地、提高商品的通用性等;对企业来说,标准规范的建立还可以有效地节约企业交易成本和生产风险。标准一经出现,就有一定的稳定性,而且由于技术的自锁效应,技术标准的稳定性将会持续一个较长的时期。驱动市场型企业既是旧规则的破坏者,又是新规则的创建者。对驱动市场型企业来说,由于掌握标准的“话语权”和“先行优势”,将鼓励和迫使其他的参与者增加互补性技术,促进行业标准的聚敛,对标准产品产生正反馈的效用,获得超常的市场回报。驱动市场型企业通过和技术联盟企业、政府、行业协会等外部机构的合作,一道推动标准规范,促进社会创新质量不断提高。在标准的规范中,要体现出利益相关者的诉求,承担企业社会责任。例如在标准中充分融入对环境保护、资源循环使用、市场适应性等要求。

适度的“超额利润”是对企业创新风险的正当回报,对此我们不应该横加指责。然而,我们也必须认识到,很多企业一旦取得了“标准”的话语权,为了从标准中获得更多的垄断利益,往往开始走向守旧,变成创新的阻碍力量,影响了通过创新推进社会福利增长的进程。为了利润变成创新进步反对力量的企业,就很难谈上有效承担了社会责任。驱动市场型企业要把创新融入企业基因,充分发挥其在标准研究方面具有其他企业不可比拟的优势,通过不断的创新促进标准升级和新标准的诞生,在增强自身竞争优势的同时,更好地承担起社会所赋予的期望。驱动标准升级,一方面有赖于驱动市场型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自觉性,另一方面有赖于国家形成各种立法进行干预。国家要防止标准的拥有者利用其市场地位来垄断市场,采取不正当的行为限制竞争并损害包括顾客在内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3.6加强营销道德建设

社会作为一种契约结合体,在契约不完善的情况下,不顾他人利益简单追求自身利益的结果必然导致契约危机或解体。驱动市场型企业在营销过程中要广泛关注企业的营销行为对利益相关者产生的影响,防止和避免在营销过程中由于产品、定价、宣传等方面的问题损害企业的社会网络和社会资本。在相关利益者中,企业营销的对象主要是针对顾客展开的。顾客是感性和理性的结合体。企业在驱动市场过程中不能认为顾客认知能力有限,就滥用企业的“话语权”对顾客进行误导。驱动市场型企业不仅要受到资本追逐利润的本性驱动,还要遵守营销道德,构建商业行为和道德及责任之间的均衡。驱动市场型企业营销道德建设有利于建立顾客信任,驱动顾客满意,提升顾客忠诚,获得顾客的终生价值,改善企业的市场份额质量和增进顾客份额程度。在营销过程中,驱动市场型企业要广泛关注企业的营销行为对利益相关者产生的影响,防止和避免在营销过程中由于产品、定价、宣传等方面的问题损害企业的社会网络和社会资本。这要求驱动市场型企业明确道德准则,建立道德规范,并将道德标准实施融入企业的控制系统中。在产品策略上,企业的创新要自觉地从利益相关者面临的问题入手,把社会公众最关心的社会问题变成企业产品创新的来源,融于自己的产品与服务,树立负责任的企业形象,提高创新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在价格策略上,要化环境成本,以有效地性价比吸引顾客;在渠道策略上,选择具有社会道德意识的中间商作为营销伙伴,诚信相待,并通过高效合作来满足利益相关者的诉求;在促销策略上,引导顾客对环境友好型产品的关注,激发购买意愿和兴趣。

我们必须明确,道德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目前,消费者正从聪明消费者向自立消费者和自觉消费者转变,社会主体对环境、生态等问题日益关注。因此,如果企业能够顺应道德和社会责任发展趋势,把驱动市场的行业重构、角色重塑活动与顾客和社会所关注的环境、生态等主题结合起来,实施绿色营销、社会责任营销等,将有利于驱动市场型企业建立良好的社会形象。例如,杜邦公司面对21世纪的挑战,放弃了65年的“生产优质产品,创造美好生活”的企业宗旨,重新定位为“创造科学奇迹,实现生态价值”。

3.7关注创新的社会影响,建立信息披露制度

驱动市场型企业的创新过程和创新结果必然会对社会各个层面产生影响,企业应该密切关注创新的各种影响,进行有效的信息披露。信息披露是当前实施企业社会责任的一种重要形式。基于信息披露的性质,信息披露可以有三种层次:强制性披露、自律性披露和自愿性披露。强制性披露是由国家法规政策规定的企业必须披露的相关责任,是一种法律约束。自律性披露是指虽没有被国家法律所规定,但企业出于利益相关者的期望而承担的披露义务,是一种道德约束。自愿性披露是企业完全自主的社会责任意识促使的行为,对此社会没有期望更没有强制性的要求,是一种高道德诉求的体现。披露的内容会随着披露层次的不同而出现差别。强制性披露是一种法律约束,自律性披露是一种道德约束,自愿性披露是一种高道德诉求的体现[13]。披露的内容会随着披露层次的不同而出现差别。一般情况下,信息披露的内容大致涉及如下领域:企业战略和愿景;企业经营和分配情况;环境保护;产品或服务的性能与安全;人力资源;社区活动;企业行为;商业道德等。

对于驱动市场型企业来说,不能仅局限进行强制性披露,要同时在以上三个层次上进行披露。进行强制性披露是法律的要求,驱动市场型企业自当认真遵守。承担自律性披露责任是构建社会网络,提升社会资本,强化内部和外部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驱动市场型企业对自愿性披露也必须认真对待。正如前面所述,驱动市场型企业是通过创新,甚至是根本性的创新来推动行业重构的。这种创新的深刻性可能超越了立法能够产生有效约束的进程,而利益相关者由于缺乏对创新影响的判断能力而不能提出有效的道德约束。“只要道德主体尚未将道德规范转化为自己的品格,尚未从他律到自律的历程,那么道德规范的道德性就是不完全的,就不是完全意义上的道德规范”。驱动市场型企业不能有意利用信息不对称实施“败德”行为。在不损害企业商业机密前提下,进行广泛的信息披露,既是基于企业高尚的道德要求的体现,也对企业能够产生其他正面影响:首先,通过自愿性披露有利于树立负责任的企业形象,促进企业社会资本的扩展;其次,信息披露有利于吸引社会利益群体对这一创新领域的关注,收到传播效应;再次,信息披露还可以建立“结构洞”之间的联系,促进企业的创新能力。驱动市场型企业要在企业内部建立起信息披露的政策,对披露内容、时间、格式等进行规范,更好地满足相关利益者需求。

除了上面所论及的内容外,为了更好地推动驱动市场型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我们还要在更广阔的领域做好各种工作。例如,发挥政府在社会中的监督作用,大力发展社会中间组织,建立健全有效的企业社会责任标准,加强社会责任标准认证的力度,提高社会公众的参与意识等。

4.研究不足和展望

随着“自主创新”、“创新型国家”、“创新型企业”等概念深入人心,创新在社会生活中的影响越来越大。人们在享受创新带来的发展成果的同时,还要正视和解决创新可能给社会带来的伤害。驱动市场型企业社会责任只是这一广泛社会命题中的一个研究领域。目前,驱动市场型企业社会责任研究在国内目前还处于空白。由于资料收集和个人能力的限制,本文只是给出了驱动市场型企业社会责任的一个研究轮廓和研究思路,这一领域的研究还有很多话题值得进一步探讨和商榷。例如,驱动市场型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基础;驱动市场型企业社会责任的形成机制;驱动市场型企业社会责任量表的设计;驱动市场型企业社会责任的绩效模型;驱动市场型企业和技术驱动型企业在社会责任承担的机制、理论和路径等方面的异同;驱动市场型企业社会责任对社会资本构建的实证研究;社会资本对驱动市场型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机理;驱动市场型企业社会责任承担和外部约束双向互动的实证研究;在中国当前普遍缺乏公民意识的情况下,驱动市场型企业社会责任的引导问题研究等。我们深信,随着社会责任理论研究的深入,企业社会责任意识的加强,社会责任标准的普及等正向责任驱动力量的加强,企业一定会在社会、环境和生态动态和谐的前提下实现持续增长。

基金项目:本文为2008年河北省社科基金项目“驱动市场型企业社会责任研究”(批准号HB08BYJ005)的部分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卷)[M].郭大力、王亚南译,商务印书馆,1972年版,p14.

[2]M.Friedrnan.CapitalismandFreedom[M].Chicago:TheUniversityofChicagoPress,x.135,1962.

[3]刘俊海著.公司的社会责任[M].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p15~16.

[4]乔治•斯蒂娜,约翰•斯蒂娜著.企业、政府与社会[M].张志强、王春香译,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p130.

[5]尼尔玛利亚•库马尔著,李维安等译,营销思变[M].商务印书馆,2006年,196~234.

[6]沈占波.社会资本视角下企业社会责任的创新驱动分析[J].江苏商论,2008年第6期.

[7]沈占波.论驱动市场型企业社会责任[J].当代财经,2008年第5期.

[8]王雨辰.技术祛魅与人的解放――评法兰克福学派的科技伦理价值观[J].哲学研究,2006年第12期.

[9]徐炜.企业的社会责任及全面社会责任管理,中国企业社会责任问题学术研讨会暨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2005年会会议论文集.

[10]刘德胜,金昌辉.战略视角下的企业社会责任[J].企业研究,2006年第11期.

[11]薛求知,罗来军.国公司技术研发与创新的范式演进―从技术垄断优势范式到技术竞争优势范式研究与发展管理[J].2006年第6期.

[12]邓龙安,徐玖平.技术范式演进与企业边界变动的动态变化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年第1期.

[13]龚明晓.论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责任与道德[J].财会通讯综合版,2007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