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小学数学题

小学数学题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小学数学题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小学数学题范文第1篇

一、 设计数学题型体现基础性

基础型数学作业的设计目的主要是使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巩固。基础型作业设计重点主要体现于所学知识的重点、难点以及关键点,设计的作业内容知识性较强,如概念题、计算题、基本数量关系的应用题等。

二、设计的数学题型生活化

新课标强调,数学知识的学习应该从学生平时的生活经验中发掘知识,使学生能将较为抽象的数学知识从自身亲身经历中得到简化和理解,从而灵活掌握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在数学题型的设计上要尽量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使学生在一些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数学题型中掌握数学知识的要点,并得到延伸和拓展。如教学课程中“利率”知识的学习,可以让学生调查自己家存款的情况,根据同期存款利率运算一定期限后可以得到的本息数量。通过将数学题型生活化,能激发出学生学习的兴趣及积极思考的主动性,从而有效地提高数学教学的效果。

三、设计数学题型体现趣味性

小学生由于年龄、认识水平等因素的制约,使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动机来源于兴趣感,而兴趣感直接影响着小学生学习活动的情况。通常新颖、奇特及灵活多变的事物往往能引起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小学生积极思考,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进而有效地提高小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教师在设计小学生作业时,要注重学习的童趣性和亲近性,进而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小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提高数学的教学效果。

四、设计数学题型体现拓展性

拓展型数学题型的设计主要是以某知识点为基础点,将与其相关联的知识点也融入数学题型中,使数学题型目的明确、层次清楚,从易到难的系统学习数学知识,从而拓展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视野面,培养学生严谨的数学态度和数学综合能力。如在学习相遇的数学知识,可以让学生比较两个算式,从而归纳出这类题型的简便算法。

小学数学题范文第2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审题能力

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可以说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作用于生活,为此,学好数学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由于数学知识具有活跃性强、变化灵活等特点,对学生思维的要求较高,所以多数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感觉到难度系数高,随着学习时间的加长,对数学的学习越来越力不从心,导致思维得不到活跃,不利于整体性发展。为改善这一现状,要在小学数学学习中打好基础,从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这一方面入手。因此,在小学阶段的学习中,需要加强学生审题能力的训练,以此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数学的学习,简单来讲,就是解决好每一道数学题目,而数学题目得以解决的前提就在于审题,正确理解题目所包含的信息,在此基础上运用数学方法加以解决,在这一过程中提升数学能力。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却存在多方面的问题影响着学生的学习。

1.教师采取的教学方法落后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主要以教师讲解为主,忽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此同时,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手段陈旧,教学方法较为落后,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调动不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得课堂学习氛围不高,教学质量较为低下。

2.教师不重视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

学生审题能力不被教师所重视,忽略了对学生“如何审题”的思维培养,导致很多学生熟记解题思路与步骤,但是由于数学题目具有灵活性、变化性等特点,题目稍微变化,学生就会陷入“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困境,只能将脑海里的教材案例生搬硬套,不仅解决不了数学题目,也无法培养数学能力。

二、培养学生审题能力的策略探讨

小学阶段,尤其是小学中段,正处于学习的关键时期。由于这一阶段的学生受到年龄的限制,思维宽度不够,解题能力有限,尤其是应用题的解决,成为不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难点。而审题是成功解决数学问题的关键,因此,学生审题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到解题的正确与否。为此,本文提出以下几个策略,以此来提高小学生的解题能力。

1.培养读题习惯,善于抓住题眼

在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对数学感到有难度的原因往往是因为无法理解数学问题所要表达的意思,特别是学习完所有运算法则之后,在解应用题时思路会比较乱,导致学生不清楚该使用哪一种运算进行解决。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就需要加强学生理解关键词和题意的能力,克服题目中的文字陷阱,以此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为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培养学生边读边想的读题习惯,做到读题时不漏字和不添字,并且教会学生善于摘出题目中的关键字,以此来促进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思维清晰化,敏锐排除题目中设置的障碍进行有针对性的解题,有利于学生解题能力的提升。

例如,“一双皮鞋105元,一件衣服的价钱是鞋子的2倍。妈妈买一双鞋子和一件衣服共要多少元?”在面对这样一道数学题目时,首先要让学生仔细读题目,做到不漏字也不添字,然后再提取题目中的关键字,如“是鞋子的2倍”就要知道是运用乘法,出现“共要多少元”字样就明确是要用加法,以此在明确题目意思和运用方法之后成功解题。

2.联系生活知识,简化数学题目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也应用于生活。教师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发现生活知识与数学知识相关联的能力,将复杂的数学问题简单化,运用生活中的思维来审数学题目。因此,数学教师就可以从这一方面入手,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对生活中一些常用数学用语跟专业数学用语进行比较和解释,让学生明白二者之间的关系,这样就会使得学生遇到相对应的数学题目时,能把复杂的数学题目变得简单,从而加快审题速度,提高审题能力。

例如,在数学题目中往往会出现“获利20%、平均每小时行驶20千米、亏损20%”等术语,这些术语从小学生有限的视角而言是比较难懂的,这就需要教师将这些难懂的术语换做生活中常用的语言,如“获利20%,就是实际商品售价是原先售价的120%”,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

培养与加强学生审题能力,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解题速度与正确性,而且对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师要从日常教学存在的问题入手,制订有效的针对策略,只有@样,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

参考文献:

小学数学题范文第3篇

关键词:数形结合;小学数学;乐趣性;抵触心理

数学学科是小学阶段课程内容中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随着我国新课程标准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小学数学的教学改革已经获得了社会各界普遍性关注。加强小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从而带动学生获得全面自由的发展是目前阶段下小学教育的基础性目标。教师为学生传授数学题目的解题办法和对数学知识的解答是小学数学教学的根本所在。适当地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环节中运用一定的数学思想,能够加强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传统的教学手段已不能满足当前的教学工作,所以需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环节中加入“数形结合”思想,从而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水平。

一、“数形结合”的概念

“数形结合”根据其字面含义可知其是把数学相关知识和图形知识连接在一起,通过一定的图形状态将数学知识呈现出来。在小学阶段对数学科目的教学,需认真遵照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才能获取积极的教学成效。位于小学阶段中的学生,他们的身心状态都没有达到成熟阶段,对于繁琐复杂的数学理论概念所掌握程度较小,所以作为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师应该依据小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适合小学生发展状况的教学方法,有效减轻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难度。根据这样的背景,采用“数形结合”思想是非常行之有效的一种教学方式。因为采用数形结合思想可将复杂的数学概念转化成学生更易接受归纳的知识内容,经过这种直观的方式来教授知识,是非常贴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在实际的数学课堂教学环节中,数学和图形是存在密切联系的。采取数形结合的方式可经过逐渐解剖,寻找到更加快捷有效的解题方法,突出满足学生对于知识掌握的需求。与此同时,还能够促进学生将一些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变成为具体的物体进行了解。学生在掌握了这种本领之后,可提升发觉问题,解答问题的能力。数形结合思想投入使用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已经有很多实际案例,比如在教学几何图形时,可引导学生利用几何图形的知识进一步解决代数知识,数学中的代数知识有着一定的复杂抽象性,然而几何图形知识拥有着简便直观的方式,学生可通过仔细的观察进行论证推理。采取这样的方式,就可使得数学题目的解答变得更加简单明了,学生掌握起来也非常容易。

二、“数形结合”思想的价值性

在目前我国小学阶段的数学课堂中使用“数形结合”思想对学生的观察力、逻辑思想等都可达成一定的积极成效。在社会日益发展的新形势下,社会对于“人才”有了更加明确的定义,所以要求教师在小学阶段就要大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加强我国素质教育步伐。根据具体情况来看,“数形结合”思想投入使用在小学阶段数学课堂中的价值意义表现在以下几点:首先,“数形结合”思想可推开数学大门,带动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牢固数学知识基础,提高学习数学知识的效率性。处于小学阶段学生其思维方式大多是形象性思维,但是伴随着学生年龄、知识阅历的不断加深,他们的思维方式会逐渐变化为抽象性。可是,在目前我国小学阶段的数学知识内容中,大多为抽象性知识,学生对其很难理解。所以,要加大推行“数形结合”的教学方法投入使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从而带动学生能够逐步建立数学感知能力和构建一定的数学体系,只有这样才可推开学习数学的大门。“数形结合”思想可引导学生在具体事物中总结出相应的概念,进而推动学生钻研事物中的普遍规律。“数形结合”思想可以引导学生快速掌握数学课本中的知识内容,从而加强数学学习效率。其次,锻炼学生独自解答问题的能力。在数学课堂教学环节中,通过采用“数形结合”思想引导学生利用数形结合思想进行问题的思考,学会用此思想看问题,从而得到问题的答案,这是学生独自解决问题的能力非常好的锻炼过程,使学生在之后的学习过程中,如再遇到此类情况,就可自行独立解答。

三、“数形结合”思想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

“数形结合”思想对现阶段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有着突出的积极作用。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在数学知识教学环节中,需特别关注以下地方,进一步推进“数形结合”思想的使用。

(一)将抽象概念直观化在目前我国小学阶段的数学课堂教学环节中,存在很多抽象性的数学概念知识,如自然数集、集合等。这些具有专业性的名词术语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学生的数学见识广度,但是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其能力有效,对这些知识的掌握还存在一定的挑战性。所以,作为数学教师应着重采用“数形结合”思想将复杂难懂的数学理论知识简便化,从而方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其内容,进一步了解掌握数学理论知识。例如,教师在讲授集合概念这一节知识时,在讲授理论概念的基础之上,数学教师还可通过画图的方法对其中重合的部位进行展现。在黑板中经过画图的方法,可以形成直观清晰的图像,附加上教师的内容讲解,学生能够轻易了解掌握集合的理论知识和具体的使用方法。在这一过程中,数学教师应注意,不可强行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灌溉,切忌把知识在一节课上统统灌输给学生,或者让学生背诵相关知识概念。因为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不仅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掌握知识概念,而且通过死记硬背学会的知识也不会在学生的脑海中停留更长的时间,从而形成长久性的记忆,学生如果不能够充分了解掌握这些数学概念,就不能够在面对数学题目中游刃有余地解答问题。因此,采用背诵知识概念的教学方式是不可取的,不是高效率的。

(二)将规律形象化在小学阶段的数学课本教材中,不仅编排了大量的数学理论知识理论内容,而且还存在着一些较为隐藏的理论知识内容,需要学生去不断思索和寻找。如果学生能够寻找到这些隐藏的数学规律,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体验到学习数学知识的成就感和满足感,而且还能够充分激起学生对数学知识内容的丰富积极性,提升学生的热情学习态度,还能够进一步将学数学知识内容投入到实际的生活中,帮助学生提升自我见识能力。例如,学生在解答几何问题时,数学题目中通常会给一些已知的条件内容,但是还有一些复杂的几何问题,是不会直接给出已知条件内容,所以这时就需学生自行去寻找,推算才能够完全解答出问题的答案。作为数学教师,可指导学生在遇到此类几何问题时,先在本子上画出题目中要求的图形,在旁标注题目已给信息,然后逐步开始推算,将每一条已知内容,线索之间存在的联系都寻找出来,找到它们之间存在的联系,只有这样学生才可以真正掌握到解题的方法,寻找到解题的突破点,以后再遇到此种问题时,就拥有一些经验,可以独立进行解决。

(三)计算方法简易化数学知识中包含大量的计算,学生选取何种的计算方法能够对数学题目的解答和解答的速度产生非常直接的影响,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很多数学题目解答的困难性都体现在数学计算上不能都得心应手。因为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于数学的累积是比较匮乏的,对于心算能力和笔算能力都急需进一步提升。而且在小学阶段的学生普遍存在着观察不够仔细认真的情况,这样就更易在运算过程中因为大意失误,看错数字,致使计算结果的失误。为了能够将数学知识运算内容变得更加简易化,作为数学教师应着重鼓励学生的自信心,引导学生保持清晰的思路,在解答题目的过程中,认知读取题目中所标注的各种已给数据信息,通过已知信息内容推算隐藏信息内容,随后在图形上标明而出。教师引导学生在解答题目时,将自身的解题思路记录下来,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在数学考试中获取更高的成绩,而且还可帮助学生具备一定解题思路,将计算方法简易化。数学教师需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加上自身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传授给学生解题技巧,将解题过程变得更加简便,降低解题难度。如果数学教师传授数学知识达到一定程度之后,还可以指导学生通过一道题目,找出更多的解答方法,锻炼学生联系多种的解题思路。并且引导学生在多种方法中找到最为简单,最为适宜自身思维的方式。这样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解题效率。

(四)数学问题生活化为了能够使小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数学教师应把数学中的问题转变成具有生活化特点的知识。数学教师可将具有生活化特征的知识教导给学生,致使学生能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环节中,深切结合自身的感受,从而增强学生的快乐感受和加强小学生对数学相关问题的处理能力。具有生活化特点的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通常会有较为直接的参照物体,更能够投入使用“数形结合”的教学方法。小学数学教师还应在教学中多利用科学信息手段展开教学。

小学数学题范文第4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应用题;读懂题意;解题思路

一、读懂题意要求是解答应用题的前提

受到年龄因素、生活阅历等因素的制约,小学生在读题时时常会遇到一些不熟悉、不了解的字词或者短语(“增加了”“增加到”“降低了”“降低到”等),如此就极大地阻碍了他们对数学题目的理解,更谈不上对应用题目进行正确的解答了。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应用题教学过程中应当有意识地带领学生弄清楚、弄明白应用题目中出现频率较多的数学用语,并辅助于一些实例讲解。相信这样一来,这些原本生涩、难懂的数学用词将真正转化成为学生自己的数学语言,从而为其在日后的应用题解答过程中提供切实的积极帮助。

如,在“李东拿10元钱买文具。他买圆珠笔用去2元,剩下的钱买铅笔,每支铅笔4元。他可以买几支铅笔?”的解题教学过程中,我就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的购物经验针对“剩下的钱”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剩下的钱即原有的钱在支出一些之后仍多出的部分,在该题中剩下的钱为10-2=8元。如此,学生日后对类似数学应用题目的解答便手到擒来了。

二、正确的解题思路是解答应用题的必要途径

学生在应用题目“三年级一班女生植树15棵,男生植树比女生多6棵。全班共植树多少棵?”解答时很容易简单地把15与6相加,并计算出21棵的错误结果。这便是学生缺乏正确解题思路的具体表现。其实,在我看来,上述学生易犯的错误完全可以避免。

三年级数学应用题同一、二年级应用题相比难度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为此,教师在应用题目教学过程中应有意识地帮助学生捋清典型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即首先要明白应用题目中到底讲的是什么事?随后,要将题目中涉及的几个关系量一一分析清楚;最后确定先计算什么、后计算什么、用何种方式计算。只有学生心中有了条理分明的解题思路,他们才能在题目解答的过程中真正做到有的放矢,从而确保正确的计算结果。

小学数学应用题解答技巧尚有很多,但无论是哪种技巧或者捷径,都离不开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对教学实际情况的认真总结、分析与实践。希望更多的教育同仁能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充分的探索与研究,以此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应用题这一数学题目类型。

小学数学题范文第5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应用题;兴趣

对于步入小学的学生来说,应用题是他们所面临的一个挑战,掌握好了学生就会越来越愿意学习,掌握不好,很容易产生对于学习的厌烦心理。教师作为培育祖国花朵的园丁,有责任也有义务为学生铺平前进的道路。下面我就说出自己对于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方法的见解,为祖国的花朵茁壮成长做出自己的贡献。

一、合作性高效学习

学习的时候方法很重要。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法,对于学生学习有着很大的帮助作用,在课堂上施行这种教学方式,对于课堂学习的高效性有着很大的帮助作用。使用合作学习,首先要求教师对班级进行平均分配,对于每一组的实力与人数进行平衡,保障每一组的学生都可以从其他人身上学到知识与能力,以此弥补自身的不足。保证学生都可以最大化地实现全面发展。合作学习中的每一个小组在解决问题时,组员都会参与其中,各抒己见。既增强了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对于应用题的解答方面,组员也会从他人的话语中找到自己思维方式的不足之处,最后可以形成一种全面进步的局面,对于减小学生心中对于应用题的厌烦心理有着积极的影响。班级的学习气氛也会因为合作学习显得非常良好。教师在合作教学中还要多观看每组的讨论,对于回答不活跃的学生给予积极的引导,力求让每一位学生都会参与到讨论中。

二、寻找开放性习题进行解答

有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方式,下面教师就要从习题的角度出发,改变学生对于应用题难度大、学习无力的思想。在课堂上,教师在传授新知识的时候都会把书上的例题原封不动地进行讲解。这种习题模式中教师在前面讲,学生在下面做,课堂上没有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不利于开拓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对此,教师在讲课时可以脱离课本,对课本上的习题进行改造,只利用例题中的题干,对于其他的条件可以让学生在自己的小组内进行填写,之后再解答,这可以进一步带动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他们在课堂上保持一种高涨的情绪,投入数学应用题的解答中。

比如,书上的例题为:图书馆有98本图书,借出去45本,又还回来了28本,问现在图书馆还有多少本书?教师可以把借出去和还回来的图书数量让学生自己填写,之后小组讨论进行解答。

三、留精数学题

教师要改变布置课下作业的原则,把多留作业让学生多加练习变为留好题,帮助学生舍弃众多同类型的应用题,寻找练习重点,减少学生课下回家的作业量,使应用题不再是学生的负担。学生看到数学题感觉新奇才会真正地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做多了,麻木了,他们再看到数学题就会机械地做,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

四、竞争中激发欲望

除了对每组进行评选以外,学校还可以不定期地举行有关数学应用题的竞赛。分做题速度与难度两类竞赛,速度竞赛可以保障学生应用题思维一直保持活跃,这种活跃性的长期保持,学生在下次做题时可以快速反应出解题方法,便于以后的学习。难度竞赛可以挖掘学生的思维深度,开阔其大脑活力。人在紧张的状态下可以爆发出自身强大的潜力,小学生一旦明白自己有着很深的潜力,以后就不会畏惧做应用题,还会自己找难题做,有助于尖子生的发展。

五、社会实践,发现生活中的应用题

小学数学中的应用题大多都是来源于生活,教师可以找时间带领学生到超市或者是其他存在交易的场所进行观察,发现其中的数学应用题,现场让学生为商家算账。这种实践可以让学生走出课堂,发现生活中的数学应用题。教师回校后找书上类似的习题给学生进行习题练习,让他们明白一直认为很难的数学应用题在生活中自己总会碰到,让学生看书上的应用题感到亲切,降低学生心中对于数学题的难度,愿意解答数学题。

六、与家长沟通,多做生活练习

小学数学题范文第6篇

一、以生为本,以学定教,将学生分成不同的数学层次

1.教师要针对学生数学能力的不同,将学生分成三个不同的层次

因为小学生的数学能力有所不同,教师要在开学初或者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掌握学生的数学能力,并按照学生的数学能力分成三个不同的层次,从备课、授课以及课后辅导中教师针对不同的学生都要有不同的教学内容。如在小学数学“分数的基本性质”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能力设置学问卡,在学问卡中教师可以设置自选题目和必做题目两项内容,除了完成必做题目之外,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自选题目进行完成。在正式授课之前教师将学问卡搜集整理,了解哪些学生完成了必选题目,并且正确率很高,哪些同学完成了自选题目,并且有一定的正确率,并以此为根据将学生的数学能力分成3个不同的层次。这样教师的教学就更有针对性。

2.以学定教,在课堂上根据学生数学层次的不同,布置不同的数学任务

在课堂上,教师根据三个不同的层次布置不同的教学任务。面对同样的一个数学问题,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任务,需要完成不同的数学题目,这样就避免了好学生吃不饱,学困生吃不着的现象。如在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分数的混合运算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完成了基础的算理教学后,就可以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数学能力,完成自己相对应的数学层次需要完成的数学题目。比如教师在规定的时间内可以安排A层次的学生完成四道分数混合运算的题目,B层次的学生可以完成三道数学混合运算的题目,而C层次的学生可以完成一道分数混合运算的题目。学生还根据自己的数学能力在能力所及的范围内自主进行层次调整,不但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而且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数学能力。

二、教师可以运用小组合作教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同一个合作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

小组合作学习可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同一个合作小组内获得数学能力的提升。随着班级生源的增加,一个教师对班级几十个学生都进行一对一的辅导实施起来有些困难。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可以将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到同一个合作小组中,让学生在合作小组讨论交流中优秀生帮助学困生,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让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在与其他层次学生的思维碰撞中获得数学能力的提升。作为数学教师我们常常可以欣喜地看到,学生在合作交流小组中进行思维碰撞后所完成的数学知识的架构远比教师的满堂灌来得更扎实得多,而且学生克服了对教师的畏惧心理在小组合作中放开胆子自由发挥,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学生的数学思维。如在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数学应用题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出示数学问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同一个合作小组中进行讨论,学生思维的碰撞会激发学生智慧的火花,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现有的数学能力的基础上获得解决数学问题的途径。需要教师注意的是,在合作小组的创建中宜根据同组异质的原则按照4~6人为宜,人数不宜过多也不宜过少。

三、巧妙运用多媒体进行分层教学,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实现高效课堂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果单凭教师的口授进行分层教学,可能会让一些学生感到茫然不知道应该完成什么样的数学题目,锻炼什么样的数学能力。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就要思考让每一个学生更加专注于数学思考的教学策略。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多媒体已经走进了数学课堂。因此,教师就可以在传统的数学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巧妙运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让学生的思维更加开阔,更可以有针对性地完成本层次的学生可以完成的数学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拓展自己的能力,完成高层次的同学可以完成的数学题目。如在分数连乘的教学中,教师在巩固训练中可以运用多媒体出示不同层次的学生需要完成的数学题目,这样学生对于自己在同样的时间内需要完成的数学题目一目了然,进行能力训练更有针对性。

总之,在小学数学分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以生为本,以学定教,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自己现有数学能力的基础上经过自己的努力都能够提高一个层次。在教学中教师还可以运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让分层教学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更有针对性,可以更好地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

小学数学题范文第7篇

关键词:数形结合思想;小学数学;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6)12C-0079-01

数形结合思想是一种经常性应用到的教学方法与数学思想,在小学数学当中具有较为重要的实用价值。数学形结合思想有助于小学生深入认知与理解数学知识,提升小学生的的数学学习素养,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数学奠定下坚实的基础。因此,教师教学数学时,应对教学知识点所隐含的数形结合思想进行充分挖掘,让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学会应用数形结合思想。

一、通过图形结合思想指导学生解决数学问题

在小学阶段,其正处在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逐渐递升的思维发展的时期,在这一时期体现出小学生的形象思维提升较快。在小学数学的题目多为数量与数量彼此间的关系,而数字题目的抽象化,使得学生较易在思维方面出现混淆。因此会让人感到数学题目的难度较大,充分应用数形结合思想,将数字向图片转换。让学生的思维更加直观形象,较好地解决问题。既能使学生对数和形彼此的关系具有深入了解,也能较好的促进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相互统一、共同提升。在数学教学当中,能依据图形的直观形象性来让学生认知与理解数学彼此间的关系。凸显小学数学教学的实效性。例如,在学习数学题“求出相比一个数的几倍多出多少或少出多少”时,由于小学生较少具有抽象思维,因此较难理解题目当中的几倍多出多少或少出多少的意义,因此,在认知和理解题目时可应用图形结合思想,教师可安排学生先绘出圆形15个,长方形5个。再引导学生按照这两个数字以几倍多出多少或少出多少的方式进行表述。学生借助于图形,能够较快地求出,圆形数量相比长方形数量要多出3倍,也能够表述为圆形的数量比长方形的数量的4倍少5个。通过图形教学的方式,可让学生更加全面的掌握数学题目,拓展学习领域,较好的转化题目,用不同的表述方式来表述相同的内容。

二、通过图形结合思想培养学生的空间理念

虽然形可按照数来进行计算,特别是部分具有复杂性的“形”,需要数字化图形,并认真细致的观察图形的自身特点。再借助于图形以数的形式来正确体现形。并以分析研究与实际运算,来求出正确的形。空间理念是指物体的规格、外形与彼此间的位置关系的一种体现,想要较好的培养起学生的空间理念,既要在教学当中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促进学生的实作能力。使学生看到“形”,而且还要进行分析、判断和计算,以概括出抽象的规律和公式,以数解形来加强学生的空间观念。例如,在教学“包装的学问”时,可将两盒长度为18厘米、宽幅为13厘米、高为4厘米的饼干盒用礼品纸包装起来,教师可向学生提问:“应该怎么样来进行包装,才能够最节约礼品纸?”进行教学时,可将事先准备好的纸盒分发给学生让其亲自动手进行试摆,接着让学生记录下来。通过记录学生可总结出规律:重叠面积越大,使用的包装纸越少,即是长宽高的总和越小越节省包装纸。在教学过程当中,通过“以数想形”让学生感受到了建立空间观念的三个过程,即动手操作、观察实物及抽象概括。让学生从实际操作当中转化为认真细致的观察,并借助观察获得规律,在全部过程当中涵盖了深入分析、客观看待、相互对比,并可抽象性地将与之对应的规律进行高度概括,并应用规律对物体的规格尺寸进行判断,这即为“以数解形”,从中充分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既促进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又能对实作能力进行锻炼,提升想象能力。

三、通过数形结合思想,拓展学生解决应用题的思路

由于小学生多处于定势思维,面对具有多样化条件的应用题时,难以理清解题思路,会陷进应用题设计的“怪圈”。而数与形彼此间原本就具有一致性,科学合理地运用形,可对数量之间存在的关系进行直观的展示,笔者指导学生,在解答应用题时,应将应用题借助图形的方式展示。依据数形结合思想对题目中多种条件彼此的关系进行迅速掌握,并寻找问题的症结在何处,同时,数学应用题通常是一个题目多种解答,以数形结合思想可使学生的解题思路更加开阔,让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并研究出多样化的解题思路,有助于学生掌握解题的方法与技巧。如在学习应用题目:学校开展冬季运动会,参加比赛的运动员一共有196人,其中有142人参加田径比赛,有54人参加球类比赛。请问学校冬季运动会参加比赛的运动员有多少人是既参加了田径比赛又参加了球类比赛?对于此问题,学生在接触之后就会认为有些复杂性,但是通过图形展示,就能看出重合的部分即为既参加田径比赛,同时又参加球类比赛的运动员。可见图形结合,可开阔学生的思路,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效。

充分应用数形结合思想分析与解决问题,紧密结合数与形,能解决部分复杂的问题。应用数形结合,既可以促进学生掌握与理解数学知识,同时也可提升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促进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有助于构建轻松愉悦的课堂学习气氛,促进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形成快乐的课堂教学氛围。应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能够使学生更加喜欢上数学课,积极学习数学课,促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小学数学题范文第8篇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小学数学;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1-0251-01

一、多媒体辅助教学存在的缺点

(一)多媒体课件的制作

每个教师制作的多媒体课件都应具有个性,而不是每个学校、每个年级都是相同的课件,机械化的多媒体课件只会让教师上课无法声情并茂,学生无法集中精力,导致多媒体不能有效辅助教学,还会降低课堂的教学效率。

解决多媒体课件制作效果差这一问题并不困难。首先,选择课题时要有目的的进行筛选。应该选择那些抽象、教师用言语难以表达清楚的内容。比如说在教学“长方体的体积”时,可以利用多媒体中的工具将长方体进行分割与聚合,并且演示出V=abh(其中a为长方形的长,b为长方形的宽,h为长方形的高)的推导过程,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并记忆公式。其次在制作之前教师要多参与多媒体课件制作的培训,掌握专业制作软件的知识。在制作课件时教师应将理论联系实际,紧密结合教学课程,用形式表现内容,内容寓于形式。

(二)师生的交流互动

许多小学数学教师在制作课件时,按照自己的思路去制作,讲解时只是看着屏幕,忽视了师生之间眼神的交流,没有顾及到学生的感受。导致学生上课精力不集中,上课只是看屏幕走马观花,做笔记没法跟上教师的进度。

解决师生缺少交流互动这一问题并不难。在制作课件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参与其中。这样在教学中,教师在上面讲解时,学生也能对多媒体课件上的内容做到心中有数,教师还可以每讲一个问题都询问一下学生的掌握情况,增加与学生的交流与互动。教师关注学生,这样能够增强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点

(一)多媒体辅助教学,让学生对数学学习充满兴趣

对于思考力尚未成熟的小学生而言,小学数学的学习充满难度,因为它需要一定的思维能力。那么怎样提高学生的理解力和思考力,让学生在课堂上更积极,这是每一个小学教师在思考的问题。实践证明,在小学数学课堂上使用多媒体教学,有利于展示数学思维的具体过程,让数学教学变得事半功倍。

教师教学的目的就是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热情,让学生在课堂上更积极。多媒体辅助教学正是这样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这正好满足了学生对一切新鲜事物倍感兴趣的心理。数学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为学生以PPT的形式展示一些数学脑筋急转弯,用动画的形式展示一些数学家小时候的趣味小故事,图文并茂,让学生对数学学习更加感兴趣。比如在教学“加法”的时候,可以为学生制作一个动漫,如有10只小燕子在天空飞翔,一会儿又飞来了5只,问学生天空一共有多少只小燕子。学生通过动漫来理解题目表达的意思,从而理解了加法的意义就是将这几个数相加,然后教师再进一步解释引导即可。教师的正确引导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教师”,这样小学生就会渐渐喜欢上数学课。

(二)多媒体辅助教学,让课堂氛围更加和谐

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方式,打破了传统教学的模式,让学生用一种新的态度来面对学习。比如数学题:现有甲、乙、丙三个水管,甲水管以每秒4克的流量流出含盐20%的盐水,乙水管以每秒6克的流量流出含盐15%的盐水,丙水管以每秒10克的流量流出水,丙管打开后开始2秒不流,接着流5秒,然后又停2秒,再流5秒……三管同时打开,1分钟后都关上,这时流出的混合液含盐百分之几?对于这种的数学题,教师可以做出甲、乙、丙三种水管不同流速的动画,让学生对题目表达的意思一目了然,然后让他们看着多媒体上的动画讨论并给出最后的解答,这样可以让数学课堂变得有生机,课堂氛围变得更加和谐,学生也就更愿意参与到数学学习之中。

(三)多媒体辅助教学,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透彻

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对课本的知识理解完全是依附于教师口头的讲解,最后是教师学生一起紧张着急,只能一遍又一遍地重复。但是多媒体辅助教学就可以让这种问题变得简单化。教师完全可以把他们的备课笔记做成视频,配以教师的讲解。这样,只要有学生不理解,教师就可以在课堂上一遍遍播放这个视频,教师不必着急,学生也可以反复去理解这个课程的内容,知识点的反复可以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透彻。比如数学题:甲乙两人同时加工同样多的零件,甲每小时加工40个,当甲完成任务的1/2时,乙还差40个就完成了任务的1/2。这时乙开始提高工作效率,用了7.5小时完成了全部加工任务,这时甲还剩20个零件没完成。求乙提高工作效率后每小时加工零件多少个?对于这个数学题教师可以将其做成视频,还配有教师解题思路的语音,这样只要哪个学生对这个题目没有理解,就可以反复看教师的解题视频,不必劳烦教师再重复,学生理解的也更透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