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立春有什么讲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立春,别名正月节、岁节、改岁、岁旦,是二十四节气之首,立是“开始”之意,春代表着温暖、生长,当太阳到达黄经315°时为立春,于每年公历2月3-5日交节,下面给大家分享关于2022年立春时间,欢迎阅读!
2022年立春时间2月4日4:50:36星期五正月初四
立春习俗立春亦称“打春”、“咬春”,又叫“报春”。这个节令与众多节令一样有众多民俗,有迎春行春的庆贺祭典与活动,有打春的“打牛”和咬春吃春饼、春盘、咬萝卜之习俗等。
从历史文献记载来看,我国历朝历代的迎春仪式隆重而浩大。此时的立春已经超过了农历24节气只标示节令与气候的功能,而是已经被当成一个节日了,因此在历史上便演化出了许多围绕立春而举办的活动及民俗,如“春娃”、“春鞭”、“春卷”、“打春”、“春酒”、“春牛”等等。
咬春是指立春日吃春盘、吃春饼、吃春卷、嚼萝卜之俗,一个“咬”字道出节令的众多食俗。春盘春饼是用蔬菜、水果、饼饵等装盘馈送亲友或自食,称为春盘。
立春节气的简介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之首,立春和立夏、立秋、立冬一样,表示着一个季节的开始。也就是说,立春意味着春季的开始。
立春又叫立春节、朝节、岁节、岁旦,其主要是当太阳到达黄经315°的时候,大多在公历2月3日、4日或者5日这三天。
立,开始的意思;春,代表着温暖、生长。立春就是指天气严寒的冬天已经过去, 天气逐渐回暖,即将进入温暖和煦的春天,百花即将在这个季节盛开。
立春的气候变化立春一到,人们明显地感觉到白昼长了,太阳暖了,气温增高了,日照延长了,降雨也开始了。农谚提醒人们“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觉”。立春时竹北方备耕也开始了。
虽然立了春,但是华南大部分地区仍是很冷,一番“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的景象。立春时的南方却另有一番生机,“春江水暖鸭先知”,池塘里或小溪旁,鸭鹅在水中展翅,自由欢快地游荡嬉戏觅食。动物们用自己的身体来直接感受春的暖意,而人们用增减衣服来适应温度的变化。春天乍暖还寒、冷暖交替,这样忽冷忽热的天气,更加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内容。
在“立春”这一天,举行纪念活动的历史悠久,至少在3000年前,就已经出现。当时,祭祀的句芒亦称芒神,是主管农事的春神。句芒为春神,即草木神和生命神。句芒的形象是人面鸟身,执规矩,主春事。在周代就有设东堂迎春之事,说明祭句芒由来已久。
2.鞭春牛
鞭春牛,又称鞭土牛,起源较早,后来一直保存下来。山东民间要把土牛打碎,人们争抢春牛土,谓之抢春,以抢得牛头为吉利。另外还有采茶祭春牛活动,湖北地区还举行龟子报春活动。
3.咬春
立春时有自己的食品,主要是春饼、萝卜、五辛盘等,每逢立春世界,街市上都有不少叫卖春卷的小贩。此处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过去认为咬春就是吃萝卜,其实也包括吃春饼;二是所谓讨春就是迎春之意。为什么要吃萝卜呢?比较普遍的说法是可以解春困。
4.祭祖
在许多地区,立春要祭祀祖先。如广东《新安县志》载:“民间以是日有事于祖祠。在立春时供奉祖先的食品也较特殊。河南《汝阳县志》载:设春宴,啖春饼,荐卜、梨。”临颖县志把立春祭祀称为咬春。
5.躲春
在传统民俗学上,到了立春这一天就该躲春。因为立春这天气候开始交接,新的气场会对部分人群有不利的影响,更甚者会影响一年的运气,所以躲春的习俗就出现了。。传统留下来的习俗,每到立春这一天不能有口舌之争、必须要和和睦睦、心平气和地迎接这一天。更有一些地方习俗里面,躲春这一天不宜搬迁、看望病重患者及参加丧事等,以免招惹晦气,影响一整年的运气。
6.拜太岁
杀年猪很热闹,要请好几桌人吃杀猪饭,入席的有祖孙三代的兄弟姐妹等亲人,有屋前屋后左邻右舍的老少,有村里未养猪的五保户、单身汉;近年还加了一种人,那就是为群众办了实事、好事的村干部。有的客一天未请完,第二天接着请。上门客人总有客道的:“恭喜养象”、“恭喜宰牛”、“恭贺血财兴旺”。杀年猪这个小年后直到大年三十,几乎天天不离荤,因为几乎天天都有人家杀猪,不是请客就是做客。不仅是因此热闹、喜庆而视杀年猪为“过小年”,还缘于从前杀年猪有许多俗成禁忌、礼道、讲究,不能马虎随便。
立春后腌腊肉难保质,其味易失地道纯正,固杀猪日子力选立春前。杀猪日子的地支不得与家庭主妇出生年份的地支发生刑、冲、害,如羊年出生主妇的家庭不得定牛、鼠日杀猪,屠夫忙不开无法用上理想日子,就从当日时辰上考究,但不能违背彭祖八百忌中的禁训:“亥日不杀猪”。擒年猪忌用绳索、铁钩等辅件,总之不致年猪外伤、破相。捉猪上凳开刀放血要放爆竹,放血捅刀必须一次成功,超过一次不吉利。此景孕妇、儿童要回避,出生年份地支是猪、蛇、猴的人,与年猪(亥)相重、刑、冲、害,要回避。去毛要多刮少剃,意在皮肉内尽量少存毛桩。取下头、尾由男人高放,备作晚饭前敬奉已故祖先,用后还可以加工上桌,但孩子不可粘食,吃了记性不好。
年猪小猪肉少,但应三不少:那就是吃了还要送的儿子丈母娘家(解节)、学徒子女的师傅家(解节)、屠夫家(屠资)。
食补就是化解压力
中国人爱吃,这是常识。
且不论春节前那一日一日从不重叠的菜谱,也不论端午的粽子中秋的元宵,只看中国人把所有的洋节都挪来做食品节,也能发现“食补”在中国文化里所处的地位。
感恩节本是为了感谢上天赐予食物,可挪过来以后大多数人却是冲着能大吃一顿火鸡去的;情人节的浪漫,最终凝结为巧克力和烛光晚餐……更不用提那些本土的节日:立春的春卷春饼、入伏的饺子、立秋的“贴秋膘”……似乎大家借着种种借口大吃特吃。
中国人真的这么喜欢吃东西吗?一群研究临床医学的学者说:不。中国人只是习惯把心理问题“身体化”,所以才培养出了如此独特的饮食文化。
在中国社会里,人际关系的结构相当紧密,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位置,需要扮演一定的角色和行为。因此,当个人发生心理冲突、内在焦虑,以及人际适应症等各种心理问题时,都很容易威胁到强调“保持团体和谐”的文化法则。因此,公开表达或者讨论心理问题,在历史上就被视为破坏性、惩罚性的行为,可能为自己或家人带来耻辱。
或许这就是为什么中国人总是抱有一种“多多少少有点儿病,只要这病不要命”想法的原因吧。既然心理疾病属于犯忌讳的事,那么除非它严重到精神崩溃(甚至有些地方对于精神崩溃也当做羞耻之事),否则人们宁可以“身体不适”的名义来代替轻微的心理失调。而这,就是“心理问题身体化”。
“身体化”的一般表现为失眠、没胃口、肌肉酸痛、视力或听力减退、月经不调、哮喘、易疲劳或偏头痛等等。这些算不上“大病”的小毛病,常常也没有什么具体的生理原因,但确实很困扰人。在中国文化里,它们常常被算为“虚”或“亏”,需要进补调养。而进补,最常见的自然就是食补,通过食物来补充元气,化解自身压力。
食补效果的内在心理原因
在这种心理的支配下,人们自然“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什么稀罕吃什么也不足为奇。不过说来也奇怪,尽管并不对症,可“食补”却仍然有它的心理效果。很多人在这样“进补调养”之后,那些小毛病却全都不药而愈。越是补得好、补得稀奇的,病症的好转速度就越快,这又是为什么呢?
其实在这个问题上,“食补”已经成为了一种民族性的文化烙印。经过几千年来的历史演变,它已经被赋予了“安慰剂”的意义。进补,变成了一种“个别的心理辅导”,透过令人信服的技巧与原料(体现为种种美食),来对心理问题进行疏导。那些将心理问题“身体化”的人,信服食补的效力,自然接受其中的暗示和开导,从而使心理问题得到化解。
“身体化”的现象,其实表明了中国人处理焦虑性心理困扰的方式。食补并非真的可以治病,也并没有确切的生理基础。当困扰人的情绪得到解决时,那些小毛病自然就不翼而飞了。
约定采访的这天在时令上虽然正逢立春,但北京的天气仍然寒风刺骨。原想着食指会晚一些来,不想上班刚坐下不久,就见他穿着破旧的深蓝棉大衣,匆匆地走进了编辑部。
爱写诗的少年
食指从小就爱读书、喜欢写诗。这和他妈妈有关。还在上小学时,母亲就给他读很浅显的诗,“欲寄君衣君不还,不寄君衣君又寒,寄与不寄间,妾身千万难……”之类的,一读就懂。诗语言的神奇,诗语言的美,让食指觉得非常神奇,充满幻想。
这样的好诗,书里有许多许多,书也因此成了食指又一个须臾离不开的朋友。
食指小时就显现了诗歌天分。还是在读小学四五年级的时候,他就开始无意识地学诗了,对诗行的抑扬顿挫和押韵很在意。处女作是一首打油诗。说起这首处女作,食指禁不住当场朗诵起来:
鸟儿落在树梢,
三八节就要来到。
在老师阿姨的节日里,
问一声老师阿姨好。
尽管食指已是五十多岁的人了,但朗诵起来还是显得那么有活力,有节奏,有感情。虽是自己的作品,但年头过去这么久了,我惊讶他还记得那么清楚。
中学时代的食指,在学习之余,经常和爱好诗词的同学们在一起,谈论古典诗词,有时还用各种诗体互相唱和。“”中,食指又师从贺敬之、何其芳,在诗的形式、发展等多方面深受教益。这种学诗的经历,让食指终生难忘。
食指的诗名开始是以诗歌“手抄本”的形式在小圈子里被传开的,但那时他写诗纯粹是写着玩的,并没有作大诗人的理想,反而对成为天文学家怀着强烈的希望。
读书改变心灵
长大了虽然想当天文学家,但食指写诗、读书的兴趣却越来越浓。那个时候他最爱去的地方是图书馆,常常一去一整天,连饭也忘记了吃。但食指成长的时代,读书环境是极其恶劣的,几乎没有什么书可读,除“红宝书”(指著作)外,一切图书都是“毒药”。年少的食指就只有到处偷偷打听好书的消息。所以谁一有什么好书,立即会在同学中掀起借阅风波,大家轮流着读,有时一本书只读几个小时,就要传阅给别人。
回忆起自己少时读过的书,40年后的今天,诗人说起来仍然如数家珍,眼睛闪亮。初中时曾读过法国作家雨果的大量作品,深深的被雨果笔下的“冉阿让”“关伯伦”“蒂”等形象感动,他们那种博爱的心胸曾让他激动得浑身颤抖。还有美国作家德莱塞的《金融三部曲》,美国创业者的吃苦精神、科学态度、胆识和气魄,也让他大为吃惊,引发了他极大的思考。
“我以前不知道世界上还有这样一个民族和国家。这和我读过的中国作家茅盾的《林家铺子》比较,主人公同是生意人,可美国人一出监狱,就凭着他良好的信誉,参与重建了大火燃毁的大城市芝加哥,之后成为大金融家;而我们中国人只会做点“一元货”的买卖,赚点小钱。中美两国人民所思所虑的巨大差距,给了我极大的震撼。”
还有美国作家杰克・伦敦的《荒野的呼唤》一书中美国人敢于歌颂苦难的精神与中国作品《红楼梦》中所写的“公子”“小姐”的生活相比,也使食指对中国人“宠爱娇贵”的民族心理早就有了感性的认识。这让他从此对中国社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这种阅读从此在一个正在成长的少年的心中扎下根来,以至形成了自己的灵魂世界。
关心孩子的诗人
现在的食指生活深居简出,朴素度日,但他的精神世界无时不在同世界联通。对祖国的下一代,他有着许多的思考。他说他对中学生、对中学教育一直很关注:“我感到我们的教育太注重知识的灌输,而忽略了‘心’的滋养和培育。一个人的心很坏,知识越多,对社会的危害也就越大,我们不能培养自己社会的敌人。我们的教育必须要培养孩子有一颗诚实、善良、正直、勇敢的心,这是责任。今天的学校就是明天的社会,有什么样的孩子,就有什么样的未来!”
为接受这次采访,食指准备了很久,他说这次采访是有备而来的,前些天他翻阅了申荷永先生的《心理学心要》,有一段对他很有启发,就是解读“思”字。
食指说,他查字典,思,小篆作“思”,从囟,从心,隶书写作“思”,这说明“心”和“囟”是贯通的,汉字中和思考、思绪、情愫有关的字都离不开“心”字。申荷永先生说,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心理学”,“囟”代表脑子,“心”代表良心和良知。教育就是教学生“思”,即老师和学校既要教授学生知识(做事)又要培养孩子的心灵(做人),也就是培养教育出既有知识,又是心灵高尚的人。而现在的学校教育,基本上用在了知识和技能的教育上,而忽略了另一个而又是特别重要的“心”的教育。
对这种教育现状,食指有许多的话想说。他说,对语文教育来说承担着知识和爱心教育等多种责任,特别对在成长之中的中学生,心的教育和培养,则更是重中之重。“语文一方面对孩子的心灵有重大影响,另一方面在培养文学功底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学时代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时期,不仅学知识,陶冶心灵,还要长身体,这就要求教师给孩子推荐一些好书,并做些辅导,使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地成长。在中学时代好好读读《史记》《古文观止》,这对学好写文章,学会做人一生都有用。”
写作需要良心
我们的采访,写作当然是绕不开的话题。
食指说,对于时下我们的写作情况,他有个感觉,少时读翻译作品,如西班牙文学在塞万提斯《堂・吉诃德》时代是不明快的,甚至有点冗长,而到了伊巴湟斯的《血与沙》和现代获得塞万提斯奖的作品,已经极清晰明快,我们古代也讲究“文约意广”,但现在我们的白话文说半天都说不明白,太多的是言之无物的琐碎的东西。为什么?食指认为一方面是因为作家对所考虑的问题自己都没有弄明白,搞清楚,但出于功利的考虑就急于发言,另一方面也和作家的文字功底有密切的关系。
近几年来,其实他完全可以利用他的知名度,和其他的作家一样,用稿费、版税生活得很好,但事实上一年下来,他没有几篇东西发表。在这个浮躁的物欲横流的时代,这种坚守让人肃然起敬。记者想请他说说这是什么时候形成的内心要求?
食指说:“这是因为从小读书,受作品中高尚的情感的熏陶,养成了一颗‘心’,我认为一个作家应有社会的良知,作家应成为社会的良心,所以写作一定不能脱离社会生活,要对社会发展起到好的作用,因此就要能坐冷板凳,能耐得住寂寞,真正地静下心来弄清社会上的问题,再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见,绝不能浮躁。现在吃吃喝喝,吹吹捧捧的社会风气是要不得的,现在提倡‘学习型社会’就是针对这种不良风气的。”
雨水节气的含义是降雨开始,降雨量级多以小雨或毛毛细雨为主。说起雨水节气,你们知道有什么传说故事?来看看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有关2022年雨水节气传说故事简介,但愿对你有借鉴作用!
2022年雨水节气传说故事简介雨水节气的传说故事一
作为以耕作为主的农民朋友来说,他们所关心的是如何抓住“一年之计在于春”的关键季节,进行春耕、春种、春管,实现“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的愿望。
就大田来看,“雨水”前后,油菜、冬麦普遍返青生长,对水分的需求相对较多。而华北、西北以及黄淮地区,这时降水量一般较少,常不能满足农作物的需求。若早春少雨,“雨水”前后应及时春灌,可取的较好的效果,即常说的“春雨(水)贵如油”。
同时,在雨水期间,对那些没有秋翻的土地,特别是谷茬、糜茬等硬茬子地,要趁着有冻未化的时机,抓紧用拉子(农村拖茬子用的一种工具,用条子或树枝做成)把茬子地拖一遍,或用碾子压一压,然后把茬子拖倒压碎,这样既能保证播种质量,又能达到抗旱保墒的效果。淮河以南地区,此时一般雨水较多,应做好农田清沟沥水,中耕除草,预防湿害烂根。华南双季稻早稻育秧工作已经开始,为防忽冷忽热,乍寒还暖的天气对秧苗的危害,应注意抓住“冷尾暖头”天气,抢晴播种,力争一播保苗。
雨水节气的传说故事二
雨水是24节气中第2个节气。一般从2月18日或19日开始,太阳黄经达330度时,是二十四节气雨水。此时,气温回升、冰雪融化、降水增多,故取名为雨水。雨水节气一般从2月18日或19日开始,到3月4日或5日结束。雨水与谷雨、小雪、大雪一样,都是反映降水现象节气。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意思是说,雨水节气前后,万物开始萌动,春天就要到了。如在《逸周书》中就有雨水节后“鸿雁来”“草木萌动”等物候记载。
我国古代将雨水分为三候:“一候獭祭鱼;二候鸿雁来;三候草木萌劝。”此节气,水獭开始捕鱼了,将鱼摆在岸边如同先祭后食样子;五天过后,大雁开始从南方飞回北方;再过五天,在“润物细无声”春雨中,草木随地中阳气上腾而开始抽出嫩芽。从此,大地渐渐开始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景象。
雨水不仅表征降雨开始及雨量增多,而且表示气温升高。雨水前,天气相对来说比较寒冷。雨水后,人们则明显感到春回大地,春暖花开与春满人间,沁人气息激励着身心。
全国大部分地区严寒多雪之时已过,下雨开始,雨量渐渐增多,有利于越冬作物返青或生长,抓紧越冬作物田间管理,做好选种、春耕、施肥等春耕春播准备工作。在雨水节气15天里,我们从“七九”第六天走到“九九”第二天,“七九河开八、九燕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这意味着除了西北、东北、西南高原大部分地区仍处在寒冬之中外,其它许多地区正在进行或已经完成了由冬转春过渡,在春风雨水催促下,广大农村开始呈现出一派春耕繁忙景象。
但是,雨水季节,北方冷空气活动仍很频繁,天气变化多端。既然这说到个季节冷空气活动频繁,就不能不提人们常说“春捂”。这是古人根据春季气候变化特点而提出穿衣方面养生原则。初春阳气渐生,气候日趋暖与,人们逐渐去棉穿单。但此时北方阴寒未尽,气温变化大,虽然雨水之季不像寒冬腊月那样冷冽,但由于人体皮肤腠理已变得相对疏松,对风寒之邪抵抗力会有所减弱,因而易感邪而致病。所以此时注意“春捂”是有一定道理。这种变化无常天气,容易引起人情绪波动,乃至心神不安,影响人身心健康,对高血压、心脏病、哮喘患者更是不利。为了消除这些不利因素,除了应当继续进行春捂外,应采取积极精神调摄养生锻炼法。保持情绪稳定对身心健康有着十分重要作用。
雨水后,春风送暖,致病细菌、病毒易随风传播,故春季传染病常易暴发流行。每个人应该保护好自己,注意锻炼身体,增强抵抗力,预防疾病发生。
雨水节气中,地湿之气渐升,且早晨时有露、霜出现。所以针对这样气候特点,饮食调养应侧重于调养脾胃与祛风除湿。又由于此时气候较阴冷,可以适当地进补,如蜂蜜、大枣、山药、银耳等都是适合这一节气补品。
雨水节气的传说故事三
一到雨水多。雨水时节,全国大部分地区严寒多雪的天气已过,而雨量开始渐渐增多。在雨水的巧天里,我们从“七九”的第六天走到“九九”的第二天。俗话说:“七九河开八、九燕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说明在我国除西北、东北、西南高原的大部分地区仍处在寒冬之中外,其他许多地区正在进行或已经完成了由冬天向春天的过渡,在春风雨水的滋润下,众多农村开始呈现出一派繁忙的春耕景象。
丰富的雨水唤醒了原野上喜爱潮湿的生物,冬眠的青蛙钻出地面,对于它们而言,这个时节是它们恋爱与繁衍的最佳季节,雄蛙用它动人的鸣叫吸引雌蛙的注意,它们交媾产下的蛙卵,蛙卵快速成长,变成一只只可爱的小蝌蚪,游动在沟壑田边的一池春水中。雨季,也唤醒了田园里的翠竹,它拔节的速度令人叹为观止,一天一米的生长速度远远超过其他植物。雨水润如油,它有声、有色、有情、有韵。
雨水季节,北方冷空气的活动仍然频繁,天气变化多端。初春阳气渐生,气候日趋暖和,人们逐渐去棉穿单。而此时北方阴寒未尽,气温变化大,虽然雨水之季不像寒冬腊月那样凛冽,但由于人体皮肤腆理已变得相对疏松,对风寒之邪的抵抗力会有所减弱,因而易感邪而致病。所以,此时人们也要在一定程度上注意保暖。
另外,雨水时节,是全年寒潮出现最多的时节之一,在告别了雪花纷飞、寒气浸骨之后,春天在乍暖还寒之中亦步亦趋地悄然来临。“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春燕啄新泥。”雨水时节,农家敞开窗户,开始迎接燕子的归来。田野里,农夫开始驭牛下田,新一年耕种正在孕育之中。
雨水节气的传说故事四
雨水是二十四节气中第二个节气,在每年的正月十五前后,阳历的2月18—20号左右。雨水,顾名思义就是降水开始增多,冬天的雪也开始减少。《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
雨水节气的到来就是表明气温开始回升,雨水增多。由于我国古代的老百姓从事农业生产主要是依靠河水的灌溉,因此生活在黄河流域的人在雨水季节来临的时候就知道降雪减少,气温虽然还在零度左右,但是已经不像冬季那么寒冷了,北方地区开始回暖。随着雨水节气的到来,雪花纷飞,冷气浸骨的天气渐渐消失,而春风拂面,冰雪融化,湿润的空气、温和的阳光和萧萧细雨的日子正向我们走来。与此同时,冷空气在减弱的趋势中并不甘示弱,与暖空气频繁地进行着较量,既不甘退出主导的地位,也不肯收去余寒。
关于雨水节气的民间习俗是一件比较有意思的习俗,叫“拉保保”(保保则是干爹)。古代由于科技不发达人们对于大自然很多的现象是无法解释的,就有了神仙一说。从前人们喜欢给自己的儿女祈福问卦的风俗,看看自己儿女命相如何,需不需要找个干爹。而找干爹的目的,则是为了让儿子或女儿顺利,健康的成长。而雨水节拉干爹,意取“雨露滋润易生长”之意。川西民间这天有个特定的拉干爹的场所。这天不管天晴下雨,要拉干爹的父母手提装好酒菜香蜡纸钱的篼篼、带着孩子在人群中穿来穿去找准干爹对象。如果希望孩子长大有知识就拉一个文人做干爹;如果孩子身体瘦弱就拉一个身材高大强壮的人作干爹。一旦有人被拉着当“干爹”,有的能挣掉就跑了,有的扯也扯不脱身,大多都会爽快的答应,也就认为这是别人信任自己,因而自己的命运也会好起来的。拉到后拉者连声叫道:“打个干亲家”,就摆好带来的下酒菜、焚香点蜡,叫孩子“快拜干爹,叩头”;“请干爹喝酒吃菜”,“请干亲家给娃娃取个名字”,拉保保就算成功了。分手后也有常年走动的称为“常年干亲家”,也有分手后就没有来往的叫“过路干亲家”。
雨水节的另一个主要习俗则是女婿,女婿去给岳父岳母送节。送节的礼品则通常是两把藤椅,上面缠着一丈二尺长的红带,这称为“接寿”,意思是祝岳父岳母长命百岁。送节的另外一个典型礼品就是“罐罐肉”:用沙锅炖了猪脚和雪山大豆,海带,再用红纸,红绳封了罐口,给岳父岳母送去。这是对辛辛苦苦将女儿养育成人的岳父岳母表示感谢和敬意。如果是新婚女婿送节,岳父岳母还要回赠雨伞,让女婿出门奔波,能遮风挡雨,也有祝愿女婿人生旅途顺利平安的意思。
可以看得出,雨水这一日的习俗跟家里的人是息息相关的,非常具有人情味。这一点体现了我国古代人民对于家庭观念的重视,与其说家庭,家族这一个词或许更加合适。在生产力落后的古代中国社会,家里的人口多少决定了家里的劳动力的多少也就是关乎家庭的兴旺程度。人口的兴旺意味着家族的兴旺,因此在雨水这一日向天祈福问卦也是一项比较有意思的活动。
雨水节气怎么养生饮食:去湿气宜食粥
1、春主肝
《黄帝内经》说,“春主肝”,肝脏在春季活动比较旺盛。但肝木易克脾土,稍有不慎容易损害脾胃。同时,因为降雨的增多,湿气加重,湿邪易困扰脾胃,所以,在这一时期,一定要注意对脾胃的养护,健脾利湿。
2、春时宜食粥
唐代孙思邈说“春时宜食粥”,提醒我们在春季应多喝粥。粥以米为主,以水为辅,水米交融,不仅香甜可口,便于吸收,还能补脾养胃、去浊生清。粥中加入一些药材后,还能治疗一些慢性病,对身体有滋补作用。祛湿佳品粥非薏苡仁党参粥莫属。
据《本草纲目》记载,薏米健脾胃、消水肿、祛风湿、舒筋骨、清肺热,它还有美容功效,有些化妆品的主要成分就是从薏米中提取的,不过,与其涂在脸上不如吃到肚里,让它由内到外都滋补。此外,薏苡仁还是一种不可多得的抗癌食材。
3、养生忌寒食
除了薏苡仁党参粥之外,能祛脾湿的食物还有很多,如茯苓、芡实、小米、胡萝卜、冬瓜、莴笋、扁豆、蚕豆、鲫鱼等。在日常饮食中,我们要多吃这类食物。
需注意的是,花椒能散寒除湿,在炒菜时,尤其是炒菠菜、芹菜、白萝卜等寒性或凉性的蔬菜时,可以适量放入一些花椒,但易上火的人就不必了。平时也不要吃太寒凉的食物。
运动:天人合一宜缓慢
1、早睡早起:
雨水过后,在起居方面也要做到顺应自然,早睡早起。随着气温回升,人们应逐渐增加户外活动的时间以加快血液循环,促进气血运行。春季健身以不出汗或微出汗为佳,这时比较适合进行节奏和缓的运动,不宜大汗淋漓、气喘吁吁,否则会消耗津液、损伤阳气、易受风寒。同时由于气候仍然干燥,运动时要注意及时补充水分。
2、阳气养肝:
万木吐翠的春天,也是是采纳自然阳气养肝的好时机,各人应根据自身体质状况,选择适宜的锻炼项目。清晨、傍晚及节假日,可漫步于芳草小径,舞拳弄剑于河畔林间,或去郊外踏青问柳,游山戏水,赏花行歌,登高望远,身心融入大自然之中,人天合一,无形之中增强了心身健康。
3、老年人春练注意:
老年人春练不要太早,防止因早晨气温低、雾气重而罹患感冒或哮喘、支气管炎,应在太阳升起后外出锻炼。另外,春练不能空腹,锻炼前应喝些热汤饮。同时运动要舒缓,锻炼前应先轻柔地活动躯体关节,防止因骤然锻炼而诱发意外。
睡眠:养生眠食最重要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古人将睡眠称为“眠食”。有“养生之道,莫大于眠食”的名言。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睡得香”为健康的重要客观标志之一。研究表明,睡眠是人类自身对脑和整个神经系统的有效调节。在高质量睡眠状态下,体内会出现一系列有利于生理、生化的变化,起到祛病延年的作用。
《黄帝内经》中记载:“人卧血归于肝”,而在春季应“夜卧早起”。现代医学研究证实,睡眠时进入肝脏的血流量是站立时的7倍。流经肝脏血流量的增加,有利于增强肝细胞的功能,提高解毒能力,并加快蛋白质、氨基酸、糖、脂肪、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代谢,从而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抵御春季多种传染病的侵袭。
我们每一个人都要注重科学睡眠。青少年和中年人每天需睡8小时;60岁以上老年人7小时左右;80岁以上老年人应睡8~9小时;体弱多病者可适当增加睡眠时间。坚持睡前用热水洗脚。晚饭莫过饱,睡前莫喝浓茶及咖啡。讲究睡姿,睡时应‘卧如弓’,以右侧卧位,睡眠方向以头东脚西为宜。要有静谧的睡眠环境,室内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床铺舒适,利于进入甜蜜的梦乡。
防病:谨防寒湿上身
(1)勿过早减外衣。“燥寒冻肉,湿寒入骨。”由于春气涌动,身体偏热的人从感觉上欲减外衣。体热外泄,湿寒交换于内入骨,易伤骨关节致病。
(2)年老体弱者勿用冷水。按中国五行学说,水对应肾,肾主骨。雨水时节年老体弱者用冷水洗脸、洗手,湿寒易侵入关节,又无充足的阳气驱寒于外,湿寒滞留于手,指易酸痛,重则变形;湿寒滞留于头,头易疼痛。
(3)洗头及时吹干。洗头淋浴后要及时吹干头发和擦干身体,不然一则容易感冒,二则容易湿气进入体内。
描写雨水节气的古诗词1、《初春小雨》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2、《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3、《临安春雨初霁》
陆游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4、《春游湖》
徐俯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
春雨断桥人不度,小舟撑出柳阴来。
5、《滁州西涧》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6、《江南春》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7、《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8、《渔歌子》
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9、《春雨》
周邦彦
耕人扶耒语林丘,花外时时落一鸥。
欲验春来多少雨,野塘漫水可回舟。
结婚6年多,张微和陈佳就像一对连体婴儿,每天都“黏”在一起。让人惊讶的是,他们一点都不觉得腻。说到婚姻保鲜的秘诀,张微“轻描淡写”地说:“也就是经营好爱情,活出最真实的自己吧!”
她拒绝了法国迪卡侬的终身合约
张微是个土生土长的湖北姑娘,不过,如果不是特别说明,她给人的感觉,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上海女孩。清秀的外表、清新的短发,一口流利的上海话,言谈举止间,既透露着柔情,又不失干练。
从小到大,张微就是“优秀”的典范。高中时,她文理科成绩都很不错,经常获得老师表扬。2000年,张微以高分考入了东华大学的王牌专业:纺织工程系,从此与服装结下了不解之缘。
事实上,那时的张微对于服装专业并没有很强烈的感觉,一直以来,她就是个很随性的人,小时候没有惊天动地的梦想,长大后,也从不对自己未来的道路有所苛求,选择服装专业,更多的是出于父母的引导。本着随遇而安的心态,张微觉得,就在这个专业里好好学习吧,而这一学,张微就成为了学霸。
大一那年,张微获得了全年级的一等奖学金。从此以后,拿奖学金的脚步就再也没有停过。大学四年中,张微分别获得过优秀大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两项市级奖项。大三的时候,她还作为上海市优秀学生代表,前往台湾与当地的学生进行交流。
如果就此以为,张微只是个会读书的“书呆子”,那可就错了。能歌善舞的张微从大三起,就一直担任学校的学生会主席,积极组织参与各项学校和社会活动,既能学业出众,又拥有强大的社交能力,张微就是这样“分身有术”,两者兼顾。
本科毕业后,张微因为优异的成绩被保送读研。随后,通过层层选拔,公派前往法国,潜心攻读纺织艺术专业。两年后,张微完成了学业,进入法国迪卡侬公司,由于出色的表现,很快就拿到了终身合同。
然而,在她看恚今天所取得的一切成绩,都离不开祖国的悉心培养,留在国外发展,固然对自身发展很有好处,但张微更希望能回到国内,为祖国建设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于是,2008年,张微放弃了法国公司的优厚待遇,毅然回国,进入了国有纺织企业,一干就是8年。
低调的张微,很少在别人面前炫耀自己过去的成绩,甚至连丈夫陈佳,也是在婚后才知道了张微学生时代曾经的辉煌。陈佳颇为自豪地说,自己知道张微很优秀,但不知道原来那么优秀。他欣喜地发现,自己居然一不小心,娶到了女神。
“冤家”最终成了鸳鸯
张微的丈夫陈佳,是个直爽而随和的人,很有自己的想法。两人是在同一单位相识的,共同做了好几年的同事,然而一开始,张微和陈佳因为性格和观念不同,经常因为工作而吵架,在别人眼里,他们就是一对冤家,根本没有在一起的可能。
陈佳也是个有故事的人,1999年,他独自前往日本留学,一呆就是7年。2005年,陈佳回国,和朋友一起开了家餐馆,经营了两年多。之后,陈佳进入了张微所在的那家国企,两人成为了同事。
那时,这家纺织企业正在搭建“服装数字化快速反应平台”,作为服装产业链的上游,该平台的作用是为服装品牌企业做前期研发,提供服务,将纸面上想法转化为实际样品。8年前,这还是一个很新的概念,平台的客户很难接受“为服务支付费用”的理念,因而,平台的整个开发过程充满了困难。
为了解决工作上的各种难题,张微和陈佳之间有了很多交集,也发生了很多摩擦。
张微是个做事十分有条理的人,由于在国外深造并工作过,受外企严谨的行事规范影响较大,所以她觉得,无论做什么都该按规矩和步骤操作。然而,陈佳却是个不走寻常路的人,按张微的说法,他有些“野路子”。陈佳的做事风格,是以结果为导向,只要最后能成功,中间的步骤并不重要。
于是,两人在工作中出现了很多次争执,几乎天天都要吵架。然而,张微和陈佳都是对事不对人,两人的争吵都是为了能寻找解决问题的最好方式,也为了能更快更好地将平台搭建起来,并走上正轨。于是,出于共同的目标,他们吵着吵着,竟然发现了彼此的优点。
那时的陈佳正处于人生的低谷期,前期的生意失败对他打击不小,如今,工作压力巨大,对前途又感觉迷惘。有时下班后,陈佳会请张微去单位附近的小饭馆喝一杯,一瓶小酒,两个小菜,一个吐槽,一个开导,两个人渐渐敞开了心扉。
从一开始聊工作,到后来聊生活,张微和陈佳发现,原来对方都不像自己最初所想的那样。张微并不是个书呆子,陈佳也不是吊儿郎当的“小混混”,两个人身上都有着各自的闪光点,而性格的差异,也让他们找到了互补。于是,工作之间的磨合越发顺畅,两个人不再天天吵架了。
感情就是这么微妙的东西,起先谁都瞧不上谁的两个人,忽然之间,彼此有了好感。作为男生,陈佳主动捅破了那层窗户纸,认识半年之后,两人从“冤家”成为了鸳鸯,更让人没想到的是,恋爱3个多月后,张微和陈佳步入了婚姻殿堂。
结婚的决定,就像闪电那样迅速,而其间又充满了戏剧色彩。那是2010年1月的一天,晴空万里,天气暖洋洋的,让人心情莫名地很好。张微和陈佳与同事正聊着天,大家说,那一年的春节是在立春后,也就意味着这一年无春,这是传说中的“寡妇年”,不适合结婚。忽然,两人突发奇想,既然如此,不如趁着农历新年到来之前,就去把结婚证领了吧。
于是,那个下午,张微和陈佳临时请了假,坐着公交车来到了长宁区民政局。填表、拍照、登记,两本红彤彤的结婚证,犹如姻缘线的两头,将两人的命运拴在了一起。
更有意思的是,由于结婚是突然的决定,张微和陈佳甚至都没有过对方的“父母关”。在结婚之前,两人的父母没有见过面,更不用说商谈聘礼之类的事情,而由于张微的父母在外地,陈佳只是在两人确定恋爱关系前,见过张微的母亲一面,至于父亲大人,只是在领证前给老人打了个电话,征求了他的同意。
由于共同拥有在国外学习和生活的经历,张微和陈佳的性格都非常独立,双方的父母也对他们表示了充分的信任,因此,对于孩子们的决定,他们完全尊重。
张微与陈佳的喜结连理,几乎让同事们惊掉了下巴。当时大家都觉得,这两个人根本就不是一路人,怎么会走到了一起。每每回忆起当时的情节,张微都忍不住笑了起来。
婚后的生活,比想象中更甜蜜。因为在一个单位工作,张微和陈佳每天几乎是同进同出,一起上班、一起下班,差不多24小时都在一起。在很多人看来,这样黏在一起,两人应该早就看腻了,但事实上,他们之间的感情却越来越好。两个人之间,总有聊不完的共同话题,有时候,他们甚至会呆在房间里聊上一下午,这让婆婆都有些“看不下去”了。
侔时间短,婚姻时间长
陈佳常说,正是因为每天都在一起,所以,他和张微恋爱时间虽短,但婚姻时间却很长。结婚6年,几乎相当于别人的12年。
然而,张微和陈佳的婚姻生活,却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经历,也没有海誓山盟的缠绵,他们甚至想不起彼此之间做过什么特别的事。回忆这些年共同的日子,张微更是很干脆地说:“毫无浪漫!”
这样普普通通、波澜不惊的生活,却让张微和陈佳感到“每天都很幸福”。他们与世无争,坦然处事,有一位朋友这样形容他俩:“你们是我见过的所有人中,最真实的一对夫妻。”
陈佳是个非常讲究实惠的人。和其他人不同的是,在与张微谈恋爱的时候,他只是请对方吃一些小馆子,两人结婚后,反而会去一些更好更别致的餐厅吃饭。究其原因,陈佳很直爽地说,谈朋友的时候,我都不知道对方是不是我的人,嘛要花费大力气去做一些不确定的事情呢?反而是结婚了,就要真正对老婆好一些,这才是老公应该做的。陈佳如此反其道而行之的做事方式,非但没有让张微反感,反而因为毫不虚伪,让张微更为欣赏。
而张微也是个很会过日子的人。结婚时,张微没有缠着陈佳买大钻戒,婚后,她也从不要求陈佳给她买这买那。张微的想法很实在,两个人的钱放在一起了,就是大家共同的钱,怎么花都是自己的,为什么一定要谁为谁送礼物呢?
无论是两人共处,还是和朋友们在一起,张微和陈佳表现出来的都是毫不做作的一面,该是怎样的,就是怎样的,这也成为了他们维持爱情甜蜜与婚姻美好的主要秘诀。
当然,婚姻生活之中,矛盾也是在所难免的,曾经的“冤家”在婚后还是免不了为一些事情而吵架。但是,“战争”来得快也去得快,两人从来没有隔夜的仇。陈佳是典型的白羊座,做事风风火火,脾气也有些爆,但每次吵架之后,他都会主动让步;善解人意的张微,也会认真反省自己有哪些不对的地方,之后,所有的不快都烟消云散了。
婆媳关系该怎样处理,这也是婚姻中的必修课。张微的婆婆是典型的上海人,热心、精力充沛、刀子嘴豆腐心。起先,因为饭菜的口味问题和生活习惯不同,张微和婆婆之间总会有些小摩擦,此时,陈佳便会“挺身而出”,做双方的思想工作,努力协调两者的关系。
知书达理的张微也很会“看山势”。周末休息天,小夫妻俩有时会睡个懒觉,而勤劳的婆婆却喜欢早早起床做家务、晒被子。慢慢的,张微摸透了婆婆的习惯,便与陈佳商量好了,一个人赖床,一个人早起帮婆婆干活,两人轮班,这样,大家都觉得开心。
吃惯了婆婆烧的菜,如今,张微已经完全融入了上海,连口味也彻底海派了。以前,张微从来不碰大闸蟹,现在一到吃蟹的季节,便开始百般思念;醉虾、黄泥螺这些菜,张微吃起来也津津有味。
不但自己改变了,张微还影响到了自己的父母。逢年过节,亲家之间走动很勤快,上海湖北两地轮流跑,张微的父母还爱上了上海的腌笃鲜,甚至还把这道菜带回老家去,推广给亲戚朋友们。
2011年1月,张微和陈佳的爱情结晶出生了,他们给孩子起名潇潇,希望他能够一生潇洒。那一天,陈佳偷偷买了一个杯子形状的金吊坠,写了一张小卡片:一辈子的幸福。收到礼物后,张微特别感动,因为在她眼里,陈佳是个不拘小节、粗线条的人,而这样的惊喜,出乎意料。
潇潇很乖,很懂事,张微和陈佳对孩子的教育,也是秉承他们一贯的理念:不要管别人怎么看,活出最真实的自我就好。
潇潇喜欢画画和围棋,所以业余时间,他们就为孩子报了兴趣班。看到别的小朋友都在一个劲考级,婆婆也希望潇潇能拿个证书。然而张微和陈佳觉得,学这两样东西的目的,并不在于究竟考多少级,而是在于孩子自己的乐趣所在,只要潇潇觉得快乐就好,证书并不重要。于是,他们说服了婆婆,让潇潇在更轻松的氛围中边学边玩。
由于日常工作较忙,陪孩子的时间不多,因而,只要一到周末,张微和陈佳总会和孩子在一起,即便是加班或者跟朋友聚会也不例外。
孩子刚出生的时候,他们也曾经像其他夫妻那样,因为自己贪玩,把他扔给老人带,然而那样却错失了许多和孩子在一起的机会,不能陪着他一起长大。所以,现在只要他们有时间,就一定会把孩子带在身边。张微和陈佳会尽可能带潇潇去开阔眼界,接触不一样的事物。希望他能在纷繁芜杂的世界中,通过自己的眼睛,明辨是非,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
当然,为了潇潇,张微和陈佳也付出了很多。在生孩子之前,张微并不会讲上海话,甚至听懂也有困难。潇潇出生后,张微觉得,不要因为自己而影响到孩子的语言能力,因此,她下定决心,学说上海话。
如今,张微的上海话已经十分地道,没有一点口音,潇潇自然也说得非常溜,还代表幼儿园,参加了沪语儿歌比赛,这让夫妻两人骄傲不已。
对孩子的教育是潜移默化、言传身教的。所以,自从有了潇潇之后,夫妻两人也在努力学习和进步。伴随着潇潇的成长,张微和陈佳的感情更加牢固了,在家庭中,彼此的角色和分工也更为明确,甚至与父母之间的沟通也更为顺畅了。
[关键词]饮食 糖炒栗子 文学 文化 政治
[中图分类号]G122;TS9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326(2008)01―0127―11
在一个讲究“民以食为天”、“食色性也”的同度,饮食从来就不仅仅是营养或美味,而是包含了太多太多的“言外之意”、“味外之旨”以及“韵外之致”。那些飘荡在都市或乡村、刺激着你我好胃口的各色美味,古往今来,曾凝聚着无数文人学者惊羡抑或忧伤的日光。反过来,这些或迷茫、或笃定、或、或好奇的目光,附着在具体食物上,又使得其在“酸甜苦辣咸”(借用唐鲁孙的书名)外,平添了几分神秘与妩媚,大大扩展了其文化内涵。在众多“意蕴闳深”的食品中,我选择了飘香干年的“糖炒栗子”,来敷陈作为文学、文化以及政治的“饮食”。
盛产于大江南北的栗子,作为一种营养丰富的食物,已经深深嵌入中国人的历史记忆。翻阅《诗经》、《论语》、《庄子》、《韩非子》、《吕氏春秋》、《山海经》等古书,你很容易发现其窈窕的身影。至于历代文人的“吟咏”与“引用”,借助各种电子数据库,更是不难觅得芳踪。可我讨论的不是“原料”,而是“美食”――从植物形态的栗子,到吾曹口中的美食,不只主厨在发挥作用,文人学者也都不敢示弱,纷纷以其擅长的语言文字来“添油加醋”,以至我们今天谈论诸如糖炒栗子这样的美食。必须兼及“古典”与“今典”(借用陈寅恪的概念),神游冥想,古今同席,于美味之外,更多地体会历史与人心。
有日本学者称:“在中国文学中,详细地描述现实饮食生活的例子并不太多。”之所以出现这种误解,那是因为古今“文学”概念的歧异。只在具有“文学性”的诗文、小说、戏曲里找,当然是吃力不讨好;若扩展视野,将“文学”还原为传统意义E的“文章博学”,则中国人谈论饮食的文字,实在是不胜枚举。记得汪曾祺曾为中外文化出版公司选编作家谈饮食文化的《知味集》,其“征稿小启”有曰:“浙中清馋,无过张岱,白下老饕,端让随园。中国是一个很讲究吃的国家,文人很多都爱吃,会吃,吃的很精;不但会吃,而且善于谈吃。”不仅仅是张岱、袁枚,中国文人中喜欢且擅长谈论美食的,可谓比比皆是。
借用《礼记・中庸》的说法:“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我所理解的“味”,兼及味蕾的感受、知识的积累、历史的氛围以及文人的想象。那么,就让我们在此“文学的餐桌”上,与宋代的苏辙和陆游、清代的赵翼和郝懿行,以及现代的周作人和顾随等,共同品鉴让他们一往情深的栗子――尤其是那早已香飘四海的糖炒栗子。
一、食疗与乡思
关于栗子的科属、别名、性味、营养成分等,此等植物学知识,不在我的视野之内。我关注的是“吃什么”以及“怎么吃”,即栗子如何成为美味。谈到栗子的吃法,大的分类,不外生食与熟食。恰好有两位宋代文人,为这两类吃法留下了下古传扬的华章――生食的“代言人”是北宋散文家苏辙,熟食则有南宋诗人陆游作为“形象大使”。
与父亲苏洵、兄长苏轼合称“三苏”的著名文人苏辙(字子由,1039―1112),其《栾城集》中多有涉及栗子处。如卷五《寄孙朴》之“相逢语笑夜踌躇,烹煮梨栗羞肴蔬”、卷七《寄孔武仲》之“煎茶食梨栗,看君诵书史”,还有卷十《次韵王适食茅栗》之“山栗满篮兼白黑,村醪入口半甜酸”等。这满篮子的山栗,黑白相间,视觉效果甚好,极具观赏性;而且,将其与煎茶、村醪并置,说明确系诗人酷爱的美味。只是这栗子到底怎么吃,生食还是熟食,糖炒还是水煮,诗人没有明说。故我们只能推断,起码在诗人眼中,日后声名显赫的糖炒栗子,或尚未“闪亮登场”,或并非其“最爱”。
再看看以下这首流传久远、常被医家或提倡食疗者引述的《服栗》(《栾城三集》卷二),当能明白,苏辙确实倾向于生吃栗子:
老去日添腰脚病,山翁服栗旧传方。
经霜斧刃全金气,插手丹田借火光。
入口锵鸣初未熟,低头咀噍不容忙。
客来为说晨兴晚,三咽徐收白玉桨。
作为食物的栗子,对人体有滋补甚至药用功效(比如养胃健脾、补肾强筋等),这点常被历代的文人或医家提及。如唐代的医药学家孙思邈就说,板栗是“肾之果也,肾病宜食之”;其《千金方》卷二十二“果实”更有曰:
栗子,味成温,无毒。主益气,厚肠胃,补肾气,令人耐饥,生食之,甚治之腰脚不随。
也就是说,治疗苏辙晚年所患“腰脚病”,不是一般的吃栗子,而是生吃栗子,而且必须早晚“低头咀噍不容忙”、“三咽徐收白玉桨”。苏辙所说的“旧传方”,不知与唐人孙思邈有无关系,但其《服栗》诗,却明显影响了明人李时珍。李撰《本草纲目》卷二十九“果部”,引录孙思邈等人诗文外,还专门摘引苏辙《服栗》诗的首尾四句,然后断曰:“此得食栗之诀也!”“栗生食,可治腰脚不遂”――这说的是疗效;至于吃法,则“细嚼,连液吞咽,则有益;若顿食至饱,反至伤脾”。如此说来,苏、李二君对于“服栗”的理解,若合符节。
不过,明知生食栗子能健体治病,世人似乎还是更倾向于熟吃。这点。清代学者郝懿行已经注意到了:“栗生啖之益人,而新者微觉寡味,干取食之则味佳矣,苏子由服栗法亦是取其极干者耳。然市肆皆传炒栗法。”不仅仅是熟吃,作者还排除了煎煮焖炖等各种制作方式,惟独推崇一“炒”字。如此选择,大有深意,而让“炒栗法”变得如此神秘兮兮的,正是南宋大诗人陆游。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1125―1210)的《剑南诗稿》中,多次提及作为食品的栗子。像“豆枯狐兔肥,霜早柿栗熟”(《怀旧用昔人蜀道诗韵》)、“o刺坼蓬新栗熟,鹅雏弄色冻醅浓”(《初冬》)、“丰岁鸡豚贱,霜天柿栗稠”(《随意》)、 “开皱紫栗如拳大,带叶黄柑染袖香”(《病中遣怀》)等,都是只提作为食品或风景的栗子,并没细说制作方式。而卷四的《闻王嘉叟讣告有作》可就不一样了:“地炉燔栗美刍豢,石鼎烹茶当醪醴”――这确凿无疑的,就是炒栗子了。至于卷十三的《昼寝,梦一客相过,若有旧者,夷粹可爱,既觉,作绝句记之》,更是趣味盎然,值得全诗引录:
梦中何许得嘉宾,对影胡床岸幅巾。
石鼎烹茶火煨栗,主人坦率客情真。
炒栗子不仅香气四溢,且与特定的史事相勾连,那就更值得当事人或后人追忆品鉴了。我指的是《剑南诗稿》卷五的《夜食炒栗有感》:
齿根浮动叹吾衰,山栗炮燔疗夜饥。
唤起少年京辇梦,和宁门外早朝来。
此诗题后有自注:“漏舍待朝,朝士往往食此。”南宋都城临安的“漏舍”有两个,一在大内南门丽正门外,一在北门和宁门外。吴自牧《梦粱录》卷十三《天晓诸人出市》条,提及每日交四更,诸山寺观已鸣钟,“盖报令诸百官听公上番虞候上名衙兵等人,及诸司上番人知之,赶趁往诸处服役耳”。这个时候,“御街铺店,闻钟而起,卖早市点心”。陆游等“和宁门外早朝来”的百官,见到的是这么一幅情景:“和宁门红权子前买卖细色异品菜蔬,诸般嗄饭,及酒醋时新果子,进纳海鲜品件等物,填塞街市,吟叫百端,如汴京气象,殊可人意。”这“如汴京气象”五个字,实在太刺眼了,让人感慨万端。了解南宋历史以及陆游生平的,对其晚年因“夜食炒栗”而忆及年青时的“漏舍待朝”,当平添无限惆怅。
说到“汴京气象”,不能不提及《东京梦华录》。那位因战祸而“避地江左”的“幽兰居士孟元老”,晚年“暗想当年,节物风流,人情和美,但成怅恨”,撰成《东京梦华录》十卷。作者深情追忆并仔细描摹那已经永远失去的“东京”之城池河道、宫阙衙署、寺观桥巷、瓦市勾栏,以及朝廷典礼、岁时节令、风土习俗、物产时好等,希望后人“开卷得睹当时之盛”。卷八涉及秋天的汴京风情,如“中元节”条谈盂兰盆会及“目连救母”杂剧;“中秋”条描述“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重阳”则是摹写“酒家皆以缚成洞户,都人多出郊外登高”。而最值得关注的,是“立秋”一则:
立秋日,满街卖楸叶,妇女儿童辈,皆剪成花样戴之。是月,瓜果梨枣方盛,京师枣有数品:灵枣、牙枣、青州枣、亳州枣。鸡头上市,则梁门里李和家最盛。中贵戚里,取索供卖。内中泛索,金合络绎。士庶买之,一裹十文,用小新荷叶包,糁以麝香,红小索儿系之。卖者虽多,不及李和一色拣银皮子嫩者货之。
这里的“鸡头”。当指鸡头米,即新鲜芡实。芡实是一种多年生睡莲科水生植物,多生于池塘或湖泊沿岸浅水之中,夏季开花,初秋结实。从鲜鸡头中剥出的鸡头肉鲜嫩可口,可生食,也可煮食,有健脾益肾之功效。因果实呈圆球形,尖端突起,状如鸡头,故名。此果品在宋代声名显赫,吴自牧《梦粱录》卷十八“物产・果之品”有关于“鸡头”的介绍,苏辙《栾城集》卷五之《西湖二咏》,包括《观捕鱼》和《食鸡头》二则;而欧阳修的《初食鸡头有感》和陆游的《建州绝无芡,意颇思之,戏作》,同样对此果品念念不忘。如此说来,以卖鸡头出名的李和家,“岂不也就是一爿鲜果铺么?”
这位汴京城里卖鲜果的小老板,并无特殊功业,本该早被湮没在历史长河中;没曾想到,就因为陆游的一则小文,此君竟流芳千古。“生识前辈,年登耄期,所记所闻,殊可观也”的《老学庵笔记》,其卷二有这么一则记载:
故都李和炒栗,名闻四方。他人百计效之,终不可及。绍兴中,陈福公及钱上阁恺出使虏庭,
至燕山,忽有两人持炒栗各十裹来献,三节人亦人得一裹,自赞曰:“李和儿也。”挥涕而去。
对于曾歌吟过“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的诗人陆游来说,记录这则凄婉的故事,自然是寄托遥深。至于后世无数读书人,只要稍有正义感及历史常识,很少不被李和儿之递送南宋使臣炒栗子,以及“挥泪而去”的身影所震撼。至此,炒栗子已上升为一种文化符号,代表了某种不便言说或无须明言的“故国之思”。
二、考辨与文章
要说借吟咏食物来表达“故国之思”,最让我牵挂的,莫过于“清初三大家”――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很可惜,在他们的集子中,我没发现糖炒栗子的“靓影”。反倒是乾嘉年间的赵翼和郝懿行,在各自的笔记中,谈及那流寓燕京的李和以及糖炒栗子。当然,不用说,入口处都是陆游的《老学庵笔记》。
作为诗人,赵翼(字云崧,号瓯北,1727-1814)与袁枚、蒋士铨齐名,合称“乾隆三大家”。除了论诗重“性灵”(参见《瓯北诗话》),曾留下“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数百年”(《论诗》)这样的千古名句,赵翼还是一个重要的史学家,其《廿二史札记》至今仍常被学界引用。至于作者“日夕惟手一编,有所得,辄札记别纸,积久遂得四十余卷”㈣的《陔余丛考》,前十五卷纵论经义史籍,按传统的思路,应是重中之重;可我偏偏更喜欢三十至四十三卷的杂考,因其辨识名物制度、称谓礼俗、语言文字等,对于我们理解古代中国的社会生活及风尚,大有俾益。就以卷三十三的“京师炒栗”则为例:
今京师炒栗最佳,四方皆不能及。按宋人小说,汴京李和炒栗名闻四方,绍兴中陈长卿及钱恺使金,至燕山,忽有人持炒栗十枚来献,自白日,汴京李和儿也,挥涕而去。盖金破汴后流转于燕,仍以炒栗世其业耳,然则今京师炒栗是其遗法耶?
这里所说的“宋人小说”,毫无疑义,应该就是陆游的《老学庵笔记》。大概是史家而又兼诗人的缘故,赵翼的考证,小处不够谨慎,误“十裹”为“十枚”,未免贻笑大方。除了考辨不精,还有过度阐释的嫌疑――想象今天北京的炒栗法就是宋人李和所传,实在太大胆了。因为,糖炒栗子的香味遍及大江南北,各地的制作方式大同小异,怎么能证明李氏炒栗法“千年一线”呢?在我看来,此等民间工艺,无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无法找到真正的原创者;即便那汴京城里“炒栗最佳”的李和,也没有“专利权”。
比起赵翼的挥洒才情、驰骋想像,我更喜欢郝懿行(字恂九,号兰皋,1757-1825)的笃实与诚挚。作为有清一代的著名学者,郝懿行著述甚丰,计有三十余种,均收在《郝氏遗书》中。除代表作《尔雅义疏》外,更有闲涉物情的《燕子春秋》、《蜂衙小记》、《记海错》、《宝训》等杂著。并非空谈性理,也不将眼光局限于书斋,郝兰皋学问驳杂,趣味广泛,这点很对周作人的口味――“清代北方学者我于傅青主外最佩服郝君,他的学术思想仿佛与颜之推、贾思勰有点近似,切实而宽博,这是我所喜欢的一个境界也。”
正是这种打心眼里的喜欢,使得周作人在1935年,连续写了三篇谈论郝懿行的文章。先是1935年3月13日撰《(食味杂咏)注》,评论东墅老人嘉善谢庸的撰述:“东墅老人对于土物之知识丰富实在可佩服,可惜以诗为主,因诗写注,终有所限制,假如专作笔记,像郝兰皋的《记海错》那样,一定是很有可观的。”后又有1935年11月21日所撰《郝氏说(诗)》,介绍郝懿行和夫人王照圆合撰《诗问》、《诗说》,称赞其“体察物理人情”,“训诂名物亦多新意”。同年12月24日,周作人又撰《(记海错)》一文,提及诸多记载地方物产的好书,特别强调:“至于个人撰述之作,我最喜欢郝懿行的《记海错》。”与诸多乾嘉学者埋头考辨经史不同,郝懿行还旁及各种地方性知识以及人情物理。正是有感于孔门多识之学殆成绝响,郝懿行撰写了贴近日常生活、体现自家“游子思乡”情怀,而又可以“资考证”的《记海错》;1181至于《蜂衙小记》的“小引”,挥洒自如,情趣盎然,更是值得专门引证:“昔人遇鸟啼花落,欣然有会于心。余萧斋岑寂,闲涉物情,偶然会意,率尔操觚,不堪持赠,聊以自娱,作《蜂衙小 记》十五则。”
有了这么多铺垫,回过头来看郝懿行《晒书堂笔录》卷四中的“炒栗”则,当不难明白其好处:栗生啖之益人,而新者微觉寡味,干取食之则味佳矣,苏子由服栗法亦是取其极干者耳。然市肆皆传炒栗法。余幼时自塾晚归,闻街头唤炒栗声,舌本流津。买之盈袖,恣意咀嚼。其栗殊小而壳薄,中实充满,炒用糖膏(俗名糖稀)则壳极柔脆,手微剥之,壳肉易离而皮膜不粘,意甚快也。及来京师,见市肆门外置柴锅,一人向火,一人坐高兀子,操长柄铁勺频搅之令匀遍。其栗稍大,而炒制之法,和以濡糖,藉以粗沙,亦如余幼时所见,而甜美过之。都市衙鬻,相染成风,盘间称佳味矣。偶读《老学庵笔记》二言,故都李和炒栗明闻天下,他人百计效之,终不可及。绍兴中,陈福公及钱上阁出使虏庭,至燕山,忽有两人持炒栗十裹来献,三节人亦人得一裹,自赞曰:“李和儿也。”挥涕而去。惜其法竟不传,放翁虽著记而不能究言其详也。
与赵翼之断言京师里的炒栗就是李和遗法相反,对博物有浓烈兴趣的郝懿行,却在“惜其法竞不传”。正如前面谈及的,将李和视为糖炒栗子的祖师爷,相信其掌握某种秘诀,这思路在我看来大有问题。争论此“炒栗遗法”到底是湮没无闻了呢,还是已被发扬光大,其实没有多大意义。还是周作人的评述精彩:
郝君所说更有风致,叙述炒栗子处极细腻可喜,盖由于对名物自有兴味,非他人所可及,唯与放翁原来的感情却不相接触,无异于赵云松也。
周君说的没错,“郝君的是有情趣的人,学者而兼有诗人的意味,故所记特别有意思,如写炒栗子之特色,炒时的情状,均简明可喜”。而我更看好的是,一个严谨的学者,竟有如此情致,在考辨名物时,敢将笔墨荡开去,穿插自家的生活记忆――“余幼时自塾晚归,闻街头唤炒栗声”云云,实在妙不可言。
至于周作人所说的,赵、郝二君之谈论《老学庵笔记》,全然没有失去家国的悲愤与隐痛。故与陆游原话宗旨不合,这确实是个问题:可这更多地属于时代风气――并非每个读书人都能从糖炒栗子的遥远记忆中,体悟放翁那念兹在兹的“故国之思”。
三、伤心最是李和儿
真是“说到曹操。曹操就到”,仅仅两年后,五四的代表人物周作人(原名魁寿,号启明、知堂等,1885-1967)便面临如何“与放翁原来的感情相接触”的难题――那原本让人垂涎三尺的糖炒栗子,如今竟变得浑身是刺,搅得人辗转反侧,坐卧不宁。
1937年3月30日,周作人撰《(老学庵笔记)》,开篇即语带调侃:“吾乡陆放翁近来似乎很交时运,大有追赠国防诗人头衔的光荣。”具体论述时,启明先生承认“笔记中有最有意义也最为人所知的一则,即关于李和儿的炒栗子的事”,并引《放翁题跋》卷三《跋吕侍讲岁时杂记》,称:“读此可知在炒栗中自有故宫禾黍之思,后之读者安于北朝与安于江左相同,便自然不能觉得了。”其实,没必要绕这么大的弯子,翻开《老学庵笔记》,此类黍离之思比比皆是。暂时置身度外的周作人,一针见血地指出,清儒的考辨虽精巧,但放过了作者压在纸背的心情,殊为可惜。体会陆游的心境不容易,追摹乃至实践,那就更难了。周作人没想到的是,这“知行合一”的考验,竟很快就落到了他的头上。
“”后,名教授周作人没有随北大南迁,而是选择了“苦住”北平,不能不让人捏一大把汗。此后,一直到1938年2月9日,周氏公开出席日本《大阪每日新闻》社召开的“更生中国文化建设座谈会”,标志着其正式附逆,这中间的半年多时间里,敌我双方都在努力争取。而周作人的内心深处,更是翻江倒海。就在此天人交战之际,10月11日,周作人写下这么一首打油诗:
燕山柳色太凄迷,话到家园一泪垂。
长向行人供炒栗。伤心最是李和儿。
诗后有同年12月11日的自注:“一月前食炒栗,忆《老学庵笔记》中李和儿事,偶作绝句,已忘之矣,今日忽记起,因即录出。”二十天后,周作人意犹未尽,重写一绝,目的是“怀吾乡放翁也”:
家祭年年总是虚,乃翁心愿竟何如。
故园未毁不归去,怕出偏门过鲁墟。
后面照样有注:“先祖妣孙太君家在偏门外,与快阁比邻,蒋太君家鲁墟,即放翁诗所云‘轻帆过鲁墟’者是也。”这里的怕过鲁墟,大概是怕见那位念念不忘光复的陆放翁吧?
身为“标志性人物”,在炮火纷飞的年代,周作人其实没有多少回旋的余地;一旦失足落水,更是很难重新上岸。以启明先生之聪明才智,当然明白其“附逆”给抗战军民造成的打击与伤害。1939年4月28日,借撰文纪念亡友钱玄同,周作人引余澹心编《东山谈苑》,称倪元镇为张士信所窘辱,绝口不谈,或问之,答曰:一说便俗――“这件事我向来很是佩服,下现今无论关于公私的事有所声说,都不免于俗。”1940年5月29日,周作人撰《辩解》一文,重引《东山谈苑》,还是那句“一说便俗”,称回想以前读过的古文,明白辩解未必有什么益处。之所以再三声明“不辩解”,实则还是想辩解,只不过自觉理亏,担心辩解无效反落笑柄而已;尤其是刻意披露那两首包含内心隐痛的打油诗,更看得出是在努力地洗刷自己。
1940年3月20日,周作人撰《炒栗子》,刊同年6月《中和月刊》1卷6号,后收入《药味集》中。此文在立意以及史料排比上,跟三年前所撰《(老学庵笔记)》互有同异――最大的区别在于,作者在文章末尾巧妙地引入上述那两首表现故国之思的打油诗。又过了四年,也就是1944年10月,在《杂志》14卷1期上,周作人发表《苦茶庵打油诗》,共收入其撰于1937年11月至1944年10月的打油诗24首,打头阵的,正是这“伤心最是李和儿”!此类“述怀”,私下吟咏是一回事,公开发表又是另一回事;不只刊于杂志,还收入《立春以前》,可见周作人确实希望此中心迹能“广为人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