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幼儿园大班试卷

幼儿园大班试卷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幼儿园大班试卷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幼儿园大班试卷范文第1篇

一、对具有不良行为习惯学生教育的思考

1.对待学生的不良行为,不要光说“你不可以....”、“你不要....”等禁止的话,而是在禁止的同时,先弄清学生这样做的原因,学生这样做的后果及该怎样做,如批评学生“不要捉弄同学”的同时,告诉他捉弄同学会引起同学的不满,激化两人之间的矛盾,如果是想和同学玩,可以邀请他一起玩。

2.不要把时间浪费在“我已经跟你讲过多少次”、“你为什又去...”等指责上,要和学生一起讨论他该怎样做才对。

3.要准确识别学生不守纪律的原因,对一些想以“引人注意”为目的的行为,采用“不理睬”策略是有效的,但不是所有不守纪律行为都是为了“引人注意”,有些行为若采用“不理睬”策略,就等于默许学生不守纪律的行为。

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就应对学生的不良行为仔细观察分析,寻找症结所在,改变策略,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改掉那些坏毛病,逐渐提高自我约束能力,为今后的健康成长奠定基础。

二、对培养学生行为习惯实践的思考

在教学中,我经常习惯把学生作业中的错误直接告诉他们,学生对纠正的错误印象不深。再有,学生遇到自己不懂的问题一提出来,我就直接告诉他们结果,这样,学生渐渐形成了遇到问题不愿动脑筋,习惯于题目一读过就去问老师,在他们看来,如果不会做的题来问老师,老师肯定会帮着解决,造成学生不肯动脑筋,以后遇到类似的问题仍然不能解决。经过反思,我认为以前采取的方法不恰当,后来我就试着在他们遇到难题时不直接告诉答案,而是让他们自己去想。刚开始学生没有耐心,读上一遍就不想动脑了,我就鼓励他们多读几遍,给予一点提示,他们还是能做出来,这时我就表扬他们“只要你认真读题,肯动脑筋,一定行”。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现在学生遇到难题,自己动脑想了,大部分都能自己解决。

有些学生特别害怕考试,即使题不难,他们也会担心,总是考不好。其原因是拿到试题连题目要求都没看清,就急忙答题,懒地思考,会答的题也出错。成绩不高也影响他们的情绪。长此以往形成了怕考心理。对这样的学生,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对提高他们的成绩是非常重要的。我教过的一个学生,平时感觉学得还可以,一连几次考试成绩很差,有一次期末英语考了30来分。我仔细分析了他的卷面,太不认真了,试卷很乱,字母写的不清。我找到他,又给了他一份试卷,告诉他这份题很简单,比他学习差的同学都考了80多分,你现在只要认真看清题,把字母写规范,考100分都不成问题。并且答应他按现在的考试成绩填成绩单。结果他考了90分。我按照承诺给他填上了第二次考试成绩。后来他不再担心了考试,因为他有了自信心,认为自己能行。

总之,我们觉得学生各有所长,对习惯差的学生,不能总是训斥,学生做的好要及时表扬,才能使学生有一个愉快的心情去面对学习,去克服不良习惯。

三、对幼小过渡时期学生行为养成的思考

在学生接受社会教育的过程中,有几个重要的衔接时期。从幼儿园进入小学便是其中之一,而且这一衔接过程一直以来都令家长和教师关注,所以幼儿园大班的下学期就成为家长们和老师帮助学生做好进入小学准备的最佳时期。“多教学生一些拼音、汉字、算术,多让学生做一些这类的练习,这样进了小学,学习就会轻松些”,这是在大班老师给多数家长的建议。 这些真的就是幼小衔接中最重要的内容吗?

无论是从实践还是从理论上讲,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我观察到,有些幼儿园学了大量汉字、算术技能的学生,上小学后表现出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学习习惯不好,虽然在一年级前期学生表现不错,往往越往后,学生的表现就出现一种下滑的趋势。从理论上讲,道理很简单,因为让学生重复学习一样东西,往往会让学生失去兴趣。

到底什么对学生入小学更为重要呢?我认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我服务的能力以及初步的人际交往能力,是幼儿顺利从幼儿园转变到小学,顺利适应小学的四大关键因素。

1.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代表了学生对学习的主动性,也就是对学习的兴趣,这取决于两点,一个就是不能给予学生太多的压力,不能强迫性的灌输,另一点就是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给予学生足够的鼓励和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成功体验,采用游戏的方式,掌握相关的知识技能,很容易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成就感。

2.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自我控制的能力,一定时间的注意力,自觉收拾书本、文具的习惯,先学习后游戏的规则。其中注意力的培养非常重要,很多优秀学生的一个基本特征是注意力。平常多和学生进行一些需要一定注意力和控制力的游戏,比如棋类游戏等。

幼儿园大班试卷范文第2篇

无论是国外的大学,还是中国的名校,都越来越看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自主学习能力的基础,是孩子学习的主动性。而学习的主动性需要从幼儿时期就开始培养。这是因为,对幼儿来说,每个行为都是学习的一部分,他的一举一动,都是与生俱来、由内而外的主动探索。家长只有了解幼儿成长规律,捕捉并把握幼儿的各种学习敏感期,才能培养出勤学好问、勇于创新的孩子。

在生活中培养孩子学数学的主动性

(齐先生,34岁,中学物理教师)

生活中,时时处处都离不开数学知识,因此,我一直比较重视培养我儿子卫卫的“数学细胞”。

卫卫还是婴儿的时候,我不会唱儿歌,就经常抱着他一边走一边数数。我买了许多经典的数学玩具,比如串珠、分数模型、有凸凹感数字的积木等。玩这些玩具长大的卫卫,在3岁的时候忽然对扑克牌产生了浓厚兴趣。

他寻找不同花色的“7”,用小手指着牌面上的红桃或方块图案数着个数。我趁机启发他:“这是7,数数看,1、2、3、4、5、6、7!”卫卫像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一样高声叫:“7!我找到了7!”

接下来的几周,他乐此不疲地重复这个游戏。奶奶报出一个数字,他找出相应的四张牌;去小区遛弯,他指着车牌号码朗读。

后来,他又对门牌号产生了兴趣,认为“101室和102室”的上面应该是“103室和104室”。当他跑到二楼发现门牌上写着“201室和202室”的时候,就很好奇。我告诉他:“第一个数字表示楼层,到几楼就是几零一、几零二。”他摇头表示不懂。接连一周他一直琢磨这个问题,并用他的“逻辑推理”进行思考。妻子认为这是孩子逻辑思维发展的表现,借此启发他:“你观察一下,我们楼每层有几户人家呢?”儿子说:“两户。”

妻子说:“假如有三户的话,就是101、102、103……假如有四户的话,就是101、102、103、104……”

儿子一下子懂了,说:“我明白了,假如有五户的话,就是101、102、103、104、105……”

妻子的方法更加科学,她让我意识到孩子有自己看待数字的逻辑。当孩子反复询问一个数学问题,而大人总解释不清楚时,不妨询问、学习并套用孩子的逻辑,教他“以此类推”的办法。

比如,我家住在12楼,儿子洗澡的时候常问:“水流到哪里去了?”我笼统地说:“阴沟、地下、底楼。”他不能理解,不断追问。我思索一阵,套用他的逻辑说:“水流到11楼,11楼到10楼,10楼到9楼……1楼到地下车库,车库管道到地下河。”儿子满意这个答案,跟家人复述几遍之后又讲给小朋友们听。

这个“对数字排列特别敏感”的时期,持续了大半年。到幼儿园中班时,卫卫了解并掌握了数的序列,能自己进行数学推理。加减法的学习对他来说毫不费力。在乘、除法的学习上,我使用“实物教学”的方法,稳扎稳打,帮助儿子把数学的逻辑关系搞得清清楚楚。

我刻意在游戏中让卫卫进行“数学操作”,培养他更高级的数学观念。比如,卫卫清点玩具数目或归类收纳时,我要他分组,问他:“每一组玩具数目一样吗?”“能不能做到平均分?”卫卫经常给家人分桔瓣、分零食,做不到平均分时我就趁机教他“除法”和“余数”的概念。

上幼儿园大班后,卫卫对生活中的乘除法越来越上瘾,“自创”了许多游戏。比如,他知道自己走20步是10米,便根据自己走多少步来推算家门口离物业办公室的距离,以及幼儿园离家的距离等。老师在幼儿园发饼干,他会主动计算每个人得几块、最终余几块……

伴随着对数字的兴趣,卫卫又瞄上了货币和理财。他曾拿着一张10元纸币和一张5元纸币,笃定地告诉我:“我手里有两块钱!”我猜卫卫只对“同质量的数量”有概念,对纸币的抽象概念没有认识。于是,我去银行兑换新钞,让卫卫“抓握、触摸、感觉”人民币各种面额纸币上的隐形数字,告诉他“这不是普通的纸片,而是具有不同意义的纸币”。买东西时,我们让卫卫算账找钱。这样,他不但能熟练地操作加减法,也对纸币所代表的数字渐渐有了感觉。

到五六岁时,卫卫像大多数同龄孩子一样对“无限”产生了兴趣。他常问:“9999是不是最大?”“比999万更大的数字还有吗?”……这些问题表明他在进行“1―10―100―1000―无限大”的推理与比较。我趁机告诉他有关序列和极限的概念……

上小学后,卫卫的数学成绩非常好,老师说他能自发地从学过的知识推演出未知的知识,在计算方法上搞“创新”。比如,一年级刚开学时,小朋友们在学“3+7=10”的时候,卫卫自己就琢磨出了“30+70=100”。他得意地说:“3个1加上7个1等于10,3个10加上7个10就等于10个10。10、20、30……100。”他扳着手指头,将10个10等于100算了出来。后来,他经常主动挑战练习册和试卷上的“聪明题”,乐此不疲。小学五年级时,他被老师选进“奥数队”,在希望杯奥数赛上获得铜奖。

当然,我们不希望卫卫偏科,而是要在文科理科、数学语文之间架起桥梁。我们看重“实用”数学――与奉献社会、造福人类相联系。

比如,儿子上小学五年级时,我在“某生化”股票10元左右的时候以卫卫的名义买了100股。看K线图时,让卫卫算算自己持股的市值是多少、赔了还是赚了、利润应如何投资。我告诉他,科技类股票的资金可以帮助企业投入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发展环保健康的高端技术。通过学校开展的实践和家庭的投资活动,我们在卫卫的心田早早埋下了“价值投资、回报社会、造福人类”的种子。

培养孩子学习主动性关键在父母

(周女士,33岁,早教机构管理者)

婆婆退休前是小学特级教师,迫不及待地想把肚子里的“墨水”倒给孙子。我是一家教育机构在本市的业务主管,对幼儿教育的“小学化”很反感。我将儿子送入注重生活教育的私立幼儿园,告诉婆婆孩子在幼儿期间应该学习跟小朋友相处、在游戏里发展兴趣。

婆婆抱怨说:“小孩不学认字和识数,天天疯玩,将来跟不上怎么办?好的私立小学的招生试题,都是一年级的卷子啊,你这不是害孩子吗?”

婆婆给孙子偷偷报了5个兴趣班。每天放学之后去学一节课才回家。我下班很晚,经常加班,迟迟没有发觉。直到有一天,我和儿子过马路时看到一个红白相间的防撞栏。儿子三步一回头地说:“这个防撞栏是圆锥形的。圆锥,下面是一个圆,上面是尖尖的。”我这才知道他在兴趣班里学了几何形状。回到家,我和婆婆辩论了一番,引用某外国家长因为孩子过早认识字母而状告幼儿园的新闻,向婆婆表明立场。婆婆很反对,说我好高骛远,不合国情。

看到我们教育意见不统一,我老公出面协调。他一针见血地说:“上何种幼儿园、上不上兴趣班、要不要学小学知识,这都是表面;问题的症结是咱要看哪一种教育形式能够激发孩子学习的主动性,让他爱上学习、自发学习并且快快乐乐地去探索!”

老公亲自出马,陪儿子参加了一周的“兴趣班”。据他判断,有些兴趣班在培养孩子的兴趣,有些则是机械地灌输,是填鸭式的教育。最终他帮儿子退掉了3个班,并建议我花更多的时间陪儿子学习。他说:“你总批判爸妈的教育方式。你干吗不示范一下,如何调动儿子的学习主动性呢?”

说来惭愧,我的确有点儿光说不练、不接地气。于是,我调整工作时间,每周抽出两个晚上和一个全天来陪儿子。一家人约定,以我为主导,公婆在旁边观摩学习,不插手、不多嘴。

我让儿子列出他最想做、最好奇的事情,然后根据这些兴趣来设计“生活课程”。比如,儿子想体验交警“开罚单”。我们陪他带着相机去给小区外路上违规停放的车辆拍照。之后,我教儿子用电脑制作罚单的模板。打印出来后,他将抄下的车牌号码一个个填上去。当我们带着“自制罚单”去贴时,很多车都开走了。不过,儿子自始至终忙得不亦乐乎,认数字基本没有问题,而且操作电脑的能力也不知不觉提高了,后来甚至整天吵着要玩Excel(一种制作表格的软件)。

再比如,大都市里的孩子对季节越来越不敏感。儿子说:“要春游了,我感到春天来了;吃螃蟹的时候我知道秋天到了;商场里摆了圣诞树,表示冬天来了……”于是我带儿子去“寻找季节”――我给他朗读有关季节的绘本和散文,带他在散步的时候搜集植物标本,做成“四季书”,配上手写的小诗。我周六开车带家人去郊外玩,让儿子嗅到春天泥土的味道、听挥扇乘凉的老人讲故事、看秋天红叶的美丽、享受冬日和煦的暖阳……这个过程,孩子乐在其中,产生了对自然、生物的兴趣,也提高了对语文之美的感悟,并不知不觉中认识了许多汉字。

看到我的“示范”取得成效,婆婆也开窍了。她不再拘泥于“幼升小”的大纲,开始注重教育的趣味性、发散性与实用性。我不在家的时候,她不再填鸭式地灌输,或强迫孩子死记硬背,而是使用网络上的一些优质资源,比如BBC的纪录片等,来启发孙子对各种知识的兴趣。

公公退休后,在郊外开垦了一小片荒地。老两口种植、浇灌的时候,经常会带上孙子,让他拍照做“生物书”,然后带他百度搜索相关知识,给照片配上说明性文字……这种教育方式越来越接近于我的教育理念:寓教于乐,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不知不觉中,儿子对写字产生了兴趣,对自然和气候变化更为敏感,对美的事物也有了欣赏的能力。

现在,我们婆媳的教育理念趋于统一。我更能体会婆婆对“幼升小”的未雨绸缪,婆婆也能理解我对“拔苗助长”的担忧之心。

像我家这种以爷爷奶奶为带娃主力军的家庭,一定不在少数。老一代人特别重视“学知识”,对孙辈进行填鸭式教育。这就需要年轻的父母来做家庭教育的“主心骨”,给老人灌输科学的理念,并向老人“示范”如何寓教于乐,培养孩子学习的主动性。

总之,把孩子的学习丢给兴趣班或老人,都是极为不妥的。作为父母,无论工作多忙,都应参与到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示范并引领孩子主动学习。

“如何学”比“学了什么”更加重要

(孙园长,幼儿园特级教师)

教育部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幼儿学习能力的整合提升”是一个重要部分。唯有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避免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才能让孩子在进入小学之后持续抱有对学习的主动性。

对广大家长来说,应该从关注“孩子学到什么”转变为“幼儿如何学”,从关注“眼见的结果”转变为“学习的过程”。具体实践,可从以下几方面来操作。

首先,发掘天赋的敏感期,让学习的本能得到充分发展。

所谓敏感期,是孩子在某一阶段内,专心地吸收环境中某类事物的特质,并且不断重复进行实践。家长不难发现孩子在某方面的强烈学习欲望,代表着与生俱来的天赋。在《捕捉儿童敏感期》一书中,作者孙瑞雪写道:“我相信人类所有智行的活动,一定储存在人的集体遗传基因里,在人成长的过程中,在合适的时间,它们会一部分一部分地展现出来,成为孩子对自己的发现和兴趣。这种来自生命内在的动力,比外在的强制要有效和有趣得多。强制实在是愚蠢的办法。”

案例中的齐先生,趁着儿子的数学敏感期,较系统地启发孩子对数字的理解与运算,并且将数学与实际生活、回报社会联系起来。这种做法值得借鉴。案例中的周女士,用“亲身示范”的方式来消除两代人教育理念的差异,也值得广大隔代教养家庭借鉴。一般来说,父母总比祖辈更能捕捉孩子的学习敏感期,更能想出创造性的学习方法,所以父母才是营造家庭学习气氛的带头人,是家庭教育的主心骨。

其次,善于解读、善于提问,创造探究性的环境来满足孩子的求知需求。

几乎每个孩子都有“发呆、异想天开、盯着一件小事追问不停”等经历。孩子看到小蜈蚣、西瓜虫、毛毛虫、小蚂蚁的时候,很容易被这些事物吸引,热烈地进行讨论。家长应肯定孩子的求知欲,尽量为孩子创造求知的条件。若不知道答案或细节,可带孩子通过查阅书籍或上网等方式来解决。案例中的周女士,带孩子做“四季书”“生物书”,带孩子做“小报”“诗集”“画册”等,都能启发孩子对自然与文字的兴趣,让孩子增长知识并提高动手能力。

幼儿园大班试卷范文第3篇

亲子关系是人生中重要的关系,但是,亲子关系的问题困扰着许多的父母。他们经常感到无法与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从而影响到亲子的和谐。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父母如何与孩子架设桥梁,进行有效的沟通。

当我们有了孩子之后,总在说着要把孩子教育好,让他们健康快乐的成长。可是后来,我们做父母的发现,随着孩子的成长,他们越来越不愿与我们说话了,沟通交流也越来越难了,那么,作为父母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架设起有效沟通的桥梁呢?

一、尊重孩子,学习倾听孩子的心声

每个孩子,从牙牙学语到长大成人,都是一个个独立而特别的个体。他们对生活、对世界有着自己的眼光和见解。有着自己看世界的角度。常常会说出一些让父母大吃一惊,甚至匪夷所思的话语。而父母遇到这样的一些情况,总是以孩子还小,他们的想法“不靠谱”、“不成熟”、“太天真”、“太幼稚”这样的言论来否定孩子,不尊重孩子的想法和感受,甚至嘲笑、指责孩子的行为。久而久之,孩子发现自己生活没有选择权、发言权,他就会认为自己的观点不重要,觉得父母也不理解自己,尊重自己、认同自己,“自己怎么做都不对”,渐渐的,孩子就会建立起一种心理防御机制,再也不愿意表达自己的观点,拒绝与自己的父母沟通,有什么话也不愿意和父母说。

曾经遇到一个案例,在期中考试的时候,一个六年级的孩子不愿意来参加考试,原因是考试前一天,数学老师打电话告诉孩子的妈妈,期中考前一天摸底测试,孩子数学没考及格,孩子回到家,妈妈就问“是不是考试不及格”,孩子说:“是的”,孩子话没说完,一听到孩子真的没及格,妈妈就说:“我起早贪黑的带你,你怎么没考及格,你最近是不是上课不听讲?”说着按捺不住劈头盖脸的打了孩子一顿,而且脸也被打出血。于是,第二天,孩子怎么都不起床参加期中考试。后来,才了解到,摸底考试那天孩子拉肚子,试卷没做完,所以没有考及格。这个孩子的妈妈没有尊重孩子,听到孩子考试不及格,也不调查清楚背后的原因,就主观武断的认为“他考试不及格就是学习不用心造成的”,粗暴地打断孩子的话,没有尊重孩子,更没有认真倾听孩子,所以才有了孩子不愿意参加期中考试这一幕。

这样相类似的场景常常发生在父母与孩子沟通之间,有的时候父母没能管理好自己的情绪,用臆想和推测来判定孩子的行为,或是空洞的说教,上纲上线的小题大做……这些往往会造成亲子沟通的障碍,渐渐的孩子会对父母关上“心门”,“不理不睬,”甚至心怀埋怨。

因此,我们在与孩子进行有效沟通时,首先,要做到尊重,尊重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与孩子保持平等的关系,用心来倾听孩子的心声,鼓励孩子说出自己内心的想法和感受,与孩子站在一起分析问题,商量解决问题的对策,而不是与问题站在一起打败孩子。这样的沟通,才会让爱流动,让孩子感受来自父母的力量,感受到来自父母的尊重和关爱,增进亲子之间的关系。

亲子沟通中父母要究竟要如何倾听孩子的心声呢?首先,我们要耐心、用心地倾听孩子,不随意打断孩子的话,无论孩子说什么,不给予道德评判,尊重孩子的感受和想法。我们的语言要避免评判、比较、命令、和指责这些被异化的沟通方式。这些方式容易导致孩子觉得自己的意见和想法被否定,从而不愿意敞开心扉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例如,上面的事例,如果孩子的妈妈听到孩子考试不及格,不做评判,继续让孩子把话说完,就不会导致沟通中断。其次,可以用肢体语言、眼神交流等与孩子沟通。例如,对幼小的孩子可以蹲下来,看着他们的眼睛说话,这样,肢体语言的改变,能让孩子感受到被尊重,被重视。最后,父母在倾听的过程中,要积极回应孩子的说话内容。例如,孩子说完考试的情况之后,可以回应,“原来是这样呀,考试中的意外情况谁也无法避免,但是,你已经尽力了,妈妈理解你的” 。

二、积极共情,理解孩子的需要

心理学的共情指的是一种能深入他人主观世界,了解其感受的能力。共情是指在与他人交流时,能进入到对方的精神境界,感受到对方的内心世界,能体会对方的感受,理解对方的意图,并对对方的感情作出恰当的反应。对他人情绪、情感具备感受力和理解力。就是我们常说的“将心比心”。

共情也有利于信任关系的建立,在共情中父母降低了自己的年龄,走进了孩子的世界,感受孩子的喜怒哀乐,关注到了孩子的心理感受,满足了孩子的心理需求,让孩子有足够的安全感,给孩子足够的信赖感。让孩子感受到被尊重、被关注、被认同、被相信、被心赏,让孩子内心接收你,愿意告诉你所有的话。关系好了,什么话都好说,在共情的基础上,再和孩子讨论错在哪里,犯错的原因,怎么改正,就容易解决问题了。共情,就是在践行人比事重要,关系比问题重要。

用否定、拒绝、建议、提问、过分同情、逻辑分析等态度来否定孩子的感受,是不可取的。主动倾听并接纳孩子的感受,与孩子产生共情,站在孩子的立场,理解他们,才是沟通的良好开端。

长久以来,我们做家长的太善于“说教”了,太着急“说教”了。当孩子有情绪时,父母们往往过于相信自己的感受,而不是孩子的感受。总想着沟通,其实是执着于问题的解决,执着于结果,是说服,是控制,是包办,只关注于自己的感受,急着表达自己的感受,没有倾听、理解、尊重孩子的感受。我们一起来看下面两段对话:

孩子:“妈妈,我不想穿这件红色的衣服。”

妈妈:“不会吧,这件衣服多好看啊!”

孩子:“我就是不喜欢这件衣服!”

妈妈:“我很喜欢这件衣服,你穿红色的衣服多有精神!”

孩子:“我就是不喜欢这件衣服,我不喜欢红色。你为什么要买给我?”

妈妈:“你真没良心,我花钱买衣服给你,你还挑三拣四的,我以后再也不买衣服给你了?”

当孩子说他不喜欢这件衣服并没有去了解孩子的感受是什么,为什么产生这样的感受?而是急于表达妈妈自己的感受,这样的沟通开端自然不会取得好的沟通效果。很多家长都期望与孩子取得良好的沟通,其实沟通不是技巧,不是方法,而是能力,爱的能力。

多去接纳孩子少问为什么。当孩子表达他的想法或者感受时,父母要多去接纳孩子的感受,理解孩子的感受,而不是总是问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会那样?因为对于孩子来说,他的感受有时不能用语言来叙述。父母可以用语言引导孩子说出自己的情绪感受,比如可以用:喜悦、开心、高兴……表达自己满足的情绪。用:害怕、担心、沮丧……表达需要没有得到满足的心情。

共情的主要目的是能感受和了解孩子的想法,尤其要让孩子知道父母了解他,愿意认真倾听他,而不是事事都要赞同孩子的想法。

细致表达您的回应和态度。父母不要简单地说“我理解你”,“我知道你的感受”,而要将问题细化,告诉孩子您知道他“今天写了很多作业一定很累”,他“被老师批评觉得很难过”,等等。

父母在与孩子共情时反应不能过于强烈或是冷淡,当孩子向我们叙述一些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或是感受时,我们的回应要有度,反应过度会给孩子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和负担;过于轻描淡写,会让孩子觉得父母不重视自己。只有在与孩子具体的沟通中慢慢实践,慢慢磨合,才能让沟通越来越顺畅。

三、接纳孩子,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爱。

父母的接纳,会奠定孩子一生的幸福!孩子是父母的精神的延伸,一个简单的动作、眼神,一句简单的话语都可以让孩子的心理成长起来。我们在不断的完善自己,摒弃自己不好的一面,只为在孩子面前展示一个好的榜样,我们在接受自己不足的时候,更要接受孩子,因为他在学习当中,我们的鼓励与赞扬是浇灌他成长的最佳营养物质。

接纳孩子就是让孩子感受到父母无条件的爱。父母爱孩子是爱孩子的全部,而不是只是某个部分。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长处,也有自己的短处,不论他优秀还是不足,不论他是闪亮还是暗淡,成功还是失败……我们要让孩子知道父母是永远爱他的,这就是“无条件的爱”。

很多孩子到了青春期,或者是大一点了,就不愿意和父母沟通。就是因为在平时的沟通中,只有当孩子表现得让父母满意,才能得到父母的肯定与赞美;而自己表现不好,就没脸见父母,害怕父母对自己的嘲笑打击和否定。“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渐渐的,父母这样的表现让孩子有种感觉,似乎父母不是真的爱他们,而是爱他们的“荣誉”、“成绩”“鲜花掌声”等外在的东西。因此,父母要学会对孩子表达自己对孩子“无条件的爱”。仅仅因为他是我们的孩子,不是因为“他考试得了第一名”“他是学霸”“他是三好学生”等原因。让孩子感受到,无论发生什么,他都是父母的孩子,父母对他的爱都不会改变。

我自己就曾亲身经历过这样的事情。读幼儿园大班的儿子参加幼儿园的“六一节”表演节目《皇帝的新衣》,被老师选中扮演“皇帝”,可是,他自己不愿意扮演“皇帝”,他要求扮演“士兵”。老师希望我能说服孩子扮演主角,毕竟这是一个难得表现自己、锻炼自己的好机会。我来到幼儿园,蹲下身,搂着儿子的肩膀说:“宝贝,这次表演活动是你自己的事,,你愿意扮演皇帝还是士兵呢?”儿子说:“我想扮演士兵,我不愿意扮演皇帝,可以吗?”虽然,我内心也很希望儿子能扮演皇帝,可还是忍住了说服他,让他按我的意志选择。无条件的接纳这个不愿意当“皇帝的士兵”。最后,我接纳了孩子的选择,并通过肢体动作和语言让孩子知道妈妈妈妈尊重他的选择,而且妈妈永远爱他,不会因为他“不扮演主角”这个选择就不再爱他,他也愿意什么事都跟妈妈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