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考作文红楼梦

高考作文红楼梦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高考作文红楼梦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高考作文红楼梦范文第1篇

一、排比与想象结合

但在这个社会里,我们可以成为驰骋沙场的军队指挥官,统兵百万与敌奋战,以享受胜利的荣光;我们可以成为一代商家富贾,为了扩大自己的财富而精心打算;我们可以成为一市之长,日夜为民操劳,体会公仆的艰辛;我们可以成为自由战士,为了家园,为了家园的和平而战……

――《三个社会》

网络本身就是一个虚幻的世界,老师、家长对此“深恶痛绝”,考生用热情洋溢的笔触,借助想象的力量,赞颂了网络非同寻常的功用,借以表明自己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排比与比喻结合

2004年湖北高考优秀作文《“成功”杯中学生辩论赛决赛――正方一辩致词》的最后一段是这样结束的:

没有一条鱼能离得开水,没有一朵花能离开枝头,没有一个人能离得了“明镜”――明镜是风,让我们展开双翅尽情翱翔;明镜是雨,让我们感受到大地的滋润;明镜是剑,让我们体验十年磨炼出的艰苦与欢悦!朋友行动吧!让我们拥有一面“明镜”,相信你的生活会更加美好!

文中把使人自省的“明镜”比喻成“风”“雨”“剑”,具体形象、新颖奇特,排比句式又使得感情真挚饱满、语意连贯延伸,既归纳了全篇,又给人赏心悦目之感。

三、排比与比拟结合

风对我耳语:“生命是我这样的轻盈岁月!”

雨对我歌唱:“生命是我这样的淋漓尽致!”

雷对我咆哮:“生命是如此的铿锵有力!”

电对我眨眼:“生命是如此的亮丽透明!”

――《生命的感悟》

“风”“雨”“雷”“电”,自然中的一切被赋予了人的情感。拟人的修辞又将抒情气氛表达得更加集中、强烈。排比句的运用增添了文章活力,多了一些厚重、少了一份凝滞,使作者对生命的感悟多了一份灵动的色彩。

四、排比与问句结合

排比本身就有增强文章语势的功用,兼以问句,气势贯通,不可遏抑,使得文章的感彩更加浓重,语意更加突出,起到引人注意,促人思考的奇效。

你会因喜爱北国皑皑白雪而对南国的椰树不屑一顾吗?你会因沉迷于江南的小桥流水、青瓦白墙而否定西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吗?你会介意林黛玉“使性子”而不看经典名著《红楼梦》吗?你会钟情流行音乐而厌烦沉闷之味吗? ――古希腊哲人曾说,人是感情的动物。因此,面对大千世界,感情上的亲疏远近、喜好憎恶往往会影响到对人、对事的看法,相信每个人的心中都会有架天平……

――《心中的天平》

再如,2004年重庆高考优秀作文《独上高楼》,文中三个问句三种情形,相继推出,句式简短,耐人寻味。

(李白)是黄沙漫天,北风吹雁中骑驴高歌的歌者吗?是以霓为裳,以虹为钩的海上钓客吗?是遍访青山绿水,且歌且行的游客吗?

五、排比与典故或诗文结合

排比中,倘若引用一些成语、谚语、典籍中的文句或名人语录等,语言简练,寓意深远,也就更容易得到阅卷老师的青睐。

在开遍的南山西畴,临清流而赋诗;在明月朗照的深山竹林,抚琴而长吟;在明月下你们独上西楼,抛开世俗的期许,吟哦着流水般清扬的诗句……

高考作文红楼梦范文第2篇

初识中学的选修课,是在欧美一些国家的电影大片中:一节课结束,铃声一响,刚才还在同一个教室上课的同学如鸟兽散,大家都抓起书包,以百米冲刺的速度飞道扬镳,各自奔向自己的下一个教室――旧的班级解体,新的班级诞生。这就是走班制,是西方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特别适用于选修课的教学。

在新课标的设置中,选修课作为对必修课程的一种有效补充,在内容上有着更深广的内涵和外延,我们可以看到,选修课内容包括五个版块,每个版块又可设置若干小项目,如“文化论著研读”版块,就又可设《红楼梦》专题,《史记》专题等等,可谓洋洋大观。可以想象,这样丰富的内容,必将会深远地影响到莘莘学子,在促进他们当下的提升之余还必将触发他们关于未来的种种灵感;在课程形式上,选修课给学生以选择的权利和空间,让学生可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己的实际情况以及对未来的设计挑选学习的内容,体现了对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尊重,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将极大的促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乃至学习活动中的创造性;另外,选修课的开设有助于打破当今仍然占据主流的僵化的“一切为了高考”的高中教学现状,给语文教学吹来清新的风。

但是,作为一名教学一线的高中语文教师,对于选修课的开设仍抱有许多的隐忧。其一:学校有可能不开,高二上学期,必修的五个模块结束,大量的时间被用来做高考专题复习,做模拟训练题。在诸多人的眼中,高考成绩就是唯一衡量标准。胜则皆大欢喜,败则前途堪忧,在这种对高考的畸形推崇大背景下,课表有选修课,但课堂上无选修课的情形是很有可能出现的。其二:开了,但选修变成必修,全班同学全都选同一内容,仍由同一语文老师授课。无选的主动,无学的快乐。这样的选修无论从教学内容或是教学形式上与必修无异,选修名存实亡。其三:开了,但缺乏与之相配套的考评及管理机制,选修课仍然围着高考作文章;特别是考评,仍然是以高考标准化试卷决定选修是否合格。学生上这样的选修,由于应试内容的相对加深和拓展,负担反而加重;而老师由于短期内备课量剧增,也是苦不堪言。

上述种种都将使选修课的美好初衷无法实现,而使新课改落于失败,这些是我们都不愿看到的。

当然,造就上述种种,有其原因。其一:学校硬件设施的缺乏。教室的不足、师资力量的匮乏都严重制约选修课的开设。其二:是考评标准和思想观念的问题。新课改虽好,但若不构成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力的,具有上级对下级工作成绩评价性质的如同高考一样的综合评价体系,而仍是当下的以高考成绩为主的评价体系,那么,无论是校长或是老师,甚至家长、学生都会嫌其多余,再加之当前的就业难,竞争形势惨烈的社会现状,新课改的流产也就不是什么奇怪的事了。

但我们也有美好的展望。其一:时代大势、世界大势已经逼着教学内容和形式均需有深刻的变化,要去朝着更加开放、更加民主、更加自由、更加人性化、更加重视人的素质素养而非仅看重一具文凭的空壳的方向发展,这是不以人的意志力量为转移的;其二:随着高中渡峰时段渐行渐远,人口高峰退潮后,各种教学资源都会出现一定的宽余――当然也需要政府的大力投入――就给选修课乃至新课改的广泛而真正的落实提供了空间;其三:我们相信,随着坚持不懈的宣传和卓有成效的甚至是强制性的推进,会有更多的人能够真正的准确的理解选修课的价值、理解新课改。渐变的良性发展最终会带来大家希望看到的结果。

高考作文红楼梦范文第3篇

一、论文题目:论《水浒传》中的血腥暴力描写及其文化内涵

二、开题报告内容

(一)选题背景

“血腥”,本词原指血液的腥臭气味,后来还用以形容战斗或屠杀的残酷。也可表示场面的惨烈。近几年由于翻拍名著的热潮一次次涌来,很多大家耳熟能详的作品都被翻拍成电视剧,其中就不乏像《水浒传》、《红楼梦》等这些四大名著。而其中对于新版《水浒传》翻拍过程中,对原著的极大还原,也使得

一部分人对电视剧中直观的血腥暴力场面产生了一阵阵热议。

《水浒传》里有不少凶杀场面的描写,甚至吃人肉,开人肉馒头店等等。我们《水浒传》的研究者,或熟视无睹,讳莫如深,或严厉谴责,“残暴”、“血腥”、“杀人魔王”。但是,这都不能解决问题。《水浒传》里的残暴、血腥描写是客观存在,回避不了。乱杀人,吃人肉对不对?当然不对,这是小学生都知道的。问题是为什么读者在读《水浒传》时并不觉得恐怖?

选择本题主要是想从历史、文化、人物、史实等几个方面对《水浒传》中血腥暴力描写的原因和目的进行研究,也通过多方研究,发掘其暴力美学的文化内涵和心理影响。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目前关于《水浒传》的研究在国内外有很多不同角度的解读,例如,《水浒》小说主要人物的象征意义,《水浒传》的女性意识,水浒中中的象征主意手法的运用,《水浒中》中的生命伦理意识,《水浒传》的各种主要人物分析,人名的寓意,所反映的宗教观、价值观,通过不同角度对作品的细节进行剖析等等。

关于《水浒传》中血腥暴力的研究并不是很多,但还是有一些值得借鉴的研究成果。例如:1990年第四期山西师大学报上名为《论<水浒传>的血腥气》一文中写到“小说在表现好汉们奋起抗争、铤而走险的时候,直接地、具体地描写了许多争打斗殴、杀人流血的场面,甚至不加掩饰地描写血淋淋的凶杀和吃人情景,造成了一种浓重的血腥气氛,所谓‘说时杀气侵人冷,讲处悲风透骨寒’第十回。《水浒传》所表现的这类场景,不仅一般人在现实生活中闻所未闻,即使在其他文艺作品中也绝无仅有,自然引起读者的注意。”还有《水浒争鸣》第九辑中认为“水浒英雄因暴决性格一怒而起的杀人行为,往往只是凭自己品行便判定对方有错对方该死,以自己为标准,随意裁断他人的性命,这种情况下的杀戮行为,往往不甚顾及,也不会在杀戮之前查询对方是否具有该死的恶行,这种杀戮行径,很多时候给人的感觉实在是草营人命。因此我们说,水浒英雄因性格自负及暴决而引起的杀戮行为,虽经种种消解,给我们带来的,更多的还是血腥味。”

学术界不少学者对《水浒传》所歌颂的梁山好汉形象提出了质疑,如大陆学者陈洪、孙勇进二位先生合著的《漫说水浒》在夏志清教授的基础上进一步清理了梁山好汉野蛮暴戾的行为,在指责了武松的血溅鸳鸯楼、宋江的计逼秦明入伙、李逵的劈杀小衙内、吴用的烧杀北京城等事件之后不无感慨地说:“水浒世界里的很多血腥气冲鼻的行为,连追求正义的幌子都没有,完全是为蛮荒的嗜血心理所驱。”

而2011年第二期《明清小说研究》中《对<水浒传>中血腥、暴力的问题迪考思考》一文中,认为水浒中产生的血腥暴力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不能离开当时的历史语境;二,不能用现代人的审美观念代替审美评价;三,把血腥残暴喜剧化、戏谑化、公式化。”

(三)初步设想

本文拟在抓住关键词“血腥”,通过从本源到深入的方式,将其来源,发展,表现形式及其过去到现在的内涵变化进行较深的剖析,对《水浒传》中血腥暴力描写的原因和目的进行研究,也通过多方研究,发掘其暴力美学的文化内涵和心理影响。

(四)拟解决的问题

1.把最重要的——“血腥”的意义进行深刻全面的解析,将血腥与暴力美学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弥补以往研究成果陈旧性和狭隘性。

2.将人物,意义,时间等进行相互渗透相互联系的分析,以添补以往研究的一些领域的匮乏和粗浅。

三、论文撰写过程中拟采取的方法和手段

1.层次分析法

从“血腥”的表面入手,进行更深一层的意义的挖掘。

2.系统分析法

把《水浒传》这部作品作为一个整体系统,从人物刻画、写作方式、写作特点、文化内涵等几个方面,分析其血腥描写的具体含义和文化影响,引出暴力美学的部分内容,最后得出暴力血腥描写的最终含义。

四、论文撰写提纲

1.何为“血腥”

1.1血腥的定义

1.2血腥与其他相关暴力美学的关系

1.3其他作品对血腥和暴力的描写

2.《水浒传》中为什么会有“血腥”

2.1当时的历史文化条件

2.2作者与读者当时的普遍心理与情绪影响

2.3人物刻画的必备条件

3.此血非彼血——“血腥”的现实文化意义与内涵

3.1现代社会审美观念及其当时历史语境的不同

3.2作者的心态以及环境熏染之下衍生出的情感宣泄

3.3作者创作过程中潜在的暴力美学思维

4.结语

    开题报告范文参考:

有效中学作文教学研究开题报告

[摘要]中学作文教学一直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点难点问题,笔者对如何对学生进行有效的作文教学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并以此作为自己的研究课题,本文是该课题研究的开题报告。

[关键词]作文教学有效研究课题

经专家评审和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批准,本人串报的课题《有效中学作文教学研究》获准立项为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立项课题,批准号为D/2008/02/176。现作如下汇报:

一、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有效中学作文教学就是师生共同构建的能够在中学学段里大面积地使每个学生作文水平取得达标或超标成绩的一种作文教学。

这个课题提出的背景是中学作文教学的随意无序、低效无效的教学现状。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包含了有效教学的五个主要理念,即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关注教学的时间效量,关注教学目标的可测性或量化,关注教学策略的研究,关注教师的反思意识。

课题主要通过以下层面探讨有效中学作文教学的实施途径,即“(1)读写一体化与有效中学作文教学”,(2)“生活作文一体化与有效中学作文教学”,(3)“过程互动式高中作文教材建设与作文有效教学”,(4)“高考作文复习命题、日常作文教学之和谐与有效中学作文教学”。(5)“典型案例与有效中学作文教学”。

二、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与研究的价值

1.关于“读写一体化”的研究重要观点有陈文娟在《高中写作教材与阅读教材的裂缝及整治》(《语文教学通讯,高中》2007年1期)一文中表达的阅读教材在选文时要以写作训练为基准的观念。郭志荣老师力图探讨一种阅读课和写作课互动的路径。在“感受——领悟——积累——汲取——迁移——表达”中,使读和写、汲取和表达成为有机的组成部分,既为学生打下精神种子,又达到表情达意,提高写作能力的目的。(《语文教学研究》2006年10期),这是对叶圣陶先生“阅读是写作的基础论”观点的深入探讨。

2.关于“生活写作一体化”的研究。有潘新和提出的“贴近个性化生活的写作观”,他提出“写作需要贴近的不是共性化,抽象化的生活,而是生命化。个性化的生活。写作,不是人的生活化,而是生活人的生命化。”(《福建教育》2005年)叶黎明、种海燕则认为写作“内容贫乏”的问题,不仅仅是“生活贫乏”的问题,更是“认识贫乏”的问题,“学生生活扁平化和精神贫乏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是造成写作没什么可写的直接根源。”(《语文教学通讯》2007年1期)四川董旭年老师则又从“说写生活化”角度对生活写作一体化作出了更广泛,更具体的实践探索(《语文教学研究》2006年2期)。程红兵从“作文是中学生个体生命整体成长性、创造性表现,作文教学就是要唤醒和呵护青少年的生命意识”的角度表现出对生活写作一体化问题的探索。(《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4年6期)李斌辉从“中学作文要弱化写作的教化,载道功能,强化写作的自娱,宣泄作用”角度,表达了对生活写作一体化问题的探讨。(《教育评论》2004年2期)毛荣富则从三种体验(走向理性的成长体验,表现独特的个性体验,带来愉悦的审美体验)为写作内容的角度隐含了对生活写作一体化问题的探讨。

3.过程互动式高中作文教材建设的研究,最重要的成果是郑桂华、王荣生等人编拟的《写作单元样章(上)》(《语文学习》2006年10期),表现出了写作教材编制中对过程互动的关注,但样章对作文教学的过程性或程序性知识,对作前、作时、作后的互动性探讨尚有强化、完善的较大空间。

4.高考作文、日常作文教学之和谐研究,重要文章则有程慕宏从科学地命制高考作文命题从而良性促进中学作文教学的角度所作的探讨,(《学语文》2006年6期)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中心《中学语文教与学》2007年9期则集中选刊了一组总题为“高考作文与语文教学:谁是谁的风向标?”的系列文章,集中探讨了高考作文与日常作文教学的和谐问题。

5.“作文教学典型案例”的研究应该说成果颇丰,重要的有福建俞发亮汇编的中学生有争议的文章集,有许国申被大资料复印中心转载的题为“中美两篇高考满分作文比较”。作文教学典型案例的研究可以涉及作文教学的诸多方面,可以揭示共性的问题,可以呈现个性化的问题。

三、研究的目标、内容(或子课题设计)与重点

研究目标:

从“读写一体化”、“生活写作一体化”、“过程互动式高中作文教材建设”、“高考作文、复习命题与日常作文教学之和谐”、“作文典型案例”等五个层面立体深入地探讨中学作文教学的有效性,力求师生共同构建出能够在中学学段里大面积地使每个学生作文水平取得达标或超标成绩的理想作文教学模式。

内容与重点:

①读写一体化与有效中学作文教学:

②生活写作一体化与有效中学作文教学:

③过程互动式高中作文教材建设与有效中学作文教学:

④思维训练与有效中学作文教学;

⑤高考作文、日常作文教学之和谐与有效中学作文教学:

⑥典型案例与有效中学作文教学。

其中③⑥是研究重点。

四、研究的思路、过程与方法

本课题是围绕中学作文教学有效性的探讨,分别以“读写一体化与有效电学作文教学”、“生活作文一体化与有效中学作文教学”、“过程互动式高中作文教材建设与有效中学作文教学”、“思维训练与有效中学作文教学”、“高考作文、日常作文教学之和谐与有效中学作文教学”、“典型案例与有效中学作文教学”等层面为研究切入点。遵循行为研究的原则,理论实践相结合原则,完成相应研究任务。

课题研究大致分四个阶段:

1.准备阶段(2007年11月--2008年4月)

(1)确定课题研究方向,梳理国内外已有相关成果,在此基础上设计自己的课题研究方案:

(2)组织问卷。了解师生在作文教学上最迫切要解决的问题;

(3)组织申报立项工作;

2.初步研究阶段(2008年5月—2009年8月)

(1)举行课题开题活动,邀请专家再次论证方案,并成立专家指导组:

(2)子课题分工,确定各自的研究内容、方式;

(3)初步小结子课题研究成果,汇编、交流各自成果:

(4)向专家组报告阶段研究情况,布置下阶段工作:

3.深入开展阶段(2009年9月—2010年10月)

(1)完成过程互动式高中作文教材(1—5册)的编写任务,并交出版社出版:

(2)汇编“作文教学典型案例”及相关教案成册。争取公开出版:

(3)其余各子课题完成中期报告,发表相关论文:

(4)举办中期成果汇报展出活动;

4.总结阶段(2010年11月—2010年12月)

(1)设计师生问卷,了解课题研究效果;

(2)整理汇编课题论文集:

(3)撰写课题研究终结报告;

(4)请上级领导、专家对课题进行鉴定。

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阅读相关理论书籍,主要有:

①潘新和《中国当写作作教育史》福建人民版1997版:

②章熊等《中国当写作作与阅读测试》四川教育版2000版:

③王荣生等《写作单元样章》《语文学习》06年10期:

④浙江师大语文教育研究中心专题组“xx年语文教育研究动态述评”有关中学作文教学部分:

⑤国外作文教学相关研究成果;

⑥有效教学理论。

参与研究者要有阅读后的读书笔记撰写和交流。

2.调查法。调查组成员坚持听课、蹲点制度,通过问卷:访谈、测量等方式,有计划、有系统地搜集相关资料,听取各方面反映,作专题研究,定期交流研究成果。

3.个案研究法。确定重点实验班级。重点实验项目,发掘提炼。系统研究与课堂教学相关的案例,写出典型个案的分析报告,作为课题研究重要构件和深入探究的案例依据。

4.经验总结。及时总结课题研究每一阶段的研究成果,使之作为下一阶段研究的有利条件,并使研究成果汇编成册,利于鉴定与推行。

五、主要观点与可能的创新之处

主要观点:

1.“读是写的基础”。“读”是阅读文本,滋养精神;“读”是提升精神,激发表达;“读”是感受范本,模仿表达。

2.培养对生活的敏感度,培养对生活独到的思考力,使作人一体化,是作文生活一体化的含义。

3.“过程互动式高中作文教材建设”更加关注作文前,作文时,作文后的每个过程,更加关注作文是作者与范本、与老师、与同学、与家长、与社会互动的结果。

4.高考作文复习、命题必须与日常作文教学构成和谐的状态,这样,才能使日常作文教学呈现有效有用的状态,教考一体化、和谐化是中学作文教学有效性的重要保证,

5.典型案例使作文教学有效性研究既关注面上的共性问题,又深入点上的个性问题。

创新之处:

1.如此全方位地挖掘研究中学作文教学的互动性、过程性是可能的创新之一。

高考作文红楼梦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中 时评 思维 个性化

【中图分类号】G633.3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772(2013)04-003-02

时事评论,即对新近发生的新闻事件的评判。在网络新媒体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将时事评论写作引入高中阶段教学,既是适应高中作文教学改革的需要,同时也符合新课程课标的要求,有利于促进高中生的思维发展,对于有效提升高中生的作文能力大有裨益。

一、时评的思维训练功能

(一)时评对“个性化”的张扬为学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思维空间

新课程提出高中阶段“考虑不同的要求,以负责的态度陈述自己的看法,表达真情实感,培养科学理性精神”。我们的作文教学不单要教会学生如何结构文章,更要教会学生如何独立思考、深入分析,加厚学生的知识积淀,引导他们走向更开阔宽广的天地,让学生写出真实而富性灵的好文章。

而时评的材料一般是最近的热点新闻,内容新颖,话题“火辣”,贴近生活,能够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表达欲望;而且,既然是评论,你就必须旗帜鲜明地亮出你的观点,发表你的主张,阐述你的论据,允许甚至鼓励你的自由、个性化地表达。

(二)时评对思维的收敛性要求,有利于增强学生写作思维的严谨性

其一,时评作为一种认识活动及其结果的有效率的表达,它所使用的思维方式是概念、判断、推理。它的思维特征最主要的表现为收敛思维、聚焦,训练时评写作就可以很好地提升学生的收敛思维水平。收敛思维对高考作文的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不可小觑。首先所有的高考文题都是收敛思维的结晶,考生必须以此作为基础,才能展开思路进行发散,同一文题可以有各种不相同的立意角度,但都不可离开统一基础。尤其是近年来最热门的新材料作文,无论你从哪个角度发散,均不能脱离材料及其含义作文。再者,记叙文的线索、议论文的中心论点和全文的结构均由收敛思维演化而成,没有收敛思维,文章的材料分散杂乱、结构松弛无序、将难形成统一的整体。

其二,随着网络微博、智能手机等新媒体的迅猛发展,高中学生越来越多的获得了发表意见的机会,他们表达看法、参与讨论的欲望空前高涨。但同时,他们又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环境下习惯于碎片化的阅读,看问题又比较容易情绪化、片面化,肤浅化甚至极端化,需要我们适当的引导、点拨。

二、开展时评训练的原则和方法

(一)整合教材资源,全面准确理解文体特征

对于时评的文体特征的理解,很多高中老师仅仅局限于高中必修教材,这是非常不全面的。

以广东的粤教版为例,除了必修4有专章介绍时评外,还有选修8《新闻阅读与写作》、选修12《常用文体写作》、选修15《论述文选读》,共3本选修教材中均有一个单元的教学安排,这几本教材虽然从不同侧面阐述了时评的一些特征,但是都不完整,我们需要将这几本教材加以整合,才能完整地理解时评这种文体。

必修4第一单元“关注社会”,侧重了解时评的文体特征,对于入门训练有借鉴作用。选修8第三单元“新闻评论”,侧重介绍时事评论具有新闻文体的一些特征――时效性、政治性、说理性;选修12第二单元第1节“时评”,侧重讲述时评作为论述类文体的基本特征――据实而评(事实性)、应时而作(时效性)、凭理而断(评析性);选修15第二单元第三章“时评”,侧重介绍了时评作为评论文章的一些特征――针对性、评析性、群众性。以上分布在各册书中的章节,都有对时评的介绍,既有共同点,也各有侧重。我们如果要对时评的文体特征有一个较为完整的理解,则需要整合以上各章节的内容。时评的文体特征可以完整地表述为五点:话题火辣(针对性)、应时而作(时效性)、据实而评(事实性)、评理而断(说理性)、大众声音(群众性)。因为这些均直接关系到学生的选题和表达结构、语言风格的问题,不讲清楚这些问题,我们高中生的时评写作就很容易与杂文相混淆,影响时评的表达效率。

高中生写时评应该有意识地与社会上的时评区别开来,目前,社会上的时评越来越表现出杂文化的倾向,他们追求思想的广阔性,纵横开阖,用语喜调侃、冷幽默,锋芒毕露,咄咄逼人,但是也往往导致文体不清,这一点,高中生训练时必须避免,文体一定要规范,杜绝杂文化倾向,因为正如上文所提到的高中生训练时评主要是为了特定的教学任务服务的。

(二)依据文体特征,设计课堂教学

就文体特征而言,时评是论述文的一种,它重说理评析,但同时,它也有新闻作品的特点,具有新闻传播的特性,如结构规律、语言风格等更趋近于新闻作品。

在高中很多课例中都提到一种训练模式,他们还从教材中找到所谓的范例文章,强调时评写作的一般构思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本质――提出自己的看法”。并将这种结构视为构思时评的一般结构方式。殊不知,这种指导是不严谨的。尽管时评归到了论述文一类文体中,但是它在结构上区别于其他议论文体的特点在于:总是把论点放在前面,把新闻事件放在前边。这是因为具有新闻特性的时评,特别讲求传播的效率,它把论点放在开头,就类似于新闻报道的消息体裁的“倒金字塔”――把最重要的事实、事件发展的和结局放在开头。“论点前置”结构在新闻评论中具有普遍性。这涉及的实际上是适用于时评的表现方法,或者时评表达的规律。

(三)明确训练目标,把好选题关

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一定要设计出适合高中生写作的时评类作文题。不是所有的国家大事、新闻热点都能拿来给高中生评论,也不是所有的生活现象、热门话题都能拿来做题目。

在选择话题时,我们需要考虑三方面的因素:一是考虑学生对话题的关注度。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结构和地域特征尽量选择学生关心的、感兴趣的话题, 尤其是在时评写作训练的初期,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广东的多数高中生相对于北京等地的学生,对政治性话题、国际性话题关注度不高,但对身边的民生问题、经济话题和维权问题关心较多。二是要注意高中生的认知水平。虽然有些话题非常热门,比如计划生育政策改革、高考制度改革等,学生也有很高的关注度,但是由于他们对这些问题的认知多凭着情绪上的指引,而缺少必要的专业背景,容易得出“计划生育必须放开”“高考必须取消”等偏激的结论。三是要注意话题本身的敏感度。新课标指出:“高中语文教学还应体现高中课程的共同价值,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而高考作文实际上就具有价值导向功能,要求高中生在作文中表现积极健康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考生的言论空间一般不能超出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念。

(四)训练有序,保持思维训练的连续性

高中时评写作训练是很有必要贯穿于整个高中写作教学过程中的,我们高中三年的训练应该有一个合理有序的安排,依据学生心理发展和思维发展的规律,在符合学生作文能力提高的基础上有阶段性、有目的性地加以训练,养成学生良好的作文习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增强学生作文能力。

高一下学期后半学段,大多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开始由经验型水平向理论型水平转化,思维能力着重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的习惯,形成关心生活、参与生活,展开恰当联想和合理想象,不断取得生活素材和生活经验,又能切实地反映生活的能力,着重正确立意和选材。

高二年级思维能力着重培养学生积累和思考的习惯,形成收集各种材料、整理分析材料并进行议论评价的能力,在实际生活里养成下判断、推理都有条理的习惯,合理安排文章结构。训练目标:写好时评,即掌握基本的论证结构并列式和层递式;把握由总论点分解为多个分论点层层深入分析的方法。

高三年级思维能力则着重培养思辨能力,要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辩证分析,把思考引向深入。训练目标:会写时评,即学会谋篇布局,注意论证结构的严谨性、周密性;培养思维,写出有自己独特见解、较为深刻的论述文;学会综合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论证时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富有文化内涵。

(五)创新训练形式,培养思维品质和能力

(1)让学生在新媒体环境中处于自由的写作状态,激活学生的写作思维

我们很多教师在指导时评写作训练时,仍然是老一套的做法,只是局限在课堂内,通常要求学生一小时内完成800字的作文,老师讲学生练,而忽视易为青年学生喜爱的微博、论坛等网络新媒介,形式单调乏味,很难激起学生的兴趣,自然也就发挥不出时评的训练优势。

(2)从新闻点评的训练入手,给学生一个简单的思维路径

现行的人教版高中教材中更注重训练新闻点评的写作,新闻点评就是用简约的文字对新闻进行评论,它见解(判断)突出,且有简洁的论证过程,新闻点评可以为我们的时评训练提供一个阶梯。我们的时评写作本来就需要由短而长,由浅入深,所以新闻点评对于我们培养时评写作能力是很有借鉴意义的。如:

案例一:请你就下面这一类社会现象,谈谈看法。要求:观点明确,条理清楚,不少于80字。

台湾歌星周杰伦一曲《东风破》,风靡一时,于是,许多从不喜欢民乐的年轻人找来古曲《东风破》欣赏;北师大教授于丹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宣讲《论语》,由此《论语》成为街头巷尾人们的谈资;大型电视节目“红楼梦中人”选秀活动进行得如火如荼,很多人再读《红楼梦》,“红学热”再度升温。

参考点评展示:

(1)传统文化借助现代传媒,重新焕发了生命力,这有利于中华文化传承。现代人往往觉得古典文化距离自己非常遥远,但流行歌曲、电视节目可以拉近这种距离,从而发挥现代传媒受大众喜爱的优势,推动传统文化的发扬光大。

(2)人们盲目追随时尚,在继承传统文化方面心态浮躁。传统经典应被大众熟知,但如果只因流行音乐、电视节目而去关注它,那么,只是凑热闹,并不能深入了解其精髓,对传承优秀文化不利。

此则新闻点评,包含的思维过程有:(1)聚焦,抓准评论现象的实质――传统文化借助现代娱乐传媒热闹一时;(2)摆出自己的判断,写作简短的评析。拿出己见,简要论述。(好,好在哪;不好,为什么)

所以,当学生对完整的时评写作感到棘手时,我们不妨首先降低难度,从训练新闻点评开始,先让学生掌握简单的写作思维路径。

(3)以活动促写作,以写作促阅读,提升思维的深度。

在现今的网络新媒体下,高中生受碎片化阅读,浅阅读的影响,认识问题较肤浅,写出来的时评一是浅,只是表面的议论;二是空,只是在直接地表达情感,没有深入去分析。要改变这种状态,教师就必须创设活动平台,将写作与阅读结合起来, 以活动促写作,以写作促阅读,加大学生阅读的量,最终加深写作的深度。

总之,以时评写作思维训练为切入口,提升高中生的写作思维能力是探索有效作文教学的一个尝试,是落实常用文体写作教学任务的一个策略。时评写作思维的有效作文教学策略要求我们既要尊重时评的文体特征和思维特征,又要尊循高中生的心理和思维发展特征,科学有序、循序渐进地进行。

参考文献:

高考作文红楼梦范文第5篇

一、 还学生以空间,由统一走向自由

我们大家都知道:“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也就是说,每个事物都有其特殊个体的物质,学生亦是如此,学生作文更是如此,可是在平常的作文教学中,我们许多老师都喜欢学生按自己的统一要求进行,认为这样有利于作文批改,便于讲评,能更好地发现学生问题,也可以使作文教学具有一定的系统性。而实际上这样去进行作文教学往往事倍功半。诚想,学生情况各不一样,而要求他们写自己并无多少积累或是根本没有兴趣也并不会激起写作冲动的东西,勉力而行,当然也就意兴阑珊索然无味了,哪里谈得上文质俱佳,徒交差了事而已!也许有人会说,那高考作文,即使是现在的话题作文不也有统一要求吗?可是,我们只要认真分析以来作文的走向,由“命题”而“材料”,由“材料”而“话题”,这也不正是让学生有了更大的选择自由写作空间吗?更何况,考场作文,包括高考作文,是考查学生阶段性作文水平写作能力,而我们平时的作文教学,则为了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与写作能力。考试作文更重看结果,而平时作文则更重视过程。而我们知道,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由过程走向结果的,如果作文的过程变得面目可憎,学生又如何会亲近作文,喜欢作文,写好作文呢?因此,还学生以空间,保证学生写作自由,倡导自由写作是极其重要的。当然,这里的自由也并非绝对自由,也就是说,对学生作文我们也不能完完全全的放任自流,听之任之,而是努力给他们写作的自由空间和选择的自由,包括作文素材,构思立意,文章体裁等等。当然,对于学生,我们不能刻意将他们培养成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而是让他们或是抡刀使斧,或是玩枪弄棒,精通熟练一种或几种而兼顾其它。这样,让他们真心喜欢、真情涌动、真意流淌……这样自由作文颇受学生欢迎,学生习作质量也相对提高,老师也可以得到更多真实可信息,岂不美哉

二、 功夫在课外

一般作文教学,将作文练习分为两个板块,即课内定时作文与课外作文。在实际作文教学中,许多老师自己将重心放在课内那一板块,并将其看作是提高写作水平的重要手段,而将课外作文则仅仅看作是辅助手段。而我认为:作文水平的提高更应在课外,而课内作文是作文能力水平的具体体现,所以教师更应在课外作文上下足功夫。首先,努力为学生营造丰富的作文空间,如名著的引入,生活的点滴的启示,让他们关注生活、透视生活、发掘生活中平凡事件的非同寻常的意义,关注自我,以敏感的心去体察生活中每一个细微的亮点。对自己的内心感受感想感悟更应密切关注。毕竟,作品是心灵的产物,因此让每个同学要善于作一名自己心灵的捕手,以我手写我心,从容不迫,游刃有余。其次为学生课外作文寻找更多的载体。这些载体包括他们的日记、手抄报、学校刊物《翰墨》,《其香居》绵阳校园文学刊物“剑南文学”、《绵阳日报》等,对于他们的课外作文,我给出了许多自己的建议和意见,与学生交流,甚至展开激烈的争鸣,学生写作兴趣日渐浓烈,出现了百花绽放的生机勃勃的局面。

三、 讲评,给学生说话的权利,还你们万千世界讲评

心然是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的,一般说来,语文教师很可能就是这篇习作的第一个读者,而在教学实际中,许多老师则把自己当作是唯一读者,进而出现了讲评中的“言语霸权”,教师站在“神圣”的讲台上,侃侃而谈进行外交部发言,这样当然会出现“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的尴尬了。因为大家都知道“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同时也知道“一部《红楼梦》,经学家见到易,道学家年见,才子看必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到宫闱秘事……”因此,给学生说话的权利 ,让学生先走进作品,然后走出作品,与老师进行民主、平等、和谐、自由舒畅无束的对话;让同学之间展开平等对话;让作文走向开放,走向合作,走向交往。当然,在这过程中,教师千万不用忘记自己是学生作文的促进者、合作者与服务者,教师变引导学生由自我封闭的学习转向同学间相互合作对话,起到相互补充、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共同发展的良好作用。因生活阅历、知识水平、领悟能力、审美趣味、看问题等角度的不同,学生对文本思想和言语的感知理解都会有所不同让学生相互把自己的观点、看法、思考疑惑等都一一道貌岸然出,甚至进行一番针锋相对的唇枪舌战。将作文评讲的权利还学生,给学生创造更广阔空间,更充足的对的时间,让他们充分发表个人意见,使作文教学真正成为学生自己探求、获取能力提高水平的有趣有价值的活动,他们也必当还你一个异彩纷呈的万千世界。

四、 评价:你在我眼中的“最美”

高考作文红楼梦范文第6篇

一、植根生活写真事

作家冯骥才说:“散文就是写平常生活中那些最值得写下来的东西。”散文的“真”首先是内容的“真”,其次才是言志抒情的“真”。散文内容的真实性一向被视为散文的基石。周立波在其主编的《散文特写选》(1962)的序言中说:“描写真人真事是散文的重要特征。……散文特写绝对不能仰仗虚构。它和小说、戏剧的主要区别就在这里。”可是翻开时下的杂志,随时能读到一些脱离生活而编造的故事。有人认为,散文是文学,可以运用典型化的艺术手法进行虚构,其实这大可不必。散文历来是一种真实性的文体,它的基础是生活的真实,脱离生活而虚构就背离了散文的本质。

巴金晚年写文章特别强调“真”,他的《随想录》是说真话的代表作,在真诚中体现了一代大师高尚伟岸的人格精神。特别是《怀念萧珊》,叙写他和萧珊从相识、相爱到相依为命,以及萧珊陪自己遭受非人待遇,直到被折磨致死的经过。用血泪凝成的至文,诉说着刻骨铭心的创痛。不仅祭奠了亡妻,而且祭奠了所有在那场浩劫中殇逝的英魂。催人泪下,感人至深。

余光中说,散文是“文学的测谎器”。它来自生活,无须虚构,也无须造作,而应用自己的人生体验与生命情感真诚地与读者交流,讲出心里的话。中学生作文完全可以写自己真实的生活经历。虽然十几年的人生阅历谈不上丰富,但也并非没有东西可写。找不到材料的根本原因在于平时没有留心生活,将生活中发生的一切看做理所当然,甚至视而不见。因此作文要写真事,说真话,首先要做生活的有心人,用心积累生活素材,这样才能挖掘到写作的无穷宝藏。

二、描摹细节见真情

人类的感情是复杂而多变的,散文要将这种复杂的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就必须依赖细腻的描写。

如果写景,就要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细腻入微的刻画,由面到点,从视觉、听觉、感觉、嗅觉等多个角度去表现。缺少了细节,泛泛而谈,文章就空洞单薄,平淡无奇,不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更不能表达深厚的情感。老舍的《想北平》,描写北平“花多菜多果子多”时写道:“雨后韭菜叶上还往往带着雨时溅起的泥点。青菜摊子上的红红绿绿几乎有诗一般的美丽。果子有不少是从西山与北山来的,西山的沙果、海棠,北山的黑枣、柿子,进了城还带着一层白霜儿,美国包着纸的橘子遇到北平带霜儿的玉李,还不愧杀!”文章描写“韭菜叶上的泥点”、“红红绿绿”的青菜、“带着一层白霜儿”的果子,多么体察入微。这些细节描写不仅突出了北平接近自然的特点,而且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北平深沉的爱。倘若不是对北平十分熟悉和热爱,怎能写得如此细腻动人?

如果写人,则要以事显人,写他的行为、事迹、神态、语言等。通过某些生活细节去表现,使读者细品其言行,过目不忘。如汪曾祺的散文《金岳霖先生》,就有许多有趣的细节描写。其中最突出的是写金先生上课讲《红楼梦》,“讲着讲着,忽然停下来:‘对不起,我这里有个小动物。’他把右手伸进后脖颈,捉出了一个跳蚤,捏在手指里看看,甚为得意”。作者用朴素简练的文字,通过动作和语言的细节生动表现了金先生率真可爱的性格。另一次,金先生在北京饭店请客。有人纳闷:老金为什么请客?到了之后,金先生才宣布:“今天是徽因的生日。”故人已逝多年,而金先生依然记得她的生日。短短一句话里,包含了金先生对故人的无限怀念与忠诚。

巴尔扎克说:“唯有细节将组成作品的价值。”的确如此,散文往往于细节处见真情。文章的细节来源于细心。要写出感人的细节,就离不开平时的细心观察与思考。

三、体验联想蕴真趣

感人需要真情,真情来自体验。散文是作者作为个体生命的情感史、心灵史,是人类对自身精神世界的艺术观照,是创作主体对自己精神家园和灵魂栖息地的不懈追寻。因此散文要抒发自己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对人、事、物的真切体验,并通过联想、想象把这种体验提升到人性的高度。

琦君的散文《泪珠与珍珠》由小到大,层层递进。体验深刻,情理交融。先写少女时代因读书而流泪。少年不识愁滋味,流泪不过是喜爱文学句子本身的美。没有人生阅历,自然不知忧患为何物。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生活阅历的增加,作者对生活中的忧患与磨难有了较深的体会。从海峡相隔,致使骨肉分离,到亲人团聚,老泪纵横。作者抒发的是饱尝人生哀痛与忧患之后的真切体验和感受。文章最后,进一步联想升华,写到流泪的观音和受难的基督,为他人分担忧愁,解除痛苦,于平淡中寓真趣。至此读者自然明白:为读书、为亲人流泪固然可贵,而为众生流泪这种天地间的大爱更是至纯至美,犹如宝贵的珍珠。

又如韩少功《我心归去》,叙写自己在异国他乡,住处豪华却思乡心切,如同被“囚禁在一座法语的监狱”,冷清、寂寞、孤独,因而几十次地“研究”吊灯之后,想到了自己远在祖国的家人,“我坐在柔和的烟雾里,听窗外的海涛和海鸥的鸣叫,想象母亲、妻子、女儿现在熟睡的模样,隔着万里守候他们睡到天明”。描绘此时此地的所见所想,体验真切,意味无穷。接着,作者通过联想、想象将他乡与故乡的不同感受进行对比,得出感悟:“血沃之地将真正生长出金麦穗和赶车谣”。只有付出过艰辛的劳动才能使故乡融入自己的生命,收获金麦穗和赶车谣。“金麦穗”是纯洁的物质收获,“赶车谣”是精神的丰富和满足。文章最后写道:“萍飘四方的游子无论怎样贫困潦倒,他们听到某支独唱曲时突然涌出热泪,便是他们心有所归的无量幸福。”由此完成心归故乡的主旨升华,给人以无尽的思考与回味。

散文不同于记叙文,它除了记叙,还应有体验、联想和升华,否则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真情实感。好的散文应该包孕深刻的思想,给人以情感的共鸣和人生的启迪。

高考作文红楼梦范文第7篇

关键词: 语文经验创新并举

创新是近年来教育界呼声最高的一句口号,培养学生具有创新潜质和创新品格、创新能力已成为教育者最为迫切的任务。但论者在提倡创新的同时,有一种倾向,即创新似乎可以凭空而来,而不需要借助一切已有的东西,包括人类积累、传承下来的文化、经验,个人的生活阅历和情感体验。于是乎,在这种教育观念的影响下,近年来屡屡出现非出自肺腑、非源自生活的“非诚信作文”,而人人叫好的局面。学生胡编乱造,忽视生活这一语文的源头活水,拒绝沉静阅读,把语文引向了一个更为狭窄的胡同,其后果不久将逐步显现。要之,本文提出创新与经验并存的思想。当然所指经验取其广义,不只是习得的语文知识、技能,还指人的生活阅历和情感体验。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不竭源泉,语文教学也肩负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使命。但目前,在语文创新问题上,有些人把创新与经验对立起来,鼓励学生胡编乱造,还名之为“大胆想象”。如现在的高考作文就不乏这样的“虚伪诚信”,学生作文素材不是来自亲身体验或思考,也不是自己对人生、社会希求的曲折反映(如童话、故事、戏剧类话题作文),而是追求荒诞不经、离奇的情节,甚至背离了起码的社会公德,宣扬暴力、凶杀,所有这些,不仅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创新,还是对学生做人的误导。

经验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知识和技能,有着典型性和可推广性,当然有可学性,易为人效仿,这样可能会妨碍创新动机的产生。但那种对经验依赖的惰性如果加以克服,运用好这些经验,如语文阅读中公知的或有效的方法,对我们学好语文,形成创新能力是大有好处的。同时经验还有一层意义,我以为语文教学也应该特别强调的,那就是体验,亲身去实践或情感上体会、揣摩。

一、语文经验的广泛性,决定了创新的多样性或深刻性

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处延相等。大语文教学观早已为人们划出了语文经验的疆域。我们无论从社会、生活、家庭,还是从教师、同学或者从书本那儿,都可以得到很多的知识,学到很多的技能,除非,我们对生活是个麻木者。特别是在文学教育上,学生多种鉴赏能力的形成有赖于广泛的经验。如欣赏《红楼梦》,我们除了要有小说历史背景知识,对作者人生阅历的把握,还要有从其他文学作品欣赏得来的方法,并调动起自己的情感体验,我们方可以对这部小说的思想艺术或人物塑造等提出个性化的见解,否则,我们的结论只能是错误的或站不住脚的。语文教学大纲反复强调感悟、熏陶、诵读,这都体现了经验对语文学习和教学的重要作用,所以高明的教师课堂上分析得很少,而让学生读得很多,学生在涵泳中,对作品才会有深刻的体会,产生新的思想。所以经验语文学习观也是对传统语文教学的有力反叛和挑战。

当然在此,我们对创新也要有更宽泛的理解:创新不仅在时间上有区别,在创新的对象上也有所区别。笔者以为,语文创新最高境界是对以前各家成说的革新。如华罗庚十几岁时,就敢于对《尝试集》提出质疑,则属于另一种创新,即质疑或不囿于成说。前二者都是相对于别人学说的不同之处以示其“新”;语文创新还应包括,体认到了一种自己以前未曾捕捉的情感,哪怕是对同一作品有了不同于自己以前的新认识;或者找到了一种新的解读方法,形成了一种能力;还有就是不借助资料,提出了凭自己经验得到了与别人结论一样的观点等等。可以说,语文学习的经历过程本身也是一种创新,是对学习者原有知识结构、思想观念的变革和重塑。

强调广泛经验对创新的重要性,也要改变现有阅读教学重复低效分析,阅读面过窄的现状,鼓励学生多读名著,多观察生活。

巴尔扎克说:“因此,写书之前,作家应该已经分析过各种性格,体验过全部风尚习俗,跑遍整个地球,感受过一切激情;或者,这些激情、国土、风尚、性格、自然的偶然现象、精神的偶然现象,――都在他的思想里面出现。”体验的多样性、丰厚性,带来创新的生机。

二、语文经验的个性化特征,造就了创新的品位

经验是实践性的,每个人的经历、爱好、兴趣各不相同,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也不同,将决定其语文阅读的差异性、审美情趣的高低有别。而创新本质上就是要“异”、“有别”,同时还要“有品”,不是盲目求异,堕入庸俗,反道德的境地,那不是创新,而只是“造恶”。

如何发挥语文经验个性化对语文创新的作用?

1.要尊重和引导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情趣、爱好,确保他们生活、学习经验的自由度。我们不难发现,凡是写作上有一定特长的学生,多是对生活有自己理解、体认,对阅读有自己选择个性的人,改变他们的经验,势必造成他们创新来源的丧失,就难以要求他们去创新。

2.支持学生从生活中形成的语文经验,特别是他们个性化的思想、观点。保护学生创新思维品格的重要途径,就是要爱护学生由经验中形成的可贵的,但时常“出格”的想法,这一点,在教师方面还要求具备更为宽容的学术品格,杜绝偏狭的思想。鲁迅在观看日俄战争影片时,不同于一般的日本学生和围观的中国人的态度情感,导致了他日后事业方向的改变,你能说这一种情感经历对他文学创作没有影响吗?可能没有人会否定,那么,在对待一般学生时,我们难道不也该保护他们这样类似的经验,以及由经验中得出的结论吗?

3.指导学生将个性化经验上升为有创见的思想或文章。经验带有零散性,故而对它要加以整理、修饰,使之成为更为系统的、完善的东西。如对“诚信”,每个人有不同的理解,也有不同的体验,在高考中,不少学生对同一话题,就写出了不同形式的文章,或者对它作了创造性的阐释,评卷老师对这些文章评了高分,既是对创新者的褒奖,也是对其他学生语文学习的一种积极暗示和期待。

三、经验的不断积聚、整合,孕育创新的时机到来

语文学习重在积累,已为人所共知,而积累,人们常理解为词、句或篇章的累积,这是片面的。因为任何诗、词、歌、赋,如果你仅仅记住其字、词、篇章,而没有对这些内容的深入体验,情感上的把握、理解,也只能是“吊书袋”,不能为我所用。因此,积聚不应是量上的叠加,而应该是经验的增多,表现为:对客观社会阅历的增多,二是个人情感体验的增多。

不仅如此,在反复多次经验中,人们对语文现象不断进行取舍、重叠、选择、比较、鉴别,不断获得崭新的认识。如读《水浒传》,同样性格的石秀、李逵让潘菽读出了不同气质,同为官宦的林冲、鲁达、杨志让茅盾发现了他们遭际、思想意识、性格上的千差万别。

1.要善于从经验的比较中创新。经验多了,在大脑中形成了记忆,而记忆会因其色彩、新旧不同而或深或浅。对已有经验进行比较,是创新的基本方法之一。经验多了还不够,还要善于从经验中比较不同。如比较苏辙、苏洵、李桢《六国论》观点、出发点不同及其合理性;比较汉以来人们对孟尝君其人的不同评价。在语文教学中,采用专题研究方式,指导学生采用文献研究法,广泛阅读,不断经验,以求出新见解。再如常用的同题材不同文体的比较阅读亦是。

2.经验进行反复比较可以创新;同一对象从不同方向体验,也能激发创新的灵感。如逆向思维,反向思维,换位思考,老话题新探讨等

3.经验迁移,借鉴创新。如《读者》中有篇写自己与比尔・盖茨比经历的文章,即有从与高玉宝比童年之类文章中受到启发的影子,令人耳目一新。再如《朱贵开店》这样的高考佳作也无不有《水浒传》、《孔乙己》等名著的影响。经验创新脱胎于经验,又有不同,要体现智慧的灵光或能令人会心,才真正富有创新的亮点。

4.经验扩充,同类印证,体认上的创新。这一点在诗歌教学上尤为值得一试。对同一题材或同一情感的诗歌,学生读多了,才能随着年龄、阅历的增加,日益对某一情感或某一首诗有前所未得的认识,或者才可体会其蕴含的更深的更新的意义。

5.放大经验,细化经验,实现创新。写作特别是写叙事类文章讲究形象、生动、感人的效果,读那些名篇佳作,莫不对生活阅历有十分细节化、感人的描绘。只有将那些曾经感动自己的生活经历进行集中、深入、细致的刻画,文章才会显出别于一般的效果。所以在作文教学中要写好作文,在写作上有创新,也应该让学生明白对生活经验进行放大或细化,剪裁和修饰的好处。

语文的经验和创新不是一对矛盾,明乎此,我们就能够理性地对以往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现象作一些反思和审视:

第一,要改变过去重历练而轻阅读,特别是多读的做法,不断强化学生语文阅读量,特别是大纲以外的中外名著的阅读。

第二,要改变过去重分析而轻学生习得的教学模式,不断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摆正教师的位置。学生作为语文学习的主体,其语文能力应该让学生在经验中培养、提高。

第三,要改变轻传统语文教学精华而重学习结果的做法。汉语文有着独特的学习方法,如诵读,而有一段时间,我们过多把精力放在对篇章的主题、写作特点解析上,尤其是这些结论性的东西又是教师或教参给的,学生未能有较多的诵读、感悟和接受熏陶的机会,不能品尝摘到果子的喜悦。

高考作文红楼梦范文第8篇

一、积累意识,让记叙文立意更高远

杜牧说“凡文以意为主,以气为辅”,意在笔先。拿到一个作文题,要依照自己掌握的材料和自己的写作习惯,借鉴前人的思想旨趣,拟出最适合自己表达的主题,力求做到立意能够展现出一个志趣高远、积极进取的自我形象。

立意怎样才能高远,怎样才能展现自我才学?中学生阅历有限,思想要特立独行是比较困难的,不妨回眸人类辉煌的文明史,回顾中学语文课文,坚决地拿来。培根说过:“读书足以怡情,足以长才。”君不见《观沧海》、《蜀相》、《沁园春·长沙》,他们立意高远,大气磅礴,他们纵观古今,指点江山,抒发忧国忧民、报效国家、建功立业的志士之情,金戈铁马气息扑面而来;君不见《雨霖铃》、《想北平》、《我心归去》,他们吟风咏月,思乡念亲,抒发个人离愁别绪,表现自己的片时感悟,充满春花秋月小桥流水之思。史铁生借《我与地坛》表现自己对生命价值的思考、对亲情的体察和感悟。海伦·凯勒借《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表现了虽身处逆境却坚强乐观、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和对人类的真挚友爱,引起了读者的共鸣,我们完全可以借他的“魂”塑自己的文“意”。

拓展拿来的空间,大至世界名著,小至诸如《读者》、《意林》,我们要认真体悟作者对人生、对社会的感悟。为什么不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去大胆地借鉴呢?他人的认识比我们深刻,他人的思想比我们成熟,甚至他人的语言比我们精彩,拿来主义,只要切合题意,就是成功。

具体到记叙文写作,我们从日常生活的一事一景一物中摄取题材,去选择最能突出人物思想品质和精神面貌的材料,用心眼去观察,完全可以由此及彼,努力挖掘平凡题材中蕴涵的深广意蕴。“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抓住一点,写深写透,用一滴水就折射出太阳的光辉。简言之,就是从最有代表性、最能反映生活本质的材料中,把平凡题材的意义、作用或结果合理地扩大、拔高,展现自己思想积累的广度和深度,把事情放到人生、国家、民族、历史、文化、哲学等大背景下去探讨结果,“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恰巧地运用典型事件,编织成主旨贯一而思想底蕴深厚的文章。

二、真实意识,让记叙文情感更感人

真实是文章的生命。真实、诚挚才能感人。白乐天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这里的情要的是真情,要的是真切独特的情感体验。惟其真切,方能让人感同身受;惟其独特,方能令人为之动容。那么,怎样才能写出真情至美之文呢?

首先,事要真,情要真。诵读《项脊轩志》、《陈情表》、《祭十二郎文》等古代优秀散文,就会发现,作者抒发的感情往往寄寓在一定的事情中,事情真才能感情真。在追求“坚韧”品格中,“父母双亡”、“父母离婚”、“身残志坚”,大多虚构庸俗,情节虚假,其情感自然令人质疑。“强哭者虽悲不哀,强怒者虽严不威,强亲者虽笑不和。”

其次抒情不可滥,更不可俗,要抒发自我真切的体验,敢于流露“我思我情”。郁达夫的《怀鲁迅》,作者自听到“鲁迅死亡的噩耗”,“出发了、会萃了、跳上了”连续动作描写,写出其行色的匆匆;“洗一个澡、吞了两口饭、跑到殡仪馆”,进一步表现作者赴悼的急切心理。他从鲁迅的存在,想到中国人不是“可怜的生物之群”,可旧中国对鲁迅“不知拥护、爱戴、崇仰”,可见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在短句与长句的交错中,郁达夫通过记叙抒情显示出自己的气质、个性、感情和思想,此之谓“文中有我”。

再次在具体情境中传达真实情感。情感表达一般不宜直接抒发,不能直接地告白,而是要把情感寄寓到具体可感的形象中去,化无形为有形,使人们在具体可感的形象中去体味人物的情感。这方面我们可以认真体会、学习中国的古典诗词。如李清照要表现自己凄苦无依的情感,必须借助“寻寻觅觅”的具体动作,必须借“冷冷清清”的具体环境,来表现“凄凄惨惨戚戚”的情感;她必须借独自谛听“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来展现自己孤独无伴的凄苦心情。

所以,记叙文写作要求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对客观事物要反复认识、反复体察,要善于小中见大,善于从平凡事物中感悟生活之美,人性之善,感情之真。

三、结构意识,让记叙文构思更精巧

袁枚说“着意画资妙选材,也须结构匠心裁。”记叙文要求结构清晰,简明合理。最容易把握的结构就是“总——分——总”式,两个“总”分别是开头和结尾,中间的“分”一般可以汲取中国古典小说“三迭式”情节营养,安排三四个小层次,可以有小标题,也可以灵活处理。如郁达夫《故都的秋》,首尾的“总”是写自己对故都的秋的眷恋和热爱之情,“分”是选取了秋院、秋蕊、秋蝉、秋雨、秋果五幅画面。再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开头的“总”写自己出门到荷塘,结尾的“总”写到家,“分”是重点选取了月下荷塘、荷塘上的月色、荷塘的四面、联想采莲旧俗四个方面。叙事记叙文可以处理成至少三种形式:分述三件相对独立的事件,从不同侧面展现主题;分述三件有因果联系的事件,环环相扣,来揭示主题;把一件事分成三个阶段描写,起因、经过、结果交代清楚。写人记叙文可写同一人的三件事,也可以是三个有关系的人的各一件事,还可以是三个无关的人的各一件事。

其次记叙文结构,还可着重训练的是“点面”结合式。“点”是指详细记叙的某一典型场景,或事件细节,或人物的某一典型言行。“面”是粗线条勾勒的环境、事物或人物的概貌。“点”,可以突出重点,体现深度;“面”,可以顾及全局,体现广度。“点面”结合,相得益彰,可使文章主旨鲜明深刻。如《红楼梦》第三回 “林黛玉进贾府”中王熙凤的出场,给人留下深刻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