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幼儿寓言故事

幼儿寓言故事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幼儿寓言故事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幼儿寓言故事范文第1篇

编号024

本书介绍的所有作品,都用市场上买的彩泥作出来的。有时候,一把小剪刀,一把火柴棍和一些大头针,就可以捏出一些稚趣可爱的小动物,一些可爱的小人儿,一些鲜艳可口的蔬菜水果……带给家人一份意外的惊喜!

小朋友们不但可以照着图制作小玩意,还能随心所欲,大胆创造自己的作品,更大的发挥孩子的想象力。

安全的童年

全书针对0-12岁孩子的发展特点,指出了他们在不同发展阶段与不同环境中的人身和心理两方面的安全问题,并给出了正确且有效的防治方法。

本书共分三篇――概论篇、生理安全篇及心理安全篇。生理安全篇分家庭、学校及社会三章,针对不同年龄层――婴幼儿、学龄前及学龄儿童做一安全分析;心理安全篇讨论父母出于望子成龙的心理,对儿童提出苛刻的要求与过分的期望,加上社会“提供”的不良诱惑,致使儿童纯洁的心灵受污染等问题,除了剖析儿童安全危机的成因及对孩子可能产生的影响外,每单元的最后并提供一些有效的建议。期盼此书能真正发挥儿童安全守护神的功能。

《晚安宝贝》

编号:037

本书分上、下两集,每集都有70篇古今经典的寓言故事。每则寓言故事的最后都有“妈妈的话”,其实“妈妈的话”也就是每则寓言所隐含的道理。年轻的妈妈可以每天在宝宝睡前讲一则寓言故事,特别要讲清“妈妈的话”,这不仅扩大孩子的视野,还可以让孩子学会如何做人;讲完第一遍后,如果孩子还乐意的话,妈妈再为孩子讲一遍,同时,还可以让孩子把所记住的故事讲给父母听,这样可以很好地锻炼孩子的语言表达的能力。

本书特点:故事精美,配有彩图,寓意深刻。

相信这套道德教育丛书会让孩子从小就知道如何做人,为以后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为了满足孩子们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为了向儿童进行自然科学的普及教育,一批有经验的科普作家和画家精心编绘了这套丛书。

它们分别介绍了可爱的动物、有趣的昆虫、奥妙的太空、蓝色的海洋、我们的身体、生活小常识、多彩的植物、神秘的地球等方面的内容。书中作者用简洁明了的文字,丰富多彩的图画,把一些深奥抽象的科学知识描绘得通俗易懂,充满情趣,融科学性、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使小读者不仅可以初步掌握和了解一些基础知识,更可以启发他们热爱科学,学习科学的兴趣。

大自然是无比奇妙,无比神秘的王国,希望孩子们在不断的提高中认识世界,从小培养对科学的兴趣。

《宝宝爱问的为什么》

编号004

幼儿寓言故事范文第2篇

一是开展故事征集。为了进一步凸现我园“传承、弘扬、演绎”的办园特色,落实文化自信精神,给孩子们提供肥沃的精神土壤,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田播下中华传统美德的种子,特向广大教师、家长及其他社会人士公开征集故事。故事内容分类:中华传统故事(寓言故事)、地方故事或民间传说、新时代令自己感动的人或事(说身边好人,讲身边好故事)。

二是进行亲子阅读。为了把阅读的好习惯传播到千家万户,让阅读作为家风传承下去,教师定期向家长推荐一些好的读物,鼓励家长与孩子进行亲子阅读活动。

三是班级讲故事。为了增强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和阅读能力,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教师在语言活动中引导幼儿阅读绘本故事,之后让口语表达能力强的幼儿给其他小朋友讲故事,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采取大班幼儿带动中班幼儿,中班幼儿带动小班幼儿的方式,进一步培养阅读能力。

四是故事舞台展播。故事展播分两个阶段进行。首先,老师们每天会利用空余时间组织幼儿进行一些阅读活动。阅读方式以“指导式阅读”为主,主要通过老师的引导,让孩子们从不同角度去解读绘本,理解绘本的含义,挖掘绘本的教育价值。其次,在幼儿离园前,负责阅读的老师指导幼儿把已解读过的绘本通过校园广播的形式讲述出来,进而把阅读的种子植入每个幼儿的心田。

幼儿寓言故事范文第3篇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6A-0094-01

语文特级教师吴桐祯主张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促使学生心智的良好发展,帮助学生建立起合理的知识结构,促使学生提高听说读写等全方位的能力,让学生在充分自由的课堂中自主阅读,进而产生求真务实的精神。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建立起“真学”的课堂,应注重语文和生活的关系,注意整合各种课内外教学资源,尤其是链接课外知识,促使学生学习真语文。

一、经典诵读,传承文化

要建立起语文学习的真学课堂,教师首先要将课外阅读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在学生尝试课外阅读时,教师不能将预设的主题思想灌输给学生,要遵循先学后教的原则,让学生先自主阅读经典文学作品,尝试从中获得自我感悟,而后通过指导和协调等方法,让学生更好地品味文本,从中获取更多的深层文化知识,起到传承文化的作用。小学语文课本收录了大量经典古诗词,如《望洞庭》《峨眉山月歌》等,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围绕课本中的诗词进行课外链接诵读,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教师教导学生如何诵读古诗词,感受古诗词的韵律美,理解古诗词意象和含蓄的思想表达方式,如学生诵读古诗词之后,组织相关的诗词品鉴活动,如经典品读大会等。学生在品读过程中深情地朗诵自己阅读的诗歌,尝试说一说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独特感受。可见,在学生链接课外尝试课外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阅读类型、阅读方法等方面的指导,让学生从中掌握正确的阅读策略,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使学生从优秀的课外读物中获取丰富的文化养料,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传承,更加热爱诵读、学习古诗词。

二、读思结合,引导质疑

美国学者布鲁巴克说过:“最精湛的教学艺术其实应该是让学生尝试自己提出问题。”教师要指导学生对文本进行质疑,使用读思结合的方法分析文本,从文本中获得更多的信息,还要尝试结合文本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鼓励学生养成问题意识。语文课本中收录了一些经典的寓言故事,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在阅读故事的过程中,深入理解寓言故事的内在含义,在思考中尝试提出疑问,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例如在学习“滥竽充数”“掩耳盗铃”“自相矛盾”“揠苗助长”等寓言故事时,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并提出自己的疑问。有学生在阅读“螳螂捕蝉”的寓言小故事时指出:这则小故事讲的是不能只看重眼前的利益,而忽视了身后的隐患,现实生活中是否也存在这样因小失大的人呢?教师针对学生的这一问题组织讨论,让学生尝试说一说,在自己身边有哪些为了蝇头小利而惹来祸患的事例。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畅所欲言,提高了自己的认识。语文教学要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的能力,教师要在学生阅读课外读物的同时,帮助他们搭建起发问的平台,促进学生在课外阅读中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及时捕捉学生思维的火花。

三、整体阅读,升华思维

古人云:“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学生想要更好地学习语文,还要把握住整体阅读的“根”。整体阅读是具有一定深度的个性化阅读,由于语文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教师很难在课堂教学中指导学生整体阅读经典名著,可以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尝试阅读经典,在较长时间内持续进行阅读体验,在思维沉淀的过程中更加全面地把握文本。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大多数以短篇为主,即使节选了一些长篇文本中的段落,也往往只能让学生获得片面的认知,教师可以利用链接课外的方法促使学生获取源头活水,在整体化阅读的过程中尝试读整本书,获得整体感悟。苏教版语文课本收录了《三顾茅庐》等节选自经典著作的片段,学生在课堂上无法对《三国演义》等经典文本进行整体阅读,教师则可以让学生尝试在课余时间进行整体化阅读。学生每天阅读一个章节,在阅读的过程中借助工具书等,从理解文本内容做起。学生还可以建立起阅读小组,在小组活动中相互讨论阅读内容,探讨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问题。为了促进学生展示阅读的收获,教师让学生尝试撰写阅读笔记,说说自己在阅读过程中产生的思想火花。经过一段时间的阅读,学生可以完整地完成一部著作的整体阅读,他们的思维能力也能够得到整体提高。

幼儿寓言故事范文第4篇

关键词:教学 识字教学 教学简笔画

        众所周知,形象思维是儿童的主要思维模式,他们在接受新知识时,要通过大量形象直观演示,作为传输的媒介和手段,如果在听讲时辅以图像,能大大提高听课效果。因此,在幼儿识字或小学语文教学中适当辅以简笔画进行讲解,对提高幼儿识字或小学语文教学将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那么,如何利用简笔画进行教学呢?怎样才能用好简笔画呢?以下是笔者在从事多年教学和指导学生教学实习实践工作中所获取的一点经验和方法。

        一、利用简笔画指导识物、识字、写字

        在教学中要灵活运用直观方法,尽可能结合学生已掌握的知识、经验,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及简笔画手段来唤起学生积极而丰富的再造想象,在他们的头脑中形成鲜明的形象,从而对教学内容进一步地深刻理解。

        1、在幼儿园的识字教学中,由于现在许多小孩都是独生子女,生活面狭窄,对生活中的物体尤其像农产品一类接触甚少,因此,在谈到相关内容时,我们可以用图像的形式让孩子了解物体的形象,从而增加孩子认识物体的能力。比如西瓜,大多小孩子开始接触到是切好的西瓜,而没有见过完整的西瓜,这时,我们可以画切好的西瓜和整体的西瓜给他们对比,从而增加孩子对西瓜的认识(如图1)。 

        

        2、在孩子练习写字时,像横折弯钩、竖弯钩是难写的笔画之一,我们可以借助鸭子的形象让孩子具体理解:“竖”像鸭子的头和颈,细而长;“弯”是弧形,光滑圆润,像鸭子的胸部,又紧连着腹部、臀部;“钩”紧挨着鸭子的尾部。这样借助客观事物的形象,使文字符号形象化,能让学生形成鲜明的视觉表象,留下深刻的印象(如图2) 

        

        二、利用简笔画理解重点字、词的含义

        1、字。如在理解“上、中、下”或“走、跑、跳”的字意时,你讲什么上面呀、中间呀、下面呀等等,学生都只是模糊地理解,但你只要加上方位表达和走、跑、跳的动态简笔画(如图3),他们就容易理解啦! 

        

        2、词。在学习识字会语文时,理解词的意思是非常重要的,但这又是一个非常困难的问题。如我们在给学生讲到关联词“只要……就……、只有……才……”造句时,给学生讲什么必要条件、充要条件和意思等,他们是很难理解的,但我们只要加上简笔画(如图4、5)就不难理解啦!词的含义和造句在画中就给解决了。

       三、利用简笔画突破教材难点

        如讲解我国著名诗人孟浩然的诗歌:“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有许多学生不理解为什么“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这时我们用一幅简笔画,学生就可以看到“远处的天比树还低,映照在清澈的江水上的月亮仿佛与人更亲近”的情景(如图6),这样诗句的含义自然就明白了。 

         

        四、利用简笔画领悟表达方法

        我们知道,作家搞创作要靠形象思维,形象在整部作品创作过程中始终贯穿着。学生在学习作品时通过作品中的形象进行联想、想象,才能深入理解作品中的方方面面,从而揭示作品中蕴含的哲思。面对多情节问题,我们首先给故事的主角设计可能出现的形象,再用一组简笔画就可以把“如果太骄傲,就会被弱小的对手追上”的意思和“骄傲使人落后,虚心使人进步”的寓意表达清楚。在连环画的提示下,学生不但很快地理解了寓言故事的内容、含义,还能复述“龟兔赛跑”的故事。这样独具匠心的简笔画(如图7),既有利于我们传授知识,又能发展学生的智力。 

         

 参考文献

1、《简笔画学用教程》,涂永录著,2003年3月中国摄像出版社出版;

幼儿寓言故事范文第5篇

关键词:游戏;幼儿教育;运用策略

幼儿多半是3-6岁的年纪,这个时期是个性的基础性阶段,同时也是幼儿个性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的幼儿多半比较敏感、好奇心较重,会主动模仿他人逐渐形成独立的人格特征,所以说幼儿时期的教育至关重要。游戏在幼儿教育当中的应用,会让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幼儿享受到童年的快乐所在。

一、游戏在幼儿教育当中的重要性

(一)加强常识性知识的巩固

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幼儿教学中需要涉及很多常识性教学内容,这些知识普遍比较枯燥乏味,导致幼儿在现阶段的学习兴趣不高。常识性教学内容多来源于幼儿教学的教材,并对未来发展规划内容有一定的讲解认识,这样极易让幼儿产生厌烦感。游戏的融入可以很好的解决理论常识枯燥乏味的问题,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游戏本身的乐趣可以让幼儿在其中释放自我,愉快表达自己的想法,提高幼儿的学习主动性。例如在讲解常用生活工具的用途和特性的时候,为了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幼儿教师可以准备相关的工具让幼儿自己感受并且使用。这样做不仅可以缓解幼儿对于理论知识的排斥感,而且可以使其在自主实践中领悟到理论知识的现实指导意义[1]。

(二)提高幼儿的语言能力

一提到幼儿的教学语言,一般都会联想到童话、寓言故事等等文学体裁,这类的表达形式更加符合幼儿的身心特点。幼儿教师可以将幼儿分配成不同的角色进行游戏情境的表现,让幼儿通过自己感受来表现故事中人物的情感,加之模仿任务的语言特点加以表现,可以很好地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通过设定语言情境,幼儿可以发挥自身的主动性来丰富和完善语言能力,对于孩子今后的发展十分有益[2]。

(三)幼儿的综合能力明显提高

幼儿时期是关系到孩子终生发展的大事,因此需要兼顾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的协调发展,这对于孩子今后性格培养、接人待物以及身体素质等各方面的培养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在游戏的应用过程中需要运用游戏规则来保证游戏的顺利进行,这些规则会让幼儿在不自觉中养成良好的纪律性和品格。除此之外,游戏的设置需要幼儿开动脑筋以及相应的体育锻炼,在特定的体力和脑力锻炼当中幼儿的思考能力和学习水平会有很大的提高,对于培养幼儿的综合能力来说效果显著。

二、游戏在幼儿教育当中的有效运用策略

(一)为幼儿创造良好的游戏环境

游戏作为一种特殊的教学形式,其实施效果的好坏取决于教学环境是否符合要求,为了提高幼儿的身心健康水平需要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一方面,最应该考虑的是教学器材和道具等是否满足教学的实际水平,观察和确认道具以及场地的设置是否得当合理。最重要的是要结合幼儿现阶段的审美水平,是否可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设置班级桌椅的时候,要选择幼儿喜欢的颜色或者款式,摆放的位置要科学合理,给学生的日常玩耍留下充足的空间。另一方面,幼儿教师要通过观察合理利用教学环境,可以在教室闲置的位置增添一些装饰物,让学生可以直观的理解到游戏背后的知识内容。在这个环节当中要鼓励幼儿积极参与进来,通过共同创作培养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对于老师来说则可以直接看到幼儿在日常教学当中的表现是否得当合理[3]。

(二)游戏的合计符合幼儿特点

幼儿教学的主体对象是幼儿,所以在设定游戏的时候要考虑到幼儿的身心发展状况,通过不断分析不同幼儿的特点来制定有针对性的游戏帮助幼儿的个性得到尊重。在游戏环节当中,幼儿、游戏材料、环境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冲突,这就需要幼儿教师从中调节,并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游戏。例如可以将很多动画片融入到日常的教学当中,站在幼儿的角度开展趣味性教学活动。

(三)教学主题要以教育内容为主

所谓游戏,其实就是模仿现实生活中的活动并加以重塑和完善的各项互动的统称。也就是说,生活实践经验与教学内容是成正比的,应该要将更多地生活实践知识融合到教学理论当中。幼儿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将越来越多的生活实践内容融入到教学游戏内容当中,让幼儿可以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领悟到社会实践,从而增长更多的社会经验。例如为培养幼儿的团队意识,教师要利用好寓言故事等内容来分角色饰演,在游戏当中意识到团队合作对于整体目标实现的重要性。通过游戏情境的导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同时提升掌握社会生存规律以及经验的效率[4]。

幼儿寓言故事范文第6篇

案例一:狐假虎威对不对。狐假虎威是家喻户晓的寓言故事,狐狸被老虎抓住以后,谎称自己是老天爷派来的,并借助老虎的威风吓走了百兽,从而让老虎相信并放了自己。我们一直把狐狸定位在狡猾、奸钻的地位,在这个故事里也是一样,用一种有色眼光来看待狐狸,把其做为反面角色。上课的时候,同学们的评价也是如此,对狐狸的批评是一筐又一筐。狐狸的做法真的就是一无是处了吗?“狐假虎威”对不对?我在班里首先搞了个民意测验,结果23人中,只有3人是赞同狐狸的,其他20人对狐狸持的是反对意见。(我很高兴,还有人是赞同狐狸的,为接下来的辩论打了基础。)接着,在我的鼓励下,班级里掀起了一场辩论赛,双方力呈自己的理由。反对狐狸的同学主要是认为狐狸撒谎是错误的;赞同狐狸的同学则认为狐狸虽然撒谎,但是为了在危险的情况下保护自己的性命,是聪明的做法。

简析:双方的口舌之争很让我高兴,也让我想起了另一个寓言故事《龟兔赛跑》。在学生家长、幼儿园以及我们小学教育的熏陶下,儿童已经形成了思维定式,乌龟和兔子赛跑,赢的肯定是乌龟,以至于有些孩子在回答“乌龟和兔子谁跑得快?”这样的问题时,第一反应就是“乌龟跑得快”。寓言和童话是为了培养我们的想象,拓展我们的思维,也是为了告诉我们或儿童一定的道理。有些事或物是具有两面性的,就如狐狸一样,我们可以说它很狡猾,但换一个角度想它也很聪明,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式,才谈得上教材体验的多元性,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式,也才有创新的可能。也就是说要想产生新思想,就必须摈弃各种先入之见,进行创造性思维,用尽可能多的方法去看待事物。

二、放飞心灵,把握机会

学生的思想是个万花筒,他们的世界比成人精彩,有时甚至是成人无法想象的,或者以我们的观点来说是错误的。然而,错误中不乏宝藏。不给学生说话的机会,就谈不上心灵的飞翔,不给学生说话的机会,在避免错误的同时,必将丢失宝藏。

案例二:机会。在教学古诗《春晓》的时候,我把诗写在黑板上,反复地引导学生阅读和体会,一个同学突然冒出了一句“老师,你最后一句的标点加错了。”我吃了一惊,连忙翻书对照。最后一句是“花落知多少。”我的标点符号没错呀?!我感觉有点莫名其妙,因为这个孩子平时比较调皮,课堂上经常随便说话,因此,我怀疑他是不是故意捣乱。但我还是给了他一个说话的机会,我问了一句“那么你认为这儿应该是什么号呀?”他小声地说“我认为这儿应该是感叹号。”我忙问“请你说说自己的理由。”他于是大胆地说“诗人想起夜里的风雨,为那么多花儿的凋落感到难过,感情非常强烈,所以应该用感叹号。”“好,老师现在就把它该成感叹号,你能为大家读读吗?”他读了起来,果然是沉郁顿挫,无限伤感,连我都给打动了,同学们也都纷纷赞同他的提法。在他的带动下,又一个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认为这儿应该加的是问号,理由是诗人的这句诗也可以说是一个问句,是对春雨,春风的提问。他说的也不无道理。一时,教室里众说纷纭,各人坚持自己的看法,都说得头头是道。我没有强制学生服从哪一个观点,而是把三个句子都写在黑板上:1. 花落知多少。2. 花落知多少?3. 花落知多少!然后引导他们反复朗读比较并分小组讨论最终学生总结,当加感叹号的时候,诗人的感彩太浓,可以说是很伤心。当加问号的时候,诗中的感彩较淡,体现不了诗人惜春的情怀。而句号所表达的感情,应该是浓淡适中的。

简析:当学生提出问题的时候,我没有扼杀,而是给了他一个说话的机会,也给了我对他们重新认识和欣赏的机会。正是有了这个机会,课堂才精彩起来,学生才有了发展,认识才进一步提高,体会才更深刻,我们的合作才更愉快。有了说话的机会,学生的灵感,学生的个性体验才能得已表达;给学生说话的机会,也是对学生的尊重,是新课标精神的体现。

三、放飞心灵,精彩纷呈

幼儿寓言故事范文第7篇

在目前状况下,我们认为集体教学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是其他活动不可替代的。从本质上说,集体教学活动是一个教师与幼儿在思维层面的深度对话过程,它对于幼儿的独特发展很有价值。所以,探究集体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是引领教师和幼儿共同成长的有效途径。

一、在评析教学活动中总结教学方法

在日常的教研活动中,我们感到教学活动评价的目的不仅仅在于“评”,更在于“析”,如:大班语言领域文学作品欣赏活动的研讨,教师们观摩了大班文学作品欣赏《彩虹的尽头》(绘本教学)后,进行教学活动评析。

首先,我们先针对目标的定位进行讨论,通过教师之间思想的碰撞最后总结出目标定位的关键词:理解文学作品内容,感受文学作品表达的情感,体验文学作品核心价值的真正含义,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多种形式表现对作品的理解:重难点的定位关键词:重点理解文学作品内容,感受文学作品表达的情感。这样给教师们在目标定位上有了指向性。

其次,从内容的选择上也给教师们指出了方向:包括古今中外文学作品类型,可以是儿歌、诗歌、散文;中国传统故事:如成语故事、寓言故事(包括伊索寓言)、神话故事、历史故事;中外童话故事;科幻故事;绘本故事等,篇幅不限。

最后,总结出幼儿文学作品欣赏的教学策略。

1 用夸张的声音、体态、感染性的语言传递作品,让幼儿体验作品的情感。如《彩虹的尽头》中,角色间的对话,老师可以用不同的声音表现出它们当时看到宝贝的不同心态,如:小松鼠看到松果时欣喜若狂,以及为了呵护自己的宝贝对小伙伴不太友好的语言;鸭妈妈找不到孩子焦急的心情,以及找到后语重心长的教育,还有能为自己的孩子付出一切的母爱的声音;兔爷爷,一个历经沧桑的回忆宝贝的声音;最后,獾和狐狸豁然开朗悟出自己的宝贝——朋友时开心的场面。通过贴切的声音、夸张的表情、恰到好处的动作、将幼儿的视觉和听觉调动起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2 配乐讲故事,让幼儿感受故事中优美的意境。

3 分段欣赏故事,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彩虹的尽头》中,狐狸和獾对宝贝的认识经历了一个过程,我们采用分段欣赏的方式,通过层层提问让幼儿也如同狐狸和獾一样,感受不同时期对宝贝的不同认识,最终上升一个层次——找到真正的宝贝。

4 提炼故事主线,让幼儿更清晰地理解故事。故事《彩虹的尽头》,它的主线索就是找宝贝。我们可以用图片的形式展示狐狸和獾找宝贝的过程,宝贝由“金的、银的或者是宝石”,到松鼠、鸭妈妈和兔爷爷的宝贝,直到最后狐狸和獾找到了真正的宝贝,这样整理出故事中的主线,使孩子看了一目了然。

5 深层次地设计提问,引导幼儿多角度理解故事。在《彩虹的尽头》中,当我们重在让幼儿体验故事中角色的情感时,那么提问就应围绕着情感进行,如:松鼠的宝贝是什么?它看到宝贝时的心情是什么样子的?鸭妈妈找不到自己的孩子时心理怎么样?鸭妈妈找到她的宝贝小鸭子后心情又怎样?当我们重在让幼儿感知故事的主要内容,提炼主线时,那我们的提问是:獾和狐狸先遇到了谁?松鼠的宝贝是什么?兔爷爷是怎样描述它的宝贝等线索性的问题。

6 先儿童后成人,引导幼儿观察画面,质疑讨论。优秀的绘本故事都配有精美的图画,应把发言权交给孩子,让孩子大胆提问,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让孩子成为活动的主体。

7 采用多样化的教具,呈现故事内容。在不同的欣赏阶段,我们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首次欣赏故事时,我们应为幼儿创设一个安静、轻松的氛围,注意力高度集中,这也是培养幼儿倾听能力的有效方法;在理解故事时,我们根据不同的侧重点采用不同的方式呈现故事图片。如:挂图式的图片、可采用大书的形式、或采用实物投影仪、采用课件的形式,以声音、图像刺激幼儿的多种感官,更能激发幼儿听故事的兴趣。

8 运用表演绘画等手段,进一步加深幼儿对文学作品的体验。

二、在“连环跟进式”的操作中,好课多“磨”

“连环跟进”的教研活动即“一课三研”活动。

一研:平行班集体选材-理论学习-执教教师设计方案说课-研讨方案-调整设计;

二研:观摩活动-研讨反思梳理问题-调整方案:

三研:再次实践活动-研讨反思-调整方案:

多研:再次修改活动方案-实践研讨反思-形成适宜的研究案例。

这种连环跟进式的研究,使教师在集体教学活动中更加关注幼儿的表现和反应,并在实践中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有效的师幼互动。

以小班语言领域活动为例:

幼儿寓言故事范文第8篇

一、利用多种途径帮助幼儿积累词汇

1.把教新词和幼儿游戏及“一日生活”联系起来,让幼儿进一步掌握和理解新词。游戏是幼儿最喜欢、最容易接受的活动。在传授“齐心协力”这一词的时候,我先给孩子们讲了一个“天鹅、龙虾和梭鱼”的故事,然后让孩子们自由结伴帮助阿姨搬桌子,在讨论中,孩子们得出了“一块儿干活的时候应该往一处使劲,这样才能把活干好”的道理,在讨论过程中我给孩子们讲解了“齐心协力”一词,幼儿有了自己的亲身体会,很快就理解了。我在孩子们一起需要协作的活动中,比如推拉轮胎、一起搬桌子、一起收拾积木等活动中高频率地使用这个新授的词汇,孩子们知道了新词汇的各种使用方法,这样就会自然而然地习得新词并灵活地运用。孩子们都喜欢一个人把学到的单词反复地说着玩,我利用孩子的这种倾向,把这一阶段学过的新词或句子通过精选组成短文或编成一个小故事给孩子们反复说着玩,这样,孩子们会学得更为牢固。

2.把新词的教育和形象的动作、感官练习加以结合,幼儿就很容易掌握。我经常给孩子们观察各种物体,和孩子们一起讲讲它们的颜色、形状、材料、属性等等,例如:秋天是水果丰收的季节,我和孩子们一起带来各种各样的水果,让他们通过触摸、闻闻、尝尝、看看等操作活动学习了“香甜”、“黄澄澄”、“紫莹莹”、“红彤彤”、“绿油油”等词语。在图书故事“小狐狸的球”中,我让孩子们先自己玩球,从中发现了球的多种玩法:可以拍球、顶球、踢球、抱球、滚球等,这时,我就让小朋友们一边讲,一边做相应的动作,有的小朋友做不出动作时,我就做一个动作来提示,启发孩子们讲下去,并让他们也做一做,这样,小朋友很快就能理解并讲出新词语了。通过教学实践,我深深地体会到让幼儿的多种感官参加感知,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分析、综合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3.欣赏各种文学作品,提升语言的敏感性。在小班,我们运用各种朗朗上口的儿歌来引导幼儿习得日常规则,如:“洗手歌”、“小猫走路”、“小小毛巾”等儿歌伴随着孩子们逐步熟悉快乐的幼儿园生活,在学习规则的同时,孩子们也学会了儿歌。在儿歌的种类上,我还加以了挑选:有问答歌、颠倒歌、数字歌、趣味歌、谜语等等,在小班阶段,我们班的孩子学会了许多儿歌和谜语,其中,孩子们最喜欢的就是问答歌和谜语。另外,我还给孩子们讲了许多世界著名的童话故事和寓言故事,在讲故事的过程中我不只让孩子被动地听,而且还要他复述。我还建议让孩子们分角色来表演这些故事,孩子们可高兴了,在表演故事过程中孩子们学到了许多本领:分配角色、变化声音、站立的仪态等,同时提升了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在“一日生活”中为幼儿创设语言交往的机会

1.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注意引导幼儿进行语言交往。如,在刚开学的点名活动中,我就引导孩子学习和别人问候的各种方法,先是我和于老师用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来进行问候,孩子们觉得很好玩,他们也就愿意一起来参与了,我们学会了“老师你早”、“见到你真高兴”、“老师好”,除此之外还有鞠躬、用微笑和用手势等来打招呼的方法,对于内向不愿开口的孩子,我会鼓励他:“如果下次你能说‘老师早’我会非常高兴的”,如果是能力强的宝宝,我会这样对他说“明天,你能不能用不同的方法和老师、同伴打招呼呢?”另外,在幼儿“一日生活”中的吃、穿、睡、入厕等活动中,注意给幼儿提供语言交往的机会,增强对同伴的亲切感、责任感、加深友谊。

2.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鼓励幼儿大胆地表达。首先创设平等和谐的氛围,让幼儿有话愿意讲。有的与老师、同伴虽已很熟悉,但也常常不爱交谈。因此,我们要努力创设家庭式的氛围,与幼儿平等相处,尊重每个幼儿,积极鼓励,引导幼儿说话。尤其当幼儿主动与教师说话时,教师总是认认真真地听,热情地与幼儿对话,并能善于将话题稍作延长,幼儿解除了紧张心理,就越来越敢说,越来越愿意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