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渔夫和魔鬼的故事

渔夫和魔鬼的故事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渔夫和魔鬼的故事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渔夫和魔鬼的故事范文第1篇

有一天,渔夫出去打鱼,也同样一条也没有捞到,直到第二十次他才觉得有鱼了,这下真的有鱼了。他也学着渔夫下河捞鱼,捞上来的是一个胆瓶,他说:“嘻嘻,把这个东西卖去博物馆一定值很多钱吧。”他说完就把瓶子搬走,瓶子很沉,他打开一看,什么都没有,就在这时,一缕青烟冒了出来。渔夫抬头一看,啊~是一个巨大的魔鬼〔形象暂时不说出来〕。

魔鬼说:“可恶的人类,我恨你们,当初那个臭渔夫把我骗到胆瓶里,我这次一定不会原谅他的。”魔鬼说完低下头一看,“你不是那个渔夫吧,但你也是渔夫,我认为是渔夫的没有一个好东西,现在我要把你给杀了,说吧~!你想怎样死啊?”

渔夫说:“魔鬼大王,你别生气,我知道有一个地方,那里有很多金银财宝,你去那看看。”

魔鬼大哄:“你别骗我了这是什么时代啊?还有那些旧财宝,我才不稀罕呢,我不像你们那样,贪钱!”

渔夫想了想,说:“魔鬼大王,既然你想做个好人,就必须不伤人。”

魔鬼说:“哼~我才不想做那个好人呢。”

渔夫想:我是一个堂堂的人,他是一个魔鬼,我的智慧一定能压制他的妖气。

渔夫说:“魔鬼,我在临死之前问你一件事,你一定要认真说。”

“说吧,”魔鬼说,“简短些。”

这个胆瓶容不下你一只手,过呢更容不下你一条腿,怎么能容下你一个巨大的身体呢?”

“你不相信吗?”魔鬼说。

“我没有亲眼看到,绝不能相信。”

魔鬼朝渔夫大叫:“别骗我了,这个方法已经过时了,上个上个上个世纪时也有一个渔夫这样子骗我,我已经受够了,你还想让我在这个胆瓶里住一辈子吗?你死定了,渔夫说吧!你想怎样死呢?”

渔夫和魔鬼的故事范文第2篇

[关键词]我们这一家;世俗人心,香港文化

《我们这一家》是根据香港作家李纯恩的小说《黑社会爸爸》改编而成的影片,由张艾嘉执导,古天乐、刘若英主演。“我们这一家”的成员有:“够义气、够胆色、够狠、够恶”的黑社会老大李天恩,爱的一心一意的女律师陈美宝,他们娇俏可人的女儿李喜儿,独自带着儿子李天恩在香港艰难打拼的“潮州英”。他们之间上演的故事(父女之间的、母子之间的、夫妻之间的)中的许多细节,或多或少地会触发你的共鸣。但是,要真正读懂这一家人,并试着去懂世俗人心,读懂香港文化,我们还需用“魔鬼”、“天使”、“关公”、“耶稣”这四把钥匙打开“我们这一家”的大门,去里面一探究竟。

一、世俗人心:“魔鬼”与“天使”的较量

魔鬼与天使是圣经中相互对立的形象。魔鬼,是邪恶的化身,它使人作恶;天使,是圣洁的代名词,它引人从善。每颗世俗人心,都要承载魔鬼与天使的较量。每张脸,都有两张面孔,有时是魔鬼,有时是天使。很多时候,人就处在善与恶的中端。影片中的李天恩,就是个在善与恶的中端游移的人物。刀光剑影中,血雨腥风中,他从一个江湖小混混晋升为黑社会老大,想怎样就怎样。赌场内,他可以随意砍掉出千人的手;停车场内,他一拳把大旧打成植物人。作为社会的一员,崇尚暴力的他于社会有害无利。而作为儿子,他与母亲间总有着无休止的口角之争,作为男人,他把女人当衣服。他的内心就像是渔夫与魔鬼的故事中那个被打开的曾被所罗门国王咒封的铜瓶,一任魔鬼为非作歹。在那个故事中,最后是渔夫制服了魔鬼,而在影片中,制服李天恩的是他的女儿。女儿的出世,彻底改变了李天恩的人生。初为人父时,他声称“我李天恩是什么样的人,就永远是什么样的人”,可他潜藏的父性却不自觉地随着女儿的一天天长大,一点点地被激发出来。女儿小时,为了让女儿不怕,他把胸前老虎头的文身变为猫头;为了怕女儿知道自己的真实身份后伤心,他努力做回一个正常商人;为了弥补没能观看女儿演出的“过错”,他甚至放下身段取悦女儿;为了女儿能进好的小学,他心甘情愿地背叛关公,去教堂领洗。女儿大了,他整天担心女儿的安全,甚至跟踪女儿的男朋友。这样的李天恩,心中的“魔鬼”已渐处下风。纵观整部影片,有两个场面特别让人动容。一是海滩上,一家四口嬉戏、追逐、拍照,其乐融融。李天恩双手举起一岁大的女儿,女儿的口水滴到了李天恩的嘴里,他幸福地咽下;一是拘留所里,李天恩错过了父亲节女儿的表演,特别懊丧:“如果真的有上帝的话,他应该会听到,李天恩第一次向他求救。”这样的李天恩,心中的“天使”已渐处上风。另外,这个曾经习惯了和女人逢场作戏的男人,会对妻子动情地说出“你知道我心中只有你一个”,并发誓今后都不会再伤害她,并且说到做到。这个一生中只哭过两次的男人,会在母亲的葬礼上痛哭流涕。这样的李天恩,心中的“天使”分明已经战胜了“魔鬼”。导演张艾嘉用女性特有的敏锐和细腻去探索黑帮的世界、男人的世界,过滤戾气,增添人性的因子,在轻喜剧的氛围中一层层地解剖世俗人心。魔鬼与天使的较量,使人成为真实可感的人,使剧成为真实可感的剧。

二、香港文化:“关公”与“耶稣”的融合

《我们这一家》这部反映香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生活的影片并不仅仅停留在家庭伦理的温情解读上,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香港文化的特性。影片中喜儿在和妈妈在教堂做礼拜时问妈妈:“为什么爸爸拜的是中国人,我们拜的是外国人呢?”影片中的李天恩每天出门前都要拜关二哥,而陈美宝则因信主的应许而不为将来忧虑,喜儿很小就能背诵大段的《圣经》,这反映出港人在信仰方面的中西兼容。现实中的港人确实是进教堂、做礼拜与供关公、拜天后并行不悖。中西兼容的信仰反映出华洋交汇的文化。远在公元前4000多年,香港就已经出现了中华民族的古老文明。关公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在中国民间备受尊崇。他既是忠、义、勇等道德典范的拥有者,又能引导人一心向善,只要向善,现实中人们所祈求的科举功名、富贵荣华、健康长寿都能作为善的报应。在香港,黑界和商界都把其推崇为保护神,李天恩拜关帝理所当然。另外,由于香港的殖民背景,西方文化,包括它的价值观,可以畅通无阻地进入香港。今天还夹在香港的摩天大楼之间的那些基督教堂,便是西方传统文化的象征。基督教认为,人类承袭始祖亚当和夏娃犯的“原罪”,只有依靠“信…望”“爱”去救赎自己罪恶的灵魂,以达到和上帝的和解。陈美宝和李喜儿信仰耶稣亦理所当然。值得注意的是,剧中的李天恩后来也成了主的门生,他每天出门前拜关二哥,星期天去教堂求上帝宽恕他,双重保障让他感觉非常安全。在“吞使”和“魔鬼”还在他心中较量的时候,关公和耶稣已经奇妙地在他身上融合了。在此,我们不必纠结于义气和爱心的孰是孰非。李天恩生意出问题后,大眼、口水对他的不离不弃,并且真心关心他的安危,不是让我们十分感叹吗?李天恩当初花了一分钟踏入江湖,却因为对家人强烈的爱,用了大半生时间想尽办法离开江湖,不是让我们十分感慨吗?我们也不必纠结于影片结尾处李天恩拥有的到底是肉体的生命还是灵魂的生命。在向死而生的过程中,他走过歧路,但他挣扎过,努力过,这就够了。我们还不必纠结于中西文化的孰优孰劣,中国的二胡、粤剧、一盅两件,西方的钢琴、芭蕾、汉堡包,共同渲染着香港多元的城市风景。中国的关公和西方的耶稣,共同承载着人类对善的追求,也共同承载着小说家、导演对历史气度的追求。

渔夫和魔鬼的故事范文第3篇

关键词:螺旋结构 文学 螺旋式提高 广泛运用

螺旋,是一种像螺蛳壳纹理的曲线形状。这种形状是一圈一圈环绕的,但这种环绕不是封闭的,而是越绕越大、越绕越广阔。螺旋结构,现在常指分子链的一种构象排列。但其实,在文学创作中也大量运用这种结构形式。有些研究者提到过圆形结构或者环状结构之类,笔者认为,或许不如螺旋结构更接近这一结构模式的本质。

一.螺旋结构的较早体现

较早螺旋结构,如唐代李公佐的《南柯太守传》:隋末唐初,有个叫淳于棼的人,一次他过生日多喝了几杯,然后带着几分醉意坐在他家一棵根深叶茂的大槐树下睡着了。梦中,他到了大槐安国,高中状元,当了驸马,生儿育女,就任南柯太守20年,备受称赞。后因作战失利,丢官返乡。淳于棼气得大叫一声,从梦中惊醒,但见月上枝头,繁星闪烁。清醒后方知,梦中槐安国,就是槐树下蚂蚁洞。旁有孔道通向南枝,就是他的南柯郡。

这个故事由槐树下睡着开始,结尾醒来又归于槐树下。故事的结构主要的是“槐树下—槐安国—槐树下”,似乎是一个环状,但又不是简单地回归到故事的原点,而是螺旋式的回旋。因为故事对淳于棼、对周围的人,甚至对后世都产生了影响。

另外还有一些故事,如黄粱一梦,如出一辙,结构类似,不复赘述。

二.螺旋结构的广泛运用

后来,这种结构被广泛地应用于各个时代、各个国家、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中。这里举几个例子予以说明。

《三国演义》开篇便是“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一开始就奠定了一种“合—分—合”的螺旋结构。不管是一代奸雄曹操,忠心义胆的关羽,礼贤下士的刘备,还是智慧的化身诸葛亮,他们由普通人物,用尽心机,努力经营,终于叱咤风云、声名显赫、功勋卓著,然而“悲喜成败转头空”,最终还是归于平淡,他们的显赫被司马氏一统归晋。

《红楼梦》的结构有许多,但最外层结构是:补天被弃的顽石化为一块玉,跟随神瑛侍者下凡投胎的贾宝玉,从天上到人间,目睹了木石前盟与金玉良缘的纠葛,经历了烈火烹油与大厦垮塌的历练,最终离开凡尘,回到青埂峰下。“青埂峰—人世间—青埂峰”,又一个螺旋产生。

《荷塘月色》中,朱自清悄悄出门,游历了荷塘,复又轻轻回家。“家—荷塘—家”便形成了一个外在结构的螺旋。由于现实中“心里颇不宁静”,于是朱自清希望到美景中去享受“独处的妙处”,去重温那梦境般的理想。然而,在写尽荷塘美景之后,发现“我什么也没有”,还是回到了现实中来。“现实—理想—现实”又形成了一个内在心境的螺旋。类似地,“社会—自然—社会”、“不宁静—解脱—不宁静”等多种因素,从不同角度勾勒起一个一个的螺旋形。

《再别康桥》,外在的结构是“轻轻的来—陶醉美景—悄悄的走”。同时在这首诗里,康桥不单单是剑桥大学的代表,而且是诗人徐志摩心中西方民主与文明的代表,甚至是“爱、自由、美”的代表。因此,“现实—理想—现实”也是《再别康桥》内在心境的螺旋。此外,“轻轻—想放歌—悄悄”、“近—远—近”等因素也构筑起一个一个的螺旋形。

鲁迅的《祝福》起于祝福,归于祝福,中间是祥林嫂苦苦挣扎最终“老了”的故事;《阿Q正传》未庄的人一开始敬畏赵太爷、欺负小尼姑,经历了阿Q的恋爱悲剧、生计问题、中兴到末路、革命与不准革命,最后在枪声中“大团圆”,未庄的人仍旧敬畏赵太爷、欺负小尼姑,一切似乎都是照常,只是少了一个阿Q。《好的故事》开头写“我”自身的现实处境写起,之后转入昏昏欲睡的梦境,最后又由梦中醒来,构成了“现实—梦境—现实”的螺旋;《伤逝》里无论子君、涓生,甚至小狗,也都似乎回到了原点,形成了螺旋。

阿拉伯民间故事《渔夫与魔鬼》中,渔夫无意中从宝瓶里放出了被所罗门关闭的魔鬼,险些被魔鬼杀死,后来运用智慧把魔鬼骗回宝瓶,再次封闭,投入大海。长诗《渔夫与金鱼的故事》中,贫穷的渔夫放走了条金鱼,受到小金鱼的报答,但由于他的老太婆过于贪婪,要求过分,最终又归于贫穷。

电影中这种结构相当普遍。《大红灯笼高高挂》中五太太疯了,结尾又娶了六太太;《二馍》在麻花的叫卖声中开始,又在麻花的叫卖声中结束。《低俗小说》、《暴雨将至》、《罗拉快跑》、《撞车》、《画壁》等等,甚至许多的科幻、穿越影片都采用了这一结构。

三.螺旋结构的特点

以上作品的结构之所以称为螺旋结构,而不宜叫做圆形或者环状结构,主要是因为故事回到的不是真正的原点,而是接近原点的另一点。

比如《红楼梦》里的顽石,去那温柔富贵乡走了一遭,又回到青埂峰下。这时的顽石还是原来的顽石吗?别忘了,那个渴望到人间走一遭的顽石,身上已经镌刻了《石头记》,他对人间的认识已经今非昔比了。经历了大起大落、大喜大悲,他还会再次请求仙人帮忙,去那人世间吗?即使再去,故事也是另一个故事了。赫拉克利特说:“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故事自然也是如此。

因此,螺旋结构的特点是,作品的结尾貌似回到开端,但本质上是回到了螺旋上的另一个点。这种结构让读者的思绪逐渐放大,直至无穷。

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布鲁纳认为,人的认识水平是一个螺旋式提高的过程,人的大脑接受外界信息以后,有一个自我消化和梳理的要求,之后才能到达较高的认识水平,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螺旋式上升。根据这一理论,布鲁纳在《教育过程》中提出了“螺旋式课程(spiralcurriculum)”。那么,文学高手们之所以常常运用这种螺旋结构,也许是因为它本来就符合人们的认识规律吧。

参考文献:

[1][美]杰罗姆.S.布鲁纳.邵瑞珍,张渭城译.布鲁纳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渔夫和魔鬼的故事范文第4篇

[关键词] 《渔夫的故事》 黔西北 阿拉伯 渔夫

[DOI] 10.3969/j.issn.1002-6916.2011.01.44

季羡林先生曾指出,比较文学史这门新学科就是在研究民间文学时创立的,民间文学和比较文学研究一直有着难分难解之缘。一些西方比较文学家认为,民俗学家对许多民间故事传说的研究就是典型的比较文学研究。[1]因此,对于在世界范围内存在的一些文学类同现象作一番比较,将有助于我们了解世界上各民族之间交流汇通所达到的广度和深度,有助于扩展我们的文化视野,丰富我们的人文科学知识。

前不久,笔者读到一个流传在贵州省黔西北一带的《渔夫的故事》,初读这个故事,感觉与流传在阿拉伯地区的《一千零一夜》中的《渔夫的故事》既有许多相似的地方,也有一些不同之处。笔者认为,黔西北《渔夫的故事》与阿拉伯《渔夫的故事》在情节设置、主人公形象塑造、工具的使用、故事的结局等方面都值得去进行一番比较研究,并可以此作为一个探索不同民族在面对同一现象时的不同思想感情和心理特征的窗口。笔者不揣简陋,仅就这二则具有同一母题的故事作一个初步的探讨,以期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两则《渔夫的故事》概述

(一) 黔西北《渔夫的故事》

在贵州省西北部大山深处的苗族聚居地,流传着一个渔夫的故事[2],其故事梗概大致如下:一个渔夫到湖边网鱼,撒网时网住了一个葫芦,渔夫感觉很奇怪,打开葫芦盖一看,从葫芦里嗡嗡地飞出七八只野蜂,然后大大小小变成了七八个老变婆(黔西北苗族民间故事中指妖怪),恶恨恨地说要把渔夫吃了,渔夫掉头就跑,突然看到远远的山崖口上,自弗老(黔西北苗族民间故事中指智者)骑着马悠然自得地走了过来,渔夫急忙向自弗老求救,自弗老对老变婆说:渔夫是该吃,但我很奇怪,这么小一个葫芦,怎么装得下你们这么多人呢?你们再飞进去一次给我看看,如果真的装得下,别说渔夫,连我也心甘情愿地给你们吃了。老变婆听到后,又高高兴兴地变成七八只野蜂飞进了葫芦。自弗老和渔夫赶紧塞住葫芦口,点火把葫芦烧了。

(二)阿拉伯《渔夫的故事》

阿拉伯的《渔夫的故事》是这样的:一天,一个渔夫到海里去打鱼,网撒下去后,怎么也拉不上来,网太重了,渔夫心里暗喜,以为捞到了大鱼,当他终于把网拉上岸后,才发现网里只是一个瓶子,他拿起瓶子一看,看到瓶盖上有一个所罗门的印章,他很好奇,想打开瓶盖看看,一股浓烟从瓶口飘了出来,黑压压地遮天蔽日,不一会,黑烟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妖怪,想把渔夫吃了,机智的渔夫说:你这么大,这个瓶子怎么容得下你呢?你再进去我看看,如果真的装得下你,我就心甘情愿给你吃了。于是妖怪又变成一股浓烟,飘进了瓶子,渔夫赶紧把瓶盖盖上,然后又把瓶子扔进了大海。

二、两则《渔夫的故事》的“同”与“异”之比较

(一)两则《渔夫的故事》的“相同点”

读完上述这两个故事后,笔者对它们进行了比较,认为两个故事有许多相同之处:第一,故事的主角都是妖怪、渔夫和智者;第二,故事的主要道具都是一张渔网和一个根本装不下妖怪的葫芦或瓶子;第三,故事发生的时间都是在渔夫网鱼的时候;第四,故事的寓意都是弱小战胜强大、智慧战胜愚蠢、正义战胜邪恶。从精神层面而言,这两则《渔夫的故事》都宣扬了人战胜妖怪的积极精神,都是人类理智对妖术的胜利,是正义对邪恶的胜利。

很显然,这两则《渔夫的故事》中渔夫和妖怪都是对立的形象。妖怪代表着邪恶,它不仅形象丑陋,而且本质凶恶,它恩将仇报要杀死它的救命恩人。阿拉伯《渔夫的故事》中的渔翁与黔西北《渔夫的故事》中的自弗老都是正义、善良、理智的代表,在他们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作为人的一种高尚品质和无穷的智慧。两则故事中的渔夫都无意中救出了妖怪,却万万没有想到妖怪反而要害他们,要将他们吃掉。故事的结局都是他们使用计谋或借助他者,想法设法把妖怪重新装入到瓶中(葫芦中),最终使妖怪屈服或灭亡,取得了各自的胜利。

(二)两则《渔夫的故事》的“相异处”

阿拉伯民族生活在中亚沿海的沙漠地区,民族信仰以伊斯兰教为主,而黔西北苗族生活在东亚内陆省份的凉山半凉山地区,苗族有他们本民族自己的图腾信仰,20世纪初柏格里从云南进入贵州黔西北后,才有部分苗族开始信仰基督教,阿拉伯民族与黔西北苗族无论在生活环境和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异,为什么这两则民间故事却如出一辙呢?这似乎有些让人不可思议。诚然,这两则故事有很多相同点,但细细一比较,它们之间依然存在若干不同之处。

1、情节结构比较

结合前文来看,黔西北《渔夫的故事》较之阿拉伯《渔夫的故事》来说,内容略显粗糙,情节设置上过于简单,既没有交代好主人公――渔夫的背景,渔夫的身世和他捕鱼的时间、地点、规矩,也没有交代出老变婆的背景,它一从葫芦里出来见到渔夫就张嘴要吃也情有可原,毕竟老变婆作为一个妖怪要吃人再正常不过了,可是,这样一来该故事就缺乏悬念,缺乏趣味性。

我们再来看阿拉伯《渔夫的故事》,故事一开头,就较为详细地交代出主人公――渔夫的背景:他家境贫困,一家老小,全靠他一人捕鱼为生,同时还交代了他的捕鱼规矩:“每天至多撒四次网”,渔夫这种奇特的捕鱼规矩,就很容易引起读者的无限思索。这就为其后来故事情节的一步步发展做好了铺垫。试想,“撒了三次网,什么都没捞着”这样的叙述,就不得不使读者关注渔夫第四次的撒网情况,毕竟按照渔夫打渔的规矩他只剩一次网了,其情节极其吸引人,吊足了读者的胃口。总体而言,这一则故事结构完整,情节波澜起伏,曲折生动。

通过比较这两则故事,我们不难发现黔西北《渔夫的故事》内容略显粗糙,深度欠缺,情节简单。很多东西都没有交代清楚,比如这七、八个老变婆到底因何事,被何人,在何时装进葫芦里的呢,他们又是为何非要将自己的救命恩人吃掉呢,只要这一追问,故事情节的发生似乎就经不起读者一再的推敲,让读者不知就里。故事中只是极其简单地把渔夫和妖怪模式化、脸谱化地硬性划分为“好人”和“坏人” ,坏人一出场就要做坏事,而好人最后就是一定会战胜坏人的,故事本身缺乏足够的说服力,因此,故事也就少了趣味性、少了吸引力。当然,这也正好印证了民间那句俗话:“故事是根随心草,不想说三言两语,想说的话几天几夜也说不完”。

2、主人公形象塑造的比较

阿拉伯《渔夫的故事》中的渔夫是一个冷静、智慧、勇敢的人物。他想到“它是个妖怪,我是个堂堂的人。我的智慧一定能压制它的妖气。”诚然,这是阿拉伯《渔夫的故事》的精华所在,也是故事情节转向的关键。一句“我是个堂堂的人”和“一定能”这些词语,都极有力地表现了渔夫对自己力量和智慧的信心。最后,当渔夫见妖怪变为青烟再度钻进胆瓶时,他即果敢地采取行动,用锡封好瓶口,嘲讽地说:“告诉我吧,妖怪,你希望怎样死?现在我决心把你投到海里去。”一个集智慧与勇气于一身的渔夫形象就跃然纸上,渔夫形象丰满,有血有肉。

相比较而言,黔西北《渔夫的故事》中的渔夫面对险境时却是束手无策,他为了保命只有向自弗老这个民间智者求助。这一渔夫形象的塑造与阿拉伯《渔夫的故事》中的渔夫形象就大相径庭,自弗老这一角色的加入在很大程度上弱化了渔夫的智慧。故事中虽然有渔夫打渔这一情节设置,却将处置危机的“壮举”让自弗老来完成,无形中渔夫这一主人公形象就被极大地削弱了,让读者无法觉察到他的智慧与勇敢,他的善谋与果断。试想,渔夫的故事理应讲那些发生在渔夫身上的故事,而在这个故事中,其主要内容都搁置在了自弗老这一民间智者的身上,颇有喧宾夺主之嫌。

3、故事结局比较

再有就是这二则故事的结局也大不一样。阿拉伯《渔夫的故事》中,渔夫将妖怪骗进瓶子后用锡封好瓶口将其抛入大海,这将为妖怪以后可能再出来害人埋下了隐患。而在黔西北《渔夫的故事》里,待老变婆飞入葫芦后,自弗老和渔夫赶紧塞住葫芦口,一把火就把葫芦烧了,从肉体上将其干净砌底地消灭,以后再无后患之忧。二则故事中主人公处置妖怪的方式这一点悬殊之大不能不说是各民族在面对同一现象时的不同思想感情和心理特征的自然流露。

4、故事中装妖怪的工具比较

故事中的主要道具,除了那张捕鱼必需的网相同之外,渔夫撒网捞上来的“宝贝”可就大不一样了,阿拉伯《渔夫的故事》中是一个瓶子,而在黔西北《渔夫的故事》里则是一个葫芦。我们知道葫芦民俗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葫芦是中华民族文化一个重要的文化特征。诚如钟敬文先生所言:“葫芦文化,是中华民俗文化中具有一定意义的组成部分。中国的好些民族都有起源于葫芦的神话,葫芦被当作祖先的来源看待。”[3]在民俗文化里,葫芦是能呼风唤雨、法力无边、要啥有啥的宝物。在某种程度上我们甚至于可以这样说,葫芦文化已经融入到我们民族文化的骨髓里,它不仅是与民间文化结下不解之缘,在我国历代文人创作的作品里以葫芦作诗的作品也是不胜枚举而且绵延不绝,如唐代李白的“壶中日月存心近,岛外烟雾入梦清”,宋朝陆游的“葫芦虽小藏天地,伴我云山万里身”。 可见,渔夫撒网捞一个葫芦上来并非随意编造,而是一种民族文化心理的主导使然。

5、妖怪所变之物的比较

阿拉伯《渔夫的故事》中,妖怪化作一股青烟从瓶口缓缓飘出,继而变成一个庞大而凶恶的魔鬼,最后被渔夫骗进瓶子时亦是以一缕烟的方式钻进胆瓶。而在黔西北《渔夫的故事》中,老变婆却是以变为野蜂的方式飞出飞进。笔者揣测,后者中老变婆所变的野蜂是否与苗族生存的环境有关,毕竟,在苗族居住的深山老林里野蜂也是人类的一种天敌。

6、处置妖怪的人员比较

阿拉伯《渔夫的故事》中只有渔夫和一个妖怪,最后渔夫设巧计、布圈套、使自以为是的妖怪钻进了胆瓶,渔夫将其抛入大海取得了最后的胜利。而黔西北《渔夫的故事》中就有大大小小七八个老变婆(妖怪),除了渔夫外还增加了自弗老这一主人公,而且自弗老作为民间智者在故事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笔者认为这种情节安排实际上也是一种民族文化心理的一种折射,在中国传统社会里,渔夫在民间不过是极其普通的一员,作为社会最底层的最普通一员,他怎么可能仅凭一己之力就可以将七八个妖怪降伏呢,于是乎,就借自弗老这一人间智慧的化身来担当降魔除怪的大任。而在阿拉伯《渔夫的故事》里,为何单凭渔夫一人就可以将巨大的妖怪给降伏呢,这一点是否与阿拉伯民族崇尚个人力量有关?抑或是阿拉伯民族在面对未知的恶劣自然环境时将之抽象化了。这有待笔者今后作进一步研究。

三、结语

众所周知,我国是民间口头文学资源最丰富,而且是用文字记载民间故事最早最多的国家之一。不少世界流行的著名故事,都可以在我国找到它最古老的记载,比如说《黄粱梦》、《云中落绣鞋》、《灰姑娘》等。在其丰富多彩的民间故事中,我们同样也可以找到大量的“水鬼与渔夫” 或“渔夫和淹死鬼”等同一类型的故事。早在20世纪30年代初,钟敬文先生就曾撰述《中国民间故事型式》一文,文中列出的我国民间故事之“故事型式”多达45种,“水鬼与渔夫型”故事,竟然列于其中第二[4],足见该类型故事的丰富。毕竟,“易言之,但凡近水之处,不论河湖江洋,都有可能出现‘水鬼渔夫’的故事。”[5]中国各地流传的“水鬼与渔夫”的故事,其情节发展、结局大致有二:其一旨在用以诠说不时出现之溺死事件;其二,“水鬼” 往往摇身一变,成为众人企羡之“城隍”,成为一方保护神,其德行上是至高至善。显然,这些“水鬼与渔夫”型的故事与上述两则《渔夫的故事》相比,无论是其内容、情节发展还是故事结局乃至精神层面上都相去甚远。

至于黔西北《渔夫的故事》是否就是阿拉伯《渔夫的故事》在中国传播之后的“异文” ,囿于资料匮乏,史料不足,笔者不敢就此妄言。但外国民间文化在中国传播的例子也不是没有,如为我国城乡民众所熟知和喜爱的民间故事《白蛇传》中美女蛇的古老原型,是由人们对大地女神又敬又怕的矛盾心理所创造,最先在公元前后流传于西亚或中亚的一个不崇拜蛇的民族中,后进入印度的《佛本生故事》,在南宋时期进入中国杭州,后经明代文人冯梦龙加工成为小说,于是在中国生枝开花,由一个区域性的故事转变成全国皆知的四大传说之一。[6]又如季羡林老先生在《柳宗元〈黔之驴〉取材来源考》一文中,他就认为在梵文、古希腊文、法文中有很多类似的故事,《黔之驴》并不是柳宗元的首创;杨宪益先生也指出,戏曲中的薛平贵与王宝钏的故事皆来源于《格林童话》。

依笔者之见,在文化传承和传播过程中,谁是原创并不太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可以通过对世界上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学类同现象作一个深入比较,可以将其作为探索不同民族在面对同一现象时的不同思想感情和心理特征的一个窗口。

注释

[1]、[6][美]丁乃通,著,《中西叙事文学比较研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P7,P4。

[2] 《威宁苗族百年实录》编委会编,《威宁苗族百年实录》,内刊,黔新出(图书)2006年一次性内资准字第60号,2006,P163.

[3] 钟敬文,著,《钟敬文文集》,[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 ,P658。

[4] 钟敬文,著《钟敬文民间文学论集(下)》[M], 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年,第一版,P342~356。

[5]详见,谢明勋,著,水鬼渔夫故事析义―――以聊斋志异王六郎故事为中心,广西梧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J], 第19卷第2期,2003年5月,P2,P1。

参考文献

[1] 刘守华, 陈建宪 , 主编 ,《民间文学教程 》,[M].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 段宝林, 主编 ,《中国民间文艺学》 [M] . 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

[3]郅溥浩等 , 译 ,《一千零一夜》,[M] .辽宁少年儿童出版社,2009。

[4]谢明勋,著,水鬼渔夫故事析义―――以聊斋志异王六郎故事为中心,广西梧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J], 第19卷第2期,2003年5月。

作者简介

渔夫和魔鬼的故事范文第5篇

我盼望的一天终于到了——秋游。这次秋游的目的地是观音山沙雕文化公园。

上午九点多,我们到了目的地。58座沙雕作品齐齐亮相,向世人展现其惊艳娇颜。这些沙雕各有自己的名称,有的叫《日月潭》、《中秋博饼》、《渔夫和魔鬼》、《美人鱼》……其中我最喜欢的是《老君岩》。

《老君岩》有一个传说:老君是个老顽童,活得十分快乐,他常常趁天庭无事时偷偷溜出去欣赏人间的风光,被玉皇大帝知道时,总是找借口蒙混过去。一天,老君偷偷溜到人间,来到泉州清源山光景。当他望着这如诗如画的山景,问着沁人心脾的花香,完全陶醉在这迷人的美景中。突然,一阵刺耳的叫声和惊天动地的响声混合在一起,扰乱了老君的心情。老君怒气冲冲地朝发出声音的地方飞去,他看见一个火球朝惊慌失措的人们扑去,一时怒气冲天,与火球打了起来由于两人武功差不多,老君就使出了绝招,猛打一通,将火球打回原形。他为了不让火精再来骚扰人民,便舍身化成了一尊神像。后来人民把这座神像叫做老君岩,也成了著名的光景区。

这就是老君岩的一个传说,一个历史悠久的神话故事。

渔夫和魔鬼的故事范文第6篇

一、阅读教学中动态虚拟的两种形式

动态虚拟阅读教学按照思维层次由低到高、限制程度由大到小分为以下二种。

1.填补艺术空白──再造虚拟。

艺术需要空白,读者就是利用作品的艺术空白进行虚拟。这是一种最低层次的虚拟,也是运用最为广泛的虚拟形式。是指学生阅读感悟后,在原文内容和形式的基础上进行的再现、重构、扩展和改造,是对课文本身的虚拟。一般来说有两种情况:

阅读过程中的虚拟。

如阅读《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时,课文中并未写到他伯外貌,但通过他三拳打死镇关西的情节的描述,感知他疾恶如仇、刚强勇猛的性格特点,脑海中就会不自觉地显现出他的勇武形象。这时让学生把他的外貌描述出来,大多数学生都写到他“浓眉大眼,满脸络腮胡,人高马大,虎背熊腰”的形象特点。当这幅画只是在读者心中时,这便是一种隐性的再造虚拟。尽管这种虚拟“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鲁达”,但又必须是“鲁达”,而不是“贾宝玉”。这就体现了虚拟的多元性和集中性。文学作品不仅在外貌上会留有空白,因此其他诸如心理活动、语言、神态等都可以进行虚拟。

(2)阅读结尾的虚拟。

文学作品最大的艺术空白要算文章的结尾,在读者意犹未尽时画上了句号,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例如《皇帝的新装》,当皇帝“觉得百姓们说的话似乎是对的、心里有点发抖”的时候,故事就结束了。读者不禁要想:这个愚蠢的皇帝难道就这样算了吗?这时可以让学生根据皇帝的本性进行虚拟《皇帝回宫以后》。

学生对这一类的虚拟总是乐此不彼,即使最差的学生也急于表现,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拓展了学生的思维。

2.挑战名家名篇──过程虚拟。

这种虚拟的限制比前一种小,因此也更富于创造性。它源于课文又不受课文限制,不能离开作者及其时代。过程虚拟强调从解读课文这种作者思维物化结果来再现过程,并在过程中虚拟文章的立意选材、语言运用和谋篇布局。纵向的过程虚拟是一种动态的感悟,它和从平面的物化结果而来的感悟相互补充、相互激发,从而提高阅读的广度和深度。如《渔夫的故事》一文的教学,有学生问,“故事中的魔鬼太愚蠢了,太容易对付了。事实上,很多敌人是非常狡猾的。

假如他识破了渔夫的计谋,不肯钻入胆瓶,渔夫又该怎么办呢?”这个问题问得好。这是对写作思路的挑战,这时可以发动学生对故事的情节进行虚拟。经过一番思考和讨论,学生们提出了多种多样的可能,为渔夫想出了丰富多彩的计谋,极大地丰富了课文的情节,深化了对课文的理解,同时也激活了学生的思维。 二、动态虚拟阅读教学应遵循的三个原则

1.虚拟必须自由──民主开放性原则。

阅读教学中的虚拟是极具开放性的思维和语言的训练过程,是充满丰富的情感体验和人文感悟的心理历程。因此首先必须有宽松、和谐、自由的课堂环境,才能出现“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的局面。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指出:“有利于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的安全与心理的自由。”自由的课堂环境有以下几个特点:

(1)民主性和平等性。

创设一个相互信任、相互尊重、和谐民主的心理环境:允许民主讨论、自由思考,每个人都可以忠实、自然、无修饰地表达自己,不惟书,不惟师,不惟上,给思想松绑。

(2)愉悦性与激励性。

在愉悦性的心理环境中,学习者情绪愉快、精神放松,有利于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时时激励、赞赏学生,学生就会体验到快乐感和成功感,从而增强自主性和自信心,不断获得创造的巨大动力

(3)启发性和开放性。

在启发气氛影响下,学生彼此交流,相互启迪,自由讨论,创新思维可以得到最大的发展。开放性的课堂心理环境有利于开展批判性的研究,鼓励好奇心与冒险精神,为一切超越常规的标新立异、奇思妙想提供了生长的土壤。

2.虚拟必须感悟──求实性原则。

感悟是虚拟的基础,虚拟是感悟的深化。感悟是阅读的基础层面,虚拟是阅读的创造层面。连课文都没有读通、读透,虚拟就失去文本的基础。缺乏对现实的课文所表现的那一种“可能性”的感受悟,就想当然地虚拟课文的“另一种可能性”,这样对于教学毫无意义,这是一种虚浮的学风,必须坚决反对。

3.虚拟必须比较──合作性原则。

渔夫和魔鬼的故事范文第7篇

1.你认为小红帽迷路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A.诡计多端的狼告诉小红帽,森林里有美丽的鲜花和可口的水果,可以去采摘一些送给外婆4

B.小红帽被远处的神秘花园里美丽的景色所吸引,想想时间还早,所以打算先溜达一圈再去外婆家2

2.美人鱼不用变成泡沫的办法是哪种?

A.在王子沉睡的时候亲吻他3

B.在王子新婚之夜用匕首刺死他5

3.你希望拇指姑娘诞生在哪里?

A.核桃中4

B.花苞中6

4.女巫给白雪公主吃的毒苹果是什么颜色的?

A.一半红一半绿5

B.全部都是红色6

5.青蛙王子为什么坐在井台上哭?

A.为自己的遭遇不平,内心万分痛苦7

B.为了吸引女孩子注意6

6.你认为被女巫下了咒语的睡美人会梦见谁?

A.疼爱她的父母8

B.前来救她的王子9

7.魔鬼从渔夫捞起的瓶子里出来后做的第一件事情是什么?

A.伸了个懒腰14

B.用力呼吸新鲜空气8

8.如果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有着一种不可告人的关系,那会是什么?

A.阿里巴巴是四十大盗的主人11

B.合作关系10

9.童话故事里最吸引你的是什么?

A.会下咒的女巫13

B.会说话的动物10

10.在你的收藏品里有几本童话书?

A.3本以上12

B.2本以下11

11.你希望天使的翅膀是什么颜色的?

A.白色或银色12

B.鲜艳的颜色13

12.你认为变成天鹅的丑小鸭最后会怎样?

A.不被安逸的生活所束缚,去寻找它的伙伴14

B.安逸地生活下去13

13.神奇的许愿树和会唱歌的铃兰花,你想要哪个?

A.许愿树15

B.铃兰花16

14.报恩的白鹤用自己的羽毛为恩人编织了华丽的布匹,你是不是觉得很感动?

A.是18

B.不是16

15.你希望森林里住着什么?

A.巫师、独角兽、狼人19

B.精灵、仙女、天使17

16.如果你得到童话故事里的一只熊,你希望它可以做什么?

A.陪你逛街16

B.给你讲故事17

17.你喜欢大团圆结局还是悲剧收场的童话故事?

A.大团圆20

B.悲剧18

18.如果有可能的话,你会不会写童话?

A.会B

B.不会C

19.如果你是爱丽莎,为了拯救变成野天鹅的哥哥们,你会去墓地采集荨麻吗?

A.会A

B.不会20

20.如果让你选择,你希望生活在哪里?

A.现实世界D

B.童话世界B

做好题目了,我们来看看测试结果吧!

A.浪漫幻想派 幼稚程度:60%

你是个幼稚的大小孩。或许你并不愿接受残酷的现实,讨厌与人竞争,于是你才选择用童话故事来麻醉自己,安心享受别人的庇护。

B.超级爱美派 幼稚程度:70%

无论在学校还是在家里,以自我为中心的你都表现得强势且幼稚!一心放在外表上的人永远都需要别人操心,目前的你缺乏独立生存的能力和成熟的思想。

C.直来直去派 幼稚程度:40%

总的来说,你幼稚程度比较低,目前的你思想较成熟,你那勇于面对现实的决心和勇气正是你不断蜕变的推动力。

渔夫和魔鬼的故事范文第8篇

一、《老人与海》故事简介

《老人与海》故事主要情节是根据一位名叫格雷戈里奥·富恩特斯的古巴老船长在海上的真实捕鱼经历改编而成的,发表于1952年9月的《生活》周刊上。小说一经问世,便如一颗重磅炸弹在世界文坛引起了轩然大波,当时的文学界还因此掀起了一阵不小的“海明威热”。

小说通篇以朴素、纪实的写作手法叙述了一个看似简单却又惊心动魄的故事:老渔夫桑迪亚哥年轻的时候是一位十分优秀的捕鱼能手,而如今已经接连84 天出海却无功而返了,受到众人一再的冷嘲热讽,就连他唯一的精神支柱——小孩曼诺林也在其父母的逼迫下离开了,这让老人痛苦不已。为了证明自己,更为了不让他的小粉丝曼诺林失望,他于第85天再次顽强出海。依然是那片没有尽头的“死亡之海”,依然是那面“标志着老打败仗的旗子”,但这一次,老渔夫信心满满,势在必得。总算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一次在深海,他幸运地碰到了一条巨大的马林鱼——前所未见过的大。老人感激不已,激动得恨不得马上载着这个巨大的战利品返回。但这庞然大物凶猛异常,不肯轻易屈服,老人凭借顽强的毅力,独自与它奋战了两个日夜,终于将其征服,并把它束缚在船边返航,不料途中若干次遭到鲨鱼群的攻击。虽然他每次都能把鲨鱼打得落荒而逃,但这些贪婪的魔鬼已经将美味的马林鱼肉吞噬殆尽,最后老渔夫只能遗憾地带着一副没有皮肉的巨大马林鱼骨架回到了岸边。老人虽然在与鲨鱼群的搏斗中失败了,但他带回了象征胜利的马林鱼骨架……本文接下来就这部小说的主人公桑迪亚哥、大马林鱼、大海和鲨鱼等所蕴藏的象征意义做一简单解读,以供文学爱好者们研读及探讨。

二、《老人与海》中的象征意义解读

(一)老渔夫桑迪亚哥——“生命英雄”的象征

小说中的主人公桑迪亚哥是海明威笔下“硬汉”形象的突出体现,是“生命英雄”的象征。首先,他乐观豁达,坚毅自信,在经历了84 天一无所获之后,仍旧一如既往,在第85天继续远航,他想,“也许今天就要走运”,甚至“觉得今天很有把握”,结果终于让他等到了一条大马林鱼;其次,他不畏艰难,敢于向人生的种种磨难宣战,在与黑色的大海、巨大的马林鱼以及凶残成性的鲨鱼较量的过程中,他以无比的自信、毅力和勇敢诠释了“生命英雄”的真正含义;再次,在一望无际的大海中漂泊,他时刻与死亡为伍,

但是在他的思想中,从来没有哪怕一丁点儿对死亡的畏惧。在每一次与鲨鱼的生死搏斗中,他用不断的鼓励和质问来展现他顽强的抗争精神:“一个人并不是生来就是给打败的,你尽可能把他消灭掉,但你永远也无法打败他!”透过桑迪亚哥与鲨鱼之间一次又一次的生死搏斗,再一次向世人展现了不可摧毁的“生命英雄”形象,他用生命博得荣誉,换取尊严,从一个前所未有的角度,用震慑人心的艺术魅力展示了生命价值的存在及其意义。

(二)大马林鱼——人生目标和理想的象征

“大马林鱼”是小说中着墨最多的一个物象,对整部小说的艺术体现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老渔翁的内心深处,大马林鱼是理想事物的象征,是美好的人生理想和一生追求的目标。正如白劲鹏所描述的那样,没有了那条大马林鱼,《老人与海》就不再是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了。小说中的大马林鱼寓意丰富:一方面,体现了海明威争取创作巅峰的人生目标;另一方面,也寄托了海明威对古巴人民争取民族独立、民族解放运动早日胜利的美好愿望。

海明威在创作《老人与海》的时候,已接近晚年,创作思路匮乏,受到不少人的质疑。文学评论家们发现,自1940年《丧钟为谁而鸣》之后的10年里,海明威几乎没有什么新作问世,而他在1950年出版的《过河入林》又遭到了文学评论界的一致批判。很多人甚至断言海明威的才智已经彻底干涸,不会再有什么新的玩意出来了。海明威此时的境地恰好与小说最开始老渔夫桑迪亚哥的情况相映衬,老渔夫一直走霉运(连续84天都捕不到鱼),当他在海滨酒店休息的时候,其他的渔夫们纷纷投来嘲笑或同情的目光。如同桑迪亚哥期盼大马林鱼的收获一样,海明威渴望走向文学创作的最高峰,而《老人与海》正是他对所有怀疑他写作能力的人的最有力回击。

海明威的创作激情大多和他所处的时代及社会环境息息相关。20世纪50年代,正值古巴人民争取民族独立、民族解放的运动逐步进入,而这个时候的海明威正侨居古巴,被古巴人民不怕牺牲、不卑不亢的英勇精神所感染。因此,《老人与海》中的主人公桑迪亚哥已不再只是个老渔夫这么简单,更多的是代表了古巴最底层的穷苦大众。大马林鱼象征着古巴人民在民族独立和解放运动中取得的丰硕成果,而来自不同国家的殖民主义者却犹如一条条鲨鱼一次又一次地吞噬着古巴人民取得的每一个胜利的果实,最终令“大马林鱼”只剩下了一副白色骨架,这也预示着任何丰硕的成果和斗争的胜利,其过程都不会一帆风顺,都要经过漫长的征途,经历无数次的失败之后才能够获得,但只要坚信自己的信念和理想像“大马林鱼”般丰硕,美好的生活一定会实现。

(三)大海——残酷现实社会的象征

大海既是渔夫赖以生存的物质世界,也是与鲨鱼搏斗,时刻会葬身鱼腹的场所。

大海看似宁静平和,像“温柔的少女”“慈爱的母亲”,但在她深不可测的海底却隐藏着无穷的血腥和暴力。大海总是一片“黑漆漆”的颜色,蕴藏着无处不在的危险;又是“如此的残忍”,到处都是一片弱肉强食的血腥场面,这恰恰象征了当时充满危险和暴力的美国现实社会。当时的美国,正值麦卡锡主义泛滥时期,恶势力猖獗,横行无忌,民主进步的力量遭到前所未有的屠杀和迫害,整个美国社会弥漫在一片疯狂的恐惧气氛之下。在这个等级分明、“弱肉强食”的美国社会,掌权者荒无道,生活糜烂,为所欲为,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劳苦大众们受尽煎熬,任人宰割。海明威胸怀大志,希望能够为社会、为国家有所作为,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而当他亲身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之后,原本追求的正义和理想却终究被残酷的现实击打得支离破碎,战争的裸和现实世界的荒谬使他逐渐明白:在如今的这片“大海”中,“小鱼虾”们要么是被“鲨鱼”吃掉,要么就是被“狂风巨浪”卷走,他们早已命由天定,看不到任何的希望和未来。

(四) 鲨鱼——社会中邪恶势力的象征

“那可恶的鲨鱼……我努力工作,碰上好运气。我得到一张数目可观的支票……用尖利的牙齿大块大块地咬着吃……”小说中的鲨鱼是海明威的有意安排,是一切邪恶及黑暗势力的象征,他们制造灾难,掠夺成性,总是阻止人们实现美好的愿望和理想。渔夫视马林鱼为生命,而鲨鱼的不断追击就是要掠夺他胜利的果实,直到只剩“骨架”。凶狠的鲨鱼不断地袭击老渔夫,吞噬马林鱼,老渔夫不畏凶残,赤手空拳将鲨鱼群打得落荒而逃。

该小说完成于20世纪50年代,正值古巴人民争取民族独立、民族解放的运动逐步进入阶段。在海明威的笔下,主人公桑迪亚哥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老渔夫,更是一个生活在苦难中的古巴底层社会人民的代表,而鲨鱼恰恰是那些殖民主义者和掠夺者的,为了改变受欺凌的穷苦现状,人们就必须统一战线,联合起来与邪恶势力作斗争。作者通过老渔夫与鲨鱼之间的殊死搏斗来呼吁人们想要过上幸福的生活就必须站出来主动与社会中的邪恶势力斗争并坚持到底,取得最终胜利。小说中这样描述到:他想“……跟它们斗,我要跟它们斗到死……”,这一切都充分展现了古巴人民顽强的意志力和百折不挠的斗争精神,也再一次展示了作者以斗争来获取胜利的独特的“硬汉”性格特征。

三、结语

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以老渔夫桑迪亚哥在海上的捕鱼经历为主要线索,叙述了老渔夫在制服大鱼返航途中同鲨鱼进行殊死搏斗,最终成功返航的传奇故事。在这部小说中,海明威巧妙地通过象征手法的应用将抽象的思想转换为具体的物象,同时遵循其“冰山理论”给予读者大量的想象空间,从而激发读者的经验想象和情感上更深层次的探索。通过局部修辞手段的象征手法,赋予了这部小说丰富的内涵和无穷的魅力,使得小说的主题远远超出了小说本身能够容纳的艺术境界,将海明威的悲剧人生和“硬汉”形象展现得淋漓尽致。

[参考文献]

[1] Ernest Hemingway.The Old Man and the Sea[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7.

[2] [美]柯恩(Cohen,H.),编. 美国划时代作品评论集[M].朱立民,等译.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1988.

[3] 安岩.浅析《老人与海》的人物表现手法[J].作家,2009(06).

[4] 刘久明.“重压下的优雅风度”与海明威的“准则英雄”[J].外国文学研究,1998(02).

[5] 王晓辉.浅析《老人与海》的象征意义[J].科技信息,2009(14).

[6] 孙超.《老人与海》中的悲剧性以及象征意蕴[J].黑龙江史志,2010(05).

[7] 江敏.对《老人与海》的象征意义及语言特色的分析[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24).

[8] 蔡凤鸣.《老人与海》的象征意义及语言特色[J].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