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康有为梁启超

康有为梁启超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康有为梁启超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康有为梁启超范文第1篇

中国的产生和初步发展情况。“公车上书”是怎么回事?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创办报刊、组织学会、开办学堂宣传变法的情况。

通过对中国的产生和初步发展的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中国的产生的背景和方式;初步理解的发展与民族资产阶级参与政治活动之间的关系。通过对公车上书和康有为、梁启超等人要求变法的活动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变法的必要性、进步性以及他们对维新变法运动的贡献。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中国的产生是历史进步的现象,以康有为等人为代表的民族资产阶级在民族危机严重的时刻,积极宣传变法,要求发展资本主义、救亡图强是符合历史潮流和中华民族利益的,他们在历史上的活动是爱国和进步的,应该学习他们关心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建议

本课地位分析

维新变法运动是在19世纪末在中国有了初步发展,而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的情况下兴起的。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作为的政治代表,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情况下,发动了一场变法图强,挽救民族危机的维新变法运动,从而使登上了政治舞台。维新变法运动在中国近代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近代中国人民探索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一次重要尝试。

教法建议

1.导入新课:教师可以提问:19世纪末帝国主义加紧对中国侵略的具体表现有哪些?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危害?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应使学生认识到:在民族危亡的时刻,康有为、梁启超等资产阶级维新派发动了一场旨在变法图强,挽救民族危机的爱国的政治运动。

2.中国的产生和初步发展

关于中国的产生,建议利用多媒体课件,使学生直观地认识中国的产生同西方列强侵略以及的关系。还要指出中国的产生与西方资本主义的产生是不同的。关于中国的初步发展要讲清三点:①原因:是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中国出现了兴办工业的浪潮。②发展概况:结合书中材料讲明即可。③影响:可采取提问或讨论的形式,使学生认识到的初步发展为民族资产阶级参与政治活动提供了物质和阶级力量。

3.公车上书

这是本节课的重点,可以从介绍康有为入手,然后复习《》,引出公车上书。要讲清时间、地点、人物、过程、结果和影响,特别要指出它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最后结合多媒体课件中的录像加深学生的认识。

4.强学会和维新变法运动的展开

按照教材内容讲述即可,注意突出强学会、《时务报》、《国闻报》和时务学堂。最后指出维新派人士奔走呼号,积极宣传变法,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到来。

维新变法运动兴起的原因

本节课的难点是维新变法运动兴起的原因。初中学生不易理解资本主义、资产阶级等概念,对维新变法这样的政治运动同中国的初步发展之间的关系理解起来有困难。

公车上书

“公车上书”是维新变法运动中的重大事件,它标志着酝酿已久的维新变法运动有一股社会思潮转变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这之后,全国要求变法的呼声不断高涨,推动着维新变法运动深入开展。

本课探究活动

假设学生是一位《》签订前夕,关心时事的仁人志士,请起草一份类似“公车上书”的“上书”,内容应包括:如何应对日本人提出的条件?为什么要变法?变法的具体措施是什么?不要管措施是否得当,主要是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维新变法的必要性,培养学生关心时政的意识和爱国主义精神。学生起草后,可组织讨论活动,评选出优秀“上书”。

教学设计示例

重点:"公车上书"和维新变法运动的展开。

难点:维新变法运动兴起的原因。

教学思想:

本课理论性知识较多,学生不易理解,要通过师生共同参与,共同探究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相关内容;同时采用多媒体手段实现对重点、难点的突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对事物的探究精神,使学生初步认识到维新变法运动的必要性、进步性和爱国性。

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概述):

一、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19世纪末,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活动有哪些?这些侵略活动对中国的危害是什么?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指出:19世纪末,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使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严峻形势,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发动了一场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变法图强的爱国的政治运动。

二、中国的产生和初步发展

1.产生的过程:19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的刺激和诱导下,一些官僚、地主和商人开始投资新式工业,这样中国的产生了。这里要简单解释何谓新式工业,并且指出中国产生的情况和西方资本主义的产生是不一样的。

2.的艰难处境:它诞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之中,受到本国封建主义和外国资本主义的双重压迫,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弱、发展艰难。

3.的初步发展(19世纪末)

原因: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中国出现了兴办工业的浪潮。

概况:略。

影响:(组织课堂小讨论)

师:发展了,民族资产阶级会有什么要求?

生:他们要求扫除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政府的限制更少一些。

生:他们要求掌握政权。

师:很好,可是当时的中国面临什么严峻的形势呢?

生: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师:在这种情况下,清政府是怎么做的?

生:妥协、投降、卖国,签订了不平等条约。

师:民族资产阶级又该怎么办呢?

生:他们反对妥协、投降,要求抵抗侵略。

生:他们要求变法图强,使中国强大起来。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刻,民族资产阶级要求把发展资本主义和挽救民族危亡结合起来,发动了变法图强的维新变法运动。

三、公车上书

1.背景:失败后,清政府与日本签订《》,中国面临瓜分危机。

2.简介康有为、梁启超。

3.公车上书的经过(概述,观看录像)

4.结果:上书失败,但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影响,维新变法由一种社会思潮转变为政治运动,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四、强学会和维新变法运动的展开(指导学生自学)

1.强学会

师:公车上书失败后,康有为、梁启超为了继续宣传变法,进行了哪些活动?

生:创办《万国公报》,组织强学会。(演示有关图片)

简介强学会的情况:强学会把维新派组织了起来,形成一股政治力量,《万国公报》改名为《中外纪闻》,作为强学会的机关报。后来,由于顽固派的破坏,强学会被清政府查封,但这不能阻止维新变法运动的进一步发展。

2.维新变法运动深入开展

师:请同学们阅读课本有关内容,简单谈谈全国维新变法运动开展的情况。

生:在教师指导下学生总结一下内容:

《时务报》上海梁启超

《国闻报》天津严复

时务学堂长沙谭嗣同

康有为梁启超范文第2篇

要说这段苦恋,还要先从梁启超的婚事说起。梁启超自小聪明,17岁参加乡试成了举人。当时主持乡试的考官、清末著名维新派人士李瑞棼,对梁启超的才华极为赏识,当即请人做媒,将堂妹李惠仙许配给了他。

1898年6月,光绪皇帝下诏变法,参与维新变法的梁启超,由此登上了中国的政治舞台。然而,好景不长,百日变法失败,康有为、梁启超匆匆逃亡日本,李惠仙只得避居澳门。第二年秋天,梁启超将家人接到了日本。

不久,28岁的梁启超应康有为之召,前去美国檀香山办理保皇事宜,在那里邂逅了美丽大方的何惠珍。当时,梁启超在檀香山演讲。何惠珍为其担任翻译,两人配合默契,演讲活动盛况空前。此时,何惠珍对才华横溢的梁启超暗生情愫,活动过后,向他表白了爱慕之情:“今生今世,我之心唯有先生……”“不行,我家中已经有妻子了。”梁启超明确地拒绝了她。

初遭拒绝,何惠珍不仅没有气馁,反而为梁启超的忠贞感到快慰。事后,为博取梁启超的好感,她动员父亲为康、梁保皇之事捐了一笔款,并托人设宴向梁启超谈捐款事宜。席间,梁启超又一次见到何惠珍。这次,何惠珍提出一个让梁启超心惊的要求:“我情愿下嫁梁先生做小。”

晚上,回到寓所的梁启超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他知道,何惠珍毕业于美国名牌大学,她作出这样的决定,其痴情实在令人感动。他们在事业上,确实可以相互扶持,可是,他和妻子李惠仙这些年来一直相濡以沫,感情深厚,怎能让妻子伤心?为此,他异常苦闷。于是,他连夜给身在日本的妻子写了一封信。

很快,妻子回信了。梁启超打开信后,愣住了,妻子给他寄来了《关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竟然乐意成全他的婚事。李惠仙说:“我远在日本,不能照顾,先生身边若有个情投意合的何小姐照顾,岂不更好?”

梁启超在妻子的宽容面前惭愧万分,将妻子的信转给何惠珍。何惠珍一看,欣喜地笑了,说道:“惠仙姐贤德,我就向她学习,我们就做先生身边的娥皇、女英吧。”

梁启超却提笔为何惠珍写了一首诗:“一夫一妻世界会,我与浏阳实创之(“浏阳”指谭嗣同)。尊重公权割私爱,须将身做后人师。”聪慧的何惠珍马上明白了梁启超的意思,她眼泪汪汪地拿着梁启超赠给她的一张自题诗词的小像,一步三回头地离开了梁启超。“惠珍是一位多才多情的好女子,可惜……”梁启超叹了一口气,把何惠珍亲手织的一把小扇寄给妻子,让其代为保管。他在给妻子的信中说:“我想得到惠珍的帮助,驰骋世界,但理想与现实的条件,又万万不能……”

康有为梁启超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康有为,孟子,荀子,孔教,《春秋》

〔中图分类号〕B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175(2015)01-0030-05

〔收稿日期〕 2014-10-01

〔基金项目〕 岳麓书院国学研究与传播中心2013年国学招标项目“康有为国学研究”(13YBA373),负责人魏义霞。

〔作者简介〕 魏义霞(1965-),女,安徽濉溪人,岳麓书院国学研究与传播中心兼职研究员,黑龙江大学哲学学院暨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传统文化。

主张立孔教为国教的康有为无论对孔教作何理解,孟子和荀子都是孔门后学,这一点是始终不变的。康有为的孟子、荀子比较具有不同以往的学术视角,秉持自家的孔教宗旨;既开启了中国近代哲学的核心话题,又引领了中国近代哲学的致思方向。

一、经典文本之差

康有为认为,“六经皆孔子作”,孔子之道本末精粗无所不赅。孔子弟子、后学的思想由于依据不同文本,传承了孔子大道的不同方面而各不相同。孟子与荀子虽然都是孔子后学,却传承了孔子的不同经典。对此,他反复比较说:

荀卿传《礼》,孟子传《诗》、《书》及《春秋》。〔1 〕 (P411 )

其(指孔子――引者注)后学,荀子传《诗》、《书》、《礼》,孟子传《春秋》,庄子传《易》,其浅深即由此而分焉。〔2 〕 (P429-430 )

在这里,康有为对孟、荀所传孔子文本的说法并不统一,总之不外乎两种主要观点:一是荀子传《诗》、《书》、《礼》,孟子只传《春秋》;二是荀子只传《礼》,孟子传《诗》、《书》和《春秋》。这两种观点对于孟子传《春秋》和荀子传《礼》的认定是一致的,不同的只是将《诗》、《书》或者说成是孟子所传,或者说成是荀子所传。其实,无论《诗》、《书》是否是孟子所传,只有《春秋》便足以显示孟子在经典文本上的优势了。因为按照康有为的说法,六经具有精粗、深浅之分,不可等量齐观:“盖《易》与《春秋》为孔子晚暮所作,《诗》、《书》、《礼》则早年所定。故《易》与《春秋》晚岁择人而传,《诗》、《书》、《礼》则早年以教弟子者。然《诗》、《书》、《礼》皆为拨乱世而作,若天人之精微,则在《易》与《春秋》。孔子之道,本末精粗,无乎不在;若求晚年定论,则以《易》、《春秋》为至也。” 〔2 〕 (P429-430 )按着这个说法,六经之中只有《易》和《春秋》是孔子晚年所作,故而传达孔子大道,择人而传。《春秋》与《易》两相比较,《春秋》至贵,传《春秋》使孟子具有了无可比拟的地位。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他写道:“故善言孔子者,莫如孟子……然则六艺之中,求孔子之道者,莫如《春秋》。” 〔2 〕 (P3 )

可见,在肯定孟子和荀子一样是孔子后学的前提下,通过对孟、荀所传文本和传承方式的梳理,康有为肯定孟子在源头处便具有了荀子无法企及的优越性。康有为由孟、荀并举转向尊孟抑荀是出于对两人思想差异的认定,而两人思想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对不同文本和不同内容的传承:孟、荀作为孔子后学都从孔子的六经而来,对六经的取舍却大不相同――《礼》与《春秋》的差异先天地决定了孟、荀思想的区别,《春秋》在六经中的首屈一指奠定了传承《春秋》的孟子地位的无可比拟。在此基础上,口传与传经之别更是将两人传承文本的差异推向了极致。

二、学术谱系之别

康有为认为,孟、荀的思想不仅依据孔子的不同文本而来,而且拥有各自独立且泾渭分明的师承关系和学术谱系,这便是:“荀子发挥子夏之学,孟子发挥子游之学。” 〔2 〕 (P160 )这就是说,孟、荀的思想虽然都源于孔子,却从孔子不同的弟子处传承而来,属于不同的传承谱系。孟子师出子游,荀子师出子夏是康有为关于孟、荀师承关系和学术谱系最常见的说法。孔子亲授弟子众多,同为贤人的子游与子夏的思想就传承了孔子思想的不同内容而有所差异,这决定了分属其后学的孟、荀思想的迥然不同。在孔子的亲授弟子中,康有为极为推崇子游:“言偃,孔子弟子,字子游。《荀子・非十二子篇》称:仲尼、子游为兹厚于世。以子游与仲尼并称,且以子思、孟子同出于子游。” 〔3 〕 (P554 )这表明,作为子游与子夏的后学,地位是有差别的,孟子得子游之传即预示着得孔子真传。进而言之,在康有为那里,无论孟子还是荀子都并非拥有单一的传承谱系,而是拥有多重谱系。

其一,在肯定荀子出于子夏的同时,康有为为荀子找到了另外的师承谱系:一是仲弓,一是曾子。第一,对于荀子是仲弓后学,康有为指出:“《非十二子篇》言仲尼、子弓,是也,按:子弓,即仲弓也,与孔子并称,可见荀子之学出仲弓。” 〔1 〕 (P185 )具有戏剧性的是,康有为在这里证明荀子学于仲弓的证据是荀子的《非十二子篇》,而这正是荀子用来证明孟子学于子游的证据:“盖子游为传大同之道者,故独尊之。此盖孔门之秘宗,今大同之道幸得一传,以见孔子之真,赖是也。”第二,对于荀子学于曾子,康有为更是言之凿凿,从传承谱系和思想内容多次加以印证。

表面上看,康有为给荀子找到了众多的学术源头,表明荀子具有多重的传承谱系,似乎证明了其在孔学中的重要地位。略加分析可以看到,仲弓在孔门弟子中并不显赫,在康有为所论的孔门“十哲”中也不见踪影。至于曾子,则被康有为贬斥为孔子后学中最早使孔教“割地”者。更能反映康有为对曾子敌视态度的是,由于认定《论语》为曾子及门人所纂,康有为便对《论语》极力贬低。在这个背景下,康有为肯定荀子与曾子相关不仅不能提升荀子在孔学中的地位,反而为其指责荀子将孔教狭隘化埋下了伏笔。与此相一致,在断言荀子出于曾子的同时,康有为指出孟子从有子、子游处传大同之道,荀子从曾子处传小康之道。尽管两人所传内容都属于人道,大同、小康之间的高低、优劣则是显而易见、不证自明的。

其二,康有为也为孟子找到了多重传承系统。康有为眼中的孟子师出名门,每一层师承关系都为孟子带来了无比的荣耀。

第一,突出孟子与子思的传承关系。为了提升孟子的地位,康有为不惜在贬低荀子之师――曾子、子夏的前提下彰显子思之学的博大精深,进而突出孟子与子思之间的学术渊源关系。对此,他的说法不一而足,下仅举其一斑:

曾、夏皆传粗学,子思能传心学。〔3 〕 (133 )

孟子受业子思之门人,有《史记》可考。子思受业曾子,无可据。子思作《中庸》,精深博大,非曾子可比,惟孟子确得子思之学。〔3 〕 (P147 )

与子思的密切相关使孟子借助子思在势力上压倒了荀子,也从一个角度为孟子之学的博大精深奠定了基础。意味深长的是,在坚持孟子是子思后学的同时,康有为一再打压曾子,不仅声称其传孔学之粗,与子思之学的精深博大绝无可比性,而且断然否认子思与曾子有任何学术关联。这表明,在对孟子与子思学术渊源的说明中,他一面通过孟子与子思的学术关系从正面证明了孟子的高贵身份,一面通过贬低荀子之师――曾子的地位从反面提升了孟子的地位。

第二,与借助子游、子思提升孟子地位的思路相一致,康有为在孔子的另一位亲授弟子――有子那里为孟子找到了传承源头,并且在有子以及子思与孟子的密切相关中证明孟子具有荀子无可比拟的身份地位。他写道:“《论语》开章于孔子之后,即继以有子、曾子,又孔门诸弟子皆称字,虽颜子亦然,惟有子、曾子独称子,盖孔门传学二大派,而有子、曾子为巨子宗师也。自颜子之外,无如有子者,故以子夏之学,子游之礼,子张之才,尚愿事以为师,惟曾子不可,故别开学派。今观子夏、子张、子游之学,可推见有子之学矣。子游传大同之学,有子必更深,其与曾子之专言省躬寡过、规模狭隘者,盖甚远矣。后人并孟子不考,以曾子、颜子、子思、孟子为四配,而置有子于子夏、子张、子游之下,不通学派甚矣。大约颜子、子贡无所不闻,故孔子问子贡与回也孰愈,而叹性与天道。子贡传太平之学,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吾亦欲无加诸人。人己皆平。庄子传之,故为‘在宥’之说,其轨道甚远。有子传升平之学,其传在子游、子张、子夏,而子游得大同,传之子思、孟子。曾子传据乱世之学,故以省躬寡过为主,规模少狭隘矣。曾子最老寿,九十余乃卒,弟子最多,故其道最行。而有子亦早卒,其道不昌,于是孔子之学隘矣,此儒教之不幸也。” 〔1 〕 (P496 )这段话出自康有为阐发孟子思想的《孟子微》,表面上看并不是直接推崇孟子的,而是从孔子亲授弟子的角度为有子争地位的,确切地说,是以有子打压曾子的。值得一提的是,康有为在这里将孟子乃至孟子之师――子游上溯到了与子游一样同为孔子亲授弟子的有子。伴随着有子与孟子的密切相关,康有为彰显有子在孔子亲授弟子中首屈一指的地位,虽然在表面上有子与曾子各领一支,却强调有子对孔子之道无所不闻,曾子之学规模狭隘――有子之学在内容上远远超过了曾子,并且将独立担纲一派的孔子亲授弟子――子夏、子张和子游等人统统归到了有子的门下。这一切都在说:有子之学在孔子弟子中无人能敌。在这个前提下,康有为借助有子证明了孟子的显赫地位――除了有子地位的显赫使得其真传的孟子受益匪浅之外,还有孟子与子思直接的师承关系。最能体现孟子与荀子不同地位的是,在被康有为提及的数人之中,除了孔子的亲授弟子和子思之外,只有庄子和孟子两个人,而孟子则直授于子思。这些情况都指向孟子的嫡传身份,却始终没有荀子的影子。

可以看到,为了配合孟子地位的提升,康有为追溯了孟子之学的传承谱系:孔子―有子―子游―子思―孟子,以此证明孟子为孔学嫡传,是“得孔子之本者也”、“真得孔子大道之本者也”。更有甚者,如果说康有为在孟、荀并举时分别为两人寻找传承谱系的话,那么,为了提升孟子的地位,康有为一再试图从各个角度在师承关系上为孟子寻找身份显赫的证据,致使其地位越来越无可匹敌。

通过上述追溯和比较,康有为勾勒出孟、荀各自独立、互不相涉的师承关系和传承系统。这个勾勒十分重要,不仅决定了孟、荀思想的内容和特点,而且从源头上证明了两人思想的优劣之分,进而决定了康有为对待孟、荀的不同态度――从早期的孟、荀比较转向后来专门为孟子“寻根”。

三、学术方式之殊

按照康有为的说法,孟、荀思想的不同除了上面提到的孟子传《春秋》,荀子传《礼》之外,还有传承方式的区别。就对《春秋》的传承来说,孟子开辟了公羊学的传承方式,以《春秋公羊传》为主要经典;荀子开启了梁学的传承方式,以《春秋梁传》为主要经典。对此,他再三宣称:

孟子,公羊之学。荀子,梁之学。〔3 〕 (P135 )

荀子传《梁》,孟子传《公羊》。〔3〕 (P147 )

孟传《公羊》,多发大义;荀传《梁》,而不甚发明。〔3 〕 (P151 )

《春秋公羊传》、《春秋梁传》都是对《春秋》的解释(即著名的《春秋》三传中的二传),并且都属于今文经学,而不同于《左传》代表的古文经学。从这个意义上说,康有为认定荀子传《春秋梁传》便肯定了荀子之学与《春秋》相关,并且与孟子传承的《春秋公羊传》一样属于今文经学。这个说法与康有为一贯坚持的孟子传《春秋》,荀子传《礼》之间具有较大出入。不仅如此,《春秋公羊传》和《春秋梁传》都是子夏所传,这与《论语・先进》篇中“文学:子游、子夏”的记载相一致。从这个角度看,康有为肯定荀子出于子夏,传《春秋》有合理性。值得注意的是,康有为是一位今文经学家,故而极力贬低古文经学;康有为更是一位公羊学家,故而不能对同样作为今文经的《春秋公羊传》与《春秋梁传》一视同仁。在他那里,正如《春秋公羊传》与《春秋梁传》之间呈现出一个注重义理阐发,一个执著考据训诂一样,一公羊、一梁的学术方式意味着孟、荀开启并秉持着不同的学术传统:公羊学与梁学的学术传统和传承方式决定了孟子注重发挥微言大义,荀子注重考据训诂。更有甚者,康有为将属于古文经学的刘歆的思想说成是“不出荀学之一小支”,可以证明荀子在康有为的眼中至少离古文经学比离作为今文经的公羊学更近。在康有为那里,不论是《春秋公羊传》与《春秋梁传》的文本还是两者之间不同的致思方式都注定了孟、荀思想的不同,从而预示了两人不同的地位以及对后世的不同影响。孟、荀一个公羊学、一个梁学不只具有事实意义,而且具有泾渭分明的价值区分。可以说,康有为对孟、荀的不同态度在一定程度上由于二人遵循公羊学与梁学的不同套路,也可以说,对今、古文经相去天壤的价值旨趣最终决定了康有为对待孟、荀的态度。

四、思想内容之异

在康有为看来,由于依据的文本有别,解读经典的方式悬殊,孟子与荀子思考问题的角度以及关注的问题皆大相径庭,这一切都造成了两人思想内容的相去甚远。

其一,康有为指出,孟子之学以经世为主,言仁政以经营天下,属内出之学,重扩充;荀子之学以传经为主,言礼以正身,属外入之学,重践履。康有为对于孟、荀思想这方面的比较不胜其繁,比比皆是,下仅举其一斑:

孟子学多在德性,荀子学多在礼。〔3 〕 (P106 )

孟子言仁制,经天下者也;荀子言礼,正一身者也。孟学从内出,荀学言外入。内出,故重扩充;外入,故言践履。〔3 〕 (P136 )

孟多言仁,荀多言礼。〔3 〕 (P181 )

这就是说,孟、荀思想的所有差异最初就隐藏在不同的文本之中。六经在内容上各不相同,孟子依据的《春秋》与荀子依据的《礼》在内容上相去甚远,由此导致了两人思想的不同侧重:深得《春秋》微言大义的孟子关注内在的德性和修养,思想以仁为核心;荀子的思想因循《礼》而来,以礼为核心而展开。换言之,孟、荀的思想呈现出一德一礼、一内一外的区别,而两人思想的所有差别都可以归结为仁与礼,这便是孟子仁义并举,而荀子仁智并举的原因。

其二,不同的师承关系和文本传承方式对孟、荀思想的差异推波助澜,致使两者之间渐行渐远。对于孟、荀思想内容的差异,康有为连篇累牍地声称:

孟子通《诗经》,明治天下之大端。荀子则切乎人道之极。〔3 〕 (183 )

荀子发挥“自明诚”,孟子发挥“自诚明”。〔3 〕 (P173 )

孟言扩充,是直出。荀言变化,是曲出。〔3 〕 (P182 )

荀言穷理,多奥析。孟养气,故学问少。〔3 〕 (P182 )

孟子开口讲求放心,荀子开口讲劝学。〔3 〕 (P289 )

孟子多言仁,少言礼,大同也。荀子多言礼,少言仁,小康也。〔3 〕 (P160 )

按照康有为的说法,不同的传承方式注定了孟子擅长发挥微言大义,荀子则侧重传经之功。不仅如此,孟、荀思想的不同内容指向不同的适用范围――孟子的思想通往大同,荀子的思想囿于小康。在对孟、荀思想内容进行比较的过程中,康有为在有些情况下肯定荀子之长。尽管如此,康有为更多突出的还是孟子胜于荀子。其中,最根本也最简单的一点是,孟、荀对仁与礼的不同侧重决定了两人思想具有不同的时限范围,因为“天下为家,言礼多而言仁少。天下为公,言仁多而言礼少。” 〔3 〕 (P160 )对大同理想的津津乐道注定了康有为自然偏袒言仁而传承孔子大同之教的孟子。

上述内容显示,康有为对孟、荀的比较始终侧重于异,即使是在早期肯定两人皆孔门嫡传之时,也侧重两人所依文本、学术谱系和传承方式的区别。即使在肯定孟、荀为孔门“二伯”时,康有为也没有将两人归为一派,而是反复强调两人分孔学为两派。

孔门两大派,孟子、荀子。〔4 〕 (P5 )

孔门自七十子后学外,至战国时,传道者有孟子、荀子,分两派。〔3 〕 (P106 )

孔子之后儒分为八,至孟、荀遂分两大宗。〔3 〕 (P238)

进而言之,康有为对孟、荀的两派之分旨在突出两人思想的差异性,既预示了两人在孔教中的不同地位和作用,又为康有为在对孔教内容的进一步厘清中崇孟而抑荀,彰显孔教真义奠定基础。

五、维度比较的意义

康有为对孟、荀的比较从经典文本到学术谱系,再从传承方式到思想内容,范围十分广泛。康有为对孟、荀的比较在近代思想家中是最早的,也是最全面的,内容之丰富、视野之广博远非其他人可比。他的孟、荀比较对于康有为本人的思想还是对于中国近代思想史、哲学史都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意义。

首先,康有为视界中的孟、荀的地位和命运取决于各自思想的差异,归根结底与两人的思想有关。康有为对孟、荀思想的比较奠定了对两人思想的不同评价和取舍。可以看到,康有为对孟、荀的态度――不论是对孟子始终如一的推崇还是对荀子先扬后贬的巨大变化都不是随时而发的,而是根据对孟、荀的比较发出的。一言以蔽之,孟子的思想以仁为主,是大同之制;荀子的思想以礼为主,是小康之制。这些注定了康有为对两人的不同态度和取舍。综合考察康有为的思想可以发现,他对荀子的高度评价和推崇只限于早期思想,对孟子的推崇却是贯穿始终的。如果说万木草堂时期的康有为尚孟子与荀子并提、将两人并尊为孔门“二伯”的话,那么,《新学伪经考》的敌人是刘歆,《春秋笔削大义微言考》、《孟子微》则是排斥荀子的;与对待荀子的态度迥然不同,无论在哪个时期,康有为对孟子的崇尚都是有目共睹的,并且不放过任何机会来提升孟子的地位。与此相一致,他对孟子思想的阐释也远远多于荀子。其实,即使是在早期,康有为在思想主旨上也更倾向于孟子而不是荀子。

其次,就比较方式或评价来说,康有为并非站在中立的立场对待孟、荀,而是围绕着孔教展开。就比较的领域和范围而言,他对孟、荀的比较并不限于经典文本、学术谱系、传承方式和思想内容四个方面,而是具有更为多变的视角和更为宽阔的领域。这包括对两人文风的比较以及对《孟子》、《荀子》文本的比较等等。例如:

孟子跳荡,荀子朴实。孟子笔虚,荀子笔实。〔3 〕 (P184 )

孟子高流,荀子正宗。〔3 〕 (P183 )

《荀子》文佳于《孟子》,《孟子》天分高,《荀子》工夫深。〔3 〕 (P183 )

如果说康有为通过上述引文从多个角度比较了孟、荀思想的差异的话,那么,下面的例子却侧重两人思想的相同性:“孟子、荀子、管子皆以心物对举,可知物指外物。” 〔15 〕 (P246 )至此为止,无论侧重孟子与荀子思想之异还是同,康有为都没有从价值上对两人的思想进行褒贬或取舍。在上述引文中,他对孟、荀的赞许同时发出。问题的关键是,不论是视角的多元还是立场的变化都使康有为对孟、荀的比较富于变化,比较的多角度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比较结论的多样性,康有为对荀子前后迥异的态度更增加了比较结论的多样性和多变性。因此,这种对孟子和荀子的思想“各打五十大板”是暂时情况,也是少数现象。事实上,康有为对孟、荀的比较是有固定的比较维度和标准的,这便是一以贯之的孔教立场和宗旨。正因为如此,就整体评价和价值旨趣而言,康有为对孟子的推崇是荀子无可比拟的。这一点通过他对孟、荀的比较表现出来,或者说,通过比较突出两人思想的差异,进而尊孟抑荀是比较的目的之一。受制于此,就评价的标准来说,康有为对孟、荀的比较和取舍始终围绕着孔教观展开,对两人的态度和取舍归根结底取决于孔教观;确切地说,取决于他对孔教内涵的理解和界定。虽然对孔子的推崇和对孔教的弘扬矢志不渝,康有为对孔教内容的理解却发生着变化。这决定了他对孟、荀的定位和评价随着孔教内涵的变化前后之间相去甚远。

与独特的孔教立场和视角密不可分,无论是对孟、荀思想的比较还是对两人的态度都注定了康有为思想的独特性,从而在思想旨趣和取舍态度上与其他近代思想家迥异其趣。一方面,康有为对孟、荀的比较引起了章炳麟等人的学术兴趣,致使孟、荀关系成为章炳麟国学思想的主要话题之一。另一方面,相比较而言,康有为对孟、荀关系的审视是全方位的,无论经典文本、学术谱系、传承方式还是具体内容均以差异为主。章炳麟的孟、荀比较范围相对较窄,比较的重心始终侧重于人性论;更为明显的区别是,章炳麟孟、荀比较的结论是兼顾异同,而不像康有为那样侧重于异。进而言之,康有为的孟、荀比较以差异为主是为了突出两人同出一源却分流而致,传承了孔子的不同思想,乃至有高级与低级、嫡传与别派之分。与孟、荀思想的差异相印证,康有为对待两人的态度迥然相异,这种不同态度与其孔教观息息相关。与康有为不同,章炳麟尽管早年推崇荀子(孙卿)却没有因此而贬低孟子,对孟、荀的态度、评价始终不相上下。在这方面,最明显的证据是章炳麟对孟、荀一性善、一性恶的人性论不是一褒一贬,而是兼有肯定和批评。

再次,就比较的意义或价值来说,康有为对孟、荀的比较推动了孟、荀研究的深入。或许康有为本人也没有预料到,他的孟、荀比较成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诚然,从初衷上说,康有为反复对孟、荀进行比较是为了通过凸显孟、荀思想的差异进一步澄清孔教的内涵,维护孔教的正统。在客观后果上,他的做法开辟了近代哲学的致思方向,成为划分中国近代学术阶段性的标识。梁启超对清代学术历程的归纳发人深省,有助于理解康有为的孟、荀比较在中国近代思想史、哲学史上的重要意义。在《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中,梁启超将清代学术的演变轨迹分为四个阶段(“期”),强调这四个阶段具有不同的学术特点和中心话题:第一期是程朱与陆王问题;第二期是汉学与宋学问题,第三期是今文经与古文经问题,第四期则是孟子与荀子、孔子与老子、墨子问题。〔5〕 (P617-618 )其中的第三、四期在时间上与相对接,这一阶段是中国古代哲学向近代转型的时期。按照这个归纳,康有为引领了第三和第四期的学术转型,也开启了中国近代哲学的核心话题和致思方向。康有为是近代今文经大家,对今文经的崇尚和对古文经的拒斥成为第三期今古文之争的主要人物。至于第四期的孟、荀比较和老、孔、墨比较是由康有为揭橥的,梁启超在讲这一时期时就是以康有为作为划分标准对清代学术进行梳理的。这表明,康有为孟、荀比较的重要性远远超过了他本人的预期和孔教范围,具有学术史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康有为全集:第5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2〕康有为全集:第6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3〕康有为全集:第2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康有为梁启超范文第4篇

1、严复是维新派代表人物。

2、维新派是活动于19世纪90年代的中国资产阶级政治派别之一。以康有为、严复、梁启超、谭嗣同等为主要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领导的维新变法运动兴起。因受中日以后民族危机严重的刺激,主张变法维新,救亡图存,振兴国家而得名。他们提倡资产阶级新文化,变君主专制为君主立宪。

(来源:文章屋网 )

康有为梁启超范文第5篇

1899年底,26岁的梁启超受康有为指派,去檀香山开展保皇会的一些工作。来檀香山不到半年时间,梁启超便发展了不少保皇会的成员,也结识了不少当地名流。檀香山是华人聚居之地,是各派政治力量筹款的重要地点,也是政客们在海外唇枪舌剑进行论战的地方。檀香山处于东西方文化交汇之地,要跟洋人沟通交流,没有翻译不行,翻译水平低了也不行。梁启超不懂英文,这就成了他开展工作的一个很大障碍。

何蕙珍小姐,就是在檀香山与梁启超结识的,成了梁启超生命中一个“发乎情而止乎礼”的红粉佳人。两人之间绝不是什么单相思,而是你情我愿,互相爱慕,如果能成婚,也是一段琴瑟和鸣的佳话。可惜梁启超碍于许多原因,拒绝了何蕙珍的主动追求,让人不禁扼腕叹息

何蕙珍是华侨商人的女儿,当时芳龄二十,精通英文,口语尤佳,那些本地男子都比不上她。而且何小姐有学问有见识,喜欢畅谈国事,16岁就成为学校教师,真是巾帼不让须眉。那天晚上,何蕙珍父亲宴请梁启超,请他演讲,何蕙珍翻译。席间作陪的除了当地华商外,还有几十位当地西方名流。大家都仰慕梁启超之才,以能亲耳听到他的演说为荣。梁启超本来心存顾虑,唯恐翻译者词不达意,谁知何蕙珍出色地完成了翻译。第二天,整个檀香山的报纸都刊登了梁启超的演说内容,一时间舆论哗然,大大增加了他的影响力。

那天晚上,何蕙珍衣着简朴,梁启超根本没有注意到她。等到何蕙珍出场口译时,其目光炯炯,大放异彩,让梁启超惊为天人。梁启超演说完毕,何蕙珍跟他握手,含情脉脉地说道:“我万分敬爱梁先生。今生我们也许不能在一起,但愿来生能够跟先生长相厮守。希望先生送我照片,了却我的心愿。”一个女子初次跟梁启超见面,就说出这样让人脸红心跳的话来,这不摆明了是求爱吗?梁启超是何等聪明之人,岂能不知?可惜他的表现却大煞风景,唯唯诺诺,一副不知所措的模样,到最后竟然落荒而逃。

康有为梁启超范文第6篇

关键词:有为教育;基本理解;核心素养

一、“有、为、有为”的基本理解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有为观

1.“有”字的基本理解

(1)古代汉语“有”字的解释

①示存在或出现。

如,曰:“有鲧在下,曰虞舜。”(《尚书・尧典》)

②示拥有、占有。

如,亦行有九德。亦言,其人有德。(《尚书・皋陶谟》)

(2)现代汉语中“有”字的解释

《现代汉语词典》中“有”的义项有

①表示领有(跟“无、没”相对):有热情/有朝气。

②表示发生或出现:他有病了/形势有了新发展。

③表示所领有的某种事物(常为抽象的)多或大:有学问/有经验。

④表示存在:屋里有十来个人/桌上有几本书。

⑤表示达到一定的数量或某种程度:水有一丈多深。

⑥泛指,跟某的作用相近:有一天他来了/有人这么说。

⑦用在“人、时候、地方”前面,表示一部分:有人性子急,有人性子慢。

⑧用在某些动词的前面组成套语,表示客气:有劳/有请。

⑨前缀,用在某些朝代名称的前面:有夏/有周。

⑩名词,姓。

2.“为”字的基本理解

(1)“为”字的意思

《说文解字》解释“为”为“母猴”之意。发展至今“为”的义项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本义,动词:驯象服役wéi。(本义已消失)

②动词:劳动,做wéi。如,造作,为也――《尔雅》。

③名词:成就,贡献wéi。如,有为青年,大有作为。

④动词:成,变成wéi。如,终为忠臣――《世说新语・自新》。

⑤动词:当作,担任wéi。如,作为 为,治也――《小尔雅》。

⑥动词:是wéi。如,情为何物,不为远者小――《列子・汤问》。

⑦助词:表示疑问语气,或凑成偶数音节wéi。如,颇为壮观。

⑧介词:表示目的,或表示被动wèi。如,为了,为什么。

⑨连词:表示原因wèi。如,为有牺牲多壮志。

(2)“为”字赋予的内涵

《墨经・经上》:为,穷知而悬于欲也。意思是说,“为”是一种尽可能地利用感知、认识、知识、智慧(“穷知”)的意识活动,这种意识活动又与人的欲念联系在一起,或者说,它受制于人的欲念(“悬于欲”)。

根据甲骨文和金文的字形,“为”字从手从象,是个明显的象形字,像人牵着象,表示想让它去做某件事或从事某一活动的意思。就词性而言,殷商甲骨卜辞中的“为”字初文是一个心理动词;就词义而言,它不是表示“做”或“作为”“行为”,而是表示作为行为主体的人将要做某件事或将要从事某一活动的意向。

(3)“为”的不同字体

3.“有为”的基本理解

(1)“有为”的字义理解

①有作为。如,[明]都穆《都公谭纂》卷上:“公为人刚介有为,既下车,即以兴利除害为己任。”

②友为。相亲为友。有,通“友”。如,[汉]扬雄《法言修身》:“上交不谄,下交不骄,则可以有为矣。”

③有所为,有缘故。如,[唐]于濉赌夤欧怼罚骸安菽颈疚耷椋此时如有为。”

(2)“有为”赋予的内涵

“有为”是儒家“孔孟之道”的倡导,儒家著作中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奋发有为是儒家学说的一个根本特征。有为即庄子说的有所待,待就是依赖于条件,随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因缘和合而成。由此可见,有为是持续不断、螺旋上升的动态形式。有为之核心是为,有是主观的、积极的、能动的生活态度,为是行动和实践,表示主体的每一次进步。总而言之,有为是指主体有奋发拼搏努力进取的动力,充分发挥自身的才能,实现每一次的进步,最终在某个(些)领域取得建树或成就。

(二)西方文化的有为观

“有为”一词在英文中对应的单词是promising,promise。英语动词promise是一个使用频率很高的词。The Concise Oxford English-Chinese Dictionary给出的词义主要有to make a promise和give pre-indication,seem likely to occur两项,其汉语的释义分别为:承诺,有希望或渴望。

(三)名人论有为

奋发有为,大有为也。――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是以君子将有为也。”――《易系辞上》

“君子之欲有为於天下,莫重乎其始进也。”――苏轼《学士院试孔子先进论》

确定志向,就意味着要有所作为,有所创造。――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

一个拥有真正美的心灵总是有所作为的,并且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人。――德国哲学家黑格尔

记住吧:只有一个时间是重要的,那就是现在!它所以重要,就是因为它是我们有所作为的时间。――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

二、有为教育的基本理解

(一)有为教育的内涵

有为教育是教育者引导和促进学生自主成长、自主进取的教育模式或教育实践活动。从教育目的或价值取向上看,有为教育是教育者引导全体学生积极进取,促进学生尝试进步,体验进步后的快乐,养成积极进取心理素质的教育活动。其宗旨是张扬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鼓励学生借助“积极适应―主动发展―大胆创新”的主体实践活动,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不断挖掘自身潜能的教育。

(二)有为教育的外延

有为教育既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最优化教育,又是辩证统一地实现社会理想与个体理想的教育。

有为教育是扬长补短的教育,是“教师发现学生亮点、点拨学生成长―学生自我欣赏、自我激励”式的教育,它注重学生的分层教育,是倡导和践行“全体适应,个个发展,人人创新”的教育。它最大限度地促进所有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尤其是让学生获得终身受用的知识、技能、态度和价值观。它的教育宗旨在于让所有学生全面发展和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这样的教育时刻促进人的发展,推进人的社会化,也就是促进受教育者实现社会理想个体化的教育。

(三)有为教育与成功学

所谓成功,即“主体达到预设目标的过程及所伴随的愉悦体验”。

所谓成功学,就是研究如何设计有价值的目标并研究如何实现这一目标。成功学关注的焦点是自我,是自身全方位的发展与完善。其教育的方法主要是自我激励、自我暗示,通过这一途径,促使自己具有积极的心态,高度的自信,明确的生活、学习目标,准确的时间观念,专心致志的学习习惯,严格的自律,和谐的人际关系,高度的团队合作精神,科学分析自己的成败等成功必备的素质;激发自身无限的潜能并以高昂的斗志迎接生活、工作和人生事业中的种种竞争与挑战,不断追求完美的人格品质。许多研究成功学的大师们认为:成功其实就是一种在追求中所体验到的幸福,一种奋斗的。成功其实并没有一种客观的标准,也不可以用财富及身价衡量或确认。成功应该是一种人生过程,是一个不断追求、不断进步、不断完善的过程。能坚持这些行为者都是成功的人。

纵观成功学的培养目标与成功学大师们的实践证明,成功学与“有为”(是指主体有奋发拼搏努力进取的动力,充分发挥自身的才能,实现每一次的进步,最终在某个(些)领域取得建树或成就。)的理念相通。而素质教育的目的是通过学校的教育与培养,全面提升每个青少年的自然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素质,让学生在智力与非智力方面均获得发展。成功学不仅是“有为”的另一种深化的阐释,而且对学生的素质教育有促进作用。

三、康有为先生的教育影响

康有为(1858―1927)是我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杰出的教育家。与其说康有为是政治家,毋宁说康有为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其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在近代中国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和我国著名教育家、黄炎培、晏阳初、梁漱溟、陶行知等在推进我国建立新式教育制度方面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901年梁启超在《南海康先生传》中专辟《教育家之康南海》一章写道:“先生能为大政治家与否,吾不敢知;虽然,其为大教育家,则昭昭明甚也。先生不徒有教育家之精神而已,又备教育家之资格。”

康有为的“”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它反映出来的是除旧、维新、改革。他的“感国难、哀民生”体现了康有为先生的爱国主义和爱国精神。

万木草堂办学是康有为教育实践的组成部分;《大同书》中的教育思想则是其教育理想的重要体现。万木草堂的教育特点既兼顾了学生德、智、体等的发展(注重在知识的传授中培养学生的实践生活能力),又创新了“中西合璧”“以孔学佛学宋明学为体,以史学西学为用”的课程体系。《大同书》是康有为探索人类未来世界的代表作,因此,康有为设计了一个前后衔接的完整教育体系。他在书中提出针对人不同年龄阶段的身心特点施以不同的教育引导,将大同社会的教育分为前后衔接的五个阶段,而且每一阶段都以五育并重,“育德为先”作为教育重点;并且认为大同社会培养的是“人性皆善,人格皆齐,人体皆健”的新公民。

康有为的教育思想从变科举、兴学校、建立新式教育制度,到主张女子教育、兴办专业教育,以及提倡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尤其强调德育为先,育德为本,大力提倡普及教育,重视实科教育,提倡并实行让学生参与学校管理,提高学校形管效能等构成了富有创意、极具特色的教育思想体系。

四、康有为纪念小学“有为教育”的基本理解

(一)属于康有为纪念小学的“有为教育”

“有为教育”的理念是康有为纪念小学全体人员在梳理康有为先生的教育影响意义并结合学校发展的步伐后逐步形成的。

康有为纪念小学的“有为教育”指的是学校通过“鼓励为先、关注进步、引导发展、实现梦想”的方式培养拥有“爱国、担当、创新、梦想”等核心素养的健康人格之人。

我校四大核心素养有三大来源:一是我校学生的特质,经过观察,我校学生在学习、生活、竞赛中呈现出了心怀梦想、创新能力强和责任心强等特点;二是我校开设的民乐课、棋艺课、书法课等课程注重培养学生对国学传统文化的学习,航模课程、OR课程、机器人课程等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三是康有为先生在“戊戌运动”中表现出的爱国、维新、除旧精神,他在《大同书》中所认为的大同社会应培养的是“人性皆善,人格皆齐,人体皆健”的新公民。

综合我校学生的特质、课程的主体特征、康有为先生的生平志向和教育理想,结合新时代康有为纪念小学的使命,我们最终把“爱国、担当、创新、梦想”确定为我校的四大核心素养,并把其作为我校办学总体目标中的重要元素。

在四大核心元素的关系中,我校师生以心怀梦想为出发点,以实现梦想为终点;弘扬爱国精神、践行爱国行为是我校师生的基础行为和基础意识,“勇于担当”是我校师生的基础能力,“创新”是我校师生的核心能力。

在这四大核心元素的交汇融合下,我们希望最终培养出具有健康的身体、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的“健人体、齐人格”的“有为之师”和“有为之生”。(人格在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中解释为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

(二)我校有为教育的三大核心:想为 能为 真为

根据学习动机中“需要层次理论、成就动机理论、自我价值论”,并结合我校有为教育的办学理念和培养目标,有为教育的三大核心形成互相环绕、互相影响、螺旋式上升的关系,它们具体表现为:

第一,想“为”:扬爱国、有梦想、求作为

第二,能“为”:勇担当、能创新、敢作为

第三,真“为”:健人体、齐人格、真作为

(三)有为教育的顶层理念

1.办学理念:立社会志 做有为人

阐释:“立”设立、建立、制定之意。“志”心意、志向之意。《为学》有解“人之为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做”成为、变成之意。《山坡羊 潼关怀古》有解:“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我校有为教育的本质是促进人的发展,“有为”是我校师生每一次进步的结果,它又反作用于师生的人生发展,让师生用自身内在的“爱国精神”激发自己的梦想,从而有担当、创新地完成从社会理想个体化到个体理想社会化的自由转换,达到“健人体、齐人格”的真作为。

2.校训:成功每一步,有为每一天

阐释:荀子《劝学篇》曰:“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我校有为教育的培养方式是“鼓励为先、关注进步、引导发展、树立理想”。每当师生走在校内的“有为大道”时,以身体的“行”影响内心的“意”,促使师生关注自身每一天的变化,从而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3.校风:想为 能为 真为

阐释:“想为、能为、真为”三者互为前提,互相依存,它们是持续不断、螺旋上升的动态形式。“想为”指的是师生以爱国情怀为基础,自我欣赏、提出梦想,自我激励、树立自信的“求作为”动机形成过程,在此过程中,大家用鼓励为先、关注进步、发现亮点的教育方式向能为阶段进发。“能为”指的是师生“担当、创新”能力的培养,它注重的是每一位康小人的责任意识及自我才能的形成。“真为”指的是师生把梦想化为激励能力培养的动力后,师生发现自身的真才实干,并在某一方面有所成就,达到“健人体、齐人格”的“真作为”。简而言之,我校校风的外化样态为:爱国意识强、梦想力量大、创新能力强、担当能力强。

4.教风:想教 能教 真教

阐释:“想教”指的是我校全体教师能够结合“立社会志、做有为人”的办学理念,有“树志向、明担当、做榜样”的意识和行动。“能教”指的是教师积极创新,努力研究适合自己学科的“有为教学模式”有自己的研究小课题;结合我校的特色项目“羽毛球、茶艺、书法、合唱、民乐”等,形成“一师一技能、一师一风采”的局面。“真教”指的是我校教师在以德育促全员发展的教育观念下,把“爱国家、爱学生、能创新”作为必备品质,用欣赏学生的眼光,激励学生的方式,成为让学生爱戴的“有为之师”。

5.学风:想学 能学 真学

阐释:“想学”指的是我校全体学生在“立社会志、做有为人”的办学理念指导下,学会自我欣赏、自我激励;在“爱国”的前提下,激发梦想,树立自信而积极进取的学习状态。“能学”指的是学生在我校“有为文化”的渲染下形成“担当能力强、创新能力强”的优秀品质,并在学校开展的特色项目中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技能。“真学”指的是我校每一位学生在为梦想而积极前进的过程中,真正做到“以技能展风采、以人格促发展”。

五、有为教育的七大方面

(一)有为文化

康有为先生在《大同书》中提到要想提高人口的综合素质,必须重视环境对儿童成长的影响作用。所以,在康有为的素质教育思想中,环境熏陶是重要的教育方法。具体来说,环境有二:一是人文环境,二是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熏陶重在道德的影响和智力的开发;自然环境熏陶重在发挥审美的功能和养体的作用。

作为新时代的康有为纪念小学,尊重康有为先生的教育地位,继承康有为先生的教育之志。康有为纪念小学是新时代的万木草堂,它继承着万木草堂中“万木森森一草堂”的教育理念,继续弘扬前辈们的“爱国”精神;利用环境熏陶的教育方法,孕育康小学子的梦想,使他们在有为文化中学习如何做一个有担当的康小人。在学校文化打造中始终以草堂精神为呈现点,力求在校园文化中营造整体的有为文化气息,达到环境育人的教育效果。我校的文化呈现出以下几点:

1.建造“有为茶香”茶艺室。茶艺室的建造灵感来源于康为先生在万木草堂讲学时茶不离手的情景,而万木草堂的风气中就有一种草堂茶风――中国茶道传统文化中的清尚之风与雅尚之风。我校建造的“有为茶香”茶艺室不仅起着传承草堂茶风的作用,而且还让师生在茶道中学习做人的道理,在品茶中学会摒弃浮躁,静心思考问题。

2.“有为墨香”书法室。书法室的建造灵感来源于康有为先生是一位对现代书法史影响很大的书法家和书法理论家,他提出的“尊碑卑唐”和“尊碑抑帖”学说,终结了中国古典书法思想史,他著有书学名著《广艺舟双辑》。我校建造的“有为墨香”书法室不仅传承了康有为先生的书法成就,而且更加贴合我校“立社会志、做有为人”的办学理念。书法室的作用在于让学生有写好字的愿望,写好字、做好人、有作为。

3.针对有为文化对班级教室进行重新命名。

4.丰富康有为纪念馆的内容,突出他的有为人生,如书法的成就介绍、游学的经历及成果、把其所教的弟子集结成草堂名人廊等。

5.把草堂的思辨元素渗透到校园的各个角落,如把学校操场上的表演台变成辩论台,在校园里多设几处小讲坛等。目的是让学生有说出自己梦想的地方。

6.增加绿化的面积,体现学校里木和草的繁茂,特别是加种康有为先生钟爱的莲花。莲花的“洁身自好、不同流合污”的高尚品格,与我校培养目标中的“齐人格”有着较高的吻合度。

7.围绕我校核心素养中的“梦想”,把教学楼前的大榕树命名为愿望树,树上挂可开合、防水的透明的水晶球,每个班一个,每个学生用彩色的便利贴写好自己的愿望后放进去,班主任开学时挂上,期末总结时拿回来发放,让学生看看是否已经实现了自己的愿望。

(二)有为德育

我校的教育观念是“以德育促全员发展”,结合《长兴学记》中“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的教育原则,我们确立了“人人参与、生生有为”的德育理念。学校德育工作以“内生型德育模式”(这是一种侧重道德认知的德育模式。理论假设是,学生是道德教育的主体,德育应充分发挥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尤其要承认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培养学生成为具有自主性、能动性等“主体道德素质”的社会主体。)围绕学生的四大核心素养“爱国、梦想、担当、创新”而开展。以注重启发学生的爱国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担当精神”为主,利用“有为之师”“有为之星”的榜样示范作用让学生做到知行统一,其中少先队的核心工作是让学生懂得爱国的意义,用担当和创新能力做一个“健人体、齐人格”的人。参考《广州市阳光评价体系》中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对学生进行品德评定。

(三)有为科研

有为科研指的是我校教师以科研课题的成功为职业梦想,在担当精神的驱动下,使用创新的教育教学方式,以科研课题形式解决学校实际问题,提升教学水平,促进学校持续发展。

(四)有为课程

“有为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拥有“爱国、梦想、担当、创新”四大核心素养的健康人格之人。有为课程的着力点定位在学生人格和才能的培养上,基础性课程、选择性课程、拓展性课程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形成新型的“有为课程”结构,最终形成课程结构模块多种化、课程培养目标多元化、课程设置多样化,培养途径多渠道、成才平台多形式的“有为课程”样式。

(五)有为课堂

有为课堂的教育教学始终以四大核心素养为培养目标,以校训“成功每一步、有为每一天”为导向,根据“主动性、积极性、创新性”在“有为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摸索富有本校特色,以自主课堂为特征的“有为课堂”教学模式。简言之,有为课堂指的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以“陶冶式”的教育方式,善于发现学生的亮点,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师生用创新、合作的方式达到促进人格发展的教育效果。

有为课堂的教学模式目标指向明确,分为三个环节,每个环节互相依存、互相影响,最终达到目标。

1.环节一

想“为”:自我发现、提高兴趣

本环节指的是学生在接收到学习任务后,能够积极发现容易点和困难点,通过自助和合作的形式提高学习兴趣。

2.环节二

能“为”:互助互进、培养能力

本环节注重的是师生、生生间的互动交流,采用“辩论、演讲、小组合作”等方式学习重点、解决难点,着力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3.环节三

真“为”:吸收内化、精进精出

本环节指的是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把外在的学习内容内化为自身的知识储备和本领,真正做到上课有成效、学习有收获。

(六)有为之师

“有为之师”指的是在“立社会志、做有为人”的办学理念下,教师有个人志向并为之而积极奋斗;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始终以“爱学生”的品质欣赏、激励学生,关注学生的每一步成长;勇于承担科研任务,注重提高专业水平和教学技能,注重自身担当、创新能力的培养,努力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

机器人项目是我校的科技特色,多年来我校一直开展得有声有色,获奖无数。梁健强、符宝仪老师被评为科技奖辅导教师,杜丽芳老师被评为“全国优秀科技教师”。

在“有为之师”的打造过程中,勇于担当、科研创新已成为有为之师的主旋律,学校利用科研课题引领教师的专业水平发展,今年本校教师申报并成立的课题就有23项,其中梁健强老师的《DIY废旧资源,促学生创新能力》获得市科技经费。李肖玲校长、李毓嘉老师被评为荔湾区第三届教育科研骨干,冯艳云书记,陈铮铮主任,杜丽芳、简慧娟、江慧、陈健君、黄燕萍等老师被评为荔湾区第三届教育科研积极分子。

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注重数字化教学的学习和应用,利用微课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学校于1994年成立信息技术科组“以科研促教、以兴趣促学”的发展原则,于教学科研等各方面均有建树,尤其是教学研究与辅导学生参赛成绩显著。如:黄英华、吴玉兰老师在区课外阅读指导微课大赛中获奖。学校在2013学年获区素质教育优秀奖、体育教育突出奖、艺术教育突出奖、科技教育突出奖,是区内唯一能同时获得四个奖项的小学。

(七)有为之生

“有为之生”指的是学生拥有“爱国、梦想、担当、创新”四大核心素养的健康人格之人。具体指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有自己的梦想,能够树立自信、自我激励、积极进取,在参与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不仅养成“爱国意识强、创新能力强、担当精神强”的优秀品质,还能练就一身真本事。

本校少先队的核心工作是让学生懂得爱国的意义,用担当和创新能力做一个“健人体、齐人格”的人。为此,少先队开展了题为“心怀祖国诵经典,筑梦中华展有为”“弘扬先烈精神,树立有为理想”“秉承精神,志做有为‘四有’新人”“重走路”等专题活动。

活力英语、信息科学技术、体育、艺术等是我校的特色活动,它们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上起着重要的作用,成果显著。如,我校在2015下半年到2016年4月的科技获奖合计117项,语言艺术队勇夺荔湾区经典美文表演大赛一等奖,我校学生参加2015全国青少年航海模型锦标赛中获1金1银,1个第一名,1个第二名和1个第七名;在2015年RCJ青少年机器人世界杯中国公开赛暨中国机器人大赛(青少年组)中,我校的机器人反恐项目,一个小组获一等奖(冠军),一个小组获三等奖,机器人舞蹈项目获小学组二等奖;在参加2015年广州市头脑奥林匹克联赛,获1金,2个一等奖,1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

我校在第十届中国少年科学院“小院士”课题研究成果答辩活动中,9岁的罗晓雯同学所研究《关于废旧服装回收处理的调查》的课题荣获一等奖,并获得“中国少年科学院小院士”的称号。李昊然同学所研究《不同冲泡方法对柠檬茶中维生素C含量比较的探究》的课题荣获一等奖,并获得“中国少年科学院预备小院士”的称号。

综上所述,从我校活动开展的性质、学生获奖的情况中可以看出,我校在学生的爱国情怀、梦想动力、担当能力、创新精神等的培养上已初具成效。

参考文献:

[1]杨光.关于康有为的教育思想[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2):43-45.

[2]李剑萍.康有为教育思想研究[M].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

[3]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之六[M].中华书局,1989:62.

[4]康有为.大同书[M].古籍出版社,1956:212-213.

[5]张莉.康有为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启迪[J].益阳师专学报,1998,19(4):88-91.

[6]康有为.康有为学术著作选[M].中华书局,1998:550.

[7]马洪林.康有为大传[M].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l.

[8]陶行知.陶行知教育文选[M].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298.

康有为梁启超范文第7篇

【关键词】晚清社会文化观念妇女观

从男尊女卑到男女平等——妇女社会地位观的改变

晚清社会妇女观的变革,首先是破除男尊女卑的妇女社会地位观,树立男女平等的社会地位观。

男女平等观念的确立。在漫长的

从“女子无才便是德”到知识妇女——妇女素质观的变化

观念上的转变。早期的维新派人士郑观应指出,“天下者,家之积,家者,夫妇之积。吾未见家道不正,天下可得而治也。世徒知男子不读书为无学,不可以齐家,而乌知女子关系为尤重耶?”因此,“必能通书文,明道理,守规矩,达事情,参以书数、绘画、纺织、烹调之事,而女工中馈附之,乃能佐子相夫,为贤内助矣。”⑨

行动上的实施。1902年,由编辑)

注释

①康有为:《大同书》,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67页。

②谭嗣同:《仁学》,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 304页。

康有为梁启超范文第8篇

在这些论述新闻思想的文章中,梁启超表现出一种浓厚的精英意识,他始终站在一个启蒙知识分子的角度来阐述报刊的种种,如认为报刊的功能是“去塞求通”、“新民”,报刊的主持人应是“怀才抱德”之士,办报的最高宗旨是“122国民最多数之公益为目的”等。可以说,这种精英报刊思想在梁启超的新闻思想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精英意识在梁启超新闻思想中的具体表现

1901年,梁启超曾为他的老师康有为著《南海康先生传》。在文章的第一章,梁启超论述了英雄与时势的关系,他认为:英雄人物有两种,即应时之人物、先时之人物。应时之人物即时势所造之英雄,而先时之人物乃造时势之英雄。梁启超认为“今日中国所相需最殷者,惟先时之人物而已……凡先时人物所最不可缺之德性有三端:一日理想,二曰热诚,三日胆气……其精神专注于前途”。在梁启超的心目中,当时中国缺的不是时势所造之英雄,而是能开中国之新局面的造时势之英雄,而符合这个要求的人物,古有孔子,现只有他的老师康有为而已。

梁启超概念中的英雄与我们今日所说的英雄在含义上似乎稍有不同。他更强调人物精神层面的东西,恰似今天所说的“精英”。如果根据他所下的定义来判断,梁启超本人无疑也是属于英雄即精英行列的。作为当时最早觉醒的国人,他希望用包括他在内的知识分子的力量来改变中国闭塞愚昧的状态,从而使中国步入世界强国之列。这种强烈的精英意识不仅体现在他的政治思想中,也体现在他的新闻思想中。

精英意识在报刊功能论述中的体现。

梁启超虽是一个报人,但他首先是一位政治家,他从事报刊工作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以言救国、以言论易天下,这种思想直接体现在他对报刊功能的论述中。

梁启超对报刊功能的认识经历了一个发展的过程。在1896年办《时务报》时,梁启超认为报刊的功能是“去塞求通”。他认为,国家的强弱主要在于“通塞”。“上下不通,故无宣德达情之效,而舞文之吏因缘为奸;内外不通,故无知己知彼之能,而守旧之儒反鼓其舌”。为了达到国家富强的目的,最重要的就是“去塞求通”,而要实现这一目的,“报馆其导端也”。他还在文章中详细介绍了西国报界的状况,如报刊内容、报刊在国家和国民心目中的地位,最后得出结论:“阅报愈多者其人愈智;报馆愈多者其国愈强。曰:惟通之故。”

失败后,梁启超又主编《清议报》。1901年,为庆祝《清议报》满一百册,梁启超发表了《本馆第一百册祝辞并论报馆之责任及本馆之经历》。在这篇文章中,他借西谚赋予报刊以更重要的功能,“报馆者国家之耳目也、喉舌也,人群之镜也,文坛之王也,将来之灯也,现在之粮也”,即报刊不仅能助国家“去塞求通”,更能为民众提供思想、行为的借鉴,既满足当下所需,又能指明未来的方向。为此,他提出,好的报刊应“以国民最多数之公益为目的”、“以语言文字开将来之世界”、“则又当校本国之历史,察国民之原质,审今后之时势,而知以何种思想为最有利而无病,而后以全力鼓吹之”。

此后,在《新民丛报》上发表的《敬告我同业诸君》一文中,梁启超进一步将报馆的天职总结为两条“一日对于政府而为其监督者,二日对于国民而为其向导者是也”。

从以上梁启超对于报馆功能所作的一些论述中可以看出,他自始至终是站在一个从上至下的角度来看待自己所从事的事业对社会和民众的意义。在梁启超所生活的时代,中国的社会、政府、民众都存在种种问题。作为率先觉醒的知识分子中的一员,梁启超对此有清醒的认识,他希望能用包括自己在内的知识分子的力量改变现状。虽然梁启超在观念上已有国民意识或公众意识的萌芽,但他仍然抱有强烈的精英主义情怀。在他的眼中,大众是愚昧无知的,政府也是腐败不完善的,必须要对他们进行启蒙和监督。在潜意识中,他将自己看作拥有某种道德使命或先知精神的特殊人物,相信只要坚持不懈,便可以改变国家和大众的面貌。

精英意识在关于新闻从业人员的论述中的体现。

由于认为报刊具有救国救民的作用,梁启超十分重视新闻从业人员的素质与教育问题。他认为,中国的报业之所以发展缓慢。原因有四个,而“病根之根”就是“从事斯业之人,思想浅陋,学识迂愚,才力薄弱,无思易天下之心,无自张其军之力”。由此可以看出,在梁启超的心目中,理想的新闻从业人员不仅要有深厚的思想,还要有高赡远瞩的眼光,不仅要有渊博的学识,更要有胸怀天下的气度。因此,符合这个标准的,只能是知识分子中的一小部分人。为此,梁启超提出,新闻从业人员应加强自身的修养,导人先导己,“为向导者,必先自识途至熟,择途至精,然后有以导人”。

从梁启超对中国报业的惋惜、对当时新闻从业人员的批判可以看出,在他心目中,报刊应该是掌握在像他一样的精英知识分子手中,他的自我意识的中心仍然是在知识分子自身。他认为,只有让精英知识分子掌握报刊,报刊才能真正发挥强国、新民的作用,一般的民众或知识分子是断然不在此列的。在这种思路中,他提出报业从业者要精英化,要改变“由于主笔时事等员之位置,不为世所重,高才之辈莫肯俯就”的局面,希望中国报刊能像欧美各国报刊一样得到重视,“怀才抱德之士,有昨为主笔而今作执政者:亦有朝罢枢府而夕进报馆者”。

舆论与精英的关系。

在《舆论之母与舆论之仆》这篇文章中,梁启超详细论述了他所理解的舆论与豪杰的关系。他认为,舆论是一般人所能看到的,但“未必为公益之所在”,而豪杰能“见寻常人所不及见,行寻常人所不敢行”。豪杰能够洞察时事,然后唤起舆论,再利用舆论来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而要达到“母舆论”、“仆舆论”的目的,还要摒弃私心,一心为公。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他以格兰斯顿为例,而格兰斯顿除了是政治家以外,也曾是报馆主笔。

梁启超对舆论和豪杰关系的论述同样反映了他强烈的精英意识。在他的观念中,舆论是一般人形成的观点,但是,由于客观环境的限制、普通民众的认知能力不同等众多原因,民众所形成的舆论并不一定就代表了社会和国民的真正利益。这时,就需要一个持有公正之心的人,引导

民众形成符合时势需要的舆论,从而改变风气和国家民族的面貌。

在梁启超那里,与其说是多数人,不如说是精英知识分子掌握着国家的思想资源,他们既是报刊理想的组织者,也是社会的“先知先觉者”。舆论虽是大众形成的观点,但这种观点是在精英的引导下形成的,又是通过精英表达出来的,普通民众根本没有自和话语权。可以说,梁启超舆论观的核心仍然是精英知识分子。

精英意识形成的原因

梁启超之所以在新闻思想中表现出浓厚的精英意识,与他所生活的特定的历史时期、个人的成长和教育经历以及由此产生的哲学历史观是分不开的。

自1840年第一次,中国从一个封建国家逐渐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内忧外患、民生凋敝,而梁启超就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他一生中既接受了中国儒家经典教育,又受到资产阶级改良思想的熏陶。在当时,受教育只是少数人的权利,大多数民众仍然混沌未开。作为觉醒的一名知识分子,梁启超心中的愤懑与忧虑可想而知,一方面他为政府的腐败无能气愤,另一方面又为民众的麻木漠然痛心。在这种情况下,他很自然地赋予自己“救国救民”的神圣任务,把包括自己在内的精英知识分子们看作改变现状的力量,而报刊就是实现这一理想的媒介。

除了现实的原因外,梁启超的哲学历史观也是他新闻思想中精英意识产生的根源。梁启超认为,社会的不断进步不是人民群众推动的,而是英雄人物推动的。他说,“历史者,英雄之舞台也,舍英雄几无历史”,“吾读数千年中外之历史,不过以百数十英雄之传记磅礴充塞之;使除出此百数十之英雄,则历史殆黯然无色也”。这种“英雄人物是历史的主宰者”的历史观自然而然也反映在他的新闻思想中。

结语

梁启超办报是为了“救国救民”,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这与今日报纸“提供信息”的功能截然不同。虽然知识分子是民众的一部分,但在梁启超的潜意识中,知识分子尤其是精英知识分子是高于普通民众的,这种潜意识反映在他的新闻思想中,就是“办报是为了强国、新民”、“报刊应由怀才抱德之士主持”、“舆论是豪杰引导的并帮助豪杰实现自己的政治目标”等一系列论述。只有对梁启超新闻思想中的精英意识有所了解,才能更好地解读他的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