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大学生心理

大学生心理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大学生心理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大学生心理范文第1篇

关键词:心理和谐 测量工具 影响因素 促进途径

和谐校园是一种以和衷共济、内和外顺,协调发展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模式,是以校园为纽带的整体优化的育人氛围,是学校各要素间的协调运转,以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为宗旨。大学生群体是大学校园的主体,其心理和谐是构建和谐大学校园的基本内容;心理和谐是个体的美好追求,也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基础。

1、心理和谐的内涵

科学地辨析心理和谐的内涵,是心理和谐研究的逻辑起点。目前国内不同的学者对心理和谐有着不同的界定。中科院心理和谐研究项目组认为“心理和谐是个体处理自我、家庭、人际和社会问题过程中的主观体验和总体感受”。林崇德认为心理和谐是以自我和谐为基础的,心理和谐的人应该要做到了解自我、信任自我、悦纳自我、控制自我、调节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以及满足自我。俞国良认为,心理和谐是相对的,它是人的基本心理过程和内容之间,或者各部分与整体之间保持动态的均衡、完整、协调一致的自在轻松状态,即认知、情绪、情感一致和人格的完整及行为的协调,同时还能够与外界环境进行有效沟通,较少有内部或外部冲突。王登峰、黄希庭指出心理和谐是指个体对自己各个方面表现与自己的期望之间的和谐,主要包括自我和谐、人际和谐以及人与自然和谐三个方面。

虽然不同的研究者对心理和谐的理解各有侧重点,但是从以上定义不难看出,心理和谐是人的一种美好心理状态,有着和谐心理的人内心平衡自然、乐观愉悦、协调统一。在处理事情时冷静、适度、乐观,善于调节自己的心理;在与人交往上默契、融洽,坦诚交友,宽容待人;在生活中能够愉快地接纳自我,欣赏美好事物,敢于承认现实,从而能够祥和地生活和接受人生中的各种挑战。

2、大学生心理和谐的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对大学生的心理和谐研究还处于初期阶段,研究所涉及的内容主要有心理和谐的研究工具和方法、影响大学生心理和谐的因素以及促进大学生心理和谐的途径等,现对这些方面进行一一概述。

2.1大学生心理和谐的研究方法和工具

从中国知网检索到的资料来看,目前心理和谐的研究中,以大学生为对象的实证研究居多。研究者们分别从专业、民族、经济地位等角度来研究大学生的心理和谐状况。如,姚本先,曹光法(2008)以师范类大学生为对象,采用《自我和谐量表》研究了师范类大学生的自我和谐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曹月如(2010)则从民族差异的角度,研究了内地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认同与心理和谐的关系。程芳云(2010)以农村贫困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其心理和谐的自我调适策略进行了探析。也有研究大学生整体心理和谐状况的,如刘俊英(2010)以《自我和谐量表》为测量工具,分析了大学生自我和谐的特点。

研究方法和工具方面,目前国内关于大学生心理和谐的研究,多是采用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其中以后者为主。与之相关的测量工具有Zhan和Shen的自我一致性量表。国内有中科院心理和谐研究项目组编制的“国民心理和谐状态问卷”,共分为4个分量表:自我状态、家庭氛围、人际关系、社会态度。此外,还有王登峰的自我和谐量表(SCCS),是目前国内普遍采用的测量自我和谐的工具。国内也有研究者借用或修订已有的其他心理量表来测量个体的心理和谐。如,石国兴认为,自我和谐和幸福感是心理和谐的重要体现和指标,所以在研究中他采用“自我和谐量表”(王登峰)和“幸福感指数量表”(Campbell)来测量个体心理和谐状况,但这两个量表是否能作为心理和谐得有效测量工具,尚需进一步探讨。迄今为止,未见国内有关于大学生心理和谐的专门的测量工具。刘婷,秦琴和张进辅(2010)通过文献综述、开放式调查、专家咨询等提出了大学生心理和谐维度结构的理论构想, 以此为基础自编了大学生心理和谐问卷,构建出包括自我和谐与社会和谐、人际和谐与自然和谐四个二阶因素,以及积极性、适当性、敏锐性、认同性、和睦性、融洽性、亲近性和相融性八个一阶因素的心理和谐维度结构,逻辑结构较为合理,内容也较能真实地反映出当代大学生心理和谐程度, 是测量大学生心理和谐的较具针对性的工具。

2.2 影响大学生心理和谐的因素

如今,大学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也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甚至导致了心理的不和谐。究其原因,可以分为社会的、学校的、家庭的和个人的等等。丁小宇,蔡普民(2008)指出影响大学生心理和谐的原因有:社会原因(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急剧变革造成的冲击以及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学校因素(学校的评先评优制度给学生造成的压力,学校的消极氛围等)、个人原因(个人的成长经历、情感问题和个性特征等)。如果处理不当,这些因素都能造成大学生的心理负担,导致心理失衡。除了这些因素外,董树理(2010)指出家庭原因(家庭的经济地位、父母的职业和社会地位)也能够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和谐。向楠(2009)指出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滞后也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和谐的原因之一。这些原因对构建和谐校园提出了种种挑战,针对这些原因,高校的教育者、专家、学者们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2.3 促进大学生心理和谐的有效途径

影响大学生心理和谐的因素主要来自于社会、家庭、学校及学生个体等方面,因而应该整合社会、家庭和学校的心理教育资源,促使个体发挥主动性,提高心理和谐程度。学校是大学生接受教育的最重要的场所,也是大学生学习和生活时间最长的地方,因此,学校义不容辞地应该挑起提高大学生心理和谐的大梁,而目前促进大学生心理和谐的有效途径也多是针对学校的。如向楠(2009)指出要实现大学生心理和谐,应重视课程、校园文化和环境建设。即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学会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心理冲突,并能使用适当的方法进行自我调适,培养健全的人格;积极组织开展校园文体活动,通过活动可以转移学生对困难的注意力,释放郁闷和压力,增强走出困境的信心和勇气;创建宁静优美的校园自然环境与友好和谐的人际关系,健康的人际交往有利于人的个性完善、情绪稳定,并使个体建立社会支持系统,当个人遇到心理不和谐而自己又无法解决时,可以及时向他人求助从而获得心理的和谐。

除此之外,我们认为,还应建立专门的心理咨询平台,如心理咨询室、网络心理咨询中心、电话心理咨询等等平台,由具有相关心理咨询资历的教师或者专门的心理咨询师负责,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因生活、学习、情感等产生的心理问题,有的放矢,找出应对策略,促使个体心理品质健康、均衡、调和与发展。学校还应该对每位大学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不但从总体上了解学生的心理和谐情况,还能针对个别有心理障碍(如显示有自杀倾向)的学生进行主动的引导和干预。建立危机干预机制,使心理和谐教育能从容应对突如其来的危机事件(如地震等),在学生可能引起担忧、困惑的环节实施必要的介入干预,防止不良事件的发生,帮助他们提高心理应对能力,促进心理和谐。平时可以加大心理健康宣传,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定期开展相应的心理素质训练,培养学生的意志力和耐挫能力以及心理应对技巧,如不良情绪排解技巧等,使学生面对心理问题时能应对自如,从而从根本上达到促进心理和谐的目的。

3、小结

建设和谐校园,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大学生的心理和谐又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础,其作用至关重要。目前国内对大学生心理和谐的研究还处于初步阶段,理论基础还不够成熟,表现在:尚未有一个为学术界公认的定义;而在研究工具方面,尚未能制定出能够全面而科学地反映大学生心理和谐状况的测量工具,大学生心理和谐的维度仍然不为我们完全所知,探索其维度及编制具有较高信效度的大学生心理和谐量表,是我们努力的方向。从心理和谐的内涵出发,寻找促进大学生心理和谐的专业途径,也是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的。

参考文献:

[1]董树理.大学生心理和谐促进研究[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29

[2]曹月如.内地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认同与心理和谐[J].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10.9(3)

[3]程芳云. 农村贫困大学生心理和谐的自我调适策略探析[J].滁州学院学报,2010.12(1)

[4]刘婷,秦 琴,张进辅.大学生心理和谐的维度探讨[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36(2)

[5]刘俊英.大学生心理和谐研究[J]. 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10.8(2)

[6]向楠.大学生和谐心理与和谐校园的构建[J].攀枝花学院学报,2009.26(2)

[7]丁小宇,蔡普民.构建和谐校园背景下的大学生心理和谐问题研究[J]. 四川理工学院学

报(社会科学版),2008.23(6)

[8]姚本先,曹光法.师范类大学生自我和谐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J].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2008.25(3)

[9]王登峰,黄希庭.自我和谐与社会和谐――构建和谐社会的心理学解读[J].西南大学学

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33(1)

大学生心理范文第2篇

关键词:佤族;大学生;心理健康;SCL-90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0-0208-03

近年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国内众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进行了多样化的研究。在国内学者的研究中,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尤其是佤族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为数不多。

佤族是云南的世居民族,主要分布在滇西南部的澜沧江和萨尔温江之间、怒山山脉南段的“阿佤山区”,有的支系跨境而居,对祖国边疆的稳定、发展及和谐社会建设有独特的贡献,因此研究佤族大学生心理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解佤族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本研究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佤族大学生进行调查,并探究影响其心理健康的因素,对有针对性地开展佤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工作,进一步促进佤族等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和谐,对形成和谐的人际与民族关系、增强民族团结、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本调查随机抽取云南省在校大学生,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有效问卷385份,问卷有效率为96.25%。其中佤族198名,汉族187名,男生186名,女生199名。

2.研究方法。采用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0)为测量工具,该量表共90个项目,采用1~5五级评分,3分及以上表示有明显的心理问题。量表内容涉及感觉、情绪、思维、意识、行为、生活习惯、人际关系、饮食睡眠等方面,并使用躯体化、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等九个因子来评价被试者的心理健康水平。该量表是目前国内最为常用的心理健康测查工具,能够较为全面地反映测查对象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中统一指导语,采用集体施测方式,由被试者根据自己最近一周以来的感觉无记名自填量表,当场收卷。

3.数据统计。运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有效问卷的数据进行录入和处理。

二、结果与分析

1.佤族大学生心理问题检出率。本次调查以因子分大于等于3为阳性项目检出率的指标,佤族大学生心理问题检出率为16.67%,其中检出率最高的分别是强迫症状、人际敏感和抑郁,可见佤族大学生心理健康在强迫症状、强迫、抑郁和敌对几个方面问题比较突出。

2.佤族大学生与全国常模比较。由表1可见,佤族大学生与全国常模相比九项因子分均高于全国常模,并存在显著的差异,即佤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全国水平。

注:**p≤0.01 *p≤0.05

3.佤族大学生与汉族大学差异比较。

注:**p≤0.01 *p≤0.05

由表2可知,佤族大学生与同地域的汉族大学生相比在九因子得分均存在一定差异,且达到显著性水平。这可能有以下原因:首先,可能是由于大多数佤族学生在上大学之前生活在佤族聚居地,接受双语教学,而大学教育一直是以汉语形式开展,相比之下汉族学生更容易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此外,佤族具有独特的生活习惯、信仰、图腾、宗教等,这可能导致佤族大学生在认知、态度、行为及应对方式上与汉族大学生不同,这也可能是造成两者心理健康水平差异的影响因素。

4.不同性别的佤族大学生差异比较。从表3可以看出,在不同性别的佤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比较中,佤族女大学生在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恐怖及神经病性几个因子的得分显著高于佤族男大学生。这可能是由于男性、女性在成长中,受生物因素、社会期望等因素长期作用致使男、女性对紧张的认知程度不同、情绪体验不同、心理防卫机制方式不同以及所采取的应对方式不同[2]。

注:**p≤0.01 *p≤0.05

5.不同专业的佤族大学生比较。

注:**p≤0.01 *p≤0.05

从表4可见,不同专业的佤族大学生在九个因子的得分上没有显著差异,也就是说佤族文科大学生和佤族理科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没有差异。

三、结论与分析

从总体情况看,佤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全国水平,同时佤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也低于同地域汉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究其原因可能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1.经济因素。佤族大学生多来自半山区、山区,生活比较艰苦,家庭经济收入较低。大学里高额的学习和生活费用从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家庭负担,不仅给他们个人的学习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压力,也让他们承受更大心理压力,这可能导致佤族大学生在生活、人际交往中更容易表现出消极心理和行为。

2.文化冲突。大学学习生活的过程本身就是不同区域文化、民族文化碰撞的过程,佤族由于受生活区位的制约,生活相对封闭,民族文化保留相对完整。因此,佤族大学生在大学生适应过程中更容易产生文化冲突,文化冲突会致使个体产生内心冲突,这从一定程度也会影响佤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3.民族偏见。有些学生由于缺乏对佤族的历史与现状的了解,甚至对佤族文化产生偏见,有意无意夸大了民族文化中某些因素并与贫困落后画等号,伤害了佤族学生的民族自尊心,从而也加剧了佤族大学生的内心矛盾,这些因素可能对佤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造成一定的影响。

四、建议

1.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对佤族大学生进行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佤族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保健意识,掌握正确的心理调适和排解的方法,帮助其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恰当地处理好学习交往中的困惑,调整和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激发个体潜能,增强适应能力,进一步提高佤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2.发掘民族文化的积极因素。熟悉少数民族文化、了解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是做好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前提。对佤族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应从佤族的宗教、信仰、行为方式等方面入手,了解并研究佤族文化,并从中寻找积极因素,发挥佤族学生主体性,引导并鼓励佤族学生更加乐观积极地应对学习、生活,不断提升自身的幸福体验,从而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

3.创设和谐校园,消除民族偏见。可根据各校校情,设置民族文化宣传周、定期举办民族观讲座等,加强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教育,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对民族的认识,增进民族间的相互了解,通过了解不同民族文化,消除少数人对少数民族的刻板印象和民族偏见,创设和谐的校园文化,进而增加各民族大学生间的人际交往。

4.重视佤族大学生的心理需求。关注并重视佤族大学生的心理需求,特别是佤族女大学生的心理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佤族大学生的团体心理辅导,运用适当的辅导策略与方法,提高佤族大学生的心理适应能力,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减少心理适应不良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金华.中国正常人SCL-90评定结果的初步分析[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1986,(5).

[2]袁存柱,张海霞.对海南省大学生SCL-90评定结果的分析[J].体育科技,2004,(4):33-36.

[3]康春英.试析少数民族大学生自卑心理成因与调适[J].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2002,(1):74-78.

大学生心理范文第3篇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报告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总体状况

大学是学生人生发展的黄金时代,大学生也是当今社会中文化修养较高、思维较为活跃的群体之一。然而,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压力也陡然上升,学习、生活以及就业都是当代大学生所需要应对的种种压力。而大学生由于尚未进入社会、生活阅历较浅,心智发展也尚未成熟,面对各种压力,如果不能很好的调整自己的心态就会诱发一系列的心理健康问题。笔者在大学一年级、二年级和三年级的学生中各选取了100人作为调查对象,总共300人,进行了调查了解,结果如表一:

表一: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统计表

对象 结果

症状 一年级学生

(100人) 二年级学生

(100人) 三年级学生

(100人)

人数 比例

(%) 人数 比例

(%) 人数 比例

(%)

神经症

倾向 做事犹豫不决 48 48% 39 39% 21 21%

缺乏信心 37 37% 46 46% 16 16%

做事需反复确认 29 29% 64 64% 38 38%

抑郁症

倾向 思想不集中 51 51% 78 78% 78 78%

情绪波动大 18 18% 31 31% 63 63%

缺乏积极性 19 19% 25 25% 53 53%

分裂症

倾向 记忆力衰退 20 20% 47 47% 66 66%

缺乏耐力 39 39% 55 55% 58 58%

从上述统计表格中可以看出,当今各种心理问题在大学生群体中已十分突出,以抑郁症倾向为例,其通常表现为思想不集中、情绪波动大以及缺乏热情和积极性等症状。在对三个年级学生的调查了解过程中,发现三年级的学生较一、二年级而言,情况更为突出,其比例占到了78%、63%以及53%。其中的原因可能是三年级的学生即将走上工作岗位,一方面会与自己熟悉的同学们各奔前程,并一方面可能是由于对未来工作、住房以及家庭生活的忧虑。此外,无论是神经症、抑郁症还是分裂症等各种心理问题在各个年级的学生中所占比例都相对较高,者就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了当今大学生所面对的种种困惑以及其心理健康状况的每况愈下。此外,对于不同人群而言,城市与农村大学生之间、男大学生与女大学生之间所存在心理问题的表现有所差异。整体而言,人际交往问题以及感情问题和将来的就业问题是困扰大学生的最主要的问题。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对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总体状况的调查了解以及细致的分析,可以看出,当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在人际交往问题以及人生规划和就业问题等方面,具体如下:

(一)人际交往问题

大学是学生渴望得到他人理解和与人交往的阶段,人际交往能力的强弱越来越成为大学生衡量自身能力的重要指标,然而有诸多大学生却由于自身性格以及处事方式等问题在人际交往方面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在我们的统计数据中发现,人际交往是困扰许多大学生的主要问题,详见下表二:

表二 :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统计表

年级 大学一年级 大学二年级 大学三年级

比例(%) 63% 47% 39%

由上述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对于大学一年级的新生而言,人际交往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二、三年级学生存在心理问题的比例虽然有所下降,但仍旧是比重较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许多的同学打进入大学后同学间交往平平淡淡,缺乏交流沟通,更是缺乏知心朋友;此外,许多大学生在交往过程中可能会与个别同学难以处理好关系。由于当前的大学生中有许多都是独生子女,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倾向于以自我为中心,用自己的观点和立场去衡量一切事情,者不仅给他们自己的人际交往带来了困惑,也为其他同学与之相处带来了麻烦。在调查过程中,许多同学坦言,对于这类同学会感到非常气愤,但又不得不与之相处,使得自己感到非常压抑;最后,由于网络技术的发展,当今大学生的交往呈现出了虚拟淡漠化的倾向。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虽然可以帮助大学生传递一些信息和思想感情,但是却难以真正建立同学们之间的感情,久而久之,大学生就会自我封闭,人际关系开始出现淡漠、疏远等问题。

(二)人生规划及就业问题

大学生在完成学业之后的下一步就是步入社会,然而由于对自身性格爱好以及社会发展趋势的不了解,许多大学生缺乏职业生涯的规划,当面临着就业、读研以及公务员等诸多人生岔路口时往往会比较迷茫,如果没有正确的疏导途径,就会逐步走向抑郁,具体见表三:

表三: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统计

年级

结果 大学一年级

(%) 大学二年级

(%) 大学三年级

(%)

职业规划明确 13% 37% 68%

正在规划中 27% 30% 11%

不清楚 60% 33% 21%

由上述统计表可以看出,当前许多大学生缺乏职业生涯规划,在大学三年级中竟然还有21%的同学对自己将来的人生选择缺乏认识。这就会导致许多同学人与亦云,当发现其他同学在准备考取研究生时,自己也会去准备,当发现别人在找工作时,也会去积极参与。这样没有目的性的选择不仅会分散其精力,而且带来的挫败感也会严重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产生自己不如别人的念头,殊不知真正的原因是由于他没有目标和方向,盲目用力的结果,进而就会导致各种心理健康问题的出现。

除了人际交往问题和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问题外,大学生在恋爱问题、经济来源以及学业问题和承受压力等方面也存在着诸多的心理健康问题,如果不及时的采取措施加以疏导,将会极大地影响大学生未来的人生成长过程。在以后的大学教育过程中,应当通过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立大学生心理健康咨询机构以及定期组织大学生间心理健康交流活动等方式来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提供良好的环境和保障。而作为大学生自身而言,也应当积极调整自身的态度,充分利用学校和身边的各种资源,积极与老师、同学交流沟通,解决自己心理上的困惑和矛盾,为将来步入社会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康玮.网络对大学生情感发展的影响分析.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6)

[2]黄金.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浅析.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3(2)

大学生心理范文第4篇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自我调节

大学生正处于青年期,年龄一般在16~28岁之间,是个体从不成熟走向成熟的过渡时期。在这个时期,由于思想丰富、思维活跃、情感波动、反应强烈、体验深刻,加之由于生理和性发育已经基本完成,性冲动增强、学习生活适应不良及经济就业等压力增大,使得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这对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极为不利。据全国心理卫生协会统计1〕,有心理失衡或障碍的大学生占全国大学生总人数的25%以上,最高时期竟达34%。特别是近几年来,因为心理健康问题造成大学生发生暴力犯罪、自杀事件或出现休学、退学的现象屡见不鲜。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高等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当前,强化大学生的自我调节、促进大学生的社会化,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1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1946年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提出的心理健康标准有以下四个方面〔2〕:①身体、智力、情绪十分协调。②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谦让。③有幸福感。④在职业工作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着有效率的生活。从这个标准可以看出,大学生的态度、情绪、环境适应能力以及人际关系等,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方面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2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心理因素

人的心理是复杂的,因此每一个大学生存在的具体心理问题也不一样。一般来说,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生理因素:性冲动是影响大学生心理问题最主要的生理因素之一。有些大学生常常出现性幻象、性梦、等现象,并伴随自责和自卑感,造成精神紧张和痛苦;另外,身材矮小、相貌丑陋等自身生理缺陷,也会引起大学生自卑、沮丧、不满等心理问题。②认知:心理学家贝克认为,不良认知和认知歪曲是产生愤怒、焦虑、抑郁、自责、沮丧等不良情绪的原因,他将常见的认知歪曲归纳为任意的推断、选择性概括、过度引申、夸大或缩小、“全和无”的思维五种形式。③情绪:不良情绪很多,主要有大喜大悲、紧张焦虑、寂寞烦躁、自卑自责、抑郁沮丧、自私霸道等,它们是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内容。④挫折:失败和挫折会打击青年人的信心,使他们遭受悲哀、沮丧、烦恼、厌倦、抑郁、痛苦、灰心等不良情绪体验。⑤习惯和不良行为:有很多大学生存在不良习惯,比如抽烟、喝酒、睡懒觉、不吃早餐、挑食、贪食、懒惰等,这些不良习惯必然会影响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形成不良行为。⑥人格障碍:人格障碍者内心体验与正常人生活情感相背离,其外在行为明显违准则,常给别人造成损失和伤害,并给自己带来痛苦。⑦经济和社会环境:随着高校的扩招,越来越多的贫困学生进入了高等学府,同时随着大学生毕业人数的增加,就业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影响了大学生的安心学习。⑧能力和社会适应:独生子女的问题和大学生自理能力差的问题,已经使大学生高分低能的现象日益严重,造成许多大学生甚至研究生在校期间不能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毕业后又不能适应社会和环境的需求,出现很多社会和心理问题。

3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预防与自我调节

针对大学生中存在的各种心理健康问题,高等院校必须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综合素质,以适应迅猛发展的现代社会和高科技的要求。进行自我心理调节是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重要内容和途径,它对预防大学生心理问题和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积极的作用。

3.1提高认识水平,重建认知结构

大学生不仅要学好专业知识,而且也要掌握必要的哲学、逻辑学、社会学、心理学、医学等方面的知识,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科学的方法论,用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思想和先进的思维方式建造自己的认知结构,提高自己认识水平,从而克服错误的认知和盲目的行为。

3.2树立科学的目标,制定合理的计划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的需要按照发展顺序及高低分为五大类: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根据这种划分,大学生正处在对爱和家庭的需要最为强烈的时期。这个时期青年人渴望亲密的友伴,不甘孤独或被人疏离,容易沉溺于形影不离的两人世界。大学生应当自信、自强,不要被一时的情感和生理需要所左右,而应树立远大的志向;同时大学生的理想和目标还应当实际可行,具有价值的吸引力,否则定得过高或过低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有了科学的目标,再制定出合理可行的计划,大学生就可以按照正确的方向坚定不移地努力,奋斗的喜悦会促使他们走向人生的成功之路。

3.3丰富业余生活,注重人际交往

单调而枯燥的学习,会导致大学生出现厌倦、烦躁、抑郁及痛苦的学习情绪,长期孤独、封闭式的学习,还可以导致大学生出现自闭的性格和人际交往障碍,对他们的人格发展极为不利。丰富业余生活,不仅可以改善大学生的不良情绪,提高学习效率,而且还可以增进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和校园环境,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

3.4保持乐观情绪,积极自我调节

青年人应当保持积极向上的乐观情绪,在求学期间甘于清贫和寂寞,将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放在自身的学习和发展上。大学生可以学习一些简单的心理调节方法,积极开展自我调节,克服学习、生活中出现的各种不良情绪和行为。常见的自我心理调节方法主要有:①自我激励法。②自我暗示、催眠法。③自我宣泄法:宣泄时应当注意以不伤害他人及侵犯社会公共利益为前题,主要有体育运动、找人倾诉、大声喊叫、写作或写信、向替代物发泄等。④自我训练法:通过严格的定时训练,建立神经系统的条件反射,以戒除不良情绪和习惯。⑤自我放松法。⑥想象厌恶法。⑦移情转移法:通过移情或转移注意力以减轻痛苦。⑧顺其自然法:不要过分关注自己。⑨生物反馈法等。

3.5强化个人能力,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能力是保证活动顺利进行的基本条件,它与知识、技能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虽然一个人掌握的知识越多,他的能力发展的潜力就越大。但是,一个人头脑中储存的知识并不能必然地转化为能力,能力的转化还有待于社会实践活动的磨炼。所以,大学生不但要认真地学习书本知识,还应当积极地培养自己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和操作能力,特别是创新和科研能力,对大学生适应未来的社会工作和环境、形成健康的人格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大学生心理范文第5篇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心理疏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大学生在接受了心理疏导能够使思想政治教育变得更加有效果,也满足了大学生个性化的心理诉求,增进了师生的沟通交流和情感。通过实践证明,心理疏导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正面和直接有效的方式方法,体现了通过解决大学生心理障碍,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获得高校思想政治的教育价值。

心理疏导方法具体实施多种角度

1.提倡以大学生为教育和疏导的主体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采取的心理疏通方法,应将大学生视为疏导的主体,给以其主体地位,教师应积极贴近大学生的校园生活和学习状况,全面了解大学生的心理差异性,尊重和关爱大学生,通过引导帮助大学生认识自身的真实情况,有针对性地服务大学生,满足大学生个性化的心理需求,同时引导大学生能够实现自我的心理调节,促使大学生全面发展。

2.营造良好的心理疏导氛围和校园环境

高校应该重视大学校园的文化建设,能够为大学生创造适合学习和生活的物质条件和文化氛围。在具有人文精神的校园氛围下,能够培养大学生高尚的人格品质和陶冶情操。大学校园的宽松自由和包容的文化环境,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构建了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疏导的校园环境应该重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体现时展的精神面貌,促进和谐文化氛围的孕育。这样促使大学生能够以和谐的理念来处理各种问题,消解各种矛盾,对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具有积极作用。同时,高校应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大学生精神,通过这种科学精神的追求和信念,真正成为大学生的精神家园,而形成无形的精神力量,从而对大学生的心理产生稳定性的正面积极的影响。高校应设立心理健康主体的网站平台,加强大学生获取心理知识和心理咨询案例的信息资源,活跃大学生对心理知识的互动交流。

提高心理疏导的服务意识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应重视和提高对大学生心理疏导的服务意识。这就需要教师能够在关心大学生学习和生活,帮助大学生解决生活的困难,如积极为贫困大学生提供兼职工作和助学岗位,这样减轻他们的经济压力。与此同时,高校还应为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提供社会实践的机会和企业实习的岗位,这样为大学生未来的职业规划奠定基础和经验,充分发挥大学生自我学习能力。这样就将大学生的学习与社会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促使大学生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和精神境界。

构建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

对于大学生的心理疏导应进行危机干预,教师在深入了解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后,针对有心理困扰的大学生进行一对一的心理服务,积极开展心理疏导的服务,要对大学生的心理状态进行监测和评估,以此开展预警和心理危机的干预[2]。这样能够提前进行预防,并且控制大学生心理状况产生不良发展,从而实现大学生有效的沟通,为大学生提高心理倾诉和心理缓释的机会。因此,高校在构建了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后,就能够有效帮助陷入心理困境中的大学生走出心理障碍,回归到和谐和积极的心理状态。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未来成才奠定了价值观的基础,教师引导和培养了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然而,大学生由于激烈竞争带来的心理压力和困惑需要进行心理状态的转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引发了教师的关注,在此情况下,教师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地结合,这样才能创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应相融与互动

心理健康问题表现为人能否对自我和外界世界有正确的稳定的心态,并且能够进行自我调控,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够正确审视自己和评价他人,不存在人格缺陷和心理障碍[3]。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够针对个性化的大学生的不同心理特点和需求,开展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有利于健全大学生心理素质,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而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提高大学生的思想觉悟和道德品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着相融与互动现象,两者都是为了塑造大学生内在品质[4],共同促进大学生正确的认知和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大学生高尚的品质需要以心理健康为基础,心理健康需要通过解决大学生心理障碍,两者之间互相渗透。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融合了科技人文内容,并引导大学生正确处理个体与集体以及社会的利益关系,促使大学生的内在心理要素和外在行动要素相统一。这些依赖于大学生的内在情感的认知与升华的心理活动。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心理健康教育维度

根据大学生的心理和思想的现实情况,高校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这样能够培养全面发展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解决了不同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和心理疾患,这样有助于大学生具备良好的心理品质。将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用于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扩大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空间,能够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创新了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法[5]。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作为切入点,成为提高师生教学互动的有效途径。

(三)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

大学生心理范文第6篇

选取某综合大学师范学院在校生为调查对象,按不同年级分层,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整群抽样,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300份,回收问卷290份,有效问卷274份,有效率为91.3%。其中男生68人(24.8%),女生206人(75.2%);大一学生92人(33.6%),大二学生85人(31.0%),大三学生97人(35.4%)。应用MicrosoftExcel2003软件建立数据库,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统计方法主要是采用X²检验与LSD分析对其进行显著性检验,检验水准α=0.05,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

2结果

2.1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

某综合大学师范学院共发放300份问卷,有效问卷274份,有77人出现心理健康障碍表现,检出率为28.1%。其中SCL-90各因子检出率如下:强迫症状(28.8%);焦虑(15.0%);人际关系敏感(9.85%);精神病性(8.76%);敌对(8.39%);抑郁(6.93%);偏执(4.38%);恐怖(3.65%);其他(3.65%);躯体化(2.91%),可以看出强迫症状检出率最高。

2.2不同专业之间心理健康状况

由表1可以看出,各专业心理健康问题的检出率依次为:法学42.5%,物理学40.0%,统计学35.7%,心理学24.4%,历史19.4%,汉语言8.9%。经X²检验,p=0.001<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说明专业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之一。

2.3不同性别之间心理健康状况

男女生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分别为:女生31.6%,男生17.6%。经X²检验,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2.4不同年级之间心理健康状况各年级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依次为:大三38.1%,大二32.9%,大一15.0%。经X²检验,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3讨论

3.1当前大学生心理状况的普遍情况

本次对某综合大学师范学院在校生的调查,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为28.1%,就各因子症状分布而言,该师范学院心理健康问题各因子检出率依次为:强迫症状、焦虑、人际关系敏感、精神病性、敌对、抑郁、偏执、恐怖、其他、躯体化。显然,强迫症状问题突出。总体上来看,该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3.2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主要因素

根据调查,专业、性别、年级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存在显著性差异。对于专业,一方面,不同专业的学生,科目不同,理念不同,学习的压力就存在差异。另一方面,学习时的思维方式,环境以及所学专业面临的考研就业压力等,使得不同专业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同。对于性别,男女生相比,男生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为17.6%,女生检出率为31.6%,女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更为显著。一方面可能与女生的生理特点有关,另一方面可能与女生的心理承受能力较弱,更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有关。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大,女性在择业上的困扰更多,她们想独立,实现自身的价值,但又害怕竞争,追求平稳踏实的生活,再加上日益更换的价值观,婚姻观,恋爱观使得女生的心理困扰更多,心理问题更加显著。对于年级,随着年级的升高,面临学习,就业,考研等压力,使得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有所回升,再加上感情的困扰,对婚姻的思考以及对未来的迷茫,使得高年级的学生心理压力更为沉重,而大二与大三年级之间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存在差异的原因可能与其相似的生活与学习状态有关。

3.3构建以社区为单位的大学生健康管理模式

大学生心理范文第7篇

关键词:辅导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12-0049-02

由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处于不断完善时期,所以大学生处在现代科技日新月异,市场经济飞速前进,生活节奏快社会压力大的环境下,面对家庭环境、学习经历、成长背景、贫富悬殊等各方面原因的影响,很多大学生都难以适应以至出现各种心理问题,影响了正常的学习生活。高校辅导员直接负责管理学生,所以应该做到正确了解大学生的心理问题,防治结合,在学生需要帮助的时候及时关爱和劝导学生,正确引导大学生身心健康地成长。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大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他们将由青少年转变成成年人,逐渐脱离家庭和父母的管束、变得独立、走向成熟,大学生面临紧张的学习,严格的纪律,生活的环境,他们需要克服依赖性,增强独立性,积极主动地去适应大学生活,在这一过程当中,大学生面临新的生活,如何去适应,如何面对出现的挫折,如何确立好人际关系,如何调整自己的情绪等都是需要处理的问题,而处理好这些问题的前提就是需要大学生必须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

李卫红在重要讲话中指出:当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还是不容乐观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心理健康素质还有待于提高[1]。所以,高校教育工作者尤其是辅导员要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结合大学生的自身特点,培养大学良好的心理品质。

二、加强高校辅导员自身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高校辅导员本身是学生管理工作者,所以大部分人是没有心理咨询专业知识的。而心理辅导是一项专业化程度很高的工作,它对从事心理辅导的工作人员的知识结构和工作经验都有较为严格的要求。为了能更好地做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给学生提供更好的帮助,辅导员应该学习心理健康方面的有关知识,必须掌握日常生活中的基本心理学常识,不断的丰富并深化已有的知识,在实践中积累自己的心理辅导咨询经验,不断提高辅导能力。辅导员在参与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时候,一定要构建好自身积极健康的内心世界,树立起适应时代的、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与世界观。只有自身具备了优秀的心理素质,才能给学生提供更好的帮助和辅导。

三、在实践中做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工作

(一)认真细致地观察每一个学生

认真、细致是辅导员的工作需要,而了解学生、熟悉学生是辅导员日常的学生管理工作内容,也是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核心。经常有意识多了解、多熟悉学生的各方面情况,这样一旦有了问题就可以有的放矢迅速处理。深入了解学生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进到宿舍里去,通过和每一个学生一对一或者是多对一的交谈方式,从生活、学习以及思想等多方面细致的了解每一名学生。在与学生交流谈话的过程中我们要让学生的心情放松,用日常生活中平等自由的交流谈话来洞察学生内心的变化,让他们在压力较小的环境下讲出内心的真实感受,这时辅导员要仔细观察学生的情绪变化,并以此判断学生是否有心理困扰。在平时,辅导员可以检查班级的到课率,对于那些经常迟到、早退、旷课的同学要多加以关注,要和这些同学多谈话,找出他们的问题所在,帮助他们克服懒惰的心理。

(二)用心关注一些特殊学生

在众多的学生中包含了有边缘学生、贫困生与问题学生,他们是需要重点加强了解的人群。辅导员应该正确引导这些学生要尽可能多了解他们,让他们有一个长远的职业生涯规划,提高他们的抗挫折抗打击能力,使他们感受到更多的快乐和幸福,让他们对自己的生命充满了热情和憧憬。因为贫困生群体的庞大,贫困生问题已成为大学教育中受关注的热点。第一要关心他们的经济困难,第二更要关注他们的心理困难。而那些学习方面落后生活上又品行不端的学生被称为“问题学生”。做好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工作,是高校辅导员的重要责任,同样是评价一个辅导员综合能力的重要指标。辅导员要用心走入学生群体中,去关心了解他们真实的学习生活状态,建立一种亦师亦友的关系,帮助他们茁壮地成长。

(三)学会“赏识教育”

“人性最深切的渴望就是获得他人的赞赏。”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的这句话富含哲理,表达的中心意思就是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赏识教育,就是学会用爱教育。赏识教育,是允许差异、承认失败的教育;是充满人性和活力的教育;是让大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时代、热爱生命的教育。《学习的革命》一书中曾说过,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中,他就能学会自信,他生活在认可的眼光下就能学会自爱。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也认为,当人类的生理需求和精神上寻求的安全感得到满足后,他就会渴望被爱和被尊重,因为每个人都是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同和欣赏的,因而可以知道赏识对一个人是有多重要[2]。所以,辅导员要学会并懂得运用赏识教育,去观察和发现学生的优点闪光点并且给予充分的鼓励和赞赏,学生会在欣赏的目光下不断追求上进,在得到认同的喜悦中更加快乐自觉地努力,会比一般情况下都做的好。运用“赏识教育”,表扬就一定要及时,由于没有达到辅导员认为的“优秀标准”,大学生生很容易产生自我否定和自卑情绪,辅导员必须要善于发掘大学生的闪光点,哪怕最细微的进步也要扑捉到并及时表扬。

四、要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

加强大学生心理研究力度,推进大学生个性发展,健全大学生人格,帮助大学生健康快乐地生活,这是新时代高校教育发展的方向。情感困惑、厌学思想、职业选择、性格缺陷等方面是大学生心理出现问题的主要几点。这些问题可以分为阶段性的,大一新生表现为难以适应新生活与所学专业的问题;大二学生表现为校园人际关系处理与学业问题;大三学生表现为职业规划自我发展、学习与感情问题;毕业年级的学生表现为面临毕业的就业成功与否的压力和以后如何发展的问题。这些问题无非都来自于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家庭的经济情况、父母与孩子间的关系、学校的教育方式教学水平、各种规章制度、社会上各种纷繁复杂的信息等多个方面都会对学生的心理产生或正面或负面的影响。辅导员有必要针对不同年级不同情况的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教育,通过每周班会、晚上查寝、单独谈心等不同的方法教育引导。当然,这需要辅导员确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并结合思想品德教育的方法,依据大学生不同性格类型和气质特征,针对性地运用心理疏导方法,鼓励学生调整好心态、保持心理健康。

五、建立校园心理健康监督体系,发挥校外教育力量的作用

班干部起到的一个很大作用就是帮助老师做老师没有时间做的事情。因为动辄一两百人的学生班集体只靠辅导员一个人去组织管理是远远不够的,那么班干部就能帮助老师分担其中的部分工作,包括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一个团结一致的班集体如果出现问题同学们会自觉主动地互相帮助一起克服困难,但如果碰到班集体与辅导员都克服不了的困难,当然可以找上级部门协助处理。

一个群体的特性直接影响并塑造群体中每个成员的人格特点。每个人成长的特点会在很大程度上会受他人的影响,这是群体特性研究所表明的。做好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它能在真正意义上帮助学生多方面地健康向上成长,家庭教育乃至全社会的积极参与与支持是不可或缺的一个方面。大学生心理素质健康教育需要学校、家长和全社会的携手努力,通过现代化的各种交流沟通渠道,及时准确全面地了解学生有可能产生的心理问题,大范围推动大学生心理素质积极健康向上向前发展。

高校教育工作者身负着为国家培养栋梁的使命,而大学生心理问题日益严重的现象更要求我们必须正确引导大学生身心健康地成长。心理健康教育是要学生拥有健康的人格和心态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自强不息,不惧挫折不畏挑战,适应现代化社会日新月异巨变中的复杂环境,引导学生发挥自身能力,治疗并预防已经产生的或者可能产生的心理问题。所以在我们的实践过程中,要合理地去解决问题把握局势,让高校教育工作变得更加富有成效,让现代化的大学生不仅有智慧的头脑,更有一颗健康快乐有爱的心灵。

参考文献

[1]李卫红.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N].中国教育报,2008-03-12(1).

[2]黄大建.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素质教育中的地位[J].当代青年研究,2006(10):9-11.

[3]谢彦红,季红等.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与对策[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23(11):73-74.

大学生心理范文第8篇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自卑感心理健康教育

随着社会经济体制的转型和高等教育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贫困生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和学生总量的快速增长,高校贫困家庭学生的数量有较大增加。作为大学校园里的一个特殊群体,贫困大学生不仅要承受巨大的经济压力,而且还要承受巨大的学习压力和精神压力,他们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对他们学业的顺利完成和身心的健康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因此,分析、研究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帮助他们战胜困难,摆脱不良心境,培养其自立自强的意识,顺利完成学业,成为祖国有用之才,是高校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贫困大学生面临的主要心理问题:因生活困难而产生心理落差和自卑感;因学习压力过大而出现心理紧张和焦虑的症状;因人际交往困难,难以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而产生挫败感;因爱情产生的感情问题;自立与依赖心理的矛盾;怯懦、冷漠等不恰当的行为态度等问题。贫困大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就目前高校的现实情况来看,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①经济贫困是贫困大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深层根源;②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是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诱发原因,高校招生收费制实行后,加重了贫困大学生家庭的经济负担和贫困生的精神压力。③社会的部分偏见是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④贫困大学生自身心理素质差是导致其心理问题的内在原因。

基于以上当代贫困大学生心理主要问题的分析,笔者提出以下几方面促进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一、加强对贫困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

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经济上的贫困并不必然引发心理问题。普通特困生和优秀特困生相比,普通特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较低,而优秀特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与非贫困生相比,并没有显著差异。这说明虽然经济贫困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心理健康水平,是导致心理健康水平较低的客观因素,但“经济贫困”是否必然会导致“心理贫困”,关键在于个体的内部认知和心理素质,在于个人如何应对贫困。在应试教育占主导地位的社会大环境下,大学以前的教育阶段人们关注的是升学率,而忽视了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及其他方面的教育。因此,高校应有针对性地对贫困大学生进行自尊、自立、自强、自爱教育,使其正视贫困现实,正确认识贫困,正确理解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念和远大理想,以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去改变自己的命运。

二、鼓励贫困大学生积极实践,自尊自强

贫穷不是理由。有很多家庭贫困的学生并没有自怨自艾,而是积极进取,比如徐本禹和洪战辉,他们都给贫困大学生树立了光辉的榜样。学校应当加强对贫困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鼓励他们积极实践、自尊自强。

首先,学校应当鼓励贫困大学生从自己的实践中来增强自尊和自信,教育他们不仅在学习方面努力,而且要积极参加勤工助学活动。勤工助学的意义不只在于能从一定程度上改善经济条件,更重要的是可以使贫困大学生通过实际行动来克服困难,来建立自己的尊严和信心。

其次,要教育贫困大学生从认识上改变对贫困的看法。贫困包括物质上的贫困和精神上的贫困,真正的贫困是缺乏知识、信息和能力。知识就是财富,知识就是力量。不要认为贫困决定一切,要认识到当前的贫困并不意味着一生的贫穷,自己的物质条件虽然不如别人,但自身所具有的如坚韧、勤奋、吃苦耐劳等品德却可能是别人所欠缺的。

再次,要教育贫困大学生懂得,只要自己宽容待人、诚实、大度豁达,别人就愿意与你沟通,愿意与你建立好的人际关系。

最后,要让贫困学生明白,大学校园里人才济济,不要盲目通过单纯追求成绩来满足自尊的需要。学习能力的获得、创造力的发展以及健康人格等都是学有所成的体现。三、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体制,鼓励学生进行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是关注、帮助、提高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通过开展心理咨询活动,可以及时疏通贫困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障碍、心理冲突和心理困惑。作为学校来说,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体制,尤其需要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1、进行专门研究,建立贫困大学生心理档案,对其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心理测评,形成针对性强、效果好的心理咨询方案。

2、个别咨询和小组咨询相结合,尤其应发挥小组咨询的特殊优势。因为在个别咨询的情境中,许多求助的贫困大学生常常会认为自己是天下最不幸的人,感到恐惧、无助与失望。所以,通过小组成员间的人际互动,会使贫困大学生发现和自己相同处境的人有不少,从不同的视角、不同的立场去认识贫困,分享经验与感受,降低其孤独感。

3、贫困大学生更应该关注自己的心理状态,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当出现心理的各种不良症状时,主动寻求帮助,以提高自己心理健康及适应环境的能力。

4、加强各高校心理咨询机构的建设,完善各种服务设施(如电话、电脑等),完善各种信息服务网络,发挥学生干部在心理咨询中的作用,对某些贫困生的心理“应激”和个性“异变”及时监测和控制。

四、建设和谐校园环境,维护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一)建立贫困大学生教育管理网络体系。一般来说,贫困大学生往往把一些事情埋藏在自己的内心深处,缺少同别人的交流,鉴于此,高校应全方位地了解掌握贫困大学生的信息情况,多角度、多层面做好贫困大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这就要求我们大家都来献爱心,大家都来做工作,从学校党政干部、老师到一般同学,都参与到贫困大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中来,关心和帮助这一弱势群体。

同学是和贫困大学生亲密接触的群体,最有亲和力和影响力,也对他们周边的贫困学生的一些情况最为了解。所以要充分发挥他们在贫困大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中的作用。首先,教育管理部门要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教育他们要富有团结互助的精神,主动去关心体贴帮助其他同学,特别是家庭贫困的同学,和他们朝夕相处,建立情同手足的同学关系。其次,要教育学生在校园消费时,提倡以朴素、简洁为主,反对那种奢侈过度的消费观,以免造成和贫困学生的过度反差,给贫困学生造成心理压力。

(二)建设人格平等的校园环境。贫困大学生的内心深处渴望得到精神上的平等和人格上的尊重。因此各高校在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的同时,应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强调人格平等,推崇“绅士风度”和“君子行为”,尊重贫困大学生的人格和尊严,尊重其隐私,支持和理解贫困大学生。同时发挥学生会、团组织、各种社团组织、班级体、各宿舍的作用,积极开展心理互助活动,营造一个团结友爱、互相帮助、互相关心的生活环境,使贫困生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感。在面对困难时,能积极接纳他人的支持、关心和帮助,进一步增强自信心,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成为德才兼备,有“学”有“术”、有良好人格的现代化建设的有用人才。

五、增加勤工助学机会,缓解贫困大学生的生活压力

通过参与勤工助学,能够有效地帮助大学生培养劳动观念和职业道德,锻炼品格毅力,提高综合素质,实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作为高等教育收费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配套措施,勤工助学有助于贫困家庭学生获得一定经济收入、缓解经济困难,帮助他们自立自强,体现思想政治教育“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的原则。实践证明,勤工助学是关心和服务贫困家庭学生的有效途径,对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构建和谐校园都具有重要作用。高校可以通过以下两个途径来增加勤工助学的岗位:

(一)挖掘校内勤工助学岗位。整合校内资源,规范勤工助学岗位,建立勤工助学基地,积极在校园内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勤工助学岗位。学校应结合人事制度和校内管理体制改革的需要,积极推进学生兼任“助教、助研、助管”工作,力争用比较短的时间,使尽可能多的贫困大学生能够拥有“三助”岗位。另外,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吸纳学生参加校内实验室、校办产业的有关工作,使学生的勤工助学与专业学习相结合。

(二)拓展校外勤工助学资源。学校应鼓励和帮助贫困大学生从事家教、社区服务等校外勤工助学工作,为学生到校外参加勤工助学活动创造条件。学校可以与社会有关方面合作,共同推进建立大学生勤工助学基地,通过青联、青年企业家协会等组织大力挖掘社会资源,以组织勤工助学招聘会等方式动员企事业单位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勤工助学岗位和信息服务。为切实保证校外勤工助学岗位的落实,学校应明确指定专人承担拓展校外勤工助学资源的工作,指导学生会成立学生勤工助学协会等组织,鼓励他们对外联系、自我服务。

构建和谐社会,调节收入差距,可以在根源上解决贫困大学生的贫困问题,从而有利于解决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以及教育水平的提高和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素质的改善,我们相信,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会得到妥善的解决。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