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孝道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从历史上看,中国的孝道信仰自古就被看作是人类全部道德情感的自然源头,儒家历来的思想核心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是培育德行的根本途径,而孝道就是修身养性的基础,兼仁孝而德天下。
到了当代,中国传统孝道文化出现了断层,孝道观念淡漠。
但在日常生活中,事亲而孝的传统仍然顽强的扎根在许多人心中。这些人不仅心怀仁孝而品德高尚,也因其洞察天赋的善德人性而达观平和,在浮躁的浊流中清流自持,许多前辈因此福寿双全,后生晚辈亦因此形成强大的心理免疫力,在心理感冒流行的时代乐活自在。
在本刊采访的学界前辈中,他们学有专长,在某一领域当属先行者,而日常生活,无不饱含对长辈的孝敬之情。所谓先做人,后做事,亦是如此。
母亲说的规矩是在我们家乡一直以来的老规矩,就是老人去世后要在三天后去修整坟墓,每隔七天要给去世的人烧些纸,做些去世者生前爱吃的可口饭菜去坟地祭奠一下,要做七个七日方可完事,到了逝者一百天的时候,所有的亲人及晚辈要聚在一起前去墓地祭奠,再下来就是周年和过三年了。
现在许多年轻人已经不再讲究那么多的规程了,只是尽快的打理完事情就去忙自己的生活了,可全然没有想到,我们的生命是谁给予的,又是谁把我们含辛茹苦的哺育成人,又是谁每天每时把我们挂念在心间,操劳辛苦一辈子他们究竟图的是什么?
我想那些过去遗留下来的淳朴虽然有些老道了,用现在年轻人的话说是有些out了,但是每一个祭祀的方式里恐怕也不无一定的道理,三天的修整坟墓就是让儿女们在极度操劳完丧事后,休息一下再到坟墓前大家聚集在一起,回顾一下亲情,给逝者一份安慰,每逢七天去祭祀是让我们不要很快的遗忘自己的先辈,让子女们隔上一段时间再度团聚在一起,不要没有了上辈,就各自顾着自己,兄弟姐妹之间要互相照应,相互帮助,因为以后的日子没有了先辈的指引,要我们每个人都要好自为之。
人们常说逝者为大,尊重逝者的心愿也是我们一点尽孝道的方式,不要在先辈去世后为了一些财物去争吵得面红耳赤,不要把金钱看得比生命还重要,因为逝者已经告诉我们,所有的一切都是空虚的,只有我们的生命是最最珍贵的。
没有了亲人的痛是一生的痛,永远也无法弥补的。忘记了先辈或者说是不尊重先辈的心愿,那么我们也就没有尽到我们的孝心。
父亲在病重时,我一直守护在病床前,父亲曾经许多次对我说道,子女们各自过好自己的日子,每个人的身体都健健康康,每个家庭都团结和睦,这些就是长者最大的心愿,不要在去世后大操大办,那样只是一种形式,真正的尽孝是在心里,不要去做些劳命伤财的无用功。听了父亲的这一席话,我才完全明白,父亲怕我们太劳累,操劳我们的身体和我们每个小家庭的完整,更提醒我们的是要珍惜自己的生命。
看到眼前的这一幕,许多场景又一次浮现在我的眼前:肯德基店里,孩子们毫不客气地吃着,家长们欢天喜地地看着;公交车上,孩子们心安理得地坐着,家长们疲惫不堪地站着;放学路上,孩子们两手空空地跑着,家长们背着书包跟着……诸如此类的场景太多太多了。我不停地问着自己:“如今的孩子怎么了?如今的家长怎么了?”
古云:“孝乃天之精,地之义,德之本也。”孝是“立人之本”“人伦之本”,是一切德行之源。也是子女对父母的一种善行和美德,是家庭中晚辈在处理与长辈的关系时应该具有的道德品质和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目前,由于独生子女没有直系血亲相伴,他们冷漠自私、过分依赖,以自我为中心,在学习、生活等方面常常扮演着单打独斗的角色。心理素质和行为素质出现了下滑的现象,多数独生子女,从小在父母和长辈的溺爱下长大。他们只想着自己,从来不替别人着想,养成了自私、任性、以自我为中心的坏习惯。在家里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根本体会不到父母养育他们的艰辛,也不知孝心为何物。
近些年来忙于应试等原因,忽视了对孩子的孝道教育,孩子们孝敬父母、尊老爱幼、关心他人的传统美德已不复存在。大多学生身上呈现出的是冷漠自私、不思进取的“贫孝”状况。他们只知受惠,不知感恩;只知索取,不知奉献;只知被爱,不知爱人。因此,孝道教育迫在眉睫。
如何对小学生进行孝道教育呢?经过几年的教育经验,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方面抓起:
一、架起沟通桥梁,赢得家长支持
我们知道每一个孩子的成长都离不开社会,离不开学校,更离不开家庭。如果要对孩子进行孝道教育,就必须要发挥家庭这一主阵地的重要作用。如果离开了家庭的支持与配合,那么我们的孝道教育将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因此,作为班主任,首先要与家长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利用家长会、校讯通、QQ群等形式,向家长进行孝道教育思想的宣传,大力倡导以孝为先的中华传统美德,使家长深刻认识到“百德孝为本,百善孝为先”的真谛。懂得哪些事情是家长们该做的,哪些事情是孩子该做的。虽然,现在的孩子大多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如果家长对孩子事事包办,那么孩子的“孝敬之种”就很难发芽。因此,我们要赢得家长的支持与配合,让家长安排孩子们在家时干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如:收拾自己房间;洗洗自己的衣服、鞋袜;帮父母择择菜、推推车……这样,孩子们就能体验到父母对工作的劳心、对自己的关心、对生活的艰辛,知道家长们为他们付出的点点滴滴,从而激发孩子们由心灵深处产生的对父母的体贴、孝敬,进而教育学生还要爱同学、爱家乡、爱祖国,从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二、学习传统文化,开启学生的孝心
那天下班,我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家,一屁股就坐在了沙发上,连声喊着:“潼潼快给大姨拿拖鞋,快点儿!”“马上就来!”五岁的外甥女大声答应着我,可就不见她从卧室出来,我知道肯定又是什么玩具吸引了她。于是我对她说:“潼潼你忘了你们幼儿园学的‘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了吗?”孩子一听这话,飞快地跑了出来将拖鞋摆在了我的面前。我轻轻地摸着她的小脸说:“这才是孝顺的好孩子!”孩子甜甜地笑了。通过自己对孩子的教育,我深深体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因为学习传统文化,可以开启学生的孝心,净化学生内心世界,培养学生高尚的人格。让小学生从小学习传统文化,从中汲取丰富的营养是很有必要的。《弟子规》《三字经》《二十四孝故事》等这些传统文化,都是依据至圣先贤的教诲和故事编成的。其中的好多古诗文都是教育孩子们如何孝敬父母、如何尊老爱幼、如何诚实守信……如:《弟子规》中的“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三字经》中的“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二十四孝故事》中的小故事“鹿乳奉亲”“卖身葬父”“卧冰求鲤”;古诗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都是交给学生如何做人,如何规范自己的行为,成为人们眼中的好孩子、好学生。因此,要想开启学生的孝心,必须要学习传统文化。
三、开展各项活动,进行孝道教育
少先队活动是少年儿童成长的主要阵地。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少先队活动,可以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孝敬长辈活动。有利增强班内的孝敬氛围。比如:利用黑板报、手抄报、走廊营造孝敬氛围;利用班队会开展主题为“学会感恩”的班队活动,让学生自编自演孝敬小品,讲孝敬故事,谈个人孝敬体会,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懂得孝敬的重要,感受孝敬后的喜悦;利用各种节日,如:“三八妇女节”“感恩节”“母亲节”“父亲节”“重阳节”……让孩子们唱一首感恩歌,听一个感恩的故事,看一部感恩的电影、写一封感恩的信,给父母端一杯茶,给父母洗一次脚,算一笔亲情账,出一张感恩的手抄报……来表达学生对父母的感恩之心、感谢之情,使学生的孝心、善心、爱心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培养。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一个连自己父母都不爱的人,怎么能爱祖国呢?”对学生进行孝道教育也就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特别是像我们地处城中村的学校,从我国传统美德“孝道”入手,塑造学生健全的道德品格,是十分重要的。
“只有心怀感恩,才能滋润生命。”愿我们的孝道教育,能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让他们知道饮水思源、感恩图报,永远铭记父母之恩。
参考文献:
关键词: 孟子 孝道 养亲
古语有云:“百善孝为先。”孝者,致天下之致,成天下之成,美天下之美。孝是一种传统,孝是一种责任,孝者重长辈之意,孝者稳定伦常。在亘古的历史长河中,孝起源于母系氏族时代,为了氏族的生存与延续产生了尊老养老的观念。
孟子继承了先人的孝道思想,并加以发展,形成了一套系统的孝道观念,几千年来,对中华民族的文明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至今仍具有不可磨灭的时代价值。
一、关于孝的重要性
(一)孝可以促进天下和谐、太平。
孟子曰:“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意思是天下的基础在于国家,国家的基础在于家庭,可见家庭的和谐是天下太平的基础。家庭是由具有婚姻、血缘和收养关系的人们长期居住的共同群体,其中最重要的关系是父母子女的血缘关系,处理好家庭关系关键在于一个“孝”字,按照中国古人的思想,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必先行其孝。这体现出孝与天下太平紧密相关。孟子认为“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只要所有的人都爱自己的父母,尊敬自己的长辈,那么天下就太平了。
(二)孝可以增进个体人生幸福。
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者不与存焉。”据此人生的三大乐趣之首在于“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人的生命来源于父母,生养之恩大于天,是人世间最大的恩情。若是父母安康长寿,子女能尽心报答养育之恩,人生才能得以完美幸福,有俗语曰:家有老,如有宝。因此在孟子看来,孝是人生的大事,“事孰为大,事亲为大”正体现了这一点。并且“唯孝顺父母可以解忧”与之交相辉映。可见,在孟子的思想观念中,孝对于个体人生有着重大意义。
(三)孝是人德之本。
孟子曰:“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意思是不能得到父母的欢心,就不可以作为人,不能够顺从父母的意愿就不可以为人之子。在这里,“为人”、“为子”的责任在于“得亲”、“顺亲”,取得父母的欢心成为做人的标准,顺从父母的意愿成为为人子女的义务。又有“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将孝作为与禽兽相区分的标志,孝是人类特有的品质,不孝者不可以为人,不可以为子。
二、关于孝的基本范畴
根据孟子的意思,孝的内涵是:“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此之谓孝也”,即是说,孝是子女之于父母一生践履的职责与义务。
(一)父母在生时,一定要做到“事之以礼”。
在孟子看来,儿女要对父母做到“事之以礼”,不仅需要在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层面上全面地孝敬父母,而且要将孝德推己及人,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此外,还要在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千万不要做对不起父母的事情,具体说要做到以下四点:
1.养亲之“口体”。
养口体,即养父母衣食住行。父母在年老时丧失劳动能力,甚至丧失自理能力,当然就无所谓经济来源,这就得靠子女给予物质支持,这是赡养父母的最基础、最首要的条件。孟子认为子女行孝、赡养父母,一方面要尽力满足父母的物质需求,让他们“可以衣帛”、“可以食肉”。另一方面要将父母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做到“不负戴于道路也实现在物质生活层面对父母有所“养”,是尽孝的最基本的道德要求,这根源于人的自然报恩观念。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更何况于人,母亲十月怀胎,历经生死考验生下子女,父母含辛茹苦,将子女养育、教育。其间的苦只有为人父母方能体会。因此当父母年老的时候,在物质生活上满足父母,让父母老有所依,老有所养,必然成为每个人应尽的道德义务。
2.养亲之精神。
所谓的养亲之精神就是对父母在精神生活方面的奉养。物质生活的满足是远远不够的,对父母精神生活的奉养更为重要,为人子女应该让父母精神充实愉悦,才能称得上是真孝。在孟子的孝道体系中,具体通过慕亲、尊亲、顺亲、得亲、谏亲与谅亲几方面来体现在精神生活上对父母的孝养。
子女一是要做到“慕亲”,即眷念父母。孟子曰:“人少,则慕父母,知好色则慕少艾,有妻子则慕妻子,仕则慕君,不得於君则热中”,意思是人在幼小的时候,就依恋父母;懂得找对象了,就倾慕年轻美貌的女子;有了妻子,就眷念妻子;做了官就思念君主,得不到君主信任,心里就热辣辣的难受。这样不是孝,孟子认为“大孝终身慕父母”。为人父母者,不管孩子多大,始终将孩子视为生命之最要,对待孩子的那颗慈爱之心一生不变,而孩子大部分都仅是少时慕父母。而舜作为大孝的典范,五十而慕父母,备受孟子赞益。因此,孟子强调子女始终要有眷念父母之心。
二是要做到“尊亲”,即尊敬父母。孟子曰“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孝子最大的事情没有超过尊敬父母的。又有“食而弗爱,豕交之也;爱而不敬,兽畜之也。恭敬者,币之未将者也。恭敬而无实,君子不可虚拘”。尊敬却不爱护等于是养猪,爱护而不尊敬,等于是养犬马。可见,孟子强调一定要尊敬父母,仅仅做到能养,而不敬,就和养猪及养犬马没有什么区别了。用心去感受父母的需要,用心去与父母交流,始终对父母怀有敬爱之心,这才是真正的孝。尊敬父母是一种子女对父母怀有敬爱之情的外在表现,是一种内心情感的真实流露,也是中华民族文化中对亲情的道德要求。
三是要做到“顺亲”、“得亲”、“谏亲”。孟子曰:“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意思是不顺从父母的意志就不可以做儿子,没有取得父母的欢心就不可以做人。“得亲”、“顺亲”是为人子女的责任与义务。孟子在强调子女要顺从父母的意愿,不要让父母不开心的同时又主张有所变通,不能愚昧地“顺亲”。因为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当父母有错时,子女要审慎对待。“亲子过大而不怨,是愈疏也”,“愈疏,不孝也”。父母的过错很大时,子女应该怨,并规劝。不怨反而是不孝,因为这样是让父母错下去,子女深爱父母就不能漠视父母的过错,那样会对父母本身造成严重影响。但是如果父母的过错小就不能怨了,怨了就是不孝。“亲之过小而怨,是也”,“不可矶,亦不孝也”。
四是要做到“谅亲”,即谅解父母。孟子以大孝之至的舜为例,主张谅解父母的过错。舜的父母不喜欢他,这让舜非常痛心,然而出于无奈,也只能“往于田,号泣于昊天”,在父母面前依然毕恭毕敬,尽心孝顺。他说:“我竭力耕田,共为子职而已矣,父母之不爱我,于我何哉?”在舜贵为天子后,给予父母的是最大的尊敬与孝,即“以天下养”。舜能够不计较不喜欢自己,甚至几次想害死自己的父母与弟弟,仍然尽到儿子的责任,对父母尽孝。真正做到了“父母爱之,喜而不忘;父母恶之,劳而不怨”,可之谓孝之至也。
3.孝及他人。
孟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仁”,根据仁的要求,他提出了博爱天下的思想,“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而“仁之实,事亲是也”,“孝”作为“仁”的根本,必然成为孟子所提倡的观念。孟子讲的孝也不仅仅局限于指家庭内部的子女父母关系,还进一步扩展到指所有年轻人对长者的尊敬与孝,“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即是证明。这样形成一种全社会孝道盛行的良好风气。其实,孝及他人也是孝敬自己父母,保存自己父母的表现,因为孟子曰:“吾今而后知杀人亲之重也:杀人之父,人亦杀其父;杀人之兄,人亦杀其兄。然则非自杀之也,一间耳。”可见加害别人其实就是加害自己的亲人,同样是大不孝的行为。所以对其他人的尊敬与孝非常重要。
4.作为子女,千万不能有不孝的行为。
孟子在《离娄下》中写道:“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肢),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弈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纵)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很(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孟子将不孝的行为分为五种:其一是四肢懒惰、不务正业、生活没有保障,当然就不可能管父母的生活;其二是沉迷于赌博、下棋、饮酒等不良嗜好,游手好闲,不管父母的生活;其三是贪图钱财、偏袒妻子儿女、不管父母的生活;其四是放纵自己的声望,使父母蒙受耻辱;其五是好勇斗狠连累父母,使父母操心。此五种不孝表现都是不考虑父母的养育之恩,皆被世俗社会认为是大大不孝的行为。
(二)父母在死时,应该“葬之以礼”。
孟子认为对待丧葬要超过养生,“养生者不足以当大事,惟送死可以当大事”。为什么呢?根据朱熹在《孟子集注:离娄下注》中的解释:事生固当爱敬,然亦人道之常耳;至于送死,则人道之大变。孝子之事亲,舍是无以用其力矣。故尤以为大事,而必诚必信,不使少有后日之悔也。所以孟子主张厚葬父母,“亲丧固所自尽也”,要竭尽全力做好父母的丧事。“不以天下俭其亲”,“不以俭而慢其亲”。通过厚葬来表达对父母最大的敬爱与孝心。但是他也主张根据自己的实际经济能力来为父母举办丧事,而不是故意苛求。另外孟子十分重视棺木的选用,“古者棺椁无度,中古棺七寸,椁称之。自天子达于庶人。非直为观美也,然后尽于人心。不得,不可以为悦;无财,不可以为悦。得之为有财,古之人皆用之,吾何为独不然?且比化者,无使土亲肤,于人心独无乎?”他尤其重视棺木的厚度,这样才不至于使死者的身体接近泥土。
(三)父母在死后应该守孝三年,做到祭之以礼。
孔子提倡以三年之丧来怀念死去的父母以报答他们的养育之恩,孟子继承了孔子这一主张,他说:“不能三年之丧,而缌,小功之察”,即不守孝三年,即使非常重视守孝三月的缌麻、守孝五月的小功等也会被认为不识大体。但是同时孟子又提出了权益之变,如果确实不能守孝三年,可适当缩短守孝时间,但不可以无故这样做,否者何以言孝。
孟子还主张要对死去的父母“祭之以时”,表达对父母的怀念,“永言孝思”。
三、孝道的教育与培养
孟子曰:“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人天生就知道爱自己的亲人,是人的天性,孝正是人天生具有的良知、良能,但是需要扩充与发展。“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加之各种现实的诱惑,许多不孝的例子比比皆是,这使孝道的培养成为必然。
首先,孟子认为学校德育是培养孝道观念的主要途径。对于孝的培养主要是以学校为载体的,因为学校教育是青少年教育的主要方式。孝道教育的成效直接受学校相关教育的影响。所以,孟子主张通过学校教育加强孝观念的培养,“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那样就可以“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同时学校的教育目标是“明人伦”,“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以明人伦也。人伦明于上,小民亲于下”,人伦的内容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由此不难看出人伦的首要标准是父与子的“亲”,即孝要处理的关系,学校教育将孝道教育排于首要地位。
其次,家庭教育对于孝道观念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孟子提倡“易子而教”,以达到不影响父子关系、不影响孝道实施的目的。父母教育子女可能会因为意见不同而相互埋怨,而在父母子女之间产生“责善”,不利于父子关系的发展,因为“责善,朋友之道也;父子责善,贼恩之大者”,“责善则离,离责不祥莫大焉”。
最后,归根到底,一个人能否具有孝的品质,主要在于他是否将其内化为自身的道德修养。所以孝的培养要充分发挥个体的主观能动作用,自觉完善自身的修养。孟子在《尽心》中指出道德修养论的基本纲领:“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
四、孝的时代价值
(一)弘扬孝道是老龄化社会的必需。
201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显示:60岁及以上人口占13.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根据国际标准,65岁及以上人口占7%,即为老年型人口类型。故得出结论,中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
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经济基础仍然薄弱,养老制度还未完善。2012年新出台的城乡居民养老制度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养老问题,但其作用非常有限。因此,我国的传统养老模式――子女赡养父母,在目前乃至今后很长时间仍是主要的养老方式。老人能否安然度过愉快的晚年生活关键在于子女是否行孝。这表明,弘扬孝道是当今社会现实所需。
(二)弘扬孝道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保障。
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会上指出:“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歇动力。要全面认识祖国的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传承的灵魂,是五千年来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强大精神动力。而孝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弘扬孝道有利于中华文明的传承与发展,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保障。
(三)弘扬孝道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
在以追求经济利益为主导的现今社会,人们的价值观发生改变,实用主义、金钱主义成为主导观念,学校教育也越来越倾向于自然科学的发展,而忽视人文科学的教育,从而导致人文精神的匮乏与缺失。人们的“善端”未得到扩充,导致养老问题日益严重,不孝的例子比比皆是。在农村,主要表现为不养亲之“口体”,由于经济条件差而不能给予父母基本的物质支持,无奈之下出现了年迈老人拾荒的现象,让“颁白者附带于道路”。在城市,主要表现为子女因工作繁忙而无法亲自照顾老人,父母只有被送往养老院,不能享受天伦之乐,精神生活极其匮乏。然而种种原因都不能成为不能尽孝的借口,只要在内心深处有孝养父母的观念,相信什么困难都能克服,必定会将赡养父母放于重中之重的地位。
古有“老二十四孝”,今有“新二十四孝”。可见孝字无论在历史长河的哪个阶段,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孝,不仅仅是一种传统,更是一种美行;孝,不仅仅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践行。孝者行天下,天下大同。
参考文献:
[1]王立民,译评.孟子[M].吉林:吉林文史出版社,2009.
[2]徐洪兴.《孟子》精读[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
[3]吴锋.论孟子的孝道思想[J].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学报,2003(2).
老人是社会发展的牺牲品?
中国已然进入老龄化社会,养老问题正前所未有地凸显出来。
对于当下的中国青年来说,尽孝正在成为“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而对于“转型期”的中国社会而言,“反哺”式养老还是“接力”式养老,显然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
32岁的赵瑛是北京一家旅行社的导游,两年前离婚后,她和3岁的女儿搬回到父母家中。赵瑛的父母均已退休,儿子赵昂是美国一家生物技术公司的高级职员,一年难得回来一次。
事实上,赵瑛因为工作缘故也经常不能在家陪父母,女儿上幼儿园都得依赖父母接送。为此,她感慨说:“别看我长年累月带着团游山玩水,自己却从来没有时间陪父母出去旅游过。”
与父母住在一起,却不能很好地照顾父母,赵瑛一直耿耿于怀。更让她始料不及的是,两个月前,她正带团在泰国,父亲突发脑溢血,结果兄妹俩都未能赶回见父亲最后一面……
至今每每提起,赵瑛都泣不成声,心中无限追悔。眼看母亲的身体每况愈下,赵昂原打算接母亲去美国居住,但老人坚决拒绝。于是赵瑛开始琢磨换一份工作,多花一些时间陪陪母亲。可是,工作并不那么好找,迄今赵瑛仍在各种人才招聘会上进进出出……
与赵瑛不同,29岁的张雄大学毕业后留在北京一家报社做记者,他的父母则在湖北一个小县城居住。作为家中独子,当地的风俗是父母必须和儿子一起生活。眼看父母年纪越来越大,身体越来越不如以前硬朗,尤其半年前母亲扭伤腰椎以后,张先生开始陷入一种左右为难的困境:这么持续下去,父母的生活起居让他越来越放心不下,而周围邻居也会说闲话他的父母不能“养儿防老”;如果接父母到北京,一方面住房太小,另一方面,父母也未必愿意到一个全然陌生的地方重新开始生活。
怎么办呢?
不光赵瑛、张雄为赡养父母的事情忧心忡忡,事实上,越来越多的青年同样面对着事业发展、生存竞争与赡养父母、孝敬老人的两难。有人曾作过一个调查,现在的中青年的生活压力是上世纪50年代的25倍,在照顾老人方面最大的问题是没时间,精力不够。有的家庭一对夫妇要照顾四个老人,如果再是下岗职工的话,家庭生活就会出现很多困难。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人口统计调查室主任徐勤女士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现代生产和生活节奏加快,劳动强度增加,社会流动性增强,直接影响了子女对父母行孝。由于时间、精力所限,成年子女越来越感到照料老人的担子沉重。尤其是对卧床不起的老人来说,他们的子女更难以承担长期照料老人的责任。
一些西方学者将老年人的需要简单地概括为三个M:第一个是MONEY,即“有没有钱”;第二个是MEDICAL,即“医疗”;第三个是MENTAL,即“精神卫生或心理卫生问题”。养老问题无非是这三方面的满足。
而据不久前的一项调查表明,现在我国90%的子女对家里的老人存在不同程度的担忧。他们担忧的项目依次是:老人白天发病无人知道,老人摔倒致伤无人知道,老人倒开水烫伤及其他问题,老人发生意外以及火灾,老人吃错药及剂量不对。69.3%的人希望社区能够提供上门服务,30.6%的人建议开办托老所。而老人的需求依次是:及时求救服务,定期体检服务,保健指导服务,文化娱乐服务,聊天服务,老年入托,入户料理家务等。
对此,中国人民大学穆光宗教授有一个很现实的评价:“在现代社会,要做孝子非常不容易――成本非常高。老人病了,子女们想24小时守在身边几乎不可能。因为竞争很激烈,时间是非常稀缺的资源。”而北京大学人口所研究老年问题的陈功博士更是语出惊人:“在社会发展越快的时候,也是老年人危机最深重的时候,他们常常是牺牲品,而且他们也只能牺牲。因为社会要保证整体的发展,实际上高龄老人是处于无能为力的状态。”
当代中国青年尽孝难的背后,是中国社会老龄化的问题。现在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为1.34亿,占总人口的10%以上;65岁以上的人口超过9400万,占总人口的7%以上;8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1300万。预计到2025年,65岁以上老年人口比重可达12.1%左右。2050年将达到20.4%左右。目前,全世界60岁以上老年人口有5.5亿。中国已成为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占世界老年人口的1/5,占亚洲老年人口的1/2。
社会老龄化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对任何社会都是一项重大挑战。伴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我国人口流动日益加剧,今天人们的养老观念和养老方式都在发生转变,“银潮”的背后凸显着越来越多的“空巢现象”。专家认为,老龄化将对社会引起一系列问题。首先,老龄化对国家资源分配形成压力。正如过高的出生率会影响社会发展一样,现在不得不将越来越多的一部分国家资源用于老年人。其次,老龄化将使非老龄人口负担增加,使国家和社会来不及作好照顾那么多老年人的准备,致使影响他们的生活质量及本应享有的权益。而另外一些专家则认为,这样一个经济转轨、道德观念发生巨大变化的时代,“中国的养老制度目前是一团糟。旧的体系已经瓦解,新的框架尚未建立。失望、迷惘、愤怒、恐慌充斥着中国社会。养老作为社会安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起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
是什么妨碍了我们尽孝?
我国现存最早的汉字文献资料殷商甲骨卜辞之中已有“孝”字。《说文解字》解释篆体孝字云:“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孝字写的就是老人与子女的关系。
《诗经》中有这么一段话:“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蓄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很早,人们就意识到父母的恩德像天一样无边无际。中国传统中,“家”的观念根深蒂固。人的一生,生活在一种相互依靠的家庭关系之中。家庭具有育幼和养老的功能。未成年的儿女由父母的劳动成果养育成人,及至父母年老体衰时,由成年儿女的劳动成果来赡养父母。养育儿女对父母来说是自己为养老进行储备,即“养儿防老”。赡养父母对子女来说,是自己对父母养育储存的延期支付。这对于每一个家庭来说都具有相同的意义。
但是,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这种反哺式养老和传统的孝道是建立在小农经济基础上的,在当代社会已表现出诸多方面的不适应。山东大学姜生教授撰文指出:一、窒息了个体的创造力。上一代人为了下一代的未来,承担了过多的负担,制约了自己对事业的追求。二、导致中国成为“表面上廉价”的传统劳动力市场。即过去工资中养老保障资金被有意无意地抽掉了,养老仍然由下一代人负担,使劳动力永远得不到应有的“当下补偿”。三、影响了经济的发展。央行多次降息,但老百姓的存款就是“逼”不出来,为什么?还是为了子女教育和将来的自身生活保障。四、整个社会信用度的降低。传统伦理中的诚信,其适用范围仅限于家族或某种血缘关系的自然聚落。一旦超出这个范围,道德就面临考验。
著名社会学家先生则在几十年前就已经指出,这种长期现实生活中形成的“反哺”式的养老模式,与西方现代社会中“接力”式的养老模式有很大的区别。
西方社会父母尽义务抚养子女,子女到一定年龄后离开父母独立生活,组成自己的家庭,然后又尽义务抚养自己的子女。家庭养育子女基本上是像接力赛跑中传递接力棒一样一代一代向下传递。从父母传到子女是单向的。这种“接力”式的养老模式的出现,是因为在现代西方国家,已有相当一部分的家庭赡养功能由社会机构所代替。而在“转型期”的中国,“反哺”式养老还是“接力”式养老,显然还是一个问题。
尊老敬老的中国周朝每年奉行一次“乡饮酒礼”,其目的是“正齿位,序人伦,敬老重贤,息事端,敦睦乡里” 。
春秋战国时齐国规定:70岁以上老人免一子赋役,80岁以上老人免二人赋役,90岁以上老人免全家赋役。
汉文帝明令:80岁以上老人每月供给一定量的大米、酒和肉。“凡孝于亲者人帛五匹。”
唐朝、宋朝、元朝规定:男70岁、女75岁以上者皆给一子侍。
【关键词】青少年 孝道教育 理念 开展活动 社会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0080-01
古人云:“夫孝,德之本,教之所由生也”。“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国几千年的文明社会是以孝道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嘉祥地处鲁西南平原,是鲁哀公西狩获麟之地,更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曾子、冉子的故乡,以其悠久的历史文明和丰厚的文化积淀蜚声中华大地。以曾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博大精深,涵盖了政治、经济、哲学、伦理等诸多方面,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生命力,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主流。时至今日,我们倡导的尊老爱幼、热爱祖国、胸怀大志、等道德要求,可以说是儒文化中“孝道”的发展和完善。在多年的班主任生涯中,凭借嘉祥独有的人文地理优势,卓有成效地开展了以孝心为主线、以孝文化建设为主题的实践教育活动,创设了班级特色文化,促进了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德育是学校教育工作的灵魂,因为在整个教育工作中,追求善的理念,造就美德才是最根本的目的,德育的功能就是育人,要以人为本,以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为方向,目前学校德育工作存在着诸多问题如形式主义、重说教、抽象等,缺乏实效性。因此,我校把德育工作的落脚点放在如何增强德育的实效性上。
一、创设氛围,凝成理念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遵循德育教育的原则,依据孝德教育内容,我利用多种形式为学生创设班级孝德教育氛围,把硬道理转变成学生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生动素材。为了营造班级氛围,悬挂行孝名人画像、名人名言,定期举办孝道专题黑板报、墙报、橱窗等,内容有孝德系列教育、学生典型事例等,为了陶冶学生孝德情操,精心制作了二十四孝图,让学生从多个角度认识历史上的孝道名人,同时又制作了新二十四孝图,选择的是现代孝德名人,有感动全国的十大人物,有各行各业的佼佼者,也有本县、本镇乃至本校、本班的孝德模范,多角度,多层次加深理解孝德的内涵,引导学生形成爱学校、爱家乡、爱祖国的新孝德观,摒弃愚孝,展现出一代新人励志成才、感恩社会、回报祖国的新风尚。
二、开展活动,激扬真情
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是学生内化道德情感的主渠道,为此,我利用孝道主题班会,让学生讲孝道、议孝道、评孝道、比孝道,形成“以孝为先、以孝为荣”为特色的班风,把“三八国际妇女节”、“五一国际劳动节”、“母亲节”、’父亲节”、清明节定为班级的“孝敬日”,组织学生开展孝父母、敬长辈、怀先烈、祭孝贤系列活动,要求学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或社会公益劳动,让他们从小就磨练意志,学会感恩,知道回报,励志成才。定期举行以感恩为主题的演讲、书法、美术、音乐、写作等比赛活动和优秀作品展,,把孝德教育同其它学习领域结合起来,相互促进,渗透融合,相得益彰。利用校园网组织学生观看《世上只有妈妈好》、《天下父母》、《九香》等亲情片,定期参加学校组织的千人朗诵《孟姑集镇孝亲敬老歌》,选取丰富的孝素材,编印《孝德文化教育读本》,撞击心灵,激感,把学生的孝德理念升华成道德情感,转化成自觉自愿的行动。
开展孝道教育的关键点是:“抓住学生的心”,把握他们思想深处已经存在的有可能主导其行为的东西,加以诱导,使之强化,并让他们自己去体验、内省、感悟,所谓“攻心为上”。我们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情况,开展故事会,座谈会,演讲会,搜集古今中外孝道名言制成名言卡,种种活动均围绕一个“孝”字展开,在活动中引导学生实现换位移情,进而审视自己,找出差距。
三、社会实践,彰显德行
学校是一方净土,但它不是孤立的,学生孝道的稳定性、持久性,要通过复杂多彩的社会实践来检验。选择曾庙、冉祠、烈士曹志尚陵墓、岳氏家祠、镇敬老院作为孝道文化教育基地定期举行活动,参观了解岳氏历史及抗金英雄岳飞的事迹,开展给孤寡老人“献爱心、送温暖”活动,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让学生走向社会,走向生活的本源,感受到”孝与亲情”“孝与社会”、“孝与责任”、“孝与学风”、“孝与成才”中“孝”为先的真正含义,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感恩、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关心他人,学会助人为乐、择善而从、处事文明,报效祖国,做到在校是个好学生,在家是个好孩子,在社会是个好公民,树立了教育良好的形象。
四、评价引导,激励成长
为了保证学生的健康行为,班级制定了《班规生约》、《孝星标准》、《家校孝德教育公约》,让学生循序而进,全面发展,共同提高。把学生评价纳入素质教育评估,把教师评价形成抓学生品德教育的龙头,把家长评价作为夯实德育效果的重要标志,班级每学期评一次“孝星”,家长、教师、学生都参与打分,邻居佐证,张贴“孝星榜”,有照片,有事迹,成为学生身边的新榜样,激励了全班学生的共同成长。
总之,重视孝道教育,传承了中华文明,拨动了学生心弦,净化了学生的心灵,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孝道在学校,校风就文明,孝道在家庭,家庭就快乐,孝道在社会,社会就和谐,孝道在孩子,孩子定会成为实现中国梦的栋梁。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长期以来,一直被作为道德的基础和教化的始点。然而,这种传统美德在当代青少年身上却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缺失。因此,加强青少年的孝道教育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如何应对青少年的孝道缺失现象、采取何种措施加强青少年的孝道教育是我们的社会、家庭和学校所不容忽视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谷翡.道德教育从家庭开始[J].青年思想家.2002(03)
[2]樊建武.新加坡儒家伦理道德教育的启示[J].煤炭高等教育. 2007(05)
[3]王敬华.朱熹的道德修养论及其德育启示[J]. 湖北社会科学. 2009(07)
[4]唐春.论儒家道德教育中自律与他律的思想及其对当前德育的启示[J].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07(03)
关键词:佛教 《盂兰盆经》 孝道
在现代社会中,虽然传统的孝道思想仍然有一定积极的影响,但是,我们应该看到由于受到多方面的冲击这种影响力在逐步减弱。因此,我们应该积极地挖掘中国宗教思想的宝藏,为中国传统孝的思想提供更多的、有益的理论补充。佛教中“孝”的合理思想对当前我国社会重新树立新的孝道观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本文主要浅析佛教经典孝经《盂兰盆经》中的孝道思想。
一、 当今社会孝道观念的变化
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传统孝文化存在的社会基础发生了变化。中国自古以来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农业社会,在这样一个社会里,封建宗法制度盛行,家族和家庭对社会和个人有着巨大的影响作用,族长和父权往往分别是家族和家庭的中心。由于社会的封闭和当时社会生产力条件的限制,个人往往对家族和家庭有很深的依赖。但是,在当今以商品经济为主的现代社会里,生产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社会日趋开放,人们有了广阔的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人不再是无法冲破家族和家庭束缚的孤独的人。因此,家族和家庭对个人的影响和作用明显下降,甚至消失,家庭本位逐渐让位于个人本位。人们传统的孝道观也随着社会基础的变化发生了质的转变。
随着新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普遍推行,两代人思想的隔阂加深,甚至出现了沟通的障碍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传统“孝”思想的影响进一步削弱了。具体表现为:1.不再笃信家长的权威。由于当今社会知识更新的速度很快,孩子知识的获得不再是简单的通过家族或家庭的言传身教而往往是通过社会来获得。家长对孩子知识的权威性有所下降,这也就直接影响了家长在孩子生活中的地位,由此,造成了孩子对家长的质疑,甚至不尊重。2.社会流动性和生活节奏的加快,家庭结构发生了根本的变化,隔代和多代家庭的结构出现了瓦解,夫妻二人世界的生活成为社会的主流。由隔代或多代一起共同生活发展到夫妻和孩子一起生活,这直接影响了孝的观念和意识的传统。
在全球化大潮的推动下,西方思潮冲击着中国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传统孝道观。西方具有与东方社会完全不同的社会价值观。古希腊罗马时期,幸福论者将个人的快乐作为最高的行为准则,德行论者强调普遍的理性、知识和禁欲。因此,不论是德行论者还是幸福论者对于所谓的“孝道”都是十分淡漠的。中世纪的西方社会以信仰取代感情,以神性取代人性,在一个以上帝为核心的社会里,父母和子女之间的亲情孝道受到无情的压抑。随着资产阶级的兴起,西方社会的价值观开始崇尚极端的个人主义,在虚假 的“自由”、“平等”、“博爱”的掩饰下,往往孝的观念淡薄。伴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在影响西方的同时,西方的一些观念也在影响着中国。
二、《盂兰盆经》中的佛教孝的思想
1.孝与众生、大众的教化。在《盂兰盆经》中充分体现了大众的力量,如《佛说盂兰盆经》中说:“时佛敕十方僧,皆先为施主家咒愿”,“当须十方僧威神之力,乃得解脱”。在这里它借助了六合众僧的形式突出了广大众人在宣扬孝道中的作用。在当今社会里,可以通过借助全体群众的力量来宣扬孝的思想,提倡孝的风气。风气的提倡和孝道的宣扬离不开教育,佛教很注重教化的作用,佛经本身就是教化的工具,《盂兰盆经》是佛在祗陀太子的花园中为大家讲解的。在当今信息化的时代,宣传孝的手段很多。但关键并不在于各种手段和如何宣扬,关键在于孝的思想是否能够成为当今社会的主流思想。尤其是在当今建设和谐社会中,孝的提倡本身就是和谐社会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既联系了我们日常百姓的小家,又联系了我们国家安定团结的大家。
2.孝与人性、敬畏心。在《盂兰盆经》中并没有回避人本性中自私的一面,通过目连尊者母亲的行为突出表现了人性的自私。目连尊者母亲得到食物时“便以左手障钵,右手揣食”这一描写形象地表现了人的吝啬不舍、只为自己、自私的本性。而得到的报应是“食未人 口,化成火炭,遂不得食。”… 佛教中强调因果循环和因果报应,正是目连尊者母亲种下的吝啬的“因”,从而导致了恶报的“果”。佛教正是利用人们对地狱的恐怖,使人产生敬畏心,从而达到震撼人心灵的目的,使人能够尽心行孝。在当今社会中,虽然我们大力提倡孝的风气,进行孝的教育有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我们对不孝恶行的惩罚是非常有限的,并不足以震撼人的心灵。
孝观念的建立,是在孝的风气提倡之上的。而风气的提倡往往是利用人本性中善的一面,挖掘人善的本性,往往是从如何抑制人恶的一面开始的,而恶的抑制不是简单的说教可以达到的。因此,佛教为我们创造了一个非现实的地狱来惩罚人们的种种恶行。在现实社会中,我们应该理性地面对不孝的行为,并建立相应的系统化、法律化和规范化的社会惩罚体系。
3.孝行与孝心。佛教经典中在宣扬孝行的同时,更注重孝心,强调行和心的统一。中国佛教孝道认为,不仅要以“敬”报答父母恩,而且要 以“德”报答父母恩,更重要的是要以“道”报答父母恩,只有理、行同修,才能达到真正的大孝。并提出父母去世时“三年心丧,临丧宜哀”的主张,以显示告诫佛徒不忘世情、慎终追远的孝道思想。《盂兰盆经》中也间接反映了这一思想,在该经中目连尊者并不只是在行为上祭拜过世的父母,而是从内心里牵挂着已经过世的父母,通过佛祖的指点,最终解救生在饿鬼中的亡母。
在当代青年中,尊老、敬老、养老的观念逐渐形式化,子女往往只是从物质生活上关心老人,忽视了从内心和精神上关心父母。老人更需要得到的是子女和晚辈的“精神赡养”,也就是子女除了满足父母的物质需要外,还要从内心和精神上关心父母,这也正是当今社会所缺乏的。
“精神赡养”应该是我们当前社会所重视的孝道核心思想。孝行和孝心二者真正的统一,才是我们社会所提倡的真正孝道。
4.孝与身心的和谐。佛教追求脱离现实的苦海,追求永恒的快乐,这种快乐的追求不只是为了自己,而是通过自己帮助众生带来更多的快乐,达到身心的和谐统一。这一点从《盂兰盆经》中可以体会得到,如“其有供养此等自恣僧者,现世父母六亲眷属,得出三涂之苦,应时解脱,衣事 自然”。这是讲有孝心的儿女们,为了报答父母恩情,发心供养大德高僧,使现生已经去世的父母以及六亲眷属,都能够解脱痛苦,自然快乐。孝道本身作为一种善的行为,使别人获得快乐的同时,自己也会获得快乐和身心的愉悦。
关键词:幼儿 孝道 教育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孝”是开启人类心灵的金钥匙,孝心开了,百善都开。所以,“孝道”教育是儿童健康成长的根基,我们应该加强“孝道”教育,让儿童在感恩中健康成长。
一、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幼儿时期是儿童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期,孩子们的模仿能力特别强,他们的耳朵就是录音机,他们的眼睛就是摄影机,他们无时无刻不在录制我们的一言一行,模仿着我们的举止。所以作为师长,我们必须严格要求自己,以良好的言行来实践孝道,作力行孝道的示范者。
例如,家长常带孩子回家看望父母;根据天气变化,及时为父母购置衣服;买当季的水果给父母尝鲜,利用节假日为父母做可口的饭菜;跟他们谈谈心,帮老人家捶捶背,做点家务事,趁父母年轻还走动自如,常挤时间陪父母外出旅游,引导他们参加有益的群众活动等等。长辈的这些“孝道”行为对幼儿的影响是巨大的,必定能在幼儿的心灵中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二、寓教于乐,启迪孝心
大家知道,心动才会有行动。要孩子实践孝的行为,必须先启迪他们的孝心。那么,如何启迪孩子的孝心呢?
(一)护蛋实验,“体验”母爱
在学校的教学中,我们常常会让孩子了解母亲从怀孕到生产养育整个过程,体会母亲的恩德,使他们懂得知恩报恩。我们让小班幼儿做“护蛋”的游戏,交给孩子每人一个鸡蛋,要求他们保护鸡蛋半天。结果,孩子保护鸡蛋的意识不到几分钟就忘记了,渐渐地就会蹦蹦跳跳,一不小心鸡蛋马上就破掉了,结果鸡蛋几乎是全军覆没。我们让中大班的幼儿做“准妈妈”的游戏。林悦小朋友说:“我吊一个书包在自己的肚子上扮准妈妈,怀孕的妈妈真累,走路要向后仰,不能跑,不能跳,吃饭时还往下掉,睡觉时就更惨了,左躺右躺都挤得慌,平躺着又压得我喘不过气来。”通过游戏,教师让孩子思考:自己保护一个小小的鸡蛋、吊上一个书包连一个下午都坚持不了,而母亲保护这么大的一个孩子,而且保护了十个月,那是多么辛苦啊!怀胎到后期,躺着也不舒服,睡觉也睡不好。十月后还要生产,那更是辛苦,而且特别痛苦。可是,我们伟大的母亲把自己的疼痛置之脑后,生产后第一个念头就是孩子健不健康,孩子现在如何,这就是我们伟大母亲的恩德!孩子生下来后养育更辛苦,又要哺乳,又要给孩子换尿布,哄孩子不哭不闹睡好觉,还要料理家务,母亲自己每天休息不到几个小时,又困又累,相当辛苦。所以,我们在引导的过程中,要让孩子去体悟他们的整个成长过程都是离不开母亲的呵护,从而培养他们感念母亲的恩德。接着,我们引导孩子要知恩报恩,懂得要当一个孝子来报答母亲的恩德。
(二)庆祝生日,感恩母爱
学校可以每月开展一次生日庆祝会,组织全班孩子为当月出生的小朋友庆祝,进行“感恩母爱,争做好孩子”教育,让他们知道,是妈妈给了我们的生命,我们的生日就是母亲的受难日,开展生日庆祝活动可改为感恩母亲生育的活动,这对于孩子的成长更有利,更能促使孩子带着感恩的心爱父母,爱家庭。
教师可以问孩子:“什么是生日?谁把我们带到这个世上?什么是十月怀胎?我们生日的时候妈妈怎么样?是谁让我们过上幸福的生活的?”这样,孩子就知道是母亲忍着巨大的痛苦才把我们带到世上,父母辛勤劳动让我们过上幸福的生活。教师还可以提出问题:“今天是小朋友的生日,小朋友可以用哪些方法来纪念自己的生日呢?”然后,教师可让孩子充分地讨论。有的孩子说:“我生日的时候,妈妈最痛苦,我要为妈妈捶捶背。”受启发后,孩子都想方设法为妈妈做力所能及的事,如扫地、擦桌椅、洗碗;妈妈回家时给妈妈递拖鞋,倒水给妈妈喝;吃饭时把好的食物送到妈妈的碗里;挨妈妈的批评时不顶嘴;在学校要遵守纪律、专心听讲;争取每天做一件以上的好事,让父母高兴……孩子真诚的表态,句句带动着全班小朋友的孝心,作为教师,我及时加以肯定,使孩子懂得要养父母之心,长父母之志,要让父母高兴,不做父母不高兴的事,不让父母伤心,要学会守纪律,克服不良习惯,使自己的行为举止适应集体的需要,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讲述孝行,启迪孝心
教师要向孩子讲述古代24个孝子的故事,如小黄香温席、孟宗哭竹生笋、黄庭坚涤亲溺器等;向孩子介绍全国道德模范陈进梅孝老爱亲,3岁“坚强妞”照顾瘫痪父亲,12岁少年邵帅捐髓救母,北京市爱心的哥魏勇多年照顾空巢重病老人,21岁孟佩杰带着母亲上大学,在学校附近租房子悉心照料着养母“久病床前有孝子,养儿当如张闻斌”等感人故事。通过讲述故事,教师向孩子提问故事中的人物、故事的内容,鼓励孩子回家把这些故事讲述给周围的人听,以此强化孝道教育,巩固教育效果,扩大教育范围,启迪孩子的孝心。
三、抓住契机,强化孝行
从婴儿“呱呱”落地到长大成人,父母的关心和爱护是无私的,父母养育之恩是永远也述说不完的。教师必须通过引导使孩子知道父母给了我们无微不至的爱,是我们最大的恩人,知道“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道理。当孩子的“孝”心打开时,他们就会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孝”的行为。如下雨天,孩子会对父母说:“妈妈(或爸爸、奶奶、爷爷),请您把雨伞挪过你那边,为了我,您身体已被雨淋湿了。”“奶奶(爷爷),您小心点,我来扶您!”“妈妈,我是男子汉,让我来保护您!”孩子知道妈妈工作很累,学着给妈妈按摩,帮妈妈盖被子;吃饭时懂得长者先幼子后,能把好吃的食物先送给爷爷奶奶享用……当发现孩子孝的言行时,长辈应及时给予肯定,强化孩子的这种孝道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