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司马光的简介

司马光的简介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司马光的简介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司马光的简介范文第1篇

[关键词]续资治通鉴长编;李焘;史事

一、李焘生平和《续资治通鉴长编》修撰的过程

(一)李焘生平

李焘,字仁甫,一字子真,号巽岩,眉州丹棱(今四川丹棱县)人。生于北宋宋徽宗政和五年(1115年),卒于南宋宋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年)。24岁中进士(绍兴八年),曾知双流、荣州。后迁秘书少监,兼权起居舍人,实录院检讨官。淳熙中,拜礼部侍郎,进敷文阁学士,同修国史。卒谥文简。历官内外,悉心任事,不畏豪强,颇有政声。著作除了《续资治通鉴长编》以外,尚有《续皇朝百官公卿表》、《四朝史稿》等二十多种(1)。李熹生于南北宋之际,由于金兵南下,攻破汴京俘获徽钦二帝。康王赵构在临安(今浙江省杭州市)建立偏安江左的南宋小朝庭。现实政治的刺激,使他“甫冠,愤金仇未报,著反正议十四篇,皆救时大务”(2)留心国事,慨然以史为己任。当时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作为一部网罗宏富、体大思精、内容翔实、贯穿古今的编年体通史,有很大的影响。但是此书记事只到五代为止,所以李焘立志要把北宋一代史事,仿照《通鉴》体例,编撰成书,便于《通鉴》相续。

(二)《续资治通鉴长编》修撰的过程

据李焘自述,他三十岁左右,就已经立志编著《长编》,并开始着手收集材料。约在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他在司马光《百官公卿表》的基础上,大大扩充篇章,增补内容,完成《皇朝公卿百官表》一百二十卷(3)。《文献通考》载其进书状四篇,说李焘曾以《长编》分四次奏上朝廷。第一次是在宋孝宗隆兴元年(1163年),奏上《长编》十七卷。包括太祖一朝建隆至开宝十七年事迹。第二次在宋孝宗乾道四年(1168年),奏上太祖至英宗五朝事迹,计一百零八卷。这部分编著材料丰富,因为在乾道三年(1167年),他被召赴临安,除兵部员外郎兼国史院编修官,修神、哲、徽、钦四朝国史及徽宗实录。在国史院工作,使他能掌握许多在外间看不到的国家档案和秘籍,使《长编》的取材更加丰富。同时,修国史的工作又与修《长编》的工作互相促进。(4)第三次在宋孝宗淳熙元年(1174年)奏上神宗至钦宗四朝事迹,共计60年,计二百八十卷。第四次在宋孝宗淳熙九年(1182年),全书经过重新修订后奏上,共九百八十卷,共计六百零四册;其修换事总为目十卷(李焘对累次所进的《长编》损益修换四千四百余事,给这四千四百余事所编的的目录称《修换事目》,总有十卷)。(5)又因《长编》文字繁多,不易于翻检,作建隆至靖康《举要》六十八卷,并卷总目共五卷,合计一千六十三卷,六百八十七册。

二、《续资治通鉴长编》史料价值

第一个价值是李焘遵循司马光主持编撰《通鉴》长编的原则,即“宁失于繁华,无失于略。”《长编》虽取材于宋代的实录、国史,但不限于此。周密在《癸辛杂识》中,记述李焘修《长编》情况时说:“焘为《长编》,以木厨十枚,每厨抽替匣二十枚。凡本年之事,有所闻,必归此匣,分日月先后次第之,井然有条。”这种方法有点像我们今天首先抄录卡片,然后就分类整理。南宋陈傅良钦佩地说:“一代之书,萃见于此,可谓备矣。”(6)《长编》取材广博,而所引之书中多有亡佚,所以在《长编》中保存的佚书史料为我们研究北宋的历史、地理、经济、文化等提供了丰富的资料。今仅以《全国丛书综录》一书查考,《长编》所引佚书达二百余种。《长编》所引之书,现存者亦不下百余种,如王《华阳集》、张方平《乐全集》、司马光《稽古录》、欧阳修《归田录》等等。今诸书虽存,但往往因传写讹误,均可据李鑫《长编》订误。可见《长编》史料价值之高。(7)南宋叶适对此推崇备至,他说:“李氏《续通鉴》,《春秋》之后,才有此书……今唯《续通鉴为然耳。故余谓《春秋》之后,才有此书,信之所聚也”(《水心集》卷12)。(8)第二,是继承并发展了《通鉴考异》的优良传统。司马光在编著《通鉴》时,遇到一件事情有不同的记载,就在《考异》中胪列异同,说明自己采择的依据和理由。这种做法使后来的史学研究者得益。李焘撰修《续资治通鉴长编》时往往一事用三四种资料纂成,取舍谨慎,考证详密。第三“近则事详,远则事略。”李焘在编写《长编》时是“厚今薄古”。他认为“年近则事详,远则略,理事当然,无足怪者。”(9)而且认为那种强以繁省论文的见解不过是儿童之见。从现存《长编》的卷数来看,太祖一朝是每年一卷,太宗一朝平均每年一卷有余,真宗、仁宗、英宗三朝每年平均两卷多,神宗一朝上升到每年平均大约九卷,哲宗一朝每年平均更达约十五卷。徽宗、钦宗两朝《长编》遗失,这里就姑置不论了。(10)这样《续资治通鉴长编》给我们研究北宋历史提供了丰富的第一手材料。

参考文献:

(1)赵淡元.中国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下册)[M].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6.

(2)《宋史》卷三八八《李焘传》.

(3)《宋会要辑稿》崇儒五之三六,《建炎系年要录》卷一八三作《续皇朝百官公卿表》.

(4)陈高华,陈志超等,中国古代史史料(修订本)[M].天津古籍出版社,2006,9.

(5)赵淡元.中国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下册)[M],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6.

(6)陈傅良《建降编・止斋自序》见《文献通考》卷一九三《经籍考》.

(7)顾吉辰,俞如云.《续资治通鉴长编》版本沿革及其史料价值[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3,(3)

(8)张孟伦.李焘和《续资治通鉴长编》[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4)

(9)李焘《资治通鉴跋》,载《文献通考》卷一九三.

司马光的简介范文第2篇

【关键词】语文课堂;语文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新课标提出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具备“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而现在的语文教学一般是琐碎地分析文章,割裂文章的整体性,从而造成目的的错位,学生的语言学习不到位。但众所周知,语言文字的学习是枯燥的,如何“活”教语文呢?下面我谈谈我的几点做法:

一、课堂渗透生活――为有源头活水来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们传统的语文教学是就课文教课文,而现今这方式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潮流,我们要努力将学生的所学应用于生活,尤其是创造性的应用,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我执教苏教版语文《奶奶的白发》一课,学生都能理解因为奶奶年龄大了,头发自然就变白了这一正常的生理现象,很难理解“这白发,一半是你爸爸给的,一半是你给的”这句话,于是我让学生联系生活,想一想自己的父母为自己做了哪些事情,自己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又为自己做了哪些事情?学生一下子就明白了奶奶的白发是操心累的呀!学完这篇课文时,我还布置了一个作业,为了让奶奶不再操心,你打算怎么做,并落实到实际行动上来?第二天学生的汇报花样丰富,有的“给爷爷讲故事,做爷爷的‘开心果’”;有的“主动做作业,让奶奶不担心我们的学习”……形式不同,结果一致――学生在实践中懂得了尊长感恩的道理。

教师将课堂与生活完整融合,尊重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活跃了课堂气氛,也对学生的情感进行了升华,不正是“为有源头活水来”吗?

二、精心设计问题――意外之处听惊雷

日本教育学家斋藤喜博认为:教师的提问是“教学的生命”。由此可见,“问”的重要性。因此,在课堂教学中作为老师应提好问题,提有引导性的问题,有时也可提些有争议的问题,让学生主动去争辩,在争辩中理解与感悟。

苏教版语文有一课《司马光砸缸》,学习到了最后的时候,突然有一个学生举手问,“老师,我觉得司马光不够聪明,他直接把缸推倒不就可以了吗?”该生话音刚落,全班哗然,继而纷纷附和他的说法。于是我“就坡下驴”,把这个问题还给学生,让他们通过读课文、同学之间交流,明白了其实司马光在当时的那种情况下,只有砸缸这种办法是最巧妙、最及时、最智慧的。

课堂中出现意外是很正常的事情,我们教师巧设问题,及时引导,无疑可以取得“意外之处听惊雷”的效果,也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三、巧妙创设情境――一石激起千层浪

情境设置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们,可以通过创设各种各样的情境,让学生入情入境地感悟、识记和品味语言,情境的设置与语言的训练巧妙结合。为此,我经常在课堂上有意设置或者随意捕捉一些情境让学生在无意中学会运用语言。

记得有一次课堂上,一只小麻雀突然从窗户飞进来,怎么飞也飞不出去,这下,学生的眼光都随着麻雀忽上忽下、忽左忽右地移动。于是,我也就停止上课,干脆让他们尽情地看。终于,麻雀在班级中逗留了几分钟,飞出窗外。不一会儿,学生缓过神来,我“就坡下驴”,让学生说说刚才麻雀为什么会飞进教室,它是怎么飞的,又如何飞出教室的,可以说说同学们的反映,你自己的心情……因为亲身经历,孩子们表达欲望强烈,课后反馈的文章也是精彩纷呈。

四、扩大学科外延――课堂尽而意无穷

语文是一门开放性的学科,这就注定了语文教学也是一种开放性的教学。语文学习的外延远大于生活,基于此,语文学习不能局限于课堂。所以,我经常会尝试着把语文学习搬到校园、社会、大自然等大课堂去进行。

学习了《天安门广场》后,《评价手册》中有一段模仿课文,写一个观察校园的片段。于是我带着学生走出教室,观察学校的各个方位的建筑,同时指导学生加上自己积累的好词好句,让语句更饱满。学完了《恐龙》一课,学生们纷纷查阅各种科普资料,了解了更多关于恐龙的资料,一份份优美的手抄报也由此而生……课堂虽然结束,但却“意犹未尽”。

无论如何,语文教学应走向运用和交际,这就需要我们加强学生自主的语言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在实践中获取知识,形成能力,真正体现“小学语文”的作用,不拘一格,创设各种方法,“活”教语文。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窦桂梅.优秀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知道的7件事[J].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8.

司马光的简介范文第3篇

(宋)文同

小庭幽圃绝清佳,爱此常教放吏衙。

雨后双禽来占竹,深秋一蝶下寻花。

唤人扫壁开吴画,留客临轩试越茶。

野兴渐多公事少,宛如当日在山家。

【作者简介】

文同(1018-1079年) ,字与可,号笑笑居士,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绵阳市盐亭县)人。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表弟苏轼敬重。元丰初年知湖州,逝世于赴任途中,世称“文湖州”。

【赏读提示】

读了这首诗之后,我们会被诗中作者所描绘的幽静的景色与闲适的心情深深感染。诗中起联先总写北斋环境的幽静。北斋是作者在府衙内读书休憩的地方。“幽圃”不仅指地方僻静,主要还在于这里吏民不到,没有官事打扰,能使人得到心灵上的平静。旧时属吏每天早晚两次到上司衙门排班参见长官,报告公事,叫“衙参”,也省称“衙”。说“常教”,就不是完全免除,不理政务,而是无事报告时,即免去虚套,用字很有分寸。这两句总掣全篇,又引起下文,下面各联,即分别从景、事、情三个方面,作具体描绘。

诗的第二联可谓是本诗的神来之句,这两句上承首句,扣住诗题,写北斋雨后之景。鸟雀和蝴蝶最怕雨,雨后天晴,它们也最先出来活动,所以作者最先听到竹上的鸟雀声。特用“双禽”两字,不仅因为鸟雀常常成对而飞,还因为两鸟对鸣,双双跳跃,更能见出鸟雀鸣叫的欢快悦耳,竹枝的摇曳多姿,如一鸟便有孤栖冷落之感。深秋时节,蝶影已稀,故只写一蝶。因为这时花事已少,所以那只蝴蝶飞来飞去,四处寻觅。此联鸟声蝶影,高下相映,竹摇翠影,花含水珠,再衬着蓝天碧草,画面美丽。

前两联写的是室外的景色,第三联由室外转到室内。“吴画”指唐代大画家、被后人尊为“画圣”的吴道子的画,这里用作珍贵名画的泛称。“扫壁”不仅是因为爱惜画,也表明兴致很高,所以特别挂在壁上,细细端详品鉴,绝非随便打开草草一瞥。“越茶”即越地(今江苏南部和浙江一带)所产之茶。越地盛产茶叶,多名贵品种,诗中因用作名贵茶叶的代称。茶叶既这样名贵难得,又是初次“试”饮,能享有此味者,是诗人的知心好友,他们交谈时十分快乐欢畅。观画品茗,都是极其高雅之事,而一为独处之乐,一为交友之乐,情趣不同,而心情之恬淡闲适则相同。这清幽的景色和闲适的乐趣,勾起作者对过去山居生活的回忆,因而引出末联。“野兴”就是指山居生活的情趣。这句是倒装句,是说因为公事稀少,所以野兴渐渐多了起来,并不是说为了多些野兴而少办公事。而公事之少,又与作者的治理有方有关,这里含着一些得意心情。然而,作者从1049年(皇佑元年)中进士,次年开始任官,到此时已二十五年,对仕宦生涯,已产生了一些厌倦情绪,所以末句表达了对旧日山居生活的向往。

【请你思考】

司马光的简介范文第4篇

专家简介:

王宝祥,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家庭教育研究与指导中心主任、北京市家庭教育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常务理事。先后主持和参与7项国家级、部委级教育科研课题的研究。家庭教育代表作有:《当代中国家庭教育特点、主要误区及指导家庭教育的对策建议》、《跟踪指导家庭教育丛书》、《教子有方》等。

宋代的司马光曾说:“为人母者,不患不慈,患于知爱而不知教也。”这句话是讲:令人担忧的不是母亲不爱孩子,而是她只知道爱孩子,却不知道怎样教育孩子,一句话――不懂得教育孩子的规律与方法。

一切教育都是理性行为,家庭教育也不例外,而且是充满情感的理性行为。如果情感冲淡理智,甚至失去理智,就必然发生违背规律的非教育行为,甚至于反教育的行为,达不到教育的效果。而这是目前家庭教育中比较普遍的一个问题。

有这样一个事例:春节期间,一对父母带着6岁的儿子逛商店。儿子看到自己喜欢的玩具,就要求家长购买。可是家长以儿子的玩具太多为由,拒绝了儿子的要求。孩子就跟父母哭闹,坐在地上不起来。很多的人围上来了,七嘴八舌:“过春节,孩子要个玩具,买了算了,不要让他哭闹的。”这个时候,家长也觉得不好意思,掏出钱来买了这个玩具,孩子抱着玩具,高兴地跟着家长走了。

这对父母的做法就是情感冲击了理智。本来是可以先不买的,但是禁不住孩子哭闹,更不愿意旁人说三道四。那么,如果下次再遇到类似的情况怎么办?孩子又是哭闹,你是不是又答应他的要求。假如有了3次、4次同样的情景,孩子就会摸到家长的脾气,找到“战胜”家长的“法宝”。家长的非理性行为会使孩子养成任性、盲目消费的毛病。以后你再来“改造”他这个毛病,那是很难的。

生活中,这样无原则迁就孩子的情形太多了。有的母亲因为孩子不听话,就找我咨询教育的方法。我仔细询问情况之后发现,是母亲的“心太软”,放弃了“理智”,过于迁就孩子,进而给自己对孩子的教育制造了麻烦,孩子身上的毛病越惯越多。这印证了司马光的另外一句话:“慈母败子。”这里的“慈”,讲的不是正常的爱,而是娇惯、溺爱。

同样的情景发生在另外一个家庭,也是父母带着孩子去商店,孩子想买玩具,家长说明了不买的理由,孩子坐在地上又哭又闹。这时母亲跟父亲两人小声地商量几句,然后母亲对孩子小声说:“儿子,今天为什么不能买这个玩具,道理给你讲清楚了,你非要买,就在这儿坐着闹吧!我跟你爸爸先回家了。”说完,扭头就走,孩子一看爸爸妈妈走了,立刻停止哭闹,翻起身来跑着去追他们。父母出了商店大门以后,径直往家走,孩子紧跟着追。夫妻俩不搭理孩子的做法,给孩子一个小小的惩罚。这样,一次就解决了这个问题。以后,孩子就不敢任性的哭闹了。

当然不是说,第一个例子中的家长给孩子买了玩具,回去就不能进行教育了。只要家长有理性认识的话,他们可以给孩子讲清道理,坚决地表示“下不为例”。以后不再无原则迁就,同样可以产生好的教育效果。

第二个例子告诉我们,如果你的教育是伴随感情的一种理性的行为,避免孩子养成坏毛病,他的成长就会更健康、更顺利。

现实家庭教育中,家长情感冲击理智的做法有哪些呢?

其一,无限制地满足孩子的要求

任何一个孩子都是有各种需求的,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他们的需求有的是正当的、合理的,有的是不正当的、不合理的。孩子年龄小,没有辨别能力,欲望没有止境,当孩子向家长提出要求时,家长如果不理性,做不到满足孩子的合理需求、限制和疏导孩子不合理的需求,孩子身上就会滋长许多毛病,对孩子的成长不利。

其二,过度地教育孩子

许多家长,对孩子爱之深、求之切,恨不得自己的孩子就是天才,成为班级里学习最好的。考试要求100分,99分也要批评一通;排名在前十名也不满意,总对孩子提出更高的要求;孩子完成了老师留的作业,家长还要再增加一些作业;周六、周日给孩子报几个培训班,希望孩子学到更多的东西;给孩子留下的时间和空间越来越少……家长的全部精力乃至有限的财力都倾注到孩子的身上。现在,有很多的家长对孩子进行着“过度”的教育,使孩子失去了快乐的童年,家长也失去了应有的生活。

其三,面对孩子经常犯“冷热病”

一些家长在孩子面前,往往情绪失控,表现出不理智的行为。控制不住“高兴”,更控制不住“发火”。有一个小男孩说:“我妈妈有‘毛病’,如果我考了一个好分数,她会抱着我亲我好几下,弄得我很不好意思;如果考分她不满意,就一把把我推倒在床上,狠狠给我几巴掌。”记得传媒曾多次报道:有的家长因为生气,把孩子打残废了,有的甚至断送了孩子幼小的生命。

其四,对孩子盲目实施奖惩

司马光的简介范文第5篇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1](卷48)这是苏轼对自己一生功业的总结,其中所提到的黄州、惠州、儋州即其先后被贬谪之地。

1.1 贬黄州

宋神宗元丰三年,宋神宗所力主的由王安石主持进行的新法已经成为国是,苏轼还在对其进行批判,后招来王安石门生的弹劾,宋神宗将苏轼下到御史台审理。鉴于不杀士大夫的祖训和顾及到苏轼在士林中的声望,宋神宗以从轻发落的名义将苏轼贬到黄州,官衔是检校尚书水部员外郎、充黄州团练副使、本州安置。宋神宗给他的贬责之词为“黜置方州,以励风俗,往服宽典,勿忘自新。”[2](卷30)苏轼居黄州四年,直到元丰七年(1084)正月,宋神宗出手札说:“苏轼黜居思咎,阅岁滋深,人材实难,不忍终弃,可移汝州团练副使,本州安置。”[3](卷342)将得罪贬窜转为赋闲待用。九月,苏辙被重新起用为绩溪县令。

1.2 贬惠州

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宋神宗去世,哲宗即位。神宗母亲高太后垂帘听政,废罢新法,启用旧党,司马光成为主政者,苏轼与苏辙先后被启用,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苏轼成了参与决策的政府要员和朝廷喉舌。元祐八年(1093),太皇太后高氏去世,宋哲宗亲政,又推行新法,启用新党力量;苏轼被作为旧党的核心人物再次遭到贬谪。绍圣元年(1094)四月,以左朝奉郎(正六品上散官)责知英州;迅即降为充左承议郎(正六品下散官)仍知英州;闰四月夏又下诏“合叙复日未得叙复。但接下来还有更甚者,六月苏轼赴贬所途径当涂时,又被贬为建昌军司马、惠州安置。当途径庐陵时,又改贬为宁远军节度副使、仍惠州安置。

苏轼在被贬惠州途中遭五次改谪,到达惠州后居三年,接着遭追贬到天涯海角的儋州。

1.3 贬儋州

宋哲宗绍圣四年(1097)二月,朝廷又一次大规模追贬“元祐党人”,闰二月,苏轼责授琼州别驾、昌化军安置。七月抵达贬所,在海南贬居三年。至元符三年(1100年)正月,宋哲宗去世,宋徽宗即位,融合新旧两党,政局发生逆转。同年五月,苏轼开始内迁,建中靖国元年(1101),返回到达大庾岭。六月十五日,因身染瘴毒、旅途劳累等原因病倒去世。

2 苏轼贬谪生涯所反映宋代贬责中的安置

安置是唐代即已出现的流徙,但并非常制。宋代始有安置之法,作为宋代“谪宦”类型之一,它和居住都是针对获罪命官而设置的处罚,有其特定对象、处置方式和对安置者的特定待遇。

2.1 安置的对象

宋人张端义言“安置待执宰、侍从官;居住待庶官。”[4](P20)也就是说,待制以下的官员很少有被安置者。但苏轼被贬黄州之后的“黄州团练副使,本州安置。”却是个例外,因为此前的苏轼并不是侍从官,也非宰执,而是二千石的地方官。不过,其后来被贬惠州、追贬儋州之前,确实曾担任过掌“外制”和“内制”以及翰林学士兼侍读等侍从官。

2.2 安置者的官职

安置者一般不除名,多授散官,因此宋人言:“散官则安置,追降官分司则居住,祖宗制也。”[5](P12327)宋代散官共有十等,而安置者常授的主要是节度副使、节度行军司马、团练副使和州别驾四种。这在苏轼贬谪经历中都可以得到证明。贬谪黄州时,苏轼所充任的是黄州团练副使、本州安置;谪居黄州之后的安置担任的是移汝州团练副使,贬谪安置惠州时,先后担任建昌军司马和宁远军节度副使,最后贬儋州,责授琼州别驾、昌化军安置。

2.3 安置者赴安置地方式

受安置处罚的高级官员具有较大的人身自由,到安置地不必押解,只需使臣护送前往即可。苏轼被贬惠州之时,其门生张耒就派去了两个兵丁护送。苏轼在答张文潜四首中提及:“来兵王告者,极忠厚,方某流离道路时,告奉事无少懈……当时与同来者顾成,亦极小心。”[6](卷52)

2.4 安置者的住房待遇

受安置处罚的官员不必住在官府的厢房里,可赁屋而居,也可自建房屋。这看似是保证安家人的人身自由,实则是不顾其安居。这从苏轼的谪居条件可以得到证明。苏轼初到黄州时,寄居于定慧院僧舍,后全家迁居到临皋亭。在赴黄州路上,苏轼还曾跟弟弟商量“买柯氏林”以安家立业,后来在州城旧营地的所谓“东坡”造了几间屋,称为“雪堂”。苏轼初到惠州时,知州詹范出于与苏轼的私交深厚照顾他住到三司使行衙星华馆的合江楼里,但这是违背常规的,故而十几天后苏轼即迁居到偏僻的嘉祐寺。当苏轼打算终老于惠州时,便倾其所有积蓄,在惠州白鹤峰下筑了一座精心设计的新居。他初到儋州后,先住在官舍里。但次年即被朝廷派去的按察使逐出官舍。于是,苏轼在他黎族学生的帮助下在城南的桄榔林筑起了土房。从苏轼被逐后的居住情况可以看出,被处以安置处罚的逐臣并没有可以居住官舍的待遇,要么寄居于寺观,要么自行筑房。

2.5 安置者的俸禄

安置者多被赋以不厘散官,所以尚有一定的俸给。但从苏轼的贬谪经历看,似乎并不是如此。苏轼初贬黄州时,实际已经领不到俸禄,这从他的文集中多次提到诸如“禄廪相绝”、“廪入既绝”等词可见一斑。[6](卷49)正是为了衣食问题,苏轼才在马正卿的帮助下得了一块数十亩的荒地,亲自耕种,种些稻谷之类,这就是后来的“东坡”。由此可见,官府给予安家人所谓的俸禄是有名无实。

2.6 安置者的活动权限

安置者无需“呈身”,但也需“所在州常切检察,无令出城及致走失,仍每季具姓名申尚书省”。[7](P587)故而苏轼的《临江仙·夜归临皋》一词中因有“长恨此生非我有”和“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等句子引发的谣传吓得当地知州赶到苏轼住处,结果发现他亨“鼻鼾如雷,犹未兴也。”[8](卷上)

除此之外,安置者因为并无实权,所以有充分的自由支配的时间去游玩、交友、著述和修炼,故而苏轼就是利用其谪居之生活,创造出了非凡的文学作品,这也是苏轼将其一生功业归于三处谪居之地的原因。

参考文献:

[1]王文浩辑.孔凡礼点校.苏轼诗集[M].中华书局,1982.

[2]吕陶.答任师中.净德集[M].商务印书馆.1935.

[3](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M].中华书局,2004.

[4](宋)张端义.贵耳集[M].丛书集成初编影印本.1937.

[5](元)脱脱.宋史[M].中华书局,1985.

[6]孔凡礼点校.苏轼文集[M].中华书局,1986.

[7]谢深甫编纂,戴建国点校.庆元条法事类[M].中国珍稀法律典籍续编.第一册,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

[8]叶梦得.避暑录话[M].四库全书本.

司马光的简介范文第6篇

关键词:语文;小学教育;国学;素质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3)09-00

近年来重新兴起的国学热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全社会需要在传统文化和中华思想文化中寻找和汲取精神文化营养的表现。国学是传统文化的精髓,是国家国民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的体现和概括,是国家民族的性格表现和智慧结晶。中国人最早在课堂上接触国学是在小学的语文课堂上,而在小学课堂上较早对学生教述国学的思想对于养成学生良好的价值观、人生观和道德观、建立起学习热情,弘扬国学文化都非常重要。

一、语文教育的特点

语文是学习组织和传达语言知识和文化的统称,是学习其他文科学科和自然科学的基础,是最基础的一门人文社会科学,是人们交流思想和保存传递知识经验的载体。哲学上对语文的认识是:进行表述、记录、传递的口头或是书面的文字言语的物质存在形式。其目的是描述事实、引证思维、陈述思想、表达意志、抒怀等。语文是语言和文学的简称。在系统地训练和教育小学生时,不仅要进行语言和文学的教育,更要注重蕴含在语文中的文化和哲学教育。语文的概念是解放后,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将“国语”和“国文”两门课合二为一而称为“语文”。

二、语文课堂与国学

国学,一国所固有之学术也。国学一般是概指一个国家的传统历史文化与学术。广义的国学是我国历史所有文化与学术的集合,包括思想、哲学、戏剧、琴棋书画、数术、中医、星相、农艺、宗教、礼教、伦理、文学、史学等等。而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接触到的国学是以文学为基础的凝练着国学思想和道德文化的文学作品。

三、适合小学语文的国学内容

(一)三字经

三字经是宋朝时期创立的,至今已经七百多年了,是家喻户晓的国学经典入门文章。其三字一句的经典形式朗朗上口、极易成诵,是公认为的国学入门教材。其中包涵了传统文化的伦理、道德、教育、人文、地理、民间传说等。

由于三字经创立的目的是为了初学的儿童,因而历朝历代都是儿童学习文化知识的入门教材。三字经虽然简单易懂、朗朗上口,但是其引经据典、引用扩展的知识非常多,其本身是优秀的小学语文教材,其引申出来的典故的哲学思想和文化底蕴更是扩展小学生知识面和稳固道德观、价值观的经典教材。三字经可以说是小学生国学教育的启蒙和宝库。三字经不仅可以是国学的入门经典还是儒家思想的入门经典,其中蕴含的传统文化知识更是小学生了解和掌握国学基本思想的重要启蒙知识。

(二)千字文

千字文是南朝时期周兴嗣从王羲之的书法作品中选取的一千个字做成的文,其中一千个字没有一个重复(据考究,重复了一个“洁”字,实为999字不同),千字文中以999个不同字写成的叙事性很强的启蒙性文章,是以999字勾画出的一部完整中国地方文化简史,是我国传统文化启蒙教育的最高水平。千字文的文风和目的就是指引儿童的行为习惯,按照我国传统文化的塑造素质行为,进而为小学生的人格养成灌输我国传统国学的营养成分。

(三)千家诗

现代概念中常提到的国学启蒙教育读本是“三百千千”即为《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其中的《千家诗》为明朝时期曹雪芹的祖父曹寅所著,其实际内容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格律诗,其中大多为唐宋名家诗句,较为广泛地反映了我国最为强盛的历史时期——唐宋时期的社会风貌。千家诗作为我国诗歌文化的入门教材在小学生国学入门中的地位非常重要。不同于三字经和千字文的叙事性文体,千家诗是精选的唐宋名家名句的精华诗篇,是小学生欣赏传统文化魅力和古典文学魅力的启蒙之作,更是培养小学生文学素养和提升对国学关注的重要经典。

(四)论语

论语是教师之祖孔子的言行语录,由其弟子整理完成,是儒家思想的入门材料。其中以语录的形式集中体现了儒家文化的政治主张、道德观念,同时论语也是教育学的经典教材,其中提起的因材施教、学而时习等教育思想也是教育的经典理论。

论语作为儒家四书五经中四书的第一部,也是四书五经中写的较为浅显、句子较为简单的书籍,是最适合小学生学习阅读的国学经典教材。其中朗朗上口的句式也适合作为小学生早读诵读和背诵的段落。

(五)史记

史记是我国传统文学中的不朽明珠,由司马迁撰写,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二十五史的第一部。史记由于其纪传体的特点,与宋代司马光的《资治通鉴》相比,历史性、文学性和故事性都较强。其中可以采取“糖葫芦”式的教学方式,引入史记纪传体的小段历史故事在给小学生讲故事的同时润物细无声地传递蕴含在传记中的民族性格、道德观念、做人道理。

(六)诸子百家

我国传统思想百家争鸣时期的诸子百家是我国春秋时期各派别的总称,其中最为显赫的派别是: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杂家、农家、小说家、纵横家。在我国的国学教育中儒家思想传播广远,但是诸子百家中其他的一些流派如墨家、法家、道家的思想也对我国传统文化思想的形成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诸子百家的精神也相互渗透,共同在我国传统文化留下了精神的烙印。

(七)西游记、三国演义

我国明清时期的四大名著中,较为适合小学阅读并且广受小学生喜爱的《三国演义》、《西游记》具有非常良好的基础,其中的故事学生早已通过电视剧熟悉了知。老师们需要做的是在熟悉的故事情节基础上提点出故事中蕴含的道理和文化。把故事情节扩展既能吸引学生的兴趣,又起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张立文.国学的新视野和新诠释[J].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01).

[2]田立君.小学阶段国学教育及其研究的现状、问题与成因[J].齐齐哈尔: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13(04).

司马光的简介范文第7篇

关键词:艺术竞赛;过程意识;参与观念

时下,各类活动乃至各类媒体频繁举办艺术竞赛。真可谓品种繁多,形式各异,五彩缤纷。究其原因:一是为了发现人才,选拔人才;二是为了丰富大众的文化生活,让观众得到审美享受;三是为了提高举办单位的知名度,提高收听收视率,由此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四是为了满足专业艺术人员或爱好者施展才华,提高品位,甚至由此成名成家的心理欲望。既然是竞赛,就会有名次之分。如果能以科学的态度,正确的理念来对待排名先后的问题,就会胜不骄,败不馁,受众也不会“以成败论英雄”。可惜,我们常常看到相反的情景:有的夺冠者陶醉于光环的笼罩,以后竟失去了前进的动力;哪怕是亚军、季军,也感到脸面无光;至于落选者,悲伤不已,导致场面失控者,不乏其人。

对于艺术竞赛的排名或胜败,我们应该以科学的、辩证的观点来审视之。竞赛是一种竞争,而竞争是社会发展,文化提高的一种动力。社会心理学家R.A.巴伦指出:竞争是由于追求富有吸引力目标的人而产生的。竞争能力是人才成长的必要因素,竞争能激发活力,发挥潜力,培养奋发的精神。但参与竞赛者,应对名次或成败持以科学、正确的态度。

第一,要认识到通过竞赛提高水平乃至名列前茅的过程是曲折的。最近,引用俄国作家车尔尼雪夫斯基的名言来说明进程的曲折:“历史的道路不是涅瓦大街上的人行道。它完全是在田野中行进的,有时穿过尘埃,有时穿过泥泞,有时横渡沼泽,有时行经丛林。”艺术竞赛者的成名道路,亦是如此。

第二,要认识到成功与失败不是永恒的,它们也会转化。菲里浦斯说:“什么叫做失败?失败是达到较佳境地的第一步。”阿卜法拉兹说:“暂时的失利,比暂时的胜利好得多。”老子曰:“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胜利是一种“福”,失败是一种“祸”,但是胜利者骄傲了,不能坚持不懈,就会导致失败;失败者吸取教训,能不屈不挠,下苦功夫,就可能取得胜利。在艺坛上,这种例子屡见不鲜,如几个得奖排名超过毛阿敏、韦唯的歌手,由于各种原因,现在都星光暗淡了。

第三,不能“以成败论英雄”。清代诗人沈德潜在《咏史》中说:“成败论古人,陋识殊未公。”清代学者万邦荣在《偶感》中说:“成败何足论?英雄自有真。”鲁迅甚至说:“我每看运动会时,常常这样想:优胜者固然可敬,但那虽然落后而仍非跑至终点不止的竞技者,和见了这样竞技者而肃然不笑的看客,乃正是中国将来之脊梁。”这是因为,这类竞技者和看客,有坚持不懈、奋斗到底的坚忍不拔的精神。古代科举考试也是一种竞赛和竞争。以唐宋为例,大文学家中固然有贺知章这样的状元,但成就比其大者,甚至被贺知章所佩服的后辈如李白却是个布衣;宋代的苏轼、欧阳修、司马光等都是进士,相对于状元来说是“失败者”,但比许多状元都贡献巨大,泽被后世。

第四,要认识到艺术竞赛重在参与,牢固树立过程意识才是竞赛者最可贵的品质的思想观念。近年来,国内外论者曾不止一次撰文呼吁,应把过程意识当作竞赛类节目的灵魂,过程意识应该成为竞赛类节目当事人各方的精神支撑或者说是指导思想。何为过程意识?过程意识是过程哲学的精髓,过程哲学是西方现代哲学的一部分,过程哲学认为,人活在世上都只是旅客,人生其实只是一个过程。既然如此,也就不必在意自己“有”什么,而应该在意自己“是”什么和如何“做自己”。说得通俗点,过程哲学的注意力不是放在目的上,而是关注人生过程本身。过程哲学集中体现了现代人的人生智慧,其精髓在于,对待人生,对待生活中任何事情,一定要重生存而不重占有,重过程而不重结果,重体验而不重名利。

过程与结果是辩证关系,正如《荀子・劝学》中所说:“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结果不是不重要,但是最要看重的是在过程中下苦功夫、努力提高自已;如果最看重的是结果,就不排除会采用投机取巧、走歪门邪道的伎俩,这就突破了人应有的道德底线。1908年,第四届伦敦奥运会期间,英国大主教彼德观看马拉松比赛,有感于运动员彼特里一直领先,却因疲劳过度神志不清,最后15米由医生搀扶着走到终点而被剥夺了金牌资格。他因而提出“奥运会重要的不是胜利,而是参与”的思想。盼望夺冠,无可厚非,但是没有众多热爱者的参与,也就不成其为竞赛,也不能提高整个社会的文化水平。冠、亚、季军就那么几个,没有得到这些殊荣的竞赛者,从对手身上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学到了技能和经验,这些“得到”千金难买,价值无限,已经足以值得你高兴了。参赛者如果落选,请千万不要失控!你完全可以像不少有境界、有品位的选手那样,愉快地,至少是坦然地接受失利,向观众、向主持人,同时也向竞赛伙伴道一声感谢,表示走到这一步已经很知足,通过比赛既看到了自己的实力,也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以后会继续努力,等等。这样,既维护了自己的尊严,也获得了所有人的尊重。那么,“落选即哭”现象的主体,当然是落选者本人,但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却并非只在选手本人身上,主持人也有一定的责任。观众经常看到主持人在台上问选手,有没有信心当擂主(或第一,冠军)?想不想把金奖(或金牌)拿到手?诸如此类,这种张口即来的口头语,其潜台词为:只有当第一、当冠军、当擂主,才是光荣的。这种情况下,选手怎么回答?当然是按主持人的意愿高喊“愿意”“有信心”之类的。这就把选手逼到了非拿第一不可,拿不到第一就很丢人的尴尬境地。其结果是,当了第一固然好,而多数当不了者就羞愧万分。当前,我们不少主持人缺乏过程意识,缺乏更高、更深的文化水平和思想境界。因此,竞赛节目的主持人,一定要提高自己的思想修养,在台上做正确的引导,千万不要误导选手,把选手弄得下不了台。

竞赛类节目主持人一定要有清醒、自觉的过程意识,明白竞赛的实质无非是一场富有意义而且有观赏价值的美的“游戏”。主持人只是这一“游戏”的组织者,参与者,保护者,而不是胜负的宣判者。主持人要做的是,千方百计保证竞赛过程的公平、公正与精彩,想方设法让参赛者与观众都感到受益匪浅,并淡化名次对选手和观众的刺激。因此,要平等地尊重每位选手,对胜出者给予赞赏、肯定;对失利者给予安慰、鼓励。一定不要把赞美送给一方的同时,冷落了另一方,一定要注意保护失利者的自尊心。

观众也要树立过程意识,从而把掌声献给每一位尽心尽力的选手,而不只是献给胜出者,或与自己有关联的人。成熟理性的观众应该明白,竞赛节目值得一“观”的是“过程”中选手的表现,是选手显现出来的内在精神,而不是选手的胜负与名次。从这个意义上看,越是落后者,越需要鼓励,有的选手落后时所表现出的坚忍不拔、顽强拼搏的精神,完全有理由赢得更多的掌声。死心塌地做某个人或某一方的“粉丝”而拼命贬低其他选手,是没有修养的表现。

参考文献:

司马光的简介范文第8篇

关键词:初中数学;数学思想;数学方法

新的初中数学课程标准中把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列为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视学生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的培养不仅是新课标的要求,也是在教育实践中实施创新教育的重要体现。数学思想就是人们对数学知识、数学方法本质的认识,也是人们对数学基本规律的理性认识。数学方法是我们解决数学问题时的根本程序,是数学思想在实践中的具体表现形式。数学思想是整个数学学科的灵魂,数学方法是数学学科的具体行为。我们在运用数学方法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也就是人们的感性认识不断积累的过程,这种量的积累最终结果是上升为数学思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它们是同等重要的,我们应特别注重学生在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方面的训练。

一、注重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训练的教学策略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该特别注重学生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的训练,重点应该牢牢把握以下两个方面的策略。

(一)结合新课标的具体要求,落实层次教学法

新的课程标准对初中数学中渗透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有了解、理解、会应用三个层次的要求,需要学生了解的数学思想主要有函数思想、化归的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分类思想、类比思想等。我们在教学中,就是要把这些抽象的思想通过具体的数学方法体现出来,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比如,在初中数学中化归思想是渗透在学习过程中一个普遍的数学思想,七年级数学中“一元一次方程简介”这一章,为体现这一思想在解方程中具有指导作用,每一步都点明了解方程的目的,各个步骤的目的就是要使一元一次方程变形为x=a的形式,把方程中的未知转化为已知。在课程标准中要求了解的数学方法有分类法和反证法,要求理解或者会应用的数学方法有待定系数法、图像法、降次法、配方法、消元法、换元法等。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要认真把握好这三个层次,不能超出新课标中对学生的要求,不能将本来需要学生了解的内容上升到理解或者会用的层次,打击学生的积极性。

(二)通过数学方法认识数学思想,充分发挥数学思想对数学方法的指导

数学方法是比较具体的,是具体数学思想得以实施的技术手段,数学思想是比较抽象的,属于数学观念的范畴。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加强学生对数学方法的掌握和运用来了解数学思想,在了解了数学思想以后,在处理类似数学问题的时候,可以运用数学思想对我们的求解过程进行指导。例如,我们在向学生讲授化归思想的时候,首先要通过一系列的习题,让学生对化归思想所体现出来的从未知到已知、从一般到特殊、从局部到整体的转化中了解和认识这一数学思想,然后,纵观初中数学的各章节内容,大多都体现了这一思想,因此,在处理有关数学问题的时候,要运用这一思想对求解的过程进行指导。让学生通过对数学方法的学习逐步领略数学思想的内涵,同时,用数学思想指导和深化数学方法的运用。

二、遵循规律,把握原则,实施创新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