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郑和远航

郑和远航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郑和远航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郑和远航范文第1篇

曾随郑和远航的巩珍在《西洋番国志》所附的敕书中,对郑和船队出洋饮食之准备有如下之记载:“下西洋去的内官合用盐、酱、茶、酒、油、烛等件,照人数依例关支。──永乐十九年十月十六日”。但是,如此记述对长程航行的饮食并未绘出全貌,盐、酱、油是烹调佐料,茶、酒是嗜好性饮料,都不是果腹的粮食。详细考证史料发现,郑和远航所需食物是经过精心准备的。

牲畜家禽船上养,蔬菜生姜船上种,大量淡水船上储

郑和船队行经之地多在热带,即使在冬季腊月,温度也多高于20摄氏度,为持续预防食物腐败变质,载运上船的食物除可趁新鲜食用者外,大多必须是经得起存放。

明初已能处理保鲜期短暂的食物,如将肉类、水产、蔬菜以盐、酱、醋、酒糟腌制,或烟熏、晒干;将水果曝晒制成果脯,或以蜜、糖渍,或用火焙。因此携带上船的食物,除了盐、酱、茶、酒及饮用水之外,应当包括不易变质的米麦等谷物、豆类,还有加工处理过的果菜、肉类、水产以及醋、蜜、糖等调料。

郑和船队出海之后,除了库存食物,水产类可就地捕钓,并在船舱中以活水养殖;家禽类可在船上畜养;蔬菜亦可在船上栽种。十四世纪上半叶,北非旅行家伊本・白图泰在《游记》中描写当时往来印度洋的中国船只,说船员常在木盆中栽种蔬菜、生姜,不过船上的产量毕竟有限,大量的新鲜蔬果、肉类,尤其是饮用水,都在上岸时补给。

郑和船队的主食粮食以米麦为主,肉类以鸡、羊为主

米谷在郑和远航所经之地多有生产,如中南半岛、爪哇岛、苏门答腊岛及印度半岛等地。阿拉伯半岛兼产米麦,古里、忽鲁谟斯虽有麦贩售,但并非该地出产。船队所经之地,部分地区米麦全无。如:满剌加、溜山。

船队的动物性蛋白质的来源,主要包括畜肉、禽肉、水产及奶酪等。郑和船队所到之地,除中南半岛、印度半岛、锡兰等地,多信奉伊斯兰教,所以食用禽畜肉类,以鸡、羊为主。比较特别的是古里还有鹿、兔,祖法儿有骆驼肉。乳类及奶酪不是很普及,只见于苏门答腊、锡兰及古里。

食谱中蔬菜种类繁多,各式各样的水果提供了丰富的维生素C

在有关食物的记述中,以蔬果种类最为繁多。依类别归纳有三大类,包括:瓜类(冬瓜、黄瓜、菜瓜、小瓜、葫芦)、茄子、萝卜、胡萝卜等,这些都是耐存放的菜蔬,应该是带上船的主要菜色;另一类为葱、姜、蒜、胡荽、韭、薤等辛香菜类,是用于调味或烹调用佐料。至于中国饮食中重要的叶菜类,在中南半岛等四季草木常青之地,应该生产有各样品种,可以随时随地补给到船上。

郑和远航范文第2篇

28年昼夜星驰的行程,30多个陌生国度的停泊,9万里波澜壮阔的远航,七下西洋的郑和给我们这个民族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

600年斗转星移,许多细节都已隐没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之中,然而在沧海桑田的异国他乡,仍然能找到当年长驶远驾的郑三保的身影。

绵绵海岸,传递着和平与文化。滔滔海浪,仿佛久远的海洋文明的呼唤。我们向郑和致敬,致敬历史的荣耀,致敬文明的积淀。

让思绪穿越六百年的时空隧道。

明永乐三年(1405年),7月,晴朗无云的天际,郑和的船队如一条身躯庞大的巨龙,横卧在太仓刘家港外宽阔的江面上,大小200多艘船一字排开,形成了如林的帆樯。阳光照射着士兵将领腰间明晃晃的刀剑,在江风的吹拂下,五颜六色的旗帜仿佛巨龙背脊上闪动的鳞甲,辉耀欲腾……

《明史》记载,郑和船队有两万七千八百余人,船只二百余艘。《西洋记》记载,船队的主体船分为宝船、马船、梁船、战船、座船等五种,船只“体势巍然、巨无与敌,蓬船锚舵、非二三百人莫能举。”

600年前,就是这样一支船队,驶入茫茫大海。中国踏上了了解世界的路途,世界也就此认识了一个全面的中国。

七下西洋,船队经过南海和马六甲海峡,向西泛舟跨过印度洋,直达波斯湾、亚丁湾和东非沿岸,浩浩荡荡地在西洋上劈波斩浪。它所开创的“海上丝路”,绵延至今。中华民族开眼看世界,目光如此深远。

七下西洋,船队广泛而和平地交好异邦,他们送去中国产的丝绸和陶瓷,带去了中国人民的深情厚谊,接来各国的使者,不仅建立了贸易网,更和许多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友好的外交关系。我们民族的胸怀,何其宽广。

七下西洋,足以证明,无论是造船技术还是航海技术,当时的中国就已经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中国有着18000公里的海岸线、14000多公里的岛岸线。智慧勤劳的人们,在7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发明了风帆、舵、桨,开启了驾舟出海的时代。春秋战国时期,韩非子写下“历心于山海而国家富”的名言。秦皇汉武,中国古代的航海技术足可远涉重洋。宋人使用指南针导航,更是开辟了历史先河。中华民族的海洋文化,何其发达,民族实力又何其强盛。

说到郑和的文化贡献,很多人都会想到那支船队沿途撒下的文化种子,也会满怀敬意地说到,600年前的浩荡征帆是如何定格为世界航海史上的丰碑的。然而,在郑和云帆高张的航行中,更值得关注的,是它竭力张扬的中华民族关于文明交流和国际关系的独特判断,是中国文化中“和”的思想精髓和“礼”的精神境界。

因此,当我们回望600年前的那次伟大远航,并非为了追念一个人的壮举和一个时代的荣耀,更是怀想郑和下西洋所代表的国际交往中的一种历史传统,追忆在这个伟大的远航中不同文化相互走近的可贵姿态。

在郑和随带的永乐帝国书中,明确写道:“天之所覆,地之所载,一视同仁,不能众欺寡、强凌弱……”面对周边国家的冲突动荡,强大的大明王朝想到的是“和平使者”,而不是武力霸权。之所以派出“才负经纬,文通孔孟”的郑和率万人舟师,七下西洋,不仅是“示中国富强”,更是要传播中华民族“和为贵”的文化理想,展示止戈为武的和平发展思路,宣讲“共享太平之福”的天朝理念。正是因为将远征的目的定为“宣德化而柔远人”,才能在“以德睦邻”、“厚往薄来”的理念下,创造出一种“中外通和,万国来朝,四海一家,共享太平”的崭新外交局面。

郑和下西洋建立了一个和平的国际交往模式和文化交融模式。对于一个强盛之国和强势文化而言,这样的姿态和作为,在以国家利益为准的现代解释中,很难被想象和理解,但穿越历史云烟,面对当今现实,却更令人觉得珍贵。

今天,当人们一次次为当年那次远航给沿途带去的和平与文明所震撼时,这些文明与友谊的种子,依然生生不息。郑和所到的东南亚一些国家至今仍在深情地纪念着郑和,中国文化的点滴遗存在经历六个甲子之后依然绽放着美丽。这一切,让“郑和下西洋”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符号,它所体现的中国睦邻友好、和平交往的理念与实践,为人类和谐相处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与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适相吻合,正是今天国际社会所需要的。

从这个意义上讲,郑和七下西洋,早已不是一个历史事件,而是一种文化象征。它寄托着中国人的回忆与荣光,也寄托着人们关于国际新秩序的想象与期望。不同国家之间呼唤沟通合作,不同文明之间需要尊重和对话,在世界多极化、国家冲突民族争端连续不断之时,在国际关系日益跌宕的新格局中,纪念郑和七下西洋,会让我们重新思考世界历史的走向。它告诉我们,只要调整一下姿态,人类可以书写另一种世界史。

郑和远航范文第3篇

暑假读《中华上下五千年》有感500字

今年暑假,妈妈为我买了一套书——《中华上下五千年》,这本书里记叙了从远古时期的古老传说开始,直至清朝灭亡,这中华五千年历史文明进程中具有重大影响的事件。我还看了查理九世,老夫子,八十天环游地球……其中我最喜欢《中华上下五千年》这套书.

全书分为上古传说,青铜时代,春秋战国,中华统一,大汉雄风,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盛世,五代割据与宋、辽、夏、金对峙,草原帝国,明清兴衰十个篇章,篇章内以时间为序排列内容。本书设有不同形式的小资料,并配有根据史料精心绘制的插图,向读者展开一幅幅栩栩如生的历史画面。

我最喜欢郑和远航下西洋这一个故事,郑和原本姓马,小名叫三保,因为聪明能干得到明成祖的信任。郑和一共带了二万七千多人,乘坐62条大船,从今江苏太仓出发,经过福建沿海,浩浩荡荡南下。途中克服重重困难,不辱使命,郑和所率船队成功地使用牵星术这一天文导航技术,完成了七下西洋的航海壮举。

我从郑和身上学到了不畏艰险,自强不息的精神,去到其他国家,他的态度又很友好,西洋各国都派使者带着礼物跟他一起回访,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值得我们敬仰和学习,为了我们中华文明友邦国家典定了基础。

郑和远航范文第4篇

郑和本不姓“郑”,而姓“马”,是云南昆明晋宁县的回族人。他的六世祖是元朝初年著名的回族政治家赡思丁。1381年,明朝军队进攻盘踞在云南的元朝残余势力,十岁的马和被明军副统帅蓝玉掠到南京,成了一名太监并随军驻防北方。后来,十九岁的马和因为少年老成、长相英俊、聪明能干被燕王朱棣选中,进入燕王府。在燕王府,马和结识了朱棣的谋士道衍法师(俗名姚广孝),成为了他的佛门弟子,并取法名“福吉祥”。1404年,马和因在“靖难之役”中机智勇敢、战功卓越,朱棣赐他“郑”姓,此后马和便改称郑和。不久,郑和被提拔为内官监太监,官居正四品,成为皇宫最有权势的几大太监之一。根据《明史・郑和传》记载:“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永乐三年六月,命和及侪王景弘等通使西洋。宣天子诏,因给赐其君长,不服则以武慑之。”也就是说篡权后的朱棣为了找到疑似逃亡的建文帝朱允桑顺便在西洋亮一下“肌肉”,就派亲信太监郑和集全国之力进行一次空前绝后的海上大游行。

从1405年到1433年的28年间,郑和奉命率领船队七次出使其他国家和地区。这七次的航行中,郑和从南京下关宝船厂出发,沿着江、浙、闽、粤的海岸南下再西行。最远甚至到达了非洲东岸,并访问了亚非沿海30多个国家和地区。

庞大的船队

从十一世纪开始,中国航海术的发展无疑是亚洲历史上最重要的奇观之一。福建、浙江和广东诸大港口的商务在当时远远领先于欧洲国家。从两宋到明初长达四个半世纪的大规模远航时代,中国曾经是最强大的海上国家。

两宋时期,中国商船就往返于印度洋。蒙元时期,被蒙古化的伊斯兰世界与中国的海上贸易得到了更大的发展,通商国家由不足60个发展到140多个,中国海船成为了阿拉伯海的常客。在明初,中国造船技术很早开始就自成体系。历史学家罗荣渠说:“中国在造船和航海技术的许多方面都远远领先于当时的欧洲,其中有关船体推进的各种工艺应用,领先于欧洲1000多年。”郑和之前,中国人的海上足迹已经遍及整个印度洋。经过几百年的积累和发展,历史已经为郑和下西洋准备好了足够的技术、经验和人才,足以成就其庞大的船队。

根据《明史》记载,郑和宝船“修四十四丈,广十八丈者六十二。”按照明代营造尺折算,宝船的长度就有136米,宽约56米,比一个足球场还大;装备有16-20橹,排水量超过8000吨,这甚至极有可能是当时世界第一艘万吨巨轮。每次编队航行都超过260余艘,其中大型宝船就有60余艘。除宝船外,还有马船、粮船、坐船、战船等。

郑和下西洋不止船队规模庞大,随行人员数目也非常巨大。每次远航,随行者总在二万七八千人之间。其中有行政官员、军事人员、航海技术人员、船舶修造工匠、一般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办事杂务人员、翻译(通事之类)和医务人员等,各有专职,分工细致而明确。如永乐三年第一次下西洋“二万七千八百余人”,永乐七年第三次下西洋“二万七千余人”, 永乐十一年第四次下西洋“二万七千六百七十人”。以上船队人员的所有开支无一例外全由大明王朝官方独家承担,如以两万七千人为例,每人每天的饮食需要为粮食 1 公斤,水 3 公斤,蔬菜瓜果 0.5 公斤。仅在海上十天的航行,直接的饮食需要:Z食 270 吨,饮水 710 吨,蔬菜水果 135 吨。仅此一项十天的饮食耗费总计就要超过 1000 吨,平均每天 100 吨。而郑和船队在海上的航行动辄数月,物资消耗一项的数目就可想而知。七次下西洋,来回时间最长要两三年之久,船队随行人员两万七八千,仅仅饮食消耗一项,数目就很惊人了。如以七次下西洋、每次来回两年、海上航行时间六个月每次为例,七次下西洋仅仅海上饮食消耗 126000 吨,如果以载重量十吨的卡车为单位,运输上述物资,共需 12600 台。数量何其惊人,从这里就不难看出。

根据《武职选薄》记载的士兵下西洋情况,每次随船出海的士兵多则四万,少则一万。所以下西洋的总人数可能在五万到十万人,直接牵涉的家庭成员在几十万以上,供应物资的东南沿海民众在几百万人以上,这还不包括在朝的相关官员。而根据《明成祖实录》记载,永乐三年的人口是五千一百六十一万,则全国可能有十分之一的人与下西洋有关。

船队的发动机

郑和下西洋是明成祖朱棣下令推动的活动,到底是什么力量促使朱棣在刚刚结束“靖难之役”后,不顾战后的民生凋零,开展这项浩大的工程?

郑和远航范文第5篇

一、提纲复述,领略文本精彩

新课程标准明确了小学中年级阶段学生的复述要求,即要学会在理解叙事性文本的基础上复述大意,初步感受文本中塑造的生动形象,欣赏语言的优美。笔者在复述教学中,尝试运用小学生提纲复述,引导所教学生在循序渐进中提高概括能力,领略文本的精彩。

在教学苏教版《郑和远航》一文时,笔者重点围绕“凶险之旅”和“友好之旅”指导学生进行复述郑和第一次远航。学生精读课文相关语段, 自主编写复述提纲,再同桌交流,小组举荐展示,经师生完善确定“凶险之旅――风浪(险恶)――海盗(袭击)”以及“友好之旅――君臣(热烈欢迎)――百姓(惊叹不已)”这两条提纲。学生再读课文,根据板书提纲,自主由点到面复述展示,“郑和的船队行驶在大海上,迎接他们的却是险恶的风浪,狂风不停地在耳边呼啸,疯狂地卷起巨浪撞击船只,不料等待他们的还有海盗强悍地袭击。”……学生思维的闸门瞬间被打开了,“郑和的船队最后受到了各国君臣的热烈欢迎,就连赶来观看的百姓也个个惊叹不已。”……学生在提纲复述中深入感悟精彩的文本情境,郑和船队的命运牵连着他们的喜怒哀乐,复述交流中流淌着对郑和顽强探索精神的钦佩。

提纲是文本知识精华的缩影,是教师指导文本复述的有效策略。它有利于小学生在理解文本内容的前提下整合关键的信息,有效突破复述重点,领略充溢文字间的精彩,对激活小学生思维,发展他们的概括能力是有事半功倍之效的一剂良药。

二、补白复述,拓展想象空间

小学苏教版课文不仅文质兼美,而且大多图文并茂。文本形象的插图以无声的言语生动展现着文本最精彩的焦点,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因素。笔者在复述教学中注重学生表达创造能力的培养,引导所教学生借助文本插图补白复述,拓展他们广阔的想象空间,加深他们对文本内涵的把握。

在教学苏教版《三袋麦子》时,笔者以多媒体展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补白复述。学生看图组织语言复述一年后的故事,自主交流展示,“小猪眼睛笑成了一条线,张着大嘴,留下口水,傻傻地大喊:‘嘿嘿,爷爷你真好,你不知道那面点多诱人,我一口气吃了好多,没吃够就没了,爷爷还有麦子吗?’土地爷爷捋着白色的胡子,笑了起来。”“小牛低声诚恳说:‘谢谢您。’接着打开半袋麦子,‘看我一直用心储存,省着吃呢。’爷爷微笑着夸奖小牛。”“小猴迫不及待地把土地爷爷拉进粮仓,爷爷一边称赞小猴能干,一边温柔地摸着它的头,平时活泼调皮的小猴用手挠着嘴巴,红着脸,看着丰收的麦子,激动地说不出话。”……学生在想象的天地驰骋,尽量用不同的词语丰富小动物的语言、神情、动作等,竞相为大家讲有趣的故事,语言表达得到了锻炼。

补白复述是有效利用文本插图的最好方式,教师借此可有效指导小学生观察插图再现文本重点,补白插图可以激发他们的无限想象,使其整合自己对文本的理解记忆,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活,使故事语言更具生活化的个性色彩。

三、表演复述,激活情感体验

教师在语文课堂应该根据不同文本,不同学段采取不同的复述策略,营造多元化的复述情境,让每位学生都拥有展示复述的机会。笔者为此采用了表演复述的教学策略,让所教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让他们在表演者完成文本复述,并激活其情感体验。

在教学苏教版《九色鹿》一文时,笔者运用了表演复述的策略。 “春光明媚,在迷人的森林里,开满了鲜花,九色鹿在草地上进入梦乡。”一组的旁白受到大家欢迎。二组戴着头饰,动作更到位,调达弯下腰,压低声音说“陛下” ,课堂瞬间安静了,“九色鹿在前面草地上。”国王挥手下令,“包围起来,捉住九色鹿,本王重重有赏。被惊醒的九色鹿,用手指着调达,幽怨地说“你怎么可以这样做?”……三组语言简洁有力,为大家丰实了故事,“调达,九色鹿救过你吗?”“救……不,不,没有……”“救还是没救?”“要是没救,怎么只有你知道我的住处?”“你说,到底救没救你?”“他……他救过,不过……”四组剧终设计成功,“……我将如何取信天下,如何治理国家?……”学生在复述表演中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强化了情感体验。

郑和远航范文第6篇

朱论发说,今年珠江片区“中国航海日”活动的主题定为“黄金水道·绿色水城·蓝色海洋”,意在紧扣珠江黄金水道建设、南宁“中国水城”建设以及弘扬郑和航海精神,进一步增强蓝色国土意识,推动珠江水运建设和航海事业的发展。

他说,六百多年前,明朝航海家郑和率领庞大的船队七下西洋,拉开了人类走向远洋的序幕。郑和下西洋的历史之久、规模之大、航程之远与抵达国家和地区之多,是当时世界上任何国家都不可比拟的,比欧洲航海家哥伦布、达·伽马的远航航行时间早了半个多世纪。

2005年,国务院批准每年的7月11日为中国“航海日”,并作为国家的重要节日固定下来,这一举措的目的就是为了弘扬航海精神,此后,全国各地在这一天广泛地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纪念活动。

朱论发称,开展形式多样的航海日活动,对于我国这样有着光辉灿烂历史的海洋大国、航海大国和水运大国具有深远影响。对于加强航海、海洋和水运知识的普及宣传,传承和弘扬郑和精神;增强全民航海和海洋意识,推进航海、海洋和水运事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众所周知,一年一度的珠江片区“中国航海日”活动是全国航海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珠江片区航海、海洋和水运行业的一次盛会,是当地宣传水运、助推水运,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平台。

朱论发介绍,由广东、广西、云南和贵州四省(区)交通、海事部门、港航企业共同发起的珠江片区“中国航海日”活动,自2006年第一次在广州举办以来,依次在广州、贵港、昆明、贵阳、珠海和中山连续举办了六届,已经发展成为珠江片区各级政府研讨水运经济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平台、联结珠江水系各港航管理部门和企业的金纽带、扶助西部贫困学生、培养航海人才的推进器。

郑和远航范文第7篇

沙船是中国古代用于航海的一种防沙平底木船。出现于唐代。首先在今江苏崇明一带使用。宋代称“防沙平底船”。元代称“平底船”。明代通称为“沙船”。10世纪初,中国沙船远航到爪哇。15世纪郑和七次下西洋,有大队的沙船随航。

沙船,一般都是通过浮吊船卸货的,不过想要清仓的话,一般只能靠人力了。

(来源:文章屋网 )

郑和远航范文第8篇

明朝初年,为巩固刚建立起来的朱氏皇朝的统治,防止海外侵扰,实行严厉的海禁政策,规定“片板不许下海”,“敢有私下出诸番互市者必置之重法”。

在明朝实行“海禁”的同时,“朝贡”贸易仍然进行,广州仍设市舶提举司。永乐三年,广州兴建华丽的怀远驿,在十七甫路建房一百二十间,招徕贡舶,安顿外商。《图书集成・职方典》一三八卷记载谓:“明洪武三年,同知乌肃以能御灾捍患,请敕封为新泽海港之神,祀忌豚肉,往来船只必祀之,名日番神庙。”

明代造船业较前代更为发达,出现了不少的著名的造船基地。如明初洪武年间就首在今南京市郊上新河建立了“宝船厂”。造的船称做“宝船”。在福建建造的称做“福船”,广东建造的称做“广船”。“广船"的特点是以“铁栗木为之,视福船尤巨且坚”。材料优良,使用质坚如铁的铁栗木(亦称铁力木),船体结构坚牢,规模巨大,航行力强。广东出海之洋船都是富豪建造。他们勾通官吏,办置商货,走私出洋。嘉靖年间海商首领王直在广东高州所造的船,规模宏大,“巨舰联防,方一百二十步,容二千人,木为城,为楼橹,四门其上,可驰马往来”。崇祯年间,海述祖在海南岛造一大舶,三年乃成,首尾约二十八丈,桅高二十五丈。可知,明代造船业,既有官办的,也有商办的,皆是规模宏大,反映海运的发达。

明成祖永乐三年到宣宗宣德八年,是明王朝庞大的船队在“海上丝绸之路”上最为活跃的时期。太监郑和先后7次率领庞大船队(五、六十艘),二万多人(各种专业人员和官校、士卒等),以及馈赠礼物和商品,巡航、访问南海沿岸三十七个以上的国家和地区。

郑和船队中的船只,称做“宝船”,每船可载五、六百人。最大的“宝船”9桅,12帆。“修四十丈,广十八丈者六十二”(《明史・郑和传》)。近人考证,船长40丈合公制近60米,宽18丈合公制27米,排水量1200吨左右。海洋茫茫,郑和船队“惟观日月升坠,以辨西东;星斗高低,度量远近。皆剖木为盘,书刻干支之字,浮针于水,指向行舟。经月累旬,昼夜不止”(明・巩珍:《西洋番国志》)。郑和宝船,“体势巍然,巨无与敌”(同上书)。“维梢挂席,际天而行”(明・黄省曾:《西洋朝贡典录・序》)。今天,南京郑和公园有:郑和“宝船”模型。

郑和船队所到国家和地区,除了礼节性访问,相互馈赠礼物外,也以所带货物进行贸易。随同郑和“下西洋”的马欢,在他的《瀛涯胜览》一书中写道:

“中国宝船到彼(指满剌加),则立排栅成垣。设国门更鼓楼。夜则提铃巡警。内又立重栅小城,盖库藏仓廒。一应钱粮,顿在其内。去各国船只回到此处取齐。打整番货,装载船内。等候南风(指西南季风)正顺,于五月中旬开洋回还。其(指满剌加)国王,亦自采办方物,偕妻子,带领头目,驾船跟随,赴阙进贡"。

这一段文字记载了当时郑和船队以海上为贸易基地,派出船队分赴各地进行贸易的情况。郑和船队到达一个国家或地区后,也上岸贸易。《明史・外国传》记载:阿拉伯半岛东南沿海的商港祖法儿(今佐法尔),郑和在“七下西洋”中曾于永乐十九年及宣德五年,先后两至其地。“其王偏谕国人,尽出乳香、血竭、芦荟、没药、苏合油、安息香诸物,与华人交易”。由华人方面换回的是“中国瓷器、丝”(《皇明世法录》,卷82)。

郑和的随行人员马欢著的《瀛涯胜览》,费信著的《星槎胜览》和巩珍著的《西洋番国志》,都扩大了当时的中国人对“西洋”的视野。郑和远航“西洋”,历经三十余国,最远达非洲东岸和红海。比哥伦布(1484―1536年)达・伽马等的航行在时间上早半个世纪以上,在船队规模和船只之大方面,都超出好几倍,创造了震惊世界的航海壮举。

到了宣德年间,由于倭寇侵扰,曾中断海外贸易,重申海禁。嘉靖年间,寇扰加剧,“海禁”更严。直到隆庆元年平定倭寇,始放松“海禁”,海外贸易又有所发展。

此后,随着欧洲资本主义的兴起,从16世纪开始,西方的殖民者、商人、传教士、探险家等来到东方。公元1498年,达・迦马发现东方航线之后,葡萄牙人首先来到中国,其后有西班牙人和荷兰人,再后有英国人、法国人和美国人。中国的对外关系发生了极大变化,传统的海上“丝绸之路”贸易被冲破,面对着西方的商业、传教、殖民、炮舰、掠夺和战争的挑战。

明正德九年,葡萄牙船队开始到达广东珠江口外屯门。正德十二年葡萄牙国使者道咩卑利士率领葡国船队正式访问中国,第一次获准在广州登陆,并兼程进京觐见正德皇帝。

为了商业和殖民利益,葡萄牙人通过不正当的非法手段占据澳门。嘉靖十四年通过贿赂前山都指挥取得葡船在澳门停靠的便利。嘉靖三十二年又借口航船触礁,贿赂广东海道史,获准在澳门登陆不去。嘉靖三十六年正式占据澳门。继葡萄牙人之后,公元1601年荷兰武装商船第一次开到广州。1623年侵入我国台湾,筑安平要寨。公元1637年英国船只闯进珠江口,炮击虎门。

《琼州府志》卷十九记载:“明世宗嘉靖四十三年5月,佛郎机夷船三只泊铺前港,海贼施和率众攻之,佛郎机桅折,避入港。”

另外,据该船驾驶者甲哥于公元1562年12月10日从卧亚发出的信中,记叙该船遇险经过,无论时间、事实都不同:“1560年10月,从平户出航的马雷耳・梅东沙的船航行十二日之后,在中国沿岸,有七昼夜为暴风高浪所翻弄,失掉帆樯,折断楫橹,船员们在绝望之中,好不容易漂到了海南岛。”按这一记载,葡萄牙船因风漂流到海南岛,在中国人的帮助下才得救。